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後村集 > 後村先生大全集 130
[130-1a]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三十
 書
   與㳺丞相
某㳟惟端嘉以来上之圖任非一日相之登庸非一
人然皆不出長安城致身髙位者惟某官不然始在
廷以不合去後得政又以不合去其視荣利如㖒唾
然天子固已尊敬而注𠋣之矣名㝡髙迹㝡近召㝡
早来㝡遅公之素心盖如此一旦聖意先定告廷爰
立仕者舉笏曰吾軰有宗主矣耕者擊壌曰天之欲
平治矣人心不齊天自鳴此豈可以聲音笑貌求
[130-1b]
者方今急政要務曰君徳曰國本曰朝綱曰邉防它
人所不敢言與不能爲者竊意吾相必以身任之某
𫉬罪鄞揆退耕于野有百千億刼不下山之誓且奏
記鈞門曰此生索性待公當軸安知今日其言遂驗
孟子不𥧌謝公折屐未足以喻喜也然晚節未路曲
荷陶鑄内陞朝序外擢職名就某分劑言之千足萬
足今無所欠惟是反哺情切欠一歸爾吾相昔有牽
掣今造化在手爲某觧䣃鞍䭾放逐水草使爲太平
幸民可
五日凖省劄奉聖㫖某令赴行在奏事成命驟
[130-2a]
盻危𠂻増悸伏念某素無扳援積困中傷但思空谷
之逃不作脩門之梦然且起乆廢而居按㣲寸劳而
沗褒遷取過多乞歸未遂敢圖收召俯及沉淪孤
忠荷君相之照知迹煩朝廷之記憶恩私所逮感涕
交零某之孤危人所共知某官當國宻勿啓擬不進
不休迨兹出命倍費造化某以十年之戀闕當倍道
而造朝况明時豈易遭逢而近比不許辭免但當某
私計則有未安盖有六十之兒九十母前謂番
昜去郷差逺力求祠或改閩郡天日在上實聞此
言設若貪仕路之尚荣望親闈而愈邈 既 犯天
[130-2b]
下之公議亦為名教之罪人輙以丹忱形之公牘欲
望鈞慈特賜裁酌或尚可敷陳改𢌿一麾不惟母子
暮年相保亦某官加惠諸生卵翼成就之心也
   與范丞相
某十二月二十日承本貫興化軍逓至省劄奉聖㫖
某除江東提刑聞命震駭莫測其繇因念去
𢌿祠嘗勒惡札短啓摧謝猥䝉鈞慈親洒荅翰諄復
温厚固已黙寓哀窮悼屈之意及兹旋乾轉坤造化
在手首䝉啓擬不待歸依㧞諸散地之沉淪付以外
臺之雄𠟵此乃在朝卿監郎官所求而不可得者某
[130-3a]
方在廢錮安敢有此梦想仰惟某官啄菢邜翼之恩
可謂勤矣某先白家廟次告親闈聚族百口一詞御
戴某筋力尚堪驅策向者不惮入廣今江東距閩為
鄰部况一閑四載寕不急禄實縁孤危多畏一旦吾
相當國復玷太驟深慮㣲蹤又将不安謹具免牘一
封歸命化鈞冀誤恩敢乞鈞念速賜處分
某今月念六日凖省劄奉聖㫖某除将作監驟聞成
命載危𠂻伏念某昨閉户而投閑未磨瑕累兹起
家而司臬無涓埃事功謬悠風采消靡飬親有請
方頼曲成播無私忽叨峻擢由郎曹之秩序陞匠
[130-3b]
監之班職必王官積累而後遷豈外臣梦想之敢到
仰惟某官振淹㧞𣻉之意超賢越録之恩雖隕㣲生
莫酬洪造但某自揣孤危而多畏毎因召用而挻災
况新命之過慮僉言之未見具免櫝仰干化釣
某前月卄九日因繳逓筒嘗具禀劄退而屬藁擬辭
匠監之除忽得邸報聞已改命惕息俟至十二月十
一日伏凖省劄某除直華文閣依舊江東提刑某
竊惟大匠穹班以侍郎官之乆次先朝奎閣以旌監
牧之有劳豈伊名論之卑凢併沐寵光之殊異旁
歆𧰟内省兢惶比皆某官記夾袋之儲篤緇衣之好
[130-4a]
觧十年未易觧之謗調衆口至難調之言囬白日之
照扵覆盆息慈母之疑扵投杼遂令踈逖坐致𩔰榮
永惟吾相此恩之尤深雖盡今生来世而莫報重念
某自收朝蹟屡閲華前此當軸公貽書盈篋或
便朝之宻薦或廣坐之誦言徒有空談孰為實惠某
亦窮而自守不少屈而有求及某官登冠元台兼收
多士因鈞問之下及竭鄙情而上訴者恃吾相道廣
