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唐文粹 > 唐文粹 100
[100-1a]
重校正唐文粹卷第一百
           吳興姚 鉉 纂
傳録紀事揔一十二首
  録二
   孫氏西齋録孫樵燕將録杜牧
  紀事五
   書田將軍邊事孫樵叚太尉逸事狀柳宗元
   拾甲子年事羅隱書何易于孫樵
   石烈士羅隱
  五紀五
   象江太守李商隱華山尉
   齊魯二生 冝都内人
    孫氏西齋録 孫樵
孫樵謂陸長源唐春秋乃編年雜録因掇其絜切峭獨可以示懲
[100-1b]
勸者擲其叢冗秃屑不足以警訓者自爲十八通書號孫氏西齋
録起高祖之武皇之終首廟號以表元首日月以表事尚功力
正刑名登崇善良蕩戮兇回有所鯁避則徵文示譏無所顧慄則
直書志慝所謂高祖殺太子建成者何黜功徇愛譏失教也太宗/有大
功冝嗣有天下高祖不當立建成爲太子至有/六月二十四日事故書曰髙祖殺太子建成李勣立皇后武氏
者何忘諌賛慝懲廢命也李勣爲顧命大臣儻堅諌不奪高宗不/敢立武氏爲后故書曰李勣立皇后武
起王氏巳廢之䰟上配天皇者何登嫌黜冢不可謂順予懼後
世疑於禘祼也高宗廢王立武武乃貞觀侍女何以列昭穆/故特以王后配高宗示天后有嫌於禘祼條高
后擅政之年下繫中宗者何紫色閠位不可謂正予懼後世牽以
稱臨也天后改元即眞今悉以天后年號及行/事繫于中宗示女子不得改元有政也崔察賊殺中書令
名犯武/宗廟諱者何詭䛕梯亂肇殺機也裴爲顧命大臣屢白天后歸/政御史崔察廷詰曰裴
有異謀何故使太后歸政天后遂怒斬裴/於都亭驛故書曰崔察賊殺中書令裴也張守珪以安禄山叛者
何貸刑咈敎稔禍階也禄山乃張守珪部將甞犯今張曲江令守/珪斬之守珪不從果使亂天下故書日張
守珪以安禄山/叛他皆故此稱天下殺者何罪暴天下示衆與殺也稱天子殺
[100-2a]
者何死非其罪示衆不與殺也臣或不書卒者何不以直終去卒
以示貶也君或不書葬者何不以正終去葬以示譏也懼怠去瑞
示戒志濔尚徳必書賤尸位則黜貴皆所以毆邪合正俾匯大義
則前所謂起王后配天皇條天/后年號行事繫于中宗之𩔖操實寘例以示懲勸則前所謂李/勣立皇后武
氏張守珪以安/禄山叛之𩔖嗚呼宰相昇沈人於十數年間史官岀没人於千
百歳後是史官與宰相分挈死生權也爲史官者不能抃忠骨於
枯墳臠諂䰟於下泉磨毫黷札叢閣飽帙豈國家任史官意耶樵
旣序其略授其友高錫望傳云
    燕將録 杜牧
譚忠者絳人也祖瑶天寶末令内黃死燕㓂忠豪健喜兵始去燕
燕牧劉濟與二千人障白狼口山名契/丹路後將漁陽軍留范陽元和
五年中黃門出禁兵伐趙魏牧田季安令其徒曰師不跨河二十
五年矣今一旦越魏伐趙趙城虜魏亦虜矣計爲之何其徒有超
佐伍而言曰願借五千以除君憂季安大呼曰壯哉或兵决出
[100-2b]
格沮者斬忠其時爲燕使魏知其謀乃入謂季安曰某之謀是引
天下之兵也何者往年王師取蜀取吳筭不失一是相臣之謀今
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秦
甲君知誰爲之謀此乃天子自爲之謀欲將夸服於臣下也今
師未叩趙而先碎於魏是上之謀反不如下且能不恥於天下乎
旣恥且怒於是任智畫䇿仗猛將練精兵畢力再舉渉河鑑前之
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後魏是上不上下不
下當魏而來也季安曰然則若之何忠曰王師入魏君厚犒之於
是悉甲壓境號曰伐趙則可隂遺趙人書曰魏伐趙則河北義
士爲魏賣友魏若與趙則河南忠臣爲魏反君賣友反君之名魏
不忍受執事能隂解陴障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爲
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爲臣於趙有角尖之耗於魏
獲不世之利執事豈能無意於逍乎趙人脫不拒君是魏霸基安
矣季安曰善先坐之來是天眷魏也遂用忠之謀與趙隂計得其
