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麟臺故事 > 麟臺故事殘 5
事申省原狀
朝奉大夫守祕書少監程俱奏竊見車駕移蹕以來百
司文書例從省記按以從事蠧敝或生日者朝廷復置
祕書省稽參舊章稍儲俊造而臣濫膺盛選待罪省貳
竊以謂典籍之府憲章所由當有記述以存一司之守
輒采摭見聞及方冊所載法令所該比次為書凡十有
二篇列為五卷名曰麟臺故事繕寫成二冊詣通進司
投進如有可採許以副本藏之祕省以備討論謹録奏
[000-5b]
案北山集載此篇繕寫成二冊句下云詣都堂呈納/所有進本欲乞批狀送通進司收接投進仍乞以副
本藏之省閣以備討論謹具/申尚書省與此書字句互異伏候敕㫖九月十九日奉
聖㫖依奏右劄送中書程舍人紹興元年九月二十日
 
 
  
 麟臺故事卷首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麟臺故事卷一
             宋 程俱 撰
  沿革
國初循前代之制以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為三館通名
之曰崇文院案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云太宗初即/位因臨幸三館即詔有司度左昇龍門東
北舊車輅院别建三館命中使督工徒晨夜兼作其棟/宇之制皆親所規畫自經始至畢功臨幸者再太平興
國三年二月丙辰朔詔賜名為崇文院西序啓便門以/備臨幸盡遷舊館之書以實之院之東廊為昭文書南
[001-1b]
廊為集賢書西廊有四庫分經史子集四部為史館書/四庫書籍正副本凡八萬卷山堂攷索引王巖叟重修
祕閣記云太平興國二年命有司度地昇龍門左三年/畢工宋史本紀云二年九月幸新修三館三年二月以
三館新修書院為崇文院諸書/所載詳略不同與此互證悉合直館至校勘通謂之館
職必試而後命不試而命者皆異恩與功伐或省府監
司之久次者元豐官制行盡以三館職事歸祕書省官
自監少至正字皆為職事官至元祐中又舉試學士院
等者命以為校理校勘供職祕書省若祕書省官則
不試而命至于進擢之異待遇之渥資任之優選除之
[001-2a]
遴簡書之略蓋不與他司等也端拱元年五月辛酉詔置祕閣于崇文院中堂案續通/鑑長編
端拱元年五月辛酉置祕閣于崇文院分三館之書萬/餘卷以實其中命吏部侍郎李至兼祕書監右司監直
史館宋泌兼直祕閣右贊善/大夫史館檢討杜鎬為校理按六典祕書省中外三閣
掌典圖書古今文字皆在禁中兩漢或徙金馬門外歴
代不常其處唐季亂離中原多故儒雅之風幾將墜地
故百王之書蕩然散失蘭臺延閣空存名號上崇尚儒
術屢下明詔訪求羣書四方文籍往往而出未數年間
[001-2b]
已充物于書府矣至是乃于史館建祕閣仍選三館書
萬餘卷以實其中及内出古畫墨跡藏其中凡史館先
貯天文占候讖緯方術書五千十二卷圖畫百十四軸
盡付祕閣有晉王羲之獻之庾亮蕭子雲唐太宗明皇
顔眞卿歐陽詢柳公權懐素懐仁墨跡顧愷之畫維摩
詰像韓幹馬薛稷鶴戴松牛及近代東丹王李贊華千
角鹿西川黄筌白兔亦一時之妙
端拱二年八月李至等言王者藏書之府自漢置未央
[001-3a]
宫即麒麟天禄閣在其中命劉向揚雄典校皆在禁中
書即内庫書也東漢藏之東觀亦在禁中也至桓帝始
置祕書監掌禁中圖書祕記謂之祕書及魏分祕書為
中書而祕書監掌藝文圖籍之事初以祕書屬少府故
王肅為祕書監表論不應屬少府以為魏之祕書即漢
之東觀因是不屬少府而蘭臺亦有所藏之書故薛夏
云蘭臺為外臺祕書為内閣然則祕閣之書藏之于内
明矣晉宋以還皆有祕閣之號故晉孝武好覽文藝敕
[001-3b]
祕書郎徐廣典祕書閣輯四部三萬餘卷宋謝靈運為
祕書監補祕閣之遺逸齊末兵火延燒祕閣經籍遺散
梁江子一亦請歸祕閣觀書隋寫祕閣之書分為三品
于觀文殿東西廊貯之然則祕閣之設其來久矣及唐
開元五年亦于乾元殿東廊寫四庫書以充内庫命散
騎常侍褚無量祕書監馬懐素總其事至十三年乃更
為集賢殿因置集賢書院雖沿革不常然祕閣之書皆
置于内也自唐室陵夷中原多故經籍文物蕩然流離
[001-4a]
近及百年斯道幾廢國家承衰弊之末復興經籍三館
之書訪求漸備館内復建祕閣以藏奇書總羣經之博
要資乙夜之觀覽斯實出于宸心非因羣下之議也況
睿藻宸翰盈編積簡則其奥祕非復與羣司為比然自
建置之後寒暑再周顧其官司未詳所處乞降明詔令
與三館竝列至于高下之次先後之稱亦昭示明文著
為定式其祕書省既無書籍原隸京百司請如舊制詔
曰朕肇興祕府典掌羣書仍選名儒入直于内文籍大
[001-4b]
備粲然可觀處中禁以宏開非外司之為比自今祕閣
宜次三館其祕書省依舊屬京百司
淳化三年五月詔増修祕閣先是度崇文院之中堂為
祕閣之址而層宇未立書籍止置偏廳廡内至是始修
之八月閣成案玉海淳化三年五月増修祕書閣八月/成戊辰賜宰臣李昉以下及三館宴賜詩
美/之景徳四年五月詔分内藏西庫地廣祕閣案續通鑑/長編引宋
敏求東京記曰國初置景福内庫太平興國三年改名/内藏相對有封椿庫景徳四年賜名内藏西庫據此書
則賜名當在/五月以前
[001-5a]
  省舍
大中祥符七年二月徙起居院案宋史太宗本紀云淳/化五年四月置起居院
初復起居注職官志云舊置起居院命三/館校理以上修起居注俱未詳初置何地為禮儀院故
案玉海大中祥符六年八月徙起居院于三館以起/居院詳定所為禮儀院又宋史禮志云眞宗置詳定
所命執政翰林禮官參領之尋改為禮儀院二書/所記竝可證合此條惟此條與玉海年月稍異
大中祥符八年榮王宫火焚及崇文院命翰林學士陳
彭年檢討建置館閣故事彭年言唐中書門下兩省宫
城之内有内省宫城之外有外省今欲據祕閣舊屋宇
[001-5b]
間數重修為内院奉安太宗聖容及御書額置供御書
籍天文禁書圖畫其四廊竝充書庫及史館日歴庫至
館閣直官校理宿直校勘及抄寫書籍雕造印版竝就
外院即于左右掖門外近便處修蓋仍别置三館書庫
其三館書籍名目候將來分擘正副本取便安置從之
上以内廷火禁甚嚴而館閣羣臣更直寓宿寒沍之月
飲食非便因命有司檢討故事而行之崇文外院既置
于左右掖門外遂以舊地還内藏
[001-6a]
天聖中祠部員外郎直集賢院謝絳言唐室麗正史官
之局竝在大明華清宫内太宗肇修三館更立祕閣于
昇龍門左親飛白題額作贊刻石于閣下景徳中圖書
寖廣大延天下英俊之士乃益以内帑西庫二聖因數
臨幸親加勞問遞宿廣内有不時之召人人力道術究
藝文知天子尊禮甚勤而名臣高位繇此其選也往者
延燔之後簡編略盡訪求典籍是正疑文而筆工坌集
有司引兩省故事别創外館以從繕寫攷校之便然直
[001-6b]
舍卑喧民欄叢接大官衞尉供擬滋削非先朝所以隆
儒育才之本意願開内館以恢景徳之制從之
天聖九年十一月徙三館于左昇龍門外嘉祐四年還
崇文院于禁中内藏庫請以前十三間與三館詔從之
案原本以此上四十二字分置大中祥符八年條後此/下元豐六年至于是遂定句錯接前條從之句下今據
文義/移正元豐六年復以還内藏庫元祐二年既復置館職
在省凡二十餘員遂以大慶殿中朝服法物庫與内藏
庫而嘉祐所廣十三間復以歸祕書省于是遂定
[001-7a]
政和中新作明堂于皇城之東隅遷左藏庫于天漢橋
之東北又度地于端門之東南馳道之左横街之南為
祕書省方棟宇未成遷祕書省于西府之空位空位二
相屬前位居省官與祕閣四庫之書古畫器物咸在後
位為著作局編修㑹要所宣和三年新省成櫺星門東
向在景靈宫東北門少西殿門南向中為右文殿殿之
後為道山堂堂之後為監少直舍直舍之後為著作局
局有㕔有直舍書庫吏舍周以兩廡右文殿東廡便門
[001-7b]
之東祕閣在焉祕閣之後為提舉官㕔事㕔事之後為
提舉官直舍直舍之後為編修㑹要所書局旋罷不果
入祕閣之南為丞郎直舍直舍之南為提舉三館祕閣
官㕔事周以四廡校正直舍與吏舍書庫等在焉朱碧
輝焕棟宇宏麗上鄰清都為京城官府之冠
  儲藏
淳化元年七月以御製祕藏詮十卷逍遥咏十一卷祕
藏諸雜詩賦十卷案原本脫此二句今據玉海/増入方符四十一卷之數佛賦一
[001-8a]
卷幽隱律詩四卷感懐一百韻詩四卷懐感迴文五七
言一卷凡四十一卷藏于祕閣
淳化三年九月幸新祕閣案續通鑑長編及/玉海作十月己未帝登閣觀
羣書齊整喜形于色謂侍臣曰䘮亂以來經籍散失周
孔之敎將墜于地朕即位之後多方收拾抄寫購募今
方及數萬卷千古治亂之道竝在其中矣即召侍臣賜
坐命酒仍召三館學士預坐日晩還宫顧昭宣使王繼
恩曰爾可召傅潛戴興令至閣下恣觀書籍給御酒與
[001-8b]
諸將飲宴潛等皆典禁兵帝欲其知文儒之盛故也案/續
通鑑長編上幸祕閣觀書賜從臣及直館閣飲既罷又/命皇城使王繼恩召馬步軍都虞候傅潛殿前都指揮
使戴興等宴飲縱觀羣書上意欲使武臣知文儒之盛/也李燾案云職官志㑹要淳化四年始置昭宣使此時
未也繼恩但為皇城使爾實録幷職官/志皆誤據彼則此書所云昭宣使亦誤他日又詔侍臣
曰爾來武人子孫頗有習儒學者蓋由人所好耳吕䝉
正曰國家襃待文士爵禄非輕故人人自勸乃聖化所

