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周易會通 > 周易會通 卷十二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會通卷十二
           元 董真卿 撰
繫辭上傳吕音訓繫陸氏音系辭易始有卦畫而已文/王繫之以卦辭周公又繫之以爻辭故曰聖
 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至於孔子所作則繫/辭之傳也陸氏曰繫辭亦作辭依字應作詞說也說
 文云詞者意内而言外也上傳案陸氏釋文王肅本/作繫辭上傳訖於雜卦皆有傳字此蓋鄭𤣥未合經
 傳前標題之舊也第五上下繫古今分章不同今以/唐孔氏伊川程氏嵩山晁氏漢上朱氏諸家參定上
 繫凡十四章自天尊地卑至成位乎其中矣為第一/章聖人設卦觀象至吉无不利為第二章彖者言乎
[012-1b]
 象者也至各止其所之為第三章易與天地凖至君/子之道鮮矣為第四章顯諸仁至陰陽不測之謂神
 為第五章夫易廣矣大矣至易簡之善配至德為第/六章子曰易其至矣乎至道義之門為第七章聖人
 有以見天下之賾至盜之招也為第八章大衍之數/五十至其知神之所為乎為第九章易有聖人之道
 四焉至此之謂也為第十章子曰夫易何為者也至/所以斷也為第十一章易曰自天祐之至吉无不利
 也為第十二章子曰書不盡言至鼔之舞之以盡神/為第十三章乾坤其易之緼邪至存乎德行為第十
 四章晁第一章第二章諸家並同第三章第四章從/程氏 氏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從程氏第八章第
 九章第十章從程氏晁氏第十一章從晁氏章首天/一以下二十字移别章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章從
 晁/氏集解朱子曰繫辭本謂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繫于/卦爻之下者即今經文此篇乃孔子所述繫
[012-2a]
 辭之傳也以其通論一經之大體/凡例故无經可附而自分上下云附録程子語聖人/用意深處全
 在繫辭籲繫辭本欲明易若不先求卦義則看繫辭/不得大臨一本云繫辭所以解易須看了易方看得
 繫辭入關録如繫辭之文後人決學不得譬之化工/生物且如生出一枝花或有剪裁為之者或有繪畫
 為之者看時雖自相類然終不若化工所生自有一/般生意安節 朱子語繫辭恐并彖辭亦是葢彖繫
 於全卦之下而爻分繫於逐爻之下其經只是連書/并在卦下不再畫卦如今所定本也 大傳言繫辭
 者四今考其二上文皆兼卦文而言恐不得専以為/爻辭其一雖専指爻辭則爻辭固繫辭之一也其一
 為七八九六而言七八九六雖是逐爻之數然全卦/七八則當占本卦辭三爻七八則當占兩卦辭全卦
 九六則當占之卦辭卦辭固不害其為繫辭也並荅/仁傑熟讀六十四卦則覺得繫辭之語甚為精密是
[012-2b]
 易之括例所道夫曰歐公疑繫辭非孔子作曰這也/是他一時 見如繫辭文言若是孔子做如何又却
 有子曰字某嘗疑此等處如五峯刻通書相似去了/本來所有篇名却於每篇之首加一周子曰字又却
 本所无者次第易繫文言亦是/門人弟子所𠞰入耳並道夫纂註雙湖先生曰繫/辭傳中言聖人
 繫辭者六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繫辭焉以斷其吉凶兩出曰繫
 辭焉所以告也曰繫辭焉以盡其言曰繫辭焉而命/之皆指文王周公卦爻辭言也若繫辭上下傳則是
 孔子統論一經之卦爻大體凡例如論先聖作易之/由則見於包犧氏仰觀俯察及易有大極及河圖洛
 書數章如論用易之法則見於大衍之數五十章與/夫卦爻之剛柔象數之變化三極之道幽明之故鬼
 神之情狀皆搜抉无隱若徒有上下經而无繫辭傳/則象數之學不明理義之微莫顯易亦竟无以致用
[012-3a]
 於萬世而適乎仁義中正之歸矣其有稱大傳者因/太史公引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為易大傳
 葢太史公受易楊何何之屬自著易傳行世故稱孔/子者曰大傳以别之耳 愚案繫辭上下傳程朱分
 章不同今既合二家為一故不復識别經文/則從朱子讀者於集解分節處自可知也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静有常剛
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變化見矣吕音訓卑陸氏曰如字又音婢本又/作埤同斷陸丁亂反見陸賢遍反
朱子曰天地者陰陽形氣之實體乾坤者易中純陰/純陽之卦名也卑髙者天地萬物上下之位貴賤者
易中卦爻上下之位也動者陽之常静者陰之常剛柔/者易中卦爻陰陽之稱也方謂事情所向言事物善惡
[012-3b]
各以類分而吉凶者易中卦爻占決之辭也象者日月/星辰之屬形者山川動植之屬變化者易中蓍策卦爻
陰變為陽陽化為陰者也此言聖人作易因陰陽之實/體為卦爻之法象莊周所謂易以道陰陽此之謂也
附録朱子語天尊地卑上一截皆說面前道理下一截/是說易書聖人做這箇易與天地準處如此如今
看面前天地便是那乾坤卑髙便是貴賤聖人只是見/成說這箇見得易是準這箇若把下面一句說做未畫
之易也不妨然聖人是從那有易後說來淵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觀天地則見易也僴天地物也乾坤理也柴
氏集解或謂此第一章第一節蓋言聖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曰論其初聖人是因天理之自然而著之於
書此是後來人說話又是見天地之實體而知易之書/如此如見天之尊地之卑却知得易之所謂乾坤者如
此如見天之髙地之下却知得易所分貴賤者如此又/曰此是因至著之象以見至微之理僴此只是說乾坤
[012-4a]
之卦在易則有乾坤非是因有天地而始定乾坤觀天/地則見易也銖問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既有卦爻
可見則當以質言而不得以陰陽言矣故彖辭多言剛/柔不言陰陽不知是否曰是銖貴賤是易之位剛柔是
易之變化類皆是易不必専主乾坤二卦而言方以類/聚物以羣分方只是事訓術訓道善有善之類惡有惡
之類各以其類而聚也謨善有善類惡有惡類隨其善/惡而類聚羣分善者吉惡者凶而吉凶亦由是而生爾
淵方向也所向善則善底人皆來聚所向惡則惡底人/皆來聚物又是通天下之物而言是箇好物事則所聚
者皆好物事也若是箇不好底物事則所聚者皆不好/底物事也謨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變化非
因形象而後有也變化流行非形象則无以見故因形/象而變化之迹可見也日月星辰象也山川動植形也
象陽氣所為形陰氣所為然陽中有陰則日星陽也月/辰陰也陰中有陽則山陰而川陽然陰陽又未嘗不相
[012-4b]
雜而各自為陰陽細推之可見矣不知是否荅云亦是/銖上是天地之變化下是易之變化董録變化流行非
形象无以見某解變化二字下章說得最分曉變是自/隂而陽化是自陽而陰易中說變化唯此處最親切文
蔚自天尊地卑至變化見矣是舉天地事理以明易自/是故以下却舉易以明天地間事人傑問繫辭首章之
義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上句是言造化之實體以明/下句易中之事天尊地卑故易中之乾坤定矣龜山說
得深了易中固有言屈伸往來之乾坤處然此只是說/乾坤之卦卑髙以陳貴賤位矣上句是說天地間有卑
有髙故易之六爻有貴賤之位也故曰列貴賤者存乎/位方以類聚物以羣分伊川說是亦是言天下事物各
以類分故存乎易者吉有吉類凶有凶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變化是易中陰陽二爻之變化故又
曰變化者進退/之象也易說纂註錢氏曰无畫之易在太極先有畫/之易自兩儀始葢下文所謂貴賤
[012-5a]
剛柔吉凶變化自乾坤而始著非自乾坤而始有也故/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上言尊卑而下言卑髙
莫張子曰先分天地之位乾坤立則方見易故其事則/ 非易也所以先言天地乾坤易之門也不言髙卑而
曰卑髙者亦有義髙以下為基亦是人先見卑處然後/見髙也又曰静専動直不為物累則其動静可常不牽
制於物也然則乾為剛果斷然不疑矣又曰天地自然/之理天圓則須轉動地方則須安静又曰有形有象然
後知變化之驗下魏氏曰卦畫自下始也位六位也貴/賤觀屯言以貴 賤訟言以下訟上可見天圓而動地
方而静故有常剛爻一三五柔爻二四六也斷因九六/之得位失位而斷之也觀位正當也位不當也之類可
見矣語楊氏萬里曰南方之人喜聞楚語北方之人喜/聞燕 方以類聚也鵲之巢无烏之子馬之廐无狐之
穴物以羣分也善惡之分聚亦然聚散異嚮好惡相攻/由是吉凶生焉 蘇氏曰方本異也而以類而聚此同
[012-5b]
之生於異也物羣則其勢不得不分此異之生於同也/象者其精華之發於上形者其體質之留於下蓋雷電
日月之類象也水火山澤之類形也天地所以變化而/既成萬物者也 柴氏曰沖漠无朕之中萬象森然乾
實成之一氣之感萬象畢著坤實成之變化之神於此/始見 朱氏曰陽為貴乾也陰為賤坤也在天成象陰
陽也在地成形剛柔也陰陽極而相變陰陽之氣變於/上剛柔之形化於下陰陽交錯剛柔互分天地變化之
道乾坤之交也爻或得朋或失類或逺而相應或近而/不相得或睽而通或異而同此吉凶所由生也 楊氏
時曰天地者乾坤之象一也一闔一闢往來不窮其孰/為乾孰為坤也觀乎天地則乾坤定矣故乾為君為父
以天尊故也坤為臣為子為妻地卑故也又曰六爻自/初而至於上則尊卑陳矣五為君二為臣則貴賤位矣
又曰乾道成男自坎至震東北方也坤道成女自巽至/兊西南方也此方以類聚也則凡麗乎陰陽者无物不
[012-6a]
然矣八卦類萬物之情而不相通此物以羣分也以其/所言推其所未言亦无物不然矣有聚有分則同異交
錯而吉凶之所由分也道游氏曰在天成象則鳥與火/虛與昴四時迭見者天 之變也在地成形則作而長
斂而藏四時異形者地道之變也至於成象者莫測其/進退之機成形者莫見其生成之迹則天地之化也
司馬公曰象有隱見形有死生易皆效之是也然則乾/坤定於天地貴賤陳於尊卑剛柔斷於動静吉凶生於
方物變化見於形象皆非聖人為之也天地之判陰陽/之交本自有之而聖人準之以為敎爾 雙湖先生曰
天尊地卑陰陽固有自然尊卑之象然於易上欲見其/尊卑處何者為最親切曰自太極生兩儀象卦最可見
太極動而生陽静而生陰則陽已居先矣至於陽儀之/上生一陽一陰先陽固宜也陰儀上當以陰為主矣其
生一陽一陰亦以陽居先焉以至於六畫莫不先陽而/後陰於是首乾終坤乾不期尊而自尊坤不期卑而自
[012-6b]
卑於此見尊陽卑陰非聖人之私意卦畫自然之象而/亦造化自然之位也又曰案朱子訓方義葢本程子而
諸說訓為四方亦不可不備龜山與南軒徑就後天八/卦論方物南軒曰如乾位西北坎艮震陽皆以類聚坤
位西南巽離兊陰皆以類聚此方以類聚也乾為天而/坎水艮山震雷皆羣分於此坤為地而離火兊澤巽木
皆羣分於此此物以羣分也或聚或分而得者為吉失/者為凶吉凶生矣愚意方物聚分本只就四方萬物說
吉凶生方是易然萬物之類聚羣分其具列於八卦亦/有如二先生所言矣若就先天八卦論乾兊離震生於
陽儀故類聚於東南巽坎艮坤生於陰儀故類聚於西/北而八卦之物亦皆隨卦而羣分焉亦未有不可要之
繫辭首章是說作易事作易莫先扵伏/羲則方物之聚散是論先天八卦矣是故剛柔相摩
八卦相盪吕音訓摩陸氏曰本又作磨末何反京云相/磑切也馬云磨切也盪陸氏曰衆家作蕩王
[012-7a]
肅音唐黨反馬云除也桓/云動也唯韓云相推盪集解朱子曰此言易卦之變/化也六十四卦之初剛
柔兩畫而已两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盪而為六十四附録朱子語繫辭中/說是故都是喚
那下文起也有相連處也有不相連處淵問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竊謂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而四
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皆/是自然生生而不已而謂之摩盪何也先生曰摩如物
在一物上面摩旋底意思亦是相交意思如今人磨子/相以下面一片不動上面一片只管摩旋推盪不曽住
自兩儀生四象則老陽老陰不動而少陰少陽則交自/四象生八卦則乾坤震巽不動而兊離坎艮則交自八
卦而生六十四皆是從上加去下體不動每一卦生八/卦故謂之摩盪銖摩是兩箇物事相摩戛盪是圓轉推
盪出來摩是八卦以前事盪是有那八卦了圓轉推盪/那六十四卦出來漢書所謂盪軍是圓轉去殺它摩轉
[012-7b]
它底意思淵相盪只是相/摩易說盪比摩便闊了煇纂註張子曰以人言之喘息/是剛柔相摩一出一入
是上下相摩錯也於鼻息見之鼻息相/摩以盪於腹中物既銷鑠氣復昇騰鼓之以雷霆潤
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吕音訓鼓陸氏曰動也/霆陸氏曰王呂音庭徐
又徒鼎反又音定運/行陸氏曰姚違行集解朱子曰此變/化之成象者附録程子語問/明則有禮
樂幽則有鬼神何也曰鬼神只是一箇造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鼔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是也語録 朱子
語鼓之以雷霆以下四/句是說易中所有淵纂註丘氏曰前以乾坤貴賤剛/柔吉凶變化言是對待之
陰陽交易之體也此以摩盪鼓潤運行言是流行之陰/陽變易之用也至下文則言乾坤之德行而繼以人體
乾坤者/終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集解朱子曰此變化之成/形者此兩節又明易
[012-8a]
之見於實體者與/上文相發明也附録朱子語此以上是將造化之實/體對易中之理此下便是說易
中却有許多物事淵天地父母分明是一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則凡天下之男皆乾之氣天下之女皆坤之
氣從這裏便徹上徹下即是一箇氣都透了賀孫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通人物而言之在動物如牝馬之類在
植物亦有男女如麻有牡麻及竹有雌雄之類皆離陰/陽剛柔不得淵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豈得男便都无
陰女便都无陽這般須錯看淳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方/是說做這卦做這卦了那鼓之以雷霆與風雨日月寒
暑之變化皆在這卦中那成男成女之變化也在這卦/中見造化關棙子才動那許多物事都出來易只是模
寫他這箇淵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隂/陽兩端循環不息者立天地之大義陰陽循環如磨游
氣紛擾如磨中出者易曰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此隂陽之循環
[012-8b]
立天地之大義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游氣紛擾生人物之萬殊也□祖纂註楊氏時曰/此一動一
静天地之間理之所不能已者其相摩相盪非有機緘/綱維而然也至於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蓋變化之見而
形象之著也艮朱氏曰六子致用萬物化生然不越乎/乾坤也震坎 之為三男得乾之道也巽離兊之為三
女得坤之道也又曰乾陽物也得乎乾者皆陽物也乾/道成男是也坤陰物也得乎坤者皆陰物也坤道成女
是也錯楊氏萬里曰自是故剛柔相摩至坤道成女言/乾坤 綜而生六子之妙也以乾之剛摩坤之柔以坤
之柔摩乾之剛一剛一柔相推相盪鼓之以雷霆而為/震離莫之鼓而鼓也潤之以風雨而為巽坎莫之潤而
潤也日月運行夫寒暑而為坎離莫之運而運也得乾/之剛者為長男中男少男得坤之柔者為長女中女少
女亦莫之成而成也/易之乾坤其神乎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吕音訓大陸/氏曰音泰王
[012-9a]
肅作泰坤作陸氏曰虞姚/作坤化姚云化當為作集解朱子曰知猶主也乾主/始物而坤作成之承上
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葢凡物之屬乎陰陽者莫不如/此大抵陽先陰後陽施陰受陽之輕清未形而陰之重
濁有/迹也附録程子語坤作成物是積學處乾知大始是成/德處籲 朱子語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知者
管也乾管却大始大始則生物之始乾始物而坤成之/也 乾知大始知主之意也如知州知縣乾為其初為
其萌芽坤作成物坤管下面一截有所作為節知訓管/字不當解作知見之知大始是萬物資始成物是萬物
資生大始未有形知之而已成物乃流形之時故有為/蓋卿大始是萬物資始乾以易故管之成物是萬物資
生坤以簡故能之董知猶管也作猶為也乾始物而坤/成之記曰樂著大始坤作成物先儒讀為附著之著則
此之謂也集解乾只是氣之統體无所不包但自其氣/之動而言則為陽自其氣之静而言則為陰所以陽常
[012-9b]
兼陰陰不得兼陽陽大陰小陽全隂半陽饒陰乏而陰/必附陽皆此意也邵子曰陽不能獨立必得陰而後立
故陽以陰為基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倡陽知其始而享其成陰效其法而終其勞也胡鉟
纂註張子曰天地雖一物須從此分别大始者物之始/乾全體之而不遺故无不知也知之者葢莫如乾
成物者物既形矣故言作已入於形器也初未嘗有自/地而斬形不謂之作謂之何哉 柴氏曰一氣之動則
自有知覺而生意所始乾實為之一氣既感則妙合而/凝其形乃著有作成之意坤實為之 余氏曰乾道成
男坤道成女以兩物之雌雄觀乾坤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以一物之首尾觀乾坤也男固屬乾女固屬坤而
男女之始皆稟於乾/其成皆育於坤也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吕音訓易陸/氏曰以䜴反
下同鄭荀董音亦能陸氏/曰如字姚云能當作從集解朱子曰乾健而動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而无所
[012-10a]
難故為以易而知大始坤順而静凡其所能/皆從乎陽而不自作故為以簡而能成物附録朱子/語乾
以易知蓋乾惟行健其所施為自是容易觀造化生長/則可見只是這氣一過時萬物皆生了可見其易僴乾
德剛健做時便通透徹達攔截障蔽它不得人剛健者/亦如此乾以易知只是說它恁地做得不費力淵健則
自是易這如龍興而雲從虎嘯而風生鴻毛之遇順風/巨魚之縱大壑都不費力劉礪坤以簡能者坤最省事
更无勞攘它只承受那乾底生將出來便見得是順若/不順如何配陽而生物簡只順從而已木之問乾坤易
簡之理曰易簡只是健順可見且以人論之健底人遇/事時自然覺易易只是不難又如人稟得順性及其作
事便自然簡簡只是不煩然乾之易只簡得上一截事/到下一截却屬坤故易坤只是承乾故不着做上一截
事只做下面一截故簡如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知便是/做起頭能便是做了只觀隤然確然亦可見得易簡之
[012-10b]
理坤乾以易知乾陽物也陽剛健故作為易成坤以簡/能 因乾先發得有頭腦特因而為之故簡節簡字却
難理㑹易字却難說他是健了是自然恁地都不勞氣/力才從這裏過要生便生所謂因行不妨掉臂便是這
様話繫辭有數處說易簡皆是這意子細看便見煇方/伯謨問乾坤易簡曰易只是一箇要做便做簡只是一
箇恁地都不入自家思惟意思惟順他乾道做將去賀/孫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以上是言乾坤之德易則易知
以下是就人而言言人兼體乾坤之德也乾以易知者/乾健不息惟主於生物都无許多艱深險阻故能以易
而知大始坤順承天惟以成物都无許多繁擾作為故/能以簡而作成物大抵陽施陰受乾之生物如瓶盛水
其道至易坤惟承天以成物别无作為故其理至簡在/人則无艱阻而白直故人易知順理而不煩擾故人易
從易知則人皆同心親之易/從則人皆協力而有功矣銖纂註張子曰乾至健无體/為感速故易知坤至
[012-11a]
順不煩其施普故簡能代楊氏時曰乾始萬物莫之為/而為也以易知而已坤 終其作之也以其簡而能之
故成物而已動朱氏曰乾確然不易无為而為萬物宗/以易知也天 地隨坤順乎乾其作萬物也以簡能也
賛楊氏萬里曰自乾知大始至坤以簡能何謂也曰此/ 乾坤之功雖至漙而无際而乾坤之德實至要而不
繁/也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
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
業集解朱子曰人之所為如乾之易則其心明白而人/易知如坤之簡則其事要約而人易從易知則
與之同心者多故有親易從則與之叶力者衆故有功/有親則一於内故可久有功則兼於外故可大德謂得
於己者業謂成於事者上言乾坤之德不同/此言人法乾坤之道至此則可以為賢矣附録朱子/語乾
[012-11b]
以易知坤以簡能易簡在乾坤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却/以人事言之兩箇易字又自不同一箇是簡易之易一
箇是難易之易要之只是一箇字但微有毫釐之間文/蔚易知易從不必皆指聖人但易時人自然易知簡時
人自然易從董可久可大則為賢人之德業而今工夫/易得間斷便是不能久見道理偏滯不開展便是不能
大須是兩頭齊着工夫方始得周僴有親可久為賢人/之德是就存主處言有功可大為賢人之業是就做事
處言蓋自乾以易知便是指存主處坤以簡能便是指/做事處故易簡而天下之理得則與天地參矣銖德者
得之於心謂之德如得這孝則為孝之德業是做得成/頭緒有次第不然汎汎做只是俗事更无可守處必大
先生曰鵝湖之會子静作詩云易簡工夫終久大佊所/謂易簡者苟簡容易耳全看得不子細乾以易知者乾
是至健要做便做直是易坤是至順順理而為故曰簡/此言造化之理至於可久則賢人之德可久者日新而
[012-12a]
不已可大則賢人之業可大者富有而无疆易簡有幾/多事在豈容易苟簡之云乎人傑問可久可大只說是
賢人之德業楊氏曰可而已非其至也如何曰其說亦/是此雖不說是聖人至成位乎中亦是聖人也 問本
義云知則同心從則叶力如何曰易知底人人心自然/去親他若其中險深不可測則人誰親之做事不繁碎
人所易從有人從之功便可成若是頭項多做得來艱/難底必无人從之如何得有功謨問知則同心從則叶
力一扵内故可久兼扵外故可大如何曰既易知則人/皆可同心既易從則人皆可叶力一扵内故可久者謂
可久是賢人之德德則得於己者兼於外故可大/者謂可大是賢人之業事業則見於外者故爾董纂註
項氏曰稱賢人者明乾坤之德業人皆可充而至也若/但言聖人則嫌於必生知安行而後可而進修之路絶
矣坤丘氏曰知猶識也與上文易知之知異著朱氏曰/乾 之道觀乎天地萬物之變化其道較然 見矣然
[012-12b]
反觀吾身善端所起者乾也身行之而作成之者坤也/人皆有善端不亦易知乎行其所知不亦簡能乎饑而
食渴而飲晝作而夜止豈不簡且易哉蓋以此推天下/耒有不知而從者也我知之人亦知之故有親我行之
人皆行之故有功有親則俟百世而不惑有功則放諸/四海而準可久者謂之德可大者謂之業賢人之德業
至於配天地成位乎兩間可謂久且大矣然不過健順/而已而健順者在反求諸已而已知此則天尊地卑八
卦相盪在乎中矣古之傳此/者唯曽子子思孟軻則然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
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吕音訓而成位乎其中今/本有矣字陸氏曰馬王肅
作而易成/位乎其中集解程子曰天尊地卑尊卑之位定而乾坤/之義明矣尊卑既判貴賤之位分矣陽
動陰静各有其常則剛柔判矣事有理一作方事理也/物有形也事則有類形則有羣善惡分而吉凶生矣象
[012-13a]
見於天形成於地變化之跡見矣陰陽之交相摩軋八/方之氣相推盪雷霆以動之風雨以潤之日月運行寒
暑相推而成造化之功得乾者成男得坤者成女乾當/始物坤當成物乾坤之道易簡而已乾始物之道易坤
成物之能簡平易故人易知簡直故人易從易知則可/親就而奉順易從則可取法而成功親合則可以常久
成事則可以廣大聖賢德業久大得易簡之道也天下/之理易簡而已有理而後有象成位在乎中也 朱子
曰成位謂成人之位其中謂天地之中至此則體道之/極功聖人之能事可以與天地參矣 此第一章以造
化之實明作經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見於天地而人兼體之也附録朱子語自天尊/地卑至變化見
矣是舉天地事理以明易自是故以下是舉易以明天/地間事胡張子所謂盡人道並立乎中以成三才以盡
人道非聖人不能程子之說不可曉大問程子云乾當/始物當字如何形容曰乾便是物之 始故以當字言
[012-13b]
之得為切密/荅呂祖儉纂註張子曰易簡得而成位乎天地之中/蓋盡人道並立乎天地以成三才則
是與天地參矣蓋盡得人道理自當爾不必受命仲尼/之道豈不可參天地 朱氏曰乾坤之理盡扵易簡易
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則上下與之同流德業既成乃位/乎兩間與天地為一 柴氏曰人心一造乎易簡而天
下之理舉不外此是理也三才之道也人得之與天地/並立矣 雙湖先生曰第一章専論伏羲體造化以作
易之事重在乾坤二卦生八卦以至六十四卦蓋先天/易首乾終坤包六十四卦於其中凡陽皆乾凡陰皆坤
也末歸結乾坤易簡之德賢人/體之造其極聖人之能事畢矣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
而明吉凶吕音訓吉凶陸氏曰/虞本更有悔吝二字集解朱子曰象者物之/似也此言聖人作
易觀卦爻之象/而繫以辭也附録朱子語自伏羲而上但有此六爻/而无文字可傅到得文王周公乃
[012-14a]
繫以辭故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葢是卦/之未畫也因觀天地自然之法象而畫及其既畫也一
卦自有一卦之象象謂有箇形似也故聖人即其象而命之/名以爻之進退而言則如剥復之類以形之肖似而言則如
井鼎之類此是伏羲即卦體之全而立箇名如此及文/王觀卦體之象而為之彖辭周公視卦爻之變而為之
爻辭而吉凶之象益著矣賀孫易當來只是為卜筮而/作文言彖象却是推說做義理上去觀乾坤二卦便可
見孔子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不是占筮如何明吉凶文蔚纂註楊氏時曰緫/言易之為書
也至朱氏曰聖人設卦本以觀象不言而見吉凶自伏/羲 于堯舜文王觀象而自得也聖人懼觀之者其智
有不足以知此於是繫之卦辭又繫之爻辭/以明告之非得已也為觀象而未知者設也剛柔相推
而生變化集解朱子曰言卦爻陰陽迭相推盪而陰或/變陽陽或化陰聖人所以觀象而繫辭
[012-14b]
衆人所以因蓍/而求卦者也附録朱子語易中說卦爻多只是說剛/柔不全就陰陽上說卦爻是有形
