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吳都文粹續集 > 吳都文粹續集 卷四十二
[04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呉都文粹續集巻四十二  明 錢榖 撰
  墳墓
   大明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叅政祝公墓
   志銘          李應禎
國家文治百餘年士大夫進而建功業於朝廷足以震
耀當時顯著後世其退而田里亦足以咏歌聖化表儀
後學以予所見鄉郡先輩尚多其人二十年來凋落殆
[042-1b]
盡幸而有侗軒祝公在今復已矣惜哉公諱顥字惟清
始以進士授行在刑科給事中即取天下事入思慮所
建白先大體而畧細故嘗被㫖巡察在京寺觀毀諸無
賜額者有青龍寺甚壯麗主僧稱受密㫖所建不聽奏
毀之駙馬都尉石璟持節封荆王妃命公為副居母喪
詔奪情起復不行服闋復前職尋陞山西布政司左叅
議兼督粮儲時經餘寇大擾公私無積而盜賊嘯聚人
相食公晝夜規畫民困以紓暨考滿倉廩有數年之儲
[042-2a]
賜誥命進階朝請大夫贊治少尹陞本司右叅政公在
晉久諳其俗故治民養士興禮舉義益究厥施初曲陽
臨汾二學聖賢像設猶襲元制公即更正之具文釋奠
以謝不䖍洪銅縣有臯陶墓墓旁有祠且隘敝其地里
傳舍一稱以神號無所諱乃命封植其墓重建祠屋扁
曰有虞士師之廟凡觸神諱者一切禁止之澤州舊有
祠祀明道先生公為新之以伊川先生及元陵川先生
郝經配又作二賢祠於聞喜縣學祀唐裴晉公度宋趙
[042-2b]
忠簡公鼎其於學校尤諄諄然常舉教人與治人不同
貴在隨材成就若強其所難能適以害之故分别具有
科等又以師儒俸入微薄鮮不規求非分致玷名教加
激厲焉晉地邊要故所在畜芻茭鄉寧蒲縣介居深山
中逺水無為得草其所輸與諸大縣等而平陽乃露積
久朽腐莫校遂移咨户部止二縣之役他所須使於平
陽運之人以為便公於刑罰明慎而矜恤之意藹然汾
州妖人作亂公聞變戒守禦嚴備毋輕動自戎服馳赴
[042-3a]
之至則賊就擒凡十六人而扳援者逮千餘人三司皆
以逆黨故莫敢出公曰千人同謀何不待聚而遽發邪
吾等既不輯奸於平時又乘亂殺善良重得罪矣奏釋
之嘗監決崞縣囚七人二人臨刑獨嗟嘆公急止之囚
曰吾罪不當死向來官人惡對囚徒醜穢動加搒掠求
死不可得焉求辯今公仁人也反復加問所以感恩銜
寃而發此嘆也公語御史須更審不從公曰朝廷所以
命某監決者豈以左右乏聽命者邪正欲參伍斟酌不
[042-3b]
至刑濫耳今聞其寃而不之省是二人之首斷於吾二
人之手矣為吏當如是邪卒辨出之公吏學甚精律令
條例各有據依疑獄滯囚立能剖決按行州縣於長吏
獨加之意廉其才具勤慎者異其禮貌以愧其餘道路
車馬之間遇田夫野老必駐旌訪問亹亹不倦人皆謂
公之為治文而知體者如此公再一報政而年且逾六
十矣遂謝其事以歸於是時呉中士林宿學與夫宦遊
而休者累數十輩暇則尋山問水擇勝而遊公於其間
[042-4a]
廣顙修髯眉宇精采而又善於言論出經入傳指事摘
實貫串抑揚聞者聳聽間或發為嘲笑縁文反意動成
雅謔其文章以縟麗自憙詩亦典贍有思致字愛作行
草逺近求者一皆應之無倦容蓋其風流文雅最為人
所慕愛而與人言則皆孝弟忠信檢身接物之事平居
動止有常所御器物雖微不茍費聰明強健老而不衰
成化癸卯十二月戊子卒臨終語其孫曰死生之理吾
自了然爾等毋得過哀喪葬之具勿事虚文可為孝矣
[042-4b]
享年七十有九公之先雲間人有秀岩者元海道都漕
運萬户府經歴平江路摠管占籍長洲摠管以下四世
皆不仕曰九鼎曰子濳曰景章曰煥文公之高曽祖考
也煥文贈朝請大夫山西布政司左叅議母王氏贈恭
人配錢氏封恭人蘇學教授孟書之弟之子初孟書竒
公妻之錢氏無後卒主其祀子男一人曰瓛先五月而
卒女三人長適劉溱次鴻臚寺序班湯瑄次趙淳孫曰
允明郡學生員女二曽孫男女各一允明將以明年三
[042-5a]
月十有九日奉公葬於吳縣之橫山屬應禎為之銘應
禎晩進且不文念嘗辱公教頗知公進退履歴之槩遂
不敢辭公嘗自言吾平生不妄笞殺一人迹公所行知
公所存厚矣宜其享有福壽功名始終豈獨其文雅可
尚而已哉銘曰
粤惟祝宗受氏以官閩括信歙為族實繁長洲之祝肇
迹松江摠管而下乃發乎公公奮高科谹谹厥聲遂登
侍從給事内庭允惟出納職思贊襄金册玉節使命有
[042-5b]
光帝心簡注踐兹方岳不矜不驕執事愈恪民有飢饉
待公食之民有重役待公庇之妖人作亂玉石不分公
出一言卒免于焚執德不回當事必競垂死之囚為之
請命曰禮曰義風化攸關彼俗不知視如等閒祠祀煌
煌衿佩鏘鏘弦歌洋洋公教不忘公雖未耄公則知止
曰予歸哉呉門之里老成曰嘻吾今得朋媚學小子考
德是凴公氣軒軒公論誾誾邦之耆俊孰居公前壽則
孔高福亦多有翛然告終何德之厚活千人者古謂必
[042-6a]
興尚敷遺休大啟厥承
   承直郎應天府通判祝先生墓志銘
                陸粲
先生諱允明字希哲蘇之長洲人也其先出古太祝以
官氏或曰黃帝之後封於祝以國氏云七世祖碧山勝
國時由松江來守郡後卒官一子留蘇遂為蘇人祖顥
皇明正統已未進士終山西布政司右叅政父瓛娶太
學士武功伯徐公女實先生所自出先生少穎敏五歲
[042-6b]
作徑尺字讀書一目數行下九歲能詩有竒語既天賦
