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九十四
[094-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九十四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宗廟考四
  天子宗廟
英宗治平初景靈宫西園作仁宗神御殿曰孝嚴别殿
曰寜真齋殿曰迎釐景靈西門曰廣祐眀年奉安次日
太后酌獻大臣分獻天興諸殿特支在京諸軍班錢
[094-1b]
 初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以聖祖臨降作景靈宫至天
 聖元年二月詔修宫之萬夀殿以奉真宗皇帝殿成
 榜曰奉真眀道二年又建廣孝殿十月二十九日奉
 安章懿皇后神御儀衞迎導祭告皆如天聖二年奉
 真殿禮治平元年三月又詔就宫之西園建殿以奉
 仁宗皇帝八月殿成榜曰孝嚴二年四月十七日奉
 安御容帝親行酌獻命大臣分詣諸神御代行禮翌
 日皇太后酌獻皇后大長公主以下内外命婦陪位
[094-2a]
 於庭詔每嵗下元朝謁如奉真殿儀九月詔名齋殿
 曰迎釐十二月名宫之西門曰廣祐凡七十年間神
 御在宫者四其他寓諸寺觀者十一所元豐五年神
 宗皇帝始就景靈宫作十一殿在京宫觀寺院神御
 悉皆迎奉入内盡合帝后而奉以時王之禮元祐元
 年作宣光殿後改為/徽音殿紹聖二年作顯承殿元符三年
 作西宫以顯承殿為館御之首易名曰大眀又作坤
 元殿重光殿政和四年作柔儀殿於是兩宫合為前
[094-2b]
 殿九後殿八山殿十六閣一鐘樓一碑樓四經閣一
 齋殿三神厨二道院一東宫正南門曰景靈宫門門
 内有東西横門其北曰天興殿門門内曰天興殿以
 奉聖袓九天司命天尊大帝玉石像刻真宗皇帝聖
 容侍立大中祥符/五年作及奉僖祖皇帝順祖皇帝翼祖皇
 帝版位元豐五/年祔東西廊門曰左右正元殿後門曰保
 寧以奉元天大聖后像大中祥符/五年作及文懿皇后惠明
 皇后簡穆皇后孝惠皇后孝章皇后淑徳皇后章懐
[094-3a]
 皇后版立元豐五/年祔閣上奉聖祖及六僊官大中祥符/五年作
 自西横門西出凡前後殿各三曰天元殿以奉宣祖
 皇帝山殿曰来寧其後曰太始殿以奉昭憲皇后山
 殿曰宴娭次西曰皇武殿以奉太祖皇帝山殿曰靈
 㳺其後曰儷極殿以奉孝眀皇后山殿曰凝神又西
 曰大定殿以奉太宗皇帝山殿曰天㳺其後曰輝徳
 殿以奉懿徳皇后眀徳皇后元徳皇后山殿曰冷風
 自東横門東出凡前後殿各三曰熈文殿以奉真宗
[094-3b]
 皇帝山殿曰太虚其後曰衍慶殿以奉孝穆皇后章
 獻眀肅皇后章懿皇后山殿曰丹臺次西曰美成殿
 以奉仁宗皇帝山殿曰晨霄其後曰繼仁殿以奉慈
 聖光獻皇后山殿曰靈崑又西曰治隆殿以奉英宗
 皇帝山殿曰昭清其後曰徽音殿以奉宣仁聖烈皇
 后山殿曰寧真齋殿在天興殿之東曰眀福西曰迎
 釐神厨道院皆在宫之西南西宫正南門曰燕昌門
 其北曰大眀殿門門内曰大眀殿以奉神宗皇帝山
[094-4a]
 殿曰靈徳其後曰坤元殿以奉欽聖憲肅皇后欽成
 皇后欽慈皇后山殿曰顯光其西曰世徳門其北曰
 重光殿門門内曰重光殿以奉哲宗皇帝山殿曰靈
 臺其後曰柔儀殿以奉昭懐皇后山殿曰靈娭齋宫
 在宫之東偏正南曰昭徳門門内曰潔誠殿神厨正
 宫之東南殿閣齋宫及廊廡共為屋二千三百二十
 區凡累朝文臣執政官武臣節度使以上並圖形於
 兩廡
[094-4b]
 元豐時修定儀注所言先王之制設廟於前以象生
 之有朝設寝於後以象生之有寝廟以蔵木主列昭
 穆之序寝有衣冠几杖象平生之居先儒謂薦其血
 毛腥其爼為薦上古之食退而合享體其犬豕牛羊
 為薦今世之食儀禮曰燕飬饋羞湯沐之饌如他日
 者鄭氏云孝子不忍一日廢其事親之禮故也後世
 因之故方其薦上古之食於廟則時王之制有所不
 行薦今世之饌於寝則先王之禮有所不用有唐追
[094-5a]
 尊老氏立太清宫於西都凡将郊祀必先朝焉嵗四
 孟月亦先薦焉天寳詔曰我祖澹然常在為道之宗
 既殊有盡之期湏依生事之禮以祭用質眀乃尚隂
 之義故改以卯初冕服策祝非事生之謂故停而不
 用章聖皇帝席厚徳之流光推璿源之自出乃崇琳
 館以事聖祖雖採太清之儀實兼原廟之制聖聖纂
 承益昭前烈然而如在之容或寓於浮圖之祠朝拜
 之日尚因於道家之禮至於儀物雜以古今義或未
[094-5b]
 稱時亦有待陛下純孝自天至誠繼志肆宏屋宇裒
 合僊聖規模恢廓咸出睿畫旬嵗之間其功大就将
 期落成之始聿嚴親饗之事爰勅有司議其典式伏
 按原廟雖出於近世餘意乃祖乎先王夫孝子之於
 親事亡如事其生思之欲見其人齋三日必見其所
 為齋者不敢以生事之故有廟焉示不忘古所以神
 之也不敢以亡事之故有寝焉以象其平生所以親
 之也多方以求之而其肹饗如在左右故曰唯孝子
[094-6a]
 為能饗親陛下比詔禮官講眀太廟之禮斷之以古
 其非先王之法者去而弗用則今日設原廟之禮宜
 酌今制猶前日之詔意也周官四時之祭春曰祠夏
 曰禴秋曰嘗冬曰烝皆於首時盖君子感時物之變
 而思其親得疏數之中者也伏請以四孟月吉朝獻
 景靈宫天子常服行事薦聖祖殿以素饌神御殿以
 饍羞噐服儀物悉從今制登降薦獻參酌朝謁之儀
 凡古之事一切不違以合先王事亡如存之義縁饗
[094-6b]
 儀注乞下夲所詳定從之時祖宗帝后神御皆寓於
 宫觀寺院在京師者十有五神宗作景靈宫而在京
 寺觀神御悉迎奉入内所存者惟萬夀觀延聖廣愛