[100-3a]
堂陽縣名屬/兾州忠歸燕謀欲激燕伐趙㑹劉濟合諸將曰天子知我
怨趙今命我伐之趙亦必大備我伐與不伐孰利忠疾對曰天子
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劉濟怒曰爾何不直言濟以趙叛命
忠繫獄因使人視趙果不備燕後一日詔果來曰燕南有趙北有
胡胡猛趙孱不可捨胡而事趙也燕其爲予謹護北疆勿使予復
挂胡憂而得專心於趙此亦燕之功也劉濟乃解獄召忠曰信如
子斷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盧從史外親燕内實忌之外絶趙内
實與之此爲趙畫曰燕以趙爲障雖怨趙必不殘趙不必爲備一
且視趙不敢抗燕二且使燕獲疑天子趙人旣不備燕潞人則走
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趙今趙見伐而不備燕是燕反與趙也此所
以知天子終不使君伐趙趙亦必不備燕劉濟曰今則柰何忠曰
燕孕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
此正使潞人將燕賣恩於趙敗忠於上兩皆善也是燕貯忠義之
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於趙人惡聲徒嘈嘈於天下耳惟君熟
[100-3b]
思之劉濟曰吾知之矣乃下令軍中曰五日畢出後者醢以殉濟
乃自將七萬人南伐趙屠饒陽束鹿二縣屬/深州殺萬人暴卒于師濟
子緫襲職忠復用事元和十四年春趙人獻城十二德州管平原/安陵長河棣
州管厭次河陽信蓨/平昌將陵蒲臺㴾海冬誅齊三分其地忠因緫曰凡天地數窮
合必離離必合河北與天下相離六十年矣此亦數之窮也必與
天地復合且建中時朱泚天子狩畿甸李希烈于梁王武俊
稱趙朱泚稱兾田恱稱魏李納稱齊郡國往往弄兵者低目而視
當此之時可爲危矣然天下卒於無事自元和巳來劉闢守蜀棧
道劒閣自以爲子孫世世之地然畢卒三萬數月見羈李錡橫大
江撫石頭全吳之兵不得一戰反束縛帳下田季安守魏盧從史
守潞皆天下之精甲駕趙爲鼎立相視可爲彊矣然從史繞壍
五十里萬㦸自護身如大醉忽在轞車季安死墳杵未收家爲逐
客蔡人重葉之甲圎三石之弦持九尺之刃突前跳後卒子忽/反
鶚一可枝百累數萬人四歲不北二三可爲堅矣然夜半太
[100-4a]
雪忽失其城齊人經地數千里𠋣㴾海牆㤗山壍大河精甲數億
鈐其阨可爲安矣然兵折於潭趙地名鄆西/六十里首竿於都市此皆君
之自見亦非人力所能及蓋上帝神兵下來誅之耳今天子巨謀
纎計必平章於大臣鋪樂張獵未甞戴星徘徊顐玩之臣顔澀不
展縮衣節口以賞戰士此志豈須忘於天下哉今國兵駸駸北
來趙人巳獻城十二𦔳魏破齊惟燕未得一日之勞爲子孫壽後
世豈能帖帖無事乎吾深爲君憂之緫泣且拜曰自數月來聞先
生之言今也幸枉大教吾心定矣明年春劉緫岀燕卒于趙忠護
緫喪來數日亦卒年六十四官至御史大夫忠弟憲前范陽安次
令持兄喪歸葬于絳常往來長安間元年孟春某遇於馮翊屬縣
北徵中因吐其兄之狀某因直書其事至於褒貶之閒俟學春秋
者焉
    書田將軍邊事 孫樵
背臨卭南馳越二百里得嚴道郡實與沉越雋俱爲邊城迫於
[100-4b]
群蠻田在賔將軍刺嚴道三年能條悉南蠻事謂樵言曰巴蜀西
迫於戎南偪於蠻冝其有以制之者當廣德建中之閒西戎兩飲
馬於岷江其衆如蟻前鋒魁徤皆擐五屬之甲持倍尋之㦸徐呼
接歩且戰且進蜀兵遇𨷖如值横堵羅戈如林發矢如蝱皆折刃
吞鏃不能斃一戎而況陷其陣乎然其戎兵踐吾地日深而疫死
者曰衆即自度不能留亦輒引去故蜀人爲之語曰西戎尚可南
蠻殘我自南康公鑿靑谿道以和群蠻俾由蜀而貢又擇群蠻子
弟聚於錦城使習書筭業就輒去復以他繼如此垂五十年不絶
其來則其學於蜀者不啻千百故其國人皆能習知巴蜀土風山
川要害文皇帝三年南蠻果大入成都門四日而旋其所剽掠自
成都以南越雋以北八百里之閒民畜爲空加以敗卒貧民持兵
羣聚因縁刧殺官不能禁由是西蜀十六州至今爲病自是以來
