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吳群圖經續記 > 吳郡圖經續記 卷上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吳郡圗經續記巻上
            宋 朱長文 撰
  封域 城邑 户口 坊市 物産 風俗
  門名 學校 州宅 南園 倉務 亭館
  海道 牧守 人物
   封域
蘇州在禹貢為揚州之域書云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即
[001-1b]
此地也至周為吳國始泰伯與其弟仲雍皆太王之子
王季厯之兄也泰伯以天下遜其弟王季乃與仲雍南
奔以避之即其所居自號勾吳吳民義而從之者千餘
家當商之末世築城郭以自衞遂為吳泰伯春秋傳曰
泰伯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自泰伯作吳五世而武
王克商求泰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巳君吳因而封
之其爵為伯國語云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王自
周章傳十四世吳子夀夢立吳益大稱王而春秋書之
[001-2a]
曰子魯成公七年春吳伐郯秋吳入州來是時楚一嵗
七奔命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始通於上國矣又更
四君至吳王闔閭吳自泰伯以來所都謂之吳城在梅
里平墟乃今無錫縣境及闔閭立乃徙都即今之州城
是也於是西破楚入郢北威齊晉蓋當是時吳與越以
浙江分境越患猶逺吳越春秋云勾踐五年入臣於吳
羣臣祖道至浙江上蓋浙為吳境也勾踐七年既釋囚
返國厚獻吳王夫差夫差悦之於是賜書增之以封東
[001-2b]
至句甬西至檇李南至姑末北至平原縱横八百餘里
子胥諫之不聽事具吳/越春秋吳之南境蓋狹矣勾踐終敗吳
而圍之魯哀公二十二年越滅吳吳迺為越而越王未
聞居吳也勾踐後更六王至無疆更一百四十餘年為
楚威王所滅取吳故地威王曾孫曰考烈王春申君黄
歇為之相乃以吳封春申使其子為假君留吳及秦併
其地置會稽郡漢順帝永建四年分會稽為吳郡以淛
江中流為界晉宋齊梁陳之間雖頗割地而郡不改與
[001-3a]
吳興丹陽號為三吳隋平陳割鹽官以隸于杭至唐有
吳長洲嘉興崑山常熟海鹽華亭七邑號為雄郡乾元
二年嘗置長洲軍大厯中廢五代時分嘉興海鹽華亭
别為秀州隸蘇者唯五縣錢氏獻其籍國朝以為平江
節度所領縣仍故謂之望郡云
   城邑
昔闔閭問於子胥曰吾國在東南僻逺之地險阻潤濕
有江海之害内無守禦外無所依倉庫不設田疇不墾
[001-3b]
為之奈何於是子胥説以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廪治兵
一作/革闔閭乃委計於子胥使之相土嘗水象天法地
築大城周四十里小城周十里開八門以象八風是時
周敬王之六年也自吳亡至今僅二千載更歴秦漢隋
唐之間其城郭門名循而不變陸機詩云閶門何峨峨