質了陰陽全是氣又曰健順剛柔之精者剛柔健順之/粗者胡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
生變化三句是題目下面是解說這箇吉凶悔吝自大/說去小處變化剛柔自小說去大處吉凶悔吝説人事
變化剛柔說卦畫從剛柔而為變化又自變化而為剛/柔所以下箇變化之極者未到極處時未成這箇物事
變似那一物變時從萌芽變來成枝成葉化時/是那消化了底意思淵此吉凶所由出集解纂註楊/氏
時曰緫言爻之變動也道柴氏曰剛柔/之爻推移不常以發易 變化之理是故吉凶者失
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集解朱子曰吉凶悔吝/者易之辭也得失
憂虞者事之變也得則吉失則凶憂虞雖未至凶然已/足以致悔而取羞矣蓋吉凶相對而悔吝居其中間悔
[012-15a]
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凶也故聖人觀/卦爻之中或有此象則繫之以此辭也附録朱子語/悔者將
趨於吉而未至於吉凶者將趨於凶而未至於凶必大/悔吝小於吉凶而將至於吉凶者也董悔吝便是吉凶
底交互處悔是吉之漸吝是凶之端文蔚剛過當為悔/柔過當為吝節悔屬陽吝屬陰悔是逞快做出事來了
有錯失處這便生悔所以屬陽吝則是那猥猥裒裒不/分明底所以屬陰亦猶驕是氣盈吝是氣歉易說過便
悔不及便吝必大吉凶悔吝四者正如剛柔變化相以/四者循環周而復始悔了便吉吉了便吝吝了便凶凶
了便悔正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相似蓋憂苦患難中/必悔悔便是吉之漸及至吉了少聞便安意肆志必至
做出不好可羞吝底事出來這便是吝吝便是凶之漸/矣又至凶矣又却悔只管循環不已正如剛柔變化剛
了化化了柔柔了變變便是剛亦循環不已僴問本義/說悔吝者憂虞之象以為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向
[012-15b]
凶曰不然吉凶悔吝正是對那剛柔變化說剛極便柔/柔極便剛這四箇循環如春夏秋冬相似凶便是冬悔
便是春吉便是夏吝便是秋秋又是冬去曰此以配陰/陽則其屬當如此於人事上說則如何曰天下事未嘗
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若這吉中不知戒懼自是生出/吝來雖未至於凶畢竟是向那凶路去又曰日中則是
月盈則食自古極亂未/有不生於極治學蒙纂註朱氏曰得失之初微於毫/髪及有吉凶則得失之象
見憂慮虞度躊躇而不決者得失未判之時也及有悔/吝而憂虞之象見凡此明人道也 蔡氏曰象者有其
仿彿而未形之謂其辭之吉者則得之象可由之而見/其辭悔吝者則憂虞之象可由之而見憂慮也虞度也
能慮能度則可免失而致得矣此/言上文觀象繫辭明吉凶之義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吕音訓剛/柔者晝夜
[012-16a]
之象陸氏曰虞本作晝夜者剛柔/之象三極陸氏曰鄭韓云三才也集解朱子曰柔變而/趨扵剛者退極
而進也剛化而趨於柔者進極而退也既變而剛則晝/而陽矣既化而柔則夜而陰矣六爻初二為地三四為
人五上為天動即變化也極至也三極天地人之至理/三才各一太極也此明剛柔相推以生變化而變化之
極復為剛柔流行於一卦六爻之/間而占者得因所值以斷吉凶也附録朱子語變化者/進退之象是言
剛化為柔柔變為剛蓋變是自无而有化是自有而无/也 變化只進退便是進者陰變而為陽如自坤而乾
退者陽變而為陰如自乾而坤方變而未定故曰進退/若已定則便是剛柔也 問變化者進退之象如此則
變是自微而著化是自盛而衰曰固是變是自陰而陽/化是自陽而陰易中說變化惟此處最親切如言剛柔
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剛柔是體變通不過是/二者盈虚消息而已此所謂變化此章剛柔者晝夜之
[012-16b]
象所謂立本變化者進退之象所謂趣時象變化者進/退之象是剛柔之未定者剛柔者晝夜之 是剛柔之
已成者蓋柔變而趨於剛是退極而進既變而剛則晝/而陽既化而柔則夜而陰如子午卯酉卯酉是陰陽未
定子午是陰陽已定又如四象之有老少故此兩句惟/以子午卯酉言之則明矣然陽化為柔只恁地消縮去
无痕迹故曰化陰變為剛是其勢浸長有頭面故曰變/又曰剛柔便是箇骨子只管恁地變化並董問變者化
之漸化者變之成蓋化无痕跡變有頭面逐漸消縮去/无痕跡以至於无者化也陽化為陰剛化為柔暖化為
寒是也其勢浸長突然改換有頭而者變也陰變為陽/柔變為剛寒變為暖是也陽化為陰是進極而囘故為
退陰變為陽則退極而上故為進故曰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先生云得之銖變是進化是退便與悔吝相似且
以一歲言之自冬至至春分是進到一半所以謂之分/自春分至夏至是進到極處故謂之至進之過則退至
[012-17a]
秋分是退到一半處到冬至也是退到極處天下事物/皆有此兩箇賀孫繫辭一字也不胡亂下只人不子細
看易說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止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四/句皆互換往來乍讀似不貫穿細看來不勝其密吉凶
與悔吝相貫悔自凶而趨吉進退與晝夜相貫進自陰/而趨乎陽退自陽而趨乎陰也謨言易之所有皆人事
天理之常以釋上文之意謂三畫成卦三才之道/也兼而兩之則為六爻動 九六之變並集解纂註
朱氏曰陰陽進退於子午孰知其然哉萬物繁鮮而搖/落則進退之象見所謂變化者不盡於是也此特其凡
耳糾察相分死生相纒无非其變化也故曰變化者進/退之象也日升降於太虛之中本无晝夜由地上而觀
之則出乎地為晝入乎地為夜然南極大暑北極大寒/東西出入之際晝夜長短中國自不同故剛柔之象亦
然凡此明天/地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
[012-17b]
玩者爻之辭也吕音訓序陸氏曰陸績云序象也京云/次也虞本作象晁氏曰虞作象舊讀序
作原或作序者非說之案作象乃與下義合樂陸氏曰/音岳適㑹也虞本作所變晁氏曰虞云舊作樂誤玩陸
氏曰五亂反研玩也/馬云貪也鄭作翫集解朱子曰易之序謂卦爻所著/事理當然之次第玩者觀之
詳/附録朱子語問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何謂也曰序是/次序謂卦爻之初終如潛見飛躍循其序則安
又問所樂而玩者爻之辭曰横渠謂毎讀毎/有益所以可樂蓋有契於心則自然樂必大纂註張子/曰序
猶言分也易中有貴賤吉凶皆自然之分也所居皆安/之君子安分也 蔡氏曰序次序也自卦言否泰剥復
之類自爻言潛見飛躍之類皆序也知其序之有常故/居其位而安樂樂其理也玩習猒也辭者聖人所繫所
以明理知其理之无窮故樂而玩第齊氏曰序作象則/與上下文義合易唯序卦専言次 故不若作象居處
[012-18a]
也象言吉凶悔吝葢其理之自然勢之必然也君子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知其合必如此悖必如彼而唯易之
聽焉所謂安也而南軒張氏曰爻辭雖/吉凶得失之類 性命道德之奥寓焉是故君子居則
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
之吉无不利集解程子曰聖人既設卦觀卦之象而繫/之辭明其吉凶之理以剛柔相推而
知變化之道吉凶之生由失得也悔吝者可憂虞也進/退消長所以成變化也剛柔相易而成晝夜觀晝夜則
知剛柔之道矣三極上中下也極中也皆其時中也三/才以物言也三極以位言也六爻之動以位為義乃其
序也得其序則安矣辭所以明義玩其辭義則知其可/樂也觀象玩辭而能通其意觀變玩占而能順其時動
不違於天矣其朱子曰象辭變已見上凡單言變者化/在其中占謂 所值吉凶之決也 此第二章言聖人
[012-18b]
作易君子/學易之事附録朱子語居則玩其辭有不待占而自顯/者董問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
其變而玩其占如何曰若是平時理會不得却如何理/會得占聞常理㑹得此道理動時則可以此占決必大
居則玩其辭如潛龍勿用其理當此時只是潛晦不當/用若占得此爻凡事便未可做所謂君子動則觀其變
而玩其占亦當知其理如此賀孫問所居而安與居則/觀其象之居不同上居字是緫就身之所處而言下居
字是對動而言先生曰然董易有象然後有辭筮有變/然後有占象之變也在理而未形於事者也辭則各因
象而指其吉凶占則又因吾所值之辭而决焉其示人/也益以詳矣故君子居而學易則既觀象矣又玩辭以
考其所處之當否動而諏筮則既觀變矣又玩占以考/其所值之吉凶善而吉者則行否而凶者則止是以動
静之間舉无違理而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蓋觀/者一見而决玩者反覆而不舍之辭也荅丘子野纂註
[012-19a]
楊氏時曰觀象玩辭故能明吉凶之變觀變玩占故能/識時措之宜所以盡三極之道也 柴氏曰居者静而
未涉於事也動者涉於事也居則觀卦之象而玩其辭/以探其隱賾動則觀其剛柔之變而玩其辭之所占以
求不悖其道一動一静不違天理則俯仰无愧心逸日/休德進業長用无不利蓋言道之所寓人當體之也
蔡氏曰觀象玩辭學易也觀變玩占用易也學易則无/所不盡其理用易則唯盡乎一爻之時居既盡乎天之
理動必合乎天之道故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悔項/氏曰吉凶者失得之已定者也其憂虞之初謂之 吝
變化者易之用也其所以變化則剛柔二物而已故觀/吉凶者必自悔吝始觀變化者必自剛柔始文王觀此
四者而繫之以辭讀易者亦當觀此四者而玩文王之/辭則静居動作无不利矣 雙湖先生曰上言君子居
觀樂玩皆是居之事下文以居對動言重在行之事矣/其曰觀象玩辭申上文義也嘗觀此第二章専論文王
[012-19b]
周公繫辭以明伏羲卦象剛柔變化吉凶悔吝凡三極/之道皆見辭中而君子學易必當合伏羲卦象文王周
公卦爻辭兼得之末歸結在/卜筮上以獲自天之祐也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
乎變者也吕音訓爻陸氏曰户/交反說文云交也集解朱子曰彖謂卦辭/文王所作者爻謂
爻辭周公所作者象指全/體而言變指一節而言附録朱子語爻是兩箇交乂/看來只是交變之義變
謂剛柔相推而生者卦分明似將/一片木畫掛於壁上所以為卦董纂註張子曰象謂一/卦之質 楊氏
時曰彖緫言一卦之象若坤言牝馬之類是也六爻變/動不可為典要故曰言乎變 蔡氏曰爻言剛柔變化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
善補過也吕音訓疵陸氏曰徐/才斯反馬云瑕也集解朱子曰此卦/爻辭之通例附録
[012-20a]
朱子語問悔吝所以謂之小疵者只是以其未便至於/吉凶否曰悔是知道是錯便有進善之理吝只是心下
不足又不肯說只管隱惡芘護没/分曉然未至大過故曰小疵必大纂註南軒張氏曰悔/吝雖未為大過
然悔未純吉吝未純凶如物有瑕疵也无咎本有咎能/以善補其過惡故无咎也 朱氏曰易有言又誰咎者
其咎實自取自咎可也有言不可咎者義所當為才不/足也君子度德量力折之以中道則无咎矣吉凶悔吝
一也其實悔吝无咎所以明吉凶也彖不言无咎无咎/則悔可知矣吉凶而不言吝吝不足言也 愚案西山
真氏歴舉易中无咎之文以釋補過之說而記其後云/予友湯伯紀曰无咎之所以善補過者蓋謂卦爻中有
時位之難處本當有咎以其善處故免所謂轉禍為福/易危為安故謂之善補過耳非真以為某卦某爻先有
過而後能改也今之所取本為改過而无咎之辭取之/太汎但當取豫上六臨六三復六三離初九損六四夬
[012-20b]
九五六條皆改過之親切者餘爻可削伯紀之說是矣/然當處難之時而處之善乃可以无過尤學者所冝盡
心故存而不削/因并記其說云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
卦辨吉凶者存乎辭吕音訓辨陸氏曰如字京云明/也虞董姚顧懽蜀才並云别也
朱子曰位謂六爻之位齊/猶定也小謂陰大謂陽附録朱子語問上下貴賤/之位何也曰二四則
四貴而二賤五三則五貴而三賤上初則上貴而初賤/上雖无位然本是貴重所謂貴而无位髙而无民在人
君則為天子父為天子師在它人則清髙而在物外不/與事者此所以為貴也銖問齊小大者存乎卦龜山曰
陽大陰小如何曰齊如分辨之義一云猶斷也小謂否/暌之類大謂泰謙之類必大齊又不是整齊如叶字是
分辨/字董纂註楊氏時曰陽大而陰小陽卦多陰則陽為之/主陰卦多陽則陰為之主雖小大不齊而剛
[012-21a]
柔得位為一卦之主則均可錢氏曰存字與上文言字/正相應言易中皆已具而 求也 雙湖先生曰自乾
坤外雖皆陰陽之雜然伏羲畫卦生於陽儀者三十二/生於陰儀者亦三十二陰陽均齊意其以此齊之也
憂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吕音訓介陸氏曰/音界王肅干韓云
纎介也震陸氏曰馬云震驚也鄭/云懼也王韓云動也周云救也集解朱子曰介謂辨/别之端蓋善惡
已動而未形之時也於此憂之則不至於悔吝矣震/動也知悔則有以動其補過之心而可以无咎矣
朱子語問憂悔吝者存乎介悔吝未至於吉凶是那/初萌動可以向吉凶之微處介又是悔吝之微處介
字如所謂界至界限之界是善惡初分界處於此憂之/則不至於悔吝矣曰然煇悔吝固是吉凶之小者介又
是幾微之間慮悔吝之來當察之幾微之際无咎者本/是有咎善補過則為无咎董震動也欲動而无咎當存
[012-21b]
乎悔/耳漠纂註祁氏曰寛讀繫辭至憂悔吝者存乎介因書/以銘坐右先生曰汝謂介何也寛曰至纎至
細處也先生曰栁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諸儒說異同/吾謂介者謂細微不以三公易其介是毫毛无動其心
也者楊氏時曰介者始萬物之時震者動之將形憂悔/吝 當在交物之初而善補過者當悔於將動之際過
此則无及矣及龍氏仁夫曰震動也不能察於其介事/既震動咎將 之欲使轉而无咎又當致力於悔時所
謂補過也與雙湖先生曰祁/氏之說可 煇録互相發矣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
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吕音訓險易陸氏曰以豉/反京云險惡也易善也集解程/子
曰彖言卦之象爻隨時之變因得失而有吉凶能如是/則得无咎位有貴賤之分卦兼小大之義吉凶之道於
辭可見以悔吝為防則存意於微小震懼而得无咎者/以能悔也卦有小大於時之中有小大也有小大則辭
[012-22a]
之險易殊矣辭各隨其事也卦朱子曰小險大/易各隨所向 此第三章釋 爻辭之通例附録朱/子
語問卦有小大舊說謂大畜小畜大過小過如此則只/說得四卦不知如何先生曰看來只是好底卦便是大
不好底卦便是小如復如泰如大有如夬之類盡是好/底卦如睽如团如小過之類盡是不好底卦譬如人光
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㡳便不是好人所以謂卦/有小大辭有險易大卦辭易小卦辭險即此可見矣易
説遇好卦便說得平易如泰謙之類是也凶卦便說得/艱險如困睽之類是也董問卦有小大辭有險易陽為
大陰為小觀其爻之所向而為之辭如休復吉㡳辭自/是平易如困于葛藟底辭自是險曰這般處依約看也
是恁地自是不曽見得它底透只是依衆說如所謂吉/凶失得者之象一段却是徹㡳見得聖人當初作易時
意似這處更移易一字不得只是其它處不能/盡見得如此所以不能盡見得聖人之心煇纂註張/氏
[012-22b]
曰辭各指其所之聖人之情也指之使趨時順性命之/理臻三極之道也能從則不陷於凶悔矣 柴氏曰卦
之義雖无小大之用其辭可見辭有凶吉故險易以分/險辭憂懼戒謹之辭也易辭安平休美之辭也之適也
謂朱氏曰辭有易者之于吉也辭有險者之于凶也所/ 能研諸慮有憂慮悔吝非險辭不足以盡之 龍氏
仁夫曰卦有管得義理闊如乾坤坎離否泰剥復之類/謂之大卦有主一事一物管得義理挾如家人歸妹困
漸睽蹇之類謂之小卦辭之易凡平易可通者是也辭/之險如見斗見沬窺户无人輿曳牛掣負塗載鬼之類
是也上文齊小大與此義同人雙湖先生曰第一章夫/子論伏羲畫卦而有望於賢 之體易第二章論文王
周公繫辭而有望於君子之體易至此三章專論彖爻/之辭汎示夫衆人之用易也意若曰彖辭言象使人知
卦之統體爻辭言變使人知爻之推遷吉凶之辭以明/人事之得失悔吝之辭以明人事之小疵无咎之辭以
[012-23a]
明人事之補過此自是一節敎人知得失小疵補過之/道也自是故以下又論夫位者使人知有貴賤也卦者
使人知有小大也人知即辭以辨吉凶則失得亦可免/矣人知介然之頃憂悔吝則小疵亦可免矣人知萌悔
心自可无咎則亦自无過之可補矣此又自是一節敎/人辨吉凶憂悔吝震无咎之道至此則失得小疵補過
又不足言矣然後緫結之以是故以下之辭謂卦所以/有小大辭所以有險易无非各指夫人所之也三章之
意庶在/此乎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吕音訓準陸/氏曰京云準
等也鄭云中也卑也彌陸氏曰本又作彌綸陸氏曰音/倫京云彌遍綸知也王肅云綸纒襄也苟云彌終也綸
迹也天下之道今本作天地/之道陸氏曰一本作天地集解朱子曰易書卦爻具/有天地之道與之齊
準彌如彌縫之彌有終竟聯/合之意綸有選擇條理之意附録朱子語彌若今所謂/封彌之彌是恁地糊
[012-23b]
合之使泯无縫罅㡳意思綸如絡絲之綸自有條理董/綸謂兩條絲相合各有條理言雖是彌得外面无縫罅
而中則事事物物各有條理彌則有脗合不滲漏之意/綸有條理精密之意彌如大德敦化綸如小德川流彌
而非綸則空疎无物綸而非彌則判然不相干此二字/見得聖人下字甚密也義剛如天地之化雖是周密渾
然无有縫罅而其中萬事萬物莫不各有條理此易彌/綸之理然也聖人用易彌綸天地之道亦是如此淵易
道本與天地準所以能彌綸之凡天地有許多道理易/上皆有所以與天地準而能彌綸天地之道又曰天地
有未至處易却/能彌綸得他纂註朱氏曰聖人觀天地以作易其道/甚大與天地均故能用天地之道
故楊氏萬里曰易之未作也法天地之道以為易之道/ 曰準準法也如太𤣥準易之準也易之既作也以易
之道而理天地之道故曰綸綸經理也如君子經綸之綸彌滿/也惟準則乎天地故能彌綸乎天地非以易理天地以
[012-24a]
天地理天地也統㳺氏曰彌之使不虧其體則覆燾者/統元氣持載者 元形陽敷而能生陰肅而能成綸之
使无失其敘則日月代明寒/暑迭運將來者進成功者退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
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
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吕音訓察於陸氏/曰一本作觀於反
終陸氏曰鄭虞作及終說陸氏/曰如字宋衷始銳反云舍也集解朱子曰此窮理之/事以者聖人以易
之書也易者陰陽而已幽明死生鬼神皆陰陽之變天/地之道也天文則有晝夜上下地理則有南北髙深原
者推之於前反者要之於後陰精陽氣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游魄降散而為變鬼之歸也附録程/子
語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但窮得則自知死生之說/不須將死生便做一箇道理求入闗録人能原始知得
[012-24b]
生理一作所以生便能要終知得死理一作所以死若/不明得便雖千萬般安排着亦不濟事安節原始則足
以知其終反終則足以知其始死生之說如是而已矣/故以春為始而原之其必有冬以冬為終而反之其必
有春死生者其與是類也大隱夫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知生則知死矣能原始則能要終矣荅鮑苦兩魂謂精
魂其死也歸乎天消散之意呂氏精義鬼是往而不反/之義 問易言知鬼神之情狀果有情狀否曰有之又
問既有情狀必有鬼神曰易說鬼神便是造化也棣問/如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何也曰氣之烝成爾又問既
有祭莫須有神否曰只氣便是神也今人不知此理才/有水旱便去廟中祈禱不知雨露是甚物從何處出復
從廟中求邪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却都不說著只於/山川外土木人身上討雨露土木人身上有雨露邪又
問莫是人興妖曰只妖亦无人心興之也世人只因祈/禱而有雨遂指為靈驗爾豈知適然精義問世言鬼神
[012-25a]
之事雖知其无然不能无疑懼何也曰此只是自疑爾/曰如何可曉悟其理曰理㑹得精氣為物㳺魂為變與
原始反終之說便能知也須是於原字上用工夫或曰/游魂為變是變化之變否曰既是變則堅者腐存者亡
更无物也鬼神之道只恁說與賢雖㑹得亦信不過須/是自得也或曰何以得无恐懼曰須是氣定自然不惑
氣未充要强不得安節生朱子語觀察天地之文理是/就這裏地盤上言始終 死是以循環言精氣鬼神以
聚散言其實不過陰陽兩端而已人傑仰觀天俯察地/只足一箇陰陽聖人看許多般物事都不出陰陽兩字
便做河圖洛書也只足隂陽顯子問天文為陽地理為/陰是否曰然然天亦具陰陽日是陽月是陰晝是陽夜
是陰地東南是陽西北是陰平坦是陽險阻是隂髙者/是陽下者是隂必大先生因舉正蒙方其形也有以知
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葢以形之時幽之/因己在此不形之際其明之故己在此聚者散之因散
[012-25b]
者聚之故寓問天文則有晝夜上下地理則有南北髙夜/深故是幽明之所以然者曰晝明夜幽上明下幽觀晝
之運日月星辰之上下可見天文幽明之所以然也南/明北幽髙明深幽觀南北髙深可見地理幽明之所以
然也人傑問原始反終曰反只如折轉來謂方推原其/始却折轉來看其終原字反字皆就人說反如囘頭之
意必大問天地之化雖生生不窮然而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能原姑而知其聚之生則必知其後之必散
而死能知其生也得於氣化之自然初无精神寄寓於/太虛之中則知其死也與氣而俱散无復更有形象尚
留於㝠漠之内曰死便是都散了易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天地陰陽之氣交合便成人物到得魂氣歸于天
體魄降于地是為鬼便是變了賀孫精氣為物是合精/與氣而成物精魄而氣魂也㳺魂為變變則是魂魄相
離獨說㳺魂而不言魄魂離魄之意自可見矣義剛死/則謂之魂魄生則謂之精氣天地公共底謂之鬼神䕫
[012-26a]
孫精聚則魄聚氣聚則魂聚是以為人物之體至於精/竭魄降則氣散魂游而无所知矣降者屈而无形故謂
之鬼游者伸而不測故謂之神辨蘇易陰陽之始交天/一生水物生始化曰魄既生魄煖者為魂先有魂而後
有魄故魂常為主為幹僴若以精氣言則是有精氣者/方有魂魄但出底氣便是魂精便是魄譬如燒香燒得
出來底汁子便是魄那成煙後香底便是魂魂者魄之/光燄魄者魂之根本義剛魂氣升扵天體魄歸於地魂
氣上升體魄下降不特人也凡物之枯敗其香氣騰上/物則腐於下推此可見寓問精氣為物㳺魂為變曰此
只是聚散聚而為物神也散而為變鬼也神屬陽鬼屬/陰又錯綜而横看之則精為陰氣為陽就人身而言雖
是屬陽然體魄已屬陰蓋生之巾已帶箇死底道理變徂/雖屬陽然魂氣上游體魄下降亦是具陰陽如言徂落
升也便是魂之游落即魄之降古人祭祀求諸陽所以/求其魂求諸陰所以求其魄必大陽魂為神陰魄為鬼
[012-26b]
鬼陰之靈神陽之靈此以二氣言也然二氣之分實一/氣之運故凡氣之來而方伸者為神氣之往而既屈者
為鬼陽主伸陰主屈此以一氣言也故以二氣言則陰/為鬼陽為神以一氣言則方伸之氣亦有伸有屈其方
伸者神之神其既屈者神之鬼既屈之氣亦有屈有伸/其既屈者鬼之鬼其來格者鬼之神天地人物皆然不
離此氣之往來屈伸合散而已此所謂可錯綜者也因/問精氣為物陰精陽氣聚而成物此緫言神遊魂為變
魂游魄降散而成變此緫言鬼疑錯綜而言曰然此所/謂人者鬼神之㑹也銖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
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敎之至也注謂口鼻嘘吸為氣耳目聰明為魄氣屬
陽魄屬隂而今有人說眼光落這便是魄降今人將死/有云魄落若氣則升而散故云魂氣歸于天體魂歸于
地雜書云魂人陽神也魄人陰神也亦可取賀孫横渠/云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主既盈氣日反而游散
[012-27a]
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以其歸也天下萬事萬/物自古及今只是箇陰陽消息屈伸横渠將屈伸說得
貫通賀孫横渠說精氣自无而有游魂自有而无其說/亦自分曉必大賀孫問游魂為變間有為妖孽者是如
何得未散曰游字是漸漸散者是為妖孽者多是不得/其死其氣未散故鬱結而成妖孽若是尫羸病死底人
這氣消耗盡了方死豈復更鬱結成妖孽然不得其死/者久之亦散如今打麵做糊中間自有成小塊核不散
底久之漸漸也自㑹散又如其取精多其用物𢎞如伯/有者亦是卒未散也賀孫觀文察變以至知鬼神之情
狀皆是言窮理之事直是要/知得許多然後謂之窮理纂註楊氏時曰天地之間/一氣而萬形一息而
成古今達觀之士㑹物於一已通晝夜而知則雖死生/之變无恒矣 張子曰動物本乎矢以呼吸為聚散之
漸植物本諸地以陰陽升降為聚散之漸又曰陰陽之/氣散則萬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則渾然人莫知其殊也
[012-27b]
形聚為物形潰反原反原者其游魂為變歟所謂變者/對聚散存亡為文非如螢雀之化指前後身而為說也
知晝夜陰陽則能知性命能知性命則能知鬼神又曰/精氣者自无而有游魂者自有而无自无而有神之情
也自有而无鬼之情也自无而有故顯而為物神之狀/也自有而无故隱而為變鬼之狀也 尹氏曰精氣為
物游魂為變是死生之意否曰然是知鬼神之情狀只/是說游魂一句 朱氏曰陰陽之精五行之氣氣聚為
精精聚為物及其散也五行陰陽各還其本故魂陽反/於天魄陰歸於地又曰形始化曰魄氣能動曰魂傳曰
心之精爽是謂魂魄子產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及其散也形散而魄散故季札曰魂氣則无不之
也神伸也其氣息而日息鬼歸也其氣散而日消物其/形也散其情也然則氣何從而生乎曰太虚氣之本體
人之形也動則聚而為氣静則散而為太虛動静聚散/有形无形其鬼神之情狀乎 楊氏萬里曰鬼神无聲
[012-28a]
无臭何為而有狀狀且无也何為而有情曰物者具是/形者也魂者使是形者也魂止則物存魂游則物亡游
者止之變也亡者存之變也觀其聚散則鬼神之情狀/可知矣記曰鬼神之德其盛矣乎視之不見聽之不間
體物而不可遺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此其狀/也易曰與鬼神合其吉凶又曰鬼神害盈而福謙此其
情也而柴氏曰萬物皆有始故生有終故死有不倚於/生死 死生不能違之者出乎震而成乎艮之說也
鄭氏原善曰易大傳言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原者/推究其本也反猶覆也謂以其始者而覆觀之也生者
物之始死者物之終推究其始而知所以生則反觀其/終而知所以死矣夫子荅季路之問死雖不質言之然
味其語實所以直季路之問而不隱也理蔡氏曰/自仰觀天文至鬼神情狀三者以易窮 之事也與天
