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明名臣琬琰錄 > 明名臣琬琰錄 卷十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
             明 徐紘 撰
  靖江府右相李公墓誌銘    陳 璉
公諱質字文彬號樵雲姓李氏其先開封祥符人宋季
有仕於徳慶者因家焉公生頴悟有大志蚤知嗜學經
史子集無不讀讀輒記憶既長遭元季多故與時落落
不合遂家居不出日與弟文昭放情山水以詩酒自娛
[010-1b]
居無何中原擾攘嶺海多事公起構義兵捍鄉里及徳
慶路䧟士民遑遑無所依戴推公入守之日夜浚城隍
繕甲兵扼險要以遏他冦由是一路頼之以寧時據鄉
邑者多刻剥殘忍公嘗戒麾下非遇敵毋妄殺或執敵
人來獻卒給衣糧從之家雖富饒急於賑施三族與鄉
里流寓之貧者咸有所仰以故一時名士如建安張智
茶陵劉三吾江右伯顔子中羊城孫仲衍王彦舉皆聞
風來歸及大明皇帝定鼎金陵遣師南討洪武戊申四
[010-2a]
月平章廖公永忠恭政朱公亮祖總師至公遂散麾下
全城歸附總兵遣使入奏上嘉公忠誠召至慰勞再三
賚予優渥就擢中書㫁事越明年己酉轉都督府㫁事
階奉訓大夫皆能執法丞相都督咸敬憚之五年壬子
授刑部侍郎階中順大夫尋陞本部尚書階奉議大夫
尤慎於刑獄盡哀矜之情致淑問之頌寛猛適中為上
所知日益親幸時開行省於浙江念厥地素重號稱難
治宜簡廷臣有徳望才器者往綏之即拜公浙江行省
[010-2b]
恭知政事階中奉大夫是年秋九月也下車首以承流
宣化為己任振紀綱正風俗勸農桑興學校舉遣賢䘏
民隠知無不為為無不力居三年惠流兩浙厥績以𢡟
聲聞於上天子念公老召還致政於京師嘗入見賜坐
便殿訪以時政得失直言無隠上益重之八年己卯冬
十月復起為靖江府右相階資政大夫有敕奬諭甚至
公益思竭誠以盡輔導之職嘗入覲因奏乞歸省先隴
上可其請王親揮翰賦詩以賜復命藩憲元僚與府中
[010-3a]
官屬宴餞於江之滸人莫不以為榮後王坐事去國公
隨終焉公美風儀性孝友治家有法接人以誠雖極顯
融情素冲淡暮年尤工於詩有樵雲集若干卷生於元
延祐丙辰三月十一日卒於洪武庚申閏五月某日初
權厝金陵聚寳山後某年某月某日歸塟鄉之清秀里
布山之源祖廣孫累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父熈春累
贈中奉大夫浙江行中書省恭知政事祖妣孔氏贈淑
人妣林氏贈夫人公凡三娶先梁氏次石氏俱贈夫人
[010-3b]
汪氏封夫人弟文昭學識優長隠徳弗耀子四人恒震
復熈皆知學好禮惟復有詩名孫男四人公瑾公瑜公
瓛公玖女三人孫女二人次第公之行實來速銘者即
震也於戲自元綱解組海宇共争乘時起者莫不剥下
自封樹威肆毒少知推一毫為利人事公能仁其族屬
以及於衆視彼之暴豈直相千萬哉及一時與公全城
來歸者鮮克有終惟公踐歴中外官至卿相忠義著朝
廷聲名滿天下勲垂竹帛徳在人心五福備膺子孫蕃
[010-4a]
衍非先世積善之深公存心之厚何以臻是哉銘曰嶷
嶷李公值元鼎沸保障鄉里公之庇民如室斯宇公之
好賢誠出肺腑聖明御歴威讋四夷公散其徒全城來
歸帝嘉厥誠錫以禄秩尋陞秩官克殫忠赤後恭大政
於浙之中威徳交敷聲聞上聰致仕於朝出於寵渥時
有敷陳多所禆益逮居相國有諤其言直錐不容此志
則完之身云亡之徳弗替慶流綿綿式延後裔清秀之
里布山之阡勒銘貞石垂美萬年
[010-4b]
  中憲大夫贈翰林學士胡公墓表 胡 廣
嗚呼先公棄諸孤三十有六年未克以表於阡將無以
昭著先徳夙夜是懼用敢述言行以刻諸石先生諱夀
昌字子祺世居金陵始祖公覇南唐吉州刺史子勝避
地廬陵之鄉因成家焉七世祖宋貲政殿學士忠簡公
銓銓子泳宋右承務郎泳次子渠宋兵部尚書渠子煌
煌子文彬宋南郡文學徙居邑儒行鄉子敬之宋修職
郎又徙吉水之大州子諱震龍字起晦宋宣義郎子洪
[010-5a]