飛閣跨通波其物象猶存也隋開皇九年平陳之後江
左遭亂十一年楊素帥師平之以蘇城嘗被圍非設險
之地奏徙於古城西南横山之東黄山之下唐武徳末復
[001-4a]
其舊蓋知地勢之不可遷也觀於城中衆流貫州吐吸
震澤小濵别𣲖旁夾路衢蓋不如是無以泄積潦安居
民也故雖名澤國而城中未嘗有墊溺蕩析之患非智
者創於前能者踵於後安能致此哉而流俗或傳吳之
故都在館娃宫側非也蓋娃宫胥臺乃離宫别館耳當
吳之盛時髙自矜侈籠西山以為囿度五湖以為池不
足充其欲也故傳闔閭秋冬治城中春夏泊城外旦食
蛆山書逰蘇臺射於鷗陂馳於逰臺興樂石城走犬長
[001-4b]
洲其耽樂之所多矣左氏傳載楚子西之言曰夫差次
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
今故老猶能道其遺跡信不虚也自唐季盜起浙西帥
周寳以楊茂實為刺史為盜所據龍紀元年錢鏐遣其
弟銶破徐約於此州以都將沈粲權領其後李宥一作/宿
孫儒楊行宻將臺濛三陷郡城乾寧五年鏐既平董昌
遣其將顧全武自會稽航海道帥師擊之臺濛遁去蓋
於此十餘年間民困于兵火焚掠赤地唐世遺跡殆盡
[001-5a]
錢氏有吳越稍免干戈之患自乾寧至於太平興國三
年錢俶納土凡七十八年自錢俶納土至于今元豐七
年百有七年矣當此百年之間井邑之富過於唐世郛
郭填溢樓閣相望飛杠如虹櫛比棋布近郊隘巷悉甃
以甓冠蓋之多人物之盛為東南冠實太平盛事也
   户口
西漢之會稽郡舉今二淛之地皆在焉其為户二十二
萬三千三十八東漢之吳郡舉今浙西之地皆在焉其
[001-5b]
為户十六萬四千一百六十四晉之吳郡舉今杭秀睦
三州之境皆在焉其為户二萬五千唐之蘇州舉今秀
州之地在焉初其為户一萬一千八百五十九天寳之
盛至七萬六千四百二十一自錢武肅分蘇以為秀州
用自屏蔽其隸蘇者吳長洲崑山常熟又分吳縣為吳
江合五邑而巳忠懿王以其國歸之有司國朝與民休
息稼穡豐殖大中祥符四年有户六萬六千一百三十
九由祥符至于今七十餘年間累聖丕承仁澤日厚龎
[001-6a]
鴻汪洋何生不育元豐三年有户一十九萬九千八百
九十二有丁三十七萬九千四百八十七嗚呼盛矣蓋
此州在漢迺一縣之境比唐為半郡之餘而其民倍蓰
於當時不可勝數蓋自昔未有今日之盛也故其輸帛
為疋者八萬輸纊為兩者二萬五千輸苗為斛者三十
四萬九千苗有蠲放者/在此數中輸錢免役為緡者八萬五千皆
有畸數畸殘/田也焉而又有鹽税𣙜酤之利為多以一郡觀
之則天下蓋可知矣昔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
[001-6b]
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茍有用我者期月而
巳可也三年有成况今承百年太平之後而有四海全
盛之勢哉方聖上精一以迪徳㡬微以成務講政修教
朝出於軒陛暮行於海宇六府三事既允治矣方當節
之以禮和之以樂躋民於堯舜三代之隆此其時哉
   坊市
圗經坊市之名各三十蓋傳之逺矣如曳練坊者或傳
孔子登泰山東望吳門而歎曰吳門有白馬如練因是
[001-7a]
立名黄鸝市之名見白公詩所謂黄鸝巷口鸎欲語烏
鵲橋頭冰未銷是也其餘皆有義訓不能悉知其由其
