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行水金鑑 > 行水金鑑 卷一百五十五
[155-1a]
欽定四庫全書
 行水金鑑巻一百五十五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
  運河水
 吉安府在江西省城西領縣九曰廬陵附/郭曰泰和曰
 吉水曰永豐曰安福曰龍泉曰萬安曰永新運糧共
 九萬八千一百四十七石零本五大清㑹典百通志/十 萬八千三 五十
 石/零而永寧一縣無糧也府城南有贑江歴十八灘到
[155-1b]
 萬安縣東流六十里逾泰和縣達於府東禾水自泰
 和西界合永新江又合安福江至府西神岡山入贑
 江龍泉縣有遂水源有左右二溪左溪出自南安上
 猶之大林至南江口始與右溪水合右溪出自衝之
 茶陵沴陽經雙溪坑至西溪口由渡口而東歴八十
 四灘乃入贑江泰和縣南有雲亭江源發興國縣界
 西北流至珠林入贑江東有仙槎江源發興國縣界
 小窰嶺西北流其間有大蓬江水仁善江水皆經此
[155-2a]
 入贑江又有牛吼江發源龍泉拔鐵山其間有清江
 蜀水禾溪横江諸水皆經此入贑江永新縣有秀水
 西南入縣分兩支遶縣舊學轉北入江若秀字安福
 縣有盧水發源盧山距縣一百八十里合二小江東
 流繞縣北與王江合又東㑹永新縣水出神岡山下
 入贑江萬安縣南有早口江源出贑縣三龍經上造
 下造流入贑江又南有梁口江源出西平江黄塘南
 流入贑江北有城江源出蕉源經南州觀合盧溪經
[155-2b]
 兩江口流入贑江西北有韶江源自西韶㑹黄鵠水
 東入贑江又有射州江源出龍泉經泰和牛吼江入
 贑江永豐縣東南有恩江源出撫州樂安贑州寧都
 興國三縣界其間合麻江諸小水流出吉水入贑江
 吉水縣南有永豐水源自撫州樂安贑州寧都興國
 三縣界有麻江黄竹渡摇步永寧龍門永豐白水陽
 豐廬陵峽烏江諸水皆㑹入贑江又有吉水贑江下
 流與永豐江合有洲亘江中水深曲折状若吉字故
[155-3a]
 灘曰吉陽水曰吉水又南有明徳水源出永豐縣界
 西北流為義倉水又西北至瀟瀧下流白沙㑹於大
 江西北有南溪水源自中鵠鄉東流二十里為羅陂
 經柘溪又五里出柘口入於贑江又西北有同江源
 出分宜安福廬陵之境其間有楓子江柿陂河諸水
 皆經此入贑江由府治至省城五百九十里江西通/志云贑
 江在府城南原本章貢二水北流至贑縣始合故謂/之贑三百里至萬安縣其間有八灘水性湍險惟黄
 公灘為甚東坡南遷訛為惶恐舟過此其險始平趙/抃守䖍州時未置萬安縣地尚隸䖍嘗疏鑿惶恐以
[155-3b]
 上八灘按陳史贑水舊有二十四灘多巨石陳髙祖/發䖍州氷暴漲髙數丈三百里間巨石皆沒今止有
 十八灘云折而東六十里逾泰和東北流八十里經/邑界以達郡城又東北四十五里經墨潭而下吉水
 過臨江至南昌/而滙於彭蠡
 臨江府在省城西領縣四曰清江附/郭曰新淦曰峽江
 曰新喻運糧共四萬九千二百七十三石本典大清/㑹 通
 志八萬七千二/百八十九石零府境有贑江由吉安府北至府南入
 清江清江在府南五里袁贑合流太平江在府西三
 十五里出䝉山之陽經華陽江會袁江入贑峽江縣
[155-4a]
 北二十里有水合新喻界頭水東流入清江南有
 踏石水自吉水界巷里經員嶺黄金江入峽西有亭
 頭水南有黄金水俱入峽新淦縣南一里有湄湘水
 發源髙嶺經會政橋入贑又十里有泥江水源出樂
 安縣西北流入於清江北有金水西有藍陂水逆溪
 水俱入江新喻縣有喻水一名秀水源出萍鄉之盧
 溪經縣境達於贑江縣南二里有睦宦水源出鼎山
 北流入喻水東北有距河水出袁州分宜之洞村有
[155-4b]
 兩源一涂塘一龍塘合距村南三十里經過濟橋合
 渝水又有板陂水自分宜之崇法院東流過界首入
 縣江寰宇記所謂五浪者即江口之合流處也由府
 治至省城二百二十里江西通志云清江在府南五/里袁贑合流宋羅知古詩層
 層碧嶂來無盡滚滚清江逺莫追於是有清江碧嶂/之名蕭水在府城西又名小陽水源出栖梧山及烏
 塘合流而為蕭水中有灘曰蕭灘下流至南昌府境/入江沉香溪在府城北即閤山水也閤山左界水㑹
 淦水至鎮入江右界水出沉香溪南/流又東折至豐城界小江口入江
 瑞州府在省城西北領縣三曰髙安附/郭曰新昌曰上
[155-5a]
 髙運糧共七萬二千九百十石本六大清㑹典百通/志 萬八千四 十
 九石/零府城有錦江貫南北二城之中合上髙之凌江
 新昌之滕江歴府城而東注南昌府境新昌縣滕江
 自西而南杭橋之水入焉上髙縣凌江發源萬載縣
 之八疊山於龍河渡東流分脈經縣城與滕江合流
 入於章由府治至省城一百二十里江西通志云錦/江一名錦水一
 名蜀江自袁州府之萬載縣發源至上髙合新昌水/入江經府城東入於贑鍾口江在府城南源發荷山
 入錦江曲水在府南發源䝉山流出潦滸口東入贑/龍口水在府西南源發蛟湖北流至花園渡入錦江
