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資治通鑑後編 > 資治通鑑後編 卷一百三十一
[131-1a]
欽定四庫全書
 資治通鑑後編卷一百三十一
           刑部尚書徐乾學撰
 宋紀一百三十一起著雍困敦正月盡𤣥/黓掩茂十二月凡五年
  寧宗法天備道純徳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
  帝
慶元四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宋史不書今據金/史章宗紀書之
 癸卯金諭有司凡館接伴并奉使者毋以語言相勝
[131-1b]
務存大體 乙卯上欽宗朱皇后諡曰仁懐皇后后北
遷無凶問 丙寅以葉翥同知樞密院事 二月辛未
詔兩省侍從臺諫各舉所知毋薦宰執親黨 三月壬
寅金始𣙜醋 丁巳金勅隨處盗賊毋以强為竊以多
為少以有為無嘯聚三十人以上奏聞違者杖百 甲
子權攢憲聖慈烈皇后于永思陵 乙丑金遣烏凌噶
天益来弔祭 夏四月丙戌祔仁懐皇后憲聖慈烈皇
后神主于太廟 丙申始御正殿 是月右諫議大夫
[131-2a]
張釡請下詔禁偽學 遣湯碩使金報謝 五月己亥
加韓侂胄少傅賜玉帶 己酉右諫議大夫姚愈復上
言近世行險僥倖之徒倡為道學之名竊取程頥張載
之說張而大之聾瞽愚俗權臣力主其說結為死黨陛
下取其罪魁之顯然者止從竄免餘悉不問所以存全
之意可謂至矣奈何習之深者怙惡不悛日懐怨望反
以元祐黨籍自比如近日徐誼令弟芸援韓維謫筠州
日諸子納官贖罪以求歸待此皆假借元祐大賢之名
[131-2b]
以欺天下後世當元祐時宰輔如司馬光輩其肯隂蓄
邪謀窺伺神器自謂夢壽皇授鼎白龍登天如汝愚之
無君者乎侍從如蘇軾輩其肯阿附權臣妄謂風雷之
變為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徳如劉光祖者乎其肯當
揖遜之際有但得趙家肉一塊足矣以助汝愚之為姦
如徐誼者乎其餘百職事如秦觀輩其肯推尋宗派以
為汝愚乃楚王之裔宜承大統如游仲鴻者乎其肯獻
佞汝愚以為外間軍民推戴相公如沈清臣者乎其肯
[131-3a]
隂受汝愚指教圖兼握兵柄如張致逺者乎如此之類
見於論疏不一而足此天下之所共知安可誣也夫元
祐之黨如此而今偽黨如彼臣願特降明詔播告天下
使中外曉然知邪正之實庶姦偽之徒不至假借疑似
以盜名欺世於是命直學士院髙文虎草詔有云竊附
元祐之衆賢實類紹聖之姦黨韓侂胄大喜即遷文虎
於要職 秋七月己未四川都大茶馬丁逢入對極論
元祐建中調停之害且引蘇轍任伯雨之言為證時薛
[131-3b]
叔似葉適坐汝愚黨乆斥皆起為郡故逢有是言京鏜
何澹深悅之薦為軍器監 辛酉同知樞密院事葉翥
罷 以姚愈為兵部尚書愈浮沈州縣忽忽不得志阿
附韓侂胄遂得驟遷尋以病免 八月丙子以謝深甫
知樞密院事吏部尚書許及之同知院事及之諂事韓
侂胄無所不至居二年不遷見侂胄流涕叙其知遇之
意衰遲之狀不覺屈膝侂胄惻然憐之故有是命侂胄
嘗值生辰羣公上壽既畢集及之後至閽人掩關大窘
[131-4a]
㑹門闌未閉及之俯僂而入當時有由竇尚書屈膝執
政之語 庚辰白氣亘天 是月京鏜等以帝未有嗣
