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三百十五
[315-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三百十五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輿地考一
  總叙
黄帝方制天下立為萬國易稱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少
皥氏之衰其後制度無聞
顓帝之所建帝嚳受之創制九州統領萬國雍荆豫梁/冀青徐兖
[315-1b]
揚/北至於幽陵幽/州南至於交趾交/州西至於流沙在張掖/居延縣
東至於蟠木東海中/山也日月所照莫不砥屬砥平也四逺/皆平而來服
屬/
唐堯遭洪水而天下分絶使禹平水土還為九州如舊
制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綏服五百里荒服
詳及註並/見封建考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

  蔡氏五服説見封建考
[315-2a]
虞舜攝帝位分為十二州雍荆豫梁冀幽/并青營徐兖揚故虞書云肇
十有二州是也
夏氏革命又為九州塗山之會亦云萬國四百年間逓
相兼并
商湯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餘國亦為九州分統天下載
祀六百
周初尚有千八百國而分天下為九畿方千里曰王畿
其外曰侯畿亦曰/服又外曰甸畿又外曰男畿又外曰采
[315-2b]
畿又外曰衞畿又外曰蠻畿又外曰夷畿要服也又外
曰鎮畿又外曰藩畿荒服也詳及註並/見封建考至成王時亦曰
九州屬職方氏揚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其後諸侯相并有千二百
國及平王東遷迄獲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間諸侯征
伐更相吞滅不可勝數而見於春秋經傳者百有七十
國焉百三十九國知土地所在/三十一國不知其處也蠻夷戎狄不在其數逮
乎下分地里上配天象所定躔次總標十二及周之末
唯有七國秦昭王時西周盡獻其地邑三十六口三萬/受獻而歸其人至莊襄王滅東西周國七城
[315-3a]
而/已
  唐氏周九服唐五服異同説見封建考
秦制天下為四十郡其地則西臨洮而北沙漠東縈南
帶皆臨大海
漢興以秦地太大加置郡國其後開越攘胡土宇彌廣
改雍曰凉梁曰益又置徐州復禹之舊號南置交趾初為/交趾
後為/交州北有朔方初為朔方/後為并州凡為十三州部刺史司𨽻并荆/豫揚冀幽
兖徐益/青交凉而不常理至哀平之際凡新置郡國六十三與
[315-3b]
秦四十合百三縣邑千三百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
四十一地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
八里此漢之極盛也
後漢光武以官多役煩乃併省郡國十縣道侯四百餘
所其後亦為十三州部司𨽻治河南今河/南府豫治譙今酇/縣
兗治昌邑今魯郡/金鄉縣徐治郯郯音談今臨/淮郡下邳縣青治臨淄今北/海郡
縣涼治隴今天水郡/隴城縣并治晉陽今太/原府冀治鄗許各反今/趙郡高邑
縣/幽治薊今范/陽郡揚治歴陽今郡/縣益治雒今永/昌郡荆治漢夀
[315-4a]
今武陵郡/武陵縣交治廣信今蒼梧郡/蒼梧縣漸復加置郡國至於靈
獻凡百有五焉縣道侯國千一百八十桓帝永興初有/鄉三千六百八
十二亭萬二/千四百二十東樂浪郡西燉煌郡南日南郡北鴈門郡
西南永昌郡四履之盛亦如前漢
魏氏據中原有州十三司𨽻荆豫兖青徐涼秦冀幽并
揚雍分涼州置秦州治上邽今天水郡揚治夀春今郡/徐治彭城今郡荆治襄陽今郡涼治武威今郡餘
並依/前式有郡國六十八東自廣陵文帝黄初六年親征幸/廣陵故城及旋師留張
遼屯江都齊王嘉/平後屬吳即今郡夀春毌邱儉諸葛/誕皆鎮之合肥明帝青龍元/年滿寵於合
[315-4b]
肥西北三十里築新城吳軍頻攻不拔即今廬江郡故/魏明帝云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輙
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是也沔口建安十五年文聘為江夏太守/鎮焉其後吳軍頻攻不拔青龍
後屬吳即/今漢陽郡西陽黄初中令滿寵將/守之今齊安郡襄陽建安二十四年/徐晃守之蜀將
闗羽攻/不下重兵以備吳江淮之間除鎮兵處更無人居青/龍之中孫權遣數千家佃於江北
為滿寵/破也西自隴西今郡/是南安今隴西郡隴西縣齊王嘉/平五年蜀將姜維來伐攻
隴西南安/皆不尅祁山明帝太和二年蜀將諸葛亮攻祁山/城不拔今同谷郡長道縣東十里
