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欽定滿洲源流考 > 欽定滿洲源流考 卷二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滿洲源流考卷二
 部族二/
  挹婁一作/□樓
  漢
   後漢書挹婁古肅慎之國也在夫餘條詳/見前東北
   其邑落各有大人處于山林之間自漢興以後
   臣屬夫餘
[006-1b]
   册府元龜挹婁地多山險人形似夫餘善乗船
   北沃沮畏之毎夏藏于巖穴至冬船道不通乃
   下居邑落
  三國
   三國志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人多勇力土
   氣寒劇于夫餘古之肅慎氏國也自漢以來臣
   屬夫餘夫餘責其租賦重以黄初中叛之夫餘
   數伐之其人衆雖少所在山險隣國人畏其弓
[006-2a]
   矢卒不能服也
   通考挹婁即古肅慎之國也其國在不咸山北
   魏常道鄉公景元末來貢楛矢石砮弓甲貂皮
   之屬
  晉
   晉書肅慎一名挹婁在不咸山北其國東北有
   山出石其利入鐡将取必先祈神武帝元康初
   來貢元帝中興又詣江左貢其石砮至武帝時
[006-2b]
   通貢于石季龍四年方達
  唐
   新唐書渤海另條/詳後本粟末靺鞨姓大氏髙麗滅
   率衆保挹婁之東牟山地直營州東二千餘里
   遼史地理志大氏始保挹婁之東牟山有乞乞
   仲象者渡遼水自固武后封為震國公後自稱
   震王
   五代史武后時乞乞仲象子祚榮立因並有乞
[006-3a]
   四比羽之衆四十萬人據挹婁
  遼
   遼史地理志瀋州昭徳軍雙州保安軍定理府
   皆故挹婁國地按瀋州昭徳軍今承徳縣雙州/保安軍今鐡嶺縣定理府在今
   興京/境内
  金
   大金國志北接室韋西界渤海鐡離東瀕海三
   國志所謂挹婁地也
[006-3b]
   按挹婁之名始于後漢考之史傳即古肅慎氏
   晉書所謂肅慎一名挹婁是也至南北朝始别
   有勿吉靺鞨勿吉靺鞨俱/另條詳後之稱而舊名之見于
   簡冊者猶有可考如遼之瀋州雙州定理府金
   之挹婁縣皆僅指一隅非其全部元史稱瀋陽
   路為挹婁故地似矣而于開元路則云古肅慎
   地隋唐曰靺鞨又似岐而二之者盖魏晉以前
   部族未分魏晉以後釐而為七族愈繁而地愈
[006-4a]
   廣容有非舊部之名所能該者矣至金史地理
   志謂瀋州本遼定理府為挹婁故壤考遼志則
   瀋州之外别有定理府亦屬挹婁之地遼之定
   理實唐時渤海所建至金已廢又金志稱瀋州
   挹婁縣本遼舊興州常安縣考遼志東丹城北
   至挹婁縣范河二百七十里則遼時已有挹婁
   縣盖郡邑雖移而幅員有定今見于
  盛京通志者若承徳若鐵嶺若吉林若寧古塔自
[006-4b]
   奉天府治極于東北胥挹婁地也又明一統志
   載洪武二十九年設左右千戸于懿路城永樂
   八年復設中千戸于懿路城其廢址今在鐵嶺
   縣城南六十里又有站名懿路亦作伊魯當即
   遼金挹婁縣之遺今滿洲語謂巖穴之穴為葉
   嚕與伊魯音相近可知當時命名之義而音轉
   傳訛厯代遂有互異究之遺址可尋正猶陶之
   為陶邱豳之為豳亭焉爾
[006-5a]
  三韓
御製三韓訂謬
 嘗讀後漢書三韓傳稱辰韓人兒生欲令頭扁皆押
 之以石訝其說之悖于理而肆為詭誕以惑世也夫
 以石押頭壮夫且不能堪而以施之初墮地之小兒
 實非人情所宜有間考三韓建國本末諸史率多牴
 牾以方位凖之盖在今奉天東北吉林一帶壤接朝
 鮮與我國朝始基之地相近國朝舊俗兒生數日即
[006-5b]
 置卧具令兒仰寝其中乆而腦骨自平頭形似扁斯
 乃習而自然無足為異辰韓或亦類是耳范蔚宗不
 得其故從而曲為之解甚矣其妄也且如漢人生兒
 常令側卧久而左右角平頭形似狹蒙古人生兒以