請擇宗室子育之詔育太祖後燕懿王徳昭九世孫與
愿于宫中時年六歲 趙師附韓侂胄得知臨安府
侂胄生日百官爭貢珍異師最後至出小合曰願獻
少果核侑觴啟之乃粟金蒲桃小架上綴大珠百餘顆
衆慙沮侂胄有愛妾張譚王陳四人皆封郡夫人其次
有名位者又十人或獻北珠冠四枚於侂胄侂胄以遺
[131-4b]
四夫人其十人亦欲之師亟市北珠製十冠以獻十
人者喜為求遷官拜工部侍郎侂胄嘗與衆客飲南園
過山莊顧竹籬草舎曰此真田舎間氣象但欠犬吠鷄
鳴耳俄聞犬嘷叢薄視之乃師也侂胄大笑 九月
丁未頒慶元重修敕令式格 詔造新厯先是太史言
月食於晝而草澤言月食于夜詔秘書監楊子美測騐
如草澤言有㫖改作仍命正字馮履常參定 冬十月
丁亥金定官民存留見錢之數設回易務更立行用鈔
[131-5a]
法 十二月甲子朔金主獵于酸棗林大風寒罷獵凍
死者五百餘人 丙戍蠲臨安府民身丁錢三年
五年春正月庚子奪前起居舎人彭龜年等官初趙汝
愚定策時樞密院直省官蔡璉從旁竊聴因而漏言汝
愚竄之既而逃還臨安韓侂胄聞之乃使璉誣告汝愚
定策時有異謀具列賓僚所言凡七十餘紙詔下大理
捕鞫彭龜年曽三聘沈有開葉適項安世等以實其事
中書舎人范仲藝謂侂胄曰章惇蔡確之權不為不盛
[131-5b]
然而至今得罪于清議者以同文獄故耳相公胡為蹈
之侂胄曰某初無此心以諸公見廹不容但已盖京鏜
劉徳秀主其議也侂胄取録黄藏之事遂格張釜劉三
傑張巖程松等論之不已詔累經赦宥宜免然猶奪龜
年三聘官而擢璉進義副尉 壬戌建玉堂 二月庚
午金主御宣華門觀迎佛 金西南路招討使布薩揆
沿徼築壘穿塹連亘九百里營柵相望烽候相應人得
恣田牧北邊遂寧辛未司空襄言揆治邊有功召赴闕
[131-6a]
拜參知政事 癸酉白氣亘天 乙酉諫議大夫張釡
劾劉光祖佐逆不成蓄憤懐姦欺世罔上五罪先是光
祖撰涪州學記謂學者明聖人之道以修其身而世方
以道為偽以學為棄物好惡出于一時是非定于萬世
學者宜謹其所先入以待豪傑之興此語聞于朝釡因
劾之詔光祖落職房州居住 夏四月癸亥金改提刑
司為按察使司 壬午金進封英王從憲為王 五
月壬辰朔班統天厯先是詔造新厯至是成賜名統天
[131-6b]
盖自建隆迄慶元二百五十年間厯四十變上距黄帝
之厯凡五十變矣議者謂自渡江以来統天尤為疎謬
 金主以旱下詔責躬求直言避殿减膳審理寃獄
戊戍賜禮部進士曽從龍以下四百十一人及第出身
是榜得真徳秀魏了翁 己亥金應奉翰林文字陳載
言四事其一言邊民苦于冦掠其二農民困于軍須其
三審决寃滯一切從寛茍縱有罪其四行省官員例獲
厚賞而沿邊司縣曽不霑及金主是之 壬子命諸州
[131-7a]
學置武士齋舎 六月丁丑金右補闕楊庭秀言自轉
對官外復令隨朝八品以上外路五品以上及出使外
路有可言者並許移檢院以聞則時政得失民間利病
可周知矣從之 丁亥金定宫中親戚非公事傳逹語
言轉逓諸物及書簡出入者罪 是夏盜竊太廟金寳
 秋七月甲寅禁髙麗日本商旅博易銅錢 八月乙
亥白氣亘天 辛巳太上皇疾平帝率羣臣詣壽康宫
上壽成禮而還明日羣臣奉表稱賀 戊子立沿邊諸
[131-7b]
州武舉取士法 九月庚寅朔加韓侂胄少師封
平原郡王 冬十月甲申金初置審官院 十二月庚
午建安仁宅惠濟倉庫于廣東諸州以給士大夫
之死而不能歸者 京鏜何澹等令言者上疏曰向
