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六十一
[061-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六十一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職官考十五
  司𨽻校尉
司𨽻周官也掌五𨽻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𨽻謂/罪𨽻四
翟之𨽻也物謂/衣服兵器之屬帥其民而捕盗賊漢武帝征和四年初
置司𨽻校尉持節從中都官徒千二百人中都官京/師諸官府
[061-1b]
巫蠱督大姦猾督謂察/視之後罷其兵察三輔三河𢎞農晉/志
曰漢武帝初置十三州刺史各一人又/置司𨽻校尉察三輔三河𢎞農七郡元帝初元四年
去節後諸葛豐為司𨽻又加節尋復去之司𨽻去節自
豐始也諸葛豐為司𨽻無所廻避侍中許章以外屬貴/幸賔客犯法與章相連豐欲劾奏適逢章出豐
駐車舉節招章曰下欲収之章馳去豐奔車/逐之章遂入殿得免因此成帝遂収豐節成帝元延
四年省綏和二年哀帝復置但為司𨽻除校/尉字冠進賢冠
屬大司空比司直司𨽻掌察皇太子以下行馬内事皆
主之専道而行専席而坐初除皆謁兩府兩府謂丞相/御史也唯涓
[061-2a]
勲初為司𨽻不肯謁丞相御史大夫後為翟方奏免乂/漢書曰鮑宣字子都眀經為司𨽻丞相孔光行園陵官
屬行馳道中宣使歛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車馬摧辱宰/相又王駿為司𨽻校尉奏免丞相匡衡又盖寛饒為司
𨽻亦無/所廻避後漢復為司𨽻校尉所部河南尹河内右扶風
左馮翊京兆尹河東𢎞農凡七郡治河南洛陽北齊書/曰後漢
凡皇族不得典三河蓋/忌其親而惜形跡之地無所不糾唯不察三公後漢江/馮上言
宜令司𨽻校尉督察三公陳元議/以為不宜使有司省察公輔乃止廷議處九卿上朝賀
處公卿下鮑永為司𨽻鮑恢為都官從事並不避强禦/詔䇿曰貴戚且當歛手以避二鮑又中常侍
王甫曹節等用事尚書令陽球常唾手拊髀曰當令陽/球作司𨽻此輩敢爾及後拜司𨽻遂表劾王甫自臨考
[061-2b]
父子皆死於杖下曹節見甫屍乃收淚入言球罪帝徙/為衞尉球叩頭曰願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鴟鴞悉伏其
辜又李膺字元禮拜司𨽻校尉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貧/殘無道畏膺而逃藏讓舎柱中膺率将吏破柱取朔付
獄殺之自是宦官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帝問其故並叩頭泣曰畏李司𨽻凡司𨽻屬官有從
事史十二人其都官從事史至為雄劇主察百官之犯
法者魏晉司𨽻與二漢同劉聰僣號置/左右司𨽻司𨽻於端門外
坐在諸卿上絶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諸卿下不絶席
初以司𨽻官屬制置如州儀而俗稱之司州見太/康記及魏
晉乃以京輔所部定名置司州以司𨽻校尉統之及東
[061-3a]
晉渡江罷司𨽻校尉官變其職為揚州刺史後魏北齊
為司州牧後周有司𨽻下大夫掌五𨽻及徒者捕盗賊
囚執之事屬大司冦隋初有雍州牧後煬帝置司𨽻臺
有大夫一人掌諸廵察薛道衡為司𨽻大夫别駕二人
分察畿内一人按東都一人按京師後又罷司𨽻臺裴/藴
為御史大夫欲重已權令虞世/基奏罷司𨽻刺史以下官屬而留司𨽻從事之名不
為常員臨時選京官清眀者權攝以行唐無司𨽻校尉
而有亰畿採訪使亦其職也
[061-3b]
  州牧刺史
黄帝立四監以治萬國唐有九州舜置十二州有牧夏
為九州牧殷周八命曰牧秦置監察御史漢興省之至
惠帝三年又遣御史監三輔郡察詞訟所察之事凡九
條監者二歲更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還監其後諸
州復置監察御史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
職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察監察御史武帝元封元年
御史止不復監五年乃置部刺史掌奉詔六條察州凡
[061-4a]
十二州焉漢制刺史以六條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一/條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衆暴寡
