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欽定皇朝通志 > 皇朝通志 卷九十六
[096-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九十六
  食貨畧十六/
   河工
   順治元年
特設河道總督一人駐劄濟寧州後移駐/清江浦總理黄運兩河
   事務設分司駐劄各境定分汛防守之法每遇桃
   汛伏汛秋汛將臨令該管官弁加謹分防二年考
[096-1b]
   城之流通口決旋即堵塞八年築祥符單家寨堤
   封邱李七寨堤又築陳橋堤鄭家莊堤九年河決
   封邱大王廟口水從長垣趨東昌壊安平堤北入
   海因於丁家寨鑿渠引河殺其勢築祥符時和驛
   堤又築常家寨隄及商邱王家壩堤考城王家道
   口堤十年定南旺臨清等處煞壩濬淺每年一小
   濬三年一大濬十一年築陽武慕家樓商邱夏家
   樓虞城土樓諸堤十二年築祥符守么寨及囬龍
[096-2a]
   廟月堤陳橋堤並築蘭陽板厰陽武潭口寺包家
   厰諸堤十四年築祥符之槐疙疸清河集並陳留
   之孟家埠諸堤是年陳留孟家埠口決於堤南築
   縷月堤五百丈並濬引河一道以分水勢十六年
   總河朱之錫疏言兩河利害條奏十事一陳眀南
   河夫役一酌定淮工夫役一查議通惠河工一特
   議建設柳圍一嚴剔河工弊端一釐覈曠盡銀兩
   一慎重河工職守一申明河官専責一申明激勸
[096-2b]
   大典一酌議撥補夫食疏入從之
   康熙二年准朱之錫請定河差滿漢官仍照舊例
   三年更換按三年一換之例係順治十四年河臣/楊方興奏定嗣因六部司官輪流陞轉
   又兼滿漢並差議將管河/分司改為一年更替之例七年築祥符一覽臺聶
   家寨及儀封石家樓小宋集諸堤九年河水盛漲
   自桃源界起東至龍王廟俱因舊址加築髙濶十
   五年髙家堰及漕堤等處潰決
特遣尚書冀如錫前徃察勘悉心籌辦於是開白洋清河
[096-3a]
   以東引水河使黄河入海開清河兩旁引水河使
   淮水出河又築河岸遥堤縷堤修髙堰堵翟壩而
   揚境以内各工亦同時並舉是年裁髙郵分司及
   南河工部又准總河靳輔請挑山清髙寳四州縣
   運河並清口爛泥淺引河四道及清口以下至雲
   梯闗河一道十七年
命撤回南北中河三分司其河道工程委該地方監司府
   佐貳管理又定河工頂衝之地即以舊堤為縷堤
[096-3b]
   於舊堤之外别築遥堤以為重門保障又准靳輔
   請自翟壩至周橋二十五里湖陂築大堤一道自
   桃源東界至石人溝築縷堤一道又自龍王廟至
   四舖溝接築四千九百三十八丈十八年建宿遷
   之朱家堂温州廟桃源之古城清河之王家營安
   東之茒良口減水壩共六座二十三年
上南巡閲視河工
諭朕觀髙家堰地勢髙於寳應髙郵諸水數倍前人於此
[096-4a]
 作石堤障水實為淮揚屏蔽且使洪澤湖與淮水併力
 敵黄衝刷淤沙闗係最重仍須嵗嵗防䕶又
諭運道之患在黄河禦河全憑隄岸若南北兩隄修築堅
 固則河水不致四潰水不四潰則濬滌淤墊沙去河深
