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國朝宮史 > 國朝宮史 卷三十二
[032-1a]
欽定四庫全書
國朝宫史卷三十二
  書籍十一
   類纂
御製資政要覽一部
世祖章皇帝採集經史子集中關於政事者為三十章
   曰君道曰臣道曰父道曰子道曰夫道曰婦道
   曰兄弟曰體仁曰𢎞義曰敦禮曰察微曰昭信
[032-1b]
   曰知人曰厚生曰教化曰儉徳曰遷善曰務學
   曰重農曰睦親曰積善曰愛民曰慈㓜曰養生
   曰懲忿曰窒慾曰履謙曰謹言曰慎行曰愛物
   凡三卷順治十二年校刊
世祖章皇帝御製序 朕惟帝王為政賢哲修身莫不
 本於徳而成於學如大匠以規矩而取方圓樂師以
 六律而正五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載于典籍者皆修
 已治人之方可施於今者也朕孜孜圖治學於古訓
[032-2a]
 覽四書五經通鑑等編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經二十
 一史及諸子之不悖於聖經者莫不根極理道成一
 家言但卷袠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時盡解其
 義亦未能一時盡得其書因思夫記事宜提其要纂
 言當鈎其元乃採集諸書中之關於政事者為三十
 篇又慮其渙而無統於是毎篇貫以大義聯以文詞
 於忠臣孝子賢人㢘吏畧舉事迹其奸貪不肖悖亂
 者亦載其内使法戒烱然加之訓詁詳其證據譬之
[032-2b]
 萃衆白以為裘範六金而成鼎㫖約而易明文簡而
 易閲名曰資政要覽觀是書者熟思而體之可以為
 篤行之善人推類而廣之可以為博雅之君子毋徒
 求之語言文字之間則朕諄諄教喻之心庶乎其不
 虚矣
御製勸善要言一冊
世祖章皇帝採擇諸書中要語輯為一編以示勸掖順
   治十三年校刊
[032-3a]
世祖章皇帝御製序 朕惟
天道至善即以其善賦之下民故人之生無有不善其
 或有不善者皆因内蔽於私欲外染於汚習至不能
 守其初心遂悖乎天矣因人之存心行事不同是以
上天鑒察降以災祥其降祥者固以顯祐善人其不得
 已而降災者亦以明戒下民使之改過而遷於善也
 從來報應昭昭不爽詎不可畏哉古人原
天垂訓以教天下正論嘉言不一而足但文之深者或
[032-3b]
 不易通言之簡者又不能盡朕恭承
天命撫育萬方深念上之教世勸勉為先人之立身為
 善最樂故取諸書之要者輯為一編名曰勸善要言
 語不欲文期於明理詞不厭詳期於曉衆欲使賢愚
 同喻小大共知讀此書者當深思其義體之於身省
 之於心善者則亦當加勉而進於淳良以求吉慶其
 或無知而誤汚於不善者尤當速改而歸於無過以
 免災戾庶㡬不負
[032-4a]
上天好生之心而朕殷殷教化之意亦不虛矣凡我人
 民其敬勉之哉
   孝經衍義一部
世祖章皇帝命纂脩孝經衍義未及告成
聖祖仁皇帝詔儒臣續輯
親定成書首列經旨總要二卷所衍之義曰至徳曰要
   道曰教之所由生曰天子之孝曰諸侯之孝曰
   卿大夫之孝曰士之孝庶人之孝曰大順之徴
[032-4b]
   至徳之目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要道之目
   曰父子曰君臣曰兄弟曰夫婦曰朋友師弟子
   附焉教所由生之目曰禮曰樂曰政曰刑天子
   之孝一曰愛親愛親之義曰早諭教曰均慈愛
   曰敦友恭曰親大族曰體臣工曰重守令曰愛
   百姓曰課農桑籍田附焉曰薄稅斂曰傋㐫荒
   曰省刑罰曰恤征戍二曰敬親敬親之義曰事
   天地曰法祖宗曰隆郊配曰嚴宗廟曰重學校
[032-5a]
   養老附焉曰崇聖學曰教宫闈曰論官材曰優
   大臣曰設諫官曰正綱紀曰别賢否曰制國用
   曰備風俗諸侯之孝曰愛親曰敬親曰不驕曰
