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吳都文粹續集 > 吳都文粹續集 卷十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吳都文粹續集巻十   明 錢穀 撰
  公廨
   奏立州治䟽        朱瑄
𢎞治十年巡撫都御史朱瑄奏為立州治以安地方事
其畧曰臣惟事有便于民者不嫌于剏改政有益于治
者不憚于更張如太倉設州誠于軍民便利有六如崑
山管轄唐茜涇等處常熟管轄直塘䨇鳳塗松等處嘉
[010-1b]
定管轄劉家港等處各離縣逺若干里到太倉各近若
干里若将附近鄉都分割則納粮當差不致逺涉一也
又太鎮二衛本備倭冦而設近年官運俸粮俱徃别縣
關支尤為不便萬一冦發城閉何恃以守若立州則粮
積充足有備無患二也又城郭内外軍民雜處大率軍
多刁横欺凌民户興訟委官不得約㑹以致監禁日久
若立州則民有宗主而不致受欺軍知畏忌而不敢縱
惡設有詞訟可以旦夕獄成三也又附近人民每将貨
[010-2a]
物入城變賣有等光棍用強攙賣尋鬧搶奪以致鄉民
别處市集變賣路逺費多若立州庶免前弊四也又崇
明離蘇州府若千里太倉城若千里其民到府必經太
倉而守禦千户所又屬鎮海衛轄若立州統領崇明逺
近相制五也衛學軍生例有歳貢三縣民生附近衛學
肄業既無粮廩之資又無歳貢之路科第雖不乏人奈
解額有定不無淹滯以致皓首窮經無由補報若立州
軍民生徒均有廩貢之沾實為後學之幸六也臣愚見
[010-2b]
灼知有益乞勅該部查照前後建議施行地方幸甚軍
民幸甚
   前存州勘案       劉世龍
嘉靖三年巡撫應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吳
廷舉為撤毁添設州治以蘇民困事㑹同巡撫直𨽻監
察御史朱實昌案騐前事案仰本府抄回著落當該官
吏即便行同知羅洪載鎮海衛指揮陳岳生前去太倉
州公同太倉鎮海衛掌印軍政指揮太倉知州劉世龍
[010-3a]
等召集概州里老并二衛各年髙父老暨州學師生到
官將進士屈儒所奏太倉衛官幷同知郭田所議多方
詢訪逐一查勘要見州治應否撤毁民情土俗有無樂
從等因據州學廪膳生員王梁等呈為息羣議以安人
心事切見太倉州地方古昔為婁縣為崑山州東控海
洋原設衛城四險孤危之地三軍無制之區軍人豪強
得以自肆販鹽為盜奸宄百端居民受害及有各縣相
近土豪大户多與軍衛構黨聲勢相倚欺虐良善事難
[010-3b]
枚舉𢎞治十年間巡撫都御史朱瑄巡厯地方因見太
鎮二衛殊失文武夾持之義以致軍民不便之嗟乃相
地度勢廣詢博採羣議協從廟謨俞允是以割三縣附
近土地人户并為一州誠千載増建之宜一方維新之
治人人慶幸規模既成民治久安三十年來聲敎文物
載之大典版籍輿圗登之天府廟有享壇有祀幽明人
神咸知天下有太倉州為百世不易之定制矣邇年以
來連遭飢荒崑山低鄉尤甚故崑山人户不察大體蠭
[010-4a]
起妄議以為膏土割分于州而無復仰頼于東南髙鄉
此乃一時不揣其本之論况今州治不過割三縣沿海
之地一百餘里如崑山一縣尚有腹内膏土五百餘里
縣大州小識者以為割分不均何獨進士屈儒反言州
有不利于縣且曰太倉之民不可問太倉生員不可問
何其說之卑且陋哉芻蕘之言聖人不棄范文正公為
秀才時即有志于天下事何謂生員不可問也前任知
州等官因見民貧役煩將寄莊軍户一概照田編當粮
[010-4b]
長似此軍豪結構民間狡黠之徒造揑妖妄不便之說
動摇民業煽惑人心昔人剏立之初意謂三縣人民縣
治逺隔徃來未便州立則道路適均此一便也今之說
者因道路適均之言無隙可議乃託軍民混處借貸不
便為辭此何涉于道路之便與不便耶昔謂二衛官軍
俸粮在于各處關支䟦涉不便州立則粮儲充足有備
無患此二便也今之說者以謂不䝉㑹計存留本州仍
舊撥派各縣殊不知㑹計撥派係干上司坐散下州非
[010-5a]
有司可得而專况今上司體訪二衛軍粮俱被官豪勢
要積年弊串關支貧軍顆粒不得似此不行即派官軍
自謀不臧何咎于州耶自今以後官軍粮俸得䝉上司
撥派本州支給則粮長無轉輸之勞而官軍有坐享之
休軍民兩利羣議息矣昔謂太倉軍民雜處軍刁横而
民善良興訟害民委官約問經年不得歸結立州則民
有宗主約問可以旦夕成獄此三便也今之說者以為
軍民同一詞訟有司並不移文徑自拘問不便于事殊
[010-5b]
不知軍未必皆横惡民未必皆良善同詞合拘事無回
䕶問無寃枉何不便于事乎昔謂三縣民人負貨入城
變賣官軍攙賣用強搶奪州立則州官自有禁令此四
便也今之說者竟以軍衛搶奪為諱專以民快生事為
言殊不知強軍豪舍搶奪之事前此常有由於無所畏
立州初議故有此言立州之後鄉民入市民快生事嗁
嚇間亦有之然有司知而不治豈其情耶昔謂崇明縣
與蘇州府杳隔三百餘里至府必由太倉經過立州統
[010-6a]
治則逺近相安上下相制有便于民者五也今見立州
之後崇明人戸多有徙居本州地方生理其崇明本土
之人亦各安業但各沙頑民凴險為盜習染既久一時
難免今之說者以為添設州治民窮為盜大禍屢延殊