 隄岸益可無慮今隄防雖經整理還宜隨時修築以防
 未然於是於髙家堰舊口周家橋翟壩及蕭家渡九里
   岡崔家鎮七里溝黄家觜新莊一帶𦂳要近溜之
   處所築長壩與逼水壩均每嵗加築髙厚二十四
[096-4b]
   年靳輔疏言徐州鳳陽淮安所屬十九州縣沿近
   黄河南北兩岸頻受水患請共築束水隄三十萬
   丈隨地髙低牽築頂髙二丈底寛六丈八尺以資
   保䕶從之三十一年戸部侍郎博濟疏言黄河南
   岸之楊横莊烟墩馬邏及北岸之朱家莊便益門
   東安門六險工向無月堤且所下之埽亦俱單薄
   應請築堤培埽以資鞏固從之三十八年
上巡幸江浙審視清口髙家堰地方見洪澤湖水較黄河
[096-5a]
   甚低河水逆流入湖以致泛溢於興化鹽城諸州縣
諭總河於射陽湖淤墊處分委効力人員并力開濬其黄
 淮交滙之口令於黄河南岸近淮之堤更迤東長
 二三里築令堅固淮水近河之隄亦迤東灣曲拓
  築使斜行㑹流毋使黄水倒灌又以河通則流自
  急流急則沙自刷而河自深令於清口西數灣曲
  處試行濬直直濬有益漸將上流曲處一律直濬
    尋經漕運總督桑格河道總督張鵬翮等議定挑
[096-5b]
    濬蝦鬚二溝及鮑家莊滔子河撈魚港老河口等
    處三百餘里引積水流出歸海四十三年疏濬戴
    村壩淤塞舊河築和尚林月堤逼水仍歸故道以
    免東平州一帶水患四十七年疏濬蘇松常鎮所
    屬支河港蕩並修建新舊閘壩四十九年濬徐邳
    境内房亭等河
    雍正四年揠濬濮州之魏河聊城之洩水河並
    開濬鬲津趙牛等河五年疏濬濟南府屬之管
[096-6a]
   氏倪倫温聰漯刁强等河又於東省安山湖
   開濬支河六道并於六堤口建牐以利節宣
  又定濱河居民架水板房有礙河道者坍圮之後
  不許再行修造至濱河未報陞科之新漲地畝並
  越砌石磡實繫妨礙河道之處皆令速毁違者罪
  之該管官失於稽察分别議處六年議准吳淞天
  妃七浦三牐各設牐官一人白茅徐六涇二牐共
  設牐官一人又議准劉莊青龍橋改為石牐鮑宗
[096-6b]
  壩運鹽河建築土堤鹽城石噠口天妃口廖家口
  草堰口如臯苴河洋黄河洋各増建石牐董家溝
  徐家涵等處建設涵洞以資宣洩七年增築髙家
  堰堤閘通用石工八年議准串塲河王道港新洋
  港牛龍港草堰口廖家港五處積沙照吳淞白茅
  等海口之例用犁船犁鬆用混江龍按時疏濬又
  議准泰州興化縣東臺地方設立水利同知一人
  統轄所屬串塲河道九年議准戴村新壩拆低與
[096-7a]
  舊壩相等並將髙岸改作漫坡以洩水通沙十年
  議准如臯之岔河以北至豐利塲二十八里岔河
  以東至掘港塲五十里各就淺深分段增濬俾蓄
  水五尺以利運行十二年修補泰州屬之栟茶地
  方舊隄移進三四里别築新隄如臯縣之豐利掘
  港馬塘通州屬之石港西亭餘西餘中餘東吕四
  及泰州屬之丁溪草堰興化縣屬白駒劉莊鹽城
  縣屬之伍佑等塲范堤並令鑲築防風
[096-7b]
  乾隆元年
諭治河之道必將全河形勢熟悉胸中黄河自河南武
 陟至江南安東入海長隄綿亘二千餘里舊設總河