巷名見於載籍者如彈鋏渇烏一二種皆莫知其處乃
知事物不著於文字之間則艱於傳逺故方志之説不
可廢也近者坊市之名多失標牓民不復稱或有因事
以立名者如靈芝坊因樞宻直學士蔣公堂豸冠坊因
侍御史范公師道徳慶坊因今太子賔客盧公革各以
其所居得名蓋古者以徳名鄉之義也茍擇其舊號益
[001-7b]
以新稱分其邑里因以彰善旌淑不亦美哉昔梅福棄
官易名姓為吳市門卒今此有西市門殆其所隠乎
   物産
吳中地沃而物夥其原隰之所育湖海之所出不可得
而殫名也其稼則刈麥種禾一嵗再熟稻有早晚其名
品甚繁農民隨其力之所及擇其土之所宜以次種焉
惟號箭子者為最嵗供京師其果則黄柑香碩郡以充
貢橘分丹緑梨重絲蔕函列羅生何珍不有其草則藥
[001-8a]
品之所録離騷之所詠布濩於皋澤之間海苔可食山
蕨可掇幽蘭國香近出山谷人多玩焉其竹則大如篔
簹小如箭桂含露而斑冒霜而紫修篁叢筍森萃蕭瑟
髙可拂雲清能來風其木則栝柏松梓㯶楠杉桂冬巖
嘗青髙林相望椒梂梔實蕃衍足用其花則木蘭辛夷
著名惟舊牡丹多品逰人是觀繁麗貴重盛亞京洛朱
華凌雪白蓮敷沼文通樂天昔嘗稱詠重臺之菡蓞傷
荷之珍藕見於傳記其羽族則水有賔鴻陸有巢翠鵾
[001-8b]
鷄鵠鷺鵁鶄鷗鶒之類巨細參差無不咸備華亭仙禽
其相如經或鳴髙原或擾樊籠其鱗介則鰷鱨鰋鯉䱎
䲛漸離乗鱟黿鼉蟹螯螺蛤之類恠詭舛錯隨時而有
秋風起則鱸魚肥楝木華而石首至豈勝言哉海瀕之
民以網罟蒲蠃之利而自業者比於農圃焉又若太湖
之恠石包山之珍茗千里之紫蒓織席最良給用四方
皆其所産也若夫舟航往來北自京國南達海徼衣冠
之所萃聚食貨之所叢集乃江外之一都會也
[001-9a]
   風俗
泰伯遜天下季札辭一國徳之所化逺矣更歴兩漢習
俗清美昔吳太守糜豹出行屬城問功曹唐景風俗所
尚景曰處家無不孝之子立朝無不忠之臣文為儒宗
武為將帥時人以為善言陸機詩云山澤多藏育土風
清且嘉泰伯導仁風仲雍揚其波豈不然哉蓋朱買臣
陸機顧野王之徒顯名於歴代而人尚文支遁道生慧
響之儔唱法於羣山而人佞佛故吳人多儒學喜施捨
[001-9b]
蓋有所由來也然誇豪好侈自昔有之吳都賦云競其
區宇則并疆兼巷矜其宴居則珠服玉饌亦非虚語也
自本朝承平民被徳澤垂髫之兒皆知翰墨戴白之老
不識戈矛所利必興所害必去原田腴沃常獲豐穰澤
地沮洳寖以耕稼境無劇盜里無奸兇可謂天下之樂
土也顧其民崇棟宇豐庖厨嫁娶䘮𦵏奢厚逾度捐財
無益之地蹷産不急之務者為多惟在位長民者有以
化之耳
[001-10a]
   門名
吳王闔閭建城之始立陸門八以象八風水門八以象
八卦吳都賦云郛郭周市重城結隅通門二八水道陸
衢劉夢得詩云二八城門開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其
傳久矣或謂八門者其南曰盤門以嘗刻蟠龍之狀或
曰水陸相半沿洄屈曲故謂之盤也曰蛇門者為其於
十二位在巳也又云以越在巳地為木蛇北向示越屬
吳也其西曰閶門者象天門之有閶闔也曰胥門者子
[001-10b]
胥居其傍民以稱焉夫差伐齊之後胥門巢將上軍蓋
當時以巢所居為號也門外有/胥門塘其東曰婁門者婁縣名
也蓋因其所道也秦謂之疁音/留漢謂之婁今之崑山其
地一也曰葑作/封門者取封禺之山以為名封山故屬吳