不知州治未立之先若劉通金璠楊企等悉皆大盜抑
豈立州以致之邪昔謂衛學奏准許令附郭子弟附學
無廩禄又無歳貢州一立而均有廩祿之沾乃為後學
之幸有便于民者六也今之生徒作養州學濟濟甚盛
[010-6b]
武軍民生後先而躋膴仕者繩繩不絶不特廩貢均沾
而巳今之說者以為州治雖立其民間子弟皆有故邑
之想而武職子弟並無陶成之益謬亂造言一至此哉
夫前人建立之初意酌量精審寔以便民為心今以差
役煩難供億葺費為不便是乃緦小功而不著三年之
察者豈真便之于前而不便于後便之于縣而不便于
州邪天下大事當覈寔于大體審㡬于大勢不當聽之
于細言拘之于末務伏乞以公天下之心持天下之法
[010-7a]
正大議以定民心存大體以安民業則一方生民不勝
慶幸矣叅照呈掲州衛軍民各執一偏之說審其利害
宜合衆論之公太倉之地屏蔽東南襟喉大海當今備
倭之重鎮昔時海運之故道也國初開設二衛所以捍
禦一方先年建立一州正欲犬牙相制乃前人思患預
防之逺識而居重馭輕之㣲意故建州之後居常無事
則州有譏察之任而販鹽下海之奸隂有所警盜賊生
發則州有擒獲之功而䑕竊狗偷之輩不致横行若一旦
[010-7b]
撤毁則彼海洋巨浸之區東南要害之處萬一冦盜滋
蔓倭夷窺伺則其所費有不止于今日之所省者矣他
日之患誰任其咎職等博採羣言揆度事理盖進士屈
儒所奏固其節費愛民之心不為無見而生員王梁之
論尤為有據且僉謂備倭禦盜之地難以輕毁與其去
之為便不若存之為愈縁以承委㑹勘事理未敢擅便
今將㑹勘過縁由行關煩轉逹鈞裁施行
   後存州呈議        王梁
[010-8a]
梁呈為乞定大議以垂永逺事嘉靖三年巡撫都御史
吳廷舉㑹同巡按御史朱實昌為屈儒所奏撤毁添設
州治以蘇民困事備行同知羅洪載指揮陳岳生前去
本州公同太倉鎮海二衛知州劉世龍等召集概州里
老州學師生人等逐一查勘明白巡撫衙門參照呈掲
見得太倉地方屏蔽東南襟喉大海備倭禦盜之地難
以輕毁去後已經三年䝉巡撫都御史陳鳳梧案騐准
戸部移咨所聞勘得太倉地方冦盜出沒之地三吳要
[010-8b]
害之區軍民兩便事勢萬全吏習民安已三十年于兹
而太僕寺寺丞姚奎復有此奏擬合再行勘處等因䝉
本府知府李顯按臨取具師生呈揭照得本學先因屈
儒所奏已經詳與論辨今姚奎仍奏前事請以事勢之
大者言之太倉之地保障東南一方重鎮誠海洋之襟
喉江湖之門户每歳南風至豫備倭舶之來各沙頑民
恃險屢肆猖獗之勢且兹地煑海為鹽鹽徒盜賊不時
竊發長艘巨艦西至黄山直出荆楚北循狼山徑抵直
[010-9a]
沽南從寳山餘杭可通閩廣東則三日夜可上沙門髙
麗諸地出入無定哨聚無常獨不觀唐之黄巢元之張
士誠皆起自鹽徒為禍不可勝言今有州治無事則譏
察之任預備之䇿在州也有事則應調之兵擒獲之畧
在州也州可妄舉而輕毁之乎次以事體之先者言之
兹土文敎始于周文襄公建立衛學一時詩書絃誦達
于里巷秀民俊士相繼而登顯要然猛悍擊搏之徒未
免雜馳于儒冠博帶之中立州之後軍職子弟皆知習
[010-9b]
尚禮讓勤事文學昔日臂鷹走犬之風踴躍格鬭之氣
一旦頓除比來三次武舉中式三人實為江南諸州之
冠州之有功于衛多矣又可妄議而輕毁之乎今姚奎
所奏有云𢎞治十年巡撫朱瑄奏立之後人民自此而
困徭役自此而繁百姓自此而逃亡土地自此而荒蕪
稅粮飛詭牽制自此累歳不能清楚梁竊考見巡撫王
恕朱瑄徳望過人智識逺大慮周民物事中機宜是以
先後皆有論列而州乃建于孝皇聖明之朝誠百世不
[010-10a]
易之制三十年來士民感仰二公皆入名宦祠中與周
文襄公同享血食後學淺見烏可輕議所謂民困役繁
不在于州之立而在于官之得人與否也百姓逃亡土
地荒蕪間有于水旱凶歉之歳今則人户如故田土如
故也所謂稅粮不能清楚殊不知黄册造報已經三次
何不清楚之有所云東連嘉定西接常熟雞犬相聞無
廣谷大川之限州治不必建立殊不知本州去嘉定有
婁江之隔去常熟有七浦白茆巴城諸湖之隔皆大川
[010-10b]
廣谷杳茫逺阻謂之雞犬相聞可乎有云添出一畨冗
食官員尤為無見立州以來厯任知州未易悉舉如李
端之剛正瞿敬之仁厚劉世龍之端簡今陳璜之豈弟
惠澤下施百姓受福多矣又何虎狼吏胥之有哉有云
添出一番解户粮里徭役然富家巨室在州當此户役
在縣亦當此户役也謂之添出一番可乎所謂三縣額
設差科一應如故殊不知割去一畝田地減去一畝差
科安得謂之如故乎又云費用之倍出錢粮之難查供
[010-11a]
應廩祿之費以致民困財匱百姓逃亡土地荒蕪税粮
欠缺今三十年來乞杳百姓逃亡㡬何土地荒蕪㡬何
税粮迄今欠缺㡬何及其先後援引事類皆𤨏屑鄙陋
之言非識大體之論未必皆實也有云劉元兆連名具
呈廢州巡撫衙門案巻具在今則案巻並無劉元兆名
目又云蘇州即舊日之蘇州何昔日户口之繁而今日
之逃亡四散乎識者見此莫不大相駭笑未嘗見一州
之立而致一府七縣之困窮也使三十年來如此則地
[010-11b]
方皆為鬼魅之區矣又云准行革州士民聞之歡聲動
地如獲更生中止則士民流涕父老追論立州之誤涕
泗沾裳梁等生長此土未聞其歡聲若此亦未見其