 一人駐劄清江浦雍正七年復設河東總河誠慮鞭
 長不及故俾南北分隸各有責成惟是河流日久變
 遷舊險既去新險復生其間防浚事宜有病在上流
 而應於下流治之者有病在下流而應於上流治之
 者若河臣於南北形勢未能洞悉遇有開河築隄等
[096-8a]
 事或至各懐意見則上游下游必有受弊之處所闗
 匪細徐州府當南北之衝為兩河闗鍵最為𦂳要著
 將副總河移駐徐州凡兩河開築事宜令其就近與
 南北河臣公同酌議舉行其毛城舖等處減水牐壩
 仍令督率徐屬㕔營按時啟閉五年
上以清口黄淮交滙係黄運湖河之樞紐定於風神廟
  前東壩及運口頭壩外各接長數十丈以資收束
  其運口頭壩之南接長挑水壩使其逥流入運六
[096-8b]
  年又定黄運兩河自宿遷至清河通築縷隄二萬
  五千餘丈格隄九道十字河至九里岡通築縷隄
  百餘丈格隄五道仍以運河南岸縷隄作黄河北
  岸遥隄先是洪澤湖濱每遇風浪船多漂溺康熙
  年間曾設救生樁全活甚衆十一年
諭夏家橋地方有舊蘆壩一座髙堰迤西有順水壩一
 座皆有口門為遭風船躱避之所著於髙堰老隄頭
 山旴髙澗壩及徐家灣周橋增䕶隄救生壩四處又
[096-9a]
  以裏河運口為淮揚運河闗鍵全賴口門收束
令頭二三壩口門毋許過四丈十六年
上南巡周覽河工
諭洪澤湖上承清淮汝潁諸水滙為巨浸所以保障者
 惟髙堰一堤天然壩乃其尾閭伏秋盛漲輒開此壩
 洩之而下流諸縣胥被其害冬月清水勢弱不能刷
 黄往往濁流倒灌在下游居民深以開壩為懼朕親
 臨髙堰循隄而南越三滾壩至蔣家牐周覽形勢乃
[096-9b]
 知天然壩斷不可開近者河臣又請於三滚壩外増
 建石滚壩以資宣洩不知增三為五即以過水一二
 尺言之向過三尺者即五尺向過六尺者增而至丈
 是與天然壩名異實同亦當為之限制上年滚壩過
 水三尺五寸天然壩仍未開放應即以是為凖於是
  於天然壩立石永禁開放其五壩以仁義禮智信
  為次仁義禮三壩一如其舊智信二壩則於石面
  之上加封浮土如仁義禮三壩已過水三尺五寸
[096-10a]
  不足減盛漲則啟智壩之土仍不減乃次及於信
  壩永著為例至髙堰石隄南滚壩以南舊用土工
  石隄有首無尾亦令自新建信壩北雁翅以北一
  律改建石工十八年淮水盛漲洩洪澤五壩泛車
  邏南闗二閘黄河復決銅山隄南注靈虹諸邑歸
  宿洪澤奪淮而下
特命舒赫徳劉統勲徃來董率堵築均於嵗冬合龍尋
  又於髙堰武家墩迤北築磚工隄堰千餘丈以資
[096-10b]
  捍禦又總督髙恒疏稱海州沭陽地方逼近海濱
  地勢窪下為衆流之所趨請將下游入海道路再
  加疏浚於是挑濬髙墟口湯家溝及義澤車軸五
  圖等河於鹽河場河大伊山洪河三汊口一帶並
  武障越河南股河尾修牐幫堰以資蓄洩十九年
  疏山陽縣之澗河涇河寳應縣之子嬰河髙郵州
  五里車邏三壩下之引河泰州丁溪牐之古河二
  十年
[096-11a]
諭上年江省被災各屬雖屢經撫恤猶恐將來青黄不
 接之時閭閻餬口維艱現在下河及芒稻河等處有
 應行疏浚修築者可隨宜興舉為以工代賑之䇿於
  是濬山陽縣之市河寳應縣之黄浦河築安東縣
