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五十九
[059-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五十九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職官考十三
  大将軍并官屬/
大将軍戰國時官也楚懷王與秦戰秦敗楚虜其大将
軍屈丐是矣漢高帝以韓信為大将軍初拜信蕭何曰/王素慢無禮今
拜大將如兒戯耳乃擇良日齋戒設壇以禮拜/之又竇嬰為大将軍每朝大議列侯莫敢抗禮武帝又
[059-1b]
置初武帝以衛青數征伐有功以為大将軍欲尊寵之
故置大司馬官號以冠之衛青字仲卿為車騎撃匈奴/大立功引兵至塞天子使使
者持大将軍印因軍中拜青為大将軍位在公上卿以/下皆拜惟汲黯獨揖後又加青大司馬位冠於大将軍
上共為/一官後霍光王鳳等皆然成帝綏和二年賜大司馬
印綬罷将軍官後漢光武時吳漢以大将軍為大司馬
後漢大将軍自為一官/其大司馬不加於其上和帝時以竇憲為之舊大将軍
位在三公下置官屬依太尉憲威權振朝廷公卿希㫖
奏憲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長史司馬秩中二千石從事
[059-2a]
中郎二人六百石自下各有增憲初為此官威振天下/尚書以下欲拜之伏稱
萬歲尚書令韓稜曰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乃止後梁冀為之官屬倍於三公府自安帝政理
衰缺始以嫡舅耿寳為大将軍常在亰都順帝即位又
以皇后父兄弟相繼為大将軍如三公梁冀别傳云元/嘉二年又加冀
禮儀大将軍朝到端門謁者将引增掾属舎人令史官/騎鼓吹各十人風俗通曰桓帝初亰師謡曰㳺平賣印
自有許不避豪强及大姓按竇武字/㳺平為大将軍印綬所加咸得其人漢末猶在三公上
魏武為大将軍袁紹為太尉紹恥/班在下魏武乃固以大将軍讓紹魏黄初中又有上大
将軍以曹真為之吴亦以陸遜為上大将/軍諸葛恪為大将軍眀帝青龍三
[059-2b]
年晉宣帝自大将軍為太尉然則大将軍在三司下矣
其後又在三司上自漢東亰大将軍不常置為之者皆
擅朝權至晉景帝為大将軍亦受非常之任後以叔父
孚為太尉奏改大将軍在太尉後位次三司下後復舊
在三司上太康元年瑯琊王伷遷大将軍復制在三司
下伷薨復如舊冠綬佩服與大司馬同宋唯彭城王義
康為之章綬冠佩亦與晉同齊以為贈梁有之陳以為
贈後魏北齊為二大與大司馬同後周建徳四年增置
[059-3a]
上大将軍隋並以為武散官不理事上大将軍從二品
大将軍正三品唐貞觀二年九月勅六軍先已各置統
軍一人今十六衞宜各置上将軍一人秩從二品其左
右衛及左金吾衛上将軍俸料隨軍人馬等並同六軍
統軍其諸衛上将軍次於統軍支給自今已後内外文
武闕官於文武班中材望相當者參叙仍符以後各依
故事於本衛量置衛兵仍舉故事置武班朝參其廊下
食亦宜加給稍令優重漢不見官屬後漢大将軍驃騎
[059-3b]
将軍車騎将軍衛将軍有長史一人司馬一人竇憲為/大将軍
置長史司馬員吏官/属位次太傅屬官從事中郎二人掾屬二十九人令
史及御屬三十一人又賜官騎四十人及鼓吹應劭曰/鼓吹二
十人非/常貟其領軍皆有部曲大将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
軍司馬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曲下有伅伅長
一人其不置校尉部但有軍司馬一人其别營領屬為
别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門有門候魏以司馬景
王為大将軍置掾十人則無屬官其驃騎車騎府有長
[059-4a]
史司馬晉驃騎衛将軍伏波撫軍都護鎮軍中領四征
四鎮龍驤撫軍上軍輔國等大将軍開府者皆為位從
公品秩俸賜亦與諸公同加兵者增置司馬一人從事
中郎二人主簿記室督各一人官屬並與公同宋大将
軍驃騎車騎衛将軍諸府皆有長史一人又各置司馬
一人齊有大将軍為贈官無僚屬諸驃騎車騎衛鎮軍
中軍撫軍四征四鎮等将軍凡加大字位從公長史司
馬諸官屬亦同公梁因之諸将軍優者亦然陳為贈官
[059-4b]
無僚屬後魏大将軍僚屬如三公北齊亦然後周大将
軍有長史司馬中郎掾屬諸曹參軍典籖等員隋以後

  都督
魏文帝黄初三年以大将軍曹真都督中外諸軍假黄
鉞總統内外諸軍眀帝太和四年司馬懿征蜀加號大
都督高貴鄉公正元二年司馬昭都督中外諸軍尋加
大都督晉武帝伐吳以賈充為使持節假黄鉞大都督
[059-5a]
總統六師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𨗳等權重者
乃居之宋氏人臣無居者惟江夏王義㳟得假黄鉞則
專戮郎将非人臣常器也後魏亦有都督中外諸軍事
後周以来改都督為總管校尉唐分諸道各置都督府
而都督之名微矣
宋紹興初吕頤浩以左僕射都督江淮荆浙諸軍事置
司鎮江既而又命孟庾以參知政事權同都督四年趙
鼎自知樞密院為川陕宣撫處置使以與吳玠共事為
[059-5b]
嫌乃改都督川陕荆襄諸軍事五年鼎與張浚並相遂
帶兼都督諸路軍馬入銜浚之初為都督也以行府為/名凡事干朝廷則闗三省樞
密院孟庾時為政府不平曰三/省樞密院乃奉行行府文書邪七年将罷浚先廢都督
府三十二年葉義問始以知樞密院事為督視軍馬盖
朝議以義問非相臣故其名下都督一等葢不考孟庾
趙鼎故事而失之也隆興初張浚再以樞密使都督江
淮軍馬乃命汪徹以參知政事督視湖北京西軍馬浚
去位都督復廢其秋詔湯思退以左僕射為之思退逗
[059-6a]
遛不進乃命王之望以參知政事為同都督之望亦丐
免於是遂命楊存中代為都督非宰相而為都督自存
中始
  元帥
唐制有天下兵馬元帥副元帥掌征伐兵罷則省高祖
入闗太宗為秦王加西討元帥其後中宗為周王為洮
