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經義考 > 經義考 卷二百七十五
[274-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二百七十五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擬經八/
何氏承天/春秋前傳
  隋志十卷
   佚
春秋前雜傳唐志作前傳雜語/
[274-1b]
  隋志九卷唐志十卷/
   佚
晉史乘偽本
  一卷
   存
 丁公著曰晉名春秋為乘者取其善惡無不載
 吾衍存曰晉史乘於劉向校讐未之聞余近年與楚
 史檮杌併得之誠竒書也不著作者名氏觀其篇目
[274-2a]
 次第與晏子春秋相似疑出於一時雖桓文之事仲
 尼之徒不道而晉乘楚檮杌孔子修春秋多取之余
 嘉其書因錄之以備三史之目
 胡應麟曰孟子稱晉之乘楚之檮杌檮杌今不可見
 而汲冢紀年所載事於晉獨詳其文與春秋類豈即
 孟子所謂晉乘者與自三晉之分此書入魏史氏遂
 以魏事繫之晉末蓋惠王之史所紀孟子所見必此
 元人有偽作晉乘楚檮杌者吾衍子行序謂一日併
[274-2b]
 得之其書雜取左傳國語新序説苑中論文莊二伯
 事節約成篇宋景濂王子充謂即衍所撰
楚書檮杌偽本
  一卷
   存
 春秋文曜鉤曰楚立唐氏以為史官
 吕覽唐尚敵年為史其故人為唐尚願之唐尚曰吾
 非不得為史也羞而不為也
[274-3a]
 丁公著曰楚謂春秋為檮杌者在紀惡而興善也
    按晉乘楚檮杌隋唐宋志及崇文中興等目
    俱無之即明文淵閣書目亦未有不知何時
    何人為此而託序於吾衍子行
    又按于欽作齊乘張唐英作蜀檮杌乘與檮
    杌不可謂經然亦春秋之類附識於此
袁氏康/呉氏平/越絶書
  十五卷
[274-3b]
   存
 本事篇何謂越絶越者國之氏也何以言之按春秋
 序齊魯皆以國為氏姓是以明之絶者絶也謂句踐
 時也當是之時齊將伐魯孔子恥之故子貢説齊以
 安魯子貢一出亂齊破呉興晉强越其後賢者辨士
 見夫子作春秋而畧呉越又見子貢與聖人相去不
 遠脣之與齒表之與裏蓋要其意覽史記而述其事
 也問曰何不稱越經書記而言絶乎曰不也絶者絶
[274-4a]
 也句踐之時天子微弱諸侯皆叛於是句踐抑强扶
 弱絶惡反之於善取舎以道沛歸於宋浮陵以付楚
 臨沂開陽復之於魯中國侵伐因斯衰止以其誠在
 於内感發於外越專其功故曰越故作此者貴其内
 能自約外能絶人也賢者所述不可繼絶故不為記
 明矣
 後序維子胥之述呉越也因事類以曉後世著善為
 誠譏惡為誡句踐以來至乎更始之元五百餘年呉
[274-4b]
 越相攻復見於今百歲一賢猶為比肩記陳厥説畧有
 其人以去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來
 東征死葬其疆不直自斥託類自明寫精露愚畧以
 事類俟告後人文屬辭定自於邦賢以口為姓承之
 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明於古今德配顔淵時莫
 能與伏竄自容年加申酉懷道而終友臣不施猶夫
 子得麟覽覩厥意嗟歎其文於乎哀哉溫故知新述
 暢子胥以喻來今經世歴覽論者不得莫能達焉猶
[274-5a]
 春秋鋭精堯舜垂意周文配之天地著於五經齊德
 日月比智陰陽詩之伐柯以己喻人後生可畏蓋不
 在年以口為姓萬事道也承之以天德髙明也屈原
 同名意相應也百歲一賢賢復生也明於古今知識
 宏也德比顔淵不可量也時莫能用籥口鍵精深自
 誠也猶子得麟丘道窮也姓有去不能容也得衣乃
 成賢人衣之能章也名有米八政寶也覆以庚兵絶
 之也於乎哀哉莫旨與也屈原隔界放於南楚自沈
[274-5b]
