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明儒言行錄 > 明儒言行錄 卷六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儒言行録卷六
           安化縣知縣沈佳撰
 陳真晟
  字晦徳改字剩夫福建鎮海衞人
骨格髙聳神氣肅清望之非塵埃中人年十七八即能
自拔於俗專心儒業常至福州應試聞有司訪察過嚴
無待士禮走歸自是不復事科舉務為聖賢踐履之學
[006-1b]
初讀中庸為存養省察工夫覺無統緒繼讀大學始知
為學次第乃以大學為據及讀大學或問見朱子博采
主敬諸說以補小學工夫始知敬者乃大學之基本也
及求其所以為敬見程子以主一釋敬以無適釋主一
始於敬字見得親切實下工夫推尋此心之動静而務
主於一静而主於一則静有所養而客念不復作矣動
而主于一則動有所持而外誘不能奪矣嘗曰大學誠
意為鐵門闗難過主一二字乃其玉鑰匙也葢意有善
[006-2a]
惡若發於善而一以守之則所惡者退而聽命矣洛閩/源流
又曰人於此學若真知之則行在其中矣盖以知之真
則處善安循理樂其行甚順然而氣禀有偏勝嗜欲有
偏重二者用事甚順而易者反逆而難矣此聖門論學
於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之後又加以篤行也閩學/宗傳
天順二年用伊川故事詣闕上程朱正學纂要其書首
採程氏學制次採朱子論說補正學工夫次作二圖一
著聖人心與天同運次著學者心法天之運次乃言立
[006-2b]
明師補正學輔皇儲隆教本數事以終圗說之意書未
上先䟽乞召見陳說不報及書上下禮部㸔議竟寢儒/林
記/
既而家居讀提學憲臣勅諭教條有主敬窮理修己治
人崇正教廸正學敦尚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語喜曰
此學校正教也然學校雖崇正教而科舉不定正考雖
有正教不行也因採勅諭中要語𠫭以程氏學制吕氏
鄉約朱子貢舉私議作正教正考會通定考徳為六等
[006-3a]
考文為三等各有案例可據而行又纂長書告當道終
不能推行其說走臨川就正康齋貨其家直得五金携
兄子一人行戒之曰我死即瘞於道題曰閩南布衣陳
某墓至江西張元禎止之宿扣其學大加稱許曰無至
臨川為也遂歸鎮海卒年六十四五朝理學/名臣傳
後郡守彭桓立石官道傍題曰大明闕下兩上書請補
正學泉南布衣陳先生墓提學副使姚鏌祀之鄉賢祠
布衣平日不為文字之學有雜稿藏於家名存稿云
[006-3b]
莆人雖多讀書家自布衣為學而儒術始正自布衣與
莆人李文學諸前輩講行文公家禮而風俗始正漳南/人物
志/
閩中陳剩夫者先生所知不幸去年秋間死矣其人雖
未面然嘗粗聞學術專一教人静坐此尋向上人也可
惜可惜此學寥寥世間無人整頓得起士習日見頽靡
殊可憂也陳白沙與/胡僉憲書
問汝登曰布衣謂真知則行在其中知行合一之旨已
[006-4a]
萌芽於此矣聖學/宗傳
莆田又有布衣劉閔恭慎醇粹孝行髙古日無二粥身
無完衣而處之裕如劉大夏徐貫每拜其門知府王弼
稱曰對劉君鄙吝自去詞藻雖不逮其為人而徳宇道
風人自難及𢎞治中尚書林俊薦閔以布衣入侍東宫
報聞鄭端簡/名臣記
閔家貧極力養母定省温凊疾不觧帶以父與祖母二
喪不克葬遂斷酒肉逺房室訓徒隣邑朔望則號哭於
[006-4b]
殯所如是者三年隣族憐之為助其塟母歿致毁喪祭
悉遵古禮
劉念臺曰陳剰夫先生謂大學誠意是鐵門闗主一二
字乃其玉鑰匙也一者誠也主一敬也主一即慎獨之
說誠由敬入也剩夫恐人不識慎獨義故以主一二字
代之此老學有本領故立言諦當如此
何喬逺曰布衣不立門户不開講堂卓然聖人之道躬
修君子也
[006-5a]
繼真晟之後漳人有蔡烈嘉靖中詔舉遺逸郡守以烈
應詔以母老辭烈之言曰道固察天地端則始夫婦若
屋漏無愧天地自位
 周 瑛
  字梁石福建莆田人成化己丑進士仕至四川布
  政使
先生與白沙為友後見其學以專静為功謂非聖人體
用一貫之學其示學者曰瑛聞人心無外以為有外者
[006-5b]
非也聖人静有以立天下之大本動有以行天下之達
道由體及用一以貫之有餘為學皆由博以反約博者
萬殊也約者一本也求諸萬殊而後一本可得一本既
得則所謂萬殊者亦可推此以貫之矣瑛請得以言功
程次第葢始學之要以收放心為先務收放心居敬是
也居敬則心存聰明睿智皆由此出然後可以窮理所
謂窮理者非謂静守此心而理自見也盖亦推之以極
其至焉耳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此言人心無外也
[006-6a]
不即物以窮理其能盡此心之體乎故自性情之微以
及形骸之粗自食息之末以及綱常之大自六經之奥
以及天地萬物之廣皆不可不求其理求其理謂求其
自然與其當然又於自然當然求其所以然積累既多
自然融會貫通而於一本者亦自得之矣一本固非學
者所敢言然聞之中庸有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又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此譬如穀種雖自塊然
而根苗花實皆聚於此又如雞卵雖自渾然而羽毛嘴
[006-6b]
爪皆具於此及其發見於行事在聖人體用一貫在學
者未免差互盖在己者有所拘蔽故所發不無偏重之
殊在外者有所揺奪故所施不無遷就之異然而既見
本源則於處善亦安循理亦樂至於患難事變雖以死
易生亦甘心為之此聖學之大畧也今不務此乃塊然
