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行水金鑑 > 行水金鑑 卷一百七十二
[172-1a]
欽定四庫全書
 行水金鑑巻一百七十二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
  夫役
 東平州泉源三十八處原設泉壩夫七十八名毎名
 歲食銀十兩一錢六分三釐八毫共銀七百九十二
 兩七錢七分八釐二毫以下俱山東全河備考/
 平隂縣泉源二處原設泉夫十名每名歲食銀十二
[172-1b]
 兩共銀一百二十兩
 汶上縣泉源七處原設泉壩夫四十三名每名歲食
 銀十一兩六錢四分共銀五百兩五錢二分
 滋陽縣泉源十四處原設泉壩夫二十九名每名歲
 食銀十二兩共銀三百四十八兩
 寧陽縣泉源十五處原設泉夫九十三名每名歲食
 銀九兩五錢四分八釐共銀八百八十七兩八錢入
 分堽城壩壩夫一名歲食銀三兩
[172-2a]
 曲阜縣泉源二十八處原設泉夫二十六名每名歲
 食銀一十一兩八錢六分共銀三百八兩四錢
 泗水縣泉源七十九處原設泉夫六十名每名歲食
 銀一十一兩八錢八分共銀七百一十二兩九錢二
 分
 鄒縣泉源十五處原設泉夫二十四名每名歲食銀
 十二兩共銀二百八十八兩
 滕縣泉源三十一處原設泉夫二十九名每名歲食
[172-2b]
 銀九兩八錢七分三釐共銀二百八十六兩三錢二
 分
 嶧縣泉源十處原設泉夫五名每名歲食銀九兩七
 錢八毫共銀四十八兩五錢四釐
 魚臺縣泉源二十處原設泉夫十一名每名歲食銀
 十二兩共銀一百三十二兩
 濟寧州泉源四處原設泉夫九名每名歲食銀十兩
 九錢七分三釐共銀九十八兩七錢六分以上俱兖/州府屬
[172-3a]
 泰安州泉源六十五處原設泉夫一百二十一名毎
 名歲食銀九兩五錢一分六釐共銀一千一百五十
 一兩五錢五分
 萊蕪縣泉源四十六處原設泉夫九十名每名歲食
 銀一十八兩三分八釐五毫共銀一千六十五兩四錢八分
 新泰縣泉源三十六處原設泉夫七十五名每名歲
 食銀一十一兩八錢五分六釐共銀八百八十九兩
 二錢
[172-3b]
 肥城縣泉源十三處原設泉夫三十五名每名歲食
 銀十二兩共銀四百二十兩以上濟/南府屬
 已上各州縣泉夫工食於康熈十五年奉文全裁
 蒙隂縣泉源四處原設泉夫十六名役食向例該縣
 設措不動正項青州/府属
 按額設泉夫挑濬渠道栽種柳株使無枯竭阻塞以
 濟運道原係通力合作如一泉阻塞則衆夫齊集應
 役互相幇助是以夫額少而工無悞自裁食之後夫
[172-4a]
 役渙散挑渠栽柳諸務廢弛恒於康熈十七年查勘
 諸泉各州縣設法民夫挑濬每多草率將來必致淤
 塞遂進諸長吏而商之咸謂工食旣裁勢不得不於
 泉源左右就近起夫而近泉之民祗能自應其地之
 役若源長河逺原額夫數力不能贍者豈能令别泉
 之民裹糧以襄厥事於是量泉之大小度渠之逺近
 添設民夫免其雜差用酬勞苦除東平平隂寧陽魚
 臺肥城各州縣仍照舊額泰安萊蕪二州縣未奉裁
[172-4b]
 食之先巳經添設義夫外其滋陽縣議添夫八名曲
 阜縣議添夫十六名泗水縣議添夫二十九名鄒縣
