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資治通鑑外紀 > 資治通鑑外紀 0
故隠其書而不宣以免時難後漢獻帝以班固漢
書文繁難省命荀恱依左𫝊體為漢紀言約事詳大行
於世晉太康初汲郡人發魏襄王冢得紀年文意大似
春秋其所記事多與左氏符同諸儒乃知古史記之正
法自是袁宏張璠孫盛于寶習鑿齒以下為編年之書
至唐五代其流不廢漢晉起居注梁唐實録皆其遺制
[008-2b]
也國語亦左丘明所著載内𫝊遺事或言論差殊而文
詞富美為書别行自周穆王盡晉知伯趙襄子當貞定
王時凡五百餘年雖事不連屬於史官葢有補焉七國
有戰國策晉孔衍作春秋後語並時分國其後絶不録
焉唐栁宗元采摭片言之失以為誣淫不槩於聖作非
國語六十七篇其說雖存然不能為國語輕重也司馬
遷始撰本紀年表八書世家列𫝊之目史臣相續謂之
正史本朝去古益逺書益煩雜學者牽於屬文専尚西
[008-3a]
漢書博覽者乃及史記東漢書而近代士頗知唐書自
三國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識承平日乆人愈怠惰莊
子文簡而義明𤣥言虚誕而似理功省易習陋儒莫不
尚之史學寖㣲矣案厯代國史其流出於春秋劉歆敘
七畧王儉撰七志史記以下皆附春秋荀朂分四部史
記舊事入丙部阮孝緒七録記𫝊録紀史𫝊由是經與
史分夫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以知今因善惡以明褒
貶察政治以見興衰春秋之法也使孔子贊易而不作
[008-3b]
春秋則後世以史書為記事瑣雜之語春秋列於六藝
愚者莫敢異說而終不能曉也恕皇祐初舉進士試於
禮部為司馬公門生侍於大儒得聞餘論嘉祐中公嘗
謂恕曰春秋之後迄今千餘年史記至五代史一千五
百卷諸生厯年莫能竟其篇第畢世不暇舉其大畧厭
煩趨易行將泯絶予欲託始於周威烈王命韓魏趙為
諸侯下訖五代因丘明編年之體倣荀恱簡要之文網
羅衆說成一家書恕曰司馬遷以良史之才敘黄帝至
[008-4a]
秦漢興亡治亂班固已下世各名家李延夀總八朝為
南北史而言詞卑弱義例煩雜書無表志沿革不完梁
武帝通史唐姚康復統史世近亡軼不足稱也公欲以
文章論議成厯世大典髙勲美徳褒贊流於萬世元凶
宿姦貶絀甚於誅殛上可繼仲尼之經丘明之𫝊司馬
遷安可比擬荀恱何足道哉治平三年公以學士為英
宗皇帝侍講受詔修厯代君臣事迹恕䝉辟寘史局嘗
請於公曰公之書不始於上古或堯舜何也公曰周平
[008-4b]
王以來事包春秋孔子之經不可損益曰曷不始於獲
麟之嵗曰經不可續也恕乃知賢人著書尊避聖人也
如是儒者可以法矣熙寜三年冬公出守京兆明年春
移帥潁川固辭不行退居洛陽恕褊狷好議論不敢居
京師請歸江東養親公以新書未成不廢刋削恕亦遥
𨽻局中嘗思司馬遷史記始於黄帝而包犧神農闕漏
不録公為厯代書而不及周威烈王之前學者考古當
閱小說取舍乖異莫知適從若魯隠之後止據左氏國
[008-5a]
語史記諸子而増損不及春秋則無與於聖人之經包
犧至末命三晉為諸侯比於後事百無一二可為前紀
本朝一祖四宗一百八年可請實録國史於朝廷為後
紀昔何承天樂資作春秋前後𫝊亦其比也將俟書成
請於公而為之熙寜九年恕罹家禍悲哀憤鬱遂中癱
痺右肢既廢凡欲執筆口授稚子羲仲書之常自念平
生事業無一成就史局十年俛仰竊禄因取諸書以國
語為本編通鑑前紀家貧書籍不具南徼僻陋士人家
[008-5b]
不藏書卧病六百日無一人語及文史昬亂遺忘煩
不當逺方不可得國書絶意於後紀乃更前紀曰外紀
如國語稱春秋外𫝊之義也自周共和元年庚申至威
烈王二十二年丁丑四百三十八年見於外紀自威烈
王二十三年戊寅至周顯徳六年己未一千三百六十
二年載於通鑑然後一千八百年之興廢大事坦然可
明昔李𢎞基用心過苦積年疾而藥石不繼盧昇之手
攣廢著五悲而自沈潁水予病眼病創不寐不食才
[008-6a]
名不逮二子而疾疹艱苦過之陶潛豫為祭文杜牧自
撰墓誌夜臺甫邇歸心若飛聊敘不能作前後紀而為
外紀焉佗日書成公為前後紀則可刪削外紀之煩冗
而為前紀以備古今一家之言恕雖不及見亦平生之
志也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