河道元帥睿宗為相王為并州道行軍元帥天寳十五
載安禄山反以哥舒翰為諸道兵馬元帥上皇幸蜀以
[059-6b]
太子亨充天下兵馬元帥肅宗即位以廣平王俶為天
下兵馬元帥諸将皆屬焉乾元二年以趙王係為天下
兵馬元帥李光弼為副元帥代宗即位以雍王适為天
下兵馬元帥廣徳元年吐蕃入寇復以雍王為闗内元
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大歴八年罷天下兵馬元帥建中
四年以李希烈反置諸道行營兵馬都元帥以李晟為
鄜坊亰畿渭北商華副元帥昭宗天復三年上議褒宗
朱全忠乃以皇子輝王祚為諸道兵馬元帥加全忠太
[059-7a]
尉充副元帥後唐長興四年以秦王從榮為天下兵馬
元帥中書門下奏歴朝以来無天下兵馬大元帥公事/儀注臣等謹沿近事伏見招討使總管兼授副使
已下橐鞬庭禮今望令諸道節度使已下凡帶兵權者/見元帥階下具軍禮參見皆申公状其使相者初相見
亦以軍禮一度/已後客禮相見
宋靖康元年冬金人圍京師康王奉使至磁相間為士
民所遏不得進乃拜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陳遘元帥
宗澤汪伯彦副元帥速領兵入衛
  宣撫使
[059-7b]
唐元和十四年淄青兖鄆等十二州平詔户部侍郎楊
於陵以本官充淄青等州宣撫使
宋不常置祖宗時有軍旅大事則命執政大臣為之累
朝但除向敏中鄜延/路范仲淹陕西/四路富弼河/北文彦博河/北
陕西/河東五人今考向范二公但為經略安撫/使富文韓三公始為宣撫使仁宗征儂
智高以狄青為宣撫使武臣為宣撫自此始神宗命郭
逵討交趾逵前執政然但以招討使為名惜之也靖康
初李綱以尚書右丞出為兩河宣撫繼而又以种師道
[059-8a]
代之建炎三年張浚以知樞密院為川陕宣撫處置使
宰執為宣撫行移六曹等監帥司用劄子而六曹於宣/司用申状從官任使副合申六部六部行移用公牒故
事大臣為宣撫使於三省樞密院皆用申状若建都督/府則只用闗隆興初張魏公以少傅為江淮宣撫使頃
之拜樞密使都督江淮軍馬及符離師潰公上表待罪/乃降特進復為宣撫使既而言者謂降官示罰自古所
有雖出浚自請然人情觀望/號令不行乃復以為都督其後孟庾趙鼎虞允文王
炎軰皆自二府出為之若前宰相為宣撫者則自渡江
以後止除李綱吕頤浩朱勝非三人紹興元年劉光世
以使相宣撫淮南武臣非執政而為宣撫自此始二年
[059-8b]
李光以端眀殿學士為夀春等州宣撫使文臣非執政
而為宣撫自此始然自紹興至嘉泰武臣止劉光世韓
世忠張浚吳玠岳飛吳璘六人從官止李光王似二人
盖重之也紹興末詔以楊存中為江淮宣撫使劉珙不
書黄遂寢其命又詔虞允文以兵部尚書為湖北亰西
宣撫副使會存中命格於是復改川陕宣諭使而存中
措置兩淮焉
  按兩漢以来大将軍之官内秉國政外則仗鉞専
[059-9a]
  征其權任出宰相之右隋唐以後則無其官然唐
  有都副元帥宋有都督宣撫皆以為将相重臣總
  師征討者之官盖都督元帥宣撫即兩漢大将軍
  之任也故各叙其事於大将軍之後又都督之名
  始於魏晉之間謂之假黄鉞都督中外軍事其權
  任甚重至唐則每道有都督府特以為州牧之職
  而已宋中興後所命都督始復魏晉之舊故唐之
  都督别自為門在州牧刺史之後而此所叙者不
[059-9b]
  及之云
  車騎将軍
漢文帝元年始用薄昭為車騎将軍灌嬰周亞夫金/日磾並為之
漢章帝即位西羌反以舅馬防行車騎将軍征之銀印
青綬在卿上絶席還復罷和帝即位以舅竇憲為車騎
将軍征匈奴始賜金紫次司空安帝即位西𦍑寇亂以
舅鄧隲為車騎将軍征之數年復罷又皇甫嵩等並為/之其官屬附見大
将軍/後靈帝數以車騎拜嬖臣及贈亡人應劭曰羙號加/於頑兇印綬汙
[059-10a]
於腐屍虧國家之舊傷虓武之重昔年有覩/被髪之祥知其為戎今假號雲集不亦宜乎魏車騎為
都督儀與四征同若不為都督雖持節屬四征者與前
後左右雜號将軍同其或散還從文官之例則位次三
司晉宋車騎衛不復為四征所督晉羊祜為車騎将軍/開府如三司之儀
後魏制與驃騎同位次升/降並同隋車騎屬驃騎府唐省之
  衛将軍
漢文帝始用宋昌為衛将軍位亞三司其官屬附見大
将軍後凡驃騎車騎衛三将軍皆金印紫綬武冠絳朝
[059-10b]
服佩水蒼玉晉以陸曄為衛将軍兼儀同三司加千兵
百騎東晉已後尤為要重後魏初加大則次儀同三司
孝文太和中制加大則位在太子太師上歴代多有唐
無之
  前後左右将軍
前後左右将軍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綬漢
不常置或有前後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李廣為前/将軍趙充
國為後将軍辛慶忌王商為/左将軍馮奉世為右将軍光武建武七年省魏以来
[059-11a]
復置晉武初又置前軍左軍右軍太始八年又置後軍
是為四軍齊亦號左右前後四軍陳並有之北齊左右
将軍領千牛備身唐無
  四征将軍
四征将軍皆漢魏以来置加大者始曰方靣征東将軍
漢獻帝初平三年以馬/騰為之或云以張遼為征西将軍漢光武建武中以/馮異為大将軍
南将軍漢光武建武二年置以馮異/爲之亦以岑彭為大将軍征北将軍魏眀帝/太和中
置劉靖為之/許允亦為之各一人魏黄初中位次三公後魏加大則
[059-11b]
次衛将軍唐無
  四鎮将軍
鎮東将軍後漢末魏/武帝為之鎮南将軍後漢末劉表為之魏張/魯晉當陽侯杜元凱並
為/之鎮西将軍後漢劉表為之魏/鍾會鄧艾並為之鎮北将軍魏明帝太和/中置劉靖許
允並/爲之各一人宋時四鎮與中軍為雜號後魏加大次尚
書令唐無
  四安将軍
安東将軍後漢陶謙曹/休並為之安南将軍光武元年以岑彭爲/之晉范陽王虓亦為
[059-12a]
之/安西将軍後漢末叚煨魏鍾/會晋郗鑒並為之安北将軍晉以郗/鍳為之各一
人後魏亦有唐無
  四平将軍
平東将軍晉當陽侯杜元/凱王濬等為之平南将軍晉盧欽羊祜/胡奮等為之平西
将軍晋以嵇/紹為之平北将軍漢獻以張燕晉/以阮坦並為之各一人並漢魏
間置後魏亦有唐無