 議添夫二十八名滕縣議添夫二十三名嶧縣議添
 夫二名濟寧州議添夫八名新泰縣添夫七十五名
 汶上縣添夫二十名東平滋陽鄒縣魚臺濟寧寧陽
 新泰平隂肥城汶上各州縣每夫議免地五頃雜差
 泗水嶧縣每夫議免地四頃雜差曲阜縣每夫議免
 地三頃雜差泰安萊蕪每夫議免地二頃雜差各設
[172-5a]
 老人總甲小甲董率稽查泉源得以無恙此雖一時
 權宜之術而於漕運未必無小補云然以言乎經久
 可垂之策則惟復額夫以專其責庶幾無弊歟
 曹州黃河徭夫一百二十六名每名歲食銀十二兩
 共銀一千五百一十二兩
 曹縣黃河徭夫三百六十四名每名歲食銀十二兩
 共銀四千三百六十八兩鋪夫一百四十五名除衝
 決舗夫三十九名止存一百零六名每名歲食銀四
[172-5b]
 兩一錢四分共銀四百三十八兩八錢四分
 定陶縣黃河徭夫八十名每名歲食銀十二兩共銀
 九百六十兩
 單縣黃河徭夫三百二十一名每名歲食銀十二兩
 共銀三千八百五十二兩鋪夫三十九名每名歲食
 銀七兩共銀二百七十三兩
 金鄉縣黃河徭夫一百八十四名每名歲食銀十二
 兩共銀二千二百零八兩
[172-6a]
 城武縣黃河徭夫二百三十三名每名歲食銀十二
 兩共銀二千七百九十六兩舗夫二名每名歲食銀
 七兩共銀十四兩以上俱山東全河備考/
 兩河工程莫大於淮揚徐邳間其險工最多又地方
 遼逺故題設江南河兵八營凡七千二百名專司挑
 築防守捲埽種柳之事若河南自滎澤以至儀封河
 道不過五百餘里但設堡夫一千三百零六名山東
 河道不過曹單等六縣二百餘里但設額夫一千二
[172-6b]
 百零八名至如直𨽻之淺夫專以浚運江南之閘夫
 專以司閘亦并志之以下俱靳文襄公治河書/
 徐屬河營額兵一千一百七十二名内戰兵二十名
 守兵一千一百五十二名
 邳睢靈河營額兵九百四十七名内戰兵十七名守
 兵九百三十名薈蕞云營兵專司挑築防守捲埽種/柳之事自靳公以後挑浚之一字竟
 不講/矣
 宿虹河營額兵八百八十一名内戰兵十六名守兵
[172-7a]
 八百六十五名又於桃源㕔詳添兵四名
 桃源河營額兵七百一十七名内戰兵十二名守兵
 七百五名又於前詳撥歸宿虹營兵四名
 山清外河營額兵一千零三十九名内戰兵十七名
 守兵一千二十二名
 山清盱眙河營額兵七百六十九名内戰兵十四名
 守兵七百五十五名
 揚屬河營額兵六百一十三名内戰兵十一名守兵
[172-7b]
 六百二名
 山安河營額兵一千零六十二名内戰兵十九名守
 兵一千四十三名
 八營兵共七千二百名内戰兵一百二十六名守兵
 七千七十四名
 河南管河道轄開封府屬滎澤縣堡夫二/十八名中牟縣堡/夫
 三十/八名陽武縣堡夫一十八名/徭夫三十六名陳留縣堡夫十/六名祥符縣
 堡夫五十六名徭/夫一百七十二名原武縣堡夫四十名徭/夫四十八名儀封縣徭/堡
[172-8a]
 夫一百七/十二名封邱縣徭堡夫七/十八名鄭州鄉夫/六名蘭陽縣徭堡/夫一
 百二/十名
 歸德府屬考城縣流通看堤堡/夫五十名商丘縣㸔堤堡夫/四十名
 城縣㸔堤堡夫/五十四名
 懷慶府屬河内縣公直堡/夫十名武陟縣㸔堤堡夫/十四名
