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五十七
[057-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五十七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職官考十一
  殿中監少監乘丞尚尚食局尚藥御尚衣長尚舍/ 尚 輦等 奉 直
魏置殿中監官晉宋並同齊有内外殿中監各八人梁
陳因之其資品極下後魏亦有殿中監北齊有殿中局
置監四人屬門下省掌駕前奉引隋改為殿内局置監
[057-1b]
二人大業三年分門下太僕二司取殿内監名以為殿
内省有監少監丞各一人掌諸供奉領尚食尚藥尚衣
尚食即/舊御府尚舍即舊殿/中局尚乘領左右六/閑及諸閑尚輦等六局漢儀/注曰
省中有五尚即尚食尚冠尚衣尚帳尚席或曰秦置六/尚謂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若今殿中之任
每局各置奉御二人以總之置直長以貳之屬門下省
唐改為殿中省加置少監二人丞亦二人其官局職任
一如隋制為一司不屬門下龍朔二年改殿中省為中
御府改監為中御大監少監改丞為中御大夫改尚食/為奉膳
[057-2a]
尚藥為奉醫尚衣為奉冕尚舍為奉扆尚乘/為奉駕尚輦為奉輦凡奉御皆改為大夫咸亨初復

丞隋置一人唐加一人
尚食局奉御始秦置六尚有尚食焉如淳曰謂掌天/子之物曰尚
漢以後并其職於太官湯官北齊門下省又有尚食局
置典御二人後周有内膳上士中士凡進食先嘗之隋
分屬殿内改典御為奉御有二人唐因之龍朔二年改
為奉膳大夫咸亨初復舊直長隋置六人唐因之减置
[057-2b]
五人
尚藥局奉御自梁陳以後皆太醫兼其職北齊門下省
有典御二人隋如北齊之制後改為奉御而屬殿内唐
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醫大夫咸亨初復舊直長隋置
四人唐因之
尚衣局奉御周官有司服中士掌王之服辨其名物戰
國有尚衣尚冠之職秦漢有御府令丞掌供御府而屬
少府後漢又掌宦者典官婢作中衣服魏因之晉屬光
[057-3a]
禄勲江東省宋大明中改尚方曰左右御府各置令丞
一人後廢帝初省御府置中署𨽻右尚方其後又置初
宋氏用三品勲位明帝改用二品准南臺御史掌金銀
綵帛凡諸造作以供奉及妃主六宮梁陳其職𨽻在尚
方後魏有掌服郎北齊門下省統主衣局都統子統各
二人後周有司服上士二人中士二人隋分屬殿内省
其後又改為尚衣局置奉御二人唐因之龍朔三年改
為奉冕大夫咸亨元年復舊直長隋置八人唐因之減
[057-3b]
二人
尚舍局奉御周禮有掌舍掌行所解止之處帷幕幄帟
之事漢少府屬官有守宮令丞掌宮殿陳設魏殿中監
掌帳設監䕶之事晉宋以下其職並在殿中監隋煬帝
置殿内監改殿内局為尚舎局置奉御二人唐因之龍
朔二年改為奉扆大夫咸亨元年復舊直長隋置八人
唐因之而減二人
尚乘局奉御自秦漢以來其職皆在太僕北齊太僕驊
[057-4a]
騮署有奉御十人管十二閑馬隋煬帝取之置尚乘局
署奉御二人唐因之增置奉御四人龍朔二年改為奉
駕大夫咸亨元年復舊尚乘奉御掌六閑馬一曰飛黄/閑二曰吉良閑三曰龍媒閑四
曰騊駼閑五曰駃/騠閑六曰天苑閑開元中減二人先是别置廐使因𨽻
焉猶屬殿中武太后萬嵗通天二年置仗内閑廐令殿/中丞袁懐哲檢校至聖歴二年改為少監
閑廐使自後他/官相循為之直長隋置十四人唐減四人
尚輦奉御周官小司徒中大夫掌六畜車輦又宗伯巾
車下大夫掌王后之五輅輦車組輓有翣羽葢古謂人/牽為輦
[057-4b]
春秋宋萬以乘車輦其母秦始皇乃/去其輪而輿之漢代遂為人君之乘漢魏晉並太僕屬
官車府令掌之東晉省太僕遂𨽻尚書駕部宋齊梁陳
車府乘黄令丞掌之後魏北齊則乘黄車府令兼掌之
後周則司車輅主之隋又乘黄車府令丞掌之煬帝置
殿内省尚輦局奉御二人唐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輦
大夫咸亨元年復舊直長四人隋置唐因之
宋制殿中省判省事一人以無職事朝官充舊有六尚
之局名别而事存今尚食歸御厨尚藥歸醫官院尚衣
[057-5a]
歸尚衣庫尚舍歸儀鑾司尚乘歸騏驥院内鞍轡庫尚
輦歸輦院皆不領於本省元豐正官制置監少監丞各
一人監掌供奉天子五食醫藥御幄帟輿輦舍次之政
令少監為之貳凡總六局曰尚食掌膳羞之事曰尚藥
掌和劑診候之事曰尚醖掌酒醴之事曰尚衣掌衣服
冠冕之事曰尚舍掌次舍幄帟之事曰尚輦掌乘輿之
六尚各有典御二人奉帥六人或四人監門二人或/一人又尚食有膳工尚藥有醫師尚醖有酒工尚衣
有衣徒尚舍有幕士尚輦/有正供等官皆分𨽻其局又置提舉六尚局及管幹官
[057-5b]
一員舊殿中省判省事一人以無職事朝官充雖有六
尚局名别而事存凡官隨局而移不領於本省所掌唯
郊祀元日冬至天子御殿及禘祫后廟神主赴太廟供
其繖扇而殿中監視祕書監為寄禄官而已元豐中神
宗欲復建此官而度禁中未有其地但詔御輦院不𨽻
省寺令専達焉初權太府卿林顔因按内藏庫見乘輿
服御親行百物中乃乞復殿中省六尚以嚴奉至尊於
是徽宗乃出先朝所度殿中省圖命三省行之而其法
[057-6a]
皆左正言姚祐所裁定嵗崇寜二年也三年蔡京上脩
成殿中省六尚局供奉庫務勅令格式看詳凡六十卷
仍冠以崇寧為名政和元年殿中省尚伸上編定六尚
供奉式靖康元年詔六尚局並依祖宗法又詔六尚局
既罷格内嵗貢品物萬數尚為民害非祖宗舊制其並
除之
  少府監少監掌丞等主簿暴中尚左尚右尚/染 冶 署 室等丞 織/