  雜號将軍
漢以吕禄/為上将軍漢武帝以公孫敖及/公孫賀並為騎将軍樓船漢元封三年/以荀彘為之
[059-12b]
横海漢元鼎六年以韓說/為之擊東越有功材官漢李息為之/掌理宫室貮師漢李/廣利
為之征貮師城取/善馬故以為號輕車漢武帝以公/孫賀為之伏波漢武帝征南/越始置此號
以路博徳為之後漢馬援亦為之伏/波者船渉江海欲使波浪之伏息中軍漢武帝以公/孫敖為之
强弩漢武帝以/李沮為之戈船環氏要畧云建戈於船/上浮渡沮水以討北狄奮威漢武/帝以
田千秋/為之度遼漢武帝初以范眀友為度遼将軍後漢眀/帝永平八年又置屯五原銀印青綬种暠
字伯景為度遼将軍誠心懐撫信賞分眀乃去烽燧斥/堠邉方晏然及卒匈奴舉國傷惜單于每入朝賀每見
墳輙哭泣祭祀又李膺/為度遼将軍聲振逺域積射漢有之晉武帝太始四年/省太康十五年立射營弩
營置積射强/弩将軍主之建威漢元帝以韓安國王晏並/為之光武以耿弇為之九武王莾/拜將
[059-13a]
軍九人皆以武為/號號曰九武将軍征虜後漢建武中始以祭/遵為後張飛亦為之武牙後漢/光武
以盖延/為之横野漢光武以王常為横野/大将軍位與諸将絶席捕虜後漢永平中/馬武為之
鷹揚後漢建安中魏/武以曹洪為之討逆後漢末以/孫䇿為之破虜後漢末以/孫堅為之
後漢末以/孫權為之安漢蜀糜竺為之班在/軍師将軍之右武威魏武帝以/于禁為之
魏武帝置以司/馬宣王為之凌江後漢置以/羅獻為之寜朔魏以王/渾為之横江吳/魯
肅為之又曰魯横江昔/仗萬人屯據陸口界龍驤晉武帝始以/王濬為之殿中宋初/置之
後魏于粟磾好持黑矟以自衛劉裕遥見題/書與之曰黒矟公麾下眀帝因授黒矟将軍牙門将
冠服與将軍同魏文帝黄初中置眀帝以胡烈為之又/王隐晉書云陸機少襲父為牙門將吳人重武官故也
[059-13b]
晉恵帝特置四部牙門以汝/南王祐為之蜀以趙雲為之
  監軍軍師祭酒/ 理曹掾屬附/
周代齊景公使穰苴将兵捍燕晉之師穰苴願得君之
寵臣以監軍公使莊賈徃賈不時至苴斬之是其始也
漢武帝置監軍使者光武以来歙監諸将後漢末劉焉
以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劉璋亦為/監軍使者魏晉皆有之魏時司/馬文王
征夀春石苞為監軍鍾會伐蜀衛瓘/為監軍晉孟康持節監石苞諸軍事初隗囂軍中嘗置
軍師隗囂聘平陵人方望以為軍/師又袁紹請盧損為軍師至魏武帝又置師官
[059-14a]
四人魏荀攸為軍師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焉/又梁義為左軍師吴朱然為右軍師蜀以諸葛亮
為軍師/将軍晉避景帝諱改為軍司凡諸軍皆置之以為常
員所以節量諸宜亦監軍之職也而太尉軍司尤重故
山公啓事曰太尉軍司缺當選上宰監宜得宿有資重
者也宋齊以来此官頗廢至梁大通四年元法僧北討
復以羊偘為大軍司後代多不置至隋末或以御史監
軍事唐亦然時有其職非常官也開元二十年後並以
中官為之謂之監軍使至徳間九節度圍賊相州以魚
[059-14b]
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觀軍容使自朝恩始是後
宦者多稱軍容節度使皆置監軍至昭宗天復二年誅
宦官其為監軍者詔方鎮誅之宦官盡死惟河東監軍
張承業幽州監軍張居翰清海監軍程匡柔西川監軍
魚全禋及致仕嚴遵羙為李克用劉仁恭楊行密王建
所匿得全斬他囚以應詔後唐荘宗既取蜀以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眀帝旣立安
重誨以知祥據險要擁强兵恐久而難制客省使李嚴/自請為西川監軍必能制知祥詔從之嚴既至知祥謂
之曰公前奉使王衍歸而請兵伐蜀荘宗用公言遂至/兩國俱亡今公復来蜀人懼矣且天下皆廢監軍公獨
[059-15a]
来監吾軍何也嚴惶恐求哀知祥/曰衆怒不可遏也遂攝下斬之
軍師祭酒後漢建安三年曹/公還許初置此官
理曹掾屬後漢建安十九年魏武令曰軍中典獄或非/其人而任以三軍死生吾甚懼之遂置此選
  三署郎官叙
漢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議郎中郎皆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
郎中比三/百石凡四等皆秦官無員多至千人靈帝時三署/郎吏二千餘
人/皆掌門户出充車騎其散郎謂/之外郎故卿校尉牧守待價
於此公車特徴賢良方正敦樸有道高節公府掾曹試
[059-15b]
博士者亦充兹位其下第白衣試博士者皆拜郎中中
郎有五官左右三将謂五官中郎/将左右郎将郎中有車户騎三将
如淳曰主車曰車郎主户衛曰户郎漢舊儀曰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車将主左右車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
凡郎官皆主更直執㦸宿衛諸殿門唯議郎不在直中
漢儀曰三署郎見光禄勲執板拜若見五/官左右将執板不拜於三公諸卿無敬郎官故事令
出錢市財用給文書乃得出時號曰山郎謂以貲財為/郎也山者財
用所出/故取名或至嵗不得休沐其豪富郎日出逰戲或行錢
得善部貨賂流行轉相放效楊惲字子/㓜為中郎将罷山
[059-16a]
郎其疾病休沐皆以法令有過奏免薦舉其高第有行
能者多至郡守九卿三署化之莫不自勵宫殿之内翕
然同聲其後遂以為常後漢和帝永元元年初令郎官/詔除者得占丞尉以比秩為真
凡三署郎官二漢並屬光禄勲光祿選三署郎有行應
四科者嵗舉茂材二人四行二人後漢范滂字孟博舉/孝㢘光禄四行時冀
州饑荒盜賊羣起乃以滂為清詔使以按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到州境守令有贓汚者
望風解印綬而去其所/舉奏莫不厭塞衆議又上㢘吏六人為長理劇隨缺
多少萬户以上為劇縣其缺少者不選公府亦然故眀