   不溢卿大夫之孝曰愛親曰敬親曰法言曰徳
   行士之孝曰愛親曰敬親曰事君忠曰事長順
   庶人之孝曰愛親曰敬親曰用天道曰分地利
   曰謹身節用因經有順天下之文故以大順之
   徴終焉凡百卷康熙二十九年校刊
[032-5b]
聖祖仁皇帝御製序 朕緬維自昔聖人以孝治天下
 之義而知其推之有本操之有要也夫孝者百行之
 原萬善之極書言奉先思孝詩言孝思維則明乎為
 天之經地之義人性所同然振古而不易故以之為
 已則順而祥以之教人則樂而易從以之化民成俗
 則徳施溥而不匱帝王奉此以宰世御物躬行為天
 下先其事始於寢門視膳之節而推之於配帝饗親
 覲光揚烈諴萬民而光四海皆斯義也孔子教孝之
[032-6a]
 言散見于冊籍而統㑹于孝經曾子以純孝親承斯
 訓其辭約其指逺條貫終始綜括羣論言孝之義於
 斯為備自顔芝藏本出於漢初考註箋釋代有其人
 如孔安國鄭康成皇侃邢昺輩無慮百餘家大約皆
 訓詁章句辨論古今文同異而求其推擴義藴逹之
 於萬事萬物而皆莫出其範圍者則尚未之備也
世祖章皇帝𢎞敷孝治懋昭人紀特命纂脩孝經衍義
 未及成書朕纉承
[032-6b]
先志詔儒臣蒐討編輯仿宋儒眞徳秀大學衍義體例
 徴引經史諸書以旁通其説竊以仲尼稱至徳要道
 以順天下又曰教之所由生而後詳列天子諸侯卿
 大夫士庶人之五孝此則一經之大㫖亦猶大學之
 言明徳新民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也是故衍至徳之
 義則仁義禮智信之説備矣衍要道之義則父子君
 臣夫婦昆弟朋友之倫備矣衍教所由生之義則禮
 樂刑政之屬傋矣衍五孝而皆以愛敬為本明貴賤
[032-7a]
 之所同也由天子之敬親推之則郊社宗廟典禮之
 義備矣由天子之愛親推之則仁民育物撫綏愛養
 之義傋矣無非敬也無非愛也卽無非孝也遞而至
 於諸侯之不驕不溢卿大夫之法服法言法行士庶
 人之忠順事上謹身節用何一非愛敬之義推而極
 之通乎神明貫乎天地夫寜有涯際乎書成凡一百
 卷鏤板頒行竝製叙言冠於簡端庶㡬嘉與海内共
 遵斯路家脩子弟之職人奉親長之訓協氣旁流休
[032-7b]
 風四達以成一代敦厚鴻龎之治斯則朕繼述
先烈尊經崇本之志也夫
御製内則衍義一部
世祖章皇帝仰承
慈訓取禮記内則一編闡義指事所衍之目曰孝曰敬
   曰教曰禮曰讓曰慈曰勤曰學凡十六卷順治
   十三年校刊
世祖章皇帝御製序 臣聞致治之道有大經大法以
[032-8a]
 儀型乎邦國必有至精至粹以模楷乎宫闈故關睢
 為王化之端乾坤居大易之首聖人垂訓未有不以
 門内為兢兢者也三代以前上有聖后賢妃肇修内
 治化行而俗美後世宫壼之間修身立訓者既不數
 見而姆教亦寡自非天佑至徳孰能集貞淑之大成
 振古今之懿化哉恭惟
聖母皇太后佐我
皇考崇文圖治
[032-8b]
徽音雍穆
慈誨周詳有典有則興仁興讓允為萬世壼教之主矣
 乃猶
懋勤道化嗜古好學臣受
㤙深厚莫可報稱惟有蒐輯古來嘉言美行統成一編
 上備
披閲冀展微忱於萬一焉臣視政之暇嘗讀禮記内則
 首述后王命冡宰降徳教於兆民考其所載皆父慈
[032-9a]
 子孝夫義婦聽之道夫聖人言欲治其國者先齊其
 家又言家正而天下定齊之正之其惟内則乎正位
 乎外者不明乎是書何以總乾綱正位乎内者不明
 乎是書何以脩坤教既又詳繹其義於婦道女事尤
 無所不備誠帷墻之要典賢淑之永模也乃世傳后
 妃紀列女傳家範内訓諸書雖著作不少然未見原
 本内則而發明之豈所以尊經立教與夫天生烝民
 有物有則家則乎身身則乎心將起化于閨房未有
[032-9b]
 不合乎正心脩身之道而能作則者今觀是書微而
 至於聲氣容色顯而至於言動儀文精而至於樂心
 養志粗而至於中饋女工所以端其心而檢其身者
 施諸一家無不宜放乎四海無不凖臣故謂隆母儀
 敦婦順斷不外乎是書䆒其指歸盖有八要焉孝者
 順親之要也其類有二事舅姑事父母是也敬者内
