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周易程朱傳義折衷 > 周易程朱傳義折衷 卷十二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卷十二
             元 趙采 撰
震下/離上
 程子曰序卦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
 合也既有可觀然後有來合之者也噬嗑所以次觀
 也噬齧也嗑合也口中有物間之齧而後合之也卦
 上下二剛爻而中柔外剛中虚人頥口之象也中虚
[012-1b]
 之中又一剛爻為頥中有物之象口中有物則隔其
 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則得嗑故為噬嗑聖人以卦之
 象推之于天下之事在口則為有物隔而不得合
 在天下則為有強梗或讒邪間隔于其間故天下
 之事不得合也當用刑法小則懲誡大則誅戮以除
 去之然後天下之治得成矣凡天下至于一國一家
 至于萬事所以不和合者皆由有間也无間則合矣
 以至天地之生萬物之成皆合而後能遂凡未合者
[012-2a]
 皆有間也若君臣父子親戚朋友之間有離貳怨隙
 者葢讒邪間于其間也除去之則和合矣故間隔者
 天下之大害也聖人觀噬嗑之象推之于天下萬事
 皆使去其間隔而合之則无不和且治矣噬嗑者治
 天下之大用也去天下之間在任刑罰故卦取用刑
 為義在二體明照而威震乃用刑之象也
噬嗑亨利用獄
 程子曰噬嗑亨卦自有亨義也天下之事所以不得
[012-2b]
 亨者以有間也噬而嗑之則亨通矣利用獄噬而嗑
 之之道宜用刑獄也天下之間非刑獄何以去之不
 云利用刑而云利用獄者卦有明照之象利于察獄
 也獄者所以究治情偽得其情則知為間之道然後
 可以設防與致刑也
 朱子曰噬齧也嗑合也物有間者齧而合之也為卦
 上下兩陽而中虚頥口之象九四一陽間于其中必
 齧之而後合故為噬嗑其占當得亨通者有間故不
[012-3a]
 通齧之而合則亨通矣又三隂三陽剛柔中半下動
 上明下雷上電本自益卦六四之柔上行以至于五
 而得其中是知以隂居陽雖不當位而利用獄盖治
 獄之道唯威與明而得其中之為貴故筮得之者有
 其徳則應其占也
彖曰頥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程子曰頥中有物故為噬嗑有物間於頥中則為害
[012-3b]
 噬而嗑之則其害亡乃亨通也故云噬嗑而亨剛柔
 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以卦才言也剛爻與柔爻相
 間剛柔分而不相雜為明辨之象明辨察獄之本也
 動而明下震上離其動而明也雷電合而章雷震而
 電耀相湏並見合而章也照與威並行用獄之道也
 能照則无所隠情有威則莫敢不畏上既以二象言
 其動而明故復言威照並用之意六五以柔居中為
 用柔得中之義上行謂居尊位雖不當位謂以柔居
[012-4a]
 五為不當而利於用獄者治獄之道全剛則傷于嚴
 暴過柔則失于寛縱五為用獄之主以柔處剛而得
 中得用獄之宜也以柔居剛為利用獄以剛居柔為
 利否曰剛柔質也居用也用柔非治獄之宜也
  愚曰此推爻卦象以論用獄之道又歸諸五以贊
  用獄之人何謂推爻卦象以論用獄之道以爻言
  噬嗑自否而變下卦本坤也乾分一爻以變坤之
  初為震上卦本乾也坤分一爻以變乾之中為離
[012-4b]
  乾坤等判雜而有分故曰剛柔分以卦言震在下
  而動離在上而明震動離明並行不悖故曰動而
  明以象言震雷也離電也雷動電明剛柔相文合
  一而成章故曰雷電合而章何謂歸諸五以贊用
  獄之人此成卦在九四四互坎坎為律為棘獄象