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
[012-28b]
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吕音訓/知陸音
智道陸氏曰如字鄭云道當作導流陸氏/曰如字京作留樂天陸氏曰虞作變天集解朱子曰/此聖人
盡性之事也天地之道知仁而已知周萬物者天也道/濟天下者地也知且仁則知而不過矣旁行者行權之
知也不流者守正之仁也既樂天理而又知天命故能/无憂而其知益深隨處皆安而无一息之不仁故能不
忘其濟物之心而仁益篤蓋仁者愛之/理愛者仁之用故其相為表裏如此附録程子語今/語道則須
待要寂㓕湛静形使如槁木心使為死灰豈有直做墻/壁木石而謂之道所貴乎智周天地萬物而不遺人幾
時要如死灰所貴乎動大臨樂天知命通上下而言也/聖人樂天則不須言知命而信之者爾不知命无以為
君子是矣命者所以輔義一循於義則何庸斷之以命/哉若夫聖人之知天命則異於此大臨仁者不憂樂天
[012-29a]
者也絢仁者在已何憂之有凡不在已逐物在外皆憂/也樂天知命故不憂此之謂也若顔子簞瓢在它人則
憂而顏子獨樂者仁而已光庭相朱子語與天地相似/故不違凡其不違以其與天地 似若此心有外必其
與天地不相似矣僴與天地相似方且无外凡事都不/出這天地範圍之内所以方始得知周乎萬物而道又
能濟天下旁行便也不走作易說此下數句皆是與天/地相似之事人傑與天地相似是說聖人第一句汎說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是細密底工夫知便直要周/乎萬物无一物之遺道直要盡濟天下董知周乎萬物
便只是知幽明死生鬼神之理易說知周萬物是體旁/行是可與權乃推行處樂天知命是自處三節各說一
理淵旁行而不流此小變而不失其大常然前後却有/故字又相對此一句突然易中自有恁地處頗難曉必
大問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曰此是與上文樂天知命對/說樂天知命是知崇安土敦仁是禮卑安是隨所居而
[012-29b]
安在在處處皆安若自家不安何以能愛敦只是篤厚/去盡己私純是天理更无夾雜充足盈滿方有箇敦厚
之意只是仁而又仁敦原於仁故能愛惟安土敦仁則/其愛自廣又曰樂天知命主知言是崇德事安土敦仁
主禮言是廣業事又曰敦是仁體能愛是及物處必大/安土者隨所寓而安也敦乎仁者不失其天地生物之
心也安土而敦乎仁則无適而非仁矣所以能愛也仁/者樂山之意於此可見荅何鐫安土者隨所寓而安若
擇安處便只知有已不知有物也此厚於仁者之事故/能愛也去偽安土敦乎仁故能愛聖人說仁是恁地說
不似江西人說知覺相似又曰此語說仁最密淵上文/易與天地準是言易之道與天地準此言與天地相似
故不違是言聖人之道與天地相似此下數句皆是與/天地相似之事上文易與天地準下數句皆是與天地
準之事人傑問本義云知周萬物者天也道濟天下者/地也是如何曰此與後段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
[012-30a]
謂之知又自不同此以清濁言彼以動静言知之先知/得之地又言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此兩句本
皆是知之事蓋不流便是貞也不流自旁行是應變處/无本則不能應變能應變而无其本則流而入於變詐
矣細分之則旁行是知不流屬仁其實皆是知之事/對下文安土敦乎仁故能愛一句専說仁也人傑
楊氏時曰天地與聖人无二道也列而為三則相似/而已故先後天而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不足以濟
天下則過矣道不足以濟天下則知亦有不周者若佛/老之徒則過之者也縱心之所為而各當於道則不流
矣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苟能樂之/安之則事變之來猶風雨寒暑之序夫何憂素富貴止
行乎患難隨所寓而安之則无惡於物矣又能敦乎仁/則天下无一物之非我也尚何所憂之有 柴氏曰極
髙明故周盡萬物之理道中庸故能濟天下敦仁者以/萬物為一體以體物之心安不擇之地愛无息時也
[012-30b]
雙湖先生曰與天地相似故不違此統論聖人之體段/知周萬物道濟天下故不過此指知仁與天地相似之
實處不過對不違而言惟其相似則配合无間所以不/違推其周萬物濟天下則廣大无外所以不過旁行而
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即周萬物之知而似乎天也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即道濟天下之仁而似乎地也不憂
對能愛而言惟知與天相似則極其髙明矣隨其所行/汎應曲當此動而樂天之事也何憂之有惟仁與地相
似則極其傅厚矣隨其所處厚重不遷此静而安土之/事也何所不愛之有此聖人仁智盡性之學而上下與
天地同流/者蓋如此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
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吕音訓範圍陸/氏曰鄭云範法
也馬王肅張作犯違張云範違猶裁成也/知陸氏曰如字荀爽柔之明僧紹音智集解朱子曰/此聖人
[012-31a]
至命之事也範如鑄金之有模範圍匡郭也天地之化/无窮而聖人為之範圍不使過於中道所謂裁成者也
通猶兼也晝夜即幽明生死鬼神之謂如此然後可見/至神之妙无有方所易之變化无有形體也 此第四
章言易道之大/聖人用之如此附録程子語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者/模範出一天地爾非在外也如此
曲成萬物豈有遺哉絢範圍天地之化天本廓然无窮/但人以目力所及見其寒暑之序日月之行立此規模
以窺則它天地之化不是天地之化其體有如城郭之/類都盛其氣假使言日升降於三萬里不可道三萬里
外更无物又言天地升降於八萬里中不可道八萬里/外天地盡學者要黙體天地之化如此言之甚與天地
不相似其卒必有窒礙入關録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晝/夜死生之道也大隱晝夜死生之道盡事人之道則盡
事鬼之道死生生死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精義冬寒夏/暑陰陽也所以運動變化者神也神无方故易无體若
[012-31b]
如或者别立一天謂人不可以包天則有方矣是二本/也絢 朱子語天地之化滔滔无窮如一爐金汁鎔化
不息聖人則為之鑄㵼成器使人模範匡郭不使過於/中道也曲成萬物而不遺此又就事物之分量形質隨
其大小闊狹長短方圓无不各成就此物之理无有遺/闕範圍天地是極其大而言曲成萬物是極其小而言
範圍如大德敦化曲成如小德川流人傑範圍天地之/化範是鑄金作範圍是圍裏如天地之化都没箇遮欄
聖人便將天地之道一如用範來範成箇物包裹了試/舉一端有如一歲分四時節候之類以此做箇塗轍更
无過差此特其一爾人問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如天/之生物至秋而成聖 則為之斂藏人之生也欲動情
勝聖人則為之敎化防範此皆是範圍而使之不過之/事否曰範圍之事闊大此亦其一事也今且就身上看
如何或曰如視聽言動皆當存養使不過差此便是否/曰事事物物无非天地之化皆當有以範圍之就喜怒
[012-32a]
哀樂而言喜其所當喜怒其所當怒哀其所當哀樂其/所當樂皆範圍也又曰能範圍之而不過曲成之而不
遺方始見得神无方易无體若範圍有不盡曲成有所/遺神便有方易便有體矣易說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既
曰通又曰知似不可曉通是兼通乎晝夜之道若通畫/而不通夜通生而不通死便是不知便是神有方易有
體了易説兼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其所以然也必大神/无方而易无體神便是在陰底又忽然在陽在陽底又
忽然在陰易便是或為陽或又為陰如為春又為夏為/秋又為冬交錯代換而不可以形體拘也易說易无體
這箇物事逐日各自是箇頭面日異而時不同淵无體/與那其體則謂之易不同各自一箇道理若恁地衮將
來說少間都說不去它那箇說上天之載无聲无臭其/體則謂之易這只說箇陰陽動静闔闢剛柔消長不着
這七八箇字說不了若喚做易只是一字便了又曰此/體是箇了淵窮理是知字上說盡性是仁字上說言能
[012-32b]
造其極也於範圍天地是/至命言與造化一般董纂註南軒張氏曰天地之化/陰陽之氣也萬物陰陽
之形也晝夜陰陽之理也此三者不外乎陰陽惟易則/能陰能陽故无體神則陰陽不測故无方聖人盡神易
之道故於天地之化能範圍之萬物能曲成之晝夜之/道能通之 蔡氏曰天地之化雨暘寒煥之類常雨常
暘化之過也聖人則能範圍之而使之不過一動一植/不得其遂則為有遺矣聖人則能委曲成就而使之不
遺夜張子曰體不偏滯乃所謂无方无體偏滯於隂陽/晝 者物也若道則兼體而无累也以其兼體也故曰
一陰一陽又曰陰陽不測又曰一闔一闢又曰通乎晝/夜語其推行故曰道語其不測故曰神語其生生故曰
易其實一物指事而異名耳一項氏曰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此二句者 章之主意也自仰以觀
於天文至鬼神之情狀此三知者言易之所知與天地/準也伏羲觀天見陰陽之象察地見剛柔之形畫奇偶
[012-33a]
以準其象使萬物之情皆以類從而天文地理遂與人/事物情相通為一而幽明之故可得而知矣原畫之所
由始二分四揲之變皆起於至一无朕之中要畫之所/以終三變六扐之餘復歸於至一无朕之始而死生之
說可得而知矣氣聚而為物奇偶之畫所以有象魂游/而為變九六之化所以為无迹而鬼神之情狀可得而
知矣自與天地相似至故能愛此四故者言易之所能/與天地準也奇偶之象正與天地相似故能於天下之
理无所違奇偶之變通於萬物之情故知雖崇而不失/之於過當於萬民之用故道雖廣而不失於流樂時位
之推移而知其卒歸於有數故能乗化而不憂隨時位/之險易而常遂其濟物之心故能无往而不用其愛夫
能具其理故能通其變能通其變故能極其數能極其/數故能用其利凡易之所能備於此四者也自範圍天
地至易无體此三而者緫結一章之義以見其彌綸之/功也蓋易有奇偶二畫所以匡括天地之變化而天地
[012-33b]
不能越乎其外所謂彌也曲成萬物之始終而无一物/之或遺此所謂綸也此即上文四故之所能也通乎幽
明死生鬼神之道而知无所不至此所謂道也此即上/文三知之所知也是故天地之神无陰陽之定方而奇
偶之變亦與之周流无定體此所謂易與天地/準也此一節正以明始初之意而極言之也一陰一
陽之謂道集解朱子曰陰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附録程子語一陰/一陽之謂道
此理固深說則无可說所以陰陽者道既曰深則便是/一作有二言開闔便是感既二則便有感所以開闔者
道開闔便是陰陽老氏言虚而生氣非也陰陽開闔本/无先後不可道今日有陰明日有陽如人言形影蓋形
影一時不可言今日有形明日有影有便齊有是離了/陰陽更无道所以陰陽者是道也陰陽氣也氣 形而
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則是密也並入闗録一/陰一陽之謂道道非陰陽也所以一陰一陽者道也如
[012-34a]
一闔一闢謂之變良佐之朱子語一陰一陽往來不息/則是道之全體非陰陽 外别有道也胡問一陰一陽
之謂道陰陽氣也所以陰陽道也道也者陰陽之理也/此說得之荅石銖問一陰一陽之謂道曰此與下文
一闔一闢謂之變語意相似陰陽非道也一陰又一陽/循環不已乃道也往來循環不已之意此理即道也銖
陰陽之端動静之機而已動極而静静極而動故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未有獨立而孤居者此一陰一陽所以
為道也辨蘇易大傳既曰形而上者謂之道矣而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此豈真以陰陽為形而上者哉正所
以見一陰一陽雖屬形器然其所以為一陰而一陽者/乃道體之所為也荅陸九淵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何
以謂之道當離合看董一陰一陽之謂道則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為陰陽者乃道也若只言陰陽之謂道則
陰是道今曰一陰一陽不是道所以循環者乃道也一/闔一闢謂之變亦然楊驤理則一而形者則謂之器其
[012-34b]
不形者則謂之道然而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蓋陰/陽亦器也而所以陰陽者道也是以一陰一陽往來不
息而聖人指是以明道之全體也此一陰一陽之謂道/之說也 問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太極否曰陰陽只
是陰陽道便是太極程子說所以一陰一陽者道也並/董或問一陰一陽之謂道曰以一日言之則晝陽而夜
陰以一月言之則望前為陽望後為陰以一歲言之則/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從古至今恁地衮將去只是這箇
陰陽孰使之然哉乃道也從此句下又分兩脚此氣之/動為人物渾是一箇道理故人未生以前此理本善所
以謂繼之者善此則屬陽氣質既定為人為物所以謂/成之者性此則屬陰學蒙一陰一陽此是天地之理如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繼之者善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此成之者性也這一段是說天地生成萬物之意不
是說人性上事謨謂之/名之也之謂直為也董纂註楊氏時曰通天下一氣耳/誰能出不由户乎道者即
[012-35a]
此而已又曰斯於穆不已純亦不已之意皆在其中矣/ 胡氏曰陽中有陰隂中有陽一陰一陽此太極之所
以為/道也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集解朱子曰道具於陰/而行乎陽繼言其
發也善謂化育之功陽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謂物之/所受言物生則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陰之事也周子程
子之書言/之備矣附録程子語止於至善不明乎善此言善者/義理之精微无可得名且以至善目之
繼之者善此言善却言得輕但謂繼斯道者莫非善也/不可謂之惡入關録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
灭只是以生為道繼此生理者即是善也善便有一箇/元底意思元者善之長萬物皆有春意便是繼之者善
也成之者性也成却待萬物自成其一作甚性須得大/臨 朱子語問繼之者善繼則是此理之流行未賦與
在萬物曰如兩箇輪只管推流動不已萬化皆從此出/來某嘗喻之如兩片磨中間一箇磨心只管推轉不已
[012-35b]
榖米四散撒出求所以為繼之者善顯子化育流行未/有定質者為陽此繼之者善附着成形不可變易者為
陰此成之者性大凡已成形後即漸衰息以至於盡所/以屬陰董繼之者善也元亨是氣之方行而未着於物
也是上一截事成之者性也利貞是氣之結成一物也/是下一截事節問妙合之始便是繼乾道成男坤道成
女便是成曰動而生陽之時便有繼底意至静而成陰/方是成 繼之者善便是公共底成之首性便是自家
底並董繼之者善如水之流行成之者性如水之止而/成潭也易説問繼之者善成之者性是道是器曰繼之
成之是器善與性是道人傑繼之者善易中本是就造/化上說到下句成之者性方以人物而言黄灝陳淳問
繼之者善成之者性曰這箇理在天地間只是善无有/不善者生物得來方始名曰性只是這箇理在天則曰
命在人則曰性胡流行於造化處是善凝成於我即是/性繼是接續綿綿不息之意成是凝成有主之意大雅
[012-36a]
造化所以發育萬物者為繼善萬物各正其性命者為/成性榦繼善是動處成性是静處繼善是流行出來成
性則各自成箇物事繼善便是元亨成性便是利貞及/至成之者性各自成箇物事恰似造化都无可做了及
至春來又流行出來又是繼善譬如禾穀一般到秋斂/冬藏千條萬穟各自成一箇物事了及至春又各自發
生出以至人物以至禽獸皆是如此義剛孟子言性善/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如
此則性善却是二事曰一陰一陽是緫名繼之者善是/二氣五行之事成之者性是氣化後事謨問孔子已說
繼善成性如何人尚未知性到得孟子方說出到周先/生方說得盡曰孔子說得細膩孟子說得疎略孟子不
曽推原源頭不曽說上面一截只是說成之者性也易/說周子通書誠上第一曰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
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
[012-36b]
性也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大哉易也其性命之源/乎先生釋之曰此書與太極圖相表裏誠即所謂太極
也言乾坤之元萬物所取以為始者乃實理流出而賦/於人之本如水之有源即圖之陽動也天所賦為命物
所受為性言乾道變化而萬物各得受其所賦之正則/實理於是而各為一物之主矣即圖之陰静也純不雜
也粹无疵也言天之所賦物之所受皆實理之本然无/不善之雜陰陽氣也形而下者也所以一陰一陽者理
也形而上者也道即理之謂也繼之者氣之方出而未/有所成之謂也善即理之方行而未有所立之名也陽
之屬也誠之源也成則物之已成性則理之已立者也/陰之屬也誠之立也元始亨通利遂貞正乾之四德也
通者方出而賦於物善之繼也復者各得而藏於已性/之成也易者交錯代换之名卦爻之立由是而已天地
之間陰陽交錯而實理流行一賦一受於其中亦猶是/也又通書後録曰善之與性固不可謂有二物也然繼
[012-37a]
之者善自其陰陽變化而言也成之者性自夫人物稟/受而言也陰陽變化流行而未有窮陽之動也人物稟
受一定而不可復易陰之静也以此辨之亦安得无二/者之分哉然性善形而上者也陰陽形而下者也周子
之意亦豈直指善為陽而性為陰哉但語其分則以為/當屬之此耳荅人傑繼善成性分屬陰陽乃通書首章
之意但熟之自可見矣蓋天地變化不為无陰然物之/未形則屬乎陽物正其性不為无陽然形器已定則屬
乎陰荅德明問明道先生曰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
孟子言人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先生曰此繼之者善也指發處而言之也性之
在人猶水之在山其清不可得而見也流出而見其清/然後知其本清也所以孟子只就見孺子入井皆有怵
惕惻隱之心處指以示人使知性之本善也易所謂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先此所引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後蓋
[012-37b]
易以天道之流行者言此以人性之發見者言惟天道/流行如此所以人性發見亦如此閔祖繼之者善也周
子是說生生之善程子說作人/性之善用處各自不同荅人傑纂註齊氏曰道太極也/陰陽所乗之機也
動而生陽静而生陰今不先言陽而先言陰將就所繼/而言也朱子曰繼者静之後而動之端也若静極之後
不繼之以動造化便從此合殺了豈道也哉一陰一陽/此生生之機所謂道也 楊氏時曰繼之者善无間也
成之者性无虧也者丘氏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就造/化流行上說繼之 善是就天所賦人所受中間過接
上說成之者性是就人心稟受上說如帝降/之衷天命之性所謂降所謂命即繼之之義仁者見之
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
道鮮矣吕音訓鮮陸氏曰悉淺反師說云/盡也鄭作尟馬鄭王肅云少也集解程子曰/聖人作
[012-38a]
易以準則天地之道易之義天地之道也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彌徧也綸理也在事為倫治絲為綸彌綸徧理
也徧理天地之道而復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驗之著見/之跡故能知幽明之故在理為幽成象為明知幽明之
故知理與物之所以然也原究其始要考其終則可以/見死生之理聚為精氣散為游魂聚則為物散則為變
觀聚散則見鬼神之情狀萬物始終聚散而已鬼神造/化之功也以幽明之故死生之理鬼神之情狀觀之則
可以見天地之道易之義與天地之道相似故无差違/相似謂同也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義之所
包如也其義周盡萬物之理其道足以濟天下故无過/差旁行而不流旁通逺及而不流失正理順乎理樂天
也安其分知命也順理安分故无所憂安土安所止也/敦乎仁存乎同也是以能愛範圍俗語謂之模量模量
天地之運化而不過差委曲成就萬物之理而无遺失/通晝夜闔闢屈伸之道而知其所以然如此則得天地
[012-38b]
之妙用知道德之本源所以見至神之妙无有方所而/易之準道无有形體道者一陰一陽也動静无端陰陽
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識之動静相因而成變化順繼此/道則為善也成之在人則謂之性也在衆人則不能識
隨其所知故仁者謂之仁知者謂之知百姓則由之而/不知故君子之道人鮮克知也 朱子曰仁陽知陰各
得是道之一隅故隨其所見而目為全體也日用不知/則莫不飲食鮮能知味者又其毎下者也然亦莫不有
是道焉或曰上章以知屬乎天仁屬乎地與/此不同何也曰彼以清濁言此以動静言附録程子/語一
陰一陽之謂道自然之道也繼之者善也出道則有用/元者善之長也成之者却只是性各正性命者也故曰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如此則亦无始亦无終亦无因甚有
亦无因甚无亦无有處有亦无无處无絢這箇義理仁/者又看做仁了也知者又看做知了也百姓日用而不
[012-39a]
知此所以君子之道鮮矣此箇義理亦不少亦不剩只/是人看它不見大臨 朱子語問仁者見之謂之仁知
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此/言萬物各具是性但氣稟不同各以其性之所近者闚
之故仁者只見得它發生流動處而以為仁知者只見/得它貞静處便以為知下此一等百姓日用之閒習矣
不著行矣不察所以君子之道鮮矣煇此章自易與天/地凖以下只是言箇陰陽至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
之謂之知謂各隨人氣稟偏處見仁亦屬陽知亦屬陰/此又分著陰陽如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便是於造化流
行處分陰陽此是指人氣稟有偏處分屬陰陽耳義或/問程子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釋之曰 之
所包知也文意如何曰程子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此固指書而言自仰觀俯察以下須是有人
始得蓋聖人因易之書而窮理盡性之事也荅呂伯恭/太極動極而静静而生陰不成動以前便无静程子言
[012-39b]
動静无端陰陽无始葢此亦且從那動處說起若論那/動以前又有静静以前又有動如云一陰一陽之謂道
繼之者善也這繼字便是動之頭若只一闔一闢而无/繼便是合殺了又問繼是動静之間否曰是静之終動
之始也且如四時到得冬月萬物都歸窠了若不生來/年便都息了蓋是貞而復生元无窮如此義剛太極之
有動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誠者/聖人之本物之終始而命之道也其動者誠之通也繼
之者善萬物之所資以始也其静也誠之復也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動極而静静極而動一動一静
互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動而生陽静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葢太
極有本然之妙也動静有所乗之機也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觀之則動
静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无不存焉自其微者而/觀之則沖漠无朕而動静陰陽之理已悉備於其中矣
[012-40a]
雖然推之於前而不見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也故程子曰動静无端陰陽无始非知道者孰
能識之/集解纂註齊氏曰仁者見之於已動之後而識其動/而及物之機故曰仁知者見之於未動之
先而識其復而幹事之體故曰知百姓則又行不著習/不察而全未有見者也百姓固未見道仁者知者亦未
見道之全故曰君子之道鮮矣君子何道也一陰一陽/之道也上文所謂天地之道也故必有知幽明之故知
死生之說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之聖人而後可/以成位乎其中矣不然仁者知者之知其視百姓之日
用而不知亦何以大相逺哉耳尹氏曰百姓日用而不/知何以與知與能天地同體 天地之有陰陽晝夜人
之有生死進退知/此則與天地同功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
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吕音訓藏陸氏曰才剛反鄭作/臧云善也晁氏曰案篆无臧字
[012-40b]
鄭訓/非耳集解朱子曰顯自内而外也仁謂造化之功德之/發也藏自外而内也用謂機緘之妙業之本
也程子曰天地无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无為附録程子語天地之大德曰生/其生可見也所以生之者
用也故曰顯諸仁藏諸用集解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聖人人也故不得无憂天則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者
也絢天地鼓萬物如此聖人循天理而欲萬物同之所/以有憂患酢天地以无心故不憂聖人致有為之事故
憂尹焞聖人有為之功天地不宰之功游氏拾遺此天/地與人異處聖人有不能為天之所為處大臨鼓動萬
物聖人之神知則不可名仁或問老子言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如何曰謂天地不 以萬物為芻狗是也謂聖