流涕若此姚奎家居百里之外何由而聞見若此如其
情實可痛何本州士民曽無一人倡說具奏又云國初
至𢎞治年間未嘗有海冦之犯境殊不知成化先後年
間海賊金璠劉通等在海聚衆行刦兇焰甚熾巡撫都
御史劉孜江白昻按臨督剿又云立州之後海冦施
[010-12a]
鈕作亂直抵太倉北門放火刦掠燒毁居民房屋一空
臣所目擊梁生長此土寔見當時施鈕作亂隨潮進港
至西門止燒沙船二隻並無刦掠燒毁居民房屋一空
之說設或有此則州衛官兵失守之罪豈容逃乎謂之
臣所目擊則又梁等所不知矣觀于此言則先後反覆
之論奏果為觸目時艱而痛心切骨如此乎抑亦别有
意乎嗚呼處天下萬世之事當公天下萬世之心少有
一毫私意存乎其間實所以欺朝廷欺天下萬世之人
[010-12b]
也梁不佞敢言幸賜果納
   新建太倉州碑記畧    桑悦
凡事天蟄其機而人啟之天無為而無不為人為而實
無為事之順天猶納履赤趾畀裘粟肌騁途之夷應以
車輿人心恬愉悠久永宜設若違天而行強以智力為
之在人為贅疣在木為寄生人欲去之惟恐不速果能
堅凝于無期邪天機之人成之人之所為即天之為故
曰天無不為而人無為天人合一之道也太倉一名東
[010-13a]
倉在元時宣慰朱清張瑄于此開剏海運市民漕户雲
集霧滃烟火數里久而外夷珍貨棋置户滿萬室延祐
元年遂徙崑山州治于此十有六年張士誠據吳始築
城鑿池以禦海冦州治復移崑山我朝吳元年始立太
倉衛洪武十有二年分衛鎮海並治一城衆議以城内
外兵民糅居歳久脆勍莫埒當設鐍鍵以為之防又兵
累歳荷戈時屢乏餫或有庚癸之呼且崑山之東陲常
熟之南維嘉定之北隅去邑稍逺艱于追呼合三為一
[010-13b]
并以崇明為屬足為大州安民足兵計必出此𢎞治十
年巡撫右副都御史朱公瑄遂以立州事奏聞上曰俞
朝議僉曰立州非艱而成州維艱易之在人兹州之立
頼有新蔡曹公鳳為才御史出守于蘇湖廣棗陽李侯
端登甲科官六察平生勁氣直節聞于遐邇因忤權貴
久屈下僚遂擢侯為州守侯至若門堂庫獄廨宇學校
橋梁壇壝公寓整造無遺著為成法足以垂示方來當
有紀述求予文勒石以垂永久予聞當國初時有望氣
[010-14a]
者云此州當復興鄉宦髙君宗本陸君容皆作詩歌以
紀其實不可誣也然則上天立州之意巳久天何言哉
以氣代言而已矣侯今一新州治非成天意歟人心所
在天亦隨之立州之後黄童白叟穰穰熙熙凡所便益
咸以為晩天心人心并侯之心混而為一共成是州其
果偶然者耶使侯為政不能安集三邑之民一興懐舊
之心則州猶未新也新州云乎哉雖然新之與舊相為
循環千古在前萬古在後兹州之新為後之舊茍繼侯
[010-14b]
為政者能鼔舞作興新民之徳又興廢舉墮不替舊規
益光前烈則州可常新也是非侯之所以望于後之同
志者歟
 州治之建自成化十五年廵撫王恕創議至𢎞治十
 年廵撫朱瑄始成嘉靖間常熟寺丞姚奎崑山進士
 屈儒各具奏乞毁州治春坊庶子方鵬上書撫按言
 設州有九害時廵撫李充嗣勘覆則知府胡纘宗同
 知郭田知州劉世龍據州學生王梁等議立州利民
[010-15a]
 六事皆謂毁之不便至巡撫吳廷舉巡按朱實昌覆
 奏始定後給事中朱隆禧奏革州治奉㫖不必革
   太倉衛治修復記畧     陸容
天兵平偽吳首建此衛為保障計急先務也衛之規制
盖仍州而一新之閱歳百餘舊制蕩然正統丁卯指揮
使汪侯鼎修建一二成化丁亥指揮使張侯羽復加修
建至歳壬寅指揮使張侯漢汪侯澄僉事郭侯煒白之
上官大為葺治于是一衛之舊規以復而偉觀具矣予
[010-15b]
嘗愛佛老之徒其于所謂寺觀者上無所督下無所利然
前作後述厯久繕完彼豈為身後謀哉其心以為不若
是則無以重其道盡其分也國家之待武臣世官世祿
與國休戚凡有官者茍能勞其心而事其事殆貽孫燕
子計耳顧獨致美私居而使公宇不治曽佛老之徒之
不若也何不思之甚邪今澄鼎之孫也漢羽之子也前
作後述弈世則效則何利之不興何廢之不舉豈直官
宇不治之足慮哉衛本崑山州治固矣有以為左丞朱
[010-16a]
清第者有以為水軍都萬户府者何居盖嘗攷之矣州
治即清廢第為之水軍府之設亦常寓此而尋改今衛
特云州治者舉其要也
   太倉衛修造公署記畧   龔𢎞
太倉衛公署即元崑山州治之故而新之既久就敝而
屬司之署尤甚焉嘉靖乙酉夏五月侍御髙安朱公實
昌以巡按至揮使傅侯勲合僚屬請捐俸鈔之在有司
者以充厥費公韙之移文蘇郡調度惟勤秋八月㑹少
[010-16b]
宰泰和陳公拜巡撫之命于南衛以狀聞公特許可而
復嚴教誡于是太守胡侯纘宗承之以區畫判府蔣君
文奎太倉州守劉君世龍承之以平價郡丞周君仲仁
承之以聚財節推左君季賢承之以給餉衆工偕作用
殫材良巍巍翼翼氣象宏逺始于是歳冬十月甲午迄
明年夏五月甲子凡用夫役若干糜金錢若干各有竒
乃者揮使請記其事以勒諸石嗚呼斯舉也都憲公與
侍御之知大矣太守與百執事見義有勇諸武弁能勉
[010-17a]
于辭祿與諸董工捐俸官限于碑制未遑表著者亦當
别繫之
 太倉衛指揮使司吳元年立在鎮民橋西南基即元
 崑山州治𨽻南京中府始設十千户所統軍萬一千
 二百人洪武四年并為右左中前後五千户所有經
 厯鎮撫二司領吳淞江守禦千户所