  也六五以柔得中而行九四之上下據九四之坎
  用獄也然以柔居中雖不當位而利用獄者則以
  治獄旡若威明柔中之為利也葢獄事以威明為
[012-5a]
  用以恕為主雷電合而章威明也柔得中而上行
  恕也明而不恕不如不明若専用威則申韓之慘
  刻矣彖所以言利用獄在柔得中之後也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程子曰象无倒置者疑此文互也雷電相須並見之物
 亦有嗑象電明而雷威先王觀電雷之象法其明與
 威以明其刑罰飭其法令法者明事理而為之防者
 也
[012-5b]
  愚曰重卦皆兩象或有先言上象者山下出泉蒙
  之類是也或有先言下象者地上有水比之類是
  也惟雲雷屯雷電噬嗑雷電皆至豐風雷益雷風恒
  不以先後上下言葢風雲雷電此四者有氣无質
  有聲无形來莫知其始去莫知其終聖人未嘗强
  别之也伊川疑此文互文公以為倒兩字皆未允
  夫雷威電明一時並至天所以去萬物之梗體其
  明以明罰體其威以敇法先王所以去萬民之梗
[012-6a]
  文公云雷電噬嗑與雷電豐似同而少異噬嗑明
  在上動在下是明得事理先立法了未有犯底人
  留待異日用故云明罰敕法豐卦威在上明在下
  是用罰之時明見下情曲折方得故云折獄致刑
  此是従上卦説下來若従下卦説上去則噬嗑是
  動而明是動而刑人須要明故言明罰敕法豐是
  明以動是明見事情了方動故言折獄致刑二義
  參互而其義始備
[012-6b]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程子曰九居初最在下无位者也下民之象為受刑
 之人當用刑之始罪小而刑輕校木械也其過小故
 屨之于足以滅傷其趾人有小過校而滅其趾則當
 懲懼不敢進於惡矣故无咎繫辭曰小懲而大誡此
 小人之福也言懲之于小與初故得无咎也初與上
 无位為受刑之人餘四爻皆為用刑之人初居最下
 无位者也上處尊位之上過于尊位亦无位者也王弼
[012-7a]
 以為無隂陽之位隂陽係于竒偶豈容无也然諸卦
 初上不言當位不當位者盖初終之義為大臨之初九則以
 位為正若需上六云不當位乾上九云无位爵位之
 位非隂陽之位也屨校而滅傷其趾則知懲戒而不
 敢長其惡故云不行也古人制刑有小罪則校其趾
 葢取禁止其行使不進于惡也
 朱子曰初上无位為受刑之象中四爻為用刑之象
 初在卦始罪薄過小又在卦下故為屨校滅趾之象
[012-7b]
 止惡於初故得无咎占者小傷而无咎也
  愚曰卦中言滅趾滅鼻滅耳宜同一義而伊川於
  滅趾滅耳言傷滅之滅于滅鼻言滅没之滅文公
  本義滅鼻云傷滅之滅見得噬膚安得傷鼻是没
  其鼻為正三字均滅没之滅也校木械也屨校械其
  足也古者五刑皆肉刑肉刑有斬左趾右趾施之
  得其當故小懲大誡懲一勸百人知畏而不敢犯
  趾者一動之初也聖人用刑于其一動之初而遏
[012-8a]
 絶之使雖有惡不能行此猶為小人之福待其惡積
 而不可解罪大而不可掩則勢不得不棄之耳故曰
 聖人常善救人故无棄人常善救物故无棄物若以
 傷字訓滅字則恐未的又與滅鼻義異也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象曰噬膚滅鼻乗剛也
 程子曰二應五之位用刑者也四爻皆取噬為義二
 居中得正是用刑得其中正也用刑得其中正則罪
 惡者易服故取噬膚為象噬齧人之肌膚為易入也
[012-8b]
 滅没也深入至没其鼻也二以中正之道其刑易服
 然乗初剛是用刑于剛强之人刑剛强之人必須深
 痛故至滅鼻而无咎也中正之道易以服人與嚴刑
 以待剛强義不相妨深至滅鼻者乗剛故也乗剛乃
 用刑于剛强之人不得不深嚴也深嚴則得其宜乃
 所謂中也
 朱子曰祭有膚鼎葢肉之柔脆噬而易嗑者六二中
 正故其所治如噬膚之易然以柔乗剛故雖甚易亦
