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欒城集 > 欒城集 20
[020-1a]
欒城集巻第二十
  殿試武舉䇿問一首
問王者之兵不貴詐謀竒計至於臨敵制勝良将豈
可少哉朕以天下為度懐柔四夷而西戎背誕腰領
未得凡吾接之以恩信懐之以禮義者固有道矣若
夫示之以形禁之以勢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無所
得者其術何由伐其謀散其黨使之退而不得安安
而不能乆者其道何以夫隱兵於民井田之舊法也
材官府兵猶行於後世而保甲之復民以為勞以車
即戰丘甸之遺制也武剛鹿角猶見於近事而車牛
[020-1b]
之役世以爲非古者兵有竒正旋相爲用如環之無
端其出入之法今幾絶矣敵有隂陽客主異冝易之
則敗其先後之節将何施焉淮隂之伐趙勝亦幸耳
使左車之説行則計将安出仲逹之却蜀非其功也
使孔明而不死則勝将孰在子大夫講於兵家之利
而明於當世之務審矣其以所聞著之千篇朕将覧

   南省進士䇿問一首
問三代漢唐之法行於前世而施之於今輙以不效
何也昔者蓋嘗取經界之舊法以爲方田采府衛之
[020-2a]
遺意以為鄉兵舉黜陟之墜典以為考課矣然而為
方田則民擾而不安為鄉兵則民勞而無益為考課
則吏欺而難信三者適所以為患不若其已也孟子
有言為髙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必因先王
之道凡今世之法駸駸近古矣政之近古天下之所
以治也然而如彼三者獨何哉豈古之法遂不可施
之於今歟仰亦救之不自其本為之不得其道以至
於此也
   河南府進士䇿問三首
問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故兩漢之間經各有師師
[020-2b]
各有説異師殊説相攻如讎異已者雖善不從同
已者雖惡不棄下逮魏晉爭者少止然後學者相與
推究衆説從其所長至唐而傳䟽之學其由是學者
始㑹于一數百年之間凡所以經世之用君臣父子
之義禮樂刑政之本何所不取於此然而窮理不深
而講道不切學者因其成文而師之以為足矣是以
間者立取士之法使人通一經而説不必舊法既立
矣俗必自此而變蓋将人自為説而守之耶則兩漢
之俗是矣将舉天下而宗一説耶則自唐以來傳䟽
之學是矣夫上能立法以救弊而已成其俗者必在
[020-3a]
於士将使二弊不作其将何處而可哉
問三代之治以禮樂為本刑政為末後世反之儒者
言禮樂之效與刑政之弊其相去甚遠然較其治亂
盛衰其比後世若無以大相過者蓋夏后氏自禹再
傳而失國亂者三世商人再衰而復興周人一遷而
不振其賢於漢唐其實無幾至於漢文帝唐太宗克
已裕人海内安樂雖三代之盛王何以加之夫禮樂
刑政其功之異豈特如此而巳今自祖宗創業百有
餘年法令脩明上下相維四方無虞求之前世未有
治安若今之乆者然而儒者論其禮樂常以為不若
[020-3b]
三代此為誠不若耶為習其名而未稽其實也不然
世之治安則不在禮樂歟冝一有以斷之
問孟子言五畆之宅植之以桑則五十者可以衣帛
雞豚狗彘無失其時則七十者可以食肉數罟不入
洿池則魚鼈不可勝食斧斤以時入山林則材木不
可勝用誠哉是言也雖然孟子将何以行之豈將立
法設禁以驅之歟夫立法設禁而無刑以待之則令
而不行有刑以待之則彼亦何罪請言孟子将何以
行此
   私試進士䇿問二十八首
[020-4a]
問昔者承五代之亂天下學者凋喪而仕者益寡雖
有美才良士猶溺於耕田養生之樂不肯棄其鄉閭
而効力於官事當此之時至調富民而為官夫豈不
甚病矣哉及天下大定學者漸已尊顯勤勞勸誘數
十年之間而後士人方洋繼起則天下之官為之盡
滿而無所置之是以頃者立任子之限減進士之額
繩以苛法抑以細過使之乆而不調然後官吏歳以
漸減凡今一嵗之調蓋不足以償其休老物故者然
則數十嵗之後無乃将復有向者乏人之患歟夫古
之聖人惟能於其未然而預防之故無後憂昔者惟