二條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歛為姦三條二千石不䘏疑獄風厲殺人
怒則任刑喜則任賞煩擾刻暴剥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訛言四條二千石選署不平茍阿所愛
蔽賢寵頑五條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託所監六/條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正令
部九歳舉為守相成帝綏和元年以為刺史位下大夫
而臨二千石輕重不相凖乃更為州牧秩真二千石位
次九卿九卿缺以髙第補是時何武與翟方進奏曰古/選諸侯賢者以為州伯今部
刺史居牧伯之位選第大吏所薦位高至九卿所惡立/退任重職大春秋之義用貴理賤不以卑臨尊刺史位
[061-4b]
下大夫而臨二千石輕重不相凖請/罷刺史更置州牧以應古制奏可哀帝建平二年復
為刺史時朱博又奏曰漢家丘置郡縣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國吏人安寜故事居部九歳舉為守
相其有異材功效著者輙登擢秩卑賞厚咸勸功樂進/今增秩為牧以高第補九卿其中材則茍自守而已恐
功效陵夷姦宄不禁臣請/罷牧置刺史如故奏可元壽二年復為牧後漢光武
建武十八年復為刺史外十二州各一人其一州屬司
𨽻校尉漢刺史乘傳周行郡國無適所治中興所治有
定處舊常以八月廵行所部常以秋分行部郡國/各遣二吏迎之界上錄囚
徒考殿最初歲盡詣京都奏事中興但因計吏不復自
[061-5a]
詣京師建武十一年初斷/州牧自還奏事雖父母之䘮不得去職元嘉/元年
初聽刺史二千石行三/年服延熹二年復斷之或謂州府為外臺謝夷吾為荆/州刺史第五
倫薦之曰尋功簡能為外臺/之表聽察聲實為九伯之冠靈帝中平五年改刺史惟
置牧是時天下方亂豪傑各欲據有州郡而劉焉劉虞
並自九卿出領州牧州牧之任自此重矣舊制州牧奏
二千石長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按
驗然後黜退光武即位用法眀察不復委三府故權歸
舉刺之吏魏晉為刺史任重者為使持節都督輕者為
[061-5b]
持節皆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絳朝服領兵者武冠而
晉罷司𨽻校尉置司州江左則揚州刺史自魏以来庶
姓為州而無将軍者謂之單車刺史庶姓謂/非帝族凡單車刺
史加督進一品都督進二品不論持節假節晉制刺史
三年一入奏甲午詔書曰刺史銜命國之外臺/其非所部而在境者刺史并糾之宋與魏
同梁刺史受之眀日辭宮廟而行皆持節後魏天錫二
年又制諸州置三刺史皇室一人異姓二人比古之上
中下三士也郡置三太守縣置三令長孝文太和中次
[061-6a]
職令自後魏北齊則司州曰牧而北齊制州為上中下
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州至下下州凡九
等後周則雍州曰牧而制刺史初除奉辭之日備列鹵
簿凡總管刺史則加使持節諸軍事以此為常及蘇綽
為六條之制初文帝秉魏政令百官誦習其牧守令長
非通六條及計帳者不得居官六條之制其略曰其一/先治心心不清淨則思
慮妄生見理不眀是以治民之要在於清心而已其二/敦敎化其三盡地利其四擢贒良其五䘏獄訟其六均
賦/役靜帝大象元年詔總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節餘悉
[061-6b]
罷之隋雍州置牧餘州並置刺史亦同北齊九等之制
總管刺史加使持節至開皇三年罷郡以州統縣自是
刺史之名存而職廢後雖有刺史皆太守之互名理一/郡而已非舊刺史之職按魏置使
持節寵奉使官之任隋氏廢郡而以刺史牧人既非使/官則合罷持節之稱其時制置不以名實相副為意仍
舊存之後改為太守亦復不省所以使持/節之名及於邊逺小郡乃不徴典故之失刺史縣令三
年一遷諸有兵處則刺史𢃄軍事以統之煬帝乃别置/都尉領兵兵
不屬/郡十四年改九等州縣為上中下凡三等煬帝大業
初復罷州置郡為司𨽻臺大夫一人廵察畿内又有司/𨽻刺史
[061-7a]
房彦謙/嘗為之其刺史十四人廵察畿外諸郡亦有六條之制
與漢六/條不同從事四十人副刺史廵察每年二月乗軺廵郡
縣十月入奏唐武徳元年罷郡置州改太守為刺史而
雍州置牧至神龍二年二月分天下為十道置廵察使
二十人一道/二人以左右臺及内外官五品以下堅眀清勁
者為之兼按郡縣再期而代至景雲二年改置按察使
道各一人開元十年省十七年復置二十三年改置採
訪處置使其有戍旅之地即置節度使仍各置印天寳/九載三月勅本置採訪使令舉大綱若大小
[061-7b]
