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經義考 > 經義考 卷四十九
[049-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四十九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易四十八/
朱氏升/周易旁注前圖
  二卷
   存
周易旁注
[049-1b]
  十卷
   存
 升自序曰愚自中年以經書授徒教子每於本文之
 旁著字以明其意義其有不相連屬者則益之於兩
 字之間苟又有不明不盡者則又益之於本行之外
 學者讀本文而覽旁注不見其意義之不足也惟易
 旁注則有前圖者易之為易其本也圖象而已文王
 周公孔子之書實為圖象作注脚故明此經者不得
[049-2a]
 不求其本也河出圖洛出書天不愛道泄諸象數一
 可已二何居作河圖洛書合一圖第一聖人之則之
 也八卦成列而又因而重之其傳於今也各有横圖
 圓圖而六十四卦圓圖中又有方圖則亦悉矣帝出
 乎震成於艮其方位之象又何為哉作先天後天合
 一圖第二先天後天其始其終既各有序矣連山歸
 藏首艮首坤今不能知而周易首乾坤終既未濟經
 分上下其間卦序乃復如彼作周易卦序圖第三卦
[049-2b]
 變也卦主也互體也卦數也卦位也納甲也之六者
 時雜見於經傳必合著其全使人可通考焉者也作
 六圖第四淳安夏氏有讀易十字樞愚平日竊窺於
 易得三大義二者經傳訓釋之機要也則以附六圖
 之後聖人處憂患之道自履至㢲其傳古其指深卦
 之名義殆未足以盡之也作三陳九卦圖第五揲蓍
 以求卦因變而用爻比義從長宜勿拘一説作蓍卦
 變占圖説第六夫子言蓍卦之徳曰圓曰方固非直
[049-3a]
 曰七奇八偶而已作蓍七卦八圖第七邵子天根月
 窟之吟非為今易安注脚也豫章蕭氏周易卦序之
 學區别於三畫六畫之原而象意昭融玩味乎正變
 始終之故而教道明著前纂為圖今錄其全文於後
 而係以邵子之詩履運處身同一揆也作三十六宫
 圖説第八八圖為之前而後周易旁注可得而讀矣
 程應明曰先生經書皆有旁注而易為最詳行世已
 久字畫糢糊今更定以先生之旁注從考亭之本義
[049-3b]
 非敢師心有乖先正實欲復古以公海内云爾
 子同家傳曰公考六書之原究制作之始參之以傳
 注之文究極乎濓洛之説熟玩其所已明而深研乎
 其所未明嘗曰先儒傳注之意所以求經之明也而
 近世舉業往往混誦經注既不能體味乎傳注而反
 斷裂其經文使之血脉不通首尾不應知味樂學何
 所自乎於是始作諸旁注離而觀之則逐字為訓合
 而誦之則文義成章綱提目舉一覽可知其有訓而
[049-4a]
 未類疑而未安者必窮研極慮不合乎聖經不止於
 易則有以見夫河圖洛書之異也而原則同先天後
 天之殊也而實則一序卦之説則本乎吳澂之卦統
 以總其綱表章乎蕭漢中之説以極其趣他如四卦
 從中起之故方圓往來順逆之妙蓍七卦八之實迹
 用九用六之微機卦象之神奇卦變之定法貞悔元
 吉之大義三陳九卦之要㫖旁注不足以盡其藴則
 列於前圖以表之而千古不釋之疑於是乎定矣
[049-4b]
 張雲章曰休寧朱允升從遊陳櫟黄澤之門至正中
 鄉進士授池州學正江南北學者多從之問業號楓
 林先生明太祖兵下徽州召見辭歸後連嵗被徵官
