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唐文粹 > 唐文粹 38
[038-1a]
論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稱恥當年而節莫覩故發義以立志從
道以成功激淸一時流譽千古然立志者必義也成功者必道也
資於義而志可明徴於道而功可見志以立節功以成名名之成
昭其道也節之立昭其義也能潔其身後代有凖非夷齊歟能利
其國當時繄頼非四皓歟揆而度之優而柔之循其事而理於是
乎在考其功而論於是乎著蓋周德旣廣則夷齊讓國而歸焉漢
業旣興則四皓受命而出焉天之棄商矣諫武王正臣禮也人之
戴漢矣護太子忠主道也忠之所存者大則正之所行者髙髙而
能行者節所謂立也大而能行者名所謂成也若夫志士仁人將
合而巳進足以成退足以立用足以兼濟否足以獨善不辱其身
則安食其粟不降其志則言采其墨台氏之子不屈也嬴之德
衰則巗穴全生劉之德盛則衣冠就列夏黃公之徒知時也舉其
成事各同乎其成矣究其立事各異乎其立矣深惟終始敢無優
劣統而論之其美也一别而叙之其跡也二棄身以遂志夷齊之
[038-1b]
烈矣愛國以屈身商皓之行矣曰稽古以質乎今四皓見賢於
子房夷齊稱仁於宣父與其稱仁於宣父不猶愈於/見賢於子房哉
    三不欺先後論 吕温
昔宓子賤爲單父也人不忍欺之國僑爲鄭也人不能欺之西門
豹爲鄴也人不敢欺之此皆爲政不同同歸于理作幹事之稱首
貽牧人之經範汪洋古今輝焯圖史窮理而語固有優劣擇善而
行豈無先後請試論之子賤仕衰亂之魯而邑偪强齊仗義爲城
池𠋣仁爲干櫓當鯨吞之大敵鳩狼顧之遺渙離形撿妙用心
術惠訓不倦乃無得而稱視民如傷而不有其愛感而動之隂陽
運於無言誠而明之日月懸於方寸是則不求不欺於人而人不
忍欺矣子産攝𣈆楚之間而靖㳟爾位役智利物飭躬勵俗守之
以信行之以禮告之以慈惠臨之以明察如鏡洞照如衡誠懸是
則求人不欺而人亦不能欺矣西門豹當戰國之際而克修茂績
身爲紀律言有典章剛包其柔威克厥愛權之以法制董之以刑
[038-2a]
罰火烈人望霜清物心是則責人不欺而人固不敢欺矣夫不忍
欺者至誠濳感是曰上德堯舜之吏也不能欺者明智旁達是曰
有政三王之吏也不敢欺者嚴威允濟是曰能刑五伯之吏也誠
不足至於智智不足至於威大小之間朗然可見然而事在折𠂻
理資漸致德冝全舉道貴兼通必也修誠而棄智誠未至而政理
或虧任智而廢威智未周而暴亂將起不兼而行之迭收其效
一之日二之日刑明威立使人畏而不敢欺三之日四之日智達
政成使人敬而不能欺五之日六之日志孚誠格使人感而不忍
欺以寛濟猛同二氣之和平自邇陟遐比三才之具美苟非全德
大器其孰能至於此乎不暇㑹其源流統其宗極而始定優劣
直論先後則堯舜之吏與王霸不同年而語矣
    三名臣論 李翰
或問於翰曰昔諸葛亮擁膝南陽爲梁甫吟自比管仲樂毅州平
元直以爲信然雖涯量罕窺而遺迹可見夫此三名臣者亦有優
[038-2b]
劣乎願聞其翰辭不敢對至于再三固請不得巳應之曰豈易
言乎豈易言乎夫小者不足以論大近者不足以量逺奈何汎議
大賢然執律管者可以候四氣之微測日晷者可以知千里之度
察微觀著由虚考實儻容言象於斯矣如僕所揣則管不迨樂
孔明其伯仲之間耳曰何謂其然也昔管仲相桓公九合諸侯一
匡天下興齊定霸尊周勤王功其懋哉仁亦至矣孔明收荆州散
敗之餘建䇿通吳合從破魏奉先主西入劒門下車而三分天下
翊戴後嗣續修舊勲刑政孚於偏方威德振於中夏雖短祚中否
而王業殆成樂生一爲燕將纔勝齊師挫衂於二城之間狼狽於
兩國之際軍不振旅身卒犇亡子獨推而崇之冠於二賢之首誠