明帝青龍三年蜀將諸葛亮來/伐遣兵備於此即今天水郡陳倉建安二十四年/因蜀將破夏侯
妙才於漢中遂令張郃守陳倉太和二年諸葛亮以數/萬人攻陳倉將軍郝昭以千人守二十餘日不拔在今
[315-5a]
縣東二十里故城是攻郿不尅在今縣/東北十五里故郿城是並今扶風郡重兵以備蜀
蜀主全制巴蜀置益治成都/今郡治漢中/今郡二州有郡二十
二以漢中建安末破魏將夏侯妙才後遂有漢川以魏/延鎮守後蔣琬姜維相繼鎮於此即今郡地
興勢後主延熙七年將軍王平守之魏大將/軍曹爽攻不尅今洋川郡興道縣也白帝先主/章武
元年屯之遂為重鎮後主建興十五/年吳將全琮來攻不尅即今雲安郡並為重鎮
吳主北據江南盡海置交治龍編今/安南府孫權置治番/禺今南海郡
治南郡今/江陵郡治江夏/即今郡治建業今丹/陽郡江寧縣五州有郡四十有
三以建平自孫權黄武初破蜀先主後得之孫皓天紀/四年晉軍沿流來伐守將吳彥請増兵皓不
[315-5b]
從今巴/東郡西陵建安二十四年蜀將關羽北討魏將于禁/等於襄陽陸遜為宜都守鎮此黄武初蜀
先主來遜大破之後歩闡陸/抗並鎮焉即今夷陵郡是也樂鄉吳孫皓建衡三年陸/抗所築樂鄉城後朱
然修之戌焉晉王濬攻樂鄉獲水軍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以城降在今江陵郡松滋縣東南郡自/建
安末尅闗羽後蜀將糜芳來降遂得之孫皓鳯皇元年/將張咸任延並守之晉軍平吳當陽侯杜元凱趨於此
即今江/陵郡巴邱建安十九年魯肅孫皓寳鼎元/年萬或並鎮守即今巴陵郡夏口建安/十三
年孫權征黄祖尅之後遂置兵鎮孫皓天紀元年孫/慎守之及晉平吳將軍胡奮趨於此即今江夏郡
孫權甘露元年城武昌陸遜諸葛恪鎮守及/晉平吳將軍王戎趨於此即今江夏郡是皖城建/安
十九年孫權尅之赤烏四年諸/葛恪屯此今同安郡皖音患牛渚圻孫皓天紀末何/植鎮守晉平吳
[315-6a]
大將王渾趨於此即今/宣城郡當塗縣采石也濡須塢建安十七年築後曺公/頻來攻不尅在今歴陽
縣西南百/八十里並為重鎮其後得沔口孫權嘉禾後陸/遜諸葛瑾屯守邾城
赤烏四年陸遜常以三萬兵戍之今齊/安郡東西界臨江與江夏郡武昌相對廣陵孫亮建興/三年衞尉
馮朝城/廣陵自三國鼎立更相侵伐互有勝負疆境之守彼
此不常纔得遽失則不暇存也今略紀其久經屯鎮及
要害之地焉其守將亦畧紀其知名者/餘不可徧舉他亦類此
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分為十九州部置司州治洛陽
今河/南府兖治廩邱今濮陽郡/雷澤縣是豫治項今淮陽郡/項城是冀治房子
[315-6b]
今趙/郡是并治晉陽青治臨淄徐治彭城荆初治襄陽後治
江陵今/郡揚初治夀春後治建業涼治武威分三輔為雍
治京兆今/府分隴山之西為秦治上邽今天水/郡縣益治成都
分巴漢之地為梁治南鄭今漢中/郡縣分雲南為寧治雲南
今/郡幽治涿今范陽郡/范陽縣分遼東為平治昌黎今安/東府交治龍
今安/南府分合浦之北為廣治番禺又増置郡國二十有
二凡州百五十有六縣千一百有九以為冠帶之國盡
秦漢之土及永嘉南渡境宇殊狹九州之地有其二焉
[315-7a]
初元帝命祖逖鎮雍邱建武初逖北伐便屯/雍邱今陳留郡縣逖死北境
漸蹙大興四/年逖死於是荆豫自淮北今汝南汝/隂南陽等郡以北青兖四州今/東
萊東牟髙密北海/淄川濟南等郡地及徐州之半今彭城瑯/琊等郡䧟劉曜石勒
以合肥戴若思/鎮守之淮隂劉隗鎮守即/今山陽郡縣夀陽祖約鎮守後又/陷於石勒季龍
死後復之即/今夀春郡也泗口劉遐鎮守即今/臨淮縣宿遷縣角城安帝義熙中置/亦在宿遷縣界
為重鎮成帝時酇守將退屯襄陽咸和初魏諺屯酇為/劉曜將黄秀所逼而
退守襄陽後亦陷石勒尋復之庾翼朱序皆鎮/於此又為苻堅將苻丕所陷尋復之即今郡穆帝時
平蜀漢永和三年桓溫/西討擒李勢復梁益之地梁州則漢川/益則蜀川是又遣
[315-7b]
軍西入關至㶚上十年桓溫討苻健於今京/兆府萬年縣白鹿原戰敗再北伐一
至洛陽永和十二年溫討慕容儁破/其將姚襄於伊水時襄已降一至枋頭廢帝太/和三年
溫又討慕容暐敗還今/汲郡衞縣界枋音方所得郡縣軍旋又失洎苻堅東
平慕容暐太和/五年西南陷蜀漢西北尅姑臧孝武太和五/年張天錫今
武威/郡是則漢水長淮以北悉為堅有及堅敗太和/八年再復梁
九年將郭/寳平梁州蜀郡太守任權斬苻堅/益州刺史李平益州平青徐兖豫司之地
其後青兖陷於慕容德安帝隆安三年德據之殺幽州/刺史辟閭渾時鎮廣固即今北
海/郡豫司陷於姚興隆安/三年以彭城為北境藩扞朱序/鎮守後益
[315-8a]
梁陷於譙縱義熙/初陷每因劉石苻姚衰亂之際則進兵屯
戍在於漢中襄陽彭城然大抵上明今江陵郡/松滋縣江陵夏
口武昌合肥夀陽淮隂常為晉氏鎮守其刺史所治皆/置州兵雖有不
經攻圍互是重/鎮他皆類此義熙以後又復青兖司豫梁益之地而
政移於宋矣
宋武北平廣固晉安帝義熙六年平慕容超/得青州之地廣固即今北海西定梁益
九年朱齡/石平譙縱又尅長安十三年親/征平姚泓盡得河南之地長安尋
為赫連勃勃所陷至廢帝滎陽王景平中武牢以西復
[315-8b]