少府秦官漢因之是為九卿掌山海池澤之税以給供
[057-6b]
應劭曰山海池澤之税名曰禁錢以給私養自别為/藏少者小也故稱少府顔師古曰大司農供軍國之
用少府以養天子也天子曰少府諸侯曰私府漢時官/有司府長掌禁錢後光武改屬司農也王莽曰共工
後漢少府卿一人掌中服御之諸物衣服寳貨珍膳之
屬朝賀則給璧後漢東平王蒼為驃騎正月朔朝蒼當/入賀故事少府給璧時隂就為少府貴
傲不奉法漏將盡而求璧不得蒼掾朱暉遥見少府主/簿持璧乃往紿曰試請覩之既得而馳奉之就復以他
璧朝紿/徒改反凡中書謁者尚書令僕侍中常侍黄門御史中
丞以下皆屬焉晉制銀章青綬五時朝服進賢兩梁冠
絳朝服佩水蒼玉哀帝末省併丹陽尹孝武復置宋少
[057-7a]
府領左右尚方御府東冶南冶平凖等令丞齊又加領
左右銀鍜署梁少府為夏卿位視尚書左右丞陳因之
後魏少府謂之六卿以少府宗正太僕廷/尉司農鴻臚為六卿至孝文太和
中易制官品遂改少府為太府北齊無少府其尚方等
署皆𨽻太府至隋煬帝大業五年又分太府為少府監
置監及少監復領尚方織染等署後又改監少監並為
令唐武徳初置軍噐監廢少府監貞觀元年五月分太
府中尚方織染坊掌冶坊署置少府監龍朔二年改為
[057-7b]
内府監咸亨元年復舊光宅元年改為尚方監神龍元
年復舊監一人總/判少監二人通判初少監一人/太極元年加一人領中尚
左尚右尚織染掌冶等五署開元十年五月於北都置/軍噐監至二十六年五月
廢/
丞漢有六人後漢省五而有一丞其後歴代皆一人山/公
啟事曰中郎衛昱往/為少府丞具有損益唐置四人
主簿晉置二人自後歴代一人唐有二人
中尚署周官為玉府秦置尚方令漢因之後漢掌上手
[057-8a]
工作御刀劍玩好噐物及寳玉作噐宦者蔡倫為尚方/令監作祕劍及諸
器械莫不精工/堅宻為後代法兩漢又有考工令主作兵器其職稍同
考工令作兵器兵器成則傳執金吾入武庫及主/織綵諸雜工初屬少府中屬主爵光武時屬太僕漢末
分尚方為中左右三尚魏晉因之自過江唯置一尚方
哀帝以𨽻丹陽尹宋武帝踐祚以相府作部配臺謂之
左尚方而本署謂之右尚方並掌造軍器又以相府細
作配臺即其名置令一人𨽻門下孝武大明中改曰御
御府二漢已有之典官婢作藝衣服補/浣之事魏晉猶置其職江左乃省焉後廢帝初省
[057-8b]
御府置中署𨽻右尚方則漢之考工令如宋之尚方令
尚方令如宋中署矣齊署左右尚方令各一人梁有中
左右尚方北齊亦有三尚方𨽻太府隋煬帝分𨽻少府
唐省方字有中左右三尚署令丞各一人中署掌宮内/營造雜作左
署掌車輦繖扇膠漆畫鏤等作右署掌皮毛膠墨/雜作席薦等事開元以後别置中尚使以監之
織染署令一人周禮天官典絲掌受文織綵組焉染人
掌染線帛秦置平凖令韋昭釋名曰平凖令主染色/染有均平之法故凖而則之
因之及主物價練染初少府屬官有東織西織成帝省
[057-9a]
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北齊中尚方領涇州雍州絲局
定州紬綾局丞後周有司織下大夫隋有司織司染二
署煬帝合為織染一署令掌織紝組綬綾錦冠幘并染
色等唐因之有令丞
掌冶署秦及漢郡國有鐵官諸郡國出鐵者/署鐵官長丞晉冶令掌
工徒鼓鑄𨽻衛尉江左以來省衛尉始𨽻少府宋有東
冶南冶各置令丞東冶令丞各一人/南冶令丞各一人而屬少府齊因之
江南諸郡縣有鐵者或置冶令或置冶丞多是吳所置
[057-9b]
梁陳有東西冶東冶重西冶輕其西/冶即宋齊之南冶北齊諸冶屬太府
後周有冶工鐵工中士隋有掌冶署令丞唐於京師置
冶署有令丞各一人掌造鑄金銀銅鐵塗飾琉璃玉作
等事
暴室丞後漢暴室丞宦者也主中婦人病疾者就此室/理之其皇后貴人有罪亦就此室屬少府其後
無/之海丞漢平帝置少府海丞/一人掌海税後無果丞與海丞同置掌/諸果實後無
宋少府監判監事一人以朝官充凡天子器玩后妃服
飾雕文錯彩工巧之事分𨽻於文思院後苑造作所本
[057-10a]
監但掌造門㦸神衣旌節郊廟諸壇祭玉法物鑄牌印
朱記百官拜表案褥之事諸州鑄錢監並屬少府監官
各一人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元豐正官制置監少
監丞主簿各一人掌百工伎巧之政令所隸官屬五
文思院掌造金銀犀玉工巧之物金綵繪素裝鈿之飾
以供輿輦冊寳法物及凡噐服之用監官文臣一員武
臣二員 綾錦院掌織紝錦繡以供乘輿及凡服飾之
用監官三人以京朝官諸司使副及内侍充 染院掌
[057-10b]
染絲枲幣帛監官二人以京朝官及内侍充 裁造院
掌裁造服飾監官二人以京朝官及内侍充 文繡院
掌纂繡以供乘輿服御及賔客祭祀之用建炎初以將
作少府監併歸工部紹興三年復置将作監少府事總
寄禄官少府監/後為中散大夫
  將作監少監校丞署主簿園左校令右校/ 中 等 東 主章 甄官/
今將作亦少皥氏以五雉為五工正以利器用雉有五/種故曰
五/雉唐虞共工周官考工之官蓋其職也秦有將作少府
[057-11a]
掌治宮室漢景帝中元六年更名將作大匠後漢位次
河南尹中元二年省以謁者領之章帝建初元年復置
初以任隗為之掌修作宗廟路寢宮室陵園木土之功
并樹桐梓之𩔖列於道側後漢志注曰古/列樹以表道魏晉因之江
左至宋齊皆有事則置無事則省而梁改為大匠卿陳
因之後魏亦有之北齊有將作寺其官曰大匠兼領功/曹主簿
長史司馬/等官屬後周有匠師中大夫掌城郭宮室之制又有
司木中大夫掌木工之政令隋與北齊同至開皇二十
[057-11b]
年改寺為監大匠為大監初加置副監煬帝改大監少
監為大匠少匠五年又改為大監少監十三年又改大
令少令唐復皆為匠龍朔二年改將作為繕工監大匠/少匠
隨監/名改咸亨元年復舊光宅元年改為營繕監神龍元年