 助之要也其類有五事夫勸學佐忠贊廉重賢是也
 教者昌後之要也其類有三教子勉學訓忠是也禮
[032-10a]
 者持已之要也其類有九敬祭祀肅家政定變守貞
 殉節端好尚崇儉約謹言慎儀是也讓者睦戚之要
 也其類有四崇謙退和妯娌睦宗族待外戚是也慈
 者推㤙之要也其類有五逮下慈㓜敦仁愛民宥過
 是也勤者脩業之要也其類有二女工飲食是也學
 者取法之要也其類有二好學著書是也毎舉一類
 必證以聖賢經傳之言實以古今淑順之行所采事
 蹟貴賤不同而其道則同所引文辭深淺不一而其
[032-10b]
 理則一闡明大指詮釋微文名曰内則衍義恭進
慈覽以附乎養志之義自禁壼逹乎閭巷咸於斯取則
 焉必皆感發其性情漸摩乎義理廣教化而美風俗
 宫闈之至精至粹者與邦國之大經大法竝垂不朽
聖母皇太后休聲盛徳炳於日星是則臣惓惓之大願
 爾臣謹序
御纂朱子全書一部
聖祖仁皇帝指授儒臣博採羣書凡一句一字出於朱
[032-11a]
   子者彚集成編其目曰小學曰大學曰論語曰
   孟子曰中庸曰易曰書曰詩曰春秋曰禮曰樂
   曰性理曰理氣曰鬼神曰道統曰諸子曰歴代
   曰治道曰論文論詩字學科舉之學曰賦詞琴
   操詩詩餘贊箴銘凡六十六卷康熙五十三年
   校刊
聖祖仁皇帝御製序 唐虞夏商周聖賢迭作未嘗不
 以文字為重文字之重莫過五經四書毎覽古今凡
[032-11b]
 傳于世者代不乏人秦漢以下文章議論無非因時
 制宜諷諫陳事繩愆糾繆補偏救敝之計耳若夫文
 辭之雄摛藻之麗古人已有定論予何敢言但不偏
 於刑名則偏於好尚不偏於楊墨則偏於釋道不偏
 於詞章則偏於怪誕皆不近於王道之純予少時頗
 好讀書只以廣博華贍為事剛勇武備為用自康熙
 三十五年天山告警朕親擐甲胄統數萬子弟深入
 不毛沙磧乏水瀚海指揮如意破敵無存未十旬而
[032-12a]
 凱旋可謂勝矣後有所悟而自問兵可窮乎武可黷
 乎秦皇漢武英君也因必欲勝而無令聞或至不保
 者豈非好大喜功與亂同道之故耶所以宵旰孜孜
 思逺者何以柔近者何以懐非先王之法不可用非
 先王之道不可為反之身心求之經史手不釋卷數
 十年來方得宋儒之實據雖漢之董子唐之韓子亦
 得天人之理未及孔孟之淵源至邵子而玩索河洛
 之理性命之微衍先天後天之數定先甲後甲之考
[032-12b]
 雖書不盡傳理亦顯然矣周子闡無極而太極復著
 通書其所授受有自來矣如星辰繫乎天而各有其
 位不能掩也光風霽月之量又不知其何似二程之
 充養有道經天緯地之徳聚百順以事君親前儒已
 誦之矣至于朱夫子集大成而繼千百年絶傳之學
 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窮理以致其知反躬
 以踐其實釋大學則有次第由致知而平天下自明
 徳而止於至善無不開發後人而教來者也五章補
[032-13a]
 之於斷簡殘篇之中而一旦豁然貫通之為要雖聖
 人復起必不能逾此問中庸名篇之義則不偏不倚
 無過不及之名未發已發之中本之於時中之中皆
 先賢所不能及也若語孟則逐篇討論皆内聖外王
 之心傳於世道人心之所關匪細如五經則因經取
 義理正言順和平寛宏非後世淺見而輕議者同日
 而語也至於忠君愛國之誠動静語黙之敬文章言
 談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氣宇宙之大道朕讀其書察
[032-13b]
 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與之奥非此不能治萬邦
 於袵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於天下非此不能外
 内為一家讀書五十載只認得朱子一生居心行事
 故不揣粗鄙無文而集各書中凡屬朱子之一句一
 字命大學士熊賜履李光地素日留心於理學者彚