[155-5b]
 華陽水在府西南有小溪自新喻縣界流至華陽北/入錦江隱泉水在府南均山之東北泉沸湧出於平
 田自三十六陂流出曲水/橋入清江界合於贑水
 自吉安府十里至羅紫山十里至大洲頭三十里至
 三曲灘十五里至元壇觀五里至富口十里至童江
 灣十里至長牌十里至新淦縣金川驛二十五里至
 河埠十里至石口十五里至太陽洲十里至永泰十
 五里至臨江府潚灘驛十五里至臨江河口十五里
 至樟樹鎮十里至老虎口十里至揚子洲十五里至
[155-6a]
 黄土腦十五里至豐城縣劒江驛十里至曲江十五
 里至小港口十里至大港口三十里至張呉渡二十
 里至市汊驛左往瑞州十里至象牙潭二十里至河
 泊所二十里至生米潭二十里至江西省城通志自/象牙潭
 至省城/八十里
 建昌府在省城南少東領縣五曰南城附/郭曰新城曰
 南豐曰瀘溪運糧共二萬一千一百四十七石零本/
 大清會典十通志四/萬七百四 三石零而南城廣昌二縣並無糧也府
[155-6b]
 境有盱水自廣昌南豐經府城南㑹新城飛鳶水流
 入撫州新城縣有黎灘水源自福山之赤芾澗及巖
 嶺下流四十里至孔家渡即今南津雙港合流至縣
 又西北經硝石至府城下一百四十里㑹盱水入彭
 蠡南豐縣東至許有蔓翠湖湖口㑹盱水瀘溪縣在
 府之東北盱江在其西江西通志云盱水源出血朩/嶺流六十里為盱水又二十
 里為巴溪又十五里為小勲溪又七十里至廣昌縣/前又三十里入南豐縣境東北流百里府城東南㑹
 新城縣飛鳶水又東北流二百餘里入撫州府境飛/鳶水在新城縣東七十里一名悲猿港東北流至郡
[155-7a]
 城與盱/水合
 撫州府在省城南少東領縣六曰臨川附/郭曰崇仁曰
 金谿運糧共三萬五千十石本萬大清㑹典八通志/八 三千六百 石零
 餘三縣俱無糧也府境有汝水自金谿西流府城東
 抱城而北下流南昌臨水自崇仁流至西津與汝水
 合曹水源出崇仁界雙坑至合處四十里又東北流
 入臨川界受禪和仙盖諸原之水過上頓渡數里入
 於臨川諸水合流由金玉臺出烏鴉石折而北過虎
[155-7b]
 頭洲至髙洲港受黨溪樟源以西櫧山以南之水至
 金谿城受金谿東鄉西注之水而西北略豫章入彭
 澤此郡流之大經也江西通志云汝水源自廣昌伏/村血朩嶺北流二百八十里受
 南豊之水又百二十里至建昌府治受新城赤芾飛/鳶之水為盱合流二百里至梁安峽入臨川之境為
 汝至石門受金谿清江諸水過夢港臨水源自崇仁/縣流至西津與汝水合羅山水其源二一出暗坑東
 流五十里至羅陂入寶塘一出東塔龍潭至合臨水/處八十里東至鷺渡入臨川之境受沿流諸溪之水
 又東至龔家渡合宜黄水下數里至西津合於汝水/西寧水在崇仁縣西五里源出華盖山下流曲折五
 百餘里至西津與汝水合福水在金谿縣南一十里/源出於閩經南城梅峰至皷樓岡下㑹石門港水苦
[155-8a]
 竹水在金谿縣北四十五里乃汝水之上流也金/谿水在金谿縣上幕嶺東水色如金縣因以名
 自建昌府北至撫州府臨川縣九十里臨川縣至省
 城二百里
 廣信府在省城東南領縣七曰上饒附/郭曰玉山曰弋
 陽曰貴溪曰永豐曰興安運糧共三萬六百十石本
 大清會典十通志四萬/九千八百 一石零鉛山一縣無糧也府城北有
 上饒江上流㑹諸溪水經弋陽貴溪流入饒州櫧溪
 自府西流入江玉山縣在府東永豐縣在府東南並
[155-8b]
 通上饒江盖玉山縣為上饒江之上流自上饒而興
 安而弋陽而貴溪至饒州府之安仁界歴三百里又
 六十里至鄱陽縣界入於湖江西通志云破水石在/府城西源出福建建陽
 縣界北流六十里入上饒江靈山水在府東源出靈/山南流百里入上饒江弋陽江在弋陽縣東二十里
 又名弋溪源/出上饒河
 南昌府為江西省㑹領縣七曰南昌曰新建並附/郭
 豐城曰進賢曰奉新曰靖安曰武寧運糧共十四萬
 二百七十三石本三大清會典百通志二/十 萬五千二 一石零而寧州無
[155-9a]
 糧也府城西南章江自南來歴滕王閣北抱龍沙
 注鄱陽湖章江門外有鳳皇洲横阜經夕佳樓抵石
 頭口如鳳翼然水次倉在焉府城北八十里有慨江
 口源發寧州經建昌又東流至此與章江合俗訛為
 漢口東五十里有南湖源出進賢縣羅溪嶺東北流
 合三陽水出鄱陽湖西南有蜀水即筠河也亦名錦
 江源出髙安縣東流合象牙潭水入章江劒水源出
 章貢經清江繞豐城縣折而西北為劒水一名劒
[155-9b]
 江又東流入鄱陽湖豐城縣有富水源出羅山東流
 㑹豐水槎水入劒江豐水源自杯山西北流繞劒池
 㑹富水小港口入章江進賢縣東南有院澤水源出
 槲山㑹臧溪灣旋九曲入於湖明㑹典萬厯十一年/江西饒州等五所淺
 船改并進/賢縣水次奉新縣西二十里有龍溪水源出越王山
 南合馮水至靖安縣同入於湖武寧縣在寧州下流
 有修水源出黄龍山納衆流東北行六七百里入於
 湖江西通志云章江在府城西南源出南安之聶都/山東北至大庾經南康會豫水是為豫章水至贑
