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吳都文粹續集 > 吳都文粹續集 卷四十一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呉都文粹續集巻四十一  明 錢榖 撰
  墳墓
   明故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掌詹
   事府事加贈太子太保諡文定呉公墓志銘
               李東陽
公姓呉氏諱寛字原博學者稱為匏菴先生蘇之長洲
人祖諱壽宗贈嘉議大夫禮部侍郎考諱孟融累贈亦
[041-1b]
如之公在成化𢎞治間為翰林院修撰遷右春坊右諭
徳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讀進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學
士出為吏部右侍郎轉左侍兼學士入内閣典誥敕掌
詹事府事終禮部尚書兼職如故生宣徳乙卯十二月
丙寅卒於𢎞治甲子七月戊戌壽七十配陳氏累贈淑
人貳室陳氏生二子奭奐以明年乙丑十一月丙申𦵏
于呉縣花園山新阡之原公早學晩達雖有竒遇殊寵
而弗究于用天下有遺望焉烏乎慟哉盖公年十二而
[041-2a]
為府學生十八而應試三十四而舉於鄉三十八而登
進士在官三十三年其得科第也始試久不售已絶意
進取提學陳御史士賢見其文竒之敦勸就試為京闈
書魁試禮部名第一殿試之日魁選未定憲廟已出御
便殿趣讀巻衆亟擬以省元巻上既賜及第時論翕然
其校士則辛丑甲辰為同考丁未壬戌為主考皆在禮
部得人為多而壬戌所取為庶吉士者即奉詔受之業
讀巻例用尚書已未之試公獨以侍郎預其講讀侍從
[041-2b]
則今上在東宫時為講讀官御極初敕充經筵講官最
後乃直日講而今皇太子講讀又以宫僚長日預侍焉
其史事則修憲廟實録兼校正修大明㑹典充副縂裁
比修厯代通鑑纂要亦如之凡此皆翰林職任自部曹
復入領者前所鮮見其居喪則在修撰時以父病乞歸
省年不應例特予告遂終制及以侍郎丁繼母憂員載
缺吏部仍擬公名服未闋數月朝廷為虚位待之尤仕
途所未有其寵遇之典則以三品賜鶴袍犀帶詔㫖稱
[041-3a]
卿春秋丁遣祭先師孔子御殿傳制皆用内閣禮以疾
告則命醫診視遣中官存問賜酒肉疏米諸物訃聞則
命有司治𦵏如例而加祭二壇賜鏹楮萬緡為賻驛給
舟車遣官䕶送超贈太子太保皆出常格若賜諡文定
則本朝自南陽公之外一人而已其長子奭以三品㤙
已䕃為國子生比以舊學㤙當官其少子奐特命奭為
中書舍人而以奐補國學盖上欲大用公而年已不逮
故其既沒尤為之眷注周悉如此云公識趣髙雅行履
[041-3b]
端潔孝友天至遇族里有㤙其居官㢘慎律物以權勢
所在未嘗寧處既復就清簡雖優詔累留而引退不寘
惟於學充然自得所為文醇古有法詩得唐格書酷似
蘇體辭命在朝廷紀載在史局碑版翰墨遍於天下執
此亦可以不朽矣奭奉禮部左侍郎李公世賢狀請予
銘乃哭而為之銘銘曰
維世有望間不容偽上有廷論下則輿議逺且賤者無
間奴𨽻彼懵無知孰強而致其所自致匪爵齒位矧其
[041-4a]
兼之功詎云易官居六卿孰謂非貴年登七旬夀亦云
至惟三不朽公亦有二有徳有言功則未既尚有餘地
我銘呉公以俟来世
   文定公墓表       王鏊
𢎞治乙丑冬十一月丙申𦵏我文定公於呉之花園山
友人王鏊刻其隧首之碑曰烏乎公其至是耶當宁之
所倚海内之所望斯文之所屬其遂虚耶烏乎公諱寛
字原博世為蘇之長洲人祖諱夀宗考諱孟融皆贈吏
[041-4b]
部右侍郎公生有異質未冠入郡庠輩流方務舉業公
獨博覧羣籍為古文辭下筆有老成風格屢試應天不
第以歳資貢入太學東海張汝弼見之曰天下亦有如
此貢士也哉江隂卞郎中華伯以詩自負有低頭拜東
野之句武功伯徐公髙邁少可而折節與交曰館閣器
也公以屢舉不利絶意仕進不肯復應舉天台陳公士
賢時御史董學政於南畿以禮敦遣公不得已入試名
在第三時猶謂之屈壬辰㑹試第一入試大廷又第一
[041-5a]
授翰林修撰旋被選侍先皇帝於東宫九年進太子右
諭徳先帝即位以舊學進春坊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録
成進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出為吏部右侍郎久
之轉左尋以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内閣専掌制
誥仍侍今上於東宫充㑹典副縂裁㑹典成進禮部尚
書兼學士修厯代通鑑纂要仍充副縂裁公素有古學
及入翰林凡有所作輒傳播中外位益髙望益重天下
稱為匏菴先生而不敢字每東宫進講閒雅詳明意存
[041-5b]
諷諫至理亂邪正之際未嘗不反復為上誦之今上或
少間公率僚屬上疏曰竊惟東宫講學有寒暑風雨朔
望令節外一歳之中不過數月一日之内不過數刻况
其間又多間人生八嵗出就外傅居宿於外誠欲離近
習親正人也庶民且然况有天下者乎借曰習讀於内
終不若出就外傅親近儒臣講明治道尤多得焉建議
者謂元儒呉澄出處不正不冝從祀孔子詔廷議之公
言從祀亦觀其有益於經傳不耳苟有禆於經傳則揚
[041-6a]
雄馬融昔皆不廢今獨得廢澄也太皇太后將祔廟詔
議其禮公曰昔周祀后稷姜嫄祭於别廟詩謂之閟宮
魯桓公之母仲子不得祔廟春秋書考仲子之宫至宋
始有兩后並祔之説然豈後世所冝法哉竟如公議公
年甫七十數引疾求退屢詔懇留至有學行聞望輿論
攸歸方切委任無為固辭之語公乃不敢復請載閱月
卒𢎞治甲子七月十日也訃聞先帝震悼命有司治𦵏
諭祭者四給驛舟遣官䕶還特贈太子太保長子奭授
[041-6b]
中書舍人次子奐補國學生皆異數云公好古力學至
老不倦於權勢榮利則退避如畏然在翰林時於所居
之東治園亭雜蒔花木退朝執一巻日哦其中每良辰
佳節為具召客分題聫句為樂若不知有官者被選宫