範宋國學上舍生先公曽祖也祖諱元吉字鼎亨究極
羣經不樂仕進急義好施以徳行稱考諱崧字彌高號
貫齋博士有隠徳嘗一試於有司輒就引退探索至奥
以造其成妣夫人韋氏有賢行先是未有子嘗禱於神
大父夢巨星墜於舍已而生先公時元至順癸酉六月
八日也生而岐嶷稍長端重如成人犬父尤鍾愛從寵
元同先生受學於郡城事師為學日謹不懈深為寵先
生重寵先生没再學於莘樂吳先生卒業於門先生尤
[010-5b]
篤愛事親至孝親疾侍湯藥日夜不解衣帶親䘮哀毁
幾殆諸父相繼没力疾以營䘮塟撫諸兄弟娣長為畢
婚嫁元末兵亂避於洪歳壬寅皇朝兵下洪先公偕豪
傑迎王師遂分兵趨吉安初偽漢右丞鄧克明降以其
衆從征吉水反奔回新淦王師追之弗及獲居民男女
萬餘指以為從賊欲盡戮之先公言於軍師曰此良民
也非從賊者不可殺軍師愕曰有是哉訊之果良民乃
盡釋之民賴以活洪武元年州守費震辟為郡文學闕/
[010-6a]
 春詔入京試吏禮二部選十八人次名第八明日召
廷對適大史奏文星見太祖喜親擢十八人為監察御
史先公首上書言都陜其畧謂天下已定鴻業已成國
家大事莫先於建都夫咸陽乃邦畿千里之地山河之
險固田壤之膏膄光嶽之氣全寒暑之候正自昔成周
漢唐得以措社稷於悠久者也天下可為都者凡四河
東地勢高厚跨有西北控制蕃漢堯嘗都之然其地隘
塞卞梁北界黄河南臨江淮宋嘗都之然其地平曠無
[010-6b]
險阻可依洛陽周公嘗卜之矣周漢嘗遷之矣然嵩邸
諸山何若殽函終南之險瀍澗伊洛之水何若涇渭㶚
滻之雄故得天地之中據華夏之要莫闗中若也可以
永郊廟之享可以綿子孫之祚莫闗中若也可以居重
而馭輕可以强本而弱支可以頓天下之兵可以聳諸
侯之望舉莫如闗中也臣聞居中而制外者易居外而
制中者難陛下以難而制易者何也實天以授陛下也
夫鍾山龍蟠石城虎踞江南之喉襟陛下肇基於此中
[010-7a]
國迎刃而解誠得乎天命之全吳晉宋齊梁陳得氣運
之偏不能制中原而中原制之者中原有人也中原有
人則金陵之勢僅足以據有江南中原無人然後可以
控制天下今大寳已歸正統斯建正當上合天心下符
民望願移江上之龍輿永鎮闗中之大業臣職當言路
天下之事固將次第言之而獨以此為先者蓋觀古之
聖帝哲王創業於悠久莫不以建都為重故敢首以為
言惟陛下圖之書奏太祖嘉悦時廣西初定擇人按治
[010-7b]
先公與御史王子啟被召入對稱㫖遂除廣西提刑按
察僉事先公儀表魁岸及陛辭太祖顧謂曰真可慴服
蠻夷至則出臨諸郡敷宣徳意撫察民隠不事威望務
存大體嘗録囚有疑獄必平反之恒語吏曰人死罪不
復更生罪茍當無憾不當則負寃無窮嘗求其當恐猶
失之過况不求乎由是所活者多時征税失實令憲官
監收以羨為額先公監處視舊獨無増㢘使舉他郡例
為言且恐併得罪先公曰實無増有罪吾獨當之不敢
[010-8a]
虛羨以病民後亦無事民竟受惠融州真仙岩多碑刻
見元祐黨人碑尚存即擊碎之六年調知彭州初灌縣
都江堰自秦李為蜀守鑿堆以分江水灌溉成都田
畆歴代相沿修治兵亂堰廢民不得耕田野荒蕪先公
以修堰興水利為言逹諸省府咸不樂反復詰難欲沮
格不行先公曰所利於民吾何恤乎乃再三言便辭剴
切轉聞於朝命始下省就委先公得命亟集丁夫伐木
萬五千有竒竹十九萬八千有竒縳長木為三脚架鋭
[010-8b]
上而濶下束短木於其腰戴以竹筏堅置於江口水中
表裏二重大小九十餘坐復架長木於横木之上壓之
以石制其動揺却立順水木於三脚架外又排立水竹
於順水木傍布以竹簟苴以萑葦實以沙土牐㫁江流
乃用工淘洗積汙以竹編籠狀若長蛇凡千三百餘實
以沙石包䕶堰岸重疊三層以分水勢前高後低隆然
下垂名曰象鼻用木三千餘横從錯綜交串其面又用
木三千餘削其末自上擊下貫穿聮擊使無冲決修築
[010-9a]
都江及水釣魚大石門侍郎口寳瓶口顔上等堰岸以
丈計者凡二百二十有八又作䕶水堤二里修堰畢放
水循渠下流灌溉成都田畆充足公私皆喜前代修堰
鑿石甃墄欲其固練油灰膠其縫冶鐵扃鍵其中又鑄
鐵柱鐵龜當水之衝以鐵為巨莋交系於鐵柱之上春
夏水泛旋見衝決然縻費錢粮至動以萬計先公計於