郡今在吳興方言謂封曰葑葑者茭土樛結可以種殖
者也其事或然曰將門者吳王使干將於此鑄寳劒今
謂之匠聲之變也北曰齊門者齊景公女嫁吳世子者
登此以望齊也又南曰赤門北有平門蓋不預八數或
[001-11a]
曰平門者故謂巫門巫咸所𦵏也當吳時不開東面之
門欲以絶越其後稍或開塞蓋其多途則艱於守衛㡬
禁也今所啟者五而巳葑門陸衢中或堙塞范文正公
命闢之為門往來至今大以為便
   學校
吳郡昔未有學以文講解者不過數人景祐中范文正
公以内閣典籓而歎庠序之未立我先君光祿率州人
請建學文正公請於朝奏可乃割南園之一隅以創焉
[001-11b]
既成或以為太廣范公曰吾恐異時患其隘耳乃置學
田命師儒其後為守者繼成其事富郎中嚴又建六經
閣自安定先生翼之首居於此而博洽有道之士如王
會之逢張舜民芻張公達伯玉之儔繼處其任學者甚
衆登科者不絶有若滕正議元發錢翰林醇老諸公稍
稍以出熙寧之際朝廷選置學官更問大義士之來者
甚盛矣頃時李校理綖又割南園地以廣其垣然黌舍
未多今猶以為隘也宣聖殿旁舊有文正公祠以安定
[001-12a]
先生配嵗時釋奠者皆焚香拜首學中有十題曰辛夷
百幹黄楊公堂槐鼎足松雙桐石楠籠頭檜蘸水檜泮
池玲瓏石或云蘇子美嘗掌學命名也
   州宅上
郡國志云今太守所居室即春申君之子為假君之殿也
因數失火塗以雄黄故曰黄堂又傳吳宫至秦時猶存
守宮吏以火視燕窟遂火焉其遺蹟雖無存者其地則
未聞或改也漢會稽太守治於吳朱買臣載其故妻到
[001-12b]
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即此地也今郡廨承有唐五代
之後昔韋蘇州詩云海上風雨至逍遥池閣涼白樂天
於西樓命宴齊雲樓晚望皆有篇什所謂池閣者蓋今
之後池是也西樓者蓋今之觀風樓也齊雲樓者蓋今
之飛雲閣也白公詩云欲辭南園去重上北城看木蘭
堂之名亦久矣皮陸唱和詩有木蘭後池即此也池中
有老檜婆娑尚存父老云白公手植巳二百餘載矣詢
之士子云張刑部太初作山隂堂蔣宻直治後池諸亭
[001-13a]
及瞰野亭見山閣吕光祿建按武堂蔡秘閣子直置射
堂裴校理如晦立飛雲閣韓度支子文植恠石二於便
㕔後牓曰介軒近晏大夫處善葺故亭於城西北隅號
曰月臺以便登覽餘則未悉聞也
   州宅下
蓋古之諸侯有三門外曰臯門中曰應門内曰路門因
其門以為三朝朝之後有三寢曰路寢一曰燕寢二自
罷侯置守其名既殊其制稍削然猶存其槩今之子城
[001-13b]
門古之所謂臯門也今之㦸門古之所謂應門也今之
便㕔門古之所謂路門也今之大㕔古之外朝也今之
宅堂古之路寢也蘇為東南大州地望優重府庭有此
稱自唐乾寧元年刺史成及建大㕔更五代至於聖朝
嘉祐間年祀寖逺棟宇既敝紫微王公君玉乃新作是
㕔選材鳩工閎敞甲諸郡陳祠部天常新作子城門
樓觀甚偉而大㕔之前㦸門之後廊廡卑陋不稱且甲
仗架閣二庫在焉海瀕卑濕暑氣蒸潤戎器簿籍或材
[001-14a]
敝文朽不可用又髙麗人來朝過郡郡有燕勞其從者
皆坐於廊此而不葺非所以革弊示逺也元豐六年太
守朝議大夫章公以是説謀於轉運使得羨錢二百萬
又以公使助之於是易以修廊覆以重屋二樓對立樓
各八楹木章必精陶埴以良吏無容姦工各獻巧故省
費而功速明年春落成又修㦸門易之髙於舊三尺由
是臺門至于府庭棟宇相副輪焉奐焉不陋不奢後無