 寧華三殿焉後又詔宗室宫院有祖宗御容遣内侍
 奉迎藏於天章閣自是臣庶之家凡有御容悉取藏
 禁中
治平四年神宗已/即位英宗皇帝将祔廟太常禮院請以神
主祔於太廟第八室僖祖皇帝文懿皇后神主依唐故
[094-7a]
事祧藏於西夾室自仁宗而上順祖以次升遷請下兩
制以上參議翰林學士承㫖張方平等議同堂入室廟
制已定僖祖當祧合於典禮九月奉安入室帝后神主
奏告太廟祧藏僖祖皇帝文懿皇后神主於西夾室祔
英宗於太廟罷僖祖諱及文懿皇后忌日
熈寧五年中書門下言夲朝自僖祖以上世次不可得
而知則僖祖有廟與商周稷契疑無以異今毁其廟而
藏主於夾室替祖考之尊而下祧於子孫殆非所以順
[094-7b]
祖宗孝心事亡如存之義請以所奏付之兩制詳議而
擇取其當者時王安石為相不主祧遷之議故復有此
請乃復奉僖祖於太廟遷順祖神主藏於夾室
 翰林學士元絳知制誥王益柔陳繹曾布直舍人院
 許将張琥上議曰自古受命之王既以功徳饗有天
 下皆推其夲統以尊事其祖故商周以契稷為始祖
 者皆以承其夲統而非以有功與封國為重輕也諸
 儒以契稷有功於唐虞之際故謂之祖有功若必以
[094-8a]
 有功而為祖則夏后氏不郊鯀矣今太祖受命之初
 立親廟自僖祖以上世次既不可得而知則僖祖之
 為始祖無疑矣倘謂僖祖不當比契稷為始祖是使
 天下之人不復知尊祖而子孫得以有功加其祖考
 也𫝊曰毁廟之主陳於太祖未毁廟之主皆升合食
 於太祖今遷僖祖之主而藏於太祖之室則是僖祖
 順祖翼祖宣祖祫祭之日皆降而合食也情文不順
 無甚於此請以僖祖之廟為太祖則合於先王之禮
[094-8b]
 意翰林學士韓維議曰昔先王既有天下迹其基業
 之所由起奉以為太祖所以推功美重夲始也故子
 夏序詩稱文武之功起於后稷後世有天下者特起
 無所因故遂為一代太祖太祖皇帝孝友仁聖睿知
 神武兵不血刃坐清大亂子孫遵業萬世䝉澤功徳
 卓然為宋太祖無可議者僖祖雖於太祖為髙祖然
 仰迹功業未見其有所因上尋世系又不知其所以
 始若以所事契稷奉之竊恐於古無考而於今亦有
[094-9a]
 所未安今之廟室與古殊制古者每廟異宫今祖宗
 同處一堂而西夾室在順祖之右考之尊卑之次似
 亦無嫌天章閣待制孫固請特為僖祖立室由太祖
 而上親盡迭毁之主皆藏之當禘祫之時以僖祖權
 居東向之位太祖順昭穆之列而從之取毁廟之主
 而合食則僖祖之尊自有所申以僖祖立廟為非則
 周人别廟姜嫄不可謂非禮祕閣校理王介請依周
 官守祧之制創祧廟以奉僖祖庶不下祧子孫夾室
[094-9b]
 以替逺祖之尊議既上帝頗以韓維之説為是而王
 安石以維言夾室在右為尊與固言禘祫僖祖居東
 向之説為非理帝亦然又問前代郊配與宗祀明堂
 之禮安石以尊僖祖為始祖則郊祀當以配天若宗
 祀眀堂則太祖太宗當迭配帝又疑眀堂以英宗配
 天與僖祖為始祖之説遂下禮官詳定同判太常寺
 兼禮儀事張師顔同知禮院張裕梁夀等議曰昔者
 商周之興夲於契稷故奉之為太祖後世受命之君
[094-10a]
 功業特起不因前代則親廟迭毁身自為祖鄭康成
 云夏五廟無太祖自禹與二昭二穆而已唐張薦云
 夏后以禹始封遂為不遷之祖是也若始封世近上
 有親廟則擬祖上遷而太祖不毁魏祖武帝則䖏士
 迭毁唐祖景帝則洪農迭毁此前世祖其始封之君
 以法契稷之眀例也唐韓愈有言事異商周禮從而
 變晋瑯琊王徳文曰七廟之義自由徳厚流光饗祀
 及逺非是為太祖申尊祖之祀其説是也禮天子七
[094-10b]
 廟而太祖之逺近不可以必故但云三昭三穆與太
 祖之廟而七未嘗言親廟之首必為始祖也國家以
 僖祖親盡而祧之奉景祐之詔以太祖皇帝為帝者
 之祖是合於禮矣國初張昭任澈之徒不能逺推隆
 極之制因緣近比請建四廟遂使天子之禮下同諸
 侯若使廟數備六則更當上推兩世而僖祖次在第
 三亦未可謂之始祖也謹按建隆四年親郊崇配不
 及僖祖開國以来大祭虚其東向斯乃祖宗已行之
[094-11a]
 意也請略倣周官守祧之制築别廟以藏僖祖神主
 大祭之嵗祀於其室太廟則一依舊制虚東向之位
 郊配之禮則仍其舊同知太常禮院蘇棁請即景靈
 聖祖之宫袝安僖祖即與唐祔獻懿二祖於興聖眀
 徳廟禮意無異同判禮儀事周孟陽知太常禮院宋
 充國禮院檢詳文字楊傑議玉牒帝系自僖祖而上
 世次莫知則僖祖為始祖無疑宜以僖祖配感生帝
 其舊制以祖宗配侑並無更易人情禮意莫不為順
[094-11b]
 同判太常寺兼禮儀事章衡請尊僖祖為始祖而次
 祧順祖以合子為父屈之義推僖祖侑感生之祀而
 罷宣袓配位以合祖以孫尊之義餘且如舊制帝以
 羣議紛紜不能决而馮京欲以太祖正東向之位安
 石力主元絳等初議遂從之帝問配天孰從安石曰
 宣祖見配感生帝欲改以僖祖配帝然之於是請奉
 僖祖神主為太廟始祖遷順祖神主藏之夾室孟春
 祀感生帝以僖祖配詔下太常禮院詳定儀注安石
[094-12a]
 夲議欲以僖祖配天帝不許故更以配感生帝
元豐元年詳定郊廟禮文所言古者父子異宫祖彌異
廟今之廟制與古不侔遂圖上八廟異宫之制以始祖
居中分昭穆為左右自北而南僖祖為始祖翼祖太祖
太宗仁宗為穆在右宣祖真宗為昭在左皆南面北上
詔詳定夲朝可行典禮陸佃張璪所議昭穆之位各不
佃璪詳議見朱子/論古今廟制條下詔俟廟制成日取㫖
  晦庵嘗言太祖昭穆廟制一事千五六百年無人
[094-12b]
  整理且以為神宗嘗討論舊典將復古制而惜其
  未及營建愚以為後王之失禮者豈獨廟制一事
  而廟制之説自漢以来諸儒講䆒非不詳明而卒
