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鮚埼亭集 > 鮚埼亭集 50
[050-1a]
鮚埼亭集外編卷五十
            鄞 全祖望 紹衣
 雜文
  祝萬九沙前輩七秩序
節逢獻歲正星野之北還序在履端方斗杓之東指慶
初元而撤荔家傳太乙之占撫令節而傳柑戸作紫姑
之卜乃有天生碩果恰逢杖國耆年神祐靈光適値傳
家初度詢皇覽庚寅之日當攝提娵訾之垣時則河渚
梅開湖陰柳綠普天門舊爭逐神鐙佛火而來一介書
生亦隨明月暗塵以至請諸君之並坐聽賤子之一言
[050-1b]
恭惟九沙萬老先生前輩南滁勛舊名宗東浙耆英世
胄豐沛風雲之種歴四忠三節以傳家英襃棨㦸之門
兼六鎭九邊以建節是以王姬下降貳室宏開帝妹來
歸盈門有爛至若數甘陵之圭臬比跡膺滂推汐社之
宗盟追踪方謝蕺山理學薪火籍之長存竹浦文章枹
鼓因以不替積十六朝之喬木萃五百里之德星夫明
德之後有達人然極盛之餘難繼起先生則拔幟於過
庭之日巳壓時流操觚於就傅之年便驚前哲覩嵇侍
中之狀貌知爲叔夜之兒聽陳司空之議論識是元方
之嗣雕成講義洛陽之箋素俱空選就文鈔鄧林之棗
[050-2a]
棃都盡於是挾天人之三對信筆 彤廷揮時務之萬
言含毫 紫禁翰墨映螭頭之日早朝罷後承蕉露以
硏磨奚囊載雉尾之雲退食歸來蘭膏而排纂詩成
珠玉新聲播在六宮袖惹氤氲香氣攜來五夜光芒萬
丈凌轢一時文苑揭爲斗樞藝林驚以天半乃復掄才
冀北俱登天駟之羣校士黔南大啓夜郞之陋羨珊瑚
之結網綘帳增輝喜桃李之登門緇幃生色豈期素乏
宦情遽興歸思念故園之松菊厲晩節以相需急舊國
之蓴鱸訂佳期以未艾北高峰下別業三椽南屛山前
遺書百卷窮年皁帽訂豕虎之訛淆十載藜牀攷蟲魚
[050-2b]
之細碎杜元凱集春秋之解夢魂自膏肓墨守而成衞
櫟齋成戴記之書精力從繭絲牛毛以出野鈔國史羅
網於枯函墜𥳑之中秦篆漢文摩挲於斷碣殘碑之下
芒寒色正笑石渠天祿之非精日曜霜淸嫌菉竹絳雲
之未博凡此葢巨公元夫所希有寧祗薦紳學士所未
能更有一端尢爲獨感以蕪文之陋劣久慙荒落於三
冬況末學之伊吾長媿空疏於七錄則是此閒傖父了
不異人何意閒世明公竟爲側目殷勤訪戴倒庋傾筐
推袁班荆贈紵開稚川之文籍盤三壩以借縹緗
啓曹氏之書倉醉一瓻而檢部帙道旁苦李得荷陶成
[050-3a]
爨下焦桐還加拂拭是則古人知巳之恩所以盟之肝
膈而志士神交之感以等諸生成者也兹當春日之
登龍幸際稀齡之稱兕爲蒼生而屬望甫申嶽降尚期

北闕之徵車戀末契而從遊黃綺籌添願長作西谿之
逸老三杯藍尾聊當泛粥之卮一唱陽春好作看鐙之

  李甘谷五十序
甘谷去年秋以脾泄病甚醫師視之皆曰不治卽親友
望問見其狀者亦皆曰不治予謂老友陳丈南臯曰甘
[050-3b]
谷無死法南臯蹙額應曰固幸其然也但病甚劇奈何
予曰砌里李氏在吾鄕葢文獻之職志也自櫟軒棟塘
以來十餘世矣賓父子年封若戒菴昭武世其學弗替
而杲堂先生集其成其中若侍御之淸望黔撫之懋勛
儀部農部之死事李氏之名德固不僅以文章而杲堂
以晞髪吾汶之風節出而紹之又能以文章發明先世
之忠孝斯其立言所以獨尊況是時也李氏之難亟矣
杲堂以一身支柱其閒使九宗七族得保於飄搖簸蕩
之中其功尢巨是又積慶在風節文章之外者也杲堂
傳之東門東門傳之甘谷一綫之寄舊德是憑當有所
[050-4a]
以昌大之者而謂如嗇夫之喪之有是理乎張安世懸
記丙吉之有瘳古人不我欺也且甘谷之生也其先太