復舊大匠一人總/判少匠二人通判初一人太極/元年加置一人天寳中
改大匠為大監少匠為少監領左校右校甄官中校四

丞漢有二人後漢一人魏晉因之東晉以後有事則置
[057-12a]
無事則省梁又置一人陳因之後魏有之北齊四人後
周有匠師中士隋二人唐四人
主簿晉置自後與丞同隋二人唐因之
左右校署秦及漢初有左右前後中五校令後唯置左
右校令後漢因之掌左右工徒魏併左校右校於材官
晉左右校屬少府宋以後並有左校令丞北齊亦有之
隋左右校令丞屬將作唐因之左校署令丞二人掌營/搆木
作採材/等事右校署令丞二人掌營土作瓦泥并/燒石灰厠溷等事
[057-12b]
甄官署令丞一人後漢有前後中甄官令屬將作晉有
甄官署掌磚瓦之事宋齊北齊隋悉有之唐因之掌營
磚石瓷瓦
中校署令秦漢有自後無唐置令丞各一人掌舟車雜
兵仗廐牧
東園主章令漢有之武帝更名木工如淳曰章謂木材/也舊将作大匠主
材史名章曹掾顏思古曰今所謂木鍾者蓋聲之轉耳/東園主章掌材以供東園匠東園匠官名主作陵内器
物屬/少府唐無
[057-13a]
宋將作監判監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土木匠工之
政𨽻三司修造案本監但掌祠祀供省牲牌鎮石炷香
焚版幣之事元豐正官名置監少監各一人丞主簿各
一人掌宮室城郭舟車營繕之事凡出納籍帳嵗受而
㑹之上於工部所𨽻官屬十 修内司掌宮城太廟繕
修之事監官二人以朝官及内侍充 東西八作司掌
京城内外繕修之事勾當官各三人以京朝官諸司使
副充 竹木務掌受諸路水運材植抽算商販竹以經
[057-13b]
營造勾當官一人以京朝官充 事材場掌計度財物
前期樸斵以經營造監官二人以京朝官三班使臣充
 麥□場掌受京畿諸縣夏租□以給圬墁監官一人
以三班使臣充 窑務掌陶土為磚瓦以給繕營及缾
缶之用監官三人諸司使副充 丹粉所掌燒變丹粉
以供繪飾監官一人内侍充 作坊物料庫掌儲積財
物以備給用監官三人以京朝官及内侍三班使臣充
 退材場掌受京城内外退棄材木掄其長短曲直中
[057-14a]
度者以給營造及薪爨監官一人以京朝官充 箔場
掌抽算竹木以供簾箔之用監官二人以京朝官充建
炎初與少府俱併歸工部紹興三年置將作監少府事
總焉隆興初宮室無所營繕職務簡省百工器用屬之
文思院上下界𨽻工部本監惟置丞一員餘官虚而不
除乾道以後人才盛多監少丞簿無闕凡臺省乆次與
郡邑之有聲者悉借徑於此號為儲才之地而營繕之
事多俾府尹畿漕分任其責寄禄官将作監丞後為宣/議郎主簿後為承務郎
[057-14b]
  國子監祭酒/助敎 司業/太學 丞文主簿門國子博士書/廣 四 律學
   學/ 算學等博士/ 武學宗學附/
孫卿在齊為三老稱祭酒胡廣曰凡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長古者賔得主人饌則
老者一人舉酒以祭地故以祭酒為稱漢之侍中魏之/散騎常侍功髙者並為祭酒用其義也公府有祭酒亦
因其/名漢吳王濞年老不朝為劉氏祭酒則祭酒之名乆
王莽以安車駟馬迎夏侯勝/為講學祭酒勝推而不受又漢置博士至東京凡
十四人而聰明有威重者一人為祭酒謂之博士祭酒
蓋本曰僕射中興轉為祭酒魏因之晉武帝咸寜四年
[057-15a]
初立國子學置國子祭酒一人永嘉中又置儒林/祭酒以杜夷為之國子
周之舊名周官有師氏之職即魏國子祭酒周禮師氏/以三徳三
行敎國子又有保氏而養/國子以道敎之六藝也晉介幘皂朝服進賢兩梁冠
佩水蒼玉舊視侍中列曹尚書劉毅嵇紹並為此官又/袁瓌字山甫為國子祭
酒時屢經喪亂禮敎陵遲瓌上疏求立學徒帝從之國/學之興自瓌始也又裴頠為祭酒時奏立太學起講堂
築門刻石以/寫五經也宋代不置學則助敎唯置一人而祭酒博
士常置也明帝太始六年以國學廢初置總明觀祭酒
一人有元儒文史四科科置學士各十人齊髙帝建元
[057-15b]
四年有司奏置國學祭酒准諸曹尚書博士准中書郎
助敎准南臺御史選經學為先若其人難備給事中以
還明經者以本位領其後國諱廢學永明三年立學尚
書令王儉領祭酒學既建乃省總明觀八年國子博士
何允單為祭酒疑所服陸澄等皆不能據遂以元服臨
試月餘日博議定乃服朱衣齊梁號為國師陳後魏亦
曰國子祭酒其初定中原先立太學置五經博士北齊
國子寺有祭酒一人隋開皇十三年國子寺罷隸太常
[057-16a]
凡國學諸官自漢已下/並屬太常至隋始革之又改寺為學仁夀元年罷國子
學唯立太學一所省國子祭酒博士置太學博士總知
學事煬帝即位改國子學為國子監依舊置祭酒唐因
之龍朔元年東都亦置龍朔二年改為司成館又改祭
酒為大司成咸亨初復舊光宅元年改國子監為成均
監神龍元年復舊領國子學學生三/百人太學學生五/百人四門
學生五百人/俊士八百人律學學生五/十人書學學生三/十人算學學生三十/人凡六學
生徒二千二百一十人每學各置博士以總學事及有/助敎等員天寳九載又於國子監置廣文館領學生為
[057-16b]
進士業者置博士助敎各/一人其品秩並與太學同置祭酒一人掌監學之政皇
太子受業則執經講說皆以儒學優重者為之天寳九
載置廣文館學生進士
國子司業煬帝大業三年於國子監初置司業一人禮
曰樂正司業父師司成因以為名唐置二人副貳祭酒
通判監事龍朔二年改為少司成咸亨初復舊凡祭酒
司業皆儒重之官非其人不居
丞隋置三人唐一人
[057-17a]
主簿北齊置隋一人唐因之
宋國子監判監事二人以兩制或𢃄職朝官充凡監事
皆總之直講八人以京官選人充掌以經術敎授諸生
丞一人以京朝官或選人充掌錢穀出納之事主簿一