   重修鎮海衛治記畧     葉盛
鎮海衛在崑山之東倉崑山舊無衛國初以其地瀕海
[010-17b]
自方冦後抄掠之患不息特設鎮海太倉二軍衛禦之
鎮海衛治城中東偏治事之堂㕔屋廨宇規制悉出開
剏之日無不如法而厯年既久亦漸敝矣正統中衛指
揮使武侯政始蒞事即合諸僚寀之議與其屬約曰衛
兹不治吾奚得而怠然有司繁且逺民力既竭且重其
時毋勞民毋煩有司相宜積力加之以勤勵吾與若事
也由是工以防戍之休閒者材合有司之助相者有過
之請贖者食以捐俸濟以羨餘獻藝效勞程督不愆期
[010-18a]
始于某年月日訖工于某年月日輪奐一新盡復舊規
盖為楹若干工費若干并協力畢事姓氏名用具刻于
碑隂使後來者有攷焉
 鎮海衛指揮使司洪武十二年分太倉衛官軍之半
 以立在武陵橋西北基即元之市舶提舉司統左右
 中前後五千户所有經厯鎮撫二司領崇明守禦干
 户所
   兵備道勅諭嘉靖十四年/
[010-18b]
皇帝勅曰蘇松常鎮四府係南畿重地國家財賦取給
于此徃年因盜賊生發貽患地方特設專官整飭兵備
今特命爾專在太倉州駐劄徃來四府沿江沿海一帶
地方督同軍衛有司掌印捕盜官員操練官軍揀選民
快修濬城池演習水戰緝捕盜賊巡捉私鹽聽理詞訟
兼提督各衛所屯田子粒務令以時耕種依期徴納禁
革奸弊官吏旗軍人等敢有越占科歛剝削軍士及侵
占屯田包攬拖欠屯種者依法究治其各府水利督令
[010-19a]
有司官吏設法整理湖蕩河港淤塞淺狹者即為䟽濬
閘埧隄防圩岸及禦潮海塘坍塌損壊者即為修築不
許豪強之徒侵占毁壊違者一體究治仍聽巡撫官節
制捕盜事情有應與縂督備倭官員計議者計議停當
而行各該所屬官員有亷能幹濟者具奏旌奨貪殘不
職六品以下徑自拿問五品以上并軍職參奏處治爾
為憲臣受兹委任須盡心竭力正巳率下務使武備修
明賊盜屏息水利興舉屯粮充足斯稱任使如或仍前
[010-19b]
專事逢迎奔疲道路因循茍且虗應故事責有所歸爾
其慎之慎之故勅
 兵偹道在州治東南成化𢎞治官雖設而未有專治
 正德七年御史王某始請建立以按察副使謝琛領勅
 專理刑名兵備九年都御史王某具奏裁革嘉靖間巡
 撫吳廷舉給事中曹槐御史王某相繼奏復俱不得
 請十四年給事中朱隆禧復請建至是以按察副使
 李士允領勅至列衘浙江今更山東其巡視之地則
[010-20a]
 蘇松常鎮四府蘇州太倉鎮海金山鎮江新安宣州
 七衛其所理則刑名水利捕盜屯田十五年李士允
 于本道建牌坊二東曰澄清西曰振肅
   遷建崇明州記    巴延特穆爾
天下之事有緩急之殊審事勢而度權宜凡切于民生
關于利害者皆為急務也庸可緩哉崇明州俗尚簡樸
無澆競之風素稱易治以沙滷流移逼于州址久而弗
遷民寔病焉至正辛卯春達嚕噶齊巴哩雅公蒞事之
[010-20b]
初顧瞻公署民居日就傾圯慨然嘆曰明詔以安民任
守臣不能與民遷利避害坐視淪溺咎將安歸乃謀諸
知州程世昌同知土額森布哈即州北十五里髙阜之
基慨然有樂遷之志卜既得吉首捐已俸募民力鳩工
市材撤朽益堅分任有役督責有規而民之趨事赴工
罔敢或怠經始于壬辰閏三月告成于是年冬十月㕔
堂幕廡輪奐鼎新麗譙儀門恢宏舊規捕司庫廪完美
有條至于遷其廟祀浚築河堤營樹坊舍鎮守府司功
[010-21a]
業之有成不一書而足此非切于民生有關于利害者
而可緩乎盖嘗聞之民心難于謀始而可與樂成昔州
之未遷也洪濤駭浪激之而民物日加殷阜焉是皆州
候心乎愛民故能剏基業垂久安為斯民者可不知報
所自乎傳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是
州雖僻居海隅鄉校書堂未嘗廢弛吾州之人盍體侯
愛民之心薫陶講學益遷于善以禮義立身以忠孝立
節庶幾無負于候作新之美意顧不韙歟余承乏牧賛
[010-21b]
是州鄉之士民以記為請義不獲辭故書此以為來者
勸云至正十三年癸巳十二月賜進士出身承務郎揚
州路同知崇明州事巴延特穆爾撰
   更建崇明州記      蔡景行
皇元慎選守令分治海隅職專而任重事有利害令舉
而行重邦本也善為政者審其勢而度其宜則民不勞
事不煩而易底于成此崇明州之所以遷而其理之所
當重建也崇明為維揚屬州斥鹵衍沃中海而居非舟
[010-22a]
楫不能至州之境日為風濤蕩擊浸及治所且歳久署
宇卑陋有司視若傳舍秩滿即引去忽焉不加喜戚于
其心至正十一年達嚕噶齊巴哩雅侯始至歎曰吾奉
天子命來守是邦民之休戚繫于上吾民兢惕既無以
奠厥攸居而署宇復若是是皆事所當先者焉可委其
責于後人而弗之察也于是周爰咨度得地于州之北
十五里曰東沙去海稍逺遂遷焉侯首捐已俸為之倡
而知州程侯同知州事王侯用襄其議俾州吏錢寔施
[010-22b]
思敬魏徳新董其役州之人士聞而樂相者奔走恐後
掄材庀工其制尤宏于舊工興于十二年之三月落成
于明年二月黄堂重嚴門廡輝映幕㕔吏舍譙樓庫庾
靡不完好環州有垣環垣有濠周衛緻宻經畫殊至侯
復念朝廷以六事責備守令而敎為之首乃先剏孔子
廟大闡學宮仍増廩給之粮若干石以為士養師徒絃