  不能復古制者盖有由矣如天子七廟三昭三穆
  并太祖之廟而七太祖百世不遷一昭一穆為宗
  亦如之餘則親盡迭毁其制則外為都宫内各有
  寝廟别有門垣太祖在北東向左昭右穆以次而
  南夫人而能知之也然此乃殷周之制殷以契為
[094-13a]
  太祖而成湯及三宗則為有功徳不毁之廟周以
  稷為太祖而文武則為有功徳不毁之廟其餘則
  親盡而毁夫契稷皆有大功於生民以此受封𫝊
  世至於湯武受命興王推其所自夲於稷契故奉
  之以為太祖舉無異詞若後之有天下者則皆功
  業特起不因前代然既即帝位必以天子之禮事
  其祖考如漢之太公晋之征西豫章唐之宣懿景
  元宋之僖順翼宣皆帝者之祖宗享七廟之嚴奉
[094-13b]
  可也若推以為太祖而比之稷契則固不侔矣是
  以韋元成劉歆諸人講論廟制備矣而終不能復
  殷周之制者盖太祖之位未定故也古之祫祭盖
  奉太祖與毁廟未毁廟之主而合祀之其制則太
  祖東向左昭右穆以次為位而祭之然唐世以景
  帝為太祖唐公李丙/髙祖父當中睿間則景帝世近在三
  昭三穆之内故禘祫則虚東向之位而太祖列於
  昭穆至代宗以後景帝方居第一室禘祫得以正
[094-14a]
  位然獻懿二祖景帝之/祖父親盡已毁而禘祫則合祭
  故當時建議者請景帝禘祫之時暫居昭穆屈己
  以奉祖宗而以獻祖東向然則唐世之祫祭如太
  祖東嚮之位其始也虚之其末也則景獻二帝迭
  處之矣然祭祀乃一時之禮虚其位可也迭䖏其
  位亦可也宗廟有百世之䂓既立太祖之廟不可
  復虚既入太祖之廟不可復遷姑以熙寧之事言
  之當時以僖祖為太祖而自翼祖以下至英宗為
[094-14b]
  三昭三穆是矣然禧祖夲無功徳非宋所以興而
  肇造區夏光啟後裔者藝祖太宗也今僖祖為百
  世不遷之太祖而藝祖太宗則親盡而毁之可乎
  藉曰以二祖同文武世室亦百世不毁然周之文
  武其功徳未嘗居后稷之右今以僖祖為太祖而
  藝祖太宗僅同世室終不足以厭人心盖宋太祖
  之廟非藝祖不足以當之而神宗之世纔及五代
  以藝祖為太祖則七廟未可立也漢以来崛起而
[094-15a]
  有天下者必合以天子之禮事其祖考於是尊為
  始祖或推以配天固不容論其功業之有無也逮
  其𫝊世既久子孫相承則自當以建邦啟土創業
  垂統者為太祖而創業者所祖之祖固未可以言
  百世不遷矣盖後世太祖之位隨世而遷太祖之
  議世各異論不能如殷契周稷之定於有天下之
  初而後世子孫竟無以易也然則歴代所以不能
  復殷周七廟之制者非不知古禮也正以追尊之
[094-15b]
  祖無一人可以擬稷契者是以太祖之議難决而
  太祖之位未定故耳
三年詳定禮文所言古者宗廟為石室以藏主謂之宗
祏夫婦一體同几共牢一室之中有左主右主之别正
廟之主各藏廟室西壁之中遷廟之主藏於太祖太室
北壁之中其埳去地六尺一寸今太廟藏主之室帝后
異䖏遷主仍藏西夾室求之於禮有所未合請新廟既
成並遵古制從之
[094-16a]
六年詔太祖孝惠皇后孝章皇后太宗淑徳皇后真宗
章懐皇后自别廟升祔太廟詳見后妃廟門
哲宗元祐元年禮部太常寺言有天下者事七世嘉祐
詔書定七世八室之制今神宗皇帝崇祔有日僖祖皇
帝為始祖萬世不遷翼祖皇帝在七世之外於世次當
祧先皇帝神主祔於太廟第八室翼祖皇帝簡穆皇后
劉氏神主依唐故事祧藏於西夾室置西壁石室中列
於順祖皇帝惠眀皇后之次自英宗皇帝上至宣祖皇
[094-16b]
帝以次升遷其祧藏之主毎遇祫享即如典禮從之
紹聖元年祔宣仁聖烈皇后神主於太廟
元符三年五月時徽宗/已即位禮部太常寺言晋成帝時宗廟
十室至康帝以成帝之弟承統不遷京兆府君始増一
室為十一室合於温嶠等諸儒全七世之議考之歴代
於禮為宜今哲宗升祔宜如晋成帝故事於太廟殿増
一室候廟成日神主祔第九室詔下侍從祕書省長貳
參議乃權祔於太廟夾室
[094-17a]
 權知開封府吴居厚等議曰以兄弟為世則親親之
 恩未盡而廟食已毁宜如禮部太常寺所請太廟増
 一室翰林學士承㫖蔡京議曰哲宗嗣神宗皇帝大
 統父子相承自當為世今若不祧逺祖不以哲宗為
 世則三昭四穆與太祖之廟而八宜深考載籍遷祔
 如禮吏部侍郎陸佃黄裳刑部侍郎郭知章中書舍
 人曽肇樞宻都承㫖范純禮議曰國朝自僖祖而下
 始備七世故英宗祔廟則遷順祖神宗祔廟則遷翼
[094-17b]
 祖今哲宗皇帝於神宗父子也如禮官所議更増一
 室則廟中當有八世况唐文宗即位則遷肅宗以敬
 宗為一世故事不逺将来哲宗皇帝祔廟當以神宗
 為昭上遷宣祖以合古三昭三穆之義詔如禮官所
 議先是李清臣為禮部尚書首建増室之議侍郎趙
 挺之等和之㑹清臣為門下侍郎論者多從其議惟
 曽肇等議異而蔡京别議與肇同二議既上清臣辯
 説甚力帝訖從之六月禮部請用太廟東室一間奉
[094-18a]
 安哲宗神主詔依所請太常寺言若就東夾室奉安
 不唯廟室不正兼狹隘不可容奉神之物請依八室
 制度増建一室依舊存立夾室詔依初㫖權行奉安
 太常少卿孫傑又言今先帝神主措之夾室即是不
 得祔於正廟與前詔増建一室之義不同昨用嘉祐
 故事專置使修奉而修奉之使乃請以夾室奉安神
 主亦與元置使之意相違請如太常前議増建一室
 尚書省言先皇帝祔享太廟増室在東與祖宗並列
[094-18b]
 今廟室未備行禮有期若告遷神主更修廟室則期
 日迫趣功力不及故湏權宜及時升祔隨即増修豈
 為簡薄比之前代修廟室不及權宜設幄行事者不
 為不至詔速依初㫖奉行八月癸亥帝自集英殿導