  之平旺河子堰挑沛縣之茶城支河及邳雎屬峯
  山牐下之引河又暫借公帑修築桃源清河二縣
  六塘河兩岸堤堰按舊例此河堤堰原係民修兹/因災民無力興工故豫借帑銀
  代修分作三/年帶徵還項二十一年黄河漫溢疏荆山橋河身
[096-11b]
  以洩滕嶧等縣積水二十二年
上兩度南巡親莅河干
指示一切疏洩捍禦機宜時微山昭陽諸湖俱已疏通
  而駱馬湖隄堰淺缺不足禦運河盛漲於是並築
  駱馬湖隄又以六塘河以下餘潦停積桃源宿遷
  諸窪地多成巨浸山東之金鄉魚臺等屬未涸地
  畆尚有十餘莊江南之宿遷靈璧及河南之永城
  夏邑等處漫衍地界不下數百里經山東巡撫鶴
[096-12a]
  年奏報即
命鶴年赴荆山橋偕白鍾山及侍郎夢麟籌濟寧金鄉
  魚臺滕嶧五縣水勢隨
遣侍郎裘曰修馳視山東河南上江積水並
飭欽差河臣揀熟諳水利之員先其最要者舉行餘亦
  次第並修統於嵗内告成於是自濉城以東堅閉
  毛城舖諸牐使不得洩黄壅濉於亳潁一帶及虞
  城夏邑商邱永城各屬支河幹河一律疏濬以洩
[096-12b]
  中州諸水去路挑兖州之府河洸河改金口涵洞
  為減水牐改楊家壩為石牐浚伊家河洩微山湖
  入運又堵築沂水不使入運以免沛縣旁溢添設
  昭闗滚壩建髙郵運河東堤石牐酌定水則以時
  啟閉浚芒稻牐越河以闢湖河歸江尾閭於荆山
  橋上一帶支河専派道員駐劄隨涸隨疏以暢下
  游之勢是年築髙堰添甃石隄嗣又築髙堰北岸
  土隄二十四年浚山東曹單二縣江南豐沛二縣
[096-13a]
  之順堤河與山東之衛河泉源以濟運二十五年
  又開運河東堤金灣壩下引河改低董家溝寥家
  溝石羊溝三壩又添築河南懐慶府城外月隄二
  十六年督臣髙晉疏言下河州縣境内支河汊港
  及田間積水向俱滙入串場河北流於鹽城境内
  諸牐歸海其閘下舊有歸海引河不可不加疏治
  請將丁溪小海二牐引河疏浚並順勢再開一引
  河滙入王家溝歸海又將上岡草堰陳家沖三牐
[096-13b]
  引河疏浚亦再開一引河滙入射陽湖歸海以分
  洩水勢從之二十七年
上三度南巡
駐蹕蘓州
命劉統勲兆惠會同河臣詳勘湖河歸江之路尋議定
  開擴新挑引河下游使有建瓴之勢拆金灣中二
  閘添建石牐三十丈落低西灣壩四尺於河頭加
  挑深寛以資利導又
[096-14a]
特示宣洩機宜令展拓清口十丈並建立水誌以垂永
  久又於徐州河堤自甎工止處接築甃石十七層
  為經久善後之計三十年
諭前因微山湖蓄水過多瀕湖窪地每致淹浸經崔應
 階等奏請宣洩微湖以水誌一丈為度於韓莊添建
 新閘以殺其勢並挑荆山橋以暢其流朕今嵗南巡
 回鑾時舟行所經詢知窪地近多涸出農田耕作有
 資但湖水暢消亦恐艱於濟運今據楊錫紱奏稱湖
[096-14b]
 内之水須存一丈二尺用至五月八牐底水尚可得
 四尺餘寸若止存一丈則五月間八牐底水止存二
 尺六七寸重運難行請交東省河撫可否量改水誌
 或將湖口以下數十里河底一律挑濬五尺等語所
 奏於漕渠轉輸自有裨益但水誌改加二尺於低窪
 地畝有無妨碍及挑深河底是否可行著崔應階㑹