[155-10a]
 州㑹貢水是為贑水章水發源最逺控引衆流至此/故江獨以章名統計上游自南贑吉袁臨瑞撫建而
 下為八郡水之所㑹府城東隅有東湖舊通大江漢/太守張躬築隄以通南路謂之南塘酈道元稱東太
 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與城齊南縁迴折至南塘/水通大江者是也曲江在豐城縣磯頭山之濵形如
 半月中分三潭岸旁居民繚繞榆柳成行/水波之豔如盪金碧漁舟上下宛然畵圖
 自省城南浦驛十里至石頭口二十里至八字腦二
 十里至樵舍驛三十里至牛欄三望三十里至昌邑
 六十里至吳城驛右往寧州三十里至珠磯十里至
 鶯子口十里至左蠡東往饒州撫州十里至南康府
[155-10b]
 匡廬驛
 饒州府在省城東北領縣七曰鄱陽附/郭曰樂平曰浮
 梁曰徳興曰萬年運糧共六萬七千九百六十石零
 本四大清會典十通志十二/萬 千七百二 八石零而餘干安仁二縣並無
 糧也府城南鄱江一名長港其源有二一出洎山合
 婺源經徳興樂平而來一出祁門婺源經浮梁而來
 㑹於城東環城而西折北十餘里分為二支名雙港
 水入鄱陽湖浮梁縣南有昌江源出縣東八十里西
[155-11a]
 流㑹諸溪水下入鄱江樂平縣南有樂安江源出婺
 源之芙蓉嶺遶婺源縣治而下與徳興衆水合入樂
 平之樂安鄉故名樂安江東北之洪源諸水西南之
 洎川諸水相次入焉徳興縣東南有洎水出洎山西
 流百餘里至縣治二十里至小港口入樂安江趨鄱
 陽湖萬年縣在安仁縣錦江之北樂平縣樂安江之
 南俱至鄱江入鄱陽湖 鄱陽湖在府城西四十里
 一名宫亭一名楊瀾闊四十里長三百里禹貢東滙
[155-11b]
 澤為彭蠡即此水連南康饒州九江三府號為巨浸
 大孤山砥柱下流最稱雄勝江西通志云府城東有/東湖又名督軍湖秦鄱
 令呉芮習水戰處納風雨薦福諸水由徳新橋出鄱/江康郎湖在餘干縣西七十里即鄱陽湖之南涯錦
 江在安仁縣前毎天朗氣清水雲蕩漾如錦源/自廣信經安仁㑹白塔河流經餘于入鄱陽湖
 自府之芝山驛十里至竹雞林二十里至八字腦十
 里至洪家閱十里至團砧二十里至棠隂巡司十里
 至打石灣十里至周溪五里至釣臺十五里至柴棚
 巡司二十里至饒河口六十里至都昌縣六十里至
[155-12a]
 南康府匡廬驛
 南康府在省城北領縣四曰星子附/郭曰都昌曰建昌
 曰安義運糧共二萬一千六百七十六石本典大清/會 通
 志四萬一千五/百三十四石零星子縣無糧也府東南臨鄱陽湖西
 南五十里有龍溪發源黄龍自髻山而下直至湖濵
 建昌縣南百步有修水源自寧州邑人稱為西河安
 義縣南里許有龍江源自靖安經縣境入於義興合
 奉新河水下出呉城鎮東南四十里有兆洲水源出
[155-12b]
 兆洲山與奉新江水合流注於修江都昌縣東南濵
 湖 南康與饒州對岸並臨鄱陽湖湖中有鞋山上
 有浮圗從鞋山北至九江府則為大江又東北經湖
 口縣北又東北經彭澤縣北其對岸則為江南安慶
 府之宿松望江二縣江西通志云府城南臨大江當/舟楫往來之衝風作艤泊無所
 宋元祐中郡守呉審禮始栅朩為障崇寧中孫喬年/以石為隄内浚二隩可容千艘歳久浸圮紹熈間朱
 熹為守適歳歉捐金募飢民築之又南一里為彭蠡/湖即鄱陽湖也巨浸㳽漫中有雁泊小洲西接南昌
 東抵饒州北流入於江東鄱陽在都昌縣東南彭蠡/湖上跨南昌饒徽信諸郡之水滙彭蠡而入湖春夏
[155-13a]
 浩蕩無涯謂之東鄱/陽湖冬則水縮一帶
 自府之匡廬驛五里至神靈湖五里至謝司港二十
 里至青山頭十里至長嶺十里至大姑堂五里至女
 兒港五里至鞋山二十里至文昌洑十里至九江府
 湖口縣彭蠡驛八十里至彭澤縣龍城驛
 九江府在省城之北領縣五曰徳化附/郭曰瑞昌曰徳
 安曰湖口曰彭澤俱無糧也府城北臨大江在九江
 謂之潯陽江也湖口彭澤二縣為運道必經之地府
[155-13b]
 之潯陽驛對江小池口三十里出孔家壟至段腰十
 里至老鴉磯巡司十里至它鵞洲十里至湖口縣彭
 蠡驛十里至拓磯二十里至鱘魚觜二十里至胭脂
 港十里至彭澤縣龍城驛其對岸則江南安慶府之
 宿松縣望江縣十里至小孤山六十里至馬當山二
 十里至磨磐洲十里至香口對江花楊鎮二十里至
 雷港驛二十里至江南池州府之東流縣
 以上係湖南北江西三省一十九府九十八州縣之
[155-14a]
 漕運按湖廣之永州江西之贑州二府明時亦有漕/糧嘉靖中漕運總兵萬表疏云查總漕王宗沐
 奏稱漕屬有糧司府惟湖廣江西為逺而二省所屬/惟永州衡州長沙贑州四府為尤逺且經過洞庭之
 險贑石二十四灘之惡四處之到水次幾同淮安之/抵京師而風波不與焉故往歳四府屬邑糧米催征
 既難水次人逺軍船四月畢兊過淮必係尾幇與黄/水相極往往淤阻邳徐白河守凍此固積玩成風亦