至道元年六月内品監祕閣三館書籍裴愈使江南兩
[001-9a]
浙諸州尋訪圖書如願進納入官優給價值如不願進
納者就所在差能書吏借本抄寫即時給還仍齎御書
石本所在分賜之案續通鑑長編上嘗草書經史三十/紙召翰林侍讀吕文仲一一讀之列
祕閣官屬名位刻石摹印装飾百軸于是付愈齎詣名/山福地道宫佛寺各藏數本或丘園養素好名博雅之
士為鄉里所稱者亦賜之/與此詳略互異可以相證愈還凡得古書六十餘卷名
畫四十五軸古琴九王羲之懐素等墨跡共八本藏于
祕閣先是使于諸道訪募古書奇畫及先賢墨跡小則
償以金帛大則授之以官數年之間獻圖書于闕下者
[001-9b]
不可勝計諸道又募得者數倍案宋袁褧楓牕小牘云/國朝開獻書之路祥符
中獻書者十九人得/書萬七百五十四卷復詔史館盡取天文占候讖緯方
術等書五千一十二卷案續通鑑長編云天文占候讖/緯方術等書五千一十卷與此
稍/異并内出古畫墨跡百一十四軸悉令藏于祕閣圖書
之盛近代無比
咸平二年七月甲辰幸國子監案續通鑑長編作七月/甲寅攷此日之後又有
癸丑則甲寅/乃甲辰之訛還幸崇文院閱羣書命從官縱覽登祕閣
觀太宗聖製墨跡上惻愴久之賜祕書監楊徽之集賢
[001-10a]
院學士錢若水及館閣官㸃檢書籍劉承珪等器帛職
掌緡錢
咸平三年二月詔藏太宗御集三十卷于祕閣仍録别
本藏三館
咸平間帝嘗謂宰臣曰三館祕閣書籍近聞頗不整一
多有散失讎校亦匪精詳遂使傳聞迭為差誤自今凡
差官校勘及典掌者當嚴行約束庶絶因循案玉海咸/平元年十
一月以三館祕閣書籍嵗久不治詔朱昂杜鎬與劉承/珪整比著為目録二年閏三月甲午詔三館寫四部書
[001-10b]
來上常置禁中以便觀覽三年二月丙午昂以司封郎/中加吏部鎬以校理為直祕閣賜金紫昂等受詔編館
閣圖籍目録至是奏御此/書所載當即此數年間事直史館謝泌上言國家圖書
未有次序唐朝嘗分經史子集為四庫命薛稷沈佺期
武平一馬懐素人掌一庫望遵故事上嘉之遂命泌與
館職四人分領四庫泌領集庫案謝泌請分經史子集/為四庫人掌一庫玉海
載在端拱初與此書作咸平間有異又載仁宗天聖五/年十月上曰三館書較開元四録所失甚衆宜加求募
直史館謝泌言請依唐校書人掌一庫上嘉/之則年月後端拱較咸平更逺附識于此四年三月
詔三館所少書有進納者卷給千錢三百卷以上量材
[001-11a]
録用
 
 
 
 
 
 
 
[001-11b]
 
 
 
 
 
 
 
