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經義考 > 經義考 卷二百五十九
[259-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二百五十九
          翰林院檢討朱彛尊撰
   四書八/
陳氏仁錫/四書語錄
  一百卷
   未見
四書析疑
[259-1b]
  十卷
   未見
四書備考
  八十卷
   存
華氏允誠/四書大全纂補
   未見
魯氏論/四書通義
[259-2a]
  十卷
   未見
 建昌新城縣志魯論字孔壁天啓辛酉選貢生除潁
 州同知遷福建都司經歴
譚氏貞黙/四書見聖編
  一百闕/
   存
 髙佑釲曰先生為予外舅勤於著述五經皆有解詁
[259-2b]
 惟四書見聖編鏤板白門以論語中庸大學為孔經
 謂中庸大學皆子思所作也以孟子七篇為孟經
張氏溥/四書纂注大全
  三十七卷
   存
葉氏樹聲/四書微響
   未見
 長興縣志葉樹聲號瞻山字唱于崇禎辛未進士
[259-3a]
申氏嘉𦙍/四書鐸
  闕/
   未見
 陸元輔曰公字孔嘉永年人崇禎辛未進士知儀封
 杞二縣擢吏部主事謫南京國子監博士陞太僕寺
 丞甲申三月都城陷投井死
楊氏以任/四書遺㫖
  六卷
[259-3b]
   存
 曾傅燦曰公諱以任字維節號澹餘瑞金人崇禎辛
 未進士四書遺㫖六卷官南京國子博士時作西安
 鄭如洵刋行之
陳氏天定/慧眼山房説書
  二十卷
   存
 張逺曰天定字惠生龍谿人崇禎辛未進士
[259-4a]
張氏爾禎/四書事實
   未見
 保定府志張爾禎字玉屏容城人崇禎癸酉舉人著
 四書事實孫竒逢序之
黄氏淳耀/四書大㫖
  六卷
   存
    右見之吳興書賈舟中
[259-4b]
徐氏養元/四書集說
  二十四卷
   存
 陸元輔曰唐山人崇禎癸未進士
徐氏學顔/四書日衷
   未見
 黄虞稷曰公字石松永康人國子監生官楚府長史
 崇禎十六年死張獻忠之難
[259-5a]
易氏道暹/四書内外傳
   未見
 陸元輔曰道暹字曦侯黄岡諸生崇禎壬午死冦難
侯氏君擢/四書膚見
   未見
李氏鳯翔/四書釋義
   未見
 保定府志李鳯翔字伯鳯束鹿人
[259-5b]
賈氏明孝/四書救弊編
   未見
 開封府志賈明孝字君錫由明經任陕西宜川知縣
張氏雲鷟/四書經正録
   未見
 黄虞稷曰無錫人専闢李贄之說崇禎三年以其書
 進呈得㫖褒嘉準作貢生
徐氏邦佐/四書經學攷
[259-6a]
  十一卷
   存
 繆泳曰邦佐字孟超錢塘人
楊氏琦/四書辨疑
  闕/
   未見
 陸元輔曰建安人陽春訓導改温州
陳氏鵬霄/四書續經學攷
[259-6b]
  六卷
   存
 祁熊佳序曰髙皇帝龍飛之初召儒士許元葉瓚十
 餘人日令二人進講經筵敷陳治道命王宗顯開郡
 學延葉儀宋濓為五經師時喪亂之餘學久廢至是
 始聞絃誦之聲右文崇學斯亦勤矣滅吴之嵗設科
 取士大意則曰察之言行以觀其徳考之經術以觀
 其業試之書算以觀其能策之經史時務以觀其政
[259-7a]
 事洪武三年復定為科舉格然則我朝養士之厚取
 士之周雖三代盛王豈有過歟及文皇帝登極命諸
