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輿地廣記 > 輿地廣記 卷十三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輿地廣記卷十三
            宋 歐陽忞 撰
  陜西永興軍路上
次府京兆府本周室所居謂之宗周平王東遷地入于
秦至孝公徙都焉始皇置内史漢元年屬塞國二年為
渭南郡髙帝都此九年復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
右内史太初元年更為京兆尹王莽既敗更始赤眉相
[013-1b]
繼據之後漢都洛陽仍以此為京兆尹獻帝亦常都此
魏改尹為太守後改為秦國復為京兆國晉為京兆郡
兼置雍州愍帝亦都之其後為劉曜苻堅姚興所據後
魏亦為京兆郡兼置雍州後周復為京兆尹隋初置雍
州後改為京兆郡京唐初為雍州開元元年改為京兆
府後周隋唐皆為帝都昭宗遷洛廢為佑國軍梁初改
京兆府曰大安佑國軍曰永平軍後唐復為西京晉廢
為晉昌軍漢改曰永興軍領縣十五
[013-2a]
次赤長安縣本宗周之地文王作豐今縣西北靈臺鄉
豐水上是也武王作鎬今昆明池北鎬陂是也秦為咸
陽縣地漢髙帝五年置長安縣惠帝元年城之經緯各
長十五里城中皆屬長安今長安故城是也後漢因之
晉及後魏為京兆郡後周都焉隋開皇三年自漢長安
故城東南移二十里置新都前直子午後枕龍首山左
臨灞岸右抵灃水唐因之有終南山灃水鎬水
次赤萬年縣本漢長安縣地後周始於長安城中置萬
[013-2b]
年縣取漢縣為名隋文帝龍潜封號大興開皇三年改
曰大興縣唐武徳元年復故名漢杜陵縣故杜伯國周
武王滅唐而還之於此宣王以無罪殺杜伯杜伯之神
射王于鎬故有周右將軍杜主祠秦武公十一年縣之
漢宣帝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故更名杜為杜陵屬京兆
尹後漢及晉因之後魏改曰杜城後周廢之故城在今
縣南漢霸陵縣本秦芷陽文帝𦵏其上改曰霸陵陵在
霸水之西霸水故滋水也秦穆公更名以顯霸功晉曰
[013-3a]
霸城後魏曰西霸城後周廢之故城在今縣東南漢南
陵縣故城在今縣東南有白鹿原長樂陂本滻坡隋文
帝更名有灞水
次畿鄠縣古有扈國有甘水出南山甘谷北入渭秦孝
文王起萯陽宫於此二漢屬右扶風晉屬始平郡隋屬
京兆郡唐因之
次畿藍田縣漢屬京兆尹後漢晉皆因之後周置藍田
郡尋廢隋屬京兆郡唐因之南有藍田闗故嶢闗也漢
[013-3b]
髙帝自武闗攻秦用張良計破秦於此
次畿咸陽縣秦孝公十二年都咸陽築冀闕自櫟陽徙
都之其後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宫庭小吾聞豐
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
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歩南北五十丈為複道自阿房渡
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絶漢抵營室云後項籍屠