必由是一人兼理數郡自今已後採訪使但採察善惡/舉其大綱自餘郡務所有奏請並委郡守不須干及
理於所部之大郡至徳之後改採訪使為觀察觀察皆/并領都團練使其僚屬隨事增置分
天下為四十餘道大者十餘州小者二三州各因其山/川區域為制諸道增減不恒使名沿革不一舉其職例
則皆古之/刺史云
  都督總管節度團練都統等使附/
後漢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權置督軍御史事竟罷
建安中魏武為相始遣大将軍督之而袁紹分沮授所
統諸軍為三都督紹以沮授郭圗淳/于瓊各典一軍魏武征孫權還又
[061-8a]
使夏侯惇督二十六軍魏文帝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諸
州軍事或領刺史又上軍大将軍曹眞都督中外諸軍
假黄鉞則總統外内諸軍矣眀帝太和四年司馬宣王
征蜀加號大都督髙貴鄉公正元二年司馬文王都督
中外諸軍尋加大都督晉受魏禪則都督諸軍為上監
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
下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
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及伐吴之
[061-8b]
役以賈充為使持節假黄鉞大都督總統六師兼給羽/葆鼓吹
緹幢兵萬人騎二千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增參/軍騎司馬各十人帳下司馬二十人大車官騎各三十
人/太康中都督知軍事刺史理人各用人也惠帝末乃
并任非要州則單為刺史庾翼都督征討諸軍事鎭襄/陽綏懐招納立客館置典賓
參/軍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惟王𨗳等權重者乃居之
宋氏人臣則無居者惟江夏王義恭得假黄鉞假黄鉞
則専戮節将非人臣常器又有都督諸州諸軍事者則
為常職舊曰監某州諸軍事文帝即位改監為都督後
[061-9a]
魏有都督中外諸軍事永安以後近遠多事置京畿大
都督總攝軍人立府置佐後周改都督諸軍事為總管
則總管為都督之任矣又有大都督帥都督都督至隋
三都督並以為散官煬帝改大都督為校尉帥都督為
旅帥都督為隊正唐武徳七年改上大都督為驍騎尉/大都督為飛騎尉帥都督為雲騎尉
都督為/武騎尉按此則都督之名㣲矣隋文帝以并益荆揚四
州置大總管并益揚三州以親王臨統唯荆/州以韋世康為之時論以為美其餘總管
府置於諸州列為上中下三等加使持節煬帝悉罷之
[061-9b]
唐諸州復有總管亦加號使持節刺史加號持節武徳
元年諸州總管亦加號使持節五年以洺荆并幽交五
州為大總管府七年改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總管府
為都督府舊洺州已置都督府武/徳四年廢府置大行臺復有行軍大總管者
盖有征伐則置於所征之道以督軍事武徳以来亦有
元帥之號太宗為秦王加西討元帥中宗為周王為洮
河道元帥睿宗為相王為并州道行軍元帥安禄山反/後天寳十
五載哥舒翰為諸道兵馬元帥其後李光弼郭子儀復/為副元帥李峘李若幽李勉又為兵馬都統葢從其宜
[061-10a]
也/太極初以并益荆揚為四大都督府開元十七年加
潞州為五焉其餘都督定為上中下等上都督府五中/都督府十三下
都督府/十六前後制置改易不恒難可偹叙凡大都督府置
大都督一人掌所管都督諸州城隍/兵馬甲仗食糧鎭戍等親王為之多遙領
其任亦多為贈官長史居府以總其事各有長史司馬/錄事功曹以下
官屬因員數多少與諸州府/有差其職事不異具郡佐篇分天下州縣制為諸道每
道置使理於所部即採訪防/禦等使也其邊方有寇戎之地則加
以旌節謂之節度使自景雲二年四月始以賀㧞延嗣
[061-10b]
為凉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其後諸道因同此號得以
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外任之重莫比焉本皆
兼度支營田使開元九年十一月勅其河東河北不須
别置並令節度使兼充有副使一人副貳/使行軍司馬一
申習法令自漢魏至隋總戎出征則刺史都督将軍/等官置長史司馬諸曹參軍為之寮佐按官置司唐
本制大總管乃前代専征之任其寮佐亦多同之自後/改為節度大使署副使判官以為寮佐如前代長史已
下之任然長史司馬及諸曹是曰官名副大使副使判/官乃為使職有所改易合隨府主置大使則有副使已
下今若改名使府不合設官充其寮吏盖因授任者莫/詳其源既有副使又置司馬參雜重設遂為其例况不
[061-11a]