[020-4b]
不能於其至少之時而為其過多之慮是以惟務進
之而有今日之弊夫民惟其誘而進之則進而不知
伏抑而排之則無而引去天下要亦有不絜不屑
之士不可恃爵禄之利以為可以必致也故願於其
未然而求其所以進之而可以使今無冗員之弊退
之而可以使後無乏人之患者此亦天下之深慮也
問學者之論周禮或以為周公之書或以為戰國隂
謀之書二者孰為得之今觀其書亦有所不知者二
焉夫公邑為井田而鄉遂為溝洫比二者一夫而受
田百畆五口而一夫為役百畆而税之十一舉無以
[020-5a]
異也然而井田自一井而上至於一同而方百里其
所以通水之利者溝洫澮三溝洫之制至於萬夫為
地三十二里有半其所以通水之利者遂溝洫澮川
五夫利害同而法制異為地少而用力愽此其所未
知者一也五家為比比有比長五比為閭閭有閭胥
四閭為族族有族師五族為黨黨有黨正五黨為州
州有州長五州為鄉鄉有一正卿及有軍旅之事則
以比長為伍長閭胥為兩司馬族師為卒長黨正為
旅師州長為師師卿為軍将故凢官之在鄉者軍一
起而皆在軍矣起軍之法自五口以上家以一人為
[020-5b]
兵一人為役而家之處者甚衆而官吏舉皆在外将
誰使治之此其不可知者二也故願與學者究之
問學者煑不求學孔子今考於傳記而觀其行事蓋
有所不通者焉語曰佛肹召子欲徃又曰子見南子
子路不説學者以為孔子急於行道而為此夫孔子
之於衛靈公語及兵事不説而去於陽貨時其亡而
見之蓋亦不欲見也而孟子亦云惡夫枉尺而直尋
者然則彼二事者獨何歟至於仕魯為司㓂從而祭
膰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且夫仕而至於司㓂君臣之
義不為淺矣膰肉不至而行何其輕君臣之義而重
[020-6a]
區區之㣲禮哉此明於輕重者之所不為也或曰膰
肉不至仲尼以為禮将從此而大壊此所謂知幾者
夫為大臣知禮之将亡不救而去則又安用夫大臣
者故此将有㣲𦕈難見之意而世或未之思學焉者
所冝辨之
問古之為國者必有所尚夏忠商質而周文儒者以
為此三者如循環百世而無窮然則今世之所尚者
何耶夫不必聖人而後有所尚然則今世之所尚者
其以為忠耶則小民多詐而争訟並起非所以為忠
也以為質耶則金玉錦繡不為之節而文詞熾於天
[020-6b]
下非所以為質也以為文耶則禮樂不備冠昏䘮祭
之義至為淺薄非所以為文也然則今世其無所尚
耶盖亦有之而未之見耶其果有之也則亦可用耶
不可用耶其明著其説
問古之學者其為學必遲而信道必篤蓋非其遲則
不能至於篤也故子夏之門人始於洒掃應對進退
而孟子亦云君子之於道欲其自得自得之則資之
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夫待其自得也非乆
而何昔者孔子五十而後學易方今薄才下士之所
謂甚遲而可怪者也故夫當今之世無惑乎其無信
[020-7a]
道之士也古之養士者莫善於太學而今太學之教
一日之所為必若干取方冊之難知者而悉論之不
待其問而先告之無先後無少長無賢愚其問同而
其功等其上者無以優游翶翔以寛綽其心而其下
者勉强困躓不暇於為善故其學也必遠而守道必
不篤何者非其自得之也夫人之才譬如草木焉雨
以濡之風以動之則其長也可立而待有宋人焉揠
之而目以為喜此孟子所以太息其不知學也然而
寛以待之則太學之法將必有所大變而後可變法
者不可不預立其説也
[020-7b]
問古者禮備而費少今者費愈多而禮愈闕古者七
世之廟分而為七今者七世之廟合而為一古者一
嵗大祭天者四五嵗大祭宗廟者再今者三嵗迭用
其一而略其餘古者命士以上皆有廟今至於公卿
大夫無之古者天子五載一巡守逺者十二年一巡
守今者非郊祀校獵不出於郊以今之至簡省也而
財至於不給則古之甚繁者冝其無以共之然以古
之甚繁而不至於大費則今之簡省而至於不給者
何也凡今之人皆以費故棄先王之禮是以禮日益
壊以為今之世有周公仲尼其将亦畏費而止歟其
[020-8a]