殊特加内外二祖咸當代魁儒目染耳濡不離典訓稍
長遂貫綜羣籍自天官地理釋老方伎稗官襍家皆通
其説掇其英華舒發為文崇深鉅麗橫縱開合茹涵古
今無所不有或當廣坐談笑雜遝援毫疾書思若泉湧
一時名聲大譟歲壬子舉於鄉故相王文恪公主試事
手其卷不置曰必祝某也果然文恪益自喜曰吾不謬
知人自是連試禮部不第當道竒其才㑹修史將名薦
[042-7a]
之弗果初仕興寧令地介嶺海民尚譁訐惑於禨祥先
生示之禮簡進秀異親為講解遂一變其俗羣盜竄處
山谷時出焚敓為設方畧一旦捕得三十餘輩邑以無
警稍遷通判應大亡何乞歸又五年卒春秋六十有七
夫人李氏鄉先生太僕少卿應禎之女子男二長續進
士入翰林累遷陜西按察副使次側出幼未名女一嫁
潮州府經歴王榖禎孫女三先生簡易高嚝不樂拘檢
在衆若無能者然黙而好深湛之思時獨居著書解衣
[042-7b]
槃礴游心𤣥間賓客過從屨滿户外若弗聞也性善書
出入魏晉諸家晚益竒縱或購得之輙藏弆為榮喜奬
掖後進終身不言人過其為家未嘗問有無得俸禄及
四方餉遺輒召所善客與劇飲歌呼費盡乃已或分與
持去不遺一錢故其沒也幾無以斂云先生少有意用
世既濩落不試一發於文雖聲實宏振猶非其志也所
著祝子通祝子襍罪知蠶衣浮物野記語怪蘇材小纂
興寧志江海殱渠記合詩文集為數百卷藏於家陸粲
[042-8a]
曰斯文之用與天地準由漢氏來纘言之士臻於斯極
者亦僅可數已明興百年士猶膠守章句未覩其恢然
者也乃憲孝之際始彬彬矣祝先生由諸生起覃精發
藻橫逸踔厲超追古昔盛哉若其湛浮自喜龍變不羈大
觀逍遥廓然離俗矣語所謂游方之外者非邪先生歿
以嘉靖丙戍十有二月二十七日又明年戊子冬閏十
月十六日葬橫山丹霞隖太原王寵撰次其事行粲為
之銘銘曰
[042-8b]
維聖有文自天作之其卒敝刓孰振起之猗嗟先生發
天之明達聖之經播為球鏞舉世振驚維時弗逢食貧
以終獨昌其辭以燭羣䝉橫山之原崇四尺者先生之
墳後千百年尚靡有屯
 祝顥叅政其孫允明墓俱在橫山
   南京太僕少卿李公墓志銘  文林
𢎞治癸丑七月九日南京太僕寺少卿長洲李公卒明
年甲寅十月六日辛酉葬呉縣薦福山九龍隖之原初
[042-9a]
公之卒林以太安人病劇弗得往哭與襚既閲月始與
友人沈啓南史明古經紀其家事僉謂公平生學問在
文章而立朝大節則有奏疏宜輯而傳之檢其書笥不
得及訪之故舊家又不得蓋公在官雖多所建白而章
疏之傳錄於人者悉已取而焚之而所為詩若文亦不
存稿曰亦何足傳也烏乎公之所存豈後生末學所能
測哉先是嘗托少宰呉公原博為墓碑比葬猶未至公
弟應祥自南京來㑹葬謂葬不可無銘衆以屬林遂不
[042-9b]
敢辭按公諱應禎字貞伯一名甡其先汴人建炎南渡
寓居蘇之長洲遂家焉曽祖仲仁祖士文永樂中士文
以名醫薦入太醫院故又居南京考啓明以公貴贈南
京兵部員外郎母賀氏贈宜人公以宣德辛丑八月二
十一日與應祥同生於南京自少警朗攻舉子業即迥
出輩流景泰癸酉以儒士中應天府鄉試第九人禮部
㑹試中乙牓不就卒業太學文名日盛時中貴人牛玉
用事士爭出門下玉雅聞公欲延致之一日詣太學斥
[042-10a]
姓名索公公避不與見成化乙酉拜中書舍人故事賜
百官燕中書舍人坐給事中御史上頃歲禮部大臣輒
易其次公抗草斥其非至再語侵大臣大臣竟持其議
既而不樂與同舍之倖進者俱上章乞補教官不許尋
召直文華殿時荆襄流民定居既久言者欲逐之公上
言宜就撫其衆逐之非便朝廷是其言命有司縣其地
壬辰詔寫浮屠書公辭非臣職上章極論其非是忤㫖
廷杖之幾死久之罷殿直癸已乞歸省祭始居長洲越
[042-10b]
四年戊戌陞南京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未任丁繼母陳
氏憂服闋改本部車駕司檄督造江廣湖湘馬快船丙
午進職方郎中𢎞治戊申改南京尚寶司卿辛亥陞南
京太僕寺少卿在太僕甫兩月以賀萬壽聖節詣闕下
遂力陳致仕還長洲二年卒年六十有三朝廷遣官諭
祭有學優才贍性直行方之語郡守洛陽史公鑑特為
營葬事公配王氏教諭貫之女翰林學士景章之孫女
封宜人子男二系早卒紹貳室顧氏所出今才五歲聘
[042-11a]
袁氏女二長適舉人祝允明次適舉人張廷瓛公為人
整整精悍辭㫖峻重性剛介遇少不平輒抗無所諱避
羣坐中發一語帖帖無有譁者與人交任真而有情家
貧恒赴人之急給事中方向忤權倖謫官鬻居以往相
顧莫敢售公奮然貸而市之弟應房早卒恒分月所俸
育其二孤於其外家上交必嚴辨其人而下交卑賤不
求備才與行未顯為廷譽奬掖不少後然接見甚嚴嘗
曰前輩自有規度若自降以崇虚讓豈所以教後學邪
[042-11b]
公故世家早得接諸先達緒餘尤好尋核故實故記憶
該博當世罕及為文簡嚴而則詩亦沉着皆不輕以畀
人有所敘述亦未始少有假借其書多所師法而自成
家小楷健勁絶無姿媚氣習行艸獨步一時而篆籀之
妙尤為得古人筆意造次作簡牘皆可傳精識古書畫
購搨名賢畫像及金石書刻不厭勤劇歴官三十年家
無餘貲死之日惟書數千卷而已嘗修輯蘇州志若干
卷藏於家烏乎公以用世之才而仕不究其用年不副
[042-12a]
其德惜哉林少公十餘歲往來相知逾二十年晚復同
官太僕公致政歸林以病告同舟南下由三茅歴張公
洞相從甚樂方恃公居呉可以時請益也不謂遂爾謝
去遺孤羸然逺近弔者莫不咨嗟流涕少傅宜興徐公
自京師遺賻尤厚卹其家而大夫士之稔公者視殮及
