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欒城集 > 欒城集 10
[010-1a]
欒城集卷第十
 詩九十六首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
   白䳱亭
白䳱洲前水奔騰亂馬牛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洶湧山方壤澄清練不収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覧輝亭
城裏最高處坡陁見一城山多來有緒江逺靜無聲
歌吹風前度樓臺雨後明風光同楚蜀聊此慰生平
   鳯凰臺
[010-1b]
鳯鳥乆不至斯臺空復高何年種梧竹特地翦蓬蒿
白水來無際青山轉幾遭南遊且未返江海共滔滔
   天慶觀
興廢不可必冶城今靜祠松聲聞道路竹色浄軒墀
江近風雲改亭深草木滋孤墳弔遺直狂闇閔元規
卞壺墓/在觀側
   高齋
金陵佳䖏自無窮使宅幽深即故宮樓殿六朝遺燼
後江山百里舊城中雨餘尚有金鈿落月出長窺粉
堞空㸔盡一城懐古地茲遊恨不與君同
[010-2a]
   此君亭在華/藏寺
緑竹不可數孤亭一倍幽色分巖石潤梢出澗松修
雪節寒方見春萌旱不抽故山多此物長恨未歸休
   見江亭在蔣/山
江水信浩𣺌連山巧蔽𧇊端能上嶮絶故自識津涯
滅沒檣竿度飄摇鷺羽遲何人𠋣舟望亦愛此峯危
   定林院
定林兩山間崖木生欲合茅屋倚巖隈重重䕃清樾
晨齋取旁寺生事信幽絶吾人定何爲常欲依暖熟
   八功德泉
[010-2b]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熱盡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頗遭遊人病時取破匏挹煩惱雖云淸凛然終在臆
   遊鍾山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鍾山萬松碧杖藜試上寳公
龕衆壑秋聲起相襲青峯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横大
江直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喬林無風
聲如兩時見遊僧石上息行窮碧澗一庵巖坐弄清
泉八功德歸尋晚飯衆山底困卧定林依石壁朝遊
不知澗谷遠莫歸但覺穿雙老僧一身泉上住十
年掃盡人間迹客到唯燒栢子香晨飢坐待山前粥
[010-3a]
丈夫濟時誠妄語白首居山本良䇿茹飯糗何足
道純灰洗心聊自滌失身䖏世足愆尤愧爾山僧少
憂責
   郭祥正國慱醉吟庵
姑熟溪頭醉吟客歸作茅庵劣容席團團鵠卵中自
明窓前月出夜更清醉吟自作溪上語不學擁鼻雒
陽生詩成付與坐中讀知有清溪可終日作詩飲酒
聊復同誰來共枕溪中石圓天方地千萬里中與此
間大相似囂然一息不自停水火雷風相㓕起直須
只作此庵㸔歌罷曲肱還醉眠不用騎鯨學太白東
[010-3b]
入滄海觀桑田
   湖隂曲
老虎穴中卧獵夫不敢窺驊騮服箱驂盗驪巡城三
匝漫不知帳中晝夣日遶壁驚起知是黄須兒馬鞭
七寳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過遺矢如去氷已遥明
日神兵下赤霄荒城至今人不住兎驚走風蕭蕭
   舟次大雲倉回寄孔武仲
一風失前期十日不相見君㠶一何駛去若乘風箭
我舟一何遲出沒蔽葭薍甕中有白糟床上有黄卷
妻孥不足共思子但長嘆池陽重相遇撫手成一粲
[010-4a]
先行復草草回首空眷眷人生𩔗如此遲速亦何筭
一見誠偶然四海良獨逺相期廬山隂把臂上雲巘
   池州蕭丞相樓二首
遶郭青峯睥睨屯入城流水縠文翻樓成始覺江山
勝人去方知德業尊坐久浮雲霾後嶺酒醒飛雪變
前村我來邂逅公歸國猶喜豋臨共一樽池守滕元/發日將觧

丞相風流直至今朱欄仍對舊山林奔馳軒冕身何
有跌宕圖書意最深松遶城頭風瑟縮江浮山外氣
隂森三年不起南遷想應有前人識此心
[010-4b]
   過九華山
南遷私自喜㸔盡江南山孤舟少僮僕此志還復難
促守破䆫聮翩過重巒忽驚九華峯高拱立我前
蕭然九仙人縹緲凌雲煙碧霞爲裳衣首冠青琅玕
揮手謝世人可望不可攀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聞有高士卧聽松風眠松根得茯苓若千嵗
煑食一朝盡終身棄腥羶腹背生緑毛輕舉如翔鸞
相逢欲借問巳在長松端何年脫罪罟出䖏良自便
芒鞋挂藤杖逢山即盤桓斯人未可求巖室儻復存
   佛池口遇風雨
[010-5a]
長江五月多風暴欲行先㸔風日好北風忽作東南
來隂雲如湧撥不開驚雷徃還轉車轂狂波低昻起
坑谷中流一葉那復持卷舒已付天公知觧㠶轉柂
不容語佛池口中幸可住須臾急雨變昏霾柂師喜
賀風已回澄谿不動縈白練老木蒼崖蔚葱蒨繫舟
茅屋得青試問釣船還有魚開樽引滿向妻子明
日復行未須悕隂陽開闔良等閑扁舟誰令乘嶮艱
   舟次磁湖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子瞻以詩
   見寄作二篇答之前篇自賦後篇次韻
慙愧江淮南北風扁舟千里得相從黄州不到六十
[010-5b]
里白浪俄生百萬重自笑一生渾𩔗世可憐萬事不
由儂夜深䰟夣先飛去風雨對床聞曉鍾
西歸猶未有莵裘擬就南遷買一丘舟楫自能通蜀
道林泉真欲老黄州魚多釣户應容貫酒熟鄰翁便
從此莫言身外事功名畢竟不如休
   黄州陪子瞻遊武昌西山
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勸我勿重陳起遊西山麓
西山隔江水輕舟亂鳬鶩連多回溪盛夏富草木
