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殿閣詞林記 > 殿閣詞林記 卷八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殿閣詞林記巻八
            明 廖道南 撰
   史舘附
  修撰陟禮部尚書朱夢炎
朱夢炎字仲雅江西進賢人元進士金谿縣丞歳丙午
以故官入朝授國子博士吳元年遷修撰夢炎博學能
文凡稽古禮文志多預議未幾補浙江按察司經歴洪
[008-1b]
武二年轉山西行省貟外郎召入為禮部貟外郎尋陟
侍郎本部尚書
  修撰兼大本堂待制王僎
王僎字原闕/河南祥符人元末為國子助教洪武初徴
為修撰四年開科取士僎與典試又命于大本堂授吳
王經遷待制後以子𢎞為龍江逓運官忤丞相胡惟庸
寘之于理惟庸敗僎來京授徒上忽問僎安在左右告
以其故召見慰勞甚至賜以綺帛仍給舟還于家
[008-2a]
  修撰孔克表
孔克表字正夫浙江平陽人孔子五十五代孫也至正
戊子進士洪武六年正月徴為修撰克表長身美髯學
篤而不窳尤精於諸史所著有通鑑綱目附釋宋濂穪
其書世不可無視穿鑿性命簸弄詞章者不侔故一時
士林穪為巨擘云
  修撰劉㤗
劉㤗字原闕/山東淄川人洪武間為修撰上親𠡠曰朕
[008-2b]
聞孔子之諭孝也逰必有方斯可為孝矣朕昨與卿逰
東苑詢及卿家事卿對以宗族甚蕃遭兵漸减獨老母
在别無侍養卿云至此朕心惕然吁哀哀父母生我劬
勞今朕雖君天下育萬民二親已逝恨不生今於朕有
戚戚焉若欲迎親就養或棄職往侍朕勿拘焉
  修撰趙新
趙新字彦銘浙江樂清人洪武初任本庠訓導出知開
封府入為國子助教陟山西右布政使復改修撰上賜
[008-3a]
𠡠曰士之所以能立以保其終者有三品焉上才之士
志髙量大其所為無所不可中才之士謹守成法不失
其忠然不至于為惡此皆足以保其身者也惟卿質真
無偽渉獵書史始為國子助教能舉其職及遷山西布
政使雖無所設施而持身廉㓗朕以卿本儒者而才不
及中人不宜任以政務授翰林院修撰既而見卿年老
多疾特令致仕卿其保厥終始以副朕懷所著有四書
說約行素稿
[008-3b]
  修撰李叔允
李叔允字原闕/河南鈞州人洪武三年任國子博士洪
武六年纂修昭鍳録同事者則秦王傅文原吉助教朱
復録事蔣子杰吕宗盛杜環張雲翀吳從善王鏞宋善
也書成叔允擢修撰及修洪武正韻亦與有力焉廖道
南曰國初設國史修撰諸職蓋以擬宋制云而朱善為
大學士朱夣炎為大宗伯此其最顯者也觀孔克表所
著潞州學記所養正矣而王僎之直劉泰之孝趙新李
[008-4a]
叔允之博雅皆有可取焉又有迮原霖者未知其為迮
雨否也吾於弔唐肅文見之矣賛曰仲雅不羣博而能
精王僎克直而忱而恂克表聖裔存性之貞劉泰孝養
情感丹宸彦銘叔允華國之文懋績編摩不貳其心
  修撰達嚕與權
達魯與權其先朔人後居河南永寧仕元為河南北道僉事
以故官入朝洪武六年為秦府紀善改監察御史上疏言堯
舜禹湯文武相承為道統孔子顔曽思孟相傳為道學宜崇
[008-4b]
祀典七年八月復上疏言王者立始祖之廟又推始祖所自
出之帝祀之於廟故曰禘祭今受命已七年矣而禘祭未舉
甚為匪彛也上皆納之先是出為廣西僉事未之任復召回
至八年三月擢為修撰降典籍轉應奉致仕自稱洛上翁上
親為説辨之文多不載又有莽蘇爾伊克瑪哈穆特西域人也
能通華夷譯語善測天文上命為編修特𠡠勞之廖道南
曰天地無棄物王者重絶人信斯語也古之刖者守門瞽
者司樂宫者守宫各全其生也而寄象鞮譯無弗設焉與
[008-5a]
權達嚕不猶是乎特著莽蘇于編修者附莽蘇也外之
也賛曰聖人用人造化成物小大各偹罔不充足元之
孽臣號曰達嚕亦有莽蘇為我供役秉政中華日際月