静坐求畢體用之學吾見其難矣題嘉魚李/氏義學記
 佳/按翠渠先生與張古城何椒丘諸人皆能循繩蹈
 矩一守朱子之學者是時風醇俗樸士求實學與後
[006-7a]
 世口譚東魯心援西竺者大異矣惜其行事無可考
 見然諷讀斯篇益深先民之懐也已
 按先生題李氏義學記前序云承箕字世卿嘗取鄉
 第矣近游南海從陳白沙歸遂居大崖山以老謂静
 極則心虚心虚則理見故視六經如土苴視形骸若
 仇敵視聖人所以立禮義之防若纒束綑縛欲撤去
 之白沙予友也名獻章字公甫新會人也二十年前
 日相徃返瑛見其神清氣完心地定瑩徃徃以其静
[006-7b]
 觀天下之動竊以為古閉闗人也今世卿從白沙遊
 不知其說果出白沙否果出白沙則吾當盡已之說
 不當祖述其說而申告之也云云
公久上春官不第益汎濫郡籍鈎深探賾與新會陳公
甫遼左賀克恭上下議論且相期以退隐為髙舉成化
五年進士知廣徳州陞南禮部郎中出為撫州知府調
知鎮逺考滿歸省𢎞治初王恕為吏部即家起四川參
政尋轉右布政使丁母憂服闋公上疏奏乞致仕給事
[006-8a]
中楊廉吳世忠交薦其孝行吏部覆奏起用堅以引年
乞致仕公知廣徳時著祠山雜辨以戒民尚鬼著教民
雜録令民塟祭循禮經母或溺殺子女為即時著經世
管鑰律吕管鑰推明蔡氏邵氏學著字書管鑰以講六
書守撫州興水利著政本第輸納著政均自叙居官行
已抑畏天命凡事有人不及知而暗合於天者楊廉載
公理學名臣録而為之賛曰諂鬼有辨訓民有録鄉有
保伍庠有教育事多善政不一而足公心隆古人意末
[006-8b]
叔越雪蜀日或以迂目邵蔡之書塵滿簡牘志在旁通
求之頗篤
陳白沙曰周翠渠守廣徳有聲因記曩嵗周侯贈賀克
恭詩云黄門仙客歸遼左少室山人憶嶺南我亦塵埃
難久住木蘭溪上浣青衫周侯後以進士留京尋守廣
徳僕以不能黙黙而竊喜周侯之有為益思周侯所以
處於克恭與僕之間其始終去就可不可之權人盖未
知之也又詩曰梁石終為廣徳州木蘭溪上水空流詩
[006-9a]
中徃昔三人共海上如今兩鳥囚給事易為清净退山
人真脱網羅愁如何皂葢不歸去應為蒼生未肯休
先生致仕年五十七自叙履歴以授諸子曰我他日即
棄子子無粉飾吾事以誣天下後世但謀塟我壺山之
巔以此納諸幽足矣其畧謂期年過四十始仕庶幾觀
斯道大全而求見夫子所謂一者及領鄉薦遂汨没仕
途而初志始為所奪云其他詩文有水雲稿金臺稿金
陵桐川稿臨川稿若干卷藏于家初號蒙中子又號翠
[006-9b]
渠後因以名其集
 周孟中
  字時可江西廬陵人成化己丑進士仕至廣西左
  布政使
成化乙酉領鄉薦江西學使李公齡興教白鹿洞書院
聘以為師取程端蒙董銖所為學則併朱子洞學舊規
嚴率諸生皆翕然知所向方來學甚衆
登進士授南京吏部文選主事戊戍轉僉事提學福建
[006-10a]
端士習培士氣一以教於白鹿者施之品藻進退付之
至公不為權勢所撓於宋諸儒祠墓徧加修葺再遷廣
西副提學使作興有道士咸嚮學𢎞治初歴轉廣東左
布政裁抑海舶中官使不得為商民厲民間昏嫁後期
喪塟不舉皆有禁俗為之變致仕卒年六十六
其學本於主敬窮理以朱子晚年謂敬字之義惟畏字
近之故號畏齋以天性過剛恐褊急害道取西門豹佩
韋之意别號韋庵性至孝太安人晚病風痺寢興湯藥
[006-10b]
躬視勿懈俸禄所入舉以建先祠置祭田周宗戚平生
砥礪名節為詩文必有闗係發明不茍下筆有畏齋稿
藏於家
 丁 璣
  字玉夫鎮江丹徒人成化戊戌進士
父元吉學行高古隐居教授與陳白沙友善學者稱為
易洞先生公幼服庭訓嶷然早悟弱冠舉進士授中書
舍人同官烏傷王文長逾倍尊事之吳寬與為㤀年交
[006-11a]
陳白沙至京師公日接其講論久而嘆服益自刻勵成
化二十年除夜星殞其明年元日星晝殞有聲公應詔
疏治道本末時政得失反覆數千言而根極於正心諸
教東宫振綱紀正風俗慎用人重名器蘓民困理財節
兵皆切時政末言方士釋老近之則害治宜斥逺䟽入
出為普安州判官普安逺夷去中州萬里非人所居公
獨從一僕怡然行泰如也普安夷酋持酒䞇入見請先
飲酒示無毒公曰何不相信飲其酒却其䞇夷酋感畏
[006-11b]
終公世不專殺一人輸納供職
𢎞治初三原王公恕為太宰雅重公延見坐語者竟日
明日復召不赴奏記今日無急於正君然非一人一日
之力宜早堅主上嚮道之志開進賢之路庶本正源清
制治保邦之務可次第而舉恕韙其言欲引為吏部竟
為忌者所沮轉廣西通判猾伍以怨誣鄰民為盗斷其
舌斃之獄汚鬻其妻女逮伏法同官坐事者處之曲有
恩至丐印易牒執不可曰某平生惟辦此一片心事君
[006-12a]
敢為欺耶内服闋倪文毅掌銓即家起儀制郎尋以副
使提學廣東入賀道清逺山水暴發而没翌日得其屍
衣冠端整如生存鄧潜谷/理學傳
公充養深粹居圎運方身不逾中人而任道好古崇正
闢邪有萬夫直前之勇羣吠衆譟不震不竦有百煉之
剛以儀禮周公之典久廢不行家居冠婚喪塟一取衷
之其教人正容端坐澄心定氣使躁釋慮消方與開講
其析疑義入毫芒而文主雅純其為政先風化而一以
[006-12b]
誠意将之有去後思室廬不庇風雨子女踰期無力為
嫁娶而愛君憂國一出天性葢儒學不傳得其門者或
寡公窮探力索渾融冲粹志之所向不息不歧一以考
亭朱子自期待魯齋臨川而下不屑也所著大學疑義
一卷洪範正誤一卷中庸語孟說及儀禮注未脫藁大
學士靳貴從受學尊事之終身稱其中行獨復於衆醉羣
汚之中任道甚力制行甚方涵養甚粹徳性甚良如金
剛玉潤云
[006-13a]
林俊曰璣於聖學已造疆畛天假之年吳澄許衡不足
多也桑樞蓬户環堵蕭然弦歌屢空不知於古人何如

 張 吉
  字克修江西餘干人成化辛丑進士仕至貴州左
  布政使
公有美質少從學見諸生各治一經歎曰士當兼治五
經盡購而讀之久之有得喟然曰道在是矣
[006-13b]
公信古好義恥同流俗以名節自砥礪其為學務窮理
