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日講禮記解義 > 日講禮記解義 卷六十一
[061-1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禮記解義卷六十一
 三年問
  此篇設問以眀五服之重輕而親喪為重首問所以
  必三年之義故以三年問名篇
 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羣别親疏貴賤
 之節而弗可損益也故曰無易之道也創鉅者其日乆
 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
[061-1b]
 斬衰苴杖居倚廬食粥寝苫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三
 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服以
 是斷之者豈不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
  此言喪所以必三年之義而見其無可損益也飾章
  表也羣五服之親也親謂大功以上疏謂小功以下
  貴謂天子諸侯絶期卿大夫降期以下賤謂士庶人
  服族復生除喪而反生者之事也或問人子於親所
  以必行三年之喪者何義也答曰先王制服自三年
[061-2a]
 而下凡五等蓋稱哀情之重輕而立禮文之隆殺因
 以表飾人羣辨别親疏貴賤之節各使分明而弗可
 以損益也故曰此爲萬世不易之常道也夫喪莫重
 於斬衰莫乆於三年所以然者嘗從病者觀之創鉅
 而其日乆凡以痛甚而其愈遲人子於父母屬毛離
 裏而一旦割絶其痛有不可名言者故喪必三年稱
 情而立文正以其為至痛之極也於是有斬衰苴杖
 居倚廬食粥寝苫枕塊之禮所以為至痛之飾而弗
[061-2b]
 可損也然三年之喪實以二十五月而畢此時哀痛
 猶未盡思慕猶未忘而服以是裁斷之者豈不送死
 者之禮湏有已復生者之事湏有節恐至以死傷生
 而弗可益也哉吳氏澄曰此又言重喪雖名三年實
 則二十五月蓋二十四月則兩期矣其第二十五月
 者第三年之月也大祥後除練服去絰杖則喪事畢
 矣其喪後所服至二十七月禫祭畢而除者此非喪
 之正服也故喪之正服止於二十五月
[061-3a]
凡生天地之閒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
知愛其類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羣匹越月踰時焉則
必反巡過其故鄉翔囬焉鳴號焉蹢䠱焉踟蹰焉然後
乃能去之小者至於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
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故人於其親也至死
不窮
 此言哀之生於愛也翔囬鳴號謂鳥蹢䠱踟蹰謂獸
 啁噍小鳥聲凡哀痛之情每由中而不能已試觀生
[061-3b]
 於天地之閒者其為有血氣之屬則必有知既為有
 知之屬即莫不知愛同類今如是大鳥獸有失喪其
 羣匹至於越月踰時焉則必反巡而過其故鄉或見
 其翔囬焉鳴號焉或見其蹢䠱焉踟蹰焉然後乃能
 舎去之又其小者至於燕雀於類之初死猶必羣沸
 迫急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舎去之物且如此故
 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人為萬物之靈故於其親
 也則生愛敬至於死而哀痛無窮喪非三年之乆而
[061-4a]
 何以安乎案此條之説所以明倫教孝最為切近而
 真摯蓋哀生於愛愛根於性極之大孝終身之孺慕
 亦猶是至情之自致而已矣
將由夫患邪滛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