 麟臺故事卷一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麟臺故事卷二
             宋 程俱 撰
  修纂
太平興國七年詔翰林學士承㫖李昉翰林學士扈䝉
給事中直學士院徐鉉中書舍人宋白知制誥賈黄中
吕䝉正李至司封員外郎李穆庫部員外郎楊徽之監
察御史李範祕書丞楊礪著作佐郎吳淑吕文仲胡河
[002-1b]
汀著作佐郎直史館戴貽慶國子監丞杜鎬將作監丞
舒雅等閱前代文集撮其精要以類分之為文苑英華
續命翰林學士蘇易簡中書舍人王祐知制誥范杲宋
湜與宋白等共成之雍熙三年上之凡一千卷
咸平三年十月上命翰林學士承㫖宋白起居舍人知
制誥李宗諤修續通典以祕閣校理舒雅直集賢院李
維右中允王隨為編修官直祕閣事杜鎬為檢討官四
年九月成二百卷上乃詔特付祕閣先是淳化中太宗
[002-2a]
命翰林學士蘇易簡與三館文學之士撰集此書㑹易
簡等各莅他務罷其事至是復詔成之
咸平四年九月翰林侍講學士國子祭酒邢昺案侍講/原本作
侍讀據後文景徳二年九月又命侍講學士邢昺云云/則讀字為講字之訛且爾雅注疏有昺奉敕校定之序
亦書翰林侍講學士守/國子祭酒今據以改正直祕閣杜鎬祕閣校理舒雅直
集賢院李維諸王府侍講孫奭殿中丞李慕清大理寺
丞王焕劉士𤣥國子監直講崔偓佺表上重校定周禮
儀禮公羊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七經疏義案玉海咸/平三年三
[002-2b]
月癸已命邢昺等校定周禮儀禮公羊穀梁傳正義又/重訂孝經論語爾雅正義距此表上之日凡一載有半
凡一百六十五卷案玉海云一本作/一百六十三卷命摹印頒行賜宴
于國子監昺加中散大夫鎬等竝遷秩至景徳二年九
月又命侍講學士邢昺兩制詳定尚書論語孝經爾雅
錯誤文字以杜鎬孫奭被詔詳校疏其謬誤故也
景徳二年九月命刑部侍郎資政殿學士王欽若右司
諫知制誥楊億修歴代君臣事迹欽若等奏請以太僕
少卿直祕閣錢惟演都官郎中直祕閣龍圖閣待制杜
[002-3a]
鎬駕部員外郎直祕閣刁衎户部員外郎直集賢院李
維右正言祕閣校理龍圖閣待制戚綸太常博士直史
館王希逸祕書丞直史館陳彭年姜嶼太子右贊善大
夫宋貽序著作佐郎直史館陳越同編修初命欽若億
等俄又取祕書丞陳從易祕閣校理劉筠及希逸卒貽
序貶官又取直史館查道太常博士王曙後復直集賢
院夏竦又命職方員外郎孫奭注撰音義凡九年至大
中祥符六年成一千卷上之總三十一部部有總序一
[002-3b]
千一百四門門有小類外目録音義各十卷上覽久之
賜名冊府元龜又録前人事迹為八十卷賜名彤範
景徳四年八月己亥幸上清宫大相國寺還幸崇文院
觀所編君臣事迹王欽若楊億以草本進御上徧覽久
之又入四庫閱視圖籍謂宰臣等曰著書難事議者稱
先朝實録尚有漏略億進曰史臣紀事誠合詳備臣預
修太宗實録凡事有依據可載簡冊者方得紀録上然
之賜修書官器幣有差
[002-4a]
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崇文院檢討杜鎬等校定南華眞
經摹刻版本畢賜輔臣人各一本五年四月崇文院上
新印列子沖虚至徳眞經詔賜親王輔臣人各一本案/玉
海四年三月校列子/至此表上凡一年景徳中朝謁諸陵路經列子觀詔
加至徳之號又命官校正其書至是刋版成賜校勘官
金帛有差二年二月諸王府侍講兼國子監直講孫奭
言莊子注本前後甚多惟郭象所注特㑹莊生之㫖請
依道徳經例差館閣衆官校定與陸徳明所撰莊子釋
[002-4b]
文三卷雕印詔奭與龍圖閣待制杜鎬等同校定以聞
已而言者以為國學版本爾雅釋文頗多舛誤又命鎬
奭同詳定之至大中祥符四年又命李宗諤楊億陳彭
年等讎校莊子序摹印而行之蓋先是崇文院校莊子
本以其序非郭象之文去之至是上謂其文理可尚故
有是命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天書扶持使丁謂請以天書降
後祥瑞編次撰贊繪畫于昭應宫詔謂與龍圖閣待制
[002-5a]
戚綸聨條奏其贊令中書門下樞宻院兩制尚書丞郎
給諫待制館閣官分撰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刑部員外郎直史館龍圖閣待
制陳彭年請以天書降後至上尊號以前制敕章表儀
注等編為大中祥符封禪記詔翰林學士李宗諤權三
司使丁謂祕閣校理龍圖閣待制戚綸與彭年編録送
五使看詳
大中祥符九年三月加王欽若檢校太師又加兵部郎
[002-5b]
中直史館張復祠部員外郎直集賢院祁暐階勲賜度
支員外郎直集賢院錢易太常博士祕閣校理慎鏞緋
魚皆預校道藏故也是日曲宴賞花于後苑上作五言
詩從臣咸賦因射于太清樓下
天禧四年詞臣楊億錢惟演盛度薛暎王曙陳堯咨劉
筠晏殊宋綬李行簡請出御集箋解其義詔億等竝同
注釋宰相寇準都參詳參知政事李迪同參詳直館校
理二十八人充檢閱官成一百五十卷案玉海載六月/甲午詔宰相寇
[002-6a]
準參政李迪參詳學士楊億錢惟演盛度等十人為注/釋官仍就禁中崇文院為注釋所七月壬子又以館閣
官張復等二十七人為檢閱官準迪罷丁謂馮拯代之/又命祖士衡錢曖聶冠卿李淑分定卷第按國朝日歴
益注新事分一百五十卷視此所記較詳而/檢閱官二十七人與此二十八人亦有異是冬中書
樞宻院又請重編御集錢惟演王曽領之成三百卷案/玉
海載三百卷之目頌銘碑文十八卷贊八卷詩三十七/卷賜中宫詩七卷賜太子歌詩箴述五卷龍圖閣歌詩
四卷水殿詩一卷清景殿詩二卷四園詩三卷三敎詩/九卷讀經史詩四卷維城集三卷奉道詩十卷嵗時新
咏五卷樂章一卷樂府集并詩詞五卷論述十卷序八/卷箴七條各一卷記六卷又三卷又一卷書十卷正說
十卷承華要略二十卷靜居集三卷玉宸集五卷法音/前集七卷春秋要言五卷試進士題一卷宻表宻詞六
[002-6b]
十九卷玉京集二十卷授時要録二十四卷凡三百三/十一卷而玉海又引書目云詩八十九卷歌十五卷詞
四卷又引實録云玉京集三十卷則/較原數三百卷俱為不符附此攷異又采至道咸平後
至大中祥符九年時政記起居注日歴嘉言美事為聖
政記一百五十卷
天聖末國史成始于修史院續纂㑹要明道二年命參
知政事宋綬看詳修纂慶厯四年四月監修國史章得
象上新修國朝㑹要一百五十卷以編修官尚書工部
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史館檢討王洙兼直龍圖閣賜三
[002-7a]
品服案說郛載此條闕以編/修官以下三十一字
景祐元年九月詔翰林學士張觀等刋定前漢書孟子
下國子監頒行案玉海景祐二年祕丞余靖言前漢書/謬誤請刋正詔靖及國子監直講王洙
校對踰年乃上漢書刋誤三十卷九月壬辰詔學士張/觀等刋定頒行據此書則余靖建言前已詔張觀等刋
定玉海詳後/而略前耳議者以為前代經史皆以紙素傳寫雖有
舛誤然尚可參讎至五代官始用墨版摹六經誠欲一
其文字使學者不惑至太宗朝又摹印司馬遷班固范
曄諸史與六經皆傳于是世之寫本悉不用然墨版訛
[002-7b]
駮初不是正而後學者更無他本可以刋驗㑹祕書丞
余靖建言前漢書官本差舛請行刋正因詔靖及王洙
盡取祕閣古本校對踰年乃上漢書刋誤三十卷至是
改舊摹版以從新校然猶有未盡者而司馬遷范曄史
尤多脫略惜其後不復有古本可正其舛謬云明年以
校勘史記漢書官祕書丞余靖為集賢校理大理評事
國子監直學王洙為史館檢討賜詳定官翰林學士張
觀知制誥李淑宋郊器幣有差
[002-8a]
景祐三年乙丑御崇政殿觀三館祕閣新校兩庫子集
書凡萬二千餘卷賜校勘官并管勾使臣寫書吏器幣
有差是日賜輔臣兩制館閣官宴于崇文院
仁宗嘗集天地辰緯雲氣雜占凡百五十六篇離三十
門為十卷號寶元天人祥異書寶元二年召輔臣于太
清樓出而示之命庋于祕閣
慶厯元年十二月翰林學士王堯臣等上新修崇文院
總目六十卷案玉海作六十卷又引中興/書目及國史志云六十六卷景祐中以三
[002-8b]
館祕閣所藏書其間亦有謬濫及不完之書命官定其
存廢因倣開元四部録著為總目而上之案玉海景祐/元年閏六月
以三館祕閣所藏有謬濫不全之書辛酉命翰林學士/張觀知制誥李淑宋祁將館閣正副本書看詳定其存
廢偽謬重複竝從刪去内有差漏者令補寫校對倣開/元四部録約國史藝文志著為目録仍令翰林學士盛
度等看詳所記視此書更詳張觀等三/人名及盛度等看詳事可補此書所略庚寅詔提舉修
總目官資政殿學士尚書禮部郎中張觀右諫議大夫
宋庠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
誥判集賢院王堯臣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起復尚書
[002-9a]
兵部郎中知制誥判昭文館聶冠卿尚書兵部員外郎
知制誥郭稹竝加階及食邑有差編修官太常博士直
集賢院吕公綽為尚書工部員外郎殿中丞天章閣侍
講史館檢討王洙為太常博士館閣校勘殿中丞刁約
太子中允歐陽修祕書省著作佐郎楊儀大理評事陳
經竝為集賢校理管勾三館祕閣内殿承制王從禮為
供備庫副使入内東頭供奉官裴滋候御藥院滿日優
與改官高班楊安顯為高品案玉海但云編修吕公綽/等進職而王洙以下八人
[002-9b]
名不著當以/此書補其闕張觀宋庠在外以嘗典領亦預之
嘉祐四年九月歐陽修為史館修撰言史之為書以紀
朝廷政事得失及臣下善惡功過宜藏之有司往時李
淑以本朝正史進入禁中而焚其草今史院惟守空司
而已乞詔龍圖閣别寫一本下編修院以備討閱故事
從之
熙寧三年十月詔館閣校勘王存顧臨祕書省著作佐
郎錢長卿大理寺丞劉奉世同編經武要略兼刪定諸
[002-10a]
房例冊仍令都副承旨管勾案玉海又云熙寧五年五/月癸未命内藏庫副使同
編修九年秋修畢上/之可補此條所未備
熙寧八年六月尚書都官員外郎劉師旦言今九域圖
涉六十餘年州縣有廢置名號有改易等第有升降而
所載古跡有出于俚俗不經者詔三館祕閣刪定其後
又専命太常博士直集賢校理趙彦若衞州獲嘉縣令
館閣校勘曽肇刪定就祕閣不置局彦若免刪定從之
以舊書不繪地形難以稱圖更賜名曰九域志案彦若/免刪定
[002-10b]
句有脫字玉海熙寧八年六月辛丑劉師旦言九域圖/訛舛請刪定乃命集賢校理趙彦若館閣校勘曽肇充
刪定官彦若辭復命光禄丞李徳芻而知制誥王存審/其事既成王存言不繪地理難以稱圖更名九域志此
條與玉海證/合乃悉端委
  職掌
祕書省在光化坊隸京百司判省事一人如監闕以判
祕書省官兼充景徳四年詔祕閣書籍内臣同提舉掌
祭祀版正辭録外有常例祭者竝著作局分撰或在京
闕著作局官亦有祕書丞郎撰者舊制常祀祝文祕書
[002-11a]
省嶽瀆竝進書學士院惟五嶽進書四瀆則否至咸平
六年十二月詔四瀆祝文竝進書大中祥符二年更令
兩制龍圖閣待制與太常禮院取祕書省學士院祝版
據正辭録重定付逐司遵用景徳初詔祕書省揀能書
人寫祝版委祕書監躬親㸃檢謹楷不錯方得進書案/南
宋館閣録紹興元年四月十四日詔樂章贊頌敕葬軷/祭文之類竝依舊制長貳分請官撰是可徵祕書省舊
制自掌祭祀祝版外又掌樂章祭文之類故館閣録載/撰樂章諸官名自丞郎至正字皆預焉此書専及祭祀
祝版與館閣/録詳略互異省有監丞郎校書郎正字著作郎佐郎是
[002-11b]
時皆以為官常帶出入亦猶尚書省寺監丞郎卿少郎
官丞簿等皆為官也即官至祕書監原註今/中大夫有特令供
職者或以他官兼監至道中宋白以翰林學士承旨兼
祕書監淳化中李至自前執政以吏部侍郎原註今通/奉大夫
兼祕書監大中祥符九年楊億以祕書監判祕閣兼祕
書省事是也然議者以為億正為祕書監矣不當更言
判省閣蓋有司之誤也自後兩省五品以上官不兼監
者止云判其祕書省事亦掌為之祕書監之領祕閣省
[002-12a]
事猶著作佐郎原註今/宣敎郎在三館則修日厯案文獻通攷/云日厯所屬
祕書省著作郎佐郎掌以宰相時政記左右史起居注/所書㑹集修撰此書于修日厯専舉著作佐郎似有闕
文/正言原註司諫/今朝奉郎供職本院或在從班則行諫諍之職
侍御史原註今/朝請郎監察御史原註今/承議郎供職本臺則行糾彈
之職也太平興國中左拾遺田錫上疏以為今三館之
中有集賢院書籍而無集賢院職官雖有祕書省職官
而無祕書省圖籍然至淳化元年始以太子中允和㠓
直集賢院案玉海云先是但有直史館淳化元年八月/丁卯以吕祐之等四人直昭文館戊辰以和
[002-12b]
㠓直集賢院/備三館之職若祕書省則所掌祠祭祝版而已書籍實
在三館祕閣而所謂職官者猶今寄禄官耳則雖無書
籍可也崇文院于三館直院直館直閣校理校勘之外三館祕
閣又各置檢討編校書籍等官其位遇職業亦館職也
校勘校對書籍不帶出天聖五年晏殊知南京辟館閣
校勘王琪簽書南京留守判官公事特許帶行以殊故
也嘉祐四年正月案玉海作四/年二月丁丑置館閣編定書籍官以
[002-13a]
祕閣校理蔡抗陳㐮集賢校理蘇頌館閣校勘陳繹分
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祕閣書而編定之案玉海云嘉祐/四年正言吳及
請選館職三兩人分館閣吏人編寫書籍因命抗等令/不兼他局二年一代之六月己巳又益編校官每館二
員及二年者選人六年十二月辛丑三館祕書上寫黄/本書六千四百九十六卷補白本書二千九百五十四
卷/元豐官制行既皆罷而不置至元祐中祕書省職事
官與職館之外又置校黄本書籍蓋校書之比也案玉/海引
㑹要元祐二年六月八日祕書省言寫祕閣黄本以/崇文總目比校别造書目紹聖元年罷校對黄本
元豐官制行祕書省分四案曰國史案掌編修日歴事
[002-13b]
曰太史案掌太史天文渾儀等事曰經籍案掌典籍之
事曰知雜案掌本省雜事大槩如此原註有元豐官制/格子具載訪索未
獲/政和中増置道敎案案南宋館閣録曰知雜案掌行/本省官到贊通理遷改關陞批
書祠祭差官行事及人吏遷補應知等雜事曰經籍案/掌行祕閣御製御書圖畫經史子集書籍并朝廷檢閱
典故及御前取降圖畫書籍及修撰祠祭樂章等事曰/祝版案掌行每嵗祭天地社稷宗廟及應大中小祠祝
版并修撰祝詞及軷祭祝文等事曰太史案掌行太史/局日歴文徳殿鐘鼓院測驗渾儀刻漏所應官遷補事
較之此書無國史案及道/敎案而此書亦無祝版案
崇寧以後置編修國朝㑹要所定九域圖志所二局于
[002-14a]
祕書省㑹要以從官為編修餘官為參詳修書官為檢
閱文字與祖宗時異祖宗時㑹要已有檢閱文字官然
林希以檢閱文字而詔俾同編修則知檢閱文字官不
編修編修官乃下筆耳崇寧反是九域圖志前朝固嘗
修定止就館閣而不置局崇寧雖就祕書省然置局設
官以從官為詳定餘官為參詳修書官為編修官檢閱
編修其進用視祕書省官而無定員當時宰執從官大
抵由此塗出合祕書省之士至數十人然二書皆祖宗
[002-14b]
時所嘗修亦在三館但不别置局耳初王黼得政欲盡
去冗費専事燕山于是在京諸局皆罷編修㑹要亦不
復置官與九域圖志令省官分修而已初罷諸局黼念
貴倖恐復造膝開陳卒不可罷于是得旨亟行令局官
當日罷書庫官人吏皆即赴吏部于是文書草沓皆散
失乃不知朝廷毎有討論不下國史院而常下㑹要所
者蓋以事各類從毎一事則自建隆元年以來至當時
因革利害源流皆在不如國史之散漫簡約難見首尾
[002-15a]
也故論者惜其罷之無漸而處之無術也
祖宗朝三館宿官或被夜召故宿直惟謹祕書省監丞
以下日輪一員省宿當宿官請急即輪以次官參假日
補塡内長貳五日一員正旦寒食冬至節假并入伏不
輪其後宿官請急不報以次官止關皇城司照㑹至元
祐遂引例立為法宿官請假更不輪以次官政和六年
措置祕書省官請當宿官告假即輪以次官候參假補
塡月具直宿請假官員數職位姓名報御史臺官吏各
[002-15b]
為歴長貳㸃檢覺察即吏告假報以次人及補塡如宿
官法日輪職掌二人孔目官専副至守當官通輪楷書
二人正名楷書至守闕通輪庫子二人裝界作翰林司
廚子各一人親事官四人剰員五人
景徳初置龍圖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案玉海景徳元/年十月己酉龍
圖閣成以戚綸杜鎬兼待制四年八月丁巳以杜鎬為/直學士祥符三年七月己亥以鎬為學士陳彭年直學
士九年十月/壬辰置直閣竝寓直祕閣每五日一員遞宿後置天章
閣待制亦寓直于祕閣與龍圖閣官遞宿案玉海咸平/二年七月丙
[002-16a]
午以兵侍楊徽之户侍夏侯嶠為侍讀學士祭酒邢昺/為侍講學士設直廬于祕閣然則寓直祕閣不獨龍圖
閣官/也
 