 湘水蠡所有也
 崇文總目子貢撰或曰子胥舊有内記八外傳十七
 今文題闕舛裁二十篇又載春申君疑後人竄定世
 或傳二十篇者非是
 陳振孫曰無撰人名氏相傳以為子貢者非也其書
 雜記呉越事下及秦漢直至建武二十八年蓋戰國
 後人所為而漢人又附益之耳越絶之義曰聖人發
 一隅辨士宣其辭聖文越於彼辨士絶於此故曰越
[274-6a]
 絶雖則云然終未可曉也
 張崇縉曰越絶復讐之書也
 胡侍曰越絶書崇文總目云子貢撰或曰子胥撰陳
 氏書錄解題云無撰人名氏相傳以為子貢者非也
 其書雜記呉越事下及秦漢直至建武二十八年蓋
 戰國後人所為而漢人又附益之者予按篇末叙則
 草創越絶者為㑹稽袁康而潤色之者乃同郡呉平
 耳又論衡按書篇有㑹稽呉君髙越紐錄意者君髙
[274-6b]
 即呉平之字越紐為越絶之譌也
 田藝衡曰隋志越絶記十六卷崇文總目十五卷舊
 為内紀者八為外傳者十七馬氏通考云二十篇者
 非是蓋左傳國語之流第作者之名不著曰賜見春
 秋發憤記呉越則明載於外傳之篇而序曰呉越賢
 者所作或曰子胥又曰後人述説其曰句踐以來至
 更始之元五百餘年呉越將復見於今是紀其時也
 百歲一賢猶為比肩是紀其侣也以去為姓得衣乃
[274-7a]
 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以口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
 原與之同名是紀其姓與名也禹來東征死葬其疆
 文屬辭定自於邦賢是紀其地也德配顔淵伏竄自
 容年加申酉懷道而終是紀其行與年也究而繹之
 義斯顯矣要之記陳厥説者袁創於先而屬文定辭
 者呉成於後也豈斯人之徒當建武之末追痛中國
 之亡而句踐之祀忽諸故因越絶以成書耶
錢氏/續越絶書
[274-7b]
  二卷
   存
    按續越絶書二卷亡友錢穉茁避地白石樵
    林時所撰也其云得之石匣謂是漢呉平著
    蜀譙岍注蓋詭託之辭上卷曰内傳本事呉
    内傳德序記子游内經外傳越後語西施鄭
    旦外傳下卷曰越外傳雜事别傳變越上别
    傳變越下内經雅琴考叙傳後記序畧曰賜
[274-8a]
    紀越絶成一家言袁康接之章句其篇文屬
    辭定又何續焉惟上紀春秋之獲麟下逮更
    始之元是亦可謂好事矣
趙氏曄/呉越春秋
  隋志十二卷
   存
 中興書目呉越春秋十卷内呉外越以紀其事呉起
 太伯止闔閭越起無余止句踐
[274-8b]
 晁公武曰呉起太伯盡夫差越起無余盡句踐内呉
 外越本末咸備
 王應麟曰呉越春秋其屬辭比事皆不與春秋史記
 漢書相似蓋率爾而作非史䇿之正也
 徐天祐曰曄去古未遠又山陰人故其綜述視他書
 所記二國事為詳然不類漢文
 錢福曰呉越春秋作於東漢趙曄後世補亡之書耳
 大抵本國語史記而附以所傳聞者為之其大旨誇
[274-9a]
 越之多賢以矜其故都而所編傳乃内呉而外越則
 又不可曉矣所載孔子子貢事不可據而其謀則在
 當時游説之至髙者也若胥之忠蠡之智種之謀包
 胥之論䇿孫武之論兵越女之論劔陳音之論弩句
 踐臣呉之别辭伐呉之戒語五大夫之自效世亦何
 可少哉
張氏遐/呉越春秋外紀
   佚
[274-9b]
楊氏方/呉越春秋削繁
  隋志五卷
   佚
皇甫氏遵/呉越春秋傳
  隋志十卷
   佚
 崇文總目初趙曄為呉越春秋十卷其後有楊方者
 以曄所撰為繁又刊削之為五卷遵乃合二家之書
[274-10a]
 考定而注之
樂氏資/春秋後傳
  隋志三十一卷唐志三十卷/
   佚
 隋志晉著作郎樂資撰
 劉知幾曰晉著作郎樂資采二史撰為春秋後傳其
 書始於周貞王續前傳魯哀以後至王赧入秦又以
 秦文王繼周終於二世合作三十卷
[274-10b]
    按初學記引春秋後傳文云秦穆公將兄三