僚人或賀之公蹙然曰我何以當此任哉我何以堪此
勞哉及詔選日講尤衆所榮而公辭之至再至三當道
見其誠不強也及管制誥久衆望公柄用而邅回不進
意公亦不能無少望公曰吾初望不及此吾處此甚冝
[041-7a]
之甚安之衆意為之冰釋及吏部尚書位缺中外皆屬
公公又辭之甚堅人曰今世亦有不肯為天官冢宰者
乎公端清淵穆不溷溷為同不嶢嶢為異士無賢愚皆
靡然歸心公亦保合兼容不見畛域平生不聞有毁譽
之言亦不見其喜愠之色其古所謂大雅之君子乎公
為文不事追琢獨嚴體裁緼藉簡淡理致悠長為詩用
事渾然天成不見痕跡沉著髙壯一洗近世纖新之習
為書姿潤中時出竒崛雖規模於蘇而多所自得雅善
[041-7b]
裁鑒法書名畫一經品定衆莫能易烏乎公由侍從致
位八座啟沃宻勿三十餘年其聲望隆矣爵位崇矣朝
廷㤙數不為不加矣年至七十不為不壽矣而逺近齎
咨若猶未滿非以其未嘗一日秉鈞當路以行其所學
邪夫公之所立自足以不朽雖位卑無年未為不貴且
夀也况其兼得之邪學之行不行盖有命焉其人奚歉
乎予與公生同鄉仕同朝相知最深且久故以是表諸
墓哀而不怨亦公之志也
[041-8a]
   祭呉文定公文       王鏊
我生雖晩從公則舊科第官階交手授受公為之前我
躡其後乙未之春朝班間簉玉署相隨金匱更紬乙亥
還南㷀焉在疚公来視之具區之藪至今湖山傑句増
秀壬寅至京夙願忻副各事園亭對開户牖雪月之宵
花栁之書有倡斯和有集斯湊詩筒酒籌間道互走有
出必偕並鑣聫裒陵道馳驅郊壇宿留最後同直文華
邃宥經幄敷陳公左予右迹以事同分隨年厚叔度之
[041-8b]
陂公瑾之酎莫知髙深實忘固陋晩有弱息許奉箕帚
通家往還不間子婦人事好乖我馬東首送我於郊欲
别且復我言北来㑹合斯又稍聞㣲疴引年屢奏手札
頻承墨色如黝宜夀而臧事乃大謬鄉亡典型國喪耆
耉如公徳器天何不佑胡不三事胡不遐夀我登公堂
不我云覯不與我言有襜斯匶平生此别情曷云究公
其聞乎薄薦觴豆
 呉文定公寛墓在花園山
[041-9a]
   明故中順大夫温州府知府文公墓志銘
                楊循吉
𢎞治丁巳冬十一月上起南京太僕寺寺丞文公於家
以為温州府知府公抵廟堂書力辭不果從遂以單車
赴任至之日首釋繋徒千人民大悅既而以法約豪強
咸遵於令設施詳明恵洽黎庶尊禮耆徳風以丕厚盖
一年而政化茂行竟用已未六月乙未卒於官年五十
有五凡遺所著文章縂三十巻别為奏議三巻琅邪漫
[041-9b]
抄一巻烏乎偉哉公諱林字宗儒其先衡山人相傳以
為宋丞相信公之族髙祖俊卿元末鎮逺大將軍湖廣
管庫都元帥佩金虎符鎮武昌曾從祖定逺從髙皇帝
平偽漢賜名天龍功授徐州衛左所副千户曽祖定
從其兄兵中署散騎舍人始徙浙而祖恵遂居長洲不
仕父洪易州淶水教諭贈太僕寺丞母陳氏贈安人繼
母顧氏吕氏吕以詔㤙封太安人公舉成化壬辰進士
宫保尹公典銓除令數人獨以公為永嘉曰此我所知
[041-10a]
能治繁者也公其時英敏精悍尤銳於治每聴政必闢
門從人之入觀環前後無禁剖決神異輒傳為故事有
王堅者事李中監為暴於境上率不能制公設䇿捕而
斃之獄衆稱快者數郡名遂籍籍他所為鯁卓皆類是
於是旌為浙令第一而知者咸期以大用父喪解職起
復知博平邑小無事惟以勸農誨士為業人甚宜之而
抗捍權要猶向風益勵不貶鑿渠建學雖居弗久亦具有
勞可書乙已以績召還朝衆咸擬公必為御史當磊落
[041-10b]
有所為或曰斯人在小官尚剛訐如是矧列之臺端乎
竟補南京太僕寺寺丞太僕政久弛弗振部内史皆驕
不奉法公為奏按其罪者數人遂著為令得提問官吏
其後又以留都教塲將官不當換官馬又不送烙凡劾
大小把縂等四十餘人皆抵罪而詞有所連不少借弊
為之清公盡心馬事深究其法以必欲報國自効為已
任曰吾言幸叨聴其可有見而弗獻遂調叙古今事冝
論畜牧之計上馬䇿三篇冀其道行初兵部尚書馬公
[041-11a]
嘗延公問邊畧公辭以未習因請論馬遂以謨重至是
疏下即議其便者檄公行之㑹公尋已移疾歸歸凡六
年不起而温人以其永嘉之政思得公甚故朝廷以為
守其民喜若獲父母窮山谷皆提攜出迎惟恐後而不
得見温多訟多盜俗尚鬼好溺女悉為科條處分莫不
備善郡獄屢空境之暴無一敢肆民生女皆育而前後
所毁淫祠殆盡又作俗範訓其民而導以化本温用是
清謐禾生駢穂其在郡凡連上七疏皆賦役章程不可
[041-11b]
已之事中一疏以災異自劾求退而論鎮守剝民尤切
百姓益敬事公無敢欺而公思歸日甚將圖潜逸人輒
知之閉其城不得行乃留視事以迄於歿然而禱疾哭
喪温之人亦於公無廢禮焉公博通當世之故遇事敢
言以獻替為心上初即位大延讜論公適朝京師遂進
聖政十事畢論所學皆本諸經術立義醇正得匡益之
美其在博平又論邑内徳府賜田子粒事謂官校徴収
不便極陳利病乞付有司自具以納既上或旁懼嚙指
[041-12a]
疑事叵料公不恤卒從所請其民歌焉公嘗曰為吏而
無建明其何以職盖其素存忠愛固天性然也公為人
雅喜交游其於官無所不可為而尤事持㢘臨終或請
所囑大言曰我男子死即死再復何言人謂公諤諤不
撓至歿猶壯兹可欽憚云公配祁氏先卒贈安人後配
呉氏封安人而仲弟森以進士令鄆城且顯於時子男
三人奎壁俱縣學生次室尚幼孫男三人孫女三人奎
等卜以卒之年十二月丙申𦵏呉縣梅灣之原乃以狀
[041-12b]
来俾銘以志銘曰
烈烈文公信國是承克肖剛大厥氣孔盈包絡洙泗知
權守經忠戅自許允惟邦楨公才既優仍篤政理連宰
二邑咸肅風紀司民之牧衡秉繩履庸靖乃人納于仁
軌帝寵休嘉式還之朝俾職廏圉大閱于郊以威四夷
國武光昭司馬曰賢拜疏以薦舍旃来歸處晦用晏山
有考槃道在居息温人謳思僉冀公出天子有命往恢
故績徳風載揚爰徴治實赫焉方隆胡殞之亟有墓於
[041-13a]
梅来旐翩翩既耕有田惟靈其旋何以世之垂光永延
銘刻兹石用質幽𤣥
 文温州林墓在梅灣
   明故劉文學墓志銘    楊循吉
劉君諱嘉䋭字恊中呉之名士也考諱昌為世大儒著
書甚富位廣東左㕘政祖考諱敬封虞衡主事祖妣計
氏封安人皆年八十餘終即我外大父母是已善隆厚
徳茂異生焉舅氏始苦無子在河南禱而得君母李氏
[041-13b]