 山東濟寧道轄兖州府屬曹縣徭夫五百七十名見/役鋪夫一百六名
 單縣徭夫七百三十八/名舗夫四十一名
 直𨽻天津道轄河間府屬静海縣淺夫三/十名天津衞淺/夫
[172-8b]
 五十/名天津左衞淺夫七/十名天津右衞淺夫二/十五名交河縣淺/夫
 二十/名瀋陽衛淺夫/半名吳橋縣淺夫四/十五名故城縣淺夫十/五名
 州淺夫/三名青縣淺夫六十/三名半滄州淺夫三/十名南皮縣淺夫二/十名
 河間衞淺夫/五名東光縣淺夫四/十名半景州淺夫十/七名半
 山東濟寧道轄東昌府屬并帶管德州及德州兩衞
 清河縣德州衞撈淺夫/五十名德州左衞撈淺夫/十名德州淺舗
 橋夫三十一名/半又短役四名 恩縣淺舗夫二/十六名半武城縣淺舗夫七/十三名
 夏津縣淺舗夫二/十五名半清河縣淺舗夫二/十三名半館陶縣淺舗夫/三十名
[172-9a]
 半/臨清州淺舗溜橋夫/几十二名新開上閘閘夫七/十七名戴家灣閘/夫
 二十/八名清平縣淺舗夫四/十七名德州右衞撈淺夫/二十名博平縣淺/舗
 夫四十/名半堂邑縣淺舗溜夫/五十一名土橋閘夫二/十八名梁家鄉閘夫/二十
 八/名聊城縣淺舗溜夫/九十七名永通閘閘夫二/十八名通濟橋閘夫三/十七名
 李海務閘夫二/十八名周家店閘夫二/十八名平山衞撈淺夫/七名半
 兖州府屬陽榖縣淺舗橋夫一/百二十九名七級上下閘閘夫四/十七名
 阿城上下閘閘夫四/十六名荆門上下閘閘夫四/十七名東阿縣淺/舗
 夫五十/八名夀張縣淺舗渡閘夫/三十名七分東平州淺舗夫七/十八名戴家
[172-9b]
 廟閘夫二/十八名安山閘閘夫二/十八名靳家口閘夫二/十八名東平所軍/夫
 二十/名 以上捕河㕔管
 汶上縣淺舗夫一百/五十二名袁口閘閘夫二/十六名開河閘閘夫二/十六名
 南旺下閘閘溜夫二/十七名南旺上閘閘溜夫二/十七名寺前舗閘
 閘溜夫四/十七名嘉祥縣淺舗夫四/十八名半鉅野縣淺舗夫八/十三名通齊
 閘閘溜夫五/十八名半濟寧衞淺舗閘河夫/六十五名濟寧州淺舗夫一/百二十三
 名/天津閘閘橋溜夫/八十三名在城閘閘溜夫五/十五名趙村閘閘溜/夫五
 十/名石佛閘閘溜夫四/十九名半新店閘閘溜夫四/十九名半魯橋閘久廢/閘夫
[172-10a]
 一十二名隨/淺夫用工棗林閘閘夫二/十四名魚臺縣淺舗夫九/十一名半南陽
 閘閘夫三/十二名利建閘閘溜堤夫五/十一名半邢莊閘閘溜夫四/十七名半
 以上運河㕔管
 滕縣壩夫一百/四十一名嶧縣徭夫分班一/百一十六名韓莊閘閘夫三/十名
 勝閘閘夫三/十名張莊閘閘夫三/十名萬年閘閘夫三/十名丁廟閘
 閘夫三/十名頓莊閘閘夫三/十名侯遷閘閘夫三/十名臺莊閘閘夫/三十
 名/ 以上泇河㕔管
 江南淮徐道轄沛縣地方夏鎮閘閘夫四/十名楊莊閘閘/夫
[172-10b]
 三十/名珠梅閘閘夫三/十名 以上徐屬㕔管
 淮揚道轄淮安府屬山陽縣清江閘閘夫三/十名清河縣
 新莊閘閘夫三/十名
 揚州府屬瓜洲閘閘夫一/百五名儀真縣清江等閘閘夫一/百五十四名 以
 上俱靳文襄公治河書/
世祖章皇帝順治五年工部覆請復原額夫食以重河
 道事據總河楊方興 題請順治三年奉
