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吳越春秋 > 吴越春秋 6
越之前君無余者無余禹之六世孫少康之庶子/也初受封於越越舊經作無餘夏禹
之末封也禹父鯀者帝顓頊之後帝王世紀曰鯀帝顓/頊之子字熈連山易
曰鯀封於崇故國語謂之崇伯鯀史記曰鯀之父帝顓/頊世本亦以鯀為顓頊子漢律厯志則曰顓頊五世而
生鯀通鑑外紀従之古史曰太史公以鯀為顓頊之子/其世太廹班固以為五世孫近得之此書以為顓頊之
[004-1b]
後曰後者可以/通子孫言之也鯀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
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為人所感因而姙孕
剖脅而産髙密世本曰鯀娶有莘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髙密宋忠曰髙密禹所封國世紀曰鯀
妻脩已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而生禹/名文命字密史記以文命為禹之名孔安國謂禹為名
張晏謂禹為/字今並存之家於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在/茂
州石泉縣其地有禹廟郡人相傳禹以六月六日生元/和郡縣志禹汝山廣柔人生於石紐村水經註縣有石
紐鄉禹所生也廣/柔即今石泉軍帝堯之時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漬九
州閼塞四瀆壅閉帝乃憂中國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
[004-2a]
乃命四嶽乃舉賢良将任治水自中國至于條方莫薦
人帝靡所任四嶽乃舉鯀而薦之於堯帝曰鯀負命毁
族不可尚書堯典作方命圯族史記堯本紀作負命毁/族正義曰負音佩違也鯀性狼戾違負教命毁
敗善𩔖不/可用也四嶽曰等之羣臣未有如鯀者堯用治水受
命九載功不成帝怒曰朕知不能也乃更求之得舜使
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觀鯀之治水無有形状乃殛鯀于
羽山地志在東海郡祝其/縣南今海州朐山縣鯀投于水化為黄能或作/熊
為羽淵之神左傳昭公七年晉侯有疾夢黄熊入扵寝/門子産曰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黄
[004-2b]
熊以入于羽淵杜預解熊音雄獸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切三足鼈也按説文及字林皆云能熊屬足似鹿
然則能既熊屬又為鼈𩔖作能者勝也東海人/祭禹廟不用熊白及鼈為膳豈鯀化為二物乎舜與四
嶽舉鯀之子髙密四嶽謂禹曰舜以治水無功舉爾嗣
考之勲禹曰俞小子敢悉考績以統天意惟委委字下/當有任
字/而已禹傷父功不成循江泝河盡濟甄甄字不通疑/暨字之誤
乃勞身焦思以行七年聞樂不聴過門不入冠挂不
顧履遺不躡功未及成愁然沈思乃案黄帝中經厯盖
聖人所記曰在于九山東南天柱號曰宛委在㑹稽縣/東南十五
[004-3a]
里一名/玉笥山赤帝在闕其巖之巔承以文玉覆以盤石其書
金簡青玉為字編以白銀皆瑑其文禹乃東巡登衡嶽
血白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嘯因夢見赤
繡衣男子自稱𤣥夷蒼水使者聞帝使丈命于斯故来
候之非厥嵗月将告以期無為戲吟故倚歌覆釡之山輿/地
志㑹稽山有石状如覆鬴謂之覆鬴山一名釡山鬴亦/作釜史黄帝本紀曰合符釜山索隠以為合諸侯符契
圭璋而朝之於釜山在媯州懐/戎縣北三里非此之釜山也東顧謂禹曰欲得我山
神書者齋於黄帝巖嶽之下三月庚子登山發石金簡
[004-3b]
之書存矣禹退又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發金簡之書
案金簡玉字得通水之理徐天祐曰禹未嘗兩至越其/至越在㑹計之時非治水時
也禹貢記南方山川多與今不合禹治水時未嘗親至/南方故也孟子曰禹八年扵外而禹貢云作十三載乃