君靈質天稟風儀如玉年數嵗據小几習書儼然成文
又選古詩摹其格律皆有妙悟舅平生積書充棟歿時
君纔十五嵗學彌篤為文衮衮千百言不竭詩亦思致
清逺雋味有餘嘗著弔范墓文意甚髙古而用字艱竒
讀者或棘喙不能通及和予逰山詩平妥豐潤又深極
𤣥暢之致往嵗予北上操舟百里送予抵無錫酌恵山
泉始别不惟親親之厚而名言清勝猶如昨日也予之
歸田思得朝夕之士與遊於君指實先屈既而竟蹈長
[041-14a]
暝違我素心春秋止於二十有四嗟乎痛哉君善書結
體妍美最得法予獲君書未嘗不諦觀寳愛嘗書詩二
篇寄予不及全為促至歿後檢之尤為予所篤嗜一旦
逸去不覺跣足起覓竟忘之念至必惋嘆不樂君為人
温厚靜黙對長者無一剰語居家庭孝慈肫篤而性氣
超邁髙寄物表不屑羈縶雖士服庠序實淡然有山林
情焉配顧氏郡守顧公徳明之女少恭公崇善之妺家
亦三世進士子男一人貞方六嵗女一人燭光卜以𢎞
[041-14b]
治九年十月乙酉𦵏仰天山之原所與游者祝希哲都
𤣥敬文徴明唐子畏皆竒士子畏又編其集為之碣文
云銘曰
呉嶽孔秀斯稟則茂嗟殞之驟雖不年而夀
 劉嘉䋭乃㕘政昌之子墓在仰天山
   明故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公墓志
   銘            王鏊
正徳已亥正月二十九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公卒
[041-15a]
於家訃聞上命有司治𦵏事丁丑三月某日𦵏於堯峯
山之先塋友人大學士王某刻其碑曰公諱源字仲山
世家呉長洲君山之𤓰涇祖孝質贈通議大夫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考諒初封工部都水主事贈武選郎中加
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公少則好學工文有
名呉下成化乙酉占南畿鄉薦乙未登進士第授工部
都水主事理徂徕等處泉源改兵部武庫司主事厯職
方員外郎武選郎中廣東布政司左㕘政浙江右布政
[041-15b]
湖廣左布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初武選最
號劇司公至洗心自誓一意奉公權貴請囑戒門者一
切不通而籍其姓名若將行罰者囑賄遂絶時天下武
功爵幾二十萬坐耗天下絶嗣者以疎逺襲公奏宗派
許襲旁支者一切罷之大革冗濫舊例以罪亡者落職
公謂罪有輕重以笞杖而革其職不已甚乎人又樂其
寛大司馬馬公甚委重之廣東勦雲貴猺獞公督粮水
陸並進觸瘴癘深入師以克濟山東嵗饑公與刑部何
[041-16a]
侍郎分行賑濟割臨清倉米八萬有竒以補嵗漕之數
明年徴償公奏民頼拯給稍蘇而又遽征之何殊弗給
詔免與民涇王就封於沂以水涸將由陸之國民為騷
動公檄所司姑緩之亟發卒浚河水旋至坦然之國公私
無擾公凡三莅塲屋浙藩拆巻多儒士御史意欲有所
前却公曰科塲所取者文即通牓儒士何傷山東歛銀
將以鹿鳴宴贐士公曰方筮仕而示以利非為政之體
乃已嘗代祀岳鎮東海齋之夕應時㴻雨闕里文廟成
[041-16b]
有白金文綺之賜累疏乞致仕詔馳驛以歸公温粹寛
仁人稱長者而臨事執守堅定雖當官涖政未嘗一日
去書不觀文章博雅尤喜為詩力去近世尖新之習書
有米家父子風配朱氏封安人加贈淑人子男三栥例
授蘇州衛指揮同知先卒棠國子生㰍郡庠生女三孫
男三勲烈熊曽孫一予與公交四十餘年公弟南昌府
經厯澄狀公行来請銘銘曰
端粹温文以富厥有施于有政亦既克守毁或求全非
[041-17a]
我所取銘于山阿噫奈公何
 都御史徐源墓在堯峯山
   亞中大夫雲南按察司副使賀公墓志銘
                王鏊
雲南按察司副使賀公諱元忠字澤民其先自宋南渡
来家呉包山之陽曽祖孟安祖文昌世有隠徳考㢘以
易學魁應天解試厯官鎮江學訓福建按察知事以剛
直不能隨時告歸授徒呉中今呉中易學最盛其淵源
[041-17b]
盖有自云公得家學之秘成化辛酉占解試髙等壬辰
登進士授行人司行人擢江西道監察御史巡視漕河
河道為通出按廣西風裁凛然剔奸振滯黜汚崇良名
聲大振當道者多才之而亦有不悅者乃除河南按察
司僉事以憂去改僉雲南按察司撫夷勦寇茂著勲績
鎮守黔國公巡撫巡按僉舉公資望不當尚滯卑官遂
進按察副使兵備金齒騰衝時木邦孟養舉兵相攻累
嵗不解公躬冒嵐瘴諭以威徳事且就緒而固以病乞
[041-18a]
歸矣帳下千人以金贐不受夷人為作却金亭以旌其
㢘云公歸林下凡二十四年嵗乙丑詔進亞中大夫正
徳丙子八月十日以疾卒春秋七十有一其年十二月
廿有六日𦵏山之西隖配鄒恭人祔子男六泰以進士
厯官御史直言被謫叙遷南京刑部郎晉郡庠生艮漸
巽孚孫男二安節安世公為人操執堅定面目嚴冷在
道時獨持憲紀輩類御史抑首娖娖不敢出一語親舊
或有囑則厲聲曰吾知有國法不知有他他日有言言
[041-18b]
事當有跡則又厲聲曰御史以風聞言事必竢發而後
舉則焉用御史為家居久矣雖子弟不敢媟見泰以御
史按閩中還侍立左右惴惴如也近世仕者多崇宅地
廣田園以侈相髙公少能以其家富迄老所居狭隘卑
陋終不肯覆一瓦增一㕓曰無為子孫累也冠服敝舊
飲饌薄能甘之雖宴享賔客亦不肯隨俗奢靡值妓樂
必望望然去之出入坐一小航人不知其嘗有官也烏
乎其可謂篤於自信不為流俗所變者耶銘曰
[041-19a]
去官逾逺侈日滋滔滔末俗止者誰嗟允夫子矜獨持
毅然不惑行不隨後有考者在扵斯
 賀元忠副使墓在西洞庭山
   明故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
   沈公墓志銘       王鏊
公諱林字村美沈氏世為蘇之長洲人曾大父謐大父
洪考傑封奉直大夫晉州知州母張氏封宜人公少好
學成化甲午占應天鄉試辛丑進士第時方重内輕外
[041-19b]
或謂公有倖門可得内除公不從出知晉州州人惰而
窳公教之樹藝教之積蓄修城垣興學校民間利害以