来偽徒其大者已屏斥禁錮用懲首惡其次者亦投
閒置散使省愆咎盖為天下後世計使已往者得以悔
過方来者可以逺罪融㑹黨偏咸歸皇極也今此類
茍有洗濯自新者乞明詔大臣仰遵皇祖之訓姑與祠
[131-8a]
禄使知小懲大戒之福其長惡弗悛者必重寘典憲投
之荒逺庶幾咸知懲創宿道向方悉為皇極至正之歸
以成聖明極辨之治是時劉徳秀胡紘皆去韓侂胄亦
厭前事故鏜等令言者以建極之說投之侂胄用其言
而學禁漸弛一時廢絀之士稍稍牽復議者亦以為幸
焉 是月金右補闕楊庭秀請類集太祖太宗世宗三
朝聖訓以時觀覽從之 金進封淑妃李氏為元妃妃
名師兒其家有罪沒入宫籍監父湘母王盼兒皆微賤
[131-8b]
大定末以監户女子入宫與諸宫女從宫教張建學故
事以青紗障隔内外諸宫女居障内宫教自障外口說
授之諸宫女中唯師兒易為領解建不知其誰但識其
聲音清亮金主嘗問建諸宫女誰可教者建對曰就中
聲音清亮者最可教金主以建言求之得師兒宦者梁
道盛譽其才美勸金主納之金主好文辭師兒性慧黠
能作字知文義尤善伺候顔色迎合㫖意遂大愛幸封
昭容進為淑妃父湘以上三世皆追贈官爵兄喜兒舊
[131-9a]
嘗為盜與弟特爾格皆擢顯近勢傾朝廷射利競進之徒
爭趨走其門南京李炳中山李著與通譜系超取美官
胥持國附依以致宰相上下知其姦蠧不敢撃之雖擊
之亦莫能去也自欽懐皇后殂中宫乆虚位金主意屬
李氏而祖宗故事與圖克坦唐古富察納喇等諸貴家世
為婚姻李氏微甚恐為衆所格至是遂欲立之大臣固
執不從臺諫以為言金主不得已進封元妃而勢位熏
赫與皇后侔矣
[131-9b]
六年春正月己亥皇子坦生 二月己巳雨土 己卯
率羣臣奉上太上皇玉牒聖政日厯㑹要于壽康宫
甲申封媫妤楊氏為貴妃 閏月庚寅以京鏜為左丞
相謝深甫為右丞相何澹知樞密院事 乙巳復留正
少保觀文殿大學士致仕 丁未雨土 金右補闕楊
庭秀言乞令尚書省左右官一人應入史事者編次日
厯或一月或一季封送史院金主是其言仍令送著作
局潤色付之 三月甲子提舉南京鴻慶宫致仕朱熹
[131-10a]
卒熹登第五十年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朝纔四十日家
故貧少依父友劉子羽寓崇安後徙建陽之考亭諸生
自逺至者豆飯藜羮率與之共徃徃稱貸于人以給用
非其道義一介不取也時攻偽學日急士之䋲趨尺歩
稍以儒自名者無所容其身從游之士特立不顧者屏
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師過門不入甚至變易衣
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黨而熹日與諸生講學不休
或勸其謝遣生徒笑而不答及疾革以深衣及所著書
[131-10b]
授黄榦手書與訣曰吾道之託在此吾無憾矣正坐整
衣冠就枕而卒將𦵏右正言施康年言四方偽徒期㑹
送偽師之𦵏其相聚也非妄談時人短長則繆議時政
得失望令守臣約束從之於是門生故舊不敢送𦵏唯
李燔率一二同志徃㑹視封窆不少怵辛棄疾亦為文
徃哭焉熹少時慨然有志於道既博求之經傳復徧交
當世有道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嘗學於南劍羅從彦熹