 哲宗神主至宣徳門外奉祠有司奉神主翰林學士
 承㫖蔡京題諡號行祔享之祭權祔於太廟夾室
詔特置景靈西宫奉安神宗皇帝於顯承殿為館御之
首昭示萬世尊異之意建哲宗皇帝神御殿於西以東
[094-19a]
偏為齋殿
 右正言陳瓘言近修建景靈西宫拆移元豐庫大理
 寺軍噐監鸞儀司等䖏以其地奉安神考哲宗神御
 然可得而議者有五事焉夫國之神位左宗廟右社
 稷今廟㩀社位不合經㫖此其可議一也刑獄之地
 必有殺氣今乃擇此以建宫廟此其可議者二也西
 宫之地雖云只移官舍不動民居而一寺一庫一監
 一司移於他䖏遷此就彼亦有居民此其可議者三
[094-19b]
 也昔者奉安祖宗帝后神御散於寺觀之内神考合
 集諸殿㑹於一宫今乃析而為二嵗時酌獻鑾輿分
 詣禮既繁矣事神則難此其可議者四也顯承殿奉
 安以来一祖五宗神靈恊㑹既久何用遷徙宗廟重
 事豈宜輕動此其可議者五也望别行詳議瓘又言
 陛下所以不敢輕改前議者謂神考素有修西宫之
 意蔡京親聞先訓而寔録備載其語故不可以不恭
 依也以臣觀之此乃蔡京矯誣神考之訓無足信者
[094-20a]
 元豐中神考於治隆殿後留基以待宣仁後因御史
 有請宣仁以其地為神考廟宫而紹聖大臣反謂宣
 仁輕蔑神考裁損廟制於是重建顯承殿以為奉安
 之地當哲宗之時蔡京最用事凡可以毁宣仁者無
 所不至豈有親聞神考之言可以證元祐之失而乃
 隠忍不聞於哲宗者乎臣是以知其為矯誣也不從
詔仁宗神考廟永祀不祧
 詔曰盖聞有天下者事七世則迭毁之制有常祖有
[094-20b]
 功而宗有徳則不遷之廟非一伏以藝祖應天順人
 肇造區夏太宗受命繼代底定寰宇真宗以聖繼聖
 撫全盛之運故仁祖並尊為百世不祧之廟恭惟仁
 宗皇帝躬天地之度以仁為治在位四十二年利澤
 施於四海蚤定大策授英宗以神噐功隆徳厚孰可
 擬議英宗皇帝享祚日淺未䆒施設神宗皇帝以聖
 神不出世之資慨然大有為於天下政令法度莫不
 革而新之功業盛大謙抑不居而廟祏之制未議尊
[094-21a]
 崇宜令禮官稽參故事考定仁祖神考廟制詳議以
 聞十一月權太常少卿盛次仲等言仁宗神考請如
 聖詔尊崇廟祏永祀不祧與天無極於是三省表請
 付外施行有詔恭依
崇寧二年詔祧宣祖以哲宗神主祔太廟第八室
 詔曰欽惟哲宗實繼神考𫝊序正統十有六年升祔
 之初朕方恭黙乃増一室於七世之外遂成四穆於
 三昭之間考禮與書曾靡有合比閲近疏特詔從臣
[094-21b]
 并與禮官博盡衆見列奏来上援㩀甚明謂夲朝自
 僖祖至仁宗始備七世當英宗祔廟上祧順祖暨神
 考祔廟又祧翼祖則哲宗祔廟父子相承自當為世
 祧遷之序典禮可稽覽之愓然敢不敬聼其合行事
 件令禮部太常寺詳議聞奏十二月禮部太常寺言
 祧遷之序當祧宣祖昭武睿聖皇帝昭憲皇后杜氏
 神主藏於西夾室居翼祖簡恭睿徳皇帝簡穆皇后
 劉氏石室之次當遷之主每遇祫享即依典禮其祧
[094-22a]
 遷祭告興工擇日學士院撰祝文望依故事詔恭依
三年詔増太廟為十室復翼祖宣祖廟
 詔曰朕惟有天下者事七世古之道也乃者有司以
 哲宗皇帝嗣承神考父子相繼自當為世故上祧宣
 祖於夾室據經合禮已依所奏去古既逺禮文殘闕
 諸儒之説不同鄭氏謂太祖及文武不祧之廟與親
 廟四并而為七是不祧之宗在七廟之内王氏謂非
 太祖而不毁不為常數是不祧之宗在七廟之外惟
[094-22b]
 我祖考功隆徳大萬世不祧者今已五宗則七廟當
 祧者二宗而已遷毁之禮近及祖考殆非先王尊祖
 奉先之意禮以義起稱情為夲可令有司集議典禮
 以聞禮官言先王之禮廟止於七後王以義起禮乃
 有増至九廟者詳酌典故當自朝廷禮部尚書徐鐸
 又言唐之獻祖中宗代宗與夲朝僖祖皆嘗祧而復
 令存宣祖於當祧之際復翼祖於已祧之後以備九
 廟禮無不稱九月詔曰有天下者事七世古之道也
[094-23a]
 惟我治朝祖功宗徳聖賢之君六七作休烈之盛軼
 於古先尊為不祧者至於五宗遷毁之禮近及祖考
 永惟景祐欽崇之詔已行而不敢踰暨我元符尊奉
 之文既隆而不可殺雖欲如古莫可得也博考諸儒
 之説詳求列辟之宜顧守經無以見其全而適時當
 必通其變爰稽衆議肇作尋倫惟恩以稱情而為宜
 則禮以義起而無愧是用酌鄭氏四親之論取王肅
 九廟之規參合二家之言著為一代之典自我作古
[094-23b]
 垂之将来庶安宗廟之靈以永邦家之福其合行典
 禮令禮部太常寺詳議聞奏十月詔曰仰惟翼祖在
 天毓璿源而濬發安陵有衍粲皇武於始基然循七
 世八室之規則數踰於古遵四廟五宗之法則禮未
 應遷是用仰奉二祧之靈復還列聖之次雖豐不昵
 雖逺當隆豈惟稽三代之徽猷盖亦用夲朝之故事
 其已祧翼祖當祧宣祖廟並復四年三月詔以復翼
 祖宣祖廟増太廟殿為十室尋以吏部侍郎王寧為
[094-24a]
 修奉使六月九廟奉禮畢宰臣蔡京率百官拜表稱
 賀
五年三省言西京㑹聖宫諸陵旦望節日薦獻如景靈
宫令式㑹聖宫制度朴素宜加修飾凡陳設噐皿之類
並三年一易違者以違制論從之
髙宗建炎二年十月上幸揚州奉太廟神主於夀寧寺
景靈宫神御奉安於温州
  建炎以来朝野雜記郡國廟國朝惟祖宗所嘗幸
[094-24b]
  則有之建炎初西京被圍急㽞守孫昭逺遣其将
  王仔奉啓運宫神御間道走揚州後遷於福州而
  永安軍㑹聖宫揚州章武殿之御容則遷於温州
  天慶觀紹興十三年復奉温州神御還臨安奉安
  於萬夀觀之後殿惟啓運留福州以守臣提舉成
  都府新繁縣御容殿者始在重光寺藥師院雍熈
  間僧道輝畵太祖皇帝御容於佛屋之後壁熈寧
