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獻通考 > 文獻通考 卷五十一
[051-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五十一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職官考五
  中書省
中書之官舊矣謂之中書省自魏晉始焉梁陳時凡國
之政事並由中書省省有中書舍人五人領主書十人
書吏二百人書吏不足/并取助書分掌二十一局事各當尚書諸
[051-1b]
曹並為上司總國内機要而尚書唯聽受而已被委此
官多擅威勢後魏亦謂之西臺宣武帝謂中書監崔光/曰卿是朕西臺大臣
北齊中書省管司王言并司進御之樂及清商龜兹諸
部伶官隋初改為内史省置令二人侍郎四人煬帝減/侍郎二
人/舍人八人煬帝減/去四人通事舍人十六人煬帝加起居舍
人而改通事舍人為謁者臺職唐武徳三年復中書省
龍朔二年改為西臺咸亨初復舊光宅元年改為鳳閣
凡中書官/隨署名改神龍初復舊開元元年改為紫微省五年復
[051-2a]
時謂尚書省為南省門下中書為北省亦謂/門下省為左省中書為右省或通謂之兩省令二人
侍郎二人舍人六人右散騎常侍起居舍人右補闕右
拾遺各二人通事舍人十六人其餘小吏各有差
宋制中書省在左掖門外西面北廊掌進擬庶務宣奉
命令行臺諫章疏羣臣奏請興創改革及中外無法式
事應取㫖者凡除省臺寺監長貳以下及侍從職事官
外任監司節鎮知州軍通判武臣遥郡横行以上除授
皆掌之凡命令之體有七曰冊書立后妃封親王皇子
[051-2b]
大長公主拜三師三公三省長官則用之曰制書處分
軍國大事頒赦宥徳音命尚書左右僕射開府儀同三
司節度使凡告廷除授則用之曰誥命應文武官遷改
職秩内外命婦除授及封叙贈典應合命詞則用之曰
詔書賜待制大卿監中大夫觀察使以上則用之曰勅
書賜少卿監中散大夫防禦使以下則用之曰御札布
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號令則用之曰勅榜賜酺及戒
勵百官曉諭軍民則用之皆承制畫㫖以授門下省令
[051-3a]
宣之侍郎奉之舎人行之留其所得㫖為底大事奏禀
得㫖者為畫黄小事擬進得㫖者為録黄凡事干因革
損益而非法式所載者論定而上之諸司傳宣特㫖承
報審覆然後行下設官十有一令侍郎右散騎常侍各
一人舍人四人右諫議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諫右正言
各一人分房八曰吏房曰户房曰兵禮房曰刑房曰工
房曰主事房曰班簿房曰制勅庫房元祐以後析兵禮
為二增催驅㸃檢分房十有一又改主事房為開拆
[051-3b]
  中書令
舜攝位命龍作納言出入帝命周官内史掌王之八柄
爵禄廢置生殺予奪執國法及國令之貳以考政事蓋
今中書之任其所置中書之名因漢武帝遊宴後庭始
以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置令僕射不言謁者/省文也
元帝時令𢎞恭僕射石顯秉勢用事權傾内外蕭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更置士人自武帝改用
宦者掌出入奏事非舊制也成帝建始四年改中書謁
[051-4a]
者令曰中謁者令更以士人為之皆屬少府漢東京省
中謁者令官時有中官謁者/令非其職也魏武帝為魏王置祕書令
典尚書奏事又其任也文帝黄初初改為中書令又置
監以祕書左丞劉放為中書監右丞孫資為中書令並
掌機密中書監始於此也及明帝時中書監令號為專
任其權重矣時中護軍蔣濟上疏諌曰夫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威權在
下則衆心慢上勢之常也今外所言輙云中書實握事/要日在目前倘因疲倦之間有所割制衆臣見其能推
移於事即亦迴附向之請分任衆/官不使聖明之朝有專吏之名也晉因之置監令一人
[051-4b]
始皆同車後乃異焉初監令常同車入朝及和嶠為令/荀朂為監嶠意抗鄙荀巧佞以意
氣加之專車而坐自/此監令乃使異車魏晉以來中書監令掌贊詔命記
㑹時事典作文書司馬景王命中書令虞松作表再至/不可意松竭思不能改正鍾㑹視其
草為定五字松大悅服又荀朂為中書監使子組草詔/傳祗為監病風又使息暢為啟華廙為監時成事多不
洩廙啟武帝召授子薈草詔前後相承以子弟管之自/此始也又王獻之為中書令啟瑯琊王為中書監表曰
中書職掌詔命非輕才所能獨任自晉建國嘗命宰相/參領中興以來益重其任故能王言彌徽徳音四塞者
也又後魏孝文時蠕蠕有國喪帝遣高閭為書與之不/叙凶事時孝文謂曰卿為中書監職典文辭若情思不
至應謝所任又曰崔光為中書令勅光為詔/逡廵不作薈烏隊切廙余力切蠕如兖切以其地在
[051-5a]
樞近多承寵任是以人因其位謂之鳳凰池焉荀朂守/中書監
侍中參贊朝政及遷尚書令朂久在中書專管機事失/之甚慍人有賀者朂怒曰奪我鳳凰池諸公何賀焉
晉制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絳朝服佩水蒼玉乘輅車
吳紀亮為尚書令其子隲為中書令每朝㑹吳主以屏/風隔其坐晉書曰張華為監裴楷為令共掌機密又王
洽字敬𢎞為中書令時年二十九後洽/子珉又為中書令時謂為奕世令徳東晉常併其職
入散騎省尋復置之宋冠佩印綬與晉同梁中書監令
清貴華重大臣多領之其令舊遷吏部尚書才地俱美
者為之陳因梁制後魏亦有監令高允字伯恭為中書/令文帝重之不名呼
[051-5b]
為令/公北齊因魏制後周置内史中大夫二人掌王言亦
其任也隋初改中書為内史置監令各一人尋廢監置
令二人煬帝大業十二年又改内史為内書後復為内
史唐武徳初為内史令常有勅而中書門下不時宣行/高祖責其遲由内史令蕭瑀曰
臣大業之日見内史宣勅或前後相乖者百司行之不/知何所承用所謂易雖在前難必在後臣在中書日久
備見其事今黄閣初搆事涉安危若逺方有疑恐失機/會此每受一勅臣必審勘使與前勅不相乖背者始敢
宣行遲晩之愆實/由於此上善之三年改為中書令亦置二人龍朔二
年改為右相咸亨元年復舊光宅二年又為内史神龍
[051-6a]
元年復舊中書令開元元年改為紫微令五年復為中
書令天寶元年改為右相至徳初復為中書令自隋至/今皆為宰相舊班正三品大
歴二年升/為從二品按令文掌侍從獻替制勅冊命敷奏文表授
冊監起居注總判省事
