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二百六十一
[261-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二百六十一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封建考二
  周封建之制
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
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
州有伯屬連卒州猶聚也伯帥正亦長也凡長皆因/賢侯為之殷之州長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
[261-1b]
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
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
老謂上公周禮/曰九命作伯天子使其大夫為三監監於方伯之國
國三人使佐方伯/領諸侯
羊客問子思曰周自后稷封為王者後子孫據國至太
王王季文王此固世為諸侯矣焉得為西伯乎子思曰
吾聞諸子夏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謂之二
伯殷王帝乙之時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圭瓉秬鬯之賜
[261-2a]
故文王因之得專征伐此以諸侯爲伯猶周召之君爲
伯也
公羊傳子曰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
主之一相處乎内
周成王使召康公命齊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實征之以
夾輔周室五等之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討/其罪齊桓因此命以夸楚
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興策命晉侯重耳為
侯伯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261-2b]
  陳氏禮書曰古之官有常名有異名内而爲比長
  閭師黨正州長鄉大夫此常名也及任以師田之
  事則為軍將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公司馬此異
  名也外而為公侯伯子男此常名也及寓以連屬
  之法則為屬長連帥卒正州伯此異名也屬則繋
  其人連則結其衆以其民之衆足以禦卒然之變
  故謂之卒以其地之廣有逹於重川之逺故謂之
  州屬有長則足以長五國而已未足以率十國之
[261-3a]
  衆故連有帥帥足以帥十國而已未足以率三十
  國之衆故卒有正正足以正三十國而已未足以
  長二百一十國故州有伯則為人長者才也帥人
  者智也正人者義也長人者仁也易曰體仁足以
  長人則外之八伯内之二伯皆以其能體仁故也
  蓋王者有分土無分民建萬國所以分其土親諸
  侯所以合其人不分其土則其守不專不合其人
  則其勢不一王制言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分
[261-3b]
  其土也繼之以方伯連帥之法合其人也周官大
  司馬比小事大以和邦國職方氏凡邦國大小相
  維者此也古者什伍之法於州鄉則聨其民於師
  田則聨其徒於宿衞則聨其官故能以中國為一
  人而無内患為屬連卒州以聨其國為長帥正伯
  以聨其人故能以天下為一家而無外虞然不惟
  其官惟其人則法行而事舉詩曰四國有王郇伯
  勞之是也非其人則法雖存而事廢詩序曰衞侯
[261-4a]
  不能修方伯連帥之職公羊傳曰下無賢方伯是
  也方伯連帥之職周道故書與周禮伯皆稱牧者
  葢自内言之則屈於二伯故稱牧周官大宗伯八
  命作牧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是也自
  外言之則伸於諸侯故稱伯王制謂方伯之國是
  也虞十二州則十二牧夏九牧左氏夏之方有/徳也貢金九牧
  九州則九伯而王制言八州八伯則王畿之内不
  建伯焉鄭氏以為商制是也然州牧伯之名見於
[261-4b]
  經傳多矣連帥特見於詩序若夫五國之屬於經
  無聞左傳曰晉侯享公請屬鄫豈周所為連屬歟
  公羊傳曰自陜以東周公主之書曰畢公率東方
  諸侯入應門右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此所
  謂九命作伯者也與商所謂天子之老二人一矣