㫖該部議奏隨移户部酌議咨稱河道全借人夫額似
[172-11a]
 難以裁併夫役全借工食若食缺夫逃有廢河工總
 河請復原額夫食無論各府州縣衞地畞荒熟多寡
 各夫照原額全徵非謂撥别項倉口錢糧以致缺額
 移咨工部具 題奉
㫖河夫工食照原額徵給幇貼不必行河南管河道治/河檔案
世祖章皇帝順治十二年二月二十日工部覆總河朱
 之錫詳覈夫役以甦民困事疏稱治河需夫驗夫給
 食而以僉解不均并扣減工銀屢經條議臣部請
[172-11b]
㫖再三嚴飭今總河臣朱之錫疏稱各州縣照地派夫
 按冊稽查清包攬而剔朦混誠有禆於河工均應如
 議合請
敇下總河臣嚴檄經管司道等官著實遵行倘有奉行
 不力及狥庇情弊即指名 題叅臣部從重議處可
 也奉
㫖依議行 三月二十八日工部覆總河朱之錫遵
㫖詳切指陳事議得黃河自元年以來南北屢决民受
[172-12a]
 募夫辦桞之累已極河工築塞令官自募夫稍能糊
 口誰肯應募應募者必無賴貧民工食入手難保不
 逃至於埽料用柳繁多柳復不產一處若令官買官
 難分身必假吏胥則包攬冐破之弊益生然則治河
 必用夫柳夫柳必出於里甲民雖勞誠有不得不然
 者但河臣所稱依規給價採柳按日給夫官銀未必
 無尅扣折乾需索情弊况更有有司之借題科斂委
 員之包攬冐破皆其重為民累者河臣雖專力治河
[172-12b]
 恐耳目不能徧及相應該督撫協同不時體訪務令
 工食價值實實沾被於民如有尅扣使費科派折准
 等弊立行 題叅以甦民累可也奉
㫖依議嚴飭行河南管河道治河檔案/
世祖章皇帝順治十六年正月初八日總河朱之錫題
 為陳明河南夫役事竊照黃河經由河南地界南岸
 自滎澤縣堤界起至虞城縣界止計六百四十里北
 岸自武渉縣堤界起至考城縣界止計三百四十餘
[172-13a]
 里山東之境僅北岸厯曹單二縣計二百里毎歲修
 守固有成例但查曹單額設夫數除裁減抽兵外尚
 有徭夫一千三百零八名看堤鋪夫一百八十六名
 河南開歸等府止見在堡夫八百餘名臣檄查該省
 河屬舊藉皆已散失無攷僅檢得前河臣翁大立疏
 艸内開河南黃河夫役每年五百里内七十三州縣
 編做工河夫一萬五千七百六十二名半毎名做工
 三個月工食銀三兩共計工食銀四萬七千二百八
[172-13b]
 十七兩五錢五百里外三十五州縣編徵銀河夫一
 萬一千六十一名每名徵銀三兩共計銀三萬三千
 一百八十三兩聽候辦料及僱夫支用若臨河二十
 六州縣又於均徭内編僉堡夫一千一百五十七名
 看守堤壩船厰等役每名工食銀一十二兩共計銀
 一萬三千八十四兩又檢得前河臣潘季馴河防書
 内開河南山東自遥堤成後無復衝決者夫力多也
 今徐北至單縣界見修堤壩長一百五十餘里而夫
[172-14a]
 役止七百餘名是每里僅四五名耳其何能濟夫以
 百餘里之堤猶以七百名為少河南兩堤所云夫多
 者又可𩔖推矣隆萬年間該省歲修夫數大概如此
 不知何時更變五百里内亦止一例徵銀計通省歲
 額共八萬八千餘兩 本朝來除荒缺額不及三萬
 此外止察出新増銀一千有竒河工歲修仍沿明季
 之制每年估計準工鳩夫計夫給食堤工以土方論
 埽工以日期論在官曰募其實在民不得不計畞而
[172-14b]
