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誠齋集 > 誠齋集 73
[073-1a]
誠齋集卷第七十三
       廬陵楊 萬里 廷秀
 記
   樞宻院官屬題名記
中書樞宻曰二府國朝之制也亦因也樞宻之屬
曰都承㫖副都承㫖曰撿詳曰編修在祖宗時都
承㫖則曽孝寛韓縝檢詳則王存劉奉世編修則
顧臨錢長卿皆其選也中興損益至今日都承㫖
檢詳各一員編修二員蓋六十年矣而壁記未立
今都承㫖李公昌圖乃克為之屬某記焉士之言
[073-1b]
曰樞宻屬宰屬異劇與暇也暇者無事乎爾也樞
屬無事乎爾耶無是事無是官有是官斯有是事
矣有是事則必事其事事其事則不暇矣曰暇者
無乃不事其事而强諉曰無事乎事其事矣樞屬
之職足乎未也等而上之曰使曰副曰知院曰同
知曰簽書曰同簽書其號殊其建不並其爲長貳
均也建其長又建其貳又建其屬者何上之遺下
之神也下無以神其上而曰吾惟事其事足也可
乎古者工以藝諫蚳鼃以士師諫工與士師非諫
職也然事君之有非職者乎無也而爲樞屬顧
[073-2a]
曰吾暇無事也否則曰吾事其事足矣否則曰吾
禆其上足矣至於事君之則曰思不出位又曰
不如守官外乎此非吾職也然則古之工與士師
過矣豈惟工與士師孟子曰立乎人之本朝而道
不行耻也然則孟子亦過矣其然乎不然吾徒獨
得而不思其職也淳熈十三年五月三日廬陵楊
某記
   劉氏旌表門閭記
朝請直秘閣權知吉州軍州事臣澬言伏奉淳
熈二年十二月戊寅朔甲午肆赦制書其一條曰
[073-2b]
有孝行節義著鄉閭者令長吏以聞當議旌録今
安福縣以狀白稱奉議知𡊮州分冝縣謝諤及
貢士李燧等一千三百五十三人合辭言白伏見
貢士劉承弼孝友天至文行粹美事親以至孝聞
居母䘮哀毁柴立父病既死承弼𥸤天霣絶願以
身代父蹶然而蘓又三十年乃終里人異焉叔父
廷圭廷直継策第太常奉不自給承弼每絶甘分
少以助之同彦弟永弼既為叔父廷圭後承弼復
分以己田承弼受業于雩都知縣劉安世既沒率
同學制師服安福縣令玉棣丞劉穀死官下卧在
[073-3a]
地承弼為棺歛丞尤窮空至鬻㓜女承弼聞之即
庚其直鞠于家及嫁後己女先丞女故相劉沆逺
孫有女貧不能㱕承弼亦任之嘗屬年饑道殣相
望公私赤立承弼曰勸分實難請從我始率子弟
倒廪振之不受一錢冨者子於是翕然化之無復
遏糴活者何數承弼所學殫洽江之西湖之南士
子輳集執經問學戸外屨滿環才雋士小大有就
承弼為文有古作者風直寳文閣王佐知吉州喜
士承弼摯詩文謁之佐遣騎招之則去己逺矣佐
太息曰劉承弼不惟能文亦復自重真此邦第一
[073-3b]
人宣教劉清之嘗薦江西名士數人於轉運判
官劉焞以承弼為首承弼應里選嘗再舉於禮部
報聞其人孝行節義冝在旌録誠如制書謹昩死
以聞事下禮部禮部尚書臣雄權侍臣燾員外
郎臣端臣言劉承弼冝旌表門閭制曰可仍令長
吏致禮三年九月乙巳下尚書省尚書省下禮部
禮部下吉州州下安福縣於所居之前立綽楔門
夾之以䑓䑓髙十有二尺飾以丹堊蓻以嘉木云
淳熈十三年九月戊午楊某記
   范公亭記
[073-4a]
廣徳决曹掾官寺之脽子城之椒負東迤南有亭
而小若黝若奭若倉若哲若翼斯擊若味斯革若
袨服巍弁之飭者范公亭也公之逸事孫莘老詩
之汪彦章書之公有遺墨張君杅戒仲刻之趙君
亮夫懋徳唶亭之圯作而新之圖與書來徴予記
之當公伏閤以死爭天下大事雷霆万鈞不栗不
折視大吏能回天却月者蔑如也則為獄掾時抱
爰書觝二千石其小大難易何如哉士之言曰我
將立朝州縣不足發也立朝矣又曰我將俟其大
者遇大事矣又曰業己然或曰如不聴何然則公
[073-4b]
之所易士之所難而况公之所難乎予見今之仕
者一尉而㱕則後車若干乗行者立道旁不敢仰