誦洋洋盈耳思有以振起次及祀典之神食于其土者
咸新廟以祀至若軍校萬夫長府率皆宏敞雄偉式稱
[010-23a]
演武之所工畢其耄倪雜然而至舉欣欣相告曰吾儕
小人不意今日復見是州之鉅麗如此實有以聳吾民
之視瞻也不可以不記遂䟽其本末介州士董仁禮來
諗記于予時予職敎崑庠而婁江與崇明相望僅百里
間每獲聞巴哩雅侯為政之善民之頌之若出一口嘗
欲一艤舟東沙造觀新州以挹其土風之美繫官于兹
願莫能遂乃今庶托文字載名其間抑何幸焉嗟乎民
不可慮始而可與樂成事特易于因循而難于首剏是
[010-23b]
州之民始亦懼其役繁将無以致其力終則樂其功成
而為無窮之利非侯之力足以任重才足以立功能若
是乎雖然為政之道豈徒奉法制宣禁令而巳若侯者
誠為民之司牧能為之深謀逺慮審其勢權其宜而民
賴以寧者也後之來者樂署居之廣而思剏始之不易
專心一力無曠厥職以侯之心為心則崇明之民庶相
安于悠久矣前年海冦犯境侯親率義兵奮矢石扼其
要衝而力攻之海冦由是遁去侯之可書不一而足兹
[010-24a]
姑述其設施之次第刻之樂石以慰邦人之思去而不
忘耳侯以長才早備宿衛由雲南討賊崇勲擢太府監
勾管願終外艱服闋授平江路縂管府判官今為州云
平江路崑山州儒學教授蔡景行撰
 崇明州唐武徳間于西州置崇明鎮屬通州海門縣
 宋名天賜鹽塲提督㕔元至元中升為州𨽻揚州路
 越七十年為潮汐衝齧弗克居達嚕噶齊巴哩雅等
 徙于州北一十五里國朝洪武二年改為縣八年以
[010-24b]
 去揚州逺甚改𨽻蘇州其南復為海潮堋逼永樂十
 八年知縣髙居正王瑛指揮使江麟度地于城北十
 里許地名秦家符遷之
   重建永豐倉記      陳鑑
永豐之為倉奠于閶闔門内所以偫長洲吳縣吳江崑
山常熟五縣歳入之賦而凡文武之士官于兹與夫介
胄胥史之徒之在官者咸仰給焉倉址既隘浸弗能容
屋久滋敝其何能偫前郡守林侯一鶚嘗欲闢而新之
[010-25a]
遽以節憲蒞江右乃止貳守王君仲顯盧君廷敬與二
三僚友合辭請于上詔下都憲劉公顯孜遂以委之今
郡守邢侯克寛經營量度布位定方縣木置𣙗條列咸
具舊有許溪倉隘其坤維徙而稍西地形乃方于是乎
羣工子來五材就飭授之成筭無愆指畫弗為過侈以
傷難勿為茍成以傷易朴素堅好實惟永圗倉之為屋
凡十有一聨三峙其北聨為間凡十有三峙東西者其
聨與間之數皆如北二峙其南其為間則視北為贏其
[010-25b]
二聨為厫者三厫之為屋或四或五不一其數聨又别
為小樓五小樓于屋極䟽其櫺以泄米之氣屋下地衡
布以巨杉而閣以甓乃藉以厚版以□地之濕通為屋
以間計者百四十有七以厫計者三十有三以千字文
第厫之名天尊而北中據以專其一一竒數也地卑而
南分據以擅其兩兩偶數也天地定位于是自北而南
復轉而北而東而西既而復東仍轉而西至于陽字而
極為厫貯米以斛計者多或至萬五六干少亦不下萬
[010-26a]
二三千通可貯四十餘萬歳費若干屋其所積可至七
八年雖有凶荒之歳民可無菜色也北之左隙髙掲一
樓以司更鼓而守者知警焉繚以周垣守以重門以司
出入而主者得以防範焉中為砥道抵倉之半則有㕔事
三楹司出納者得以蒞事焉此特取其少蔽風日故仍
舊館而巳中門之外左為神祠以棲司倉之神右為寮
屋以舍庾官之屬倉中之地空曠平衍可晒可晾可委
可積收入之頃民尤便焉經始于天順甲申冬十有一
[010-26b]
月落成于成化丙戍春閏月工既訖功邢侯授簡俾記
其成嗚呼天下之事憚其難則慮事機之失忽其易則
非經久之圗惟勿難其難則無棄事勿易其易則無茍
成兹永豐倉之為役亦大矣大必難難斯憚矣憚則弗
為而止爾茍或易而忽焉忽則茍茍則易敝易敝則弗
若弗為之愈也初邢侯之為是也忽罹歉歳人曰可以
止矣侯曰吾豈無所用情于斯民者哉亦計之審矣先
正范文正公救荒之策政欲貧民仰給于公耳且今之
[010-27a]
役皆公帑之餘不敢傷民之財竭民之力以糜民之骨
月也彼無賴之徒皆得餬口公家不至為溝中之瘠顧
不可乎既而民不知勞公無所擾而事隱然以辨覆瓦
甃甓堅緻完美不為茍作凡所宬貯無久儲速腐之患
而公私逺近罔不隠受其賜者矣論者于是始服其雅
量之不可及也侯來吳二年小大之政罔不咸宜乃今
歳大歉民心皇皇弗忍釋而他去者以所頼有怙恃也
詢諸父老皆謂自我朝置守以來未嘗有然即斯倉一
[010-27b]
事己足以例其餘况大者乎予故詳著于篇庶㡬來者
因此以識彼且時其修葺謹其出納相與保之以無墮
其成亦可無媿乎侯之用心也夫若侯所過而入民之
深者則有甘棠之思在予奚容喙侯名宥克寛其字東
廣之文昌仕族子予同榜進士為明執法知台州府轉
吾蘇云
 永豐倉在閶門内即元舊址四面皆水知府邢宥重
 建厫屋九連共一百十七間各縣粮自起運之餘悉
[010-28a]
 併偫于此凡蘇州衛官軍俸粮及各項公用俱支給
 于此
   吳縣修和豐倉記      王鏊
近世為政者率重改作雖然政有隳壊将坐視其墜乎
有垢弊将坐視其棼乎固有所不能也不能則将起其
墜理其棼改其舊而新是圗圗之道有二一曰因天二
曰因人因天莫若乎循其迹因人莫善乎順其心今天
下財賦大半出于東南蘇郡居十之七八吳為縣居郡