不逺數百里徒歩徃從之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
[131-11a]
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嘗謂聖賢道統之傳散
在方冊自經㫖不明而道統之傳始晦於是竭其精力
以研窮聖賢之經訓所著有易本義啟䝉蓍卦考誤詩
集傳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孟子集註太極圖通書
西銘解楚辭集註辨證韓文考異所編次有論孟集義
孟子指要中庸輯畧孝經刋誤小學書通鑑綱目宋名
臣言行録家禮近思録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録儀
禮經傳通解並行于世其門人最知名者黄榦李燔張
[131-11b]
洽陳淳李方子黄灝蔡沈輔廣 戊辰金親王宰執百
官再請上尊號不許 己卯安定郡王子恭卒 夏四
月丙戍朔金百官再請上尊號不許 己酉封宗子不
璺為嗣濮王 五月辛未以乆旱詔中外陳朝廷過失
及時政利害 庚辰金地震 六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考異金史章/宗紀不書 戊子太上皇后李氏崩于壽康宫年五
十六 壬辰遣吳旴使金告哀 戊申同知樞密院事
許及之以母喪去位 秋七月癸亥金定居祖父母喪
[131-12a]
婚娶聴離法 丁卯以御史中丞陳自强僉書樞密院
事自强嘗為韓侂胄童子師及侂胄當國自强入都待
銓欲見之無以自通僦居主人出入侂胄家為言之侂
胄召自强比至則從官畢集侂胄設褥于堂延自强升
坐再拜次召從官同坐從官踧踖莫敢居上者侂胄徐
曰陳先生老儒汨沒可念坐客唯唯明日交章薦其才
即除太學録未踰歲三遷為秘書郎既入館即改右正
言踰月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旬日遂秉政 提舉洞
[131-12b]
霄宫黄洽卒 八月辛卯太上皇崩于壽康宫年五十

 史臣曰光宗㓜有令聞嚮用儒雅即位之初總權綱
 屏嬖倖薄賦寛刑有可觀者及夫宫闈妬悍閹寺交
 搆驚憂至疾孝養日怠孝宗之業衰焉
甲午遣李寅仲使金告哀 乙未日中有黑子 丁酉
左丞相京鏜卒鏜居政府唯奉行韓侂胄風㫖又嘗薦
劉徳秀排撃善類偽學之名鏜實發之及卒諡文穆其
[131-13a]
子沆以家諱請改文忠言者以為楊億巨儒既諡曰文
議者欲加一忠字竟不之與夫欲加一字猶且不可况
諡以二字又欲極美乎望勅所司自今議諡務當其實
其或不然當推古法以選舉不實論若定諡已下其子
孫請再更易者以違制論從之 壬寅皇子坦卒追封
邠王諡冲温 癸卯權攢慈懿皇后于修吉寺 九月
乙卯祔慈懿皇后神主于太廟 己未金修玉牒成定
皇族收養異姓男為子者徒三年姓同者减二等立嫡
[131-13b]
違法者徒一年 甲子婺州布衣吕祖泰上書請誅韓
侂胄祖泰祖儉從弟也性疏逹尚氣誼論世事無忌諱
先是祖儉以言事貶祖泰語其友曰自吾兄之貶諸人
箝口我雖無位義必以言報國當少須之今亦未敢以
累吾兄也至是祖儉卒祖泰乃擊登聞鼓上書論韓侂
胄有無君之心請誅之以防禍亂其畧曰道學自古所