 同李宏詳悉確勘具奏期於漕運民田均得利賴尋
  議定將滚壩内機心每孔安砌石槽設立板片水
[096-15a]
   小之年加板欄束其八牐河亦將新淤沙泥儘力
   挑佔至舊時河底而止三十四年挑東省運河一
   律深五尺計工五年而後止三十九年黃河老壩
   口漫溢
 遣大學士舒赫徳赴江南會同髙晉設法堵築旬月集
   事黄河大溜全由故道歸海四十一年
 諭清口為湖河最要闗鍵而陶莊之水逼河南流清水
  勢弱黄水勢强每有倒灌之虞康熙年間
[096-15b]
聖祖親莅河干周覽形勢
命於清口迤西隔岸治陶莊引河導黄使北其南岸築挑
  水壩横截河流遏入陶莊河口時河臣經理未善隨
  濬隨淤乾隆四年命大臣閲視仍謂難行乃以木龍
  挑溜北趨不過聊為目前補救之計甚屬無禆著河
  臣薩載督臣髙晉測量髙下曲直繪圖貼説圖上
 上用硃筆㸃記其處反復
 指示於是復開陶莊引河不期年告成而新河順流安
[096-16a]
  軌直抵周家莊始㑹清東下旋又
命於新河頭下添石壩一道為重門保障由是清水常
  勝黄水無倒灌之虞四十三年儀封考城漫口潰
  決
遣大學士阿桂刑部尚書袁守侗前往察勘嗣據阿桂
  等議定堅閉金門展濶引河接築挑水壩遏溜北
  趨合龍後又請修馬港河西岸殘隄接至北潮河
  西岸民堰以禦倒灌從之四十五年
[096-16b]
上五度南巡閲視髙家堰隄牐
命總督薩載將三堡六堡等磚工一律改建甃石並加
  髙數尺其徐州舊有石隄九百七十餘丈較新築
  石隄短少三層亦令一律加髙自韓家莊至奎山
  一帶隄堰四百五十餘丈一律改築石隄直接山
  脚以垂鞏固四十六年邳睢南岸之魏家莊大隄
  潰隨
飭河臣裹䕶漫口預防北岸河隄然後籌計經久良䇿
[096-17a]
  未幾北岸曲家隄亦漫浸逼運河
上以黄水經過河湖下游無不淤墊之理
諭河臣急赴運河籌辦分洩事宜確勘微山湖水淺深
 尺丈迅速堵築時大學士阿桂奉
命查勘海塘工程即令董理河務尋經阿桂疏奏於東
  西兩壩下埽追壓堅實壩臺増加髙厚金門斷流
  大溜全歸引河引河中泓流行迅駛直注六塘河
  歸海四十七年南北兩處漫口合龍後陡蟄三十
[096-17b]
  餘丈隨
諭阿桂等於上游南岸改築壩工俾得吸溜歸槽井
令薩載展寛下游潘家屯六塘等處去路挑微山湖
  下顧家莊等引渠阿桂等勘定上游自蘭陽三堡
  至商邱七堡南隄外添建大隄一道内開引渠一
  百六十餘里導河水入渠下注商邱歸入正河故
  道入海四十九年河撫李奉翰疏言邳睢㕔黄河
  南岸瓦房迤上張家莊地方因黄水盛漲大溜趨
[096-18a]
  逼塌去外灘應趕下大埽簽釘長樁加廂追壓從
  之又挑挖荆山橋及蘇家山壩引河五十年以天
  然閘下引河年久淤塞自黄河岸起至韓家莊挑
  河築堰又李奉翰疏言裏河㕔頭壩外兠水壩乃
  重門收東兠攔湖水多入運口以濟重運應請建
  築壩工從之河南巡撫畢沅疏言賈魯㑹濟諸河
  久經淤塞應請及時開濬且於水旱不時可資蓄
  洩從之
[096-18b]
  海塘
  順治元年禮科給事中張惟赤疏請嵗修海塘以
  防潮患於是修錢塘縣石塘二十一丈二年增修