  周有九伯則畿内蓋亦設牧而太宰言施典於邦
  國設其牧者以牧之所設主為邦國故也康成釋
  詩謂周之制使伯佐牧蓋以傳所謂五侯者五牧
[261-5a]
  也九伯者佐侯之伯也孔頴逹申之以為一牧之
  下二伯然質之於商州伯之下無二佐則周州牧
  之下無二伯
  右牧伯之制
周禮上公九命為伯其國家宫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
九為節城方九里宮/方九百歩執桓圭九寸繅藉九寸以五采韋/衣奠玉以
藉/之冕服九章自山龍/以下建常九斿斿其屬幓/垂者也樊纓九就樊/纓
馬飾以罽飾之毎一/處五采備為一就貳車九乘介九人貳副也介輔/已行禮者也
[261-5b]
九牢三牲備/為一牢其朝位賔主之間九十歩立當車軹立於/車轂
之末謂之軹王行四十五歩以/迎賔賓行四十五歩以朝王擯者五人廟中將幣三
享王禮再祼而酢朝畢則有廟享之禮/享必將幣束加於璧饗禮九獻食禮
九舉出入五積禾米芻/薪之費三問三勞公之服自衮冕而下
如王之服王十二旒上公龍/衮前後皆九旒
侯伯七命其國家宫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城/方
七里宮方/七百歩侯執信圭七寸繅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
斿樊纓七就貳車七乘介七人禮七牢朝位賔主之間
[261-6a]
七十歩立當前疾謂駟馬車轅前/胡下柱地者擯者四人廟中將幣
三享王禮壹祼而酢饗禮七獻食禮七舉出入四積再
問再勞諸伯執躬圭其他皆如諸侯之禮侯伯之服自
鷩冕而下如公之服三公八旒/侯伯七旒
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城方五/里宫方
五百/步諸子執穀璧五寸繅藉五寸冕服五章建常五斿
樊纓五就貳車五乘介五人禮五牢朝位賔主之間五
十步立當車衡擯者三人廟中將幣三享王禮一祼不
[261-6b]
再祼者王既拜送爵又設酌璋瓉而祼后又拜送爵/是謂再祼賔乃酢王也禮侯伯一祼而酢者祼賔賔
酢王而已后不祼也禮子男一/祼不酢者祼賔而已不酢王也饗禮五獻食禮五舉出
入三積壹問壹勞諸男執蒲璧其他皆如諸子之禮子
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王之孤及卿前後/各六旒子男五旒
王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賜也不過九命次國之君
不過七命小國之君不過五命卷讀作衮三公八命矣/復加一命則服龍衮與
王者之後同若有加則賜也者謂九命衮龍之外依制/不合有其服若有加益則是君之特賜非禮法之常也
虞夏之制天子服有日月星辰周禮/曰諸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
[261-7a]
  右諸侯命服之制
大國三軍三萬七千/五百人次國二軍二萬五/千人小國一軍萬二/千五
百/人
  陳氏禮書曰周官大司馬主六軍大國三軍次國
  二軍小國一軍春秋傳曰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
  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然軍之多寡係地之廣狹
  而公侯之田皆百里則皆三軍矣魯於周為侯而
  地方百里頌稱公徒三萬此大國三軍之數也春
[261-7b]
  秋襄十一年作三軍昭五年舍中軍則魯之三軍
  蓋嘗變於僖公之後至襄而復作至昭而又舍也
  左氏曰季武子作三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杜/預
  曰魯本無中軍惟上下二軍皆屬於公有事三/卿更帥以征伐季氏欲專其民人故假立中軍
  羊曰三軍者何三卿也何譏爾古者上卿下卿上
  士下士何休曰㐮公委任强臣乃益司/馬作中卿官踰王制故譏之穀梁曰古
  者天子六師諸侯一軍作三軍非正也啖氏曰天
  子六軍大國三之一小國半大國數不必常所以
[261-8a]
  示稱國語曰季武子為三軍叔孫穆子曰不可今
  我小侯也處大國之間繕貢賦以共從者猶懼有
  討若為元侯之所以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遂
  作中軍自是齊楚伐討魯襄昭皆如楚由此觀之
  魯於春秋之時尊事齊楚為不暇則其國次國而
  已不宜復作三軍作三軍非正也故春秋書作以
  譏之作猶作僖公主之類也及舍中軍以起於禮
  又書以正之公羊曰舍中軍復古也穀梁曰復正
[261-8b]
  也其説是也然穀梁言天子六師諸侯一軍啖氏
  言天子六軍大國三之一小國半大國其制與周
  禮不合是臆説耳春秋時王命曲沃伯以一軍為
  晉侯荘十/六年其後晉作三行以增上中下而當六軍
  則世衰禮廢大夫僭諸侯諸侯僭天子不足怪也
  又曰春秋傳曰列國一同明堂位曰魯革車千乘