恃以為國者也丞相趙汝愚今之有大勲勞者也立偽
學之禁逐汝愚之黨是將空陛下之國而陛下不知悟
[131-14a]
耶陳自强何人徒以韓侂胄童穉之師躐致宰輔陛下
舊學之臣若彭龜年今安在哉蘇師旦平江之吏胥周
筠韓氏之厮役人共知之今師旦乃以潜邸隨龍筠以
皇后親屬俱得大官不知陛下在潜邸時果識所謂蘇
師旦者椒房之親果有厮役之周筠者乎侂胄之徒自
尊大而卑朝廷一至於此願亟誅侂胄師旦筠而逐罷
自强之徒故大臣在者獨周必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
事將不測書下三省朝論雜起御史施康年以為必大
[131-14b]
實使之遂露章奏劾且謂淳熈之季王淮為首相必大
嘗擠而奪之位首倡偽徒私植黨與今屏居田野不自
循省而誘致狂生扣閽自薦以覬召用林采言偽學之
成造端自周必大乞加貶削遂鐫必大一官降詔吕祖
泰挾私上書語言狂妄拘管連州右諫議大夫程松與
祖泰狎友懼曰人知我素與逰其謂我與聞乎乃獨奏
言祖泰有當誅之罪且其上書必有教之者今縱不殺
猶當杖脊黥面竄之逺方殿中侍御史陳讜亦以為言
[131-15a]
乃杖祖泰一百配欽州牢城必大上表謝曰臣疎庸一
介際遇四朝逮事髙皇已徧塵於臺省受知孝廟復乆
玷于機衡不思勉效于同寅乃敢與聞於異論既肺腑
衆所共見豈口舌獨能自明惟光宗興念元僚亦屢分
於閫寄肆陛下曲憐末路爰俾遂于里居首將正於狐
丘巣忽危於燕幕狂生妄發姓名輙及樵蘇公議大喧
論罰盍輸薪粲僅削司徒之秩猶存平土之官陛下崇
徳尚寛馭民敬故國皆曰殺雖微可恕之情耄不加刑
[131-15b]
姑用惟輕之典遂令衰朽亦與生全臣有愧積中無階
報上省諐田里視桑䕃之幾何托命乾坤比櫟材而知
免初當路欲文致以罪而難其重名意或有辨論乃寘
於貶及奏至引咎紆徐言正文婉詔復其秩祖泰自期
必死冀以身悟朝廷了無懼色既至府廷尹為好語誘
之曰誰教汝共為章試言之吾且寛汝祖泰笑曰公何
問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與人議乎尹
曰汝病風喪心耶祖泰曰以吾觀之若今之附韓氏得
[131-16a]
美官者乃病風喪心耳尹乃宗室善堅据案作色涖制
挺焉祖泰大呼曰公為天族同國休戚祖泰乃為何人
家計安危而獲斯辱也尹亦慚趣使去祖泰道出潭州
錢文子為醴陵令私贐其行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
乃匿襄鄧間時又有太學生於齋生題名中削去何澹
以其排道學也澹大怒臨安尹希指捕治之太學生福
人敖陶孫嘗為詩以弔趙汝愚而侂胄未得其名俾其
人併承之辭不伏乃移送大理劾其事掠治無完膚獄
[131-16b]
竟不就猶坐不應削澹名嶺南編管 丙子遣丁常任
使金致遺留物 冬十月加韓侂胄太傅 辛丑雨土
 十一月癸丑朔日有食之考異宋史不書今據/金史章宗紀書之 詔
宗子與愿更名曮除福州觀察使令資善堂授書 乙
卯金以國史院編修官吕卿雲為左補闕兼應奉翰林
文字審官院以資淺駁奏金主諭曰明昌間卿雲嘗上
書言宫掖事辭甚切直皆他人不能言者卿輩盖不知
也臣下言事不令外人知乃是謹密正當顯用卿等宜
[131-17a]
悉之 己未皇后韓氏崩諡恭淑 癸亥皇子増生