  六十丈按海塘自前明崇禎二年同知劉/元瀚建修海寧捍海塘後不復修
  康熙三年海決修海寧縣塘築石堤並築尖山石
  堤五千餘丈九年設浙江海防同知二人専司塘
  務三十八年修錢塘江塘四十年修錢塘江岸築
  石塘每塘一丈用石一縱一横固以油灰鎔鐵錠
[096-19a]
   鑲嵌石縫深根堅杵加築子塘以為重障共建石
   塘六百六十七丈子塘八百九十五丈四十一年
   江塘圮布政使郎廷極築之建潮神祠於上五十
   年重築江塘布政使殷志熙董築其法用石一縱
   一横每層鑿孔以巨木貫之每五六石聨為一石
   又於横直合縫處用鐵錠鑲嵌成塘二十丈五十
   七年修築海寧石塘濬備塘河巡撫朱軾建築其
   法每塘丈用木櫃二每櫃貯石塊五十斤為塘基
[096-19b]
   外築坦水復開備塘河建牐一座五十九年從巡
   撫朱軾請於老鹽倉築魚鱗石塘開濬中小亹淤
   沙令海防同知専督嵗修是年分修海寧塘六十
   一年改築草塘
   雍正元年以赭山海口壅塞逼近塘口
諭該督撫即行疏通毋使潮汛留沙漫壅以固海寧塘根
   二年
命吏部尚書朱軾會同江浙督撫議興海塘事宜尋議浙
[096-20a]
  江海塘自餘姚縣之滸山鎮至臨山衛土塘三道
  内有一道為老塘年久沙淤百姓佔耕築土塘二
  道形勢卑弱應加髙厚自上虞縣之烏盆村至㑹
  稽縣瀝海所石塘暨兩頭土塘漸致坍塌應於塘
  底填築亂石上鋪大石貼石築土以資培䕶自海
  寧縣之陳文港至尖山亂石砌邊土塘加築髙厚
  其塘如式改修塘外亂石子塘重修完固其原無
  子塘者如式添建海鹽縣自秦駐山三澗寨至演
[096-20b]
  武場石塘衝塌百五十餘丈應如式修築議得松
  江海塘自金山衛城北至華家角漴闕墩至東灣
  金山墩至西墩兵厰至張家舎倪家路至三岔墩
  周公墩至華家角各土塘計二百五十餘里内有
  最險工一段次險工二段俱應改土為石其餘水
  勢稍緩之處宜堅築土塘自華家角至上海之頭
  墩塘外淤沙之處與頭墩至嘉定縣界内外土塘
  二道俱令逕直加築塘外宻釘排樁以防衝潰俱
[096-21a]
   從之三年
命於塘内一概増建複塘以禦海嘯五年巡撫李衛請増
   築浦兒兠草壩並改建姚家堰草塘從之姚家堰/舊建土
   堤/是年復修海寧縣錢家坂馬牧港等處塘工又
   修江塘六年修海寧縣老鹽倉西塘縣南門外海
   塘錢塘江塘七年
命建海神廟於海寧縣東門内又改建海寧縣荆煦廟等
   處石塘向係草塘後改/土塘今建石塘築陳文港等處草壩八年
[096-21b]
   築寧西塘大壩設海防兵弁鑄鎮海鐵牛五座又
   修仁和縣塘九年續修海寧錢塘塘工十年築仁
   和沈家埠海寧華家衖草塘十一年
命内大臣海望查勘浙江海塘於海寧之尖山塌山中間
   建石壩一道以堵截江溜又
諭於中小亹開濬引河以分水勢增設道員一同知一守
   備二千總三把總七兵八百専司隨時修補又修
   仁和錢塘平湖諸邑塘岸十二年濬南港河築尖
[096-22a]
  山西浮壩十三年總督程元章疏定海塘事宜四
  一錢糧宜分案具領一分别保固年限一令承修