 翰林侍講學士所居梅花初月樓太祖以御書賜之
 諸經皆有旁注而易有前圖允升嘗曰旁注之作知
 其麄者以為小學訓詁之入門悟其妙者知為研精
 造道之要法至萬厯中錢塘姚文蔚元素以其書易
 古文為今文易旁行為直下目之曰㑹通取便於讀
[049-5a]
 而無所增損然非楓林作書之本意矣
梁氏寅/周易叅義
  十二卷
   存
 寅自序曰漢班固氏言六藝具五常之道而易為之
 原夫羲農以前詩書之文禮樂之具春秋之行事皆
 未著也而八卦之畫三才備焉六位之列人文彰焉
 天下之道盡於易矣文王之彖辭周公之六爻孔子
[049-5b]
 之傳贊辭无不備而吉凶為益明迨孔子歿而商瞿
 以易相傳授漢興易以卜筮存而田何之學為稱首
 為之訓釋者葢寖多焉然九師之説无聞百氏之言
 雜出其高也或淪於空虛其卑也或泥於象數而易
 之意隠矣程朱二夫子出而大明斯道於是闡其微
 窮其賾通其拘啓其窒象辭之義變占之法陰陽之
 妙人事之殊復燦然著矣夫聖人之書其所同者道
 也其不同者言也善學者各因其言以求其道則其
[049-6a]
 要歸一而已觀於傳注者亦由是也程子論天人以
 明易之理朱子推象占以究易之用非故為異也其
 詳略相因精粗相貫固待乎學者之自得也寅讀書
 山中竊好是經懼於荒怠而无以自勵乃參酌二家
 旁采諸説僭附已意别為一書名曰參義俾觀之者
 由詳而造約考異而知同則是書者亦程朱之義疏
 也今天子即位之元年為至元六年嵗名商横執徐
 月名畢聚始繕錄成編總十二卷將以行於四方諏
[049-6b]
 之君子以俟詳訂 又自述曰讀程朱易以其釋經
 意殊乃融㑹二家合以為一謂之易參義
 明太祖實録寅字孟敬臨江新喻人辟集慶路儒學
 訓𨗳以親老辭歸明年兵起遂隠居教授所著有周
 易參義詩書演義周禮考注春秋考義徵修禮樂書已
 六十餘在禮局中討論精審書成賜金帛將授以官
 以老病辭歸結屋石門山學者稱為梁五經
汪氏克寛/周易程朱傳義音考
[049-7a]
   佚
 吳國英作行狀曰先生諱克寛字徳輔一字仲裕自
 歙遷祁門縣泰定丙寅舉江浙鄉試歸以經學教授
 宣歙間先生所居山谷環繞稱曰環谷四方學者皆
 目曰環谷先生洪武二年聘修元史事畢留任先生
 力辭給驛而還
 程敏政曰文公朱子一傳於勉齋黄氏再傳於雙峰
 饒氏三傳於東山汪氏華字/榮夫即先生仲大父而先生
[049-7b]
 實嗣其傳先生著述有易程朱傳義音考詩集傳音
 義㑹通春秋傳纂疏提要左傳分紀禮經補逸周禮
 類要四書音證綱目凡例考異諸書惟纂疏傳學者
 餘多散佚不存
趙氏汸/大易文詮
  八卷
   存
 錢陸燦曰汸字子常休寧人師事九江黄澤受易象
[049-8a]
 春秋之學隠居著述築東山精舍以奉母洪武二年
 召修元史不願仕還未幾卒
鮑氏恂/大易舉隅即大易鉤𤣥/
  三卷
   存
 寧王權序曰建陽城之表者則必擬乎土圭之法定
 方隅之體者則必正乎指南之規是知造化必假物
 而易之為書又必因人而明焉按神農重卦説云羲
[049-8b]
 皇得河圖始畫八卦後人因而重之是為六十四卦
 王輔嗣以為宓羲鄭𤣥以為神農孫盛以為夏禹史遷
 以為文王乾鑿度云垂皇䇿者用蓍在六爻之後是
 羲皇已重卦矣書契取諸夬是羲皇之時已有夬卦
 其重明矣羲皇乾上坤下立天地之位也歸藏先坤
 後乾尊萬物之母也連山乾始於子坤始於午以明