将亦畧備其禮而不至於大費歟然而今之所以至
於大費而不可省者或亦有故也其思所以省之而
無害之説而著于篇
問茶之有𣙜與税非古也特就其便於今者言之有
以為𣙜便曰凡所以備邉養兵者皆出於𣙜然江淮
之間以私茶死者不可勝計此則仁人之所不忍為
也而何便於槯以税為便則夫邊鄙兵革之用将何
以共之且夫税之入其不足以當槯之利亦易見矣
而特以不忍驅民而納之陷穽是以去槯而為税今
欲後反其舊冒行殺人之害而就夫區區養兵之利
[020-8b]
則何以為仁求以生民而國用至於困乏則何以為
智蓋將以生民而富國兼収仁智之實而並享之者
必將有説也
問君子能盡人之情而不能盡物之變盡物之變惟
精者能之古之君子專一而無侈心是以益治鳥獸
棄治稼穡䕫治鐘磬羲和治暦皆以聦明睿智之才
而盡力於一物終其身而不去至於後世官者至以
為氏故當此之時天下之事無不畢舉今者四方既
平非有勤勞難治之政而當世之務毎毎廢墜而不
理蓋鐘律之不和河之不循道此一二事者百有餘
[020-9a]
年而莫有能辦之者是豈非務於速進而耻以一物
自盡之過歟夫古之君子徃徃老於小官終身而不
厭則上之所以使之者誠有道也安得斯道而由之
以使斯人之復如古也
問今世法唐以為治上自百官刑法禮儀下至州郡
兵民賦役要之以唐為凖譬如商之於夏周之於商
事無不考焉者然天下之廣方制萬里夷狄不作兵
革不用四方之貢不絶於道路而國用常苦於不足
唐自天實以來府衛之兵廢租庸之法壤収茶鹽𣙜
酒酤其法與今畧等然而天下分裂天子之地至少
[020-9b]
征伐相繼而起而憲文武宣之世方鎮稍定則財用
未嘗有所匱乏與今世無異至於齊蔡三晉各以數
州之地養數萬之兵內以抗衡京師外以備禦鄰敵
綽然有餘亦不如今之将帥仰給於大農也夫法與
唐内地多於唐費用不若唐之多而府庫之蓄無以
大相過者何也其必有能辨之
問方今天下患於兵多故銷兵之説人人知之然獨
求覩夫兵少之為患也方今天下患於財少故求財
之術人人講之然獨未覩夫多財之為累也夫銷兵
之患有甚於兵多而多財之累有甚於財少衆人知
[020-10a]
目前之利而不為嵗月之計故儒者非之儒者操根
本之論而不救急切之害故衆人遲之今将救目前
之病使兵多財少之患去全嵗月之計使兵少財多
之弊不見其将何道而可
問舜受天下於堯故郊嚳宗堯不敢廢堯之祀禹受
天下於舜而其郊宗皆其祖考夫推舜之心以及於
禹則禹必将兼祀堯舜而後可今也不然不獨廢堯
而且忘舜何也夫受其成業而黜其祀雖少恩者不
為而謂禹行之乎其故安在
問古之言治者必曰禮樂禮樂之於人譬如飲食未
[020-10b]
有一日而不相從者故士之閑居無故不去琴瑟行
則有佩玉之音登車則有和鸞之節身蹈於禮而耳
屬於樂如此而後邪辟不至蓋自秦漢以來士大夫
不師古始然其朝廷鄉黨之間起居飲食之際亦未
嘗無禮而樂獨盡廢士有終年未嘗聞樂而不知其
非者於是有以疑樂之可去而以古人為非矣不然
請言樂之不立而士之所以不如古者安在
問西漢自孝武之後崇尚儒術至於哀平百餘年間
士之以儒生進用功業志氣可紀於世者不過三四
而武夫文吏皆著節當世其業與儒者遠甚及至東
[020-11a]
漢雖光武兵革之後而儒者遂顯其後世道凌遲其
所以扶危持顛皆出於學者而他人不與夫兩漢之
用儒其實無以相過而士之優劣相遠如此何也
問古者建國設官分職以為政本近代因循雜亂無
復統紀朝廷深惟其弊推本宗周旁摭宇文氏以易
其制惟周官分建六職各帥其屬以治百事仰以奉
天地鬼神外以御諸侯四夷下以治士農工商至於
草木鳥獸無不咸在可謂備矣宇文氏雖參考其舊
以命庶工而典籍亡逸不可究知其兵戎之官多設
於六卿之外今将遠法宗周則宇文之遺法固将在
[020-11b]
所去取然則凢官之以武事設者當領於六官耶其
亦将特設而後可也
問周官三百六千所以治王之畿内也其畿外諸侯
國自有官大國三卿次國二卿小國一卿亦皆有屬
以治其事是以六官之屬足以治畿内而止矣今四
方郡縣自一介之吏該命於朝廷則六官之外當得
羨吏以典其職以階易官蓋出於此然而設階之法
始於散官而散官之興近自魏晋因魏晋之遺俗以