致知體之身而騐之心直欲著於事為初任主事劾左
道李孜省妖僧繼曉出判景東能申明禮治土官長及
夷民咸信化之後知梧州以聖賢之道諄諭諸生一時
知所向慕人以為匪有本不能也憲章/𩔖編
歴肇慶府同知作慎獨窮理改過求仁四箴書之座右
時陳獻章講學公往還與之議論相孚都御史秦紘為
總兵栁某所誣逮赴詔獄公上疏代辯秦卒得白人服
[006-14a]
其見義之勇
公常居無可喜可怒之事及變故之來利害之際則惟
義是從楊㢘列於理學傳賛曰五經四書深契奥妙吕
陸是攻各碱其竅廣東/通志
公嘗謂禮大者有四冠婚喪三者可守行之惟祭禮闕
疎斟酌精詳行之於家鄉里化之平生食不兼味布衣
屢澣綴勿易教諸子先小學四書而後諸經曰學不讀
五經遇事即窒充養深裕天下之人不能盡知其知之
[006-14b]
者信之必篤也老病日正衣冠危坐倦則假寐不以病
故廢學所著理學論陸學訂疑古城集貞觀小斷行於
世卒年六十八學者稱翼齋先生
初謫景東判官景東西南極邉土官陶世握郡章俗鄙
戾公至官教其民以孝弟忠信禮義亷恥約無犯陶見
公携圗書數卷而來欲為置姬侍不聽餽銀器不受遣
子棨來學聞教即善事其父遇母忌即斷酒肉不御由
是敬信之而夷俗亦漸以變公手録諸經日討論其中
[006-15a]
作箴銘以自勵忘其身之居夷也理學/傳
壬子進表闕下冢宰王公恕素知先生部見時待以殊
禮欲處以提學之職不果癸丑轉梧州知府梧為兩廣
鎮廵開府建節之地供應極䌓民不樂土著至任百凡
節損且公𣙜鹽之利釐不均之徭于是梧民相率復業
暇日則躬課諸生為講說聖賢大學之道使知所誦法
尤嚴於丁祭廟樂延樂師吕應禎聚諸生習之庚申遷
廣西按察副使備兵府江申教令嚴武備其教士以射
[006-15b]
則懸金為的中者予之又以意創鴛鴦銃偏架弩倣种
世衡教射清澗及韓世忠製克敵弓之法所轄沿江山
川盤互林木蒙翳賊多伏其中因扼要害縱斧斤以奪之
時府江東西二賊相為犄角而東賊剽悍尤甚遂併力
於東數月間斬獲甚衆西賊聞之亦皆自戢歴遷山東
右布政使己巳轉廣西左轄二月發濟南舟中讀象山
語録作陸學訂疑會召馳驛還京将處以重任竟為逆
瑾所阻降兩浙鹽運使量移參政癸酉遷貴州左布政
[006-16a]
使未赴以疾告居官三十三年在朝僅二載兩罹貶逐
久處瘴鄉皆人所不堪者早嵗㣲偏於剛中年充養𢎞
裕愛君憂國之心老而彌篤云
 邵 寳
  字國賢南直無錫人成化甲辰進士仕至南京禮
  部尚書
幼孤力學年十八問學於莊定山定山深器重之
初知許州以禮讓為治作新廟學諭諸生義利公私之
[006-16b]
辨及忠孝大節聞者感動皆知所自立正穎考叔墓改
魏曹丕廟以祀漢愍帝祀范忠宣於襄城裴晉公於郾
城毁龍骨杖妖巫尤急民事勸課農桑倣朱文公社倉
立積散法行計口澆田法以備荒九年㡬無訟徵為户
部郎尚書周文端公劉忠宣公咸稱之凡嵗杪㑹計及
勾校京邉儲蓄鹽屯皆公區條具疏楊一清撰/神道碑
陞按察副使提學江西以身為教先行撿而後文藝黜
浮崇雅士習丕變修濓溪書院改建白鹿洞書院清學
[006-17a]
田定課程逺近向慕改建宗儒祠祀周程二子兼祔蔡
沈以下十四人疏請特祀都昌陳澔又為永豊羅倫建
一峯書院時寧府每有宴㑹賜儀皆固辭以所藏書畫
索題詠亦盡郤之後宸濠敗有司勘理書札先生獨無
片楮人服其先見
遷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公有清譽在江淮不事改革
将校皆嚴憚之逆奄劉瑾怒漕帥平江伯陳熊欲論殺
之示意俾劾熊公以平江功臣之後䟎漕未久無大失
[006-17b]
拒不納瑾怒勒致仕熊得减死瑾誅起廵撫貴州遷户
部侍郎以母老乞終養年向六十日就子舍問寢視膳
不以力代久之用大臣言官薦擢南京禮部尚書以母
病辭世宗繼統復申前命懇辭詔特與終養比服闋即
具疏乞休七上得允嘉靖丁亥卒年六十八贈太子少
保謚文荘
公初為許州有惠政以古行古文知名提學江西與諸
生講求聖賢諸儒要㫖考校文藝甄别精當至今學者
[006-18a]
猶稱之為求司徒母老疏乞歸養以孝聞暇則潜思著
書開拓今古粹然自出機軸名重海内時有詆毁程朱
者辭而闢之淳如也世宗/實録
公之文其謹重精純盖得之宋其雄渾森嚴葢得諸唐
其爾雅深厚葢得諸漢其近古盖得先秦至其諸篇每
曰君子云云者則左氏葢爾也而公乃自附焉浦瑾撰/文集序
性度端雅貞介夙成臨事猶講學未嘗疾言遽色人或
數百語不能終公以數語即竟之嘗曰願為真士夫不
[006-18b]
願為假道學於聲色貨利嬉戯事絶口不言惟賢人君
子前輩舊徳則敬之久而勿衰一時儒碩並以天下士
稱之張愷撰/行状
公孝親收族奨誨後進應務之才細巨皆適所著日格
子簡端録二書廵撫吳廷舉上於朝
又有漕政舉要録容春堂前後别續四集左鐫諸書行
於世其春秋名臣傳春秋節觧客問燬於火
羅整庵曰邵國賢簡端録近始見之於文義多所發明
[006-19a]
性命之理視近時道學諸君子較有說得親切處春秋
論斷其辭尤確獨未知盡合聖人之意否也然其博而
不雜如此可敬也夫困知/記
公所著容春堂集該括摹寫極所欲言而無冗長辛苦
之色李東陽作信難篇贈之以為文章好尚相信最難
信其人斯信其文矣國賢所作葢欲進於古人以㡬於
口無擇言言必有中者
公督學江西李西涯贈詩曰職在文章官在憲政宜嚴
[006-19b]
肅教宜寛公語人曰某在江西深得其力寳善/𩔖編
 蔡 清
  字介夫福建晉江人成化甲辰進士仕至國子監
  祭酒
自幼好學急求道畧仕進講學僧寺江南之士多從之

初為祠祭主事三原王公恕稔其學行奏改為吏部稽
勲主事時與談論諮訪公因上管見二劄於恕言今朝
[006-20a]
廷之患在紀綱廢弛以至士風日弊民力日屈當大有
以振作之乃可銷境内之憂静疆場之警又薦引名士
