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宋名臣奏議 > 宋名臣奏議 卷一百四十八
[148-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四十八
            宋 趙汝愚 編
  總議門
   總議四
    上仁宗荅詔條畫時務   張方平
臣今日蒙召對資政殿賜手詔一道朝廷急務俾之條
畫以聞臣以庸昧謬居近列論思獻納乃侍從之職不
[148-1b]
能孜孜夙夜拾遺補闕聖心焦勞躬垂清問闊宥循黙
之罪開導淺陋之見敢不悉情極慮粗陳大體上冒衡
石少補塵露臣子之分不勝至幸伏覩手詔云西陲禦
備天下驛騷趣募冗兵急調軍食雖常賦有増而經用
不給累嵗於兹公私匱乏此足以見陛下社禝之長慮
憂民之深意也當康定之末慶歴之初朝廷議刺民兵
増添軍籍之時臣忝諫官屢上章疏極言其害至於今
日事務果然臣昨在三司計㑹天下財用出入之籍及
[148-2a]
建隆以來國家蓄養兵數乞朝廷速加圖議盖太祖
取荆潭収蜀平廣南備河東禦西戎北㓂蓄兵不及十
五萬人太宗朝平河東備遷賊禦北狄料兵閲馬志在
収取燕薊然蓄兵不過四十萬人章聖朝備遷賊禦契
丹蒐募戰士及契丹請和祥符已後稍稍消汰甞語輔
臣曰今之兵與古不同古者三時務農一時教戰民即
兵矣今皆坐待衣食國家經費至廣不可不謹於選練
故住招募斥疲老以減冗食至於寳元㡬四十年天下
[148-2b]
可謂乂安矣向因西戎阻命宰相非其人慮害不深事
失㡬先遂致大擾始籍民兵俄黥以補軍籍陞諸州廂
軍以充禁旅増虛名以受實弊至於陜西河北京東西
増置保捷一百八十五指揮武衛七十四指揮宣毅一
百六十四指揮慶歴三年因王倫張海等狂賊數十人
更於江湖淮浙福建諸路又添宣毅等二十四指揮凡
内外増置禁軍約四十二萬餘人通三朝兵且八九十
萬人其禁軍義勇州郡廂軍小軍小分半分剰員等不
[148-3a]
在此數軍人日多糧日少頃來七年之間天下大困生
民之膏澤竭盡而國家之倉庫空虛三邊稅賦攴贍不
足募客人入中糧草三司在京給還錢帛加擡則例價
卒三倍以此度支大計日窘外則剗刷諸道之物中則
侵用内帑之財厚賞聚斂之人賤立鬻官之令茍循目
前之急莫為經乆之慮天下之事可憂者無大於此也
凡此冗兵非唯困天下之財用方且成天下之禍階若
不早圖後無及矣且景祐以前兵不及四十萬人三司
[148-3b]
嵗計不聞有餘今而八九十萬人則何以得足此雖愚
者亦可見矣若更加之以横費困之以飢饉國家安危
之計臣愚竊甚寒心臣兩曽具此事體敷奏而中書樞
宻院未聞有所改為即今便有改為猶須效在累年之
後如救焚拯溺緩則益不及矣然兹事體實大非君臣
同心而上下協濟則事必難成伏望陛下先且將臣此
言詳問兩府若别有長䇿豐財足食則非臣淺智之所
及若量入以為出必無以善於後則乞嚴令天下禁止
[148-4a]
招募軍人令逐路轉運使提㸃刑獄更出分按所部州
郡揀選疲老便與放停嵗須三兩次更互巡歴只依常
程旋旋揀放無得宣露朝廷宻㫖若雖係禁軍其間羸
弱憚於教閱願退就廂軍者亦聴從便委樞宻院㸃勘
軍籍其人數少者即令團併以省軍員其馬軍無馬者
即與召募如願補填步人者稍與補充近上衣糧優處
軍分其有馬者即與團併足成指揮令堪教習準備使
用仍詔諸路經略部營司使體知朝廷深意有專愎自
[148-4b]
任無體國之心者亦在陛下斷自聖心懲一足以警衆
矣此其省兵之大略至於嘉謀宻議權術㡬微則有宥
宻之司又非臣所得詳知者也手詔云承平寖乆仕進
多門人浮政濫員多闕少滋長奔競縻費廩禄此又以
見陛下深思官濫欲清化源之大指也臣不敢逺言前
代及祖宗朝事請即以景祐年未有邊事之時較之即
可知其浮且濫矣臣曽幹當三班院約計在院使臣景
祐中四千餘員今六千五百餘員臣勘㑹學士院兩省