 派總以河夫之役倍苦日給之食本廉若慿空號召
 縱懸金市門誰則肯應若欲概從民間平價則河帑
 雖裕勢亦不敷據萬厯時黃河全書内河臣劉士忠
 有云貧者不肯應募富者論地派夫即翁大立疏内
 旣稱河夫每名工食銀三兩而亦不免曰編者是募
 夫之法又必兼派而行不特今時為然也若以黃河
 巳決為有事歲修為安瀾衡量夫數則前河臣曾如
 春曹時聘䝉牆之役兩請帑金至二百萬用夫三十
[172-15a]
 萬者一決口也去歲雷家集柴溝姚家蕩用夫不過
 數百名者亦一決口也由前言之則積數十年歲修
 而有餘由後言之則苐較歲修一工且不足是又未
 可執一而論即所云安瀾之義正以為河本湍激未
 至橫流謂之曰安然其湍激之性固無分於已決未
 決也伏秋水漲數里之岸呼吸而至一當掃灣迎溜
 之所非埽䕶之縱有重障如穿縞葭其防之也一里
 之堤非三萬餘工不成髙一丈長十丈之埽非千人
[172-15b]
 數百人不任推挽今歲之堤歴再歲而風雨之所淋
 卸車道獾穴之所毁蝕髙者已卑厚者已薄加以濁
 流無定倐南倐北縷堤不支棄而守月月堤之内不
 得不又議土工是故 朝廷設官無不以愛民節財
 為職獨治河一事以勞民者保民費財者經 國歲
 修之制載在
勅書豈不欲與民休息哉河之所在勢固無如何耳見
 在河南夫數屢經諸臣條陳未免以夫多為疑臣惟
[172-16a]
 該省瘡痍雖經新復洪流寧異昔時今雖不必逺照
 隆萬舊例若徒一意減縮勢必馴致坐斃之患案查
 臣於去年十一月内 題覆河南按臣李及秀河夫
 之徵派當更一疏據司道府㕔僉議通省夫數巳經
 部覆行臣㑹同河南撫臣覆議奉有
俞㫖但臣職掌所關河道情形得於目擊夫役規則亦
 屬司存任其責而不究事體原委與事體有干典守
 而緘黙不以入告皆溺職也除前疏容臣㑹同河南
[172-16b]
 撫臣賈漢復覆議具 題另候部覆外所有河道夫
 役事宜覆議疏内不便備述謹特專疏陳明伏乞
睿鑒敕部施行奉
㫖工部議奏 部覆奉
㫖依議同日又 題為酌議淮工夫役事竊照江淮河
 濟謂之四瀆自明迄今挽河資運㑹淮注海是以一
 淮而受兩瀆之全故桃源之上但一黃河為害清河
 之下内則淮河宣洩維艱外則黃淮相濟為暴每遇
[172-17a]
 泛濫其患尤烈查得前代南河志河防一覽内載淮
 揚一帶自平江伯陳瑄經理之後萬厯三年河決崔
 鎮而北淮決髙堰而東運道梗阻民生昏墊特遣河
 臣潘季馴大行葺理請帑六十萬金分委管工自司
 道而下共一百八十餘員徵調徭募等夫八萬名經
 營數載兩河之流始還故道未幾而十四年外河范
 家口天妃壩又以決溢告矣二十一年以後髙堰裏
 河連歲報決河臣楊一魁又有分黃導淮減水各閘
[172-17b]
 等工天啟元年髙堰並裏外兩河一時共決十餘處
 自後漫決時有難以悉述計今距潘季馴時又將七
 十餘載如淮湖髙堰外河南岸桞浦灣堤桃清兩岸
 遥堤崔鎮四減水壩日漸月累風雨剥蝕廢弛過半
 即楊一魁所開分水黃壩新河亦久淤塞 本朝來
 河決上流南河賴以無事自順治十三年全黃歸故
 之後去歲水患巳見端倪矣夫疇昔之戒毖甚周猶
 不免昏墊之害今日之河淮如故乃欲安敝壞之餘
[172-18a]
 其萬萬無幸固不待智者而知也但欲議工作須先