 
 
 
 
 
[002-16b]
 
 
 
 
 
 
 
 麟臺故事卷二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麟臺故事卷三
             宋 程俱 撰
  選任國初既已削平僭亂海㝢為一于是聖主恩與天下涵
泳休息崇儒論道以享太平之功時三館之士固已異
于常僚其後簡用益髙故恩禮益異以至治平熙寧之
間公卿侍從莫不由此塗岀至元豐改官制易崇文院
[003-1b]
為祕書省自正字以上雖同職事官然選任之意尚倣
祖宗故事云秘閣初建李至以前執政為秘書監則其
選可知矣時宋泌以直史館兼直秘閣杜鎬以史館檢
討為秘閣校理端拱元年也祕閣既具官屬淳化初始
以和㠓直集賢院又以起居舍人直史館吕祐之左司
諫直史館趙昻金部員外郎直史館安徳裕虞部員外
郎直史館句中正竝直昭文館先是但有直史館至是
始命祐之等分直昭文館之職祖宗朝館職多以試除
[003-2a]
亦有自薦而試者至道三年金部郎中直昭文館李若
拙上書自陳乃命學士院試制誥三道因以為兵部郎
中史館修撰時若拙既已為館職矣又自陳丐遷蓋與
張去華乞與詞臣較其文藝之優劣而得知制誥者同
類此可謂誤恩非可以為永訓也咸平初有秘書丞監
孫冕上書言事召賜緋魚且令知制誥王禹偁試文除
直史館後為名臣
眞宗咸平二年七月丙午以兵部侍郎兼秘書監楊徽
[003-2b]
之户部侍郎夏侯嶠竝守本官充翰林侍讀學士國子
祭酒邢昺守本官充翰林侍講學士翰林侍讀兵部員
外郎吕文仲為工部郎中充翰林侍讀學士按故事唐
開元中置侍讀其後有翰林侍講學士案文獻通攷云/唐開元十三年
置集賢院侍講學士侍讀直學士又云學士講讀之官/皆始于唐開元之時講讀隸集賢殿故通典于集賢學
士條下附載舊唐書職官志云至徳以後翰林學士例/置六人内擇年深徳重者一人為承㫖此云開元中置
侍讀其後有翰林侍講學士著講讀官繫/翰林亦自唐始可補通攷及職官志所略五代以來四
方多事時君右武不暇嚮學故此職久廢太宗崇尚儒
[003-3a]
術聽政之暇觀書為樂殆至宵分手不釋卷由是命文
仲為翰林侍讀寓直禁中以備顧問然名秩未崇帝聰
明稽古奉承先志首置此職擇耆儒舊學以充其選班
秩次翰林學士禄賜如之設直廬于秘閣侍讀更直侍
講長上日給尚食珍膳夜則迭宿令監館閣書籍中使
劉崇超日具當宿官名于内東門進入自是多召對詢
訪或至中夕焉
咸平中王曽為進士第一通判濟州代還當試學士院
[003-3b]
時寇準作相素聞其名特試于政事堂除著作郎直史