  坊記曰制國不過千乘語曰道千乘之國蓋諸侯
  地不過百里車不過千乘以開方之法計之方十
[261-9a]
  里者為方一里者百方百里者為方一里者萬方
  一里者百其賦十乘方一里者萬則其賦千乘然
  賦雖至於千乘而兵不過三軍三軍五百乘而已
  則五百乘三鄉之所出也千乘闔境之所出也何
  則鄉萬二千五百家合三鄉則三萬七千五百家
  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則三軍為三萬七千五百
  人矣司馬法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
  合七十五人則一卒所餘在後車矣後卒復以五
[261-9b]
  十人合二十五人為一車二卒則所餘五十人又
  在後車矣凡三卒而車四乘三旅而車二十乘三
  師而車百乘三軍而車五百乘由此推之天子六
  軍則車千乘矣此車人參兩以相聨糾之法也
  詩曰公車千乘又曰公徒三萬則千乘之賦豈特
  三軍而已哉鄭氏據司馬法井十為通通為匹馬
  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為成成百井三百家
  革車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為終終千井三
[261-10a]
  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終為同同萬
  井三萬家革車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率十家出
  一人之役百家出十人之役賈公彦遂以此為畿
  内之法以甸出長轂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
  人為邦國之法然周官之於調役其寡也家出一
  人其多也起餘子與竭作未聞十家出一人之役
  百家出十人之役也賈公彥言出軍之法先六鄉
  次六遂次公邑都鄙乃徵兵於諸侯不止則諸侯
[261-10b]
  闔境出焉所謂千乘之賦也然先王之於天下大
  則有方伯小則有連帥其待卒應變如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各適其事之逺近而已方伯連帥所不
  能克然後鄉遂之士應之周官曰王之大事諸侯
  左傳曰五侯九伯汝實征之又曰諸侯敵王所愾
  則出軍之法顧豈先虚其内以實其外哉馬融曰/千乘之
  賦其地千成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竒惟公侯/之封乃能容之蓋惑周禮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之
  制不知周禮之所/言者乃附庸也
[261-11a]
  右諸侯立軍之制
王制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
人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下大夫五
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下大夫五人
上士二十七人三卿依周制而言謂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
之事左傳云季孫為司徒叔孫為司馬孟孫為司空是/三卿也鄭注言小國亦三卿差次而言應一卿命於天
子二卿命於其君此/惟言二卿則似誤也大國之卿不過三命下卿再命小
國之卿與下大夫一命不著次國之卿者以大國之下/互明之以大國卿三命則知次
[261-11b]
國之卿不過再命大國下卿再命則/知次國下卿一命是故云互明之諸侯之下士視上
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
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祿君十卿祿次國之卿三大夫祿
君十卿祿小國之卿倍大夫祿君十卿祿解見職/田門次國
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
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
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數各居其上之三分
  永嘉徐氏曰先王量祿以分田視口以計食其品
[261-12a]
  節差等上焉不至於過制下焉不至於不足諸侯
  下士享百畝之利茍足以代耕免勞苦而已雖不
  能有餘亦不至不足其餘自卿以下其祿各殺一
  則無多邑踰制之失諸侯分田雖多祿入自有定
