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一百四十九
[149-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九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兵考一
  兵制
周官大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
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
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
[149-1b]
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
人為伍伍皆有長軍師旅卒兩伍皆衆名也伍一比兩/一閭卒一族旅一黨師一州軍一鄉
家所出一人將帥長司馬者其師吏也言軍將皆命卿/則凡軍帥不特置選於六官六鄉之吏自卿以下徳任
者使兼官焉春秋傳曰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詩常武/曰整我六師文王曰六師及之此周為六軍之見於經
者也春秋傳曰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此/小國一軍之見於傳也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兩故春
秋傳曰廣有一卒卒偏之兩比疏云此皆據在鄉時為/卿大夫州長黨正族師閭胥 長時尊卑命數而言伍
長不言下士者以衆為官卑故畧而不言大國次國小/國皆以命數同者軍數則同則上公為大國侯伯為次
國子男為小國魯是侯爵而魯頌言公徒三萬注云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三軍合三萬七千五百人言三萬者
[149-2a]
舉成數也如襄公作三軍則是前無三軍惟僖公盛時/有之又季武子為三軍叔孫昭子不可云我小侯也是
伯禽大侯之時有之楚之軍法百人為卒五十人為偏/二十五人曰兩君之戎分為二廣廣有一卒為承承有
偏有兩以證此經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兩之意也一軍則二府六史胥十人徒
百人
  盱江李氏曰此則六鄉為六軍又按遂人職云稽
  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簡其兵器康成謂遂之軍法
  如六鄉則六遂亦為六軍注疏謂天子六鄉六遂
  合有十二軍而止六軍何也蓋六鄉為正軍六遂
[149-2b]
  為副倅至於大國之三鄉三遂次國之二鄉二遂
  小國之一鄉一遂莫不皆然但以王家迭用之則
  常六軍爾故止言六軍此鄉遂制軍之法
小司徒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為伍五伍為兩
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
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用謂使民事之伍兩旅卒/師軍皆衆之名兩二十五
人卒百人旅五百人師二千五百人軍萬二千五百人/此皆先王所因農事而定軍令者也欲其恩足相恤義
足相救服容相别音聲相識作為也使功令之事追逐/宼也春秋公追戎於濟西胥伺捕盗賊也 疏曰五人
[149-3a]
為伍即五家為比家出一人在家為比在軍為伍五伍/為兩即五比為閭閭二十五家兩二十五人四兩為卒
即四閭為族族百家卒百人五卒為旅即五族為黨黨/五百家旅五百人五旅為師即五黨為州州二千五百
家師二千五百人五師為軍即五州為鄉鄉萬二千五/百家軍萬二千五百人管子内政寄軍令在鄉五家為
比以營農事比長領之及其出軍家出一人五人為伍/則伍長領之在家閭胥領之閭在軍則為兩司馬領之
在家為族師在軍為卒長在家為黨正在軍為旅師/在家為州長在軍為師帥在鄉為大夫在軍為軍將
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上地家七人可任也
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
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均平也周猶徧也一家男女七人/以上則授之以上地所養者衆也
[149-3b]
男女五人以下則授之以下地所養者寡也正以七人/六人五人為率者有夫有婦然後為家自二人以至十
為九等七六五者為其中可任謂丁強任力役之事/者也出老者一人而已其餘男女强弱相半其大數
起徒役者毋過家一人以其餘為羡唯田與追胥竭作
鄭司農云羡者饒也田謂田獵也/追謂追逐㓂賊也竭作者盡行也凡國之大事致民大
故致餘子大事謂戎事也大故謂災寇者也鄭司農云/凡國有大事乃當徴召會聚百姓則小司徒
召聚之餘子謂羡也元謂餘子卿大夫之子也當守於/王宫者也疏曰此謂六鄉之内上劑致甿一人為正卒
其餘皆為羡卒也若六遂之内以下劑致甿一人/為正卒一人為羡卒其餘皆為餘夫饒逺故也
遂人以歲時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簡其兵器教之稼
[149-4a]
穯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為率謂可任
者家二人/優逺民也
  陳氏禮書曰古者國有遊倅田有餘夫軍有羡卒
  皆所以副其正也六鄉以三劑致民上地家七人
  至毋過家一人以其餘為羡則一人為正卒餘可
  任者皆羡卒也六遂以下劑致民上地可任者家
  三人中地可任者二家五人而皆以下地二人任
  之則一人為正卒一人為羡卒其餘不預所以優