毎歳隙水涸之時如前修治則官不費財民不費力而
沾水利者亦樂於趨事為文記之後一守先公之法又
[010-9b]
修彭州彭口諸堰當堰廢時城中鑿井四五丈不見泉
居民炊饌取水於千里外朝夕壓苦及是堰成引水旋
注鑿井即生水民免負汲之勞四召流通勸其開墾教
以樹藝先是民税僅足給官俸暨後歲増數倍兵荒州
多暴骨命徧収痊之一夕夢人羅拜堂上為政三年專
務徳化視民如子獄無一囚庭有古槐數十株其半已
枯至復榮茂鵲來巢樹間去地數尺馴擾不驚及將去
鵲羣噪連日九年陞延平府吏有不撿者望風遁去比
[010-10a]
至臨事神明宿弊悉革厥後有淫祠前居者數見有怪
避舍别所或以為言先公曰非祀典神何得處此遂毁
其祠室而居之絶其妖妄作興學校修先賢祠表章延
平李先生之學奬勵生徒多底於成甫期年百廢具舉
奸蠧屏迹治化大行㑹有大星墜閭光芒照室家人咸
驚已而棄諸孤實丁巳夏五月十四日享春秋四十有
五先是偶得疾日視事不輟或勸令少休先公曰一息
尚存豈宜自逸翊日坐㕔事署案畢舉手告同僚曰今
[010-10b]
日與公等永訣矣言訖而終同僚遽抱持號泣士大夫
莫不傷悼市人無老少皆哭雖武將悍卒咸感動嗟息
為具棺殯歛給驛傳送柩還家以是年十二月十八日
卜厝於縣南黄土嶺白竹塘之原後有松生墓側團如
車蓋覆於墓人以為隂徳所至云初娶太夫人晏氏元
獻公之嫡生一女先卒再娶太夫人吳氏考諱師尹即
莘樂先生元進士永豐縣丞家世官族太夫人生二男
四女男直與廣也女長適永豐劉子仍次適黄志榮次
[010-11a]
適徐宗威宿州知州㓜適解與高孫男四人種穆導穗
女五人長適劉誠餘在室曽孫男一人善裔先公居鄉
黨治家理動必由禮雖一飯未嘗不敬對人無疾言遽
色有犯不較重義樂施甚於嗜欲有孤弱者矜憐扶植
不使失所故士宦所至多惠愛凡有利於民者盡心竭
力不辭勞瘁俸入以周賔客服食無華靡取適可而止
歴官數任不隨一僕所處蕭然無異平時暇則賦詩暢
懷寄興高逺胸襟灑然無所凝滯與人言惟以忠孝亷
[010-11b]
讓惇厚誠敬為先故當言路傾竭不諱歴揚風紀持憲
公平典領州郡盡心撫字懇懇愛恤吏感於徳民懷於
仁棄諸孤之日無一毫長物惟圖書數卷遺田園僅可
營衣食有文集詩集若干卷行世小子廣生一月先公
宦遊不幸七年而孤頼太夫人長育教訓惟不肖無以
自立不能顯揚先徳今幸際遇聖明竊禄於朝荷天子
推恩榮加褒贈宜有所表見於世謹述其世譜及考先
公徳行其常聞太夫人教言撮其槩以掲於阡庶後世
[010-12a]
子孫瞻仰先公之徳而興其孝敬之思者有感於斯焉
  翰林待制王公墓表禕/     鄒 緝
大明受天命掃除羣雄奄有區夏元主既逺遜於漠北
獨其梁王巴圖時猶據守雲南地恃其險逺弗遂臣服
屢遣使往諭之輒殺使者拒不從命太祖皇帝終欲以
徳綏懷之洪武五年正月乃復遣翰林待制王公持詔
往諭焉衆皆謂公文學詞臣不宜逺蹈不測之竟而公
辭色慷慨即日就道既至雲南見梁王諭曰大明受命
[010-12b]
統一疆宇皇帝聰明神武作君萬邦内外大小罔敢不
服惟爾西南僻在遐逺未被聲教故遣使者來諭意宜
順天道奉圖歸職方否則偏師南指坐見夷滅矣梁王
聞公言頗駭懼欲降㑹沙漠有遣使至雲南聞其納我
使怒責梁王使速殺公梁王初不肯後不得已乃出公
見之公慷慨言曰天實訖汝元祚我明代之汝如爝火
餘燼尚欲與日月爭光耶我將命逺來誓為國死終不
為若屈遂被害時六年癸丑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年五
[010-13a]
十有二公既沒後八年大兵始平雲南梁王敗死遂郡
縣其地又十有五年其子紳任為成都府文學乃往求
遺殖不可得因訪其諱所製神主以歸將奉公之遺衣
冠以塟志弗獲而卒永樂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其孫
稔始即青岩里象鼻岡奉公之神主塟焉遵父命也公
諱禕字子克金華義烏人祖炎澤考良玉皆仕元為學
官公少從學於侍講學士黄公溍其為人長身山立屹