咸陽燒其宫室漢髙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罷屬長安
武帝元鼎三年别為渭城縣屬右扶風後漢省之唐武
[013-4a]
徳元年析涇陽始平置咸陽縣屬京兆府秦咸陽故城
在縣東十五里漢渭城故城在今縣東北故杜郵也秦
白起遷隂宻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賜死即此地漢
長陵縣髙帝所𦵏屬左馮翊後漢屬京兆尹晉省之故
城在今縣境
次畿醴泉縣漢谷口縣屬左馮翊故城在今縣北鄭子
真其縣人也後漢省之後魏置寕夷縣西魏置寕夷郡
後周改為秦郡後廢隋開皇十八年改縣曰醴泉屬京
[013-4b]
兆郡唐因之有九嵏山
次畿涇陽縣本秦故縣昭王封其弟涇陽君於此二漢
及晉為池陽縣地後置涇陽縣及咸陽郡隋開皇初郡
廢屬京兆郡唐因之有焦䕶澤謂之瓠中
次畿櫟陽縣秦獻公自雍徙居櫟陽而天雨金周太史
儋見獻公曰周故與秦國合而别别五百嵗復合七十
嵗而霸王出焉項羽立司馬欣為塞王都此漢髙帝初
起亦嘗居之太上皇𦵏櫟楊起萬年陵因分置萬年縣
[013-5a]
後漢省櫟陽入萬年晉屬京兆郡後周徙萬年置於長
安城中而移廣陽縣置於故萬年城隋開皇三年改萬
年為大興而復改廣陽為萬年屬京兆郡唐武徳元年
復改大興為萬年而改萬年為櫟陽屬京兆府
次畿髙陵縣本秦故縣昭王封弟髙陵君於此二漢屬
左馮翊魏文帝改曰髙陵晉屬京兆郡隋大業初復改
曰髙陵屬京兆郡唐屬京兆郡
次畿興平縣本周大丘懿王都之秦改曰廢丘項羽立
[013-5b]
章邯為雍王都此漢髙帝三年更名槐里屬右扶風晉
置始平郡後置扶風郡而改槐里曰始平縣隋開皇初
郡廢屬京兆郡唐屬京兆府景龍四年中宗送金城公
主入蕃别於此二漢曰金城縣至徳二年改曰興平
次畿臨潼縣驪山在南故驪戎國周幽王遇犬戎之禍
於此秦曰驪邑漢髙帝七年太上皇思東歸髙帝於是
改築城寺街里以象豐徙豐民以實之命曰新豐屬京
兆尹後漢及晉皆因之唐屬京兆府垂拱二年改曰慶
[013-6a]
山神龍元年復故名三年析新豊萬年置㑹昌縣七年
省新豐入焉改曰昭應屬京兆府皇朝大中祥符八年
改曰臨潼唐置宫在驪山下咸亨二年始名温泉宫天
寳元年更名驪山曰㑹昌山六年更名温泉曰華清宫
宫治陽井為池環山列宫室又築羅城置百司及十宅
焉有鴻門漢髙帝㑹項羽於此有戲水陳涉遣將周章
西入闗至戲是也
次畿武功縣本邰邑后稷所封邰亦作斄漢屬右扶風
[013-6b]
後漢省入郡武功亦漢縣本在渭南屬右扶風後漢因
之晉屬始平郡後周置武功郡建徳中郡廢而置武功
於故斄城今縣是也隋屬京兆郡唐屬京兆府漢羙陽
縣屬右扶風後漢及晉皆因之後周省入武功故城在
今縣北七里有太壹山禹貢所謂終南有垂山禹貢所
謂敦物也
次畿乾祐縣本安業縣唐萬嵗通天元年析商州之豊
陽置景龍三年屬雍州景雲元年屬商州乾元元年改
[013-7a]
為乾元縣漢改曰乾祐屬京兆府
次畿奉天縣唐文明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永夀
置以奉乾陵陵在北五里屬京兆府徳宗避涇卒之亂
出居於此為朱泚所圍頼渾瑊扞城得以不陷乾寧二年
以縣置乾州皇朝熙寕三年州廢復來屬
次畿終南縣本漢盩厔縣地唐武徳二年析置終南縣
貞觀八年省後為清平縣皇朝大觀二年復置