劉大夏等三十餘人恕皆納用庶吉士鄒智論事下獄
罪不測刑部尚書何喬新方在告公詣喬新强之出喬
新即疏捄智得謫官嶺南居久之丁内艱服除竟復禮
部乞改南陞南吏部文選郎中又乞告
正徳改元起江西提學副使時宸濠方圗不軌藩臬官
舊用朔望朝王次日謁孔子公請三司先謁孔子賀宸
[006-20b]
濠夀旦獨去朝服中蔽膝而入宸濠大怒一日宴藩臬
官宸濠嘲公曰公乃不能作詩公對臣平生於人無私
盖詩與私音相近宸濠益銜之宸濠素憾林俊䜛者因
言公與林厚遂忌公伺公短使人傳謗京師欲併逐公
遂决意引疾致仕
公飭躬勵行動準古人謂虛者聖學所以成始成終也
始則虛以入之終則虚以出之故以虛名齋又曰學宜
養正性持正行聖賢言語熟復深玩則去舊來新日改
[006-21a]
而月以化作宻箴以自儆有曰若是真學問文章須見
於威儀之際與夫日用之常若是真道徳性命須見於
治家之法與夫當官之政名臣/録
公因彗見疏時政以弭天變言通賄李廣者尚在朝班
是紀綱廢弛故士風日壊甚至宦官厮養宅舍擬公侯
金銀動萬計而錙銖取民者多充債将之家轉運權倖
之門民力詘兵力弱尚忍言哉今欲救之必先正心用
人下部知之言行/畧
[006-21b]
公明經博學行潔心淳氣清色和外簡而内辨與之論
天下事治俗隆汚文章髙下學術邪正古今人品優劣
事功立後當若何成敗一以禮義折斷其言精深剴切
不磨
三原王公問公今學者滿天下何故異才難得公言是
固有由上所以養之者本未盡其道下之人又幸際時
昇平而售之急官既到手或無暇於學或自以為無用
學矣識見既淺踐履必薄規為必粗以此雖有異質者
[006-22a]
亦不能成異才王公曰然
逆瑾專政時起國子祭酒以厭人心公已卒矣林見素
曰介夫之不為龜山亦幸矣名臣/録
公田不滿百畆四子分之尚不能比周餘夫有菓園在
晉江學宫傍無射圃遂捐焉昔范文正捐宅基為蘇州
府學公義與文正同
先生凝重端永操養力專而進取之念畧初友寗友貞
孫九峯師事何椒丘既又友儲殖庵楊月湖好古獨信
[006-22b]
貞風淵軌使人躁息妄消見素/碑
介夫早嵗壁立已有聞於士夫中年偃蹇仕途一時名
公鉅卿無不改容禮敬之至於東南之士講學以求是
當者率於介夫取正焉盖學識操履如吾介夫者絶不
多見也楊月/湖集
 佳/按先生著四書蒙引易蒙引諸書以翼考亭守先
 人之軌範啓我後學厥功最鉅其言易則師三山林
 玭傳其學者則同邑陳琛故言易者皆推晉江云
[006-23a]
寄李宗一書曰儒者致用尚欲經理一世康濟羣生今
吾數口之家生計常不辦至數數仰資他人貽憂父母
才之疎劣於此亦可自考雖然士之常也某亦嘗有自
觧之法即今卧處自題云命好徳不好王侯同腐草徳
好命不好顔淵任窮天非敢以徳自居也用以自勗見
貧之外又有所當念者爾虗齋/集
公自箴有曰善愛其身者能以一生為萬載之業或一
日而遺數百年之休不知自愛者以其聰明際盛時操
[006-23b]
名器徒就一己之私而已所謂如入寳山空手回也
分隂不惜學力不充當事臨疑口耳無所歸手足無所

處今世亦自有許多當避嫌處不可便以聖賢自擬一
介不取士當然耳一介不與未易言也
元城於不妄語三字力行七年而後成上蔡别伊川一
年方只去得個矜字而明道少年之獵心猶不覺其躍
然於十二年之後也故曰言之非難先行其言堅苦强
[006-24a]
忍作工夫古之人皆然温公謂誠自不妄語始信哉斯
言也
欲為一世經綸手止熟數編𦂳要書枝葉徒繁根幹萎
空勞皓首作卑儒
格天之功興於袵席溺身之悔誤於詞章
勸君莫著半㸃私但著半㸃私終無人不知勸君莫用
半㸃術但用半㸃術終無人不識君不見巍巍温公律
身嚴與人忠赤心質神明素行孚兒童
[006-24b]
 張净峰岳宻箴引曰虛齋先生學問葢已造於精微
 矣其修身自簡之功又嚴切如此宻箴凢五十條某
 最愛此一條徃年守合浦嘗大書於屏出入觀省夫
 君子之不敢用私用術非恐人之知識而後不為也
 若小人則直謂可以欺人而無所畏爾先生此箴正
 所以深探小人心術隠微之病使之知其無益而或
 改也二者之病私尚易見而術之為禍尤烈自古挾
 術欺人至用以欺天下後世機械翕張居之不疑久
[006-25a]
 則沿習成風人亦莫之怪矣洪水猛獸之灾何以異
 此讀先生之箴者所當深切而豫防也
與黄徳馨書曰涉世甚難畜徳宜豫静之一字更須於
動中騐之動而不失其静乃為得力反覆體騐又止是
虚而已葢居常一念及静字猶覺有待於掃去煩囂之
意惟念個虚字則自覺安便目前縱有許多勞擾而裏
面條路原自分明無用多費力而亦自不至懈惰也且
静亦須虚方是静本色不然形静而心騖於外或入於
[006-25b]
禪者何限人心本是萬里之府惟虚則無障碍學問工
夫大抵只是去其障碍而已
先生提學江西乞休與孫九峯交書曰某自辛酉嵗至
今家食有肉不過一味又能喫白飯白湯時引二子同
食令其可耐貧是故决意求退虚齋/集
文荘以南吏部里居陸御史偁聘為山東考試官公曰
京朝官有行非王命不可以疾力辭寳善/録
羅整庵曰蔡介夫中庸蒙引論鬼神數叚極精其一生
[006-26a]
做窮理工夫且能力行斯葢儒林中之傑出者困知/記
先生曰天地萬物本吾同體自夫人牿於有我而慢易
驕放之心形則其與天地萬物自見隔絶而為二惟實
能盡此理於一身故其見天地人物無一之可忽無一
之可傲則天地人物總在吾和氣中矣今學者試思斯
須之莊敬和樂自有上際下蟠之理左支右吾出門皆
礙皆其不恭不遜之根未去也善乎楊敬仲之言曰堯
未嘗推而大之天地萬物皆在堯一性中動之斯應分
[006-26b]
内故也蒙/引
程先生每教人静坐李先生亦教人静坐騐喜怒哀樂
未發前氣象可以養心可以養氣可以照萬物而處之
各得其宜實造化之機緘虚心涵泳切已體察八字要
訣也
善言者自簡善應者自足未有多言而不妄者也
有道徳者不多言有信義者不多言有才徳者不多言