    人囚於内宫又云張孟談謂趙襄子曰臣聞
    董安于之在晉陽公宫之垣皆荻蒿又云赧
    王三十八年秦始作浮橋於河又水經注引
    後傳文云使者鄭容入柏谷關至平舒置見
    華山有素車白馬問鄭容安之答曰之咸陽
    過鄗池曰吾華山君使願託書致鄗池君子
    之咸陽過鄗池見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扣梓
[274-11a]
    當有應者以書與之勿妄發致之得所欲鄭
    容行至鄗池見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欵梓
    應曰諾鄭容如睡覺而見宫闕若王者之居
    焉謁者出受書入有頃聞語聲言祖龍死
劉氏允濟/魯後春秋
  唐志二十卷
   佚
 唐書劉允濟中宗時遷著作佐郎采魯哀公後十二
[274-11b]
 世接戰國為魯後春秋獻之允濟嘗曰史官善惡必
 書使驕主賊臣懼此權顧輕哉而班生受金陳壽求
 米僕乃視之如浮雲爾
裴氏光庭/等續春秋經傳
   佚
 唐書開元中裴光庭拜侍中兼𢎞文館學士又引壽
 安丞李融拾遺張琪著作司馬利賓直𢎞文館撰續
 春秋經傳約周公舊規/依仲尼新例自戰國迄隋上自周敬王/下至有隋
[274-12a]
 天子修經光庭作傳書久不就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年三月丁夘奏上
李氏槩/戰國春秋
  隋志二十卷
   佚
陸氏賈/楚漢春秋
  漢志九篇隋志九卷/
   佚
[274-12b]
 後漢書漢興定天下太中大夫陸賈記錄時功作楚
 漢春秋九篇
 劉知幾曰吕陸二氏各著一書惟次篇章不繫時月
 此乃子書雜記而皆曰春秋
 司馬貞曰記項氏與漢髙初起及惠文閒事
 洪邁曰陸賈書當時事而所言多與史不合
    按楚漢春秋顔師古漢書注李善文選注皆
    引之則唐時尚存又太平御覽亦引之則宋
[274-13a]
    初猶未亡也
何氏英/漢德春秋
  十五卷
   佚
 蜀中著作紀漢何英著英郫人何武弟也與成都楊
 申俱通經緯
孔氏衍/漢春秋
  唐志十卷
[274-13b]
   佚
後漢春秋
  唐志六卷
   佚
漢魏春秋
  隋志九卷
   佚
胡氏旦/漢春秋
[274-14a]
  通志一百卷
   佚
漢春秋問答
  通志一卷
   佚
 國史志胡旦漢春秋百卷問答一卷因四百年行事
 立褒貶以擬春秋淳化五年旦自言願給借館吏繕
 寫帝曰褒貶出於胸臆豈得容易流傳祥符三年謝
[274-14b]
 泌又為言敕襄州給紙寫天聖中獻之仁宗稱歎遷
 旦祕書監
 鄭樵曰問答者旦與門人郄羽問答
 宋實錄祥符三年十二月襄州言通判司封外郎胡
 旦撰漢春秋百卷詔給札錄進
 玉海天聖元年九月十六日中書門下言胡旦先撰
 漢春秋一百卷久未進入詔令本州遞進二年二月
 癸亥州以旦書上進上稱歎之以祕書監致仕命一
[274-15a]
 子為京官初旦上所撰漢春秋一百卷上因問旦著
 書本末宰臣王欽若曰旦太宗朝進士第一人詞學
 精博嘗謂三代之後惟漢得正統因四百年行事立
 褒貶著此書以擬春秋上稱歎故冇是命初旦斵大
 硯方五六尺既而埋之且刻曰胡旦修漢春秋硯云
梁氏固/漢春秋
   佚
 山東通志梁固鄆城人字仲堅灝之子嘗著漢春秋
[274-15b]
 初以灝蔭賜進士出身祥符初擢甲第累官著作郎
 直史館
袁氏曄/獻帝春秋
  隋志十卷
   佚
司馬氏彪/九州春秋
  隋志十卷
   佚
[274-16a]
 晉書彪字紹統髙陽王睦之長子也泰始中為祕書
 郎轉丞作九州春秋以為先王立史官以書時事載
 善惡以為沮勸撮教世之要也是以春秋不修則仲
 尼理之關雎既亂則師摯修之前哲豈好煩哉蓋不
 得已故也漢氏中興訖於建安忠臣義士亦以昭著