人以京官或選人充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納監生無定
員元豐正官名置祭酒司業丞簿各一人太學博士十
舊係/直講正録各五人武學博士二人律學博士正名一
人祭酒掌國子太學武學律學小學之政令司業為之
[057-17b]
貳丞參預監事凡諸生之隸於太學者立三舍法見學/校門
崇寜立辟廱置大司成一人為師儒之首總辟廱太學
之政令位諸曹侍郎上宣和罷中興初併國子監歸禮
部紹興三年置國子監十二年置祭酒十三年始復建
太學隆興併省司業不與祭酒並除乾道七年乃並除
如故
國子博士班固云按六朝時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又/曰
博士秦官/漢因之漢博士多至數十人冠兩梁文帝時博士朝/服元端章甫冠
[057-18a]
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成帝之代五經家
法稍增置博士一人博士選有三科髙第為尚書次為
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乆次補諸侯太傅於時孔光為博
士數使録寃獄行風俗以髙第為尚書叔孫通為博士/初制漢禮又賈
誼年二十餘文帝召為博士年最少每有詔議/下諸老生未能言誼盡為對之人人各如其意後漢博
士凡十四人易施孟梁邱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氏禮大小戴春秋嚴顔各一博士
華嶠漢書曰初欲立左氏傳博士范昇以為左氏淺末/不宜立陳元聞之乃詣闕上疏爭之更相辯對凡十餘
上帝卒立/左氏學掌以五經敎子弟國有疑事掌丞問對舊時
[057-18b]
從議郎為博士其通叡異藝入平尚書出部刺史諸侯
守相乆次轉諌議大夫中興髙第為侍中小郡若都尉
博士限年五十其督郵版狀曰生事愛敬喪沒如禮理/易尚書孝經論語兼崇載籍窮㣲闡奥
師事某官經明受謝見授門徒尚五十人以上正席謝/坐三郡二人隐居樂道不求聞逹身無金痍痼疾三十
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賜賞行應四科經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舉順帝諱保故稱守安帝以
博士多非其人詔命三公將軍中二千石舉博士各一
人務得經明行髙卓爾茂異是時羣僚承風凡所旌賞
綽有餘裕後旋復故遂用陵遲初平帝元始四年改博
[057-19a]
士為博士師後漢兼而存之並擇儒者桓榮魯恭戴憑/等並為博士
魏及西晉朝博士置十九人武帝咸寧四年初立國子
學置國子博士一人皆取履行精淳通明典義若散騎
常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試元帝時荀/崧上疏曰
昔咸寜太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門/通洽古今行為世表者領國子博士宋齊諸博士皆
皂朝服進賢兩梁冠佩水蒼玉梁國學有博士二人天
監四年置五經博士各一人魏晉宋齊並不置五/經博士至此始置焉舊國
子學生限以貴賤武帝欲招來後進五館生皆引寒門
[057-19b]
雋才不限人數陳因之後魏北齊並有之隋仁夀元年
省國子博士大業三年復置一人唐増置二人龍朔二
年改為司成宣業咸亨初復舊諸州府亦有經學博士
一人
助敎晉咸寜四年初立國子學置助敎十五人以敎生
徒江左及宋並十人宋制易尚書毛詩禮記周禮儀禮/左傳公羊榖梁各為一經論語孝
經為一經合十/經助敎分掌宋齊並同梁國子助敎舊視南臺御史
品服與博士同陳因之後魏亦有北齊置十人隋置四
[057-20a]
人唐國子學助敎三人諸府州縣各有助敎職員府州/二人
縣一人學/生各有差
太學博士晉江左增置國子博士十六人謂之太學博
士品服同國子博士梁置太學博士八人陳因之後魏
亦然北齊國子寺有太學博士十人後周置太學博士
下大夫六人隋初置太學博士五人仁夀元年罷國子
唯立太學置博士五人大業三年減置二人唐因之助
敎後魏置北齊亦有之置二十人後周曰太學助教上
[057-20b]
士隋又曰太學助敎五人大業三年減三人唐因之
廣文館博士一人助敎一人並以文士為之唐天寳九
載置
四門博士後魏書劉芳表云太和二十年立四門博士
於四門置學按禮記曰天子設四學鄭𤣥注曰四郊之
虞庠也今以其遼逺故置於四門請移與太學同處從
之北齊二十人隋五人唐三人助敎北齊國子寺有二
十人隋初則五人唐因之直講四人唐初置無員數長
[057-21a]
安四年始定為四員大成二十人唐置取貢舉及第人
簡聰明者試書日誦得一千言并日試䇿所習業等十
條通七然後補充仍散官禄俸賜會同直官例給武太
后長安中省而置直講定為四員
律學博士晉置屬廷尉衛覲奏請律學博士轉相敎授
東晉以下因之梁曰胄子律博士屬廷尉陳亦有律博
士後魏北齊並有之隋大理寺官屬有律博士八人唐
因之而置一人移屬國學助敎一人位從九品上
[057-21b]
書學博士唐置三人又置典學二人
算學博士唐置二人又置典學二人
宋國子監無博士有直講八人熙寧改為太學博士元
豐定制亦無國子博士大觀元年乃置國子博士四員
國子正録二員與太學官分掌敎導中興後置國子博
士二員 太學博士元豐改直講為之紹聖元年令太
學博士正録令國子監長貳薦舉召試而後除紹興十
二年置太學博士三員 國子正録大觀初置掌行學
[057-22a]
規糾不如規者罰之紹興十三年詔正録各置一員