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非也聖人豈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天地何意於仁鼓舞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聖人
則仁此其為能𢎞道也時氏拾遺是朱子語顯諸仁是/用底迹藏諸用是仁底心顯諸仁 流行發見處藏諸
[012-41a]
用是流行發見底物事顯諸仁千頭萬緒藏諸用只是/一箇物事作顯諸仁底骨子顯諸仁是繼之者善也藏
諸用是成之者性也天下萬事萬物其粲然發見處皆/是顯然者然一事自是一事一物自成一物便是用藏
在這裏如元亨利貞元亨是流行處利貞是流行底骨/子流行箇甚麽是流行這貞而已此顯諸仁藏諸用之
謂也又云顯諸仁似忠藏諸用似恕顯諸仁似以貫藏/諸用似一易說顯諸仁如春生夏長其發生彰露可見
者藏諸用是所以生長者藏在裏面而不可見又這箇/有作先後說如元亨利貞之類有作表裏說處便是這
裏又曰譬之仁發出來便是惻隱之心便是顯諸仁仁/便藏在惻隱之心裏面便是骨子人傑顯諸仁是元亨
誠之通藏諸用是利貞誠之復董顯諸仁如惻隱藏諸/用似仁也惻隱羞惡辭遜是非顯諸仁也仁義禮智藏
諸用也只是這一箇惻隱隨事發見及至成那事時一/事各成一仁此便是藏諸用其發用時在這道理中發
[012-41b]
去及至成這事時又只是這一箇道理此便是業業是/事之已成處易說顯諸仁似隱而費藏諸用似費而隱
董顯諸仁易說藏諸用極難說這用字如横渠說一故/神神字用字一様人傑顯諸仁者德之所以盛藏諸用
者業之所以成譬如一樹一根生許多枝葉花實此是/顯諸仁處及至結實一枝成一箇種子此是藏諸用處
生生不已所謂日新也萬物无不具此理所謂富有也/董又曰如此一大穗禾其始只用一箇母子少間成榖
一箇各自成得一箇將去種植一箇又自成一穗又開/枝開葉去所以下文謂富有之謂大業人傑鼓萬物而
不與聖人同憂此正是顯諸仁藏諸用底時節盛德大/業便是顯諸仁藏諸用成就處也天地造化是自然聖
人雖生知安行然畢竟是有心去做所以說不與聖人/同憂淵盛德大業至矣哉是賛歎上面顯諸仁藏諸用
又曰盛德大業至矣哉只是說易之理非指聖人而言/董明道二語最好天地无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无為
[012-42a]
无心便是不憂成化便是鼓萬物/天地鼓萬物亦何嘗有心來謨纂註邵子曰若日月/之照臨四時成
歲顯諸仁也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藏諸用也曰張子曰/鼓舞萬物道也故不與聖人同憂 楊氏時 其生也
其殺也咸其自取天地不能加毫末於其間也尚何與/聖人同憂哉蓋聖人與人羣也其憂樂以天下則與天
地異矣仁與用天地之德業也其盛大孰加焉之朱氏/曰天理自動萬物聽之鼓萬物也此天道无心 妙猶
不與聖人同憂者聖人有相之道不以其可憂者同乎/无憂以為配天地立人道者存乎已易之道是已則聖
人盛德大業豈不至矣乎者蔡氏曰用者神運无迹仁/者庶物露生故在天則生 為仁而所以生者為用在
聖人則發者為仁而所以發者為知天不可以知言也/知不離乎心有心則有憂此天人之道所以分也故曰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仁與用天地之德業而其盛/大又有非聖人所能至者故曰至矣哉 勉齋黄氏曰
[012-42b]
或問本義云顯自内而外藏自外而内竊疑造化之功/固有自内而外機緘之妙何以見其自外而内荅曰仁
本是在内以其發出在外故謂之自内而外用本是在/外以其收藏歸内故謂之自外而内如春夏之生長萬
物便是顯諸仁至秋冬則收斂成實便是藏諸用春/夏是顯秋冬所藏之仁秋冬是藏春夏所顯之用
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集解朱子曰張子曰富有/者大而无外日新者
久而/无窮附録程子語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唯聖人
之道无所進退以其所造者極也大隱問日新有進意/抑只是无弊意曰有進意學者求有益須是日新廸
朱子語先說箇富有方始說日新此與說宇宙相似先/是有這箇物事了方始相連相續去淵富有之謂大業
言萬物萬事无非得此理所謂富有也日新是只管運/用流行生生不已富有之謂大業以人言之須是天下
[012-43a]
事无不理㑹方得若才工夫不到業无由得/大少間措置事業便有欠闕此便有病僴纂註蔡氏/曰富
有廣大不禦日新悠久无疆天髙地下萬物散殊其富/有之謂歟陰陽升降變化不窮其日新之謂歟 真氏
曰此雖言易之理然易也天地也聖人也一而已矣生/物无窮天地之大業也運行不息天地之盛德也功及
萬世聖人之大業也終始日新聖人之盛德也學者有/志於進德修業者亦必以天地聖人為法蓋非富有不
可以言大業非日/新不可以言盛德生生之謂易集解朱子曰陰生陽陽/生陰其變无窮理
與書皆/然也附録程子語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只/為從那裏來生生之謂易生則一時生皆
完此理人則能推物則氣昏推不得不可謂他物不與/有也 生生之謂易生生之用則神也絢生生之謂易
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只是以生為道大臨天地陰陽/其勢髙下甚相背然必相須而為用也有陰便有陽有
[012-43b]
陽便有陰有一便有二才有一二便有一二之間便是/三已往便无窮老子亦言三生萬物此之謂生生之謂
易理自然如此之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自是理之相續/不已非是人為 如使可為雖使百萬般安排也須是
有息時只為无窮故不息中庸言不見而章不動/而變无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並安節纂註
朱氏曰陽生陰陰生陽陽復生陰陰復生陽生生不窮/如環无端此之謂易 程氏鉅夫曰生生之謂易剥初
盡而復已生生生不息靡有間絶象辭變占雖其别/有四生生之理則一而已外此二字不足以知易
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吕音訓成象陸氏曰蜀才作盛/象爻法今本作效法陸氏曰故
孝反馬韓如字云放也蜀才/作效晁氏曰案爻占文效字集解朱子曰效呈也法謂/造化之詳密而可見
者/附録朱子語既說盛德大業又說它只管恁地生去/所以接之以生生之謂易是斬說入易上去成
[012-44a]
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乾只略成一箇形象到得坤便/都呈見出許多法來又曰到坤處都細了萬物一齊出
見可象謂風霆雨露日星只是箇象效法則效其形法/而 見也人傑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依舊只是陰
陽凡屬陽底便只有箇象是方做未成形之意已成形/便屬陰成象便如日月星辰風霆之類亦无箇實體只
有箇懸象如此效者陳也呈也如禮記中效羊效犬效/馬今人言效力之效法是一成已定之物可以形狀見
者如條法亦是實有一定已成之法乾便略坤便備必/大成象之謂乾此造化方有些顯露處效法之謂坤則
效其形法而可見以法言之大段詳密矣效字難看如/效順效忠效成之效有陳獻底意思乾坤只是理理本
无心自人而觀猶必待乾之成象而後坤能效法然理/自如此本无相待大槩乾底只是成得這箇大象到得
坤底則漸次詳密資/始資生於此可見淵纂註柴氏曰朕兆之可見者皆成/象所以為乾感而遂通成法
[012-44b]
著見所以為坤言齊氏曰見乃謂之象成象其生而可/見者也觀下文 大生可見成象則可法矣效因其成
象而法之也觀下文言乾静也専而坤/為之翕乾動也直而坤為之闢可見極數知來之謂
占通變之謂事集解朱子曰占筮也事之未定者屬乎/陽也事行事也占之已決者屬乎
陰也極數知來所以通事之變張/忠定公言公事有陰陽意葢如此附録朱子語占出這/事人便依它這
箇做便是通變之謂事看來聖人說到至處便說在占/上去則此書分明是要做占用矣學蒙張乖崖說公事
未判時屬陽已判後屬陰便是此意公事未判生殺輕/重都未定今已判了更不可易又曰乖崖曽見希夷來
其言亦自太極圖淵自富有至效法是說其理如此用/處却在那極數知來與通變謂事上面蓋說上面許多
道理要做這/般用顯子纂註朱氏曰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極/天地之數而吉凶可以前知此之謂
[012-45a]
占君張子曰極數知來前知也前知其變有道術以通/之 子之所以措於民者逺矣 蔡氏曰極數極蓍數
也通變通卦變也言齊氏曰下文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彼 其自通也故曰變通此言聖人通
之也故/曰通變陰陽不測之謂神集解程子曰運行之跡生育/之功顯諸仁也神妙无
方變化无迹藏諸用也天地不與聖人同憂天地不宰/聖人之心也天地无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无為天地
聖人之盛德大業可謂至矣富有溥博也日新无窮也/生生相續變易而不窮也乾始物而有象坤成物而體
備法象著矣推數可以知來物通變不窮事之理也天/下之有不離乎陰陽惟神也莫知其鄉不測其為剛柔
動静也用朱子曰張子曰兩在故不測則此第五章言/道之體 不外乎陰陽而其所以然者 未嘗倚於陰
陽/也附録程子語游定夫問陰陽不測之謂神先生曰賢/是疑了問是揀難底問晁氏客語仲尼於論語
[012-45b]
中未嘗說神字只於易中言數處而已入關録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陰陽不測之謂神要思得之絢
朱子語陰陽不測之謂神是緫結這一段不測者是在/這裏又在那裏便只是這一箇物事走來走去无處不
在六十四卦都說了這又說三百八十四爻許多變化/都只是這一箇物事周流其間學蒙問日新之謂盛德
生生之謂易陰陽不測之謂神要思得之明道提此三/句是如何曰此三句也是𦂳要須是看本文方得問德
是得於己底業是發出來底德便是本生生之謂易便/是體成象謂乾效法謂坤便只是裏面交錯底曰乾坤
其易之緼易是一塊乾坤是裏面往來底聖人作易便/是如此又問陰陽不測之謂神便是妙用處曰便是包
括許多道理董横渠說得極好一故神横渠親注云兩/在故不測只是這一物却周行事物之間如所謂陰陽
屈信往來上下以至行乎什百千萬之中/无非這一箇物事所謂兩在故不測淵纂註張子曰/一物兩
[012-46a]
體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推行乎一又曰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 楊氏時曰以其富
有則謂之大業以其日新則謂之盛德至於不測之神/皆若是而已其實一物也知所謂一物則凡散殊不一
物者皆源源自見矣所丘氏曰上章言易无體此言生/生之謂易惟其生生 以无體上章言神无方此言陰
陽不測之謂神惟其不測所以无方言易而以乾坤繼/之乾坤毁則无以見易也言卦而以占事先之占事則
神所托而顯者也神易用而變化无窮其實則不越乎/陰陽兩端而已 雙湖先生曰此章専論陰陽之道在
造化與易書其在造化者生而為人則自繼善成性之/後而有仁知百姓之分生而為物則自顯仁藏用之後
而有鼓萬物之妙君子之道鮮聖人所憂也造化不預/焉而自極其德業富有日新之至其在易書者自生儀
象以至生卦成象而為乾陽之為也效法而為坤陰之/為也此陰陽之在卦者極七八九六之數而占以知來
[012-46b]
通陰陽老少之變而因以作事此陰陽之在蓍者故首/之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終之以陰陽不測之謂神其體
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在造化者以體言在易書者/以用言也聖人其殆假易書之陰陽以洗其憂世之心
望天下為君子之歸而成/造化所不及之能者歟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逺則
不禦以言乎邇則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吕/音
訓禦陸氏曰魚吕反禁止也邇今/本作迩陸氏曰本又作邇音尒集解朱子曰不禦言/无盡静而正言
即物而理存備/言无所不有附録朱子語易不是象乾坤乾坤乃是/易之子日下面一壁子是乾一壁
子是坤葢說易之廣大是這乾便做它那大坤便做它/那廣淵問以言乎逺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静而正曰无
小无大无物不包然當體便各具此道理所謂静而正/者冝着工夫看徐又曰未動時便都有此道理都是真
[012-47a]
實所以下箇正字必大静而正謂觸處皆見有此道不/待安排不待措置雖至小至近至鄙至陋之事无不見
有隨處皆見足无所欠/闕只觀之人便見人傑纂註楊氏時曰以言乎逺則无/外故不禦以言其邇則非
求諸外也取諸身而已反而隱之於吾心則所謂静而/正者黙可識矣 蔡氏曰正不偏備徧也言乎逺其理
不以逺而窮言乎邇其理不以邇而偏/言乎天地之間不以事物之多而不備夫乾其静也専
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動也闢是以
廣生焉吕音訓専陸氏曰陸績作塼音同翕陸氏/曰虚級反斂也闢陸氏曰婢亦反開也集解
朱子曰乾坤各有動静於其四德見之静體而動用静/别而動交也乾一而實故以質言而曰夫坤二而虛故
以量言而曰廣葢天之形雖包於地之外而其/氣常行乎地之中也易之所以廣大者以此附録程/子
[012-47b]
語乾陽一有物字也不動則不剛其静也専專一其動/也直直□不専一則不能直遂坤陰一有物字也不静
則不柔不柔一作蹂其静也翕翕聚其動也闢發散不/翕聚則不能發散絢 朱子語乾不専一則不能直遂
坤不翕聚則不能發散荅胡廣仲乾静専動直而大生/坤静翕動聞而廣生這說陰陽禮性如此卦畫也仿佛
似恁地淵以乾坤二卦觀之亦可見乾畫奇便見得其/静也専其動也直坤畫偶便見得其静也翕其動也闢
董這箇只是說理然也是說畫有這理便有是畫畫是/載得那理底淵天之性情健而无息其静也専是性其
動也直是情坤亦然是問陽奇陰偶就天地之實形上/看如何見得曰大生 渾淪无所不包廣生是廣闊能
容受得那天之氣専直則只是一物直去翕闢則是兩/箇翕則合闢則開此奇偶之形也易説地到冬間都翕
聚不開至春則天氣入地地氣開以迎之僴天自是一/地自是二凡物皆然蓋天之形雖包乎地之外而其氣
[012-48a]
實透乎地之中地雖是一塊物事在天之中實虚容得/天許多氣乾静専動直大生都是一底意思大而无間
斷故曰大生坤得静翕動闢便是兩箇物事其翕也兩/箇之聚其闢也兩箇之開它中間盡容得天許多氣所
以說廣生又曰陰自虧不可盈只得一半兩箇方做得/一箇煇大抵陰是兩件如陰爻兩畫闢是兩開去翕是
兩合如地皮上生出物來地皮須開今天固包着地然/天之氣却貫在地中地却虛有以受天之氣下文大生
廣生云者大是一箇大抵物事廣便容得許多物事大/字實廣字虚必大地却是有空闕處天却四方上下都
周匝无空闕偪塞滿皆是天地之四向底下却靠着那/天天包地其氣无不通恁地看來渾只是天了氣却從
地中迸出又見地廣處横渠云地對天不過淵問本義/云乾一而實故以質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董言而
曰廣曰此兩句解得極分曉蓋曰以形言之則天包地/外地在天中所以說天之質大以理與氣言之則天之
[012-48b]
氣却盡在地之中地盡承受得那天之氣所以說其量/廣天只是一箇物事一故實從這裏面便實出來流行
發生只是一箇物事所以說乾一而實地形雖是堅實/然却虛天之氣流行乎地之中皆從地裏面發出來所
以說坤二而虛用之云地如人之肺形質雖硬而中本/虚故陽氣升降乎其中无所障礙雖金石也透過去地
便承受得這氣育萬物曰然要之天之形如一箇鼓鞴/中間包得許多氣開闔消長中閒盡是這氣升降往來
緣中間虚所以容得天以其包地所以說其質之大地/以其容得天之氣所以說其量之廣非是說地之形有
盡故以量言也只是說地盡容得天之氣所以說其量之/廣耳今治厯家用律吕候氣其法最精氣之至也分寸
不差是這氣都在地中透上來如十一月冬至黄鍾管/距地九寸以葭灰實其中至之日氣至灰去晷刻不差
人/傑纂註楊氏時曰乾君道也故其静而専専故能直直/猶所謂方正於天下也故大生焉大則无外坤
[012-49a]
承順乎乾者也故其静也翕翕受乾之施也故/其動也闢受而施生也故廣生焉廣則有方也廣大配
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吕音訓易/陸以豉反集解程子曰易道廣大推逺則无窮近言則/安静而正天地之間萬物之理无有不
同乾静也専動也直専専一也直直遂也惟其専直故/其生物之功大坤静翕動闢坤體動則開應乾開闔而
廣生萬物廣大天地之功也變通四時之運也一陰一/陽日月之行也乾坤易簡之功乃至善之德也 朱子
曰易之廣大變通與其所言陰陽之說易簡/之德配之天道人事則如此 此第六章附録朱子/語欲
見廣太則於天地乎觀之欲見其變通則於四時乎觀/之欲知陰陽之義則觀於日月可見欲知易簡之善則
觀人之善可見易說林學履問廣大配天地莫是配合/否曰配只是似下句云變通配四時四時如何配合四
[012-49b]
時是流行不息所謂變通者如此又問易簡之善配至/德至德亦如何配合曰易簡是常行之理至德是自家
所得者義剛問這配字是配合底意思否曰是相似之/意也是易上有這道理如人心之至德也易說廣大配
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是以易配天易簡/之善配至德是以易配人之至德人傑開簡易之善配
至德曰此是將易中之理取外面一事來對謂易之廣/大便配天地易之變通便如四時寒暑之往來如老陽
變陰老陰變陽陰陽之義便與日月相似易簡之善便/如在人之至德必大上面幾句是虛說底這箇配天地
四時日月至德/是說它實處董纂註朱氏曰夫子於泰伯之讓文王之/德孝也皆謂之至德德至於是无
以復加矣大楊氏萬里曰此章聖人所以賛易之道其/極至於廣 之二言其原生於乾坤之二卦也 項氏
曰夫易廣矣大矣此章之總目也逺而不禦即直與闢/也邇而静正即専與翕也天地之間備矣即大生廣生
[012-50a]
也易之為道一與兩而已乾即一也静而守一則其事/專而无不閉動而用一則其行直而无不開此乾所以
為萬物之父坤即兩也兩閉者為翕言與乾俱閉也兩/開者為闢言與乾俱開也此坤所以為萬物之母大者
无不統也廣者无不承也自廣大而至易簡其言之序/自博而趨約也天地之間至大者天地至變者四時至
精者日月至善者至德易之書具此四者豈不謂之備/乎 雙湖先生曰此章大旨誠齋已得之又觀以廣大
賛易而其所謂廣大者乃生於乾坤則夫所謂賛易者/乃所以賛乾坤也然必及於變通陰陽之義易簡之善
則非特廣大不淪於空虛无用且可以見乾坤有至精/至粹之實者矣謂易為卜筮書流於伎藝曷不觀諸此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
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吕音訓知陸音智禮陸氏曰蜀才/禮作體卑陸氏曰必彌反本又作
[012-50b]
婢徐音/婢下同集解朱子曰十翼皆夫子所作不應自著子曰/字疑皆後人所加也窮理則知崇如天而
德崇循理則禮卑如地而業/廣此其取類又以清濁言也附録程子語問知崇禮卑/曰崇底便是知卑底
便是禮游氏拾遺兵法逺交近攻須是審行此道知崇/禮卑之意精義 朱子語知是知處禮是行處知儘要
髙行却自近起董知崇者德之所以崇禮卑者業之所/以廣禮才有些子不到處這業便有所欠闕便不廣矣
地惟其極卑无所欠闕所以廣人傑知崇天也是致知/事要得髙明禮卑地也是事事都要踐履過卑便業廣
必大知却要極於髙明禮却要極於卑順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纖悉委曲无非至卑之事如羹之有菜者用
梜其无菜者不用梜主人升東階客上自西階皆不可/亂然不是强安排皆是天理之自然人傑所謂德言盛
禮言恭禮便是要極卑故无物事无箇禮雖於至微至/細厎事皆當是謹戒懼惟恐失之這便是禮之卑處禮
[012-51a]
儀三百威儀三千无非卑厎事然又不是强安排皆是/天理合如此知識日多則知益髙又曰這事也合禮那
事也合禮積累得多業便廣易説知崇天也是致知事/禮卑地也是踐履事知識貴乎髙明踐履貴乎着實知
既髙明須是放低着實做去顔子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无實若虛犯而不校與曽子三省其身惟
恐謀之不忠交之不信傳之不習其知之崇如彼而禮/之卑如此豈有一毫自滿自是强辨取勝之心乎銖禮
卑是卑順之意卑便廣地卑便廣髙則狹了人若㨂取/髙厎做便狹兩脚踏地做方得若是着件物事填一二
尺髙便不穩了如何㑹廣地卑便會廣世上更无卑似/地厎又曰禮卑是從貼厎謹細處做去所以能廣 林
宰問卑字如何解曰只是卑約意須常本卑約之意方/可行禮若知則超越流通无往不可也並淵知崇禮卑
這是兩截知崇是知識超邁禮卑是須就切實處行若/知不髙則識見淺陋若履不切則所行不實知識髙便
[012-51b]
是象天所行實便是法地識見髙於上所行實於下中/間便生生而不窮故說易行乎其中成性存存道義之
門大學所說格物致知是知崇之事所說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禮卑之事賀孫人之知識不可
不髙明而行之在乎小心如大學之格物致知是知崇/處誠意正心修身是禮卑處有開學只是知與禮它這
意思却好禮便細密中庸致廣大/盡精微等語皆只是說知禮淵纂註齊氏曰就天地/言曰盛德大業
就聖人言曰崇德廣業崇欲其盛廣欲其大也知屬水/内陽而外陰故欲崇禮屬火内陰而外陽故欲卑葢亦
各矯其質也天下莫有崇於天者故欲/效天天下莫有卑於地者故欲法地天地設位而易
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集解程子曰易之道/其至矣乎聖人
以易之道崇大其德業也知則崇髙禮則卑下髙卑順/理合天地之道也髙卑之位設則易在其中矣斯理也
[012-52a]
成之在人則為性成之者性也人心存乎此理之所存/乃道義之門也 朱子曰天地設位而變化行猶知禮
存性而道義出也成性本成之性也存存/謂存而又存不已之意也 此第七章附録程子語/天地設
位而易行其中何不言人行其中葢人亦物也若言神/行乎其中則人只於鬼神上求矣若言理言誠亦可也
而特言易者欲使黙識而自得之也物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无間斷體 而不可遺者誠
敬而已矣不誠則无物也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扵/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純亦不已純則无間斷矣 且
喚做中若以四方之中為中則四邊无中乎若以中外/之中為中則外面无中乎如生生之謂易天地設位而
易行乎其中豈可只以今之易書為易乎中者且謂之/中不可捉一箇中來為中 天地只是設位易行乎其
中者神也並絢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乾坤毁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易是箇甚易
[012-52b]
又不只是這一部書是易之道也不要將易又是一箇/事即事一作唯一作只是盡天理便是易也大臨天位
乎上地位乎下人位乎中无人則无以見天地書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易曰天地設位而易行
乎其中矣成性存存便是道義之門並絢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亦是萬物各有成性存存亦是生生不已之意
天只是以生為道大臨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道无體義/有方也絢 朱子語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以造化
言之也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以卦位言之也荅連/□卿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陰陽升降便是易易者
陰陽是也董成性猶言見成底性這性元自好了但知/崇禮卑則成性便存存易說成性是不曽作環底存謂
常在這裏存之又存湯□或問成性存存是不忘其所/存否曰衆人多是說到聖人處方是性之成看來不如
此成性只是一箇渾淪之性存而不失便是道義之門/便是生生不已處有開存存是生生不已之意當以伊
[012-53a]
川說為是必大成性與成之者性止爭些子不同成之/者性便從上說來言成這一箇物成性是說已成底性
如成德成說之成然亦爭些子也如正心心正誠意意/誠相似賀孫成之者性是成就之意如言成已成物之
類也堯舜性之是其性本渾然學者學之須是以知禮/做 到得他成性處道義出謂這裏流出道體也義用
也又曰性是自家所以得於天底道義是衆人公共厎/夔孫問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
門荅曰上文言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人崇其知須/如天之髙卑其禮須如地之下天地設位一句只是引
起要說知崇禮卑人之知禮能如天地便能成其性存/其存道義便自此出所以道義便是易也成性存存不
必專主聖人而言謨問程子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如何曰易是自然造化聖人本意只說自然
造化流行程子是將來就人身上說敬則是這道理流/行不敬便斷了前輩引經文多是借來說己意 問天
[012-53b]
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无間斷天地人/只是一箇道理天地設位而變易之理不窮所以天地
生生不息人亦全得此理只是氣稟物欲所昏故須持/敬治之則本然之理自无間斷曰也是如此天地也似
有箇主宰方始恁地變易/便是天地底敬並易說纂註錢氏曰設先未有而始/陳也天地設位易已行
矣非謂行於設位之後也崇張子曰知崇天也形而上/也通晝夜之道而知其知 矣知及之而不以禮性之
非已有也故知禮成性而道義出如天地設位而易行/又曰成性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 蔡氏曰
道義之在造化則謂之易易之在人則謂之道義位謂/有位可行門謂有門可出存存謂存之又存使之有體
如天地也故有天地之位而後易行有知禮之門而後/道義出 雙湖先生曰此章賛易道之至聖人所以崇
廣其德業而麥天地也竊意聖人之稱非汎蓋指作易/聖人也崇德乾之事廣業坤之事知崇效天而乾畫成
[012-54a]
矣禮卑法地而坤畫成矣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之義也成性存存道義之門聖人
畫易亦无非所以敎民卜筮決嫌疑定猶豫俾得以存/存其已成之性而由乎道義之門耳夫子之意或者在
此/乎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冝是
故謂之象吕音訓賾陸氏曰仕責反下/同九家作册京作嘖云情也集解朱子曰賾/雜亂也象