[012-9a]
 不免於傷滅其鼻占者雖傷而終无咎也
  愚按伊川釋滅鼻謂刑剛强之人必須深痛其義
  當矣然又云六二用刑中正罪惡易服故取噬膚
  為象罪惡易服則不至滅鼻葢六二柔而中正治
  獄平易有如噬膚而初九剛强必須深嚴乃為得
  中故滅鼻滅鼻劓刑也劓而耻之乃云无咎者用
  刑之道視其罪而輕重之雖至于滅鼻而吾无心
  焉故无咎无咎者中也葢剛失于嚴非中也柔失
[012-9b]
  之寛亦非中也二者皆非用刑之利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程子曰三居下之上用刑者也六居三處不當位自
 處不得其當而刑于人則人不服而怨懟悖犯之如
 噬齧乾腊堅韌之物而遇毒惡之味反傷于口也用
 刑而人不服反致怨傷是可鄙吝也然當噬嗑之時
 大要噬間而嗑之雖其身處位不當而强梗難服至
 于遇毒然用刑非為不當也故雖可吝亦小噬而嗑
[012-10a]
 之非有咎也
 朱子曰腊肉謂獸腊全體骨而為之者堅韌之物也
 隂柔不中正治人而人不服為噬腊遇毒之象占雖
 小吝然時當噬嗑於義為无咎也
  愚按腊肉文公謂全體骨肉之堅韌難合者噬之
  亦以其為間而當治者但六三隂柔不中正治人
  而人不服反遇其毒故小吝然彼本當治故无咎
  看來遇毒只是逢其毒不是被其毒故小吝若已
[012-10b]
  被其毒則非止小吝又安得无咎六三九四六五
  皆位不當然三獨遇毒四五或得金矢或得黄金
  何也曰得所以治之之道則不為所傷不得所以
  治之之道則為所傷理必然也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程子曰九四居近君之位當噬嗑之任者也四已過
 中是其間愈大而用刑愈深也故云噬乾胏胏肉之
 有聮骨者乾肉而兼骨至堅難噬者也噬至堅而得
[012-11a]
 金矢金取剛矢取直九四陽徳剛直為得剛直之道
 雖用剛直之道利在克艱其事而貞固其守則吉也
 九四剛而明體陽而居柔剛明則傷於果故戒以知
 難居柔則守不固故戒以堅貞剛而不貞者有矣凡
 失剛者皆不貞也在噬嗑四最為善凡言未光其道
 未光大也戒以利艱貞葢其所不足也不得中正故也
 朱子曰胏肉之帶骨者與胾通用周禮獄訟入鈞金
 束矢而後聴之九四以剛居柔得用刑之道故有此
[012-11b]
 象言所噬愈堅而得聴訟之宜也然必利于艱難正
 固則吉戒占者宜如是也
  愚曰此爻乾體為金離體為矢故有此象伊川云
  金取剛矢取直九四得剛直之道愚謂金矢乃獄
  訟者所入之物不在九四身上朱文公引周禮鈞
  金束矢當矣金取其剛而不可變矢取其直而不
  可返皆聖人禁民獄訟之深意得者得其情也方
  九四之聴訟也既得其金則不信者自反而服其
[012-12a]
  辜矣既得其矢則不直者自反而服其非矣然其
  利艱貞而後吉者曽子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
  喜象又曰未光豈欲刑期无刑而後光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貞厲无咎象曰貞厲无咎得當也
 程子曰五在卦愈上而為噬乾肉反易于四之噬胏
 者五居尊位乗在上之勢以刑于下其勢易也在卦
 將極矣其為間甚大非易嗑也故為噬乾肉也得黄
 金黄中色金剛物五居中為得中道處剛而四輔以
[012-12b]
 剛得黄金也五无應而四居大臣之位得其助也貞
 厲無咎六五雖處中剛然實柔體故戒以必貞固而
 懐危厲則得无咎也以柔居尊而當噬嗑之時豈可
 不貞固而懐危懼哉所以能無咎者以所為得
 其當也所謂當居中用剛而能守正慮危也
 朱子曰噬乾肉難于膚而易於腊胏者也黄中色金
 亦謂鈞金六五柔順而中以居尊位用刑于人人无
 不服故有此象然必貞厲乃得无咎亦戒占者之辭