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起居注熊鼎
熊鼎字伯頴江西臨川人元至正七年鄉舉為龍溪書
院山長遇兵亂陳友諒屢强之仕不就王師駐鄱陽大
將軍鄧愈聞其名請與相見鼎母黎氏乃言曰聞江表
[008-5b]
有真主兒可速徃矣上至南康召至軍門與語大悅欲
授以事鼎以母老辭乃留置幕府叅賛軍事丙午徴
至京師授徳清縣丞吳元年為中書博士改太常博士編集
經史事𩔖成遷起居注七月乙亥上御㦸門命選樂舞生召
學士朱升范常閲試上親擊石磬學士不能辨以宫為徴
上詰之鼎曰八音之中石最難和故書曰於予擊石拊
石百獸率舞上曰石音固難和然必以人聲為主人聲
既和即八音和矣因命樂舞生舞歌一曲上曰古者作
[008-6a]
樂以和民聲格神人而與天地同其和近世儒者鮮知
音律之學欲樂和顧不難哉鼎曰樂音不在外求實在
人君一心君心和則天地之氣亦和天地之氣和則樂
無不和矣時耿忠奏廣信郡縣茶稅不實上命御史徃
亷其事鼎諌曰朝廷新布大信于四方柰何肆赦之後
復徴細務是䙝國威也又欲徴浙西糧輸京師鼎復曰
國家都金陵以浙西為根本農作方興而據困之民害
深矣上雅重其言凡創制更革之典鼎預聞洪武元年
[008-6b]
六月以鼎為浙江僉事尋調山東陟副使三年封建諸
王以鼎為晉王傅㑹有事方丘鼎當導駕既齋宿習射
苑中上命近臣俱射鼎一𤼵中鵠上喜酌湩飲以賜四
年故元四大王出沒為冦居民震恐上以鼎不能弭冦
左遷大同知事五年復授晉府叅軍七月召為刑部主
事八年西戎多爾濟巴勒率部落内附上以鼎老成歴事
岐寧衛經歴賜金帛以行鼎宻䟽論之上遣使慰勞賜
以裘帽已而遣中使趙成召之還行次西凉打班驛巴
[008-7a]
勒叛酋約噶擁鼎還鼎切責以大義遂及趙成與知事
杜實俱被害鼎時年五十五上聞悼惜遣使葬之黄羊
川仍以禄給其家廖道南曰予讀宋學士撰鼎父萬初
及其母黎氏銘心竊賢之及觀國史述鼎死難悽惻牢
落又不知涕之無從也然而論樂之和本于君心嗚呼
鼎之學亦正矣宋濂銘畧曰啓國之初俊才如雲其心
之真允惟熊君帝謂相臣鼎也可恃不負吾民寧負吾
子既入授經復出治戎狐裘毳衣惟帝念功封論邊事
[008-7b]
其䇿甚偉欲召用君君則道死
  編修蘇伯衡
蘇伯衡字平仲其先蜀人文定公裔子遲守婺遂居金
華伯衡㓜警敏絶倫肆力古人洪武初徴為國子學録
擢編修與劉基宋濂魏觀胡翰相友善基曰平仲著作
語粹而氣逹不凡而意不詭盖其明于理而昌于氣也
濂曰平仲辭精博而不麄澀敷膄而不以綺縟其視魯
弓郜鼎均也翰曰平仲托物以造端比事以寓意縁情
[008-8a]
以見義明於國家之體逹于人情之變其出蓋無窮也
伯衡在史舘多所著述及纂修元史成宋濂舉以自代
伯衡以瞶辭歸上賜之綺帛給道里費周之復起為處
州府學教授遂居平陽有文集十五巻
  編修王廉
王廉字熈陽浙江青田人洪武初為編修二年正月安
南國王陳日煃令陪臣同時敏上表穪臣上嘉其意遣
侍講學士張以寧典簿牛諒往諭仍錫以璽書金印未
[008-8b]
及境而日煃卒以寧乃留詔即次于洱江先遣牛諒之
其國嗣君曰日㷂復令陪臣杜舜卿来告哀上素服御
西苑之幄殿親製奠章命廉充祭弔使同考功主事林
唐臣往既至其境日㷂出迎于郊議授受禮往返數四
不能决廉厲聲訶之乃奉御製于綵輿迎入壽光殿别
設日煃靈位于殿前使者南向宣之日㷂率羣臣再拜
俛伏以聽成禮而還既歸述所撰歌詩曰南征録宋濂
序之穪其措辭和而不流激而弗怒雅而不凡可謂能
[008-9a]
專對者矣使旋擢工部貟外郎不拜改澠池丞所著有
迂論數十册
  編修張美和
張美和名九韶以字行江西臨江人十三能詩詞元至
正間隠居教授洪武初辟為清江教諭轉國子助教擢
編修美和善著書奏對稱㫖後以疾致仕上親賜𠡠曰