以加也
[001-14b]
   南園
南園之興自廣陵王元璙帥中吳好治林圃於是釃流
以為沼積土以為山島嶼峰巒出於巧思求致異木名
品甚多比及積嵗皆為合抱亭宇臺榭值景而造所謂
三閣八亭二臺龜首旋螺之類名載圗經蓋舊物也錢
氏去國此園不毁王黄州詩云他年我若功成後乞取
南園作醉鄉迺玩而愛之之至也或傳祥符中作景靈
宫構求珍石郡中嘗取於此以供京師其間樓榭
[001-15a]
嵗久摧圮吕濟叔嘗作熙熙堂厥後守將亦加修飾今
所存之亭有流杯四照百花樂豐惹雲風月之目每春
縱士女逰覽以為樂焉
   倉務
南倉子城西北倉在閶門側皆前後臨流每嵗輸税於
南和糶於北以元豐三年計之所糴無慮三十萬斛東
南之計仰給於此而農民賴官糴以平榖價其利溥哉
税務舊在驛前范文正公遷於西河之上官私舟楫往
[001-15b]
來輸税者不必迂路至今以為便酒務損敝前守司諫
孫公請於朝給省金四萬緡新之晏公章公相繼趣成
近巳畢工又嘗大修南倉既閎且固為儲積之利
   亭館
臨水之亭圗經所載者四今漕渠之上增建者多矣曰
按部曰緇衣曰濟川曰皇華曰使星曰候春曰褒徳曰
旌隠之類聨比於岸矣所謂褒徳者近於秘監富公之
居旌隠者近於宻直蔣公之居昔之郡將名亭以褒二
[001-16a]
老也近嵗髙麗人來貢聖朝方務綏逺又於城中闢懐
逺安流二亭及盤閶之外各建大館為賔餞之所
   海道
吳郡東至於海北至於江傍青龍福山皆海道也漢武
帝遣嚴助發兵會稽浮海救東甌後朱買臣言東越王
居保泉山今發兵浮海直指泉山陳舟列兵席捲南行
可破滅也上拜買臣會稽太守詔買臣到郡治樓船備
糧食水戰具居嵗餘買臣受詔將兵與横海將軍韓説
[001-16b]
等俱擊破東越晉袁山松虞潭嘗於滬瀆築城壘以防
冦自朝家承平總一海内閩粤之賈乗風航海不以為
險故珍貨逺物畢集於吳之市今瀕海皆有巡邏之官
所以戢盜賊禁私鬻也
   牧守
昔漢會稽太守治於吳自朱買臣見遇武帝引章之郡
世歆其榮光武時有任延者稱為循吏延字長孫年十
九為會稽都尉迎官驚其壮及到静治無為惟先遣饋
[001-17a]
禮祠延陵季子聘請髙行如董子儀嚴子陵等待以師
友之禮掾吏貧者輒分俸禄以賑給之省諸卒令耕公
田以周窮急所行縣輒使慰勉孝子就飱飯之吳有龍
丘萇者隠居太末志不降辱掾史請召之延曰龍丘先
生躬徳履義有原憲伯夷之節都尉掃灑其門猶懼辱
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謁修書記致醫藥相望於道積
一嵗萇乃詣府願得備録遂命為議曹祭酒是以郡中
賢士大夫爭往官焉自晉至唐牧守之良者巳載圗經
[001-17b]
矣於新唐史又得數事焉史稱王仲舒之為刺史也隄
松江為路變屋瓦絶火災賦調常與民為期不擾自辦
于頔之為刺史也罷淫祠浚溝澮端路衢為政有績楊
發之為刺史也其治以恭長慈幼為先是皆可述者也
若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亦可謂循吏而世獨知其能
詩耳韋公以清徳為唐人所重天下號曰韋蘇州當貞
元時為郡於此人賴以安又能賔儒士招隠獨顧況劉
長卿丘丹秦系皎然之儔類見旌引與之詶唱其賢於
[001-18a]
人逺矣樂天髙行美才其於簿領宜不以屑意然觀其