[149-4b]
  野人也惟田與追胥竭作鄉遂皆然以田獵禽獸
  人所同欲追伺盗賊人所同惡故也羡卒亦謂之
  餘子則餘子自私言之羡卒自公言之故周詩曰
  其軍三單先儒謂公劉始遷於豳無羡卒是也
 班固漢志殷周以兵定天下矣天下既定戢藏干戈
 教以文徳而猶立司馬之官設六軍之衆因井田而
 制軍賦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
 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
[149-5a]
 畿畿方千里有稅有賦師古曰稅者田租也/賦謂𤼵賦斂之賦也稅以足
 食賦以足兵故四井為邑四邑為邱邱十六井也有
 戎馬一匹牛三頭四邱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馬
 四匹兵車一乘牛十二頭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干
 戈備具是謂乘馬之法鄭氏曰甲士/在車士也一同百里提封
 萬井提舉也舉/四封之内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園囿術路三
 千六百井沈斥水田潟鹵也術大道也川謂水之通/流者沈謂居深水之下也斥鹹鹵之地
 定出賦六千四百井戎馬四百匹兵車百乘此卿大
[149-5b]
 夫采地之大者也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是謂百乗之家一
 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井
 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乘此諸侯之大者也是謂千乘
 之國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
 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之王戎馬車徒干戈素具
 春振旅以蒐夏苃舍以苗秋治兵以獮冬大閱以狩
 皆於農隙以講事焉五國為屬屬有長十國為連連
 有帥三十國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為州州有牧
[149-6a]
 連帥比年簡車卒正三年簡徒羣牧五載大簡車徒
 此先王為國立武足兵之大畧也
  薛氏曰一封出車千乘以杜氏法積算十同千乘
  當有戎馬四千匹牛一萬二千頭甲士三千人步
  卒七萬二千人合士卒之數可以為六軍然而大
  國不過三軍其有六軍者猶天子六鄉六遂迭用
  之耳記曰大國不過千乘蓋諸侯地不過百里車
  不過千乗以開方之法計之方十里為方一里者
[149-6b]
  百其賦十乘方百里者為方一里者萬其賦千乘
  然賦雖出千乘而兵不過三軍五百乘而已則五
  百乘三鄉之所出也千乘闔境之所出也何則鄉
  萬二千五百家合三鄉則三萬七千五百家凡起
  徒役毋過家一人則三軍為三萬七千五百人矣
  三軍而車五百乘則天子六軍為車千乗矣
  又曰周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六軍七萬五千人
  千里之畿提封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一井之
[149-7a]
  田八家耕之總計六十四萬井之田為五百一十
  二萬家家之一夫為五百一十二萬夫以此夫衆
  而供萬乘之賦是為七家而賦一兵孫子曰興師
  十萬日費千金内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
  七十萬家蓋言一夫從軍七家奉之此亦見七家
  賦一兵也自夫率之七家相更以給軍則王畿之
  内凡七征而役方一遍焉
  章氏曰司徒之可任者如此其多司馬法之出士
[149-7b]
  徒如彼其少蓋古人之於兵不盡用之小司徒只
  言其可任者非實數也後世反此晉作州兵乃是
  盡數調發甚非先王之制其他如魯成作邱甲蘇
  秦謂齊宣王臨淄之中七萬户不下户三男子而
  卒以二十一萬曹操謂崔琰曰昨按户籍可得三
  十萬衆故為大州是皆以實數調發惟孔明僅有
  此意以蜀之大其兵常不過十二萬而所用八萬
  常留四萬以為更代蜀之强以孔明不盡用之故
[149-8a]
  及蜀之亡尚有十萬二千數年之間所折不過二
  萬耳
成周兵制圖
 王    六鄉六遂 六軍七萬五千人/
 大國上公/ 三鄉三遂 三軍三萬七千五百人/
 次國侯伯/ 二鄉二遂 二軍二萬五千人/
 小國子男/ 一鄉一遂 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
 伍五人/  伍長公司馬下士一軍伍長二千五百人/六軍共一萬五千人
[149-8b]
 兩二十五人/兩司馬中士一軍兩司馬五百人/六軍共三千人
 卒百人/  卒長上士一軍卒長一百二十五人/六軍共七百五十人
 旅五百人/ 旅師下大夫一軍旅師二十五人/六軍共一百五十人
 師二千五百/人師帥中大夫一軍師帥五人/六軍共三十人
 軍萬二千五/百人軍將卿一軍一人卿/六軍共六
  章氏曰王畿千里近郊五十里逺郊百里郊為鄉
  六鄉百里通十為同為百里者十提封九萬井九
  十萬夫之地除山川城邑之屬三萬六千井為六/萬四
[149-9a]
  千井六十四/萬夫之地除公田九分之一為五十萬二千夫
  又以一易再易三易通之三分去一為三十五萬
  四百夫率三百五十家賦一乘四邱為乗/故曰邱乗積六鄉
  為千乘而餘率七家賦一兵積六鄉為七萬五千
  人此六軍之制也六遂及三等侯國皆如鄉之法
  畿方千里為百里者十如鄉之除為三百五十萬
  四千夫賦車千乘卒七十五萬人為六軍者十此
  通畿之師也牧野之師紂七十/萬意通圻皆發大司馬遞而征之
[149-9b]