標於甲令固須區/别著定恒規也判官二人分判倉兵騎胄四曹事/副使及行軍司馬通署
書記一人掌表奏書檄齊書曰宋江夏/王義恭取邱巨源為掌書記參謀無員或一/人或
二人參/議謀畫隨軍四人分使/出入開元中凡八節度使磧西河西/隴右朔方
河東幽州劍南嶺南此八節/度也後更增加兼改名號蓋古之持節都督江左四
中郎将近代行軍總管之任凡将帥出行兵滿萬人以/上則置長史司馬倉兵等
曹參軍若萬人以下員數遞減自至徳以来天下多難/諸道皆聚兵增節度使為二十餘道其非節度使者謂
之防禦使以採訪使并領之採訪理州縣防禦理軍事/初節度與採訪各置一人天寳中始一人兼領之乾元
中始置都統使監總管諸道或領三道或領五道皆古/方岳牧伯之任也上元末省都統後又改防禦使為都
[061-11b]
團練守捉使皆主兵事而無旌節寮屬亦減有副使一/人掌貳使事判官二人分判軍事自永㤗以来都團練
使稍有加/置參謀者若朝覲則置留後擇其人而任之宋武帝起/義討桓元
既平京口向建業以孟昶為長史總攝後事及討司馬/休之伐荆州以中軍将軍劉道鄰監留府事皆留後之
任也自後無代/無之不復遍舉
  都護
漢宣帝地節二年初置西域都護為加官也或以騎都
尉諫議大夫使護西域三十六國有副校尉始以鄭吉
為之後廢至後漢永平十七年復置班超為西域都䕶/大破焉耆尉犁斬
[061-12a]
其王自是西域降伏/納質者五十餘國晉宋以後有都䕶之官亦其任也
齊書曰廣州西南有二江川源深逺别置督䕶専/征討之任陳伯超為西江都䕶沈顗為南江都䕶唐永
徽中始於邊方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䕶府後
又加單于北庭都䕶府麟徳元年改雲中/都䕶為單于都䕶府置都䕶一
掌所統諸藩慰撫征討斥堠安輯蕃/人及諸賞罰叙祿勲功總判府事副都護二人掌/貳
都護事其安北/單于則置一人長史司馬各一人錄事功曹倉曹戸曹/兵曹法曹參軍各一
人參軍事三人其安北單于唯有/司馬倉曹兵曹各一人餘並不置
  觀風俗使
[061-12b]
唐貞觀八年分遣蕭瑀李靖楊恭仁王珪竇静李大亮
劉徳威皇甫無逸韋挺李襲譽張亮杜正倫趙智等廵
省天下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以後
不復置
  廵察按察廵撫等使
貞觀二十年遣大理卿孫伏伽等二十一人以六條廵
察四方多所舉刺太宗命褚遂良一其𩔖以聞乃親自
臨決牧宰以下以能官進擢者二十人罪死者七人流
[061-13a]
罪以下免黜數百人天授二年發十道存撫使以右肅
政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眞等為之時分廵天下者/皆左右臺官
神龍二年勅左右臺内外五品已上官識理通眀無屈
撓者二十人分為十道廵察使二周年一替以亷按州
郡景龍二年置十道按察使分察天下至開元八年五
月復置十道按察使以陸象先王皎等為之正元八年
以江淮荆襄陳宋河朔水災遣中書舎人奚陟左庶子
姚齊語祕書少監雷成京兆少尹韋武為諸道宣撫使
[061-13b]
賑給災荒均平賦役疎決囚繋懲肅官吏元和四年以
旱災復遣左司郎中鄭敬等為諸道宣撫使
  黜陟使
貞觀八年發十八道黜陟大使二十年遣大理卿孫伏
伽等以六條廵察四方黜陟官吏開元二十一年遣使
以崔翹等為之天寶五載遣使以席豫等為之至徳二
載遣使以虢王等為之建中元年以庾何等為之自建
中以後省
[061-14a]
  採訪處置使
開元二十二年初置十道採訪處置使以御史中丞盧
絢等為之仍置印二十五年命諸道採訪使考課官人
善績三年一奏永為常式天寳九載勅採訪使但察訪
善惡舉其大綱自餘郡務所有奏請並委郡守不須干
及乾元元年詔近緣狂寇亂常每道分置節度其管内
緣徴遣及文牒兼使命来徃州縣應命非不艱辛仍加
採訪轉益煩擾其採訪使置来日久并諸道黜陟使宜
[061-14b]
且停待後當有處分其年改為觀/察處置使
  容齋洪氏隨筆曰唐世於諸道置按察使後改為
  採訪處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郡既又改為觀察其
  有戎旅之地即置節度使分天下為四十餘道大
  者十餘州小者二三州但令訪察善惡舉其大綱
  然兵甲財賦民俗之事無所不領謂之都府權勢
  不勝其重能生殺人或専私其所領州而虐視支
  郡元結為道州刺史作舂陵行以為諸使誅求符
[061-15a]
  牒二百餘通又作賊退示官吏一篇以為忍苦裒
  歛陽城守道州賦稅不時觀察使數誚責又遣判
  官督賦城自囚於獄判官去復遣官来按舉韓愈
  送許郢州序云為刺史者恒私於其民不以實應
  乎府為觀察使者常急於其賦不以情信乎州財
  已竭而歛不休人已窮而賦愈急韓臯為浙西觀
  察使封杖決安吉令孫澥至死一時所行大抵𩔖
  此然每道不過一使臨之耳今之州郡按制控刺