 先天之道周易尊乾卑坤其體乃定讀易者可得而
 明矣然易之精者獨鮑氏得其所傳之妙而勿行於
[049-9a]
 世先生崇徳人姓鮑名恂字仲孚元乙亥進士也深
 得大易之㫖乃作是書以宣大易之道名曰學易舉
 隅而授之連山陳先生亮亮授之建安趙先生志道
 志道授之黄州程先生伯昌先生名蕃生於至元十
 七年丁酉生而英爽超卓頴悟且奇貫通三氏之學
 深得大易之㫖而合乎神明之徳出於人也大不凡
 矣可謂奇士也於是重加訂正以明聖人作易之心
 數十年間屢欲刋行而事不果予乃命夀諸梓以示
[049-9b]
 後學更其名曰大易鉤𤣥
 浙江通志恂字仲孚崇徳人徙居嘉興西溪三領元
 江浙省鄉試薦為翰林不就洪武初召至京師命為
 文華殿大學士
郭氏樌/易説
   佚
 浙江通志樌字徳茂仙居人徙家太平元世隠居授
 徒洪武初用薦知饒陽縣事及卒門人私諡貞成先
[049-10a]
 生
葉氏儀/周易集解
   未見
 黄虞稷曰儀字景翰金華人受學於許白雲明太祖
 下婺州與范祖幹等同被召
周氏南老/易傳雜説一作集説/
   佚
 錢陸燦曰南老字正道其先道州人宋末徙吳元季
[049-10b]
 以薦補信州永豐學教諭又檄為吳縣主簿進淮南
 省照磨國初徵赴太常議郊祀禮禮成發臨濠居住
 放還卒
王氏廉/周易參疑
   未見
 黄虞稷曰廉字熈陽處州人與修元史後官山西布
 政使是書蘓州知府况鍾曾刋行
趙氏撝謙/易學提綱
[049-11a]
   未見
 陸元輔曰趙撝謙名古則餘姚人宋秦悼魏王之後
 明初徵修洪武正韻持議不協於衆出為中都國子
 監典簿罷歸築考古臺述六書之㫖作聲音文字通
 又撰周易提綱時人稱曰考古先生尋以薦為瓊山
 縣儒學教諭嶺以南尊之曰趙夫子
胡氏璉/易學㑹通
   未見
[049-11b]
 江西通志璉字商用高安人洪武初以薦為句容教
 諭
何氏英/易經發明
   未見
 江西通志何英字積中鄱陽人學於元儒王松塢自
 號梅谷累薦不起建玉谿書院以納天下來學者
林氏大同/易經奥義
  二卷
[049-12a]
   未見
 姑蘓志林大同字逢吉其先長樂人曾祖以下皆官
 常熟因家焉洪武中為開封訓𨗳著易經奥義
歐陽氏貞/周易問辨
  三十卷
   未見一齋書目有/
 歐陽原功序曰易之為書上盡神明之藴下該事物
 之理以變易為用以㑹通為方其初立名起義如此
[049-12b]
 其為説宜無窮焉漢以來易專門師多於五經而其
 疑尤多千有餘年未有紀極族子貞厯考諸家之異
 同質正先儒之論議初名易疑後改曰問辨凡三十
 卷用功精深可尚也吾宗㢲齋先生為曾大父冀郡
 公作經訓堂記言歐陽氏經學司馬氏史學由三代
 而下代有其人葢六經甫出孔氏之壁歐陽氏即以
 八世博士世其學其來豈一日哉司馬氏史學至宋
 君實復振歐陽氏經學我六一公易有童子問詩有
[049-13a]
 本義凡宋儒以通經學古為高實公倡之故余見貞
 是編喜我歐陽氏經學亹亹其不絶乎抑是編豈獨
 便場屋之習山林窮經皓首之士見之未必無助我
 之嘆也貞為我勉成之
 江西通志歐陽貞字元春分宜人受業於揭傒斯及
 鄉進士夏鎮
 黄虞稷曰貞洪武初以易魁江西鄉試官考城主簿
 其書厯考諸家之異同廣證先儒之論議初名易疑
[049-13b]
 更今名
朱氏謐/易學啓蒙述解
  二卷
   存
 温州府志朱謐字思寧永嘉人洪武初貢士仕邳州
 學正