  大司馬教兵號名有縣鄙家鄉官野之異等物/有諸侯軍吏師都遂郊野之别此見其遞征
  年而役一遍凡三家可任者率十有一人則終身
  無過一再給公上事蓋先王忠厚之至更勞均逸
  不欲窮民之力也古者畿内之兵不出所以重内
  也卒有四方之役即用諸侯人耳或遣上公帥王
  賦亦不過元戎十乘以先啓而行也王有四方之/事冡宰徴師
  於諸侯如詩常武文王命卿士太師皇父整我六/師冢宰也小宰掌戎是虎賁氏奉書以牙璋發之
  而調兵諸侯亦各從其方之便髙宗伐楚蓋裒荆
[149-10a]
  之旅武王克商實用西土至於征徐以魯費/誓追貊
  以韓韓/奕於淮夷以江漢畧見於經可考也平王出
  戍逺以見刺當是時周都洛矣自洛戍申許無乃
  未甚逺而周人已不堪况後世有勞師萬里者哉
  春秋之初從王伐鄭猶有蔡人衛人二百四十二
  年間王人會伐屢矣未嘗見師之出唯敗績於茅
  戎王師自出春秋深譏焉
 齊桓公問管仲行伯用師之道仲曰公欲定卒伍修
[149-10b]
 甲兵大國亦將修之而小國設備則難以速得志矣
 乃作内政而寓軍令焉三分其國為二十一鄉工商
 之鄉六工商各三也二/者不從戎役士鄉十五韋昭謂此士軍士/也十五鄉合三萬
 人是為三軍農野處而不暱不/在都邑之數則下云五鄙是也參國起案以為三官
 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鄉澤立三虞山立三衡
 作内政而寄軍令焉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
 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
 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居則為/軌出則
[149-11a]
 為伍所/謂寄政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小/戎
 兵車也詩云/小戎俴收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
 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
 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公將其一工商之/鄉𨽻公國子帥
 五鄉焉髙子帥五鄉焉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
 之鼓有髙子之鼓春以蒐振旅秋以獮治兵是故卒
 伍整於里軍旅整於郊内教既成令勿遷徙夜戰聲
 相聞足以不乖晝戰目相視足以相識凡三軍教士
[149-11b]
 三萬人車八百乘周制戎車一乗歩卒七十二人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今齊車一乗五
 十人萬人為軍以齊法參周制車增三百乘/徒損三萬人吳子云齊桓募士五萬人未詳蓋如鄉
 之法五鄙制鄙三十家為邑邑有司制野鄙之政此/以下與郊内之
 政/異十邑為卒卒有卒帥十卒為鄉鄉有鄉帥三鄉為
 縣縣有縣帥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
 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長/也各使聴一屬焉是故正之
 政聴屬正五正聴/大夫之治牧政聴縣牧五屬大夫/聴縣帥之治下政聴鄉
 下政縣帥聴/鄉帥之治自邑積至於五屬為四十五萬家率九
[149-12a]
 家得一兵得甲十萬九十家一車得車五千乘可為
 三軍者四長勺之戰桓公自謂有帯甲十萬/車五千乘蓋斥地甚大非齊舊制蓋如遂
 之法以通國之數而遞征之率車用六之一士用十
 之三大畧依周變從輕便當時地廣參/用王畿之制正月之朝鄉
 長復事君親問焉嚴蔽明蔽賢下比之罰其賢者則
 鄉長進之官長書之公訾相之謂之三選國子髙子
 退而修鄉鄉退而修連連退而修里里退而修軌軌
 退而修伍伍退而修家五屬大夫復事擇其寡過者
[149-12b]
 而摘之亦嚴蔽賢蔽明下比之罰五屬大夫於是退
 而修屬屬退而修縣縣退而修鄉鄉退而修卒卒退
 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政既成以守則固以征則强
  蘇氏曰嘗讀周官司馬法得軍旅什伍之數其後
  讀管夷吾書又得管子所以變周之制蓋王者之
  兵出於不得已而非以求勝敵也故其為法要以
  不可敗而已至於威文非決勝無以定覇故其法
  在必勝繁而曲者所以為不可敗也簡而直者所
[149-13a]
  以為必勝也周之制萬二千五百人而為軍萬之
  有二千二千之有五百其數奇而不齊是以知其
  所以為繁且曲也今夫天度三百六十均之十二
  辰得三十者此其正也五日四分之一者此其奇
  也使天度而無奇則千載之日雖婦人孺子皆以
  坐而計唯其奇而不齊是故巧歴有所不能盡也
  聖人知其然故為之章會統元以盡其數以極其
  變司馬曰五人為伍五伍為兩萬二千五百人而
[149-13b]
  為軍二百五十十取三焉而為奇其餘七以為正
  四奇四正而八陣生焉夫以萬二千五百人而均
  之八陣之中宜其有奇而不齊者是以多為之曲
  折以盡其數以極其變鉤聨蟠屈各有條理故三
  代之興治其兵農軍賦皆數十百年而後得志於
  天下自周之亡秦漢陣法不復三代其後諸葛獨
  識其遺制以為可用以取天下然相持數歲魏人
  不敢决戰而孔明亦卒無尺寸之功豈八陣者先
[149-14a]
  王所以為不可敗而非以逐利勝者邪若夫管仲
  之制兵其可謂截然而易曉矣三分其國以為三
  軍五人為軌軌有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
  連有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五鄉一帥萬人為一