 由地逺人疲勢必至耳而成陵磯裏港淺涸難入長/灘上灘風帆不可逆張非壊即遲尤所當念臣查湖
 廣衡永長沙府屬共該糧九萬一千四百八十七石/江西贑州府屬贑縣寧都二縣共糧一萬三千二百
 九十六石二省通共止該糧一十萬四千七百八十/三石為數不多乞陛下毎年坐准改折隨同本色解
 納於窮逺之民既蘇其困又免其患云云當時未知/准行與否今永贑二府無糧而衡州長沙仍不免於
[155-14b]
 逺運未/知何故
 安慶府在江南省城西領縣六曰懐寧附/郭曰桐城曰
 潛山曰太湖曰宿松曰望江運糧共六萬石本㑹大/清 典
 一通志十萬六千/ 百五十一石零潛山太湖二縣並自北至府而入
 江桐城自北而南入江宿松自西而南入江唯望江
 在西南去江僅十五里大江在府南自同安驛十里
 至桑園二十里至黄盆十里至祝家觜驛二十里至
 長楓峽八里至池州府貴池縣界之攔江磯江南通/志云小
[155-15a]
 孤山在宿松縣南一百二十里一峰屹立江之北岸/與南岸山對峙如門江流束其中湍激險迅謂之海
 門第一闗成化間水衡北岸平陸成淵遂獨立江中/揚載詩乾坤上下雄孤柱呉蜀東西壯北闗長江環
 府境之東西南三面東接無為州界西南合九江彭/蠡諸水樅楊河在桐城縣東南東流入於江後部河
 在太湖縣西北納羊角銀河之水流經縣治入於江/馬路河在太湖縣西東流合滆水入江桐陂水在桐
 城縣源出龍眼山穿縣市下溉營田三十里流出湖/紆迴入於江皖水在潛山縣北下流㑹滆水經府城
 西入於江龍南蓮若湖在宿松縣南五十里東五里/為白荆湖洿池又十里為大伯澇湖又十里為張富
 池下流入望江出雷港入於江漳湖在望江縣東北/六十里受武昌青草諸湖之水北經埭港至山口入
 於/江
[155-15b]
 池州府在省城西南領縣六曰貴池附/郭曰青陽曰銅
 陵曰建徳曰東流運糧共二萬五千石本/典 大清㑹/通志五
 萬二千二百/八十六石零而石埭縣則無糧也運河建徳縣自堯
 城度出江青陽縣自大通鎮出江東流縣在府西南
 銅陵縣在府東南府治西江中有攔江磯二里至李
 陽河口十里至哪叱磯十里至樅陽口十里至烏沙
 峽三十里至池口驛十里至清溪鎮五里至流波磯
 二十里至麻布料五里至郭港對江黄家套十五里
[155-16a]
 至梅根對江老洲頭十五里至銅陵縣大通鎮十里
 至楊山磯十里至六百丈對江窑頭十里至銅陵縣
 十里至油榨港十里至丁家洲十里至錢家灣三十
 里至太平府繁昌縣之荻港驛對岸則廬州府之無
 為州也江南通志云大江上接東流下抵銅陵池口/河亦名杜塢河在府治西源出石埭之操山
 為營公明溪至秀山有待月溪又至狼山有玉鏡潭/過白面渡滙為秋浦又迤邐為杜塢過鎮山為池口
 入大江白沙河去府城十里源出太樸山過東塘湖/達青溪入於江梅根河在府城東四十五里源出九
 華山㑹於五溪通河入於江五溪河在青陽縣西二/十里源出九華山一曰漂溪二曰澗溪三曰雙溪四
[155-16b]
 曰曹溪五曰瀾溪合流入於江銅陵縣河在縣西七/里其源一出長山一出賖北官莊一出東髙村山㑹
 於横海閘流入於江大通河在銅陵南四十里其源/一出九華山一出天門山一出梅衝山㑹於車橋湖
 至大通鎮入江荻港河在銅陵北八十里發源朱村/耆郎坑邵家澗㑹石洞南洪鳳皇鍾鳴各渠之水合
 流至北下社入江恵溪去銅陵縣十五里其源出銅/官廟側流至樊港入江貢源溪在石埭縣西經上灣
 下灣出大河至於秋浦入江茹蘭溪在建徳縣南源/出迎春朝霞二洞西流㑹堯城溪達於東流入江堯
 城溪在建徳縣南三/里許至東流縣入江
 廬州府在省城西北領州二曰無為曰六安縣六曰
 合肥附/郭曰舒城曰廬江曰巢縣曰英山曰霍山運糧
[155-17a]
 共一萬石本萬大清㑹典五通志/五 八百四十 石零其六安州霍山英
 山二縣則自淮河行運也府東南五州縣皆有運河
 大江自無為州城抵江心梟磯山一百十五里水勢
 聫絡凡境内之水皆納於此巢湖周四百餘里港汊
 三百六十占合肥舒城廬江巢四縣之境皆一水相
 通流注於江江南通志云金斗河源出雞鳴山東流/至府城自水西闗流入城中至東門外
 歴金斗驛流入巢湖店埠河在府城東三十里水出/圓疃通巢湖三河在府城東南九十里其源有三合
 而為一入巢湖七里河在舒城縣西九十里實西山/衆流之㑹通泉入江花林河在無為州東門外源出
[155-17b]
 大江上接三溪河下接一箭河運糧河在無爲州東/北四十里源出焦湖入江裕溪河在無為州東北一
 百二十里源自焦湖入江黄落河在無為州北四十/里源自焦湖入江柘臯河在巢縣西北二十里出合
 肥浮槎山流入巢湖天河在巢縣南源出巢湖東流/入江肥水在府城南七十五里源出紫蓬山東北經
 雞鳴山入金斗河一支西北流復東轉南下至東門/外余公廟前二水相合故曰合肥濡須水在巢縣南
 一名天河水俗呼為馬尾溝源出巢湖東北至江漢/白河在廬江縣東北三十里周迴七十餘里跨六鄉
 與巢湖相連流入於江南溪在舒城縣西南外發源/自孤井流入巢湖桃溪在舒城縣北三十五里桃城