[061-15b]
  者率五六人而臺省不預毁譽善否隨其意好又
  非唐時一觀察使比也
  按野處所言以為唐之州縣不過一使臨之而宋
  則有帥漕憲倉四司故州縣之官尤難以奉承展
  布蓋唐制一道兵政屬之節度使民事屬之觀察
  使然節度多兼觀察又各道雖有度支營田招討
  經略等使然亦多以節度使兼之盖使名雖多而
  主其事者每道一人而已至宋則監司各自有建
[061-16a]
  臺之所每司專有長官專有掾佐而號令之行於
  統屬者始煩矣然宋之監司雖多而一司猶不過
  一人專之也若夫司存鼎立而每司之稱牧伯刺
  史者比肩數人而以臨乎其郡每郡則稱守者比
  肩數人而以臨乎其縣每縣則稱宰者比肩數人
  而以臨乎其民則其誅求之苛宻奉承之不易易
  又振古所無也
  度支營田使
[061-16b]
開元十年勅度支營田若一使專知宜同為一額共置
判官兩人元和十三年詔曰事闗軍旅並屬節制務係
州縣悉歸亷察二使所領實曰管轄諸道度支營田承
前各置使自艱虞以後名制因循方鎭除授之時或有
兼𢃄此職遂令綱目所在各殊今日務修舊章思一法
度去煩就理衆心為宜唯别置營田處其使且令仍舊
其忠武鳳翔武寜魏博山南東道横海邠寜義成河陽
等道度支營田使及淮南度支近已停省其餘諸道並
[061-17a]
凖此處分初景雲開元間節度度支營田等使諸道並
不置又一人兼領者甚少艱難以来優寵節将天下擁
旄者常不下三十人例銜節度度支營田觀察四使其
邊界藩鎭增置名額者又不一前後六十餘年雖嘗增
減官員及使額而度支營田以兩河諸将兼領故朝廷
不議停廢至是羣盗漸息宰臣等奏罷之
  租庸使
開元十一年宇文融除殿中侍御史勾當租庸地稅使
[061-17b]
天寳二年陕郡太守韋堅兼知勾當租庸使六載楊國
忠加諸郡租庸使至徳元載第五琦除監察御史充江
淮租庸使廣徳元年考功郎中裴諝為河東道租庸鹽
鐵等使永泰元年京兆尹第五琦奏租庸使請一切並
停唯差判官一人廵官二人催遣從之
  兩稅使
建中三年初分置汴東西水陸運兩稅鹽鐵使包佶崔/縱分為
之/八年以東都河南江淮嶺南山南東道兩稅等錢物
[061-18a]
令户部侍郎轉運使張滂主之東渭橋以東諸道廵院
並𨽻滂以闗輔河東劒南山南西道財物令户部尚書
度支使班宏主之其後宏滂互有短長宰相趙憬陸贄
具以其事上聞由是參用大歴故事如劉晏韓滉所分
焉元和四年制令鹽鐵使楊子留後宜兼充淮南浙西
東宣歙福建等道兩稅使其江陵留後宜兼充荆南山
南東道鄂岳江西湖南嶺南等道兩稅使度支山南西
道分廵院官宜兼充劒南東西川山南西道兩稅使其
[061-18b]
硤内五監舊屬鹽鐵使宜割屬度支使便委山南西道
兩稅使兼知糶貨各奉所職期於悉心
  戸口使
開元十二年宇文融除御史中丞充諸色安輯户口使
天寶四載户部郎中王鉷加勾當户口色後使
  蘇氏駮曰九寺三監東宫三寺十二衛及京兆河
  南府是王者之有司各勤所守以奉職焉尚書省
  舊章立程度以頒之御史臺按格令採姦濫以繩
[061-19a]
  之中書門下立百司之體要察羣吏之能否善績
  著而必進敗徳聞而且貶政有恒而易守事歸本
  而難失經遠之理舎此奚據洎姦臣廣言利以邀
  恩多立使以示寵尅下民以厚斂張虚數以獻状
  上心蕩而益奢人望怨而成禍使天子有司守其
  位而無其事受厚祿而虛其用宇文融首倡其端
  楊奢矜王鉷繼遵其軌楊國忠終成其亂仲尼云
  寧有盗臣而無聚斂之臣誠哉是言前車既覆後
[061-19b]
  轍未改求逹化本不亦難乎
  洪氏容齋隨筆曰楊國忠為度支郎領十五餘使
  至宰相凡領四十餘使第署一字不能盡胥吏因
  是恣為姦欺新舊唐史皆不詳載其職按其拜相
  制前銜云御史大夫判度支權知太府卿事兼蜀
  郡長史劒南節度度支營田等副大使本道兼山
  南西道採訪處置使兩亰太府司農出納監倉祠
  祭木炭宫市長春九成宫等使闗内道及京畿採
[061-20a]
  訪處置使拜右相兼吏部尚書集賢殿崇元館學
  士修國史太清太㣲宮使自餘所領又有管當租
  庸鑄錢等使以是觀之槩可見矣宫市之事咸謂
  起於徳宗貞元不知天寶中已有此名且用宰臣
  充使也韓文公作順宗實錄但云舊事宫中有要
  市外物令官吏主之與人為市隨給其直正元末
  以宦者為使亦不及天寶時已有之也
  轉運使
[061-20b]
唐先天二年李傑始名/務先始為水陸發運使盖使名之起
開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以侍中充江南淮南轉運使而
崔希逸蕭旻為副盖副使始此天寶以韋堅充勾當轉
運使第五琦充諸色轉運使劉晏充諸路轉運使其後
韓滉杜悰杜讓能崔昭緯皆以宰相充使而諸道分置
廵院皆統於此五代罷廵院始置轉運使
宋朝藝祖開基懲五季之亂藩臣擅有財賦不歸王府
自乾徳以後僭偽略平始置諸道轉運使以總利權開
[061-21a]