所未諭其有說耶翰應之曰子之所聞者末歟語功則信然語才
則不爾夫才生於代功與運成固有才優而功微運合而才劣先
當格以道德覈於終始審其邪正觀其去就然後事可明也夷吾
當旣亂之時輔有道之主功濟諸夏澤生人信爲美矣然徼功
[038-3a]
事儲務入之情速矣肆奢越禮盈量之意見焉故仲尼雖稱其仁
終小其器止於霸者之佐殆非王臣之良孔明從容三顧後起籌
畫必當締構必成事屯而業亨主闇而國治兵弱而強鄰畏服功
大而本朝不疑斯亦難矣然窺其軍令跡其用法必使中原可復
然後厚賞寛刑玄德常稱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之卒致喪敗
斯所謂濟於事而未全於道得諸巳而未審於人樂一戰舉齊二
城未下徙之以德收之以禮捨權變於攻取之際行王道於軍旅
之間事雖小成業亦大矣向使昭王不死惠王不疑則其功未可
量也夏侯太論之詳矣及其逃燕之責亡而奔趙趙王問以圖
燕之䇿樂生流涕而對曰臣昔日之事燕昭王猶今日之事大王
也千秋萬歲者之言可謂懷禄不屑其榮周身不違於道比諸二
子不亦優哉主恩非臣下之所圖天命豈生人之所制安可以功
業之成敗斷才能之短長耶且夫運有通塞命有脩短蓋天意也
豈人事乎昔韓信將伐魏問得不以周叔爲將乎聞不用乃大喜
[038-3b]
向使魏人用之則漢師不敢濟河矣然則周叔之才亦韓信流亞
也終湮滅而無聞焉古之大才而功不著者亦何可勝道哉翰長
兄御史君體純至之德經逺之才常感憤於周韓之間嘯詠於
管樂之際守之以忠信文之以禮樂藴弼諧之大略以康濟爲巳
任進逢國難謀猷不行退有家艱哀毀過禮官纔元士命止中年
位不登於廟堂名不書於史斯才也斯運也誰見三分九合之
優劣辭燕對趙之去就哉由此觀之斷可知矣問者歎息而退
    三賢論 李華
或曰吾讀古人之書而求古人之未𫉬嗟夫遐叔謂曰無世無賢
人其或世教不至淪於風波雖賢不能自辯況察者未之究乎鄭
衛方奏正聲閒發極和無味至文無彩聽者不達反以爲怪譎之
音太師樂工亦失容而止曼都之姿雜於憔悴被緼絮蒙蕭艾美
醜夷倫自以爲陋此二者旣病不自明又求者亦昬將割其善惡
在遷政化端風俗則賢不肖異貫而後賢者自明而察者不惑也
[038-4a]
余兄事元魯山而友劉蕭二功曹此三賢者可謂之達矣或曰願
聞三子之略遐叔曰元之志行當以道純天下劉之志行當以六
經諧人心蕭之志行當以中古易今世元齊愚智劉慼一物不得
其正蕭呼吸折節而𫉬重禄不易一刻之安元之道劉之深蕭之
志及於夫子之門則達者其流也然各有病元病酒劉病賞物蕭
病貶惡太亟奨善太重元奉親孝居喪哀撫孤仁徇朋友之急莅
職明於賞罰終身貧而樂天知命焉以謂王者作樂崇德殷薦上
帝以配祖考天人之極致也而詞章不稱於是作破陣樂詞是樂
也恊啇周之頌推是而論則見元之道矣劉名儒史官之家兄弟
以學著稱乃述詩書禮樂春秋爲五說條貫源流備古今之變推
是而論則見劉之深矣蕭以史書爲繁尤罪子長不編年陳事而
爲列傳後代因之非典訓也將正其失自春秋三家之後非訓齊
生人不録次序纉修以迄于今志就而殁推是而論則見蕭之志
矣元據師保之席瞻其形容不俟見而見其仁劉被卿佐之服居
[038-4b]
賔友之地言理亂根源人倫隱明叅乎元精而後見其妙蕭若百
鋉之鋼不可屈折當廢興去就之際一生一死之間而後見其大
節視聽過速欲人人如我志與時多背恒見詬於人取其中節之
舉是可以爲人師矣學廣而不精其貫穿甚於精者又文方復雅
啇之至當以律度百代而古之能者徃往不至焉超絶孤厲不可
謂不知者言也茂挺父爲莒丞得罪清河張惟一時佐廉使按成
之茂挺初登科自洛至莒道邀使車發詞哀乞惟一涕下即日捨
之且曰蕭賛府生一賢方資天下風教吾由是得罪亦無憾夫如