杖策㸔萬松流汗升九曲蒼茫大江湧浩蕩衆山蹙
上方寄雲端中寺𠋣巖腹清泉𩔗牛乳煩熱須一掬
[010-6a]
縣令知客來行庖映脩竹黄鵝特新煑白酒近亦熟
山行得一飽㸔盡千山緑幽懐苦不遂滯念毎煩促
歸舟浪花暝落日金盤浴妻孥寄九江此㑹難再卜
君㸔孫討虜百戰不摇目猶憐江上臺高㑹飲千斛
巾冠墮臺下坐使張公哭異時君再來擕被山中宿
   將還江州子瞻相送至劉郎洑王生家飲别
相從恨不多送我三十里車湖風雨交晉車武子故/居其水曰車
松竹相披靡繫舟枯木根會面兩王子嘉眉雖異
郡雞犬固猶邇相逢勿空過一醉不湏起風濤未可
渉隔竹見奔駛渡江買羔豚収網得魴鯉朝畦甘瓠
[010-6b]
熟冬盎香醪美烏菱不論價白藕如泥耳誰言百口
活仰給一湖水奪官正無頼生事應且爾卜居請連
屋扣户容屣人生定何爲食足真巳矣愆尤未見
雪世俗多相鄙買田信良計食期沒齒手持一竿
竹分子長湖尾
   赤壁懐古
新破荆州得水軍鼓行夏口氣如雲千艘已共長江
險百勝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鬬君臣巳定𫝑
三分古來伐國須觀釁意突成功所未聞
   自黄州還江州
[010-7a]
身浮一葉返湓城凌犯風濤日夜行把酒獨斟從睡
重還家漸近覺身輕岸回樊口依俙見日出廬山紫
翠横家在庾公樓下泊舟人遥指岸如頳江州城下/土赤如頳
   江州五詠
    射蛟浦
萬騎廵遊遍千㠶破浪輕射蛟江水赤敎戰越人驚
山轉樓船影岸催連弩聲祈招無爲賦酣盡平生
浦上積水相傳漢/武敎樓船於此
   浪井
江波浮陣雲岸壁立青鐡胡爲井中泉湧浪時驚發
[010-7b]
水性本無定得止自澄澈誰爲女媧手補此天地裂
   庾樓
元規情不薄上客有殷生夜半酒將罷公來坐不驚
舞翻江月逈談落塵毛輕塵世風流盡高樓空此名
   東湖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平湖浸山脚雲峯對虚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猶思隐居勝亂石驚湍㵼
李勃隐居廬山泉石竒勝今凄賢寺其故/居也及為九江太守始營東湖風物可愛
   琵琶亭
湓江莫雨晴孤舟暝將發夜聞胡琴語展轉不成别
[010-8a]
尊堂東林雅息存北闕澘然涕泗下安用無生説
   不到東西二林
山北東西寺高人永遠師來遊亦前定回首獨移時
社散白蓮盡山空玄鶴悲何年陶靖節溪上送行遲
   遊廬山山陽七詠
    開先瀑布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㵼虹霓定知雲外波瀾
闕飛到峯前本末齊入海明河驚照曜倚天長劔失
提𢹂誰來卧枕莓苔石一洗塵心萬斛泥
   潄玉亭
[010-8b]
山回不見落銀潢餘溜喧豗響石塘目亂珠璣濺空
谷足寒雷電繞飛梁入瓶銅鼎春茶白接竹齋厨午
飯香從此出山都不棄滿田秔稻揷新秧
   簡寂觀
山行但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門外長溪浄客
足山腰苦筍助盤喬松定有臧丹處大石仍前拜
斗餘弟子蒼髯年八十養生世世授遺書
   歸宗寺
來聽歸宗早晚鐘疲勞上紫霄峯墨池漫疊溪中
石白塔㣲分嶺上松佛宇爭惟一山甲僧厨坐待十
[010-9a]
方供欲遊山北東西寺巖谷相連更幾重此寺王逸/少所置云
有墨池/在焉
   萬杉寺
萬本青杉一手栽滿堂白佛九天來仁宗初年有僧/手種萬杉特為
建此寺仍以/禁中伏賜之涓涓石溜供厨足矗矗山屏遶寺開半
榻松隂秋簞冷一杯香飯午鐘催安眠飽食平生事
不待山僧喚始廻
   三峽石橋
三峽波濤飽泝治過橋雷電記當年江聲髣髴瞿唐
口石角參差灧澦前應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
[010-9b]
歸船老僧未省遊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白鶴觀
五老相𢹂欲上天玄猿白鶴盡疑仙浮雲有意藏山
頂流水無聲入稻田古木㣲風時起諸峯落日盡
生煙歸鞭草草還城市慙愧幽人正醉眠
   南康阻風遊東寺
欲渉彭蠡湖南風未相許扁舟厭摇蕩古寺慰行旅
重湖面南軒驚浪卷前浦霏㣲雪陣散顛倒玉山舞
一風輒九日未悉土嚢怒百里斷行舟仰㸔飛鴻度
故人念征役一飯語平素竹色凈飛濤松聲亂和雨
[010-10a]
我生足憂患十載不安處南北已兼忘遲速何須數
   題陳憲郎中竹軒
家有脩篁緑滿軒趨庭詩禮舊忘言凌霜自得良朋
友過雨時添好子孫試翦輕筠扶野歩旋収涼葉煑
清樽風流共道勝桑梓鄰里何妨種百根
   次韻孔武仲到官後見
舉楫同千里繫舟時一言共嗟蓬作屋願就席爲門
行後身先困征商思益昬僅同豋龍斷何止服車轅
   次韻筠守毛維瞻司封觀修城三首
北垣荆舊成堆待公來埃第開車馬已通城下
[010-10b]
路榛蕪盡付冶家灰異時碧瓦千門合應記紅旌百
度來自笑禆諶便曠野肩輿飛蓋許追陪
撥棄案頭文字堆曉晴山色四門開究懐民事老雖
壯俛首山城心巳灰荆燒殘桑柘出狐貍去盡犬
雞來規模先遣通蹊隧後乘應容衆客陪
山脚侵城起阜堆遶城徼道斬新開闉闍半壊驚潮
信隍壑初深見劫灰蟻聚千夫曽幾日鱗差萬瓦㸔
將來史君才力輕山郡朝論行聞急召陪
   次子瞻夜字韻作中秋對月二篇一以贈正
   郎二以寄子瞻
[010-11a]
平明坐曹黄昏歸終嵗得閑惟有夜已邀明月出牆
東更遣清風掃庭下城上青鬟四山合門前白練長
江㵼誰家高㑹吹參差鄰婦悲歌舂罷亞二年憂患
今已過一夜清光天所借西京詩句出蘇李南國風
流數王謝已隨孤棹去中原肯顧新科求上舎讀書
本自比嵇鍜學劔要須問曹蔗清觴灧灧君莫違佳
句駸駸予已怕狂夫猖狂終累人不返行遭親黨罵
   又
十年秋月照相思相從秪有彭門夜露侵笳鼓思城
闕寒廹魚龍舞潭下厭厭夜飲歡自足落落襟懐向