 儒臣彚輯十三經注疏性理大全諸書頒行天下一
 時儒者皆棄詩賦歌辭之學而知有聖賢性命之書
 夫上以此求之而下不以此應之必無之事也風㑹
 遷流制沿弊起父兄所教子弟所習非時文不為工
 而於國初頒行諸書髙束不讀今天子下明詔黜浮
 靡敦實學孔孟程朱之理稍表著於天下故習刑名
[259-7b]
 農墨黄老之言者變而習兩漢諸史唐宋諸大家又
 上而習五經四書諸儒傳注然予謂兩漢諸史唐宋
 諸大家與刑名農墨黄老之言其文有工拙詭正之
 不同而其於聖賢之理離合亦相半至習五經四書
 諸儒傳註之言醇矣而苟非學有源本亦豈遂足以
 應明詔而無負所謂黜浮靡敦實學者乎昔王荆公
 毅然以斯文為己任往見周茂叔三顧不見反而求
 之六經乃卒以泥古變法流毒蒼生則使當世而有
[259-8a]
 尊經學古如荆公者猶非天子下詔求賢之意況尊
 經學古更有不及荆公者乎吾友天羽不憚挍讐考
 訂之勞續四書經學考編類㸃定欲學者習其讀則
 核其詳顧其名則究其實俾我朝収右文崇學之報
 而儒者所為尊經學古由乎此而不盡由乎此也伊
 川曰有詞章之學有訓詁之學有聖賢之學儒者宜
 審所以自處矣
楊氏彛/四書大全節要
[259-8b]
   未見
顧氏夢麟/四書十一經通考
  二十卷
   存
四書說約
  二十卷
   存
 楊彝序曰往予嘗為四書大全節要與麟士多所商
[259-9a]
 𣙜塗乙纔數卷其後麟士說約繼作始戊寅秋至庚
 辰夏而其刻遂成或訝其太速予曰否凡為一書而
 增薙出入無定論者皆先無成竹於胸中耳麟士誦
 說既素則於論議得失引據正反固一一得見其要
 害而或棄或取無所更端矣且其辨證精析雖貫穿
 羣經而窮究指歸則㫁以晦翁為正理務畫一而筆
 削所至皆本平生所見而為之此所以易而復至慎
 也今取其書覆之則覺注疏大全鄭孔程朱而下人
[259-9b]
 代分矣而條貫繩約則如出一口不皆麟士之書而
 乃為麟士之書矣
宋氏繼澄/四書正義
  二十卷
   存
 繼澄自序曰四書講義不可數計近吾友顧麟士為
 說約張爾公為大全辨取舍前人每見精確予亦有
 所見因成四書正義一編自注疏以下麟士爾公以
[259-10a]
 上皆採擇焉
倪氏晉卿/四書大全纂
  闕/
   存
葛氏承杰/四書新義
   未見
張氏自烈/四書大全辨
  三十六卷
[259-10b]
   存
 劉城曰爾公即四書大全而為之辨導揚程朱之言
 折衷諸家之說務求至當以合經㫖其言曰聖人之
 教人也甚無取乎一說爰有異同予讀書而有疑焉
 則質之質之不得則思之思之不得則又反覆讀焉
 著為說以解之研慮問答若有辨焉者其實以存吾
 疑而已葢爾公之意如此
 吳應箕序曰明興以禮樂文章治天下而所以造士
[259-11a]
 者非聖人之道無取夫聖人之道六經其燦然者矣
 其最精微莫如四子之書於是表章四書専取朱注
 行之謂漢唐以来能折衷聖人之道使微言大義不
 為異端邪說所亂者莫朱子若也乃當時秉國者受
 成祖文皇帝命有四書大全之輯豈非以聖人之道
 大即朱子有未盡則羣儒之說奈之何其盡廢也予
 嘗取其書究之其中有所發明者固多醇疵未嘗不
 相半至其與聖道相戾者復不少抑何歟豈非當時
[259-11b]
 承㫖者但取成書不暇精擇又時日不給所委而分
 彚者多小生䜿儒識未逺與今習者第謂此成祖皇