太學正録仁宗朝胡瑗掌太學其正錄第補諸生熙寧
末興三舍始選官為正録如學官之制正録各五人掌
行學規不如規者糾罰之元祐三年罷命官正録以上
舍内舍充後復置命官學正二員紹聖悉如元豐舊制
紹興十二年復各置一員 書庫官淳化五年判國子
學李志言監中印書亦主掌錢物凡有公文其所司止
以印書錢物所為名稍為近俗今乞改為國子監書庫
[057-22b]
官從之書庫監官以京朝官充掌印經史羣書以備朝
廷宣索賜予之用及出鬻而收其直以上於官元豐三
年省中興後併國子監入禮部紹興十三年乃復置一
員三十一年罷龍興初詔主庫兼書庫乾道七年復置
一員
武學唐開元間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
中秋上戊祭之牲樂如文宣王仍以古名將十人為十
哲配享貞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詔考定可配享者
[057-23a]
列古今名將六十四人圖形焉
宋慶歴三年詔置武學於武成王廟以阮逸為敎授八
月罷武學以議者言古名將如諸葛亮羊祜杜預等豈
専學孫吳故也熙寜五年樞宻院言古者出師受成於
學文武弛張其道一也乞復置武學詔於武成王廟置
學紹興十六年詔修建武學武博武諭嘗以兵書弓馬
武藝誘誨學者元豐官制行以博士代敎授紹興二十
六年詔武學博士學諭各置一員内博士於文臣有出
[057-23b]
身或武舉出身曾預髙選充其學諭差武學人後又除
文臣之有出身者
宗學漢平帝詔朕惟宗室皆髙帝子孫令置宗師以糾
敎之明章二帝友愛子弟㓜者率留京師訓導以禮唐
髙宗詔宗室子孫就祕書外省别為小學
宋元豐六年宗室令鑠乞建宗學詔從之既而中輟建
中靖國元年復置崇寧初立月書季考法南渡初建學
嘉定更新置四齋後再增三齋宗學博士舊諸王宮大
[057-24a]
小學敎授也至道元年太宗將為皇姪等置師傅執政
謂環衛之官親王比當有降乃以敎授為名咸平初遂
命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敎授南宫者太祖太宗諸王
之子孫處之所謂睦親宅也崇寧五年又改稱某王宫
宗子博士位國子博士之上靖康之亂宗學遂廢紹興
四年始復置諸王宫大小學教授二員隆興省其一嘉
定九年十二月始復置宗學改教授為博士又置宗學
諭一員並𨽻宗正寺在太常博士之下諭在國子正之
[057-24b]
上俸給賞典依國子博士及正體例於是宗室疎逺者
皆得就學而彬彬可觀矣旋有㫖復存諸王宫大小學
教授一員
  軍器監丞/ 主簿/ 甲坊署/ 弩坊署/
後周武帝四年初置軍器監唐武徳初置軍器監貞觀
元年罷軍器大監置少監後省之以其地𨽻少府監為
甲弩坊開元初復以其地置軍器使至三年以使為監
更置少監一員丞二員主簿一員録事一員及弩坊等
[057-25a]
署十一年悉罷之復𨽻少府為甲弩坊十六年移其名
於北都置軍器監亦嘗以太原/尹兼領之天寳六載復於舊所置
軍器監監一人領甲坊弩坊兩署
丞主簿各一人唐置
甲坊署令丞周禮考工記曰函人為甲隋少府有甲鎧
署唐改焉
弩坊署令丞周禮司弓矢掌四弩隋有弓弩署唐改焉
宋軍器初領於三司胄案官無專職熙寜六年廢胄案
[057-25b]
乃按唐令置監擇從官總判元豐正名分案五所𨽻官
屬四東西作坊掌造兵噐旗幟戎帳行物辨其名地監
官二人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作坊物料庫掌收鐵
錫羽箭油漆之𩔖 皮角塲掌收皮革筋骨以供作坊
之用置官與東西作坊同建炎併歸工部紹興復置長
貳各一員隆興初詔軍器所已𨽻工部本監惟置丞一
員乾道後置監少監及簿淳熙初詔戎器非進入毋輒
出所由是呈驗寖省嘉定以後事最稀簡特為儲才之
[057-26a]

  都水使者丞/ 主簿/ 舟檝署/ 河渠署/
虞舜命益作虞以掌山澤周官有林衡川衡二官掌林
麓川澤之禁漢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顔師古/曰山林
之官曰衡掌諸池苑故稱水衡張晏曰主都水及林苑/故曰水衡主諸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衡平也
主平其/税也掌上林苑漢趙充國以中郎為/水衡都尉主船官也蓋主上林離宮
燕休之處王莽改/曰予虞後漢光武省之併其職於少府每立
秋貙劉之日輒蹔置水衡都尉貙劉將祭大獵/之名貙勅俱反事訖省
[057-26b]
初秦漢又有都水長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自太常
少府及三輔等皆有其官漢武帝以都水官多乃置左
右使者以領之劉向為左都水使者是也又續/漢百官志曰劉向領三輔都水至漢哀
帝省使者官至東京凡都水皆罷之併置河隄謁者漢
之水衡都尉本主上林苑魏世主天下水軍舟船器械
晉武帝省水衡置都水臺有使者一人掌舟航及運部
而河隄為都水官屬元康中復有水衡都尉元康百官/名及晉起
居注曰陳慎戴熊俱以/都水使者領水衡都尉懐帝永嘉六年胡賊入洛陽都
[057-27a]
水使者奚濬先出督運得免江左省河隄諸公贊曰陳/勰字太和有
巧思為都水使者洛陽/記曰千金隄勰所置宋都水使者銅印墨綬進賢兩
梁冠與御史中丞同孝武帝初省都水臺罷都水使者
置水衡令孝建元年復置齊有都水臺使者一人梁初
與齊同天監七年改都水使者為大舟卿位視中書郎
列卿之最末者主舟航河隄陳因之後魏初皆有水衡
都尉及河隄謁者都水使者官至永平二年都水臺依
舊置二使者北齊亦置二使者隋開皇二年廢都水臺