間三代之舊典竊以為未盡也其将何脩而後可以
復三代之故也哉
[020-12a]
問古者取士於鄉而養之於學觀其徳行道藝而進
之以官故其得人也全今也雖鄉取而學養之然其
試之也獨取其藝而徳行之舉不復並立凡今之士
雖有内懐徳義而無藝以自将則不免廢於有司故
其得人也偏今将略其藝文而取其行義凡科舉之
法所以杜請謁而絶情故者一切盡廢則奔競朋黨
之風必扇於下豈古之學校遂不可復耶其具論之
于篇
問古者兵出於民而兵戰以車車馬介胄皆民力也
民之於兵可謂勞矣三時務農一時講武鋤耰錢鏄
[020-12b]
之人而驅之以干戈之事民之於兵可謂踈矣然而
古者以甚勞之民用至踈之兵而民以為安四夷賔
服其故何也近世兵民既分凡兵之噐用皆給於官
旦暮教戰不擇四時民可謂逸而兵可謂習矣然其
所以安萬民而威四夷者亦何以逺過於古若夫正
兵既練而又兼連伍保之兵民兵既設而不試以征
伐之事此又今世之新意其所以勤兵裕民者可謂
至矣至於異同待失之辨其詳著于篇
問古者為貨泉以權物之輕重今所在鑄錢數日益
多制日益小可謂錢輕矣然而金帛米粟賈日益賤
[020-13a]
而錢之行於市者日益少有錢重之弊夫當重者反
輕而當輕者反重其説安在将救其失其術何以
問孔子與老子同時孔子以禮樂教人而老子以清
浄無為為宗孔子蓋嘗問禮於老子未有一言非之
者夫孔老豈同道者哉後世孟軻韓愈皆學於孔子
然孟子之於楊朱墨翟韓子之於浮屠氏皆訟言攻
之 之如讎夫韓孟之賢不過於孔子而楊朱浮
屠之害無異於老子或釋而不問或排而不置其説
安在
問漢武帝攘却四夷拓地千里後世頼以為强唐太
[020-13b]
宗誅㓕胡虜兵不折比民不告病用兵之利前世無
與為比然而武帝之治安不若文景之多而太宗之
功無補中國之治亂是以儒者終莫之善也夫儒者
之説勝則帝王之武功沒世而無聞不世之功成則
中國先受其害二者不可合并然髙宗之伐鬼方文
王之征玁狁聖人有所不免則武帝太宗之功業其
終不善於儒者何也
問河之為害逺矣自漢已來東決則盡太山之麓西
決則盡西山之趾凡二山之間數千里之地丘陵險
阻河皆堙而平之存者無幾矣蓋禹之治水也以為
[020-14a]
河所從來者髙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厮二
渠以引其河自二渠之廢而河乃恣行不可備禦夫
河決不東則西豫以二渠待之則雖決而有以受之
乃不為害此聖人之遺跡也今将訪而復之以待河
之暴其可否何説
問韓非明老子而以刑名游説諸侯李斯師孫卿而
以詐力事秦至於焚詩書殺儒士其終皆䧟於大戮
原其所學皆本於聖人而其所施設則鄉黨之士所
不忍為夫豈其學有以致之歟蓋老子孫卿其教之
善雖弊不至於敗亂天下然則二子之學其所以失
[020-14b]
之而至此者何也學之不詳毫𨤲之差或致千里學
士大夫可不辨之乎
問堯舜之徳盛矣然孔子稱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
哉何者世相近事相若而人情未遠也儒者常稱二
帝三代雖其道徳之隆世世師之至於禮樂刑政将
以師之今世亦已難矣今自五代以上其文物政事
之備未有若隋唐之善者自祖宗已來采前世之舊
而施之於時亦未有若隋唐之多者也然其或因或
革而當否存焉蓋亦有時異事異乆逺而不可復者
歟其亦有因習俗而重改作可復而未暇者歟其相
[020-15a]
與講習而著其宜焉
問古者有罪不免於刑失誤有贖親賢有議𤯝灾有
赦未聞有赦天下者也自漢以來赦始及天下而言
政者病之蓋成周之隆成康之際刑措不用而漢孝
文唐太宗之盛天下斷獄歳不過數十當此之時雖
有赦何所施之後世法令滋章而姦究不禁刑之不
能正而赦之不能救數赦則民坑於法而不赦則上
所不忍其将何施而可
問三代以田養民而取之以什一其民盡力於耕則
足以自養上之人以時平其政令而民受其賜既已
[020-15b]
厚矣自戰國之禍田制既壊賦法隨弊天下之民仰
困於租税而俯困於兼并其害不可言矣是以漢自