 鎮發源自六安/界流入巢河
 寧國府在省城西南領縣六曰宣城附/郭曰寧國曰南
[155-18a]
 陵曰涇縣曰旌徳曰太平運糧共三萬石本典大清/㑹 通
 志六萬二千一/百五十四石零寧國縣在府東南旌徳縣在府南涇
 縣太平並在府西南南陵在府西北各縣運河皆環
 遶縣治四通八達而府城之北有灣沚河有鎮有渡
 今為鹽埠北出楊青口合黄池下流入江黄池在府
 城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玉溪郡東南水聚此出江南
 岸屬寧國北岸屬太平江南通志云南湖在府城東/北四十里南曰南漪北曰北
 漪總稱曰南湖周廣四十餘里受廣徳建平諸水由/綏溪來宣之東境之水並瀉入焉宛溪在府城東源
[155-18b]
 出嶧山之陽上下兩橋上曰鳳皇下曰濟川並跨溪/上句溪近府城三里溪流廻曲形如句字源出籠叢
 天目諸山龍溪在府城北水陽鎮東南兩渡舊設浮/橋宋紹定創建今廢為渡有兊倉有義倉東南水碧
 橋與髙淳接界慈溪在府城東北合髙淳水至此由/牛兒港泝流而進東通五堰往東壩者由此東壩五
 堰之一也青弋江在南陵縣東三十里發源黄山會/石埭太平旌徳諸水至此河身漸廣故名江中港在
 南陵縣源有二並出西南諸山由嘉樂闗入城遶縣/治過籍山橋下合西港及漳淮水入小淮河漳水在
 南陵縣源自縣南水龍洞出至澄清河與淮水合淮/水在南陵縣源自縣南吕山麓珠泉湧出至澄清河
 與漳水合流徽水在旌徳縣北源出績溪徽嶺之隂/北流受清潭水至縣南印匣石與霞溪東溪合流麻
 川在太平縣源出黄山之麓受旌/徳諸水由麻陂至旌徳涇縣入江
[155-19a]
 廣徳州在省城南領縣一曰建平運改兊米八千石
 本江大清㑹典桐通志一萬三千七百四十四石零/ 南通志云 川水在州西北源出白石山西北
 流入丹陽湖南碕湖在縣西南廣徳建平之水皆滙/於此流入丹陽湖俗呼為南湖大源溪在寧國大陶
 山流經州界入南碕湖又/由丹陽湖蕪湖達於江
 太平府在省城西領縣三曰當塗附/郭曰蕪湖曰繁昌
 運糧共一萬七千石本萬大清㑹典三通志/二 七千一十 石零當塗西
 去江十里蕪湖西去江七里繁昌西去江五十五里
 繁昌蕪湖俱在府南繁昌運河出江對板子磯蕪湖
[155-19b]
 出江對蟂當塗縣北二十五里有新河即采石河牛
 渚磯矻然控江流之衝大江自繁昌之荻港五里至
 板子磯五里至泥汊通無為州二十里至舊縣十里
 至蘆席峽二十里至教化渡十里至三山峽十里至
 螃蠏磯十里至櫓港十里至蕪湖縣櫓港驛五里至
 一磯十里至赤磯窑五里至四合山十里至裕溪口
 通巢縣廬州府二十里至東西梁山對江和州境也
 四十里至當塗縣采石鎮采石山在江中五里至望
[155-20a]
 夫磯十里至人頭磯五里至和尚港十里至烈山十
 里至三山十里至江寧府之江寧鎮江南通志云天/門山在府城西
 南三十里二山夾大江東博望西梁山對峙如門亦/名峨眉山又名東梁山西梁山蟂磯山在蕪湖縣西
 南七里大江中蟂老蛟也今磯有石穴廣一丈深不/可測盖蛟所居黄池河在當塗縣南七十里分河心
 以北屬當塗以南屬宣城唐溝河在當塗東南百里/西通官溪又接新華門河長河在蕪湖縣南半里源
 出廣徳宣州過縣前西行注江丹陽河在當塗縣東/南七十里湖水分三源徽州髙淳寧國廣徳諸溪所
 滙通為三湖曰石臼固城丹陽而丹陽最大盖總名/也南北九十里西南七十五里實太平巨浸姑孰溪
 在當塗縣南二里一名姑浦合丹陽東南餘水及諸/港會過寶積山入江櫓港在蕪湖縣南十五里源出
[155-20b]
 徽宣西注於江荻港在繁昌縣西南四十里/與赭圻城相屬西對無為州乃江流之險處
 江寧府為江南省㑹領縣八曰上元曰江寧並附/郭
 句容曰溧陽曰江浦曰六合運糧共十二萬八千石
 本萬大清㑹典五通志十/六 三千五十 石零而溧水髙淳二縣並無糧
 也江寧自江寧鎮十里至三山十里至大勝闗三十
 里至上新河十里至中新河十里至龍江闗二十里
 至觀音山燕子磯在焉三十里至六合縣𤓰埠巡司
 而江浦六合糧艘則自江北開行也十里至山十
[155-21a]
 里至龍潭十五里至東溝十里至方山五里至青山
 而江南之句容縣糧艘來㑹溧陽縣則又自宜興之
 閃溪行運也自青山十里至新河口即一□港十里
 至儀真縣江南通志云大江繞城之西南經西北過/鎮江東流入海中江在溧陽縣西北三十
 五里又名永陽江下流入宜興縣界秦淮在上元縣/東南始皇斷方長壟為瀆故曰秦淮有二源一出句
 容華山一出溧水東廬山合源方山埭兩淮北流西/入通濟水門南經武定鎮淮飲虹三橋又西出三山
 水門沿石城以達於江靖安河在靖安鎮下一名古/漕河新河在江東門外稍直西五里通於江曰中新
 河稍南曰上新河以通市舶沙河在江浦縣東三十/里宋范仲淹領漕時以大江風濤之險開此河引水
[155-21b]
 攴流下至𤓰埠入江後河在江浦縣西北三十五里/源出廬州舊梁縣至縣茅塘橋東出𤓰埠入江滁河