 韋帶束之木板植立于地長則股形㣲箕此亦皆習
 而自然無足為異藉如蔚宗所言豈漢人蒙古亦皆
 以石押之令其頭狹而股箕乎若夫三韓命名史第
 列馬韓辰韓弁韓亦曰/弁辰而不詳所以稱韓之義陳夀
[006-6a]
 魏志直云韓地韓王魚豢魏畧且以為朝鮮王凖冒
 姓韓氏其為附會尤甚盖國語及蒙古語皆謂君長
 為汗韓與汗音相混史載三韓各數十國意當時必
 有三汗分統之史家既不知汗之為君而庸鄙者至
 譌韓為族姓何異扣槃捫籥以喻日哉且中外語言
 不通不能强為詮解者勢也今夫天昭昭在上人皆
 仰之然漢語謂之天國語謂之阿卜喀蒙古語謂之
 騰格里西畨語謂之那木喀囘語謂之阿思滿以彼
[006-6b]
 語此各不相曉而人之所以敬與天之所以感則無
 弗同若必一 一以漢字牽附臆度之能乎不能夫韓
 與汗音似義殊謬而失之誣猶可也至于以石押頭
 之謬實悖于理斯不可也然則余之三韓訂謬之作
 烏容已乎哉
   謹按三韓雖與漢時諸郡毗連然音譯多訛往
   往以漢字轉相附㑹于是異說分岐至范蔚宗
   有生兒以石押頭之論誕妄不經莫斯為甚矣
[006-7a]
   恭讀
 御製三韓訂謬以國語蒙古語證韓之當為汗而即
   漢人蒙古習俗之不同并推及
  國朝生兒仰寝卧具見理之至常而無足怪審音
   知義曠若發蒙據事揆情瞭如指掌誠非厯代
   紀載家所能窺測也謹録冠諸書之前以昭凖
   則
  漢
[006-7b]
   漢書朝鮮傳真畨辰國欲上書見天子朝鮮雍
   閼弗為通師古曰辰謂/辰韓之國也
   通典三韓後漢時通焉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
   曰弁韓晉梁二書/作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
   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
   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
   與倭接凡七十八國百濟另條/詳後是其一國焉大
   者萬餘户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
[006-8a]
   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
   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魏志作月支/通考作自支國盡
   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
   後漢書馬韓邑落雜居無城郭辰韓耆老自言
   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
   或名之為秦韓有城柵屋室諸小别邑各有渠
   帥貿易以鐡為貨兒生欲其頭扁皆押之以石
   弁辰與韓辰雜居城郭衣服皆同其人形皆長
[006-8b]
   大美髪而刑罰嚴峻初朝鮮王準為衛滿所破
   乃将其餘衆走入海攻馬韓破之遂立為韓王
   準後滅絶馬韓人復自立為辰王
   魏略朝鮮王凖為衛滿所破走入海中其子及
   留在國者因冒姓韓氏凖王海中不與朝鮮相
   往來
   魏略初右渠朝鮮王衛/滿之孫未破時朝鮮相厯谿卿
   以諫右渠不用東之辰國時民随出居者二千
[006-9a]
   户亦與朝鮮真畨不相往來至王莽時亷斯鑡
   為辰韓右渠帥欲來降出其邑落見一人其語
   非韓人問之曰我等漢人名户來我等軰千五
   百人伐材木為韓所得積三年矣辰鑡因將户
   來出詣樂浪郡郡令鑡乗大船入辰韓取户來
   伴輩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辰韓曰我當出