羣蠻甞有屠蜀之心居則息畜聚粟動則練兵講戰而又俾其習
於蜀者伺連帥之閒𨻶察兵賦之虛實或聞蜀之細民苦於重征
[100-5a]
且將啓之以幸非常李丞相固言鎮西蜀時其有編民李權者遣/書通蠻言蜀無備可取狀邊城獲之按問得
實遂棄市至今或/有踵其所爲者吾不知群蠻此舉大劒以南爲國家所有乎且
毎歲發卒以戍南者皆城都頑民飽稻飫豕十九如瓠雖知征鼔
之數不習山川之險吾常伺其來朔風正嚴緩歩坦途日次一舎
固以呵然汗矣而況歷重阻即嚴程束甲而趨扶㦸而𨷖耶加以
爲將者刻薄以自入餽運者縱吏以䑕縣官當給帛則以踈而
易良當賑粟則以沙而叅粒毎歳當給帛主將輒先市輕帛以易/重帛然後散諸邊卒當給糧下吏必
先盗其米然後以沙足/數以給邉卒常以爲怨如此則邊卒將怨望之不睱又惡能殊
死而力戰乎此巴蜀所以爲憂樵曰誠如將軍言苟爲國家計者
詔嚴道沉越雋三城太守俾度其要害按其壁壘得自募
卒以守之且兵籍於郡則易爲役卒岀於邊則習其險而又各於
其部善相美地分卒爲屯春夏則耕蠶以資其衣食秋冬則嚴壁
以俟其㓂虜連帥即能督之歲遣廉白吏視其卒之有無劾其守
之不法者以聞如此則縣官無餽運之費奸吏無因縁之盗兵足
[100-5b]
食給卒無咠怨於將軍何如田將軍曰如此何患言卒遂書
    叚太尉逸事狀 柳宗元
太尉始爲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爲尚書領
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率以貨竄
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日群行丐取於市不嗛輒奮擊折人
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把臂徐去至有撞殺孕婦人邠寧節度
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狀白府願計事至則曰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暴害因恬然且大亂何孝德曰
願奉教太尉曰某爲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㓂暴死以亂天
子邊事公誠以都虞命某者能爲公巳亂使公之人不得害孝
德曰幸甚如太尉請旣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刀
刺酒翁壞釀器酒流溝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斷頭拄槊上植
市門外晞一營大譟盡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將柰之何太尉曰
無傷也請辭於軍孝德使數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解佩刀選
[100-6a]
老躄者一人持馬至晞門下甲者岀太尉𥬇且入曰殺一老卒何
甲也吾戴吾頭來矣甲者愕因諭曰尚書固若屬耶副元帥固
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爲白尚書岀聽我言晞岀見太尉
太尉曰副元帥勲塞天地當務始終今尚書恣卒爲暴暴且亂亂
天子邊欲誰歸罪罪且及副元帥今邠人惡子弟以貨竄名軍籍
中殺害人如是不止幾曰不大亂亂由尚書岀人皆曰尚書𠋣副
元帥不戢士然則郭氏功名其與存者幾何言未畢晞再拜曰公
幸敎晞以道恩甚大願奉軍以從顧叱左右皆解甲散還火伍中
敢譁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旣食曰吾疾作願留宿
門下命持馬者去且曰明旦來遂卧軍中晞不解衣戒卒擊柝