[057-27b]
入司農十三年復置仁夀元年改臺為監更名使者亦
為監煬帝又改為使者尋又為監加置少監又改監及
少監並為令領舟檝河渠二署唐武徳八年置都水臺
後復為都水署置令隸將作貞觀中復為都水監置使
者龍朔二年改都水使者為司津監丞咸亨元年復舊
光宅元年改都水監為水衡置都尉神龍元年復為都
水監置使者二人分總其事不屬將作領舟檝河渠二

[057-28a]
丞漢有水衡丞五人亦有都水丞後漢晉初都水使者
有參軍二人蓋亦丞之職任宋因之梁大舟卿有丞陳
因之後魏北齊又曰參軍隋曰都水丞唐二人
主簿晉水衡都尉有之為左右前後中五水衡令悉皆
有之梁大舟卿亦有之至隋又置唐因之
舟檝署令漢主爵中尉屬官有都船令丞水衡都尉有
檝櫂令丞晉曰船曹吏齊曰官船典軍後周曰舟中士
隋為舟檝署令丞唐因之令丞各一人
[057-28b]
河渠署隋煬帝置令丞各一人唐因之
宋都水監判監事一人以員外郎以上充同判監一人
以朝官以上充丞二人主簿一人並以京朝官充掌内
外河渠隄堰之事舊例三司河渠案嘉祐/三年始専置監以領之輪遣丞一人
出外治河埽之事或一嵗再嵗而罷其間有諳知水政
或至三年者置局於澶州號曰外監寺司押司官一人
元豐八年詔提舉汴河堤岸司𨽻本監先是導洛入汴
専置堤岸司至是歸之都水司元祐時詔南北外都水
[057-29a]
丞並以三年為任七年方議回河流乃詔河北京西漕
臣及開封府界提㸃各兼南北外都水事宣和三年詔
罷南北外都水丞司依元豐法通差文武官一員四年
臣僚言都水監因恩州脩河舉辟文武官至百二十餘
員授牒家居不省所領何事皆乘傳給劵第功希賞詔
除正官十一員外餘並罷所𨽻有東西四排岸司監官
各以京朝官閤門祗候以上及三班使臣充掌水運綱
船輸納顧直之事汴河上下鎻蔡河上下鎻各監官一
[057-29b]
人以三班使臣充掌算舟船木筏之事天下堰總二十
一監官各一人渡總六十五監官各一人皆以京朝官
三班使臣充亦有以本處監當兼掌者
  内侍省内侍伯内常侍局内給事局内謁者監/内寺 掖庭 宮闈 奚官局
   内僕局/ 内府局/
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周官有宮正宫伯皆主/王宮
中官/之長宮人掌王之/六寢内宰理王内之政令/以隂禮教六宮閽人掌守/王宮寺人
掌王之内/人及女官戰國時有宦者令趙有宦者/令繆賢是秦少府屬官有
[057-30a]
中書謁者令丞又有將行衛尉少府各一人並皇/后卿漢景
帝中元六年改將行為大長秋顔師古曰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恒乆之義故以
為皇后/官名或用中人或用士人中人/閹人成帝加置太僕一人
掌太后輿馬通謂之皇太后卿皆隨太后宮為宮號在
正卿上無太后則闕衛尉在衛尉上少府/在少府上之𩔖是也又有長信詹
事掌皇太后宮景帝六年更名長信少府平帝元年更
名長樂少府帝祖母稱長信宮帝母稱長樂宮故有長
信少府長樂少府職如長秋位在長秋上及職吏皆宦
[057-30b]
者也後漢常用宦者職掌奉宣中宮命凡給賜族親當
謁見者闗通之中宮出則從屬官有丞中宫僕謁者私
府署令初秦又置中常侍官參用士人皆銀璫左貂給
事殿省漢制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書事黃門侍
郎一人傳發書奏皆用姓族後漢中常侍贊導内事顧
問應對永平中始定員數中常侍四人漢舊儀曰秩千/石得出入卧内
舉法省中省中即禁中也成帝外/家王禁貴重朝中為諱禁曰省小黃門十人自明帝
以後員數稍增改以金璫右貂兼領卿署之職自和熹
[057-31a]
太后以女主稱制不接公卿乃以閹人為常侍小黄門
通命兩宮自此以來悉用閹人不調他士自安迄桓權
任尤重手握王爵口含天憲桓帝既與宦官謀誅梁冀
乃封宦者五人單超徐璜貝瑗/左琯唐衡也同日為侯皆食邑故世
號五侯焉楊秉為太尉奏請免中常侍侯覽貝瑗等官/尚書召對秉掾屬曰公府外職而劾近官經
典漢制有故事否秉使對曰春秋趙鞅以晉陽之甲逐/君側之惡又傳曰除君之惡唯力是視鄧通戯慢申屠
嘉召責文帝許之漢制故事三公之職/無所不統帝不得已遂免覧官削瑗國及袁紹大誅宦
者之後永巷掖庭復用士人閫闈出入莫有禁切侍中
[057-31b]
侍郎門部騶宰中外雜錯醜聲彰聞魏改漢制太后三
卿在九卿下晉復舊在同號卿上有后則置無后則闕
齊鬱林王立文安太后即尊號以宫名置宣徳衛尉少
府太僕梁有𢎞訓太后亦置屬官陳亦有太后三卿後
魏大長秋掌顧問應對自文明馮后閹官用事大者令
僕小者卿守宦者趙黒為/選曹尚書北齊有中侍中省置中侍中
二人中常侍四人掌出入閤門又有長秋寺置卿中尹
各一人掌諸宮閤領掖庭等令並用宦者後周有司内
[057-32a]
上士小司内中士巷伯中士等官隋曰内侍省領内侍
内常侍等官内侍即舊長秋内/常侍即舊中常侍煬帝改内侍省為長秋
監置令一人少令一人丞二人並用士人餘用宦者領
掖庭宫闈奚官三署亦參用士人唐武徳初改為内侍
省皆用宦者龍朔二年改為内侍監咸亨元年復舊光
宅元年改為司宫臺神龍元年復舊有内侍四人掌知/宮内
供奉中宮駕出則夾引總判局事舊二人開元中加二/人七年三月勅内侍五品以上許養一子仍以同姓者
初養日不/得過十嵗内常侍六人通判/省事屬官有内給事八人内謁
[057-32b]
者監六人内寺伯二人寺人六人領掖庭宫闈奚官内
僕内府等五局神龍元年後始以中使出監諸軍兵馬/寳應元年五月勅諸道州所承上命須
憑正勅可施行不得懸/便信中使宣勅即遵行
内給事周禮内小臣之職掌王后之命后出入前驅後
漢少府有給事黃門常侍左右止在内宫門通中外及