  六年趙清獻為成都守請建殿奉安神宗不許但
[094-25a]
  令設板屋欄楣以扄䕶之元豐七年走馬承受趙
  選者更具奏得㫖修建殿宇創置門鑰宦官監守
  朝謁以時紹興元年終南山上清太平宫道士訾
  全真等復持太宗真宗御容自岐下抵宣撫使張
  忠獻忠獻即遣使奉安於太祖之側四年宣撫副
  使吴武安玠更自武興送仁宗英宗神宗御容至
  殿奉安二十七年楊文安椿為兵部侍郎言於朝
  有㫖别加營繕始更為殿門外門二十九年乃成
[094-25b]
  時王時亨知府事請賜宫額及殿名不報淳熈中
  胡長文入蜀始議即府之聖夀寺創殿以奉御容
  殿宇甚華供奉之物亦寖備乃復乞宫額於朝先
  是長文創雄邉軍數千人列營府治之側又言石
  室學官聚川峽之士而每遇科舉皆歸試其鄉乞
  為之别立觧額事未行議者因謂今蜀已有太學
  及殿前司獨欠景靈宫爾繇是格不下令春秋以
  府通判朝謁用素饌道士讀祝文猶如終南之禮
[094-26a]
  云
三年上幸杭州太廟神主并奉安於温州祭享皆差官
攝事
紹興五年司封郎中林待聘言原廟在郡有漢故事而
太廟神主禮宜在都今新邑未奠宜考古師載主之義
遷之行闕以彰聖孝於是就臨安府建太廟上行欵謁
之禮
十三年有司請擇爽塏之地倣景靈宫舊規隨宜建置
[094-26b]
俟告成有日迎還列聖晬容奉安新廟庶㡬四孟躬行
獻禮乃詔度地築宫為三殿聖祖居前宣祖至徽宗居
中元天太聖后及昭憲而下二十一后居後七月新宫
成上親詣行禮十月遣官自温州奉迎神御至上乃詣
天章閣西殿告遷徽宗及顯恭顯肅二后神御并奉安

 掌宫内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上元
 結燈寒食設鞦韆七夕設摩㬋羅簾幙嵗時一易嵗
[094-27a]
 時酌獻二百四十羊凡帝后忌辰通用僧道四七人
 作法事十八年増建道院後又以韓世忠賜第増築
 天興殿五楹中殿七楹後殿十有七楹齋殿進食殿
 皆備遇孟享皇帝齋於内殿行事官齋於夲司其日
 質明皇帝先詣聖祖位前三上香進茶三進酒次詣
 宣祖位前又次詣太祖太宗至於徽宗位前並如上
 儀次日皇帝詣元天大聖后次詣昭憲皇后至顯肅
 皇后位前行禮並如前殿後殿之儀
[094-27b]
 自渡江後行在靡有定所神御奉安他州朝獻則遣
 官分詣至紹興十二年和議成駐蹕臨安始備太廟
 原廟之制
  建炎以来朝野雜記自休兵後太祖創冊寳殿凡
  帝后寳冊洎郊廟金玉禮噐皆藏焉始時令太常
  寺官一員季㸃然第省閱文歴而已乾道五年春
  因有盗竊禮噐者中書門下始奏令每季取索赤
  歴㸃檢足備用印封鎖具有無損失申省二月己/丑降㫖
[094-28a]
  慶元五年夏太常寺奏太廟遺失皇后金寳二命
  大理寺治之六月庚/寅降㫖既而廟之衛卒赴有司自首
  坐獄死盖故事冊寳以中人領其工作及盗去鑿
  而售之中乃鐵胎也繇是事敗自後朝廷益謹其
  事月以察官禮官中官各一員檢視謂之㸃寳禮
  噐中瑶爵玉瓚二事絶佳人間所未見其他圭壁
  大抵多水漿色也冊寳中惟昭慈聖憲皇后諡冊
  以象牙餘皆珉玉又有徽宗皇帝諡寳玉色尤温
[094-28b]
  粹
十五年詔倣東都舊制創欽先孝思殿於崇政殿之東
凡朔望節序生辰上皆親酌獻行香用家人禮
  建炎以来朝野雜記國朝宗廟之制太廟以奉神
  主一嵗五享朔祭而月薦新五享以宗室諸王朔
  祭以太常卿行事景靈宫以奉塑像嵗四孟享上
  親行之帝后大忌則宰相率百官行香僧道士作
  法事而后妃六宫亦皆繼徃天章閣以奉畵像時
[094-29a]
  節朔望帝后生辰日皆徧薦之内臣行事欽先孝
  思殿亦奉神御上日焚香而諸陵之上宫亦有御
  容時節酌獻如天章閣每嵗寒食及十月朔宗室
  内人各徃朝拜春秋二仲太常行園陵季秋監察
  御史檢視太廟之祭以俎豆景靈宫用牙盤而天
  章閣等以常饌用家人之禮云迄今不改
十六年太常寺言契勘在京廟制每室東設户西設牖
西墻作祏室藏祖宗帝后神主又有東西夹室其夹室
[094-29b]
止設户見今行在太廟係随宜修蓋未曾安設祏室今
既創行修蓋即合體倣在京廟制同殿異室修蓋及將
殿東西作兩夹室其兩夹室止設户十一室即依廟制
設户牖其殿南北深七丈每室於西壁從北以南一丈
二尺作厚墻隨宜安設祏室其西夹室亦合設祏室藏
順祖室神主詔從之乃廣太廟
 工部侍郎兼太常少卿王普言謹案春秋公羊說曰
 主藏廟室西壁中以備火災左氏說曰主祏於宗廟
[094-30a]
 言廟有祏室以藏神主漢儀藏主於西墻壁埳中去
 地六尺一寸蓋埳即祏室也非特備災亦神道尚幽
 之義然則古者廟必有主主必有祏鄭原繁曰先君
 威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此諸侯廟主之祏也衞孔
 悝使宰反祏於西圃此大夫廟主之祏也開寳通禮
 别廟時享孝明孝恵皇后享日宮闈令入室開埳奉
 出神主置於座政和五禮時享别廟儀享日祠祭官
 贊奉神主宮闈令於祏室内奉恵恭皇后神主於神
[094-30b]
 幄啟匵設於座至送神樂止祠祭官贊奉神主入祏
 室宮闈令納神主於匵捧入祏室然則夲朝故事别
 廟后主亦有祏室自藝祖至徽宗未之有改也昨紹
 興五年祖宗后神主至自温州始建太廟才為屋五
 間後稍増至七間皆有殿而無室但置神主并匵於
 案上以帳幬之每遇祭享則就案啟匵而薦獻於前
 其草創如此十二年祔懿節皇后乃建别廟亦如太
 廟之草創也十六年新造禮噐告成詔增籩豆簠簋