次罷行州之人皆欣然曰小沈吾父母也時年未三十
故云𢎞治乙酉進南京刑部員外郎中出知四川順慶
府始至庭㕘鎮守鎮守驕蹇不為禮公一拜而起鎮守
怒曰一拜禮乎公曰若不以禮自處安能以禮責人不
顧而出巡行二州八邑之間覧觀風土詢求民瘼俗喜
告訐株聫蔓引動至百人公一見立決無所牽引人甚
[041-20a]
便之郡學湫隘文廟列堂之右撤而遷之建御書樓增
置黌舍齋廬庖庫祭器又増樂舞生教以聲容舞蹈之
節暇則親臨程試講解懇懇無倦士子皆奮文獻遂為
諸郡甲郡故無城郭乃鑿西山之石仞溝洫物土方度
髙卑厚薄俄遷雲南㕘政後守成之及蜀㓂藍廖輩倡
亂所過殘破屢至順慶不能入逺近来依保障民益思
之至雲南交人忽耀兵境上逺近恇攘公曰吾在此無
恐吾請以身當之已而訖無事正徳丁夘入賀聖節時
[041-20b]
逆瑾盜政内外官守罔不㕘謁公固不往瑾嗛之銓曹
屢上公政不報最後擬山西布政命甫下瑾已遣邏卒
詗公公行遇之途抗手而過至摭拾無所得獨以沿途
乗傳白瑾有石文義者適在旁曰沈良吏也文義盖未
嘗識公而聞公名瑾為免逮繫下巡按御史問狀家人
懼禍不測規以賄免御史亦故緩其獄使得為計公曰
無庸隳官祿與隳名節孰重竟落職為民罰米輸大同
又輸沿邊傭直怡然以歸逆瑾伏誅言者奏起公為廣
[041-21a]
西左布政司單車就道一如雲南之治近世有所謂公
堂錢者多出賦稅之羨名曰公堂盡歸私箧雖號良有
司亦然公一無所染凡修葺廨宇立坊牌則取之以其
餘鎔範琖斚之屬為公府宴享用時巡撫交章剡薦遂
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兼理軍務時鎮筸銅
仁烏羅等苗屢出刦掠為患前撫臣率以化外羈縻不
究切之公曰是不一揃刈則滋蔓蔓難圖也率勵將士
為深入計預給旗牌招徕安輯諸砦皆歸附天生厓囤
[041-21b]
恃險攻之藺石毒矢交下人莫敢向邇公調兵先絶其
餉道賊已困火鎗飛礟繼之賊大窘奔竄俘其衆千餘
牛羊器械無算陳家猛溪九十七砦相率来歸給以流
官悉𨽻貴前二衛庶革土官貪殘積弊自是内境晏然
初藍廖二㓂横行蜀中數年朝廷大發兵翦之公懼奔
迸隣境為患分兵守諸要害蜀寇平蕩有犄角之助焉
癸酉聞宣宜公訃乞歸守制朝廷遣官諭祭比服闋詔
起巡撫山東公在貴用兵勞勩成疾繼以哀毁在途病
[041-22a]
加劇遂固乞致仕詔命馳驛以歸歸四年辛已十月四
日卒春秋六十有九嘉靖元年九月十八日𦵏呉江羅
字圩之新阡公娶計氏封宜人子男二知剛知柔皆國
子生女二適引禮舍人史相國子生張秉仁孫男四大
謨大諄大雅大中大謨䕃國子生孫女二公生而端靜
在衆中嘿然若不能言而㮚然穆然之色人望而知其
為君子也筮仕之初呉文定公亟稱為處士之秀今少
師楊公每言昔在太學為同舎生見公終日手一巻諸
[041-22b]
生喧鬨其旁若罔聞也順慶之治有遺愛於蜀蜀人至
今思之不忘初順慶民相率立公生祠憲副楊錦至郡
以書来曰公何修而得此扵蜀人盧御史師召行縣父
老請公祠在學宫出入為艱請遷近便許之他日復至
則已奭然輪奐盧訝其成之速知其得民之深也題詩
歎息而去及家居焚香端坐不以事經心事二親依依
不忍去左右雖燕處未嘗敢南向坐初歸自蜀弟麓已
别居公亟過之出涕曰吾寡兄弟忍分異耶待族屬鄉
[041-23a]
黨皆有㤙義烏乎其可謂篤行君子矣銘曰
聖貴訥言曰焉用佞嗇夫捷給君子攸病萬石一家醇
謹篤行恂恂沈公實維似之于晉于蜀所至則治政聲
發聞既去而思苗夷獷頑分北荒服自昔相沿簡節疎
目公不謂然孰非王土躬率偏師深入其阻林蠻洞蜒
無敢違者昔所未有公行不疑仁者之勇乃見於斯公
功既成公力斯憊齊魯翹懸不尚有愒勒石山厓爰告
来祀
[041-23b]
 沈都憲林墓舊在吳江羅字圩今遷於長洲縣赧墩
 附封君庸菴墓旁
   知永年縣致仕尤君墓碣   王鏊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予觀公厚平居恂
恂非禮勿踐呐呐然言不出諸口至其居官所至有聲
年未老一旦毅然去之世所謂勇者或未能焉烏乎可
不謂賢乎予以是知孟子之言不誣也君諱淳公厚字
尤之先自汴扈宋来家於蘇三傳為良器仕宋提刑司
[041-24a]
㸃檢曾祖諱義皇湖廣布政司經厯祖安禮貴州布政
司左㕘政考忠君以景泰癸酉占南畿鄉試會試名在
乙榜授浙江之平陽縣學教諭以憂去改任濟之沾化
考最擢知廣信之鉛山又以憂去改知廣平之永年在
平陽以身為教隆冬盛暑冠服坐堂上召諸生講授親
為筆削經義夜則巡行各舍聞書聲或見燈燭光則召
加奬勞惰者斥之於是諸生奮勵人才輩興平陽法食
浙鹽而民資閩鹽以生不禁則戾法禁之則生亂君於
[041-24b]
是濶畧苛峻視鹽多寡令輸粟扵官為凶歳備又請漕
他郡粟以實倉庾於是官儲充民用足嵗旱出禱三日
雨合縣霑足而隣境旱如故民歌謡之永年民無宿偫
值水旱輒攜妻子去其鄉所遺田稅則里人代輸故去
住俱困君榜招歸之約蠲其力役若干嚴禁吏胥不得
侵牟流者復歸不歸者計其田分𨽻土著民兩便之年
五十有七慨然曰吾其歸哉遂移病不治事當道不許
再疏於朝乃得可歸吳闔門自守居守者莫或睹其面
[041-25a]
年七十有八得疾則却藥不御盥櫛賦詩而逝實𢎞治
乙未七月朔日也以庚申正月某日葬呉縣薦福山之
原配鄭氏子男四榕樸樾楠樾鄉貢進士孫八人君色
温氣莊不為矯詐巉絶之行取予進退之際尤不茍雖
致政歸猶為學者指授經義婚喪冠祭必依古昔烏乎
其可謂篤行君子矣乎而世莫之知也子少辱公知且
知公為深故為碣於墓上以示鄉之人
 尤淳知縣墓在薦福山
[041-25b]
   趙處士墓表       王鏊
呉有竒士趙姓諱同魯字與哲年八十有一𢎞治十六
年九月九日卒某年月日葬長洲縣趙墓先塋予表其
墓曰宋熈陵第八子恭肅王元儼之後有南陽侯仲曠
與其子武節大夫處州兵馬鈐轄士融隨宋南渡家扵
睦武節之子義郎不玷監浦江稅因家浦江元季有諱
良仁者朱彥修髙第弟子所著有天人交氣圖張士誠
召之始来居長洲之金莊良仁生友泰友泰生季敕季
[041-26a]
敕生處士自元至今趙氏為庶而業儒攻文不衰處士