 在六合縣境上自滁和二州界三汊河口而下合為/一河流至縣由𤓰埠入江冶浦河在六合縣東二里
 東北通天長東南入滁河合流大勝闗港在江寧縣/西南内合板橋新林浦為一流入於江胭脂湖在溧
 水縣西十里明初命崇山侯鑿石穿流以通運道西/北通於江南通兩浙丹陽湖在髙淳縣南三十里中
 流與當塗縣分界東連石臼湖固城湖其源有三一/出徽州府黟縣者為舒泉一出廣徳州白石山者為
 桐水一出溧水東廬山者為呉漕水三湖滙合其流/分二派一西出蕪湖一北出當塗姑熟溪俱入江石
 臼湖在髙淳縣西南三十/里西連丹陽湖水注於江
  以上係江南安慶池州廬州寧國太平江寧六府廣
[155-22a]
 徳一州之漕運與湖廣江西兩省同入儀真運河
 浙江杭嘉湖三府江南蘓松常鎮四府糧船渡江至
 𤓰洲鎮十五里至八里鋪五里至紅廟五里至揚子
 橋十五里至揚州府廣陵驛揚州府志云揚子江由/金陵𤓰步下小帆山逕
 儀真境東下與鎮江分界東北趨江都出泰興界入/江寧鄉為如皐縣境東過天生港至通州入海禹貢
 江漢朝宗於海通/州盖朝宗處也
 江廣兩省并江南安池廬寧太江六府糧船至儀真
 江岸五里至東闗十里至新城二十里至朴樹灣十
[155-22b]
 里至東石人頭五里至西石人頭入江都界五里至
 凍青鋪十里至揚子橋十五里至揚州府廣陵驛
 揚州府在江南省城北領州三曰髙郵曰泰州曰通
 州縣六曰江都附/郭曰儀真曰泰興曰興化曰寶應曰
 如皐運糧共六萬七千石本六大清㑹典十通志十/萬 千三百五 一石零
 運河即古䢴溝自廣陵驛十五里至灣頭五里至髙
 廟十五里至東西灣十里至邵伯驛十里至三溝十
 里至腰鋪十五里至露筋廟十里至南車洛五里至
[155-23a]
 北車洛十五里至髙郵州盂城驛二十五里至清水
 潭十里至張家溝五里至六漫閘二十里至界首驛
 髙寶/交界十里至缸橋十里至汎水五里至南閘五里至
 平溝十里至槐角樓巡司十五里至寶應縣安平驛
 二十里至淮安府山陽縣之黄浦揚州府志云周敬/王三十四年秋呉
 城䢴溝通江淮時夫差欲霸中國乃築城廣陵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謂之䢴溝漢呉王濞煮
 海為利復間䢴溝自茱茰灣下抵海陵倉及如皐蟠/溪以通鹽艘隋煬帝幸江都命尚書左丞皇甫議發
 淮南諸州兵丁十餘萬間䢴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渠廣四十步旁植以樹盖前此揚州西北自末口達
[155-23b]
 六合入江東北自射陽湖入淮至是始自楊子達六/合自山陽瀆入淮矣髙郵州河隄即平津堰南北長
 九十里沿隄有閘閘外又有涵洞又五里一淺淺夫/四十名以時撈濬閘有定制恒存水六尺過格即洩
 入下河以漸而去上下俱不至於淹没即旱年上河/水可以濟運運船過盡仍放洞水以救下河故郵人
 言西河水利以撈淺建平水閘為主今設滚水壩亦/即平水閘之意也寶應縣環境皆水也城西門逼臨
 運河而西南西北縈之若玦焉𢎞濟河至萬厯十二/年始定議成隄甚以為利但歴年清江通濟閘不閉
 黄水隨淮而入流沙日積漕渠日壅往制邑有淺鋪/九處所謂九淺也額設淺長淺夫防䕶隄岸宜嚴仍
 不時撈浚毋使沙積河髙庶不負昔人定議苦心縣/境設閘凡十餘座皆以分瀉水勢並引水灌田後知
 縣陳煃又新置瓦窑通湖閘一九淺通湖閘一盖因/𢎞濟河上接淮流閘口水溜難以牽挽故建二閘洩
[155-24a]
 水入湖水勢賴以平緩湖水大則閉/之漕水少則啓之濟運兼潤田畆焉
 淮安府在省城東北領州二曰海州曰邳州縣九曰
 山陽附/郭曰鹽城曰清河曰桃源曰沐陽曰贑榆曰宿
 遷曰睢寧共糧十萬四百十五石本志大清會典一/通 九萬八千
 百四十/三石零而安東縣則無糧也運河自黄浦至涇河十
 里至平河橋十里至頭鋪十里至二鋪十里至楊家
 廟十里至淮安府淮隂驛十五里至板閘闗十五里
 至清江浦三十里至清河縣清口驛渡黄河入清口
[155-24b]
 淮安府志云運河先受黄淮交灌河身日髙増隄幾/埒城埤值歳漲官民驚惶阻漕運淹田廬山鹽髙寶
 並罹災傷而山陽境内凡瀕淮河者溝浦之衆皆瀦/泄引河之利今淮湖交溢歳久淤塞盈涸不常弗相
 通濟居民胥病時加浚鑿利莫大焉流宗觀淮揚上/下流説云治歸仁髙堰則淮揚之上 治矣然由髙
 堰視之則堰其上流也二十四湖下流也由漕隄視/之則湖其上流也隄東七邑下流也治隄以西之下
 流所以分其來之勢治隄以東之下流可以多其歸/之道乎昔人慮之審矣下流洩水之大支有二曰山
 陽之南涇河所以達海也曰邵伯之南芒稻河所以/入江也又由板閘至小壩沿隄設有減水諸閘四十
 餘座而各場之海口如之茍啓閉以時成規不易則/至今可行所無事已涇河前被侵占今巳開矣然新
 口視舊狹尺許新基視舊髙數尺開猶不開也芒稻/河二十四里入江之口運鹽之道也今亦開矣然必