葬戀戀不忍棄置烏乎豈公有勢與力致之哉銘曰
李公之德惟直自持侃侃廷論不怵于威公之文章亦
如其行或嚴其辭惟許之慎内錄皇言出署郎曹表章
[042-12b]
令節以莫不優太僕稍遷在公晚歲回翔唯順復不難
退挺然偉人言貌惟宣少也師古老而彌堅孰不自見
公滅其跡匪事之迂其見之特國之令人鄉邦之師誰
不云亡公緜吾思
 李應禎太僕之墓在薦福山九龍隖
   劉完菴墓志銘       祝顥
烏乎人情莫悲于生别而老尤甚古有是言也蓋暮景
之人悲感易集于其親知生别且然而况與之永訣者
[042-13a]
乎則吾于完菴之歿何如其情也顧嘗有詩哭之矣幽
堂之石尚忍銘諸然念其諸孤懇懇辭弗獲已乃從錢
君允言所述事狀書之公諱珏字廷美姓劉氏高祖山
甫曽祖彦英以上家蘇之常熟梅林至其祖希仲號南
溪者壻于長洲王氏始占籍為長洲人南溪生啟東號
梅庄𢎞毅有謀善繼述闢産廣業延師教子家日裕而
聲日起遂長鄉賦為邑望族公之父也母呉氏大行人
文華之妹有賢德公自幼秀穎出羣天性孝友父疾晝
[042-13b]
夜侍左右湯液之奉浣滌之事皆親之母患疽吮之良
愈女兄嫁周氏寡孤無依即養于家買田宅居之復為
建白旌其門處弟璧尤篤恩義宣德中郡守况伯律辟
名家子為從事召之公曰古者儒吏一途無臧否人抱
全材隨其任使奚其擇今業詩書游庠校者為儒執刀
筆居公署者為吏所入一殊而相去倍蓰吾寧屑就哉
乃自上書乞從儒守嘉其志許之遂入邑庠脱畧故習
一意于學甫三歲以葩經中鄉試升太學景泰三年除
[042-14a]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公以刑獄重任盟心自矢以父
祖取號之義扁其居曰清白凡夤縁請謁一切謝之莆
田丞某督運赴都侵漁不貲事覺就逮當公執訊亟以
黃金二百兩託公所親朝士賂之公斥去置丞于法居
憂時隣邑無錫令某受賕繫嶽知公與當道好密遣人
齎白金五百兩求解公曰若欲雪一已而凂我邪不亟
去當執之于官其操行之潔大率如此而周人之急成
人之美則不少靳故凡平生所知後進名士有處困約
[042-14b]
而莫能自振者公皆極力拯之百方周旋務欲其成立
因之以躋顯庸者有之其人德與不德于公則未嘗少
有德色置之齒頰間君子以是長厚稱焉初朝廷敘公
年勞賜敕褒嘉授散官承德郎推封其父如其官母為
太安人妻安人鄉里榮之天順間公起服至京陞山西
按察司僉事奉敕提督屯田所至振風紀革奸弊羣衞
敬憚軍民畏愛之然公雖惓惓職務而雅志不忘邱壑
因奉表入朝上疏辭任既得請單車南還送者數千歸
[042-15a]
理舊業以營燕休之所于後圃輦石為山引流種樹築
亭其上號小洞庭日與賓客故人相羊其中酒酣賦詩
落筆如雨而尤工于畫頗自矜惜得其手蹟者皆為寶
玩武功伯徐天泉才高當世少可其意者獨稱與公贈
之詩曰劉郎詩高畫亦高當代不獨稱詩豪其見重若
此郡邑大夫已下咸敬禮之歲行鄉飲則先書敦請必
欲得公與席而詩壇文社搢紳逢掖亦推讓之方期儀
刑鄉邦而遽焉告逝成化壬辰二月初八日也距其生
[042-15b]
永樂庚寅正月十三日得年六十有三配高氏子男三
正直高所出中貳室顧出皆娶名族孫男七傳傅保侃
伸似餘未名孫女十一曽孫男二養女適戴淮卜今歲
癸已十二月初四日庚申葬公金鵝鄉紫字圩之原祔
先兆也予與公前後登朝而聨官藩臬晚歸鄉里情好
益篤其第去東郭一舍許毎入城必過予笑談觴酌留
連移時不忍舍去一日謂予曰吾始慕名節乃以節齋
自號今欲以完菴易之何如予詰之公曰天完形于上
[042-16a]
地完質于下而人受父天母地完而生之宜完而歸之
其不然者自斵喪耳吾無似幼而學壯而行老而歸身
名事業庶幾完全而無虧如玉反璞以全其真完而稱
之不亦可乎予以其言有見蓋晚年益進高逺未易量
也今而已矣悲夫銘曰
烏乎完菴素尚名節行高四知藝精三絶鍾鼎弗居泉
石是娯衆方馳驅已獨舒徐完璧收光韞櫝而藏我銘
孔彰其亡不亡
[042-16b]
 劉珏僉事墓在金鵝鄉紫字圩之原
   感樓賀君墓表      李東陽
姑蘇名勝地代不乏人仕而顯有勲績者不俟論一時
遺逸若東原杜君用嘉醒菴陳君孟賢味芝陳君永之
感樓賀君美之輩予不能悉也數君者相繼淪沒賀君
差少沒亦獨後予聞其人于呉春坊原博陳大理汝玉
劉侍御與清黃進士日升君配王氏之葬嘗致書請予
銘及君病其子慈輩復用治命遣人上京師徵銘原博
[042-17a]
而以墓表屬予予雖不預識君而君之屬我厚如此予
亦不能負也君真確不浮善剖析事理尤精計慮毎臧
否古今人物皆有分别儀貌修古衣冠整潔恥與世俗
士相溷為文疏達簡質不事鈎棘往往為騷人墨客所
稱與郡大夫有所纂述亦禮致之鄉黨後進執經請業
者甚衆嘗為無錫縣所薦以非本郡不應例而歸家貧
初不免凍餒毎有所入節不妄費中寖裕久乃益饒屋
宇田壤具有成緒傭人佃夫各効厥職然跡其所為計
[042-17b]
銖兩明當未嘗贏取過致雖出納酬酢不廢觴咏蓋于
此有餘力焉子恩以易學舉南畿鄉試第一已有名益
教之不厭未嘗挾以夸人家既盛大訓子孫毎舉貧賤
時事或以故物示之曰今已倍此毋忘也然拯窮赴急
義所在則亟為之有弟庸遇之殊厚教其二子意愈若
已出又有族人在湖南亦取而鞠之其他所為悉稱是
烏乎自薦舉法行有司毎盛為條格以杜私倖蓋于勢
有不得不然也有如君者顧以例格之不得一命以歿
[042-18a]
法固使然邪予方有感于斯因敘君事俾表于其鄉與
諸君並傳焉君諱甫美之其字始號恥軒後更號感樓