然有偉度大祖皇帝初下金華聞公名遣使召公一見
[010-13b]
甚悦即處以幕職未㡬授江南儒學提舉司校理遷侍
禮郎兼引進使除起居注出為同知南康府事及太祖
皇帝即大位召還議禮以不合意復出判漳州府二年
己酉詔修元史復召公還與翰林學士宋濓同為總裁
官遂拜翰林待制承直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預教大本堂公既為上所知甚見禮遇嘗謂浙東儒者
惟卿與宋濓耳公凡兩佐郡事皆有善政其在南康當
兵革之後人民迯散百不存一庶事皆草創公披搸莾
[010-14a]
剔瓦礫以建府署撫摩其瘡殘而安輯之民由是稍復
其故又収禮其士之賢而廪餼之搜除姦蠧經理廢壞
郡以安集民至於今思之其在漳州府亦然其於史職
雅擅其長裁繁剔穢公之功為多及教大本堂尤盡開
導之益上毎召對必賜坐從容宴語久之而後退性剛
直於人少許可人初見之若不可即及一言合意即傾
盡無所靳少時嘗遊元都翰林張起岩危素諤勒哲圖等
雅敬重其才列薦之時元政已非公一獻書闕下不報
[010-14b]
即南歸讀書以養其親公學問深粹博覧經籍兼綜百
家與胡翰宋濓俱以文章名江南三人之交相上下而
公之才氣尤雄逺其文章簡而嚴深而肆跌宕閎偉卓
然鮮儷盖自宋元諸君子之後所以振起斯文者公與
胡宋二人實為之首也公之學問文章既已不可及而
其死忠大節復炳炳然昭如日星不可遏如此嗚呼公
可謂無愧於古烈丈夫矣公之忠義在人心其行實在
國史而稌復欲有以表掲於阡者亦孝子孝孫不忘其
[010-15a]
親之心也公娶何氏子二人綬早世紳仕為國子博士
卒孫男五人穆穰稌稔稚女三人平生所著述自有集
行於世皆不論獨叙其大者於此使以告其鄉之人
  博士王君墓誌銘       鄒 緝
君諱紳字仲縉姓王氏婺之義烏人其先本太原祁人
五代時有為節度使曰彦超者始自㑹稽徙義烏宋時
有諱固者嘗從學於安定胡先生登皇祐五年進士第
為固陽令以卒邑之有科第盖自固始也南渡後復有
[010-15b]
典方州積階金紫食邑開國封男者子孫自是世為仕
宦家君曽祖炎澤元石峽書院山長祖良玉常山儒學
教諭考禕博學有文行最為世所推重國初由儒臺校
理歴官起居注出佐南康漳州二府召修元史為總裁
官遂拜翰林待制奉使雲南以節死妣何氏君㓜孤鞠
於其兄綬讀書慷慨有志操見史傳中有以功業文章
名世者輒慕之稍長從鄉先生翰林承㫖宋公景濓逰
宋公教以為文章即能馳騁變化議論鑿鑿出人意表
[010-16a]
宋公極稱之曰吾友待制公有後矣一時流輩亦皆以
為不可及然君不自以為足益搜閲經史下至諸子百
家考索無遺居家事親孝與兄相友愛母病奉湯藥未
嘗去左右夜卧衣不解帶及母卒哀毁不能勝未㡬其
兄又殁君㷀然單居然君學問亦遂成名聲籍籍於人
矣洪武辛未蜀王方求士有以君國初名臣子其學行
文章有稱於時遂遣使以幣羅君既至蜀王見之喜甚
謂長史黄友義曰王徵士不逺千里而來卿宜善為館
[010-16b]
穀復作詩以賜之因命為成都府文學使得朝夕見君
念待制公死節雲南逺在萬里外乃請於王乞往求遺
殖王憫其情許之為資給其行既至訪其所在不可得
哭泣悲哀不能置迺作真陽慟哭記以述其志既還蜀
王復賜以冠服及帶所以禮遇之者益至蜀人以君受
王知遇之厚皆相愛慕自藩閫諸司大臣無不敬禮者
歳戊寅閏五月給事中徐誠監察御史黄凱復以文行
共薦君君遂入拜國子博士其時四方賢士皆來集京
[010-17a]
師君復與其知名者相遊處其文章益工而名日益盛
其位將益顯以大而君竟不幸以疾卒於金陵之官舍
享年四十有一時庚辰十二月十六日也君平生志行
修潔性寛厚善於取友有與之契合輒傾意以接之人
或相忤亦不與之較常曰吾於坦懷接物虛已納人庶
幾有焉所奉素儉薄居家亦無所矜飭酷嗜著述每夜
孤燈獨坐吟詠多忘寢食雖祁寒盛暑不少變至於體
憊力疲而猶未巳也為文章泓涵演迆豐蔚雅贍稱其
[010-17b]
家法尤善為五言詩冲澹古雅有陶韋風致所居四壁
蕭然無華靡玩好之物惟經籍滿架而已娶丁氏曹氏