文景以來賜民田租孝弟力田鰥寡孤獨金帛布絮
之奉嵗時不絶考之於古則所謂惠而不知為政者
也然自漢氏絶而復興其民思之不忘其恩澤之結
於民豈不至哉惟三代仁政其紀綱法度既不可遽
復而漢室賜予之惠府庫之積力有所不逮然則将
以厚民其術安在
問三代聖人以禮樂治天下動容貌出詞氣逡巡廟
堂之上而諸侯承徳四夷向風何其盛哉至其後世
[020-16a]
稍衰桓文迭興而維持之要之以盟㑹齊之以征伐
既巳卑矣然春秋之後吳越放恣繼之以田常三晉
之亂天下遂為戰國君臣之間非詐不言非力不用
相與為盗跖之行猶恐不勝雖桓文之事且不行矣
而況於文武成康之舊歟及秦并天下風俗日惡不
可復改雖漢唐之隆格之以商周之盛蓋已愧矣夫
三代之間其民更桀紂之禍與戰國何異然聖人一
出禮義復興天下和洽不若後世寂寥無聞獨何故
歟豈帝王之道古今一變遂不可復反乎不然何漢
唐之陋如此
[020-16b]
問秦㓕經籍漢興易詩書禮春秋復存而樂遂䘮然
自孔子弟子散亡天下學者爭立異説各尊所聞以
相攻而聖人之道日以湮沒頃者朝廷患之掃除傳
䟽而著以新説天下庶幾由此以識聖人之遺意然
易詩書禮皆立學官春秋雖不用而其書亦不癈惟
大樂淪棄漫㓕無文無所考信嗚呼士生於今去聖
文遠師法不傳幸明天子慨然深愍遺墜而興之而
六經不備豈不闕甚矣哉意者求之它書推其端而
究其末引而伸之猶可得而觀也請誦其所取焉
問漢収河南地兵不再駕唐復河隴未嘗用兵今朝
[020-17a]
廷兵甲之精卒伍之練蓋近世所未有也是以収洮
泯略蘭㑹大功既遂四夷震疊有志之士蓋以心馳
於燕薊之兆矣夫能稼而能穯所以為良農也能獲
而能烹所以為善獵也故夫拓國而安邊唐漢之間
必有良䇿焉其試言之
   私試武學䇿問二首
問古之善戰者必以兩擊一既為之正又為之奇故
我之受敵者一而敵之受敵者二我一而敵二則我
佚而敵勞以佚擊勞故曰三軍之衆可以使之必受
敵而無敗自唐季以來古之陣法遺散而不講今世
[020-17b]
用兵之将置陣而不知竒正夫置陣而不知竒正猶
作樂而不用五聲飪食而不用五味宫竭而商不繼
甘窮而酸不輔一變而盡矣不可復用也今将推古
法求竒正之意而施之行陣其亦可得歟兵法曰先
出合戰為正後出為竒又曰竒亦為正之正而正亦
為竒之竒所謂竒正者将合為一陣歟将離為二陣
歟學者所辨之
問古稱淮隂侯善用兵然觀其所以勝者亦若有天
幸焉淮隂之攻趙也廣武君請以輕兵絶其饟道而
堅壁以老其師其攻齊也人或説龍以且相持不戰
[020-18a]
而隂招齊之亡城此二計者淮隂實難之幸其計之
不用是以能克然而使此計誠行淮隂豈坐受縳者
耶其必有以待之請言其説
欒城集巻第二十
[020-18b]


[020-1a]
欒城後集巻第二十
  祭張官保文
維元祐六年歳次辛未十二月乙朔二十日甲戌
太中大夫守門下侍郎眉山蘇轍謹以清酒庶羞之
奠致祭于故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贈司空張公四
丈之靈轍之方冠公守西蜀時予先君幅巾田服尺
書見公一見而知曰此鴻鵠困于棘茨君亦嘻嗟世
莫知我孰謂斯人獨明且果顧我與兄復徃從之少
未更事見亦弗疑後時有成達于家斯言是信不
折不降渉世多艱久而莫伸從公陳宋庇于有仁既
[020-1b]
愽以支又約以禮示我夷易行不知止南遷而還迎
我而笑世將用子要至于道我曰不然將復見公俛
仰六年斯志莫從遺章上聞匪私爾傷慶暦之遺今
也則亡嗚呼公之少年坦然不羈自放於酒竹林是
師及其從官精深粹密禮家法士莫見其隙公之問
學初亦弗勤汎然游心功倍於人有疑而問時罔弗
達禮則鄭産樂則吳扎公之行巳色温言厲卒然相
逢忽若無意其所與友金石弗踰可以託六尺之孤
公之事君道大言深心所不欲富貴莫詭詞削草
人亦弗知雖罔克用亦罔克疑公老于世事見于外
[020-2a]
人之知公兹亦其槩公性静深灼見安危遇物斯應
動獲所冝退而自養湛然淳一與天為徙惟道非役
逮其將亡言若平生寂然委蜕不怛于行道實在天