  官會同估造一於𦂳要工所豫貯物料從之増築
  魚鱗石塘葺浦兒兠舊塘加築海寧南門外魚鱗
  石塘又定攻沙法大學士嵇曾筠疏言寧邑塘工
  之患皆由南岸沙灘沙觜挑溜致水勢全向北趨
  請於南岸沙洲用鐵具梳挖陡岸俾河岸根脚空
  虚海潮來往自為衝刷坍卸以洩水勢從之
[096-22b]
  乾隆元年建築仁和海寧魚鱗石塘六千餘丈并
  海寧南門石塘設運石海船五十隻二年編石塘
  草塘字號向例各塘坍率以某家東西起止開/報易於朦混雍正年間監督汪漋張坦
  麟等議將各塘編立字號至是大學士嵇曽筠咨/部將各塘照千文編號以二十丈為一號建䜿界
  碑仁和計編七十二號海寧編六百/四十號其餘海鹽等塘均照此例改建海寧遶
  城坦水四年停草塘嵗修改建浦兒兠等處石工
  續築尖山未竣壩工前大學士嵇曾筠因水勢險/急灘以堵塞疏請暫停兹撫
  臣盧焯以水勢已平/合龍甚易疏請補築復濬備塘河興築仁和錢塘
[096-23a]
  江海塘埭五年續建東塘石工是年尖山水口成
  乾隆二/年經始鑄鎮海鐵牛四座六年總督徳沛復請老
  鹽倉迤西至仁和縣之章家菴柴塘改建石工從
  之
命左都御史劉統勲查勘浙江海塘先是五年十一月/徳沛曾有是請部
  議准行以劉統勲言改建不必過急/乃緩興築至是復請故遣統勲會勘七年總督那
  蘇圖疏言海寧縣之華家衖柴塘外沙綿漲數里
  無須改建石塘惟老鹽倉汛至東石塘界地俱頂
[096-23b]
  衝請擇其最險之觀音堂汛坐字號老鹽倉汛伏
  字葢字等號建築竹簍石壩是年左都御史劉統
  勲疏言親履南北兩岸柴塘改建石塘誠經久之
  圖請俟水緩沙停乘機興築每年以三百丈為率
  督臣那蘇圖復疏言老鹽倉汛至東石塘界最險
  請先間段排築石簍俟石簍根脚堅實再照原議
  改建石塘均從之九年
命吏部尚書公訥親勘修浙江塘工尋疏稱仁寧二縣
[096-24a]
   柴塘外䕶沙寛廣不必改建石塘從之是年海寧
   魚鱗大石塘工成乾隆二/年經始十二年濬中小亹工成
   十三年增築䕶塘土堰又議增滚壩及塘汛弁兵
   十五年海潮平謹按海水自乙丑嵗以來大溜直/趨中亹至是年海波不揚臣民慶
   幸冬十二月撫臣永貴以/秋汛安瀾塘工穏固疏聞十六年
 上巡幸江浙莅錢塘江
 幸六和塔敬念
世宗憲皇帝奠安之徳勒石紀事永示無極十八年海潮
[096-24b]
   平十九年督臣喀爾吉善請裁改海塘營官弁江/海
   塘工向設兵備道一員統率守備二員千總四員/把總八員外委十六員馬步兵千分守防䕶至是
   以尖山石壩告成中小亹引河暢流塘工穩固裁/汰道員塘工歸杭嘉湖道専管其守備以下等官
   兵弁均裁改留堡夫四百名三百名守北/岸一百名守南岸餘兵改歸杭乍二營二十二
   年
 上巡閲海塘
 幸觀潮樓
 命建海神廟於城南明年廟成
[096-25a]
御製碑文勒石二十四年酌復海塘營弁兵復千總一/把總二外
  委三馬兵二十歩戰兵六十守兵三百名海/寧分設二汛舊設堡夫悉行裁汰統歸兵額加築
  䕶塘土堰時撫臣莊有恭言海寧石塘近/城一帶䕶沙沖塌故有是築增築層
  石坦水修海寧條石坦水時江流海潮復改/由北大亹出入二十