  軍公將其一髙國將其二三軍三萬人如貫繩如
  畫碁局踈暢洞達雖有智者無所施其巧故其法
  令簡一而民有餘力以致其死昔者嘗讀左氏春
  秋以為邱明最好兵法蓋三代之制至於列國猶
[149-14b]
  有存者以區區之鄭而魚麗鵞鸛之陣見於其書
  及至管仲陣法不少槩見者何哉蓋管仲欲以歲
  月服天下故變古司馬法而為是簡畧速勝之兵
  是莫得而見其法也其後吳晉爭長於黄池王孫
  雒教夫差以三萬人壓晉壘而戰陣百為行行百
  為陣行陣皆徹無有隠蔽援桴而鼓之勇怯盡應
  三軍皆讙晉師大駭卒以得志由此觀之不簡而
  直不可以决勝深惟後世不達繁簡之宜以取敗
[149-15a]
  北而三代什伍之數與管子所以治齊之兵雖不
  可盡用而其近於繁而曲者以之固守近於簡而
  直者以之决戰則庶乎其不可敗而有所必勝矣
  林氏曰如韋昭之說則是國内無農其六鄉為工
  商其十五則為兵而已五屬之地則皆農居之四
  民之外特有所謂士卒則是兵農分矣或曰齊變
  周制欲速得志於天下則釐國内之民在十五鄉
  者専使之為士卒亦必有田以授之第不使出租
[149-15b]
  稅供他役庶調發雖煩而民亦不怨若其工商之
  六鄉為農之五屬則皆不以為兵
  右齊兵制
 晉曲沃武公并翼僖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
 晉侯莊十/六年獻公之十六年始作二軍公將上軍太子
 申生將下軍以滅耿滅霍滅魏惠公韓之敗作州兵
 僖十五年恵公獲晉侯吕甥言於衆曰征繕以輔孺/子甲兵益多庶有益乎衆說晉於是乎作州兵五黨
 為州州二千五百家也率一家起五人則是一萬二/千五百人古制也孔穎達曰周禮卿大夫以歲時登
[149-16a]
 其夫家之衆寡辨其可任者州長則否今以/州長管人既少督察易精故使州長治之文公蒐
 於被廬作三軍僖公二/十七年郤縠將中軍郤溱佐之狐毛
 將上軍狐偃佐之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二軍則上
 軍為尊三軍則中軍為尊城濮之戰賦車七百乘五/萬
 一千五/百人按楚蒍啓疆曰晉十家九縣長轂九百其餘
 四十縣遺守四千而平公治兵邾南甲車四千乘則
 晉通國率亦五千乘用七百乘猶齊之法其後作三
 行以禦狄二十/八年荀林父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
[149-16b]
 左行成國不過三軍今復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
 名而實則為六軍按吳子晉文公召為前行/四萬以獲其志意即三行清原之
 蒐遂作五軍三十/年蓋文公雖增置三行自知其僭故
 罷之更為上下新軍襄公蒐於夷文公/六年舎二軍以復
 三軍之制景公邲之戰宣十/二年三軍增置大夫各一人
 則猶三行也至鞌之戰成二/年郤克請益車八百乘始
 作六軍賞鞌之功上中下各增/新軍成六軍韓厥趙括鞏朔韓穿
 荀騅趙旃皆為卿僭更王度若此厲公鄢陵之戰罷
[149-17a]
 新上軍十六/年悼公初尚四軍襄公八年楚伐鄭/子展曰四軍無闕其後
 新軍無帥公使其什吏帥其卒乘官屬以從於下軍
 明年遂舍之襄十/四年傳曰禮也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
 蓋自文公僭王度至悼公方革焉
  右晉兵制
 魯自禽父封於曲阜及僖公能復周公之宇其詩曰
 公車千乘說者以為大國之賦也又公徒三萬說者
 以為大國之軍也故知三軍魯之舊其曰三萬舉成
[149-17b]
 數也實三萬七/千五百人宣公奢泰初稅畝什二而稅既益民
 稅及成公謀伐齊元/年作丘甲丘各一甲又益民賦率
 一甸而加步卒二十四人甲士一人三甸而加一乘
 兵車之賦非復司馬法之舊矣
  程氏曰周禮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十
  六井出戎馬一匹牛三頭四丘為甸甸方八里六
  十四井出長轂一乘戎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
  人步卒七十二人又成方十里出長轂一乘古者
[149-18a]
  或以甸為乘或以乘為甸以甸為乘稍人掌丘乘
  之政令禮記為社丘乘粢盛是也以乘為甸衞良
  夫乘甸兩牡是也蓋乘者甸之賦甸者乘之地甸
  方八里據地言之成方十里無溝洫言之其實一
  也今作丘甲者即丘出甲一人是一甸之中共百
  人為兵也榖梁以為甲非人人之所能為杜預以
  為丘出甸賦加四倍誤矣
  胡氏曰魯至昭公時嘗蒐於紅至增三之一耳明
[149-18b]
  年戰於鞌四卿並出前此春秋未有/累書帥師者襄公十一年
  三桓改作三軍三分魯而各征其一季氏使其乘
  之人以其役邑入者無征不入者倍征孟氏使其
  半為臣若子若弟叔孫氏使盡為臣不然不舎至
  是中軍削矣昭公五年遂舍中軍四分公室季氏
  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之而貢於公季氏専將一
  軍而孟仲各専一軍之半公無軍焉八年蒐於紅
  自根牟至於商衛根牟魯東界商宋也/魯西南境衞北隣也革車千乘
[149-19a]
  故邾人告吳曰魯賦八百乘邾六百乘蓋竭作也
  考之春秋書蒐五皆在昭定之世自蒐紅之後繼
  大蒐於北蒲十一/年於昌閭二十/二年又於北蒲者再定/公
  十三年/十四年獨異於他公者用見二公在位君不得有
  其國而奪於大夫大夫不得専其政而制於陪臣
  各恃兵威以為强假大蒐之名隂擇其材力可任
  者以植私黨使國人莫敢睥睨終於不可制蓋傷
  公室削弱疾臣下恣横也迄哀公十二年用田賦
[149-19b]
  又以夫田而賦軍旅之征悉變邱乘之制民無餘
  力矣兵賦之法因其田財九夫為井十六井為邱/通出馬一匹牛三頭今欲别其田及家財各
  為一賦故言田賦古者田以出粟為主而足食賦/以出軍為主而足兵今開田而賦軍旅之征非矣
  右魯兵制