後必有傳謂予可教而亦弗聞公入不出我出不還
而使斯道忽乎茫然嗚呼尚享
  祭文與可學士文一首
元祐七年八月日太中大夫守門下侍郎蘇轍謹之
清酒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知湖州與可學士親家翁
之靈嗚呼漢蜀太守石室之孫散居梓潼耕稼隠淪
是生高人文如西京稚詩楚詞雲溶泉清心恬手柔
[020-2b]
𨽻草從橫毫墨之餘遇物賦形怪石㠝列翠竹羅生
得於無心見者自驚嗟世知公以是謂賢公心浩然
實而弗炫有觸不屈始知其堅世在熈寧士銳而翾
利誘于旁奔走傾旋公居其間澹乎忘言洋人病茶
徐為一宣抱忘不伸委化而遷惟我與公交友忘年
以静喜我申以婚姻子喪婦存諸孫在前撫而教之
尚侈公門窀穸有時送車盈阡千里寓詞聞乎不聞
嗚呼尚饗
  祭亡壻文逸民文
元祐七年八月日太中大夫守門下侍郎蘇轍以清
[020-3a]
酒庶羞之奠致祭于文郎逸民秀才之靈我與君翁
忘年之義長女未笄許君子少君不羣介然老成
誦詩屬文亦繼家聲我獨怪君吐詞悲傷是必多難
否則不長别我于宋送君于株扶喪舟行萬里有餘
我還南方君旅成都相望天涯逾歳一書我還京師
幸將見君一病不復發書酸辛女有烈志鞠諸孤
賦詩栢舟之死不渝惸惸遺孫教以詩書庶幾有成
歸大君閭嗚呼尚饗
  再祭張宫保文
元祐七年八月日太中大夫守門下侍郎眉山蘇轍
[020-3b]
謹以清酒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宣徽南院使太子太
保贈司空張公四文之靈公志大而才高氣直而慮
深世俗之所不悦而君子之所服膺轍從公游實見
而知𦕈視世間若無足為及其觀㑹通以行典禮蓋
未嘗失時汎觀衆人澹然無心及其結意氣而同憂
患蓋堅如斷金故方其出也仕歴三世雖未嘗不用
而才草能既逮其處也與衆雜居雖罔有不伏而中
情實踈究觀始終疑其天人或因物以有覺或逢人
而益信由是嗇氣養神以終其身中忘我以發照外
忘物而逺塵至於委化之日泊然反真嗚呼我之從
[020-4a]
公始於父兄師友之交親戚之情而掩棺不哭送葬
不行無以寄哀請易公名惟文與定庻㡬平生公雖
不求朝有典刑鳴呼尚饗
  祭亡嫂王氏文
元祐八年次癸酉九月丙子朔十八日癸巳太中
大夫守門下侍卽蘇轍與新婦德陽郡夫人史氏謹
以家饌酒果之奠致祭于亡嫂同安郡君王氏之靈
轍㓜學於兄師友寔兼志氣雖同以不逮慙兄剛而
塞物或不容旣以名世亦以不逢轍驟而從初未免
憂嫂以婦人處之則優兄坐語言收畀藂棘竄逐邪
[020-4b]
城無以自食賜環而來歳未及期飛集西垣遂入北
扉貧富慼忻觀者盡驚嫂居其間不改色聲冠服肴
蔬率從其先性固有之非學而然族人咨嗟觀行責
報謂必多福繼以壽考中歳而殂理有莫知三子俱
以慰之兄牧中山始嬪而徃謂我在兹屬以時
享距城半舍旁撫仲婦無慼無懼祭遣諸子嗚呼哀
哉尚饗
  祭八新婦黃氏文
元符二年十一月四日辛未舅姑躬以家饌酒果之
奠致祭于故八新婦黃氏之靈吾不善處世得罪乎
[020-5a]
朝播遷南荒水陸萬里家有三子季子季婦實從此
行自筠徙雷自雷徙循風波恐懼蹊遂㒹絶所至言
語不通飲食異和瘴霧昏醫醫藥無者歳行方閏氣
候殊惡晝熱如湯夜寒如氷行道殭仆居室困瘁始
自僕𨽻浸不巳十病六七而汝獨甚天乎何
殞于瘴追惟平昔慈祥寛厚孰亡不淑而止於是南
北異俗伏臘幾廢燔炙豚魚漸漬果蔬承杞寧賓不
異中夏卒無一言歎恨流落逮及啓乎脫然而逝惟
我夙業累爾幼稚興言涕落呼天何益五里禪室頃
所嘗寓土燥室完密邇吾廬權暦有間毋或恐怖二
[020-5b]
子雖幼資可成就姑自鞠養無水火患猶冀災厄有
盡天造有復全柩北返歸安故土䰟而不昧誠此誠
意嗚呼哀哉尚饗
  北歸祭東塋文
維建中靖國元年三月十五日丙子男具官轍因姪
千之等西歸謹以家饌酒果之奠昭告于先考編禮
贈太子太師先姚程氏遂封成國太夫人之靈轍恭
承先業奉教不謹紹聖之初權臣擅命普害忠良先
除異巳轍與兄軾同時遷南邅回江西流落嶺外奔
走萬里始終七年尚頼世德有慿遺澤未泯久䖏瘴