[059-16b]
帝時館陶公主為子求郎帝不許賜錢十萬曰夫郎官
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茍非其人人受其殃後漢桓靈間/三署見郎七
百餘人而郡國計吏多留拜為郎太尉楊秉上䟽諌曰/先王建國順天制官太微積星名為郎位入奉宿衛出
牧百姓云云按自近代皆謂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為尚書郎故事且夫天文有武賁郎位等星皆在太微
帝座之後為翊衛之象則應劭楊秉所言三署郎是也/而世人謂之尚書郎則誤矣徴其失也盖自梁陶藻職
官要録以漢三署郎故事通為/尚書郎循名失實遺誤後代舊有郎中将右騎光武
中興悉省漢袁盎卜式張騫並為中郎韓信主父偃並/為郎中後漢眀帝性褊察嘗以事怒郎樂崧
崧走入床下上将杖撞崧崧曰天子穆穆諸侯皇皇未/聞人君自起撞郎上乃捨之又班固二代位不過郎又
[059-17a]
陳蕃諫靈帝曰昔眀帝公主為子求郎賜錢十萬/今陛下除拜郎吏無有休已以一郎比一把菜耳晉議
郎遷為太守山公啟事曰議郎許/允宜參廣漢太守選亦有郎中等官其後
雖有中郎将等官而無三署郎矣
  中郎将五官中郎将/ 左右中郎将/
五官左右中郎将皆秦官漢因之並領三署郎從後漢
之制郡國舉孝㢘以補之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屬五官
後漢黄琬字子琰為五官中郎将時陳蕃為光祿勲深/相敬待每與議事舊制光祿舉三署郎以功髙久次才
徳尤異者為茂才四行時權富子弟多以人事得舉而/貧約守志者見遺京師謡曰欲得不能光禄茂才於是
[059-17b]
蕃琬同心顯用志士故蕃/琬皆為權富郎所中傷也其次分屬左右署左右郎将
各領左右署郎二署皆有中郎侍郎郎中三郎並屬光
祿勲魏無三署郎猶置左右中郎将晉武帝省左右中
郎将官宋孝武大眀中復置銀章青綬武冠絳朝服佩
水蒼玉齊左右中郎将屬西省梁代並分司丹禁今中
郎将四十四員郎将六十四員各附諸軍諸衛篇唐亦
置諸衛中郎将永徽三年八月避太子名改中郎将為
旅賁郎将又改為翊軍郎将尋復舊
[059-18a]
  虎賁中郎将
周官有虎賁氏掌領虎士八百人軍旅會同君宿於外
則守王閑閑梐枑行馬也/梐音陛枑音䕶漢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期門
比郎中盖以微行出逰選材力之士執兵從送期之諸
門故名期門無員多至千人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
舊曰虎賁言/如虎之奔置中郎将領之故有虎賁中郎将主虎
賁宿衛冠挿兩鶡尾鶡鷙之中果勁者每有攫撮/應爪摧碎尾上黨所貢也紗縠
單衣虎文錦袴餘郎亦然凡有虎賁中郎虎賁侍郎虎
[059-18b]
賁郎中節從虎賁皆父死子繼若死王事亦如之前賢
亦多為者後漢馬援孔融並為虎賁中郎将遷尚/書魏桓階為虎賁中郎将遷尚書典選唐無
  四中郎将東西南北/
東中郎将後漢靈帝以/董卓為之南中郎将後漢獻帝以臨/淄侯曹植為之西中
郎将晉以謝曼/桓冲為之北中郎将後漢以盧植為之建安/中以鄢陵侯曹彰為之並後
漢置江左彌重或領刺史或持節為之銀印青綬服同
将軍後魏靈太后時四中郎将兵數寡弱不足以襟帶
京師任城王澄奏宜以東中帶滎陽郡南中帯魯陽郡
[059-19a]
西中帶恒農郡北中帶河南郡選二品三品親賢兼稱
者居之配以强兵則深根固本之計也靈太后初從之
後復止唐至徳後節度都團練使殆其遺職
  雜中郎将
使匈奴中郎将後漢主護南單于以張奐/為之後魏天興四年罷平越中郎将
晉武帝置理廣/州主護南越司金中郎将趙王循/為之武衛中郎将魏始/以許
褚為/之唐無
  折衝府别将等附/
[059-19b]
隋初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武候各領軍坊鄉團以統
戎卒開皇中置驃騎将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二将軍
大業三年改驃騎府為鷹揚府改驃騎将軍為鷹揚郎
将改車騎将軍為鷹揚副郎将五年又以鷹揚副/郎将為鷹撃郎将九年
别置折衝果毅及武勇䧺武等郎将官以統領驍果唐
武徳初猶有驃騎府及驃騎車騎将軍之制武徳七年
乃改驃騎為統軍車騎為别将貞觀十年復採隋折衝
果毅郎将之名改統軍為折衝都尉别将為果毅都尉
[059-20a]
魏有折衝将軍後周有成/議别将官其名因此也其府多因其地各自為名無
鷹揚之號凡五百七十四府分置於諸州而名𨽻諸衛
及東宮率府各領兵滿一千二百人為上府兩亰城内/雖不滿此
數而亦/同上府千人為中府兩畿及岐同華懐陕等五州所/管府雖不滿此數亦同中府
百人為下府每府置折衝都尉一人掌領校尉以下宿/衛及衛士以上總
判府/事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掌通判春秋傳曰戎昭果/毅又曰殺敵為果致果為
毅煬帝始置/後改将爲之别将一人不判府事若無兵曹以上即知/府事初别将既改為果毅而府
中有長史員聖歴三年廢長史/置别将一員後又兼置長史長史一人通判載初/元年置
[059-20b]
曹一人判府事付事勾/稽監印給紙筆校尉六人以下小吏各有差若/校尉以下唯人數置
之/凡府在赤縣為赤府在畿縣為畿府衛士以三百人
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備
六䭾馬驢初置八䭾/後改為六米糧介胄戎器鍋幕貯之府庫以
備武事每嵗十一月以衛士帳上於兵部以候徴發天
下衛士向六十萬人初置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其家/不免征徭遂漸逃散年月漸乆逃
死者/不補天寶八載五月停折衝府以無兵/可校之十一載八月改
諸衛士為武士
[059-21a]