惟細人狂人妄人乃多言耳
[006-27a]
必使小人不忍以其所為而疑我之為之乃為信於人
天之助人為善也至快至周畧無毫髪之或慳天之報
人為惡也亦至信至宻畧無毫髪之或漏細考逺計之
自見
公寢疾門人以粥進却曰吾欲自潔清卒萬厯中賜謚/文荘贈禮部
侍/郎
其學祖六經宗四書以宋四儒為嫡𣲖平生精力盡用
於蒙引二書闡精發藴繭絲牛毛莫喻也亦時發獨見
[006-27b]
學子請益所至坐恒滿易義趣深到四方學宗師之曰
虛齋說也不敢變時人為之語曰欲易明問蔡清上俱/鄧潜
谷理/學傳
鄧元錫曰余治蔡虚齋易四子䝉引書於章句註義可
謂墨守矣乃其撰宻箴自省括欽欽焉豈孟子所謂詳
說反約者歟夫都國盛時卿大夫安安於先行質言如

先生為南文選郎中一日心動乞終養至家兩月而其
[006-28a]
父歿人謂孝感所致先生每遇親忌痛哭流涕終日不
御酒肉宗族内外有貧乏者恒賙恤之死而殯塟之撫
其孤門人貧者亦常衣食之嘗曰天地間物當與天地
間人共之仕宦之入屢空而不暇自計儒林/記
何喬逺曰虚齋身自力學而教人恒循舉業以入曰不
如是法堂前草深一丈矣其言曰宋儒之道至朱子始
集大成朱子之學不明則聖賢之道不著故與其徒著
四書䝉引易蒙引諸書皆推原朱子之意常帷燈卧榻
[006-28b]
旁或夜分與諸生講論寝後有得亟記疾書友善寗永
貞林俊孫交楊㢘丁璣江朝東成𢎞間士大夫理學中
輟永貞廉璣朝東與清皆崛起稀曠之後而清與廉尤
為獨得云
 陳 琛
  字思獻福建晉江人正徳丁丑進士仕至江西提
  學僉事
先生資禀朗邁閉門獨學不茍同於人師事虚齋蔡先
[006-29a]
生其為學先得大㫖宏濶流轉初若不由階序而其工
夫細宻意味悠長逺非一經專門之士所能企及
授南户部主事督稅淮安嚴革私弊弛厲征之禁人稱
便焉廵漕欲有所干撓公曰正額不虧而多取贏餘以
為功吾不忍為也其人愧屈
調考功吏部以母老乞歸養戊子廷臣屢薦徵用辭又
一年即家拜貴州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校尋改江西皆
力辭
[006-29b]
始虚齋先生以深㣲踐履之學教人及門者能得其言
語者有矣未必得其精㣲或能傳其精㣲之意而於反
躬履踐又未必能如其所言至出處去就大節其能悉
合於義無愧師門者先生一人而已並張净峯/岳撰墓志
紫峰孝友天性造詣深醇飭躬砥行慕義彊仁有避世
之深心而非玩世無道學之門户而有實學其高風逺
韻殆将翺翔千仭之表張岳撰/祭文
先生題静庵詩曰大道自圎融稍偏便作病仰㸔鳥雲
[006-30a]
飛俯察魚川泳俯仰物何多一一闗吾性即事厭紛紜
實棄天之命逹人握其機静中觀動定
蔡文莊初見公大加賞異語人曰吾甞以清源紫帽屹
峙南北孕靈毓秀當有名世之士出乎其間陳子其人
陳紫/峰傳
先生乞終養歸足跡不入城府不通逹官貴人書問即
所居旁闢一室朝夕偃仰其間静觀天地萬物消息之
變以及世之興衰治亂世態之炎凉向背或逌然發笑
[006-30b]
或喟然太息先生不以告人人亦莫能測也其興趣所
至時或縱行田間與農夫野叟譚叙風俗舊故桑麻節
候為樂發為詩歌徃徃自在脫灑超乎浮壒之外其論
是非得失侃侃不阿與人交藹然可親愈久而愈不可
厭所著四書淺說易理通典亦皆推明朱子之說學者
宗之文集若干卷傳於學者誌/銘
初正徳丁丑會試将掲曉考官尹編修襄持一卷語主
考靳公以為造詣精深出舉業蹊徑之外宜置首選靳
[006-31a]
公曰信然必出陳白沙門下不然則蔡虚齋他人不能
為此比折號乃虚齋弟子紫峰陳先生琛也是時先生
傳虚齋之學已有聲諸考官皆服尹公為知人而先生
聲譽愈顯士大夫無貴賤小大稱理學者必曰陳紫峰
張净峰稱曰道宗先覺學異專門精詣洞觀貫於本原
鐘鼎非豊菽水非貧求仁而得時哉屈伸閩學/宗傳
王慎中曰嗚呼士敝于塲屋之業而固陋浮淺牿其心
腑專一經以自業茫焉皓首尚不能通其義以傅於繩
[006-31b]
尺之文又烏知所謂聖人之學哉宿輩末生相尋以敝
自虚齋蔡先生出乃知融釋羣疑張主新意推明理性
於字析句議之間以與前儒相統承夫所謂聖人之學
者其駢拇于條畫枝指於觧訓要以詳夫塲屋之業而
其意則進乎此矣虚齋之學方顯士猶鮮能習其傳紫
峰陳先生生稍後自以其意為前儒文公朱子之學未
嘗聞虗齋之說也一日虚齋得其文於故長史李木齋
公所嗟異久之李曰此吾徒也虚齋瞿然曰吾乃得此
[006-32a]
人為友足矣不敢為之師也於是先生乃介李公禀學
於虛齋虚齋曰吾所為發憤沉潜辛苦而僅得者以語
人常不觧不意子皆已自得之今且盡以付子矣於是
講為師弟子虛齋得先生而其學益尊葢虛齋有託於
先生而先生無所待於虚齋也先生之書布於四方家
而有之學者治經求通於朱氏㣲先生之書如瞽者失
相從禽無虞倀倀然不知所如徃士之專精自名所業
以授生徒者徃徃為書其卑者望先生之外藩而不見
[006-32b]
其門其髙者不能以有加也故其為書矜名立號何啻
千百皆滅没蔽塞小行而不廣暫誦而輒廢惟先生之
書焯乎昭布大行而久存雖與世相弊可也嗚呼可謂
盛矣考功督學皆美官假令徊翔不去與牽挽而出當
有美於是者穹階峻秩當世有用人之柄者急欲得先
生卑之以自詭得賢之名先生乃勇退而堅卧無幾微
遲回顧望意世竟不得而榮之葢為母太安人之養也
篤於天性而不見有可懐之爵禄由其大以推其細則
[006-33a]
先生之學著於書者非茍能為言而已也家居却掃一
室俯仰其間察見消長於草木葩卉榮悴開落之際景
象委蛇與物共得一枝一葉照映闌楹人所同視而先
生茂對之趣獨逺矣時放於山砠水涯漁樵相問或寅
縁原隰農圃滯談彼各自為話言先生觀感取倡黙有
所樂不問其觧否也絶跡公門監司郡邑諸大夫兾睹
其面為快注意傾下先生折簡相報或報以一詠而已
亦不盡報也由先生之大推之既無可懐之爵禄又烏