  數亦無尾大不掉之患此先王制祿之美意也且
  先王分土以封諸侯固宜盡得其地以享侯國之
  富今乃山澤之所有則歸之公閒田之所有則歸
  之公侯國之禄餘又待用於天子而不敢私諸侯
[261-12b]
  所得自十卿禄之外而無有覬心防閑若過嚴矣
  然君十卿禄乃君之所自得者耳而侯國之公用
  則取諸地入以給之其山澤閒田雖歸之公上領
  於王官而實藏富於天下又封建之美意也春秋
  以来諸侯土地各有財賦皆足以用其民而戰其
  力其山澤之賦列國亦自擅而有之無復君十卿
  祿之制而於卿大夫禄地多踰古制一時諸侯皆
  任已意以行私賞故多强宗大族為國生患晉惠
[261-13a]
  公一入國遽許里克以汾陽之田百萬丕鄭以負
  葵之田七十萬此豈常典也哉在齊威時伯氏亦
  有駢邑三百在魯成公時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
  其他國可見矣後如鄭賞入陳之功子產以上卿
  受八邑三十二井為邑井九百畝推而計之視古
  時卿四大夫禄之制己大相遼絶矣宋之盟公與
  左師邑六十子罕削而投之齊慶父之變公與晏
  子邑六十晏子辭而復之此惟懼其足以召患故
[261-13b]
  卻而不受有如先王之制不暇論矣衞免餘言於
  衞曰唯卿備百邑晉叔向賦秦楚公子之祿皆百
  人之餼一卒百人其祿足百人此皆狥春秋之亂
  法非王法也
  右諸侯建官之制
周官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時廵考制度於四岳
諸侯各朝於方岳大明黜陟 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
外方五百里謂之侯服歲一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
[261-14a]
百里謂之甸服二歳一見其貢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
謂之男服三嵗一見其貢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
采服四歲一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衞服
五歲一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六歲
一見其貢貨物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各以其所
貴寳為贄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歲徧存三歲徧覜
五嵗徧省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諸侯之禮七嵗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
九嵗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十有一嵗達瑞節同度量
[261-14b]
成牢禮同數器修法則十有二嵗王廵守殷國
  三山林氏曰周官言六年五服一朝大行人言侯
  服嵗一見至要服而後六年一朝與此經不合唐
  孔氏雖引嵗聘以志業間朝以講禮再朝而㑹以
  示威再㑹而盟以顯昭明為與此經相當然左氏
  之言是三年一朝六年一會十二年一盟計十二
  年之中諸侯之朝不止於二此則十二年止於二
  朝然後王廵守亦不得為相當唐孔氏又以大行
[261-15a]
  人所云見者皆言貢物或可因貢而見何必皆是
  君自朝乎按周官朝覲宗遇會同皆其君自行故
  皆言見至於問與視則其臣故曰時聘殷覜而已
  不言見也以見為遣使亦非周官之夲意然此篇
  所載六卿與周禮同而惟六年五服一朝一句與
  周禮異當闕之以俟知者
春朝而圗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
下之謨冬遇以協諸侯之慮時會以發四方之禁殷同
[261-15b]
以施天下之政此六事者以王見諸侯為文言六服以/其朝嵗四時分來更迭如此而徧時會
者無常期蓋諸侯有不順服者王將有征討之事則合/諸侯而發禁事焉禁謂九伐之法殷同即殷見也王十
二嵗不廵守則殷同殷同者乃六/服盡朝既朝乃合諸侯而命其政時聘以結諸侯之好
殷覜以除邦國之慝此二事以王見諸侯之臣使來者/為文時聘亦無常期殷覜謂一服
朝之歲也一服朝之嵗五服諸侯皆使其卿以聘禮/來覜天子以禮見之命以政禁之事所以除其惡行
問以諭諸侯之志歸脤以交諸侯之福賀慶以賛諸侯
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烖此四者王使臣於諸侯之禮/也間問者間嵗一問諸侯謂
存省之屬致禬凶禮之弔禮補諸/侯烖若春秋澶淵之會歸宋財凡諸侯之邦交嵗相
[261-16a]