[010-11b]
人㵼秋深河來巨野溢水乾樓起滕王亞北海孔公
雖好客河内冦尹那得借是非朝野忽紛紜得䘮芳
菲一開謝明月多情還入門流水何知空遶舎晨餐
江市富鱣魴夜宿山村足梨蔗坐隅鵩鳥不須問牆
外蝮蛇猶足怕婁公見唾行自乾馮老尚多誰定罵
   次韻王適食茅栗
相從萬里試南餐對案長思苜蓿盤山栗滿籃兼白
黒村醪入口半甜酸乆聞牛尾何曾識竊比雞頭意
未安故國霜蓬如盌大夜來彈劒似馮驩
   過毛國鎮夜飲
[010-12a]
風格照人華省郎江山遶郭古仙鄉漫傳鉛鼎八百
嵗未比金十二行不動歌聲人已醉旋聞詩句夜
初長簿書撥盡知餘力道院清虛頃未嘗
   次韻毛國鎮趙景仁唱和三首一贈毛一贈
   趙一自詠
治劇從容緩䇿銜鈴軒無事日清談隼旟畵㦸明千
里紙帳繩床自一庵金奏屢陳容客和玉山不動㸔
賔酣我來邂逅逢寛政忘却漂流身在南
一紙新詩過鴈銜醒然何異接君談奉親魚蟹兼臨
海退食琴書定有庵一别經年真似夣多憂不飲亦
[010-12b]
如酣共君交契非今日蔽芾棠隂自劒南
逺謫江湖舳尾銜到來辛苦向誰談畏人野鶴長依
嶺厭事山僧秪住庵黄雀頓來成一飽白醪新熱喜
初酣踈頑近日尤堪笑坐任飄風去自南
   再和三首
穴䑕何須窶藪銜麄官不用苦高談夜傾渌蟻風吹
竹晝擁黄紬雪覆庵每作㣲詞還自笑偶漸餘潤亦
成酣公詩精絶非倫擬自古騷人盡在南
燕窠泥土一春銜慙愧封侯止立談舊隐尚聞存竹
徑歸休但要葺茅庵釣船夣想沿溪泛酒盞遥思向
[010-13a]
日酣强欲遲依幕府吳公行恐召河南
天敎窮困欲誰銜生事那須一一談自笑豐年塵滿
甑不堪雨後生庵士師憔悴經三黜陶令幽憂付
一酣它日歸耕若相憶尺書頻北山南
   次韻王適州學新修水閣
黄鐘巨挺兩春容何幸幽居近學宫坐對江山增浩
氣力追齊魯欲同風頌詩聞道求何武家法行㸔試
左雄欲伴少年遊矍相奔軍慙愧恐詞窮
   次韻毛君九日
山脚侵城盡是臺登高䖏䖏喜崔嵬手拈霜菊香無
[010-13b]
柰面拂江風酒自開幕府樽罍雲裏集民家歌吹靜
中來定知勝却陶彭澤悵望籬邉白日頽
   次韻毛君感事書懐
種棠經嵗便成科秋雨調匀氣漸和才力有餘嫌事
少風情無限覺詩多長松更老仍添節古井雖深自
不波宴坐山房人豈識一樽聊且慰蹉
   次韻毛君見督和詩
新詩落紙一城傳顧我踈蕪豈足編它日杜陵詩集
裏韋迢略見兩三篇
   次韻毛君山房遣興
[010-14a]
欲就陽崖暖新開石磴斜誰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
燕坐收心鑑觀閲界沙退公長寂寞外物自喧譁
缺逕移松補斜陽種竹白雲生後礎孤鶩伴殘霞
破悶時尋鶴呼眠亦任鴉喜聞糟出甕屢問菊開花
古井元依斗丹砂舊養芽蚍蜉頻上案猿狖巧分樝
客到扁舟遠年侵兩鬢華心摇掛風斾眼暗隔輕紗
强撥横肱睡來從揷版衙隐居慙棄擲勝地每咨嗟
頑鈍終何取彫磨豈復加焦先夙所尚圜舎恰如蝸
   和胡敎授䝉太守䇿試諸生
著籍初同闕里多采芹先致魯風和欲將大䇿觀胷
[010-14b]
膽盡召中堂列鴈鵝終日正言何忌諱幾人餘力尚
委蛇豈惟太守知爲政仍是先生善設科
   和毛君州宅八詠
    鳯凰山
山川蟠蜛偶成形威鳯低回乆未行更種梧桐真可
致高飛性似伯夷清
   披仙亭
仙翁舊住蜀江邉千嵗歸來一鶴翩城郭已非人事
攺淒凉遺迹但披仙
   方沼亭
[010-15a]
池上茅簷覆水低早來秋雨尚虹霓敗荷折葦飛鴻
下正憶漁舟泊故溪
   翠樾亭
一夜飛霜㸃緑苔曉庭黄葉掃成堆簷間翠樾彫踈
盡却放牆東好月來
   李八百洞
洞府山川百里賖洞門藤蔓鎻煙霞神仙不與人間
異弟妹還應共一家
   煉丹片
鑿井燒丹八百年塵緣消盡果初圓石床蘚甃人安
[010-15b]
在渌水圓團一片天
   磨劒池
神仙鑄劒本無硎岸石斑斑尚鐡鉎天上少年仍狡
獪不湏還爾對方平
   山房
岸幘擕笻夜夜來蒲團紙帳竹香臺直湏覔取僧爲
伴更爲開庵草萊
   次韻毛君病中菊未開
病胏秋深霧雨傷舊繒故絮喜清凉菊花金粟未曾
吐桂酒鵝兒空自黄草木亦知年有閠風霜漸近月
[010-16a]
方陽十月為/陽月得詩聞道維摩病欲欲到毗耶言已忘
   雨中宿酒務
㣲官終日守糟缸風雨凄凄夜渡江早歳謬知儒術
貴安眠近喜壯心降夜深唧唧醅鳴罋睡起蕭蕭葉
打窓阮籍作官都爲酒不須分别恨南
   次韻毛君經旬不用鞭扑
共喜秋深酒味醇官曹休暇不湏旬政寛境内棠隂
合訟去庭中草色新不惜牛刀時一割已因鼷䑕發
千鈞嵗終誰爲公書考豈止江西第一人
   次韻李撫辰屯田修州門
[010-16b]
六月江濤壁壘頽蒼崖翠甓就新臺咄嗟雙闕還依
舊咫尺群山信有材畫㦸風生兩衙退飛橋日出萬
人來不因毁圯催興築誰見雍容治劇才
   飲酒過量肺疾復作
朝䝉麴塵居夜傍糟床卧鼻香黍麥熟眼亂瓶
囊中衣巳空口角涎虚墮啜嘗未去足盗釂恐深坐
史君信寛仁髙㑹慰寒餓西樓適新成明月猶半破
擁簷青山横拂檻流水播雕盤貯霜實銀盎薦秋糯
共言文字歡豈待紅裙佐惟知醍醐滑不悟頗羅大
夜歸肺増漲晨起脾失磨情懐忽牢落藥餌費調和
[010-17a]
衰年足奇窮一醉仍坎坷清樽自不惡多病欲何奈
聞公話少年舉白不論箇歌吟雜嘲謔笑語爭掀簸
平明起相視鋭氣曽未挫達人遺形骸駑馬懐豆莝
不知逃世網但觧憂嵗課不見獨醒人終費招䰟些
   衢州趙閱道少師濯纓亭
掛冠纓上已無塵猶愛溪光碧照人㸃檢舊遊黄石
在掃除諸念白鷗親一樽父老囊金盡三逕松筠生
事貧它日南公數人物丹青添入縣圖新
   茶花二首
黄檗春茅大麥麄傾山倒谷採無餘只疑殘枿陽和
[010-17b]
盡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
梅如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畆荒園試爲鉏
細嚼花鬚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稍經臈雪侵肌