人稱為感樓先生其先自蜀徙蘇之呉縣大父大理評
事諱賢嘗為江隂訓導僑居江隂考諱宗振娶薛氏及
君壯始還呉遂定業云子四慈恩息應應早世女一適
沈堂孫五牧收放改教孫女及曽孫各一君生于永樂
乙未二月二十一日葬呉縣先墓其地曰胥臺鄉黃山
之原以王氏祔君遣使時病已劇尚未屬纊故虚其卒
[042-18b]
葬屬慈補書之其卒以𢎞治庚戌十二月十一日葬以
明年九月二十四日壽七十有六奉議大夫左春坊左
庶子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經筵官兼修國史長沙李東
陽撰并篆額奉議大夫大理寺丞同郡陳璚書其墓志/乃呉寛
撰/
   解元賀君墓志銘     呉寛
始君自呉中來就試京師其狀貌羸然望之可驚予掃
一室使治其病數日病轉劇則為書報其家其兄慈冀
[042-19a]
得一見也不一月疾馳四千里而來則君已死矣且死
神思愈清謂予曰吾不可執筆為吾書所以告吾父者
予諾之抵夜促書已具顧其子放姪收曰其善藏之頃
之翛然而逝烏乎惜哉君諱恩字其榮姓賀氏其先蜀
人也後徙于呉曽祖公宣大理寺評事祖宗振父美之
皆儒業不仕毋曰王氏自君為童子時用其父教力學
不少懈既游郡校治易得其義而止未嘗曲為之説下
筆平易謹密皆可誦也成化四年舉于鄉第一明年例
[042-19b]
試禮部以病不果後凡三試輒屈然其業益精名益著
嘗入太學祭酒司業期待者甚至與同舍生講業皆推
讓之以為不可及家居學者爭集其門終日懇懇不厭
指教去而取科第者凡若干人遂以易師稱呉中為人
喜辯説是非無所徇于人人以其中無他也亦無怨惡
之者至其事父兄孝友教子弟嚴而有法其可稱者多
矣君初以兄之子放為子後得子曰改女一人皆幼其
娶呉氏也生于正統已未七月十二日卒于成化癸卯
[042-20a]
十月三日年四十五其兄慈載其柩將以明年十月三
日還葬于呉縣胥臺鄉黃山之先塋予固與君厚者不
能無一言以相其役也竊觀君之死公卿大夫雖不識
君者皆惜之其識者尤悲悼之所以得此于人者非以
君宜有爵位而不及致故也然彼徒有之者而人方幸
其死則人寧得此耶寧得爵位邪况彼亦終死而同歸
于盡邪因書此以慰其父兄子弟之哀亦以自慰云爾
為之銘曰
[042-20b]
抱美玉兮來售歴長路兮止息方握手兮勞苦倐舍予
兮誰即形慘慘兮魂茫茫藐藐稚兮在吾側豈乘風而
反斾戀呉山以為宅嗟死者之紛紛奚名譽之籍籍維
好修而有文宛其人兮如存才可用兮自致命在天兮
嘗聞君維安此兮無怨見臨絶之云云竊獨怪其不瞑
豈平生乖願乎榮親命無往而不在安斯壙兮尚永閟
乎千載
 賀甫感樓及其子解元恩墓在黃山
[042-21a]
   河南陽武縣儒學訓導陳先生墓表
                呉寛
先生姓陳氏其先來自永喜在宋有諱文驥者仕蘇州
茶鹽常平幹辦公事始留居長洲文驥生子榮元汾水
縣儒學教諭子榮生天祐天祐生元善俱平江路醫學
正元善生希武希武生孟敷孟敷生良紹俱不仕而業
醫不絶良紹娶韓氏太醫院判公達之女再娶王氏翰
林侍講汝嘉之女先生則韓出也諱頎字永之少孤鞠
[042-21b]
于繼母而學于舅氏福州教授王應良通春秋景泰元
年以邑學生中應天府鄉試明年㑹試中副牓授湖州
府學訓導丁母憂服闋改荆州祖母喪承重服闋改武
陽先生精于經義用以教人日必坐齋舍懇懇講説及
為程文指授有法而持行清純雖不必嚴立教條人多
感化之者毎各省鄉試爭聘校文嘗獨赴江西得士為
多在武陽時巡按御史㑹兩司考察校官推先生為列
郡之最因留署開封學事以先生宜遂教授也章三上
[042-22a]
舉之不報然亦非先生所望也先生狀貌癯然早衰年
近五十五即懇請致仕兩司知其志堅不可奪咸作詩
送之而諸生留之不得尤以為恨蓋自湖州去任已然
先生為人外若和易中實剛介有守事小有非義毅然
不肯為尤號廉潔湖州發地得竒石或謂可載歸為玩
先生曰此固非吾家物也卒棄不取初至荆州太守錢
公先生故人也知先生貧贈一官馬以便出入他日納
還之公言其可受故先生曰受則傷廉且亦為公汚竟
[042-22b]
謝却舉子有懐金以希幸進者斥逐不容見或賺其幣
去家人覺之則曰吾固使取之也其德之厚又如此性
孝友推之以待宗族歡然也能擇交而篤于信義久而
不變其為文章平實温雅詩亦清切無浪語所著述有
之京等錄若干卷其曰味芝居士集者則從其别號而
名之也陳既醫家先生少則通其業治病多騐及老而
家居亦資以自給然不若世俗之醫之計利也其娶湯
氏繼周氏朱氏子男二長廉甫次欽甫先卒孫男二夢
[042-23a]
得桂孫女六先生以成化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卒享
年七十明年四月十七日葬于呉縣高景山之原後三
年廉甫使人持其叔父顒所撰行實請予表墓予獲交
于先生聞先生之歿方悼惜無已豈敢以不文之言辭
惟先生言行卓然呉人皆知之何待于表而後著將以
是為廉甫復然念予雖知之久而人或不知故卒書之
後有修郡志者按而列于人物之類庶先生之名傳之
愈逺又非區區金石所能及也
[042-23b]
 陳頎訓導墓在高景山
   前朝列大夫國子祭酒陳公墓志銘
                呉寛
今上之五年擢國子祭酒邢公為禮部侍郎而以翰林
侍讀學士陳公代之公上疏辭不獲則就職一時僚屬
生徒皆自以為得人公為人師莊重簡黙于條教童改
更特持成規御人度使可守而已至簿書錢穀之事一