孺人夢有菊花盈谷菊恬而壽所謂傅延年者也寒香
晩節正未有艾故曰甘谷無死法於是南臯浮白起舞
曰善巳而甘谷之病綿延九死浹歲而果愈今年秋坐
蝸廬祓除松梧閣開雲嶺招予與同社諸公尋去年句
餘土音之盟踰月其五十生辰也南臯令畫師爲寫菊
英圖甘谷曰吾今將悟無生之妙以袪浮生之累神遊
於無何有之鄕屛當一切惟是膏肓之痼不能盡療者
此枯吟之積習也其爲我論定之予曰夫槀木死
[050-4b]
窺夫義山法海之界洞徹元微此寒山石門二氏之詩
境也鳶魚之飛躍沂雩之風咏曠然天放此擊壤江門
儒者之詩境也兩者俱非僅詩人之詩而其中有別儒
者雖一物不足以嬰其心而無一息不求盡其心之所
當爲正非二氏之遺棄世事者比甘谷行年五十矣杲
堂之薪傳所萃侍御黔撫以來之門戸所膺櫟軒楝塘
以來之弓裘所託天之所以不死甘谷者謂其所當爲
者重且艱也非謂冥心忘機僅博一悟於茶鐺藥竈之
閒以盡八义三變之能而巳歐王爭秋菊落英之說解
之者曰落始也甘谷之所以丕承舊德者方自此始前
[050-5a]
此之詩雖工未足以盡其境也請卽以此爲甘谷壽予
與甘谷爲十世通家兄弟先贈公遭易代之厄嘗向杲
堂先生假館而居非尋常交好比也疇昔少年追隨長
者均有碧梧翠竹之聲今俱老大矣力追先正以永終
譽願與同社諸公鏃厲之
  錢芍庭七十序
老友芍庭錢先生以今年杪春爲七十慶辰諸子頓首
乞言於予古無祝年之禮有之自末世其言大率浮誕
不可道故予於應酬文字十九束閣而祝年其尢也至
於芍庭則不禁有焉五百年來甬上系家莫如楊張屠
[050-5b]
陸四姓而錢氏以名德起而齊之導源於紀善大於方
伯又數世而爲臨江使君之節淸溪觀察之講學寧
國使君之大孝於是明社且屋則有若太保忠介公曁
其弟檢討樞部監紀其子尚寶之破家殉國而錢氏亦
以此覆巢毀室至於東西逃竄不可復支然且寒
村讓水諸老之固窮支守柴桑之節各以變徵之音鳴
於汐社而又有東廬徵君以雄才出而重支門戸而錢
氏之破碎於滄桑者始得復疇曩之盛芍庭則淸溪先
生之冢孫東廬先生之子予於諸老皆不及侍僅得交
芍庭兄弟雅不媿王謝後人之目二十年前芍庭五十
[050-6a]
其仲弟春圃尚無恙同人集於正氣堂下共爲詩以壽
之時予年少齒於席末曾未幾時而春圃死其少弟盲
隱以廢疾不能出諸錢之衰日甚芍庭隻輪孤另行吟
於荒江寂寞之濱欲以三旬九食之餘支東廬先生當
日之舊良亦苦矣然芍庭不以老而衰不以蕉萃而喪
氣及予采詩之役甬上文獻星散芍庭爲予佽助陸走
重山水浮絶壑其所得最多歲時佳日烹雞醞酒必與
同人唱酬爲樂而以予之表章其先世之大節也尢傾
倒不能自巳嗚呼以近日衣冠之式微求如芍庭者豈
不爲故家之睂目哉諸子試以吾文爲尊人誦之幷以
[050-6b]
聞之盲隱以爲何如
  董鈍軒六十序
董氏於余家在前代並稱朱輪華轂之望其中師友之
淵源科名之譜系姻眷之締連不可以指屈也年來甬
上喬木消沈新秦子弟日以狓猖而甲第之凌夷至於
莫來莫往亦不獨董氏爲然予罷官歸諸董耆舊如晨
星其昕夕過從者祗鈍軒兄弟三四人鈍軒之少子秉
純年甫踰冠頗有志於稽古來問學今年七夕鈍軒之
六十也秉純先期郵書至杭乞予言以奉觴余念鈍軒
壯時隨其先公永昌使君北走燕岱東至萊海南抵滇
[050-7a]
雲西遊華嶽其時董氏方當鼎盛鈍軒負奇氣斬斬所
與往還大半騎馬試劍之豪胸中不肯以閉目合眼之
書生自待年運而往永昌官海風波家門摧蕩鈍軒亦
復蹭蹬不遇返智於拙抑才於恬置身於槁項黃馘之
中所有詩歌聊以自遣何其困也世無蘓子瞻誰識陳