  三都尉奉車/ 駙馬/ 騎/ 奉朝請附/
奉車駙馬騎三都尉並漢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李陵為/騎都尉
至更始時官亂謡/曰爛羊胃騎都尉舊無員或以冠常侍或卿尹校尉左
遷為之奉車掌御乘輿車漢官曰/三人駙馬掌駙馬駙馬非/征駕車
皆為副馬一曰/駙近也疾也騎都尉本監羽林騎漢官/十人又竇嬰為朝
竇太后除嬰門籍不得入朝請漢/律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請後漢並屬光祿勲
奉朝請無員本不為官漢東京罷省三公外戚皇室諸
侯多奉朝請奉朝請者奉朝會請召而已晉武帝亦以
[059-21b]
皇室外戚為三都尉而奉朝請焉元帝為晉王以參軍
為奉車都尉掾屬為駙馬都尉行參軍舎人為騎都尉
皆奉朝請後罷奉車騎二都尉唯留駙馬都尉奉朝請
而已諸尚公主者若劉惔桓温等皆為之宋武帝永初
已来以朝請選雜其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齊奉朝請
駙馬都尉及散騎給事中等官並集書省職朝散用衣
冠之餘人數猥積武帝永眀中奉朝請至六百餘人齊/職
儀曰凡尚公主/拜駙馬都尉梁三都尉並無員秩其奉車駙馬皆武
[059-22a]
官絳朝服銀章青綬梁陳駙馬皆尚公主者為之陳武/帝長
女永世公主先適陳留太守錢蕆生子岊及岊並卒武/帝受禪唯公主追封将𦵏尚書主客牒詳議欲加
馬都尉并贈岊官袁樞議曰昔王姬下降必適諸侯同/姓為主聞於公羊之說車服不繋著於詩人之篇漢氏
之初列侯尚主自斯以後降嬪素族駙馬都尉置由漢/武或以假諸功臣或以加於戚屬是以魏表駙馬為一
號魏晉以来因為常准盖眀王姬之重庶姓之輕若不/加其等級莫可合卺而酳所以假駙馬之位乃崇於皇
女今公主早薨伉儷已絶旣無禮數致疑何須駙馬之/授按當陽侯杜元凱尚晉宣帝第二女高陸宣公主晋
武踐祚而主已亡泰始中追贈公主杜君無復駙馬之/號梁元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天監初王氏無追拜之
事遠近二例足以相眀公主所生既未及成人之禮無/勞此授今宜追贈亭侯時以樞議為衷丑善反岊音
[059-22b]
節/後魏駙馬都尉亦為尚公主官雖位高卿尹而此職
不去奉車二十人騎都尉六十人北齊駙馬與後魏同
隋開皇三年罷奉朝請煬帝時奉車駙馬並廢唐駙馬
都尉從五品皆尚主者為之開元三年八月勅駙馬都
尉從五品階宜依令式仍借紫金魚袋天寳以前悉以
儀容羙麗者充選奉車都尉五貟掌馭副車不常置若
大備陳設則以餘官攝行屬左右衛也
宋制騎都尉為勲官駙馬都尉為尚主之官奉車都尉
[059-23a]

  節度使
唐因隋制諸州總管加號使持節後改大總管為大都
督永徽已後除都督帶使持節即是節度使不帯者即
不是節度使景雲二年賀拔延嗣除州都督充河東
節使自此有節度之號節度使封郡王則有奏記一人
兼觀察使又有判官支使推官廵官衙推各一人又兼
安撫使則有副使判官各一人兼度支營田招討經略
[059-23b]
使則有副使判官各一人支度使復有遣運判官廵官
各一人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秣兵仗詣
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䨇旌䨇節行則建節
樹六纛中官相送次一驛輙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
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鳴珂金鉦鼓角居後
州縣齎送迎於道左天寳初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邉
 安西節度撫寜西域統龜兹焉耆于闐踈勒四鎮治
龜兹城兵二萬四千 北庭節度防制突騎施堅昆統
[059-24a]
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䕶府
兵二萬人 河西節度㫁隔吐蕃突厥統赤水大斗建
康寜宼玉門墨離豆盧新泉八軍張掖交城白亭三守
捉屯凉肅𤓰沙㑹五州之境治涼州兵七萬三千人
朔方節度捍禦突厥統經略豐安定逺三軍三受降城
安北單于二都䕶府屯靈夏豐三州之境治靈州兵六
萬四千七百人 河東節度與朔方犄角以禦突厥統
天兵大同横野岢嵐四軍雲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嵐
[059-24b]
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萬五千人 范陽節度臨制
奚契丹統經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陽北平高陽唐興横
海九軍屯幽薊媯檀易恒定漠滄九州之境治幽州兵
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鎮撫室韋鞨統平盧盧
龍二軍榆闗守捉安東都䕶府屯營平二州之境治營
州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隴右節度備禦吐蕃統臨洮
河源白水安振威戎漠門寜塞積石鎮西十軍綏和合
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廓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萬五千
[059-25a]
人 劔南節度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天寶平戎昆眀
寜逺澄川南江六軍屯益翼茂當雋柘松維恭雅黎姚