子男四人穆稌稔稚女一人孫男一人淵君既卒之明
年三月稔以君之䘮歸塟義烏之崇德鄉青岩里象鼻
岡又明年復狀君之行來請銘余與君交既厚而相知
為尤深每與君聚㑹極論天下士未嘗不慨然興嘆知
君之所志逺盖所謂磊落竒士也惜其夀不及中年而
遽止於此可哀也君所著詩文有繼志齋集三十卷平
[010-18a]
生所交㳺文章豪傑之士甚衆或以事先卒或仕宦散
處四方無能為君發其幽光者然則非余其誰銘銘曰
學足以嗣其先仕足以行已志有昭此立百世之遺
  吳尚書傳          李應禎
尚書吳公雲字友雲宜興清泉鄉人世業儒父仲傑仕
元湖南財賦提舉公少有文行為國子生同輩皆推重
之國朝洪武元年太祖高皇帝遣魏國徐公北定元都
魏國以禮敦遣公赴京是年九月除𢎞文館校書郎二
[010-18b]
年改陜西渭南縣丞四年召還擢刑部郎中尋遷磨勘
司令五年拜刑部尚書六年出為湖廣行中書省叅知
政事八年坐事被逮至上重其才即釋之時以元梁王
據雲南尚未下特命公往使諭之曰今天下混一四夷
賔服獨雲南一隅未奉正朔殺我使臣朕欲以兵取之
恐勞師費財且傷逺人卿能為朕作陸賈乎公對曰天
命所在誰敢違之苐彼恃險逺故阻聲教臣奉陛下威
徳往告以大義諭以禍福彼必附順若㝠頑不從興師
[010-19a]
未晚上然之遂遣公行㑹梁王使其鐵知院等二十餘
人使漠北為大軍所獲械送京師上欲以恩懐之今與
雲偕行至雲南之沙塘口鐵知院等謀曰吾屬奉使不
逹中道被執而還罪必不免於是説公改易制書共給
梁王公不從欲殺之適梁王亦遣人來刼降逼令變服
改裝往見公曰朝廷念雲南一方生靈不忍加兵特遣
使持勑招降汝輩今反欲脅使臣以降邪吾以死自誓
終不為汝屈遂被害既而梁王壯其節命収其骸骨送
[010-19b]
蜀給孤寺藏之後雲南竟入版圖朝廷始知公之死適
其子黻亦以其事來白乃命馳驛奉襯歸塟而許黻為
國子生黻貧不能還鄉以公嘗仕湖廣即塟江夏縣金
口鎮歳久遂占籍江夏公四子其季衮永樂初由歳貢
生除交阯安逺縣知縣今曽孫曰志高𤣥孫曰鳯翔家
益貧不振應禎往來宜興知公之名久矣及官南京兵
部以公事過湖訪其子孫得之至金口將謁公墓已犂
為田居人莫肯言者蓋其家益貧故不祭掃者已久莫
[010-20a]
能辨識於是求其地契則與家藏誥命及遺書俱燬於
火矣為之嘆息不已獨嘗考論公之為人於學士大夫
及鄉之故老得公使事為詳重其伏節死又可以為世
道之勸輒書而為傳後必有白其事於朝者則公之名
當與金華王忠文公並傳於世也
 
 
 
[010-20b]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

[01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名臣琬琰續錄卷十
             明 徐紘 撰
  前監察御史陳公誌銘     王 㒜
公諱綱字從道姓陳氏蘇之長洲人髙祖貞元淛
江行樞宻院都事曽祖文達海道萬户府總管祖
則成洪武初由春坊司直改河南道御史以直言授
旌賞考哲封監察御史母王氏文靖公汝玉之女贈
[010-21b]
孺人公在童孺時已有鉅人志長而嗜問學通春秋
宣徳乙夘領鄉薦其名在第二㑹試入冑監厯事都
察院正統己巳英廟親征北方未還景帝監國尋即
大位時京師擾攘人心洶洶廷臣雖職居䑓諌亦莫
敢昌言國是公據古証今上中興要務八條一曰
謹天變二曰急先務三曰正軍法四曰布恩澤五曰
廣言路六曰屏奸邪七曰公薦舉八曰察羣吏其大
要謂中興與創業無異因敗為成轉禍為福惟在君
[010-22a]
心一轉移之間冬十月北兵進逼京城公復上勤王急
務謂敵勢張甚非直要求金帛而己未必不欲效金人
以汴宋待我也然我國家輿圖之廣倉廩之實甲兵之
利固非宋比然求其人种師道李綱軰亦未多見乞遴
選武臣授以方畧俟其深入乃奮擊之及勑邊將勒兵
内向邀其歸路設有倡為和議緩於武偹且請南遷以
圖偷安者即為奸臣宜急加誅以為衆戒疏入上感悟
命施行之且竒其才可任風紀即日授公浙江道監察