[094-31a]
 之數悉依典禮而太廟殿上迫狭不能容之於是始
 作新廟凡十三間除東西夹室之外為十一室各開
 户牖安祏室於西墻略倣京師廟制惟别廟一位祭
 噐不多遂且仍舊以至於今此有司因循之過也兹
 追册皇后將祔於懿節之次既修别廟分為二室當
 各置祏室如累朝故事詔從之
 董芬王普議當以藝祖為太祖正東向之位事見禘
 祫門
[094-31b]
  建炎以来朝野雜記太廟自仁宗以来皆祀七世
  崇寜初蔡京秉政始取王肅說謂二祧在七世之
  外乃建九廟奉翼祖宣祖咸歸夲室焉然王莽已
  營九廟唐眀皇又用之非始於蔡京也紹興中徽
  宗祔廟以與哲宗同為一世故無所祧及升祔欽
  宗始祧翼祖髙宗與欽宗同為一世亦不祧由是
  淳熙末年太廟祀九世十二室及阜陵復土趙子
  直為政遂祧僖宣二祖而祔孝宗時朱元晦在經
[094-32a]
  筵獨以九廟為正子直不從元晦議遂格及光宗
  祔廟復不祧今又祀九世矣
紹熈五年閏十月時寧宗/已即位詔别建四祖殿於太廟大殿
之西奉祧主僖順翼宣四祖神主嵗令禮官薦獻
 宋朝自太祖追王僖順翼宣四祖以来每遇禘祫祖
 宗以昭穆相對而虚東鄉之位王安石用事以為僖
 祖以上世次不可知則僖祖之有廟與后稷疑無以
 異當時諸儒韓絳軰辯之不從時程頤為布衣為人
[094-32b]
 言亦以安石之言為是熈寕八年夏禘於太廟以僖
 祖東嚮自是無敢議者紹興後董弅王普尤袤俱請
 正太祖東嚮之位未克行先是英宗祔廟已祧順祖
 至欽宗祔廟又祧翼祖及髙宗升祔遂為九世十二
 室至是孝宗将升祔趙汝愚當國欲併祧僖宣二祖
 事下侍從臺諫禮官議於是吏部尚書鄭僑等請祧
 二祖而正太祖東嚮之位諸儒如樓鑰陳傅良輩皆
 以為可詔從之僑等尋又奏請立僖祖别廟以順懿
[094-33a]
 宣三祖祔藏時朱熹在講筵獨入議状條其不可者
 四大畧云准吏部尚書牒集議四祖祧主宜有所歸
 者今詳羣議雖多而皆有可疑若曰藏之夾室則是
 以祖宗之主下藏於子孫之夾室至於祫祭設幄於
 夾室之前則亦不得謂之祫欲别立一廟則喪事即
 逺有毁無立欲藏之天興殿則宗廟原廟不可相雜
 議者皆知其不安特以其心急欲尊奉太祖三年一
 祫時暫東嚮之故不知其實無益於太祖之尊而徒
[094-33b]
 使僖祖太祖兩廟威靈相與爭校强弱於㝠㝠之中
 併使四祖之神疑於受擯徬徨躑躅莫知所歸令人
 痛傷不能自已今但以太祖當日追尊帝號之令而
 黙推之則知今日太祖在天之靈必有所不忍而不
 敢當矣又况僖祖祧主遷於治平不過數年神宗皇
 帝復奉以為始祖已為得禮之正而合於人心所謂
 有其舉之莫敢廢者乎又言當以僖祖為始祖如周
 之后稷太祖如周之文王太宗如周之武王與仁祖
[094-34a]
 之廟皆萬世不祧仁宗為昭英宗為穆與真宗主並
 藏西夾室神宗為昭哲宗為穆徽宗為昭欽宗為穆
 髙宗為昭孝宗為穆而髙宗之廟亦萬世不祧若未
 能然則奉僖祖居第一室太祖居第二室太宗居第
 三室太祖太宗仍共為一世自真宗以下至於孝宗
 凡九世十二室貼黄云續蒐訪得元祐大儒程頤之
 說以為太祖以上有僖順翼宣先嘗以僖祧之矣介
 甫議以為不當祧順以下祧可也或難以僖祖無功
[094-34b]
 業或謂靈芝無根醴泉無源物豈有無夲而生者今
 日天下基夲蓋出於此人安得為無功業故朝廷復
 立僖祖廟為得禮安石所見終是髙於世俗之儒熹
 竊詳頤之議論素與王安石不同至論此事則深服
 之足以見義理人心之所同固有不約而合者又司
 馬光韓維之徒皆是大賢人所敬信其議偶不出此
 而安石乃以變亂穿鑿得罪於公議故欲堅守二賢
 之說并安石所當取者而盡廢之今以程頤之說考
[094-35a]
 之則是非可判矣議既上召對上於榻後取文書一
 卷曰此卿所奏廟議也可細陳其説熹先以所論畫
 為圖夲貼説詳盡至是出以奏陳久之上再三稱善
 且曰僖祖自不當祧髙宗即位時不曽祧夀皇即位
 亦不曽祧太上即位亦又不曽祧今日豈可容易可
 於榻前撰數語俟徑批出施行熹方懲内批之弊因
 乞降出劄子再令臣僚集議上亦然熹既退即進擬
 詔意以上意諭廟堂則聞已毁四祖廟而遷之矣時
[094-35b]
 汝愚既以王安石之論為非異議之徒懼其軋已藉
 以求勝事竟不行熹時已得罪遺汝愚書曰相公以
 宗子入輔王室而無故輕納鄙人之妄議毁拆祖宗
 之廟以快其私其不詳亦甚矣欲望神靈降歆垂休
 錫羡以永國祚於無窮其可得乎時太廟殿已為十
 二室故孝宗既升祔而東室尚虚熹以為非所以祝
 延夀康之意深不然之因自劾不堪言語侍從之選
 乞追奪待制章再上詔次對之職除授已久與廟議
[094-36a]
 初不相闗不許及光宗祔廟遂復為九世十二室云
 盖自昌陵祔廟踰二百年而後正太祖之位自是年
 冬始而别建一殿以奉祧主於大殿之西隅嵗命禮
 官薦獻焉今謂四祖殿者是也
  按太祖東向之位或以為僖祖當居之或以為藝
  祖當居之自熈寧以来議者不一矣盖自治平四
  年英宗已祔廟張安道等以為宜遵七世之制合
  祧僖祖詔從其説熙寧初王介甫當國每事務欲
[094-36b]
  紛更遂主議以為僖祖宋之太祖不當祧而韓持
  國輩爭之以為太祖合屬之昌陵諸賢爭之愈力
  而介甫持之愈固遂㡬至欲廢藝祖配天之祀以
  奉僖祖盖其務排衆議好異遂非與行新法等固
  無怪也然愚甞考之張安道建隨世祧遷之議韓
  持國執藝祖當居東向之説論則正矣而揆之當
  時則未可盖古之所謂天子七廟者三昭三穆與
  太祖之廟而七三昭三穆則自父祖而上六世太
[094-37a]