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
一朝比年毎嵗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則君自行/然此大聘與朝晉文伯時所制唐虞之制諸侯歲
朝周之制侯甸男采衞要/服六者皆以服數来朝天子五年一廵守歲二月東
廵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
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
志淫好辟市典市者賈謂物貴賤厚薄也質則用物/貴淫則侈物貴民之志淫邪則所好不正
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
[261-16b]
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舉猶/祭也宗廟有不順
者為不孝不孝者君絀以爵不順謂背/逆昭穆變禮易樂者為
不從不從者君流流放/也革制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討
有功徳於民者加地進律律法/也五月南廵守至于南嶽
如東廵守之禮八月西廵守至于西嶽如南廵守之禮
十有一月北廵守至于北嶽如西廵守之禮歸假于祖
禰用特
孟子天子適諸侯曰廵守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春省
[261-17a]
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
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
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
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考禮正刑一徳以尊
天子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
將之將謂執以致命柷/鼗皆所以節樂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
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得其/器乃
[261-17b]
敢為其事圭瓚鬯爵也鬯秬酒也賜圭瓚者亦謂上公/九命若未賜圭瓚則用璋瓚故周禮小宗伯注云天子
圭瓚諸侯璋瓚旣/不得鬯則用薰
  右朝聘廵守賞罰之制
  三皇以來至殷末周初諸侯之見於經傳者
共工氏 女媧末年共工氏任智刑以强覇而不王與
祝融戰不勝怒觸不周山以死
州 甫 甘 許 戲 露 齊 紀 怡 向 申
 呂 皆炎帝神農氏姜姓之後並為諸侯或分四岳
[261-18a]
當周室甫侯申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
蚩尤氏 九黎之君始作淫刑不用帝命黄帝與戰於
阪泉之野禽殺之
有苗氏 縉雲氏之後作五虐之刑殺戮無辜堯遏絕
其世舜攝政放之於三危又命禹徂征七旬而格
虞賔 書虞賔在位注丹朱為王者後故稱賔與諸侯
助祭
  容齋洪氏隨筆曰堯舜之子不肖等耳舜之後雖
[261-18b]
  不有天下而傳至於陳及田齊幾二千載惟堯之
  後當舜在位時即絕故禹之戒舜曰毋若丹朱傲
  用殄厥世又作戒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
  道亂其紀綱乃底滅亡原丹朱之惡固在所絕方
  舜禹之世顧不能别訪賢胄為之立繼乎左傳載
  子產之辭曰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
  叔虞謂唐人之季非周/武王子封於晉者成王滅唐而封太叔又蔡
  墨曰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氏曰御龍范宣子
[261-19a]
  曰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然
  則封國雖絕尚有子孫武王滅商封帝堯之後於
  薊而未甞一見於簡策史趙言楚之滅陳曰盛徳
  必百世祀虞之世數未也臧文仲聞蓼與六二國
  亡曰臯陶庭堅不祀忽諸堯之盛徳豈出舜臯之
  下而爵邑不能及其孫何也
有庳 舜封象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有庳在今道

[261-19b]
契 佐禹治水有功舜使為司徒封於商賜姓子氏
契子昭明傳 相土 昌若 曹圉 冥 振 㣲
報丁 報乙 報丙 主壬 主癸 凡十四世而生