丙寅東北地震 十二月癸未朔皇子増卒追封郢王
諡冲英 金詔改明年為泰和元年 乙酉日中有黑
子 辛卯雨土 權攢憲仁聖哲慈孝皇帝于永崇陵
廟號光宗 己亥金遣烏庫哩誼来弔癸 壬寅權攢
恭淑皇后于廣教寺 癸卯祔光宗神主于太廟 詔
改明年為嘉泰元年 遣虞儔使金報謝 乙巳日中
黑子滅 庚戌祔恭淑皇后神主于太廟
[131-17b]
嘉泰元年春正月壬戍謝深甫等薦士三十有五人詔
籍名中書以待選擢 己巳金太府監孫復言方今在
仕者三萬七千餘員而門廕補叙居三之二諸司待闕
動至累年盖以補廕猥多流品混淆本末相舛至於進
納之人既無勞績又非科第而亦廕及子孫無所分别
欲流之清非澄其源不可金主從之詔更定廕叙法
庚午以葛邲配饗光宗廟庭 丙子金遣完顔充来弔
祭 二月戊子詔諸州訪求明厯之士 壬辰遣俞烈
[131-18a]
使金報謝 癸巳修光宗實録 辛丑雨土 三月丙
寅雨雪雨雹 戊辰雨電 頒慶元寛恤詔令役法撮
要 己巳復雨雹 戊寅臨安大火四日乃滅焚民居
五萬三千餘家帝下詔罪已避殿减膳命臨安府察姦
民縱火者治以軍法出内府錢十六萬米六萬餘斛分
賜被火之家 夏四月辛卯詔以風俗侈靡災後官軍
營造務遵法制内出銷金鋪翠焚之通衢禁民無或服
用 五月丁卯命有司行寛恤之政十有六條乙亥監
[131-18b]
太平惠民局夏允中請用文彦博故事以韓侂胄平章
軍國重事侂胄上疏歴叙家世榮寵言臣不能自奮濫
叨世賞陛下龍飛之日面奉憲聖皇后㫖俾臣朝夕仰
禆初政臣深惟綿薄不足以副使令忽聞局務言有劄
子引文彦博故事肆為狂妄之言臣駭汗如雨斯人固
不足責而臣之出處豈容不明伏望特降睿㫖許臣守
本官致仕以全愚分帝手批慰留允中坐免仍令臨安
府押出國門 丁丑雨雹 六月己亥金勅尚書省舉
[131-19a]
行奢僣之禁 丙午太白經天秋七月乙卯知樞密院
事何澹罷時吳挺子曦為殿前副都指揮使自以世守
西蜀為國籓屏而身留行都不得如志乃厚賂宰輔規
圖帥蜀未及賂澹韓侂胄已許之澹持不可侂胄怒曰
始以君肯相就黜偽學汲引至此今顧立異耶遂與祠
澹急於榮進阿附侂胄斥逐善類賢士為之一空士論
罪之 癸亥雨雹 甲子以陳自强参知政事張釡僉
書樞密院事 金主諭刑部官凡上書言及宰相者不
[131-19b]
得申省 己巳以吳曦為興州都統制曦至興州因譖
副都統制王大節罷之由是兵權悉歸于曦異志遂成
矣 金初禁廟諱同音字 八月甲申僉書樞密院事
張釜罷以張巖参知政事程松同知樞密院事巖松皆
附韓侂胄松諂之尤甚初侂胄嘗以小故出其愛姬松
時知錢塘縣以百千市之至則盛供帳舎諸中堂夫婦
奉之甚謹居亡何侂胄意解復召姬姬具言松敬待之
意侂胄大喜不二年擢為諫議大夫滿歲未遷殊怏怏
[131-20a]
乃市一妾獻之名曰松壽侂胄曰奈何與大諫同名答
曰欲使賤名常逹鈞聴耳侂胄憐之遂得佐樞 直龍
圖閣致仕李祥卒祥直諒老成遏過揚善以植公論因
罹黨籍後諡肅簡 西遼主珠勒呼出獵奈曼屈出律
伏兵八千擒之而據其位尊珠勒呼為太上皇朝夕問
起居珠勒呼尋死遼祀始絶 九月戊申朔金更定贍
學養士法生員給民佃官田人六十畝歲支粟三十石
國子生人百八畆歲給以所入官為掌其數 先是户
[131-20b]
部尚書袁說友等言浙西圍田相望皆千百畆陂塘漊
瀆悉為田疇潦則無地可瀦旱則無水可戽不嚴禁之
後將益甚無復稔歲矣辛亥遣大理司直留佑賢宗正