 帝頒行之書有敢議論其間者是倍上也殊知其不
 然哉國家之制行之久而當否見則夫論說之是非
 亦未有不久而愈明者也既是非較然矣徒以創於
 更制之難而併我聖祖闡揚聖道造進學士之意寖
 以微失此又誰之過歟於是袁州張子獨憂之於數
 百年後歴朝諸人所不敢異議者取其說之疑者辨
[259-12a]
 之此亦黼黻聖治之大端也崇禎乙夘
 陸元輔曰自烈字爾公江西人以大全成於明初督
 促而成擇之不詳故辨之時論以其立異毁其所鏤
 板然亦有失有得也
吳氏蒼舒/四書圗攷
   未見
 吳應箕序曰古人讀書左圗右史圗之傳也尚矣經
 圗自鄭𤣥王弼而下代不乏人至宋儒以後而大備
[259-12b]
 以予所聞有論語圗纂二卷及程復心四書纂圗釋
 二十二卷恨未及見意嘗欲集古圗衍之定為一書
 而未暇甲戌春過新安丹山聞有吳蒼舒先生者精
 經學攝衣請啓得聞所未聞先生因出其夙所撰著
 相示則有四書節解圗攷在焉予周覽之其圗攷精
 核視昔人加詳而所解釋則一根正經衷於程朱之
 說觀於是而知先生之學有功先聖其可傳無疑也
 先生棄官著書將四十年貲鉅萬以是廢布衣蓬户
[259-13a]
 屏絶外營其行義無愧古儒者所著七經圗攷聲音
 紀元三禮正定注疏皆翼經明道諸書予將與從孫
 子含去非謀使次第行世而今為先序其概云
史氏以徴/四書彚解
  四十卷
   存
 陸元輔曰以徴曾受業於楊解元廷樞故其言折衷
 諸家歸於純正
[259-13b]
白氏翔/四書羣言折衷
  二十卷
   存
 楊彝曰折衷繫注於書文之下又分注羣言於注之
 後溯流窮源頗不易也
 顧宸曰大全蒙引存疑均有功於後學然或彼是而
 此非或此詳而彼畧或互相牴牾而莫識統歸或微
 示異同而愈難畫一白子漢公取而折衷之必以紫
[259-14a]
 陽為依歸卓識大力當與三書共不朽也
 鄭培曰天中白翔漢公輯鄴下李繼白夢沙刋行之
何氏磻/四書補注
  十九卷
   存
 磻自序曰磻幼讀四書聞塾師之所衍說意若未盡及
 參之衆說間有闡微言發要㫖補集注之所未逮爰
 取宋明儒家言參酌異同擇其是者補紫陽千慮之
[259-14b]
 一失為四書補注一書屬畨禺闕/闕/ 裁定之其
 未盡之藴别為或問若干卷詳著所以去取之故非
 敢謂有意於聖人精意之所存後之人有是所當是
 而非所當非者則磻之師也已
朱氏心/四書衍注
   未見
 鄭元慶曰歸安人字念時鄉人稱序齋先生
傅氏維鱗/四思堂說書
[259-15a]
  六卷
   存
陸氏在新/四書定解
  二十卷
   存
陸氏隴共/四書松陽講義
  六卷
   存
[259-15b]
 隴其自序曰隴其在靈夀簿書之暇輒至學聴諸生
 講書有所觸發間疏其意示諸生或述先儒注脚或
 自書所見欲其即聖賢之言引而歸諸身心不徒視
 為干禄之具積久得一百十有八章有攜以南歸者
 謂有裨於學者遂謀付梓既成而寄京師隴其乃自
 序之隴其不敏雖嘗有志於學而不得其要領中年
 涉獵先儒之書始若稍稍望見涯涘而質鈍功淺終
 未得入其堂奥自汨沒簿書以来益復鹵莽嘗思乞
[259-16a]
 身歸田整理書生舊業與同志之士講求討論或可
 追隨先儒之萬一而一官羈絆尚未得遂至於此編
 因於諸生有一日之長職當竭其愚故據胸中一時
 所得告之以稍逭尸素之慙云爾非能著書講學也
 若其拳拳於諸生者則有之也董子有言仁人者正