季常世無呂伯恭葉水心誰知陳同甫王道夫鈍軒雖
欲不杜門息憧亦何可得況復一二交遊相顧俱無善
狀卽數年以來過從老友南臯以窮死芍庭三旬九食
甘谷巽亭長年病憊予亦頻歲奔走江淮之上詩酒風
流渺然契闊秉純卽欲乘初度之良辰爲高堂謀燕喜
[050-7b]
吾恐其擊破唾壺反增感也雖然窮達命也枯菀時
也而吾曹之所以自立者非命之所能縛鈍軒其借此
暮景之消廖益勵其進修之堅忍是則吾枌社契家諸
兄弟所可籍手以無慙先人之舊德者秉純方有志於
學古其不以吾言爲迂則啜菽飲水莫非白華之潔也

  董遜齋毋李太君七十序
說者謂古無祝年之文其列之爲序也自元之虞楊諸
公始也猶未以加之婦人其援例而起也自明初諸公
始也榕邨李文貞曰魯侯燕喜援壽毋以及令妻則古
[050-8a]
人未嘗不及此然耶否耶恐未足以爲近日之文例也
惟是人子之情其於陔堂南北有不能嘿而巳者但求
其無愧詞焉斯巳矣今年九月董毋李太君七秩太君
蓼存先生之繼室也董氏爲吾甬勾甲族四百年來施
行馬者連門蓼存先生言有坊表而行有壇宇巋然爲
董氏宗老斯固通國所共知方中年時嗣未廣思得
淑女以助薳氏之簉而太君來歸其於四行七誡十二
訓從容中之巳而攝行中饋之事累世素封門戸旣大
蓼存先生又勤施不怠其綜理庶務以爲内助百口之
所仰成九宗三䣊之所待命千倉萬箱之所司錄漏四
[050-8b]
下而未寢雞三號而遽興非僅僅酒醪魚菽之是議巳
也而太君井井有條不大聲色咸歸節度至於珠璣之
飾紈綺之製非不充牣箧笥而蕭然守林下之風未嘗
以嬰情紙簾竹閣足跡未嘗踐廳屛而僕從無不歌其
淑德蓼存先生下世所生子三俱巳頭角嶄然各有成
立太君泫然流涕曰所望於若輩者寧止是守爾父之
田園巳也出則克自𣗳立以追踪先世之勛閥入則毋
忘爾父樂善好施之懿德以替其弓裘斯則若輩之所
以慰我矣及諸孫漸長亦是以此語三致意焉故其子
若孫皆循循守禮不墜其家聲宐乎彤管之譽聞於閭
[050-9a]
史而旣壽且康以享福履膺遐算也今太君鶴髪且種
種矣拜前拜後者其翠竹耶碧梧耶芳蘭之苗耶晨羞
夕膳其白華之潔耶董氏之宗親陪彩衣而舞捧兕觴
而前者其松之欣耶柏之悅耶諒哉其足以 然而稱
慶者也太君第三子乞言於予予生平不敢妄爲祝年
之文以蹈震川橫目二足之誚但以太君之生平實有
不愧於中壘蔚宗之所稱者約畧詮次之以爲序
  祭蒼水張公文
嗚呼十九年之旄節此日全歸三百載之瓣香一朝大
去漢皇原季布
[050-9b]
聖朝之大度如天柴市殪文山異世之孤忠若一爲問
南屛深處孤魂巳爲忠武忠肅之隣試看朱鳥飛來野
祭半在重三重九之日惟兹枌社雖甲乙之侶無存瞻
彼蠣灘顧蘿蔦之遺未替適逢忌日薄薦生芻溯遺事
於七十八歲之遥若存若殁夸豐功於三十一城之捷
可涕可歌固知此志之長存更幸
熙朝之不諱重歌薤露以當平陵
  錢忠介公大像繪成重題栗主入祠祭文代錢濬/恭作
嗚呼百年桑海巳埋骯髒之腸再世影堂重肅淸高之
像痛當時之忠憤貶秩僅用白鷴攷身後之襃崇依例
[050-10a]
應加赤芾忠介遺命用五品飾巳遵之以殮矣然監國/追贈太保吏部尚書之命則在其後是不應
以遺命而格之也故予/主仍用一品服飾之議倘漢官儀而可問稱唐宰相其
何疑乃準諸通家後輩之公言非敢違烈考臨終之末
命前者炎威肆虐栗主遘災夷伯震驚自慙負慝新宮
慟哭又巳歴年雖生有所自去有所爲神明無所不周
而魂則巳升魄則巳降憑依究將安託嗟兹孤子亦巳
七齡爲念衰門兼承諸父敬求佳植旣卜吉之可庸改
用新題庶栖神之有地嗚呼四忠一節偕騎箕尾以翶