偉軀幹志氣髙邁自六經諸子至天文地理黄帝岐伯
神仙養生之說靡不涉獵為文下筆數千言滔滔莫禦
身居田里而喜論當世事見人之屈抑與民間利害時
政缺失憤然若迫於身有裘巡檢者誣民為盜處士論
之百方不聽乃曰若解盜將安之於縣於府於院我必
隨之裘乃止有王御史者理軍籍呉下鍜鍊齊民以足
其數處士争之曰軍以衛民也今誣民為軍軍足民亡
[041-26b]
何益王為霽威每遇饑嵗則預陳拯濟方於郡邑大夫
辛丑大饑以郡邑無足論者乃為書詣金陵上巡撫三
原王公大要言宋元時蘇郡嵗入苗為斛者止三十四
萬九千至國朝乃至二百六十二萬五千九百地昔之
地也何加多如是况今年積雨為害吳幾為沼而徴科
不止民其若之何王公讀之甚賞其文而無意於蠲稅
書至再上三上不得已許減稅銀若干且欲薦於上亦
不果近世論東南水患起於常熟之白茆港開白茆則
[041-27a]
水患衰堤崑山之沙湖則盜賊息而處士已言於數十
年之前矣烏乎處士固未嘗有一命之寄也論及世事
感激奮發使其食君之禄立乎人之朝其所建白豈止
是乎尚肯脂韋突梯觀望上下若世之患得患失者乎
惜乎其不遇也吾故表之以告夫有位者
 趙同魯處士墓在長洲縣趙墓
   藻菴居士自誌銘     鄒亮
居士姓鄒氏名亮字克明世為呉郡人曾祖諱壽良祖
[041-27b]
諱文華多隂隲俱不仕考顯贈承徳郎刑部主事妣金
氏贈安人吾弱不好弄酷嗜讀書凡得天文醫卜兵書
必晝夜手録殆忘寢食時工部侍郎廬陵周公以文章
政事名重天下為當世儒宗間以所業投贄公誤加稱
奬為延譽於兩京公卿間公極欲薦拔同類忌之因掲
匿名書於憲臺欲沮焉呉郡守况侯伯律憤然曰薦賢
為國非私也特以名聞拜行在吏部司務轉南京刑部
又轉都察院復以周公薦陞南京浙江道監察御史政
[041-28a]
聲無聞尸素而已㬌泰甲戌夏四月敕命褒嘉有發身
儒術累更任使暨遷風紀式克勤慎尚有顯秩需爾後
効之語㤙至隆也惜乎天不假人以年無以報稱萬一
焉其生永樂丙戌九月十七日景泰五年十一月初六
日以疾卒扵南京官署春秋四十九早號梅厓後更藻
菴有書千餘巻及所著鳴珂潄芳等集二十餘巻藏於
家所撰詩宗韻海未能就緒娶梁氏有婦道封孺人子
男二瓊為應天府儒學廩膳生瑾尚幼孫一曰豸孫卜
[041-28b]
以㬌泰六年某月某日窆於長洲縣金鵝鄉先塋之次
嘗倣杜牧之故事預為自志曰脩短數也死生命也夫
天地萬物莫逃乎數况生死如晝夜然孰能免乎銘曰
生也順殁攸寧無遺憾妥幽扃
 鄒亮御史墓在長洲縣金鵝鄉
   趙宗文生壙志      趙文
宗文姓趙氏名文宗文字也世為崇明人曾祖諱興祖
積善以行義值元季海盜剽掠徙居長洲之甫里遂占
[041-29a]
籍焉祖諱成禧考諱華甫為善以相承人屢以横逆加
之將攫而取者或告曰奚弗直於官也輒對之曰彼貧
無養固恤之不暇直之致其譴豈吾心哉聞者以善人
稱之無間言妣沈氏元江浙醫學提領諱徳輝之女生
我兄弟三人文居其長甫弱冠不幸先君子棄諸孤遭
家多故舊業幾墜頼吾母力以教養漸厎成立洪武間
縣令周博舉文為人材召至京以母老得請以歸養母
卒永樂五年詔求賢文又以翰林典籍梁用行薦授番
[041-29b]
陽知縣後以事免官還田里日以吟咏自娯未嘗務外
慕今年七十有六老病日侵知不能久於世乃命子鏞
築生壙扵依仁鄉西江澤之原先塋兆次且自為其壙
志然非任其達也盖為生必死世未能免之者特以平
昔之行不可不謹書於埋石茍求他作或過實而可恥
孰若知所恥而不敢以自誣乎况學者之立心則必修
省扵一息尚存之間此他人所不能知故不容不致力
於躬也文生於甲辰二年乙未二月戊午若吾卒之日
[041-30a]
與吾之享年則俟吾殁併以實之配王氏子男一人鏞
娶劉氏嫡孫男安娶方氏庶孫男宣尚幼曾孫男二人
慶童夀童皆尚幼文平生所述詩有慎獨齋集四十巻
理學直言一巻文則有止義齋集二十巻銘曰
承先人之善澤兮際昌期而顯庸中既挫而加厲兮知
已修而未隆雖休退而衰邁兮恒惴惴而省躬惟天命
之不易兮尚委順而俟終
 正統三年慎獨趙先生預治幽堂復自銘其墓門之
[041-30b]
 石越二年為庚申嵗五月十九日而先生卒享年七
 十有八卒之二年為壬戌嵗三月十一日而歸藏焉
 夫不以終事為諱制事扵未然者世已甚鮮欲望自
 為墓銘如杜牧之傅奕者又幾何人哉先生實繼之
 可謂達矣觀先生當死生之際其達如此則其平生
 又可知矣其自銘者其謙抑而不盡書者其可尚也
 夫又銘曰
 保厥始慎厥終預為銘置幽宫全而藏永無窮
[041-31a]
 翰林院侍講承徳郎兼修國史彭城劉鉉識
 趙文先生墓在長洲縣依仁鄉西江澤
   林士隆自撰墓志銘    林昌
吾姓林氏諱昌字士隆號守軒蘇之呉縣人考之族譜
其先出於子姓之後放事孔子居魯復移濟南後以晉
永嘉之亂始渡江散居南方有諱遹者仕福清尉因家
焉稱為福清始祖遹之子仁倜生仲雅仲雅六子髙向
喬商扄尚髙任屯田員外郎累贈至成國公妻黄氏封
[041-31b]
成國太夫人始徙居呉下諸弟子若孫俱隨寓焉稱為
平江六房尚生五子棨閱䇿建柔建任大理寺丞生子
升任兵部侍郎柔任刑部尚書生子茂先太常寺卿贈
紫金光禄大夫升生五子長真卿通直郎任江隂司法
七傳而至髙祖茂山曾祖誠山祖清隠父貴和俱質直
以善聞祖母范氏文正公世孫日莊女母趙氏長洲著
姓士安女皆有善行比吾生未期父因通易書曉卜筮
遵朝命五從中貴使西海諸夷邦一往返輒五年幸無
[041-32a]
恙論者謂積善之報吾六嵗游鄉校頼祖母朝夕訓讀
啟䝉等書及長遵奉教誡益勉於學年二十授徒邑中
見知於令尹吳公復延教諸子重加禮貌後葉公錫以
庶吉士出宰邑荷不鄙建立義學以禮幣招我典教又
舉為境内儒士名載須知冊景泰五年朝廷遣使纂修
誌書郡侯汪公滸以書敦請獲預紀述平昔守分不矜
持不忮求不輕造公門取辱學吟吟以自適情素不為
謔浪誚人語飲酒醉而愈謹人不見有落魄態與妹擇
[041-32b]
配得宣聖五十八代孫孔鏞字韶文時為長洲庠生家
甚窘苦志讀書見其器識有用於世遂以妹嫁之後韶
文膺鄉薦登進士厯任都御史巡撫貴州復轉工部侍
郎譽望甚隆惜吾妹早世鄉族皆稱吾知人與弟士明
友愛頗篤成化戊戌子符由進士授廣東道監察御史