宋制掌佐天子議大政授所行命令而宣之祀大神祗
則升壇饗宗廟則升阼階相禮臨軒冊命則讀冊建儲
則升殿宣制及璽綬以授太子大朝㑹則詣御座前進
方鎭表及祥瑞國朝未嘗眞拜以他官兼領者不與政
[051-6b]
事然止曹佾餘皆贈官官制行以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行令之職别置侍郎以佐之元豐寄禄為開府儀同三

  容齋洪氏随筆曰中書尚書令在西漢時為少府
  官屬與太官湯官上林諸令品秩畧等侍中但為
  加官在東漢亦屬少府而秩稍增尚書令為千石
  然銅印墨綬雖居機要而去公卿甚逺至或出為
  縣令魏晉以來浸以華重唐初遂為三省長官居
[051-7a]
  眞宰相之任猶列三品大歴中乃升正二品入國
  朝其位益尊叙班至在太師之上然只以為親王
  及使相兼官無單拜者見任宰相帯侍中者才五
  人范魯公質趙韓公普丁晉公謂馮魏公拯韓魏
  公琦尚書令又最貴除宗王外不以假人趙韓公
  韓魏公始贈眞令韓公官止司徒及贈尚令乃詔
  自今更不加贈蓋不欲以三師之官贅其稱也政
  和初蔡京改侍中中書令為左輔右弼而不置尚
[051-7b]
  書令以為太宗皇帝曾任此官殊不知乃唐之太
  宗為之故郭子儀不敢拜非本朝也
  又曰紹熈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宣麻制除嗣秀
  王伯圭兼中書令此官久不除學士大夫多不知
  本末至或疑為當入都堂治事邸報至外郡尤所
  不曉邁考之典故侍中中書令為兩省長官自唐
  以來居眞宰相之位而中令在侍中上肅宗以後
  始以處大將故郭子儀僕固懐恩朱泚李晟韓𢎞
[051-8a]
  皆為之其在京則入政事堂然不預國事懿僖昭
  之時員寖多率由平章事遷兼侍中繼兼中書令
  又遷守中書令三者均稱使相皆大勅繫銜而下
  書使字五代尤多國朝創業之初尚仍舊貫於是
  吳越國王錢俶天雄節度符彦卿雄武王景武寜
  郭從義保大武行徳成徳郭崇昭義李筠淮南李
  重進永興李洪義鳳翔王彦超定難李彛興荆南
  高保融武平周行逢武寜王晏武勝侯章歸義曹
[051-8b]
  元忠十五人同時兼中書令太宗朝唯除石守信
  而趙普以故相拜眞宗但以處親王嘉祐末除宗
  室東平王允弼襄陽王允良元豐中除曹佾與允
  弼允良相去十七八年爵秩固存沈括筆談謂有
  司以佾新命言自來不曾有活中書令請俸則例
  蓋妄也官制行改三使相並為開府儀同三司元
  祐以後不復有之雖崇觀政宣輕用名器且改為
  左輔右弼然蔡京三為公相亦不敢居乾道中詔
[051-9a]
  於録黄及告命内除去侍中中書令遂廢此官今
  當先降指揮復置則於事體尤愜當也嗣王終不
  敢當於是寢前命而賜贊拜不名
  侍郎
漢置中書領尚書事有丞郎魏黄初初中書既置監令
又置通事郎魏志曰掌詔草即/漢尚書郎之位次黄門郎黄門郎已署
事過通事乃署名已署奏以入為帝省讀書可後改通
事郎為中書侍郎明帝詔舉中書郎謂盧毓曰得人與/否在盧生耳又魏末張華遷掌兼中
[051-9b]
書郎朝議表/奏多見施用晉置四員及江左初又改為通事郎尋復
為中書侍郎其職副掌王言更入直省五日從駕則正
直從次直守張華兼中書郎從駕征鍾㑹掌書疏表檄/嵇含為中書郎書檄雲集含初不立草
宋中書侍郎進賢一梁冠介幘絳朝服用散騎常侍為
之齊梁皆四人梁以功高者一人主省内事陳因之後
魏北齊置四員隋初為内史侍郎亦四員煬帝減二員
改為内書侍郎唐初為内史侍郎武徳三年改為中書
侍郎龍朔以後隨省改號而侍郎之名不易舊制正四/品至大歴
[051-10a]
二年升/從三品員二人掌侍從獻替制勅冊命敷奏文表通判
省事
宋制侍郎掌貳令之職參議大政授所宣詔㫖而奉行
之官制行以尚書右僕射兼又别置侍郎以代參知政
事建炎初復改侍郎為參政
  舍人
中書舍人魏置中書通事舍人或曰舍人通事各為一
魏明帝時有/通事劉泰晉江左乃合之謂之通事舍人武冠絳
[051-10b]
朝服掌呈奏案章後省之而以中書侍郎一人直西省
即侍郎兼其職而掌其詔命宋初又置中書通事舍人
四員入直門内出宣詔命凡有陳奏皆舍人持入參决
於中自是則中書侍郎之任輕矣齊永平初中書通事
舍人四員各住一省時謂之四户權傾天下茹法亮久/為中書通
事舍人後出為大司農中書勢利之職法亮戀之垂涕/而去又熒惑入太微太尉王儉謂武帝曰天文乖誤此
由四户帝納/之而不改與給事中為一流梁用人殊重簡以才能
不限資地多以他官兼領後除通事字直曰中書舍人
[051-11a]
專掌詔誥兼呈奏之事裴子野以中書侍郎鴻臚卿掌/兼中書通事舍人别勅知詔誥
自是詔誥之任舍人專之魏晉以來詔誥並中書令及/侍郎掌之説在中書令篇
陳置五人後魏有舍人省而不言其員北齊舍人省掌
署勅行下宣旨勞問領舍人十人後周有小史上士二
人此其任也屬春官隋内史舍人八員專掌詔誥煬帝
減四人後改為内書舍人唐初為内史舍人至武徳三
年改為中書舍人置六員龍朔以後隨省改號而舍人
之名不易專掌詔誥侍從署勅宣㫖勞問授納訴訟敷
[051-11b]
奏文表分判省事自永淳以來天下文章道盛臺閣髦
彦無不以文章逹故中書舍人為文士之極任朝廷之
盛選諸官莫比焉按後漢章和以後尚書為機衡之任/尚書郎含香握蘭直宿於建禮門大
官供膳奏事明光殿下筆為詔誥出語為誥令曹公為/魏王置袐書令典尚書奏事則祕書之職近密尚書之
職踈遠魏文帝初改祕書為中書自後歴代相沿並管/樞密而後漢尚書郎非今之尚書郎乃中書舍人也武
太后臨朝天授元年夀春郡王盛器兄弟五人初出閤/同日受冊有司撰儀注忘載冊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闕
禮宰臣相顧失色中書舍人王㪍立召小吏五人各令/執筆口授分寫同時須臾俱畢詞理典贍時人歎服景
龍四年六月二日初定内難唯中書舍人蘇頲在太極/殿後文詔塡委動以萬計手操口對無毫釐差誤主書
[051-12a]
韓禮談子陽轉書詔草屢謂頲曰乞公少遲禮等書不/及恐手腕將廢故事舍人六員各押尚書省一行天下
衆務無不關决開元二年十一月紫微令姚崇奏紫微/舍人六員無一頭商量事諸舍人同押連署狀進說凢
事有是非理均與奪人心既異所見不同者望請别作/商量連狀同進若狀語交互恐煩聖思臣既是官長望
於兩狀復畧言二理優劣奏聽進止則人各盡能官無/留事勅曰可因是舍人唯知撰制不復分知機務既文
書塡委遂令書録委之堂後又其權勢傾動天下姚竟/因主書趙誨賊犯所累罷相姚誠多才而隳政擅權以
成斯弊/可哀也