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
略綏静夷獠統經略清海二軍桂容邕交四管治廣州
兵萬五千四百人此外又有長樂經略福州領之兵千
五百人東莱守捉莱州領之東牟守捉登州領之兵各
千人凡鎮兵四十九萬人馬八萬餘匹其後有淮南河
南江東成德鎮/州宣武汴宋/亳鎮海浙/西義成滑/州淮寜淮/西彰義
[059-25b]
申光/蔡義武易/定奉義安/黄忠武陳/許武寜徐/州永安荆/南天平山/東
淮/孟歸義𤓰沙伊肅/等十一州戎昭金/州義昌滄景/徳山南襄郢/唐鄧俱置
節度使有以親王遥領者如開元十五年以慶王潭為
涼州都督兼河西節度大使忠王俊為單于大都䕶朔
方節度大使之𩔖是也有以宰相遥領者如兵部尚書
河西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蕭嵩除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節度如故又李林甫遥領隴右節度楊國忠遥領劔
南節度是也蕭嵩以牛仙客為留後李林甫以杜希/望為留後楊國忠以李察崔圎為留後
[059-26a]
宋興節度觀察使事務悉歸於本州知州通判兼總之
節度使無定員恩數與執政同初除鎻院降麻恩禮尤
異祖宗時以待宗室近屬外戚國壻年勞久次者若外
任除殿帥始授此官亦止於一貟或有功勲顯著任帥
守於外及前宰執拜者不輕授又遵唐制以節度使兼
中書令或侍中或中書門下平章事皆謂之使相以待
勲賢故老及宰相久次罷政者随其舊職或檢校官加
節度使出判大藩通謂之使相元豐以新制始改為開
[059-26b]
府儀同三司舊制勅出中書門下故事之大者使相繫
銜至是皆南省奉行則開府不預矣八年鎮江軍節度
使檢校太傅韓絳為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名府元祐五
年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文彦博為開府儀同三司守太
師充䕶國軍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自崇寜五年司空
左僕射蔡京為開府儀同三司安逺軍節度使中太一
宫使其後故相而除則有劉正夫余深前執政則有蔡
攸梁子羙外戚則有向宗囘宗良鄭紳錢景臻殿帥則
[059-27a]
有高俅内侍則有童貫梁師成宣和末節度使至六十
人議者以為濫親王皇子二十六人宗室十一人前執/政二人大将四人外戚十人宦者恩澤
計七/人中興諸州陞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将勲名鼎
盛有兼兩鎮三鎮者實為希闊之典國朝元臣拜兩鎮/節度使者纔三人
韓魏公文潞公中興後呂成公是也三公卒辭之而諸/大将若韓張吳岳楊劉之流率至兩鎮節度使其後加
至三鎮者三人韓蘄至鎮南武安寜國張循/至静江寜武靖海劉安城至䕶國寜武保静其後相承
宰執從官及后妃之族拜者不一然自建炎至嘉㤗宰
相特拜者六人吕忠穆張忠獻虞忠肅皆以勲史/會稽王以舊趙衛公葛文定以恩執政
[059-27b]
一人葉右丞/夢得從官二人而已張端眀澄/楊敷學倓惟紹興中曹勛
韓公裔乾道中曾覿嘉泰中姜持立譙令雍皆以攀附
恩澤亦累官至焉非常制也國初外戚罕有建節者太/祖時杜審進以元舅之尊
窮老纔得節度使仁宗用張堯佐一時名臣力爭之其/後除拜寖多中興後外戚節度使二十有二人哲廟以
前節度使未有以恩澤除者若王顯張旻軰雖以舊恩/貴然皆以嘗任宰府乃得之崇寜後始除郭天信朱勔
其後童貫楊戬凡十餘人中興/後曹勛曾覿軰以攀附恩建節
  石林葉氏曰節度使旌節門旗二龍虎旌一節一
  麾槍二凡八物旗以紅繒為之九幅上為塗金銅
[059-28a]
  龍頭以掲旌加木盤節以金銅葉為之盤三層加
  紅絲為旌麾槍亦施木盤豹尾以赤黄布畫豹文
  皆以髹漆為杠文臣以朱武臣以黒旗則綢以紅
  繒節及麾槍則綢以碧油故謂之碧油紅斾受賜
  者藏於公宇私室皆别為堂號節堂每朔望之次
  日祭之號衙日唐制有六纛今無有也
  容齋洪氏隨筆曰唐節度使𢃄檢校官其初只左
  右散騎常侍如李愬在唐鄧時所稱者也後乃轉
[059-28b]
  尚書及僕射司空司徒能至此者盖少僖昭以降
  藩鎮盛彊武夫得志纔建節鉞其資級已高於是
  復升太保太傅太尉其上惟有太師故将帥悉稱
  太尉元豐定官制尚如舊貫崇寜中改三公為太
  師太傅太保而以太尉為武階之冠以是凡管軍
  者猶悉稱之紹興間葉夢得自觀文殿學士張澄
  自端眀殿學士拜節度葉嘗任執政以暮年擁旄
  為儒者之榮自稱葉太尉張微時用鄧洵武給使
[059-29a]
  恩出身羞為武職但稱尚書如故其相反如此
  又曰太祖有天下将収藩鎮威柄故漸行改革至
  於位至侍中中書令使相者其髙僅得東宮官次
  但居環衛鳳翔王晏為太子太師安逺武行徳為
  太子太傅䕶國郭從義為左金吾上将軍自後不
  復舉行矣
  承宣使
唐中世以後節度使往往自擇将吏號為留後
[059-29b]
宋朝沿唐制方鎮有節度觀察使留後又官制舊典祖/宗時留後惟宗
室國戚自當叙遷若外官唯馬歩軍都指揮使方就除/焉馬軍帯留後歩軍帯觀察餘無至者獨内臣任都知
久次官至延福宫使景福殿使者方𢃄/留後觀察皆為遥郡止於防禦使而已政和七年詔觀
察留後乃五季藩鎮官以所親信留主後務之稱不可
循用可冠以軍名改為承宣使承宣觀察防禦團練使
刺史無定員除落階官為正任未落階官者為遥郡朝
謁御宴惟正任預焉遥領者並止本官叙遷正任者次
第轉行靖康元年臣僚言遥郡正任恩數遼絶自遥郡/遷正任者合次第轉行今有自遥郡與落階官
[059-30a]
而授正任直超轉本等正官是皆奸巧希進躐取乞應/遥郡承宣使有功勞除正任者止除正任刺史從之
  觀察使
唐貞觀初遣大使十三人廵省天下諸州水旱則遣使
有廵察安撫之名神龍三年以五品以上二十人為十