[148-5a]
巳上官景祐中四十餘員今六十餘員臣任御史中丞
有本臺班簿㸃筭景祐中京朝官不及二千員今二千
八百員臣判流内銓取責在銓選人畢竟不知數目大
約三員守一闕略計萬餘人十年之間所増官員之數
如此若更五七年後其將奈何員數既多賢愚同滯才
不才又難分别勸罰不立士鮮全行此則天下之所以
日不理也今略數入仕之門禮部貢院所放進士眀經
外近例率以舉數編排别試名恩澤人每榜不下三數
[148-5b]
百人文臣兩制兩省少卿監以上每嵗奏廕子弟諸路
轉運使提㸃刑獄正郎及帶職員外郎遇郊恩例得奏
廕子弟武臣自諸司副使軍職大校以上至於宫掖嬪
御内臣近職每嵗或遇郊恩奏廕皆有常例又文武官
内職任或致仕遺奏及諸色特恩錄用者又諸班殿侍
三司軍大將内外胥史牙校出職如此計㑹每嵗入官
之路徼倖攀援日生新例不可勝數縻費廪禄煩擾吏
民經營闕次因縁請託各為身計衣食之所迫逼奔競
[148-6a]
滋長勢使之然塞源培本在陛下命令而已乞令中書
樞宻院各具逐年諸色入仕名目及人數取其徼倖弊
濫尤甚者逐色别立條約稍加裁損其属三司殿前羣
牧司等處酬奨條貫亦乞各委眀敏練事近上官員重
行詳定臣聞先朝以前雖將相大臣之家子孫猶多白
衣未仕者今自少卿監以上輙每嵗任一人不亦過乎
如此之𩔖可謂徼倖弊濫尤甚者稍加裁損未為傷事
也若只因循今日之例人浮政濫轉恐甚矣手詔云牧
[148-6b]
守之職以惠綏吾民而䍐聞奏最將帥之任以威服四
夷而難於稱職豈制度未立不能變通於時耶豈簡擢
靡臻不能勸勵於下耶此又以見陛下愛恤烝民不忘
邊患之意也臣謹只以祖宗時事言之祖宗之時文武
官不立磨勘年嵗不為陞遷資序有才用名實之人或
從下位便見超擢無才用名實之人有守一官至十餘
年不改轉者其任監當或知縣通判知州有至數任不
得遷者故當時人皆自勉非有勞效知不得進故所在
[148-7a]
職任率多脩舉以上用人無令格惟才是用自祥符之
後天下治平朝廷之議益循寛大故令自監當入知縣
知縣入通判通判入知州皆以兩任為限又令守官及
三年者與考課改轉後又不限在外在京在任不在任
但累及三年即例得磨勘先朝行之人始知恩未見有
弊及今嵗年深乆習以為常皆謂如此遷陞本分合得
無賢不肖莫知所勸故牧守之職罕聞奏最此實制度
不能變通於時者也陛下如欲變而通之合稍釐革此
[148-7b]
制其應磨勘叙遷者必有勞績可褒或朝廷特敕擇官
保任者即與轉遷如無勞績又不因保任例更増展年
考庻㡬乎人稍知勸勉於自效其保任之法不當一例
應須選擇清望有才識之人如此則是委執政之臣舉
清望官委清望官舉親民官也有闕員隨員數令舉又
足以見聖恩急才愛民之意此亦小變今弊矣至於將
帥之任尤宜駕馭得術仍宜乆於其職李漢超自太祖
時任濟州防禦使兼闗南兵馬都監至太宗朝擢授應
[148-8a]
州觀察使仍守闗南通十七年胡虜畏服不敢窺邊止
得一改官而巳太宗任郭進西山巡檢二十年賀惟忠
守易州十餘年李謙溥守隰州十年姚内斌守慶州十
餘年董遵誨守通逺軍十四年侯贇守靈州十餘年真
宗任楊延昭守髙陽闗亦九年假之以事任闊略其細
故不為間言輕有移易責其成効而已又不與髙官常
令其志有所未滿不怠於為用也今則不然武臣指邊
郡謂之邊任假之為發身之地歴邊任者曽無寸勞薄
[148-8b]
効不數年徑至横行刺史防團㢘察能飾厨傳熟於人
事者即以為才而又移換改易地形山川未及知軍員
士伍未及識吏民士俗未及諳已復去矣將何以服四
夷而得稱職是由揀擢未得於理故下不知所以勸勵
者矣願陛下鑒祖宗之故事重爵賞以待功勞責乆任
以勸能效亦馭將帥之一節也手詔云西北多故敵態
難常獻竒譎空言者多陳悠乆實效者少備豫不虞理
當先物此可以見陛下安不忘危思患豫防之逺慮也
[148-9a]
國家自祖宗以來不急於四夷之功以愛民為務而已
昔太祖但以豐財練兵保邊為事甞積帛内府謂左右