[006-33b]
有可羡之勢利可畏之毁譽而舒心綽形以遊于世宜
其浩然自適而一無所累也先生在仕不久事功無所
表見為刑部好在生人不喜於得情為户部謹於利邈
不自汙此皆砥行植節之士所能不足以論先生之大
也昔由求言志千乘之國方六七十里之邦自課其用
所以使民有勇而能足者可計嵗而見效何其確也若
夫及春而制袷與六七童子五六成人為侣望沂而浴
見雩而風此何為者然孔子喟然而深與者乃不在彼
[006-34a]
而在此其意可知也以先生之髙使與曽㸃並時而生
同門而學則鏗然舍瑟之對曽㸃不必異撰於先生而
喟然之嘆先生宜越由求而見賞矣傳/
先生之書其天趣極詣神機妙契在于言語文義之外
而已至於言語文義所存字謹其訓句詳其義顓名一
門粥粥然如恐涉他足而誤塗徑固與治塲屋者設為
如是耳其超然心會離去形跡而遺㤀物累庶幾所謂
不枝葉於道而全其真者由是以推先生之大然則論
[006-34b]
先生者不徒有考於其書而讀其書者尚當有以求先
生也與
始丁丑榜得士吾郡最有名給事史筍江公于光僉事
林次崖公希元中丞張净峯公岳與先生並以經學為
海内巨工張公尤號為閎博而傑於文給事公淡於仕
進與先生同趨好滯一官以卒僉事公喜事功齟齬於
世迭起迭仆卒無所就中丞公方據榮顯事功為一時
絶出然林公悔其顛躓張公亦以酬俗成務為多憂而
[006-35a]
恨道之難行未嘗不髙先生之决而慕其清也王遵嚴/慎中撰
傳/
紫峰先生曰造化清靈粹美之氣始發西北而漸盛於
東南如水之行自髙而下大江以南之地荆楚吳越髙
於甌閩而廣南百粤又處吾閩越之下故自廣以來閩
中人物之盛比江浙為差緩而廣之人物則迨今日而
始駸駸入閩昔士謂南士不可作相信然則范文正李
忠定張曲江諸賢皆宜屏居閒散而大儒如周濓溪朱
[006-35b]
晦庵真西山輩亦皆不堪經綸調爕之任乎何地無賢
惟賢則皆可用岐南北而二之者不知元氣潜移黙轉
槩執秦漢以前之風氣論吾江南人也然博學寡要多
文少實本根微而枝葉盛邇来南方之士大抵居多葢
氣之所至鍾為英雄豪杰或不得已焉而時出其道徳
才能之餘以成文章豪傑相望挺生而文章之美亦不
容以一二數膾炙當時煇煌後世中才之士得於見聞
竊其餘而遺其本慕其華采絢爛之可以彷彿而不知
[006-36a]
其無本之不可以傳加以科舉掄選此外無復他途故
鄉里子弟稍供筆硯即軒然老大視其父兄師長若不
足為恭而有司之無識者又從而驚以為竒而進寵之
以盛滿其浮氣而玷累其成材其或資之近道才之可
用而木訥焉不能以文自見則皆尋常視之無一為之
出者此風俗之所以不淳而時士之有益于用若布帛
菽粟之可以禦寒濟飢者亦甚寡葢教之失道作之無
術舉南北而皆病也豈特南方為然余每静思竊嘆謂
[006-36b]
或得國之柄决不可顓用程文設科宜責有司以實徳
異才之薦計其所薦之真偽多寡以當績之有無而為
之黜陟漢唐以來時人文士間或有善飭躬有功及物
則為選録其詩文之美者而廣行之浮侈如司馬長卿
失節如楊子雲阿比如栁子厚偏執己見流毒生民如
王介甫凡若此輩悉取其書火之勿傳使天下後世知
空言無實之不可恃而人不皆尚言末俗其有瘳乎贈/恕
軒遷從化/教諭序
[006-37a]
 趙 逯
  字子重東平人
少力學苦勵舉鄉試講易於蔡祭酒清蔡治朱子易有
精詣得逯大說之盡出所明於是蔡易北行東平矣母
喪毁瘁執禮後試禮部不利棄去不復就林居二十年
探造化生斂之賾騐倫紀貫綜之實核古今迕合之變
考藝文興衰之故充然自得發為文蔚如也逯博覧多
通尤好性理家言在本朝獨好薛氏録曰三日不讀心
[006-37b]
過滋矣州太守聘修州志黜仙釋崇義烈他無徵實者
不録或槖金帛有請太息曰吾容有邪徳耶此物奚宜
至哉少議論踔厲好面折人過晚更和粹不以己長格
人所交皆一世士與少傅藁城石公珤最厚善石當國
不通問崔子曰山東古聖人鄉士蹈道而遺聲利固性
成者哉明/書
 王 宣
  晉江人
[006-38a]
受業蔡清之門掇鄉科初試不第遂以養親為志終身
不復應舉為人廓落豪邁俯視一世仰觀千古精研前
聖之遺洞貫百家之旨意欲伐前人之蕪穢掲六籍於
日星林希元稱其高明之資不淪於卑汚自得之學不
滯於章句絶俗之行不混于塵俗而薦之朝何喬逺/儒林記
 林希元
  字茂貞福建同安人正徳丁丑進士仕至廣東按
  察僉事
[006-38b]
授南大理評事世廟登極上君道急務者六曰務正學
親正人用舊臣清言路急交修持久大而朝廷大政在
息内臣機務罷其鎮守上嘉納之其後天下鎮守内臣
悉罷世廟中興美政公啟之也
遷寺正與堂官陳琳執議刑獄䧏泗州判泗大饑發内
帑賑濟公悉心推行有嘯聚九百人單車徃諭皆觧散
適廵按御史待公稍倨公即棄官歸後方公獻夫霍公
韜薦之起為寺正陞廣東按察僉事奏屯鹽欵要及荒
[006-39a]
政叢言上可之通行天下改督學政申明勅諭卧碑刋
學約以教士署按察篆劇冦王基作亂率兵指授方畧
討平之
特簡南大理寺丞上王政疏為目二十有一自守令農
桑以訖理財用人皆切當世之務三載改北
嘉靖十三年大同軍叛殺主帥閉城門公上疏請誅之
以正國法而朝議從撫定居一年遼東兵又告變窘辱
廵撫吕經公言徃者大同之變朝廷過為姑息以故悍
[006-39b]
卒咸生輕侮一有觸發攘臂而動夫都御史天子重臣
庸𨽻下卒敢施囚縳是無朝廷也聞差去官校亦復被
繫本兵大臣因循不振致其益驕此不忠之大者疏入
上責公狂妄謫知欽州欽接壤安南民俗雜夷公拊循
之會上有征安南之命公熟究其國中虛實人情向背
慨然以興復祖宗已棄疆土為己責六上疏而大臣為
國家圖安靖苐受其欵然斯凜等四峒故欽州地夷久
據以公故納還陞廣東按察僉事備兵海北甫期疲困
[006-40a]
頓蘓竟坐安南用兵事拾遺罷官