卦之象如說/卦所列者附録朱子語問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葢聖人見陰陽變化雜
亂於是比度其形容而象其物冝是故謂之象曰也是/如此嘗得郭子和書云其先人云不獨是天地風雷水
火山澤謂之象只是畫卦便是象也說得好董問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是說卦畫之初否曰正是說卦畫之
初聖人只是見陰陽之變化雜見便畫出一畫便有一/箇象只管生去只管不同六十四卦自六十四様更生
[012-54b]
到千以上卦亦自一卦一様學蒙擬諸其形容未便是/說那水火風雷之形容方擬這卦看是甚形容始去象
那物之冝而名之一陽在二陰之下則象以雷一陰在/二陽之下則象以風擬是比度之義易說聖人有以見
天下之賾止故謂之象象言卦也下截言爻也僴說文/賾雜亂也古无此字只作嘖今從臣亦口之義必大與
左傳嘖有煩言之嘖同那從口這從臣是箇口裏說話/多雜亂厎意思所以下面說不可惡若喚做好字不應
說箇可惡字也探賾索隱若與人說話時也須/聽它雜亂說將出來底方可索他那隱底淵纂註齊/氏
曰朱子云探賾索隱謂如聽人說話須聽它雜亂說出/來底方可索它幽隱底最於程子說有發明葢六爻之
中或以本體或以各體或以互體或以飛伏體各連上/下二體雜然取之非可以一律拘也聖人於諸卦諸爻
各擬度其物以形容之而象其所冝蓋所謂惟其時物/也故雖鄙細及於覆餗塗豕之類而不可惡 楊氏時
[012-55a]
曰形容者乾為圜坤為大輿之類是也/物冝者若乾稱龍坤稱牝馬之類是也聖人有以見天
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
是故謂之爻吕音訓典禮陸氏曰京典作/等姚禮作體斷陸丁亂反集解朱子曰/會謂理
之所聚而不可遺處通謂理之可行而无所/礙處如庖丁解牛㑹則其族而通則其虛也附録朱子/語聖
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言事若未動時不見得道理是如/何人平不語水平不流須是動方見得觀㑹通行典禮
只是說道觀他㑹通處後却求箇道理來區處它所謂/卦爻之動便是法象這箇故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
也動亦未便說事之動只是事到面前自家一念之動/要求處置它便是動也淵會便是四邊合聚來處通便
是空處行得去便是通道夫一卦之中自有會通六爻/又各自有會通且如屯卦初九在卦之下未可以進為
[012-55b]
屯之義乾坤始交而遇險陷亦屯之義似草穿地而未/申亦屯之義凡此數義皆是屯之會聚處若盤桓利居
貞便是一个合行底却是通處也學蒙㑹是衆理聚處/便有許多難易窒碍必於其中得其通處乃可行耳如
庖丁解牛於族處却批大卻導大窽此是於其筋骨叢/雜之所得其可通之理故十九年而刃若新發於硎且
如事理間若不於㑹處理會却只見得一偏如何行得/通須是於會處都理會其間却自有箇通處便如脉理
相似到得多處自然貫通又曰㑹而不通則窒碍而不/可行通而不會亦不知許多曲直錯雜處故必觀㑹通
而後可行典禮必大㑹通者觀衆理之㑹擇其通者而/行且如有一事闕着許多道理也有父子之倫也有君
臣之倫也有夫婦之倫若是父子重則就父子行將去/而他有所不暇訃若君臣重則行君臣之義而他不暇
計若父母之恩重則便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之義而委致其身之說不可行若君臣之義重則當
[012-56a]
委致其身而不敢毁傷之說不暇顧此之謂觀㑹通僴/典禮猶常禮常法又曰禮便是節文也升降揖遜是禮
之節文這禮字又說得闊凡事物之常皆是典劉礪問/典禮曰如堯舜揖遜湯武征伐皆是典禮處 禮只是
常事辭辭謂卦/爻之 並董纂註錢氏曰人事百千萬變而莫木各/有一定不易之則其所謂冝所謂
典禮者歟已柴氏曰動非紛擾可見者也凡消息進退/屈伸往來 然未然之謂也㑹通謂事與理合而通行
處典禮猶典常法度也聖人黙識天下之動觀其事理/之㑹合通行處欲常行法度不廢於天下則繫辭以明
其爻而斷之曰如此則為吉如此則為凶人知/避凶趨吉則常法不廢之矣此易所以有爻也言天下
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吕音/訓惡
陸氏曰烏嫁反荀作亞亞次也又烏路反馬鄭烏洛反/晁氏曰案亞古文善惡字至動陸氏曰衆家本並然鄭
[012-56b]
本作至賾云賾當為動九家作册/晁氏曰案虞作動云舊誤作賾集解朱子曰惡/猶厭也附録
朱子語先儒多以賾字為至妙之意若如此說則何以/謂之不可惡賾只是箇雜亂冗閙底意思言之而不惡
者精麤本末无不盡也謨義剛云惡字有三音或亞或/如字或烏故反曰烏故切於義為近只是說雖是如此
勞攘事多然也不可厭惡百問賾是說事物如此不是/說卦上否曰卦亦如此三 八十四爻是多少雜亂學
蒙不可惡者言雖是雜亂聖人却於雜亂中見其不雜/亂之理便與下句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之義一般必
大雜亂處人易得厭惡然而這都是道理合有底事自/合理會故不可惡動亦是合有底事然上面各自有道
理故自不/可亂煇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吕音訓議之陸氏曰陸績/姚桓𤣥荀柔之作儀之集解程子曰聖人見天下深/逺之事賾深逺也而比
[012-57a]
擬其形容體象其事類故謂之象天下之動无窮也故/觀其會通會通綱要也乃以行其典禮典禮法度也物
之則也繫之辭以斷其吉凶者爻也言天下之深逺難/知也而理所有不可厭也言天下之動无窮也而物有
有其方不可紊也擬度而設其辭商議以察其動擬議/以成其變化也變化爻之時義擬議議而言之也舉鳴
鶴在陰以下七爻擬議而言者也餘爻皆然也其朱子/曰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而法行之此下七爻則 例也
附録程子語至誠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故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精義 朱子語
問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凡一言一動皆即易而擬/議之否曰然必大擬議以成其變化只就人事說擬議
只是裁度自家言動使合此理變易以從道之意如擬/議得是便吉擬議未善則為凶夷謨這變化是就人動
作處說如下所舉七/爻皆變化也易說纂註項氏曰學易者擬其所立之/象以出言則言之淺深詳畧
[012-57b]
必各當其理議其所合之爻以制動則動之久速仕止/必各當於時而易之變化成於吾身矣故曰以言者尚
其辭以動者尚其變此之謂也末章亦有此段其下文/則亦歸於人之德行正與此同自此以下引爻辭七章
皆敎人擬議之方姚大老曰自天祐之一爻亦當在此/章之末脫簡在後耳 雙湖先生曰章首聖人有以見
天下之賾文王也所謂彖者言乎象是也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周公也所謂爻者言乎變是也不可惡不可
亂復釋上文擬之而後言以下即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之事此卦爻所以能成其變
化斯人/之功也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
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
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012-58a]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逺言行君子之樞機
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
不慎乎吕音訓和陸胡卧反靡陸氏曰本又作縻亡池/反徐又亡彼反京作劘行陸夏孟反見陸賢遍
反樞陸氏曰尺朱反王廙云户樞一/云門臼機陸氏曰王廙云弩牙也集解朱子曰釋中/孚九二爻義
附録朱子語鳴鹤子和好爵爾靡此本是說誠信感通/之理夫子却專以言行論之蓋誠信感通莫大於
言行謨鳴鶴好爵皆卦中有此象諸爻立象聖人皆有/所據非是白撰但今不可考耳到孔子方不說象董言
行樞機是言所發者至近而所應者甚逺否曰樞機便/是鳴鶴在陰下面大槩只說這意都不解着我有好爵
二句/學蒙纂註柴氏曰鳴鶴在陰而其子必和情之所同无/隱顯之間也我有好爵而爾亦靡於此心之
[012-58b]
所欲无物我之間也言之善人皆以為善故應言之不/善天下亦皆以為不善故違人心之於善惡豈異其所
趨哉極言行之至可以動天地則三才一理又可見也/ 蔡氏曰萬化不窮感應二端而已故夫子取中孚九
二之辭而推廣其理也居其室即在陰之義出其言即/鳴鶴之義千里之外應之即其子和之之義持主乎人
而為言耳感應者心也言者心之聲行者心之迹言行/乃感應之樞機也善者至善之理也不善則悖理矣人
以善而感應則感應同/乎天矣故曰動天地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
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
言其臭如蘭吕音訓黙陸氏曰字或作嘿斷/陸氏曰丁亂反王肅丁管反集解朱子/曰釋
同人九五爻義言君子之道初若不同而後實/无間斷金如蘭言物莫能閒而其言有味也附録朱/子
[012-59a]
語同心之利雖金石之堅亦被他斷決將去斷是斷做/兩段又曰同人先號咷而後笑聖人却恁地解學蒙
纂註余氏曰以出處語黙發明號笑之義聖人讀易不/滯於故而知其新有如此者 楊氏時曰君子之
學求仁而已夷清惠和伊尹之任皆聖人也其道不同/而趨同者何曰仁而已故古之君子雖相去千里相望
異世出處語黙未嘗同及攷其所歸若合符契同歸於/仁而止 楊氏萬里曰君子之道于其心不于其迹心
同迹異君子不以迹閒心心異迹同君子不以心混迹/故同人之先悲後喜與君子之甲出乙處此黙彼語皆
所不計也出處同道則禹顯顏晦同一情語黙同道則/史直蘧卷同一意心同故也金石至堅也然不堅於人
心故二人一心則石可裂金可折薰蕕同器一童子能/辨之臭味不同故也取南山之蘭雜北山之蘭十黄帝
不能分臭味同故也遇雙湖先生曰二人九五六二也/先號咷後笑先隔後 也不取君臣義者特借爻辭論
[012-59b]
同心之/利耳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
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
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吕音訓藉陸在夜反錯/陸氏曰七故反本亦作
措重陸直勇反慎斯術陸氏曰一本慎/作順鄭云術道晁氏曰案順慎多誤集解朱子曰釋/大過初六
爻/義纂註蔡氏曰物之置扵地也亦可安矣而又藉之以/茅過於慎也凡天下之事過則有失惟過於慎
則无所失/故无咎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
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
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吕音訓德陸氏鄭陸績蜀才作/置鄭云置當為德晁氏曰案德
[012-60a]
古文類置字因相亂/下陸遐嫁反下同集解朱子曰釋謙九三爻義德言/盛禮言恭言德欲其盛禮欲
其恭/也纂註齊氏曰三下卦之終也以九居三諸侯而有/功者也六五方用侵伐以裒多益寡故謙則
有終勞而不伐兩句正釋謙字存其位正釋有終字謙/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一不朝則貶再不朝則削吾未
見其存矣大朱氏曰能致恭而不出其位分乃所謂謙/有君人之 德有事君之小心是也 南軒張氏曰風
不厚不能負大翼水不厚不能負大舟君子處心不厚/則恃勞而傲物耀功而忽人安能以其功而下人乎竊
觀地中有山之象夫德之盛而充實如山焉禮之恭而/接下如地焉夫内之德盛而外之禮恭所以處上而人
不忌處前而人不怨此/謙所以長保其位也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髙而
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集解朱子/曰釋
[012-60b]
乾上九爻義當屬/文言此蓋重出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
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
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吕音訓階陸/氏曰姚作機集解朱/子
曰釋節初/九爻義纂註蔡氏曰不言則是非不形人之招禍惟/言為甚故言所當節也密於言語即不
出户庭之義兊有言象故於節之初爻重明之身丘氏/曰口舌乃人一身之門户一語不謹則失臣失 殃禍
立至此尤君子之所重也故夫子因明謹行而又推之/謹言也 楊氏萬里曰唐髙宗告武后以上官儀敎我
廢汝此君不密而失臣也陳蕃乞宣/臣章以示宦者此臣不密而失身也子曰作易者其知
盜乎易曰負且乗致宼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乗也者
[012-61a]
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乗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
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乗致宼
至盜之招也吕音訓為易者今本作作易者陸氏曰本/又云作易者晁氏曰虞作為宼陸氏曰徐
或作戎宋衷云戎誤乗也陸如字一讀繩證反藏陸才/浪反誨陸氏曰如字敎也虞作悔謂悔恨冶容陸氏曰
音也鄭陸績姚虞王肅作野言妖野/容儀敎誨淫佚也王肅云作野音也集解朱子曰釋解/六三爻義
此第八章言/卦爻之用附録朱子語六居三大率少有好底負且/乗聖人這裏又見得有這箇小人乗
君子之器底象故又於/此發出這箇道理來淵纂註柴氏曰六三以不正小人/據非其位故有此象人據
非其義之所當有則啓謀利者攘奪之心作易者明義/利之分故於六三不正之小人居有德之位知其必有
[012-61b]
盜乗其後而奪之天下之大盜未有不乗隙而動也里/司馬公曰上慢下暴慢其上而暴其下也 楊氏萬
曰司馬氏安能盜魏曹操敎之也蕭衍安能盜齊蕭道/成敎之也蓋盜非能盗小人之有也小人實敎盜以盜
已之有也所謂知盜非知奪伐之盜也知敎奪伐者之/盜也故又終之曰誨盜曰盗之招者以此 蔡氏曰自
中孚初爻至此乃夫子擬議之辭而為三百八十四爻/之凡例也爻之有義非辭不明而天下之事變化无窮
又豈辭之所能備哉苟玩之者拘而不通則一爻不過/一事而已擬議以成其變化其所以示人者詳矣然夫
子之辭又特發其端耳學易者當玩而有得也言項氏/曰七爻皆欲人畏謹也鳴鶴言處隱之誠同人 同心
之一白茅貴慎有終尚謙亢龍惡亢户庭以教密負乗/以戒慢皆所以養人之敬心也若從姚氏說移自天祐
之於此則終之以信順之福於義亦不相悖之胡氏炳/文曰夫子於乾坤皆有文言以申彖傳象傳 意其餘
[012-62a]
彖傳亦有文言如履與豫釋卦辭已畢復曰剛中正至/光明也天地以順動至豫之時義大矣哉此類皆是也
然則繫辭此數卦即象傳之文言也/善學易者可以觸類而通其餘矣天一地二天三地
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吕音訓天一至地十/今本在十一章首案
前漢律厯志引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又案程氏張氏說並云自天一
至地十合在天/數五地數五上集解程子曰自天一至地十合在天數/五地數五上簡編失其次也天一
生數地六成數才有上五者便有下五者二五合而成/陰陽之功萬物變化鬼神之用也 朱子曰此簡木在
第十一章之首程子曰冝在此今從之此言天地之數/陽奇陰隅即所謂河圖者也其位一六居下二七居上
[012-62b]
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就此章而言之則中五/為衍母次十為衍子次一二三四為四象之位次六七
八九為四象之數二老位於西北二少位/於東南其數則各以其類交錯於外也附録程子語/五行只
古人說迭王字說盡了只是盛衰自然之理也人多言/木得土方生得火火得土方生得金某以為不然木生
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只是迭盛衰也或曰五行是/一氣人以為一物某道是五物既謂之五行豈不是五
物也五物備然後能生且如五常人誰不知是一箇道/理既謂之五常安可混而為一也天之生數地之成數
才有上五者便有下五者語録此朱子語來諭謂某不/當以大衍之數參乎河圖之數 亦有說矣數之為數
雖各主於一義然其三五錯綜无所不通則有非人之/所能為者其所不合固不容以强合其所必合則縱横
反覆如合符契亦非人之所能强離也若於此見得自/然契合不假安排底道理方知造化工夫神妙巧密直
[012-63a]
是好笑說不得也若論易文則自大衍之數五十至再/扐而後掛便接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至可與祐神矣
為一節是論大衍之數自天一至地十却連天數五至/行鬼神也為一節是論河圖五十五之數今其文開斷
差錯不相連接舛誤甚明伊川先生已嘗釐正啓蒙雖/依此冩而不曽推論其所以然者故覽者不之察耳荅
袁機/仲纂註項氏曰姚大老云天一至地十班固律厯志/及衛元嵩元包運蓍篇皆在天數五之上新
安朱先生亦用此說今從之為是然張子曰夫混然一/物无有終始首尾其中何數之有 此言特示有漸耳
理須先數天一必須先言一次乃至於十也且天下之/數止於十窮則自十而反一又當止於九其言十者九
之偶也又曰陽極於九陰終扵十數乃成五行奇偶乃/備過此周而復始滋至无筭不越於是 蔡氏曰天地
者陰陽對待之定體也一至十者陰陽流行之次序也/然對待非流行則不能變化流行非對待則不能自行
[012-63b]
而五十五者則/流行之細分也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
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
成變化而行鬼神也集解程子曰有理則有氣有氣則/有數行鬼神者數也數氣之
用也大衍之數五十數始於一備於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則為五十五十數之成也成則不動故損一以
為用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成變化而行鬼神者也變化/言功鬼神言用 朱子曰此簡本在大衍之後今案冝
在此天數五者一三五七九皆奇也地數五者二四六/八十皆偶也相得謂一與二三與四五與六七與八九
與十皆兩相合二十有五者五奇之積也三十者五偶/之積也變化謂一變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
變成之三變生木而八化成之四化生金而九變成之/五變生土而十化成之鬼神謂凡奇偶生成之屈伸往
[012-64a]
來/者附録朱子語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先生舉程子/曰變化言功鬼神言用張子曰成行鬼神之氣
而已數只是氣變化鬼神亦只是氣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變化鬼神皆不越乎其中必大纂註朱氏/曰十
即五也十盈數不可衍也又曰大衍之數五十而策數/六七八九何也曰六者一五也七者二五也八者三五
也九者四五也舉六七八九則一二三四具所謂五與/十者未始離也五與十中也中不可離也考之於厯四
時迭王而土王四季凡七十有五日與金木水火等退/藏於密是也故六七八九而五十之數具五十之數具
而天地五十有五之數具奇偶相合也故能成變化相/合而有升降也故能行鬼神變化鬼神者天地也行之
成之者人也又曰老者變小者不變易以變為占者也/變則成化變化則鬼神行矣管子曰流行於天地之間
者謂之鬼神化南軒張氏曰天地自然之數盈虛消息/往來不停變 雖妙而數有以成之若月令所謂鳩化
[012-64b]
為鷹雀化為鴿草木乃茂草木黄落可以厯數推而迎/之此天地之數有以成其變化也鬼神雖幽而數有以
行之若其神勾芒其神祝融其神蓐收其神𤣥㝠各/司其時各治其職者此天地之數有以行乎鬼神也
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
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
故再扐而後掛吕音訓衍陸氏曰延善反鄭云衍演也/干云合也王廙蜀才云廣也掛一陸氏
曰卦買反别也王肅音卦揲陸氏曰時設反案揲猶數/也說文云閱持也一音思頰反徐音息列反鄭云取也
奇陸紀冝反扐陸氏曰郎得反下同馬云指間也荀/柔之云别也後掛陸氏曰京作卦云再扐而後布卦
朱子曰大衍之數五十葢以河圖中宮天五乗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又止用四十有九蓋皆出扵理
[012-65a]
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兩謂天地也掛/懸其一於左手小指之間也三三才也揲間而數之也
奇所揲四數之餘也扐勒於左手中三指之兩間也閏/積月之餘日而成月者也五歲之間再積日而再成月
故五歲之中凡有再閏然後别起積分如一掛之後左/右各一揲而一扐故五者之中凡有再扐然後别起一
掛/也附録朱子語河圖洛書之中數皆五衍之而各極其/數以至於十則合為五十矣河圖積數五十五
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後得獨五為五十所因而自无所/因故虛之則但為五十又五十五之中其四十者分為
陰陽老少之數而其五與十者无所為則又以五乗十/十乗五而亦皆為五十矣洛書積數四十五其四十者
散布於外而分陰陽老少之數唯五居中而无所為則/亦自含五數而并為五十矣啓蒙中數五衍之而各極
其數以至於十者一箇衍成十箇五箇便是五十聖人/說這箇不只是說得一路他說出這箇物事自然有許
[012-65b]
多様通透去如五奇五偶成五十五又一說六七八九/十因五得數也董河圖五十五是天地自然之數大衍
五十是聖人去這河圖裏面取那天五地十衍出這箇/數大槩河圖是自然底大衍是用以揲蓍求卦底淵或
問大衍之義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虛其中金木水火/土五數便是五十又虛天一故用四十有九此一說也
三天兩地便是虛去天一只用天三對地二耳又五為/生數之極十為成數之極以五乗十以十乗五亦為五
十此一說也又數始於一成於五小衍之成十大衍之/成五十此又一說也數家之說雖多不同某謂此說却
分曉必大銖問竊謂大衍之數不過五而已五者數之/祖也河圖洛書皆五居中而為數祖宗大衍之數五十
者即此五數衍而乗之各極其數而合為五十也是五/也於五行為土於五常為信水火木金不得土不能各
成一器仁義禮智不實有之亦不能各成一德此五所/以為數之宗也不知是否先生曰此說是 奇者左右
[012-66a]
四揲之餘也扐指間也謂四揲左手之策而歸其餘於/无名指間四揲右手之策而歸其餘於中指之間也與
郭子和聖人下字皆有義掛者挂也扐者扐於二指之/中也賀孫掛一一歲揲右二歲扐右三歲一閏揲左四
歲扐左五歲再閏也人傑一掛之間凡再扐即五歲之/間凡再閏之象也與郭子和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
有九者五十之内去其一但用四十九策合同未分是/象太一也分而為二者以四十九策分置左右兩手象
兩者左手象天右手象地是象兩儀也掛一者掛猶懸/也於右手之中取一策懸於左手小指之間象三者所
掛之策所以象人而配天地是象三才揲之以四者揲/數之也謂先置右手之策扵一處而以右手四四而數
左手之策又置左手之策於一處而左手四四而數右/手之策也象四時者皆以四數是象四時也歸奇於扐
者奇零也扐勒也謂既四數兩手之策則其四四之後/必有零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左手者歸之於第四第
[012-66b]
三指之間右手者歸之於第三第二指之間而扐之也/象閏者積分而成閏月也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者
凡前後閏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歲之中此掛一揲/四歸奇之法亦一爕之間凡一掛兩揲兩扐為五歲之
象其間凡兩扐以象閏是五歲之中凡有再閏然後置/前掛扐之策復以見存之策分二掛一而為第二變也
蓍卦考誤大衍之數五十蓍之籌乃其策也策中乘除/則直謂之數耳易說蓍卦當初聖人用之亦須有箇見
成圖筭後自失其傳所僅存者只有這幾句其間已自/是添入字去說他了想得古人无許多解須别有箇全
文說賀孫繫辭言蓍法大抵只是解其大略想别有文/字今不可見但如天數五地數五此是舊文五位相得
而各有合是孔子解文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是舊文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
此是孔子解文分而為二是本文以象兩是解掛一揲/之以四歸奇於扐皆是本文以象三以象四時以象閏
[012-67a]
之類皆是解文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孔子則斷之以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
五百二十孔子則斷之以當萬物之數於此可見誤看/繫辭須先看自大衍之數以下皆是說卜筮若不是說
卜筮却是說一箇无頭底/物今人誠不知易可學纂註朱氏曰小衍之五參兩/也大衍之五十則小衍
在其中矣一者體也太極不動之數四十有九者用也/兩儀四象分太極之數總之則一散之則四十有九非
四十有九之外復有一而其一不用也方其一也兩儀/四象未始不具及其散也太極未始或亡體用不相離
也常項氏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然而十與/五 藏於七八九六之中九六合而為十五七八合亦
為十五七八九六當一月之日數也又曰今之言揲蓍/者謂初一揲掛第二第三揲不掛於象閏之說皆不可
通若以扐象閏則每揲必有扐三扐凡三閏不得為再/閏也若以掛象閏則每爻三扐而後一掛止為三歲一
[012-67b]
閏不得為五歲再閏也朱先生曰初扐謂左手之扐再/扐謂右手之扐故止有再扐而无三扐也後掛謂次揲
亦掛也聖人止言一揲之法明一卦十八揲皆然无掛/與不掛之分也 西山蔡氏曰五歲再閏者一變之中
自有五節掛為一節揲左為二節歸左奇於扐為三節/揲右為四節歸右之奇於扐為五節一節象一歲三節
一歸奇象三歲一閏五節再歸奇象五歲再閏天地之/數三百六十每歲氣盈六日朔虛六日一歲餘十二日
三歲餘三十六日以三十日為一月更餘六日又二歲/餘二十四日合前所餘六日為三十為再閏又曰後掛