 而時無良史記述煩襍譙周雖已刪除然猶未盡安
 順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討論衆書掇其所聞起於世
 祖終於孝獻編年二百錄世十二通綜上下旁貫庶
[274-16b]
 事為紀志傳凡八十篇
 劉知幾曰漢氏失馭英雄角力司馬彪錄其行事為
 九州春秋州為一篇合為九卷尋其體統亦近代之
 國語也
 中興書目紀漢末州郡之亂司冀兖青徐荆揚涼幽
 各一篇彪高陽王睦之長子專精學術泰始中為祕
 書丞
 陳振孫曰晉司馬彪紹統撰記漢末州郡之亂凡盜
[274-17a]
 賊僭叛皆記之
劉氏峻/九州春秋鈔
  一卷
   佚
    右見胡元瑞經傳㑹通
凌氏準/漢後春秋
   佚
 栁宗元曰凌君宗一著漢後春秋二十餘萬言
[274-17b]
 浙江通志凌準富陽人官翰林學士
王氏希聖/續漢春秋
   佚
 戴表元曰始余考論古今統系於周漢絶續之交三
 國南北朝五代離合之際未嘗不反覆疑之也乃至
 於今承學之士皆能黜魏遠呉尊蜀而進之則以子
 朱子通鑑綱目之作有以補司馬公之未及焉然自
 朱説大明學者遂謂司馬本書為不能出此而訾之
[274-18a]
 者何不諒其創之之難也蓋司馬公之於系魏也既
 言之曰吾書起威烈訖後周記事不得不屬紀年紀
 年不得不承舊史故乃傳述為文而使觀者自詳焉
 非立褒貶之法撥亂反正如春秋然也朱子之綱目
 進於是矣又不過曰通鑑也目錄也舉要也補遺也
 詳簡之不中也記識之不强也縁本書為之義例焉
 非斷斷然自行一書曰我行春秋之事也余讀其書
 而感之昔者夫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其於春秋
[274-18b]
 固魯史䇿書而自孟氏以來皆謂夫子作春秋蓋當
 時夫子老矣雖作春秋可以無辭也通鑑之事𢎞於
 魯史綱目之心儉於春秋而二公敬古尊賢謹重忠
 恕藹乎有君子之道矣然而詳焉者以使擇嚴焉者
 以使守生乎百世之下聞乎二公之説其為幸也不
 既多乎王君希聖與余年相伯仲才敏十倍於余示
 教所作續漢春秋若干言不特發陳壽之膏肓助鑿
 齒之墨守嚴辭正氣真司馬公之忠臣而視朱子又
[274-19a]
 所謂于湯有光者也病困勦瘵之中諷誦併日為之
 作興顧辱不鄙見需序引歉縮再三莫知所發獨其
 鈍質有於通鑑綱目之書惓惓不能遽釋者題梗槩
 於卷後而歸之雖然余於希聖有朋友之義資多聞
 以蓄德俟餘力以學文方願相以勉焉
孫氏盛/魏氏春秋
  隋志二十卷
   佚
[274-19b]
 劉知幾曰魏京兆魚豢私撰魏畧事止明帝其後孫
 盛撰魏氏春秋王隱撰蜀記張勃撰呉錄異聞閒出
  又曰孫盛魏晉二陽秋每書年首必云某年春帝
 正月夫年既編帝紀而月又列帝名以此而擬春秋
 所謂貌同而心異也
孫氏壽/魏陽秋異同
  唐志八卷
   佚
[274-20a]
鄭氏如幾/魏春秋
   佚
    按西呉鄭如幾撰魏春秋大旨謂商系夏周
    系商秦系周漢系秦魏系漢晉系魏綿綿系
    而不絶者謂之統若以魏篡取不使系漢則
    統其絶矣春秋列國之君雖篡弑而取者皆
    得承其統聖人不没其實所以著其罪也司
    馬遷作史記畧準春秋至秦項吕氏亦皆列
[274-20b]
    之本紀非予之也法應然也必欲以蜀系漢
    不知蜀亡系之魏耶系之晉耶莫適攸從矣
    同時張無垢作書難之如幾報書千言書載
    陳霆兩山墨談董斯張呉興藝文補
員氏半千/三國春秋
  唐志二十卷
   佚
崔氏良佐/三國春秋
[274-21a]
  唐志卷亡
   佚
 
 
 
 
 
 
[274-21b]
 
 
 
 
 
 
 
 經義考卷二百七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