次府河中府周時為魏國春秋時屬晉以封大夫畢萬
[013-7b]
戰國時魏恵王徙都大梁而其地入秦後置河東郡二
漢晉皆因之兼置雍州後魏改為秦州後周改為蒲州
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之復置河東郡唐初為蒲州開
元八年置中都為府是年罷都為州乾元三年復為河
中府尋罷後為河中節度皇朝太平興國七年改為䕶
國軍領縣八
次赤河東縣故蒲坂舜之所都有厯山媯汭水春秋文
十二年晉人秦人戰于河曲在縣南戰國屬魏秦昭襄
[013-8a]
王四年取蒲海隋末廢唐永徽元年薛大鼎開之百姓
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逹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
騁駟美哉薛公徳滂被皇朝治平二年徙治保順軍有
鬲津河禹貢九河之一也
𦂳鹽山縣二漢為鹽城縣屬渤海郡故城在今縣南晉以
後皆因之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鹽山屬棣州大業初屬
渤海郡唐屬滄州有鹽山
𦂳樂陵縣二漢屬平原郡故城在今縣東晉屬樂陵國
[013-8b]
後為樂陵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屬棣州大業初屬渤
海郡唐屬滄州有漢重合縣故城在縣東皇朝熈寕二
年徙治咸平鎮有鈎盤河禹貢九河之一也
中南皮縣漢屬渤海郡章武有北皮亭故此云南皮後
漢為渤海郡治焉建武中曹公破青州刺史袁譚於此
晉因之隋屬渤海郡唐屬景州臨津鎮本漢東光縣地
隋開皇十六年於胡蘇亭置胡蘇縣屬平原郡唐更名
臨津屬景州皇朝熙寕六年省入南皮有潔河禹貢九
[013-9a]
河之一也
上冀州春秋時屬晉戰國屬趙秦屬鉅鹿郡漢置信郡
國景帝改為廣川宣帝復故後漢明帝更名樂安安帝
改曰安平後兼置冀州晉因之後魏為長樂郡兼置冀
州北齊後周皆因之隋初郡廢而冀州如故大業初州
廢復置信都郡唐為冀州皇朝慶厯八年升武安軍節
度領縣六
望信都縣漢為信都國治後漢為安平國治晉因之後
[013-9b]
魏以来為長樂郡治隋開皇初郡廢分信都置長樂縣
大業初省信都入焉置信都郡唐為冀州改長樂縣為
信都有禹貢降水漢昌城縣屬信都國後漢改為阜城
後徙焉故城在今縣北漢扶栁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
平國晉因之北齊省焉故城在今縣西
上蓨縣本漢脩縣屬信都國後漢屬渤海郡晉因之隋
開皇五年改為蓨縣屬冀州大業初屬信都郡唐屬徳
州永泰元年屬冀州漢觀津縣故城在東北
[013-10a]
上南宫縣漢舊縣屬信都國吕后封張敖子偃為南宫
侯即此後漢屬安平國晉省之後復置元魏屬長樂郡
北齊省之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大業初屬信都郡
唐屬冀州堂陽鎮本漢堂陽縣屬鉅鹿郡後漢屬安平
國晉省之後復置北齊省之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冀
州大業初屬信都郡唐屬冀州皇朝皇祐四年省入南