古之至賢之士修己行仁以為時君之用否則獨善其
身以終天年或著書立言傳之永乆雖不顯于當時而
[008-9b]
光于後世爾美和篤信至善不易其守侍朕左右日與
同逰詢問典禮以沃朕心柰何年高不能自強不忍任
以周旋從卿歸老於戱千載一遇古今通言卿善始終
不亦美乎廖道南曰予觀南征録慨然興嘆嘉熙陽之不
辱也及讀理學𩔖編乃見其義精而語確美和所得者
深矣賛曰炎荒緜邈桂海梧山厥土霾瘴厥途間關允
矣熈陽事不避難大江渺茫匡廬彭蠡其道云逺其室
伊邇誠哉美和著書逹理
[008-10a]
  編修髙啓
髙啟字季廸蘓州長洲人少孤力學工於詩詞時張士
誠據蘓有叅政饒介者喜延士啟方弱冠介見大竒之
待以上賓啟不之荅乃隠于松江之青丘洪武三年初
修元史徴啟與儒士汪克寛胡翰宋喜陶凱陳基曽魯
顔増趙汸張文海徐尊生黄箎傅恕王錡傅著謝徽充
纂修之任書成擢啟編修命教勲臣子弟徽字𤣥懿與
啟同鄉啟嘗夢與徽承召問予告身後上御闕樓召啟
[008-10b]
與徽敷對詳明雅穪簡注命啟為户部侍郎徽為吏部
郎中果如夢所感啟辭以少未更事遂與徽俱歸賜金
帛有差啟復居青丘先是蒲圻魏觀署史局啟與交愜
及觀守蘓聘啟至學宫延訪郡中利病多所裨益觀罹
于禍遂連坐啟君子悼之啟身長八尺有文武才博羣
典為文汪洋浩瀚神噓鬼吸靡有㾗跡其為詩也波起
雲湧颷號電掣直超脱元宋而上宗盛唐近代詩人未
之能及惜其傳之不多爾所傳有鳬藻缶鳴二集廖道
[008-11a]
南曰予觀蘇平仲集善叙事理鬱而文質而不俚覈而
不夸及觀高季廸集天趣飄逸莫可羈勒嚴滄浪所謂詩
有别才非關學也詩有别趣非關理也其然豈其然乎
賛曰金華之派平仲是傳瓊芝燦爛玉樹聨緜姑蘓之
英季廸為最震澤攸瀦洞庭攸㑹平仲之文季廸之詩
劉宋而下彼如何其
  編修朱濓
朱濂字伯清浙江義烏人洪武三年續修元史乃徴濂
[008-11b]
與儒士趙壎朱右貝瓊王彛張孟兼髙巽志李懋李汶
張宣張簡杜寅殷弼俞同俱充纂修書成擢編修俾授
楚王經濂自幼酷嗜考亭之學其見于辭章資為講觧
悉祖述之既而引年歸浦陽察隂陽鬼神之奥騐性命
心情之藴乃即朱子精語編為理學纂言宋濂為之序
穪其所見端確所得粹凝嘉恵後學功亦至矣仕終楚
府長史
  編修傅藻
[008-12a]
傅藻字伯長浙江義烏人洪武五年以儒學敎諭徴授
編修尋改應奉為東宫文學十一年五月皇太子御文
華殿命侍臣講讀春秋乃曰諸國之事雜見于二百四
十二年間艱于考索乃命藻曹分𩔖聚先周以尊天王
次魯以崇望國次齊晉以表主次宋衛蔡陳以原列
爵而楚而吳而越則列之于末繕為三十巻進呈上覽
之喜賜名曰春秋本末是舉也校之者典籍劉仲質助
教儲惟徳稽之者中書舍人朱孟辨宋璲桂慎鑄印副
[008-12b]
使詹希元序之者宋濂也後藻出為武昌知府有恵政
終河南按察使
  編修孫作
孫作字大雅一字次和常州江隂人自曽祖澂川四傳
至作家學克彰洪武六年丞相李善長等奏修日厯乃
徴作與儒士徐一䕫黃㫤陳孟𤾉俱充纂修書成擢作
編修作自陳外補授太平府教授復召為助教明年分
教中都又明年還成均又明年陟司業著書號東家子
[008-13a]
宋濂為作東家子傳今傳有滄螺集
  編修張宣
張宣字藻仲其先清河人徙居常州之江隂父端為元
江浙樞宻院都事宣十歳善屬文讀書經目不忘洪武
三年與髙啓等被徴同修元史上親書其名擢為編修
宣為人爽闓潤宻而文思浩雄宋濂為撰族譜所著有
春秋傳義廖道南曰予始逰南廱乃見朱伯清所撰理
學纂言于司成魯公鐸及傅伯長所撰春秋本末于
[008-13b]
司成汪公偉而孫大雅之滄螺張藻仲之傳義猶未之
見也諸儒夙際皇運𢎞闡賁文用心亦以勤矣賛曰義
烏多賢乃有伯清辭章爾雅玉闕瑤京伯長超越萬人
之傑沉潜三傳乃著本末次和藻仲處于江隂擢頴揚