寶六年廣南平除徐澤為判官葢轉運判官始此其轉
運使之名國初但曰勾當某路水陸計度轉運事官高
者則曰某路計度轉運使太平興國初皆曰使兩省以
上則為都轉運使又置副使與諸路判官焉又置同勾
當轉運事俄罷諸路副使眞宗每用兵或令都部署兼
轉運使王師征討則有隨軍轉運使事畢即停至道中
詔曰天下物宜民間利病惟轉運使得以周知令更互
赴闕延見詢問焉慶歴中皆𢃄按察之任六年罷之三/年
[061-21b]
詔諸路轉運使並兼按察使毎嵗具官吏能否先是歐/陽脩請遣使按察官吏賈昌朝言轉運以按察官吏故
令兼而領之六年赦書以為所過/煩擾吏不能安其職遂並罷之先是判官與轉運爭
權而罷至嘉祐中復置熈寧二年詔轉運使用本資序
人即充資序下一等為權二等為權發遣中興以来逐
路都轉運使除授不常惟使副判官常置舊制轉運司
除授皆命詞給誥渡江已後例給勅命後稍復舊轉運
使副命詞運判則否六年諸路運判亦命詞給誥光宗
紹熙以来使副運判不䨇除屬官有主管文字一員幹
[061-22a]
辦公事人員又有凖備差遣員多寡不一
  東萊呂氏曰國初未嘗有監司之目其始除轉運
  使止因軍興専主糧餉至班師即停罷如太祖時
  平澤潞則命户部侍郎高防兵部侍郎邊光範充
  北路轉運使用師湖南則命部判官滕白充南面
  給事中沈義倫充京西水陸轉運使是也至於命
  何㓜冲充東面劉仁遂充西面曹翰充南面胡玩
  充北面皆水陸轉運使太宗時如劉保勳為河東
[061-22b]
  城西四面轉運使樂冲為太原管内水陸轉運使
  郭泌為御河至闗南水陸轉運使王在田為陸路
  轉運使崔邁為水路判官或謂路或謂道或曰知
  或曰同或曰同知或為幹當皆緣用武責以餽運
  之職也太祖開寶五年命二參政事薛居正呂餘
  慶兼領提舉諸州水陸轉運使眀年薛居正沈義
  倫拜相呂餘慶去位遂以居正義倫二相兼提舉
  水陸漕事累朝以武臣為帥守而兼漕事則太祖
[061-23a]
  朝均州刺史襄州荆門至石門闗兵馬都總管曹
  翰兼西南面水陸轉運使襄州節度使潘美廬州
  節度使尹崇珂同知廣州軍州事並兼嶺南轉運
  使太宗朝右武衛大将軍濵州團練使知通利軍
  王賓兼河北轉運使又以賔知揚州兼發運司真
  宗朝定州駐泊都總管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
  事王顯兼河北水陸都轉運使顯總領定髙陽三
  路又領河北都轉運使副都總管侍衛馬歩軍都
[061-23b]
  虞候天平軍節度使王超充轉運副使此皆武臣
  任帥守兼漕也太祖朝知容州毋守素知邕州范
  旻通判桂州符嗣各知本管轉運事太宗朝知廣
  州李符兼諸州轉運使知洪州王眀兼江南西路
  轉運使眞宗朝知益州宋太初兼川陕四路都轉
  運使參知政事判天雄軍府王欽若都大提舉江
  北轉運使此皆文臣任帥守兼漕也始轉運一司
  𨽻州縣與夫廢置皆在一時初無定制所掌者軍
[061-24a]
  需糧餉而已自髙保寅知懐州州𨽻河陽時趙普
  為河陽帥與保寅素有隙事多抑制保寅不能平
  手䟽請罷支郡會左拾遺李幹亦言諸州藩鎮支
  屬州郡多俾親吏掌其闗市頗不便於商賈滯天
  下之貨望不令有所統攝以分方面之權尊奨王
  室亦强幹弱枝之術也時太平興國二年也遂詔
  邠寧涇源鄜坊延丹陕虢襄均房復鄧唐澶濮宋
  亳鄆濟滄徳曹單青淄兖沂貝冀滑衞鎭深趙定
[061-24b]
  祈等州先𨽻藩鎮令直屬京師郡長吏得自奏事
  自是而後邊防盗賊刑訟金榖按亷之任皆委於
  轉運使又節次以天下土地形勢俾之分路而治
  矣繼增轉運使判官以京官為之於是轉運使於
  一路之事無所不總也太宗淳化二年五月詔轉
  運使司命常參官一人糾察州軍刑獄四年十月
  詔刑獄司宜從省罷委轉運司振舉之以此知轉
  運司總刑獄之事也眞宗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廣
[061-25a]
  南西路轉運使言如洪寨主殿直李文著以輕兵
  掩襲蠻賊文著中流矢死其隨文著将校八人本
  司並斬訖七年八月梓州轉運使寇瑊言本使公
  宇在梓遂州去戎瀘地遠或戎人緩急寇邉難於
  照應請置資州詔從之以此知轉運司總邊防之
  事也至道元年八月荆湖轉運使何士宗請執政
  大臣出領外郡應合申轉運司公事只書通判以
  下姓名太京謂宰相等曰大臣品位雖崇若出臨
[061-25b]
  外藩即轉運使所部要係州府不係品位此朝廷
  典憲不可輕改並仍舊貫由是觀之轉運使權可
  謂重矣然又疑其權太重復置朝臣於諸路為承
  受公事是機察漕司也眞宗即位省罷承受之官
  景徳間遂建提㸃刑獄一司實分轉運使之權又
  以武臣𢃄閤職者副之熙寧中議罷武臣提刑或
  謂真宗時以武臣提刑令機察漕司也監司之官
  旣衆所領之職又分諸路復以知州𢃄一路安撫
[061-26a]