荷聖朝推㤙封吾如其官妻夏氏封孺人又蒙㤙例分
俸養親拜命以来慚無報補及追思吾親俱逝而不得
奉養曷勝感懐烏乎自福清始祖相傳至我一十九代
[041-33a]
中孫顯晦不常顧予菲薄守已安分幸不流於庸人之
歸雖未獲禄仕而教子成人効用於時封為御史優游
林下叨與鄉飲為僎為賔幾三十年俯仰亦無愧矣死
何恨哉子男二長即符以御史九載厯陞廣西按察使
以公事今為南雄知府娶范氏封孺人次節鄉貢娶王
氏女一淑賢嫁儒士劉潮孫男六原震原復原益原升
原泰原鼎女四俱適名門曾孫男一女一吾生於永樂
甲午十一月十五日今年八十一祖塋在長洲髙景山
[041-33b]
之原不揣預書平日之梗槩而自為之銘不知卒扵何
年月日享年幾嵗臨終二子為我書之銘曰
効乎才也道未明効乎徳也行無成守身素志安分真
情老而叨封以沐㤙榮遂吾身後之計永歸妥扵先塋
𢎞治七年十一月初吉撰
 先考府君自撰墓志銘後不幸於𢎞治九年六月十
 七日辭世享年八十三嵗卜本年十一月十三日安
 厝不肖等奉遺命謹書刻扵石烏乎痛哉孤哀男符
[041-34a]
 節泣血拜識
 林君昌墓在髙景山
   資徳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書劉公行狀
                文徵明
公姓劉氏諱纓字與清號鐡柯其先清江人裔出宋集
賢學士原父其後有諱持矩者仕元為江西行省都事
因徙家新淦之橋埠灘遂為新淦人國朝江西内附持
矩之子雲芳以尺籍徙𨽻蘇州衛雲芳子廸吉廸吉二
[041-34b]
子次曰謙海讀書有行義代兄戍吳遂留居吳中公之
大父也父曰中正娶張氏以正統七年壬戌八月五日
生公於呉城鳳凰里磥砢英特資復穎異少從鄉先生
賀復菴學先生亟稱之既而受易於夏璿先生精研淬
礪不拘拘扵師說而剽刺涉獵卓見端緒為文操札疾
書未嘗致思視他人追琢衍繹方事竚擬而公數百言
已就所作明暢英發以儒士再試不利乃入縣學為弟
子員成化辛夘中應天鄉試戊戌中禮部試廷試賜同
[041-35a]
進士出身已亥授湖廣武陵知縣武陵為常徳輔邑地
大而繁公少多更涉習知民隠至扵胥史乾没夤緣請
屬之情咸悉其故故視事之始展采錯事無不當允縣
多隙地民惰不知溉種又貧什器多不備公處業振贍
務盡民利由是民知力本嵗亦比登先是有長賦者亡
粟若干石郡坐以侵官帑法死執不從當以亡失既而
獄上上官閱其牘曰此良法家也卒從所擬明年庚子
母張夫人卒公即日解官持服服闋改知山東兖州之
[041-35b]
滕縣縣小而僻素多盜荐被荒歉椎埋狼籍更數政益
敝不治又其俗狠鬬嚚訟公鈎摭精敏刄迎節解剖析
明暢而軌道要束皆中肯綮一時莫不驚服向化盜亦
衰止藩臬使者皆稱其能尤為司徒許公進所知丙午
召入為河南道監察御史徼巡東城兼督視京倉不事
摘抉而繩軌攸當宄弊罔匿戊申孝宗皇帝登極改元
𢎞治公多所論奏皆隨事救正達於大體是嵗奉命按
福建嘗閱沙縣囚有鄧釗者坐謀殺父繫獄同時麻冕
[041-36a]
張成富皆坐死公視其所荷校皆新翻閱牘詞多支贅
且事發無主名而牘尾云云類隠語曰豈投匿名書成
獄邪悉索前後訟牒果得匿名書於吏廨故牘中盖釗
父以負貸自刎其姑之夫陳富利釗産欲奪之故為此
陷之以冕等其所親昵併及焉前時有司實傅致成獄
其後讞者不欲更異又惡骩法故首鼠其事公既閱實
即破械釋之一時稱為神明莆田民有隨母出嫁者刲
股療繼父疾有司以孝聞公判曰棄本姓而冒他姓義
[041-36b]
已不明虧父體以濟父讐孝則安在衆服其明識時海
外諸番入貢者多挾贋貨貿市於閩監舶者利其賄不
禁或不時得賄即忿鬬成隙公謂此非来逺之道且傷
國體即下令絶不許通至今以為法庚戌還朝十一月
滿三載考最給敕命進階文林郎推㤙贈考宗政文林
郎河南道監察御史妣張氏孺人辛亥再奉命按廣東
廣並海有别渚曰澳番舶交易之地地有珠市世其業
者十人豪民張政者先竄名畨舶商海外諸國致番貨
[041-37a]
直數十萬夤結中人監舶者假以公牒得捕盜海上憑
藉聲勢張甚因欲漁奪十人者之業不得悉誣十人者
為盜捕置獄中七人瘐死餘三人當論決公讞得其情
並釋三人抵政死指揮倪鳳亦以捕盜椎剽海上忮害
尤甚顧鳳隂狡多養死士自衛急之恐變乃以計擒得
之竟致之法鎮守中官上言各堡俘獲㓜男寄養軍中
宜從宫刑以給内用而實無其人比詔取之則旋買良
人子腐以充數腐且三百人而斃者十五所須尚千人
[041-37b]
方買之海人公聞急渡海抵瓊崖諸屬覈實馳還則所
司部五百人方艤舟徳慶公亟下守巡官騐非俘獲即
日散遣於是其家人感㤙咸謂曰劉公實生汝汝復有
嗣宜以劉姓姓之癸丑還朝十月再滿考留掌本道事
時外戚驕蹇結聨中官用事縱横亂政公率同官上疏
極言言侵中官中官故激怒上逮繫詔獄罪且不測卒
頼上仁明笞而不問公前後兩按大省劾罷不職官省
使郡縣守吏而下十有六人誅舞文者百三十餘人平
[041-38a]
反斬絞罪百二十有三人兩侍經筵統署十一道印事
皆集辦丙辰滿九載陞太僕寺少卿時馬政廢弛圉人
多肆侵漁馬耗不孳又私相盜鬻遇裱印率滌去舊文
更入充數公立法辨審弊為之清又探稽孳畜利病得
二十事條列以聞從之已未考滿給誥命進階中憲大
夫推㤙加贈考中憲大夫太僕寺少卿妣恭人庚申拜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縂督粮儲兼理松潘軍
務錫璽書以行蜀去京師萬里而松潘又在荒外濵於
[041-38b]
諸夷棧道險絶氐獠出没為患撫鎮大臣多不親履其
地緩急惟事調遣或控馭失所往往僨敗公曰我為大
臣出鎮萬里可自逸以委勞於人邪且吾奉命督理軍
務不厯其地何以知其要害險塞以得其事情乃乗竹
兠渡繩橋徧行諸砦廣布耳目以求其事端盖諸邊戍
守城堡俱在夷中夷人與吾人連結無事則邀勝取功
事急則買和滅跡其事在夷者十三在吾者十七公為
科條禁誡誕章敷化事以敉寧又有所謂賞畨者凡官
[041-39a]
府行邊恐夷人出擾有司先事置綵幣牛酒於路以賄
之謂之買路公嚴加禁戢官軍奉要束惟謹由是公行
邊軍夷帖息莫敢動在蜀甫一年屬子儆卒悲傷成疾
上疏乞歸詔予告暫還病痊起用仍給傳以歸壬戌抵