[020-6a]
霧雖病不死庚辰正月帝出于震推恩四海澤及兄
弟同復舊秩皆侍真祠轍遂自龍川北還許下與諸
子濡沫相收西望松檟鬱葱在目然念灑掃弗躬齋
祭遐逖歳月滋久悔咎何贖兄軾來自海南道逺未
至皆以困躓之餘思歸未獲如人病躃心不忘起瞻
望涕泗不知所言謹告
  祭亡兄端明文
維䢖中靖國元年歳次辛巳九月乙未朔初五日癸
亥弟具官轍謹遣男逺以家饌酒果之奠致祭于亡
兄端明子瞻之靈嗚呼手足之愛平生一人幼學無
[020-6b]
師受業先君兄敏我愚頼以有聞寒暑相從逮壯而
分渉世多艱竟奚所為如鴻風飛流落四維渡嶺渉
海前後七朞瘴氣所烝風所吹有來中原人鮮克
還義氣外強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真人龍
翔雷雨浹天自儋而㢘自廉而永道路數千亦未/岀
終止毗陵有田數頃逝將歸休築室鑿井嗚呼天/之
忱命不可期秋暑渉江宿瘴乘之上燥下寒氣不能
支啓手無言時惟我思念我伯仲我處其季落盡
矣形影無繼嗟乎不淑不見而逝號呼不聞泣血至
地兄之文章今世第一忠言嘉謀古之遺直名冠多
[020-7a]
士義動蠻貊流竄雖久此聲不没遺文粲然四海所
傳易書之祕古所未聞時無孔子孰知其賢以俟聖
人後則當然喪來自東病不克迎卜𦵏嵩陽既有治
命三子孝敬㒺留于行陟罔望之涕泗雨尚饗
  再祭亡嫂王氏文
維崇寧元年歳次壬午四月乙酉朔二十三日丁未
具官蘇轍與新婦德陽郡夫人史氏謹以家饌酒果
之奠致祭于亡嫂同安郡君王氏之靈嗚呼天禍我
家兄歸自南没于毗陵諸孤䕶喪行于淮汴望之拊
膺自嫂之亡旅殯西折九年于今兄没有命𦵏我嵩
[020-7b]
少土厚水深邁徃告遷及迨初婦靈輀是升道出頻
川家寓于兹迎哭傷心逺日孟秋水潦方降畏行不
能塋兆東南精舍在焉有佛與僧徃寓其堂以須兄
至歸于丘林雖非故鄉親族不遐勿畏勿驚嗚呼尚

  再祭兄亡端朋文
維崇寧元年歳次壬午五月乙夘朔日弟具官轍與
新婦德陽郡夫人史氏謹以家饌酒果之奠致祭于
亡兄子瞻端明尚書之靈嗚呼惟我與兄出處昔同
㓜學無師先君是從遊戲圖書窹𥧌其/中曰予二人要
[020-8a]
如是終後迫寒飢出仕于時鄉舉制䇿並驅而馳猖
狂妄行誤為世羈始以是得終以失/之兄遷于黃我斥
于筠流落空山友其野人命不自知還復簮紳俛仰
幾何寵禄遄臻欲去未遑禍來盈門大庾之東漲海
之南黎蜒雜居非人所堪不起襲帷來掀簷卧不
得𥧌食何暇甘如是亡年雷雨一覃兄歸晋陵我還
頻川願一見之乃有不然瘴暑相尋醫不能痊嗟兄
與我再起再顛未嘗不同今乃獨先嗚呼我兄而止
斯耶昔始宦遊誦韋氏詩夜雨對床後勿有違進不
知退踐此禍機欲復斯言而天奪之先壟在西老泉
[020-8b]
之山歸骨其旁自昔有言勢不克從夫豈不懐地雖
郟鄏山曰峩眉天實命之豈人也哉我寓此有田
一㕓子孫安之殆不復遷兄來自西於是磐桓卜告
孟秋歸于其阡頻川有蘇肇自兄先嗚呼尚饗
  再祭八新婦黃氏文
維年月日舅具官蘇轍姑德陽郡夫人史氏謹以家
饌酒果致祭于亡第八新婦黃氏之靈我昔南遷自
筠徂雷自雷徂循萬里之行季子季婦同此艱勤婦
生名家有德有容㓜不逮門繾綣相從冐嶮渉瘴初
無咎言念我厄窮徃反累汝愧于心顔瘴病彌月藥
[020-9a]
石不效卒殞當年弱子雅女躑躅吾側念母悽然徃
汝莫追撫此二孫冀其成人命降自天舉家北返與
柩俱還嗟哉吾兄没于毗陵返𦵏郟山兆域寛深舉
棺從之土厚且堅種栢成林以付而子百年以安嗚
呼尚饗
  祭范子中朝散文
維建中靖國元年歳次辛巳十二月丁亥朔初十日
丙申太中大夫提舉鳯翔府上清太平宫䕶軍蘇轍
謹以清酒庶羞之奠致祭于故朝散范君子中之靈
蘇氏范氏同出坤維蜀公告休居頴之湄我老去國
[020-9b]
歸亦從之公逝久矣見其長子婚姻之故莫我遐棄
一叩我門遂不再至嗟夫不淑病日以侵一卧歴時
弗窹弗興一子既冠一衣始勝我見蜀公帝城西偏
君與中叔笑言相驩叔先仲亡君獨蒼顔内撫族黨
外接友朋恭敬愷悌此所稱嗟我寓新孰慰此心
升堂不見哭不復聞俛仰幾何獨為古人鄉黨之好