乾興元年十一月以集賢校理王舉正館閣校勘李淑
竝為史館編修官時修撰李維宋綬言史館修撰舊四
員今祖士衡出外伏縁先朝日歴自大中祥符元年後
未曽撰集欲望擇館閣二員為編修官遂以命之
明道年間武寧軍節度使兼侍中夏竦武勝軍節度使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程琳薦尚書屯田員外郎張碩祕
[003-4a]
書丞蔡抗太子中舍季仲昌節度掌書記李師錫等試
職仁宗以為館職當用文學之士名實相稱者居之
時大臣所舉多浮薄之人蓋欲以立私恩爾朕甚不取
也于是碩等送審官院與記姓名而已然士遜之子友
直竟為祕閣校勘與盛度之子申甫皆賜同進士出身
後陳升之為諫官言比來館閣選任益輕非所以聚天
下賢才長育成就之意也請自今在職者之數著為定
員有論薦者中書籍其名若有闕即取其文學行義傑
[003-4b]
然為衆所推者召試仍不許大臣縁恩例求試補親屬
上曰自今大臣舉館職中書籍其名即員闕選其文行
卓然者取㫖召試學士院攷校毋得假借等第自是近
臣無復以恩求試職者至至和元年十月宰臣劉沆子
太常寺太祝瑾令學士院召試館職先是沆以監䕶温
成皇后園陵畢固辭恩賚而為其子請之嘉祐二年遂
除祕閣校勘
景祐三年四月宰臣文彥博言直史館張瓌十餘年不
[003-5a]
磨勘朝廷奬其退靜嘗特遷兩官今自兩浙轉運使代
還差知潁州亦未嘗以資序自言殿中丞王安石進士
第四人及第舊制一任還進所業求試館職安石凡數
任竝無所陳朝廷特令召試而亦辭以家貧親老且文
館之職士人所欲而安石恬然自守未易多得大理評
事韓維嘗預南省髙薦自後五六嵗不出仕宦好古嗜
學安于退靜竝乞特賜甄擢詔賜張瓌三品服召王安
石赴闕俟試畢别取㫖韓維下學士院與試然二人者
[003-5b]
卒不就試至和二年始以維為史館檢討嘉祐元年瓌
同修起居注四年安石直集賢院
慶厯五年詔翰林學士王堯臣詳定選任館閣官請自
今遇館閣闕人許帶職兩省以上舉有文字行實者二
人在外舉一人更從中書採擇召試其進士及第三人
以上自如舊例詔凡有臣僚奏舉竝臨時聽㫖祖宗朝
有館閣讀書或上書自陳或美妙被選或宰執子弟景
徳初撫州進士晏殊年十四特召試詩賦各一首乃賜
[003-6a]
進士出身後二日復召試詩賦論三題于殿内移晷而
就上益嘉之以示輔臣及兩制館閣攷卷官擢為秘書
省正字賜袍笏令閱書于祕閣案司馬光日録晏元獻/公殊年十三真宗面試
詩賦疑其宿搆明日再試詩賦愈美上大竒之即除祕/書省正字令于龍圖閣讀書與此書所稱祕閣互異宋
史本傳與/此書合就直館陳彭年温習以其尚少慮性或遷染
故也後翰林侍讀學士楊徽之卒以遺恩官其外孫宋
綬為太常寺太祝案宋史本傳綬以徽之/遺奏為太常寺太祝綬年十五召
試中書真宗奇其文特遷大理評事聽于秘閣讀書同
[003-6b]
校勘天下圖經案東都事略綬本傳載此事不著/遷大理評事可以此書補其闕大中
祥符元年復試學士院為集賢校理與父臯同在館閣
每賜書輒得二本世以為榮封泰山覃恩真宗先賜同
進士出身翼日乃轉大理寺丞真宗得此二人蓋天下
之英也先是有祕書省正字邵煥乞于秘閣讀書嘗從
其請天聖四年樞宻副使張士遜請其子大理評事友
直為校勘上曰館職所以待英俊可以恩請乎止令于
館閣讀書因詔自今館閣校勘毋得増員明道元年冬
[003-7a]
以太常博士楊偉郭稹竝為集賢校理殿中丞宋祁太
子中允韓琦為太常丞直集賢院案宋史祁本傳曽為/集賢院修撰不著直
集賢院琦本傳琦由通判淄州入直集賢院不著/為太常丞亦未嘗為太子中允當以此書補其闕大理
評事石延年趙宗道為秘閣校理案宋史本傳延年為/大理評事館閣校勘
與此書所云/校理互異又詔自今須召試無得陳乞明年光禄寺
丞盛申甫馬直方猶自陳在館讀書嵗久願得帖職上
止令大官給食候三年與試因詔後毋得置申甫先以
其父翰林侍讀學士知河陽府盛度之請得讀書館閣
[003-7b]
案玉海天聖九年正月翰林學士盛/度請其子奉禮郎申甫于館閣讀書他日上謂輔臣
曰圖書之府所以待賢雋而備討論也比來公卿之族
多以恩澤為請殆非詳慎之意也其詔自今輔臣兩省
侍從不得陳乞子弟親戚為館職進士及第第三人以
上亦攷所進文召試入等者除之
嘉祐三年以光禄卿張子憲趙良規掌禹錫齊廓張子
思並直祕閣先是張子憲等皆為太常少卿直秘閣當
遷諫議大夫而中書以為諫議大夫不可多除故竝遷
[003-8a]
正卿而故事大卿監無帶館職者至是特為請而還之
四年三館祕閣各置官編校書籍率常除足
仁宗謂輔臣曰二府政事之臣既日謀謨于前至于侍
從之臣亦間嘗訪對朕設三館以育才當有通明邊防
攻禦之宜國家利病之要者然而未聞有所言豈以違
逺而難于自達耶其詔自今三館臣僚各上封事如須
面陳竝許請對
嘉祐中以太子中允王陶大理評事趙彥若編校昭文
[003-8b]
館書籍國子博士傅卞編校集賢院書籍杭州於潛縣
令孫洙編校祕閣書籍案宋史王陶本傳陶為太子中/允時不著編校昭文館書籍孫
洙本傳亦不著為於潛令及編/校祕閣書籍當以此書補其闕其後又以太平州司法
參軍曽鞏編校史館書籍六年以洙為館閣校勘于是
詔編校書籍供職及二年得補校勘蓋自洙始後吕惠
卿梁燾沈括皆自編校為館職至熙寧中以前河南府
永安縣主簿邢恕為崇文院校書先是御史中丞吕公
著薦恕以為賈誼馬周之流召對而有是命乃詔今後
[003-9a]
應選舉可試用人竝令除崇文院校書以備訪問任使
候二年取㫖或除館職或合入差遣
英宗嘗謂輔臣曰館閣所以育俊才比欲選人出使無
可者豈乏才耶參知政事歐陽修曰取才路狹館閣止
用編校書籍選人進用稍遲當廣任才之路漸入此職
庶幾可以得人趙概曰養育人材當試其所長而用之
上曰公等為朕各舉才行兼善者數人雖親戚世家勿
避朕當親閱可否宰相曽公亮曰使臣等自薦而用之
[003-9b]
未免于嫌也韓琦曰臣等所患人才難以中選果得其
人議論能否固何嫌也上固使薦之于是琦公亮修槩
所舉者凡十餘人上皆令召試琦等又以人多難之上
曰既委公等舉茍賢豈患多也乃先召尚書度支員外
郎蔡延慶案宋史蔡延慶本傳未嘗為度支員外郎初/以提㸃京東陜西刑獄為集賢校理與此書
有/異尚書屯田員外郎葉均太常博士劉攽案宋史劉攽/本傳始為國
子監直講歐陽修趙槩薦試館職御史中丞王陶有夙/憾率侍御史蘇寀共排之攽官已員外郎纔得館閣校
勘與此書由太常博/士為館閣校勘有異夏倚太子中允張公裕大理寺丞
[003-10a]
李常案宋史李常本傳以宣州觀察推官薦為/祕閣校理與此書所云大理寺丞有異光禄寺
丞胡宗愈雄武軍節度推官章惇案宋史章惇本傳未/嘗為雄武軍節度推
官始以商洛令召試/館職與此書有異前宻州觀察推官王存等十人餘
須後試已而召試學士院夏倚章惇雖入等以御史有
言倚得江西轉運判官惇改著作佐郎而已以劉攽王
存為館閣校勘張公裕李常為秘閣校理胡宗愈為集
賢校理治平四年御史吳申言先詔十人試館職漸至
冗濫兼所試止于詩賦非經國治民之急欲乞兼用
[003-10b]
制薦舉仍罷詩賦試論策三道問經史時務每道問十
事以通否定髙下去留其先召試人亦乞通新法攷試
詔兩制詳定以聞其後翰林學士承㫖王珪等言宜罷
試詩賦如申言于是詔自今館職試論一首策一道至
元祐中復舉試館職則試策一道而已元豐官制行始
以龍圖閣直學士判將作監王益柔為秘書監明年出
知蔡州以司勲郎中葉均為秘書少監不閱月㑹李常
為禮部侍郎太常少卿孫覺有親嫌遂以覺為祕書少
[003-11a]
監而均為太常少卿明年右諫議大夫趙彦若以越職
言事降為秘書監然亦皆一時之選也均故翰林學士
清臣之子治平初以宰執薦召試館職入祕書省熙寧
初以奉議郎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林希為承議郎行
秘書省著作佐郎後遷禮部郎中仍兼著作蓋史官難
其人如此元豐五年六月案原本脫元豐二字今據/宋史豐稷本傳證合増入
通直郎監察御史豐稷為秘書省著作佐郎先是稷言
方官制施行而執政尚書侍郎郎官丞簿或以欺罔贓
[003-11b]
私之徒預選何以示四方故有是命頃之為吏部員外
郎崇寧初王溈之為司諫以避妻父張商英為著作郎
兼國史館其後曽楙為監察御史以避妻父吳執中為
著作佐郎宣和中潘良貴以主客員外郎對缺/合㫖為
著作亦清選也
祖宗時有大典禮政事講究因革則三館之士必令預
議如范仲淹議職田狀蘇軾議貢舉者即其事也詳議
典禮率令太常禮院與崇文院詳定以聞蓋太常禮樂
[003-12a]
之司崇文院簡冊之府而又國史典章在焉合羣英之
議攷古今之宜則其施于政事典禮必不詭于經理矣
熙寧中軾任直史館嘗召對親奉徳音以為凡在館閣
皆當為朕深思治亂指陳得失無有所隱然則承學之
士其有不思所以竭忠圖報者乎
元豐七年葉祖洽除知湖州上批以祖洽熙寧首榜髙
第可與秘書省職事官遂除校書郎初邢恕王仲修竝
以秘閣校勘除校書郎范祖禹以修資治通鑑成纔得
[003-12b]
正字後邢恕遷著作佐郎再遷為都司祖禹至元祐間
方為著作郎兼侍講蓋吝選如此故事館閣兼職與遷
轉不同景徳初直秘閣杜鎬秘閣校理戚綸皆以舊職
充龍圖閣待制後數年鎬以司封郎中直祕閣充龍圖
閣待制遷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亦異恩也其餘
大率秘閣校理遷直秘閣集賢校理遷直集賢院或遷
直龍圖閣至和中如張子思趙良規錢延年是也直史
館遷直昭文館淳化中如吕祐之趙昻安徳裕句中正
[003-13a]
是也直館直院有除知制誥者吕祐之以直昭文館和
㠓王安石以直集賢院皆除知制誥至于校理校勘往
往隨其領職之髙下而遷之如吕溱李絢以直集賢院
余靖彭乗蒲宗孟孫洙安燾黄履曽鞏趙彥若以集賢
校理皆為同修起居注案宋史黄復本傳為館閣校勘/同修起居注與此書所云集賢
校理/有異蔡襄以校勘遷直史館知諫院鄧潤甫以檢正中
書户房公事為集賢校理直舍人院未幾知制誥常秩
以大理評事特起為左正言直集賢院未幾直舍人院
[003-13b]
亦異恩也畢仲衍以秘閣校理除左史王安禮以校勘
遷直集賢院王震以校勘為檢正禮房公事遷右司員
外郎仲衍震皆更官制之初也官制既行秘書省官異
于故時館職惟兼經筵國史實録院官則其遷稍異元
祐中張耒黄庭堅皆以著作佐郎紹聖中鄧洵武吳伯
舉皆以校書郎遷左右史以兼國史院官故也
 