曰北狄若敢似昔時犯邊我以二十匹絹募一胡人首
料其精兵不過十萬我用絹二百萬匹北狄盡矣壯哉
聖人之謀兵法所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者臣
前謂國家蓄養冗兵竭天下之力而且成禍胎矣今每
嵗天下賦税之外只東南和買紬絹自是三百萬匹而
衣賜諸用度猶不能給則公私安得不匱乏哉此乃不
[148-9b]
待戎狄之患而我固已先困矣備豫不虞理豈如此臣
願陛下試羣臣前言減兵節用擇吏選將謹重賞罰以
眀勸懲以春夏之月稍移邊兵就食内州稍減邊騎就
牧内地邊費省則國計足民力寛然後外謹信誓内全
守備悠乆實效無先於此竒譎空言又何足聴此亦先
物之理也伏惟陛下至仁盛徳髙眀博大勞謙寅畏以
求理要斯帝堯之詢於衆大禹之不自矜先格王之懿
蹟陛下裕然而有之臣愧於頑疎不達治道據詔問所
[148-10a]
及謹以近事上對其詔㫖所不及者亦不敢僣易有陳
慶歴八年三月上時為翰林學士達朝㑹鎖院草制/即條對所問夜半與制書俱上仁宗得奏驚異詰旦
更賜手札問/詔所不及者
    上仁宗荅詔條畫時務   魚周詢
臣伏以陛下患西陲禦備天下驛騷趣募冗兵急調軍
食雖常賦有増而經用不給臣以謂唐季及五代彊臣
專地中國所制疆域非廣及祖宗有天下俘吳蜀楚晉
北捍獯鬻西服羌戎所謂甲兵所入租稅比之於今其
[148-10b]
數尚寡然而摧堅震敵府庫無空虛之弊縣官無煩費
之勞盖賞信罰必將選兵精之效也近元昊背恩西邊
宿師朝廷用空疎闒茸者為偏禆募游惰怯懦者備行
伍故大舉則大敗小戰輙小奔徒日費千金度支不給
賞官鬻爵淆雜仕流以鐡為錢隳壊圜法而又官立鹽
禁駈民賫輦怨咨盈路去秋水旱繼作今春飢饉相属
生靈重困於兹為劇今元昊幼子新立迺朝廷寛財用
惜民力之時也速宜經制以紓匱乏願委安撫使與本
[148-11a]
路守邊掌計臣寮同議裁減冗兵節抑浮費禁止横斂
廩假貧民去武臣之庸懦及守宰之貪殘仍冀特發宸
斷出内帑錢助闗陜經費使通鹽商之利改錢幣之法
宣布徳澤與民休息然後勸勉農桑隠括稅籍収遺利
抑兼并則公有羨財私有餘力矣陛下患承平寖乆仕
進多門人浮政濫員多闕少滋長奔競縻費廪禄臣以
謂國家於制舉進士眀經之外嵗有任子流外之補負
瑕釁服輿臺者又置於班列歴年既乆紛然塞路周行
[148-11b]
之内太半非才求人之際鮮堪適用而亟更數易交錯
道塗員數有定詔除無限凡守一闕動踰再嵗預閨籍
服武弁者坐費水衡之給虛計嵗考之期赴銓調守選
格者居有困窮之嘆多隳㢘恥之行官冗之弊一至於
此願陛下特詔進士先取䇿論諸科兼通經義中第釋
褐無令過多其文武班奏薦并流外出官者權停五七
年自然名器無濫奔競衰息矣陛下患牧守之職罕聞
奏最臣聞漢宣帝勉勵二千石有治效者増秩賜金或
[148-12a]
爵至闗内侯公卿缺則以次用之故良吏為盛國家鑒
諸侯專地之患一切用郡守治之而朝班寖冗序遷者
衆迺有地處蕃宣秩為卿監而未歴省府提轉内重外
輕何以求治改絃易轍正在此時願詔兩府大臣選委
兩制臺諫官參舉如兩任通判可充知州軍依次除補
若治狀尤異即升省府提轉其常例入知州及敕舉提
刑並一切停罷則進擢得人牧守重矣陛下患將帥之
任難於稱職臣聞晏子薦司馬穰苴曰文能附衆武能
[148-12b]
威敵是知將帥之材非備文武則不可為也我朝自二
邊欵附乆不用兵近嵗有西北之警補授帥臣出於遽
猝非自卒伍即恩澤侯無信義以結士心無莊嚴以正
師律退則奔北進則被擒虧損威靈取侮夷狄命將之
失未有若今之甚也謂宜擇名臣選舉深博有謀知兵
練武之士不限資級試以邊任臨軒敦遺假以威權如
祖宗起復邊臣李漢超輩閫外之事俾得專之無以謗
讒輕有遷徙使其足以取重則安有不稱職之憂乎陛
[148-13a]
下患西北多故敵態難常獻竒譎空言者多陳悠乆實