付主者務攬大綱不瑣瑣問出入曰吾職不在是也故
[042-24a]
事國子師生月給錢若干為飲食費然以事去不及給
者則貯為公錢用之蓋更數祭酒皆然至邢公繼之頗
以法繩人人始有怨言及既擢去咸欲誣其以公錢入
已者且及公公置之殊不以為意事遂上聞詔大臣襍
治邢公對簿力辨公嘆曰吾官至國子師尊嚴矣安能
對刀筆吏掉口舌乎不吐一詞竟服時適有從中醖釀
之者獄詞上比皆坐除名于是諸生數百人詣闕上章
為公訴誣枉不報士論寃之其有志世道者則以朝廷
[042-24b]
一旦辱二大臣去之如反手又為國體惜之也公既免
官家居言笑如昨日將治裝南還不幸而疾作矣遂以
七年九月乙酉卒于崇文街里第年五十七夫人錢氏
䕶柩歸葬呉縣伏龍山之先塋實九年二月壬申也公
諱鑑字緝熈世本嘉興商氏元季之亂曽大父賓避地
長洲之周莊冒氏陳大父諱某父諱潤贈翰林編修公
生方幼稚編修君謫戍益州道京師遺公故人范叔瓚
家稍長去從王太卿一居為老氏學非其志也然公少
[042-25a]
有高質竊好儒家言能通其説下筆為文章輒有竒氣
他日以事如浙東市書盈篚而歸晝夜誦習卒棄其學
而歸于儒以其餘力治進士業正統九年中順天府鄉
試第二人明年禮部中乙榜不就入國子為李忠文公
弟子文名益起忠文竒之十三年中㑹試十八人廷試
擢第一甲第二人授翰林編修景泰元年代祀北鎮醫
巫閭山還充經筵講官七年遷修撰英宗復位奉使朝
鮮天順四年同考試禮部明年預修大明一統志尋選
[042-25b]
充東宫講官六年主順天府鄉試丁母太孺人沈氏憂
服除遷侍讀修英宗實錄成進侍讀學士成化四年主
應天府鄉試明年奉詔教翰林院庶吉士未幾國子之
命下矣公為人容貌岸然望之若不可親及就而聆其
言論藹如也人有善喜為之稱道其不善者亦疾之如
仇故卒以此得祻少罹患難家室蕩然能以孱弱自樹
立及登第得官而編修君歿戍所久矣間因東使代祀
便道函其父骨歸而逆母太孺人養之于官既而得㫖
[042-26a]
賜歸葬其父于鄉母子同入里門卒完其家室而加光
大之人以為難公事太孺人孝而盡禮太孺人卒居喪
三年不食肉不内處不酬應文事時朝廷方修實錄嚴
有詔起公公上章求終制不允章再上懇求允之平居
無聲色之好止好藏書并古書畫器物而已朝鮮嘗因
公使以妓女侍公作詩却之夷人敬歎至板刻其投贈
諸詩行於國中其為文才贍而氣完所著號方菴集凡
若干卷善筆札至臨摹古人真跡殆不可辨配錢氏封
[042-26b]
孺人賢而有内助功公無子子弟之子淶先卒三女長
適湯璧次適范輪次許適邱某而夭孫男一人曰柢公
之葬蘇守鄱陽邱侯時雍實經紀之而墓銘顧未之刻
寛則有罪焉蓋寛少遊於公之門不以不肖每與進之
今幸竊科第入翰林而公既不見則聞公之葬獨無一
言以下慰於九泉乎為之銘曰
得喪糾紛有萬其狀自我得之或以人喪我力可為人
不可知終焉面目求無靦而公則其人進退自適公議
[042-27a]
未忘則我籍籍此寃可置彼惜孔多歸全一邱其如公

 陳鑑祭酒墓在伏龍山
   王葦菴處士墓表     吳寛
長洲之野有隱居讀書曰王葦菴處士其諱錡字元禹
葦菴其自號也家世力農呉人因其所居稱荻扁王氏
處士自少軒然出羣從中長益好學自經傳百氏務徧
覽尤熟於史凡先代事非特善記憶而已考其得失善
[042-27b]
惡以求其興衰之故自謂不易其言對客談辨輒觸忤
人惟其性剛直以為言衝於口不能茹雖致人怒亦不
暇恤平生有所見聞既筆之不顧忌諱號寓圃雜記蓋
處士好從先生長者游又婦翁為劉草窻草窻一代詩
人也居京師博學多識故處士得其議論尤多宅臨湖
彌望皆田園而堂宇靜深間以嘉樹窅如也性不飲酒
客至必欵曲時出謔語以為樂或放扁舟出沒汀煙渚
月間往往賦詩寄興一日詣毘陵訪親友顧上錫麓入
[042-28a]
荆溪遇山水佳處輒盤桓逾時已而徑歸忘其所訪者
其高致如此處士生六歲喪其父廷用賴母滕氏守節
以教滕氏固賢母處士事之四十年未嘗一日去左右
其孝足稱也友其弟鉦鉦卒撫其諸子家屢遭火厄故
居蕩然卒盡力營置以復王氏所以不墜者處士之力
也𢎞治十二年十月晦處士以疾卒享年六十八葬有
日其二子淶汶遣人乞表墓之詞而以事行一編同至
予少識王氏昆仲後皆物故數年前獨見處士與其從
[042-28b]
弟陳留令抑夫巋然存耳淶復與予從子奕相好因以
此見委夫惟有世契則處士為人豈待此一編而後知
邪噫望蘇臺之白雲瞻茂苑之喬木故家舊俗猶有存
者獨清逸之士所謂巋然者今復不得見矣因為慨然
傷嘆書此以著處士之隱節且以識予之感云爾
 王錡處士墓未詳
   宿田翁生壙志      呉寛
成化丙午翁年六十有六曰吾老矣一旦即病不起何
[042-29a]
如盍預備所以藏吾身者於是治棺棺成又曰盍預備
所以藏吾棺者於是治壙壙成又曰他日子孫必求志
吾墓者其或失之誣乎則以書來京師請於予曰吾故
韓氏孤童也昔先祖院判府君遺命祖妣倪安人俾為
伯父府君後時既幼無知識賴先母張孺人撫育之如
已生而叔父府君更憐之稍長則為擇配以家世業醫
也命從從兄梅窻先生學早夜肄習亦既勤矣蓋吾之
于醫雖不能過人然治病未嘗不盡吾心或不可治雖
[042-29b]
有厚利直謝却之使更他醫而已惟吾性稟介直與世
多忤故兩以醫薦皆沮於人且愚不逆詐至於囊槖枵
然此皆區區置之不足道也獨念吾母張孺人守節歲
久嘗言於有司蒙恩旌表以少酬所以撫育吾者他如
修祠堂必謹祀事以奉先世置墓田必立條約以示后
人此則不敢不勉焉者今而且老惟上下山水與名人