陷後魏今大較以孝武大明為正凡二十有二州揚治
建業南徐治京口今丹陽郡/丹徒縣徐治彭城南兖治廣陵兖
治瑕今魯/郡縣南豫治歴陽豫治汝南今汝南郡/汝南縣江治潯陽
今郡/縣青治臨淄初治歴城今濟南郡縣後治廣/固後又移治臨淄即今縣是冀治歴
城司治義陽今/郡荆治南郡郢治江夏今/郡湘治臨湘今長/沙郡
雍治襄陽今/郡梁治南鄭秦亦治南鄭益治成都今蜀/郡
治建寧今雲/南郡廣治南海交治龍編越治臨鄣今合浦郡/自東晉成
帝中原流民多南渡遂於江漢淮之間僑立州郡以撫/其民中間併省廢置離合非一不能詳誌焉紀其所治
[315-9a]
經久者他/皆類此郡凡二百三十有八縣千一百七十有九初
文帝元嘉中遣將北伐水軍入河尅魏碻磝滑臺武牢
洛陽四城碻磝即今濟陽郡城滑臺今靈昌郡城武牢/今氾水縣洛陽今故洛陽城碻音口交反磝
音/敖其後又失又分軍北伐西軍尅𢎞農開方二城並今/𢎞農
郡/以東攻滑臺不尅而平碻磝守之尋皆敗退元嘉二/十七年
王元謨於滑臺敗歸時栁元景拔/𢎞農開方及元謨敗亦棄而歸於是後魏主太武總
師經彭城臨江屯於𤓰歩今廣陵郡/六合縣東退攻盱眙不拔而
臧質守之魏師攻圍三/旬不下今淮陽郡縣明帝時後魏又南侵淮北青
[315-9b]
冀徐兖四州及豫州西境悉陷没太始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引魏軍自是
沈文秀東陽城崔道固歴城並為魏將慕容白曜所陷/安都以彭城常珍竒以懸瓠並降魏懸瓠今汝南郡城
則長淮為北境僑徐兖於淮南淮隂立兖州/鍾離立徐州立青冀二
州寄治贛榆今東海郡東海/縣贛古淡反其後十年餘而宋亡然初
强盛也南鄭襄陽懸瓠元嘉二十六年後魏主太武率十/兵攻圍汝南太守陳憲等距四
餘日魏人積屍與/城齊不拔而退彭城歴城東陽南廢帝景平初筑䕫/鎮守後魏攻圍數旬
不尅即今北/海郡治東城皆為宋藩扞
齊氏淮北之地所以全少青州治朐山今東海郡/朐音衢冀治
[315-10a]
渦口今臨淮郡/漣水縣豫治夀春豫州自東晉以後或治淮南/或治淮北不常其所今舉其
要害/之地北兖治淮隂北徐治鍾離又置巴東治巴今雲/安郡
餘州郡悉因宋代州二十有三郡三百九十有五縣千
四百七十有四其後頻為後魏所侵至東昏永元初沔
北諸郡相繼敗没今南陽/郡地又遣軍北伐敗於馬圈退屯
盆城魏馬圈城去襄陽三百里時陳顯逹攻圍四/十餘日不拔魏援師至敗還在今襄陽郡界又失
夀春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城反入魏後三年齊亡齊氏七主凡二/十四年内難繁
興不遑外畧及東昏/暴虐北境彌蹙也始全盛也南鄭明帝建武二年後/魏大將元英來伐
[315-10b]
梁州刺史蕭懿守拒/攻圍百餘日不下樊城今襄陽郡安養縣建武中後/魏主孝文率兵十萬數旬攻
圍將曹武/拒不下襄陽義陽夀春髙帝又建鎮謂垣崇祖曰兵/衝要地切備魏師俄而魏將
王肅以師二十/萬至敗而歸淮陽角城明帝初後魏南侵/以李安民戌之漣口朐山
為重鎮
梁氏州郡多沿舊制天監中州二十有三郡三百五十
縣千二十有五其後更有析置大同中州百有七郡縣
亦稱於此自侯景逆亂建康傾陷墳籍散逸不可得而
詳焉初武帝受禪數年即失漢川及淮西之地天監三/年梁州
[315-11a]
刺史夏侯道遷以本部叛降後魏自劒閣以北並/陷沒又魏將元英破將軍馬仙琕於義陽失地其後
諸將頻年與魏軍交戰於淮南淮北互有勝負自天監/四年以
後將張惠紹尅魏宿遷城韋叡尅合肥裴/邃尅翟邱城朐山城皆敗唯合肥獨存雖得懸瓠彭
城俄而又失天監六年魏軍主白皁生豫州刺史胡遜/以懸瓠普通六年徐州刺史元法興以彭
城並内屬無/何悉復於魏又尅夀春普通七年將夏侯亶元植等尅/之獲魏揚州刺史李憲自齊東
昏永元二年陷後魏至是/凡二十七年南朝始復大通初大舉北伐城鎮相次
尅平直至洛陽蹔為梁有大通元年魏將爾朱榮害胡/太后及少主魏朝大亂遣將
陳慶之率軍送元顥為魏主入河陽六旬五日爾朱榮/來攻慶之渡河守北中府城數日顥敗慶之亦奔退所
[315-11b]
得之地尋亦失之中府/地即今河陽北城是其後又復漢中大同中將蘭欽/尅之自天監二
年失漢川凡經/四十三年却復至東魏將侯景以河南地降逆亂相尋
有名無實及景平後江北之地悉陷髙齊漢川蜀川沒
於西魏太清初侯景以十三州來降旋為東魏將慕容/紹宗所敗二年景舉兵反圍建康陷之及景平
後元帝承聖初齊將辛術南伐盡復淮南江北之地得/傳國璽反於齊三年西魏將逹奚武陷漢川尉遲逈陷
蜀川其漢川/經九年復失大抵雍州今襄/州下溠音/槎漢東郡棗/陽縣東南夏口
白茍堆大同中東魏静帝遣將堯䧺為南境守將䧺曰/白茍堆梁之北面重鎮請備之在今汝南郡真
陽/縣硤石城今汝隂郡/下蔡縣合州即合/肥鍾離將康絢/鎮守之淮隂朐山
[315-12a]
為重鎮天監三年角城戌主柴慶宗以角城十/一年東莞太守劉晰以朐山並降入魏
陳氏比於梁代土宇彌蹙西不得蜀漢北失淮肥以長
江為境文帝天嘉初湘川之地為周軍所陷二年侯瑱/尅平之湘川今澧陽武陵長沙衡陽等郡之地
也/有州四十有二地轉狹而州益多暨後周郡/又數倍多於前代故不可詳郡百有