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夫焉能相與羣居而不亂乎將
由夫脩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
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焉為之立中制
節壹使足以成文理則釋之矣
[061-4b]
 此言先王制服之得中道也患猶害也邪滛之害性
 如疾痛之害身脩飾謂脩其飾羣之道駟之過隙喻
 疾也壹謂齊同釋猶除也去也哀痛雖人所同然人
 有賢不肖則情亦有過不及將由夫患邪滛之人而
 言與則彼於親朝死而夕已忘之然若從其情而不
 以禮勉之則是貎為人而曾鳥獸之不若也夫安能
 相與羣居而不作亂乎將由夫脩飾之君子而言與
 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疾如駟馬之過隙何足
[061-5a]
 以伸其哀痛然若遂其情而不以禮抑之則是服不
 以時除而無窮極也故先王於此為之立其中道制
 有喪服年月之限節一切使之足以成其儀文義理
 則除去其服矣案節謂二十五月在不肖者當仰而
 跂若過此則更有所不勝賢者當俯而就若不及此
 則更有所不滿所謂禮貴得中萬世不昜者此也
然則何以至期也曰至親以期斷是何也曰天地則已
易矣四時則已變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
[061-5b]
是象之也
 此言期可除而不除之義也三年既為中制然則何
 以至期而練也答曰服之正者至親皆以期而斷故
 變服為宜又問以期斷者何義也答曰蓋至於期天
 地之氣則已易矣四時之候則已變矣凡其在天地
 之中者莫不於是更始焉先王以是而法象之故期
 而練男子除絰婦人除帶也案鄭氏注期者謂為人
 後及父在為母孔氏疏則謂但問一期應除之義今
[061-6a]
 依以為解實則後又就九月以下為問此當是正言
 期服其親喪降至於期者從可知也
然則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爾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
 此言再期及九月以下制服之義也焉使之焉語辭
 陸氏佃曰是也至親既以期斷然則何以又至三年
 也答曰惟孝子欲加隆厚於親焉爾也是以使倍之
 而至再期也又問親喪三年之外又有從大功九月
[061-6b]
 以下之服何義也答曰此等之服所以使其恩以漸
 而殺九月不及期五月不及九月三月不及五月也
 案喪不過三年以期增倍五五二十五月義斷仁示
 民有終故漢人喪服之制謂之五五
故三年以為隆緦小功以為殺期九月以為閒上取象
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則於人人之所以羣居和壹之
理盡矣故三年之喪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
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
[061-7a]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懐夫三年之喪天
下之逹喪也
 此總言五服而伸明所以三年之義也閒中閒也和
 以情言壹以禮言逹論語作通惟稱情以立文故親
 喪三年以為服之隆緦小功以為服之殺期與九月
 以為在隆殺之閒上則取象於天道之有盈虚下則
 取法於地道之有髙下中則取則於人道之有親疏
 凡人之所以相與羣居而情和禮壹其理胥於喪服
[061-7b]
 盡之矣故服備五者而三年之喪則於人道中尤為
 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
 壹也直與天地相終始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孔子
 曰親服之所以獨隆者以子之生必三年然後得免
 於父母之懐抱是三年之喪乃天下之逹喪無貴賤