衛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謝不能請改過邠州由是無禍先是太尉
在涇州爲營田官涇大將焦令諶取人田自占數十頃給與農曰
且熟歸我半是歲大旱野無草農以告諶曰我知入數而巳不知
旱也督責益急農且飢死無以償即告太尉太尉判狀辭甚巽使
[100-6b]
人求諭諶諶盛怒召農者曰我畏叚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鋪背上
以大杖擊二十垂死輿來廷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
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取馬賣市
穀代償使勿知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入見諶大罵曰汝
誠人耶涇州之野如赭人且飢死而必得穀又用大杖擊無罪者
叚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叚公惟一馬賤賣市穀入汝汝
又取之不恥凡爲人傲天災犯大人撃無罪者又取仁者穀使主
人出無馬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耶諶雖暴抗然聞其言
則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見叚公一夕自恨死及太尉
自涇州以司農徴戒其族過岐朱泚必致貨幣愼勿妆及過泚致
大綾三百兩太尉壻韋晤堅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
言晤謝曰處賤無以拒也太尉曰然終不以在吾第以綾如司農
治事堂棲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終吏以告泚泚取視其故封識且

[100-7a]
    太尉逸事如右
史館今之稱太尉大節者以爲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
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甞岀入岐周邠閒過眞定北上馬
嶺歷亭鄣戎堡竊好問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爲人煦煦常低
首拱手促歩言氣卑弱未甞以色待物人視之儒者也遇不可必
達其志决非偶然者㑹州刺史崔公來言信行直備得太尉遺事
覆校無疑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謹狀
    拾甲子年事 羅隱
大和中張谷納邯鄲人李嚴女備歌舞具及長大妍麗豐足殆不
似下賤物又能傳故都聲以牽課人摧沮有時涼曉哀轉歷歷見
趙家之遺臺老𣗳雖驚離弔往之懷似不能多也雅爲谷所愛因
目曰新聲及劉從諌得父卦谷以窮遊佐其事新聲亦從去然性
本便惠雖谷之起居謀慮皆預有承迎故頗聞中外消息時從諌
得志後勾聚亡命以窺脅朝廷大爲四方人怪訝有實其事於谷
[100-7b]
者谷不以介意新聲曰妾於公直巾履間狎玩者耳除歌酒外不
當以應顧命然食人之食憂人之理常也況妾乎前日天子授
從諌節度使時非從諌有戰野之功拔城之績蓋以其先父挈齊
還我去就閒未能奪其嗣耳而公不幸爲其屬則牽制之道在此
不在彼也自劉氏奄有全趙更改歲時未甞聞以一縷一蹄爲天
子壽而指使軰率無頼人且章武朝數鎭顚覆皆以雄才傑器尙
不能固天子恩況從諌擢自兒女子手中一旦襲如何家業苟不
以法而得亦冝以不法而終此𠋣伏之常數也而又卒伍佻險言
語不祥是不爲齊所酬而死於帳下者幸矣孰謂公從其事反
不知其事者哉姑不能早折其肘臂以作天子計則冝脫族西去
大丈夫勿顧一飯恩以骨肉腥健兒衣食言訖悲涕流落谷不决