家越三年乙丑御史龔元上言劉某舊撫四川老成練
諳恊於民夷年力未衰不應閒廢㑹四川缺撫臣吏部
即奏起之有詔仍以僉都御史巡撫四川兼理如故再
錫璽書以行㑹松荗叠溪木匠兒諸番夷嘯聚醜類連
[041-39b]
兵剽刦鑿城燒棧勢甚猖獗公親駐境上相機設䇿㑹
諸路兵討之衝擊疏捕轉戰折北諸夷懼讋悉投兵羅
拜願獻甲馬贖罪列柯空龍諸砦爭斬賊首以降凡降
二十餘砦前後俘斬千餘人捷聞降詔奬諭賜白金五
十兩文綺二襲横梁麻嗒三哨嘴諸河道逼阽諸夷每
餉運輒為邀刼而衛士通畨往往啟釁蒲江闗堡久已
頽廢列柯諸番往来結納肆為剽掠一時邊患往往坐
此公並議復之仍議各立分司設官守之自是迄公去
[041-40a]
邊境不擾正徳丁夘再滿考進階中議大夫勲贊治尹
時有詔裁革巡撫大臣凡十有一人公得㫖還朝尋奉璽
書巡撫湖廣兼贊理軍務先是公在蜀以䕫峽水勢湍
急嵗嘗汜溢覆舟傍有小徑盜出沒其間商旅不敢行
嵗歉假貨湖陜大費轉輸議自䕫抵荆闢為大道公私
便利至是御史王瑾以聞時逆瑾方用事恨公不先聞
矯詔逮公下獄公上章自理㑹廷臣亦交章論救得釋
仍赴湖廣荆王奏蘄州守余忠擅用兵仗刻減禄米欺
[041-40b]
侮宗室諸不法論死詔公㑹三法司勘問公為奏辨得
末減戊辰二月陞南京大理寺卿六月召為兵部右侍
郎初崇明盜起江南諸郡繹騷時承平日久兵衛耗減
殘卒莫能支所在募民兵應敵號義勇軍有司上其數
請如官軍給餉公不可曰往時王都御史借闗隴民兵
討洞蠻從便宜月給米人三斗後皆籍為軍至今遺患
於民國家軍餉豈宜輕議事遂寢明年已已年六十有
八上疏乞㤙休致有詔不允尋給誥命進階通議大夫
[041-41a]
推㤙贈公祖考謙海加贈考宗政皆通議大夫兵部右
侍郎祖妣某妣張氏皆贈淑人庚午陞南京刑部尚書
豪猾非法殺人欲行賍丐免費且鉅萬顧公不可入因
公所知乗間言之公不可竟按殺之公素練於事尤長
於法比然不為深文巧詆遇獄有疑率下屬吏再三讞
必無生理然後付法至於悖謾渫惡必盡法無貸故所
屬咸軌法不敢骩濫奸宄屏息辛未兩宫慶禮成覃㤙
給誥命進階資政大夫加贈祖考考皆資政大夫刑部
[041-41b]
尚書祖妣妣皆夫人是嵗公年七十再上疏乞休不允
越明年癸酉尚書滿三載三月赴部考績有㫖令復職
五月上疏再乞休致有㫖卿才識老成精力尚健宜照
舊辦事不允所辭六月再疏自陳老疾乞休以全晚節
有㫖卿敭厯中外多効賢勞近疏乞休已有㫖不允宜
照舊用心辦事八月還次揚州再申前請因遂歸家待
命有㫖卿累疏乞休已有㫖勉留不必再辭十月又連
上疏始得請仍詔給月俸給輿皂以示優寵越十年壬
[041-42a]
午今上入正大統改元嘉靖公年八十有一㑹兩宫尊
禮成覃恩進階資徳大夫正治上卿命有司具綵幣羊
酒存問明年癸未以疾卒訃聞命有司致祭工部營葬
事如制公為人亢爽疏雋明燭事機而嫺於吏政又精
明强幹事多迎解然其中有定識雖事出悤遽而銖黍
分齊較若畫一彼沉思深處者或不及也故其翕張變
化人莫能測而情法不悖所至威愛並立而能飾之以
文在蜀大修學校尤敦行義飾祠祀唐西川節度使崔
[041-42b]
光逺散騎常侍髙適經畧使李徳裕宋知益州張詠修
復他名賢祠墓尤多連按閩廣皆值鄉試為監臨官精
擇典校尤嚴閑衛而不苛瑣惟詳於檢閱不令有遺在
廣嘗親閲落巻得一士以為奇列之首選榜出咸謂得
人今翰林侍講湛若水也其他推賢舉能化服道利無
所不用其至故侍郎海陵儲公巏稱公經世之務謀國
之利往往在刑章訟牒外其為尹如侯覧為御史如唐
介其撫湖蜀文教如文翁水利如李冰鎮静如張詠一
[041-43a]
時以為實録云公長身玉立鬚睂疎秀而舉止軒掲辭
吐琅然見者竦企晚嵗家居益事燕整客至未嘗不見
雖盛暑未嘗不冠吉凶慶弔未嘗不行四方書疏皆手
自裁答不少遺忘尤篤於故舊或在患難必竭力拯之
雖犯謗不惜至人有過則多面折之雖貴顯當路無所
諱避以故人有讒之者然卒不能没其善之衆也素性
儉質既鼎貴非祭祀賔客食不重味尤寡嗜慾故晚嵗
神觀不衰對舉舊事如引繩貫珠纚纚不能休年八十
[041-43b]
餘篝燈作蠅頭字精楷不異壯嵗屬纊之前一日猶對
客談洽無所苦抵暮與家人燕語如常明日覺體中不
佳稍就枕却藥夜半起坐呼水盥靧及旦奄然而逝實
三月十有六日也年八十二公任中外四十餘年積階
自文林郎九轉為資徳大夫正治上卿配李氏積封自
孺人至夫人生子男一人即儆嘗為縣學生文學行義
人謂稱家不幸早卒娶諸氏亦卒女三人長適大理丞
仰宗泰之孫灝次適福建僉事杜子開之子恕次適都
[041-44a]
御史王思徳之子東孫男一人遺以公䕃補國子生女
二適張幕林文申曾孫男二人喬祖同祖女一人葬以
卒之明年甲申某月某日墓在呉縣羊膓嶺之原徵明
先君温州與公同里居既仕同朝相好甚宻徵明以契
家子早辱公教愛及公歸里遂得以晚進厠跡賔階竊
念先君既殁老成彫謝殆盡而公獨為鄉邦之重每一
瞻對未嘗不興前輩典刑之嘆烏乎而今已矣有如公
者可復得邪公之孫遺將乞銘於當代名筆且將列之
[041-44b]
史官屬為事狀徴明自顧蕪劣安能論次而耳受目矚
庶幾不誣云爾謹狀
 劉與清先生纓成化中進士授湖廣武陵縣知縣正
 徳中歴官至大理寺卿遷南京兵部尚書所在有政
 績予告歸里卒於嘉靖癸未文待詔為之墓志銘墓
 在羊腸嶺下
   大明故光禄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
   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致仕贈太傅諡文恪王公
[041-45a]
   墓志銘         邵寳
嘉靖三年三月十一日少傅王公卒於呉城里第於是
公致仕歸十五年矣先是上即位遣行人即其家存問
敕有全徳盛名海内推重之語公上謝疏進講學勤政
二篇上嘉納焉官一子為中書舍人越三年又遣有司
存問㤙禮隆重時方仰之至是訃聞上為輟視朝一日
賜賻米及布命諭祭者九贈太傅諡文恪仍命工部治
葬事比葬其子延喆等以其長女壻徐侍讀子容狀屬
[041-45b]
銘於寳寳以公國元老銘宜館閣大筆且公鄉郡固有
作者奚宜至於寳哉延喆曰先公遺命也先公知公深