視公止一馬又鬻之歩而㱕幾何不為今之仕者
之笑之也懋徳乃能仰公之髙風訪公之遺跡新
此亭以自見其尊賢之心韙矣抑嘗隂求幕下士
有能與懋徳爭是非如公者否公固不可復得使
公可得抑嘗自視能不為當時之太守盛恕公者
否亭之作否損益云乎哉年月日廬陵楊某記
   通州重修學記
通川故有學今太守監丞周公碩來作藩既拜先
[073-5a]
聖周視厦屋雨風空穿杗桶蕞残退而深念將欲
作新亡所取訾忽寤曰四鄰束脩之問辞之則禮
缺受之則義缺流貤之於横舎其可廼断廼度廼
陶廼斵乃塈廼臒有殿有堂有齋有廊有門有墻
有百其楹有薙其唐於是舎采孔時齋宿孔修子
佩林如誦弦鏘如有茁斯童有野斯塾旁招幽討
靡不翔邦之士民靡不闓懌公移書於予曰子盍
記之予復之曰為我謝通川之士公之厚士亦劬
矣士何以報公予聞學者内而不外古也外而不
内古乎故自齊家而出至於平天下自脩身而入
[073-5b]
至於格物出者止於三而入者極於五内外之詳
畧何如哉今有璞玉於此弗琢焉彫焉則大不作
圭小不作佩故身不可以不修也琢且彫矣而脉
理之不端瑕纇之不瑩則玉人者力倍而噐無就
故修身在正心理端矣纇瑩矣良工視之曰噫䃉
也則襮肖而裡不核故正心在誠意幸而玉也非
䃉也而主人慒焉莫之識則亦或毁干填或捐諸
溝而已故誠意在致知又幸而主人有寳而能識
矣問其所以寳或能言其粗莫能言其精則亦淺
之為知矣故致知在格物君子之學葢如此何謂
[073-6a]
物其綱有三其端有四其典有五是物也天生烝
民之則者非歟究而至之是之謂格學者能用力
乎此則自士而進於賢自賢而跂於聖潜乎身溥
乎天下國家夫獨待於外乎哉士之報公不在此
其將焉在年月日具位某記
   浩齋記
某所親安福劉彦與以書來曰先君子得伊洛之
學於文定胡先生以浩名齋官游北南清貧沒齒
竟未克就齋房之一椽其不肖孤得中追惟先志大
懼霣墜以貽前人羞懸鶉捽茹銖積取餘以作新
[073-6b]
此齋子吾先君子故人也願記其成以假其孤光
先君子尚有知其不銜於九京矣某得書攝衣正
冠端拜言曰某自少懵學先奉直令求師於安福
拜清純先生劉公為師而盧溪王先生及浩齋先
生俱以國士知我浩齋又館我每出而問業於清
純入而聴誨於浩齋一日問曰子見河南夫子書
乎曰未也退而求觀之則驚喜頓足歎曰六經語
孟之後乃有此書乎某今也年六十有三矣師友
零落殆盡道不加修徳不加進不但四十五十無
聞而已然不虗此生者猶以粗有聞於浩齋也彦
[073-7a]
與能承先志作此齋先生於是為有後矣是可不
記或曰先生之浩葢將天地之塞今齋房乃爾隘
耶某曰此巳廣矣昔者先生名齋而未屋也有問
之以齋焉在者先生曰吾齋天地間無所不在因
指其書篋曰即吾齋也此己廣矣先生諱廷直字
諤卿登紹興乙丑進士第終宫左宣教郎知臨江
軍新喻縣以奉議郎致其仕淳熈己酉閏月十二
日門人朝散大夫直秘閣知筠州軍州事楊某記
   髙安縣縣學記
筠之負郭邑曰髙安故無學舍雖有附於州學之
[073-7b]
西廡一小齋房號焉而已矣今宰陳君公璟作而
新之經始於昔嵗七月八日落成於今年正月既
望爰揭扁牓學子咸集且樂且詠有歎于列者曰
塗巷尚陋或曰棟宇尚庳或曰廩給尚窶予解之
曰二三子學在居處乎果在是兹塗之陋不陋於
顔之巷兹宇之庳不庳於憲之室兹廩之窶不窶
於陳蔡之羹彼聖賢者居之何如哉不然闢以軌
廓以千區餫以万鍾於二三子之學將益乎否也
使二三子開一卷之書於竹牗之下舉目而見堯
舜孔顔屬耳而聞金聲玉振潜心而得性與天道
[073-8a]
家焉而親其親官焉而民其民國焉而君其君塞
則淑諸身亨則淑諸世於環堵乎取之不既充然
矣乎雖微學舍可不可也學職吳從周崔仁本孫
大成謁予記之為書其説淳熈六年閏月二十四
日廬陵楊某記梁溪尤袤書清江謝諤𨽻
   建昌軍麻姑山蔵書山房記