是得不謂之孝乎或曰三子者各有所與遊乎遐叔曰若太尉房
公可謂名人矣毎見魯山則終日歎息謂余曰見紫芝眉宇使人
名利之心盡矣若司業蘇公可謂賢人矣毎謂當時名士曰使僕
不幸生於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廣平程休士美端重寡言河
閒邪宇紹宗深明持操宇弟次宗和而不流南陽張茂之季豐守
道而斷趙郡李崿伯髙含大雅之業崿族子丹叔南誠莊而文丹
[038-5a]
族子惟嶽謀道沈邃廉靜梁國喬渾德源昻昻有古風弘農楊拯
士扶敏而安道淸河房垂翼明志而好古河東柳識方明遐曠而
才是皆慕於元者也劉在京下甞寢疾房公時臨扶風聞之通夕
不寐顧謂賔從曰挺卿日不起無復有神道尚書劉公毎有勝
理必詣與談終日忘返退而歎曰聞劉公淸言見皇王之理矣殷
直淸有識尚恨言理少對未與劉面常想見其人河東裴騰士舉
朗邁眞直弟霸士㑹峻淸不雜隴西李廣敬叔堅明而粹范陽盧
虚舟㓜眞質方而淸穎川陳讜言士然淡而不厭吳興沈興宗季
長專靜不渝穎川陳兼不器行古人道渤海高適逹夫落落有竒
節是皆重劉者也工部侍郎韋述修國史推蕭同事禮部侍郎陽
浚掌貢舉問蕭求人海内以爲德選汝南邵軫諱卿詞學標幹天
水趙驊雲卿才美行純陳郡殷寅直清逹於名理河南源衍季融
粹微而周㑹稽孔至惟微述而好古河南陸據德隣恢恢善於事
柳芳仲敷該練故事長樂賈至㓜幾名重當時京兆韋收仲成逺
[038-5b]
慮而深南陽張有略維之履道體仁有略族弟邈季遐温其如玉
中山劉穎士端䟽明簡暢穎川韓拯佐元行備而文樂安孫益盈
孺温良忠厚京兆韋建士經中明外純穎川陳晉正卿深於詩書
天水尹徴之誠明貫百家之言是皆厚於蕭者也尚書顔公重名
節敦故舊與茂挺少相知顔與陸據桞芳最善茂挺與趙驊邵軫
洎華最善天下謂之顔蕭之交殷寅源衍睦於二交之間不幸元
罷魯山終於陸渾劉避地逝于安康蕭歸葬先人殁于汝南無復
求斯人有之無之是必有之而察之未克也三賢不登尊位不享
下壽居易委順賢人之達也不蒙其教生人之病余知三賢也深
故言之不怍云
    漢斬丁公論 皮日休
忠之爲稱也蓋欲委身以事王不以猜悮貳其心不以辯貳其
心不以疑懼貳其心者也上有過諍於公不揚名於私豈猜悮之
足入乎上有忌愈乎進不愈乎退豈辯之足入乎上有間
[038-6a]
乎心不懼乎事豈疑懼之足入乎夫茍禄恡生而仕者上有過言
未息而懼乎誅諌未再而去乎位自以得古人三諫不從之義然
幸其生貪其禄是猜悞而貳其心也上有忌必姦于心機媚于聲
氣不思已之不揔而謂上之受謗不思道有未可而謂辯之足從
不從辯而去是辯貳其心者也上有間必佞彼愛取乎厚也
必諂彼倖求其捨也有愛不可佞倖不可諂即苟而巳矣是疑貳
而去其心者也嗚呼劉項之作也淮隂不以猜悮而去項乎淮南
不以疑懼而去項乎曲逆不以辯而去項乎去彼而就此果謂
忠乎果謂不忠乎是利則存不利則亡者也則丁公臨敵捨敵無
殺誠惻隱之者豈有猜悞辯疑懼者邪有利則存不利則亡者
邪與其不忠則彼三侯者謂淮隂侯淮南/王曲逆侯是也未可免鼎鑊之誅刀鋸
之刑也是髙祖斬之果不爲當噫漢之立未爲無人丁公就刑
未聞有一言而戾者將固之命也悲夫
    𡊮盎以周勃爲功臣論 李德
[038-6b]
𡊮盎對文帝曰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夫社稷臣主在與在主
亡與亡盎見勃自德其功有以激也非至理篤論此言足以惑文
帝聦明傷仁厚之政俾其君有薄宗臣之意竟使周勃大功皆棄
非罪見疑可爲長歎息也當吕氏之世惠帝巳殂少帝非劉氏陳
平用辟强之計權王産禄絳侯不與之同心而制其兵柄必由
此而階亂矣則劉氏安危未可知也然磨而不磷𣵀而不緇未甞