九縣四百三十有八宣帝太建中頻年北伐諸將累㨗
盡復淮南之地將吳明徹於夀春/城斬高齊將王琳更經畧淮北大破齊
軍於吕梁及旋師屬髙齊亡國又總軍北伐至吕梁周
軍來拒又大破之自太建五年北伐七年破齊軍九年/又破周將梁士彦悉得梁淮北城鎮
[315-12b]
下邳/朐山旋為周軍所敗悉虜其衆時梁士彦守彭城明徹/來攻未下十年周將王
軌來伐明徹退師/全軍沒於清口自是江北之地盡沒於周又以長江
為界十二年周大將司馬消難以淮西地來/降又遣將周羅㬋攻尅新野尋並失之及隋軍來
伐遣將守狼尾灘後主禎明三年戚昕守/之今夷陵郡宜都縣界荆門將仲肅/據之亦
宜都/界安蜀城將顧覺鎮之/亦夷陵郡公安將陳紀鎮之/今江陵郡縣巴陵以下
並風靡退散信州道大總管清河公楊素自峽中舟師/東下東方守將相繼而破信州即今雲安
郡/也隋軍自采石隋將韓擒/虎襲陷之京口賀若弼/襲陷之渡江而平之
後魏起自北方至道武率兵下山東攻拔慕容寳中山
[315-13a]
今博陵郡/唐昌縣遂有河北之地於是遷都平城今雲/中郡慕容氏
喪敗遣將南略地至於滑臺許昌今潁/川郡彭城明元帝太
常中始於滑臺許昌置兵鎮守道武天興中長孫肥等/尅滑臺許昌尋不能守
至是始/有之太武帝時又得蒲坂今河/東郡長安統萬始光中遣/軍伐赫連
昌尅蒲坂及長安又尅統萬後遂滅/赫連統萬即赫連所都今朔方郡是神䴥中宋師來伐
碻磝今濟陽/郡城滑臺武牢今河南府/汜水縣是戍將皆不守尋並復
神䴥三年宋將到彦之王仲德等陷滑臺/武牢洛陽遣安頡叔孫建等擊敗走之太延以後
東平遼東西平姑臧三年東伐馮氏五年/西伐沮渠並滅之於是西至流
[315-13b]
沙東接髙麗所未得者漢中及南陽懸瓠彭城青州之
南而已其後帝自南征遂臨𤓰歩宋淮北城鎮守將多
有敗沒太平真君十一年因宋將王元謨來侵尅碻磝/城戌將濟州刺史王買德棄城而走宋師至滑
臺敗帝乘/勝至江上獻文天安初自河之南長淮之北皆為魏有
時因宋晉安王子勛之亂遣將慕容白曜畧地破宋/將沈文秀畢衆欽薛安都崔道固常珍竒遂有其地
文遷都洛陽太和十九/年徙都頻嵗親征皆渡淮沔二十年屯/八公山三
十年屯新/野及樊城宣武初又得夀春景明初齊將裴叔業以夀/春來降後至明帝孝昌二
年又陷/入梁續収漢川至於劒閣兼得淮西之地正始初梁/將夏侯道
[315-14a]
遷以漢中降又元英破梁將/馬仙琕於義陽遂有其地莊帝時梁軍洛陽數旬敗
永安初因爾朱榮害胡太后少帝/之亂梁將陳慶之送元顥為魏主爾後内難相繼不
暇外畧三四年後分為東西魏矣皆權臣擅命具周齊/事中
自永安末年爾朱世隆稱兵入洛圖籍散亡不可詳記
今按舊史云管州百十有一郡五百十有九縣千三百
五十有二按魏収史所載州郡是東魏静帝武定中其/時洛陽以西及關中梁益之地悉屬西魏収
猶總而/編之自太武以後漸更强盛東征西伐尅定中原屬
宋明以後及於齊梁國土漸蹙自守不暇雖時有侵掠
[315-14b]
而退不旋踵故魏之城鎮少被攻圍因利進取不常所
守也
北齊神武東魏天平末大舉西伐至蒲津静帝天平四/年三道伐西
魏齊神武自總大衆至蒲津竇泰自風陵濟河至潼關/髙敖曹入武闗陷上洛以泰軍敗沒並旋師風陵在潼
關北岸/相對西魏乘勝攻陷陜州周文帝率李弼等東征下/陜州擒刺史李祥伯即今
陜/郡神武西至沙苑其年冬大敗而/歸今馮翊郡界西軍又乘勝襲陷洛
西魏將獨孤/如願據金墉明年西師又至於河隂今洛陽/縣北時拒守
河陽城潘相樂守北城即據此高永樂守/南城即今城後周文帝親征不尅西師敗歸大/象
[315-15a]
元年周文帝親征敗還如願亦/棄金墉遁走神武遂毁其城其後神武攻圍西魏玉
壁不尅興元四年西魏將王思/政守之今絳郡稷山縣西師來伐至於邙山武/定
初周文帝親征神武/禦之敗殺周將王䧺後神武又圍玉壁不尅武定四年/西魏將韋
孝寛/守之文襄遣將圍潁川拔之自武定五年冬攻圍/至明年六月城陷於是
河南自洛陽之西河北自晉州之西今平/陽郡悉入西魏文
宣之世命將略地南際於江矣天保二年屬侯景亂梁/遣辛術南討遂得傳國
璽又過江得梁夏口/後二國通和旋師矣武成河清中築戍於軹關河清二/年遣斛
律光築之今河/南府濟源界其年周軍至洛陽敗還晉公䕶統軍將/楊標等至軹關
[315-15b]
敗/走後主武平中陳軍來侵盡失淮南之地武平五年以/後陳將吳明
徹頻嵗來侵淮南城/鎮皆不守諸將累敗周師攻㧞河隂大城周武親征/有疾班師
主崇化末西師攻拔晉州今平/陽縣因之國滅齊都於鄴/即今郡縣
東魏之後天下三分梁陳有江東宇文有關西髙氏據
河北有州九十有七郡百六十縣三百六十有五文宣/天寳
七年已併省州三郡百五十三/縣五百八十九鎮二戌二十六當齊神武之時與周文
帝抗敵十三四年間凡四出師大舉西伐周師東討者
三焉畧舉齊神武周文帝統師/親征諸將攻戰則不絶紀自文宣之後纔守境而
[315-16a]
已大抵西則姚襄城今文城郡西城姚襄所築西臨黄/河控帶龍門之險周齊交争之地
後主武平二年大將斛律/光破周兵於城遂立鎮焉洪洞今平陽郡縣北故城控/據惡險崇化末周師既
尅晉州其城主張/元静以城降周晉州武平關三關並今絳/郡正平縣界栢崖城侯/景所
築今河/清縣西軹關河陽南則武牢陸子章增/築城守洛陽北荆州今/陸