   贖直耳乃出辰韓萬五千人弁韓布萬五千疋
   鑡収取直還郡
[006-9b]
   册府元龜漢建武二十年韓國亷斯人蘇馬諟
   等詣樂浪貢獻帝封蘇馬諟為亷斯邑君使屬
   樂浪郡四時朝謁
   後漢書本紀建武二十年韓國人率衆詣樂浪
   内附注辰韓卞韓馬韓/謂之三韓國也
   通考靈帝末韓濊並盛郡縣不能制百姓苦亂
   多流亡入韓者獻帝建安中公孫康分屯有有
   鹽縣屯有有塩兩縣/並漢遼東所屬以南荒地為帶方郡遣公
[006-10a]
   孫模張敞等収集遺民興兵伐韓濊舊民稍出
   是後韓遂屬帶方郡
  三國
   魏志韓在帶方之南東西以海為限南與倭接
   其地方可四千里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
   弁韓辰韓者古之辰國也馬韓在西其民土著
   各有長帥大者名臣智散在山海間無城郭凡
   五十餘國總十萬餘户辰王治月支國魏景初
[006-10b]
   中明帝宻遣帶方太守劉昕樂浪太守鮮于嗣
   越海定二郡諸韓國臣智加賜邑君印綬其次
   與邑長部從事吴林以樂浪本統韓國分割辰
   韓八國以與樂浪吏譯轉有異同臣智激韓忿
   攻帶方郡﨑離營時太守弓遵樂浪太守劉茂
   興兵伐之遵戰死二郡遂滅韓辰韓在馬韓東
   自言避秦役來適韓國今有名之為秦韓者始
   有六國分為十二國弁辰亦十二國又有諸小
[006-11a]
   别邑各有渠帥總四五萬户其十二國屬辰王
   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土地肥美弁
   辰與韓雜居亦有城郭衣服居處與辰韓同其
   瀆盧國與倭接界十二國亦有王
  晉
   晉書馬韓居山海之間凡有小國五十六所武
   帝太康元年二年其王頻遣使貢方物七年八
   年十年又頻至太熈元年詣東夷校尉何龕上
[006-11b]
   獻咸寧三年復來明年又請内附辰韓常用馬
   韓人作主雖世世相承而不得自立明其流移
   之人故為馬韓所制也太康元年其王遣使貢
   方物二年復來朝貢七年又來
   通考三韓自咸寧三年來貢明年又請内附其
   王來朝自後無聞盖為百濟新羅另條/詳後所吞併
  南北朝
   梁書辰韓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新羅其一也
[006-12a]
   馬韓有五十四國百濟其一也
  唐
   舊唐書百濟國為馬韓故地
  宋
   宋史定安國本馬韓之種為契丹所破其帥糾
   合餘衆保于西鄙建國改元自稱定安開寳三
   年其王烈萬華因女真遣使入貢
  遼
[006-12b]
   遼史地理志髙州三韓縣辰韓為扶餘弁韓為
   新羅馬韓為髙麗開泰中聖宗伐髙麗取三國
   之遺人置縣
   按三韓統名辰國自漢初已見後為新羅百濟
   所併其七十八國之名備載于魏志國名多繫
   以卑離二字如監奚卑離内卑離辟卑離如來
   卑離以滿洲語考之當為貝勒之轉音正猶汗
   之訛為韓而三汗之統諸貝勒于體制洽相符
[006-13a]
   合也至馬韓亦作慕韓辰韓亦作秦韓弁韓亦
   作弁辰又作卞韓尚書傳扶餘馯並稱正義謂
   馯即韓也當時祗以諧音並非漢語范蔚宗始
   稱為韓國韓人魏志遂有韓地韓王之目甚者
   至訛為韓氏又如弁韓在三韓中記載獨少考
   史記真畨注謂畨音普寒切遼東有潘汗縣或
   即弁韓之轉音亦未可定或有以三韓為髙麗
   者盖因宋史髙麗傳有崇寧後鑄三韓通寳之
[006-13b]
   文又遼史外紀遼時常以三韓國公為髙麗封
   號遂謂三韓之地盡入髙麗不知髙麗之境亦
   屬三韓所統當時假借用之未經深考耳至遼
   之三韓縣乃取髙麗俘户所置並非其故壤也
  勿吉
  南北朝
   魏書勿吉在髙麗北舊肅慎國也邑落各自有
   長不相總一其人勁悍常輕豆莫婁諸國延興