中宫已下衆事自魏晉至於梁陳無其職後魏有中給
事中後改為中給事北齊中侍中省有中給事中四人
煬帝改為内承直唐復為内給事置八人
[057-33a]
内謁者後漢大長秋屬官有中宫謁者二人主報中章
後魏北齊有中謁者僕射隋内侍省有内謁者監六人
内謁者十二人唐因之
内寺伯周禮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隋内侍
省有内寺伯二人唐因之
掖庭局令秦置永巷漢武更名掖庭置令掌宫人簿帳
公桑養蠶及女工等事後漢掖庭令掌後宫貴人采女
又有永巷令典官婢皆宦者並屬少府唐置二人
[057-33b]
宮闈局令二人隋置令掌宫内門閤之禁及出納神主
并内給使名帳糧廩事唐因之
奚官局令二人齊梁陳隋有奚官署令掌守宮人使藥
疾病罪罰喪𦵏等事唐置二人
内僕局令二人後漢有中宫僕令掌車輿雜畜及導等
唐置二人
内府局令二人漢有内者局令隋曰内者唐為内府置
令二人掌内庫出納帳設澡沐等
[057-34a]
  范曄史論曰宦人之在王朝者其來舊矣將以其
  體非全氣情志専良通闗中人易以役養乎然而
  後世因之才任稍廣其能者則勃貂管蘓有功於
  楚晉景監繆賢著庸於秦趙及其敝也則豎刁亂
  齊伊戾禍宋漢興仍襲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
  用士人以參其選皆銀璫左貂給事殿省又髙后
  稱制乃以張卿為大謁者出入卧内受宣詔命文
  帝時有趙談北宮伯子頗見親倖至於孝武亦愛
[057-34b]
  李延年帝數宴後庭或潛游離館故請奏機事多
  以宦人主之至元帝之世史游為黃門令勤心納
  忠有所補益其後𢎞恭石顯以佞險自進卒有蕭
  周之禍損穢帝徳焉中興之初内官悉用閹人不
  復雜調他士至永平中始置員數中常侍四人小
  黃門十人和帝即祚幼弱而竇憲兄弟専總權威
  内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故鄭
  衆得専謀禁中終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宮
[057-35a]
  卿之位於是中官始盛焉自明帝以後迄乎延平
  委用漸大而其員稍增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門
  二十人改以金璫右貂兼領卿署之職鄧后以女
  主臨政而萬機殷逺朝臣國議無由參斷帷幄稱
  制下令不出房闈之間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國
  命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庭永巷之職閨牖
  房闥之任也其後孫程定立順之功曹騰參建桓
  之策續以五侯合謀梁冀受鉞迹因公正恩固主
[057-35b]
  心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或稱伊霍之勲無謝於
  往載或謂良平之畫復興於當今雖時亦忠公而
  竟見排斥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㫖曲求則
  光寵三族直情忤意則慘夷五宗漢之紀綱大亂
  矣若夫髙冠長劍紆朱懐金者布滿宮闈苴茅分
  虎南面臣人者蓋以十數府署第館綦列於都鄙
  子弟支附過半於州國南金和寶冰紈霧縠之積
  盈仞珍藏嬙媛侍兒歌童舞女之玩充備綺室狗
[057-36a]
  馬飾雕文土木被緹繡皆剥割氓黎競恣奢欲搆
  害明賢専樹黨𩔖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權強者皆
  腐身熏子以自衒逹同弊相濟故其徒有繁敗國
  蠧政之事不可覃書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窮棲㓂
  劇縁間揺亂區夏雖忠良懐憤時或奮發而言出
  禍從旋見孥戮因復大考鉤黨轉相誣染凡稱善
  士莫不離被災毒竇武何進位崇戚近乘九服之
  囂怨恊羣英之勢力而以疑留不斷至於殄敗斯
[057-36b]
  亦運之極乎雖袁紹龔行芟夷無餘然以暴易亂
  亦何云及自曹騰説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
  遷龜鼎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信乎其然矣
  宋祁史論曰太宗詔内侍省不立三品官以内侍
  為之長階第四不任以事惟門閤守禦廷内掃除
  禀食而已武后時稍增其人至中宗黃衣乃二千
  員七品以上員外置千員然衣朱紫者尚少元宗
  承平財用富足志大事奢不愛惜賞賜爵位開元
[057-37a]
  天寳中宫嬪大率至四萬宦官黃衣以上三千員
  衣朱紫千餘人其稱㫖者輒拜三品將軍列㦸於
  門其在殿頭供奉委任華重持節傳命光焰殷殷
  動四方所至郡縣奔走獻遺至萬計修功徳市禽
  鳥一為之使猶且數千緍監軍持權節度反出其
  下於是甲舍名園上便之田為中人所占者半京
  畿矣肅代庸弱倚為捍衛故輔國以尚父顯元振
  以援立奮朝恩以軍宻重然猶未得常主兵也徳
[057-37b]
  宗懲艾泚賊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委宦者主