津縣東北/故城是孔城防今伊闕縣東/南故城是汝南郡今臨汝郡/梁縣南魯城
今汝南郡魯/山縣東北置兵以防周寇自洛陽之南襄城汝/隂汝南以北皆齊有及陳
師侵軼數嵗齊亡南境要害未遑制置也
周文帝西魏大統中東魏師至蒲津文帝大統二年齊/神武親征至蒲津
[315-16b]
以竇泰/死退軍文帝東征尅陜州兼得宜陽郡邵郡邵郡今絳/郡垣縣宜
陽郡今/福昌縣東師又至沙苑其年冬齊神武/親征大敗走後文帝東征至
河隂先勝後敗大統四年殺魏/將髙敖曹也築城於玉壁大統八年/將王思政
築之齊神武攻圍不尅至十二年韋/孝寛守之齊神武又攻圍六旬不尅文帝又至邙山先
勝後敗大統/九年得梁雍州十六年梁雍州刺史/岳陽王詧舉州内附廢帝初尅
平漢中梁侯景逆亂遣/達奚武尅之又遣軍平蜀將尉遲/逈尅之文帝西征
至姑臧後又平江陵齊王廓後元初于/謹平之殺梁元帝自是疆理西有
姑臧西南有全蜀南至於江矣明帝武成二年將賀若/敦尅陳湘川之地三年
[315-17a]
失之今澧陽武陵/長沙衡陽等地是其河南自洛陽之東之北河東自平
陽之界屬於髙齊至武帝建德中東征拔齊晉州城尋
又東征破齊師於晉州城下建德五年攻拔晉州使梁/士彦守之齊後主來攻三
旬餘不拔六年/又破齊後主軍乘勝平齊後遣軍破陳軍於吕梁將王/軌破
陳將吳明徹/悉虜其衆也其東南之境盡於長沙通計州二百十有
一郡五百八縣千二十有四當全盛戰争之際則玉壁
初王思政守後韋孝寛守/東軍攻不拔遂置勲州邵郡齊子領今王屋縣東二/十里周齊分界
處/通洛防故函關城武帝保定中/改名在今新安縣東黄櫨三城今永寧/縣西北
[315-17b]
陽郡陜州土剗今長水郡西/北二十五里三荆將獨孤信畧定北荆/州今即伊陽縣東荆
州後改名淮州今淮/安郡荆州今南陽郡三鴉鎮今汝州魯山縣/西南名平髙城置兵以備
東軍
隋文帝開皇三年遷都大興城即今/城遂廢諸郡以州治
自三代以前為九州兩漢加置十三州晉宋之後析/漸多至於魏齊後周雖割據鼎立天下分裂其於州
郡乃倍兩漢之地隋氏以官繁民弊遂廢五百餘郡而/以州治民名則因循職事同於郡守無復刺舉之任
自九載廓定江表尋以户口滋多析置州縣煬帝大業
初移洛陽城即今/之城征林邑更置三州既而併省諸州三
[315-18a]
年改州為郡乃置司𨽻刺史分部廵察本史不分别/所領諸郡
年平定吐谷渾更置四郡大凡郡百九十縣千二百五
十五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東
南皆至於海西至且末隋氏西境惟得今燉/煌郡以東且子余反北至五原
即今九原郡按隋/氏北境唯至於河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唐武德初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其邊鎮及襟帶之地
置總管府以領軍戎至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自因
隋季分割州府倍多前代貞觀初并省州縣始於山河
[315-18b]
形便分為十道一曰關内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東道
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隴右道七曰淮南道八
曰江南道九曰劒南道十曰嶺南道既北殄突厥頡利
西平髙昌東西九千五百十里南北萬六千九百十八
里髙宗平髙麗百濟得海東數千餘里旋為新羅靺鞨
所侵失之又開四鎮即西境拓數千里于闐疎勒龜茲
焉耆諸國矣景雲二年又分置二十四都督府分統諸
州時議以權重不便尋罷之開元二十一年分為十五
[315-19a]
道置採訪使以檢察非法京畿治西京/城内都畿治東/都關内
多以京/官遥領河南治陳/留郡河東治河/東郡河北治魏/郡隴右治西/平郡山南
治襄/陽郡山南西治漢/中郡劒南治蜀/郡淮南治廣/陵郡江南東治吳/郡
江南西治豫/章郡黔中治黔/中郡嶺南治南/海郡又於邊境置節度經
畧使式遏四夷節度使十經/畧守捉使三大凡鎮兵四十九萬人戎
馬八萬餘匹每嵗經費衣賜則千二十萬匹段軍倉則
百九十萬石大凡千二百十萬開元天寳毎嵗邊/用不過二百萬其地
東至安東都護府西至安西都護府南至日南郡北至
[315-19b]
單于都護府南北如前漢之盛東則不及西則過之漢/之
東境有樂浪郡西境有燉煌郡今東極安東府則漢遼/東郡也其漢之元莵樂浪二郡並在遼東郡之東今悉
為東夷之地矣今西極安西府其伊吾交河/北庭安西則漢代戎胡所據皆未得而詳天寳初又
改州為郡刺史為太守大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縣千
五百七十有三羈縻州郡不在數中其後范陽盗起中
國用兵而河西隴右不守陷於吐蕃至大中咸通始復
隴右乾符以後天下大亂至於唐亡
梁初天下别為十一南有吳浙荆湖閩漢西有岐蜀北
[315-20a]
有燕晉而朱氏所有七十八州以為梁
莊宗初起并代取幽滄有州三十五其後又取梁魏博