[006-14a]
   中遣使乙力支朝貢太和初又貢馬五百匹自
   云其國先破髙句麗十落宻共百濟謀從水道
   并力取髙句麗來請其可否詔三國宜共和順
   勿相侵擾九年復遣使侯尼支朝獻十二年遣
   使貢楛矢方物十七年遣使婆非等五百餘人
   朝獻景明四年遣使俟力歸北史作/侯力歸興和二年
   遣使石久云北史作/石文云等貢方物至于武定不絶
   北史勿吉一曰靺鞨另條/詳後其部𩔖凡七種其一
[006-14b]
   號粟米部與髙麗接勝兵數千多驍武其二伯
   咄部在粟末北勝兵七千其三安車骨部在伯
   咄東北其四拂湼部在伯咄東其五號室部在
   拂湼東其六黒水部在安車西北其七白山部
   在粟末東南勝兵並不過三千而黑水部尤勁
   自拂湼以東矢皆石鏃即古肅慎氏也
   册府元龜魏孝文延興五年勿吉國遣使朝獻
   又太和二年十年並遣使朝貢十二年勿吉國
[006-15a]
   貢楛矢石砮十七年遣使朝獻又宣武景明四
   年正始四年勿吉國貢楛矢又永平元年二年
   三年並遣使朝貢四年延昌元年貢楛矢延昌
   二年三年七月九月並朝貢四年孝平熈平二
   年貢楛矢神龜元年二年朝貢東魏孝静帝天
   平三年興和二年三年武定二年四年五年北
   齊武平三年並遣使朝貢
  隋
[006-15b]
   太平寰宇記隋初靺鞨國有使來獻謂即勿吉
   也
   通考隋開皇初勿吉遣使貢獻文帝厚勞之其
   國與隋懸隔惟粟末白山為近
  唐
   舊唐書靺鞨盖肅慎之地後魏謂之勿吉
   太平寰宇記貞觀初伯咄安車骨入號室部髙
   麗破後並歸渤海惟黒水部全盛分為十六部落
[006-16a]
   通考拂湼亦稱大拂湼開元天寳間八來獻鯨
   晴貂䑕白兎
   新唐書渤海本粟末部姓大氏
  五代
   五代史黒水靺鞨本號勿吉當後魏時見中國
   盖古肅慎氏之地也其衆為分數十部而黑水
   㝡處其北尤勁其部族世次史皆失其紀
  遼
[006-16b]
   遼史營衛志國外十部有長白山部
  金
   金史世紀景祖稍役屬諸部自白山之屬以至
   五國之長皆聴命
   金史世紀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
   部太祖敗遼兵于境使梁福烏達喇舊作斡/答喇
   諭渤海人曰女真渤海本同一家皆勿吉之七
   部也
[006-17a]
   北盟録女真所居之地東瀕海南接髙麗西接
   渤海鐡離北近室韋三國所謂挹婁元魏所謂
   勿吉是也
   按勿吉始見于北魏亦謂之靺鞨故魏書為勿
   吉傳隋書為靺鞨傳而北史傳云勿吉一名靺
   鞨其事則實為一國盖南北音殊譯對互異併
   不得謂一國而二名也第自唐武徳以前則勿
   吉與靺鞨互稱武徳以後則黑水一部獨强分
[006-17b]
   為十六部始専稱靺鞨而粟末部自萬嵗通天
   以後改稱震國又稱渤海無復目為勿吉者矣
   今靺鞨渤海各具専條取史傳之稱勿吉者繋
   屬于此至伯咄五代史太平寰宇記作汩咄拂
   寰宇記作拂湼按滿洲語謂朋友曰固楚與汩/咄音同謂羣處之羣曰佛寕與
   拂揑音同兩句相連即朋友之意當時二部命/名應取諸此而音字傳説遂不畫一耳又按佛
   寕清文作□合下一字尼音二字合/切漢字無恰 者借用寧字譯之考遼史地
   理志為紫蒙縣為興平軍為始平軍地粟末部
[006-18a]
   以粟末水得名即今之松阿哩江白山今長白
   山滿洲語謂之果勒敏珊延阿琳黑水今黑龍
   江滿洲語謂之薩哈連烏喇詞異義同尤信而
   可徴也至諸史咸稱七部中黑水尤勁扶輿之
   氣鍾厚於兹益以徵我
  國家出震方行霆驅電掃八旗勁旅有勇知方所
   由來者逺矣
 
[006-18b]
 
 
 
 
 
 
 
欽定滿洲源流考卷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