 楚自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武王始為軍政
 作荆尸以伐隨授師孑以立陳法莊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師孑焉以伐
 隨按宣十二年隨武子論楚之兵曰荆尸而舉杜預/曰荆楚也尸陳也楚武王始更此為陳法遂以為名
 孑鎗屬亦楚陳所利大抵陳中有利於長兵者有利/於短兵者弓矢利逺是長兵孑是短兵蓋楚麥用孑
[149-20a]
 為/陳成王地方千里城濮之役僖二十/八年子玉請戰王怒
 少與之師唯西廣東宫與若敖之六卒從之大抵皆
 非正軍制亦非古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蓋兵/屬子玉者子西將左子上將右當
 是西廣東宫之兵傳曰楚右師左師潰楚敗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杜曰三軍惟中軍完則不敗者
 止若敖之六卒楚軍有兩廣即其親軍今曰西廣止/分其一而已杜注東宫曰太子有宫甲分取以給之
 按文元年宫臣以宫甲圍成王是宫中兵也若敖楚/武王之祖父葬若敖者子玉之祖也杜預曰六卒子
 玉宗人之兵六百人言不悉師以益之於時子玉既/為令尹而乃請戰蓋欲增兵耳若敖之六卒乃子玉
 家兵觀宣公四年楚子與若敖氏戰/於臯滸敢於敵君戰則兵强可知穆王按晉文襄
[149-20b]
 覇之後楚益强大時則嚴環衞之屬文元年傳潘崇/掌環列之尹杜
 注宫衞之官列兵而環王宫又宣十二年傳内官序/當其夜以待不虞注官當同環列之尹都君子王馬
 之屬所以親衞/於王出入同之厥貉之會陳鄭及宋受役於司馬以
 田孟諸時則有右盂左盂兩甄之制文十年會於厥/貉宋道楚子以
 田孟諸宋公為右盂鄭伯為左盂期思公復遂為右/司馬子朱及文之無畏為左司馬杜注盂田獵陳名
 將獵張兩甄故置二左司馬蓋期思公復遂一人為/右司馬當中央則左司馬二人為兩甄矣兩甄猶言
 兩/翼莊王覇强克庸以來文十/六年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
 于民生之不易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于勝
[149-21a]
 之不可保逮邲之戰宣十/二年軍制備矣蓋兆於武王備
 於莊王𫝊莫詳焉三軍以為正軍傳曰楚子北師次/於邲沈尹將中軍
 子重將左軍子反將右軍此三軍者蓋正軍也是時/孫叔敖為令尹秉政不在三軍之數如南轅反斾軍
 進退皆由之故知令/尹為兼統三軍矣二廣以為親軍傳載欒武子言/楚軍制曰其軍
 之戎分二廣右廣初駕數及日中左受之至於昬内/官序當其夜鄭氏曰廣平横陳之車杜預注二廣君
 之親兵按傳楚子分左右廣雞鳴而駕日中而說左/則受之日入而說許偃御右廣養由基為右彭名御
 左廣屈蕩為右王乘左廣以逐趙旃杜預注楚王更/迭載之故各有御傳又曰王見右廣將從之乘屈蕩
 尸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終自是楚之乘廣先左蓋/左右二廣為王親軍右廣初駕以及日中左廣受之
[149-21b]
 以及日入嘗在王側内官序當其夜若今之當更循/環衞敵安當掩襲親軍之制詳矣僖二十八年西廣
 從子玉時子玉専軍政故分西廣以屬之今邲之戰/則二廣皆以侯王迭載其曰楚之乘廣先左杜預雖
 云以乘左得勝然實則楚人尚左/故親軍分為二廣而王則乘左游闕以為游兵傳/使
 潘黨率游闕四十乘從唐侯游闕蓋游兵往來游補/闕者觀兵陳何處為薄則從而補之所謂奇軍以防
 敗失由正軍中逐旋分/出不係步伍之數也廣有一卒卒偏之兩傳曰廣/有一卒
 卒偏之兩又曰楚子為乘廣三十乘分為左右司馬/法百人為卒卒二十五人為兩車十五乘為大偏九
 乘為小偏其尤大者又有二十五乘之偏今一廣十/五乘則古大偏之法而曰卒偏之兩者孔頴逹謂兩
 廣之别各有一卒之兵百人也言一卒之外復有十/五乗之偏并二十五人之兩既 一卒又云卒偏之
[149-22a]
 兩言卒之者成辭婉句耳蓋防正軍有敗/則以偏卒易之正卒有闕則以偏卒補之於陳則分
 左右二拒傳曰尹齊將右拒卒以逐下軍使潘黨率/游闕四十乘從唐侯以為左拒以從上軍
 亦猶鄭二拒蓋楚子在中軍與晉中軍相對臨戰分/此二拒右拒當晉下軍左拒當晉上軍故杜預謂為
 陳/名調卒之法商農工賈不敗其業卒乘輯睦不奸於
 事行軍之典則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百
 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軍行右轅左追蓐凡兵/車有甲士有步卒甲士
 在車不供碎役分步卒為前左右三處兵車一轅服/馬夾之而言夾轅者步卒被主分左右者軍行時又
 分之在兩廂挾轅以為戰備傳曰令尹南轅又曰改/乘轅楚陳以轅為主以轅表車正是挾車嚴兵以備
[149-22b]
 不虞其應左右者使之追步草蓐令離道求草不近/兵車蓐謂卧止之草以為宿備豫定左右之别在道
 分使之故云軍行至於對陳則在車左右前茅慮無/爾雅曰茅明也在前者明為思慮所無之事恐卒有
 非常則預告軍衆使知而為備如今軍行令人逺在/軍前斥度候望虞有伏兵使踰行人持以絳及白為
 幡與軍人為私號曲禮前有水則載青旌之𩔖是也/茅明釋言文舍人曰茅昧之明也杜預注或曰時楚
 以茅為旌義未詳中權是中軍大將軍進退之權三/軍之心在此權者謂謀之髙下輕重皆當後勁以精
 兵為殿後世勁兵多在前或被撃敗則後無應勁兵/之後此最良法百官象物而動物猶𩔖也謂旌旗畫
 物𩔖也百官尊卑不同象其所見之物而行動軍之/政教不待號令而自備周禮大司馬仲秋教治兵辨
 旗物之用王載太常諸侯載斾軍吏載旅師都載旌/鄉遂載斾郊野載旐百官載旟凡旗有軍衆者畫異
[149-23a]
 物無者帛而已尊卑所建各有物𩔖此/云象物而動謂軍行時當指治兵之法行軍之翼日
 則輜重至乙卯王乘左廣以逐趙旃及昏楚師軍於/邲晉之餘師不能軍丙辰楚重至於邲杜
 注輜重也楚輜重嘗後正軍一日蓋楚軍有法輜重/若與正軍過逺則有邀撃之患過近則重兵纔亂正