宋初中書舍人為所遷官實不任職復置知制誥及直
舍人院故事入西閣皆中書詔試制誥三篇惟梁周翰
[051-12b]
不召試而授其後楊億陳堯佐歐陽修亦如此例富弼
為知制誥封還劉從愿妻封遂國夫人詞頭唐制唯給
事中得封還詔書中書舍人繳詞自弼始元豐五年詔
中書舍人印為中書後省之印曾鞏陸佃並試中書舍
人自是始正官名遂以中書舍人判後省之事分案五
曰上案掌冊禮及朝㑹所行事曰下案掌受付文書曰
制誥案掌書記制詞及試吏校其功過曰諌官案掌受
諸司關報文書曰記注案掌録記注其雜務則随所分
[051-13a]
案掌之元祐初以蘓軾直舍人院有司言自官制行舍
人院廢今為中書後省於是改為權中書舍人遂為故
事後詔舍人各簽諸房文字其命詞則輪日分草中興
置中書後省以中書舍人為長官六員常除二員一員
領吏房及兵工房一員領吏房右選及禮刑房嘉泰四
年李季章璧/以宗正少卿權中書舍人而中字犯祖諱
季章辭有㫖權以直舍人院繫銜乃受命不知舍人院
廢已久矣蓋大臣失於討論也紹興初詔中書門下兩
[051-13b]
省已併為中書門下省其兩省合送給舍文字今後更
不分送並送給事中中書舍人其後又詔以他官兼攝
者稱權直資淺者為直舍人院
  石林葉氏曰國初循唐舊制凡命官遷除磨勘移
  易差遣中書皆命詞給告不勝其繁元豐官制行
  始命階官職事官選人入品者給告無品官者但
  給黄牒而已元祐末猶以為多復命内外差遣及
  職事官本等内改易或再任者亦止給黄牒紹聖
[051-14a]
  中朱服為舍人以為監司郡守初除不給告禮太
  薄乃詔待制以上知州及帥臣監司初除再任並
  出告尚書侍郎兩省御史臺官外餘官并監司本
  等内改易者仍給黄牒後復行之不同元符初中
  書省復檢舉如前令
  容齋洪氏隨筆曰中書舍人所承詞頭自唐至本
  朝皆只就省中起草付吏逮於告命之成皆未嘗
  越日故其職為難其以敏捷稱者如韋承慶下筆
[051-14b]
  輙成未嘗起草陸扆初無思慮揮翰如飛顔蕘草
  制數十無妨談笑鄭畋動無滯思同僚閣筆劉敞
  臨出局倚馬一揮九制皆見書於史䇿其遲鈍窘
  擾者如陸餘慶至晚不能裁一言和㠓閉户精思
  徧討羣籍與夫斵窻舍人紫㣲失却張君房之𩔖
  蓋以必欲速成故也周廣順初中書舍人劉濤責
  授少府少監分司西京坐遣男頊代草制詞也頊
  時為監察御史亦責復州司户自南渡以來典故
[051-15a]
  散失每除書之下先以省劄授之而續給告以是
  遷延稽滯殿拂居官時纔還家即掩關謝客畏其
  促詞命也先公北聘歸除徽猷閣直學士時劉才
  邵當制日於漏舍囑之至先公出知饒州㡬將一
  月猶未受告其他倩諉朋舊俾之假手者多矣故
  膺此選者不覺其難殊與昔異
  通事舍人
昔堯試舜賔于四門蓋今任也秦置謁者漢因之掌儐
[051-15b]
贊受事員七十人選孝廉年未五十威容嚴恪能儐贊
者為之爇太子使荆軻劫始皇變起兩楹之間其後謁/者持七首刺腋漢高帝偃武修文故易之以版
有僕射冠高山冠言其矜莊賓逺故以高山為號終軍/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出東關關吏
識之曰此/棄繻生後漢謁者僕射為謁者臺士主銅印青綬天
子出掌奉引謁者僕射見尚書令對/揖無敬謁者見執版拜謁者三十人漢官/儀又
曰三十/五人謁者初上官稱曰灌謁者滿歲稱給事胡廣云/灌者明
章二帝服勤園陵謁者灌栢後遂假兹名焉馬融曰灌/者習所職也應奉曰高帝承秦禮儀多闕灌嬰服事七
年號大謁者後人掌之以姓灌章列於漢書也雷義為/灌謁者使持節督郡國行風俗大守令長留者凡七十
[051-16a]
人/和帝代陳郡何熙為謁者僕射贊拜殿中音動左右
然則又掌唱贊漢舊儀曰謁者缺選郎中美鬚眉大音/者以補之功次當選欲留増秩者許之
二漢𨽻光祿勲後漢又有黎陽謁者光武以幽并兵騎/定天下故於黎陽立營以謁者監之兵
騎千人復除甚重謁者任輕多放情態順/帝改用府掾有清名威重者遷超牧守焉魏置僕射掌
大拜授及百官班次統謁者十人及晋武省僕射以謁
者并蘭臺江左復置僕射後又省宋武帝大明中復置
僕射一人職與魏同亦領謁者十人掌小拜授及百官
報章齊因之梁謁者臺僕射掌朝覲賔饗之事屬官謁
[051-16b]
者十人掌奉詔出使拜假朝㑹賔贊功髙者一人為假
史掌差次謁者陳亦有之後魏北齊謁者臺掌凡諸吉
凶公事導相禮儀僕射二人謁者三十人隋煬帝増置
謁者司𨽻二臺并御史為三臺謁者臺有大夫一人掌
受詔勞問出使慰撫持節䇿受及受寃枉而申奏之駕
出對御史引駕領議郎以下官屬官有丞主/簿錄事等尋詔門下
内史御史司𨽻謁者五司監受表以為恒式不復專謁
者矣初魏置中書通事舍人官其後歴代皆有然非今
[051-17a]
任隋初罷謁者仍置通事舍人十六員承㫖宣傳開皇
三年又増為二十四員及煬帝置謁者臺乃改通事舍
人為謁者臺職謂之通事謁者置二十人又於建國門
外置四方館以待四方使者𨽻鴻臚寺煬帝置四方館/東曰東夷使者
南曰南蠻使者西曰西戎使者北曰/北狄使者各一人掌其方國互市事唐廢謁者臺復以
其地為四方館改通事謁者為通事舍人掌通奏引納
辭見承㫖宣勞皆以善辭令者為之𨽻四方館而又屬
中書省
[051-17b]
  集賢殿
集賢殿書院唐開元中置漢魏以來祕書省有其職梁
武帝於文徳殿内列蔵衆書北齊有文林館學士後周
有麟趾殿學士皆掌著述隋平陳之後寫書正副二本
蔵於宫中煬帝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貯書自漢延熹
至隋唐皆祕書掌圖籍而禁中之書時或有焉初開元
五年十一月於乾元殿東廊下寫四部書仍令祕書監
馬懐素右散騎常侍褚無量總其事於麗正殿安置為
[051-18a]
修書使至十二年學士張説等宴於集仙殿於是改殿
名集賢改修書使為集賢殿書院學士五品以上為學
士每以宰相為學士者知院事初燕國公張説為中書
令知院制以右常侍徐堅副之自爾常以近宻官為副
兼判院直學士六品以下為之侍講學士開元初褚無
量馬懐素侍講禁中為侍讀其後康子元等為侍講學
士修撰官校理官司直學士
宋為集賢院大學士一人以宰相充學士以給監卿監
[051-18b]
以上充直學士不常置修撰以朝官充直院校理以京
官以上充皆無常員掌同昭文館凡昭文史館集賢謂
之三館皆以兩省五品以上官一人判
  史官
史官肇自黄帝有之自後顯者夏太史終古商太史髙
勢周則曰太史小史内史外史而諸侯之國亦置其官
又春秋國語引周志及鄭書似當時記事各有其職秦
有太史令胡母敬至漢武始置太史公以司馬談為之
[051-19a]
卒其子遷嗣卒後宣帝以其官為令行太史公文書其