[010-22b]
御史明年景㤗改元上時政五事皆一時安撫之計辛
未奉璽書廵視兩淮鹽課權貴為之歛戢壬申還朝賜
宴光祿寺以示優異尋以邊境未寜敵情莫測上軍國
大計八條皆見嘉納時吏部缺尚書上命舉可稱任者
公率同官言左都御史王翺嚴公峭直右副都御史年
富操履端方大理寺卿薛瑄特正不回此三人者擇而
用之庶能品藻人才追蹤王直上於是召王翺為吏部
尚書以年富為户部而薛瑄亦相繼大拜三載賜敕命
[010-23a]
有咸克振勵不添厥官之褒先是京師有警兵多離次
遣使四方召募丁壯聚之勇敢營歳乆逋逃者衆大臣
請治其罪編之尺籍公上言召募之初既諭以大義復
許以事定遣歸故徤夫勇卒雲集京師争先自效既而
淹留日乆恩寵未及飢寒廹身勢必逃避且皇上嘗體
天地好生之仁於犯大辟者尚原其死俾𨽻尺籍何至
使應募無辜之民與之為伍刑賞失中莫此為甚方今
水旱相仍流亡接踵萬一事例太重搜求太急致生事
[010-23b]
端為患非小兼之邊務尚殷急於用武他日復有召募
誰其肯從上是其言悉詔不問義勇得復於民者數千
人甲戌廵按福建時官䑓山民聚為盗渠魁未獲而逮
繫脇從公至釋之趣師勦捕且追其典守者於是與衆
相忤按察使楊珏乃誣摭公于朝當道亦多忌公遂左
遷陜西邠州判官再徙甘州前衛經歴部符未下而公
已丁外艱歸由是絶意功名修復舊業于尹山之陽為
終焉計建思菴于先塋之側塑先賢范文公及文信公
[010-24a]
像於中語人曰初吾自分得用於時當學范公否
則為文公死爾今兩失之奉其所為像以見吾志
識者憫焉公賦性剛毅不肯屈下好善之心雖切而嫉
惡太甚事有不可雖達官貴人亦面折之不為少容以
故立朝未乆一斥不復亦其勢然哉春秋七十有六以
成化丁酉三月廿三日卒配徐氏封孺人子男四莊萃
華莖孫男七元輔元佐元亮元齡元睦元桂元弼初葬
徐孺人于呉縣鳯凰山先塋亦自預為壽藏至是荘等
[010-24b]
奉柩以戊戌三月二十二日窆焉先期奉河南陽武訓
導陳頎状來請銘予與公同朝最久故序而銘之其辭
曰陳在成周官有世公暨于後人代躋顯融不隕益封延
昇於公惟公才雄式克自奮憂國奉公讜言危論爰求
其中有源有本曷不究施卒於困頓鸞鳯伏竄鴟鴞翺
翔從古已然於今奚傷公道在人厥聲惟懿太史作銘
垂千百世
  眘菴彭先生傳        葉 盛
[010-25a]
先生彭氏名朂字祖期别號眘菴宋御史中丞思永十
二世孫也系出唐安定王後吉州刺史玕始居廬陵山
山口六世祖司農少卿少英從文天祥起兵勤王始遷
今永豐故今為永豐人曽祖黄徳以書經試不偶乃業
醫濟人家有種徳堂葢期待其子孫所以識也祖景忠
父叔敏先生生有異質七歳日記數百言嘗從郷父老
入佛寺獨不拜寺僧强之不從反叱之曰彼佛踝跣不
衣冠我何拜焉人大竒之父間私語之曰爾能力學以
[010-25b]
繼前聞人乎即應聲曰吾能之於是遣從里孫儒曽以
南游大通四書理經之㫖年廿六登永樂乙未進士第
念親老乞教職就養得南雄府教授在官凡得一美衣
食必先奉親諸生化服其為教以經書熟讀講觧為先
作文次之毎選諸生之尤者聚一室同飲食躬為訓導至
終其任不替造就甚多雲南鄉試聘為考官驛舟抵廣
南界有稱臨安府先求見贄以黄金先生笑却之三日
復尾其後因怒叱左右擒其人不得既至方鎮諸公禮
[010-26a]
待甚厚凡塲屋事一惟先生言是聼乃知黔國公晟都
師昻二公以考官營私是科則各使人偵之獨先生嚴
不可犯故爾九載赴吏部以急闕乃除建寜教授績效
如南雄有許宗道者以醫書為權要所嬖因中傷官民
人謟事之按察使副王増刷卷來卧病道中許一女孫
飲人家而寘轎於生員游亨門亨歸怒毆其轎夫許銜
之即以游氏父子魘魅入誣且以其居近童五郎祠為
証増入其言遂寘亨父叔七人重罪俱就其平民因神
[010-26b]
而下獄者四百餘家且以増素敬先生恐先生直其誣
并讒先生不得見一日官吏聚揖増言兹事不枉人畏
其威皆曰然先生獨立言游氏非巫者五郎非邪神初
損地築城人也事載郡志大人勿信讒衆駭愕而退部
選召送志書入乃大愧悔盡釋下/缺
  亷齋先生行狀        婁 諒