[155-25a]
 河髙内河下而後能東流年來挑浚不講牐基増髙/水不能就下甚或障之以通鹽夫障之則鹽利而漕
 病七邑俱病何若浚之深自不待障之力而鹽漕與/七邑均利之為得乎且疏浚之成䂓具在可按而行
 之此二者用力至省奏功至易非若歸仁髙堰之動/國帑勞民力煩盈庭之議也唯不鑿智自私而力舉
 之不越二年上下流/之患永底乃績矣
 以上係江南揚州淮安二府之運道江南運道張文/端公治河書不
 及載予特詳之而自江北以致/潞河文端既詳載之予故從略
 鳳陽府在省城西北領州五曰壽州曰泗州曰宿州
 曰潁州曰亳州縣十三曰懐逺曰定逺曰五河曰虹
[155-25b]
 縣曰霍丘曰䝉城曰盱眙曰天長曰靈璧曰潁上曰
 太和運糧共六萬三百石本九大清㑹典十通志四/萬 千六百九 九石零
 而附郭之鳳陽臨淮二縣並無糧也糧艘皆自淮河
 而來停泊河口候盤驗後渡黄北上江寧之六合縣/與天長糧艘同
 走淮/河
 廬州府見前六安州英山縣霍山縣糧艘亦自淮河
 而來停泊河口侯盤驗後渡黄北上
 徐州在省城西北領縣四曰蕭縣曰碭山曰豐縣曰
[155-26a]
 沛縣運糧共四萬八千石本二大清㑹典十通志五/萬 千五百八 三石零
 糧艘則自淮河而來停泊河口侯盤驗後渡黄北上
 沛縣河道附見山東兖州府内
 以上係江南鳳陽廬州二府及徐州一州之運道
 淮安府清河縣自黄河口門十七里至桃源縣交界
 三岔為安清中河自三岔一百四十里至宿遷縣張
 莊運口為宿桃中河宿遷縣自張莊運口四十七里
 至邳州交界窑灣口邳州自窑灣口一百二十里至
[155-26b]
 山東嶧縣交界黄林莊
 以上係江南淮安府桃源宿遷二縣之運道
 濟南府為山東省㑹領州四曰泰安曰徳州曰武定
 曰濵州縣二十六曰歴城附/郭曰章丘曰鄒平曰淄川
 曰長山曰新城曰齊河曰齊束曰濟陽曰禹城曰臨
 邑曰長清曰肥城曰青城曰陵縣曰萊蕪曰徳平曰
 平原曰陽信曰樂陵曰商河曰利津曰蒲臺運糧共
 十八萬八千八百石本㑹大/清 典而新泰海豐霑化三縣
[155-27a]
 俱無糧也徳州河道附在東昌府
 兖州府在省城南領州四曰曹州曰濟寧曰東平曰
 沂州縣二十一曰滋陽附/郭曰曲阜曰寧陽曰鄒縣曰
 泗水曰滕縣曰嶧縣邳州/接界曰金鄉曰魚臺曰單縣曰
 城武曰曹縣曰定陶曰嘉祥曰鉅野曰鄆城曰汶上
 曰東阿曰平隂曰陽穀曰壽張運糧共六萬三千二
 百石本會大/清 典而沂州剡城費縣俱無糧也嶧縣運河
 自黄林莊九十八里至滕縣界朱姬莊有八閘曰臺
[155-27b]
 莊曰侯遷曰頓莊曰丁廟曰萬年曰張莊曰徳勝曰
 韓莊滕縣自朱姬莊五十里至江南沛縣界劉昌莊
 沛縣自劉昌莊四十八里至魚臺縣王家口有三閘
 曰夏鎮曰楊莊曰珠梅是為泇河魚臺縣自王家口
 八十五里至濟寧州四里灣交界有三閘曰邢莊曰
 利建曰南陽濟寧州自四里灣交界七十五里至五
 里營之東濟寧衞交界有十閘曰棗林曰魯橋曰師
 家莊曰仲家淺曰新閘曰新店曰石佛曰趙村曰在
[155-28a]
 城曰天井濟寧衞自五里營交界十七里至曹井橋
 迤北交界鉅野縣自曹井橋交界二十五里至大長
 溝迤南交界有閘一曰通濟嘉祥縣自小長溝交界
 十六里至孫村交界汶上縣自孫村交界五十里至
 靳家口東平州南界有閘五曰寺前鋪曰南旺上曰
 南旺下曰開河曰袁家口是為南旺南河東平所自
 東平州北界十二里至安山閘接東平州南界東平
 州自靳口汶上縣北界十八里至安山閘有閘一曰
[155-28b]
 靳家口又安山閘接東平所河道三十里至戴家廟
 閘下三空橋有閘二曰安山曰戴家廟壽張縣自三
 空橋二十里至沙灣鋪接東阿縣南界東阿縣自沙
 灣鋪南界十五里至五里鋪接陽穀縣南界陽穀縣
 自東阿北界六十里至官窑口鋪接東昌府聊城縣
 南界有六閘曰荆門上曰荆門下曰阿城上曰阿城
 下曰七級上曰七級下自沙灣鋪至荆門閘計二十
 里張秋鎮在焉運道咽喉是為張秋河
[155-29a]
 東昌府在省城西領州三曰臨清曰髙唐曰濮州縣
 十五曰聊城附/郭曰堂邑曰博平曰茌平曰清平曰莘
 縣曰冠縣曰丘縣曰館陶曰恩縣曰夏津曰武城曰
 范縣曰觀城曰朝城運糧共十二萬三千六百石本/
 大清/㑹典運河聊城縣自陽穀縣界官窑口鋪六十三里
 至堂邑縣界西岸梭隄博平縣界東岸吕家灣鋪有
 閘四曰周家店曰李海務曰通濟橋曰永通堂邑縣
 自聊城縣界西岸梭隄三十五里至清平縣界函谷
[155-29b]
 洞係西岸一邊與博平縣對岸博平縣自吕家灣鋪
 三十五里至清平縣界魏家灣迤南田家口係東岸
 一邊與堂邑縣對岸清平縣自田家口三十九里至
 臨清州界二十里鋪是為上河臨清州自清平縣界
 二十里鋪四十里至真隸清河縣界鹽店北半壁店
 清河縣自半壁店二十里至夏津縣界孫家口夏津
 縣自孫家口二十七里至武城縣界横河口武城縣
 自横河口一百四十六里至真隸故城縣界冷家墳
[155-30a]