 佳按談兵固儒者事然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慮出萬
 全慎之至也次崖雅好事功一知州六上疏以此罷
 官非不幸也
公讀書刻苦研理釋文束髪以来即慨然志當世一人
仕路執其所學用之經濟直以唐虞三代可追太祖開
天治國之謨必可循其書縷縷愛君念民而不知君相
一時未易以舊章泥者跡其陪推特簡嚮用有機即循
[006-40b]
黙不言可致尊位而公竟伸其志再謫不悔晚㕘訂諸儒
所定大學格物致知之說附以己見曰更正大學經傳
定本并所著四書易經二存疑上之朝且乞敇禮部改
正頒行奉旨削籍為民然至今存疑二書學者尊尚不
閩學/宗傳
 佳/按乞禮部頒行所著書大失古人傳經之旨幾於
 妄矣
公上新政八要疏一曰務正學以隆治道臣惟天下之
[006-41a]
治本於道道本於學二帝三王之治本於學故其治不
可及漢唐宋之治不本於學故其治不古若漢武帝表
章六經唐太宗游心翰墨宋太祖手不釋卷不可謂不
學但不可謂帝王之學精一執中之傳建中建極之旨
此二帝三王之學所以致時雍風動之本也彼有是乎
陛下萬幾之暇不離經籍中外皆知陛下留心於學但
未知所學者何事耳二帝三王之學何嘗逺於人哉只
在日用所常行者耳求之六經子史以寓目於公私邪
[006-41b]
正得失之鑑求之儒臣講論士民獻納以究極夫是非
得失之歸求之平旦之氣以驗好悪與人相近之實求
之中夜以思以計一日之間云為得失之多寡所求不
同其要歸於精之一之以求此中此極而已陛下又當
優㳺以體之毋用神太勞懼其疲敝而難久也灑落以
開之毋拘束太嚴懼其困苦而難堪也敬慎以本之毋
用意太易懼其粗疎而難入也操之必有要進之必以
序積之欲其久養之欲其深必使静與天俱動與天㳺
[006-42a]
則帝王之道在我而吾之治可接武堯舜並駕商周回
視漢唐宋之粗治小康不足言矣臣觀後世人主莫不
知學為美事人臣亦莫不以學勸其君未有見稱如成
王之學有緝熈於光明者何哉一則天資不美一則立
志不堅故心雖知好之而力不足以副也陛下有冠古
絶倫之資雖成王有所不及但未知聖志之堅否何如
耳有陛下之天資而又堅其志由是勉勉循循而致堯
舜禹湯也不難矣
[006-42b]
上荒政叢言言救荒有二難曰得人難審户難有三便
曰極貧民便賑米次貧民便賑錢稍貧民便賑貸有六
急曰垂死貧民急饘粥疾病貧民急醫藥起病貧民急
湯水既死貧民急墓瘞遺棄小兒急救養輕重繫囚急
寛恤有三權曰借官錢以糶糴興工作以助賑貸牛種
以通變有六禁曰禁侵漁禁攘盗禁遏糶禁抑價禁宰
牛禁度僧有三戒曰戒遲緩戒拘文戒遣使上以其切于
救民皆從之
[006-43a]
 楊 廉
  字方震江西豐城人成化丁未進士仕至南京禮
  部尚書
父崇永州知府受業於胡九韶為呉與弼髙弟公漸濡
其學蔚為儒者初選庶吉士移疾家居𢎞治三年授南
户科給事中益留心世務凡民隐吏治兵政賦役以至
星厯等學莫不究論會管後湖黄冊灤州知州某請抄
冊以便清軍行户部許之公駁言祖宗舊制藏冊嚴宻
[006-43b]
為謀逺矣閱日懸長軍民户籍無敢紊亂誠後湖為證
也若發外抄謄人得測知脫軍作民且紛然衆人服其
識體以憂去服闋補刑科給事中因地震劾奏大臣首
薦張元禎吳寛李東陽王鏊劉戩宜備日講復請優禮
吏部尚書王恕叙復楊茂元盛應期之因事獲譴者薦
引知名士如周瑛周孟中王鴻儒張吉王雲鳳劉元劉
大夏謝鐸林俊曹璘等可備任使屢疏時政邉務多見
采行未幾求便養改南兵科給事中陞南光禄少卿書
[006-44a]
張天謨監司竹監舉家不食笋十二字於屏入賀千秋
節上言輔導皇太子須留意學庸語孟之書慎選宫僚
日與游處庶可得傅徳保身之助正徳初陞南太僕少
卿環滌諸生執經門下為剖判同異開引指歸謹尚亷
恥敦崇風化莫不感服復以憂歸服闋補南通政七年
陞順天府尹手書公移簿曰爾不居常病州縣取民無
制不恤民隐每羡周恂如韓永熈立法之善今日當局
試看何如在事弊病罷行倖私屏息皆前尹所未為者
[006-44b]
十年陞南禮部侍郎上書言太祖太宗祖功宗徳百世
不祧太廟之祭宜行古春犆之禮聞車駕将南廵上言
廵狩之典唯唐虞可行自夏以後太康有距河之厄昭
王有膠舟之變秦皇召博浪之擊隋煬起厥突之謀皇
明祖訓謂帝王居處當常懐警備内官及帶刀人貟不
可太逺如元英宗遇夜被害為左右太逺聖祖防患周
宻一至於此何況耀三軍列七萃馳驅於千萬里之途
者哉及駕幸邸有旨令百官戎服以朝公奏請如常朝
[006-45a]
儀更請謁大廟
嘉靖初元陞南禮部尚書取大學衍義撮其切要進之
經筵大禮之議不行八疏乞休許之給驛廩歸且賜勅
諭曰卿才行老成譽望素著委任方殷乞休甚力其歸
頥順神保和茂躋夀考著書樂道潤色太平公感激泣
下居二年卒年七十四贈太子少傅謚文恪公留心伊
洛之學居敬窮理老而不懈才智幹局綜世達務其文
章言議推理明法足以决疑定是為人清約嚴重就之
[006-45b]
則言温氣和愛人好士出於誠意著述甚富而所輯國
朝文臣及理學諸臣言行録尤行於世
公夙有志識求道甚懇百家之籍無所不覧而一以六
經為的凡詞說之出於諸君子者篤信而固守之精思
而力踐之及其學成行尊遂為多士之所矜式士無遐
邇皆知有楊月湖先生聞其名而不獲見者未嘗不以
為私恨也羅整庵撰/文集序
先生家世豊城自其尊人永州太守得豫章理學之傳
[006-46a]
至先生益昌大遂擬危科讀中秘書拜官清要論事侃
侃無所規回一時推重以為得體逮遷秩太僕出典文
衡職業彌勵中外屬望先生方且恬然自居如韋布時
未嘗少置有無于其間公餘輒肆於學而心事如青天
白日故其所作冲淡簡逺而理道自寓焉豈規規于世
俗欣然自榮其為文而欲以誇示於人者哉月湖/集
公之學門户自程朱淵源自六經權衡百代低昻漢唐
故其發之詩文鑿鑿乎程朱之矩度徐咸名臣/録續集
[006-46b]