  之置䕶軍中尉中護軍分提禁兵是以庶柄下遷
  政在宦人舉手伸縮便有輕重至標士竒材則奏
  以為子巨鎮強藩則爭出我門小人之情猥險無
  顧籍又日乆侍天子狎則無威習則不疑故昏君
  蔽於所昵英主禍生所忽元宗以遷崩憲敬以弑
  殞文以憂僨至昭而天下亡矣禍始開元極於天
  祐凶愎參會黨𩔖殱滅王室從而潰衰譬猶灼火
[057-38a]
  攻蠧蠧盡木焚詎不哀哉跡其殘氣不剛柔情易
  褫䙝則無上怖則生怨借之權則専為禍則廹而
  近緩相攻急相一此小人常勢也噫梟狐不神天
  與之昏末如亂何故取中葉以來宦人之大者萃
  之篇
  右古今宦者之禍無如漢唐之季年范宋二史傳
  論特為明暢故備載之然夷考其磐固猖獗之由
  則有自來矣蓋將相者天下大權之所自出也漢
[057-38b]
  中葉以後以中書為政本而中書令管機宻屬之
  貂璫是宦者得以竊相之柄也故陳蕃竇武何進
  之徒一有規畫奏啟即為所窺先發制人禍不旋
  踵而國祚隨之唐中葉以後倚兵戎定禍亂而觀
  軍容監軍屬之貂璫是宦者得以竊將之權也故
  勲徳如李郭則俛首受節制而不免失律䟦扈如
  李茂貞朱全忠則稱兵内侮而遂以移祚矣兵刑
  者人主威柄之所自出也漢自桓靈以來有黃門
[057-39a]
  北寺獄是宦者得以専刑也故窮捕鈎黨勦戮名
  士皆黄門北寺獄之所為也唐自徳代以來有兩
  軍中尉是宦者得以専兵也故易置人主誅夷大
  臣皆兩軍中尉之所為也蓋將相之任彼得以據
  之兵刑之司彼得以専之而又地近情親根連株
  固故雖有英特之君賢智之臣終不能以一朝而
  去腹心之病亦由積漸之乆故也然桓靈昏主又
  從而崇奬之故權悉下移而漢之亡遂亟文武宣
[057-39b]
  賢君雖不能抑制之然政自已出故唐之亡少紓
  云
宋初有内中髙品班院淳化五年改入内内班院又改
入内黃門班院又改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景徳三年
其東門取索司可併𨽻内東門司餘入内都知司内東
門都知司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可立為入内内侍省
以諸司𨽻之國初有内班院淳化五年八月改内班為
黃門九月改黃門為内侍省入内内侍省與内侍省號
[057-40a]
為前後省而入内省比前省尤為親近通侍禁中役服
䙝近者𨽻入内内侍省供侍殿中備灑掃之職役使雜
品者𨽻内侍省職畧云入内内侍省號北司/内侍省號南班與志不同入内内侍
省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東頭供奉官内西頭
供奉官内侍殿頭内侍髙品内侍髙班内侍黃門内侍
省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東頭
供奉官内西頭供奉官内侍殿頭内侍髙品内侍髙班
内侍黃門自供奉官至黄門以一百八十人為定員凡
[057-40b]
内侍初補曰小黃門經恩遷補則為内侍黃門後省官
闕則以前省官補押班次遷副都知次遷都都知遂為
内臣之極品熙寧中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押班逐
省各以轉入先後相壓永為定式其官稱則有内客省
使延福宫使宣政使宣慶使昭宣使國初所置職畧云/太祖以
内客省使換樞宻以延福宫使換宣徽其旨逺哉由都/知延福使以下至寄資諸司副使者即依外官廕補之
法/元豐議改官制張誠一欲易都知押班之名置殿中
監以易内侍省既而宰執進呈神宗曰祖宗為此名有
[057-41a]
深意豈可輕議四朝志王定/國見聞錄政和二年始遂改焉以通
侍大夫易内客省使正侍大夫易延福宫使中侍大夫
易景福殿使中亮大夫易宣慶使中衛大夫易宣政使
拱衛大夫易招宣使供奉官易内東頭供奉官左侍禁
易内西頭供奉官右侍禁易内侍殿頭左班殿直易内
侍髙品右班殿直易内侍髙班而黃門之名如故其屬
有御藥院勾當官四人以入内内侍省充掌按騐方書
修合藥劑以待進御及供奉禁中之用内東門司勾當
[057-41b]
官四人以入内内侍省充掌宮禁人物出入周知其名
數而譏察之合同憑由司監官二人掌禁中宣索之物
給其要驗凡特㫖賜予皆具名數憑由付有司准給管
勾往來國信所管勾官二人以都知押班充掌契丹使
介交聘之事後苑勾當官無定員以内侍充掌苑囿池
沼臺殿種藝雅飾以備游幸造作所掌造作禁中及皇
屬婚娶之名拜龍圖天章寳文閣勾當官四人以入内
内侍充掌藏祖宗文章圖籍及符瑞寶玩之物而安像
[057-42a]
設以崇奉之軍頭引見司勾當官五人以内侍省都知
押班及閤門宣贊舍人以上充掌供奉便殿禁衛諸軍
入見之事及馬歩兩直軍員之名翰林院勾當官一員
以内侍押班都知充總天文書藝圖畫醫官四局凡執
伎以事上者皆在焉中興以來深懲内侍用事之弊嚴
前後省使臣與兵將官往來之禁著内侍官不許出謁
及接見賓客之令紹興三十年詔内侍省所掌職務不
多徒有冗費可廢併歸入内内侍省舊制内侍遇誕節
[057-42b]
許進子年十二試以墨義即中程者候三年引見供職
三十二年殿中侍御史張震言宦者員衆孝宗即命内
侍省開具見在人數免㑹慶節進子仍定以二百人為
額乾道間以差赴徳夀宫應奉闕人增至二百五十人
紹熙三年因宰臣奏中官只令承受宮禁中事不許預
聞他事嘉定初詔内侍省陳乞恩例親屬充寄班祗候
以十年為限
 文獻通考卷五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