盡此一罇嗚呼尚饗
  祭王子敏奉議文
維年月日具官蘇轍謹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
知縣奉議王君子敏之靈昔我在宋吾兄在徐君家
[020-10a]
伯仲來學詩書行義不回詞章有餘我曰可人綴以
婚姻旣親且友其行日新伯氏不淑殞于方春君登
丙科又敏于政惠于上官民亦不病矯然衆中氣和
而正孝友之善中發於誠均其有無以及孤惸嫁女
娶婦期不兄我居潁川君令陵臺十日稅駕爲我
徘徊受法道師不近酒杯我顧君笑自苦奚爲𨻶駒
逝矣爲樂何時去我三年遂病以衰失官居汝啓處
未安伏枕不興將没何言有志弗從使我永歎嗚呼
尚饗
  遣适歸祭東塋文
[020-10b]
維崇寧三年歳次甲申八月壬寅朔二十一日壬戌
男降授朝請大夫䕶軍賜紫金魚袋轍謹遣第二男
承事郎監東嶽廟适西歸致祭于先君贈太子太師
先妣程氏五三君追封成國太夫人之墓轍自元符
庚辰䝉恩北歸西望松檟即懐歸忘孤拙多難事與
心違俛仰四年進退惟戾日月不待齒髪變衰深懼
溘然無復歸日遣适代徃周行兆域有忘不獲涕泗
垂臆兄軾巳没遺言𦵏汝轍與婦史夙約歸祔常指
庚穴以敕諸子茍未即死猶幸一歸躬行汛掃以畢
餘願尊靈未泯鍳此誠意尚饗
[020-11a]
  祭黃師是龍圖文
嗚呼尊先使君與我早歳旅于天廷自唐巳然同年
友朋異姓弟兄南北東西不約而親義均同生君家
在陳我宦陳庠時始合并君方少年出從鄉貢曄然
有聲一飛絶羣不入州縣教載公卿無惡於民無怨
於友氣和且平我遷南方歸來老矣故舊無幾君家
父子見我京師相顧而喜徃來綢繆昏姻之好實始
于此我廢于時君仕日躋一榮一瘁親友之恩始終
不渝允也君子君於父兄人無間言閔子是似其於
吏民不剛不柔次公之比謂當百年仰事慈親以及
[020-11b]
愛弟奈何不淑有志不終中遺而棄丹旐翩然宛丘
之隅萬事巳矣我老杜門素車不行一慟永巳嗚呼
尚饗
  祭范彛叟右丞文
維年月日具官蘇轍謹遣男具官遲以清酌庶羞之
奠致祭于故右丞范公彛叟之靈維昔先正文正稱
首嗟我晩生不識耆舊從事南都見其叔子議論琅
然前人是似我遷南方六年而歸平生交舊多聚京
師晩遇仲氏秉國之維以義知我傾蓋不疑我復遷
南仲亦繼徃瘴癘侵凌氣血凋喪同歸頻川白首相
[020-12a]
向問疾于牀執手無言慟哭其堂殱此忠賢公方在
朝四方所瞻居未逾歳亦來守顧我里門盃酒相
從徃還之歡意若將終我寓汝南公旅彭城尺書不
通期我以誠我還舊廬終歳杜門公歸訪我欣然笑
言二日不見而以訃聞老病無朋誰復念我永懐仲
叔言出涕墮於乎哀哉尚饗
  祭寳月大師宗兄文
維紹聖二年歳次乙亥十月癸玄朔十一日癸酉降
授左朝議大夫試少府監分司南京䕶軍蘇轍因僧
汝丹西歸以香茶果蔬之奠致祭于故寳月大師宗
[020-12b]
兄之塔轍方志學從先君子東遊故都覽觀藥市解
鞅精舍時始見兄頎然如鵠介而善鳴宗黨之故情
若舊識屈信臂項閱歳四十性直且剛纎惡不容與
人盡言口如病風惟我兄弟不見瑕玭行有利病勢
有隆汙始終一意不為薄厚交遊之問蓋未始有昔
我之東師則有言遊官如寄非可久安意忘歸戞
患所由亟還于鄉泉石可求我志師言未返而顛師
亦不待與化俱遷遣舟與榮萬里來訃開失聲悔
恨無所彈指西望塔既成臨絶之言求我以銘自
我竄逐憂病相襲緝綴清風得一忘十追懐好徒
[020-13a]
有此心心則不忘而病未能收淚語舟歸酌流水一
生一死誠則無巳嗚呼尚饗
  祭逍遥聦長老
紹聖三年九月二十九日降授左朝議大夫試少府
監分司南京䕶軍蘇轍謹以香茶果蔬之奠告于故
逍遥長老聰公我生多故再謫於筠萬里故鄉孰為
故人師自吾蜀為筠導師坦然無心言直氣夷顧我
如故彌久而堅逮兹再來為我出山逍遥無師衆願
師徃師念我獨為衆所强入山幾何自春徂秋一病
不治蟬蛻莫此心超然去住不疑筠人懐思涕泣
[020-13b]
嗟咨山中來告卯塔將成一奠之哀斯未忘情尚饗
欒城後集第巻二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