[012-13a]
  愚曰此爻坤為黄乾為金故有此象乾肉文公謂
  難於膚而易於腊與胏黄是中色黄金又金之中
  者六五柔順而中以居尊位刑人而无不服得黄
  金與得金矢各别九四是司寇聴獄訟必要鈞金
  束矢之兩全治其詳者也六五是人君聴司寇所
  上之獄訟只要得中更不用乎矢故惟言黄金治
  其要者也大臣盡剛直之義以聴訟人君極剛中
  之明以宥刑用獄之道盡于此矣然亦貞厲而後
[012-13b]
  無咎以見用刑之誠重也或曰用刑言噬何也曰
  此聖人深意也孔子曰聴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
  訟乎夫不争則无訟今物至於噬而後合徳已衰
  矣噬之當也猶愧乎無訟矧噬之有不當者乎故
  六五曰貞厲而僅得其當以无咎亦猶九四之未
  光也
上九何校滅耳凶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程子曰上過乎尊位無位者也故為受刑者居卦之
[012-14a]
 終是其間大噬之極也繫辭所謂惡積而不可揜罪大
 而不可解者也故何校而滅其耳凶可知矣何負也
 謂在頸也人之聾暗不悟積其罪惡以至於極古人
 制法罪之大者何之以校為其无所聞知積成其惡
 故以校而滅傷其耳誡聰之不明也
  愚曰校在頸曰何屨校不懲至于此極没耳而凶
  自取之也滅耳刵刑也象以滅耳為聰不明葢耳
  目聰明則知義理而不犯刑法今何校至于滅耳
[012-14b]
  為聰不明聞善言而不用也噬嗑六爻初上為受
  刑之人四爻皆以噬言用刑者也然噬者不過乎
  肉骨葢以頥中梗塞之物亦不過乎肉骨也頥是
  齒上下兩旁不是咽喉故可噬而嗑若咽喉中有
  梗則不可噬而嗑死亡隨之矣聖人去讒邪强梗
  之間只當在梗頥之時若待其梗咽喉則无如之
  何矣此又噬嗑之餘意
離下/艮上
[012-15a]
 程子曰序卦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茍合而已故受之
 以賁賁者飾也物之合則必有文文乃飾也如人之
 合聚則有威儀上下物之合聚則有次序行列合
 則必有文也賁所以次噬嗑也為卦山下有火山者
 草木百物之所聚也下有火則照見其上草木品彚皆
 被其光彩有賁飾之象故為賁也
  愚按伊川謂合則必有文賁所以次噬嗑也葢有
  物為間之時正在憂患如何興得文明之治今既
[012-15b]
  噬嗑而亨則人情物意通達和㑹可以興文明之
  治矣便如時君世主既已削平患難可以立制度
  興禮樂備典章文物便是不可茍合故受之以賁
  之意若既合了更不理㑹禮樂教化便是茍合而
  已
賁亨小利有攸往
 程子曰物有飾而後能亨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有實而加飾則可以亨矣文飾之道可増其光彩故
[012-16a]
 能小利于進也
 朱子曰賁飾也卦自損來者柔自三來而文二剛自
 二上而文三自既濟而來者柔自上來而文五剛自
 五上而文上又内離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
 象故為賁占者以其柔來文剛陽得隂助而離明于
 内故為亨以其剛上文柔而艮止于外故小利有所往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012-16b]
 程子曰卦為賁飾之象以上下二體剛柔相交為文
 飾也下體本乾柔來文其中而為離上體本坤剛來文
 其上而為艮乃為山下有火止于文明而成賁也天
 下之事无飾不行故賁則能亨也柔來而文剛故亨
 柔來文于剛而成文明之象文明所以為賁也賁之