成湯始代夏有天下
稷 敎民播種帝堯舉為農師舜時封於邰稷子不窋
傳 鞠 公劉 慶節 皇僕 差弗 毁隃 公非
 髙圉 亞圉 公叔祖類 古公亶父 季歴 西
伯昌 凡十六世而生武王始代商有天下
[261-20a]
英六 禹即天子位舉臯陶薦之且授政焉而臯陶卒
乃封臯陶之後於英六至春秋魯文公之時六人叛楚
即東夷楚成大心帥師滅六子燮滅蓼六安國六縣咎陶
後偃姓所封國英即蓼也在光州固始縣
  按六蓼雖滅於春秋之時然史記以為禹封臯陶
  之後於英六則是禹時所建之國也
防風氏 汪芒氏之君禹會諸侯於塗山防風氏後至
禹殺而戮之其骨專車其後在春秋時為長狄長狄首/尾見狄
[261-20b]
事/跡
有扈氏 夏禹崩啓立有扈氏不服啓伐而滅之天下
咸朝有扈國在雍州南鄠縣
后羿 有窮氏之君太康盤游失徳羿距之於河遂廢
之而立仲康自鉏遷於窮石因夏人代夏政信用寒浞
為浞所殺
羲和 二氏世掌天地之官至仲康時湎淫𦙍侯征之
𦙍侯 仲康時掌六師征羲和
[261-21a]
寒浞 伯眀氏之讒子弟羿信之以為已相浞行媚於
内而施賂於外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内外咸服乃殺
羿而代之夏遺臣有鬲氏收斟灌斟㝷餘燼滅浞立少

有仍氏 寒浞子夏殺帝相妃仍氏女曰后緡歸有仍
生少康
有鬲氏 夏為羿浞所代夏之遺臣靡奔有鬲氏自有
鬲氏率遺民滅浞立少康有鬲今平原鬲縣
[261-21b]
斟灌斟㝷氏 二國夏同姓諸侯仲康之子后相所依
羿命其子澆用師滅之斟灌故城在青州壽光縣東斟
㝷故城在青州北海縣
過 戈 寒浞處其子澆於過於戈靡旣滅浞立少
康少康乃滅澆於過后杼少康/子於戈有窮因是遂
亡過在東萊掖縣戈在宋鄭之間
葛 葛伯與湯為鄰不祀湯征之葛梁國寜陵有葛鄉
韋 顧 昆吾 三國名韋豕韋彭姓也顧昆吾皆已
[261-22a]
姓也三國黨桀為惡湯先伐韋顧克之昆吾桀則同時

三朡 湯伐夏夏師敗績桀走保三朡湯從而伐之俘
其寳玉桀乃奔南巢三朡今定陶也
氐 羌 西戎國湯時來享來王
荆楚 殷道衰楚國叛髙宗伐之冞入其阻
鬼方 北夷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九侯 為紂三公有好女入之紂女不喜淫紂怒殺之
[261-22b]
而醢九侯鄴縣有九侯城
鄂侯 為紂三公紂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辯之疾紂并
脯鄂侯鄂一作邘野王縣有邘城
崇侯虎 紂殺九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歎崇侯虎以
告紂紂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閎夭之徒求美女竒物
獻紂紂赦西伯賜弓矢斧鉞使專伐征西伯遂伐崇崇
在京兆鄠縣
黎 殷近王畿之諸侯西伯伐而勝之紂之臣祖伊奔
[261-23a]
告於紂作西伯戡黎黎在上黨東北
密 密須氏不共距周侵阮及共文王伐之密地在寧

庸 蜀 羌 髳 㣲 盧 彭 濮 八國皆蠻夷
戎狄屬文王者武王伐商俱以師至牧野羌在西蜀髳
㣲在巴蜀盧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漢之間
巢 殷之臣巢伯南方逺國武王克商乃來朝芮伯作
旅巢命
[261-23b]
奄 東方淮夷之種武王崩與三監武庚叛周周公討
之成王即政又叛成王滅之遷其君於蒲姑奄在兖州
曲阜縣蒲姑齊地
樂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黄帝之後於薊封
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
後於杞封殷之後於宋
左傳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管
蔡郕霍魯衞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十六/國皆
[261-24a]
文王子管國在滎陽京縣東北雍國在河内山陽縣/西畢國在長安縣西北酆國在始平鄠縣東郕音成
晉應韓武之穆也四國皆武王子應國在襄陽城父縣/西韓國在河東郡界河内野王縣西
北有/邘城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允也蔣在弋陽期思縣髙/平昌邑縣西有茅鄉
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班固諸侯王表序昔周監於二代三聖制法謂文/王武
  王周/公也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五十有餘
  周成王以後春秋以前諸侯之見於經傳者
畢 畢公髙文王子成王時為司馬又為太師成王將
[261-24b]
崩與召太保等同受顧命立康王康王既立率東方諸