  五年修東西塘坦水及韓家池柴塘復修築海寧
  南門外堵坦水時海寧南門外及石門遶城塘外/二層坦水為五月望汛潮損故復
  修/二十六年修胡家兠坦水時潮水逼塘䕶沙全/刷地當頂衝故建之
  修魚鱗石塘坦水自雍正八年建後已歴年/久今外無䕶沙故改建修馬
[096-25b]
  牧港塘工坦水築秧田廟坦水修韓家池柴塘均/以
  潮汛冲塌/䕶沙故修二十七年
上巡幸浙江躬閲海塘咨度經久之計將老鹽倉柴塘
  改建為石因下木樁試之奈沙質浮鬆所下之樁不
  能牢固其柴塘向内數十丈雖可下樁又皆田廬
  溝塍
上命仍築柴塘定嵗修坦水以資擁䕶又改築四里橋
  魚鱗石塘并華岳廟等處石塘盤頭坦水二十八
[096-26a]
 年改建念里亭諸處魚鱗石塘二十九年置老鹽
 倉䕶塘竹簍增築念里亭坦水三十年
命於海寧全城環遶石塘普築三層坦石並隨時修整
  以資防䕶四十五年
上五次南巡
親視海寧塘工以柴塘究不如石塘鞏固因
命該督撫督率所屬自海寧陳文港石塘迤上至老鹽
  倉柴塘四千餘丈通建魚鱗石工旋
[096-26b]
遣大學士阿桂往來勘視工程四十七年據總督陳輝
  祖奏西塘頭圍為江海交接之處漲沙十餘里横
  江截海阻隔水道致范公堤以東漸致搜刷章家
  菴迤西沖擊灘墈因於頭圍沙灘開引河一道待
  春夏山水暴注時開放引河借山水奔騰之勢順
  流攻沙㑹春雨漲發大溜直趨引河范公堤正溜
  開向南行漸有南坍北漲之勢四十八年原辦續
  辦魚鱗工竣又奉
[096-27a]
上諭浙江范公塘一帶看來竟須一律改建石塘以資
 捍衛昨已諭知富勒渾等矣明春南巡時朕親臨閲
 視指示機宜降㫖後即可興工辦理至富勒渾有老
 土塘根脚同係淤沙土性浮鬆之語從前老鹽倉一
 帶亦稱淤性浮鬆難以開槽打樁乃自建石工一律
 穏固堅實可見事在人為該處改建石工所費不過
 較前三分之一方今府蔵充盈即多費數十萬帑金
 捍衛民生使閭閻永臻樂利亦所不靳也四十九年
[096-27b]
上親視海塘工程
諭浙海建築石塘所以保障民生自應於石塘既建後
 砌築坦水保䕶塘根乃督撫惟云柴塘必不可廢此
 受工員慫恿為後日嵗修冒銷地步况添建石塘原
 欲留柴塘為重門保障並未令其拆去若如該督撫
 言復加嵗修安用費此數百萬帑金為耶又石塘之
 前柴塘之後見有溝槽一道槽内積水並無去路將
 來日積日甚石塘根脚勢必淹浸滲漏該督撫亦並
[096-28a]
 未慮及又石塘上堆積土牛甚屬無謂設遇異漲又
 豈幾尺浮土所能抵禦所有塘上土牛即著填入積
 水溝槽之内仍將柴塘後之土順坡斜做祗露出石
 塘三四層為度并於其上栽種柳樹俾根株蟠結塘
 工益資鞏固如此則石柴連為一勢即以柴塘為石
 塘之坦水至范公塘一帶亦需一律接建石工方於
 省城永資鞏䕶著自新築石塘工止處之現做柴塘
 及挑水段落起至硃筆圏記處止再接築至烏龍廟
[096-28b]
 止一體添築石塘予限五年分段從東而西陸續修
 築以期海疆永慶安瀾
 
 
 
 
 
皇朝通志卷九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