 道能致亨實由飾而能亨也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
 有攸往分乾之中爻往文于艮之上也事由飾而加
 盛由飾而能行故小利有攸往夫往而能利者以有
[012-17a]
 本也賁飾之道非能増其實也但加之文彩耳事由文
 而顯盛故為小利有攸往亨者亨通也往者加進也
 二卦之變共成賁義而彖分上下各主一事者葢離
 明足以致亨文柔又能小進也天文也文明以止人
 文也此承上文言隂陽剛柔相文者天之文也止于
 文明者人之文也止謂處于文明也質必有文自然
 之理理必有對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則有下有此則
 有彼有質則有文一不獨立二則為文非知道者孰
[012-17b]
 能識之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程子曰天文謂日月星辰之錯列寒暑隂陽之代變
 觀其運行以察四時之遷改也人文人理之倫序觀
 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禮俗乃聖人用賁之道
 也賁之象取山下有火又取卦變柔來文剛剛上文
 柔凡卦有以二體之義及二象而成者如屯取動乎
 險中與雲雷訟取上剛下險與天水違行是也有取
[012-18a]
 一爻者成卦之由也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柔
 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是也有取二體又
 取消長之義者雷在地中復山附于地剥是也有取
 二象兼二爻交變而為義者風雷益兼取損上益下山
 下有澤損兼取損下益上是也有既以二象成卦復
 取爻之義者夬之剛決柔姤之柔遇剛是也有以用
 成卦者巽乎水而上水井木上有火鼎是也鼎又以
 卦形為象有以形為象者山下有雷頥頤中有物曰
[012-18b]
 噬嗑是也此成卦之義也如剛上柔下損上益下謂
 剛居上柔在下損于上益于下據成卦而言非謂就
 卦中升降也如訟无妄云剛來豈自上體而來也凡
 以柔居五者皆云柔進而上行柔居下者也乃居尊
 位是進而上也非謂自下體而上也卦之變皆自乾坤
 先儒不達故謂賁本是泰卦豈有乾坤重而為泰又由
 泰而變之理下離本乾中爻變而成離上艮本坤上
 爻變而成艮離在内故云柔來艮在上故云剛上非
[012-19a]
 自下體而上也乾坤變而為六子八卦重而為六十
 四皆由乾坤之變也
 朱子曰程𫝊説乾坤變為六子非是卦不是逐一卦
 畫了旋變去這話難説伊川説兩儀四象自下分明
 卦不是旋取象後方畫須是都畫了這卦方只就已
 成底卦上面取象所以有剛柔往來上下
  愚按伊川文剛文柔之説本王輔嗣而以先儒賁
  本是泰為非善乎文公云彖言剛柔往來上下皆
[012-19b]
  是就已畫成底卦上面取象説出所以本義既説
  賁自損來自既濟來又説是節卦變則先儒云賁
  本泰亦自説得葢泰上坤下乾隂陽正交今賁于
  泰交中又交焉坤之柔下來六二以文乾之剛則
  下卦陽質而隂章也乾之剛往升上九以文坤之
  柔則上卦隂質而陽章也以文下逮居中得正故
  極亨通以文上升無位失正故止獲小利内體文
  明故可以攸往外體艮止不可尚往故小利有攸
[012-20a]
  往天文也一句無來歴先儒言上有剛柔相錯四
  字今缺義亦有然卦之六畫剛柔等而位序錯如
  日月之運行隂陽之代謝天文露焉卦之二體内
  離明而外艮止如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婦内合
  交感之情外列森嚴之分人文露焉觀乎天文觀
  乎人文當看兩觀字此理在天人常昭然未嘗滅
  没人唯不加考察則不見其為文爾倘能觀察此