者再掛之後復以所餘之蓍合而為一為第二變再分/再掛再揲也不言分二不言揲四獨言掛一者明第二
變不可不掛也又曰或曰揲蓍之法虛一分二掛一揲/四歸奇其第一揲不五則九第二揲不四則八計其奇
數以定陰陽老少去其初掛之一何也曰虛一分二掛/一揲四歸奇乃天地四時之生萬物也其奇數策數以
[012-68a]
定陰陽老少乃萬物正性命於天地也生蓍以分二掛/一為體揲四歸奇為用立卦以奇數為體策數為用在
天地則虛其一而用四十九在萬物則掛其一而用四/十八此聖人所以知變化之道也又曰或曰第一揲掛
一以四十九其奇一也第二揲非四十四則四十第三/揲非四十則二十六不復有奇矣其掛何也曰人與天
地並立為三天地非人則无以財成輔相故分二必掛/一也初掛者人極所以立天地因乎人也再揲三揲之
掛者人因天地以為用也奇郭氏雍曰正義以左右兩/手之餘為再扐而前後三 謂四揲之餘者則是既以
奇為餘又以扐為餘奇與扐異名而同一事矣繫辭言/歸奇於扐則奇與扐為二事也又言再扐而後掛則扐
與掛亦二事也由是知正義誤以奇為扐又誤以左右/兩揲為再扐如曰再末之餘歸之合於扐掛之一處則
是又以扐為奇而扐為掛亦不復為二事也其說自相/牴牾莫知所從惟當從横渠先生之說曰奇所掛之一
[012-68b]
也扐左右兩揲之/餘也以此為正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
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吕音訓策陸氏曰初/革反字亦作筴期陸
氏曰本又作/朞音基同集解朱子曰凡此策數生於四象蓋河圖/四面太陽居一而連九少陰居二而
連八少陽居三而連七太陰居四而連六揲蓍之法則/通計三變之餘去其初掛之一凡四為奇凡八為偶奇
圓圍三偶方圍四三用其全四用其半積而數之則為/六七八九而第三變揲數策數亦皆符會蓋餘三奇則
九而其揲亦九策亦四九三十六是為居一之太陽餘/二奇一偶則八而其揲亦八策亦四八三十二是為居
二之少陰二偶一奇則七而其揲亦七策亦四七二十/八是為居三之少陽三偶則六而其揲亦六策亦四六
二十四是為居四之老陰是其變化往來進退離合之/妙皆出自然非人之所能為也少陰退而未極乎虛少
[012-69a]
陽進而未極乎盈故此獨以老陽老陰計乾坤六爻之/策數餘可推而知也期周一歲也凡三百六十五日四
分日之一此特舉/成數而槩言之耳附録朱子語策者蓍之莖數曲禮所/謂策為筮者是也大傳所謂乾
坤二篇之策者正以其掛扐之外見存蓍數為言耳盖揲蓍/之法凡三揲掛扐通十三策而見存三十六䇿則為老陽之
爻三揲掛扐通十七䇿而見存三十二䇿則為少陰之爻三/揲掛扐通二十一䇿而見存二十八䇿則為少陽之爻三揲
掛扐通二十五䇿而見存二十四䇿則為老陰之爻大傳專四/以六爻乗二老而言故曰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
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其實六爻之為陰陽者老少錯雜其/積而為乾者未必皆老陽其積而為坤者未必皆老陰其為
六子諸卦者或陽或陰亦互有老少焉葢老少之别本所以/生爻而非所以名卦今但以乾有老陽之象坤有老陰之象
六子有少陰陽之象且均其策數又偶合焉而因假此/以明彼則可若便以乾六爻皆為老陽坤六爻皆為老
[012-69b]
陰六子皆為少陽少陰則恐其未安也但三百六十者/陰陽之合其數必齊若乾坤之爻而皆得於少陰陽也
則乾之策六其二十八而為百六十八坤之策六其三/十二而為百九十二其合亦為三百六十此則不可易
也荅程可久蓍之一籌謂之一策策中乗除之數則直/謂之數策數云者凡手中之數皆是如禮曰倒策側龜
於君前有誅龜策弊則埋之不可以既揲餘數不為策/也必大此凡言策數雖指掛扐之外過揲見存之蓍數
而言然不以掛扐之内所餘之蓍不為策也蓍卦考誤/當期之日者毎月三十日合十二月為三百六十也葢
以氣言之則有三百六十有六日以朔言之則有三百/五十四日今舉氣盈朔虛之中數而言故曰三百有六
十也啓蒙此獨以老陰陽之策為言者以易用九/六不用七八也然二少之合亦三百有六十必大纂註
郭氏忠孝曰或曰乾坤稱九六而六子不稱七八何也/曰九六有象七八无象也以卦則六子之卦七八隱於
[012-70a]
其中而无象也以畫則雖六子亦皆乾坤之畫而六子/无畫也唯乾坤有用九用六之道諸卦得奇者皆用乾
之九得偶者皆用坤之六終无用七用八之道故曰九/六有象七八无象也 蔡氏曰天地之運大小皆極于
三百六十大衍乾坤之策當期之日真所謂與天地相/似也 郭氏雍曰天地謂之數乾坤謂之策則數者策
之所宗而策為/已定之數也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
之數也集解朱子曰二篇謂上下經凡陽爻百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陰爻百九十二得
四千六百八策/合之得此數附録朱子語二篇之策當萬物之數亦/是取象之辭不是萬物恰有此數
必大二篇之策當萬物之數不是萬物盡於此數只是/取象自一而萬數萬數來當萬物之數爾 正義曰乾
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者以乾老陽一爻有三十六策六/爻凡有二百一十有六策也乾之少陽一爻有二十八
[012-70b]
策六爻則有一百六十八策此經據乾之老陽之策也/坤之策百四十有四者坤之老陰一爻有二十四策六
爻故一百四十有四策也若坤少陰一爻有三十二策/六爻則有一百九十二此經據坤之老陰之策也凡三
百有六十當期之日者舉合乾坤兩策有三百六十當/期之數三百六十舉其大略不數五日四分日之一也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者二篇之/爻緫有三百八十四爻陰陽各半陽爻一百九十二爻
爻别三十六緫有六千九百一十二也陰爻亦一百九/十二爻爻别二十四緫有四千六百八也陰陽緫合萬
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今攷凡言策者即謂/蓍也禮曰龜為卜策為筮又曰倒策側龜皆以策對龜
而言則可知矣儀禮亦言筮人執筴尤為明驗故此凡/言策數雖指掛扐之外過揲見存之蓍數而言然不以
掛扐之内所餘之蓍不為策也疏議及其解說皆已得/之且其并以乾坤二少之爻為言則固不専以乾坤為
[012-71a]
老六子為少矣但乾坤皆少而其合亦為三百六十兩/篇皆少而其合亦為萬一千五百二十則數未有及而
學者不可不知/耳蓍卦考誤纂註郭氏雍曰聖人畫卦初未有以陰/陽老少為異然卜史之象欲取動
爻之後卦故分别老少之象/與聖人畫卦之意已不同矣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
變而成卦集解朱子曰四營謂分二掛一揲四歸奇也/易變易也謂一變也三變成爻卜八變
則成六/爻也附録朱子語四營而成易易字只是箇變字四/度經營方成一變若說易之一變却不可
這處未下得卦字亦未下得爻字只下得易字淵四營/而成易者營謂經營即變易也謂分二掛一揲四歸奇
凡四度經營蓍策乃成一變也十有八變而成卦者謂/既三變而成一爻復合四十九策如前經營以為一變
積十八變則成六爻而為一掛也其法初一變兩揲之/餘為掛扐者不五則九第二變兩揲之餘 為掛扐者
[012-71b]
不四則八第三變兩揲之餘為掛扐者亦不四則八五/四為少九八為多若三變之間一五兩四則謂之三少
一九兩八則謂之三多或一九一八而一四或一五而/二八則謂之兩多一少或一九而二四或一五一四而
一八則謂之兩少一多葢四十九策去其初掛之一而/存者四十八以四揲之為十二揲之數四五為少者一
揲之數也八九為多者兩揲之數也一揲為奇兩揲為/偶奇者屬陽而象圓偶者屬陰而象方圓者一圓三而
用全故一奇而含三方者一圓四而用半故一偶而含/二也若四象之次則一曰太陽二曰少陰三曰少陽四
曰太陰□以十分之則居一者含九居二者含八居三/者含七居四者含六其相為對待而具於洛書者亦可
見也故二少為老陽者三變各得其一揲之數而三二/為九也其存者三十六而以四數之復得九揲之數也
左數右策則左右皆九左右皆策則一而圍三也三多/為老陰者三雙各得兩揲之數而三二為六也其存者
[012-72a]
二十四而以四數之復得六揲之數也左數右䇿則左/右皆六左右皆䇿則圍四用半也兩多一少為少陽者
三變之中再得兩揲之數一得一揲之數而兩二一三/為七也其存者二十八而以四數之復得七揲之數也
左數右策則左右皆七左右皆策則方二圓一也方二/謂兩八圓一謂一十二兩少一多為少陰者三變之中
再得一揲之數一得兩揲之數而二三一二為八也其/存者三十二而以四數之復得八揲之數也左數右策
則左右皆八左右皆策則圓二方一也圓二謂兩十二/方一謂一八蓍卦考誤多少之說雖不經見然其實以
一約四以竒為少以偶為多而已九八者兩其四也陰/之偶也故謂之多五四者一其四也陽之竒也故謂之
少奇陽體圓其法徑一圍三而用其全故少之數三偶/陰體方其法徑一圍四而用其半故多之數二歸奇積
三三而為九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三十六矣歸奇積/三二而為六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二十四矣歸竒積
[012-72b]
二三一二而為八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三十二矣歸/奇積二二一三而為七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二十八
矣過揲之數雖先得之然其數衆而繁歸竒之數雖後/得之然其數寡而約紀數之法以約御繁不以衆制寡
故先儒舊說専以多少决陰陽之老少而過/揲之數亦㝠㑹焉初非有異說也荅郭子和纂註朱氏/曰四
時行而後萬物生无非四也故曰四營而成易又曰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不越乎此 項氏曰此一節以是
故發辭蓋接上文二篇之策而論揲蓍求卦之法于以/緫括夫一章之事也自下文八卦小成以下乃言得卦
之後占象推演之法/而一章之事備矣八卦而小成集解朱子曰謂九變/而成三畫得内
卦/也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吕音訓伸/陸氏曰本
又作信音身/長陸丁丈反集解朱子曰謂已成六爻而視其爻之變/與不變以為動静則一卦可變而為
[012-73a]
六十四卦以定吉凶/凡四千九十六卦也附録朱子語引而仲之觸類而長/之是占得這卦則就上而推
看如乾則推其為圜為/君為父之類是也易說纂註朱氏曰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不越乎此是故聖人
語小天下莫能破語大天下莫能載謂八卦而小成者/舉中而言也 雙湖先生曰案四千九十六卦乃焦延
夀變卦之法詳見/啓蒙原卦畫篇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
神矣吕音訓行陸下孟反酬陸氏曰市由反徐又音疇/酢陸氏曰在洛反京作醋祐陸氏曰音又助也馬
云配也/荀作侑集解程子曰顯明於道而見其功用之神故可/與應對萬變可賛祐於神道矣謂合德也
人為順理以成功乃賛天地之化育也助朱子曰道/因辭顯行以數神酬酢謂應對祐神謂 神化之功
朱子語問顯道神德行曰道較微妙又曰道是箇无/形影底物事因卦辭說出來道這是吉這是凶這可
[012-73b]
為這不可為德行是人做底事因數推出來方知得這/不是人硬恁地做都是神之所為也又曰須知得是天
理合如此學蒙神德行是說人事那麄做底只是人為/若決之於鬼神德行便神淵此說蓍龜之用道理因此
顯蓍德行是人事却須取決於蓍既知吉凶而後可以/酬酢事變夫神不能自說吉凶與人必侯易始著見是
易能祐助於神也必大易惟其顯道神德行故能與人/酬酢而祐助夫神化之功也易說酬酢言幽明之相應
如賔主之/交接也董纂註朱氏曰德行者卦之德行神者變而通/之 蔡氏曰顯道闡幽也神德行微顯
也如是則可以應變而助神矣之項氏曰天道雖幽可/闡之以示乎人人事雖顯可推 以合乎天明可以酬
酢事物之冝幽可/以賛出鬼神之命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
乎集解程子曰知變之道則知神之所為也合與上文/相連不合在下董 朱子曰變化之道即上文
[012-74a]
數法是也皆非人之所能為故夫子嘆之而門人加子/曰以别上文也 此第九章言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
卦之法然亦略矣意其詳具於太卜筮人之/官而今不可考耳其可推者啓䝉備言之附録朱子/語銖
問陽化為陰陰變為陽者變化也所以變化者道也道/者本然之妙變化者所乗之機故陰變陽化而道无不
在兩在故不測故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不審可如此看否先生荅云亦得之銖纂註南/軒
張氏曰變者不能自變有神以變之化者不能自化有/神以化之故知變化之道者疑若窺測其妙也 游氏
曰春作夏長秋斂冬藏皆神之所為也神之所以異於/人為者以其從道而已此四時所以不忒也 雙湖先
生曰此章首論天地之數次論蓍策之數末論卦畫之/數天地數之原也蓍策數之衍也卦畫數之鍾聚也葢
至於卦畫足以濟生人之用矣故始之以成變化而行/鬼神明數之體段原於天地者將必有如是之功用終
[012-74b]
之以變化之道神之所為明數之功用達於蓍卦者原/其初已有如是之體段也變化之道即成變化之事揲
蓍中老陽變為少陰老陰變為少陽是也神之所為即/行鬼神之事卦畫既立吉凶禍福皆可得而前知所謂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是也簡編釐正之功大矣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
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
尚其占吕音訓聖人之道陸氏曰明僧紹作君子之道/以言今本下三句皆有以字陸氏曰下三句无
以字一本/四句皆有集解朱子曰四者皆變化/之道神之所為者也附録朱子語易有/君子之道四
至精至變則合做兩箇是它裏面各有這箇淵問以言/者尚其辭以言是取其言以明理斷事如論語上舉不
恒其德或承之羞之類否曰是學蒙劉礪問以制器者/尚其象曰這都難說如取諸離益不是先有見乎離而
[012-75a]
後為綱罟先有見乎益而為耒耜之屬聖人亦只是見/魚鱉之屬欲有以取之遂做一箇物事去攔截它須得
耕種見地土硬遂做一箇物事去剔起它却合扵離之/象合於益之意又曰有取其象者有取其意者賀孫問
以卜筮者尚其占卜用龜亦使易占否曰不用只是文/勢如此 問以言以動以制器以卜筮這以字是指以
易而言否曰然又問辭占是一類變象是一類動制是/一類所以下文至精合辭占說至變合變象說曰然占
得辭是一類者曉得辭方能知得占若與說話曉得它/言語方見它胷中底藴變是事始象是事之已形者故
亦是一類/也並學蒙纂註南軒張氏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故指/其所之者易之辭也以言者尚之則言
无不當矣化而栽之者易之變也以動者尚之則動无/不時矣象其物冝者易之象也制器者象之則可以盡
創物之智極數知來者易之占也卜筮者尚之則可以/窮先知之神 龍氏仁夫曰四者皆是用易然有言動
[012-75b]
時取用者有制器卜筮時取用者四句惟尚變難通變/雖在辭象占之外實不出辭象占之間凡舉動必合易
之變唯心與/理會者能之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
言其受命也如響无有逺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
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吕音訓嚮今本作響陸氏曰許兩/反又作響晁氏曰案嚮古文響字
與陸音/預下同集解程子曰言所以述理以言者尚其辭謂於/言求理者則存意於辭也以動者尚其變
動則變也順變而動乃合道也制器作事當體乎象卜/筮吉凶當考乎占受命如響遂知來物非神乎曰感而
通求而得精之至也之朱子曰此尚辭尚占之事言人/以蓍問易求其卦爻 辭而以之發言處事則易受人
之命而有以告之如響之應聲以決其未來之吉凶也/以言與以言者尚其辭之以言義同命則將筮而告蓍
[012-76a]
之語冠禮筮日宰/自右賛命是也附録程子語卜筮之能應祭祀之能/亨亦只是一箇理蓍龜雖无情
然所以為卦而卦有吉凶莫非是此理以其有是理也/故以是問焉其應也如響若以私心及錯卦象而問之
便不應蓋没此理今日之理與前日已定之理只是一/箇理故應也大臨 朱子語問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
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曰此是說君子作事問/於蓍龜言是命龜受命如響龜受命也抱龜南面是也
謨問焉而以言若以上下文義推之而以言則是命筮/之辭古人亦大段重筮但而以言三字義拗若作以易
之言如所謂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占/只是以其言言又於上下文不順學蒙纂註張子曰易/无思无為
受命乃如響又曰此言易之為書也至精者謂聖人窮/理極盡精微處也 耿氏曰物之來者逺在八荒之上
深在六極之下吾能知之則/天地之鑑也萬物之照也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
[012-76b]
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
變其孰能與於此吕音訓參陸七南反錯陸七各反綜/陸宗統反天地陸氏曰一本作天下
晁氏曰王昭素云諸本多作下/之文陸氏曰虞陸績本作之爻集解朱子曰此尚象之/事變則象之未定
者也參者三數之也伍者五數之也既參以變又伍以/變一先一後更相考覈以審其多寡之實也錯者交而
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緫而挈之一低一昻之謂/也此亦皆是揲蓍求卦之事葢通三揲兩手之策以成
陰陽老少之畫究七八九六之數以定卦爻動静之象/也參伍錯綜皆古語而參伍尤難曉案荀子云窺敵制
變欲伍以參韓非曰省同異之言以知明黨之分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又曰參之以此物伍之以合參
史記曰必參而伍之又曰參五不失漢書/曰參伍其賈以類相準此足以相發明矣附録朱子語/問參伍
[012-77a]
以變先生云既三以數之又伍以數之譬之三十錢以/三數之看得幾箇三了又以五數之看得幾箇五兩數
參合方可看得箇成數曰也是如此或問也不獨是以/數筭大㮣只是參合底意如趙廣漢欲問馬先問牛便
只是以彼數來參此數否曰是又曰是恁地數了又恁/地數又曰是將這去比那箇又曰是其他數猶可湊三
與五兩數自是參差不齊所以舉以為言又曰這箇是/三箇將五來比之便是多了兩箇是伍箇將三來比之
便是少了兩箇又曰兵家謂窺敵制變欲伍以參今欲/覘敵人之事敎一人探來恁地說又差一箇去探來說
得不同便將這兩人說相參看是如何以求其實所以/謂之欲伍以參易說若三箇兩是六箇便多了一箇三
箇三是九箇又少一箇三箇四又是十二箇也未是必/三箇五方是十五箇大略如此更子細看 或問錯綜
之義曰錯是往來底綜是上下㡳綜便是織機上㡳古/人下這字極子細又曰錯綜其數便又是七八九六九
[012-77b]
對八便是東西相錯六上生七為陽九下生八為陰便/是上下為綜義剛錯綜是兩樣錯是往來交錯之義有
迭相為用之意綜者條而理之也如機上織底綜一箇/上去一箇下來陽上去做陰陰下來做陽如綜相似淵
揲蓍本无參數五數之法只言交互參考皆有自然之/數如三三為九三二為六之類雖不用以揲蓍而推考
變通則未嘗不用也謨參以三數之也伍以五數之也/如云什伍其民如云或相什伯非直為參與伍而已也
蓋紀數之法以三數之則遇五而齊以五數之則遇三/而㑹故荀子曰至以類相準見集解皆其義也易所謂
參伍以變者蓋言或以三數而變之或以五數而變之/前後多寡多相反復以不齊而要其齊如河圖洛書大
衍之數伏羲文王之卦厯象之日月五星章蔀紀元是/皆各為一法不相依附而不害其相通也錯綜之義沙
隨得之然錯綜自是兩事錯者雜互之也綜者條而理/之也參伍錯綜又各是一事參伍所以通之其冶之也
[012-78a]
簡而疎錯綜所以極之其治之也繁而密僴荀子說參/伍處楊倞解之為詳漢書所謂欲問馬先問牛參伍之
以得其實綜如織綜之綜大抵陰陽奇偶變化无窮天/下之事不出諸此成天地之文者若卦爻之陳列變態
者是也定天下之象者物象皆有定理足以經綸天下/之事也人傑本義云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
問莫是揲蓍之左揲右右揲左否曰不特此如乾對坤/坎對離自是交錯綜者緫而挈之且以七八九六明之
六七八九便是次序然而七是陽六壓他不得便當挨/上七生八八生九九又須挨上便是一低一昻學蒙
纂註程氏曰易之為書十有八變而成六爻故參以變/所以畫乾坤相雜之文葢錯其數而通之也五位
相得而有合故伍以變所以行乎卦爻之間蓋綜其數/而極之也經曰八卦相錯則參以變者可知織者之用
綜葢以經相間而低昻之如天一地二之類是也則伍/以變者可知 朱氏曰參伍以變者縱横十五天地五
[012-78b]
十有五之數也錯之為六七八九綜之為三百六十通/六七八九之變則剛柔相易遂成天地之文極五十有
五之數則剛柔有體遂定天下之象非成文不足以成/物非受象不足以制器變之又變謂之至變 雙湖先
生曰案楊倞荀子註伍參猶雜也使間諜或參之或伍/之於敵間而盡知其事史記引周書曰必參而伍之註
三卿五大夫/欲更議也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集解朱子曰此四者之體所/以立而用所以行者也
易指蓍卦无思无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體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動静亦如此附録程/子
語老子曰无為又曰无為而无不為當有為而以无為/為之是乃有為為也聖人作易未嘗言无為惟曰无思
也无為也此戒夫作為也然下則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動静之理未嘗為一偏之說矣酢寂然
[012-79a]
不動感而遂通者天理具備元无少欠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何曽動來因不動故言寂然
雖不動感便通感非自外來也大臨寂然不動萬象森/然已具在感而遂通感則只是自内感不是外面將一
件物來感于此也入關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此只言/人分上事若論道則萬理皆具更不說感與未感入關
録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寂然不動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荅大臨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以其寂然不動小則事物之至大則无時而不感良/佐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无
之間者幾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誠神幾曰/聖人遺書 朱子語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忠也
敬也立大本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恕也義也行達道/也荅張敬夫易无思也无為也易是箇无情底物事故
寂然不動占之吉凶善惡隨時著見乃感而遂通也時/舉陳厚之問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曰寂然是體感是用
[012-79b]
當其寂時理固在此必感而後發如仁感為惻隱未感/時只是仁義感為羞惡未感時只是義可學問胡氏說
多指心作已發曰便是錯了縱使已發感之體固在所/謂動中未嘗不静如此則流行發見而卓然有不可移
今只指作已發一齊无本了終日只得奔波急迫大錯/了可學看來寂然不動衆人皆有是心至感而遂通處
獨聖人能之衆人却不然葢它雖具此心未發時已自/汨亂了思慮紛擾夢寐顛倒可見若无聖人操存之道
至感發處如何㑹得如聖人中節㝢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與窮理盡性以主扵命本只是說易不是
說人諸家皆是借來就人上說亦通閎祖感而遂通感/著它卦卦便應它如人來問底善便與說善來問底惡
便與說惡所以先儒說道潔静精微這般句說得有些/意思淵凡言易者多只是指蓍卦而言蓍卦何嘗有思
有為但只是扣着便應无不通所以為神耳非是别有/至神在蓍卦之外也荅呂祖儉人之一身知覺運用莫
[012-80a]
非神之所為則心者固所以主於身而无動静語黙之/間者也然方其静也事物未至思慮未萌而一忙渾然
道義全具其所謂中是乃心之所以為體而寂然不動/者也及其動也事物交至思慮萌焉則七情迭用各有
攸主其所謂和是乃心之所以為用感而遂通者也然/性之静也而不能不動情之動也而必有節焉是則心
之所以寂然感通周流貫徹而體用未始相離也又曰/方其存也思慮木萌而知覺不昧是則静中之動復之
所以見天地之心也及其察也事物紛糾而品節不差/是則動中之静艮之所以不獲其身不見其人也有以
主乎静中之動是以寂而未嘗不感有以察乎動中之/静是以感而未嘗不寂寂而常感感而常寂此心之所
以周流貫徹而无一息之不仁也荅敬夫易曰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何也曰无思
慮也无作為也其寂然者无時而不感其感通者无時/而不寂也是乃天命之全體用之一源流行而不息者
[012-80b]
疑若不可以時處分矣然於其未發也見其感通之體/於其已發也見其寂然之用亦各有當而實未嘗分焉
故程子曰中者言寂然不動者也和者言感而遂通者/也然中和以情性言者也寂感以心言者也中和蓋所
以為寂感/也雜著纂註楊氏時曰惟无思惟足以感通天下之/故而謂无思土木可乎此非窮神知化
未足與議也鐘吕氏曰寂然之中天機常動感應之際/本原常静洪 在簴叩與不叩鳴未嘗已寳鑑在手照
與不照明未嘗息不張子曰一故神譬之人身四體皆/一物故觸之而无 覺此所謂感而遂通不疾而速不
行而/至也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吕音訓研陸氏/曰蜀才作揅幾
陸氏曰如字本或作機/鄭云機當作幾幾微也集解朱子曰研猶審也幾微也/所以極深者至精也所以
研幾者/至變也附録朱子語問如何是極深曰聖人都曉得至/深難見底道理都就易中見得問如所謂
[012-81a]
幽明之故死生之說鬼神之情狀之類否曰然問如何/是研幾曰便是研磨出那幾微處且如一箇卦在這裏
便有吉凶有悔吝幾微毫釐處都研出來又問如此說/正與本義所謂所以極深者至精也所以研幾者至變
也正相發明曰然道夫易便有那深有那幾聖人便用/極出那深研出那幾研是研磨到底之意詩書禮樂皆
是說那已有底事惟是易說那未有底事研幾是不待/他顯著只在那茫昧時都處置了淵知至如極深能慮