瘦旋得春雷𤼵地狂開落空山誰比數烝烹來嵗最
先嘗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攺香
   次韻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案牘希踈意自開夜闌幽夢曉方回青苔紅葉騷人
事時見詩筒去又來
東𣈆仙人借舊山定應天意許公閑郡人欲問史君
䖏笑指峯巒紫翠間
[010-18a]
蛩知秋候時鳴壁香礙蒲簾不出門隱几無言心有
得南䆫晴日暖侵軒
溪山付與醉中仙美酒何曾斗十千就得江邉賤魚
稻閑官未用苦相憐
忘身先要觧忘名分别湏臾起不平請㸔早朝霜入
屨何如卧聽打衙聲
禽哢秋來不復圓桐隂霜後亦成穿黄花强欲招酣
飲白髮偏工報老年
邂逅清歡屢不期病來無奈羽觴飛醉乘籃轝江邉
去長伴漁舟月下歸
[010-18b]
醉裏題詩偏韻惡秋來勸酒益盃深不才多病俱非
敵緑綺緣何得報金
庵中獨宿雨垂垂永夜無人竹扉灰冷銅爐香欲
㓕床頭一㸃臈燈㣲
觸事隨緣不用多華堂玉食奈憂何美人未厭山阿
陋薜荔爲裳帶女蘿
   再和十首
澗草巖花日日開江南秋盡似春回旋開還落無人
顧惟有山蜂暖尚來
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曽閑蜂遊蟻聚知何
[010-19a]
事日夜長橋南北間
城郭村墟共水雲槿籬竹屋映柴門隐居亦有高人
在岸幘無言倚釣軒
一官踈散自疑仙三考應成醉日千早病固湏閑地
著多憂長被達人憐
養生尤復要功圓溜滴南溪石自穿近見牢山陳道
士㣲言約我更三年牢山陳道士璞近過此叩/竟無所云約三年當𠕅見
張公詩社見公名公昔與張伯達/為唱和之友白首山城嘆不平
坐客要聞新樂府應湏湓口琵琶聲
高情日與故山期鴻鵠誰言也倦飛且聽漁人强哺
[010-19b]
啜坐中羈客畏公歸
天爲多才故欲禁府門摧落漲江深𪔂新翠壁排精
鐡湧出飛樓直百金
樓上青山遶四垂畫橋百歩引朱扉落成當輿公同
上一㸔長江白練㣲
歌舞賔意自多華燈數問夜如何白頭病客無才
思慣卧茅庵長薜蘿
   筠州二詠
    牛尾貍
首如貍尾如牛攀條㨗嶮如猱猴橘柚爲漿栗爲餱
[010-20a]
䈥肉不足惟膏油深居簡出善自謀尋蹤發窟并執
囚蓄租分散身爲羞松薪瓦甑烝浮浮壓入糟盎肥
欲流熊肪羊酪真比儔引筯將舉訊何尤無功竊食
人所
   黄雀
秋風下黄雀飛禾田熟黄雀肥群飛蔽空日色薄逡
廵百頃朱爲稀翾翻巧㨗多且㣲精丸妙舉輒違
乘時席𫝑不可揮一朝風雨寒霏霏肉多趐重天時
非農夫舉網驚合圍懸頸系足膚無衣百箇同
相依頭顱萬里行不歸北方人居厭羔豨咀噍聊𤼵
[010-20b]
一笑欷
欒城集卷第十
[010-21a]


[010-1a]
欒城第三集卷第十
  遺老齋記
庚辰之冬子恩歸自南荒客於潁川思歸而不能
諸子憂之曰父母老矣而居室未完吾儕之責也則
相與卜築五年而有成其南脩竹古栢肅然如野人
之家乃闢其四楹如明䆫曲檻爲燕居之齋齋成求
所以名之予曰予潁濵遺老也盍以遺老名之汝曹
志之予㓜從事於詩書凡世人之所能茫然不知也
年二十有三朝廷方求言有以予應詔者予采道
路之言論宫掖之祕自謂必以此獲罪而有司果以
[010-1b]
爲不遜上獨不許曰吾以言求士士以言告我
今而黜之天下其謂我何宰相不得巳寘之下第自
是流落凡二十餘年及宣后臨朝擢爲右司諌凡有
所言多聽納者不五年而與聞國政盖予之遭遇者
再皆古人所希有然其閒與世俗相從事之不如意
者十常六七雖號爲得志而實不然予聞之樂莫善
於如意憂莫慘於不如意今予退居一室之間杜門
却掃不與物接心之所可未嘗不行心所不可未嘗
不止行止未嘗少不如意則予平生之樂未有善於
今日者也汝曹志之學道而求寡過如予今日之處
[010-2a]
遺老齋可也
  藏書室記
予㓜師事先君聽其言觀其行事今老矣猶志其一
二先君平居不治生業有田一㕓無衣食之憂有書
數千卷手緝而校之以遺子孫曰讀是内以治身外
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遺法也先君之遺言今猶在
耳其遺書在櫝將復以遺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
其庻矣乎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於洒掃應對進
退及其安之然後申之以弦歌廣之以讀書曰道在
是矣仁者見之斯以爲仁智者見之斯以爲智矣顔
[010-2b]
閔由是以得其德予賜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
得其政游更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
農夫墾田以植草木小大長短辛鹹菩皆其性也
吾無加損焉能飬而不傷耳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
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如孔子猶養之以
學而後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學學者必由讀書𫝊
說之詔其君亦曰學于古訓乃有獲念終始典于學
厥德修罔覺而况餘人乎子路之於孔氏有兼人之
才而不安於學嘗謂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讀書然
後爲學孔子非之曰汝聞六言大蔽矣乎好仁不好
[010-3a]
學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