等十有六州合五十一州以滅梁岐王稱臣又得其州
七同光破蜀己而復失惟得秦鳳階成四州而營平二
州陷於契丹其增置之州一合一百二十三州以為唐
石氏入立獻十有六州於契丹而得蜀金州又增置之
州一合百九州以為晉
劉氏之初秦鳳階成復入於蜀隐帝時增置之州一合
[315-20b]
一百六州以為漢
郭氏十州入於劉旻世宗取秦鳳階成瀛莫及淮南十
四州又增置之州五而廢者三合一百十八州以為周
宋因之此中國之大畧也其餘外屬者彊弱相并不常
其得失至於周末閩己先亡而在者七國自江以南二
十一州為南唐自劒以南及山南西道四十六州為蜀
自湖南北十州為楚自浙東西十三州為吳越自嶺南
北四十七州為南漢自太原以北十州為東漢而荆峽
[315-21a]
三州為南平合中國所有二百六十八州而軍不在焉
宋太祖皇帝受周禪凡州府軍監一百三十九縣六百
六十一户九十六萬七千三百五十三建隆四年荆南
髙繼冲來朝得州府三江陵府/歸峽縣一十七户一十四萬
二千三百是年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監一潭衡邵郴道/永全岳澧朗
溥辰錦溪/叙桂陽監縣六十六户九萬七千三百八十八乾德三
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益彭郿嘉卭蜀綿漢資簡梓遂/黎雅陵戎瀘維茂昌榮果閬渠
合龍普利興文巴劒蓬壁䕫忠/萬集開渝涪黔施達洋興元府縣二百四十户五十三
[315-21b]
萬四千二十九開寳四年平廣南得州六十廣韶潮循/封端英連
䧺㳟恵康恩春龍勤新髙潘雷羅辨桂賀昭梧蒙龔象/富融宜栁嚴思唐邕澄貴蠻横賔欽潯容牢白亷黨綉
鬰林滕竇義禺順/瓊崖儋萬安振縣二百一十四户一十七萬二百六
十三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軍三昇宣歙池洪潤常/鄂筠饒信䖍吉袁
撫江汀建劒江/隂䧺逺建昌軍縣一百八户六十五萬五千六十五太
宗太平興國二年八月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唐及/五代
節鎮皆有支郡國初平湖南始令潭朗數郡直屬京長/吏得自奏事乾德元年以隴州義州直屬京二年又以
階成乾三州屬京其後大縣屯兵亦有直屬京者興元/府三泉縣是也五年又析慶州商州開寳二年又析歸
[315-22a]
峽四年又析澤州通逺軍並屬京以邠寧原渭鄜坊延/丹陜虢襄均房復鄧唐澶濮宋亳鄆齊滄德曹單青淄
兖沂貝冀滑衞鎮深趙定祁等十八鎮所領郡/皆直屬京天下藩鎮除羈縻州無復領支郡矣三年陳
洪進獻其地得州二漳/泉縣十四户一十五萬一千九百
七十八是年錢俶亦獻其所管得州一十三軍一杭蘇/越湖
衢婺台明溫秀/處睦福衣錦軍縣八十六户五十五萬六百八十四四
年平太原得州十軍一并汾嵐憲忻代遼/沁隆石州寳興軍縣四十一户
三萬五千二百二十七是年李繼捧來朝得州四縣八
夏銀綏宥雍熙元年復以四州授繼捧自後不領於職/方時天下上閏年圖州府軍㡬於四百上令以絹百疋
[315-22b]
合而畫之/為天下圖至道三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其後又增三路
一曰京東路領府二州十五軍四監二二曰京西路府
一州十六軍二太平興國三年分京西轉運為二司孟/滑衞陳潁許蔡汝等州為一路襄均房
復郢金隨安鄧唐等州/信陽軍為一路後復併三曰河北路府三州二十三軍
十二太平興國初分河北南路雍熙中又分/為東西路後併焉雍熙四年易州陷敵四曰河東
路州二十軍六監二五曰陜西路府三州二十五軍四
監三太平興國二年分陜西轉運為陜西河北陜西河/南兩路又有陜府西北路後併焉咸平五年靈州
清逺軍/皆陷六曰淮南路州十八軍三監二太平興國初分/淮南西路後併
[315-23a]
七曰江南東路府一州七軍二八曰江南西路州六軍
太平興國初分江南東西路/後併焉天禧四年分為兩路九曰荆湖南路州七監
一十曰荆湖北路府一州十軍二十一曰兩浙路州十
四軍一十二曰福建路州六軍二太平興國初為兩/浙西南路後改焉
三曰益州路州十五軍一十四曰梓州路州十一軍二
十五曰利州路府一州十十六曰䕫州路州九軍二監
國初平劒南西川但為西川路開寳六年/始分峽西路咸平四年又分川峽為四路十七曰廣
南東路州十六十八曰廣南西路州二十一軍二天下
[315-23b]
凡十八路州府軍監三百二十二凡京府三次府八州/二百五十二軍四十
六監一十三乾德元年令天下防禦團/練刺史州有都督額者並停仍為上州縣一千二百六
十二舊制縣除亦次赤畿次畿外三千户已上為望二/千户已上為緊一千户已上為上五百户已上為
中不滿五百户為中下建隆元年令自上縣以上例加/千户一千户以上為中不滿千户為中下三嵗取諸道
户口以/升降之地東南皆至於海西盡巴僰北際中山東西六
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一萬一千六百二十里皇祐五
年以曺陳許鄭滑五州為輔郡𨽻畿内置京畿轉運使