[010-28b]
之二三焉其歳貢京師者為石至八萬四百留縣者一
萬六百轉輸淮揚鳳及兌軍者又三萬九千三百夏稅
三千四百有竒又有所謂加耗者不在是數而皆于和
豐焉是儲倉剏于正統己巳巡撫周文襄公之為也迄
今盖五十六年矣𢎞治壬戌遼陽孫侯伯堅來知縣事
政治敷宣奸宄屏息侯憫吳民之也顧未嘗有所興
作甲子二月和豐之月字厫灾民未遽怪也三月張字
厫又灾五月視事之堂又灾人情大駭侯獨晏然曰吾
[010-29a]
知之矣其欲吾之重新焉耳乃命撤汚扶傾鳩工庀材
二厫重新堂寢具完非侈非陋經始于五月日至十月
日僝功焉非所謂因天而循其迹者乎問材焉取不戒
是懲問功焉出不毛是罰非所謂因人而順其心者乎
因天之迹則民不怨因民之心則役不勞孫侯可謂善
為政也于是吳民相率求予記其成以彰侯之美盖是
堂之作有三民財之斂也于斯民財之散也于斯其訟
之聽也于斯斂之貴平毋徒取其嬴也散之貴周毋徒
[010-29b]
取其嗇也聽之貴公且明毋徒取其速也是政之大者
也吾故為記之于壁以規于來者
 和豐倉在胥門内周圍一百五十畝有三門厫屋三
 十六連共四百三十二間𢎞治十六年連灾焚厫屋
 三連及㕔事知縣孫磐繕完
   濟農倉記         王直
君子之為政也既有以養其民矣則必思建長久之利
使得其養于無窮盖仁之所施不可以有間也蘇州濟
[010-30a]
農倉所謂建久長之利而思養其民于無窮者乎蘇之
田賦視天下諸郡為最重而松江常州次焉然豈獨地
之腴哉要皆以農力致之其賦既重而又困于有力之
豪于是農始敝矣盖其用力勞而家則貧耕耘之際非
有養不能也故必舉債于富家而倍納其息幸而有收
私債先迫取足而後及官租農之得食者盖鮮矣則又
假貸以為生卒至于傾産業鬻男女由是徃徃棄耒耜
為游手末作田利減租賦虧矣宣徳三年太守况侯始
[010-30b]
至問民疾苦而深以為憂㑹行在工部侍郎周公奉命
巡撫至蘇州况侯白其事惻然思有以濟之而公廩無
厚儲志勿克就七年之秋蘇及松江常州皆稔周公方
謀預備適朝廷命下許以官鈔平糴及勸借儲備以待
賑恤乃與况侯及松江太守趙侯豫常州太守莫侯愚
協謀而力行之蘇州得米二十九萬石分貯于六縣名
其倉曰濟農倉盖曰農者天下之本是倉專為賑農設
也明年江南夏旱米價翔貴有詔令賑恤而蘇州飢
[010-31a]
民四十餘萬户凡一百三十餘萬口盡發所儲不足贍
田里多餒殍者周公復思廣為之備先是各府秋粮當
輸者粮長里胥皆厚取于民而不即輸于官逋負者累
歳公欲盡革其弊以惠民是年立法于水次置塲擇人
縂收而發運焉細民逕自送塲不入里胥之手視舊所
納減三之一而三府當運粮一百萬石貯南京倉以為
北京軍職月俸計其耗費每用六斗致一石公曰彼能
于南京受俸獨不可于此受乎若請于此給之既免勞
[010-31b]
民且省耗費米六十萬石以入濟農倉民無患矣衆皆
難之而况侯以為善力賛其決請于朝廷從之而蘇州
省米四十餘萬石益以各塲積貯之贏及前所儲凡六
十九萬石有竒公曰是不獨濟農飢凡粮之逺運有所
失及欠負者亦于此取借賠納秋成止如數還官若民
夫修圩岸濬河道有乏食者皆計口給之如是則免舉
債以利兼併之家農民無失所者田畝治賦稅足矣是
冬朝京師以其事咨户部具以聞上然其計于是下蘇
[010-32a]
州充廣六縣之倉以貯焉擇縣官之亷公有威與民之
賢者掌其帳籍司其出納每以春夏之交散之先下戸
次中戸斂則必于冬而足凡其條約皆公所定畫俾之
遵守又令各倉皆置城隍神祠以儆其人之或怠惰而
萌盜心者宣徳九年江南又大旱蘇州大發濟農之米
以賑貸而民不知飢皆大喜相率詣况侯請日朝廷矜
念吾民輟左右大臣以撫我思凡所以安養之術盖用
心至矣而又得我公協比以成之徃者歳豐民猶有窘
[010-32b]
于衣食迫于債負不能保其妻子者今遇㓙歉乃得安
生業完骨肉此天子之仁巡撫大臣之惠我公賛襄之
力也今濟農倉誠善矣然巡撫大臣有時而還朝我公
亦有時而去良法美意懼其久而壊也則民何頼焉願
刻石以示後人俾善繼之永勿壊况侯然之屬前史官
郡人張洪䟽其始末因醫官盛文剛來北京以書請予
記予觀成周之制縣都皆有委積以備㓙年隋唐社倉
盖本諸此我太祖髙皇帝嘗出儲幣恵天下耆老俾積
[010-33a]
榖以濟民亦成周聖人之意也厯歳積久其弊滋甚至
于無所質究有司亦不之問而豪右兼并之家盖無處
無之則天下之民受其弊也多矣豈獨蘇州哉今蘇人
得我周公以沈毅閎達之資推行天子恤民之仁况侯
以闓敏勤慎佐之收其枉費以施實惠而民免于餒殍
之患豈非幸哉後之君子因其舊而維持之使上之仁
被于無窮而是邦永有頼焉豈持其民之幸乃二君子
之欲也故為之記使刻寘六縣之倉以告來者若其為
[010-33b]
屋若干楹所儲米若干石典守者之名氏與其條約之
詳則列之碑隂而諸縣皆載焉使互有攷也獨崇明縣
在海中未及建置遇歉歳則于長洲縣倉發米一萬石
徃賑焉其為惠亦遍矣周公名忱字恂如吉安吉水人
况侯名鍾字伯律南昌靖安人其厯官行事之善當别
有紀載之者此不著
 濟農倉在婁門内東城下宣徳間侍郎周忱建厫四
 連共五十四間
[010-34a]
   常熟縣濟農倉記      張洪