勤瘁非旬休不設宴見於題咏嘗作虎丘路免於病涉
亦可以障流潦未㡬求去夢得贈詩云姑蘇十萬户皆
作嬰兒啼蓋其實也夢得之為州當災疫之後民無流
徙朝廷以其課最賜三品服此三人者至今以為美談
自錢武肅王吳越以其子元璙為刺史當兵火剽焚之
後而元璙以儉約慎静鎮之者三十年與江南李氏接
境而能保全屏蔽者元璙之功也元璙後封廣陵郡王
[001-18b]
子文奉嗣之頗亦好士有勝致卒官其後忠懿王納土
請吏朝廷始除守以治之自太平興國三年至今元豐
四年更七十二人矣題名具/總集朝廷以劇郡常慎其選非
臺閣之賢漕憲之序不以輕授其風流文雅開敏彊濟
豐功琦行貴名茂閥列于國史炳于家乗者多矣草野
之士獨處而罕聞雖聞而不詳何以遽數哉今朝議大
夫章公嘗將漕二淛有威名及既下車飭治衆職雖小
必察始至會暴風湖海之瀕民或漂溺公遣吏巡視賑
[001-19a]
恤請蠲田租人不失所鋤治奸吏繩遏浮薄擊沮豪右
莫不畏懾政聲流聞詔曰吏不數易然後得以究其材
今夫蘇劇郡也而爾為之守克有能稱嘉省厥勞仍其
舊服往惟率職不懈以稱吾久任之意哉可令再任蘇
守自國朝以來惟公再任邦人美之時議欲大修郡城
增濬運河公務愛民力請罷其役民甚徳之
   人物
吳中人物尚矣漢嚴助朱買臣會稽吳人以儒學文辭
[001-19b]
名當時舉賢良對䇿者百餘人武帝善助對獨擢助為
中大夫助既貴幸乃薦朱買臣亦為中大夫由是並在
左右與大臣辯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其後相繼為
會稽太守助為會稽數年不聞問天子賜書曰君厭承
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懐故土出為郡吏會稽東接於海
南近諸越北枕大江間者濶焉久不聞問具以春秋對助
恐上書謝願奉三年計最買臣懐會稽太守章步歸
郡邸長安廏吏乗駟馬車來迎會稽會聞太守且至發
[001-20a]
民除道縣長吏並送迎車百餘乗此二人者並起書生
遂宰一郡福千里其為榮遇可勝言哉然助能諭指南
越遣子入侍買臣擊破東越有功亦足稱焉自東漢至
於唐代有賢哲巳具圖經而四姓者最顯陸機所謂八
族未足侈四姓實名家四姓者朱張顧陸也其在江左
世多顯人或以相業或以儒術或以徳義或以文詞巳
著於舊志矣自廣陵王元璙父子帥中吳是時有丁陳
范謝四人者同在賔幕以長者稱丁氏之後有晉公出
[001-20b]
入將相范氏之後有文正公㕘豫大政為世宗師文正
公族姪龍圖公師道以直清顯先朝履歴諫憲謝氏之
後有太子賔客濤賔客有子曰絳為知制誥縉紳推之
陳氏之後有太子中允之竒者謝隴西郡王宅教授以
歸召之不起以行義著鄉閭謂之陳君子者也又若宣
徽使鄭文肅公以謀烈贊樞府定邊陲秘書監富公嚴
以耆徳守鄉邦而許洞以歌詩著名祥符之間皆吳人
也而東南之才美與四方之逰宦者視此邦之為樂也
[001-21a]
稍稍卜居營𦵏而子孫遂留不去者不可以遽數也今
兹宗工名儒出於吳者髙則登黄扉入禁林次則帥方
面列臺閣與夫里居之大老灼灼然在人耳目俟來者
為記焉
 
 
 
 
[001-21b]
 
 
 
 
 
 
 
 吳郡圗經續記巻上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