者三月新聲後進以其業不用也縊殺之㑹昌中從諌死以其子
露父意族之谷竟從逆嗚呼謀及婦人者必亡而新聲之言惜其
不用余前過太行時有傳吏能道當時事因拾於編簡
[100-8a]
    書何易于 孫樵
何易于甞爲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
朴甞乗春自上游多從賔容歌酒泛舟東下直岀益昌旁至則索
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驚呌問狀易于曰方春百
姓不耕即𧖟𨻶不可奪易于爲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刺史與
賔客跳岀舟偕還去益昌民多即山樹茶利私自入㑹鹽鐡奏
重㩁筦詔下所在不得爲百姓匿易于視詔曰益昌不征茶百姓
尚不可活矧厚其賦以毒民乎命吏剗去吏爭曰天子詔所在不
得爲百姓匿今剗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寧免竄海裔耶易于
曰吾寧愛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爾曹即自縱火焚之
觀風使聞其狀以易于挺身爲民卒不加劾邑民死喪子弱業破
不能具葬者易于輒岀俸錢使吏爲辦百姓入常賦有垂白僂杖
者易于必召坐與食問政得失庭有競民易于輒親自與語爲指
白枉直罪小者勸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夷治益昌三年獄無
[100-8b]
繫民民不知役改緜州羅江令其治視益昌是時相國裴公出鎭
緜州獨能嘉易于治甞從觀其政導從不過三人其易于廉約如
此㑹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狀者且曰天子設
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賦何如曰上
請貸期不欲緊絶百姓使賤岀粟帛督役何如曰度支費不足遂
出俸錢兾優貧民饋給往來權勢何如曰傳符外一無所與擒盗
何如曰無盗樵曰余居長安中十年歲聞給事中校考則曰某人
爲某縣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問其政則曰某人能督
賦先期而畢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費某人當道能得往來達官爲
好言某人能擒干盗縣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對𥬇去
    石烈士 羅隱
石孝忠者生長韓魏閒其爲人猛悍多力少年時偷雞殺狗殆不
可勝計州里甚苦之後折節事李愬爲愬前驅其信任與愬家人
伍元和中蔡人不歸天子用裴丞相計以丞相/征蔡者光顔者重胤者
[100-9a]
皆受丞相指揮明年蔡平天子快之詔刑部韓侍郎撰平蔡碑將
所以大丞相功業於蔡州孝忠一旦熟視其文大恚怒因作力推
去其碑僅傾䏧者再三吏不能止乃執詣節度使悉以聞時章武
皇帝方以東北事𠋣諸將聞是卒也甚訝之命具獄將斃於碑下
孝忠度必死也苟虛死則無以明愬功乃僞低畏不勝按驗吏
罔之未知其爲人也孝忠伺吏𨻶用枷尾拉一吏殺之天子聞之
怒且使送闕下及至也亦未異其人因召見曰汝推吾碑殺吾吏
爲何孝忠頓首曰臣一死未足以塞責但得靣天顔則赤族無恨
矣臣事李愬歲乆以賤故給事無不聞見平蔡之日臣從在軍前
且吳秀琳蔡之姦賊也而愬降之李祐蔡之驍將也而愬擒之蔡
之爪牙脫落於是矣及元濟縛雖丞相與二三輩不能先知也蔡
平之後刻石紀功盡歸乎丞相而愬第其名與光顔重胤齒愬固
無所言矣設不幸更有一淮西其將略如愬者復肯爲陛下用乎
賞不當功罰不當罪非陛下所以勸人也臣所以推去碑者不惟
[100-9b]