鄭氏觀/周易本義通釋增纂
   佚
[049-14a]
 陳璉序曰伏羲畫八卦而文籍生是易於諸經為首
 出秦焚典籍而易獨存者以其占筮之書也易之作
 雖本於占筮自占筮既立而理義實寓於占筮之内
 其道廣大包括天地其源一出於天之自然有非人
 為智巧之私而後世説易者各隨所見不失於鑿則
 失於泛不失於誕謾則失於怪僻俱未為得逮河南
 程子作傳始以隨時變易發明陰陽變易之妙所謂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是已若偏於象占而不該乎理
[049-14b]
 義則奚以知文王之彖辭周公之爻辭孔子之十翼
 也若專於理義而不及象占又奚以知伏羲文王所
 畫八卦之心哉紫陽朱子本義之作所以補程傳之
 所未足而上以承四聖之心羲文周公之言至是始
 坦然而明矣然則程朱不惟有功於四聖誠有功於
 萬世也厥後雲峰胡氏之通釋一以本義為主集諸
 家之説不背程朱者為之其學出於朱子門人蔡氏
 三山鄭尚賓博學有文而專於易嘗登考古趙撝謙
[049-15a]
 之門考古之易得於天台鄭氏迺雲峰所傳之派故
 其學有源委間取諸家説與程傳本義合者以補通
 釋之未備間以一二已意附其間名曰增纂用心之
 勤取擇之審視予前所云説易者相去逺甚而有功
 於本義通釋矣學者誠能因是以明乎易道則立言
 勵行處已治人守常應變豈不有得哉尚賓間屬予
 序其所傳之由與增纂之意遂書此復之尚賓名觀
 洪武中領薦厯官至臨川令所至有循良名今為駙
[049-15b]
 馬都尉沐公學録云
汪氏有訓/周易句解
   未見
 黄虞稷曰字得時休寧人著周易句解尚書論語孟
 子注洪武中卒
王氏潤孫/周易圖解
   佚
 括蒼彚紀王潤孫青田人國初以薦任本學教諭
[049-16a]
張氏洪/周易傳義㑹通
  十五卷
   未見
 吳中人物志張洪字宗海常熟人洪武乙丑坐事戍
 雲南久之以薦授靖江王府教授永樂元年擢行人
 使日本復使遼東尋入翰林修大典充副總裁官所
 著有四書解義二十卷周易傳義㑹通十五卷尚書
 補傳十二卷詩經正義十五卷
[049-16b]
程氏汝器/周易集傳
  十卷
   未見
 黄虞稷曰汝器名昆以字行休寧人師事趙汸洪武
 中舉明經永樂初官蘄州知州
鄭氏以仁/周易集解
  十二卷
   闕
[049-17a]
 張雲章曰攷嘉定縣志有鄭閎字以純少學易於元
 貢士嘉禾鮑恂自號味易叟崑山長洲更聘為儒學
 訓導郡縣治易者多出其門洪武中舉授禮部郎中
 此書卷前題長洲儒學訓導嘉定鄭以仁著官爵邑
 里正合必非二人意者閎其本名而以字行仁與純
 又因聲同而傳寫之譌耶其書專就本義衍通其㫖
 分别經傳一如朱子依古易篇次更與後世淆雜者
 不同惜上經已闕而世尠傳本未得其全也
[049-17b]
方氏孝孺/大易枝辭
   佚
 錢陸燦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世居臨海侯城里
 洪武中召至京除蜀王府教授獻王師事之號其讀
 書之室曰正學學者稱正學先生亦曰侯城先生建
 文帝召為翰林博士進侍講靖難時以死殉
胡氏廣/等周易傳義大全
  二十四卷又義例一卷
[049-18a]
   存
 明成祖實錄永樂十二年十一月甲寅上諭行在翰
 林院學士胡廣侍講楊榮金幼孜曰五經四書皆聖