勝士杯酒咏嘯以韋布終其身焉吾有子曰金曩嘗侍
外舅張御醫先生於京師先生高於醫得盡傳其秘為
[042-30a]
達者薦授崇王府良醫而吾晚年卒賴其禄養比又為
吾入粟賑飢有章服之榮此固非吾所望然念其孝不
忍違也吾娶張氏能守婦道不幸先卒有子四人長即
金次鋆次鎏次鏊鏊庶出也女六人孫男若干人女若
干人張氏卒時以先墓在城西者隘始卜葬雅宜山鳳
字號而虚其右以俟吾今所治壙即其地也吾平生大
畧如此惟托斯文之雅及吾生存以一言記之幸甚予
與翁别又數年矣嘗見其年壯氣盛時好面折人過論
[042-30b]
事侃侃無所畏忌及漸老癯然一醫更謹厚靜黙可親
今得其書其言真率不妄如此視彼好自誇詡而考其
行無一副者豈不賢甚矣哉於是志之韓之先出安陽
為宋魏國忠獻王之裔世有顯者至國初有曰復陽先
生始精於醫傳其子曰公望隱居不仕曰公茂公達並
以醫事大宋文皇帝最見寵遇公達生三子曰伯濟伯
廣伯尚廣娶喻氏生翁而為伯濟後伯尚實教而成立
之其名襄字克贊宿田其别號也以永樂辛丑十月九
[042-31a]
日生壙成於丙午某月某日明年七月十日志
 韓襄宿田墓未詳
   南京太醫院判周君墓表  呉寛
𢎞治二年二月辛亥原己院判卒於南京後二十日訃
至士大夫凡識原己者咨嗟之聲相屬至有垂涕者其
不識者問知原己為人亦曰是宜悼惜者之多也當其
病甚亟欲歸呉中一見父老竟不及行而卒於是其友
李貞伯為治殮具後五日子婿陳鍵扶柩至家又七月
[042-31b]
將葬於呉縣沙涇村以宜有文表其墓也陳玉汝則請
於予烏乎予與原已有交親之好非淺其文豈待請邪
第有不忍為者然度原己望我者在此乃卒書之原己
初名經更名京後又更名庚號菊田幼即穎異從塾師
學書落筆有法而詩則得於舅氏閭邱賓用之教為多
迨長益好學毎夜五鼓輒起誦習居諸生中如無能人
及見其述作知其所蓄充然也家本業醫不欲以醫名
然醫亦無所不通又閭巷之士爭為舉子業多取科第
[042-32a]
顧獨向古學殊無羨慕意蓋將隱居養親以終其身知
其才者則謂原己當自見於世無可冺焉一日太醫院
奏下呉中徵醫士數輩中有原己名非所望也時太守
邱公方請修郡志原己始乞入學就弟子列冀免不可
得被迫遣上京人知其為儒醫也尤敬重之未幾選入
禁中典御藥及數以醫騐始獲授御醫居數年以父母
益老無兄弟侍養戀思無已適南京缺掌院事者衆推
之乃擢院判以往至則公署久壊醫徒散逸空廨數間
[042-32b]
而已原己慨然欲復舊規修葺一新藥餌畢具初其下
習為縱弛多怨言既久見其無私始皆嘆服無敢弗執
役者原己為人慎密清雅狀貌癯然視之如懦夫中實
剛介不隨其擢居南京官亦美矣一旦意有不樂即欲
引去人力勸之而止平生動作不茍雖簡札細事未
嘗草率性喜為詩與知己者酒間賦咏終夕不倦其摘
抉古事敘述人情平實深秀語多絶俗毎為詞林諸公
稱賞其自處歉然不以為能也然與之交者則慕其賢
[042-33a]
非但以詩况醫乎哉其醫既為餘事至視人疾用藥必
謹不取其酬故獲生者甚多亦不自以為能周之先鄢
陵人也從宋南遷有為鈐轄使守嘉定者子孫遂為呉
人自宋歴元代為醫官高祖曰繼周國初光澤縣學訓
導曽祖輔治春秋能詩不仕祖鼎尤深於醫父南承其
業而名益著以原己貴封院判母閭邱氏封安人原己
初娶陳某女再娶太常寺丞顧本女封贈並安人一女
陳出壻即陳鍵其卒也年甫四十七烏乎世未有不死
[042-33b]
者死而可悲有如原己者乎蓋非特以不壽以無子嗣
續耳雖然古之賢者或夭或無子若其父母皆老而衰
相視㷀㷀則生者既無托然後知死者之可悲也其可
慰者死而無所望於人而致人爭惜之其名彰彰於世
身歿而若存家斷而若續他人何以及此蓋繫乎天者
無如之何亦惟求其得乎人者而已百世之下有知原
己葬於是者尚相與䕶其墓也哉
 周庚院判墓在吳縣沙涇邨
[042-34a]
   福建提刑按察司陳公墓表  呉寛
宣宗章皇帝之臨御也知人善任小大之臣各當其才
庶事既康四海益治時則有若監察御史陳公祚出巡
江南乃獨為聖學之慮具疏馳奏大畧謂帝王之學先
於明理明理在於讀書蓋聖學嘉言善行載在典籍皆
足以為後世師法若非素加講習則於理未盡明雖有
生知之質高世之見欲其行事之悉合於道者鮮矣今
陛下備有聖德惜經筵之典未甚興舉講學之功少有
[042-34b]
程度故所講者雖得於此或未得於彼雖知其一或未
知其二而於聖賢精微之藴古今治亂之由豈能周知
而洞察乎然而所謂學尤貴乎知要知要則事功易成
而効可得惟宋儒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其言明白懇
切凡聖賢之格言古今之實跡無所不載陛下欲致太
平舍此書不可願於視朝之暇命儒臣講説非有大故
不可間歇使知孰謂道義之可遵孰謂嗜欲之可節孰
謂忠賢之可親孰謂奸邪之可逺孰謂民利之可興孰
[042-35a]
謂民害之可革古今若何而治若何而亂政事若何而
得若何而失必能開廣聰明増光德業而忠賢以道義
輔德者愈見於信任邪佞以竒巧蕩心者自見於疎逺
天下之民受福無窮矣上覽公奏已有以嗜欲邪佞有
所指者疑焉他日以問侍臣皆叩首為婉辭以對且謂
祚縁於忠愛所發無他也上意稍解先是有㫖械公赴
京并籍其家比至竟不忍加刑特繫之獄英宗即位察
公忠直復其官盡還其家屬云公諱祚字永錫世家於
[042-35b]
呉曽祖翠山祖正父子敬母顧氏幼即不羣弱冠補郡
庠生永樂初詔修大典以善書預選非其志也明年遂