明愬之績亦將爲陛下正賞罰之源臣不推碑無以爲吏擒臣不
殺吏無以見陛下臣死不容時矣請就刑憲宗旣得淮西本末且
多其義遂赦之因命曰烈士復召翰林叚學士撰淮西碑一如孝
忠語後孝忠隸江陵軍驅使大中未白丞相鎭江陵余求謁丞相
府有從事爲余道孝忠事遂次焉將所以敎人爲下
    象江太守 李商隱
滎陽鄭璠自象江得怪石六其三聳而銳上又一如世閒道士存
思圖畫人肺胃肝腎次第懸絡者又一空中而隱外癃癭殃疝
病不作物者又一色紺冰去/聲而理平漫彈之好聲璠爲象江三年
不病瘴平安寢食及還長安無家居婦兒止人舎下計輦六石
道費俸六十萬璠嗜好有意極𩔖前輩人
    華山尉
陶生有人善養又善與人遊又善爲官㑹昌初生病骨熱且死
是年長安中進士爲陶生誄者數十人生在時吾巳得之矣及旣
[100-10a]
死吾又得之
    齊魯二生
     程驤
右一人字蟠之其父少良本鄆盗人也晚更與其徒畜牝馬草一
羸私作弓矢刀杖學發冢抄道常就逈逺坑谷無廬徼處依大林
木蚤夜偵候作姦李師古貪諸土貨下令䘏啇鄆與淮海近出入
天下珍寶日日不絶少良致貲以萬數毎旬時歸妻子輒置食飲
勞其黨後少良老前所置食有大臠連骨以牙齒稍脫落不能食
其妻輒起請黨中少年曰公子與此老父椎埋剽奪十數年意不
計天下有活人今其尚不能食況能在公子叔行胡浪/反耶公子此
去必殺之草閒無爲鐡門外老捕盗所徂快少良黙憚之出百餘
萬謝其黨曰老嫗眞解事敢以此爲諸君別衆許之與盟曰事後
敗岀約不相引少良由是以其貲發舉轉與隣伍重信義䘏死
喪斷魚肉葱薤禮拜𦘕佛讀佛書不復出里閈意大君子能悔
[100-10b]
咎前惡者十五年死子驤率不知後一日有過其母罵之曰此種
不良庸有好事耶驤泣問其語母盡以少良時事告之驤號哭數
日不食乃悉散其財踰年驤甚苦貧就里中舉給薪水灑掃之
事讀書日數千言里先生賢之時與饘糗布帛使供養其母後漸
通五經歷代史諸子雜家往往同學人去其師從驤講授又其爲
人寛厚滋茂動靜有繩墨人不敢犯烏重胤爲鄆帥喜聞驤與之
錢數十萬令市書籍驤復以其餘賚諸生其里閭故德少良者亦
常來與驤孳息其貨數年復致萬金驤固不以爲已有繩契管楗
雜付比近用度費耗了不勘詰道益高開成初相國彭城公遣其
客張谷聘之驤不起
     劉义
右一人字义不知其所來在魏與焦濛閭冰田滂善任氣重義大
軀有聲力甞出入市井殺牛擊犬豕羅網鳥雀亦或時因酒殺人
變姓名遁去㑹赦得岀後流入齊魯始讀書能爲歌詩然恃其故
[100-11a]
時所爲輒不能俛仰貴人穿破衣從㝷常人乞丐酒食爲活聞
韓愈善接天下士歩行歸之旣至賦冰柱雪車二詩一旦居盧仝
孟郊之上樊宗師以文自任見义拜之後以爭語不能下諸公因
持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所得耳不與劉君爲壽愈不能
止復歸齊魯又之行固不在聖賢中庸之列然其能靣道人短長
不畏卒禍及得其服義則又彌縫勸諌有骨肉此其過人無限
    冝都内人
武后篡旣乆頗放縱耽内習不敬宗廟四方日有叛逆防豫不暇
時冝都内人以唾壷進思有以諌者后坐帷下𠋣檀机與語問四
方事冝都内人曰大家知古女卑於男耶后曰知内人曰古有女
媧亦不正是天子佐伏羲理九州耳後世孃姥有越出房閤斷天
下事者皆不得其正多是輔昬主不然抱小兒獨大家革天姓改
釧襲服冠冕符瑞日至大臣不敢動眞天子也然今内之弄
臣狎人朝夕進御者乆未屏去妾疑此未當天意后曰何内人曰
[100-11b]
女隂也男陽也陽尊而隂卑雖大家以隂事主天然冝體取剛亢
明烈以消羣陽陽消然後隂得志也今狎弄日至處大家夫宫尊
位其勢隂求陽也陽勝而隂亦微不可乆也大家始今日能屏去
男妾獨立天下則陽之剛亢明烈可有矣如是過萬萬世男子益
削女子益專妾之願在此后雖不能盡用然即日下令誅作明堂

重校正唐文粹卷第一百
            姑蘇後學尤桂
                朱整同校正
            嘉靖甲申嵗太學生姑蘇徐焴文明刻于家墪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