翔上穆南昭望駕雲車而蠁又況捧指南之集編次
甫成招蹈海之魂碑銘初備時予勸公子爲昔檢/討諸公行大招之禮血三
[050-10b]
年而巳碧恨終古以何窮敢曰維馨庶幾不吐
  合祭錢張二公文錢公以六月五日卒/張公以六月九日生
嗚呼琅𤦺江上溯往事以魂消雍睦堂中問遺年而腸
斷豈意上相歸魂之日正値元樞降嶽之辰前輝後光
同符合撰悲風來黃蘖百年尚有孤兒夜雨落南屛一
綫更歸何處古稱忌日不著生朝屬在故人何妨合席
敬陳二簋以迓雙車
  合祭錢張二公於砌街李氏文
嗚呼義公魯公爲梓里忠貞之重此堂此祭原砌街文
獻之遺黯淡南雲魂魄化爲朱鳥蕭寥北郭精英猶在
[050-11a]
蒼宮唯甲乙之子弟尚存卽蒿薤之哀思弗替敬陳明
水酹兹忌辰謹以李氏宗海先生杲堂先生配席尚享
  祭楊元徽明府文
嗚呼哲人萎而浩歎雄圖蹴而悲鳴望西靡於咸陽之
樹瞻東隕於太華之精是固通國爲之心惻千人爲之
神驚而況乎誼實關於門舊譜幸託夫友朋伊明府之
令德實盛世之芳型語閥閱則原跨西海問門第則宿
著東京乃以毓雀銜環之德世召升鱣集舍之禎弱歲
而𤣥亭奪纛髫年而崑體齊稱德祖之機鋩閃鑠盈川
之頭角崢嶸而且凜四知於暮夜戒三惑於生平允不
[050-11b]
愧而不怍抑有物而有恒早列賓興之席遂登
天子之庭惟神明之則哲獨相賞於羣英謂往哉其汝
諧特𥳑爾以專城翳甬東之彈丸爲濱海之戸扃旣商
舶之雜處坊奸宄之易乘況積年之凋敝又荒饉之薦
更民力困而未蘇人心震以不寧譬鴻翼之見折擬魚
尾之將頳迨明府之下車沛雨露於風霆以爲張弛之
有道在於溫肅之並行不有懲也何以勸不有摧也何
以興彼小民之椎魯驟心悸而目瞠及積久以共喩羣
沐浴於和平故孰殺之謗止而誰嗣之頌興出東城之
百里本斥鹵之縱衡困潮汐之出入且有田而莫耕爰
[050-12a]
陳書於開府啓帑藏焉計程相流泉以置閘觀夕陽而
建磴羨泥塗之可化慶膏腴之漸登至若葺千尋之雉
堞壯百堵之藩屛觀子來之畢集何鼛鼓之克勝凡此
皆興作之要務而卽爲賑恤之大經夫惟仁則有勇誠
則生明是以胥吏絶舞文之隙苞苴杜由竇之萌竿牘
爲之不作城社爲之肅淸幷無暇援琴而弄鶴祗有事
戴月與披星因之三異聞於制府上攷達於中丞軺車
錫之章服
御屛志其姓名在我輩固皇皇乎借寇之慕而使君亦
戀戀於用趙之情方且徼福星之長在願弗令
[050-12b]
璽書之見徵胡三尸之爲虐羌兩豎之頓嬰偕諸生以
問疾望公所而怦怦忽臯某之大呼巳升復於東榮招
芳魂兮不來徒躑躅而屛營問遺言於侍者述餘憾之
未瞑感
天恩之高厚徒結草於三生遠盼山南之喬兮腸斷近
撫堂北之蘐兮淚零鄭公之渠莫竟張令之郛誰成迨
彌畱而大漸向哲嗣以丁寧戒持身之維正母隕墜夫
家聲是亦可以想見夫表忠裏孝之敦摯而追信夫臨
深履薄之戰兢論彭殤之一致縱達觀於蓬瀛齊死歸
與生寄寧粘滯於骸形又況其來也斯民之父母其去
[050-13a]
也大造之精靈所可朽者骨肉所不泯者汗靑而獨是
望棠陰之如昨埋玉樹以何能不能不怪夫天道之無
知而悵彼神聽之難憑
  剡源二哀有序
予嘗窮六詔諸山水之勝各爲詞以侈之然皆宋元以
前語爲多載思因國之季陸觀察周明募兵寨在楡林
周貞靖囊雲草瓢在小盤谷是二蹟者皆足爲剡源稱
重而又皆鄞産也乃補述之以爲他日圖經之據
楡林風景兮淸且嘉山人住其中兮餐流霞在昔宋元
厄㑹兮遭陽九公棠置砦兮勞防守三百年來兮龍蛇
[050-13b]
爭不驚草寇兮驚義兵彈丸兮海角隻手支天兮力薄
乃有夸父兮奮戈不遠鄧林兮逐逐我祖兮我父五世