余同年何同叔謂余曰異里中有名山曰麻姑者
山水之勝甲大江之西距建昌郡城十里所山自
趾距椒称是道旁古松合抱皆二百年物瀑泉𩀱
流若自天而下有老子之宫曰仙都者枕山而居
[073-8b]
隨山之髙下為屋或云蔡經之旧宅與王逺麻姑
邂逅之地或云仙者葛洪鍊丹之所其井故在而
顔魯公記伹云山頂有壇相傳麻姑於此得道則
前之二説然乎否乎未可知也異淳熈丁未之春
偶至山中為留一月一日藤杖芒屨乗興孤徃至
宫之西財數武間見松竹羅植相得為林前對五
峯下臨一水欣然㑹心因喟曰此地獨無喜事者
結屋數椽上建小閣用廬山李氏蔵書故事作一
山房使來游者登閣覧勝把卷倚欄顧不樂哉自
是此意徃來于懷雖去山未嘗去山也後一年客
[073-9a]
裡逢今邦侯江君相語及之江曰當不忘此其冬
抵官下後一年郡事畢葺蠱者飭廢者舉後一年
廼諏其地践曩之言立屋六楹後贅一室前作重
霤廼閣其上月扉風縹渺飛動若出天半廼斵
文木廼架廼櫝經史百氏訪之旁郡是庋是物道
李惟賔鄧本受相與勠力春孟作之季而落之談
者以為山中盛事子盍為余書之俾來游者知賢
太守之文雅二道士之勞勩余曰諾為書其語江
君名自任三衢人恬退有守節用愛人不飾厨傅
不事要結而獨於此不計費同叔方䇿第時年最
[073-9b]
少出拜同年生一坐皆屬之目余與之合而離離
而合三十七年矣今乃為國子主簿蓋其孤懷勝
韻與山林作縁也厚故身退而詩弥進位下而人
弥髙觀山房之舉可以得其槩矣紹熈初元九月
望具位楊某記
   郴州仙居轉船倉記
嶺隩惟郴厥土沙礫厥田磽瘠厥氓窶嗇氛勵濁
蒸旱暵重仍黔首艱食材官匱餫卬哺於衡堇堇
靡贏葢其川流自衡而上厥水益浅厥瀬益險厥
土益矗厥瀧六六㳂若激矢泝若躡磴米舟重屬
[073-10a]
暫進寸歩忽退里所舟至鯉園膠而不前州家於
焉廩於兹岸徒旅請粟自此入郛復道山蹊犖确
齧足棘茨留行泥呻檐唏過信乃逹人勩費倍險
踰於磧估踰於糴徛歟今侯都公曹公至無幾何
旁諏博茹郭外十里亭曰仙居瀕江之糜一葦可
杭廼諗州𨽻我來自東書笈囊衣不賃不庸吾以
私人挈攜以從官僦之布封識如故盍以召匠三
十維艓維七楹廼廡其前爰受來粟廼墉其環
爰妥斯屋𨽻奉周旋于陸于川季春是經季夏斯
成罔朘于官罔痡于氓師飫且逸歌舞侯徳郴山
[073-10b]
之石廼磢廼刻尚俾來者是式公字宗臣曰冠其
名誰其書之維同年生紹煕初元九月既望具位
楊某記
   新喻縣新作秀江橋記
秀江橋三大字煥學尚書謝公諤書也橋作於何
時屬役於淳熈丁未之冬僝㓛於己酉之秋也作
之者誰縣尹李君景和邑士丁君南隱承奉郎謝
君峴也秀江故無橋舟子專波濤以為利過者病
之兹役之興也是嵗江西大浸甿菜其色提舉常
平使者陸公洸以聞詔行振貸公奉詔錯事下二
[073-11a]
尺木書諗郡若邑旁招鄉里修㓗之士志於甿而
肯力於公上者董之於是臨江軍新喻縣之士民
合辭以告干縣尹曰丁君某可於是縣尹具書禮
及門三諸君既至與縣尹言於常平使者曰飢民
不加少而廪粟不加多將奚以賙官有不賙之賙
則甿受不惠之惠謂冝如范文正公興役於饑嵗
可乎使者曰諾縣尹及君及謝君屬耆老而告之
王等六百人皆曰諾於是僦甿為工造舟為梁遐
邇奔輳運木挽土月千其人刳剡舴艋二十有竒
于銕于石載維載堤橋成泝而望者鳬鷗之泛清
[073-11b]
波而將翔也履而過者若烏鵲之梁天漢而不沒
也於是甿之枵者果瘠者澤流者止而徃來之濟
者視淵為陵視水為炭視驚濤為坥塗縣人録其
役謁余記之余曰是可書也今夫見冬渉者其心
惻見春溺者其䫙泚然舟子專濟人之役而心不
動焉或利之也有司居濟人之位而政不及焉或
牽之也士君子旁觀動心而力不至焉或不位焉
者也今陸公庸李君李君位焉而莫之牽李君庸
丁君謝君丁君謝君不位焉而莫之辭丁君謝君