蔽也賊好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
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凢學而不讀書者皆子路
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敗與所遇之可否未
有不爲病者雖然孔子嘗語子貢矣曰賜也汝以予
爲多學而識之者歟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一以貫之非多學之所能致則子路之不讀書未可
非耶曰非此之謂也老子曰爲學日益爲道日損以
日益之學求日損之道而後一以貫之者可得而見
也孟子論學道之要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
[010-3b]
助長也心勿忘則莫如學必有事則莫如讀書朝夕
從事於詩書待其乆而自得則勿忘勿助之謂也譬
之稼穡以爲無益而捨之則不耘苗者也助之長則
揠苗者也以孔孟之說考之乃得先君之遺意
  待月軒記
昔予遊廬山見𨼆者焉爲予言性命之理曰性猶日
也身猶月也予疑而詰之則曰人始有性而已性之
所寓身爲天始有日而已日之所寓爲月日出於東
方其出也萬物頼焉有日者以視有手者以執有足
者以至於山石草木亦非日不遂及其入也天下
[010-4a]
黯然無物不廢然日則未始有變也惟其所㝢則有
盈闕一一闕者月也惟性亦然岀生入死出而生
者未嘗增也入而死者未嘗耗也性一而已惟其所
寓則有生死一生一死者身也雖有生死然而此生
彼未嘗息也身與月皆然古之治術者知之故日岀
於卯謂之命月之所在謂之身日入地中雖未嘗變
而不爲世用復出於東然後物無不覩非命而何月
不自明由日以爲明以日之逺近爲月之闕非身
而何此術也而合於道世之治術者知其說不知其
所以說也予異其言而志之乆矣築室於斯闢其東
[010-4b]
南爲小軒之前廓然無障㡬與天際每月之望開戸
以湏月之至月入吾軒則吾坐於軒上與之徘徊而
不去一夕舉酒延客道隱者之語客漫不喻曰吾嘗
治術矣不聞是說也予爲之反復其理客徐悟曰
唯唯因志其言于壁
  墳院記
旌善廣福禪院者先公文安府君贈司徒墳側精舎
也先公旣壯而力學晚而以德行文學名於世夫人
程氏追封蜀國太夫人生而志節不羣好讀書通古
今知其治亂得失之故有二子長曰軾季則轍也方
[010-5a]
其少時先公先夫人皆曰吾嘗有志茲世今老矣二
子其尚成吾忠乎轍兄弟雖少而仕亦流落不偶年
㡬五十乃始得還朝兄氣剛寡合巳入復出轍碌碌
無能輕重五年而至尚書右丞與聞國政以故事得
於墳側建刹度僧以薦先福墳之東南四里許有故
伽藍陵阜相拱揖松竹深茂相傳唐中和中任氏兄
弟所捨也轍以請於朝改賜今榜時元祐六年也旣
三年兄弟皆以罪廢南遷海上又六年恩北歸兄
至毗陵以病没轍中止頴川不能歸又五年前執政
以黜去者皆奪墳上刹又二年上哀矜舊臣手詔復
[010-5b]
還𢌿之墳之西南十餘歩有泉焉廣深不及㝷晝夜
瀵湧淸冽而甘冬不涸夏不溢自轍南遷而水日耗
至奪利遂竭父老來告轍惕焉疑獲譴於幽明徬徨
不知所爲而手詔至泉亦滃然而復山中人皆曰
詔書乃與天通轍聞之遡闕而拜以膺上賜乆之
乃爲之記使世世子孫知茲刹廢興所自以無忘朝
廷之德政和二年壬辰九月乙卯朔六日庚申中奉
大夫護軍欒城縣開國伯賜紫金魚袋蘇轍記
欒城第三集卷第十


[010-1a]
欒城後集卷第十
 歴代論四
  王導第二十八
西晋之士借通逹以濟欲風俗旣敗夷狄乗之遂
䘮中國相隨渡江而此風不攺賢者知厭之矣而不
勝其衆俗亂於下政弊於上而莫能正也東晋之不
競由此故耳是時王導爲相逹於爲國之體性本寛
厚容衆衆人安之然生於澄之間不能免習俗之
累喜通而疾介能彌縫一時之闕而無百年長乆之
計也更二大變㡬至亡國元帝之世王敦擁兵上流
[010-1b]
無/有君之心劉隗刁恊剛介狷淺見信於帝專以法繩
而深疾王氏恣横敦遂起兵以誅君側爲詞兵
再犯闕幸而敦死元明旣没成帝㓜弱亮輔政任
法以裁物復失人心蘇峻擅兵歴陽多納亡命專用
威𠛬亮知峻必爲亂以大司農召之衆人皆知不可
而亮不聽遂與祖約連兵內向𡍼炭涼邑此二豐者
皆導之所不欲而隗亮不以速其變以隗亮爲是
耶敦峻之禍發不旋踵以導爲是耶使人主終身含
垢何以爲國魯自宣公政在季氏更三世至昭公不
將攻之子家羈曰捨民數世求以克事不可必
[010-2a]
也公不從而出隗亮之敗則昭公之舉也齊景公以
貪暴失民田氏以寛惠得衆公問於晏嬰求所以救
之嬰曰惟禮可以巳之在禮家施不及國民不遷農
不移工賈不變士不濫官不謟大夫不収公利公歎
曰善哉吾今而後知禮之可以爲國嬰曰禮之可以
爲國也乆矣與天地並晏子知之而景公不能用田
氏遂伐吕氏蓋大家世族爲患於其國常若心腹之
疾必與人命相持爲一攻之以毒藥刼之以鍼石病
不去命輒隨盡非良醫賢臣未易處也子産爲鄭
國小而福族大多寵子産患之有事伯石賂以其邑
[010-2b]
子太叔曰國皆其國也何獨賂焉子産曰無欲實難
皆得其欲以從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
邑將焉徃子大叔白四圍何子産曰非相違也而
相從也四國何鄭書有之曰安定國家必大焉先
姑先安大以待所歸旣伯石懼而歸邑卒以予之又
使爲以次巳位鄭乃少安及其乆而政成矣人之
忠儉者從而予之㤗侈者因而斃之逐豐卷戮子哲
鄭乃大治如導所爲知賂伯石以全其始矣未知予
忠儉斃泰侈以成其終也以爲賢於隗亮則可以論
晏子子産則逺矣
[010-3a]
  祖逖第二十九
敵國相圖必審於彼巳將強敵弱則利於進取將弱
敵強則利於自守違此二者而求成功難矣東𣈆渡
江以江淮爲境中原雖屢有變而南兵不出出亦無
功皆夷狄自相屠㓕而巳石勒之死也亮爲北伐
之計石虎之老也翼爲徙鎭之役皆無成而死及
符堅之敗謝安父子乗戰勝之威有席卷之意終以