 而成書名之朱子全書以備乙夜勤學雖未能㡬於
 寡過亦自勉君親之責者朕又思朱子之道五百年
 未有辯論是非凡有血氣皆受其益朕一生所學者
[032-14a]
 為治天下非書生坐觀立論之易朕集朱子之書恐
 後世謂借朱子之書自為名者所以朕敬述而不作
 未敢自有議論往徃見元明至于我朝著作講解萬
 不及朱子而各出己見每有駁雜反為有玷宋儒之
 本意况天下至大兆民至衆輿圖甚逺開地大廣外
 國諸藩風俗不同好尚各異防此失彼之患不可不
 思若以智謀要結人心如挾泰山而超北海也以中
 正仁義老成寛信似乎近之凡讀是書者諒吾志不
[032-14b]
 在虚辭而在至理不在責人而在責已求之天道而
 盡人事存吾之順歿吾之寜未知何如也
欽定執中成憲一部
世宗憲皇帝命臣工採録羣籍精義粹語深切治道者
   為執中成憲次第進呈
親定成書冠以
御製論十五首乾隆元年校刊
 皇上御製序 惟我
[032-15a]
皇考法天行健一日萬㡬宵旰不遑猶以其間
簡命儒臣採錄經史子集所載自古帝王元徳顯功訏
  謨大訓以及名臣奏章先儒語類深切治道者次
  第進呈
皇考親為刪定命曰執中成憲始於雍正六年仲春成
  於十三年仲夏未及刊布而我
皇考遽遐棄臣民予小子㷀㷀在疚未之前見也嗣統
  既月勉從諸臣請躬涖庶政始發而讀之既卒業
[032-15b]
  然後知
聖心聖學實與堯舜孔子同揆而汲汲於是編則専以
  啓迪我後人示之標準也間嘗殫思大學一書竊
  見仲尼祖述堯舜之實義焉其所謂明徳者即虞
  書所謂道心也所謂明明徳者懼其為人心所蔽
  也所謂格物致知者嚴辨人心道心之界以盡萬
  事萬物之理即書所謂惟精也所謂正心誠意者
  力袪人心之雜以致道心之純即書所謂惟一也
[032-16a]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止於至善者卽書
  所謂允執厥中也然極乎執中之量則惟堯舜為
  無歉而中之散見於萬事萬物者則不惟三代聖
  王卽秦漢以後仁厚英哲之君下及中主亦必有
  一事二事之合焉不獨臯䕫益契伊傅周召孔曾
  思孟卽近代羣儒文士亦必有一話一言之合焉
  故中庸曰舜好問而好察邇言執其兩端用其中
  於民盖中之理無事無物而不具亦無人而不知
[032-16b]
  是卽明徳之根於性而不息者而惟舜能察之惟
  舜能執之惟舜能用之故善與人同合徳於天地
  我
皇考編定是書自二帝三王之事古聖賢之言下逮羣
  儒文士之可節取者兼收而不遺用是道也
皇考之治天下無一事不審其則無一物能匿其情卽
  書所謂惟精大學所謂物格而知至無一時之不
  敬無一念之不誠卽書所謂惟一大學所謂心正
[032-17a]
  而意誠故凡施於政教者或予或奪或寛或嚴或
  抑揚遲速之稍有不同而無不立乎大中可為民
  極卽書所謂執中大學所謂身修家齊國治天下
  平而明徳新民皆止於至善也而所以立綱陳紀
  更化善治其大者皆斷自
聖心而細者亦博採於衆議有其人不能皆入於善而
  一言之中必不廢焉卽中庸所謂好問好察執兩
  用中也然我
[032-17b]
皇考聰明睿智夙具於
聖性而養成於
聖學者已數十年故
皇考之惟精乃不思而得
皇考之惟一乃不勉而中
皇考之執中而化成天下乃從容中道無為而成豈復
  有資於是書所以
親為刪定者正恐在後之侗懵然無見於執中立極之
[032-18a]
  道爰示之以成憲也豈惟予小子奉以終身惟日
  兢兢無敢踰越哉世世子孫茍能服膺勿失而溯
  其淵源則於堯舜孔子之道一以貫之矣豈惟君
  人者舎是無以建其有極以消天下之偏陂反側
  哉凡百有位果能是訓是行則上之可輔理成化
  以著勲猷而下亦可以謹身而寡過於以謨明弼
  諧共臻喜起明良之盛無難矣
 
[032-18b]
 
 
 
 
 
 
 
國朝宫史卷三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