 賢精義要道其傳注之外諸儒議論有發明餘藴者
 爾等采其切實之言增附於下務極精備庶幾以垂
 後世命廣等總其事仍命舉朝臣及在外教官有文
 學者同纂修開館東華門外命光祿寺給朝夕饌十
 三年九月己酉五經四書大全成廣等以進上覽而
[049-18b]
 嘉之親製序於卷首御奉天殿受之命禮部刋賜天
 下庚戌賜纂修官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胡
 廣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楊榮右春坊右諭
 徳兼翰林院侍講金幼孜翰林院修撰蕭時中陳循
 編修周述陳全林誌李貞陳景著檢討余學夔劉永
 清黄夀生陳燧陳用典籍黄約仲庶吉士涂順禮部
 郎中王羽兵部郎中童謨禮部員外郎吳福北京刑
 部員外郎吳嘉靖禮部主事黄裳刑部主事段民洪
[049-19a]
 順沈昇章敞楊勉周忱吳紳廣東道監察御史陳道
 濳大理評事王選太常寺博士黄福北京國子監博
 士黄復原太醫院御醫趙友同泉州府儒學教授曾
 振常州府儒學教授廖思敬蘄州儒學正傅舟大庾
 縣儒學教諭王進濟陽縣儒學教諭杜觀善化縣儒
 學教諭顔敬守常州府儒學訓導彭子斐鎮江府儒
 學訓導留季安鈔幣有差仍賜宴於禮部
    按永樂中詔修五經四書大全開館則給月
[049-19b]
    饌書成則賜鈔賜幣賜燕又御製序文頒行
    稱為廣大悉備不知胡廣諸人止就前儒之
    成編一加抄錄而去其名如詩則取諸劉氏
    書則取諸陳氏春秋則取諸汪氏四書則取
    諸倪氏禮則於陳氏集説外增益吳氏之纂
    言易則天台鄱陽二董氏雙湖雲峰二胡氏
    於諸書外全未寓目所謂大全乃至不全之
    書也夫既竊其廪賜並未效纎毫搜采之勤
[049-20a]
    攘私書為官書以罔其上豈不顧博聞之士
    見而齒冷乎即此可見胡廣心術之不純而
    同事諸臣亦苟且游戲甚矣
楊氏士奇/周易直指
  十卷
   未見
 錢陸燦曰士奇初名㝢以字行泰和人以辟召事建
 文皇帝入翰林太宗靖難改編修入直文淵閣厯事
[049-20b]
 獻景裕三陵累官少師華葢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
 文貞
 黄虞稷曰仁宗在東宫命楊士奇纂卦爻朱子本義
 要㫖為是書以備觀覽賜今名
王氏達/易經選注
   未見
 錢陸燦曰達字達善無錫人洪武中舉明經除國子
 助教永樂中擢翰林編修遷侍讀學士
[049-21a]
趙氏友士/易義
  一卷
   佚
 楊士奇曰易義一冊建寧趙友士以教其徒者趙故
 建寧經師余為審理時趙為伴讀往還相好也是編
 吳司業徳潤得之以見遺者
高氏暐/讀易日録
   未見
[049-21b]
 黄虞稷曰暐字汝晦臨安人永樂甲申進士累官四
 川按察僉事
張氏文選/易經講義
   未見
 温州府志張文選字士銓永嘉人永樂丙戌進士改
 庶吉士
劉氏髦/石潭易傳撮要
  一卷
[049-22a]
   未見
 江西通志劉髦字孟恂永新人永樂戊子舉人學者
 稱石潭先生
林氏誌/周易集説
  三卷
   未見
 姓譜林誌字尚默閩縣人永樂壬辰進士累官右春
 坊右諭徳兼翰林院侍講
[049-22b]