而無黨偏也心平而無恩怨也恃吾相之追念長公
而未忘先人也某官雖愛之深主之力然前後所賜
鈞翰未嘗少見幾㣲一旦榻前啓擬中書秉筆超
[130-4b]
資越格出人意表如此乃以朝士積日累月而不敢
望者度外㧞擢之如此乃排群議而一手挈提之如
此身可隕恩不可忘昔王文正公擢士而士不知其
言曰恩若已出怨特誰歸誰其継之某官一人而已
意實以親年髙家山逺凊温既隔梦𥧌不寕欲
辭繡斧之荣復返綵衣之樂冀将見禄換一虗稱以
華歸凃以全晚節今為身計者皆遂為親謀者未諧
仰戴洪鈞之曲成俯清議之交責望畏翹材而矯首
具免牘以陳情敢丐鈞慈特賜處分
   與范杜二相
[130-5a]
某仰惟聖天子一旦躬㰖大枚卜群公以相印屬
之真儒莘渭之舉也制麻一出學士大夫至扵舉笏
相賀文富之拜也然今日之事至難今日之相尤難
大丞相登庸之初将慰人望必痛革時弊将革時弊
必先收人心請試條前日之所以失人心者以備采
擇自昔朝廷必長飬士大夫氣節而成就其聲名比
年號敢言者著清節者賢而有人望者功名與已相
軋者皆為一以沮之求一罪以加之曰是空言無
實也是嘗誤其事也是嘗主某人也甚者 其素
如温公狎妓東坡販塩之𩔖初年有三十餘人之薦
[130-5b]
其後取三十餘人者芟夷而藴崇之賢者掃影滅迹
更用一種刀筆俗吏聚歛小人或𤨏𤨏姻婭以振㩀
津要布滿郡國一當革也自昔立賢無方比年乃拘
鄉貫因𢙣一失遂𢙣其𩔖併惡其鄉喜者擢連枌榆
憎者錮及州里失惡閩士如吕甫軰可也不有蔡
君謨陳述古乎惡蜀士如鄧綰軰可也不有范景仁
淳夫坡頴兄弟乎二當革也孔明所用皆巴蜀人材
國家駐蹕吳㑹旣未能混一西北銓選科舉多得閩
浙之士理𫝑則然今進退人材者曰吾惡福建也典
掌文衡者曰吾仰閩浙也昔了翁弹蔡京云重南輕
[130-6a]
北分裂有萌况版圖日蹙又扵已蹙之中有所厭薄
何其甚不祥三當革也分門廷植黨與非盛世事
比年以由我而進者為賢由它人而進者為不肖夫
了翁非曽子宣所引乎道郷非吕嘉問所薦乎謂鄒
陳不受知扵曽吕則不可為謂曽吕之黨尤不可烏
得以其始進議其終身四當革也取塩袋錢變經緫
制法而守倅壊増斛面刷義倉而田里空括浮塩而
盗賊起奪天下利源歸國用房而版曹幾廢先撥利
本大失民和此其行事當革也自昔為國必有魁礨
骨骾之臣淳化景徳間以王元之楊大年重慶歴以
[130-6b]
四誅重熈寕以三舎人重元祐而後以元 了翁諸
人重比年居緊官者一則譽真宰之圖回二則賛世
臣之把握至扵事 綱常名教之大相視噤齘莫敢
𤼵口尚非諸生昌言講官宻啓國無人矣公卿大夫
大不敢論議小不敢駮議乃以据摭細㣲爲守法以
沮 孤寒爲 公干堂參部者魚貫客邸或飢餓而
死狼狽而歸起道凃之怨嗟傷祖宗之仁厚譬如巨
室積善起家一旦衰微爲子孫者不思力行好事増
廣隂隲而一切反以鍥薄欲家之肥恐無此理此其
大意當革也至扵格非去侫之機括修政攘夷之次
[130-7a]
序大丞相固以身任而無俟扵人言矣昔人有云千
人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自吾相宅揆秉筆之事作
王褒之頌獻伹徕之詩者必已堆床盈几然而未必
有益扵吾相也某懐昔受知之意與今起廢之恩既
自課一啓為天下賀而啓所不能言者又齋沐裁為
書少効芹曝之忠
   與宰執
某昨者叨恩入奏常具尺牘少伸摧謝共想已塵電
覧某賤迹行至泉州聞有臺劾歸至田里方見弹文
罪惡如此宜肆市朝以為世戒而明主寛洪大臣長
[130-7b]
厚不忍加誅職以祠雖進莫望天顔扵殿陛然退
猶躬子職扵庭闈仰繄廟堂委曲全護之徳寸心耿
耿寕不知恩伏念某去國六年之乆而又㳺宦萬里
之外本為公論所怒止縁某官奬譽過當汲引尤力
及兹收召果觸危機某少時雖以章句小技浪
聲年将耳順患摧壓耗忘都盡常願耕歸以全晚