先生姓呉氏始祖諱兢汴州人唐睿宗時累遷諌議大
夫七世孫諱宣娶蜀主孟㫤女徙居撫州子孫因家臨
[010-27a]
川之種湖髙祖諱景南號南窻工詩呉文正公序其集
曽祖諱審號楚江慱學詞藻清䴡祖諱涇號逸愚徙居
崇仁之蓮塘父諱溥字徳潤號古厓國子司業剛介自
守所為詩文有古集母裴氏先生以洪武二十四年
十二月十有二日生逸愚夢祖墓一藤盤旋而上問
墓傍一老人此為何藤答曰攀轅藤翌日先生生因名
夢祥長諱與弼字子傳號康齊繼母鄭氏先生資稟英
異八九歳時已負氣岸讀書鄉校嶷然有立待親京師
[010-27b]
習舉子業科第可期矣永樂己丑年十九一見伊洛淵
源錄道統之傳心慨慕焉及覩明道書日夜玩讀乃知
聖賢之必可學遂棄舉業謝絶人事獨處小樓日玩四
書諸經洛閩語錄收歛身心沉潜義理視世之所尚舉
不足為其志直欲造乎聖賢之域其詩曰九仭始一簣
千里方跬歩又曰誠當通鬼神志當貫金石葢不下樓
者二年辛夘冬以用工過苦致疾遂還鄉遭風幾覆衆
皆驚怖失惜先生獨正襟危坐舟定問其故曰吾守正
[010-28a]
以俟耳居鄉動必以禮或誚其迂或哂其僻先生介特
凛然不少變於俗葢其㴠養體認功深而力定已如此
毎省親太學粗衣弊履人莫識其為司成之子里閭之
人多横逆勿與校益厚其徳久從其化中歳家亦貧衣
食不給風雨不蔽躬親稼穡手足胼胝非其義一介不
以取諸人好學之篤不知晝夜寒暑雖在途或夜分或
枕上亦黙誦精思無一雜念敬義夾持明誠兩進自强
不息日親程課毁譽欣戚不一動其心古之聖賢嘗形
[010-28b]
諸夢寐昨非今是日改月化門人胡九韶嘆曰先生可
謂日進無疆者矣先生剛毅疾惡慕明道之和易凡遇
逆境必加含容用力既乆渾然無復圭角之露然當風
頺俗靡之中壁立萬仭非剛毅不能也深慨嗜利者多
師道不立四方來學者却其束修雖饑寒切身有所不
顧嘗語學者曰吾平生得患難進了學先韶曰惟先生
遇患難能進學在他人則惰志矣嗚乎天所以困窮拂
欝其身葢欲堅志熟仁而勝大任也及其工夫貫徹不
[010-29a]
怨天不尤人動靜語黙之間莫非鳶飛魚躍之妙其事
親則忘其孝親心或微有不順負罪引慝終亦底豫㓜
失所恃事繼母如所生異母諸弟友愛兼篤夫婦之間
未嘗有惰容接朋友以誠敬講論義理每忘寢食待親
賔隨其所遇不屈其所無間有寒士欲就學者克己為
義而館榖之惟恐人不入於善歳㐫餓莩相枕勸諭富
民發廪賑濟全活者甚衆里有灌䕃溝池乆湮為田率
鄉人開墾修築之人有所賴倡明正學逺近尊信皆知
[010-29b]
崇禮義斥異端惟恐不遵其教為耻先生於世味淡然
年十九嘗從楊洗馬學見先生器識超卓未嘗以弟子
禮相待情義極厚洗馬位居保傅屢寄聲於先生先生
竟無一字相達先生道益髙譽益廣天下仰之縉紳尚
徳之士累上章褒薦俱疾弗起天順元年十月忠國公
石亨上疏論先生學行之髙士𩔖為之矜式朝廷宜禮
聘至京崇以祿位俾展嘉猷英宗皇帝允其言遂遣行
人曹隆賫詔兼禮幣起先生于家十二月行人奉詔至
[010-30a]
小陂二年三月上道五月壬寅至京欽授左春坊左諭
徳先生上疏辭軄上召入文華殿從容顧問尋遣使賜
紗羅羊酒柴米續奉聖㫖朝廷允聞高誼特用徵聘今
恵然逺來朕甚喜恱然幣以將誠官以命徳禮非過也
不允所辭士友咸勸先生就職先生曰淺陋之學衰病
之軀豈堪任使茍就職使須屹然風采動于朝端方不
負天書期待之重豈敢為竊祿之官甲辰再疏辭職奉
聖㫖固知本心不干仕進亦不煩以冗務特處以宫僚
[010-30b]
之職不必再辭戊申學士李賢請㫖召先生入内閣講
中庸己酉三疏懇辭奉聖㫖固辭雖得難進之義揆之
中道無乃過乎欲觀秘書可勉就職丙辰先生令子
赴吏部告疾部以疾聞上知先生終不可以强留畧有
允辭之意七月庚寅四疏終辭奉聖㫖既年老有疾不
能供職準辭丙申進封事十䇿一曰崇聖志二曰廣聖
志三曰隆聖徳四曰子庶民五曰謹命令六曰敦
教化七曰清百寮八曰齊庶政九曰廣言路十
[010-31a]
曰君相一徳同心己未召入文華殿上眷注無已丁寜
纂修書籍賚以銀幣給以月廪復遣行人王惟善送歸
仍賜詔褒嘉以示拳拳之意先生既辭上令内臣傳㫖