修撰之職以他官領之於是太史之官唯知占候而已
自漢以前職在太史直太/史局當王莽時改置柱下五史記
疏言行盖效古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自後漢
以後至於有隋中間唯魏明太和中史職𨽻中書其餘
悉多𨽻祕書唐武徳初因隋舊制史官屬祕書省著作
局至貞觀三年間十二月移史館於門下省北宰相監
修自是著作局始罷史職及大明宫初成置史館於門
[051-19b]
下省之南其修撰史事以他官兼領或卑品而有才者
亦直焉開元二十五年宰臣李林甫監史以中書地切
樞宻記事者宜其附近史館諌議大夫尹焙遂奏移於
中書省北其地本尚藥局内藥院
  致堂胡氏曰古者史官世掌其職大臣不與天子
  不觀故得直筆取信於後世其次則如貞觀之制
  史官日隨仗入隨事記之猶為近古自李義府許
  敬宗不許史官聞仗後事以行其私姚璹乃建令
[051-20a]
  宰相撰時政記意欲迷眩千古令韋執誼又奏令
  史官撰日歴日歴云者猶起草也將加是正而潤
  色焉耳茍數人者誠無私意何用為是紛紛以其
  請建之紛紛則其誣上行私之心欲盖而益彰矣
  夫天下有公是非不為言語文字可以變移白黒
  淆亂忠邪故義府敬宗執誼之惡至于今不泯有
  志於垂名竹帛者自修而已矣
宋制監修國史一人以宰相為之修撰直館檢討無常
[051-20b]
員修撰以朝官充直館檢討以京官以上充掌修日歴
及典司圖籍之事凡國史别置院於宣徽北院之東以
蔵之謂之編修院東京記云編修俗呼為史院天聖修
真宗史欲重其任降勅宰相為提舉參知政事樞宻副
使為修史其同修史則以殿閣學士以上為之編修官
以三館祕閣校理以上及京官史畢即停續㑹/要元豐改
官制日歴𨽻國史案每修前朝國史實錄則别置國史
實錄院以首相提舉翰林學士以上為修國史餘侍從
[051-21a]
官為同修國史庶官為編修官實錄院提舉官如國史
從官為修撰除官為檢討麟臺/故事元祐復置國史院𨽻門
下省明年又置國史院修撰兼知院事紹聖復以國史
院歸祕書省宰輔三/館題名中興即祕書省復建史館以修神
宗哲宗兩朝實錄選本省官兼檢討校勘以侍從官充
修撰紹興五年又移史館於省之側别為一所以増重
其事至九年修徽宗實錄乃即史館開實錄院明年以
未修正史詔罷史館併為實錄院紹興初實錄國史皆/寓史館後罷史館遇
[051-21b]
修實錄即置實錄院遇/修國史即置修國史院著作局唯修纂日歴中興/㑹要宰相
監修但提大綱檢討官搜閲校對惟修撰實専史職只
據所送到時政記唐長夀中姚璹請仗下所言宰相撰/錄號時政記自璹始五代以來中書
樞宻院皆致時政記樞宻院直學士編修太平興國八/年蘇易簡為參政自是中書皆參政編錄唯吕䝉正嘗
以宰相領其事端拱以後樞宻院事皆送中書同修為/一書及王欽若陳堯叟始乞别撰不關中書直送史館
起居注事見左/右史門銓次其事排以日月謂之日歴聖朝/職畧
興十八年詔置修國史院修神哲徽宗三朝正史又有
提舉修勅令天聖慶歴嘉祐熈寧編叙及元符勅令格
[051-22a]
式各差宰臣提舉詳定官以侍從之通法令者充史館
又有校勘檢閲校正編校等官或以布衣之該洽者為

玉牒所提舉監修亦以宰相為之見宗/正司
 歐陽修論史舘日歴奏臣伏以史者國家之典法也
 自君臣善惡功過與其百事之廢置可以垂勸戒示
 後世者皆得直書而不隱故自前世有國者莫不以
 史職為重伏見國朝之史以宰相監修學士修撰又
[051-22b]
 有兩府之臣撰時政選三館之士當陞擢者乃命修
 起居注如此不為不重矣然近年以來員具而職廢
 其所撰述簡略遺漏百不存一至於事關大體者皆
 没而不書此實史官之罪而臣之責也然其弊在於
 修撰之官惟據諸司供報而不敢書所見聞故也今
 時政記雖是兩府臣僚修纂然聖君言動有所宣諭
 臣下奏議事關得失者皆不紀錄惟書除目辭見之
 類至於起居注亦然與諸司供報文字無異修撰官
[051-23a]
 只據此銓次繫以日月謂之日歴而已是以朝廷之
 事史官雖欲書而不得書也自古人君皆不自閲史
 今撰述既成必錄本進呈則事有諱避史官雖欲書
 而又不敢書也加以日歴時政記起居注例皆承前
 積滯相因故纂錄常務追修累年前事而嵗月既逺
 遺失莫存至於事在目今可以詳於見聞者又以追
 修積滯不暇及之若不革其弊則前後相因史官永
 無舉職之時使聖朝典法遂成廢墜臣竊見趙元昊
[051-23b]
 自初叛至復稱臣始終一宗事節皆不曽書亦聞修
 撰官甚欲紀述以纂修後時追求莫得故也其於他
 事又可知焉臣今欲乞特詔修時政記起居注之臣
 並以徳音宣諭臣下奏對之語書之其修撰官不得
 依前只據諸司供報編次除目辭見並須考驗事實
 其除某官者以某功如狄青等破儂智髙文彦博破
 王則之𩔖其貶某職者坐某罪如昨來麟州守將及
 并州龐籍緣白草平事近日孫沔所坐之𩔖事有文
[051-24a]
 據及迹狀分明皆備書之所以使聖朝賞罰之典可
 以勸善懲惡昭示後世若大臣用情朝廷賞罰不當
 者亦得書以為警戒此國家置史之本意也至於他
 大事並許史所據所聞見書之如聞見未詳者直牒
 諸處㑹問及臣寮奏異同朝廷裁置處分並書之以
 上事節並令修撰官逐時旋據所得錄為章卷標題
 日分於史院躬親入櫃封鎻候諸司供報齊足修為
 日歴仍乞每至歳終命監修宰相親至史院㸃檢修
[051-24b]
 撰官紀錄事迹内有不勤其事隳官失職者奏行責
 罰其時政記起居注日歴等除今日以前積滯者不
 往追修外截自今後並令次月供報如稍有遲滯許
 修撰官自至中書樞宻院催請其諸司供報拖延及
 史院有所㑹問諸處不畫時報應致妨修纂者其當
 行手分並許史院牒開封府勾追嚴斷其日歴時政
 記起居注並乞更不進本所貴少修史職上存聖朝
 典法此乃臣之職事不敢不言
[051-25a]
  容齋洪氏隨筆曰國朝熙寧以前祕書省無著作
  局故置史館設修撰直館之職元豐官制行有祕
  書官則其職歸於監少及著作郎佐矣而紹興中
  復置史館修撰檢討是與本省為二也宗正寺修
  玉牒官亦然官制既行其職歸於卿丞矣而紹興
  中復差侍從為修牒又以他官兼檢討是與本寺
  為二也然則今有户部可别置三司有吏刑部可
  别置審官審刑院矣又玉牒舊制毎十年一進謂
[051-25b]
  甲子歳進書則甲戌甲申歳復然今乃從建隆以
  來再行補修毎及十年則一進以故不過三二年
  輙一行賞書局僭賞此最甚焉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曰自真廟以來史館無専官
  神宗嘗欲付曽子固以五朝史事乃命為史館修