節大臣欲進擢之見其盛壮時也言者遽攻擊之亦
見其盛壮時也向使大臣知其捐書惰學必不仰累
生成言者知其倦㳺念歸必不重劳驅逐也凢此皆
平日扵踐上欠功夫文勝質材掩徳之所致反復
[130-8a]
循省無所怨尤但當改已徃之過勉方来之善庻幾
上不辱殊知下不羞先訓它復何言
   與髙樞宻
首状凖省劄除侍右郎官此皆某官陶鑄啓擬
之賜矯首知皈某自度孤危必生悔吝即具免牘力
言恐懼瑟縮不敢就列之意俄聞又汙臺評矣尚䝉
寛典仍𢌿舊祠某死罪死罪伏念某莆之鄙人二大
父知名隆乾間先君諸父皆擢世科惟某㓜而失學
門䕃入仕當世耆舊猶以其故家遺俗多所奨進絜
齋侍郎𡊮公竹𨼆諫議傅公屡薦于朝不報西山真
[130-8b]
公帥閩以議幕招内史洪舎人除以自代舉盖諸
公假借之私而非天下議論之公也立朝之衆以
為喜獨以為未乆果逐起廢守𡊮月又逐後除
廣塩某官以麟史之筆當鳳閣之制推本其家世師
友次及其奏對議論王言一出多士盛傳衆以為荣
獨以為懼未幾召則逐除郎則又逐訂其所坐别無
過犯亦非贓專云欲作文字而已魚鳥至㣲懲
于弓餌某亦人耳端平之劾此罪也嘉熈之劾此罪
也淳祜之劾亦此罪也一何冥頑不靈乆而未知悔
悟哉况夫朝廷之大科目之廣乃使一米塩俗吏實
[130-9a]
受此名豈特某之恥其羞當時辱後世甚矣某弱冠
筮仕不欲修書札問專城瑟縮至今猶前志也敢謂
大君子髙懐曠度超出古今精筆妙墨俯逮卑晚捧
對驚喜如蔡邕之得論衡辨才之𫉬禊帖而今而後尚
書旣無馳驅而拒之某安敢不源源而来乎端平
從官皆已秉樞事惟尚書猶以真學士臨大方面向
者尚恐當軸未相孚果山旣相道同志合聲氣求
意旦夕必間两社矣某宦情薄親年髙去春爲范
杜二公好語牽挽一動非所樂也自去春屡告果山
力求清漳以便親飬已有陶鑄消息矣聞直翁辭越
[130-9b]
亦求此州遂夫指擬臬事書考又踰两月已除陳叔
方為代但此距永嘉千餘里独未能至天氣向熱觸
熱奔走其何以堪凢人皆有劑量某門䕃入仕内至
監外至麾節劑量極矣更求毫芒之益是朝沒無
已時嗜進無止法也以此立辭入奏不足陳扵尚書
之前比聞令嗣知丞不起妙年玉𣗳脆折上惱慈抱
誠何以堪然斯文命脉繫扵元身更望玩老易齊彭
殤使之漸逺漸忘可也
   與鄭邵武
疇昔親炙毎聞餘論謂它日必官君端明府之子以
[130-10a]
報太監㒺極之恩某與子敬左司聞而歎伏邇年以
来此稍断續莫曉其故豈以君端旣歿而寒盟耶
閣下為人磊磊落落决不忍如此意者婦人女子有
以動揺之耶或宗族親戚有来破闘者耶軰處大事
當断諸心豈可謀扵人閣下之官受扵大監能為此
舉止是常情未為卓行萬一不能然則閤下許多英
風誼槩晩莭掃地矣當大監奏任閤下時君瑞雖已
登科下面猶有三子舎子任弟是托孤扵賢弟矣今
大監直下遂無齒仕版者手足之情寕不動心某又
憶君瑞在時事叔父如事父今叔父以它人為子孫
[130-10b]
而擯大監子孫扵門墻之外某心猶覺不安扵閣下
心安乎知此事始末惟子敬與不肖子敬逝矣非不
肖誰啓發閣下者傳曰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愧其言
然死者無復生之理生者有見死者之時吾軰壽非
金石此事不早定它日閣下何以見大監某何以見
君瑞扵地下哉去冬運管顧兄席上曽開其端閣下
頗似感别後不知又作如何啇量九人奪嫡孫宗
無所不施其智巧不以大義自裁断而囿扵它人
智巧之由未有不顛倒錯亂者曷不𨼆之扵心未
之扵公論乎又聞令嗣新除學士力主君端一房盖
[130-11a]
其材雖不足以望𫿞君而其徳宜為鄭氏之子矣敢
拜手為閣下有子賀惟閣下反復愚言而處分焉此
事扵立孫無相妨華屋良田與吾之孫獨以一命與
吾兄之孫两得其所矣某言之閣下行之人必曰潜
夫景輔之益友也以道義相期有過必規某不能言