 軍亦漬後世用兵先撃輜重取勝者多蓋以非太/近則太逺以是知楚輜重逺大兵一日為得宜也
 此皆軍政之善者也若共王之世公子嬰齊為簡之
 師組甲被練皆創名之襄三年傳楚子重伐吳為簡/之師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
 練三千簡謂選擇也杜預注組甲被練皆戰備也組/甲漆甲成文被練之袍賈逵云組甲以組綴甲車士
 服之被練帛也以帛綴甲步卒服之孔頴達曰甲貴/牢固練若不固宜皆用組何當造不牢之甲而令步
[149-23b]
 卒服之豈欲其被傷故使甲不牢也若練以綴甲何/以謂之被又組是條繩不可為衣服安得以為甲裏
 杜言組甲漆甲成組文今時漆甲有為文者被練文/不言甲必非甲名被是被覆衣著之名故以練袍被
 於身上雖並無明證而杜說近之吕祖謙曰組/甲被練皆擇兵之精者被練若今之軟纏之𩔖康王
 以蒍掩為司馬始井沃衍牧隰臯賦車籍馬而有車
 兵徒兵甲楯之數襄二十五年楚蒍掩為司馬子木/使莊賦數甲兵掩書土田牧隰臯
 井衍沃量入修賦賦車籍馬賦車/兵徒甲兵楯之數既成以授子木靈王斥地益大陳
 蔡不羮邑賦千乘於是有五帥左氏傳吳人敗諸/豫章獲其五帥
 王簡上國東國之兵都外都師精練有法昭十四年/楚平王使
[149-24a]
 然丹簡上國之兵於宗邱且撫其民使屈罷簡東國/之兵於召陵亦如之好於邉疆息民五年而復用師
 杜預注上國都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按下云簡東國之兵亦如此知此是簡西國之兵
 也西國東國皆是楚人在國之東西者孔頴達/曰西為上則東為下下言東則此是西互見也至若
 成丁則若申息之子弟僖二十八年楚子入居於申/子玉城濮之敗王使謂之曰
 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杜預/曰申息二邑子弟皆從子玉而死士兵則若都君子
 按之則若王馬之屬昭二十七年傳左司馬戍帥都/君子與王馬之屬以濟師杜注
 在都邑之士有復除者賈逵云平常免其行役事急/乃使之耳君子既有士則不調發唯吳楚多有此事
 急則從如越有君子六千人是也王馬之屬王/養馬官屬校人之𩔖凡此皆以急調役非常法其為
[149-24b]
 舟師以待吳寇而卒莫能以得志故曰吳用木也我
 用革也楚用舟師自康王始考之經傳吳自成七年/始入州來暨共王卒繼侵楚明年敗楚於臯
 舟之隘是吳利在舟師楚懼無以敵吳後十年康王/始為舟師以畧吳疆而吳乃滅巢昭王時救潛之役
 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河内而還竟無成功其後囊瓦/伐吳師於豫章吳人見舟豫章而潛師於巢遂敗楚
 師入郢之後吳太子終纍又敗楚舟師獲其帥蓋楚/雖以備吴置舟師而實莫能勝亦地形用便有不同
 耳/
  右楚兵制
 秦自非子為孝王養馬汧渭之間封為附庸至秦仲
[149-25a]
 始大秦仲之孫襄公當平王初興兵討西戎以救周
 平王東遷遂有岐豐之地列為諸侯地與戎相錯襄
 公修其車馬備其兵甲武事備矣至穆公覇西戎始
 作三軍殽之役三帥而車三百乘又置陷陣吳子秦/置陷陣
 三/萬魯定公五年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救楚兵力
 益以强盛及孝公用商鞅定變法之令令民為什伍
 而相收連坐告姦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姦者與降敵
 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
[149-25b]
 以率音/律受上爵為私鬬者各以輕重被刑宗室非有
 軍功論不得為屬籍行之十年民勇於公戰怯於私
 鬭又以秦地曠而人寡晉地狹而人稠誘三晉之人
 耕秦地優其田宅而使秦人應敵於外大率百人則
 五十人為農五十人習戰凡民年二十三附之疇官
 給郡縣一月而更謂卒復給中都一歲謂正卒復屯
 邉一歲謂戍卒凡戰獲一首賜爵一級自公士至大/庶長十八級
 後通闗内列/侯二十級皆以戰功相君長長平之役年十五以
[149-26a]
 上悉發又非商鞅之舊矣
  右秦兵制
 蘇秦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二水/名北有林胡
 樓煩樓煩屬鴈門郡二/胡國名朔嵐已北西有雲中九原二郡/名南有滹
 沱易水地方二千里帯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
 匹粟支數年南有碣石鴈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
 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栗矣此所謂之天府也 說趙
 肅侯曰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强於趙趙地方二
[149-26b]
 千餘里帯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西有
 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臣竊以天下地
 圖按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於
 秦六國為一并力西向而攻秦破秦必矣 說韓宣
 惠王曰韓北有鞏洛成臯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
 東有宛穰二縣/名洧水南有陘山地方九百餘里帯甲
 數十萬天下之强弓勁弩皆從韓出谿子南方谿子/蠻夷柘弩
 皆善/材少府時力距來者韓有谿子弩又有少府所造/二種之弩按時力謂作之得
[149-27a]
 時力倍於常故名時力距來者謂/弩勢勁利足距來敵也見淮南子皆射六百步之外
 韓卒超卒而射百發不暇止逺者括蔽洞胷近者鏑