便是研幾夔孫知至能慮/與極深研幾句略相似董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
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集解朱子曰所以通志而/成務者神之所為也附録程子語神无速亦无至/須如此言者不如是不
足以形容故也絢若朱子語深是幽深通是開通人所/以閉塞只為它淺 是深後便能開通人志道理若淺
[012-81b]
如何開通得人所謂通天下之志亦只似開物相似所/以下一句也說箇成務易是說那未有底六十四卦皆
是如此淵深就心上說幾就事上說幾便是有那事了/雖是微畢竟是有深在心甚𤣥奥幾在事半微半顯通
天下之志猶言開物開通其閉塞故其下對成務淵極/出那深故能通天下之志研出那幾故能成天下之務
淵問惟深也惟幾也惟神也此是說聖人能如此否曰/此是說聖人亦是易如此若不深如何通得天下之志
又曰它恁黒窣地深疑若不可測然其中却事事有又/曰事事都有一箇端緒可尋又曰各有箇路脉線索在
裏面所以曰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研者便是研窮/它或問幾曰這便是周子所謂動而未形有无之間者
也學蒙所謂通天下之志者通是開通之意葢當時之/民遇事多閉塞不知所為故聖人作易示以此理敎它
恁地做便㑹吉如此做便㑹凶必恁地則吉而可為如/此則凶而不可為所謂通天下之志開物亦只是如此
[012-82a]
纂註楊氏萬里曰天下之理惟疾故速惟行故至未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也葢不如是不足以為神
也然則聖人之神果何物也心之精也豈惟心之能神/哉物理亦有之銅山東傾而洛鐘西應豈惟物理哉人
氣亦有之其母齧指而其子心動此一物之理一人之/氣相應相同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也况聖心之神
乎是故範圍天地而一念不踰時經緯萬方而半武不/出户豈假疾而後速行而後至何為其然也心之神也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集解朱子曰此/第十章承
上章之意言易/之用有此四者附録朱子語變化之道莫非神之所為/也故知變化之道則知神之所為
矣易有聖人之道四焉所謂變化之道也觀變玩占可/以見其精之至矣玩辭觀象可以見其變之至矣然非
有寂然感通之神則亦何以為精為變而成變化之道/哉此變化之道所以為神之所為也所以極深者以其
[012-82b]
精也所以研幾者以其變也極深研幾所以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以其神也此又覆明上文之意復以易有
聖人之道四焉者結之也或曰至精至變皆以書言之/矣至神之妙亦以書言可乎曰至神之妙固无不在詳
考之文意則實亦以書言之也所謂无思无為寂然不/動云者言在册象在畫蓍在櫝而變未形也至於玩辭
觀象而揲蓍以變則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矣推而極於/天地之大反而驗諸心術之微其一動一静循環始終
之際至神之妙亦如此而已矣鳴呼此其/所以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與精變神說纂註項氏曰/四者雖
云辭變象占而其下文所諭則皆占也自是以君子將/有為也至天下之至精言所占之事也自參伍以變至
天下之至變言占之法也自易无思也至天下之至神/言占之理也凡占之法有數有變毎爻三揲為三變每
揲有象兩象三象四時象閏象再閏為五小變此參伍/以變也三揲之奇分而計之則得三少三多一少兩多
[012-83a]
一多兩少之數去三揲之奇以左右手之正策合而計/之則得四九四六四七四八之數此錯綜其數也錯謂
分而間之綜謂合而綜之此兩句止論一爻之法通六/爻之變得十有八遂成初二三四五上以為剛柔相雜
之文極六爻之數得七八九六遂定重單交拆以為内/外兩卦之象此兩句成卦之法故曰此言占法也蓍之
變策之數爻之文卦之象皆寂然不動之物初不能如/人之有思亦不能如人之有為皆純乎天者也及問焉
而以言則其受命也如響无有逺近幽深逐知來物則/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皆同乎人者也故曰此言占理也
至精至變至神易之體也惟深惟幾惟神易之用也故/曰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立此一句以承上體
起下用也物情難盡惟精於占者能極逺近幽深之情/而繫其辭故雖深而无不至也事變至微人所易忽惟
明於變者能推分合錯綜之文而見其象故雖微而无/不察也至於神則无所用其力矣研極之至義精用利
[012-83b]
以至於神此則夫子耳順心從之事非於深幾之外復/有所謂神也或指精變深幾為四者精主占而言深則
占之辭變主變而言幾則變之象亦不出於四事也自/將有為以下専論占一事猶以四道終之者占則有辭
變則有象舉其一則/四事皆在其中矣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
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
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吕音訓夫易開物陸/氏曰一本无夫易二
字開王肅作闓音同冒陸氏曰/莫報反覆也斷陸丁亂反下同集解朱子曰開物成務/謂使人卜筮以知
吉凶而成事業冒天下之道謂卦/爻既設而天下之道皆在其中附録程子語開物成/務有濟時之才
酢書朱子語夫易何為者也至以斷天下之疑此言易/之 其用如此易說問開物成務者上古之時民淳俗
[012-84a]
朴風氣未開於天下事全未知識故聖人立龜與之卜/作易與之筮使之趨吉避害以成天下之事故曰開物
成務物只是人物務只是事務冒只是罩得天下許多/道理在裏出不得它箇道夫問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
道是易之理能恁地而人以之卜筮又能開物成務否/曰然學䝉易本欲定天下之志斷天下之疑不是要說
道理也謨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此是說蓍龜若不指蓍龜何以言通之定之斷之必
大聖人作易敎它占吉則為凶則否所謂通志定業斷/疑者則此也 讀繫辭者須見得如何是開物如何是
成務如何是冒天下之道須要就卦中一一見得許多/道理然後可讀繫辭也葢易之為書大抵皆因卜筮以
設敎逐爻開示吉凶包括无遺如將天下許多道理包/藏在其中故曰冒天下之道繫辭自大衍以下皆是說
卜筮事若不曉它盡是說爻變中道理則如所謂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之類有何憑着今人說易所以不將卜
[012-84b]
筮為主者只是怕小却這箇道理故憑虛失實茫昧臆/度而已殊不知由卜筮而推上通鬼神下通事物精及
於无形麤及於有象如包罩在此隨取隨得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者又不待卜而後
見只是體察便自見吉凶之理謨易本為卜筮而作古/人淳質初无文義故畫卦爻以開物成務故曰夫易何
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
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此易之大意在此謨纂註
張子曰物凡物也務事也開明之也成處之也事无大/小不能明則何由能處雖至麤至小之事亦莫非開物
成務譬如不深耕易耨則稼穡烏得而立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是則開物成務
者必也有濟時之才不朱氏曰萬物在天地間不離五/十有五之數聖人雖 言其能逃乎然則易之為書何
[012-85a]
為者也物有理易則開之事有時易則成之聖人冐天/下之道所謂易者如斯而已者也冒天下之道日月所
照霜露所隊舟車所至凡有血氣者必待此道而後覆/冒關子明曰象生有定數吉凶有前期變而能通則治
亂有可易之理天命人事其同歸乎故聖人以此通天/下之志謂其極深也以此定天下之業謂其成務也以
此斷天下之疑謂/其受命如響也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
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聦明
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吕音訓蓍陸音尸圓陸氏曰本/又作貟音同晁氏曰案貟古文
以知陸音智下知以叡知皆同易陸氏曰以䜴反韓音/亦謂變易貢陸氏如字告也京陸績虞作工荀作功洗
[012-85b]
陸氏曰劉瓛悉殄反盡也王肅韓悉禮反京荀虞董張/蜀才作先晁氏曰石經作先心案先古文冼字藏陸氏
曰如字劉作臧善也晁氏曰案篆无臧字劉訓誤爾殺/陸氏曰馬鄭王肅干所戒反師同徐所例反陸績韓如
字晁氏曰鄭虞云不意/殺也夫陸音符下同集解朱子曰圎神謂變化无方/方知謂事有定理易以貢
謂變易以告人聖人體具三者之德而无一塵之累无/事則其心寂然人莫能窺有事則神知之用隨感而應
所謂无卜筮而知吉凶也神武/不殺得其理而不假其物之謂附録程子語安有識得/易後不知退藏於
密密是用之源聖人之妙處河南語録退藏於密密是/甚入關録生生之謂易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
毁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矣易畢竟是/甚又指而言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聖人示人之
意至此深且明矣終无人理㑹易者此也密也是甚物/人能至此深思當自得之絢知不専為藏往易言知來
[012-86a]
藏往主蓍卦而言入關録卦朱子語蓍以七為數故七/七四十九而屬陽是未成 時所用未有定體故其德
圓而神所以知來卦以八為數故八八六十四而屬陰/是因蓍之變而成已有定體故其德方以知所以藏往
荅何鎬蓍之德圎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是變易以告人貢字只作告字說但上面神字知字
下得重不知此字又却下得輕却曉不得學蒙聖人之/心渾只是圎神方知易貢三箇物事更无别物一似洗
得來潔静了淵聖人以此洗心此字指蓍卦之德六爻/之義而言洗心言聖人玩此理而黙契其妙也荅王遇
退藏於密時固不用這物事吉凶與民同患也不用這/物事用神而不用蓍用知而不用卦全不犯手退藏於
密是不用事時到它用事也不犯手事未到時先安排/在這裏了事到恁地來恁地應淵聖人以此洗心退藏
於密是以那易之理來洗濯自家心了更没些私意小/智在裏許聖人便似那易了不假卜筮而知吉凶所以
[012-86b]
說神武而不殺這是有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又說箇/齋戒以神明其德皆是得其理不假其物淵一卦之中
凡爻辭所載皆具已著底道理此藏往也占得此爻却/因已見底道理以推未來之事便是知來必大神以知
來如明鏡然事物來都看見知以藏往只是見在有底/事他都識得又曰都藏得在這裏面又曰如揲蓍然當
其未揲也都不知成卦了則事都絣定在上面了便是/藏往聖人於天下自是所當者摧所向者伏然而他都
不費手脚這便是神武不殺學蒙蓍之德以下三句蓍/與卦以德言爻以義言但只是具這箇道理在此而已
所謂以此冼心者心中渾然此理别无它物退藏扵密/只是未見於用所謂寂然不動也下文說神以知來便
是以蓍之德知來知以藏往便是以卦之德藏往洗心/退藏言體知來藏往言用然亦只言體用具矣而未及
使出來處到下文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方發揮許多道/理以盡見於用也然前段必結之以聦明叡知神武而
[012-87a]
不殺者只是譬喻蓍龜雖未用而神靈之理具在猶武/雖殺人底事聖人却存此神武而不殺也謨是故蓍之
德至殺者夫此言聖人所以作易之本也蓍動卦静而/爻之變易无窮未畫之前此理已具於聖人之心矣然
物之未感則寂然不動而无朕兆之可名及其出而應/物則憂以天下而圎神方知者各見於功用之實聦明
叡知神武而不殺言其/體用之妙也荅張敬夫纂註張子曰圎神故能通天下/之志方知故能定天下之
業易貢故能斷天下之疑易書成三者備民患明聖人/得以洗濯其心而退藏於密矣又曰吉凶可以正勝非
聖人之患也又曰開物於幾先故曰知來明憂患而弭/其故故曰藏往又曰示人吉凶其道顯矣知來藏往其
德行神矣語蓍龜之用也神武而不殺神之大者使懼而不犯/神武者也 孔氏曰吉凶同患者凶雖民之所患吉亦民之所
患也既得其吉又患其凶故老子寵辱若驚也斷項氏/曰自子曰夫易何為者也至定之以吉凶所以 也朱
[012-87b]
子合為一大章専言卜筮之事而其間節目有四第一/節自夫易何為者也至神武而不殺者夫統言易中有
蓍卦爻三德章首先設問荅次以是故發辭開物者知/其未然也陽之始物也成務者定其當然也陰之終物
也天下之始終皆備於此書之内矣是故聖人用之以/通人之志所謂開物也以定人之事所謂成務也以決
人之疑即志與事之決也此三者皆蓍卦爻之所能也/是故蓍用七故其德圎卦用八故其德方爻用九六故
其義易貢蓍開於无卦之先所以為神卦定於有象之/後所以為知爻決之先者也所以為貢聖人以此三者
洗心以存其神退藏以定其體同患以賛其決故其知/幾即神之開物也其畜德則知之成務也此所謂聦明
叡知也其斷吉凶即神武之決也其與民同患即不殺/之仁也古之人有能備是德者即伏羲聖人是也故自
此以下始言建/立卜筮之人焉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
[012-88a]
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齊音訓/ 陸側
階反其德夫陸氏曰荀虞顧絶句/衆皆以夫字為下句一本无夫字集解朱子曰神物謂/蓍龜湛然純一
之謂齊肅然警惕之謂戒明天道故知神物之可興察/民故故知其用之不可不有以開其先是以作為卜筮
以敎人而於此焉齊戒以考其占使/其心神明不測如鬼神之能知來也附録程子語易要/玩索齊戒以
神明其德夫絢聖人齊戒敬也以神明其德惡人齊戒/示敬也故可以事上帝光庇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絢是朱子語問天之道/便是民之故否曰到得極處固只 一箇道理看時須
做兩處看方看得周匝无虧欠處問天之道只是福善/禍淫之類否曰如陰陽變化春何為而生秋何為而殺
夏何為而暑冬何為而寒皆要理會得問民之故如君/臣父子之類否曰故只是事凡民曰用皆是若只理㑹
[012-88b]
得民之故却理會不得天之道便即民之故亦未是在/到得極時固只是一理要之須是都理㑹周匝始得道
夫問明察之義有淺深否曰察深於明明只是大槩明/得這道理耳孟子所言明察與易明於天道察於民故
同去偽問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曰聖人見/得天道知得人事都是這箇道理看見蓍龜之靈都包
得這道理於是作為卜筮使民因卜筮皆知得道理都/在這裏面了學蒙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此言有以開民
使民都知前時民昬塞吉凶利害是非都不知因這箇/開了便能如神明然此使是神明其德又曰民用之則
民神明聖人用之則自神明其德淵齊戒敬也聖人无/一時一事而不敬此特因卜筮而言尢見其精誠之至
如孔子所慎齊戰疾之意也答敬夫聖人於卜筮其齊/戒之心虛静純一戒謹恐懼却只是退聽於鬼神學蒙
便是聖人也要神明這箇本是一箇靈聖底物事自家/齊戒便㑹靈聖不齊戒便不靈聖古人所以七日戒三
[012-89a]
曰齊義剛設為卜筮以為民之嚮導聖人於此又要以/卜筮而齊戒以神明其德顯道神德行便似這神字猶
言凶吉若有神陰相之相似都不是自家做得却都若/神之所為學蒙是以明於天之道至以前民用此言作
易之事也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此言用易之/事也荅敬夫是以明於天之道以下言敎民卜筮之事
而聖人亦未嘗不敬而信之以神明其德也葢蓍之德/圎而神以下却是從源頭說却未是說卜筮 聖人之
心自有易之三德故渾然是此道理不煩用一毫之私/便是洗心即是退藏於密所謂密者只是它人自无可
捉摸處便是寂然不動處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皆已具此理但却未用於蓍龜故曰古之聦明
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神武不殺之言只是譬喻謂聖/人已具此理却不犯手耳明於天之道以下方說蓍龜
乃是發用處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葢聖人既具此理又/將此理就蓍龜上發明出來使民亦得前知而用之也
[012-89b]
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德則聖人之德又即卜筮/以神明之聖人自有此理亦用蓍龜之理以神明之必
大但方其退藏而與民同患之用已具及其應變則又/以齊戒而神明其德此則非聖人不能與荅蔡李通洗
心聖人玩辭觀象理與心會也齊戒聖人觀變玩占臨/事而敬也荅何鎬聖人此心虚明自然具衆理卦爻許
多不是安排對副與人看是甚人來自然撞着易如此/聖人也如此所以說个蓍之德卦之德明其德淵明道
變舉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一句雖不是本文/意思要之意思自好道夫湛然純一之謂齊肅然警惕
之謂戒玩此則知所以神明其德之意也胡叔器問齊/戒只是敬否曰也是敬但齊較詳扵戒到湛然純一時
那肅然警惕/也无了義剛纂註張子曰言天之變遷禍福之道由民/逆順取舍之故故作易以先之 柴
氏曰齊戒以致其誠以自神明其德人心誠則神神則/與理无間斷 項氏曰此第二節言始立蓍筮之人以
[012-90a]
是以發辭惟其聦明叡知也是以明於天道之逺而察/於民事之近惟其神武不殺也是以建立蓍策以開斯
民占決之用聖人又以卜筮之法所以齊心而戒事問/之於神而貢之於明者以自齊戒以自神明其齊則洗
心也其戒則藏密也其神明其德則與民同患也自/此以卞遂言畫爻布卦之法以見神明其德之事也
故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
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
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吕音訓闔陸胡臘反闢/陸婢亦反見陸賢遍反
朱子曰闔闢動静之機也先言坤者由静而動也乾/坤變通者化育之功也見象形器者生物之序也法
者聖人修道之所為而神/者百姓自然之日用也附録程子語闔闢便是易一/闔一闢謂之變羅氏拾
[012-90b]
遺真元之氣氣之所生不與外氣相雜但以外氣函養/而已若魚在水魚之性命非是水為之但必水涵養魚
乃得生爾人居天地氣中與魚在水无異至於飲食之/養皆是外氣涵養之道出入之息者闔闢之機而已所
出之息非入之氣但真元自能生氣所入之氣止當闔/時隨之而入非假此氣以助真元也精義 未子語闔
闢乾坤理與事皆如此書亦如此這箇則說理㡳意思/多淵問易中多言變通之意如何曰處得恰好處便是
通問往來不窮謂之通如何曰處得好便不窮不通便/窮道夫見乃謂象只是說動而未形有无之間者幾底
意思幾雖是未形然畢竟是有箇物了淵問闔戸謂之/坤一段只是這一箇物以其闔謂之坤以其闢謂之乾
以其闔闢謂之變以其不窮謂之通以其發見而未成/形謂之象以其成形則謂之器聖人修明以立敎則謂
之法百姓日用則謂之神曰是如此又曰利用出入者/便是人生日用都離它不得又曰民之於易隨取而各
[012-91a]
足易之於民周徧而不窮所以謂之神/所以謂之活潑潑地便是這處學蒙纂註朱氏曰坤/自夏至一
陰右行萬物由之而入故曰闔户乾自冬至一陽右行/萬物從之而出故曰闢戸又曰无闔則无闢无静則无
動此歸藏所以先坤歟羣徐氏曰天道流行有動有静/猶戸之闔闢陽之嘘也 蟄由是而作是謂之乾陰之
翕也羣動由是而息是謂之坤先坤後乾陰陽之義也/ 余氏曰户一而已闔斯為坤闢斯為乾且闔且闢為
變可往可來為通見此户之象也户則器也制之於棟/字之初者法也千萬世由之而不能離者神也皆言户
也知户之說則知乾坤之說聖人偶有觸於一物而發/明乾坤之妙如此知此者謂之知易觀天地則圖書與
得諸此戸无異也先儒觀兔及斷公事之說亦然温張/子曰夫氣本一所以為陰陽者闔闢而已氣闢則 燠
發生闔則收斂肅殺但一體二用不可以二物分之分/之則闔闢之機露而生生之用息矣又曰闔闢二機无
[012-91b]
時止息則陰陽二氣安得而離陽極則陰生陰勝則陽/復消長陵奪无俄頃之問此天道之所以運行不息入
于地道則為剛柔入于人道則為仁義才雖三而道則/一體雖兩而用則一 項氏曰第三節言畫卦布爻之
法以是故發辭闔户謂之坤言畫偶爻也凡偶皆屬陰/闢户謂之乾言畫奇爻也凡奇皆屬乾一闔一闢謂之
變六畫既成剛柔相雜言成卦也往來不窮謂之通九/六之動交相往來言之卦也皆自神而明之也案其迹
而言見於蓍策謂象形於卦爻謂器制用之謂卜筮之/法可謂明矣究其用言之枯莖敗槧而内外静作之務
皆資於利用王公皁𨽻之人皆用以決疑極深研幾其/妙如此豈非天下至神乎此自明而神也此下復推明
制作/之本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
吕音訓大/陸音泰集解朱子曰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陰陽之變大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
[012-92a]
為一畫以分陰陽四象者次為二畫以分太少八卦者/次為三畫而三才之象始備此數言者實聖人作易自
然之次第有不假絲毫智力而成者/畫卦揲蓍其序皆然詳見序例啓蒙附録程子語范文/甫問四象曰
左右前後楊中立問四象曰四方時氏拾遺間朱子語/易者陰陽之變太極其理也真氏記天地之 只有動
静兩端循環不已更无餘事此所謂易而其動其静必/有所以動静之理焉是則所謂太極也董易有太極是
生兩儀即所謂易也但倒說此一句故曰易有太極砥/太極十全是具一箇善若三百八十四爻中有善有惡
皆陰陽變化後方有八卦列於六經為萬世文字之祖/荅呂伯恭易有太極便是下面兩儀四象八卦自三百
八十四爻緫為六十四自六十四緫為八卦自八卦緫/為四象自四象緫為兩儀自兩儀緫為太極以物論之
易之有太極如木之有根浮圖之有頂但木之根浮圖/之頂是有形之極故周子曰无極而太極是它說得有
[012-92b]
功處然太極之所以為太極却不離乎兩儀四象八卦/如一陰一陽之謂道指一陰一陽之謂道固不可而道
則不離乎陰陽也必大周子康節說太極是和陰陽衮/說易中便擡起說周子言太極動而生陽静而生陰動
時便是陽之太極静時便是陰之太極葢太極即在陰/陽裏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則先從實理處說若說其
生則俱生太極依舊在陰陽裏但言其次序須有這實/理方始有陰陽也其理則一雖然自見在事物而觀之
則陰陽函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謹兩儀者兩箇/儀象也非是指天地之形而言伏羲初畫陰陽指言此
二畫為陰陽之象故曰兩儀也砥龜山過黄亭詹季魯/家季魯問易龜山取一張紙畫箇圈用墨塗其半云這
便是易此說最好只是一陰一陽做出許多般樣顯子/闔闢往來乃是易之道易有太極則承上文而言所以
往來闔闢而无窮者以其有是理耳有是理則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兩而生四四而生八至於八則三
[012-93a]
變相因而三才可見故聖人因之畫為八卦以形變易/之妙而定吉凶至此然後可以言書耳荅蔡季通太極
兩儀四象八卦者伏羲所畫八卦之法也說卦天地定/位至坤以藏之以前伏羲所畫八卦之位也帝出乎震
以下文王即伏羲已成之卦/而推其義類之辭也木之纂註南軒張氏曰易者生/生之妙而太極者所
以生生者也不程氏珙曰太者至大而无所不包極者/至極而无所 備太極之道大化同流屈信消長萬類
一本至理兼該莫不包舉而悉備也天地之所以為天/地人物之所以為人物皆本於太極自然之理周子曰
无極而太極也蓋謂是理至神至妙動静互根陽變陰/合循環无始焉有終極形而上者之謂也易曰天地絪
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故物物各具一太極/而萬物同此一太極也 真氏曰案古書言太極自易
之外如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
[012-93b]
道强名之曰大佛氏因之亦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夫太極理而已矣二氏乃
以物言可乎又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曰夫道有情有性无為无形可𫝊而不可見自
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髙在太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
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列子曰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凡此皆指太極而言也朱子嘗荅學者
曰太極之義正謂理之極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後次序之可言故曰易有太極則是太極乃在陰陽之
中而非在陰陽之外也今以乾坤未判大衍未分之時/論之恐未安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今
論太極而以天地未分元氣合而為一者言之亦恐未/安也有是理即有是氣理一而己氣則无不兩者故易
曰太極生兩儀而老子乃謂道先生一而後乃生二則/其察理亦不精矣朱子所辨可謂有功於學者大抵自
[012-94a]
周子以前凡論太極皆以氣言莊子以道在太極之先/所謂太極乃是指作天地人三者氣形已具而渾淪未
判者之名而道又别是一懸空底物在太極之先則道/與太極為二矣不知道即太極太極即道以其通行而
言則曰道以其極致而言則曰極又何嘗有二邪若列/子渾淪之云漢志函三為一之說所指皆同倘非周子
啓其秘而朱子又闡而明之孰知太極之為理而非氣/也哉或謂古書有所謂太一有所謂太易太初太始太
素其與太極同乎異乎曰太一者即太極之異名也禮/曰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以其極至則曰極以其
无二則曰一所謂名殊而義一者也若所謂太易未見/氣太初氣之始太始形之始太素質之始也則以氣形
質言之而非指乎此理/矣不必引以為類也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集解
朱子曰有吉有/凶是生大業附録朱子語卦畫既立便有吉凶在裏/蓋是陰陽往來交錯於其間時則
[012-94b]