以春秋領鄉薦又二年登進士第入翰林為庶吉士時
方重進士科即拜河南右參議為政持大體惠愛在民
嘗與按察司交章言事謫均州太和山佃户至則躬自
耕作其勞苦有人所不堪者而處之裕如同謫士大夫
遣子弟從受經一為講説不倦凡十年仁宗即位念謫
者才多可用詔吏部選起之公在選中遭上晏駕不果
[042-36a]
用宣宗初年仍命憲臣即均州郡試之公策第一吏部
覆試復第一特擢山西道御史公在言路愈自激厲一
時彈劾權貴為之斂跡出巡福建糾貪黙庸自方岳而
下不少假借所至尤卹民隱福州屬縣民苦上官和買
破産不足供公廉知其弊即日禁止民大稱快歲滿還
朝奏開白塔河漕粟事冝悉見施行未久河就湮塞劾
督功役者受𤓰洲人賂不深疏浚所致上雖曲宥其人
而在廷多公直既乃有江西之行而繫獄者幾五年始
[042-36b]
獲復官再巡湖廣風力愈勁部下肅然既而言遼王不
法事上怒甚復械赴京論死未幾言竟騐卒直公原之
因改南京雲南道益務建明户部侍郎呉璽奏舉主事
呉悦悦有過法不得舉璽被劾鞫獄者因以私恨附致
其罪悦亦不勝考訊而死公嘆曰獄重事也法司故為
深刻乃爾今灾沴荐臻職此之由乞坐其人以亂變成
法罪大理官依阿冝并罪之奏可以犯在赦前幸皆不
坐仍敕天下法司一遵律斷當以徇私深文為戒秩滿
[042-37a]
用大臣薦擢僉福建按察司事閩人素知公至是相戒
不敢犯法諸軍衞厲民者公痛繩之民益安焉分巡興
化漳泉等郡郡舊多神祠為考其建置之由諸不載祀
典與非古節義繫名教者悉除毀之其廟學壇宇出官
帑一新民不知勞衆為紀功於石久之寇起沙尤諸郡
騷然時公移疾不出刑部侍郎薛希璉巡撫閩中知公
賢且習閩事強起公為力疾視事者數月閩既無警辭
曰某自早歲即涉仕途雖庸陋無補茍有所見不敢不
[042-37b]
盡今年幾七十且病無能為矣因數請致仕時同官以
寇起皆貶斥去公獨得請而歸閩人雖不忍公去而亦
為榮之公既歸自號退翁杜門却掃日惟以訂經籍立
家法為事蓋年七十五而終景泰七年二月癸丑也以
是年十二月庚申葬於呉山桃花隖之原配夫人王氏
子男一曰寧新野王府教授女二長適某次適太常少
卿凌信孫男三曰懐曰悦曰怡悦郡庠生女一適曹鎬
曽孫男三女二公為人風神整峻音吐剛厲平生雖疾
[042-38a]
惡少容然居官遇賢能吏輒薦舉之尤號有識鑒出巡
時兩值鄉試如湘隂魯文莆陽柯潛賴公監臨得不枉
抑後皆知名於世若其他事死之孝治家之禮臨財之
義為學之勤蓋終其身如一日者其詳國有志家有傳
墓銘可以考見寛獨循教授君之請按中書舍人李君
應禎之狀節其事行之大畧表於墓道而復系之曰烏
乎公乎古之遺直也其忠誠激發與唐劉去華等而攷
其前後殆有甚難者蓋方脱均州之謫士之厭窮阨者
[042-38b]
莫不縮首卷舌退藏於後以自全能復進言已難矣况
言之所指隱然時弊以取必死之禍是固尤難也幸其
出一生於九死雖古之好竒節者知所懲艾而藩府之
疏不旋踵而入此不亦尤難矣乎夫去華之言雖剴切
止於一落苐不偶公言若少緩其禍則大至其剉之而
氣愈壯摧之而節彌堅此可見其中卓然有得而非沽
一時之名僥倖苟且以塞責者之所為也孔子曰邦有
道危言危行柳下惠曰直道而事人公其有之翰林院
[042-39a]
修撰承務郎郡人呉寛撰
   新野王鎮國將軍教授陳君墓志銘
                陳頎
君諱曰寧字曰以道氏曰陳蘇之呉縣人也父曰祚仕
受福建按察司僉事母曰王氏僉事公初由進士拜河
南布政司參議君生於任所公以事落職謫居均州太
和山十年君從公口授孝經論語即能記誦不忘宣宗
即位起公為監察御史上疏請即經筵講明大學衍義
[042-39b]
用禆治道忤上意拘繫獄詔併籍其家君在獄四年備
嘗辛苦英宗繼統復公官釋其家屬君始得從師授易
經習舉子業業成屢試鄉闈不第景泰初應經明行修
之詔授徽州歙縣儒學訓導歲丙子丁外艱天順庚辰
改任真定武邑縣學未幾丁内艱甲申改順天之昌平
成化己丑秩滿陞唐府新野王鎮國將軍教授在任六
年年六十以致仕請賜告歸歸四年以疾卒卒之明年
葬於呉縣之桃花塢僉事公墓次永樂丙申十一月二
[042-40a]
十二日君生卒以成化己亥九月四日葬則庚子三月
十六日也妻曰徐氏子男三曰懐曰悦國子生有祖父
風曰怡女素清適舉人曹鎬孫男三冠炯冕女二君長
身修髯動止莊重雖燕閒獨處亦欽欽自持羣居則議
論侃侃可否是非無所阿比戲謔之語不一出諸口淫
哇䙝嫚之音妖媚艷冶之色不接其耳目以誠思自號
晚益安於素履故又號曰靖菴君學熟易詩所為詩文
必以理勝不尚藻靡歴任三學教人有師法多所造就
[042-40b]
其為宫臣盡心啟廸至於厚倫理崇節儉尤極懇切王
深感歎而嘉納之君之將還留之不可得既還猶遣使
存問於家君孝於二親居喪哀戚踰禮處羣從兄弟極
友愛嘗曰昔同患難今何敢忘臨終猶以為言其所存
可見矣治家重禮法一遵僉事所定而奉行惟謹故其
内自閨門以達於鄉黨邦國無不感動焉人以僉事有
後信哉將葬懐等以其門生王浩所為狀乞銘予知君
者跡其平生與狀有合遂次第其行已而系之以銘銘
[042-41a]

憲臺之節挫而弗折名奚可滅王門善述不世其職而
世其直辟雍復起將復其始悦乎其竢
   故僉事陳公修墓記    楊循吉
皇上龍飛𢎞治之元年覃恩海内凡古今名臣歿而有
聞者詔悉修治其墓於是吾鄉故福建僉事致仕陳公
卒葬於呉山之下且三十年其孫太學生悦以其平生
履歴白諸有司應詔如例衆言僉同且稽之大明一統
[042-41b]