 麟臺故事卷三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麟臺故事卷四
             宋 程俱 撰
  官聨
宋集賢院大學士一人以宰相充學士無定員以給諫
卿監以上充直學士不常置掌同昭文判院事一人以
兩省五品以上充或差二人案容齋四筆云國朝儒館/仍唐制有四曰眧文館曰
史館曰集賢院曰祕閣率以上相領昭文大學士其次/監修國史其次領集賢若只兩㕔則首𠫊秉國史惟祕
[004-1b]
閣最低此書止載集賢院大學士不及昭文館大學士/當有闕佚又宋史職官志及通攷載昭文集賢以兩省
五品以上一人判此書專載集/賢院判一人當以二書互參三館通為崇文院别置
官吏有檢討無定員以京朝官充校勘無定員以京朝
幕府州縣官充掌聚三館之圖籍監一人内侍充兼監
秘閣圖書天禧五年又置同勾當官一人秘閣至端拱
二年于崇文院中堂建擇三館書籍真本并内出古畫
墨跡等藏之淳化元年詔次三館直閣以朝官充校理
以京朝官充掌繕寫祕藏供御典籍圖書之事判閣一
[004-2a]
人舊常以丞郎學士兼祕書監領閣事大中祥符九年
後以諸司三品兩省五品以上官判國初又置祕閣校
理通掌閣事咸平後者皆不領務
史館舊寓集賢院監修國史以宰相充案玉海乾徳初/首以趙普監修
國/史開寶中薛居正以參知政事監修自後參知政事亦
有管勾修國史者不常置景徳中又有同修國史之名
史畢即停修撰以朝官充直館以京朝官充又有檢閱
編修之名不常置掌修國史日歴及典圖籍之事判館
[004-2b]
事一人以兩省五品以上充案玉海國初之制修撰直/館分季纂日歴其後止修
撰判館撰次太平興國中直史館趙鄰幾吕䝉正范杲/皆預修撰淳化二年十月郭延澤董元亨為史館檢討
三年十二月以王著為史館祇候俾刋正切/韻據所載史館諸官名較此更詳可以互證後改官制
日歴隸國史案每修前朝國史實録則别置國史實録
院國史院以首相提舉翰林學士以上為修國史餘侍
從官為同修國史案山堂攷索云元豐紹聖國史悉隸/祕書而修史則以别曹翰學為之同
修則以侍郎為之由館閣盡為帖職故史局無定所修/史無定員也其云侍郎同修可與此書侍從官相證
庶官為編修官實録院提舉官如國史從官為修撰餘
[004-3a]
官為檢討
咸平五年八月以秘書丞直館判三司度支局院孫冕
為左正言度支判官倉部郎中直祕閣潘慎修為攷功
郎中都官郎中直史館劉䝉叟為職方郎中先是京朝
官任中外職事受代者攷課引對多獲叙遷而計司三
館不預兹例有久次者内出姓名故有是
咸平六年十月辛酉翰林學士承㫖宋白等言奉詔詳
定浴堂五院宣徽學士院館閣客省閤門職授勒留及
[004-3b]
出官條制館閣孔目官書直官書庫表奏守當官四年
授勒留遇恩二年授勒留後守當官八年書直書庫表
奏官七年孔目官六年出職其職次遷補者許通計年
攷授料錢官者更留三年典書楷書五選赴集格三館
入流嵗數已少不得以諸色優勞減選
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令史館别置楷書二人専掌抄
寫日歴月給錢一貫五百米二石春冬賜衣實理五選
候年滿日授外官勒留遇恩重與遷轉永不出外官時
[004-4a]
朝㫖以所修日歴多渉機祕之事故也
國史㑹要昭文館孔目官一人書庫官一人守當官三
人楷書五人史館孔目官一人四庫書直官一人表奏
官一人書庫官四人守當官三人楷書十三人大中祥
符中又置寫日歴楷書二人集賢院孔目官一人表奏
官一人掌舍一人秘閣典書三人楷書七人寫御書十
人裝裁匠十二人秘書省書令史一人楷書六人
熙寧八年詔職司資序以上及帶館職人降差遣者令
[004-4b]
每任取㫖舊制館職出補外官代還徑供職館下元祐
時尚復舉行其後亦罷其貼職任京師宫觀及外任代
還與外補未行者惟車駕出端門則赴省迎駕起居而

元豐五年官制行即崇文院為秘書省以寄禄官易監
少至正字以秘書監少監丞郎著作郎佐郎校書郎正
字為職事官館職不復試除見帶館職人依舊如除職
事官校理以上轉一官校勘減磨勘三年校書減二年
[004-5a]
竝罷所帶職
元豐官制秘書監少監各一人或少監二人丞二人秘
書郎二人通掌省事著作郎佐郎各二人専修日歴校
書郎四人正字二人校對書籍政和末無復定員官冗
且濫至宣和三年論事者屢以為言上亦厭之乃詔三
省定員數且清其選于是倣元豐之制止増著作佐郎
校書郎正字各二員監少之外定為十八員以倣有唐
登瀛之數其溢員皆外補案此條記元豐之制自監少/外丞至正字為十四員記宣
[004-5b]
和時増設著作佐郎校書郎正字各二員以十四加六/與十八員之定數不符當是所記元豐時二人四人之
制有一/舛訛
祖宗時館職到館一年理通判資序三年理知州已係
通判者二年理知州開陞不用舉主及元豐肇新官制
改崇文院為秘書省詔書雖稱凡厥恩數悉如舊章然
理資序法無復昔時至元祐間復置館職因再舉行紹
聖旋罷至重和元年十二月詔參酌舊法立為定制應
著作郎到任及一年承務郎以上任校書郎及二年與
[004-6a]
通判資序著作佐郎以上滿三年與理知州資序即已
係通判資序及二年校書郎已係通判資序及三年者
準此行之逾年御史以謂均為職事官而秘書省官所
理資序特異非是遂格不行
崇寧中以元豐法參立孔目官等品從條昭文館孔目
官書庫官頭名守當官史館孔目官四庫書直官表奏
官上二名書庫官集賢院孔目官書庫官為流外從九
品政和四年㸃檢措置祕書省官以舊條參定吏額及
[004-6b]
遷補法投名人舊以三百五十人為額原註遇守闕係/名有闕即試補
至是以不係遷與/請給遂不限人數守闕係名五十人原註遇正係名有/闕即補填更不試
正係名五十人原註遇守闕/有闕即試補并試補遷補竝依舊法守
闕舊以二十五人為額三館各五人秘閣十人省五人
為二十人試中守闕人分探歸三館秘閣昭文館守闕
五人原註遇本館正名楷書/或守當官有闕即遷補據所見闕分兩頭項遷補
出職一項補正名楷書以五人為額至頭名及四年出
選人自補正名楷書至頭名共及二十年出官一項守
[004-7a]
當官三人遞遷書庫官書庫官一名遞遷孔目官孔目
官一名舊法四年半出選人自補守當官遞遷至孔目
官出職共及二十二年半至是人減半年為四年出選
人自補守當官至孔目官年滿出職共二十年史館守
闕五人原註遇本館正名楷書/或守當官有闕即遷補據所見闕分兩頭項遷
補出職一項補正名楷書以十三人為額至頭名及一
年半出選人自補正名楷書至頭名出官共及十九年
半一項補守當官遞遷轉補守當官三人遞遷書庫官
[004-7b]
書庫官四人遞遷表奏官表奏官一名遞遷四庫書直
官四庫書直官一人遞遷孔目官孔目官一名舊法二
年滿出選人自補守當官遞遷至孔目官出職共二十
二年今減作一年一十箇月出選人自補守當官至孔
目官年滿出職共二十年零兩箇月集賢院守闕五人
原註遇本院正名楷書/或守當官有闕即遷補據所見闕分兩項遷補出職一
項補正名楷書以七人為額至頭名及二年十箇月出
選人自補正名楷書至頭名出官共及十九年零十箇
[004-8a]
月一項補守當官遞遷轉補守當官二人遞遷書庫官
書庫官一名遞遷孔目官孔目官舊法五年半出選人
自補守當官遞遷至孔目官出職共及二十二年今減
作五年出選人自補守當官至孔目官年滿出職共二
十年秘閣守闕舊以十人為額今減作五人為額原註/遇本
閣正名楷書或典/書有闕即遷補據所見闕分兩項遷補出職一項補
正名楷書舊法以七人為額至頭名及三年今減作二
年九箇月出選人自補正名楷書至頭名年滿出職共
[004-8b]
十九年零三箇月一項補典書舊法以三人為額至頭
名及七年出選人自補典書至頭名出官共二十一年
今添作五人為額内遷一名充孔目官遞遷出職典書
四人遞遷孔目官孔目官一名今三年十箇月出選人
自補典書至孔目官年滿出職共十九年零兩箇月案/南
宋館閣録載隆興元年五月少監胡銓等劄子云本省/人吏舊制録二項出職一項守當官補至都孔目官理
二年半一項正名楷書頭名理四年竝不理年限解發/出職昨敕令所將兩項條法并作一項諸正名楷書自
補授至遷補都孔目官年滿日通及二十年以上許出/身今攷正名楷書理四年法與此書同而自守當官補
[004-9a]
至都孔目理二年半與此書異其所謂舊制者或在建/炎紹興以後歟至幷二項為一項乃變制之始尤可與
此書/互證投名人竝本省職掌楷書以上保引保二人引一
人非游手工作及犯刑責刺劄三路及兇惡之人三館
秘閣官試驗書讀孟子書三百字不誤十字讀三百字
不差十字為合格長貳丞郎試覆注籍收繫即宣降抽
差充禁中諸殿閣位手分管幹文字掌牋奏之類者須
入仕及一年以上無過犯仍長貳丞郎再試驗讀毛詩
老子各三百字不差十字案館閣録載遇守闕係名闕/補選投名人試書讀孟子各
[004-9b]
三百字守闕正係名試書周易一卦或孝經一篇攷校/書讀精熟而無脫錯者不差十字為合格投名委丞郎
試驗長官覆試除竝長官試竝紹興敕令格與此書條/制大略相合而試正係名及守闕以周易孝經較此書
為加/詳及書札真楷乃遣即試不合格許執奏雖奉特㫖
亦奏知不行若不再試及試不如格輒發遣者官吏及
被差人竝徒二年許人告每名賞錢二百貫其投名不
如令者以違御筆論不知情減二等許人告每名賞錢
二百貫
政和七年始置提舉秘書省道録院以大學士至使相
[004-10a]
三孤充職置管勾文字官二員視殿中丞
宣和二年以中貴人提㸃三館祕閣亦以節度使至使
相為之皆以恩倖選非故事也舊有監書庫官内臣一
員至是又下吏部差使臣一員監門吏臣一員則本省
奏辟
 
 
 
[004-10b]
 
 
 
 
 
 
 