侯以見王以成周之衆命畢公保釐東郊作畢命畢在
長安縣西北其後為畢萬
彤 彤伯姒姓成王時為宗伯王將崩與召太保等同
受顧命立康王時六卿召太保芮伯彤伯畢公衞侯毛
公惟彤伯非同姓
密 密康公姬姓共王游於涇上康公從有三女犇之
康公不獻於王一年王滅密
[261-25a]
邶 武王克商三分其地自紂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
東謂之衞初以處三監三監既叛討平之乃封康叔於
衞而以邶鄘封同姓之國其後衞子孫稍并邶鄘二國
故邶鄘之詩皆言衞事
鄘 説見前
檜 妘姓髙辛火正祝融之後武王封之為檜子國在
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居溱洧之間夷王厲王
之時檜公不務政事而好潔衣服大夫去之於是檜之
[261-25b]
變風始作幽王時為鄭桓公所滅
榮 厲王時榮夷公為卿士好專利王説之諸侯不享
王流於彘
甫 甫侯亦姜姓與申皆太岳之後穆王時甫侯作呂
刑崧髙言惟申及甫維周之翰即穆王時甫侯子孫
樊 樊侯仲山甫宣王時為卿士兼師保之官
韓 姬姓左傳邘晉應韓武之穆宣王錫命韓侯後為
晉所滅幽王九年史伯對鄭桓公/曰武王之子應韓不在韓地在同州
[261-26a]
黎 黎姓未詳侯爵國在上黨壺關縣後黎侯為狄人
所逐棄其國而寄於衞衞處以中露泥中二邑黎之臣
子作式㣲旄邱二詩以責衞不能救黎
  右以上皆周以來諸侯之國而亡於春秋以前者
  東坡蘇氏曰傳稱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國
  十有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爵五品而别三等公
  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者為附庸蓋
  一千八百國周室既衰轉相吞滅數百年間列國
[261-26b]
  耗盡春秋之世見於經傳者一百六十五國蠻夷
  戎狄亦在其間若夫二百四十年之中朝聘㑹盟
  侵伐圍入孔子筆之於經公穀發明於傳至今猶
  想見其處今掇取其尤者附次於後
  經傳始見諸國圖
  姬姓爵姓具
侯隱/元經伯隠/元經伯隱/元經侯隱/二經西虢公隱元/傳註侯隱/五傳
伯隱/五經侯隱/六經伯隱/七經侯隱/十經子桓/二經伯桓荀侯桓/二傳 九傳
[261-27a]
伯桓/九傳伯桓十/四經伯荘/元經侯荘/十經侯莊十/四傳伯荘十/六經
侯荘三/十二經公僖/二經公僖/九經公僖二/十四傳伯僖二/十四傳侯僖二/十四傳
侯僖二/十四傳侯僖二/十四傳公僖二/十四傳子僖二/十五傳伯文/元經子/文
十六/經侯宣十/二傳子成/六經伯成/八經子成十/六經北燕伯昭/三經
子昭/四經子昭十/三經
  異姓爵姓具
子公隱/元經曹子隱/元經宿風男隱/元經已子隱/二經姜侯隱/二經
姜侯隐/三經媯侯隱/三傳姒伯隐/四經南燕姞伯隱/五傳任侯隐/十一經
[261-27b]
姜男隠/十一經姜公桓/五經□伯桓/七經曼侯桓/七經嬴伯桓/十五經曹/子
荘五經僖/七稱小邾芉子荘十經/僖元稱楚嬴子荘二/十六經偃子僖/三經姒/子
僖十/四經嬴伯僖/十八經須句風子僖二/十二經芉子僖二/十六經嬴伯僖/三十經
姒子文/三傳嬴子文/十一經嬴子宣/四經嬴子宣/四傳子子成/十三傳
妘子襄/十經舒鳩偃子襄二/十五經䢵子昭/十八經
  姓具爵不具
姜隠/元𫝊東虢姬隠/元傳熊桓十/二傳䢵荘十/六傳姬閔/元傳姬閔/元傳
姬閔/元傳嬴僖/二傳姬僖/十經風僖二/十一傳顓㬰風僖二/十一𫝊姬僖/二十
[261-28a]
三/傳管 雍 邘 胙 茅 蔣 聃以上七國並姬/見僖二十四傳
元文/五經偃文/五經偃文/五傳闕 揚姬襄二/十九傳
  爵具姓不具
子荘/十經子僖/五經子文十/二傳子襄/六經伯襄二/十四傳子昭/四經
子昭二/十七傳子宣/一傳
  姓爵俱失
隠十/經鄖 貳 軫 絞以上並桓/十一傳桓十/五經荘十/三經
荘十/八傳閔二/經閔二/傳僖二/傳僖五/傳僖五/傳僖十/五經
[261-28b]
僖十/七經英氏同/上僖二/經文十/二經文十/六傳宣元/傳舒庸成十/七經
襄十/三經襄二十/三傳昭九/傳昭十/六傳定二/傳
  附庸
隱二/經隠二/經於餘邱荘二/經莊二十/二經荘十/五經成六/經
  夷狄諸種
桓十/三傳驪戎荘二十/八傳山戎荘三/十經北戎僖十/傳揚拒 泉臯
 伊雒並僖/十𫝊僖二十/九經姜戎僖三十/二經長狄文十/一經百濮文/十
六/傳羣蠻文十/六傳陸渾宣三/經赤狄宣四/經白狄宣八/經根牟宣九/經
[261-29a]
宣十/五經甲氏 留吁並宣十/六經鐸辰宣十/六經茅戎成元/經廧咎
成三/經無終㐮四/傳濮 奄並昭/元傳淮夷昭四/經肅慎昭九/傳
昭十/二經昭十/二傳昭十/五傳戎蠻哀四/經
 
 
 
 
 
[261-29b]
 
 
 
 
 
 
 文獻通考卷二百六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