效者少備豫不虞理當先物臣聞國家和約北戎爵命
西夏偃甲止戈踰四十年而守邊多任庸人不講武備
因循姑息唯兾升平羌戎野心窺見表裏故景祐之末
元昊猖狂慶歴之初耶律悖慢覆軍殺將以疲闗陜之
民厚幣卑辭暫解幽薊之敵皆用茍安之謀殊無經逺
之䇿此班固所謂不選武略之臣恃吾所以待冦而行
貨賂割剥百姓以奉冦讎者也願陛下特議於三路減
[148-13b]
兵馬之駑冗者以紓經費以息科斂然後選將帥擇偏
裨使戢肅驕兵飭利戎器識山川形勝用兵法竒正河
朔曠平可施軍陣亦宜講求其法雖二邊有變異時侵
軼將有所恃庶㡬無患矣慶歴八年三月上/時為御史中丞
    上仁宗荅詔條畫時務係第/二狀 魚周詢
臣巳奉詔條畫時務而陛下復躬親詢逮盖以諸臣所
對未究根本故求可行之䇿臣不敢為文辭輙布愚直
竊兾有所補焉所謂今之闕失者陛下聰睿髙出前古
[148-14a]
然聖慮所未至臣下所難言者唯責任不專用人猜忌
為大也自昔年二府大臣及臺諫官有互為表裏者聖
聰覺悟已行黜典遂以謂人皆朋比無復忠信今中外
之臣每進對於前但敢攻過失即為公論若及忠良材
能云可任用則慮聖意疑為朋黨故忠邪未盡分善惡
未盡聞也所謂責任不專者今執政大臣心知某事可
行某法可罷但拱黙自安不肯為朝廷當之致文武大
政因循弛廢此又闕失之大者臣願陛下聴政之外選
[148-14b]
材識之臣獨對便殿訪諸臣能否曰某人疑可用某人
不足用然後廣詢博采參驗異同俟其得實則行進對
或上承聖問而情有詐欺憎惡則屏之逺方終身不齒
何人更敢朋黨又任用之際責其成效果敢當事者則
優與進擢因循形迹者則黜居散地何人敢不盡其心
乎詔又患文武姦囘中外險詐者臣聞易曰㧞茅茹
以其彚征吉言君子小人道同性合相引翼而進也今
朝廷根本陛下股肱者二府大臣也安危治亂繫此數
[148-15a]
人在祖宗時用吕端李沆王旦馬知節及陛下即位之
初用張知白王曽魯宗道輩持重處正深博有謀當時
引薦擢任不聞有朋邪險詐者今陛下知二府或非其
人不能奮然黜之使彚征之勢來者未已自古天子擇
宰相宰相擇百官欲矯率此風不先正大臣則所謂形
未端而求影之直源未澄而欲流之清也詔患州縣暴
虐法令更張者祖宗積徳陛下好生失出者不為深罪
失入者終身負責宜長人之吏上體寛仁愛育黎庶而
[148-15b]
或有暴虐者盖公家急於賦斂以嚴集事貪吏因縁生
姦以威動衆使之然也夫法令者治世之銜勒宜守而
勿失若祖宗法令可以經乆者不宜更易近樞宻院改
内省條令似與曩者負罪之人預為復進之地中外喧
然以為不可况内省者左右之近宻朝廷者四方之根
本儻不能堅守法令則天下何以取信乎願遴選刺史
縣令諭以愛民之意則州縣無暴虐之患矣裁抑權貴
無使輕易條憲則法令無更張之失矣慶歴八年/三月上
[148-16a]
    上仁宗要務七事     包 拯
臣非材備位諫職思所以為補報者惟言責而已然言
不激切則不足開宸慮而補聖政謹條上七事皆當今
要務詞理鄙直惟陛下畱神省察
 一事臣伏以陛下天縱寛仁海納謀議是者取而施
  用非者存而掩覆羣下見聖度閎博不問是非皆
  能容受故姦邪敢肆矯妄持難眀不然之事巧飾
  厚誣使人無由自辨而黙受排斥之禍致陛下眀
[148-16b]
  有所蔽疑貳忠良率以此也夫忠良見疑則忠義
  之臣欲竭節盡忠補報陛下者皆懼讒畏禍不敢
  挺然當國家之事矣由是隂姦得計滋長敝病不
  唯有虧聖徳致害時政一旦緩急乏才賢以使陛
  下持大任將誰付之臣願陛下聴納羣下謀議之
  際畱神深察如有持難眀不然之事巧飾厚誣於
  人者請付有司責其眀辨使真偽不雜是非較然
  則忠邪自分天下庶㡬於理矣
[148-17a]
 二事臣伏聞近嵗以來多有指名臣下為朋黨者其
  間奮不顧身孜孜於國奨善疾惡激濁揚清之人
  尤被姦巧誣罔例見排斥故進一賢士必曰朋黨