志而公忠義事具在列事遂施行其二年三月墓成孤
賢既逝塋寢再光明天子之賜及於幽淪若是其大也
公永樂中以進士拜河南參議流謫十載復起為御史
有直聲累以言事被罪瀕死卒不變逮事四朝皆得蹇
蹇匪躬之道孔子之所謂剛者公為得之夫旌賢表忠
王者所以率天下之大政也公持官清苦葬之日掩穴
而已遺孤奉家法守寒澹業無所増歲時上冢洒飯坏
土取不缺為孝安暇致力於幽堂之飾耶故有狐狸荆
[042-42a]
棘穿鞠而不免使人過而涕之曰忠廉吏身後所得若
此則孰肯相率而為善也仰惟皇上始登大寶即下明
詔及兹事公得首先䝉被賁於泉壤豈惟子孫之榮將
服官之士莫不踴躍思報惟恐不及焉悦感上恩德不
能忘因請刻石墓道誇示來世敢拜手而為之書云
 陳祚僉事及其子寧教授墓在桃花隖𢎞治中詔修
 其墓事具楊循吉修墓記
   貴州按察司副使陳公墓志銘 王鏊
[042-42b]
𢎞治十七年六月二日前貴州按察司副使陳公卒十
月四日辛酉葬呉山之上金原壽六十有六初公按江
西有李都御史者與民爭水利積數十年無敢決公曰
吾請決之盡以其地歸之民李銜之未發也久之公遷
貴州時李為吏部考察見公名曰是陳某邪即泚筆抹
去之物論譁然宣慰使宋然率軍民抗疏留之不報公
罷歸呉中家具蕭然至鬻書自給有司援天順詔例歲
給米五石日與學者講解經義有感觸輒發於詩佔畢
[042-43a]
呻吟病咯血吟猶不止竟卒君諱琦字粹之大父諱某
考諱茂封奉政大夫江西按察司僉事陳之先本呉人
以醫辟居京師公少占順天鄉試成化丙戌登進士授
南京大理寺副歴寺正江西按察僉事貴州按察副使
公在官累辨疑獄廬陵有儒生夜過里人胡甲被殺官
執胡胡自誣服公曰豈有殺人而自置於門者訊之則
儒生有仇知其夜適胡也殺之胡得釋劇盜數十人為
曹白晝摽掠無禁公出令獲一人者賞若干縱其酋厚
[042-43b]
遇之乃得悉其巢穴掩捕立盡清軍御史大煽酷虐蔓
引平民公爭之不得乃出理所分道民悉自首實御史
誣執二百餘家悉縱歸農比御史去民手瓦石胥擊之
而為歌謡以頌公公所至興學奬士見韋素有文行折
節下之負權勢者視之如無竟以是罷娶呉氏繼邢氏
子豸年始十二女適烏程縣學生嚴統銘曰
噫嘻冷菴唯義之耽惠文峉峉孔允且直官詘名振孰
云我貧我貧我安講道以哦烏乎逝矣傷如之何
[042-44a]
 陳琦副使墓在呉山上金原
   通議大夫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陳公墓志
   銘           王鏊
𢎞治乙丑冬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陳公致仕歸呉
明年正德元年九月十日卒於家又明年其子鎡來京
因請予誌其墓烏乎往年呉文定公不禄今兹公又逝
平生交遊存者其幾其尚忍銘之邪其尚忍不銘邪公
諱璚字玉汝世家長洲之陳湖大父諱子富考諱孟善
[042-44b]
皆贈通議大夫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祖妣呉氏母
錢氏累贈淑人公積官自翰林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
歴刑科左給事中大理寺左右寺丞左右少卿南京都
察院左僉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階通議大夫嘗以給事
閲實湖貴邊儲以少卿出按湖藩刑獄以都御史檢周
府莊田又按吉府獄事前後董舟師於江上享年六十
有七墓在隆池山之原葬之日為丁卯歲十二月三日
配嚴氏封淑人子男四鎡鑰鍵鍭女二孫八濤淳津汸
[042-45a]
渶泓洵汭曽孫四公體貌修整不數呉産少入郡庠生
已頎然出其輩類成化戊子占應天解額戊戌今少師
李公同考㑹試得其文知其為竒士也置之高等遂被
選為庶吉士時文定公在翰林院聲稱籍甚公初與同
席研遂屈己師之相與劘切為古文詞公質若重遲而
思致獨逺不肯為尋常熟爛語始務竒崛卒造平淡時
輩推之為言官隨事獻納務持大體不沽激訐名妖僧
繼曉事覺法司當以常刑公言先王之制為竒技淫巧
[042-45b]
以蕩上心者殺法司當非是於是曉竟坐棄市尚書何
喬新等皆被詰責待罪有中官搏近臣於殿陛間公劾
之兩皆坐黜又劾寧陽侯陳輔諸不法事卒奪其爵在
大理以儒術飭吏事平反唯允初周府庄田與民田相
淆累歲爭不決時河南諸當道意在民也公往履畝具
實以聞詔歸之府於是始忤當道意其董舟師也適劇
賊施天泰出沒海上大肆剽掠東南騷動公引兵㑹魏
都御史紳於海口賊已敓氣仍諭以朝廷威信向背禍
[042-46a]
福賊遂挺身來歸東南晏然衆方多其功久之海上餘
孽復相煽動言者乃咎公與魏不當受其降㑹今上初
言路大開言者紛然猶尚以當道故也公不辨遂引疾
乞致仕詔許馳傳以歸明年即其家賜緋袍白金以平
賊功云烏乎公之檢田也所持者忠其受降也所存者
信而毎不為議者所與夫忠與信非所獲罪也公又何
慊乎其亦命而已矣於人何尤焉銘曰
誰謂呉逺而多文學公在諫垣其儀濯濯乃平邦刑乃
[042-46b]
持邦憲出入踐更吏以儒縁世方疾驅吾獨委蛇吾自
吾信嘵嘵則那退處而休孰怨以尤琢詞𤣥石以昭於

 
 
 
 
 呉都文粹續集卷四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