張氏敔/京氏易攷
   未見
 人物攷張敔字伯起合肥人永樂中貢入太學除廣
 東道監察御史遷陜西按察僉事
李氏賢/讀易記
  一卷
   存
 名臣言行録賢字原徳河南鄧州人宣徳癸丑進士
[049-23a]
 仕至少保吏部尚書華葢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
 達
徐氏良/讀易指南
   佚
 湖廣總志徐良字明善邵陽人宣徳中以經明行修
 任本縣儒學訓導秩滿以薦擢知均州
劉氏定之/周易圖釋
  十二卷一云三卷/
[049-23b]
   未見
 言行錄定之字主静江西永新人正綂丙辰進士仕
 至禮部左侍郎卒贈禮部尚書諡文安
金氏潤/周易圖解
   佚
 應天府志金潤字伯玉上元人正綂戊午舉人厯官
 南安知府
王氏恕/玩易意見
[049-24a]
  二卷
   存
 恕自序曰玩易意見者老夫玩易軒中所得之意見
 也𢎞治壬戌春老夫偶得寒疾少愈就於卧内牖間
 觀書不甚明白乃於屋前搆一小軒軒成移於其中
 取易玩之雖細字亦無不見遂以玩易名其軒作記
 以識之夫易本四聖之書理義深奥未易通曉自漢
 魏以來諸儒訓釋不一至宋伊川程先生既為之傳
[049-24b]
 晦菴朱先生又為之本義自是以來至於今以二先
 生傳義為準的師儒之講學科目之取士皆不外此
 而他求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辭二先生固
 已講貫訓釋明白老夫依文尋義間有不洽於心者
 乃敢以已意言之言之非敢自以為是願與四方學
 者商𣙜之或有可取不為無補苟或不然必因此以
 發高明真知灼見之至論於久藴深藏之餘使四聖
 之道煥然大明於世以淑諸人亦老夫之志願也
[049-25a]
 言行録恕字宗貫陜西三原人正綂戊辰進士仕至
 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卒贈太師諡端毅
 張雲章曰公為學老而彌篤是書成於暮年序作於
 正徳初元公時已九十有一矣書意在匡弼程朱而
 不免於師心立説讀者詳擇焉可也
包氏瑜/周易衍義
   佚
 括蒼彚紀包瑜字希賢青田人景泰庚午舉人官教
[049-25b]
 諭淮王聘為客著周易衍義春秋講義又左傳事類
 四十卷
 黄虞稷曰成化中浮梁知縣
楊氏守陳/讀易私抄
   未見
 守陳自述曰易經古文以伏羲之卦文王周公之辭
 孔子之十翼各分為袠則經傳隔越而不通今文自
 坤卦而後以彖象傳合綴於卦下以小象傳分綴於
[049-26a]
 爻下則經傳混雜而無别惟若乾卦今文則猶存古
 而且便今斯亦可矣程子之傳主義理朱子本義主
 卜筮各極其精然易道廣大卜筮特其一端而學者
 非所當務易理無窮程朱間有微漏而諸儒亦或可
 補故首抄古文以見其原次抄今文皆同乾卦而雜
 取於繫辭中之文言分附於各卦之末其經傳之下
 則各擇程朱及諸儒之説凡主義理者抄之主占筮
 者不抄也
[049-26b]
 人物考楊守陳字維新鄞縣人景泰辛未進士累官
 吏部右侍郎卒諡文懿所著有易書詩三禮孝經大
 學中庸論孟私抄凡數百卷
 
 
 
 
 經義考卷四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