 一也孔氏疏曰易繋辭曰古之𦵏者厚衣之以薪𦵏
 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尚書云百姓如喪考妣
 三載此云不知所自来者但不知定在何時唐虞以
[061-8a]
 前喪服與吉服同皆以白布為之故郊特牲云太古
 冠布齊則緇之若不齊則皆用白布至三代吉凶異
 也案子於親喪寜戚無易質之甚也而以為至文者
 蓋上古喪期無數逮中古而立中制節以伸仁孝之
 思使貴賤賢愚皆得縁分以自盡則質也而文莫至
 焉是故極之三才以見其義之精推之百王以見其
 用之大驗之古今以見其情之同所以維禮而訓世
 者可謂深切著明矣
[061-8b]
深衣
 深衣燕私之服也古者衣裳殊制以别上下惟此則
 衣連裳而不殊其被於體也深邃而取義至深故謂
 之深衣此篇蓋言其制
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長毋
被土續衽鉤邉要縫半下
 此總言深衣之制度也深衣有同一制各以所純之
 異而為名者長衣純素麻衣純布中衣著於祭服之
[061-9a]
 内者純素朝服純布喪服純縓又不得繼揜尺此深
 衣則謂純采者也膚足膚也續猶屬也衽裳旁也裳
 之連者皆曰衽此則指裳旁兩幅言之鉤覆縫也邉
 旁也謂十二片之旁也下齊也齊一丈四尺四寸要
 七尺二寸故玉藻云縫齊倍要互言之則要縫半下
 矣古者法服不以燕居而或苟故觀於深衣蓋有制
 度焉以應夫規矩繩權衡短毋約而見膚長毋豐而
 被土凡裳前三幅後四幅其旁兩幅開而不屬惟深
[061-9b]
 衣之裳以布六幅斜裁為十二幅在兩旁者合而縫
 之使前後相續而不殊是則所謂續衽其十二小片
 一邉有布幅一邉無布幅必以有邉者與無邉者相
 合先以無邉者緝之後以有邉者掩其外而再緝之
 是則所謂鉤邉至斜裁之片三分之一皆在上為要
 三分之二皆在下為齊上狹而下寛是則所謂要縫
 半於下齊也吕氏大臨曰深衣之用上下不嫌同名
 吉凶不嫌同制男女不嫌同服諸侯朝朝服夕深衣
[061-10a]
 大夫士朝元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此上下同
 也有虞氏深衣而養老將軍文子除喪受弔練冠深
 衣親迎女在塗而壻之父母死深衣縞總以趨喪此
 吉凶男女同也或曰朝祭之服其領直左右二衽皆
 摺而掩於内深衣領方交於兩衽之上先掩左衽於
 内次掩右衽於外故曰衽當旁也朝祭之衣與裳别
 故衣有垂下之衽以蔽裳深衣衣與裳連則衣垂下
 之衽無所用之故言續衽言裳與衣相續在垂衽之
[061-10b]
 處其名衽為小要者衣之上屬於袖裳之齊又倍要
 唯當要處最小也
袼之髙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毋厭
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此言袼袂與帶之度也袼袖與衣接當腋下縫合處
 也運回轉也肘臂中曲節也詘折也衣袂當腋之縫
 為袼袼之髙下與衣身齊可以運轉其肘袂之長短
 屬幅於衣當臂中為節故反摺之而適及於肘至於
[061-11a]
 繫帶之所下毋厭髀骨上毋厭脅骨宜當其中無骨
 之處若帶當骨緩急難為中也孔氏疏曰袂二尺二
 寸肘尺二寸是容運肘也袂長二尺二寸幷縁寸半
 為長二尺三寸半除去縫之所殺各一寸餘有二尺
 一寸半在從肩至手二尺四寸今二尺一寸半之袂
 得反詘及肘者以袂屬於衣幅廣二尺二寸身脊至
 肩尺一寸從肩覆臂又尺一寸是衣幅之畔覆臂将
 盡今又屬袂於衣又二尺一寸半故反詘其袂得及
[061-11b]
 於肘也劉氏曰記稱短毋見膚長毋被土及袼可運
 肘袂反及肘皆以人身為度而不言尺寸者以尺度
 布幅有古今之異而人身亦有大小長短之殊故也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
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
 此申言應規矩繩權衡之義也十二幅者衣四幅袂
 二幅裳六幅也袷交領也繩謂裻衣之背縫也踝足
 跟也下齊裳末緝處也深衣之制通計共十有二幅
[061-12a]