上棗彊縣漢舊縣屬清河郡後漢省之後復置隋屬冀
[013-10b]
州大業初屬信都郡唐屬冀州漢廣川縣屬信都國後
徙焉故城在今縣東北
上武邑縣漢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晉因之後齊廢
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大業初屬信都郡唐屬冀州
觀津鎮本趙地樂毅自燕降趙封之於此號為望諸君
漢為觀津縣屬信都國後漢及晉因之後省有衡漳石
隄唐顯慶元年築
中衡水縣隋開皇十六年分信都北界武邑西界下博
[013-11a]
南界置衡水縣屬冀州大業初屬信都郡唐屬冀州
上博州春秋為齊之西境戰國屬齊趙衛三國之交秦
屬東郡漢屬東郡平原清河三郡後漢屬東郡平原二
郡晉屬平原國宋分置魏郡後魏置南冀州及平原郡
隋初郡廢改州為博州大業初州廢屬武陽郡唐為博
州天寳元年曰博平郡領縣四
望聊城縣本齊西鄙之邑水經注云聊城縣東北三十里有
攝城左傳所謂聊攝以東是也戰國時燕將保聊城齊田單
[013-11b]
攻之嵗餘不下魯仲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燕將見書
乃自殺二漢屬東郡魏晉屬平原國後為平原郡治焉隋開
皇初郡廢十六年置博州大業初州廢以聊城屬武陽郡
唐武徳四年置博州漢茌平縣屬東郡後漢屬濟北郡
魏晉屬平原國昔石勒耕於茌平聞鼓角鞞鐸之聲其
母以為作勞耳鳴即此後廢焉唐武徳四年析聊城置
茌平縣貞觀八年省入
望髙唐縣春秋齊邑漢屬平原郡後漢及晉皆因之後
[013-12a]
魏置南清河郡北齊郡廢隋開皇初屬貝州大業初屬
清河郡唐武徳四年屬博州
望堂邑縣本漢清陽縣地為清河郡治焉隋開皇六年
分置唐邑縣屬武陽郡唐武徳四年屬博州
𦂳博平縣漢屬東郡魏晉屬平原國元魏屬長樂郡隋
開皇初屬貝州大業初屬清河郡唐屬博州漢靈縣屬
清河郡後漢及晉因之後廢隋開皇初復置大業初省
入博平唐武徳三年復置四年省入焉
[013-12b]
上棣州春秋戰國皆屬齊秦屬齊郡漢屬渤海平原千
乘郡後漢屬北海平原郡樂安國晉屬樂安樂陵二國
宋為樂陵郡後魏又為樂安縣陵二郡隋初屬棣州後
屬渤海郡唐武徳三年置魏州天寳元年曰樂安郡領
縣三
望厭次縣本漢信縣地屬渤海郡後漢因之晉屬樂陵
國後為渤海郡治元魏屬樂陵郡隋開皇六年置棣州
大業初為渤海郡後郡徙清地唐武徳四年以陽信置
[013-13a]
棣州八年州廢屬滄州貞觀十七年復置於厭次皇朝
大中祥符八年徙州城及厭次於陽信縣地
中滳河縣本漢初縣屬平原郡後漢省之隋開皇十六
年置滳河縣屬棣州大業初屬渤海郡唐屬棣州漢濕
沃縣屬千乘郡後漢省之晉復置屬樂陵國北齊省之
後入滴河周因之後曰湖城隋改為閿鄉縣唐屬虢州
皇朝太平興國三年來屬縣之南境諸山東北連函谷
西北連潼闗皆古桃林之地
[013-13b]
中下閿鄉縣本漢湖縣之閿鄉後湖城縣徙此焉隋開
皇十六年改為閿鄉屬河南郡唐武徳元年屬鼎州貞
觀八年屬虢州皇朝太平興國三年来屬漢戾園在今
縣東南
中都督府延安府春秋白狄之地秦屬上郡漢初為翟
國尋復為上郡後漢因之漢末羌胡大擾户口流散郡
縣皆廢焉後魏置東夏州西魏改曰延州置總管府隋
置延安郡唐復為延州梁號忠義軍後唐改曰彰武皇
[013-14a]
朝升延安府領縣七
中膚施縣秦屬上郡二漢因之後廢焉隋大業三年置
延安郡唐為延州豐林鎮本漢臨河縣地元魏置廣武
縣隋改曰豐林屬延安郡唐屬延州皇朝熙寕五年省
入膚施金明寨本秦髙奴縣項羽立董翳為狄王都髙
奴即此漢屬上郡東漢因之漢末廢焉元魏置廣樂縣
隋改曰金明屬延安郡後廢焉唐武徳二年析膚施復
置以縣置北武州貞觀二年州廢來屬皇朝熙寕五年
[013-14b]
省入膚施
中延川縣漢臨河縣地屬朔方郡東漢省之西魏置縣
曰文安及置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為延川屬延安郡
唐屬延州延水鎮本安民縣唐武徳二年析延川置皇
朝熈寕八年省入延川
中延長縣漢膚施縣地西魏置延安縣隋屬延安郡唐
屬延州廣徳二年改為延長
中門山縣後周置隋大業初省入汾川唐武徳三年復
[013-15a]
置屬丹州廣徳二年来属
中臨真縣漢髙奴縣地元魏置臨真縣西魏又置伸水
郡真川縣後周郡廢隋大業初省真川入臨真屬延安
郡唐屬延州
中敷政縣本固城元魏置後周廢尋又置隋屬延安郡
唐武徳二年徙治金城鎮更名金城貞觀八年屬延州
天寳元年更名敷城
中下甘泉縣唐武徳元年分洛交置伏鹿屬鄜州天寳
[013-15b]
元年改為甘泉後屬延州
望同州周為芮伯韓侯國春秋時屬秦晉戰國時屬秦
魏秦屬内史項羽分屬塞國漢髙帝置河上郡景帝分
為左内史武帝改為左馮翊東漢因之魏除左字但為
馮翊郡晉及元魏皆因之兼置華州西魏改曰同州取
禹貢所謂漆沮既從灃水攸同以名焉隋初郡廢大業
州廢復置馮翊郡唐武徳元年曰同州天寳元年曰馮
翊郡梁曰忠武軍皇朝太平興國七年升定國軍領縣
[013-16a]