  鈐轄等名目自領軍事而轉運司所職催科徴賦
  出納金榖應辦上供漕輦綱運數事而已仁宗慶
  歴中患漕司權輕令𢃄按察使後二年江東漕臣
  楊紘王綽與提刑王鼎頗務深刻號江東三虎其
  餘刻轢州郡窘辱大臣者多矣朝廷又患之遂罷
  轉運按察名皆非太宗眞宗時委任轉運使意也
  富弼等論𢃄按察使而不察司吏以朝㑹速配率
  多為能又謂轉運使依資循例而入多非其人郡
[061-26b]
  縣官守因循人受其弊又謂不由舉主擇所以大
  半不才皆確論也然而太宗時轉運使皆人主親
  自選擇故淳化五年十一月上曰多士滿朝朕試
  令索班簿閱之周行之人魚貫櫛比不勝其衆矣
  比於其中求一才中轉運使三司判官者了不能
  得雖多亦奚以為臣以此知轉運使自人主親擇
  之也淳化三年正月詔宰相參知政事樞宻副使
  三司使翰林學士尚書丞郎兩省給舎以上御史
[061-27a]
  中丞各於京朝官内保舉堪任轉運使者一人臣
  以是知宰相執政侍從官皆舉薦人才而人主親
  擇之也神宗謂文彦博等曰諸道帥臣轉運使職
  任至重一道慘舒係焉宜謹擇其人久於其任漢
  宣循名責實胥用此道彦博等對曰為治之要無
  以易此故熙寧元豐諸路漕臣率多舉職今軍興
  之際調度日繁理不可緩而諸路轉運使推擇非
  才任用不一又非慶歴比也然臣區區之愚竊謂
[061-27b]
  太宗用李幹之言罷藩鎮支屬而委任轉運使眞
  宗朝士大夫論列言其不便者多矣仁宗景祐三
  年十一月詔懐遠軍本𨽻宜州自今奏事無得專
  逹是亦復支郡之意也然以今日之勢觀之宜脩
  支郡之制增藩鎮之權以壮國勢而一道亷按之
  任恐可改也神宗即位之初因知揚州徐緩告謝
  甚衰嘗與富弼曾公亮軰議分置藩郡令按察支
  屬而大臣無有能上當聖意者熙豐紹符崇觀政
[061-28a]
  宣更數十年不能行神宗之意盖有待於今日也
  不然則願如太宗之時盡減監司之目獨存轉運
  一司其親擢舉薦委任賜予悉用祖宗初制仍𢃄
  按察之名其久任如眞宗用宋摶於河東十有一
  年不除代者勞效顯著則增秩賜金簡慢不職則
  削官奪賜乗驛入奏更互赴闕以至給印歴却委
  諸司一作/州長吏書績皆以太宗眞宗為法比之復
  支郡利害固不同然亦愈於因循不振之弊也
[061-28b]
  安撫使
梁武帝普通五年魏以酈道元為大使慰撫六鎮大使
始此隋文帝開皇九年詔遣柱國韋滉安撫嶺外又仁
壽四年以楊素為并州道行軍總管河北道安撫大使
唐貞觀初遣大使十三人廵省天下諸州水旱則有廵/察安撫存撫之名
節度使兼之則有副使天/授二年發十道存撫使職聖歴中狄仁傑為河北道安
撫徳宗貞元間又置副使
宋舊不常置自咸平二年以翰林學士王欽若為四川
[061-29a]
安撫使知制誥梁顥為陕西安撫使安撫使之名始此
其後景徳三年始置河北沿邊安撫使以䧺州守臣為
之而陕西沿邉諸州亦有安撫使慶歴二年詔置湖南
安撫司八年詔置河北四路安撫以韓琦王拱辰賈/昌朝等充諸路使
祐四年詔廣桂二州𢃄經略安撫使熙寧五年罷諸路
經略安撫司崇寧二年置河南安撫使宣和二年置輔/郡内頴昌府𢃄
京西安/撫使宣和三年臣僚言睦賊猖獗乞以杭越知州兼
本路安撫鎮撫一方詔杭越州江寧府守臣並𢃄安撫
[061-29b]
使詔洪州守臣可依江寧府安撫使凡諸路安撫逐州
知州兼以直祕閣以上充掌總護諸将統制軍旅察治
奸宄以肅清一道凡兵民之政皆掌焉帥其屬而聴其
獄訟頒其禁令定其賞罰稽其錢榖甲械出納之名籍
其行以法若事難専决則具可否禀奏即干機速邉防
及士卒抵罪則聽以便宜裁斷係邉任則綏御夷狄撫/寧疆圉若甲兵屯戍芻
粟餽運則視其緩急盈虚/而移用之掌凡戰守之事建炎元年李綱請沿河沿淮
沿江置安撫使兼馬歩軍都總管以文臣充二年令将
[061-30a]
兵處知州𢃄管内安撫使後省四年置鎮撫使罷逐路
安撫使後罷鎮撫使置安撫使如故時諸路又有安撫
大使自兩浙西路劉光世始二品以上為帥即為安撫
大使
  提刑
宋太宗淳化二年以司門員外郎董循等一十一人分
充諸路轉運司提㸃刑獄四年省景德四年眞宗謂王
旦曰朕慮四方刑獄官吏未盡得人一夫受寃即召災
[061-30b]
沴今軍民事務雖有轉運使且地遠無由知先帝嘗選
朝臣為諸路提㸃官獄今可復置仍以使臣副之於是
置諸路提㸃刑獄公事以朝臣充始命屯田李拱為之
副以武臣閤門祗候以上充天禧四年加勸農使俄改
提㸃刑獄勸農使又以武臣為副使天聖六年悉罷眀
道二年復置嘉祐中有武臣同提㸃河東刑獄竊用公
庫銀器及樂倡首飾議者謂武臣不可為監司罷之治
平元年罷提㸃刑獄而委轉運司熙寧二年諸路提㸃
[061-31a]
刑獄復差文臣其武臣並罷史臣曰上以武臣罕習吏/文多不足以舉察所部人
材故罷之人/皆以為便十年復置提㸃京畿刑獄掌察所部疑留
獄訟勸課農桑而按其官吏之不法别其㢘吏以逹於
朝元豐因之總郡國之庶獄核其情實而覆以法督治
姦盗申理寃濫則𨽻提刑司嵗察所部㢘能而保任之