 所以應十有二月一身而備四時之氣也袂廣二尺
 二寸漸殺至袪纔一尺二寸而圜所以應規曲袷則
 以右襟之末斜交於左脅以左襟之末斜交於右脅
 不至直垂而如矩所以應方衣之背縫與裳之中縫
 上下相接如負繩而及踝所以應直裳之下齊前後
 無所參差而如權衡所以應平也陳氏祥道曰十二
 月者天之數規而圜者天之體矩應方者地之象直
 與平者人之道
[061-12b]
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
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
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
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
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此申言五法之義也政易作正完且弗費言可苦衣
 而易有也深衣用十五升布鍜濯灰治純之以采善
 衣謂吉服朝祭之服也所以袂圜中規者欲使行者
[061-13a]
 舉手揖讓以為容儀也負繩之直與領之抱方者欲
 其無斜倚而宅心以正無虧缺而制事以義也故易
 有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者此之謂也下齊如權衡
 者欲其存主一定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既施故聖
 人服之而各有所取規矩則取其方圓之至而無私
 繩則取其直權衡則取其平是故先王貴之端冕之
 餘燕則服此而可文介胄之餘燕則服此而可武於
 文也可以贊禮而為擯相於武也可以運籌而治軍
[061-13b]
 旅既完固而又弗費是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
純以素純袂縁純邉廣各寸半
 此言用純之色與數也具父母父母俱存也大父母
 祖父母也純衣之縁也饋畫文也三十以下無父稱
 孤純袂縁縁袖口也純邉縁襟旁及下齊也廣各寸
 半表裏共三寸也惟袷廣二寸深衣以純致飾而其
 色有辨如具父母而又逮事祖父母則衣純以繢備
[061-14a]
 五采以為樂也具父母則衣純以青體少陽以致敬
 也如孤子當室則衣純以素存凶飾以致哀也至衣
 之用純凡有三處袖口縁倂縁衣旁及下齊其廣各
 寸半此又凡用純者之所同也
投壺
 投壺亦逸禮也壺所以實酒而置之席閒者也古者
 諸侯之射必先行燕禮卿大夫之射必先行鄉飲酒
 之禮投壺射之細也庭之脩廣或不足以張侯置鵠
[061-14b]
 賓之衆寡或不足以備官比耦於燕飲而謀以樂賓
 因舉席閒之噐以寄射節焉此投壺所由興也
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主人請曰某
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賓曰子有㫖酒嘉肴某既賜矣
又重以樂敢辭主人曰枉矢哨壺不足辭也敢固以請
賓曰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固辭主人曰枉矢哨壺不
足辭也敢固以請賓曰某固辭不得命敢不敬從
 此言燕禮之後請投壺於賓之詞也中者盛筭之器
[061-15a]
 或如鹿或如兕或如虎或如閭閭如驢形一角而岐
 蹄或如皮樹皮樹亦獸名皆刻木爲之上有圓圈以
 盛筭枉材不直也哨口不正也投壺之禮所以洽賓
 主之歡矢將以授賔則主人奉於阼階之上西面中
 將以待獲則司射奉於西階之上北面壺將以待投
 則使人執於司射之西北面於是主人為自謙之詞
 而請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賓答曰子有㫖酒
 嘉肴某既受其賜矣又重以此樂敢辭主人曰枉矢
[061-15b]
 哨壺本不足辭也敢固以請賓復曰某既受其賜矣
 又重以此樂敢固辭主人曰枉矢哨壺本不足辭也
 敢固以請賓於是曰某既固辭不得命敢不敬而從