  理則在天者可以知時變在人者可以化成天下
[012-20b]
  也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程子曰山者草木百物所聚生也火在其下而上照
 庶類皆被其光明為賁飾之象也君子觀山下有火
 明照之象以修明其庶政成文明之治而无果敢於
 折獄也折獄者人君之所致慎也豈可恃其明而輕
 自用乎乃聖人之用心也為戒深矣象之所取唯以
 山下有火明照庶物以用明為戒而賁亦自有無敢
[012-21a]
 折獄之義折獄者專用情實有文飾則没其情矣故
 无敢用文以折獄也
  愚曰古人謂草木之文為賁湯誥曰賁若草木山
  有草木固已為文而下又有火照燭之則其文著
  明庶政離明也无敢折獄艮止也庶政雖明猶无
  敢折獄何也葢噬嗑之後王化方新亦不宜果敢
  用刑只當修明庶政寛恤刑罰周禮刑新國用輕
  典便是此意
[012-21b]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象曰舎車而徒義弗乗也
 程子曰初九以陽剛居明體而處下君子有剛明
 之徳而在下者也君子在无位之地无所施于天下
 唯自賁飾其所行而已趾取在下而所以行也君子
 修飾之道正其所行守節處義其行不茍義或不當
 則舍車輿而寜徒行衆人之所羞而君子以為賁也
 舎車而徒之義兼于比應取之初比二而應四應四
 正也與二非正也九之剛明守義不近與于二而逺應
[012-22a]
 于四舎易而従難如舎車而徒行也守節義君子之
 賁也是故君子所賁世俗所羞世俗所貴君子所賤
 以車徒為言者因趾與行為義也舎車而徒行者于
 義不可以乗也
  愚曰初九陽也居一卦之下有趾之象焉二以其
  隂施賁于趾乗車賁之至也然義有弗可則寜舎
  車徒行以従義葢初之應四義也舎六二之車徒
  行以従五之正應所以賁吾趾者在此而不在彼
[012-22b]
  也是之謂義初以徒步為賁上以白賁為无咎始
  終懼其文飾而喪其實也
六二賁其須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程子曰卦之為賁雖由兩爻之變而文明之義為重
 二實賁之主也故主言賁之道飾于物者不能大變
 其質也因其質而加飾耳故取須義須隨頥而動者
 也動止唯繫所附猶善惡不由于賁也二之文明唯
 為賁飾善惡則繫其質也以須為象者謂其與上同
[012-23a]
 興也隨上而動動止唯係所附也猶加飾于物因其
 質而賁之善惡在其質也
  愚曰此爻先儒以須為髭非也易以上為首初為
  尾正例也唯三居下卦之上亦得為角唯四居上
  卦之下亦得為尾變例也二在咸艮為腓在明夷
  為股非鬚之位若以賁趾為並則何不並濡如皤
  如哉須只當作須待之義賁之六爻以剛柔相錯
  為文初九六四相應而為文二與三五與六相近
[012-23b]
  而為文也今二以柔中之徳與五无應須待九三
  與之俱起故曰與上興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
  夜强學以待問懐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須
  之義乎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程子曰三處文明之極與二四二隂間處相賁賁之
 盛者也故云賁如如辭助也賁飾之盛光彩潤澤故
 云濡如光彩之盛則有潤澤詩云麀鹿濯濯永貞吉三
[012-24a]
 與二四非正應相比而成相賁故戒以常永貞正賁
 者飾也賁飾之事難乎常也故永貞則吉三與四相
 賁又下比于二二柔文一剛上下交賁為賁之盛也
 飾而不常且非正則人所陵侮也故戒能永貞則吉
 也其賁既常而正誰能陵之乎
  愚曰九三居離之上文極矣又以陽居陽立乎二