勑行人惟善曰天氣近寒吳與弼年老一路好生看顧
莫教他費力上之眷遇亦云至矣先生拳拳愛君之誠
豈不欲行其所學以繼二帝三王之治顧乃懇辭者葢
有不得已焉耳己夘九月遣門生車泰進謝表辛巳冬
先生適楚拜舊師楊少傅之墓壬午春適閩拜朱子考
[010-31b]
亭以申平生慨慕之懐己丑十月十七日夘時以疾卒
享年七十有九先生間氣所鍾挺然獨立無所傳聞道
甚早其為學也尊徳性以極乎道體之大道問學以盡
乎道體之細反躬實踐隠顯一致其成徳也人欲静而
而氣宇和大本立而達道行知足以周萬物道足以濟
天下其心歉然未嘗自以為足也先生風格髙邁議論
英發善啟廸人聼其言者莫不踴躍思奮恒舉程子之
言勵學者曰言人當以聖為志言學當以道為志言進
[010-32a]
修不可躐等必先從事於小學以立其基然後進乎大
學以極夫體用之全論語則以博文約禮為要孟子則
以求放心充四端為本中庸則謹乎存養省察之功以
致中和之極明太極以知性之原䆒西銘以識仁之體
易宗程朱而鄙後學新竒之説書則古文雖致朱子之
疑或者以為偽書而删之先生以為古文雖平易而義
理亦精深固不得而去取也朱子詩觧已無餘藴春秋
則本程子而資胡氏之發明三禮則講而習之以見聖
[010-32b]
人品節之精嘗嘆宋末以來箋註之繁率皆支離之說
眩目惑心非徒無益而反有害焉故不輕於著述異端
雜說不接於目俗儒之說一覧而得失瞭然理明義精
也程朱之言不忍釋手心契道合無古今之異也所謂
文皆積中發外之實清明峻㓗曲折迂紆讀之使人自
然興起詩則本乎性情原於義理優柔雄渾有盛唐興
致日錄紀日新之功𤼵事理之藴大小楷得晉體自成
一家而妙於變化天文地志律歴醫卜罔不䆒其說若
[010-33a]
先生可謂全人矣嗚呼紫陽没後世道統無傳所尚者
文詞訓詁功名利達而己先生奮乎百世之下覽前迹
而啟其任道之機逺續闗閩之絶學誠矌古之豪傑也
平生歴患甚多務學甚苦竟不獲少試于時惜哉先生
始居石泉宣徳戊申居小陂正統庚申居種湖祖基二
載而復居小陂成化八年十月乙酉塟本邑羅原岡娶
五峯陳氏子一人女三人長適豐城人胡金次適同
邑饒循㓜適臨川饒協先生没有年矣以諒受學門
[010-33b]
下俾狀先生之行顧諒之淺陋何足形容萬一特述聞
見之梗槩以詔後世云謹狀
  貞孝先生私謚議孫鼎/     王 㒜
儒君子經徳不囘卓行不忒以正已而率人者必其能
深明理道洞徹事機判是非得失之途嚴内外輕重之
分而聲利不能移形氣不能梏故以守則固以行則篤
總萬善而探其本歴萬變而不失其正非如後世匹夫
單人執小諒負偏行以成名而立方者其所就固淺淺
[010-34a]
矣而謂其可以輔倫導俗以表師於人乎哉明故廣東
道監察御史致仕廬陵孫先生天賦真醇學力懇到行
義著于州里材名播于都邑始領江浦教事再陟松江
浦教事再陟松江郡學閱二十年履䋲蹈墨正模定範
塈登憲臺兼總學政列郡遵化多士向方恤民生之薦
臻於饑饉則憂勤之念形於奏疏瞻聖駕之未返於沙
漠則悲憤之心發於聲詩及夫請老而歸人斯仰止疾
亟而終歛襟待盡若先生者可謂一息尚存終始不離
[010-34b]
於正者矣然先生性至孝奉二親務得其歡心在松江
時嘗控騎郊迎以樂親之就養及御史績成遂銜歸恩
省以榮上褒封母䘮未除哀毁不輟父年及耄色養不
違郡守欲薦聞於上邦人率觀化於下卒之身没而父
以壽考終若先生者可謂敬而能安安可能也卒為難
矣先生没既五年而壹惠之典未舉至是門人之在朝
者以為知理之正而守之勿去者本天徳之貞循仁之
愛而行之不拂者全人性之孝此先生之善之大而可
[010-35a]
取以為謚者也翰林侍讀學士雲間錢溥先生之髙弟
也既為文以表其墓謂㒜嘗辱先生之教盍申衆議而
定謚然與今郡守程宗亦嘗親炙於先生者使併刻石
墓上庶過之者知尊其名而仰之不替不亦可乎僉曰
可遂合而謚之曰貞孝先生云謹議
 
 
 
[010-35b]
 
 
 
 
 
 
 
 明名臣琬琰續錄卷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