寺主簿李澄往浙西行視自淳熈十一年立石之後凡
官民圍裏者悉開之 己未雨土 冬十月丙戍起居
郎王容請以韓侂胄定策事迹付史館從之 壬寅金
勅有司購遺書宜髙其價以廣捜訪其藏書之家有珍
惜不願送官者官為謄冩畢復還之仍量給其直之半
[131-21a]
 甲辰編光宗御集 十一月丙寅太白晝見 十二
月乙卯太白經天 庚寅復蠲臨安民身丁錢三年
辛卯雨土 辛巳金司空襄等率百官再請上尊號不
許仍斷来章 丁酉金司空襄等進新定律令勅條格
式五十二卷辛丑詔頒行之 乙巳金初定亷能官升
注格
二年春正月癸丑以蘇師旦兼樞密都承㫖初韓侂胄
為平江兵馬鈐轄時師旦以刀筆吏事之侂胄愛其辯
[131-21b]
慧帝登極竄姓名于藩邸吏士内遂以隨龍恩得官至
是權勢日盛 丁卯陳自强等上髙宗實録 侍御史
林采右正言施康年上疏曰臣聞習偽者名教之僇人
欺君者臣子之大罪欺與偽盖人材風俗之所深患不
可不察也茍有人焉方偽習之熾則從之及偽習之衰
則攻之彼自以為媒身干進之計而不知墮在欺君之
域其罪莫贖也臣嘗謂由慶元初迄今人之趨嚮一歸
于正謹守而隄防之權在二三執政大臣其次在給舎
[131-22a]
又其次在臺諫設使朝廷未知其人有所除授給舎不
繳駁臺諫不論列百執事從而指其人聲其罪可也今
乃不然徒肆諸空言遂使當世譁然指攻偽為釣取爵
祿之資乃投匭而上書陛辭而進說召見而賜對其論
一本於此臣愚亦竊料陛下之厭聞也欲望下臣此章
播告中外繼自今專事忠恪毋肆欺謾不唯可以昭聖
朝公正之心抑亦有以杜偽習淆亂之患時禁學之禍
雖本於韓侂胄欲去異已以快所私然實京鏜創謀及
[131-22b]
鏜死侂胄亦厭前事之紛紜欲稍更改以消中外之議
且欲開邊而往時廢退之人又有以復讐之說進者故
言官遂有此疏 二月甲申弛偽學黨禁張孝伯知韓
侂胄已厭前事因謂之曰不弛黨禁恐後不免報復之
禍籍田令陳景思侂胄之姻也亦謂侂胄當勿為己甚
侂胄然之於是趙汝愚追復資政殿學士黨人見在者
徐誼劉光祖陳傅良章頴薛叔似葉適曽三聘項安世
范仲黼黄灝詹體仁游仲鴻諸人咸先後復官自便又
[131-23a]
削薦牘中不係偽學一節俾勿復有言 丁亥修髙宗
正史寳訓 戊子頒治縣十二事以風厲縣令 癸巳
禁私史有商人私持起居郎熊克中興小厯及九朝通
畧等書欲渡淮盱眙軍以聞遂命諸道察郡邑書坊所
鬻書凡事干國體者悉令毁棄言者因請取禮部員外
郎李燾續通鑑長編知龍州王偁東都事畧監都鹽倉
李丙丁未録及通畧語録家傳等書下史房考訂或有
禆于公議即乞存留從之 夏四月庚寅雨雹 五月
[131-23b]
甲辰朔日有食之 金主如泰和宫壬戌諭有司曰金
井捺鉢不過二三日留朕之所止一凉厦足矣若加修
治徒費人力其籓籬不急之處用圍幕可也甲子更泰
和宫曰慶寧長樂川曰雲龍 己巳賜禮部進士傅行
簡以下四百九十七人及第出身 金勅御史臺京師
拜廟及廵幸所過州縣止令洒掃不得以黄土覆道違
者糾之 六月己卯臨安火 壬午濬浙西運河 辛
卯禁都民以火說相驚者 庚子大雨雹 秋七月辛
[131-24a]
亥封子覿為安定郡王 八月丙子以吏部尚書袁說
友同知樞密院事 癸未建寳謨閣以藏光宗御集
己丑作壽慈宫請太皇太后還内 丙申金有司奏鳳
凰見于磁州武安縣鼓山石聖臺 甲午謝深甫等上
慶元條法事類 丁酉金皇子特哩生羣臣上表稱賀