道廵察使察舉州縣再周而代景雲三年置十道按察
使道各一人開元二年曰十道按察採訪處置使二十
年曰採訪處置使分十五道天寳末又兼黜陟使乾元
元年改曰觀察處置使又事物紀原以為至道元年/置觀察使與志不同當考
[059-30b]
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凡奏請皆屬於州歳以八月考其
治以豐稔為上考省刑為中考辦稅為下考
宋朝沿唐制置諸州觀察使凡諸衛将軍及使遥領者
其資品並止本官叙防禦團練使/刺史亦同祥符中詔觀察使並
帯刺史翰林學士陳彭年檢討唐以来故事觀察使/並合帯刺史詔自今除觀察使可兼領之
和中詔承宣觀察使仍不𢃄持節等
  防禦使
唐武后聖歴元年以夏州鎮領防禦使防禦使之名自
[059-31a]
此始開元二年薛訥為隴右防禦使天寳中安祿山犯
順大郡要地當賊衝者置防禦守捉使事物紀原又唐/職官志云至徳
後置節度使大郡要害之地置防禦使以治軍事/刺史兼之不賜節與紀原不同今兩存之當考代宗
即位諸州防禦使並停眀年授田承嗣魏博等州都防
禦使俄遷節度使盖防禦使之名不廢也大率防禦𨽻
所治州嵗以八月考其治否以無虞為上考清苦為中
考政成為下考
宋朝沿唐制置諸州防禦使唐防禦使在團練使之下
[059-31b]
宋朝陞之於上職略云官制舊典防禦團練刺史均謂/之正任外官初除管軍便帯正任刺史
或隨其人見帯遥郡就除之其横行諸司使𢃄遥郡防/禦使者年勞至深邉功優異即落遥郡為正任官其團
練使刺史則無法落遥郡也以上應管軍臣僚因乞改/軍職遂以本官出守或領副總管方有帯正任者其宗
室國戚除再遷便領/正任乃國朝舊制
  團練使
唐肅宗乾元初置團練使守捉使大領十州小者三五
州代宗時元載當國令刺史悉帯團練唐職林李少良/傳大歴八年晉
州男子郇謨欲以三十字上獻多譏切元載其/言團者願罷諸州團練使少良尋為載所殺大率團
[059-32a]
練皆𨽻所治州歳以八月考其治否以安民為上考懲
姦為中考得情為下考
宋朝沿唐制諸州團練使
  刺史
漢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秩六百
石員十三人唐武徳元年改太守曰刺史加使持節從
三品職同牧尹
宋制諸州刺史無定貟外官初除管軍便𢃄正任刺職
[059-32b]
随其人見帯遙郡就除之其横行諸司使帯遥郡防禦
使者年勞至深或邉功優異即落遥郡為正任官靖康
元年臣僚言遥郡正任恩數遼絶自遙郡遷正任者合
次第轉行今有自遙郡與落階官而授正任直超轉本
等正官是皆姦巧希進躐取乞應遙郡承宣使有功勞
除正任者止除正任刺史從之
  按節度使在唐為閫帥觀察團練使在唐為監司
  防禦使在唐為邉将刺史在唐為郡守至宋則閫
[059-33a]
  帥監司邉将郡守各别有以名其官而節度承宣
  觀察團練防禦刺史則俱無職任特以為武臣遷
  轉之次第故序其事於将軍都尉之後
  諸路将官
宋神宗留意武備本以捍西北二方而推其法於東南
故西北為多東南為少陕西諸路四十二将河北諸路
三十七将而東南纔十三将元豐四年詔東南諸路團/練諸軍馬十三将淮南東
路第一西路第二兩浙西路第三東路第四江南東路/第五西路第六荆湖北路第七南路潭州第八全邵永
[059-33b]
三州備廣西應授第九福建路第十廣東/路第十一西路桂州第十二邕州第十三合諸路九十
二将各有正副軍中行圗陣隊調發賞罰皆闗决於将
宣和六/年詔元祐元年司馬光請盡罷諸路将官其禁軍
各委本州縣長吏與總管鈐轄都監押等轄一如未置
将官以前之法而樞密院難之止詔諸路将副在州駐
劄不係路分兵官知州并州鈐轄兼充者並差将官一
貟兼本州都監其單将駐劄處勿復差兼宣和五年御
筆諸路将副剖隊自今並依元豐法選差乾道四年密
[059-34a]
院奏諸州揀中弓弩手雖已差路分鈐轄都監春秋詣
諸路廵按緣逐州未有将官專一日逐訓練恐致事藝
生踈詔諸州各置准備将一貟專一管轄日逐訓練揀
中弓弩事藝考宗會要哲宗職官志諸路将官掌統制/所𨽻禁旅以行陣隊伍金鼓幟職弓矢撃
刺之法而敎習訓練之别其武藝精强者待次遷補以/激勸士卒凡兵仗器甲之數廪祿犒給賞罰約束之禁
令皆掌焉副将為之貳若屯戍防邉則受帥司節制禦/寇敵則審其戰守應授之事若師有功則具馘數籍用
命者而旌/賞之焉
 元祐初右僕射司馬光乞罷諸路将官疏曰臣竊見
[059-34b]
 國朝以来置總管鈐轄都監監押為将帥之官凡州
 縣有兵馬者其長吏未曾不兼同管轄盖知州即一
 州之将知縣即一縣之将故也先帝欲征伐四夷患
 諸州兵官不精勤訓練士卒懈弛於是有建議者請
 分河北陕西河東亰東亰西等路諸軍若干人為一
 将别置将官使之專功訓練其逐州總管以下及知
 州知縣皆不得闗預及有差使量留羸弱下軍及剩
 貟以充本州官白直及諸般差使其餘禁軍皆制在
[059-35a]
 将官專事敎閱臣愚以為職事脩舉在於擇人不在
 設官茍得其人雖總管等皆能訓練士卒不得其人
 雖将官亦何所為况今之将官即向之為總管者也
 豈為總管則不能舉職為将官乃能舉職乎此徒變
 易其名無益事實非維無益兼復有害凡設官分職
 當上下相維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紀綱乃立今為
 州縣長吏及總管等官而於所部士卒有不相統攝
 不得差使殆如路人者至於倉庫守宿街市廵邏亦
[059-35b]
 皆乏人雖於條許差将下兵士而州縣不能直差須
 牒將官将官往徃占䕶不肯差撥萬一有非常之變
 州縣長吏何以號令其衆制禦姦宄哉
  都統
晉孝武帝太元十九年有河西大都統唐天寳末置為
天下兵馬元帥都統朔方河東北平盧節度使都統之
名始於此乾元元年户部尚書李峘除都統淮南江東
西節度使宣慰觀察處置等使都統之官始於此唐制
[059-36a]
或總五道或總三道上元末省大中後討徐州以康承
訓討黄巢以荆王鐸為都統黄巢之難置諸道行營都
統掌征伐兵罷則省雖總諸道兵馬不賜旌節
宋朝諸軍都統制者自渡江已前亦有之然未為官稱
盖是時陕西河東三路皆以武臣職髙有智略者為馬