  撰使専典領其後子固所草具不當神宗意書不
  克成孝宗時修五朝史而列傳久未畢遂召李仁
  父洪景盧踵為之皆奉京朝不兼他職者數年而
[051-26a]
  史始畢盖自開院至成書凡二十有八年秉筆者
  五十有餘人時景盧請通修九朝正史上許之景
  盧復言制作之事已經先正名臣之手是非褒貶
  皆有據依乞命後來史官無或輙將成書擅行刪
  改然書未就而景盧去國淳熙末修髙宗實錄以
  他官兼之至紹熙末年而工未及半陳君舉直學
  士院建請以右文殿祕閣二修撰并舊史館校勘
  三等為史官自校勘供職稍遷祕閣修撰又遷右
[051-26b]
  文殿修撰在院三五年如有勞績就遷次對庶幾
  有専官之效無冷局之嫌然亦不克行明年但増
  檢討官三員限一年畢其後又七年而髙錄始成
  時當修髙宗正史孝宗光宗實錄朝論竟無専官
  始外召傅景仁陸務觀為在京宫觀免奉朝請令
  修史於是務觀還政久矣乃落致仕以為同修國
  史兼實錄院同修撰焉
  尚書省
[051-27a]
昔堯試舜於大麓領錄天下事似其任也周之司㑹又
其職焉鄭𤣥注周禮大/司㑹若今尚書秦時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
法書故謂之尚書尚猶主也漢承秦置及武帝遊宴後
庭始用宦者主中書以司馬遷為之中間遂罷其官以
為中書之職至成帝建始四年罷中書宦者又置尚書
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為四曹通掌圖書祕記章奏
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猶輕至後漢則為優
重出納王命敷奏萬機盖政令之所由宣選舉之所由
[051-27b]
定罪賞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衆務淵藪内外所折
𠂻逺近所禀仰故李固云陛下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
斗斗為天喉舌尚書亦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氣運平
四時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賦布/也令及左丞總領綱
紀無所不統僕射及右丞分掌廪假錢榖隋志曰令統/領之僕射副
令又與尚書/分領諸曹漢初尚書雖有曹名不以為號及靈帝以
侍中梁鵠為選部尚書於是始見曹名總謂之尚書臺
亦謂之中臺呉諸葛恪既定山越孫權使尚書僕射薛/綜勞軍曰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賜之
[051-28a]
大事八座連名而有不合得建異議自順帝永建元年/初令三公尚書入
奏事其八座具/歴代尚書中二漢皆屬少府蔡質漢儀曰凡三公列/卿將大夫五營校尉行
複道中遇尚書令僕射左右丞郎御史中城侍御史皆/引車先相廻避衞士傳不得避臺官臺官過乃得去至
晋宋以來尚書官上朝及/下禁斷行人猶其制也魏置中書省有監令遂掌機
衡之任而尚書之權漸減矣晋以後所掌略同八座丞
郎初拜並集都省交禮遷職又解交本漢制也至於晋
宋唯八座解交丞郎不復解交也梁陸果遷尚書殿中/曹郎拜曰八座丞郎
並到上省交禮而果至/晩不及時刻坐危官宋曰尚書寺居建禮門内亦曰
[051-28b]
尚書省令右闕則左/僕射為省主亦謂之内臺毎八座以下入寺門
生隨入者各有差不得雜以人士凡尚書官大罪則免
小罪則遣出遣出者百日無代人聽還本職宋顧琛為/庫部郎以
顧碩寄尚書張茂度聞名而碩與同席坐琛坐此遣出/又宋制曰今朝士詣三公尚書丞郎詣令僕射尚書丞
郎並門下下車履/度門閾乃納履也其令及二僕射出行分道之制與中
丞同令僕各給威儀十八人説在御史/大夫篇自晋以後八座
及郎中多不奏事梁天監元年詔曰自禮闈陵替歴兹
永久郎署備員無取職事糠粃文案貴尚虚閑空有趨
[051-29a]
墀之名了無握蘭之實曹郎可依昔奏事自是始奏事
矣又詔尚書中有疑事先於朝堂參議然後啓聞舊尚
書官不以為贈唯朱异卒特贈右僕射武帝寵之故也
考周捨問劉杳尚書官著紫荷相傳云挈嚢竟何所出/答曰張安世傳云嚢簮筆事武帝數十年注云嚢槖也
近臣簮筆/以待顧問自魏晋重中書之官居喉舌之任則尚書之
職稍以疎逺至梁陳舉國機要悉在中書獻納之任又
歸門下而尚書但聽命受事而已後魏天興元年置八
部大人於皇城四方四維面置一人以擬八座謂之八
[051-29b]
國各有屬官分尚書三十六曹及諸外置令大夫主之
崔元伯通署三十/六曹如令僕統事四年又復尚書三十六曹天賜元年
復罷尚書三十六曹别置武歸修勤二職分主省務武/歸
比郎中修/勤比令史至神䴥元年始置僕射左右丞及諸曹尚書
十餘人各居别寺舊例尚書簿諸曹須即出借蘭城王/澄為尚書時公車署以理寃事奏請
宜案澄執奏以為尚書政本特宜逺慎故凡奏所事閭/道通之盖以祕要之切防其宣露寧有古制所重今反
輕之宜盡寫其事意/以付公車詔從之北齊尚書省亦有錄令僕射總理
六尚書事謂之都督亦謂之北省後濟北王以太子監
[051-30a]
國立大都督府與尚書省分理衆事仍開府置佐顯祖/特崇
此官以隨王守侍中/攝大都督府長史後周無尚書隋及唐皆有其制畧
同凡尚書省事無不總龍朔二年改尚書省為中臺咸
亨初復舊光宅元年改為文昌臺垂拱元年又改為都
臺咸通初復舊長安三年又改為中臺神龍初復為尚
書省亦謂之/南省都堂居中左右分司舊尚書令有大㕔當/省之中今謂之都堂
都堂之東有吏部户部禮部三行毎行四司左司統之
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行毎行四司右司統之
[051-30b]
凡二十四司分曹共理而天下之事盡矣故事叔父兄/弟不許同省
為郎官格令不載亦無正勅貞觀二年十一月韋叔謹/除刑部員外三年四月韋季武除主爵郎中其年七月
韋叔諧除庫部郎中太宗謂曰知卿兄弟並在尚書省/故授卿此官欲成一家之美無辭稍屈階資其後同省
者甚多近日非恩除拜即須相廻避當以准令同司曹/判及公檢之官不得用大功以上親若制勅授者即申
所司從早改擬遂/同省别司亦罷也左右僕射各一人總統/省事左丞一人掌/轄
吏部户部禮/部十二司事右丞一人掌轄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事左右司郎中各