若疲軟或冐法則隨其職事劾奏宣和初詔江西廣東
增置武提刑一員然遇闕帥不許武憲兼攝建炎元年
以盗賊未衰諸路無武臣提刑處權添差一次專管捉
[061-31b]
殺四年罷之孝宗乾道六年詔諸路分置武臣提刑一
員臣僚乞依故事加同字不從於是武憲横於四方淳
熙末上知其不便遂不復除止除朝臣一員其屬有幹
辦公事一員檢法官一員
  東萊呂氏曰太宗皇帝即位之久天下無事淳化
  二年五月詔應諸路轉運使各命常參官一人専
  知糾察州軍刑獄公事管内州府十日一具囚帳
  供報有疑獄未決即馳傳以示之郡縣敢稽留大
[061-32a]
  獄久而不決及偏辭按讞情不得實官吏用情者
  並以聞佐史小吏已下得以便宜按劾從事此初
  置外路刑獄官之詔也是時猶𨽻轉運司然行之
  二年勞擾無補於是淳化四年十月降詔曰比者
  申命使臣分聽獄訟徒經歲序蔑有平反旣莫副
  於哀矜諒祗為於勞優其諸路決遣刑獄司宜從
  省罷委轉運司振舉之眞宗景德四年乃謂先帝
  常選朝臣諸路提㸃刑獄遂復置之不𨽻轉運别
[061-32b]
  為一司稍重其權矣當時約束曰所至專察囚禁
  詳審案牘州縣不得迎送聚㑹所部每旬具繫囚
  犯由訊鞫次第申報當檢舉催督在繫淹久者即
  馳往案問出入人罪者移牒覆勘劾官吏以聞諸
  色詞状逐州斷遣不當已經轉運司披斷未允者
  並收接施行官吏貪濁弛慢者具名以聞敢有庇
  匿並當加罪仍借緋紫以三年為任增給緡錢如
  轉運使之數内出御前印紙為歴書績效中書樞
[061-33a]
  密院籍其姓名代還者課議功行賞如刑獄枉濫
  不能摘舉官吏弛慢不能彈奏務從畏避者寘以
  深罪竊覩當日詔㫖専為刑禁詞訟寃枉天禧中
  已兼勸農一事至仁廟朝天聖六年正月詔令諸
  路提㸃刑獄司朝臣使臣交割本職公事與轉運
  使副令轉運司條所省事件以聞旣罷兩年天聖
  八年九月復置仍令所至毋得送迎其吏人約舊
  數裁減之降詔十月九日是月壬申却權罷又三
[061-33b]
  年至眀道二年冬復置自後提刑一司雖専以刑
  獄為事封樁錢榖盗賊保甲軍器河渠事務寖繁
  權勢益重而轉運司所總惟財賦綱運之責而已
  司局愈多官吏益衆而事愈不治今日之弊正在
  按察之官不一也臣故著提刑廢置約束之詳以
  備朝廷採擇
  提舉
即漢耿壽昌常平之任也自衛李悝制平糴之法漢人
[061-34a]
因之則謂之常平焉然漢人特置倉而猶領之於大司
農也
宋朝淳化中建常平倉景祐元年令轉運司舉長史舉
所部官專領之然猶𨽻漕臣熙寧遣使提領此盖提舉
常平之所始也三年制置三司條例言河北陕西已差/官提舉常平廣惠倉餘路欲差胡朝宗
張復侯叔獻曾誼/等並為提舉官九年府界畿内亦専置提舉常平倉
一員不令司農丞兼領提舉常平司操常平斂散之法
申嚴免役之政令治荒脩廢賑民艱阨則𨽻提舉司嵗
[061-34b]
察所部㢘能而保任之若疲軟或犯法則隨其職事劾
又哲宗正史職官提舉常平司常平義倉免役市易/坊塲河渡水利之法因民之有無歳之豐凶而斂散
賑濟之凡役錢視其產之厚薄人吏廪祿視其執役之/輕重凡市易掌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乗其貿
易以平物價皆舉行其政令以裕/民力而阜邦財掌按察官吏之事元祐初罷紹聖九年
復置政和改元詔江淮荆浙六路共置茶鹽提舉一員
宣和三年詔河北亰東路推行新法鈔鹽可添置提舉
官一員此提舉茶鹽之所始也國朝茶鹽事舊𨽻發運/司元豐間或以轉運常
平官兼提舉或以提刑兼領知/通提轄政和以後始専置官吏旣而諸路皆置建炎元
[061-35a]
年詔提舉常平司併歸提刑司二年八月復諸常平官
還其糴本自青苖錢不散外常平免役之政皆掌之三
年復置四年詔逐路提刑司茶鹽司並依舊分東西路
紹興二年詔荆湖北路復置提舉茶鹽司四年詔廣西
茶鹽司官吏並罷其職事委漕臣五年詔諸路提舉常
平併入茶鹽司仍以提舉常平茶鹽等公事為名九年
置經制司改常平官為經制某路幹辦常平等公事未
幾經制司罷復為常平官久之復置提舉東南以茶鹽
[061-35b]
司兼領四川以提刑司兼領又中興系年錄紹興十五/年户部侍郎王鐵言常平
法望復置提舉官乃命諸路茶鹽官改充提舉常平茶/鹽惟四川廣西以憲臣淮西京西以漕臣兼領仍令檢
察所部州有擅用常/平錢物者按劾以聞乃别置官吏然常平錢皆取以贍
軍今特掌義倉及水利役法賑濟等事而已無復平糴
之政矣熙寧初置提舉常平司勾當公事於通判幕職
内選差一員不妨本職紹興十五年改為幹辦公事依
漕屬例此常平幹也宣和三年置茶鹽提舉屬官一員
此茶鹽幹也故提舉司存二幹官以此
[061-36a]
 
 
 
 
 
 
 
 
[061-36b]
 
 
 
 
 
 
 
 文獻通考卷六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