  相助退一庸才亦曰朋黨相嫉遂至正人結舌忠
  良息心不敢指言是非眀示勸誡此最為國之大
  患也夫聖眀在上未甞聞有朋黨朋黨之來大抵
  起於衰闇故漢之黨錮始安帝而極於威靈唐之
  朋黨由穆宗而甚於文武是皆衰闇之際以陛下
[148-17b]
  用心圖治功同堯舜詎可如漢唐衰闇之際而有
  朋黨乎斯乃臣下務相傾軋自快其志加諸其人
  不顧破壊陛下事業者也在昔劉向進諫於漢元
  帝曰孔子與顔淵子貢更相稱譽不為朋黨禹稷
  與皋陶轉相汲引不為比周何則忠於為國無邪
  心也又曰賢人在上位則引其類而聚之於朝在
  下位則思與其類俱進臣謂劉向之言垂千餘年
  談者以為至當臣誠學向者也不忍以熙洽之朝
[148-18a]
  有朋黨之說虧損至徳蔽塞大眀臣實痛傷不能
  已也臣願陛下端慮以臨下推誠以格物循名以
  核其實因迹以照其心使忠者邪者情偽畢見勿
  以朋黨為意則君子小人區以别矣
 三事臣伏聞頃嵗大臣專政頗惡才能之士有所開
  建則指譏其近名或云沽激欲求進達遂使才能
  之士莫敢自效縱能不顧忌諱指陳事理必困於
  沮撓無得而施用矣且名者聖賢之所貴也孔子
[148-18b]
  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烈士徇名人
  不顧名何以趣善聖人所以貴也夫羣下雖衆然
  士有志於國家之急者甚少其能處心積慮圖報
  於上又困於近名之說是則志士仁人終無以施
  為矣豈陛下之心哉此皆頃嵗大臣之罪也臣願
  陛下但顧其事否臧而亟行之勿以近名沽激求
  進為念則人得以盡其心矣
 四事臣聞議者云陛下頗主先入之説臣以陛下通
[148-19a]
  照於事務得情偽理必無之萬一或有臣止可過
  慮而議不可聞之而不言也臣謂帝王行事但顧
  理道之如何爾固不計於先入後陳也必若主先
  入者以為是邪則姦罔之人逞其敏捷或巧中人
  或隂圖事唯恐居其後矣得不惑亂於耳目哉臣
  願陛下采納羣議之際但顧其事之是非裁之以
  當則先入之患息矣
 五事臣伏見近日以來科禁多有疑下之意如舉御
[148-19b]
  史須薦二員上自㸃定仍有在京與外任之拘及
  見任二府曽舉奏之人亦不詳論至於中書樞宻
  院止許旬假見客并禁止百官巡㕔臺諫官不得
  私謁與刑法官接見雪罪叙勞之人等事皆非
  帝王推誠盡下之美政也以陛下至徳難名待物
  不間方將擬跡堯舜固非漢武雄猜多忌之比也
  斯盡不識大體之臣過防謬論上誤陛下臣恐書
  之史冊取譏萬古願陛下速革近制推大信於羣
[148-20a]
  下以景祐初年之政為法則盡美矣
 六事臣伏見近嵗以來災異備至天象謫見地理傾
  震蟲蝗為患兼水旱災沴連綿三數年未已而河
  北最甚其次利州東京西河東路循環皆被灾患
  矣以陛下焦勞求理恐一物失其所持此寅畏寧
  不感召和氣格上天之福禄乎然而致如此者盖
  大臣不能同寅協恭知無不為切救時弊而陛下
  志慮亦或有疑沮未能委任忠賢以成垂拱之美
[148-20b]
  也方今萬姓飢饉諸路流離府庫空虛財力匱乏
  官有數倍之濫廪無二年之蓄兵官驕惰夷狄盛
  强即不幸繼以凶年加之外冦則何人可以倚仗
  而枝梧哉臣所以夙夜怵惕思進苦言兾開悟陛
  下而不能自已也臣願陛下切畱宸慮宻察今之
  執政誰能盡心敢救天下之弊敢當天下之責者
  果得其人願陛下主張而委任之其隂媢循黙持
  禄取容妬嫉賢能以一已為計者宜速罷免毋俾
[148-21a]
  乆塞要路則化危為安變難為易如反掌矣陛下
  固不可失此時而不為儻失此時而不為禍變一
  發則雖欲為而不可為矣惟陛下深存念之
 七事臣見近嵗以來多有竄逐之臣或以無罪或因
  小過或為隂邪排陷或由權要憎疾吹毛求其疵