以總之至和二年罷嘉祐四年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
[315-24a]
治平四年府州軍監增置五縣損者五十三熙寧始務
闢國未及改元种諤先取綏州韓絳繼取銀州王韶取
熙河章惇取懿洽謝景溫取徽誠熊本取南平郭逵取
廣源最後李憲取蘭州沈括取葭蘆米脂浮圖安疆等
寨雖嘗以河東邊界七百里地乞遼人而當時王安石
議曰吾將欲取之寧姑予之逮元祐更張舉葭蘆等四
寨給賜夏人而分畫久弗能定紹聖遂罷分畫督諸路
各乘勢攻討進築自三年秋八月訖元符二年冬凡陜
[315-24b]
西河東建州一安/西軍二晉寧/綏德關三龍平會/寧金城城九安西平/夏威戎
興平定邊威羌/金湯白豹會川寨二十八平羌平戎殄羌暖泉米脂克/戎安疆横山綏逺寧羌靈平
髙平西平新泉盪羌通峽天都臨羌定戎/龕谷大和通秦寧河彌川寧逺神泉烏龍堡十開光通/塞石門
通會大和通泰寧/河彌川寧川三交又取青唐鄯/邈川湟/寧塞廓/龍支宗/哥
等城武節赫然見矣建中靖國悉還吐蕃故壤稍舒民
力崇寧亟變前議専以紹述為事蔡京始任童貫王厚
更取湟鄯廓三州二十餘壘陶節夫鍾傳邢恕胡宗回
曾孝序之徒又相與鑿空架虚馳騖乎元符封域之表
[315-25a]
訖於重和既立靖夏涇/原制戎鄜/延制羌西/寧三城雖夏人寖
衰而吾民力亦弊西事粗定北事踵起蓋自崇寧以來
益梓䕫黔廣西荆湖南北迭相視效斥大土宇鮮有寧
嵗凡所建州軍關城塞堡紛然殆不可勝記最後建燕
山雲中兩路甫閱三嵗而禍變遽作矣宣和二年始遣
趙良嗣使金約夾攻契丹取燕雲舊地四年五月童貫
帥師與遼人戰失利退保雄州九月再舉遼髙鳳郭藥
師以易州涿州降乃謀襲燕遼人禦之師潰於盧溝金
[315-25b]
使來議割燕山地初朝廷與女真約但求石晉故地初
不思平營灤三州乃劉仁恭以遺契丹故女真不肯割
蓋王黼疎繆如此至是趙良嗣馬擴見阿固達於奉聖
州金以今嵗出兵失期為言且曰今更不論元約特與
燕京六州二十四縣六州謂薊景檀順涿易也良嗣謂
元約山前山後十七州十七州者幽涿檀薊順營平灤
蔚朔雲應新媯儒武寰也良嗣與辨論數四卒不從十
二月金人入燕五年春金使來遣趙良嗣報聘併求三
[315-26a]
州之地阿固達曰平灤等州必欲取并燕京不與汝家
矣燕京用我兵力攻下其租賦當歸我乃議以銀絹充
之而再求平灤阿固達曰平灤欲作邊鎮不可得也四
月金人來歸燕京六月且索米二十萬石王黼遂許以
遼人舊嵗幣四十萬之數外每嵗更添燕山等六州代
稅錢一百萬緡我又索平營二州則曰海上元約只及
石晉之地又索雲中一路則曰雲中久為我有中國安
得有之中國亦無如之何姑欲得燕山且掩挫敗之醜
[315-26b]
以塞中外之議燕山之地易州西北乃金坡關昌平之
西乃居庸關順州之北乃古北關景州東北乃松亭關
平州之東乃榆關榆關之東乃金人之來路凡此數關
蓋天所以限蕃漢也一夫守之可以當百朝廷之割地
若得諸關則燕山之境可保矣然關内之地平灤營三
州自後唐為契丹安巴堅陷之後改平州為遼興府以
營灤二州𨽻之號為平州路至石晉之初安巴堅子耶
律德光又得燕山檀順景薊涿易諸郡建燕山為燕京
[315-27a]
以轄六郡號為燕京路而與平州自成兩路始朝廷自
海上議割地但云燕雲兩路而已蓋初謂燕山之路盡
得關内之地殊不知關内之地平州與燕山異路也由
是破遼之後金人復得平州路金人既據平州則關内
之地蕃漢雜處故幹里雅布至自平州入寇此當時議割
燕雲不明地里之誤也及童貫蔡攸入燕燕之金帛子
女職官民户為金人席捲而東朝廷捐嵗幣數百萬所
得空城而已尼堪猶欲止割涿易阿固達曰海上之盟
[315-27b]
不可忘也我死汝則為之五月遼張㲄據平州來降十
一月金人陷平州初金人納夏羌之請割拓䟦故地雲
中二千里遺之止以朔武二州歸我至是夏人舉兵侵
朔武地界譚稹禦之不退又金人以朝廷納張㲄出怨
言又以借糧許而不時給乃以兵攻應蔚逐守臣又陷
飛狐靈邱兩縣七年十二月遂大舉入寇靖康元年正
月犯京師遣使來欲割中山太原河間三鎮之地乃退
師冬再入寇京師失守二年春三宫北狩五月髙宗即
[315-28a]
位於南京改元建炎黄潛善等復主和議用靖康誓書
畫河為界乃令刑部不得謄登極赦文下河東北兩路
十月上幸揚州敵分三道入冦攻陷山東陜西河南五
年春入冦陷淮泗揚楚等州上如杭州三年敵分河間
真定二府為河北東西兩路平陽太原二府為河東南
北兩路冬分道冦江陷杭越等州上自明州航海五月
敵退十月張浚及敵戰於富平不利敵以劉豫僭位於
大名府偽號齊以舊河為界紹興元年張浚退屯閬州
[315-28b]
盡失陜西地但餘階成泯鳳洮五郡及鳳翔府之和尚
原隴州之方山原而已七年敵廢劉豫九年歸我陜西
河南故地十年敵分四道入冦劉琦敗之於順昌是秋
岳飛兵至朱仙鎮距東京四十五里詔班師於是潁昌
懷寧鄭祭諸州皆復陷金十二年再定和議割唐鄧二
州歸金以淮中流為界又割商州秦州之半存上津豐
陽天水三邑及隴西成紀餘地棄和尚原方山原以大
散關為界内得興趙原為控扼之所十四年鄭剛中請
[315-29a]
以利州路分東西以興元府利閬澤巴劒大安軍七郡
為東路治興元興階成西和文龍鳳七州為西路治興