不心存社稷志在劉氏外雖遜順内守忠貞得不謂之社稷臣矣
其後絳侯繫淸室盎雖明其無罪所謂䧟之死地而後生之徒有
救焚之力且非曲突之義楊子稱盎忠不足而談有餘斯言當矣
善哉賈生之喻堂陛之峻髙者難攀卑者易凌文帝感悟養臣
下有節有以見賢人用心致君精識𡊮公者難與並爲仁矣盎
惟有正愼夫人席塞梁王求嗣此二事守正不撓忠於所奉害錯
之罪虐貫於神明安陵之禍知天道之不昧矣
    張辟強論
[038-7a]
楊子美辟強之覺陳平非也以童子膚敏善揣吕氏之情竒之
可也若以反道合權以安社稷不其悖哉授兵産禄幾危劉氏皆
因辟強啓之向使留侯尙在必執戈逐之將爲戮矣觀髙祖遺言
吕氏制其大事可謂謀無遺謀矣以王陵有廷諍之節置以爲相
謂周勃堪託之任令本兵柄況外有齊楚淮南盤石之固内有
朱虚東牟肺腑之親是時産禄皆匹夫耳吕后雖心不在哀將相
何至危懼必當憂傷不食自促其夀豈能爲將相之害哉漢髙曰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此慮屬在吕宗矣何可背之厥後稱
制八年産禄之封植固矣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則劉氏之業必
歸吕宗及吕后之殁劫酈商以紿吕禄計亦窘矣周勃雖入北軍
尚不敢公言誅吕豈不艱哉賴産禄皆徒隸之人非英傑之士儻
才出於世豈受其紿哉嗟乎與其圖之於難豈制之於易由
是而言平勃用辟強之計斯爲謬矣留侯破産以報韓結客以沮
秦招四皓以安太子所爲必仗義居正由此知不尚權譎明矣
[038-7b]
    晁錯論 李觀
觀讀漢史見景帝殺御史大夫晁錯以姑息吳王濞痛其非罪也
故直筆以議按錯穎川人起於諸生事文帝爲太常掌故以英詞
射䇿累擢爲中大夫及景帝即位極言獻替未甞不忠於心乃命
副丞相錯所以推心不顧思永漢室而患諸侯侈大上書請削其
土是用翦其翼而固其本也度錯之志豈有漢哉原吳濞之反
誠有由然間人骨肉而塞小忿自非上達能不生怨怨端旣立臣
節安附欲無爲逆終不可得巳蓋以方冨殖而諸夏乂狂夫
爲計料勝一舉遂摇長舌交構七國借誅錯之名景帝無非常之
見而聽亂臣一乃斬錯不問兾在紓難而七國之兵曾不少減
是以察其來不爲錯明矣且𡊮盎與錯宿不相善況景帝豈不知
二臣之不叶而聽偏議是爲臣報𨻶也宗社何及鄧公吳還乃
歔欷長悲益爲天子之羞爾始髙帝封濞於吳以誡東南之必亂
于時豈有錯削地之議蓋天之曆數有理亂也脫使無梁國以絶
[038-8a]
其道無條侯以耀其武則秦之鹿復駭盎之肉可食初錯介然孤
立指畫髙議大臣疾小臣怖人人束約各欲倳刃其父知其必戮
也而深病之錯曰所以尊君上安宗廟父曰劉氏安晁氏危矣吾
不忍見禍及先禍死矣噫史臣責錯之父不逮趙括母何其鄙也
夫趙括持必敗之勢而母言於趙王不可使將及括失律母以先
見𫉬宥晁錯用至忠之略與必敗之𫝑異也其父雖懼禍至奈其
子所籌國之大事也且使括母言之足稱明婦人也使錯父言之
是沮其子爲忠也孰可擬議或人有復言錯忠則有矣而智不足
愚則不爾夫忠所以補君智所以濟身茍圖濟身則忠有不遂忠
有不遂是臣不臣亦何生爲賊由𡊮盎昧在景帝非智之短時不
與也古云直木先伐愚智何道哉
    李陵論 白居易
論曰忠孝智勇四者爲臣爲子之大寶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
茍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漢將李陵䇿名上將出討匈奴竊謂
[038-8b]
不死於王事非忠生降於戎虜非勇棄前功非智召後禍非孝四