相韓兮登系譜購力士兮無椎訪滄海君兮無所碧血
兮浸耿耿兮此心此心兮不移肯與崦嵫兮俱沈觀/察
初立寨時本爲馮王二督師犄角兩/公軍敗觀察尚思支吾久之軍潰我過遺寨兮弔故
蹟嗟土花兮如墨呼空谷兮蕭寥聆荒谿兮於邑誰謂
洞天兮不幸屠雲割瀑兮遭薄命彼忠孝兮所過存縱
歴刼兮非病吁嗟乎芳魂兮其可招猶凛然兮山之臯
草瓢大於斗吾髪之所儲披緇不傳衣此意將何居試
曕雪竇兮密邇有故相兮登堂謂林閣學/增志也生徒兮雲集
[050-14a]
我獨掉頭兮別有行藏不爲異姓之臣兮肯爲異姓之
子笑彼逃禪者流兮久假不歸而忘所止白雲兮一鋤
蒼松兮一笠愛泉流兮齒齒跣足而前兮寧病渉長齋
兀兀兮不關佛祖之法輪時或返我邨居兮不妨一過
夫細君步懸崕兮有奇木拾野燒兮得餘材斵爲養和
兮擁爲鑪山靈亦憐我之寡諧也吁嗟乎榧灣榧樹猶
如故邈高風兮其誰遡
  哀石將軍廟古樹辭有序
城西六里有石將軍守信廟其雙樟樹相傳以爲建炎
時高橋之戰將軍帥神兵出樹葉俱變爲蜂以助陣者
[050-14b]
也其說雖似誕然如六朝侯景之難杜稜夢大雷雷池
君周何二神乘朱航以甲仗下稱討景則亦容或有之
國初一樹先萎周先生鄮山爲記末引諺語猶以再生
望之雍正丙午大風幷隕其一社木消沈爲可悵也乃
摛詞以附鄮山之餘
入故國而下車兮愛喬木之蒼蒼況神爽之所依兮歴
千載其有耿光溯將軍之佐命兮吳越尚阻於南荒曁
浙東西之聲敎來同兮將軍巳騎箕而上翔求立廟之
故而無徵兮意者如水之行地而無疆旣不鄙夷我下
邑兮敢忘薦誠於椒漿乃兹廟樹之插天兮與古社木
[050-15a]
以爭芳我聞建炎之蒙塵兮泊蠣灘以旁皇彼女眞之
猛勇兮幾所向其莫當渡揚子以東下兮不血刄而踰
錢唐惟第九洞天之在海隅兮久未罹兵革之殃凜先
聲其豕突兮欲追風於六龍之飛航將軍之靈赫斯怒
兮橫長刀而慷彼葵心之未死兮矧枌蔭之難忘乃
戒嚴於二樹兮曰爾固以良木稱豫章其爲我洩此憤
兮率蜂蠆以啓行迨高橋之接刄兮彷彿神將之堂堂
樹靑銅之柯以爲斧兮驅鐵幹以爲析飛霜葉以効靈
兮敵兵爲卻走而踉蹌嗚呼以風雲之神物兮而震驚
於桑海之天狼君臣之際㑹亦遠兮遺庇尚令人嘅想
[050-15b]
於甘棠我嘗痛哭於當時之諸將兮三十六䇿之莫知
所從望塵而遠遯兮不有其國有其躬彼張俊之請海
舟兮早定計於伏戎幸相如之仗䇿兮殆卽將軍之神
誘其衷卒之欲再舉而膽落兮致城郭之一空雖報慈
之古佛兮亦避地於別宮想將軍爲彈指而出血兮二
樹亦闇然其有戚容然館頭之得以遠颺兮尚籍此一
戰之功向令諸將之肯前兮神力將倍致其奮庸三江
七堰之難諳兮何患不啜泣於途窮彼大酋將何恃兮
有如鳥之在籠車廏之寨可殱兮築京觀以崇封豈不
爲藝祖吐氣兮更奚勞黃天蕩之交鋒嗚呼神勇則巳
[050-16a]
鼓兮奈人力之弗同嗟兹二樹之競爽兮謂當天長地
久以帲幪當一个之初弱兮或望南枝之再葱胡慗遺
之卒難兮又喪之以暴靀豈如莫邪之招干將兮終有
合於雌雄殆天年之必有所盡兮不辨夫猿鶴與沙蟲
不然胡不震張俊之廟兮我將訟風伯於天公
  五嶽遊人哀詞同陳南臯李甘谷
嗚呼四窗於邑五嶽沈昏誰裂淸磬誰霣大椿鸛浦潮
汐有淚同吞南臯陳/汝登老成幾盡學統將淪棃洲愼獨用
微求仁誰更灌灌揭之斯人謝山全/祖望二老悽愴半翁酸
辛何況我輩能無斷魂爲位而哭天喪斯文甘谷李/世法
[050-16b]
昔世父莫逆寒村兩家子弟並茁蘭蓀追隨講會連袂
接茵相期和鳴以光師門豈料所造成否各分一遡長
抵天津一困中流失船邅屯瞠乎其後莫逮絶塵
廿年以來泥水沈湮固窮雖樂十口紛綸胡奴之粟耳