先生篤好程朱之書老而勿懈自修諸身施諸政以至
文詞書札冠履衣裳之細必取法焉或羣言之淆衆理
之族人莫適從也先生輒舉二夫子之言曰程朱云云
吾不知其他並遺/論
先生復余子積論理氣書有曰論一則不徒理一而氣
亦一也論萬則不徒氣萬而理亦萬也真足以發明其
不相離者彭汝/實序
先生自賛給事中小像畧云長猶工科舉之文久乃知
[006-47a]
義理之學其立志也求之古人可以謂之遲所愧乎修
於己者既不免于缺畧而治乎人者復未見於設施自
今以徃必痛加策勵而後可以庶幾也
公學問可擬古醇儒事業可擬古名臣徳性可擬古君
子長者求之當世鮮有比論呉東/湖序
聖學澌盡儒響中絶贅說紛紛道術為裂公如横渠出
入諸家粤有㝠㑹歛實于華歸我紫陽遵信不惑精思
力行恍然有得醇深之學堅定之守直卿正傳季通老
[006-47b]
友皇明理學文清最真逺追旁紹我公其人穆穆道容
優優宦績暮景伊甜收斂以寂林見素/祭文
我明受命世道俱升康齋敬齋理學以鳴公之生也適
此嘉㑹涵養玩索駸駸美大徳性既融問學擴充勲業
所及天下帡幪梓溪/集
先生之學逺宗孔孟近法程朱厭棄詞章講求義理葢
将反求諸身而遂措之家國天下庶幾聖賢之學與道
其在今者猶在昔也壮已彈冠老方觧組棲棲于世汲
[006-48a]
汲于時非不欲行其學而莫或由己焉於是綴輯簡編
離合章句凡程朱及先正格言靡不殚心竭力探索不
遺先生之志亦可悲夫余子積/祐祭文
所著有劄記三卷奏議四卷家規一卷月湖文集六十
卷所述有伊雒淵源録新増先天後天圗學考證太極
圖纂要分𩔖程氏遺書二程年表西銘旁通皇極經世
啟鑰象山語𩔖洪範纂要禮樂書皇明名臣言行録等
書其皇明理學名臣録論明儒者多宗之
[006-48b]
 王雲鳳
  字應韶山西和順人成化甲辰進士仕至副都御
  史
南京户部尚書佐之子自㓜端重有執舉進士除禮部
主事值憲宗勿豫禮部循故事舉齋醮乃言於部尚書
曰祈禱固臣子至情第行於佛老宫非禮若為壇於南
郊隙地大臣率屬禱於天三日則可時不能用土魯番
貢獅子公謂宜郤之尚書耿裕用其稿具奏得允歴郎
[006-49a]
中尚書倪岳因災異疏弊政用所條四事曰懲斥邪慝
禁給度牒停減齋醮議處宗室後度僧不止公具疏争
侃侃千餘言三上皆不報及㫖下减度僧數人謂其有
回天之力𢎞治丁巳京城風霾逾旬疏陳修徳弭災之
道乞納忠言罷左道齋醮中使傳奉等事孝廟遂下詔
求直言復代部堂條奏二十三事時中官李廣與夀寕
侯表裏通惡怨徹中外人莫敢言公獨上疏請斬之以
弭災變人為危之上知其名不之罪廣怒數伺過失是
[006-49b]
年冬聖駕郊天㸔牲回誣以駕後騎馬下錦衣獄謫知
陜州比至問民疾苦興除惟恐後有兄弟因甕争訟則
買甕遺之於是兄弟感愧引咎歸好毁僧尼寺以正風
俗折太山廟以給學田禮賢講學政聲畢舉
為陜西提學副使教學者讀書自小學近思録始次及
諸經史建樓於正學書院廣收載籍以資誦覧分設四
科曰求道曰讀書曰學文曰治事取人首名節次文辭
斥貪殘奨正直禁止僧道師巫邪術尚嚴威不姑息士
[006-50a]
始不堪而終服其公所引進皆知名士雍大/記
何景明曰予至闗中見達庵近山欹湖渼坡頌說戴公
之徳康馬吕段頌說楊王之政諸君子即三公時所就
士雖先後際遇有時而三公風教由此彰矣
擢國子祭酒以十有七條約束諸生時逆瑾耑横惡其
一無所餽欲搆以禍竟無所得養病歸㝷改南通政未
上起為副都御史廵撫宣府以便宜行事敵畏不敢輕

[006-50b]
家素貧先遭逆瑾誣贖稱貸鄉曲終其身不能償山西
廵按疏請鳳之所居在和順之虎谷因以為號初筮仕
即清忠效官特立不懼居京師日無故足不躡公卿門
不赴無名飲宴獨與虚齋為同年而師事之時謂人情
所難
為學一宗程朱嘗曰一息不敬便與天地不相似故居
無惰容自少至老如一日又嘗題楊震四知詩云若教
暮夜無金饋方信先生待物誠吕涇野每喜讀之以為
[006-51a]
得務本之意所著有小學章句博趣齋稿讀四書私記
諸書行於世
公與晉溪王公白巖喬公稱晉中三傑說者謂公廉靖
過晉溪剛方過白巖也
虎谷早逝可惜可惜使得立朝其視汲黯何媿哉楊月/湖復
喬白/巖書
 蔡元偉
  字伯瞻福建晉江人嘉靖辛夘鄉薦仕至撫州同
[006-51b]
  知
總丱受學有孝弟稱後見程端禮家塾日程皆宗晦翁
教人之法嘆曰學當如是即手抄服行慨然有求道之
志非聖賢書不觀非孝弟之志不存領鄉薦不謁有司
力耕為養既就羅田學諭即舉業之中黙誘之聖賢之
域擢徳安令一用節愛為本每退食取小學近思録伊
洛淵源録本朝薛胡二子粹言掲觀成誦不釋手曰非
曰忘之誠慮心官少放行事過差以此當嚴師良友期
[006-52a]
以自警耳
尋陞撫州同知有惠政署樂安崇仁邑篆讞獄禦賊咸
有方畧丁外艱歸以泉中倭棘慕建寧有考亭遺風遂
移居之
公學尚程朱而重躬行其所致力惟在飲食衣服男女
起居動静語黙辭受取予之際其自治之勤或至檢㸃
少懈過失復生輒撫膺泣下長跪自罰作日厯自識名
考徳録而自序曰吾之考徳有二一則時常省克而時
[006-52b]
識之以自稽其理欲分數之多少一則随其學之有得
心之有開即便劄記以驗器識之髙下淺深以為進徳
之助居常服膺晦翁之言以為世間事須臾變滅皆不
足寘胸懐惟有窮理修身為究竟法頼天之靈幸有所
知好學性生至老彌篤歴嘗變故每自歎所遭之窮而
此志終顛撲不破晚年閒静之中玩味益咏行以不息
之功加以未死之年不有得於今必有得於古不有合
於人必有合於天則所謂不知不愠之地或可㡬萬一
[006-53a]
焉又有四書折衷易經聚正各若干卷
 
 
 
 
 
 
 
[006-53b]
 
 
 
 
 
 
 
 明儒言行録卷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