州三十一年金亮渝盟入冦既而亮為其下所殺三十
二年吳璘復大散關興州路得秦隴環原熙河蘭會洮
州積石鎮戎德順軍凡十二郡金州路得商虢陜華凡
四郡獨金以重兵拒鳳翔故大散關之兵未得進淮襄
諸軍復得海泗唐鄧陳蔡許汝嵩夀等十州繼而旋失
之但得海泗唐鄧四州而已是嵗帝内禪孝宗即位詔
[315-29b]
吳璘罷德順軍屯戍並於秦州以裏安泊璘棄軍而退
隆興二年和議成割所復海泗唐鄧四州及商秦等地
歸於金疆界悉如紹興之舊開禧韓侂胄啓釁開邊致
金師渡淮侵破諸郡吳曦遂據西蜀以叛韓吳既誅和
好如舊侵疆俱復嘉定而後金人被兵中原擾亂山東
河北間有據土地内附者然旋得旋失故不復紀錄云
九州之區域在昔顓頊及於陶唐分而為九其制最大
顓帝制九州堯時洪水分絶使禹治水還為九州舜分為/十二州夏商並為九州按周之本制起於顓頊辨其疆
[315-30a]
界始於禹貢今分/别地里故以為首雍州西據黑水東距西河黑水今張/掖郡西河
則龍門之河今京兆華隂馮翊扶風汧陽新平安定彭/原安化平涼靈武五原寕朔洛交中部延安咸寕上郡
銀川新秦朔方九原榆林安北天水隴西金城㑹寕安/鄉臨洮和政寕塞西平武威張掖酒泉晉昌燉煌等郡
地/豫州西南至荆山北距河荆山在今襄陽郡南其北/境至於河今河南府陜郡
之南境𢎞農臨汝滎陽陳留睢陽濟隂譙郡潁/川淮陽汝隂汝南淮安襄陽武當漢東等郡地冀州唐
虞之都以餘州所至則是其境西境雍州南境豫州東/境兖州皆以河為界河
自今文城絳郡西龍門南流至華隂東過今汲郡黎陽/縣東大岯山又東入於海今河内汲郡鄴郡廣平鉅鹿
信都趙郡常山博陵河間文安饒陽上谷范陽順義歸/化歸徳媯川漁陽密雲北平栁城河東絳郡陜郡之北
[315-30b]
境平陽髙平上黨樂平陽城太寧文城西河太原/昌化樓煩鴈門定襄安邊馬邑雲中單于等郡地兖州
舊為濟河之間孔安國云東南/據濟西北距河青州東北據海西距岱
岱泰山也在今魯郡界自泰山之東至於海今北/海濟南淄川東萊東牟髙密安東等郡即其地徐州
東據海北至岱南及淮自泰山之南淮之北海之西也/今彭城臨淮魯郡東海琅琊等
郡地/是梁州東據華山之陽西距黑水華山之南今華隂/之西南黑水出張
掖郡南流入海即巴蜀之地皆是也今上洛漢中洋川/安康房陵通川潾山南平涪陵南川瀘川清化始寕咸
安符陽巴川南賔南浦閬中南充安岳盛山雲安犍為/陽安仁夀通義和義資陽南溪河池武都同谷順政懷
道同昌隂平江油交川合川益昌普安巴西梓潼遂寕/蜀郡德陽濛陽唐安臨卭盧山通化越嶲雲南洪源等
[315-31a]
郡/地揚州北據淮東南距海北自淮之南東南拒於海閩/中以北地今廣陵淮隂鍾離
夀春永陽歴陽廬江同安蘄春弋陽宣城丹陽晉陵吳/郡餘杭新定新安㑹稽餘姚臨海縉雲永嘉東陽信安
鄱陽潯陽之東境豫章臨川廬陵宜春南康建安長樂/清源漳浦臨汀潮陽郡地自晉以來歴代史皆云五嶺
之南至於海並是禹貢揚州之地按禹貢物産貢道職/方山藪川浸皆不及五嶺之外又按荆州南境至衡山
之陽若五嶺之南在九州封域則以鄰接宜屬荆州豈/有舎荆而屬揚斯不然矣此則近史之誤也則嶺南之
地非九/州境荆州北據荆山南及衡山之陽荆山在今襄陽/郡界南至今衡
陽郡桂嶺之北皆是也今江陵夷陵巴東景陵富水安/陸齊安漢陽江夏義陽潯陽之西境長沙巴陵衡陽零
陵江華桂陽連山卲陽武陵澧陽黔中寕夷涪川廬溪/廬陽靈溪潭陽清江播川義泉夜郎龍溪溱溪等郡地
[315-31b]
其雍州西境流沙之西荆州南境五嶺之南所置郡縣
並非九州封域之内也今辨禹貢九州并南越之地歴
代郡國析於其中其有本非州之區域則以鄰接附入
云爾如冀州伊吾交河北庭安西梁州臨/翼歸誠静川恭化維川蓬山雲山
  夾漈鄭氏曰州縣之設有時而更山川之形千古
  不易所以禹貢分州必以山川定經界使兖州可
  移而濟河之兖不能移使梁州可遷而華陽黑水
  之梁州不能遷是故禹貢為萬世不易之書後之
[315-32a]
  為史者主於州縣故州縣移易而其書遂廢矣
  按禹九州之後虞分為十二州周職方之九州又
  與禹異兩漢為十三州置刺史以統郡歴代因之
  其後置郡益多而土宇益狹且所𨽻之州隋與晉
  異晉與漢殊於是禹跡之九州益不可復考矣是
  以斷代為書不可聨屬夾漈所謂州縣移易其書
  遂廢者是也獨杜氏通典以歴代郡國析於禹九
  州之中條理明備今從之然杜書州郡皆唐天寳
[315-32b]
  以前唐之中世以迄於宋沿革多矣故今所叙州
  郡則皆以宋史為據推而上之以考歴代之沿革
  至冀之幽朔雍之銀夏南粤之交趾元未嘗入宋
  職方而史所不載者則追考前代之史以備其闕
  而於每州總論之下復各為一圖先以春秋時諸
  國之可考者分入九州次則及秦漢晉隋唐宋所
  分郡縣考其地里悉以附禹九州之下而漢以來
  各州刺史州牧所領之郡其不合禹九州者悉改
[315-33a]
  而正之如魯郡在禹跡為徐州而漢則屬豫州所/領陳留郡在禹跡為豫州而晉則屬兖州
  所領之類今/悉改從禹跡
 
 
 
 
 
 
[315-33b]
 
 
 
 
 
 
 
 文獻通考卷三百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