兵將犇潰無尺寸之得其後宋文自謂富強以兵挑
元魏梁武志於并吞失信於髙氏陳宣乘髙氏之衰
攘取淮南皆繼之以敗云何者東南地薄兵脆將非
[010-3b]
命世之雄其𫝑固如此也方石虎之斃中原大亂晋
人皆謂北方不足復平而蔡謨獨以爲憂或問其故
謨曰夫能順天奉時濟六合於草昩若非上哲必由
英豪度今諸人皆不辨此必將經營分表疲人以逞
才不副意徒使財單力竭終將何所至哉吾見韓盧
東郭俱斃而巳矣至哉此言實當時好事者/之病也自
江南建國惟桓温東討慕容/西征符徤兵鋒所及敵人
震勤及宋武破廣固䧟長/安所至蕩定有弔伐之風此
二人者誠非常將也然桓温終以/敗不能成大功宋
武志在禪代未能定秦狼狽而返而况其/下者乎惟𣈆
[010-4a]
元帝定江南未遑北伐祖逖言於帝曰晋室之亂
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權自相誅㓕遂使
戎狄乘舋毒流中原耳令遺殘酷人有奮擊
之志誠能命/将使逖等爲之統主郡國豪桀必
有應者沉弱之士喜於來蘇庻㡬國耻可雪也帝以
逖爲豫州剌史使進屯淮隂逖兵力甚弱乃鑄造兵
器招合離散稍誅鉏叛渙復進據譙然未嘗爲入深
計也石勒遣兵攻逖逖輒就破其衆毎於兵間勤身
節用禮下賢後懷撫附專以恩信接人不尚詐力
故人爭爲之用自黄河以南盡爲晋土雖石勒之強
[010-4b]
不敢以兵窺其境逖毋葬成臯勒使人修其墓復遣
使通好且求互巿逖不荅其使而許其巿通南北之
貨多獲其利方將經略河北而帝使戴思擁節直
據其上逖快快不得志死蓋敵強將弱能知自守之
爲利者惟逖一人夫惟知自守之爲進取而後可以
言進取也哉
  符堅第三十
符堅王猛君臣相得以成伯功雖齊桓管仲不能過
也猛之將死也堅問以後事猛曰𣈆雖僻處吳越然
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實也臣没之後願勿以晋
[010-5a]
爲圖鮮卑羗虜我之仇讎終爲人患冝漸除之以寧
社稷言終而死堅不能用卒大舉伐晋敗於淝上歸
未及國而慕容垂叛之旣反國而姚萇叛之地分身
死終斃於二人之手故後世皆多猛之賢而咎堅之
不明吾嘗論之堅雖有伯者之略而懷無厭之心以
天下不一爲深耻雖㓕燕定蜀并秦涼下西域而其
貪未巳兵革歲克而不知懼也晋雖㣲弱謝安桓冲
爲之將相君臣相安民未患晋而欲以力稽之稽之
天道論之人情雖内無垂萇之舋而堅之堅必不免
矣然堅以夷狄之餘而有帝王之度其㓕慕容姚萇
[010-5b]
也収二姓之子弟録其才能而官使之布滿中外凡
其舊臣而不疑者以世俗言之則以漸除之如猛
之計得矣以帝王之事言之則堅之意未必過也
大雅之稱文王曰殷之子孫其麗不億上帝旣命侯
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將于京厥
作祼將常服黼哻文王用人其廣如此而堅何
德雖不文王而竊慕焉顧其所以處之何如耳文
武旣没周公成王之際殷之遺孽猶與管蔡閒周之
𨻶曰予復反鄙我周故周公旣克殷攺封㣲子子
宋而遷其頑民于洛邑保釐東郊作多士而撫寧之
[010-6a]
所以慮其變者至矣至君陳畢公皆迭居成周而董
師之故康王之命畢公曰周公毖殷頑民遷于洛邑
宻邇王室式化厥訓旣歷三紀世變風移四方無慮
予一人以寧然猶曰之安危惟玆殷亡由此觀之
文王之用殷人豈茍然而巳哉今堅畜養豺虎于其
復心而貪功務勝不顧其後冝其斃於垂萇也哉使
堅信猛之策南結鄰好戢兵保境與民休息雖有垂
萇百人安能動之文王雖未可覬然亦非王猛之所
及矣
  宋武帝第三十一
[010-6b]

東漢之衰曹公始踐五伯之迹挾天子以令諸侯其
志本欲盡掃羣雄而後取漢耳旣㓕二袁吕布劉表
欲遂取江東而不克旣破馬超韓遂欲并舉邑蜀而
不果再屈於呉蜀而公亦老矣於是董昭進九鍚之
議幡然聽之而桓文之業至此盡矣然方是時公在
河朔而漢都許昌雖使主盟諸夏而不廢舊君上可
以爲周文王下亦不失爲桓文公不能而片心王
莾九鍚之事此荀文之所以爲恨也至司馬仲逹
父子其𫝑蓋與公異矣擁兵天子之側固巳不順旣
殺王凌害諸葛誕非人臣矣又降劉禪服曹氏之所
[010-7a]
不能服非貪其士地而利其民人也志亦在九錫耳
雖欲復爲桓文尚可得乎宋武旣誅桓氏収遺晋而
封植之又克譙縱執慕容超逐盧循擒姚泓立四大
功天下莫能抗然其志不在桓文而在九鍚亦巳卑
矣方帝之克長安也中原震恐元魏雖姚氏之昏姻
而不敢救羗氐雖𨵿中之唇齒而不敢争此其智力
有餘足以有爲之時也能因其兵𫝑據秦隴之形
勝引吳越之饒富以經略中夏成曹公河朔之𫝑則
王伯之功可冀顧所以用之何如耳然其兵未入秦
而使傅亮南走建業發几鍚之議劉穆之死南方無
[010-7b]
復可託雖巳入秦而無留秦之意舉千里之地付一
孺子而去赫連勃勃乘之兵將死者過半狼狽而及
僅乃得脫以帝之明非不知諸將之不足以保秦而
志有所在不暇它慮矣悲夫以目前之利而棄百世
之功有曹公蒯平之業而俯從司馬父子攘竊之陋
此君子之所追恨也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
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
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古之爲國必具此四者而後能成大功如武帝之用
兵無敵於天下可以言智矣至其棄秦而歸以求九
[010-8a]
錫之名尚可以爲仁乎惟其仁智不具故其功業
止於是也
  宋文帝第三十二
晋獻公殺其世子申生而立奚齊國人不順其大夫
里克殺奚齊卓子而納惠公春秋皆以弑君書之矣
惠公旣立而殺里克以弑君之罪罪之春秋書曰𣈆
殺其大夫里克稱人以殺殺有罪也稱國以殺殺無
罪也里克弑君而以無罪書此春秋之微意也奚齊
卓子之立以破義雖巳爲君而𣈆人不君也旣己
爲君則君臣之名正故里克爲弑君而國人之所不
[010-8b]