一人員外郎各一人各掌付左右丞/所管諸司事尚書六人吏户禮/兵刑工
六部各/一人侍郎九人吏部户部兵部各/二人餘各一人郎中二十八人吏/部
[051-31a]
户部兵部刑部各二人餘各/一人并左右司則三十人員外郎二十九人吏户兵/刑四部
及司勲各二人餘司各一/人并左右司共三十一人都事六人以下各/有差五代時尚
書都省在興國坊今梁太祖舊第
宋太平興國中徙於利仁坊孟昶舊第頗為宏麗中設
都堂左右司左右丞郎中員外郎㕔東西廊分設尚書
侍郎㕔事二郎中員外㕔事六掌施行判命舉省内綱
紀程式受付六曹文書聽内外辭訴奏御史失職考百
官府之治以詔廢置賞罰曰吏部曰户部曰禮部曰兵
[051-31b]
部曰刑部曰工部皆𨽻焉凡天下之務六曹所不能與
奪者總而決之應取裁者隨所𨽻送中書省樞宻院事
有成法則六曹准式具鈔令僕射丞檢察簽書送門下
省畫聞審察吏部注擬文武官及封爵承襲賜勲定賞
之事朝廷有疑事則集百官議其可否凡更改申明勅
令格式一司條法則議定以奏覆太常考功謚議亦如
之季終具賞罰勸懲事付進奏院頒行於天下大祭祀
則誓戒執事官設官九尚書令左右僕射左右丞左右
[051-32a]
司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分房十曰吏房曰户房曰禮房
曰兵房曰刑房曰工房各視其名而行六曹諸司所上
之事曰開拆房主受遣文書曰都知雜房主行進制勅
自班簿具員考察都事以下功過遷補曰催驅房主考
督文牘稽違曰制勅庫房主編檢勅令格式簡納架閣
文書紹聖二年詔在京官司所受傳宣内降隨事申尚
書省或樞宻院覆奏又詔尚書都省彈奏六曹御史糾
不當者
[051-32b]
  石林葉氏曰元豐既新官制建尚書省於外而中
  書門下省樞宻學士院設於禁中規模極雄麗其
  照壁屏下悉用重布不紙糊尚書省及六曹皆書
  周官兩省及後省樞宻學士院皆郭熙一手畫中
  間甚有傑然可觀者而學士院畫春江曉景為尤
  工後兩省除官未嘗足多有空閑處看守老卒以
  其下有布往往竊毁盗取徐擇之為給事中時有
  竊其半屛者欲付有司㑹竊處有刃㾗議者以禁
[051-33a]
  廷經由株連所及多遂止然因是毁者寖多亦可
  惜也
  錄尚書
漢武帝時左右曹諸吏分平尚書奏事知樞要者始領
尚書事張安世以車騎將軍霍光以大將軍王鳯以大
司馬師丹以左將軍並領尚書事張安世領尚書事職/典樞機以謹慎周宻
自著毎言大政已決輙移病出聞有詔命乃驚使吏之/丞相府問焉毎朝廷大臣莫知與議也又孔光字子夏
領尚書凡典樞機十餘年守法度修政事不希苟合或/問温室省中樹皆何木也光答以他語其謹宻如此
[051-33b]
後漢章帝以太傅趙憙太尉牟融並錄尚書事尚書有
錄名盖自憙融始亦西京領尚書之任唐虞大麓之職
也和帝時太尉鄧彪為太傅尚書事猶古冢宰總已之
義薨輙罷之自魏晋以後亦公卿權重者為之職無不
蜀蔣琬字公琰為錄尚書事晋宗室㑹稽王道子及/世子元顯並錄尚書事時道子為東錄元顯為西錄
晋康帝時何充譲錄表曰成康中分置三錄王導錄其/一茍崧陸曄各錄二條事晋江右有四錄則四人參錄
也江右張華江左庾/亮並經闕上書七條凡重號將軍刺史皆得命曹受用
唯不得施陳及加節宋孝武孝建中不欲威權外假省
[051-34a]
錄大明末復置此後或置或省齊世錄尚書及尚書令
並總領尚書臺二十曹為内臺主行遇諸王以下皆禁
駐號為錄公齊明帝為宣城王錄尚書廢帝昭/業思蒸魚太官以無錄公命不與髙帝崩
遺詔以褚彦回錄尚書事江左以來無單為錄者有司
擬立優䇿王儉議宜有䇿書乃從之王儉議以為見居/本官别拜錄推理
應有䇿書而舊事不載中朝以來三公王侯則優䇿並/設官品第一䇿而不優優者褒美䇿者兼明委寄尚書
職居天官政化之本故尚書令品雖第三拜必有䇿錄/尚書品秩不見而總任彌重前代多與本官同拜故不
别有䇿即事緣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䇿/書用申重寄既異王侯不假優文從之北齊錄尚書
[051-34b]
一人位在令上掌與令同俱不糾察自隋而無
  尚書令
秦置尚書令尚主也漢因之銅印青綬武帝用宦者更
為中書謁者令成帝去中書謁者令官更以士人為尚
書令時𢎞恭石顯相繼為中書令専權邪僻前將軍蕭/望之領尚書事建言以為尚書百官之本國家樞
機宜以通明公正處之武帝遊宴後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罷中書宦官後漢衆務悉歸
尚書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尚書令主贊奏事總領紀綱
無所不統與司𨽻校尉御史中丞朝㑹皆専席而坐京
[051-35a]
師號曰三獨坐故公為令僕射者朝㑹不陛奏事天子
封禪則尚書令奉玉牒兼檢蔵封之禮後漢光武以侯/霸為尚書令毎
春帝下寛大之詔奉四時之命皆霸所建也郭伋遷尚/書令處職機宻數納忠諌陳忠為尚書令前後所奏悉
條於南宫閣上以為故事鄭𢎞為尚書令亦著於南宫/以為故事郭賀字喬卿為尚書令百姓歌之曰厥徳仁
明郭喬卿忠政朝廷上下平又左雄字伯豪為尚書令/自雄在尚書令天下不敢謬選十餘年間稱為得人自
雄掌納言多所正肅沈勲字異徵詣南宫賜酒拜尚書/令持節臨辟雍名冠百僚荀彧字文若為尚書令居中
持重焚毁故案竒䇿宻謀不得盡聞又舉荀攸可以代/已後攸為尚書令亦推賢進士魏武帝曰二荀令之論
人久而益信/没世不忘魏晋印綬與漢同冠進賢兩梁納言幘五
[051-35b]
時朝服佩水蒼玉受拜則䇿命之以在端右故也薨於
朝堂發哀陳矯字季弼為尚書令魏明帝卒至尚書門/矯跪問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書耳
矯曰此臣職分非陛下所宜臨也若臣不稱職則請就/黜帝慙而迴又晋樂廣為尚書令無當時稱為後人所
思又太熙元年詔曰夫總百揆之得失管王政之開塞/者端右之職也是以自漢代以來慎選其人議郎王戎
可為尚書令又衞瓘字伯玉拜尚書令性嚴惮以法御/下視尚書若參佐尚書郎中掾屬又熊逺起曰伏見吏
部以太尉荀組為尚書令復領荆州牧自三代以來未/聞以納言之官而出領牧伯者王彪之字叔虎為尚書
令與謝安共掌朝政安每稱曰朝之大/事衆不能決者諮之王公無不立判魏晋以下任總
機衡事無大小咸歸令僕宋孝建元年詔曰尚書百官/之元本庶績之樞機丞郎列
[051-36a]
曹局司有任自湏事無巨細悉歸令僕非/所以詔能濟業也更可明體制責厥成也齊梁舊用左