 之案鄉射記云大夫兕中士鹿中孔氏疏曰知是大
 夫士禮者以主人請賓是平敵之辭其諸侯相燕亦
 有之故左傳云晉侯與齊侯燕投壺也
賓再拜受主人般還曰辟主人阼階上拜送賓般還曰

[061-16a]
 此言以矢授受之節也賔既許主人投壺乃於西階
 上北面再拜而遥將受矢主人因般曲折還而告賓
 曰辟使知其不敢當而止賓拜也於是賓及主人皆
 来兩楹之閒相就俱南面主人在東授矢與賓主人
 復歸阼階上北面拜而送矢賓亦歸西階上般曲折
 還而告主人曰辟使知其不敢當而止主人拜也吕
 氏大臨曰投壺之禮主人奉矢三請賓賓三辭而後
 許拜受拜送皆般還以辟有加於射禮者不敢以禮
[061-16b]
 殺而紓吾敬也
已拜受矢進即兩楹間退反位揖賓就筵
 此言主人受矢就筵之節也兩楹間者投壺之地筵
 者投壺之席也主人既拜送矣贊者因持矢授主人
 主人於阼階受之進就兩楹間視投壺之處所復退
 反阼階之位西向揖賓以就筵筵皆南向鄭氏注曰
 進即兩楹間者言將有事於此退乃揖賓即席欲與
 偕進眀為偶也
[061-17a]
司射進度壺閒以二矢半反位設中東面執八筭興
 此言度壺執筭之節也度猶量也間猶空也司射位
 在西階上於執壺之人處受壺乃進而量度置壺於
 賓主筵之南不問矢之長短俱閒以二矢半復反西
 階上之位設盛筭之中乃於中西東面手執八筭而
 起立所以俟投也孔氏疏曰投壺日中於室日晚於
 堂大晚於庭各隨光明故也矢有長短隨地廣狹而
 度壺皆使去賓主之席二矢半也室中去席五尺堂
[061-17b]
 上去席七尺庭中去席九尺方氏慤曰凡射人各四
 矢四矢則四筭投壺亦如之賓與主則八筭矣
請賓曰順投為入比投不釋勝飲不勝者正爵既行請
為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既立請慶多馬請主人
亦如之
 此言司射告賓主以投壺之法也順投矢本入也比
 頻也釋謂釋筭於中之兩旁正爵謂正禮之爵或以
 罰或以慶皆正禮也司射請於賓曰投壺重在矢本
[061-18a]
 必順投乃為入又湏賓主更遞而投若頻投則不為
 之釋筭及投畢而勝負分勝者酌酒以飲不勝者則
 於正爵既行之後請為勝者立馬以表之禮以三馬
 為成勝者或全得其三或止得二徹取劣偶之一馬
 以從二馬而為三則於三馬既立之後又酌酒請慶
 於多馬之偶其請於主人亦如之案鄉射禮三偶先
 射賓主乃射投壺不立三耦禮輕故也馬是威武之
 用射與投壺皆以習武故謂勝筭為馬方氏慤曰筭
[061-18b]
 與馬一也方其執之謂之筭以計多少為義及其釋
 之謂之馬以勝敵為義或謂筭言釋馬言立下言馬
 各直其筭則筭非馬也漢人格法有功馬散馬皆刻
 馬象而植之
命弦者曰請奏貍首閒若一大師曰諾
 此言司射命奏樂章以為節也弦者瑟工也貍首詩
 篇名今逸閒者樂之節也大師樂官之長司射命工
 之弦者曰請奏貍首之篇而於前後樂節中閒疏數
[061-19a]
 當如一大師承命而應曰諾案孔疏知弦是鼔瑟者
 約鄉射禮用瑟也節亦有鼓以弦為重故特云命弦
 者非諸侯投壺而奏貍首義取燕飲之儀猶鄉射奏
 騶虞不計人之尊卑也
左右告矢具請拾投有入者則司射坐而釋一筭焉賓
黨於右主黨於左
 此正言投壺與釋筭之儀也拾更也坐跪也投壺之
 席南向主居左賓居右司射東面而立左右告以矢
[061-19b]
 具請更遞而投於是有投入者司射乃跪而釋一筭
 於地其釋筭之位賓黨則於右在司射之前稍南主
 黨則於左在司射之前稍北也案司射東面則以南
 為右北為左已投者退各反其位以辟後来者
卒投司射執筭曰左右卒投請數二筭為純一純以取
一筭為竒遂以竒筭告曰某賢於某若干純竒則曰竒
鈞則曰左右鈞
 此言數筭之法也左謂主右謂賓純全也即讀曰全
[061-20a]
 竒隻也賢猶勝也賓主之黨畢已投司射乃於壺西
 東面執筭而告曰左右既卒投矣請數筭以明勝負
 數筭之法二筭合者為純地上取筭之時每一純則
 别而取之其止有一筭者為竒遂以竒筭告如所餘
 者雙數則曰某賢於某若干純所餘者单數則曰若
 干竒若賓主維鈞則左右各執一筭以告曰左右鈞
 明無勝負也蓋投凡三番番各四矢通十二矢但逢
 雙筭者曰純逢隻筭者曰竒釋筭之法十純則縮而
[061-20b]
 委之每委異之有餘則横諸純下一筭為竒竒則縮
 諸純下
命酌曰請行觴酌者曰諾當飲者皆跪奉觴曰賜灌勝