君則𫝑必不免里克因國人之所欲廢而廢之因國
人之所欲立而立之則里克之罪與宋華督齊崔杼
異矣雖使上有明天子下有賢方伯里克之罪猶可
議也惠公以弑得立而歸罪於克以自恱於諸侯其
義有不可矣然惠公殺克而背内外之賂國人惡之
敵人怨之兵敗於秦身死而子㓕至其謀臣吕甥郤
稱冀芮皆以兵死蓋背理而傷義非獨人之所不于
而天亦不予也宋武帝之亡也託國於徐羡之傅亮
謝晦少帝失德三人議將廢之而其弟義眞亦以輕
動不任社稷乃先廢義眞而後廢帝兄弟皆不得其
[010-9a]
死乃迎立文帝文帝旣立三人疑懼羡之亮內秉朝
政晦出據上流爲自安之計自謂廢狂亂以安社稷
不以賊遺君父無於國矣然文帝藩國舊人王華
孔寗子王曇首皆陵上好進之人也惡羡之亮據其
逕路每以弑逆之禍激怒文帝帝遂决意誅之三人
旣死君臣自謂不世之功也是時寗子巳死華與曇
首皆受不次封賞文帝在位三十年其治江左稱首
然元嘉三年始誅三人是歲皇子劭生劭旣壯而爲
商臣之亂華寗子之子孫無聞於世而曇首之子僧
綽以才能任事亦并死於劭於乎天之報人不逺如
[010-9b]
此不然𣈆惠公宋文帝禍發若合符契何哉謝晦將
之荆州自疑不免以問蔡廓廓曰受先帝顧命任
以社稷廢昏立明義無不可但殺人二昆而以北面
挾震主之威據上流之重以古推今自免爲難耳善
夫蔡廓之言不學春秋而意與之合太史公有言爲
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而不見後有賊而不
知守輕事而不知其冝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爲人君
父而不通春秋之義者必首惡之名爲人臣子而
不通春秋之義者必蹈簒弑之誅其意皆以善爲之
而不知其義是以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宋之君臣誠
[010-10a]
略通春秋則文帝必無惠公之禍徐𫝊謝三人必不
受里克之誅悲夫
  梁武帝第三十三
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噐自五帝三
王以形噐治天下導之以禮樂齊之以政形道行於
其間而民莫知也文武之後雖召公畢公之資君子
不以爲知道者至春秋之際管仲晏子子産叔向之
徒以仁義忠信成功於天下然其於道則巳逺矣孔
子出於周未収文武之遺而得堯舜之極其稱曰君
子上逹小人下逹嘗自謂我下學而上逹者於其門
[010-10b]
人惟顏子魯子庻㡬以道許之一時賢者若老子之
明道其所以尊之者至矣史稱孔子旣見老子退謂
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
走走者可以爲網游者可以爲綸飛者可以爲繒至
於龍吾不能知其乗雲氣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
猶龍邪老子體道而不嬰於物孔子至以龍比之然
卒不與其斯世也捨禮樂政刑而欲行道於世孔子
固知其難哉東漢以來佛法始入中國其道與老子
相出入皆易所謂形而上者而漢世士大夫不能明
也魏晋以後略知之矣好之篤者則欲施之於世疾
[010-11a]
之深者則欲絶之於世二者皆非也老佛之道與吾
道同而欲絶之老佛之教與吾教異而欲行之皆失
之矣秦姚與區區一隅招延緇素譯經談妙至者凡
數千人而姚氏之亡曾不旋踵梁武繼之江南佛事
前世所未嘗見至捨身爲奴𨽻郊廟之祭不薦毛血
父子皆䧟於侯景而國隨以亡議者觀秦梁之敗則
以佛法爲不足頼矣後魏太武深信崔浩浩不信佛
法勸帝斥去僧徒毀經壊寺旣㓕佛法而浩亦以非
罪赤族唐武宗欲求長生徇道士之私夷佛㓕僧不
期年而以弑崩議者觀魏唐之禍則以佛法爲不可
[010-11b]
牾矣二者皆見其一偏耳老佛之道非一人之私
也自有天地而有是道矣古之君子以之治氣養心
其髙不可嬰其絜不可溷天地神人皆將望而敬之
聖人之所以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一用此道也老
子曰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
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天無以
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𤼵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
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絶侯玉無以爲正而
貴髙將恐蹶道之於物無所不在而尚可非乎雖然
蔑君臣廢父子而以行道於世其弊必有不可勝言
[010-12a]
者誠以形噐治天下導之以禮樂齊之以政刑道行
於其間而民不知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
相悖泯然不見其際而天下化不亦周孔之遺意也

  唐髙祖第三十四
唐高祖起太原其謀發於太宗諸子不與也及克長
安誅鉏羣盗天下爲一其功亦出於太宗蓋天心之
所付予人心之所歸向其在太宗者審矣至立太子
髙祖以長立建成建成當之不辭於是兄弟疑問卒
至大亂夫建成不足言也其咎在髙祖其後武氏之
[010-12b]
亂廢中宗立睿宗以睿宗長子憲爲太子矣及中宗
之復睿宗父子皆以王就第韋氏之亂臨淄以兵入
討睿宗踐祚而唐室復安又將以長立憲憲辭曰時
平先長敵國亂先有功不如此必且有難敢以死請
睿宗從之而後臨淄之位定以太宗之賢而不免於
爭奪玄宗之賢不逮太宗而晏然受命則憲之讓賢
於人逺矣吾嘗論之髙祖睿宗皆中主也其欲立長
非專其私也以爲立嫡以長古今之正義也謂之正