歩軍副都總管遇出師征討則加以都統制軍馬之名
猶今節制軍馬之𩔖非有司分也建炎元年置御營司
遂擢王淵為都統制都統制名官自此始大槩南渡置
[059-36b]
統制一則兵興稱謂不一諸路起兵有自稱統制者州
縣管押勤王兵者亦有稱統制者諸道都總管及諸司
便宜差統制者建炎初劉光世上言於是並罷惟中都
主兵朝廷差充統制者仍舊紹興初諸大将改為行營
五䕶軍四年吳玠陞宣撫副使其弟為右䕶軍都統制
十一年韓世忠張俊岳飛除樞密使副使罷宣撫司其
統領将副並改充御前𨽻樞密院各𢃄御前字入銜其
兵馬就令所部統制官節制而都統皆以屯駐名冠軍
[059-37a]
額之上獨川陕如故恩數略視三衙權任在帥臣之右
官卑者稱副都統制設屬有計議機宜幹辦公事凖遣
十九年漢沔兩大將改為御前諸軍璘稱利州西路駐
劄御前諸軍都統制政稱利州東路駐劄御前諸軍都
統制郭浩時已死故金州無都統制但以知州兼節制
嘉定初蜀叛既平安丙又奏分興州十軍為沔利三軍
沔州除都統制利州除副都統制天下有十都統矣初
烏珠犯泗州詔樞宻使張俊於鎮江府置司措置江淮
[059-37b]
守備俊發張憲事併岳飛死俊遂薦其将定逺軍節度
使田師中掌故岳飛之兵又薦清遠軍節度使王徳徃
金陵於是並詔為御前都統制師中於鄂州徳於建康
府駐劄
  副都統
唐興元中置副都統
宋朝紹興中亦有副統制隆興二年詔應諸軍副都統
制並罷乾道三年五月陳天麟奏荆南都統王宣久病
[059-38a]
邉報不一恐緩急誤事蒋芾奏貟琦為副都統同管軍
閏七月上謂宰執曰朕欲江上諸軍各置副都統制一
貟令兼領軍事豈惟儲他日統制亦使主将有所顧忌
於是以郭剛為鎮江副都統制張榮為建康副都統制
三省樞密院定制云已復置在外副都統制禆贊主帥
商議軍事覺察姦弊所有本司文字與都統連銜調發
軍馬併聽都統指揮月旦亦許上表平江許浦水軍乾
道間置副都統以領之
[059-38b]
  統制
統制統領官三衙及御前軍将佐也祖宗時禁兵但以
路分都監等領之渡江後大軍又有統制同統制副統
制統領同統領副統領等其下乃有正将副将凖備将
之名皆偏裨也舊制凖備而上自主帥陞差仍先申樞
密院定察紹熙四年詔江上陞差統制至凖備将令主
帥解發三人赴總領所内選一名慶元三年詔陞差並
委主帥自是主帥之權復重矣
[059-39a]
  都總管副總管附/
魏黄初始置都督諸州軍事後周改都督諸軍事為總
管武帝時以王謙為益州總管之名始此隋文帝以并
益荆楊四州置大總管其餘總管府置於諸州列為上
中下三等加使持節煬帝改帥都督為旅帥唐諸州復
有總管亦加使持節武徳初邉要之地亦置
宋朝馬歩軍都總管以節度使充副總管以觀察以下
充有止一州者有數州為一路者有帯兩路三路者或
[059-39b]
文臣知州則管勾軍馬事舊相重臣亦為都總管有禁/兵駐
泊其地者冠/以駐泊之名咸平發三路都總管景徳詔鎮定兩路併
為一路諸路並去行營之名止為駐泊總管慶歴三年
詔近分陕西緣邉為四路各置經略安撫招討等使自
今路分總管鈐轄以上許與都總管司同議軍事路分
都監以下並聽都總管等節制違者以軍法論七年析
河北四路各置都總管一貟如無止以安撫使總制諸
路八年諸州部署並改兵馬總管副總管又職略總管/舊曰部署因
[059-40a]
廟諱改焉又續會要云兩朝國史志有兵馬總管副總/管凡武臣以諸司使以上充文臣以兩省五品以上充
一州即為兵馬總管一路/即為歩軍總管副總管建炎元年李綱言守備當於
沿河沿淮沿江置帥府要郡以控扼其帥府文臣一貟
帯安撫使馬歩軍都總管武臣一貟充副總管改路分
為副總管路鈐轄為副鈐轄州鈐轄為副都監遇朝廷
起兵則副總管為帥副鈐轄都監各以兵從出聽其節
制正官願行者聽紹興二年詔郡守臣罷帯兵職諸路
副總管可依舊改充路分鈐轄五年密院言東南多事
[059-40b]
合要近上兵官總領軍政乃詔兩浙江南荆湖福建廣
東可依三路置總管於帥府七年淮東置總管十二年
諸路並置州總管一貟
  都副鈐轄州鈐轄附/
宋初以朝官及諸司使以上充或一州或一路或兩路
三路亦有無都字者嘉祐詔内臣為鈐轄都監者逐路
止置一貟祖宗時不常置成都大府帥臣第𢃄兵馬鈐
轄而兩武臣之為鈐轄者與鈞禮張詠知益州羣盗充/斥詠一日召鈐轄以
[059-41a]
州印付之曰盗勢如此而鈐轄晏然無討賊心是必欲/詠自行也鈐轄宜權州事鈐轄驚曰某今行矣詠置酒
餞之曰鈐轄今往必破賊若無功而還必㫁頭於此樓/下鈐轄震慄遂平賊而還焉又續會要載兩朝國史云
官髙資深充都鈐轄/官卑資淺稱鈐轄建炎三年詔要郡守臣兼兵鈐轄
改為路分都監而帥府如故自從益瀘□廣桂五州牧
皆以都鈐為稱而江西贛州以多盗其守臣亦帯江西
兵馬鈐轄至於武臣為路鈐者亦無尺籍伍符然每嵗
猶往諸州按閱特存故事而已間有得旨葺治軍器或
訓練禁軍者則仍帯入銜二十八年鎮江府守楊揆言
[059-41b]
舊政法一路則有路分鈐轄一州則有州鈐轄如常秀
平江皆有之獨鎮江闕欲添置州鈐轄從之淳熙間詔
諸路訓練路鈐並要年六十以下曾經從軍有才武人
充紹熙初詔雜流出身不得注路分州鈐都監専注才
武及曾任主兵官之人
  兵馬都監州都監附/
宋朝兵馬都監有路分掌本路禁旅屯戍邉防訓練之
政令以肅清所部建炎三年以要郡守臣帯本路兵馬
[059-42a]
都監武臣一貟充副都監紹興三年罷守臣兼兵職而
副都監如故州都監則以大小使臣充掌本城屯駐兵
甲訓練差使之事兼在城廵檢資淺者為監押或雜用
文臣其後止用武臣
  廵檢
宋朝有沿邉溪洞都廵檢或蕃漢都廵檢或數州數縣
管界或一州一縣廵檢掌訓練甲兵廵邏州邑擒捕盜
賊事又有刀魚船戰棹廵檢江河淮海置捉賊廵檢又
[059-42b]
廵馬遞鋪廵河廵捉私茶鹽等各視其名分以脩舉職
業皆掌廵邏機察之事中興後凡沿江沿海招集水軍
控扼要害及地分濶逺處皆置廵檢一員往来接連合
相應援處則置都廵檢以總之皆以才武大小使臣充
各隨所在聽州縣守令節制本寨事並用取州縣指揮
若海南瓊管及歸峡荆門等處跨連數郡控制溪峒又
置水陸都廵檢使或三州都廵檢使以增重之
 文獻通考卷五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