不欲聞三旬九食誰爲過存素心吾友古誼惟殷出之
沍凍賚以陽春毎來訊使強飯是詢睠念老伴晨星難
捫相期晩節白頭如新庶幾夙夜葆兹天眞嗟哉世父
宿草巳陳再世玉樹猶臥荒雲麥舟之致歲必諄諄聽
之邈邈嗟彼僇民而今巳矣我益隻輪涸轍之魚長槀
其鱗陳南/臯予年十五隨侍先君杖履之來於西湖濱曰
[050-17a]
予今日特訪阿羣愛此孺子拔俗嶙峋句餘淸氣萃於
宿根從此忘年以執友親征夫奔走京洛逡巡魚雁往
還相接以神朂予匡時道在反身二曲之敎亟宐持循
緇素之戒尢書諸紳予罷官歸扁舟角巾叩所新得挑
鐙細論商榷行藏定山是嗔實獲我心願言卜隣謂能
如此道高而尊積年荼苦慰唁良勤予賦絕糧以擬戲
賓流傳函丈四顧而呻曰此誰恥急輸十囷雖學微生
不厭其頻精英宛在咳唾如聞河海之迹窮流難因豈
予之私天下所云全謝/山砌里世好自祖及孫惟四詩伯
才力適均擬之蕙芷同心共薰松梧閣下握手欣欣有
[050-17b]
花連枝有酒合樽八义巳就永夕相醺不肖兄弟亦荷
陶甄時聆緒論偸染墨痕白華失怙獨雁離倫塊然小
子屈而不伸況復多難瘈狗狺狺況復沈疾三彭齗齗
應憐孤另何以自振仗庇夫子有來溫溫挾我以纊飮
我以醇味所及槀木回曛序我先集憂我後昆中心
藏之莫報厥恩粟蘭在架手澤未泯胡忽告逝赴者在
閽病魔驚起涕洟浹脣泉臺長夜舊雨重敦偕我父輩
再咏寒筠爲言孤子日墜雺氛李甘/谷嗚呼所可惜者驟
丁不辰雖開八秩未届庚寅嚴風颯颯冷露沄沄南/臯
不慊者南嶽逡巡方遲屐齒不接淸芬靈其過之洞庭
[050-18a]
之漘謝/山南臯有狀旣淸且馴雙韭有志中穿勒珉我亦
和涙輓兹孤墳甘/谷
  蕺山講堂策問
問學者所以求廣其未知未能也山長空疏荒落慙不
足以爲諸生師方望敎學相長或得補炳燭之光焉再
發問而莫對也不知則其不對也固宐然何以課後亦
不問也方且譁然咎山長敖以所不知則非求益也今
山長更端以敬問於諸生諸生去念先生之世如此
其近也其肄業之地卽念臺先生之舊塾也是亦易知
也巳念臺之學本於許敬菴敬菴出於甘泉甘泉出於
[050-18b]
白沙白沙出於康齋其門戸葢與陽明殊世之混而一
之者非也然康齋之門以白沙爲別派念臺最服膺康
齋而白沙則有貶詞甘泉則無稱焉何歟是其五世之
澤異同純駁諸生能言之歟念臺之高弟卽其居近蕺
山者左顧則解吟軒有朱綿之右顧則石家池有陳敬
伯其生平顚末亦有能言之者歟是豈亦荒遠而無稽
者乎夫循循誘人山長之事也敎玉人玉非學者所
宐言也試言之
  端溪講堂策問一
掌敎敬問諸生葢聞講堂之立學統最重古禮所謂必
[050-19a]
釋奠於先師否則必有合葢先師者其一之宿德嘗
有功於道者也有合則以其國無足當此統者而近而
合之隣封之祀也粤中先師如唐之趙如宋之梁與陳
蓽路藍縷以啓山林尚未登大儒之壇也白沙陳文恭
公者出超然自得其學雖出於吳康齋而別爲一家粤
中學統殆莫之或先也白沙授之甘泉其門戸益盛受
業著錄四千餘人當時稱爲廣宗同時與陽明分講席
當時稱爲浙宗終明之世學統未有盛於二宗者而河
汾一輩之學幾至遏而不行然浙宗與廣宗亦極有異
同互相可否以廣人而爲浙學者薜中離楊復所其魁
[050-19b]
也浙宗至是始並行於廣中掌敎浙人也諸生廣人也
溝澮本通宗支可合其家數倘得而詳之歟白沙之學
非可輕議而甘泉則後人不能無疑之者謂其到處建
立書院門庭雜沓實啓隆萬以後講學之弊若鈐山堂
文集一序似不可謂非晩節之玷因謂白沙弟子特以
位望先甘泉而能得白沙之傳者當推林緝熙或曰當