 計錢糧頃者司農告匱搜括為難無論請太府之金
 為未雨之策未敢輕出而歲額河銀昔時二十有七
 萬 本朝除荒缺額裁減歸併僅十七萬有竒又於
 此内撥出九千餘兩解司充餉加之通惠河道從不
 取給河帑者連年撥解動至數萬常例歲修巳不勝
 捉襟露肘之苦矣臣去歲在淮即與司道多方商𣙜
 雖不能如前人大舉若髙堰塌卸損動石堤不下數
[172-18b]
 里五險埽工太行老堤三工似皆難緩五險遥堤宫
 家營引河尚在勘議查得蘇建堤工在前明時民修
 官修屢經更變我 朝初年猶官出料物山陽髙郵
 寶應興化泰州鹽城泰興七州縣協濟人夫赴工修
 築河帑所費亦自無幾自順治九年該省按臣有
 題改之議始設募夫歲計工食銀一萬四千四百兩
 勘估料物不在此數至於太行老堤民築民修司道
 報文確確可據良以前明河帑之設總為運道起見
[172-19a]
 山清黃河南岸自草灣以下關民生為多關運道為
 少 朝廷為民賦計百姓固亦自為身家計也 國
 家愛養民力損上益下恩非不渥然今者帑詘工繁
 使盡照估計支給河銀則黃運兩河各數千里顧此
 失彼萬一運道梗阻所憂又恐不止淮揚一隅耳為
 今之計除五險埽工照舊募夫仍以餘力幇堤髙堰
 石工酌量估計其太行老堤似應仍責山陽莊民若
 更有應舉工程時廹夫少山陽獨立難支合無暫派
[172-19b]
 下河七州縣民夫分工報竣或照舊自修或酌給食
 米事關地方力役除臣見在移咨漕撫臣亢得時㑹
 議按臣俟入境日移㑹外但恐光隂如駛轉盼桃花
 水汛容臣議確具 題一面通行司道起派儧做庶
  國計民生可恃無虞而運道河帑亦賴以兼濟矣
 相應具 題伏乞
睿鑒敕部議覆施行奉
㫖工部議奏 部覆奉
[172-20a]
㫖依議朱之錫河防疏畧美公之寒香館河防疏畧所/載諸疏言言碩畫 不勝載如題河夫之徵派
 當更逺近之地方宜酌一疏有云夫黃河自昔稱為/神河局外視之若嵗修若決工若下埽若築堤壩似
 乎皆可以人意為之身在事中黃河千里水勢排山/倒海各州縣呼應不靈安危争在頃刻比及人夫凑
 集申詳得報而事之不測已不可知乃欲一一奉成/法以集夫使絲毫不紊皆未登埽臨河之論而已勢
 之不得不然一語本部院非親厯河工安所得深悉/其苦如此且立法不難行法為難立法之時至公至
 溥至詳至慎何得為難所以難者推行之際易生扞/格衆欲撓之二三有司豈能行之是行之之難難在
 有人扞格非立法不善也故曰行之難也行之旣難/而曰立法不善思更法以善之即百易法未見其可
 耳如河夫之弊多起於有司奉行之不均使勢豪有/力者坐收土之利而多以力役委窮民窮民地少差
[172-20b]
 重家貧力單不能不吃啞苦不能無怨是不均之怨/非盡役之於河之怨也特以役從河起故歸怨無着
 不得不然其實皆不均之怨也近如通許縣及尉氏/等縣夫不逃而樂趨事細詢之皆縣官調理得法不
 專苦窮民之所致也然後知古語有治人無治法之/為不易之論也若使有司人人如通許縣及尉氏則
 何法之不可行故行法之人能直致法於人而不用/權術不假通變者上古之世或然也至於後世行法
 能行者與婉轉能行者未有不以權術通變與之推/移者也故曰立法之意也明其意是能使勢豪有力