  隂之間伏坎故賁而至于濡潤此文之潤色者然
  必曰永貞吉何也葢文之賁須當守以正大大凡
[012-24b]
  有文之人自為人所重而象乃曰終莫之陵者葢
  文士雖為人所愛亦為所薄若唐之王楊盧駱雖
  有文彩終為人所薄者以不正故也此爻教以永
  貞之吉者欲其文明以正正則文不勝質文質彬
  彬人莫之陵矣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當位疑
也匪寇婚媾終无尤也
 程子曰四與初為正應相賁者也本當賁如而為三
[012-25a]
 所隔故不獲相賁而皤如皤白也未獲賁也馬在下而
 動者也未獲相賁故云白馬其従正應之志如飛故
 云翰如匪為九三之寇讐所隔則婚媾遂其相親矣
 已之所乗與動于下者馬之象也初四正應終必獲
 親第始為其間隔耳四與初相逺而三介于其間是
 所當之位為可疑也雖為三寇讎所隔未得親其婚
 媾然其正應理直義勝終必得合故云終无尤也尤
 怨也終得相賁故无怨尤也
[012-25b]
 朱子曰皤白也馬人所乗人白則馬亦白矣四與初
 相賁者乃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皤如而其往來
 之心如飛翰之疾也然九三剛正非為寇者也乃求
 婚媾耳故其象如此
  愚曰皤素貎四當位又與初為正應而疑初何也
  慮夫初之誘於車之飾以従二而初乃舎車而徒
  則非四之寇乃四之婚媾也此所以質素以交初
  其従正應之志如馬之翰飛始雖遲疑終用其迅
[012-26a]
  決矣尚何尤焉嗟夫挽士以信不以疑以實不以
  文茍徒相與致飾于外而情實虧焉安能保其終
  合而无尤哉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朱子曰六五柔中為賁之主敦本尚實得賁之道故
 有丘園之象然隂性吝嗇故有束帛戔戔之象束帛
 薄物戔戔淺小之意人而如此雖可羞吝然禮奢寜
 儉故得終吉 又曰賁于丘園是箇務實底束帛戔
[012-26b]
 戔是賁得不甚大所以說吝兩句是兩意
  愚曰丘園清髙自樂之地謂上九也五无應于下
  而施賁于上故束帛戔戔束帛者五匹為一端三
  𤣥二纁戔戔者委積之象此賁賢之禮也然徒賁
  賢以致其文而弗與共天位治天職食天禄則賁
  賢之道有所未充故不免于吝然事當人心天下
  聞之得不有喜故雖吝終吉賁之世上下相交以
  成賁治四以大臣挽士所挽者初九舎車従義之
[012-27a]
  賢也五以大君而聘賢所聘上九潔白守道之賢
  也以不茍合之賢遇樂得賢之君此所以成賁治
  歟
上九白賁无咎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程子曰上九賁之極也賁飾之極則失于華偽唯能
 質白其賁則无過失之咎白素也尚質素則不失其
 本真所謂尚質素者非无飾也不使華没實耳
 朱子曰賁極反本復于无色善補過矣故其象占如
[012-27b]
 此
  愚曰白賁是所謂丘園之賢也居六爻之上而自
  得其志白吾之白乃所以為吾之賁也尚文之世
  非質无以救之故无咎昔孔子自占得此卦而不
  懌門人問之孔子不答葢孔子欲為東周興起文治
  而此卦文明以止又小利有攸往又六爻如舎車
  賁須皤如白馬白賁皆反于質此夫子所以不懌
  也然夫子不能賁于一時而刪詩定書繫易作春
[012-28a]
  秋卒能賁于萬世要之斯文興喪皆天也非人所
  能為也故曰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012-28b]
 
 
 
 
 
 
 
 周易程朱𫝊義折衷卷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