矣寳乃不敢辭公諱鏊字濟之姓王氏别號守溪晚更
拙叟學者稱為震澤先生其先自汴扈宋南渡諱百八
者始家呉之洞庭山曾祖伯英祖惟道考朝用光化知
縣皆以公貴贈如公官曾祖妣陸氏祖妣葉氏妣葉氏
皆一品夫人公自幼穎悟不凡年十六隨父在國學始
課舉業落筆過人有傳其論䇿於文莊葉公公大奇之
[041-46a]
曰此子他日忠肅乎忠肅鹽山公諡也公與同姓且嫌
名故稱之於是聲名動京師有屈年與行引為友如奚
元啟者居二年歸游呉庠凡考必居首陳提學天台先
生尤以天下士期之甲午試應天第一主司謂安得東
坡復出至全錄其論䇿不易一字乙未㑹試第一廷對
䇿入衆擬第一執政有忌其言直而抑之者諉曰文太
長難讀也冢宰尹公讀之遂寘第一甲第三初授翰林
編修九載陞侍講孝宗初開經筵充展書官憲宗實録
[041-46b]
成陞右諭徳用徐文靖公薦為侍講學士尋進日講以
宫寮選兼左諭徳尋陞少詹事兼侍讀學士擢吏部侍
郎丁外艱去終喪復任命兼國史副縂裁繼命以其官
兼翰林學士入閣典機務進户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國史縂裁同知經筵事再進今官勲柱國階光禄大夫
致仕公在翰林益肆力於學閉門讀書避逺權勢如恐
不及士子請業者逺近踵至惟中貴弟姪皆絶之在經
筵雅志啟沃每講至天理人欲之際及君子小人之用
[041-47a]
舍必詳必懇上方春出逰後苑左右諌不聽公講無逸
至文王不敢盤於逰田反覆規諫上悚聽為之罷逰仍
傳飭内侍廣今日講官意指爾爾好為之云云東宫將
出閤司馬鈞陽馬公疏請選正人以端國本詔㑹議至
公名同聲曰此真其人遂以為首吏部闕侍郎侍郎韓
公攝部事以公與壽寧有故交既貴而能逺之其正可
敬也首薦而用之在吏部抑躁奬恬清簡得體㑹有邊
警上籌邊八事議論激切侵權倖始雖尼之後多施用
[041-47b]
大學士餘姚謝公以災異求退舉公與吳文定自代時
論稱允武宗諒隂時公恊韓司徒將帥諸文武大臣伏
闕請誅内侍導荒逰者永成等八人以除亂本疏首當
屬冢宰焦公焦辭乃屬韓疏入上大驚怒欲庇八人内
閣持不可俄有㫖召公等至左順門中官傳諭甚厲衆
相視莫敢發言司禮榮乃曰上言卿等所言罷宴樂勤
政事皆當從之惟八人者不可去公曰八人不去亂本
何由而除天下何由而治且今日之舉果何為乎侃侃
[041-48a]
不屈韓亦危言繼之榮等語塞為慰言而罷國論倚以
為重既而八人者乞憐於上歸咎岳一人斥之南京尋
用八人分布要路瑾入柄司禮而内閣劉謝二公皆去
詔補其缺衆推焦公及公公雖以前言見忌然重違公
議遂俱入閣時李文正公尚辭疾不出焦公每事推公
上見公班尚書後因進公户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公
以資淺辭不許未幾賜蠎衣玉帶公聞尚寳崔璿郎中
張瑋副使姚祥以㣲眚被枷瀕死亟言於瑾曰士夫可
[041-48b]
殺不可辱今既辱之又殺之吾亦何顔而復立於此由
是三人者皆得釋韓公雖逐瑾銜未已必欲置之死無
敢言者公言韓清徳粹行海内所知今無故加罪恐不
能服人不聴會廷中得匿名書斥瑾罪惡瑾意稍戢韓
得紓焉亦以公前言故先是應詔舉經明行修六七輩
有餘姚人者瑾欲因是逮謝公并及劉公公與文正公
力救乃已司馬華容劉公被逮將坐以激變土官岑氏
罪死公曰岑不卒叛何變之激劉得減死或言都憲石
[041-49a]
淙楊公在陜西築墻太勞費瑾信之屢以為言公曰今
安得文學政事作人有功如楊某者為國修邊奈何罪
之廢后吳氏之喪將秘不發公不可瑾曰何以成服公
曰雖然葬不可茍也景泰汪妃薨於時帝疑其禮曰妃
廢不以罪當追復故號葬以妃祭以后皆從之時中外
權悉歸瑾公初開誠與之言間亦見聽及焦事媕阿議
乃不合瑾益狂悖横厲禍流搢紳公救之不能得蹙然
見顔面瑾望見之曰王先生居髙位何乃爾耶公再疏
[041-49b]
求去甚情而懇或以公咈瑾意虞有奇禍公曰吾自省
無咎何畏彼哉瑾使邏者詗公以公絶䞇幣報瑾笑曰
過矣於是公疏至三上許焉賜璽書乗傳以歸嵗夫月
米具給當時以為異數云公立朝三十餘年㢘正守道
恒如一日史館諤諤有所可否不少徇縂裁意經筵之
進以不及執政門故遲之然公望重終不能抑也主考
南畿知有典法不知權勢絶闗節蔑震撼隠然為吾黨
重先後㑹試再為同考主考尤稱公嚴能得人教諸庶
[041-50a]
吉士不惟其業亦惟身率以道稱能成人論者擬諸泰
山喬嶽盖坐鎮之功大矣而東山之望晚繫天下尤重
惇叙慎修持身持家表裏周浹讀書著文樂以忘老雖
士夫博雅清玩一不屑意人莫敢干以私者公稟少怯
臨事接物或不能無動於心偶讀程子明理治懼克已
治怒二言箴以警焉及涵養既久進講奏對從容詳雅
得告君之體觀公之誠者未嘗不三嘆於斯其為文先
愛三蘇才思川涌援筆如不能止既自超蜕力追古作
[041-50b]
自昌黎上遡秦漢駸駸乎幾矣論起衰者歸之嘗言吾
文得法於孟子君子曰信雄而辨鬯而雅晚精理學論
辨多古人未發詩蕭散清逸有王岑風格書法清勁自
成得晉唐筆意所著有震澤集震澤篇震澤長語紀聞
各若干巻公卒時距其生景泰七年八月十七日壽七
十五配吳氏繼張氏俱贈一品夫人子男四長即延喆
中書舍人次延素南京中軍都督府都事次延陵郡庠
生次延昭女五長歸侍讀子容名縉次歸貴州都司都
[041-51a]
事朱希召次歸庠生邵鑾俱先卒次歸中書舍人靳懋
仁其季受庠生嚴濡聘孫男三女二墓在東洞庭梁家
山之原葬之日為明年乙酉正月一日庚申銘曰
明至中葉道與時升君子觀國人焉是徵我求其人憲
孝之世偉哉王公植我元氣公有忠義文章以宣成化
制䇿𢎞治經筵在正徳初少宰入轉彼宄濟奸公心獨
苦先是伏闕偕二三臣請劍未許徇國以身公如砥柱
百撼靡動平生二箴况也自誦豈無加秩少傅尚書奭
[041-51b]
裕未足伊任其餘時方倚公公去則亟僉曰貞哉亦有
殊錫公在廟堂鼎實棟隆公在山林斗掲岳崇公既老
矣猶望其起公既壽矣而祝未已震澤萬頃莫釐千尋
英靈還止山高水深
 王鏊相國墓在東洞庭梁家山
 
 
 吳都文粹續集巻四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