者無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予覽史記漢書皆無明譏竊甚惑之
司馬遷雖以陵𫉬罪而無譏可乎班孟堅亦從而無明譏又可乎
桉禮云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故敗而死者是其所也春秋所以
美狼瞫尺甚反/深視貌者爲能𫉬其死所而陵𫉬所不死得無譏焉觀其
始以歩卒深入虜廷而能以寡擊衆以勞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
焉及乎兵盡力殫摧敗績不能死戰卒就生降噫墜君命挫國
威不可以言忠屈身於夷狄束手爲俘虜不可以言勇䘮戰勲於
前隤家聲於後不可以言智罪逭於躬禍移於母不可以言孝而
引范蠡曹沫爲比又何謬歟且㑹稽之恥蠡非其罪魯國之羞沫
必能報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微軀受制於強虜雖有區區
之意亦奚爲哉夫吳齊者越魯之敵國匈奴者漢之外臣俾大漢
之將爲單于之擒是長冦讎辱國家甚矣況二子雖不死無陵生
降之名二子茍生降無陵及親之禍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竊
[038-9a]
慕之是大失臣子之義也觀陵荅子卿之書意者但患漢之不知
已而不自内省其始終焉何者與其欲刺心自明刎頸見志曷若
效節致命以取信於君與其痛母悼妻君怨國曷若忘身守死
而紓禍於親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聽流言遽加厚誅豈非
德荅曰設使陵不苟其生能繼以死則必賞延於世刑不加親戰
功足以冠當時壯節足以垂後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
矣何流言之能及哉嗚呼予聞之古人云人各有死死或重於㤗
山生或輕於鴻毛若死重於義則視之如泰山也若義重於死則
視之如鴻毛也故非其義君子不輕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
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爲愧不
其然乎不其然乎
    張禹論 李德
夫社稷之計安危之機人君不能獨斷者必咨於所敬之臣然臣
有忠邪時有險易交有淺深義有厚薄范雎山東之匹夫也入虎
[038-9b]
狼之秦履不測之險可謂交踈義薄矣而能尊昭王去穰侯開秦
霸業之基以安國復嗣可謂忠於王矣夫能獨斷者英主也古人
言謀之欲多而斷之在獨蓋爲此矣天有震雷之怒龍有逆鱗之
恨所以人君在於能斷耳然親戚之際恩義之重不斷之於已可
也張敞所謂明詔以恩不聽羣臣以義固爭而後許而令明詔自
親其文非䇿之得也漢文帝誅薄昭斷則明矣於義則未安也周
宣餞申伯有孔碩之詩秦康送文公興如存之感況薄太后尚存
唯一弟薄昭而斷之不疑非所以慰母氏之心也漢成帝車駕至
張禹第辟左右親間禹以天變禹以年老子弱與曲陽有𨻶乃言
新學小生亂道誤人冝無信用帝推信愛禹由此不疑王氏致漢
室之亡成王莽之簒皆因禹而發可謂漢之賊也國之妖也雖蛇
𨷖於鄭鶂退於宋妖不甚於禹矣朱雲欲尚方斬馬劒斷佞臣頭
斯爲當矣後代有𩔖於此者其臣可以范雎爲師表張禹爲鑒戒
[038-10a]

重校正唐文粹卷第三十八
[038-10b]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