理財正辭孔聖之心見于易預防患難周公之志形于
詩道雖極隆時雖極治亦必以財為養民之本理財之
道備然後防患之慮周故堯湯之世水旱不能為凶荒
也欽惟太祖髙皇帝臨御萬方修復古聖王之道樂歳
粒米狼戾則斂而藏諸民間凶歳民食不足則發以賑
之行之既久下民弗䖍名存寔廢聖天子萬幾之暇惕
然念之乃于宣徳五年分命六卿巡撫天下郡縣爰是
[010-34b]
工部右侍郎廬陵周公來旬來宣以惠南國巡厯江南
諸郡惟蘇松常之賦比他郡相為倍蓰壤地不過二千
里而京師百萬之衆待之以供物産人力宜其竭矣當
春夏之交農民竭力畎畝而饘粥不繼未免出加倍之
息資之富人富人與之若投餌穀始登塲則勾取其子
本以僅存之餘供倍蓰之賦不足又舉而償之是以常
賦未充甑釜己無烟矣公深悼之達旦不寐思所以援
之之䇿七年秋㑹詔㫖以庫藏之儲平糴又勸富人之
[010-35a]
粟以待凶荒公與蘇州府太守况公同心同力以全活
窮民為己任出庫儲糴米三萬石勸借富人九萬石撙
節漕運浮費五萬石捜剔豪右侵占絶户田租一十二
萬石通二十九萬石分貯六縣每縣置倉六十間常熟
貯米五萬餘石増置倉四十間共百間縂曰濟農倉盖
農為天下本况蘇松之農又為京邑之本之所在哉明
年夏江南大旱民無食輟耕行斃公發濟農米賑之困
瘁者生氣出死力以挽桔橰轉川澤之流代為霖雨枯
[010-35b]
槁者潤澤焦卷者俱芃芃矣適遇海舶自諸蕃回供費
浩繁庫藏赤立公私洶洶懼弗克供公以濟農米廪食
之民不知費邉海軍士乏食公從容措畫餽餉相繼軍
民蘇息宜少安矣公方竭心勞思以營來歳之計稽攷
民間所入之賦去其浮費三分之一民受寔惠銘刻心
骨既而常賦充足又收羨餘得粮積三十二萬盖取豪
右侵漁之資非加賦也又増置六縣倉獨常熟居其三
分之一盖倉廩四十間通一百四十間㢘隅整飭如矢
[010-36a]
之直結構完固如竹之宻風雨鳥䑕之害逺不相及工
不告勞民不知費何其敏哉以公知人善任使命常熟
縣主簿郭南專理賦稅南以感公知巳盡心力而為之
防慮周宻悉無遺滌塲之月賦已告完自洪武初至
今未之有也倉廩既成粮米充積居人過客相望者嘖
嘖載路既而曰家有成法尚欲傳之子孫上有嘉謨可
不貽之于後于是官吏耆民粮長吏胥僉曰天子恩詔
公敷布之窮民之生公全活之無所論載寔為缺典乃
[010-36b]
相率造于舊史氏之廬請紀其寔予按太公立九府圜
法所以權輕重之宜使農末相資無甚貴甚賤之貨而
常平義倉寔託始于此得聖人理財之遺意今以濟農
為名則所重在農農重則本固本固則百度舉常平義
倉之制亦行乎其中矣且使農民知其為我而設雖有
旱乾水溢之時而不恐誰敢放逸其心志或有侮予者
乎有一事而兼衆美者此之謂也詩云君子所履小人
所視言君子之所行小人視以為法信斯言也則斯倉
[010-37a]
之建其引而不替哉
   重建濟農倉記       李傑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故孔子論為政而先于足食
孟子論王道而先于養民是誠有民社之責者所當先
務而不可緩者也何則歳之豐歉無恒所恃者吾之儲
蓄有恒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
之食而縣都之委積則有遺人掌之以待凶荒此所以
雖遇水旱而民無菜色也今府州縣濟農倉盖深得古
[010-37b]
人之遺意然其興廢則存乎有司之良否焉爾常熟縣
濟農倉舊在城之東北隅為楹百有四十乃宣徳間巡
撫工部侍郎周文襄所剏建者也方是時積餘粮至二
十萬石每歳以春夏之交散之先下戸次中户秋成之
後止如數輸官自是民免假貸于富室以出加倍之息
田資之以治賦由之不逋公私利頼後有司漫不加意
倉漸傾圯至成化初年而遺址鞠為草莽有力者佃為
已業隣近者侵為私舍餘粮無所儲蓄則寄于東南二
[010-38a]
倉一耗于侵欺再耗于浥腐而儲蓄蕩然矣先是巡撫
都御史某公甞建議命工繪湖州府濟農倉制規授邑
令俾圗修復議未幾公遷少司徒還京事未克就𢎞治
乙卯巡撫都御史四明朱公旬宣至縣詢及民隱首以
是倉為生民休戚所繫命蘇郡節推麻城萬君分治常
熟責以設法營建既而有貳守之擢君荷朝廷異恩又
感巡撫公知巳盡力而為之君知庫藏虗竭民力疲困
乃籍逺年侵逋粮料而繋于獄者得三百餘名召人保
[010-38b]
領限日鬻産以償其逋而輸銀于官至貯于縣庫出納
則君自掌之凡瓦甓木石之價工匠夫役之直皆于是
乎取給適郡主洛陽史侯以公務至縣相與謀度區畫
務為經久之計君徃來督工不憚勤勩且擇義官數人
分董之百需無缺衆力競勸不兩月而公廨五間倉舍
六十間修已並建懼風雨之虐凌也四壁皆累之以磚
慮潤濕之蒸薄也離地而布之以版君又以嗣是而後
餘粮充羨不足以容方鳩工度材復圗増廣至百二十
[010-39a]
間他若周圍之垣墉左右之橋梁道路靡不修築完固
官不知費民不告勞而績用速成人心胥悅于是縣之
耆老粮長里胥僉謂巡撫公恤民之深郡侯謀畫之審
貳守綜覈之宻剏立之敏均不可無記述以示永逺乃
奉重慶太守致仕沈觀蘭之狀屬筆于予且惟我朝洪
武中縣設預備四倉以俟賑濟皇祖養民之至仁良法