 麟臺故事卷四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麟臺故事卷五
             宋 程俱 撰
  恩榮
太宗皇帝待遇三館特厚淳化二年詔翰林學士蘇易
簡以上三體書石本遺吏部侍郎兼祕書監李至左諫
議大夫楊徽之及三館學士凡二十五人皆上表謝明
年以新印儒行篇賜中書樞宻院兩制三館御史中丞尚
[005-1b]
書丞郎給諫等人各一軸又嘗内出御製獨飛天鵝大
海求明珠二棊勢示三館學士皆不曉上召中使裴愈
授以指要修撰范杲等相率上表稱謝自是奎文宸翰
必以宣示新異之物必以燕賞制作必令歌頌常與宰
執侍從等而其從容文藻則又過之
淳化初詔自今遊宴宣召直館案南宋館閣録載此/事在淳化元年二月
集賢秘閣校理竝令預㑹先是帝宴近臣于後苑三館
學士悉預李宗諤任集賢校理閤門吏第令直館赴㑹
[005-2a]
宗諤獻詩述其事故有是詔議者以為直館修撰校理
之職名數雖異職務略同閤門拒校理不得預宴蓋吏
失之也案續通鑑長編云國家因唐制建昭文史館集/賢院于禁中昭文集賢置大學士直學士史館
置建修國史修撰直館昭文亦置直館集賢又有修撰/校理之職名數雖異而職務略同閤門拒校理不得預
宴蓋吏/失之又請令京官得乗馬入禁門竝為故事宗諤詩
云戴了宫花賦了詩不容重見赭黄衣無聊獨出金門
去恰似當年下第歸案國老閒談作恰/似當年不第歸
淳化元年八月一日李至召右僕射李昉吏部尚書宋
[005-2b]
琪左散騎常侍徐鉉及翰林學士諸曹侍郎給事諫議
舍人等詣閣觀御書圖籍案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太宗/建祕閣取三館書以置焉命
參政李至專掌一日李昉宋琪徐鉉三學士扣新閣求/書一觀至性畏慎曰扃鑰誠某所掌籖函中羃嚴祕難
啟奈諸君非所職窺不便三人者笑謂至曰請無慮主/上文明吾輩茍以觀書得罪不猶愈他咎乎因強拉祕
鑰啟窺至宻遣閣使聞奏上知之即就閣賜飲仍令盡/出圖籍古畫賜昉等縱觀據所載則李昉等來觀非由
李至之召與此書/異玉海與此書合帝知之即召内品裴愈就賜御筵出
書籍令縱觀盡醉而罷二日案玉海作/翼日甲辰又召權御史中
丞王化基及三館學士縱觀賜宴如前帝作贊賜之宰
[005-3a]
臣李昉等請刻石閣下李至上表引唐秘書省有薛稷
畫鶴郎餘令畫鳳賀知章草書當時目為三絶又引顔
真卿請肅宗題放生池碑額及近時翰林學士承㫖蘇
易簡乞御書飛白書玉堂之署為比願賜新額以光秘
府詔中書樞宻院近臣觀新閣又賜上尊酒大官供膳是日遣中使齎御飛白書秘閣二字李至李昉等相率
詣便殿稱謝退就飲宴三館學士預焉案南宋館閣録/載秘書少監沈
騤等言恭閲國史及國朝㑹要太宗皇帝淳化三年八/月秘閣成從祕書監李至之請嘗御製御書秘閣賛序
[005-3b]
及篆額刋于石又嘗飛白秘閣額以賜之據所載在淳/化三年與續通鑑長編合此書載在淳化元年之下蓋
連類而/書之又賜御贊以美其事李至上表謝仍請以御製
贊刻石秘閣帝以重違其意因賜詔曰近延閣載新萬
機多暇聊書贊詠以美成功所紀徽猷深虞漏略出于
乗興豈足多稱遽覽封章願刋穹石垂于不朽良積厚
顏其贊并序朕兼為親書并篆額以旌祕省案南宋館/閣録載沈
騤言太宗御製御書秘閣賛序及飛白秘閣額碑本流/傳人間淳熙九年知福州趙汝愚得飛白秘閣二字碑
本于州治止戈堂知寧國府陳騤得御製御書賛序碑/本于昭亭山各送上本省騤等復摹諸石近已畢功據
[005-4a]
所云則南宋流傳/二刻皆重摹者
淳化四年四月辛巳賜宰相樞宻三司使翰林學士尚
書丞郎給事諫議御史中丞三館學士建州新茶各一
案南宋館閣録載每嵗五月賜大小鳳茶大/龍茶各 斤制本乎此而有四月五月之異
淳化四年曲宴苑中館閣讀書光禄寺丞楊億以非館
職不預上特召赴宴因除直集賢院尋表乞歸家迎母
賜錢十五萬
至道元年正月水部郎中直秘閣朱昇等言御製秘閣
[005-4b]
贊碑已建立臣等職居秘府願以爵里附于秘書監李
至之下刋刻從之
至道元年四月敕御史臺于三館不得與京百司同例
六月戊戍上召史館編修舒雅杜鎬吳淑吕文仲于便
殿人讀古碑一篇讀畢又令文仲再讀因賜章服命為
翰林侍讀翼日再召文仲讀文選賜鞌勒馬又翼日再
召讀江海賦賜錢三十萬命于御書院與侍書王著夜
直以備顧問十月翰林學士秘書監知制誥及三館學
[005-5a]
士以上以新増琴阮絃各獻歌賦頌以美其事上謂
相曰近日朝廷文物甚盛前代所不及矣羣臣所獻歌
頌朕一一覽之校其工拙惟李宗諤趙安仁楊億詞理
精當有老成之風可召至中書奬諭又曰吳淑安徳裕
胡旦或詞彩古雅或學問優博又其次也明日以秘書
丞李宗諤為太常博士依前直昭文館著作佐郎趙安
仁為太常丞依前直集賢院光禄寺丞直集賢院楊億
賜緋魚袋賞之也
[005-5b]
咸平元年三月壬申賜及第進士孫僅等宴于瓊林苑
學士兩制尚書侍郎館閣直官校理皆預後常以為故