 不之撓而無所扞格者也又請更番河夫以節國計/事一疏有云運河自董口至天津延長二千餘里額
 設夫役除議抽議減并橋閘夫晝夜啟開打放空重/船隻絶流之日仍同淺夫用工無容再議外實在徭
 淺等夫五千九百七十八名今科臣條議分為兩班/誠為上省帑金下寛民力起見臣遵即檄行司道妥
[172-21a]
 議據稱南北地勢不一工程修濬亦殊人夫多寡原/各因河道險易而設其閒有湖河相聨水没縴道者
 有清黃相接淤漲不常者甚有地形窪下水勢陡峻/一派流沙隨水噴湧者故旱則患淺潦則易漲惟賴
 此額夫終歲畚鍤隨時挑濬築䕶以濟漕運倘遇河/道多故即全夫着役尚往往有不足之憂今議分為
 兩班夫力減少捉襟見肘勢必廢弛雖曰遇有急工/不妨臨時全調但天時水旱無歲不有夫役徵集倉
 卒難齊萬一然眉當前呼應不及誠有如科臣所云/一旦有事躭悞重計者不容不慎也又治河必資夫
 力一疏專為印官玩誤河工而言有云邇來姑息之/議日多觀望之情滋起河属各官掣肘難行有非一
 端可盡夫無米不能為炊空拳不能格獸此必然之/理也河官責任在躬惟恐一覆難收方恨不得重門
 以待暴投鞭以斷流而局外者絶不知悞河之為害/徒自見恤民之為名以省夫為循良以急公為苛刻
[172-21b]
 不思民固在朝廷之民河亦河朝廷之河無故而勞/民則所重 民不得已而治 則所重又在河人情
 好逸惡勞雖大聲疾呼尚不免秦越相視今臣方望/之以保河之功而人反責之以佚民之說然則為河
 官者將勞其民以保河之為盡職乎抑佚其民以悞/河者之為盡職乎長此不已竊恐百姓藉口遷延莫
 肯効力河官戒心瞻顧不敢督催馴至大弊極壞而後/追咎悞夫者之失計亦何及哉伏乞
皇上天語特賜申飭地方各官共殚公忠保全運道所/ 属卬官違例抗夫容臣衙門據實特叅從重議處庶
 全漕血脉無憂梗阻而直省地方亦藉以免淪胥之/患則勞民之利上固在 國而下亦未嘗不在民也
 三疏所言何其痛快如此節/錄之以備當事者之鑑戒 十二月二十四日工
 部覆河工 國之大政修防民之命脉等事據總河
[172-22a]
 朱之錫疏稱塞大王廟決工河南初時每起四十五
 頃派夫一名久後不足故為二十二頃五十畞派夫
 一名此外歲修用夫不在大王廟工數内况此一萬
 二千五百餘名不過通省虛額量工調用足用而止
 原非一槩全役堡夫一項僅有八百餘名以供瞭望
 等項惟日不給萬萬難濟捲埽築堤其盧氏固始縣
 離河原逺預估工程每歲皆以本府為主本府不足
 然後漸次調協倘數年之間近府俱經調過然後間
[172-22b]
 調逺府以寛近河民力等因具題前來查得部臣調
 議與河南前任按臣李及秀所陳欵事同一體旣經
 總河㑹同河南撫按酌妥除衝決大工外至於歲修
 分為三分數年之間始一輪流調用庶民有餘力勞
 逸得均相應如議永為定例仍請
敕下總河臣與河南廵撫嚴飭道府嗣後凡遇修築照
 議調用徭役既平而河工可以無誤如未調之先有
 司於額數之外擅行加派該督撫按指名叅處可也
[172-23a]
 奉
㫖依議河南管河道治河檔案/
 
 
 
 
 
 
[172-23b]
 
 
 
 
 
 
 
 行水金鑑卷一百七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