  祖則始封受命以有功徳而萬世不祧遷者夲非
  第七世之祖也今神宗之世而獨祧僖祖則順翼
  宣太祖宗共/一世真仁英猶七世也是将祧僖祖而以
  順祖為太祖乎不可也僖順俱無功徳非商契周
  稷之倫今當時之議其欲祧僖祖者特以其已在
  七世之外其不祧順祖者特欲以備天子七廟之
  數然不知親盡而祧者昭穆也萬世不祧者太祖
  也今以三昭三穆言則僖順皆已在祧遷之數以
[094-37b]
  萬世不祧言則二祖俱未足以當之是姑以當祧
  之祖而權居太祖之位耳若不以順祖為太祖則
  所謂七世者乃四昭三穆矣非所謂三昭三穆與
  太祖之廟而七也若必曰虚太祖之位而只祀三
  昭三穆則當併僖順二祖而祧之又否則姑如唐
  人九廟之制且未議祧遷雖於禮經不合而不害
  其近厚今獨祧僖祖則順祖隠然居太祖之位矣
  此其未可一也如藝祖之合居東向為萬世不祧
[094-38a]
  之太祖其説固不可易然神宗之時上距藝祖纔
  四代五廟耳若遽以為太祖則僖順以下四帝皆
  合祧而天子之廟下同於諸侯矣此其未可者二
  也諸賢之説大槩只以為不可近捨創業之藝祖
  而逺取追尊之僖祖介甫務欲異衆則必欲以其
  所以尊藝祖者尊僖祖而於當時事體皆未嘗審
  訂若以前二節者反復推之則尊僖祖者固失矣
  而遽尊藝祖者亦未為得也至寧宗之初年則不
[094-38b]
  然矣自藝祖創業以来已及八世十二廟則僖順
  翼宣之當祧無可疑者於此時奉藝祖正東向之
  位為萬世不祧之祖更無拘礙而董弅王普等所
  言乃至當之論矣二人議見/禘祫門晦菴獨以伊川曽是
  介甫之説而猶欲力主僖祖之議則㡬於膠柱鼓
  瑟而不適於時黨同代異而不當於理愚固未敢
  以為然也
  天子宗廟之制見於經傳甚眀歴代諸儒因經傳
[094-39a]
  所載而推明之其説亦甚備然終不能依古制立
  廟者其説有二一則太祖之議難决二則昭穆之
  位太拘太祖之議難决愚既詳言之於前叚者矣
  若昭穆之位太拘則請得而備言之盖諸儒言廟
  制者莫詳明於晦菴之説既為之説又為之圖説/及
  圖俱見周/廟制下覽者一見可决矣其大槩謂太祖在北
  左昭右穆以次而南太祖百世不遷以下六廟親
  盡則毁而逓遷昭常為昭穆常為穆祔昭則羣昭
[094-39b]
  皆動而穆不移祔穆則羣穆皆移而昭不動且引
  書穆考文王詩率見昭考及左傳文之昭也武之
  穆也以為證盖文為穆則文之孫及元孫皆穆其
  子與曽孫皆昭也武為昭則武之孫及元孫皆昭
  其子與曽孫皆穆也既創此六廟之後其新陟王
  之升祔者昭入於昭穆入於穆截然不可紊此立
  廟之制也然愚以為此制也必繼世以有天下者
  皆父死子立而後可若兄終弟及則其序紊矣姑
[094-40a]
  以晦菴之圖考之其圖自武王至於幽王皆定六
  廟三昭三穆之位然自懿王之前皆父傳之子則
  其序未嘗紊也懿王崩孝王以共王之弟懿王之
  叔繼懿王而立故晦菴廟圖宣王之世則以穆懿
  夷為昭共孝厲為穆夫穆王於世次昭也共王為
  穆王之子於世次穆也懿王為穆王之孫則繼穆
  王而為昭是也孝王為共王之弟而以繼共王為
  穆雖於世次不紊然以弟而據孫之廟矣至夷王
[094-40b]
  為懿王之子世次當穆而圖反居昭厲王為夷王
  之子世次當昭而圖反居穆則一孝王立而夷厲
  之昭穆遂至於易位於是晦菴亦無以䖏此不過
  即其繼立之先後以為昭穆而不能自守其初説
  矣又况宣王之世三昭三穆為六代則所祀合始
  於昭王今因孝王厠其間而其第六世祖昭王雖
  未當祧而已在三昭三穆之外則雖名為六廟而
  所祀止於五世矣然此所言者昭穆祧遷之紊亂
[094-41a]
  不過一代而已前乎周者為商商武丁之時所謂
  六廟者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是也然南
  庚者祖丁兄子陽甲盤庚小辛小乙又皆祖丁子
  也姑以祖丁為昭言之則南庚至小乙皆祖丁子
  屬俱當為穆是一昭五穆而武丁所祀上不及曽
  祖未當祧而祧者四世矣後乎周者為唐唐懿宗
  之時所謂六廟者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
  是也然穆宗宣宗皆憲宗之子敬宗文宗武宗又
[094-41b]
  皆穆宗之子姑以憲宗為昭言之則穆宣為穆敬
  文武為昭是四昭二穆而懿宗所祀上不及髙祖
  未當祧而祧者三世矣盖至此則不特昭穆之位
  偏枯而祧遷之法亦復紊亂若必欲祀及六世則
  武丁之時除太祖之外必創十廟懿宗之時除太
  祖之外必創九廟而後可且繼世嗣位者既不能
  必其為弟為子而創立宗廟之時亦安能預定後
  王之入廟者或穆多昭少如殷之時或昭多穆少
[094-42a]
  如唐之時哉則立廟之制必合於将升祔之時旋
  行營創屬平昭者於太祖廟之左建之屬平穆者
  於太祖廟之右建之方為合宜而預立六廟定為
  三昭三穆以次逓遷之説不可行矣又必如晦菴
  之説外為都宫内則各有廟有寝有門有垣則其
  制甚大且必在國中門之左則其地亦有限昭穆
  之位既已截然則武丁之時雖五穆而不可侵昭
  之地而昭之地多虚懿宗之時雖四昭而不可居
[094-42b]
  穆之位而穆之位半闕易世之後又不知其為昭
  為穆者何如而已創之廟其世代之近者既未可
  祧遷如武丁之時小乙父也南庚陽甲盤庚小辛/皆伯父也祖丁祖也祖辛沃甲皆伯祖也祖