  㸃洗垢出其瘢痕罪罟實繁刑網太宻甚傷清議
  大鬱輿情昔匹婦含怨三年亢陽匹夫懐憤六月
  飛霜近嵗竄逐之人詎止匹夫匹婦之倫也得不
[148-21b]
  逆和氣召災沴乎陛下固宜矜體而深惟之傳曰
  使功不如使過盖負責之人自分廢絶不能振起
  一旦為眀主棄瑕録用則其自奮圖報倍萬常人
  願陛下詔近嵗竄逐之臣有才行效實而本無過
  累洎坐累獲罪之輕者或加牽復或加寵擢如此
  則聖造覆盖同天之仁使排陷憎嫉之風不敢復
  為矣皇祐三年上時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
    上英宗國論要目十二事  蔡 襄
[148-22a]
     眀禮
二帝三王相因作禮樂以正民性革其非心使之寡罪
而逺刑通萬世之法也秦任兵刑而棄禮樂漢魏至晉
日用干戈禮典殘缺至於民俗盡矣唐興四方治定欲
有所為制作雖具朝廷之禮時亦修舉而風教習尚各
隨其俗五代禍亂日不遑暇專以刑治之宋興百五十
餘年太祖太宗平天下皆以兵威助治真宗皇帝與契
丹結好之後遂至無事朝廷禮文罔不修舉仁宗皇帝
[148-22b]
好生恤刑澤及禽獸然四方之俗未聞由禮尚專用法
法者網羅過咎而施刑耳臣請以一二事言之冠婚䘮
𦵏禮之大者冠禮今不復議婚禮無復有古之遺文而
䘮𦵏之禮盡用釋氏獨三年日月則𩔖古矣臣請集大
儒鴻博之士約古制而立今禮使百官萬民皆有等夷
便而易行逺罪省刑之一途也
     擇官
聖人能無為而治天下天下之事至衆也何以無為而
[148-23a]
能治之百官無不為也百官修職則萬務舉矣何以致
百官之職畢舉在擇官也擇官在於取士今之取士所
謂制科者博學强記者也進士者能詩賦有文詞者也
眀經者誦經文而對題義者也是三者得善官至宰輔
皆由此也資䕃以恩不問能否下至軍職以戰功流外
吏胥以嵗月三班所入鞭扑刑戮之人無所不至取士
之法淆雜至此一旦使之入官小者治一務大者治兵
民欲其各得其理猶驅車而水行也然行之已乆不可
[148-23b]
畢革當漸節所取之路又於歴任察其材能稍旌奨之
庶㡬可勸其為人害者去之而已
     安民
古之治世百姓各安其所士農工商各得其分量取其
力以供公上上使之以時而民不倦是故百姓上以奉
天子下以養父母蓄妻孥其力有餘故安其所也不妄
作為故得其分也然而學者不原其本不考其實以謂
民飢則哺之寒則衣之天下之衆雖堯舜不得濟也是
[148-24a]
有憂世之意而民愈不安也臣謂今之民至無禁也太
平日乆民有智能者乗時趨利為農則兼并為商則髙
下取天時人力之失者遂以富强奢靡冒法出於王公
之上此古所謂亂俗之民可誅者也而法莫之禁雖有
禁者亦莫之信民相趣效不知紀極不貪不巳此民妄
為而不安其分者也天時水旱堯湯不能免之然而民
有備故不害也今天下郡縣水旱争發倉廪以濟之又
曰振貸以假於民隨而倚閣經赦除放謂之恤民其意
[148-24b]
善矣其䇿疎矣古之治世役民不過三日其不役者出
三日之庸此百姓所以奉公上也今百姓有幸有不幸
其居瀕河嵗以丁役過重此不幸也天下生齒脱漏亦
有不輸一錢以助官者至於水旱流移又出倉廪以濟
之賦入有程散施無極國何得而不貧國既貧矣民又
不安其所豈所謂安民哉臣故謂學者不原其本不考
其實者以此必曰安民禁姦豪均民力使民各得其分
而安其所是謂安民
[148-25a]
     正陵慢
賈誼之說曰人主之尊如堂人臣如陛陛髙則堂髙矣
盖人主之於天下其勢漸髙至於極尊民不可得而慢
者由其羣臣等級之差漸而至也先皇帝仁愛如天包
容萬物雖有觸冒譏斥者多亦矜恕至有侮慢朝廷自
以為直臣以謂人主開受直言盖盛徳之事若肆譏斥
而無人臣之禮此不可恕也天子可得而慢其下宰臣
百官復何等級之差借如兩府大臣陛下所尊禮而優
[148-25b]