同或者以為比禹治水之年通鯀九載言之也馬融曰/禹治水三年而八州平是十二年而八州平十三年而
兖州平兖州平在舜受終之年然則禹之成功不過三/四年間耳此書謂勞身焦思七年功未及成乃東巡登
宛委發金簡之書得通水之理使禹之治水七年而後/得神書始知通水之理不已晚乎諸若此𩔖盖傳疑尚
矣/復返歸嶽乗四載陸行乗車水行乗船泥行乗橇/山行乗檋橇音蕝檋丘遥切
行川始於霍山南嶽衡山又名霍山泰與/岱衡與霍皆一山二名徊集五嶽詩
[004-4a]
云信彼南山惟禹甸之遂巡行四瀆與益夔共謀行到
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金玉所有鳥獸昆
蟲之𩔖及八方之民俗殊國異域土地里數使益疏而
記之故名之曰山海經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㑹稽志/塗山在
山隂縣西北四十五里蘇鶚演義塗山有四一㑹稽二/渝州已南舊江州三濠州四當塗縣按左氏昭公四年
傳穆有塗山之㑹哀公七年𫝊禹合諸侯于塗山杜預/解並云在夀春東北説者曰今濠州也栁宗元塗山銘
序曰周穆遐追遺法復㑹于是山然則禹與穆王皆嘗/㑹諸侯於塗山矣然非必皆夀春也若禹之所娶則未
詳何地水經注江州縣水北岸有塗山南有夏禹廟塗/君祠廟銘存焉常璩庾仲雍並言禹娶扵此越絶等書
[004-4b]
乃云禹娶于㑹稽塗山應劭曰在永興北永興今蕭山/縣也又與郡志所載不同盖㑹稽實禹㑹侯計功之地
非所娶之國下文兼載白/狐九尾之異尤為可疑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
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扵禹禹曰白者吾
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
尾厖厖我家嘉夷來賔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
之際於兹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取辛壬
癸甲吕氏春秋曰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行十月女嬌
生子啓啓生不見父晝夕呱呱啼泣禹行使大章歩東
[004-5a]
西豎亥度南北淮南子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于西垂豎/亥步自南極盡于北垂許慎曰大章豎亥
善行人/皆禹臣暢八極之廣旋天地之數禹濟江南省水理黄
龍負舟舟中人怖駭禹乃啞鳥格切笑聲易震/卦笑言啞啞音同然而笑
曰我受命於天竭力以勞萬民生性也死命也爾何為
者顔色不變謂舟人曰此天所以為我用龍曳尾舍舟
而去南到計於蒼梧檀弓舜葬扵蒼梧之野史記舜死/扵蒼梧之野葬於九疑今九疑山
在道州寧逺縣南六/十里亦名蒼梧山而見縛人禹拊其背而哭益曰斯
人犯法自合如此哭之何也禹曰天下有道民不罹辜
[004-5b]
天下無道罪及善人吾聞一男不耕有受其饑一女不
桑有受其寒吾為帝統治水土調民安居使得其所今
乃罹法如斯此吾徳薄不能化民證也故哭之悲耳於
是周行㝢内東造絶迹西延積石地志在金城郡河關/縣西南今邵州龍支
縣/界南踰赤㟁水經新安縣南白石山/名廣陽山水曰赤岸水北過寒谷劉向别/録燕有
黍谷地羙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而温氣至左思賦寒谷豐黍吹律煖之也徊崑崙崑崙/説曰
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中曰𤣥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地理志在臨羌西即河源所出
察六扈脈地理名金石寫流沙於西隅地理志流沙在/居延西北杜佑
[004-6a]
曰在沙州西八十里其/沙隨風流行故曰流沙决弱水於北漢地理志弱水在/張液郡刪丹縣
栁宗元曰水散渙無力不能負芥投/之則委靡墊没及底而後止故曰弱青泉赤淵分入洞
通江東流至於碣石地理在北平郡驪戎/縣西南今平州之府疏九河於
潛淵開五水於東北鑿龍門地志在馮翊夏陽縣/今河中府龍門縣闢伊