 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程子云佛氏之言
 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逺之此二者學之大綱也大
 綱不差然後可漸而進焉自明中葉以来學術壞而
[259-16b]
 風俗乖卑者迷溺於功利髙者沈淪於虚寂視董子
 程子之言若茹毛結繩之不可復行於後世不知有
 大綱又何論其他耶是世道之憂也故嘗以為今之
 為世道計者必自羞乞墦賤壟斷闢佛老黜陽儒隂
 釋之學始而是編之中亦三致意焉此隴其所嘗奉
 教於君子者也或有小補於世意在斯乎若夫擴而
 充之探其深而盡其徴則尚願與學者共進之焉
四書困勉録
[259-17a]
  三十七卷
   存
唐氏達/四書臆解
   未見
費氏世竒/四書講義
   未見
 鄭元慶曰費世竒字幼服歸安人拔貢生
王氏復禮/四書集注補
[259-17b]
  十二卷
   存
四書正誤
  十四卷
   存
 復禮自序曰經書之有解自漢儒始馬包孔鄭止詮
 字義不尚文辭學者尋繹其中淺深皆可以自得宋
 儒動輒譏其厖雜程朱楊謝諸公銳意發明為功甚
[259-18a]
 鉅然尚有質諸鬼神而可疑俟之聖人而滋惑者惟
 矯誣聖賢援引佛老二者莫大焉夫以堯舜禹湯文
 武之道傳諸尼山伊尹伯夷栁下惠之聖集諸孔子
 使矢天參乗至聖而可疑將不勝其疑者矣五十為
 七十為政為無為聖言而可易則不勝其易者矣是
 誣聖也聖門七十餘賢强半有姓名而無事實已屬
 可惜其載在魯論者率皆表表可解而以莊子疑琴
 張以淮南證伯牛以佛老疑曾晳以喫菜根譏原憲
[259-18b]
 以沒下梢㫁子張以終不喻定子貢以粗鄙近利毁
 樊遲以傾側狭隘疑子夏至若夫子以君子許子産
 而必曰聖人之學槩乎未聞以不伐美之反而必曰
 其人沒檢束乃老氏之不敢為天下先不使古有全
 人而後已是誣賢也吾儒之教與二氏異解儒書者
 經傳史集儘可援引據依未有用二氏之說亂之者
 何晏王弼崇尚虚無祖述莊老固不足怪乃程朱楊
 陸號為醇儒者而亦隨波混俗誠所不解也因為正
[259-19a]
 誤一書先之以正解可従也次之以誤解不可信也
 終之以正誤正其誤也予之為此所謂被髪纓冠為
 同室之救涕泣而道非越人之疏矣兹解也非一人
 一日之言也諸大儒之言漢唐宋以来之言也論語
 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期無負於夫子
 之教而已
閻氏若璩/四書釋地
  一卷續一/卷
[259-19b]
   存
姜氏壵/四書别解
  一卷
   存
 黃宗羲序曰姜子汝皋頴悟過人汎濫詞章方技之
 學亦既有年近遭憂患乃取四書以其所得者相為
 印合始知章句之外别有天地方正學云年来讀四
 書有味姜子可謂有味矣今日坊書千篇一律乃木
[259-20a]
 札蔗皮求為糟粕不可得也
洪氏名未/詳四書說約
   未見
 陸元輔曰積齋洪氏未詳其名所撰周易翼義四書
 說約皆大學士史公繼偕序之
 
 
 
[259-20b]
 
 
 
 
 
 
 
 經義考卷二百五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