待之也日於漏舍或雪罪之人或求恩賞所求不得如
意詆訐譏刺務以為能大臣難與較是非也但隠忍容
之以為常事京師寮属能侵長官天下州軍佐官能拒
長吏皆以材名之風俗如此所謂下陵上者也又有甚
於此者士大夫之有怨憎黨以相朋造作謗毁或為歌
詩傳於都下或移書啟於言事之門隂幽暗昧被毁之
人無由辨眀甚者揺動公卿以希貨賂古之所謂清議
公論豈如此耶此在可嫉者也陛下少畱聖聴因事正
[148-26a]
之易如反掌
     辨邪佞
知人則哲帝堯猶以為難堯聖人也曷難於知人曰人
之難知雖聖人必審謹也進説之臣萬端人主以要道
得之附隨人主之意而不論理道之是非此佞臣也附
託權要之勢因事自媒其身此邪臣也多引前事之美
專為髙論不顧今世難行此迂闊之臣也多取衆人之
譽捨違公道不為國家乆計此姦詐之臣也其言忠其
[148-26b]
事實此骾直之臣也無所附依進退自守此公正之臣
也陛下進一忠直退一邪佞則天下莫不慕忠正而醜
邪佞矣惟陛下博訪問則天下幸甚
     廢貪贓
傳曰㢘吏民之表今夫食禄而治官材與不材出於天
性不材者不可强之使材雖廢職可恕也至於慿恃官
威因縁為姦求取贓賄以曲為直上負朝廷之用下為
百姓之害是其心豈復有所畏哉古之聖眀之主所深
[148-27a]
患之也近年之俗以容貪贓為長者視其虐民害物若
無有也何則凡贓吏皆狡惡之人雖欲發摘其過惡必
須下獄然後置之於法既斷之後彼贓吏必須稱寃理
雪朝廷必於近郡别令鞫勘當時一獄之人盡須追呼
或經時月禁繫對詞百姓已不勝其苦矣若只依前案
彼贓吏者必又再雪朝廷又須别推劾一獄之人又須
追擾如此百姓何以當贓吏之辨而受此苦毒例皆引
虛自認或經赦宥纔得免脱是以百姓被害不死不休
[148-27b]
贓吏雪贓不盡不已監司之官以是莫敢輕發貪贓之
吏自以為得意嗟乎百姓何罪惟陛下憐之貪吏何人
惟陛下察之又有不敢贓求自為營利者臣自少入仕
於今三十年矣當時仕官之人粗有節行者皆以營利
為恥雖有逐錐刀之資者莫不避人而為之猶知恥也
今乃不然紆朱懐金專為商旅之業者有之興販禁物
茶鹽香草之𩔖動以舟車懋遷往來日取富足夫貪人
日富而居有田宅嵗時有豐厚之享而清㢘刻苦之士
[148-28a]
妻孥飢寒自非堅節之士莫不慕之貪人非獨不知羞
恥而又自號才能世人耳目既熟不以為怪管子曰禮
義㢘恥國之四維今風俗之壊是四維不舉伏惟陛下
察貪贓者廢之清㢘者奬之則㢘恥興矣
     强兵
今天下大患者在兵禁軍七十萬廂軍約五十萬積兵
之多仰天子衣食五代而上至秦漢無有也祖宗以來
無有也真宗與北庭通和以後近六十年河北禁軍至
[148-28b]
今十五萬陜西自元昊叛増兵最多至今十九萬天下
諸路置兵不少臣約一嵗總計天下之入不過緡錢六
千餘萬而養兵之費總五千萬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
養兵一分給郊廟之奉國家之費國何得不窮民何得
不困然今之兵不可暴減固當有術以消之又當有術
以精練之其説至多難以遽言陛下敕兩府大臣博求
其弊漸講其術以為長乆之䇿今之為政此第一事
     富國
[148-29a]
或曰何以富國今天下之廣四維萬里可謂大矣農田
商賈茶鹽酒稅銀銅金鐡之𩔖莫不𣙜之可謂察矣籠
天下之利至纎至悉宜乎府庫充牣不可勝計然後為
得今則每有支費常遣使諸路僅能自給者此何故耶
曰養兵一百二十萬自古無有也嵗入日少而嵗出益
多或曰何謂也曰兵日益多官日益冗財物有限而支
費無涯此所以貧也然則富國有術乎必先用意於兵
然後可言富國之術臣故曰今之為政强兵為第一事
[148-29b]
富國為第二事或曰為政止於此乎曰非也自此而始
     去冗
治天下者如治家凡民之家隨其富貧視其族属㡬何
一嵗之費㡬何賓客之資公上之須復用㡬何度其家