推張東所李子長謝天錫諸生能述其人之淵源乎甘
泉弟子在粤中者龐弼唐其巨子也實能和會浙宗使
二家異同之旨疏通證明而無所礙今累經兵火之後
林氏張氏李氏謝氏龐氏遺書尚有存否其與龐氏同
[050-20a]
時講道於嶺嶠者葉石洞唐曙臺之徒而曙臺亦頗攻
浙學其與龐氏孰是而孰非歟諸生其亦嘗講明之歟
卽薛楊二家爲浙學亦孰醇歟乃若泰泉黃文裕公於
白沙爲後出於甘泉則同時顧幷浙宗廣宗而皆不以
爲然是又粤中別一學統也泰泉之窮經博物明儒中
葉未有出其上者其論學不合於湛王亦各有所見諸
生能言其略歟然而泰泉之高弟盧冠巖則頻問難於
甘泉而以不得侍陽明爲恨是又何歟冠巖之所著曰
獻子偶存其中大有見到之言今之廣東志乘泯然不
爲立傳是何文獻之闕失歟瓊山大學衍義補其言粹
[050-20b]
矣然而妬定山排三原修實錄則毀白沙何其行之舛
也渭厓以大禮蒙謗而論學之言有可采同時醇儒如
莊渠亦頗稱其人其故安在乎至於東莞陳淸瀾則俗
儒也巧狥政府之意而攻陽明幷隱譏白沙以自附於
河汾之統葢有窺見其底裏斥爲小人者然而當時
則涇陽序之近日則亭林稱之稼書諸公尢尊之則又
何歟唯端溪講舍向未有先師祠宇可謂禮典之大失
今掌敎且言之有司特舉其禮將與諸生薦溪毛以行
釋奠之文而其源流不可以不曉然也諸生試一一縷
陳掌敎且束帶而聽焉
[050-21a]
  端溪講堂䇿問二
掌敎敬問諸生夫輿地之學讀史者所最重也諸生粤
人其於粤中之文獻諒所畱心請以五嶠言之湖南得
其一廣東得其一廣西得其三然其第三嶠之都龐漢
志以爲九眞故九眞郡有都龐縣宐無可疑鄧氏南康
記本之而水經則以爲桂陽之南平裴氏則以爲在揭
陽若揭陽之說爲信則廣東多其一矣而厚齋王氏又
謂都龐宐在湖南諸生能折衷之否洭水出於都龐之
嶠粤之大川也其實卽湟水亦卽滙水乃滙以洭之字
形而譌湟以洭之字音而譌而且滙之累變爲漼爲㳝
[050-21b]
爲洭湟之累變爲涅爲橫不可究詰鄒誕顔師古丁度
皆爲之溷諸生其悉數所自岀否況湟水又別名桂水
又名鍾水其隨所在而異稱則又何歟泰泉謂尉佗嘗
改南海爲南武而引南武侯織以證之夫織乃騶王無
諸之族也非尉佗之臣也其以南武名國或南海境中
舊有地名南武者爲織所據耳若謂卽尉佗所改織安
肯取以名其國乎其說無據泰泉博雅君子也獨於是
說則予未之敢信諸生以爲然否尉佗旣據南海爲王
矣漢人尋又封南武侯爲王文頴曰葢遥奪佗之一郡
以虛封之而織實未得王其地也夫百粤君長在域外
[050-22a]
無可虛封之理況南海王在文帝時嘗入貢於朝矣其
後謀反淮南厲王滅之遷其軍於上淦遷其民於廬江
未幾廬江之遷者復反厲王復滅之則確然非虛封矣
旣非虛封則豈別有一南海郡者乎其與尉佗分疆而
王史漢皆失之今雖不能得其詳然約略之當在何地
粤人從無能言之者以故二千餘年但知粤之開疆者
爲尉佗而不知尚有騶織何也諸生其曾參稽而攷核
之歟抑又聞都龐嶠水一爲洭水而入海矣其一又自
湘水而入江夫五嶠大川不通南瀆說者以爲地絡之
所限也而亦竟有㑹七澤以來歸者然則於岷峨未嘗
[050-22b]
非通津也諸生少長之地亦能言其源流否其尚各據
所知以對無負掌敎踞觚之勞也
  端溪講堂條約
   一正趨向
書院與學校相爲表裏學校盛則書院與之俱盛書院
衰則學校與之俱衰宋明以來歴可徵也今
聖天子宏作人之化憲府大臣實宣布之葺講堂萃圖
籍以成文明之盛粤中遠在嶠南不遠五千里延掌敎
以莅之所望於諸生者甚重固不僅區區章句之學博
一科舉而巳也況此閒前哲張文獻崔淸敏以來魁儒