 弇心韓卒之劒㦸皆出於冥山冥山在/朔州北棠谿在豫州/偃城
 墨陽淮南子曰墨/陽之莫邪也合賻戰國罙作合伯春/秋後語作合相鄧師宛馮
 鄧國有功鑄劒因名鄧師宛人/於馮池鑄劒故號宛馮在滎陽龍淵太阿二劒/名皆陸
 斷牛馬水截鵠鴈當敵則斬堅甲鐡幕革抉㕹芮抉/音
 決謂以革為射決決射韝也㕹音/伐謂楯也芮謂繋盾之紛綬也無不畢具以韓卒
 之勇被堅甲疏勁弩帯利劒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149-27b]
 說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鴻溝陳汝南許郾昆陽
 召陵舞陽新都新郪東有淮頴煑棗無胥西有長城
 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棗地方千里地名雖小然而
 田舍廬廡之數曾無所芻牧人民之衆車馬之多日
 夜行不絶輷輷殷殷輷麾宏反/殷音隠若有三軍之衆臣竊
 量大王之國不下於楚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即/魏
 氏武卒也注見/後班固刑法志蒼頭二十萬謂以青布裹頭以異於/衆荀子魏有蒼頭二十
 萬是/也奮撃二十萬厮徒十萬厮養之卒謂養/馬賤者亦為兵車六百
[149-28a]
 乘騎五千匹此其過越句踐武王逺矣 說齊宣王
 曰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
 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餘里帯申數十萬粟如
 邱山三軍之良五家之兵五家即/五國進如鋒矢戰如雷
 霆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背泰山絶清河渉勃海
 也言臨淄自足齊有軍/役不用度河取二部臨淄之中七萬户臣竊度之
 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逺縣而臨
 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 說楚威王曰楚天下之
[149-28b]
 强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
 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里
 帯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伯王之資也
 班固漢書刑法志曰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並為戰國
 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夸視師古曰視/讀曰示而秦
 更名角抵師古曰抵音丁/禮反解在武紀先王之禮没於淫樂中矣
 雄桀之士因埶輔時作為權詐以相傾覆吳有孫武
 齊有孫臏師古曰臏/音頻忍反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禽敵立
[149-29a]
 勝垂著篇籍當此之時合從連衡師古曰衡横也戰/國時齊楚韓魏燕
 趙為從秦國為衡從音子容反謂其地形/南北從長也秦地形東西横長故為衡也轉相攻伐
 代為雌雄師古曰代/亦迭也齊愍以技撃强孟康曰兵家之/技巧技巧者習
 手足便器械積機/闗以立攻守之勝魏惠以武卒奮師古曰/奮盛起秦昭以銳
 士勝師古曰/銳勇利世方爭於功利而馳說者以孫吳為宗
 時唯荀卿明於王道而非之曰彼孫吳者上埶利而
 貴變詐施於暴亂昏嫚之國君臣有間師古曰言有/間隙不諧和
 上下離心政謀不良故可變而詐也夫仁人在上為
[149-29b]
 下所卬卬讀/作仰猶子弟之衞父兄若手足之扞頭目何
 可當也扞禦/難也鄰國望我歡若親戚芬若椒蘭顧視其
 上猶焚灼仇讎人情豈肯為其所惡而攻其所好哉
 故以桀攻桀猶有巧拙以桀攻堯若卵投石夫何幸
 之有師古曰言/往必破碎詩曰武王載斾有䖍秉鉞如火烈烈
 則莫我敢遏師古曰殷頌長發之詩也武王謂湯也/䖍敬也遏止也言湯建號興師猶本仁
 義雖執戚鉞以敬為先故/得如火之盛無能止也言以仁義綏民者無敵於
 天下也若齊之技撃得一首則受賜金事小敵脆則
[149-30a]
 媮可用也師古曰媮與/偷同謂茍且事鉅敵堅則渙然離矣是亡
 國之兵也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服䖍曰作大甲三/屬竟人身也蘇林
 曰兜鍪也盆領也髀襌也如淳曰上身/一髀褌一踁繳一凡三屬也屬聨也操十二石之
 弩負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帯劒贏三日之糧師/古
 曰个讀曰个个枚也胄兜鍪也冠胄帯劒/者著兜鍪而又帯劒也贏謂擔負也音盈日中而趨
 百里師古曰中/一日之中中試則復其户利其田宅師古曰中/試試之而
 中科條也復謂免其賦稅也利田宅者給/其便利之處也中音竹仲反復音方目反如此則其
 地雖廣其稅必寡其氣力數年而衰是危國之兵也
[149-30b]
 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師古曰陿地小/也隘險固也酷
 重辱也烈/猛威也刼之以埶隠之以阸鄭氏曰秦地多隘蔵/隠其民於隘中也臣
 瓚曰秦政急峻隠括/其民於隘狹之法狃之以賞慶道之以刑罰師古/曰狃
 串習也音女救/反道讀曰導使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戰無由也
 功賞相長五甲首而𨽻五家服䖍曰能得著甲者五/人首使得𨽻役五家也
 如淳曰役𨽻五/家是為相君長是最為有數故能四者有勝於天下
 然皆干賞蹈利之兵庸徒鬻賣之道耳師古曰/鬻音育未有