之所入然後量力而出之如是乃可以為家計也不如
是其家無以自給則族属不得其安矣今治天下乃不
如是宰相不知兵樞府不知財用三司使守藏也嵗了
一嵗便為辦事不幸有邊境之急必取於民譬之家計
[148-30a]
是不度所入不量所出國不富實陛下未得髙枕而優
游臣故謂兵冗為大其次又有官冗今且以轉官一事
言之太祖太宗朝仕宦者或有功勞或有譽望則㧞任
其人人莫不勸然以孤逺守常之人湮沈不遷者有之
真宗設三年磨勘之法然後孤逺守常之人與夫權要
圖進之士無異也日月既乆漸以成俗雖有長材異能
出衆人者有小過累未可遷也但能飲食言語於人無
忤者數日必遷此三年一遷之法今為大弊也祖宗時
[148-30b]
卿監郎中無數十人觀今班簿姓名可見也天下州軍
三百餘處合入知州軍凡㡬何人局少員多每至差除
待闕須一二年通判知縣之𩔖率如此真宗時選人磨
勘有遷京官者有不遷者仁宗時但無過咎無不轉官
官冗如此豈有不思變更之術也哉去冗百端此二者
最大願陛下深宻之漸求消冗之説
     原賞
古之所謂賞者有大功則賞之臨兵戎者前死有榮退
[148-31a]
生有辱雖小功必賞以其履死地也今之臣一切務賞
何謂賞所謂酬奬者是也守土之臣刺史縣令招徠逃
户磨勘税賦皆其職所當為也不修其職罪當罰也今
有為之者必自陳而求賞不立賞格則不為也天子斂
生民之財以禄之分職位以寵之借威權以使之可謂
至矣而於常事動即求賞天子豈與羣臣為市道哉至
於茶鹽酒稅之局物物皆有賞格下至吏人百姓莫不
皆然此為政之弊也戰功必賞也捕賊之法必賞也功
[148-31b]
異於常者可賞也其餘無名酬奬可漸罷之以正官守
之法也
     任材
凡人之材各有所能不一等也一人之智兼治數局時
有不能也有文詞之職有吏治之職有兵戎之職有財
利之職夫有吏治之材使之臨兵戎之事則時有不能
也有財利之術使之論朝廷之事則時有不能也今世
用人大率以文詞進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
[148-32a]
穀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
知州郡文士也雖有武臣盖僅有也故於文士觀其所
長隨而任之使其所能則不能者止其術莫善於還詞
令之職還於文士講説之職還於文學典禮之職還於
博士兵戎之職還於武士吏文之職還於法吏金穀之
職還於財利臣所謂還者與其能者不以一人之智兼
責之也若夫宰輔大臣必兼衆能文學之士皆其出身
忠義之節皆其素立故不論也不眀法令不可也不知
[148-32b]
軍旅之情不可也不知邊疆夷狄之數不可也不知金
榖利病不可也不知禮典之舊不可也是故其人陛下
知其難也得人則愛重之又於羣臣詢諮而擇之臣故
謂任材者眀天子之事也
     正刑
聖人可謂愛民矣可謂謹刑矣殺人者可殺矣疑或貸
其生者州郡有一誤殺人者一獄所干官吏停廢竄逐
無有貸者古先帝王謹刑不過是矣原其所因好生之
[148-33a]
徳及於下也重刑誠審矣而刑之輕者罰及無罪天下
之官皆得施杖笞於其部通判職官於州之吏民皆可
笞扑由是觀之民無全膚可謂濫刑矣天下州縣有長
吏京師百司有長官有罪之人可歸於長吏長官則不
敢妄刑也律有監臨主司不合行罰敕許執衣白直得
施小杖臣竊謂天下州縣官司京師百司唯執衣白直
令依敕科罰其餘公事各隨所属長吏長官行之一嵗
計之可減妄刑千萬人矣臣願陛下眀敕法官議之理
[148-33b]
當如何若律敕可行則行之必重其罰則不敢違也治/平
元年上時/為三司使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四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