𦂳馮翊縣本芮國漢為臨晉縣地屬左馮翊元魏置華
隂縣而魏改曰武鄉里及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改
縣曰馮翊置郡唐為同州有沙苑周文帝敗齊神武于
此有洛水商原所謂商顔
𦂳澄城縣漢徴縣地屬左馮翊左傳所謂北徴是也徴
澄音相近東漢省之元魏置澄城縣及澄城郡隋開皇
初郡廢屬馮翊郡唐屬同州
[013-16b]
𦂳朝邑縣故荔戎國秦厲共公獲之更名臨晉以築髙
壘臨晉國故也漢屬馮翊東漢因之晉為馮翊郡治焉
元魏置南五泉縣西魏改曰朝邑隋屬馮翊郡唐屬同
州臨晉縣故城在今縣西南
中郃陽縣古莘國其女太姒為周文王后詩所謂在郃
之陽是也漢為郃陽縣屬左馮翊東漢晉隋皆因之唐
屬同州夏陽鎮故梁國秦取之更名夏陽二漢屬左馮
翊後省焉今入郃陽
[013-17a]
中白水縣二漢衙縣地屬左馮翊故城在今縣東北後
省焉元魏置白水縣隋屬馮翊郡唐屬同州春秋文二
年晉侯及秦師戰于彭衙即此亦漢票邑縣地屬左馮
翊東漢及晉皆因之後省焉
中韓城縣故韓國漢為夏陽縣地屬左馮翊隋開皇十
八年置韓城縣屬馮翊郡唐屬同州有禹貢梁山詩韓
奕篇奕奕梁山即此有韓原魯僖公時秦伯伐晉戰于
此有龍門山即禹導河至于龍門也魚集其上即為龍
[013-17b]
望華州本鄭國春秋時屬晉戰國屬秦魏秦屬内史漢
屬京兆尹東漢屬京兆𢎞農郡晉因之元魏置華山郡
及東雍州西魏改曰華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屬京
兆馮翊郡唐武徳元年改曰華州垂拱二年避武氏諱
改曰太州神龍元年復故名天寳元年曰華隂郡乾寕
四年升興徳府梁為感化軍後唐改為鎮國軍皇朝皇
祐五年改鎮漳軍領縣五
上鄭縣鄭桓公始封此至子武公東徙新鄭漢屬京兆
[013-18a]
尹後漢及晉皆因之元魏置華山郡及東雍州西魏改
曰華州隋属京兆郡唐屬華州郭子儀其邑人也有少
華山
望下邽縣秦武公伐邽戎取其人來置此縣以有上邽
故曰下邽漢屬京兆尹東漢屬𢎞農郡晉屬馮翊郡後
置延夀郡隋開皇初郡廢屬馮翊郡唐垂拱元年來屬
漢蓮勺縣屬左馮翊東漢及晉皆因之隋大業初省入
焉故城在今縣東北
[013-18b]
望蒲城縣西魏置隋屬馮翊郡唐屬同州開元四年更
名奉先屬京兆府天祐三年復屬同州皇朝開寳四年
復為蒲城天禧四年來屬有金粟山
𦂳華隂縣禹貢華隂之地戰國時曰隂晉屬魏秦得之
恵文王五年更名寕秦漢髙帝八年更名華隂屬京兆
尹東漢及晉屬𢎞農郡元魏置華山郡隋屬京兆郡唐
屬華州禹貢太華山在縣東水經注云河水南流潼激
闗山因謂之潼闗漢末曹公西征與韓遂馬超相持於
[013-19a]

上渭南縣漢新豐縣地葢苻秦時置元魏置渭南郡後
周郡廢隋屬京兆郡唐因之周顯徳三年来屬
 
 
 
 
 
[013-19b]
 
 
 
 
 
 
 
 輿地廣記卷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