[050-23a]
時出白沙才伯南川甘泉弼唐中離曙臺諸先生學統
迢遥弓裘不替而邱文莊梁文康海忠介陳文忠並以
勛業風節起而翊之雖諸生未必據足語此然豈無中
人以上之資尋墜緒之茫茫苦質疑之無自者乎掌敎
願進而語之
   一勵課程
院中藏書不下萬卷雖無祕冊而實皆諸生布帛菽粟
之需苟通是是亦足矣掌敎固不敢薄待諸生然諒近
來士習沈溺於帖括之學未必畱心及此也夫學問豈
在帖括然卽以帖括言亦非讀書不工諸生卽未能遽
[050-23b]
讀十三經注疏通志堂九經解然於五經四書大全其
曾熟復乎卽未能遽窺廿三史然於資治通鑑綱目文
獻通攷其曾詳觀乎卽未能徧覽諸儒之語錄講義然
於性理大全其曾硏究乎自今以始願諸生分曹定課
日有章程其有疑義拈籖以問毎人各置一攷課冊塡
寫所業於其中掌敎五日一升堂或墨或覆講其必能
啓發神智薈萃古今從此更上一層讀盡諸書不僅以
帖括之士終而亦必不爲尋常庸劣之帖括也掌敎其
待大叩小叩之至而應之
   一習詞章
[050-24a]
功令以帖括取士諸生之汲汲於此亦其勢也然功令
未嘗專任帖括二場之表以觀其駢體論以觀其散體
判以觀其律令之學三場之䇿以觀其時務進而爲翰
林則有館課之詩賦以觀其韻語苟能是是亦足矣諸
生倘能如掌敎之言通明經史性理其於表論判策巳
非所難然而行文之體或尚未嫻仍不出帖括家數以
應之亦非矣則八家文集及朱子文集不可不讀也亦
須時時習之掌敎當爲別裁其體之不合者詞氣之駁
雜者媕羣雅而歸於大醇是所厚望於諸生者也詩賦
則粤中自有嫡傳張文獻公以來世有其人近而南園
[050-24b]
五先生廣州之三家皆驚代才也向例院中二課止及
帖括今掌敎添古學一試各具䇿問詩賦表論諸題諸
生能者各報名赴課不必求備亦不強人以所不能也
掌敎當自捐筆資以爲奬勸之助
   一戒習氣
士子束身敦行未有不守禮敎而能至成立者泰山安
定二先生所以能啓兩宋文明之盛由於立敎之有法
也向聞院中課試陋習極多試藝則不在公堂列坐各
歸其舍是卽鈔襲等弊所由生而且卜晝不巳繼以卜
夜甚至更漏過午夜相成風以致督學使者試日有
[050-25a]
所降黜大爲掌敎之辱甚至遷延至次日始繳卷豈非
荒唐驕慢之一大徵乎掌敎向主浙之蕺山嘗力禁之
不許給燭今念諸生因循巳久姑稍寛之毎試自未牌
卽升堂親自監收許諸生以上更爲度旣上更掌敎卽
退其過此而交卷者不閱三次犯規卽移咨斥出講堂
先三令而五申之諸生勿怨也其諸生告假銷假自有
冊籍至於毎日不無出入在掌敎亦無不情之阻遏但
皆須稟知無得率情任意是卽禮敎之一端也至於掌
敎之來乃憲府所資給諸生以師弟之誼或少致時物
非不知其雅意然而人心不古物議易生絳帳靑氊不
[050-25b]
可以受藏垢納汚之語爲此亟行諭止萬勿過於多情
諸生但能然自拔於流俗之中不爲俗人而爲端人
不爲俗學而爲正學他日院中著錄足爲掌敎之光掌
敎卽拜諸生之賜矣更不須其他也至於諸生聚處樂
羣友朋鏃厲最是樂事友其賢者矜其不能者當戒澆
漓消嫉妬相接以虛衷相勉以古道相期以遠大之業
是非但掌敎之厚望於諸生亦卽憲府牧伯諸公之所
有同情者其或造言生事分門結黨飮酒狎邪試藝則
代倩傳遞種種疵謬以致斥逐譴責在諸生諒必無此
但掌敎不得不戒之於豫也
[050-26a]

鮚埼亭集外編卷五十終
[050-26b]
[050-26b]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