芒輝赫儒林
  編修王璉
王璉字宗器其先太原人徙居山東之長山洪武五年
以郷舉𤼵魁計階南宫六年正月甲寅上召見便殿命
[008-14a]
題賦詩詩成穪㫖是時舉人張唯王輝李端張鳳任敬
馬亮陳敏張翀等至上嘉其才俊遂及璉等十七人俱
充國史編修命入文華堂讀中秘書賜以冠服車駕時
臨幸䇿勵取其文親評優劣日命光禄給膳羞酒漿每
食太子暨諸王迭為之主而璉等侍食左右冬夏賜衣
各一襲復有白金弓矢鞍馬之賜命宋濂為之師九年
三月復命璉等攝監察御史事廵行天下紏察官吏賢
否諮訪生民休戚璉如河南迨歸奏對雅穪上意乃諭
[008-14b]
廷臣曰文華堂諸生如璉者皆異日將相才也宋濂為
之字説畧曰宗廟之器貴重實殊夏有四璉殷穪六瑚
昔端木氏才堪三卿文章外見以言語穪今生既長局
度純亮𤼵為辭章大河奔放出逄盛治講學禁中天日
照臨以照以融豸冠峩峩廵行洛河貪夫夜逃良士笑
歌厥用既周由體斯被生尚朂焉庶幾不器璉後為御
史山東行省叅知政事
  編修張唯
[008-15a]
張唯江西永豐人曲江張子壽之後也父光逺死於賊
宋濂為之誌銘唯流寓河南以尚書領首薦擢編修入
文華堂肄業唯有儁才同列遜之
  編修張翀
張翀字鳳舉河南人入文華肄業擢編修後教授南陽
瀕行辭于宋濂曰翀以布衣感上恩遇喬嶽匪髙瀛海
匪深典教一邦弗穪是懼濂作文送之且穪其沉重有
識研窮遺經而造其閫奥可進於道是必有所試矣廖
[008-15b]
道南曰我聖祖尊賢造士之典於是乎益徴矣投戈之
暇即建禮賢館履元之初即開文華堂鴻儒俊髦文物
彬彬於戯盛哉今攷之入文華者十七人而王璉張唯
張翀者頼有景濂為之述也他若馬亮任敬陳敏李端
王輝不少槩見可惜也哉賛曰虎觀天開石渠雲宻東
璧焜煌西崐赫奕濟濟多士藹藹吉人萬邦惟獻百度
惟貞皇建有極古訓是式五星聚奎以兆今日
  編修朱右
[008-16a]
朱右字伯賢浙江臨海人光庭先生九世孫嘗逰李五
峰陳兩峰之門洪武初預修元史大明日厯皇明寳訓
授翰林編修終晉府右長史所著有白雲稿春秋𩔖編
三史鈎𤣥秦漢文衡深衣考誤歴代統紀要覽元史補
遺凡若千巻
  編修蔣敬
蔣敬字行簡其先汴人徙居金陵之錦繡里父成字翁
輔孝友之士也洪武初敬為編修同蔡𤣥受業于宋濂
[008-16b]
濓既銘其父矣且穪敬為人謙慎重然諾一時名士多
與之逰云
  編修羅公願
羅公願字從善浙江青田人父世昌為處州路教授洪
武四年公願應州辟舉以書經試銓曹擢編修轉工部
都水主事
  編修王釐
王釐江西鄱陽人洪武初以明經授本庠教諭徴為編
[008-17a]
修預修元史每承顧問穪㫖嘗患頭風上賜以所御藥
酒飲之遂愈後知南陽府所著有羣英雜言諸集
  編修桑慎
桑慎字仲修世居常州遷嘉興洪武初擢編修改監察
御史賢能廉直孝親睦姻苦行力學逼扵古人諍廷則
有折檻之風諌友則有靣折之直以行部海南奏誅衛
使張榮坐不避八議罪謫瓊安置未嘗怨懟凡動止合
禮瓊志穪之
[008-17b]
  編修董琰
董琰字子莊江西樂安人洪武間為編修遷國子司業
廖道南曰予考國史乃得朱孟辨趙壎者以修元史徴
呉昇周孟東以賢良徴桑慎陳晟以儒士徴俱為編修
晟自撰族譜與孟辨孟東俱見宋濂文集而其行義之
詳弗可攷也孔子曰予猶史之闕文也嗚呼豈史之闕
文爾矣乎賛曰蔣敬謙慎蔡𤣥敦約王釐遭際朱右𢎞
博下迨羅周董朱為儔趙壎吳昇孟東清修桑慎陳晟
[008-18a]
後先輝映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008-18b]
 
 
 
 
 
 
 
 殿閣詞林記巻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