義而不敢違胡不考之前世乎太王捨太伯仲雍而
立季歴文王捨伯邑考而立武王而周以之興誠天
[010-13a]
命之所在而吾無心焉亂何自生雖然太伯奔吾以
避王季亦畏亂故爾廢長而立少雖聖賢猶難之憲
與玄宗兄弟相安終身無間言焉蓋古今一人而巳
  唐太宗第三十五
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巳任賢使能將相
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㡬至𠛬措自三代以來未
見其比也然傳子至孫遭武氏之亂子孫爲戮不絶
如綫後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觀之惜乎其未聞
大道也哉昔楚昭王有疾卜之曰河爲崇大夫請祭
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漢睢漳楚之望也
[010-13b]
禍福之至不是過也不穀雖不德河非所獲罪也遂
弗祭及將死有雲如衆赤烏夾日以飛三日王使問
周史史曰其當玉身乎若禜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
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諸股肱何益不榖不有大過天
其夭諸有罪受罰又焉移之亦弗禜孔子聞之曰楚
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也冝哉吾觀太宗所爲其
不知道者衆矣其能免乎貞觀之間天下旣平征伐
四夷㓕突厥夷髙昌殘吐谷渾兵出四克務勝而不
知止最後親征髙麗大臣力爭不從僮而克之其賢
於隋氏者幸一勝耳而帝安爲之原其意亦欲誇當
[010-14a]
時髙後世耳太子承乾旣立十餘年復寵魏王秦使
兄弟栢傾承乾旣廢𣈆王嫡子也欲立泰而使異日
傳位晋王疑不能决至引佩刀自剌大臣救之而止
父子之間以愛故輕予奪至於如此帝嘗得祕䜟言
唐後必中㣲有女武代王以問李淳風欲求而殺之
淳風曰其兆旣巳成在宫中矣天之所命不可去也
徒使疑似之戮及無辜且自今巳徃四十年其人
巳老者則仁雖受終易姓必不能絶季氏若殺之復
生壯者多殺而逞則子孫無遺𩔗矣帝用其言而止
然猶以疑似殺李君羡夫天命之不可易惟修德或
[010-14b]
能巳之而帝欲以殺人弭之難哉帝之老也將擇大
臣以輔少主李勣起於布衣忠力勁果有飾俠之氣
嘗事李宻友單雄信宻敗不以其地求利宻死不
廢舊君之禮雄信將戮以股肉㗖之使與俱死帝以
是爲可用疾革謂髙帝爾於勣無恩今以事出之我
死即授以僕射髙帝從之及廢王后立武昭儀召勣
與長孫無忌禇遂良計之勣稱疾不至帝曰皇后無
子罪莫大於絶嗣將廢之遂良等不可它日勣見帝
曰將立昭儀而顧命大臣皆以爲不可今止矣勣曰
此陛不家事不須問外人由此廢立之議遂定勣匹
[010-15a]
夫之俠也以死徇人不以爲難至於禮義之重社稷
所由安危勣不知也而帝以爲可以屬㓜孤寄天下
過矣且使勣信賢託國於父竭忠力以報其子可矣
何至父逐之子復之而後可哉挾數以待臣下於義
旣巳薄矣凡此皆不知道之過也茍不知道則凡所
施於世必有逆天理失人心而不自知者故楚昭王
惟知大道難失國而必復太宗惟不知道雖天下旣
定且治而㡬至於絶㓕孔子之所以觀國者如此
  狄仁傑第三十六
毋后臨朝據人君之地而私其親有志之士將欲正
[010-15b]
之常患不克漢吕后欲王諸吕王陵以髙帝舊約争
之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背之不可言雖直不
見省陵幸而不死亦廢不用唐武后廢廬陵王立豫
王豫王雖在位未嘗省天下事徐敬業爲之起兵於
外裴炎争之於内皆不旋踵爲戮何者位尊權重臣
下所無柰何𫝑必至此也惠帝之亡也陳平聽張晬
疆計封王諸吕吕后安之故平與周勃得執將相之
柄以伺其間後復聽陸賈交歡周勃將相之權不分
故周勃得入北軍左祖一呼而吕氏以亡豫王旣立
武后革命稱帝追尊祖考封王子弟戕殺天下豪俊
[010-16a]
志得氣滿以爲武氏有太山之安矣狄仁傑雖爲宰
相而未嘗一言及后欲以三思爲大子訪之大臣仁
傑乃曰臣觀天人未厭唐德頃匈奴犯邉陛下使三
思募士逾月不及千人及使廬陵王不旬浹得五萬
人今欲立嗣非廬陵不可后怒罷議乆之復召問曰
朕數夣雙陸不勝何也對曰𩀱陸不勝無子也意者
天以此儆陛下耶文皇帝身蹈鋒丑百戰以有天下
傳之子孫大帝疾詔陛下監國陛下掩神噐而取
之十餘年矣又欲以三思爲後且毋子與姑姪孰親
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血食於太廟三思立宮
[010-16b]
廟無祔姑之禮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廬陵於房
州而立之蓋王陵裴炎迎禍亂之鋒欲以一言折之
故不廢則死陳平狄仁傑待其巳衰而徐正之故身
與國俱全惟吕后無子親止於姪故没身而後變武
后有子毋子之愛人情之所同故老而自復由此觀
之陳狄之所以成功者皆以緩得之也然廬陵旣立
而張易之昌宗未去仁傑猶置之不問復授之張東
之俟其惡稔而後取豈以禍乱之根生於毋子之間
不如是必至於毁傷故耶老氏有言將欲歙之必固
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
[010-17a]
奪之必固與之是謂㣲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以
脫於淵國之利噐不可以示人二公得之矣
欒城後集卷第十
[010-17b]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