僕射美遷司空謝朏字敬仲徵為司徒尚書令朏辭脚/疾不堪朝謁仍角巾自輿詣雲龍門謝
既見乘小/車就席梁陳並有之後魏北齊掌弹糾見事與御史
中丞更相廉察隋亦總領衆務唐尚書令朝服鷩冕八
旒七章三梁冠武徳初太宗為秦王時嘗居之其後人
臣莫敢當故自龍朔三年制廢尚書令至廣徳中郭子/儀勲業既盛乃
特拜焉子儀以文/皇帝故譲不敢受令在唐為正二品朱梁置為正一品
宋淳化三年升在三師上掌佐天子議大政奉所出命
[051-36b]
令而行之其屬有六曹凡庶務皆㑹而决之凡官府之
紀綱程式無不總焉大事三省通議則同執政官合班
小事尚書省獨議則同僕射丞分班輪奏若事由中書
門下而有失當應奏者亦如之與三公三師侍中中書
令俱以冊拜自建隆以來不除惟親王元佐元儼以使
相兼領不與政政和二年詔尚書令太宗皇帝曽任今
宰相之官已多不須置然是時説者以謂為令者唐太
宗也熙陵未嘗任此盖時相蔡京不學之過宣和七年
[051-37a]
設復置令亦虚設而已
  容齋隨筆論三省長官見中書/令門
  僕射
僕射秦官漢因之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之古者重
武官有主射以督課古者重武官以僕射者掌事故曰/僕射僕射者僕役於射也一云僕
主/也軍屯吏騶宰永巷宫人皆有取其領事之號凡此諸/官皆有
僕射隨所領之事以號也若軍屯吏/則曰軍屯僕射永巷則曰永巷僕射成帝建始元年初
置尚書五人以一人為僕射主封門掌授廪假錢榖鄭/崇
[051-37b]
字子游為尚書僕射數直諌諍毎見/曵革履上笑曰我識鄭尚書履聲後漢尚書僕射一
人署尚書事令不在則奏下衆事印綬與令同自漢以/下章服
並與/令同獻帝建安四年以執金吾榮邵為左僕射衞臻為
右僕射侍者分置左右盖自此始經魏至晋於江左省
置無恒置二則為左右僕射或不兩置但曰尚書僕射
令闕則左為省主若左右並闕則置尚書僕射以主左
事置祠部尚書以掌右事則尚書僕射祠部尚書不恒
置矣若無令則左僕射為省主與令同若左右/並闕則直置僕射在其中間總左右事宋尚書
[051-38a]
僕射勝右減左右居二者之間僕射職為執法置二則
為左右執又與尚書分領諸曹兼掌彈舉齊左右僕射
行則分道左僕射領殿中主客二曹諸曹郊廟園陵車/駕行幸明議臺内
非違文官舉補滿叙疾假事其諸吉慶瑞應衆賀災異/屢發衆變臨軒䇿命改名格制位官銓選凡諸除署論
功封爵貶出入議疑讞通關案/則左僕射主右僕射次經之右僕射領祠部儀曹掌/諸
曹庫蔵榖帛文武廪給諸軍資差量人役百工死病亡/叛討捕考剔非違租布税調理船車兵器其祠部郊廟
䘮贈儀曹儀典禮學武官除署移非城邑人户復除家/宅田地興工創架運寫物慮刑獄聽訟百不免遣通關
及案奏事則右僕射/主左僕射次經之黄案左僕射上署右僕射次署凡
[051-38b]
僕射掌朝軌尚書掌獻奏都丞任在彈違諸詳讞事應/須部議相值
者皆郎先立意應奏黄案及關事以立意官為議主凡/辭訴有慢命者曹掾咨如舊若或命有咨則以其主意
者為/議主齊梁舊制右僕射遷左僕射左僕射美遷令其僕
射處於中陳亦然後魏二僕射左居上右居下令僕中/丞騶唱
而入宫門至於馬道及郭秋為僕射以為非盡敬之道/乃奏請御在太極騶唱至止車門御在朝堂止司馬門
騶唱不入宫自此始也又朱仲逺為行臺僕射請/准朝式在軍嗚騶廢帝笑而許之其肆情如此北齊
僕射職為執法置二則為左右僕射皆與令同左糾弹
而右不糾弹隋文帝開皇三年詔左右僕射從二品左
[051-39a]
掌判吏部禮部兵部三尚書御史糾不當者兼糾弹之
右掌判都官度支工部三尚書又知用度餘並依舊楊/素
為右僕射與髙熲専掌朝政後文帝漸疎忌素詔曰僕/射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三五日一度向省評論
大事示崇重實奪其權也/終仁壽之末不復通省事唐左右二僕射因前代本副
尚書令自尚書令廢闕二僕射則為宰相故太宗謂房
元齡杜如晦曰公為僕射當洞開耳目訪求才賢是謂
宰相洪益之道今以決辭聼訟不暇豈助朕求賢之意
乃令尚書細務悉委於兩丞其寃濫大故當奏聞者則
[051-39b]
關於僕射及貞觀末除拜僕射必加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及參知機務等名方為宰相不然則否然為僕射者
亦無不加焉至開元以來則罕有加者自開元以來始/有單為僕射不
兼宰/相者初龍朔二年改左右僕射為左右立政咸通元年
復舊官品第四上元三年閏五月制中書省/頒下諸州府並宜用黄紙武太后改
二僕射為文昌左右相進階為從三品尋復本階神龍
初復為左右僕射二年九月勅門下及都省宜/曰别錄制勅自三月一進開元元
年改為左右丞相從二品統理衆務舉持綱目總判省
[051-40a]
二年四月勅在京有訴寃者並於尚書省陳牒所司/為理若稽延致有屈滯者委左右丞及御史臺訪察
聞奏如未經尚書省/不得輙於三司越訴御史糾不當者兼得弹之至天寶
元年復舊
 議曰按僕射秦官其任則微其職甚細東漢以後雖
 委任漸重職司㑹府而非百寮師長之職也又按丞
 相亦秦官秦氏毎羣臣上表皆云丞相臣某為首漢
 之宗臣蕭何為丞相漢儀丞相進天子御座為起在
 輿為下有疾法駕至第問得戮二千石申屠嘉欲斬
[051-40b]
 内史鼂錯是也霍光受顧託之重當伊周之地廢昌
 邑王上表太后丞相臣敞為首大司馬大將軍臣光
 次之其尊崇如此中間嘗置左右丞相亦嘗改為相
 國亦為大司徒大抵漢之丞相是為三公於天下無
 所不統後漢亦以三公為宰相則司徒本西漢丞相
 也後或為丞相或為相國或為大丞相雖互為之名
 其實一也曹公司馬師昭趙王倫王敦王導劉義宣
 齊髙帝梁武帝爾朱榮侯景陳武帝齊獻武隋文帝
[051-41a]
 皆為之歴代多非尋常人臣之職亦為贈官然自秦
 以降實居百寮之長今尚書令總領衆務舉持綱目
 僕射貳之誠為崇重且非統國政宰天下之任宜侍
 中中書令如直以尊崇則太師不然上公太尉始可
 師長命百僚也龍朔中天寶初嘗改侍中中書令為
 左右相逺協伊尹仲虺為左右相周公召公相成王
 為左右之義斯誠允當或為尚書令僕射錄尚書之
 職是官之師長按前代錄尚書霍光張安世王鳯趙
[051-41b]
 憙牟融鄧彪張禹李固王導褚彦回齊明帝之徒或
 是丞相或是三公或是大將軍大司馬兼之皆秉朝
 政猶古冢宰百官總已實宰輔也其時别自有令僕
 今僕射雖嘗改為丞相名同而職異品秩又未崇極
 上有三師三公尚書令七人豈得比前代丞相受任
 也其襲舊名無實者若今刺史皆云使持節按前代
 使持節得戮二千石其王公以下封國皆南面臣人
 分茅建社其開府儀同三司則禮數班秩皆如三公