有消長之不同長者便為主消者便為客事則有當否/之或異當者便為善否者便為惡即其主客善惡之辨
而吉凶見矣故曰八卦定吉凶吉凶既決定而不差則/以之立事而大業自此生矣此聖人作易敎民卜筮以
開天下之愚以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事者如此賀孫纂註項氏曰自太極以至/末章為第四節極言
聖人制作之本然制作之本有三易有太極以下六句/言成器之所由立天生神物以下四者為易書之所由
作好雙湖先生曰案項氏分節目/甚 但其間語未盡純難全纂爾是故法象莫大乎天
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髙莫大
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
賾索隱鈎深致逺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012-95a]
莫大乎蓍龜吕音訓縣陸音𤣥探陸吐南反賾陸氏曰/九家作册亹陸亡偉反莫善乎蓍龜今本
作莫大陸氏曰/本亦作莫大集解朱子曰富貴謂有天下履帝位立/下疑有闕文亹亹猶勉勉也疑則
怠決/故勉附録朱子語賾是雜亂不是妙字本從口是喧闡/意從臣亦然學蒙問定吉凶成亹亹莫大乎
蓍龜如何曰人到疑而不能决處便放倒了不肯向前/既得卜筮知其吉凶自然勉勉住不得則其所以亹亹
者是卜筮成之也必大易占不用/龜而每言蓍龜皆具此理也董纂註柴氏曰六者莫/大皆易之中興
易无乎不在天地四時日月其最著者也非富貴之位/則易之道不行非聖人之作則易之用不備非蓍龜之
神則易之理不顯然易道之行豈必富貴然聖人之道/以及物為本心又下接備物致用為天下利為言故有
取於富貴也故曰廣土衆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法/徐氏曰法謂效法象謂成象萬物之生有顯有微皆
[012-95b]
象也而莫大乎天地萬物之運終則有始皆變通也而/莫大乎四時天文煥爛皆懸象著明也而莫大乎日月
崇髙以位言而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者為尤大智者創/物巧者𫐠之皆足以為利而物无不備用无不致立成
器以為天下利者惟聖人為大賾隱以物象言深逺以/事理言探之索之則賾者陳而隱者顯矣鈎謂曲而取
之致謂推而極之則深者出而逺者至矣卦爻示人者/明若觀火則有以決其吉凶而勉其有成也故曰成天
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上三言以易之在造化者言/也下三言以易之在人事者言也天地有自然之法象
非崇髙富貴位與天地並何以修道而立敎四時有自/然之變通非聖人作易變通盡利何以神化而冝民日
月之明旁燭幽遐非易之示人本隱之顯何以開物成/務是三言者各有所合也 蔡氏曰立字下當有象字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
[012-96a]
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吕音訓見/陸賢遍反
出陸如字又尺遂反下同洛陸氏曰/王肅作雒漢家以火德王故從各佳集解朱子曰此四/者聖人作易
之所由也河圖/洛書詳見啓蒙附録程子語因見賣兎者聖人見河圖/洛書而畫八卦然何必圖書只有
此兎亦可作八卦數便在中可起古之聖人只取神物/之至著者爾只如樹木亦可見數兎何以无尾有血无
脂只為是陰物大扺陽物尾長陽盛者尾愈長如雉是/盛陽之物故尾極長又其身文明今之行軍者多植尾
車上以候雨晴如天將雨則先垂向下才晴便直上安/節孔子感麟而作春秋或謂不然如何曰春秋因感麟
而作然麟不出春秋豈不作孔子之意蓋亦有素因此/一事乃作故其書之成復以此終大抵須有發端處如
畫八卦因見河圖洛書果无/河圖八卦亦須作入關録纂註朱氏曰蓍一根百莖/龜具八卦五行天地
[012-96b]
之數神物也故聖人則之天地變化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故聖人效之日月五星天象也天不言示人以象吉
凶見矣故聖人象之河圖九宮洛書五行聖人則之又/曰效之者效之以立爻之動故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動
者也象之者象也於蓍龜圖書言則之者大衍之數八/卦五行作易者則之故乾坤坎離震巽艮兌三畫之卦
爻皆合九六七八數皆十五水六火七木八金九五行/之數具焉𫝊曰聖人以蓍龜而信天地四時日月之象
數以河圖洛書而信蓍龜之象數信矣其不疑也於是/乎作易 蔡氏曰效學也象形像也變化垂象天地造
化之可考者聖人效象之而易道以明神物圖書天地/生物而備數者聖人則之而易法以著此乃作易之旨
也化雙湖先生曰神物謂蓍則之而四十九之用以行/變 謂陰陽效之而卦爻動静備象謂日月星辰循度
失度而吉凶見象之而卦爻有以斷吉凶圖書則金木/水火土生成克制數則之而卦畫方位定皆作易之本
[012-97a]
也/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
所以斷也集解朱子曰四象謂陰陽老少示謂示人以/所值之卦爻 此第十一章專言卜筮
纂註錢氏藻曰有其象亡其辭則示人以其意而已聖/人懼後世不能與知也於是繫之辭以告之定其
辭以斷之曰示則使人有所見曰告則使人有所知曰/斷則使人无所疑 朱氏曰聖人所以示人吉凶也易
於吉凶有以利言者有以情遷者有義命當吉當凶當/亨當否者一以貞勝而不顧非聖人不能定之也定之
者所以斷之告雙湖先生曰此章凡八稱聖人皆指伏/羲只繫辭以 是文王周公事首揭夫易何為者也一
句為問辭喚起一章大意而以夫易開物以下為荅辭/盡說歸卜筮其下六箇是故一箇是以皆發明卜筮事
第一箇是故說聖人以通以定以斷緫言卜筮之綱也/第二箇是以言聖人以此冼心第三箇是故言聖人以
[012-97b]
此齊戒此即卜筮以用卜筮也第五箇是故再提起易/有太極論生儀象卦之法亦揲蓍求卦之事第六箇是
故雖論天地四時日月實歸重聖人有富貴之位能致/用立器以利天下而必以蓍龜成亹亹者結之亦聖人
事也至第七箇是故四致意於聖人則之效之象之則/之而未及文王周公之辭焉故本義謂此章專言卜筮
然雖專言卜筮而伏羲畫卦之法其綱顉已備見於是/而圖書為作易之原亦因是而發焉此皆不可不知也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吕音訓又以陸氏曰鄭本作有/以晁氏曰案又古文有字今文
當作/有集解朱子曰釋大有上九爻義然在此无/所屬或恐是錯簡冝在第八章之末附録朱/子
[012-98a]
語引大有上九爻以明上文之/義或曰此一節冝在八章之末纂註朱氏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
者信也六五履信而思乎順又自下以尚賢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言此明獲天人之理然後吉无不利聖
人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合天人者也辭柴氏曰/聖人興易以示天下欲居則觀其象而玩其 動則觀
其變而玩其占捨逆取順避凶趨吉而已六十四卦中/如大有上九爻辭之順道而獲吉者多矣夫子於此再
三舉之者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辭深見人順道而行自與吉㑹之意子曰書不盡言言
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
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
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吕音訓書不盡陸如/字又津忍反下同集解朱子曰/言之所
[012-98b]
𫝊者淺象之所示者深觀奇偶二畫包含變化无有窮/盡則可見矣變通鼓舞以事而言兩子曰字冝衍其一
葢子曰字皆後人所加故有此誤如近世通書乃周子/所自作亦為後人每章加以周子曰字其設問荅處正
如此/也附録程子語言貴簡言愈多於道未必明杜元凱/却有此語云言髙則旨逺辭約則義微大率
言語須是涵養而有餘意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精/義 朱子語問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章曰立象盡意
是觀一奇一偶兩畫包含變化无窮盡設卦以盡情偽/則有一奇一偶設之於卦自是盡得天下情偽繫辭焉
便斷其吉凶變而通之以盡利此言占得此卦陰陽老/少交變因其變便有通之理鼓之舞之以盡神未占得
則有所疑既占則无所疑自然使人脚輕手快行得順/便如大衍之後言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
神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皆是鼓之舞之之意/范元裕問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聖人設問之辭曰也
[012-99a]
是如此言是不足以盡意故立象以盡意書是不足以/盡言故繫辭以盡言又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元舊
有此語又曰立象以盡意不獨聖人有這意思寫出來/自是他象上有這意設卦以盡情偽不成聖人有情又
有偽自是卦上有這情偽但今不曉那處是偽沈思久/之曰看來情偽只是箇好與不好如剥五陰只是要害
一箇陽這是不好底情便是偽如復如臨便是好底卦/便是真情學蒙問立象設卦繫辭是聖人發其情意見
於書變通鼓舞是聖人推而見扵事否曰是學蒙變通/盡利鼓舞盡神是言立象設卦繫辭皆為卜筮之用而
天下之人方知所以趨吉避凶奮然有所興作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意故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
亹亹者莫大乎蓍龜猶懼迫天下之人勉之為善相似/謨問鼓之舞之蓋有以作興振起之使人遷善而不自
知否曰鼔之舞之便无所用力自是聖人敎化如此鼓/舞於占上分數較多自是樂㑹得而不自知因舉横渠
[012-99b]
云巫風其鼓舞之盡神者與巫字從工兩邊人字是取/象其舉袖巫者祀神如舞雩之類皆須舞葢以通暢其
和氣達于神明僴問鼓舞恐是振揚發明㡳意思否曰/然葢提撕警覺使人各為其所當為也道夫鼔之舞之
以盡神亦只如成天下亹亹之義鼓舞有發動之意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是因易之辭而知吉凶後如此必
大歐公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者非葢它不曾看立象/以盡意一句惟其言不盡意故立象以盡之學者於言
上㑹得者淺於/象上會得者深纂註楊氏萬里曰以一卦言之天地交/者泰之象也天地不交者否之象
也通塞之象立冶亂之意盡矣以一爻言之初而潜者/勿用之象也上而亢者不知進退之象也上下之象立
而潛退之意盡矣卦設而天地萬物之情可得而見鬼/神之情狀可得而知而況於人之情偽乎元亨利貞者
卦之辭也潛龍勿用者爻之辭也繫之以卦辭不足又/繫之以爻辭則盡其言矣 丘氏曰書以記言言有非
[012-100a]
書所能述言以道意意有非言所能達於是聖人為之/立象以示人使之觀象而意自得為之繫辭以斷吉凶
使之玩辭而言以明情實也偽虛也人之情偽何啻萬/端自六十四卦既陳而是非得失居然可見故足以盡
情偽變通以事言謂因其卦之變而通之使人凡有所/為知所趨避故足以盡利鼓舞以心言謂其奮然有所
興起也方其未占則人心有疑而不敢為既占則自然/作興亹亹而不厭故足以盡神立象設卦繫辭三者言
作易之體變通鼓舞/二首言用易之事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
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
幾乎息矣吕音訓緼陸氏曰於粉反/徐於憤反王肅又於問反集解朱子曰緼所/包畜者猶衣
之著也易之所有陰陽而已凡陽皆乾凡陰皆坤畫卦/定位則二者成列而易之體立矣乾坤毁謂卦畫不立
[012-100b]
乾坤息謂/變化不行附録程子語乾健坤順人亦不曽果是體認/得乾坤毁則无以見易精義 朱子語
乾坤其易之緼緼如緼袍之緼是箇胎骨子人傑向論/衣敝緼袍緼是綿絮胎今看此緼字正是如此取義易
已著此理乾坤則是體骨必大易之言乾坤者多以卦/言易立乎其中只是言乾坤之卦既成而易立矣乾坤
成列便是乾一至坤八都成列了其變易方立乎其中/若只是一陰一陽則未有變易在又曰有這卦則有變
易无這卦便无這易了又曰易有太極則以易主此一/段别以乾坤為主學蒙問乾坤成列是說兩畫之列是
説八卦之列曰兩畫也是列八卦也是列六十四卦也/是列學蒙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
這又只是言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易不過只是/一箇陰陽奇偶千變萬變則易之體立若奇偶不交變
奇純是奇偶純是偶去那裏見易易不可見則陰陽奇/偶之用亦何自而辨問在天上如何曰關天地什麽事
[012-101a]
此皆說易不外竒偶兩物而已元裕自易道體統而言/則乾陽坤陰一動一静乃其緼也自乾坤成列而觀則
易之為道又不在乾坤之外惟不在外故曰乾坤毁則/无以見易然易不可見則乾自乾坤自坤故又曰易不
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荅敬夫乾坤毁則无以見易/易只是陰陽卦畫没這幾箇卦畫憑箇甚寫出那陰陽
造化何處更得易來這只是反覆說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只是說揲蓍求卦别更推不去說做造化之
理息也得不若前說較平淵乾坤成列易立乎其中只/足說乾坤二卦易只足說易之書與天地設位而易行
乎其中之易不同行乎其中/者却是說易之道理必大纂註余氏曰既曰乾坤易/之緼又曰乾坤易之
門徹内外只如此變張子曰乾坤既列則其間六十四/卦爻位錯綜以為 易乾坤不列則何以見易易不見
則是无乾坤乾坤天地也易造化也聖人之意莫先乎/要識造化既識造化然後有理可窮彼惟不識造化以
[012-101b]
為幻妄也不見易則何以知天道不知道則何以語性/又曰陰陽剛柔仁義之本立而後知趨時應變故乾坤
毁則无以見易感而後通不有兩則有一故聖人以剛/柔立本乾坤毁則无以見易 楊氏時曰或問乾坤毁
則无以見易如此則易不屬无矣曰易固非无張横渠/深□老子有无之論莫有見於此否曰然才說无便成
斷滅去如/釋氏說空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
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
謂之事業吕音訓上陸時掌反錯陸/氏曰七故反本又作措集解朱子曰卦爻/陰陽皆形而
下者其理則道也因其自然之化而裁制之變/之義也變通二字上章以天言此章以人言附録程/子
語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須着如此說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係今與後已與人籲有形皆器也无形
[012-102a]
為道絢形而上者天地之道形而下者陰陽之功真氏/記如形而上者謂之道不可移謂字在之字下此孔子
文章光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虛一大為天道則一作此乃以器言而非道也
絢佛氏不識陰陽晝夜生死古今安得謂形而上者與/聖人同乎 繫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
器又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亦形而下
者也而曰道者唯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元來只此是/道要在人黙而識之也並絢 朱子語問形而上者謂
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如何分形器曰形而上者是理/才有作用便是形而下者問陰陽如何是形而下者曰
一物便有陰陽便有作用寒暖生殺皆見得是形而下/者事物雖大皆形而下者理雖小皆形而上者木之道
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箇道理器是形跡事事物物亦/皆有箇形跡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有物必有則賀
[012-102b]
孫可見底是器不可見㡳是道理是道物是器董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蘷孫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
以為是器之理者則道也如所謂始終晦明奇偶之屬/皆陰陽所為之器獨其所以為是氣之理如目之眀耳
之聦父之慈子之孝乃為道耳荅陸九淵形而上者指/理形而下者指事物事事物物皆有理事物可見而其
理難知即事即物便要見得此理只是如此看但要真/實於事物上見得這道理然後於已有益謨問形而上
下如何以形言曰此言最的當設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與理相間斷了所以謂攔截得分明者只是上
下之間分别得一箇界至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離也 化是漸漸消化亹亹地去有漸底意思
不見其化之迹且如而今天氣漸漸化涼將去到得立/秋便截斷這以後是秋便是變又曰只就那化中截截
取便是變道夫化是因其自然而化裁是人為變是變/了他且如自初一至三十日便是化到這三十日截斷
[012-103a]
做一月明日便屬後月便是變又如今年三百六十日/須待日日漸次進去到那滿時這便是化自春而夏夏
而秋秋而冬聖人去這裏截做四時這便是變化不是/一日内便頓然恁地人之進德亦如此三十而立不到
那三十時便立須從十五志學漸漸化去方到淵如子/丑寅卯十二時皆以漸而化不見其化之迹及亥子時
便截取子屬明日所謂變也人傑又如星辰運行无頃/刻停息若逐時記之自不勝其記以昏旦紀之則一日
差一度然亦記不得所以只於逐月截斷道昏某中旦/某中逐日便是化到這一月處便是變化而裁之方是
分下頭項推而行之便是見於事如堯典分命羲和許/多事便是化而裁之到敬授人時便是推而行之學蒙
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裁是裁截之義謂/如一歲裁為四時一時裁為三月一月裁為三十日一
日裁為十二時此是變也如陰陽兩爻自此之彼自彼/之此若不截斷則豈有定體通是通其變將已截斷者
[012-103b]
推而行之便是通謂如占得乾之履便是九三如乾乾/不息則我所行者以此而措之於民則謂之事業也必
大化而裁之屬前項事謂漸漸化去裁制成變則謂之/變推而行之屬後項事謂推而為别一卦了則通行无
礙故為通舉而措之天下謂之事業便只是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亹亹者元裕問形而上者謂之道一段只是
這一箇道理但即形器之本體而不離乎形器則謂之/道就形器而言則謂之器聖人因其自然化而裁之則
謂之變推而行之則謂之通舉而措之則謂之事業裁/也行也措也都只是裁行措這道曰是董問易中多言
變通通字之意如何曰處得恰好處便是通問往來不/窮謂之通如何曰處得好便不窮通便不窮不通便窮
推而行之謂之通如何曰推而行之便就這上行將去/且如亢龍有悔是不通了處得來无悔便是通變是就
時就事上說通是就上面處得行處說故曰通其變只/要常敎流通不窮問如富貴貧賤夷狄患難這是變行
[012-104a]
乎富貴行乎貧賤行乎夷狄行乎患難至於无入而不/自得便是通否曰然道夫形而上底虛渾是道理形而
下底實便是器這箇分說得極精切故明道云惟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佐伊川云形而上謂道形而下謂器
須著如此說曰這是伊川見得分明故云須如此說形/而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物如此開說方見得分明如
此子方說得道不離乎器器不違乎道處如為君須止/於仁為臣須止於敬為子須止於孝為父須止於慈這
皆道理合如此今人不解恁地說便不索性兩邊說怎/生說得通賀孫問明道云陰陽亦形而下者而曰道只
此兩句截得上下分明截字莫是斷字誤曰正是截字/形而上形而下即就形處離合分别此正界至處若只
說作在上在下/便是兩截矣董纂註張子曰形而上者是无形體故謂/之道形而下者是有形體故謂之
器无形迹者即道也如大德敦化是也有形迹者即器/也見於事實是也又曰聖人因天地之化截節而立法
[012-104b]
使民知寒暑之變故為之春夏秋冬亦化裁之一端爾/ 楊氏萬里曰此一節所以别言易道之體極言易道
之用也何謂體曰道曰器是也何謂用曰變曰通曰事/業是也 項氏曰自奇偶未形以上則謂之太極不可
以陰陽名也自奇偶既形以下則謂之兩儀四象八卦/而陰陽之體定矣體定而變化行故乾本健也初爻化
為入中爻化為麗末爻化為說坤本順也初爻化為動/中爻化為陷末爻化為止六十四象皆示人以化裁之
變也當其變也順而推之則通違而執之則窮乾之災/變而无首則吉坤之傷變而永貞則利此皆敎人以推
而行之通也于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此舉而措之謂之事業也是故夫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冝是故
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
[012-105a]
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吕音訓是故夫象陸/此四字衍文之賾
氏曰本亦/作之至賾集解朱子曰重出/以起下文纂註郭氏京曰是故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是
故字下誤増夫象字此節本是第六章首於此引之者/為極天下之賾者以下為引文成義之勢驗第六章足
見誤/矣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集
朱子曰卦即象/也辭即爻也附録朱子語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卦體之中備陰陽變易之形容
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是說出這天下之動如鼓之舞/之相似如初九當潛則鼓之以勿用九二當見則鼓之
以利見大人若无辭則都發不出了必大卦即象也辭/則爻也大抵易只是一箇陰陽奇偶而已此外更有何
物/董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
[012-105b]
其人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吕音訓裁陸氏曰/本又作財黙而成
今本有之字陸氏曰本或作黙而成之/晁氏曰案九家无之字行陸下孟反集解朱子曰卦/爻所以變
通者在人人之所以能神而/明之者在德 此第十二章附録程子語易因爻象論/變因變化論神因神
論人因人論德行大體通論易而終於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全集拾遺學者要得不錯須是學顏子
學顏子便有準的參也魯竟以魯得之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也要語或問繫辭自天道言中庸自人
事言似不同曰同繫辭雖從天地陰陽鬼神言之然卒/曰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中庸亦曰鬼神之為
德其盛矣乎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
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是豈不同絢昨日之會大率談
[012-106a]
禪持國之為此學者三十年矣其所說者儘說得知有/這道理然至於反身而誠却竟无得處他有一箇覺之
理可以敬以直内矣然无義以方外其直内者要之其/本亦不是譬之賛易前後貫穿却說得是有此道理然
須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一再有德行字處是/所謂自得也談禪者雖說得蓋未之有得大臨 朱子
語問化而裁之謂之變化而裁之存乎變如何分曰上/文化而裁之喚做變下是就這變處見得化而裁之學
蒙變化字多相對說化裁之變又說得來重如云幽則/有鬼神鬼神本皆屬幽然以鬼神二字相對說則鬼屬
幽神又自屬明變化相對說則變是長化是消綱神而/明之一段却與形而上謂之道相對說自形而上謂之
道說至於變通事業是自至約處說入至麤處自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至神而明之又自至麤上說入至約
處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則說得又微矣元裕纂註張子曰化而裁之存乎變/存四時之變則周歲之化
[012-106b]
可裁存晝夜之變則百刻之化可裁推而行之存乎通/推四時而行則能存周歲之通推晝夜而行則能存百
刻之通又曰道至有難明處而能明之此則在人也凡/言神亦必待形然後著不得形神何以見神而明之存
乎其人然則須待人然後能明乎神又蔡氏曰神明之/化能使天下自成而不待乎告敎者 在乎德行之至
而感之耳故曰存乎德行中庸曰聲色之化民末也上/天之載无聲无臭正謂此也神而明之者德行之本黙
而成之者德行之效聖丘氏曰上文五謂者皆聖人作/易之用此六存者則 人之用夫易也前言變通而歸
之事業推易道於民也此言變通而歸之德行存易道/於已也 楊氏萬里曰此章言聖人作易之意其散在
六十四卦之爻章其聚在乾坤之二卦聖人用易之道/其散在天下之事業其聚在一身之德行也又曰易有
三一曰天易二曰竹易三曰人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易也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竹易也存乎其人存乎德
[012-107a]
行人易也有聖人焉能行易之道神而明之/黙而成之則易不在天不在竹而在人矣
 
 
 
 
 
 
 
[012-107b]
 
 
 
 
 
 
 
 周易會通卷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