 故城縣自冷家墳十六里至恩縣界孟家灣恩縣自
 孟家灣至濟南府徳州界曹家口鋪徳州自曹家口
 鋪十五里至徳州衞界下八里塘水次倉在焉徳州
 衞自下八里塘八十九里至桑園良店驛直隸景州
 呉橋縣交界是為下河而府屬之莘縣冠縣觀城朝
 城四縣之糧在於直隸大名府之小灘交兌
 以上係山東濟南兖州東昌三府之運道
 河南府在河南省城西領州一曰陜州縣十三曰洛
[155-30b]
 陽附/郭曰偃師曰鞏縣曰孟津曰宜陽曰登封曰永寧
 曰新安曰澠池曰嵩縣曰盧氏曰靈寶曰閿鄉運糧
 共五萬一千石改兊米永折典/本 大清㑹
 汝州在省城西領縣四曰魯山附/郭曰郟縣曰寶豐曰
 伊陽運糧共八千六百石改兊米永折典/本 大清㑹
 開封府為河南省㑹在黄河之南領州四曰陳州曰
 許州曰禹州曰鄭州縣三十曰祥符附/郭曰陳留曰杞
 縣曰通許曰太康曰尉氏曰洧川曰鄢陵曰扶溝曰
[155-31a]
 中牟曰陽武曰原武曰封邱曰蘭陽曰新鄭曰商水
 曰西華曰項城曰沈邱曰臨潁曰襄城曰郾城曰長
 葛曰密縣曰滎陽曰榮澤曰河隂曰汜水運糧共八
 萬六千九百石改兊米永折典/本 大清㑹而延津儀封二縣並
 無糧也
 彰徳府在省城北領州一曰磁州縣六曰安陽附/郭
 湯隂曰臨漳曰林縣曰武安曰涉縣運糧共四萬一
 千五百石改兊米永折典/本 大清㑹府境有漳河其源有二一
[155-31b]
 出山西潞州長子縣名濁漳自林縣西北入境一出
 平定州樂平縣名清漳自涉縣入境俱東至林縣合
 流經安陽磁州臨漳館陶界入衞河又有安陽河一
 名洹水源出林縣洹山其水屢伏屢見流經安陽縣
 永和鎮合衞河又有滏陽河其源有二一出磁州鼓
 山合衆泉流至滏水亭下一出神麕山黒龍洞東流
 合漳水入衞河湯隂縣西有湯水舊名蕩水流經縣
 東五十里過内黄縣入衞河林縣南有淇水東北流
[155-32a]
 經湯隂至淇縣北入衞河又南有淅水源出淅川縣
 淅水村流經林縣南與洹水合又西北有滄溪源出
 隆慮山過磻陽城合漳水入衞
 懐慶府在省城之西北黄河之北領縣六曰河内附/郭
 曰濟源曰修武曰武陟曰孟縣曰温縣運糧共四萬
  一千石改兊米永折典/本 大清㑹修武縣南五里有預河東流
 至獲嘉縣入衞河
 衞輝府在省城之北黄河之北領縣六曰汲縣附/郭
[155-32b]
 胙城曰新鄉曰獲嘉曰淇縣曰輝縣運糧共二萬九
 千石改兊米永折典/本 大清㑹府城北一里有衞河源出蘓門
 山東入大名府濬縣界新鄉縣有小丹河源出山西
 髙平縣流至河内丹谷口自大丹河分流為小丹河
 經河内武陟修武獲嘉至新鄉岔河尖入衞河輝縣
 有斮脛河一名太和泉亦名陽河東流經淇縣界入
 衞河又有三渡河在縣西四里源出百泉之南流入
 衞河又有清水源出縣西南七十里山陽鎮東南流
[155-33a]
 經獲嘉縣界又東北入淇縣界合於淇水按衞河自/輝縣新鄉
 縣汲縣淇縣湯隂縣至直隸大名府濬縣滑縣内黄/縣元城縣又至山東館陶縣臨清州為汶衞合流處
 詳見張文端公河防考而河南通省之糧先在大名/府小灘水次交兊後題定在衞輝府水次交兊詳見
 一百三十八巻中由水/次至臨清隨幇北上
 以上係河南河南開封彰徳懐慶衞輝五府汝州一
 州之運道
 直隸河間府運河自徳州良店驛三十里至景州安
 陵巡司二十里至黄家園河口三十里至呉橋縣連
[155-33b]
 窩驛三十里至東光縣十里至油坊兒十里至下口
 二十里至泊頭鎮管河通判駐劄焉又至交河縣新
 橋驛二十里至齊家堰二十里至薛家窩二十里至
 馬家口十五里至滄州磚河驛十五里至掘地兒十
 五里至滄州長蘆巡司四十里至廢興濟縣乾寧驛
 十里至周官兒屯四十里至雙塘兒十五里至靜海
 縣奉新驛二十里至瀆流二十里至新口二十里至
 楊柳青二十里至曹家莊二十里至天津衞
[155-34a]
 天津衞運河自楊青驛十里至丁字沽三汊河十里
 至尹兒灣十里至桃花口十里至滿溝十里至下老
 米店十里至順天府武清縣
 順天府運河自武清縣楊村驛三十里至南北蔡村
 十里至磚厰十里至王家務十里至榮村十里至白
 廟十里至河西務對岸則香河縣十五里至王家擺
 渡口十里至魯家渡五里至紅廟十里至靳家莊十
 里至扳罾口十里至蕭家林十里至通州和合驛二
[155-34b]
 十里至楊家莊十里至漷縣馬頭十七里至公雞店
 七里至沙狐堆六里至保運觀即里二寺十里至張
 家灣十五里至通州潞河驛各省漕糧俱入通倉
 通州城内有通流閘過天橋永通橋十二里至普濟
 閘十三里至平津下閘四里至平津上閘十一里至
 慶豐閘五里至大通橋入
都城五府白糧俱入
京倉以上鄭元慶七省漕程/
[155-35a]
 
 
 
 
 
 
 
 
[155-35b]
 
 
 
 
 
 
 
 行水金鑑巻一百五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