 安制矜節之理也師古曰/矜持也故雖地廣兵彊鰓鰓常恐
[149-31a]
 天下之一合而共軋已也蘇林曰鰓音慎而無禮則/葸之葸鰓懼貌也張晏曰
 軋踐轢也師古曰鰓音/先祀反軋音於黠反至乎齊桓晉文之兵可謂入
 其域而有節制矣孟康曰入王兵/之域而未盡也然猶未本仁義之
 統也故齊之技撃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
 可以直秦之銳士師古曰直/亦當也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
 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故曰
 善師者不陳師古曰戰陳之義本因陳列為名而音/變耳字則作陳更無别體而末代學者
 輙改其字旁從車非經史之本/文也今宜依古不從流俗也善陳者不戰善戰者
[149-31b]
 不敗善敗者不亡若夫舜脩百僚咎繇作士師古曰/士師理
 官謂司寇/之職也命以蠻夷猾夏寇賊姦宄而刑無所用所
 謂善師不陳者也湯武征伐陳師誓衆而放禽桀紂
 師古曰謂湯誓/泰誓牧誓是也所謂善陳不戰者也齊桓南服彊楚
 使貢周室師古曰謂僖四年伐楚次於/陘責包茅不入王祭不供也北伐山戎為
 燕開路師古曰謂莊三十年/伐山戎以其病燕故存亡繼絶功為伯首師/古
 曰謂存三亡國衞/邢魯也伯讀曰覇所謂善戰不敗者也楚昭王遭闔
 廬之禍國滅出亡師古曰謂定四年吳入郢楚/子出涉雎濟江入於雲中也父老
[149-32a]
 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無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
 賢也相與從之或犇走赴秦號哭請救師古曰謂申/包胥如秦乞
 師也犇/古奔字秦人為之出兵師古曰謂秦子蒲子武/帥車五百乗以救楚也二國
 并力遂走吳師師古曰謂子蒲大敗夫槩王於沂/薳射之子從子西敗吳師於軍祥
 王返國師古曰吳師已/歸楚子入郢所謂善敗不亡者也若秦因
 四世之勝據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奮
 其爪牙禽獵六國以并天下師古曰言如/獵之取獸窮武極詐
 士民不附卒𨽻之徒還為敵讎師古曰謂陳勝吳/廣英布之徒也
[149-32b]
 起雲合果共軋之師古曰猋疾風也如猋之起言其/速也如雲之合言其盛也猋音必
 遥/反斯為下矣凡兵所以存亡繼絶救亂除害也故伊
 吕之將子孫有國與商周並師古曰言其/同盛衰也至於末世
 茍任詐力以快貪殘爭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滿野
 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國滅亡於後師古/曰孫
 武孫臏吳起/商鞅白起也報應之埶各以𩔖至其道然矣
  自周室以東諸侯强大僭侈兵法軍制國自為政
  俱非先王之舊晉楚齊秦其尤也魯雖弱國而軍
[149-33a]
  制亦屢變故摭左氏内外傳諸書畧考諸國之兵
  制至戰國時六王爭强軍政雖無可考而畧見於
  蘇秦之說班孟堅西漢刑法志論兵多述春秋戰
  國時事頗有可考故具載之
秦始皇既并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聚天下兵
器於咸陽鑄為鐘鐻講武之禮罷為角觝是時北築長
城四十餘萬南戍五嶺五十餘萬驪山阿房之役各七
十餘萬兵不足用而後發謫矣其後里門之左一切發
[149-33b]
之而勝廣起里門左謂閭里之左凡居者以富强為右/貧弱為左秦役戍多富者役盡兼取貧弱
而發/之也
  山齋易氏曰始皇既并天下北築長城南戌五嶺
  又有驪山阿房之役兵不足用乃至發謫先發弛
  刑之𩔖次發西賈人之𩔖次發治獄不直者之𩔖
  次以隠官刑徒者次以嘗有市籍者又其次則大
  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先發里門之左名閭左之
  戍未及發右而二世立復調材士五萬人以衞咸
[149-34a]
  陽民不聊生天下騷動而勝廣起矣是時楚兵百
  萬而秦發近縣不及乃赦驪山徒奴産子以擊盗
  及關東盗賊益熾又發關中卒以撃之而章邯三
  歲將兵亡失已十數萬坑於降楚者又二十餘萬
  沛公入關而秦遂以亡原秦之亡皆起於兵備廢
  弛而倚辦於倉卒髙祖鑒其弊而於郡國京師兵
  備嚴整且内外有相制之勢漢法之善者也
  按班史以銷鋒鏑弛武備為秦之所以亡山齋因
[149-34b]
  而發明其說然愚以為秦之亡非闗於兵弛也當
  時盡吞六雄威震六合彼胡越僻在裔夷豈能為
  纎芥之害而發百萬之師以戍之驪山阿房之役
  又復數十萬健卒壯士虚耗於無用之時糜爛於
  不切之役蓋側目倒戈相挺而並起者皆秦兵也
  史記言先是諸侯吏卒繇使屯戍過秦中者秦中
  吏卒遇之多無狀及章邯以秦軍降諸侯諸侯吏
  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怨
[149-35a]
  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
  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又盡誅吾父母
  妻子奈何諸將微聞其語以告項羽羽乃盡坑秦
  卒二十餘萬人夫此二十萬人者即十餘年前王
  翦王賁等將之以横行天下誅滅六雄者也國有
  興廢而士心之勇怯頓殊異哉然章邯之降也特
  以畏趙髙之讒二世之誅而其兵固非小弱亦未
  嘗甚敗衂也而此二十萬人者亦復弭耳解甲而
[149-35b]
  曾無異辭雖明知必蹈禍機反幸諸侯之入闗以
  紓禍所謂寡助之至親戚叛之者歟
 
 
 
 
 
 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