  乙曽祖也河亶髙祖也外壬仲丁髙伯祖也太戊/五世祖也雍己五世伯祖也小甲六世祖也若以
  祀及六世言之是此十五廟皆/未合祧遷亦不止十廟而已其昭穆之不順者
  又不可升祔則必湏逐代旋行位置營建而後可
  而其地又拘於中門之内太祖廟之左右創造煩
  擾非所以寧神明對偶偏枯又無以聳觀視似反
[094-43a]
  不如漢代之每帝建廟各在一所東都以来之同
  堂異室共為一廟之混成也愚故曰七廟之制諸
  儒皆能言之而歴代俱不能如其制而建造者以
  昭穆之位太拘故也
  有天下者必推其祖以配天既立宗廟必推其祖
  為太祖禮也自孝經有郊祀配天明堂配帝之説
  祭法有禘郊祖宗之説鄭氏註以為禘郊即郊也
  鄭氏以禘為祀天於/圜丘然圜丘亦郊也祖宗即明堂也於是後之有
[094-43b]
  天下者配天配帝必各以一祖推其創業之祖以
  擬文王以為未足也而必求其祖之可以擬后稷
  者而推以配天焉夫文王受命作周者也漢之高
  帝唐之神堯宋之藝祖庶乎其可擬矣曹孟徳司
  馬仲達以下諸人逞其姦雄詐力取人之天下國
  家以遺其子孫上視文王奚啻瓦釡之與黄鍾然
  其為肇造區夏光啓王業事跡則同為子孫者雖
  以之擬文王可也獨擬后稷之祖則歴代多未有
[094-44a]
  以䖏於是或取之遥遥華胄如曹魏之祖帝舜宇
  文周之祖神農周武氏之祖文王是也此三聖人
  者其功徳固可配天矣而非魏與二周之祖也是
  以當時議之後代哂之以為不類至於唐既以神
  堯擬文王矣而求其所以擬后稷者則屬之景帝
  宋既以藝祖擬文王矣而求其所以擬后稷者則
  屬之僖祖夫景僖二帝雖唐宋之始祖然其在當
  時則無功業之庸夫也上視周室僅可比不窋之
[094-44b]
  流而以后稷尊之過矣是以不特後世議其非而
  當時固譁然以為不可盖無以厭服人心故也夫
  知其祖之未足以厭服人心而推崇尊大之意未
  慊也於是獻議者始為導䛕附㑹之説以中之老
  聃亦人耳道家者流假託其名以行其教遂至推
  而尊之列坐上帝之右而為其徒習其教者則曰
  此天帝也非復周之柱下史也而聃姓適同乎唐
  乃推聃以為始祖尊之曰元元皇帝盖雖祖聃而
[094-45a]
  其意謂吾祖固天之貴神也於是崇建太清宫每
  禘祫並於元元皇帝前設位序正是盖以元元為
  太祖擬周之后稷而其祖宗則俱為昭穆矣至宋
  大中祥符間天書封禪之事競興遂復效唐人之
  為推所謂司命保生天尊大帝以為聖祖建立景
  靈宫聖祖殿居中而僖祖以下各立一殿分置左
  右是盖以聖祖為太祖擬周之后稷而祖宗則俱
  為昭穆矣晦菴甞言景靈之建外為都宫而内各
[094-45b]
  為寝廟門垣乃為近古盖以其規制宏壮每帝各
  居一殿不如太廟之共處一堂稍類古人立廟之
  制而足以稱天子所以嚴奉祖宗之意是則然矣
  然不知所謂聖祖者果有功徳之可稱如后稷譜
  系之可尋如稷之於文武成康乎祭法言虞夏商
  周禘郊祖宗之制鄭氏註謂有虞氏以上尚徳禘
  郊祖宗配用有徳而已自夏以下稍用其姓氏之
  先後為次項平甫亦言此經作祭法者已於篇末
[094-46a]
  自觧其意先序帝嚳堯舜鯀禹之功次序黄帝顓
  頊契㝠湯文武之功以為此皆有功烈於民者故
  聖王祀之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則其意盖為郊禘
  祖宗皆擇有功烈者祀之耳而後之有天下者欲
  稽此以祀其祖先則固與其説大異矣愚嘗因是
  而䆒論之虞夏商之事逺矣周人郊祀后稷宗祀
  明堂此後世所取法也以詩考之言后稷配郊者
  為生民思文言文王配明堂者為我将我将之詩
[094-46b]
  其所稱頌者受命興周而已而生民思文二詩則
  皆言教民播種樹藝五榖之事然則文王有功於
  興周而后稷則有功於天下萬世者也𫝊曰烈山
  氏之子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
  以来祀之夫社五土之神稷五榖之神皆地之異
  名也古之聖人能建天地所不及之功則其道可
  以擬天地故後世祀之推以配天地棄自商祀以
  為稷則周為諸侯之時固已配食地祗矣周有天
[094-47a]
  下棄開國之祖也文王受命禮合配天而實棄之
  子孫也周公制禮作樂既舉嚴父配天之禮以祀
  文王矣而棄之祀仍商之舊列於社稷是尊禰而
  卑祖也故復創為明堂之禮而以是二聖人者各
  配一祀焉晦菴亦言古惟郊祀明/堂之祀周公以義起自秦以来文王
  配天之禮廢矣而稷之祀至今未嘗廢盖稷之配
  食地祗周未興而已然周已亡而不替所謂有功
  烈於民者祀之萬世如一日也後之有天下者豈
[094-47b]
  復有此祖也哉而必欲效周之禮推其逺祖上擬
  后稷或夲無譜系可考而强附㑹於古之帝王如
  曹魏二周之祖舜神農與文王是也或姑推其上
  世之逺祖而不問其人品功徳之何如如唐之景
  帝宋之僖祖是也又否則推而神之託之天帝之
  杳㝠如唐之元元宋之聖祖是也而上視周家祀
  后稷之意則不類甚矣曷若只推其創業之祖上
  擬文王郊祀明堂俱以配侑而上世之祖既未有
[094-48a]
  可以擬后稷者則不必一遵周人之制可也
 
 
 
 
 
 
 
[094-48b]
 
 
 
 
 
 
 
 文獻通考卷九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