之閣下不能行之人必曰潜夫景輔之狎友也平時
酒食㳺戯相追逐而已如景輔晚節何不斍因書悉
吐露之知我罪我席藁以俟
   荅南雄翁教授
僕端平與真翁侍郎徐公同合相好也南来
[130-11b]
得侍郎書誦足下及河源令君之賢侍郎素强直不
輕許可不待覿面固已心敬矣便風辱書陳義甚髙
委教甚富益歎侍郎取友之端而恨僕納交之不早
也人情喜面䛕雖至親骨肉間猶有隱情足下扵僕
風馬牛不相及而意氣傾攻倒瑕指疵然以訂頑
砭愚自任推足下之心將以其美諸身者而淑諸人
也僕雖駑怯敢不佩服然足下所以教我是也其所
以自處非也自昔聖賢著書立言者多矣曰百世以
俟聖人而不惑曰後有子雲必好太𤣥是當時之人
皆不足以知必復有聖有賢者出然後知之知不知
[130-12a]
聖賢之書與言自也今足下之詩幽然以深其文
囦然以長而又頗自貴重知者尚寡足下以知者之
寡也遂有望當世責事人之意望知者可也又望不
知者焉責故交可也又責素昩者焉足下論著如此
意其中必有充然自得者而又据科第為師儒末曰
不遇何至效阮籍之慟唐衢之哭哉嚮使足下徒
歩取拜相白衣入翰林其足樂乎否也僕它無以瘉
人但遭詩禍以来心仕進其復出後非心思巧力
所能致也然懲艾益謹嘿益甚天真益 䘮足下
當責其栖栖為 而反譏其皦皦難全乎噫足下所
[130-12b]
責乃故我非今我也僕立朝逐于朝群逐于群起
廢乗使者車僅数月爾所得俸賜斤斤然事育之不
足何以致珠而供車魚乎足下引四賢之事以相
勉彼皆立名譽建事功扵當世者之所為也僕力不
任此故當付議論扵身後爾况黄卷之中皆吾師友
四海之内皆吾兄弟僕之學何嘗獨而黨何嘗孤乎
聞當撤儻肯過訪不惜面啇摧也
   荅林公掞監塲
僕與足下同里閈又與賢冰翁南宫舎人接交㳺聞
俊聲下風之日乆矣顧壮老不相謀銳惰不同調常
[130-13a]
欲親炙而不敢自去至今足下以著易學及詩文
教詔之者三以書開暁之者亦三時先親已病僕之
方寸已亂曽未一酬荅而大禍至血氣摧傷性靈顛
倒十事九忘可以人理責而足下尚復不棄勵以前
軰居䘮講學之事誠足下待朋友之厚望朋友之切
然僕豈其人哉昔人有云人言當指寕實可面諛僕
少時讀書粗了治亂成敗未嘗窮經析理為文字多
諧世趨俗而少古意前諸老過聴後聖上誤知猥以
文史叨進用及侍邇英力以不通經辭迫扵威命毎
一進講面汗心愧然後知學力如弓分寸不可勉强
[130-13b]
也足下之所以誨僕者易學也詩文也僕扵易或未
能分其句讀豈能𧷤其精㣲哉理學至伊川學至
漢上亦云至矣考亭已㣲與二家異鶴山又與
攷亭異南塘虚齋皆求新義扵諸儒未𤼵之外皆以
陳之旃厦雖貴爲侍加以明主稱制臨决而
承學之士未之能信然則足下之書縱使南塘虚齋
見之明主之力尚恐未能剖鑿一世之聾瞽統 群
儒之議論如僕庸𤨏何足以賛美其萬一乎諸文惟
有韻與無韻之作爲近古偶儷最俗下不 苦求工
然不工又不可讀先朝孫明復胡安定俱以經爲人
[130-14a]
師曷常有一篇文字行世哉攷亭論公束坡門人甯
取呂甫而不取秦少㳺其以為甫尤看經書少
㳺翰墨而已足下既為易學占得地位髙而又欲求工
於文無乃反自狹小自卑陋乎足下又條易學數端
俾區別以對主司筞進士之為者僕聞程氏將殁自
言易傳只得七分足下以程氏之傳為然耶當補其
三分之未發者可也以為未然耶當自為一書藏之名山
百世以俟聖可也上起鄭康成王輔嗣韓康伯下至鶴山
南塘虗齋諸家之皆當以程氏傳為准可也此事體大
他日足下學成書傳僕此膝雖不屈扵他人將為足下
[130-14b]
屈矣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三十
[130-15a]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