咸平五年七月幸秘閣閱羣書賜直館校理器帛有差
又賜書吏緡錢因召從官射于後苑
大中祥符七年六月庚辰上作周易詩三章命羣臣屬

故事三館直館校理每遇差遣許赴便殿告謝天禧二
[005-6a]
年祕書監知禮儀院判祕閣楊億請依此例從之
故事進士唱名日館職皆侍立殿上所以備顧問也政
和以後閤門寖紊舊制遂令祕書省官立殿下失祖宗
之本意也殿試官不以官高卑皆得侍立殿上案館閣/録舊制
以每遇進士策賢良館閣官并赴殿門祗候應給大官/食法酒十瓶唱名日登殿侍立熙寧後只令殿門祗候
元豐中判館閣申請雖得入殿然只得立殿下與此書/合館閣録又載紹興五年四月九日著作佐郎李公懋
等言進士唱名自政和以來閤門寖廢舊制令祕書省/官立殿下非故事欲乞復祖宗之典有㫖除省試官外
許依舊制殿上侍/立可與此書互攷事訖賜茶館閣官許稱學士載于天
[005-6b]
聖令文
仁宗每著歌詩間命輔臣宗室兩制館閣官屬繼和天
聖四年四月乙卯内出後苑雙頭牡丹芍藥花圖以示
輔臣仍令館閣官為詩賦以獻
唐張說為集賢院大學士嘗宴集賢院故事官尊者先
飲說曰吾聞儒以道相髙不以官閥為先後先帝時修
史十九人長孫無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舉爵長安中
預修珠英當時學士亦不以品秩為限于是引觴同飲
[005-7a]
時服其有體至今館職序坐猶以年齒為差亦燕公流
風之所及歟
故刑部胡尚書嘗云祖宗時館職暑月許開角門于大
慶殿廊納凉因石曼卿被酒扣殿求對尋有約束自後
不復開矣
政和中車駕幸秘書省在省官皆進秩一等人吏轉資
卒徒支賜有差宣和四年三月二日幸秘書省遷轉支
賜如故事秘書少監提舉所管勾文字官仍賜章服是
[005-7b]
日遂幸太學時新省固已遷出端門之外先是有司下
尚書禮部取幸秘書省太學儀注而幸秘書省獨無有
蓋自祖宗朝崇文院在禁中寔天子圖書之府從容臨
幸跬歩可及不與他司比儀衞侍從取具臨時可也故
前此不具儀注俱以為今秘書省既在端門之外備千
乗萬騎具官而後出不可以無述時備員南宫于是退
紀是日儀注以備他日有司之采擇云車駕將幸秘書
省命提舉祕書省官擇日以聞前一日宰相至省閱視
[005-8a]
提舉秘書省提舉三館秘閣官皆詣省閱視供張文籍
書畫古器等排比儲偫在省職事官皆省宿質明皇帝
御祥曦殿宰執侍從以下起居導駕如常儀應在省官
吏皆迎駕于馳道之東本省西便門之外是日特宣前
宰臣亦于此迎駕車駕入御道山堂御幄須臾右文殿
班齊駕坐右文殿宰執侍從皆侍立有司奏宣到某官
姓名起居訖升殿立秘書少監以下在省官起居提舉
三館秘閣中貴人以手詔授秘書少監受訖與在省官
[005-8b]
皆再拜駕興詣秘閣宣羣臣觀累朝御書御製書畫古
器等皆列置秘閣下正字以上皆侍立閣下退立班右
文殿下上御右文殿皆賜坐賜茶從官以上坐殿上秘
書少監以下坐兩廡用中墩太學用席中墩異恩也賜
茶訖坐者皆起在省官再拜庭下提舉三館秘閣及知
閤門中貴人喝賜轉官等恩例駕興改章服者皆受賜
殿門外上再御提舉㕔事須臾宣召宰執從官及特宣
召等官觀御府書畫傳呼置笏皆置笏趨至庭下詔毋
[005-9a]
拜喝不要拜班首奏聖躬萬福以次升上離御榻就大
書案出祖宗御書及古書畫皆聚觀餘官不敢前者詔
别設書案于前命提舉官或保和殿學士持以示之皆
得縱觀宰執賜御書畫各二軸十體書一冊三公宰臣
使相有别被賜者不在此數從官以下人賜御書二紙
御畫一紙出墨篋分賜靈臺郎奏辰正將進膳宰臣等
逡巡請退皆拜賜而出上進膳畢幸太學
  禄廩
[005-9b]
政和禄格行秘書監職錢四十二貫守三十八貫試三
十五貫米麥各十石行少監職錢三十五貫守三十二
貫試三十貫米麥各七石五斗行丞著作郎職錢二十
五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案南宋館閣録丞行三十/二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
貫著作郎行二十五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是丞與/著作郎貫數各異此書載行丞與行著作郎貫數同當
有訛誤攷館閣録載監少監著作郎秘書郎著作佐郎/校書郎正字諸官職錢與此書所載貫數全同蓋均沿
政和禄格也不應于丞一官獨從減當是此書行丞/下脫去三十二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行十四字
秘書郎著作佐郎職錢二十二貫守二十貫試十八貫
[005-10a]
行校書郎職錢十八貫守十六貫試十四貫行正字職
錢十六貫守十五貫試十四貫宣和七年講議司措置
以合破太倉食紐價支錢監少為第二等廚食錢月十
五貫案館閣録監少廚錢皆十/二貫與此書十五貫異著作郎幹辨三館秘閣
為第三等廚食錢月十二貫丞郎著作佐郎校書郎正
字為第四等廚食錢月九貫案館閣録自丞以下各廚/食錢九貫與此書合惟此
書載著作佐郎幹辦三館祕閣廚食錢月十二貫為館/閣録所不載又攷館閣録載自丞以下各特支米三石
此書亦闕于以證二/書禄制小有不同時服監少羅公服天寧節十月朔
[005-10b]
夾公服小綾汗衫小綾勒帛大綾夾袴丞以下至正字
羅公服天寧節十月朔夾公服絹汗衫幕職州縣官不
案館閣録載監少端午天申節單羅公服大綾夾袴/勒帛汗衫十月朔夾公服小綾汗衫勒帛大綾夾袴
丞以下至正字羅公服絹汗衫内朝奉郎并權郎綾汗/衫十月朔夾公服如通直郎以上絹一疋充汗衫朝奉
郎以上小綾一疋充汗衫勒帛通直郎以下絹汗衫一/領選人止給羅公服據所載則此書監少羅公服句上
當闕端午二字其下當脫大綾夾袴勒帛汗衫二句又/館閣録所稱天申節係高宗生辰在五月二十一日故
與端午同單羅公服此書所稱天寧節乃徽宗/生辰在十月十日故與十月朔同夾公服耳
政和四年㸃檢措置秘書省官建請増吏禄祕書省都
[005-11a]
孔目官舊請食料錢大官局折食錢除假故不定約十
四貫五百春冬衣絹各五疋冬棉十五兩増為料錢八
貫五百添給錢八貫五百米麥各一石五斗春冬衣絹
各十疋棉二十兩史館昭文集賢院孔目官舊請約十
二貫五百至十貫春衣絹一疋葛布一疋冬絹二疋棉
十兩増為料錢添給錢各七貫五百米麥各一石春冬
衣絹各五疋棉十五兩史館四庫書直官舊請錢七貫
五百糧一石折細色六斗絹葛棉如三館孔目官増為
[005-11b]
料錢添給錢各五貫米麥各一石春冬衣絹各二疋棉
十兩書直官舊請錢七貫餘如史館四庫書直官増為
料錢添給錢各四貫五百案館閣録書直官料錢添給/錢各五貫與此書四貫五百
異攷二色錢自都孔目以下二書所載全同/不應書直官一職獨異彼此傳寫或有一誤餘如史館
四庫書直官表奏官舊請錢七貫絹葛棉如書直官増
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五百米一石春冬衣絹各二疋
棉十兩書庫官舊請錢六貫五百増為料錢添給錢各
四貫米絹棉如表奏官守當官舊請錢五貫七百増為
[005-12a]
料錢添給錢各四貫米一石春冬衣絹各一疋棉十兩
守闕舊請錢三貫五百初補正名楷書每月食料錢各
二貫共四貫補正名楷書及三年増支錢一貫米二石
尋輪差應副祠祭祗應并抄寫本省文字増錢三貫昭
文館集賢院書庫官舊請錢六貫五百絹葛棉同史館
四庫書直官増為料錢添給錢各四貫米一石春冬衣
絹各二疋棉十兩守當官舊請錢五貫七百増為料錢
添給錢各四貫米一石春冬衣絹各一疋棉十兩案館/閣録
[005-12b]
載都孔目官孔目官四庫書直官書直官表奏官書庫/官守當官各有日支食錢三百文贍家錢四貫五百文
都孔目又有麥折錢三貫文孔目官四庫書直官書/直官又有麥折錢二百文較此書為加増餘俱同
名楷書并守闕同史館正名楷書并守闕袐閣典書舊
請錢七貫五百米二石端午紫羅窄衫絹襴十月朔光
色紫大綾棉旋襴増為料錢添給錢各五貫米二石春
冬衣絹各二疋棉十兩正名楷書幷守闕食料錢三貫
五百正名楷書請給自補充日支月錢五貫米二石端
午紫平絁衫十月朔紫小綾棉旋襴尋以輪差祠祭祗
[005-13a]
應并抄寫本省文字每月添錢三貫案館閣録正名楷/書每人添給食錢
二貫文料錢五貫文守闕添給食錢三貫文料錢三貫/五百文與此書略異正名楷書及守闕又有日支食錢
二百四十文贍家錢二貫/二百五十文較此書加増秘閣添置孔目官一名請給
比附三館孔目官量増仍攴時服月給料錢添給錢各
七貫五百米二石小麥一石春冬衣絹各五疋棉十五
兩端午紫羅窄衫絹襴十月朔光色紫大綾棉旋襴人
從監廳子一名衣糧親事官六人承送六人案館閣録/監承送舊
法六名新/制三名少監廳子一名衣糧親事官四人承送四人
[005-13b]
案館閣録少監衣糧親事官舊法六名/近制四名承送舊法四名近制二名丞廳子一名衣
糧親事官二人承送二人秘書郎著作郎著作佐郎竝
廳子一名衣糧親事官二人承送二人校書郎正字竝
廳子一名承送二人案館閣録載秘書丞著作郎秘書/郎著作佐郎衣糧親事官承送校
書郎正字承送舊法/各二名近制各一名廳子食錢二貫衣糧親事官各食
料錢一貫五百糧一石五斗準細色九斗内粳米五斗
四升小麥三斗六升春衣絹一疋布一疋冬衣絹二疋
布一疋棉十兩案館閣録載春衣絹一疋布二疋冬衣/絹二疋更無布一疋以此書證之當有
[005-14a]
脫/誤承送人各每月食料錢二貫八百文秘書省看管巡
宿把門灑掃兵士二十人内節級二人後増十人為三
十人帳設司及著作局各二人工匠院子等共十七人
翰林司二人每節人支錢三百五十省大門差皇城
司親事官五人節級一人後増親事官三人節級一人
内二人識字分兩番把門捜檢抄輪出入文歴投下文
字照管灑㴧火燭掌管頭刃日支食錢内識字親事官
日添食錢五十什物銀器庫子二人依三館庫子見請
[005-14b]
則例月糧二石料錢三百裝著錢一貫折食錢每日五
十素日二十五倉法錢三貫五百春衣絹一疋布半疋
絲五兩冬衣絹二疋布半疋棉十五兩端午紫平絁衫
一領十月朔紫小綾棉旋襴一領并大禮紫小綾棉旋
襴一領明堂紫絁衫一領錢三貫
 
 
 麟臺故事卷五

[006-1a]
  麟臺故事後序
右麟臺故事五卷紹興元年二月丙戍丞相臣宗尹參
知政事臣守參知政事臣某言祖宗以來館閣之職所
以養人才備任使一時名公卿皆由此塗出崇寧以後
選授寖輕自軍興時巡務省冗官秘省隨罷今多難未
弭人才為急四方俊傑號召日至而職事官員闕太少
殆無以處事固有若緩而急者此類是也謂宜量復館
職以待天下之士制曰其復祕書省置監若少監一人
[006-1b]
丞著作郎佐郎各一人校書郎正字各二人其省事所
應行除官到條具上尚書省三月甲辰詔以朝請郎直
祕閣臣程俱試秘書少監臣愚無似初以修國朝㑹
要檢閱官節寓館下又再佐著作今兹修廢官以舉令
典又以人之首被久虚之選踧踖懼不稱受職之始按
求簡牘皆無有竊念惟昔三入祕書省皆以薄技𨽻太
史氏頗記祖宗三館故事與耳目所見聞老吏奔散死
亡之餘亦尚有存者或取故牘煨燼泥塗中參攷裁定
[006-2a]
條上尚書請置孔目官一人楷書吏十有二人専知吏
一人其誰何繕治守藏防閤庖滌之徒卒不過八人其
案典文書法式期㑹廩稍人從皆如舊格參以近制從
事尚書以聞制曰可于是士庶始有以家藏國史實録
寶訓㑹要等書來獻者國有大禮大事于兹有攷焉而
校書郎正字又雜以祖宗之制召試學士院而後命之
臣俱謹按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太
史正嵗年以序事頒之于官府及都鄙頒告朔于邦國
[006-2b]
與夫所謂左史書言右史書動者今祕書省實兼有之
漢魏以降名稱不一要為史官故唐龍朔中以秘書監
為太史少監為蘭臺侍郎今有司文書散缺尚衆例從
省記按以從事蠧敝或生而典籍之府憲章所由顧可
漫無記述以備一司之守乎昔孫伯黶司晉之典籍及
辛有之二子董之故伯黶之後在晉為籍氏辛有之後
在晉為董氏則談狐是也臣衰緒寒逺雖非世官然身
出入麟臺者十四年于此矣則其纂故事裨闕文者亦
[006-3a]
臣之職也因採摭三館舊聞簡冊所識比次纉緝事以
類從法令略存因革咸載為書十有二篇列為五卷録
上尚書副在省閣以備有司之討論臣俱昧死謹上
 
 
 
 
 
[006-3b]
 
 
 
 
 
 
 
 麟臺故事卷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