特哩元妃李氏所生也金主宴羣臣于神龍殿遣官報
謝太廟山陵太清宫北嶽長白山 九月丙寅嗣秀王
伯圭卒追封䝉王諡憲靖 庚午金封皇子特哩為葛
[131-24b]
王 冬十月乙亥加上太皇太后尊號 是月追復朱
熹煥章閣待制致仕 十一月甲辰金更定徳運為土
臘用辰 庚戍以陳自强知樞密院事前同知樞密院
事許及之参知政事 十二月癸酉金以皇子特哩晬
日放僧道度牒三千設醮于𤣥真觀為特哩祈福 甲
戍日中有黑子凡十二日乃消 丁丑金主御慶和殿
浴皇子詔百官用元旦禮儀進酒稱賀五品以上進禮
物 甲申立貴妃楊氏為皇后后少以姿容選入宫帝
[131-25a]
即位封媫妤恭淑皇后崩貴妃與曹美人俱有寵韓侂
胄以后頗渉書史知古今性警敏任權術而曹美人柔
順勸帝立曹氏帝不從竟立后后由是怨侂胄 加韓
侂胄太師侂胄以勢利蠱士大夫薛叔似辛棄疾陳謙
等皆起廢顯用當時困于乆斥者往往損晩節以規榮
進政府樞密臺諫侍從皆出侂胄之門而蘇師旦周筠
又侂胄厮役亦得預聞國政羣小滿朝勢焰熏灼 庚
寅大閱 閏月丁未詔講官隨事開陳 乙卯封福州
[131-25b]
觀察曮為衛國公 復周必大少傅觀文殿大學士
是冬皇子坰生未踰月卒追封華王諡冲穆 䝉古特
穆津姓却特氏其十世祖曰勃端察爾勃端察爾卒子
巴噶哩台哈必齊嗣生子曰瑪哈多丹瑪哈多丹之孫
曰海都衆立為君以兵攻伊囉勒而臣屬之形勢寖大
四旁部族歸之者漸衆海都卒子拜星呼爾嗣拜星呼
爾卒子敦巴該嗣敦巴該卒子噶布勒汗嗣噶布勒汗
卒子巴爾達木嗣巴爾達木卒子伊蘇克依嗣并吞諸
[131-26a]
部落勢益盛大是為烈祖初伊蘇克依伐塔塔爾獲其
部長特穆津伊蘇克依妻諤楞適生男因以所獲特穆
津名之是為青吉斯皇帝䝉古本韃靼國漢匈奴北單于
地也其種有二曰白韃曰黑韃白韃與山後九州接壤
地狹而族少黑韃通漠北地廣而族多因蒙古山以為
號韃語謂銀曰蒙古女真名其國曰大金故黑韃亦名
其國曰大銀自是為青吉斯至此據徐霆黒/韃事畧鄒伸之使韃日録修入族人岱齊古
特部號最强舊與伊蘇克依相善後生嫌隙絶不與通及
[131-26b]
特穆津卒伊蘇克依㓜岱齊古特率衆来攻特穆津太集諸
部兵與戰破走之時岱齊古特諸部多苦其主非法見特
穆津寛仁時賜人以裘馬心悅之往往慕義来降㑹塔
塔爾部長瑪固沁實埒圖背金約金主遣丞相襄帥兵
逐之北走特穆津聞之發近兵自鄂諾河迎擊殺瑪固
沁實埒圖盡虜其輜重克埒部長王汗名托里受金封
爵為王番言音重故稱王為王汗初王汗為其叔父珠
爾所敗以百餘騎奔蒙古伊蘓克依親將兵逐珠爾走西
[131-27a]
夏復奪部衆歸王汗王汗徳之後復為奈曼所敗王汗
出而復歸中道糧絶困乏之甚特穆津以父交好遣人
往招王汗安置軍中振給之遂㑹于圖喇河上尊之
為父王汗因此部衆稍集已而特穆津與弟楚齊格爾伐
奈曼大敗之盡殺其諸將族衆積屍以為京觀奈曼之
勢遂弱時岱齊古特猶强特穆津㑹王汗與其部長杭愛
等大戰鄂諾河上敗走之斬獲無筭是歲奈曼大㑹諸
部衆来侵特穆津與王汗倚阿爾蘭為壁大戰于吹丹
[131-27b]
之野奈曼使神巫祭風雪欲因其勢進攻既而反風
逆擊其陣奈曼軍不能戰欲引還雪滿溝澗特穆津勒
兵乗之奈曼大敗
 
 
 
 
 資治通鑑後編卷一百三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