者跪曰敬養
 此言行爵之儀也酌者勝黨之子弟也皆字疑衍文
 告筭畢司射因命酌者行罰爵酌者應曰諾乃於西
 階上南面設豐洗觯升酌坐奠於豐上其不勝而當
 飲者跪而奉觴曰賜灌勝者亦跪而答曰敬養皆以
[061-21a]
 明謙也案灌猶飲也周禮曰以灌賓客
正爵既行請立馬馬各直其筭一馬從二馬以慶慶禮
曰三馬既備請慶多馬賓主皆曰諾正爵既行請徹馬
 此言行慶爵之儀也直當也罰之正爵既行司射因
 請於賓主而立馬馬各當其初釋筭之前或三番不
 能全得三馬則以一馬從二馬助勝者而為樂以行
 其慶慶禮將行司射乃言曰三馬既備請慶多馬賓
 主皆同聲曰諾由是慶之正爵既行司射即請徹去
[061-21b]
 其馬蓋禮畢而飲無筭矣案鄭注飲慶爵者偶親酌
 不使弟子無豐一馬從二馬既以服人之善又以成
 人之美也以上為投壺禮之正經筭多少以下為記
筭多少視其坐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筭長
尺二寸壺頸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徑二寸半容斗五升
壺中實小豆焉為其矢之躍而出也壺去席二矢半矢
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此記筭與壺矢之制也籌即矢也扶與膚同鋪四指
[061-22a]
 曰膚一指案寸膚廣四寸也脩長也設筭之多少視
 坐上之人數每人四籌亦四筭也矢之制室中狹則
 五扶長二尺堂上稍廣則七扶長二尺八寸庭中彌
 廣則九扶長三尺六寸筭之制長尺二寸壺之制頸
 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徑二寸半可容斗五升壺中實
 以小豆焉為其矢之將躍而出也置壺之所去賓主
 之席二矢半制矢則用柘若棘以其堅且重毋去其
 皮取質而已陳氏祥道曰先王制禮未嘗無所因焉
[061-22b]
 故室中必用几而因几以度室堂上必用筵而因筵
 以度堂野外必用歩而因歩以度野投壺用指而已
 故因指以度籌
魯令弟子辭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踰言偝立踰言有
常爵薛令弟子辭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踰言若是者

 此言二國命弟子之辭也弟子謂賓黨主黨之年弱
 者幠亦敖也偝所向不正也踰言逺談語也常爵常
[061-23a]
 行之罸爵也浮謂罰爵之滿而浮也投壺時賔黨主
 黨各有童子侍立魯所以令弟子者其辭曰毋幠毋
 敖毋偝立毋踰言偝立踰言當知有常行之罰爵薛
 所以令弟子者其辭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踰言有
 若是者當浮二國戒令之辭意同而辭小異如此
司射庭長及冠士立者皆屬賔黨樂人及使者童子皆
屬主黨
 此言凡序立之禮也庭長司正也冠士既冠之士樂
[061-23b]
 人國子能為樂者使者主人所使薦羞者此節注疏
 在盡用之為射禮之下今從陳澔本諸序立者司射
 以贊禮庭長以正禮冠士與立者以觀禮皆屬賔黨
 樂人以樂賔使者以承賔童子以事賔皆屬主黨案
 屬賔黨者位在西階下東向屬主黨者位在阼階下
 西向
鼓○□○○□□○□○○□半○□○□○○○□
□○□○魯鼔○□○○○□□○□○○□□○□
[061-24a]
 ○○□□○半○□○○○□□○薛鼓取半以下為
 投壺禮盡用之為射禮魯鼓○□○○□□○○半○
 □○□○○○○□○□○薛鼓○□○○○○□○
 □○□○○○□○□○○□○半○□○□○○○
 ○□○
  此記魯薛擊鼔之節也魯薛之鼓既異而𫝊之者又
  異圜者擊鼙方者擊鼓用半鼔節為投壺禮用全鼓
  節為射禮蓋古者舉事鼓各有節聞其節則知其事
[061-24b]
  矣圖首一鼓字乃總辭前圖則先圖而因以魯鼓薛
  鼓識之後圖則先列魯鼓薛鼓而因以圖實之兼列
  之者鄭氏謂禮衰乖異不知孰是也
 
 
 
 
日講禮記解義卷六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