[051-42a]
 置府辟吏今豈有其實乎此例甚衆不能遍舉安有
 僕射因改丞相之名都無丞相之實而為百僚師長
 也又與丞郎絶禮若不隔品致敬則諸司長官與隔
 品寮屬其可絶禮乎斯不然矣
宋制左右僕射掌佐天子議大政貳令之職與三省長
官皆為宰相之任元豐官制行不置侍中中書令以左
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侍中中書令
職事寄祿為特進政和中詔曰昔神考訓廸厥官有司
[051-42b]
不能奉承仰惟前代以僕臣之賤充宰相之任可改左
僕射為太宰右僕射為少宰靖康元年詔依制復為僕
射乾道八年詔左右僕射依漢制改為左右丞相
  左右丞
秦置尚書丞一人屬少府漢因之至成帝建始四年置
丞四人及後漢光武始減其二唯置左右丞佐令僕之
事臺中紀綱無所不統左丞主吏民章服及騶伯史黄/香
字文彊部左丞功滿當遷和/帝留増秩後部尚書遷僕射右丞與僕射皆掌授廪假
[051-43a]
錢榖又假署印綬及紙筆墨諸財用庫蔵楊喬為右丞/行值太宰辛
柔柔不避車喬奏/柔不敬下廷尉左右丞闕以次夕郎補之三嵗為刺
史漢御史中丞侍御史行複道中遇尚書及丞郎避車
執板揖丞郎坐車舉手禮之車過逺乃去尚書言左丞
敢告知如詔書律令郎見左右丞對揖無敬稱曰左右
君丞郎見尚書執板揖稱曰明侍郎見令僕執板揖稱
曰對揖魏晋左右丞銅印青黒綬進賢一梁冠介幘絳
朝服左丞主臺内禁令寢廟祠祀朝儀禮制選用置吏
[051-43b]
急假兼糾弹之事傅咸答辛曠詩序曰尚書左丞弹八/座以下居萬機之㑹乃皇朝之司直
天臺之管轄又郄詵為左丞奏推吏部尚書崔/洪洪曰我舉郄丞而還奏我此挽弓自射之謂右丞掌
臺内庫蔵廬舍凡諸器用之物及刑獄兵器督錄逺道
文書章表奏事宋因之而右丞亦主錢榖虞玩之字茂/瑶宋元徽中
為右丞齊髙帝參政與玩之書曰今漕/蔵有闕吾賢居右丞已覺金粟可積矣皆銅印黄綬齊
左右丞寢廟郊祀吉慶瑞應災異立作格制諸案弹用
除置吏補滿除遣任遐為右丞奏御史中丞/陸澄不糾事請免其官視中書郎
遷黄門郎左丞掌兵士百工補役死叛考代年老疾病
[051-44a]
解遣其内外諸庫蔵穀帛刑刻創架爭訟田地船乗兵
工死叛考剔討捕差分百役兵噐諸營署人領州郡租
布民户移徙州郡縣併帖城邑人户割屬刺史二千石
令長丞尉被收及免贈文武諸犯削官事白案則右丞
上署左丞次署黄案則左丞上署右丞次署諸立格制
及詳讞大事郊廟朝廷儀體亦左丞上署右丞次署梁
皆銅印黄綬一梁冠左丞掌臺内分職儀禁令報人章
督錄近道文書章表奏事糾諸不法凡諸尚書文詣中
[051-44b]
書省者宻事皆以契刀囊盛之封以丞相印劉洽字義/瓘為左丞
凖繩不避貴戚尚/書省賄賂莫敢通右丞掌臺内蔵及廬舍凡諸噐用之
物錄逺道文書章表之事陳因之後魏北齊左丞為上
階右丞為下階北齊左丞掌吏部等十七曹吏部考功/主爵殿中
儀曹三公祠部主客左右中兵左/右外兵都官二千石度支左右户并糾弹見事又主管
轄臺中違失並糾駮之崔昻除左丞兼度支尚書左丞/兼尚書近代未有唯昻為冠首
朝野/榮之右丞掌駕部等十一曹駕部虞曹屯田起部兵部/比部水部膳部倉部金部
庫/部亦管轄臺中唯不弹糾餘悉與左同隋左右丞掌分
[051-45a]
尚書諸司糾駮元壽字長壽為尚書左丞蕭摩訶妻患/將死奏令其子向江南收家産壽奏劾
之曰摩訶逺念資財近忘匹好令其子捨危惙之母為/聚斂之行御史韓㣲之等見而不弹請付大理臣沗居
左轄無/容寢黙唐因隋制龍朔二年改為左右肅機咸通元年
復舊左丞掌管轄諸司糾正省内勾吏部户部禮部等
十二司通判都省事右丞掌管兵部刑部工部等十二
司餘與左丞同
宋制左右丞掌參議大政通治省事以貳令僕射之職
僕射輪日當筆遇假故則以承權當筆知印大祭祀酌
[051-45b]
獻薦饌進熟則受爵酒以授僕射舊班六曹尚書下官
制行升其秩為執政官元豐五年五月詔左右僕射丞
合治省事是月御史言左右丞蒲宗孟王安禮於都堂
下馬違法犯分安禮争論帝前以謂今左右丞為執政
官不應又有厚薄左右丞於都堂上下馬自此始元祐
元年詔本省應受御札事大者送中書省取㫖事小急
速止本省行訖奏知仍關報中書門下其未便者聼執
奏又六曹擬鈔左右丞簽書僕射書檢又事有條例不
[051-46a]
至大者六曹長官専決非六曹所能決者申省常程及
訟牒止付左右丞初藝祖既因唐制置宰相復用翰林/學士陶穀之言命薛居正沈義倫為
參知政事以為宰相趙普之貳官制行罷參知政事以/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執政時章惇以前參知
政事除門下侍郎張璪以參知政事除中書侍郎/蒲宗孟王安禮自翰林學士除尚書左右丞云元豐
寄祿為光祿大夫建炎三年詔中書門下二侍郎並復
改為參知政事廢尚書左右丞
  左右司郎中員外郎/
隋煬帝三年於尚書都省初置左右司郎二人品同諸
[051-46b]
曹郎從五品掌都省之職唐貞觀二年改為郎中龍朔
二年改為左成務咸通元年復舊令掌副左右丞所管
諸司事省置鈔目勘稽失知省内宿直判都省事若右
司不在則左併行之左司不在右亦如之員外郎武后
永昌元年置與郎中分掌曹務神龍元年省二年復置
宋制左司郎中右司郎中左司員外郎右司員外郎各
一人掌受付六曹之事而舉正文書之稽失分治省事
左司治吏户禮奏鈔班簿房右司治兵刑工案鈔房而
[051-47a]
開拆制勅御史元豐六年都司置御史房/主行彈糾御史案察失職催驅封椿印
房則通治之有稽滯則以期限舉催初於都司置吏設
案而議者謂臺郎宰掾不當自為官司遂隨省房分治
所領之事惟置守分書奏各四人主行校定省吏都事
以下功過及遷補之事元豐元年都司御史房置簿以
書御史六曹官糾劾之多寡當否為殿最嵗終取㫖陞
黜紹聖元年詔諸司以嵗終㸃檢六曹稽違最多者具
郎官姓名上省取㫖二年詔御史臺察六曹稽緩違失
[051-47b]
者送左司籍記宣和二年左司員外郎王蕃奏都司以
彌綸省闥為職事無不預今宰丞入省諸房文字填委
次第呈覆自朝至於日中或昏暮僅絶其勢不暇一一
檢閲細故而省吏往禀宰丞請筆以草檢令承從官齎
赴郎官㕔落日押字謂宜遵守元豐及崇寧舊法諸房
各具簽貼先都事次㸃檢次郎官押訖赴宰臣請肇行
下於是詔曰先帝肇正三省詔給今都司以贊省務今
都司寖以曠官緣省吏强悍敢肆侵侮自今違法事其
[051-48a]
左右司官勿書其事舉劾情重者竄責元豐寄祿為朝
議大夫
 
 
 
 
 
 
[051-48b]
 
 
 
 
 
 
 
 文獻通考卷五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