在洛陽西南五十里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歴其間北流故曰伊闕平易相土
觀地分州殊方各進有所納貢民去﨑嶇歸於中國堯
曰俞以固冀扵此乃號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賜姓姒氏
領統州伯以巡十二部堯崩禹服三年之䘮如䘮考妣
[004-6b]
晝哭夜泣氣不屬聲堯禪位扵舜舜薦大禹改官司徒
内輔虞位外行九伯舜崩禪位命禹禹服三年形體枯
槁面目黎黑讓位商均退處陽山之南史記註劉熈曰/今潁川陽城是
也/隂河之北萬民不附商均追就禹之所状若驚鳥揚
天駭魚入淵晝歌夜吟登髙號呼曰禹棄我如何所戴
禹三年服畢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三載考功五年
政定周行天下歸還大越登茅山史記註禹到大越上/苖山十道志㑹稽山
本名茅山/一名苖山以朝四方羣臣觀示中州諸侯防風後至斬
[004-7a]
以示衆示天下悉屬禹也乃大㑹計治國之道内美釜
山州慎慎當/作鎮之功外演聖徳以應天心遂更名茅山曰
㑹稽之山因𫝊國政休養萬民國號曰夏后封有功爵有
徳惡無細而不誅功無微而不賞天下喁喁若兒思母
子歸父而留越恐羣臣不從言曰吾聞食其實者不傷
其枝飲其水者不濁其流吾獲覆釜之書得以除天下
之災令民歸於里閭其徳彰彰若斯豈可忘乎乃納言
聴諫安民治室居靡山伐木為邑畫作印横木為門調
[004-7b]
權衡平斗斛造井示民以為法度鳯凰棲扵樹鸞鳥巢
於側麒麟步於庭百鳥佃於澤遂已耆艾将老歎曰吾
晏嵗年暮夀将盡矣止絶斯矣命羣臣曰吾百世之後
葬我㑹稽之山葦椁桐棺墨子曰禹葬㑹稽衣/裘三領桐棺三寸穿壙七
尺下無及泉墳髙三尺土階三等葬之後曰無改畝
以為居之者樂為之者苦禹崩之後衆瑞並去天美禹
徳而勞其功使百鳥還為民田大小有差進退有行一
盛一衰往来有常禹崩傳位與益益服三年思禹未嘗
[004-8a]
不言䘮畢益避禹之子啟於箕山之陽史記註劉熈/曰嵩髙之北
侯去益而朝啓曰吾君帝禹子也啓遂即天子之位治
國於夏遵禹貢之美悉九州之土以種五榖累嵗不絶
啓使使以嵗時春秋而祭禹以越立宗廟於南山之上
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絶祀乃封其
庶子於越號曰無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雖有鳥田之
地理志山上有禹井禹祠相傳下有羣鳥耘/田也水經註鳥為之耘春㧞草根秋啄其穢租貢纔
給宗廟祭祀之費乃復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
[004-8b]
食無余質朴不設宫室之飾従民所居春秋祠禹墓於
㑹稽皇覽曰禹冢/在㑹稽山上無余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
轉従衆庶為編户之民禹祀斷絶十有餘嵗有人生而
言語其語曰鳥禽呼嚥喋嚥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無
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復我禹墓之祀為民請
福於天以通鬼神之道衆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時致
貢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後復夏王之祭安集鳥田之
瑞以為百姓請命自後稍有君臣之義號曰無壬壬生
[004-9a]
無䁺䁺專心守國不失上天之命無䁺卒或為夫譚夫
譚生元常元當/作允常立當吴王夀夢諸樊闔閭之時越之
興霸自元常矣越世家二十餘世至扵允常髙氏越史/曰夏自少康至桀中十二世按少康元
年壬午至周敬王兀年壬午凡一千五百六十一年吴/之伐越見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敬王十年也至是二千
五百七十年矣越之𫝊國至/於元常何止二十餘世耶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