庸飢甿飢甿利焉而莫之怨夫惟飢甿利而舟子
[073-12a]
始不利夫惟舟子不利而邦甿始不利然邦甿之
利大之難乎抑乆之難乎大而不乆邦甿之利其
不復為舟子之利乎未可知也後之人尚毌忽紹
熈初元十月九日具位楊某記
   真州重建壯觀亭記
儀真游觀登臨之勝處有二發運司之東園北山
之壯觀亭是也亭在城之北三里所曰城子山其
山截然平陳望之若横洲若長城若偃月岡阜靡
迤二十餘里廼迎大江之怒濤而東送之以入海
北走天長葢承平時兩京故道也亭之東有魏帝
[073-12b]
䑓相傳魏武嘗自將十万師臨江乆不敢渡遂築
宫於𤓰歩山而去亭立北山之椒居髙視下江淮
表裏皆在目中自城中以望亭中如見髙人勝士
登山臨水而送㱕人也如仰中天之䑓縹渺於煙
雲之外也自亭中以望江南之群山如訾黄緑耳
竸奔爭馳而不可縶也如安期羡門御風氣隔
水相招而不得親也米元章嘗官發運司迨暇則
裴囬其上為之賦且大書其扁至建炎庚戍火于
索虜再葺至紹興辛巳又火于索虜雨簾雲棟剪
為荒煙野草垂三十年淮人過者罔不慨歎今太
[073-13a]
守左侯昌時作藩之數月因艮齋先生謝公過逢
相與談斯亭訪遺址披榛而上巋然獨存廼誅草
茅廼屬工徒為屋三楹為垣百堵前敝以軒後䆳
以檻肇自淳熈十六年之八月迄來年之正月乃
成華不及汰庳不及陋無費於官無勵於民又種
萬松以繚其西北又蓻桃李梅杏楊柳千本以牣
其南谷儀真之士民登而樂之相與謁余記之且
曰吾侯秩滿將㱕 天朝留之不可惟侯奉法循
理節用愛人至於偫府繕溝壘訓兵戌虞疆場
夙夜畢力以整以暇江海盜悉縛致麾下姦慝
[073-13b]
跡熄不敢竊發年穀荐登倍蓰他境因治之餘復
此壯觀州人耄倪再見承平氣象俾過之者得以
揖江南之形勝而起騷人之思北望神州而動擊
楫枕戈之想則斯亭豈特游觀登臨之勝而己哉
願為特書惠我淮土以詔于無止余曰諾哉紹熈
二年四月六日具位楊某記
   吉州新建六一堂記
廬陵地廣而民衆以故其事亦煩其多士為江右
甲朝廷視邦選侯其重視姑蘓霅川諸郡云紹熈
元年春 皇咨于相廬陵調守孰可於是莆陽方
[073-14a]
侯崧卿以侍從之臣薦聞首當其擇既抵官下之
若干月教條既洽嵗事既登士民既孚迨暇因與
賔賛商畧曰是邦六一先生故鄉也而郡治寂無
紀焉非闕歟布三十万召匠視成官無所預誅
茅於郡圃之東三瑞堂之左為堂七楹踰月而落
之名以六一丞相益公聞而賛之曰甚善名堂雖
欲易焉得而易於是旁搜先生之遺墨伐石刻之
為屋居之又令永豊尉曹及士子陳其姓者葺先
生之先阡以存是邦之故事以囬先生之緒風以
答士民之長思移書於某曰子非先生之鄉人乎
[073-14b]
於先生獨無情哉記斯堂子獨得辭其責哉某以
書賀侯曰六一堂昔在頴今在廬陵是非先生之
志也乎然在頴之華屋今為荒煙野草在廬陵之
荒煙野草今為華屋物之廢興天乎亦人乎先生
之賢天下敬之而其鄉里不敬之可乎不可也當
時敬之而後世不敬之可乎不可也然則鄉里之
敬先生後世之敬先生人也非天也葢人者可必
者也然間六一之堂其在永豊乎曰否不在永豊
其在郡治乎曰否然則敬先生者鄉里反薄而後
世反短歟人又不可必也先生之沒距今百有餘
[073-15a]
嵗矣堂之在頴者化為荒煙野草矣而斯堂自頴
而㱕廬陵何其神也非人也天也雖然使吾邦不
逢今侯斯堂其能㱕乎然則天也亦人也既以為
侯賀又以為先生賀紹熙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具
位楊某記
   嘉定元年春三月男 長孺 編定
   端平元年夏五月門人羅 茂良 校正
誠齋集卷第七十三終
[073-15b]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