萬世所常遵守者也四倉廢而濟農之倉立實前賢所
以奉宣上徳而惠此下民若之何又廢而不復乎况列
[010-39b]
聖軫念黎元一遇歉歳輙下賑恤之詔有司以儲蓄之
乏也束手無䇿坐視民之流離困苦而莫之救食天禄
治天民者顧當如是耶是倉之成後之為政者嗣而守
之以時克修葺之則常熟之民庶乎永有頼焉為記之
俾刻諸石
 濟農倉在縣北里許洪武間建初名預偹宣徳七年
 侍郎周忱知府况鍾又即宋順民倉址建厫百間以
 貯平糴及勸借米後廢𢎞治八年巡撫朱瑄重建祭
[010-40a]
 酒李傑記
   義役倉記         張洪
古之役民歳不過三日蘇威父蘇綽任于西魏以國用
不足征賦頗重既而嘆曰今所為者正如張弓後之君
子其能弛乎威聞其言毎以為己任至隋文帝時威為
納言奏减賦役人每歳不過三十日後國用充足益寛
徭役自唐至于汴宋役弊未興南宋土窄人稠師旅數
起國用不足征役浩繁弊由之生長民者始為義役之
[010-40b]
舉矣縣之役有押録手力貼書書司㕔子牢子市巡㪷
級欄頭務司直司等名其目二十有四鄉役有鄉司鄉
戛機察等名其目未詳皆保正保甲供其費未免于常
賦之外取之于民宋嘉熈初王爚為常熟縣知縣憫民
之誅求立義役荘令富家出助役田共五萬五百餘畝
歳收租二萬五千石分撥保正長以供役費咸以為善
政自今觀之既無冗役亦無冗費其有科徴亦以備軍
國之需耳但循舊弊未能革去之也所謂弊者如所需
[010-41a]
之物直米五百石毎里該徴一石里長則每甲徴一石
已什倍矣甲首徴于編户又加倍蓰一槩動摇民不堪
命至有鬻妻賣子又不足供則舉家而逃者民既逃散
所徴皆出于甲首有舉償而累歳不償役一年而破家
者也又有無籍頑民攬納侵欺為弊百端不可枚舉上
虞郭公世南為常熟知縣深知其弊常防其源不敢出
一言及科徴事然上司明文有合供者又不可廢乃詢
其民曰吾欲令見役里甲毎里均出米五十石邑五百
[010-41b]
里計米二萬五千石申達上司公同支用庶免以一科
十之弊于若等為便耶衆曰昔時甲首應役一年腿無
完肌家業蕩盡今助米五石則有十年之安政之善者
莫善于此令上之府太守况公曰有善政不宜私吾民
當均被于天下遂上之朝報曰可令以邑之羨餘買民
田七畝及棟楹椽桷屋瓦級磚之材置倉二十一間南
其户者九間為出納之門二東西其户者共六間出納
之門各二繚以周垣限之河塹始事于宣徳九年二月
[010-42a]
初吉用其在官者之餘力不役一夫未踰月而蕆事乃
請具興作之始末為之記以貽法于後嗟夫義役之興
逺矣予必備述者見力役之始也次及歴朝變法之詳
者雖未能復古而亦為救時之善政也今郭令與民相
約不遣人追呼期㑹必至昔之諸役一切剷除既無役
費矣而義役之儲惟待軍資器物之徴耳若上無所徴
則下無所用不将補不足助不給以裕民乎非但力役
可以復古而補助之政亦将因是而起矣雖然事有名
[010-42b]
同而實異者義役而已王令之義役将以供役人之費
郭令之義役将以禁其多取于民皆因時制宜名雖同
而實不似後之君子為政于斯者當求其實可也
   常熟縣東西三倉記    劉定之
夫蘇為郡田土膏沃賦入甲海内常熟在蘇邑中尤地
美賦多觀邑所以名則豐稔盖可歳必良由近海潮汐
消長自溝港達隴畝無旱乾水溢之患然則治其田賦
詎可忽乎舊時各鄉設倉散無統紀弊積于中正統間
[010-43a]
巡撫周文襄公忱縣設兩倉於東與南去縣甚邇且在
水濵民便納賦官易典視弊漸減矣然築土為墉積茨
以苫其成弗難隳壊亦易巨魁里胥歳斂于民以補葺
之因而侵漁尤妨貧弱自周之後屢易巡撫重臣雖惡
是而未暇改為今天子嗣位初令南京刑部尚書劉公
孜以都憲踵周之任甘令邦澤自監察御史廣西臺副
來綰縣紱綱維舉張枘鑿契合咸以兹倉為念于是謀
諸郡守邢公宥捐俸于已鳩材于義易兩倉朽腐以堅
[010-43b]
木良甓豁狹址以廣之聳卑宇而髙焉倉四方各有門
門内各闢為塲塲各有官吏治賦之署各有貯米厫八
十間合兩倉八塲計之六百四十間始事于丁亥五月
乙丑落成于八月甲午民以賦來者入門而改觀瞻至
塲而便委積㑹計明于署轉輸集于厫盖向者厲巳之
憂無所與焉助甘處畫是役者典史周從善也叙其事
走介京師者義士劉傚也以傚來求文者邑士周中書
紹榮也夫今郡縣使民弗獲遂休養庶富多由于稅賦
[010-44a]
無善政而然然則斯倉之成可無記乎記之非特彰修
者美亦以俾後為政者思繼又使鄰封聞善者思傚則
于民豈小補哉成化四年歳次戊子八月吉旦賜進士
及第通議大夫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永新劉定之

 二倉一在縣西南二里一在縣東北二里
   吳江縣重建濟農倉記   楊循吉
進士廣平郭侯以𢎞治九年奉命來宰吳江縣政令之
[010-44b]
建茍利于民必黽皇以盡其力于是興作具列而濟農
倉之復厥功懋焉倉在邑城北隅宣廟時故巡撫工部
侍郎文襄周公所設以貯餘米而賑農者也其法稔則
積荒則散若古常平民用利頼而與水次諸倉逺隔三
里别而弗混所以分正羨示專獨而清出納先正為人
之意甚逺而不可忽也審矣先是景泰中民大飢乃始
盡發所積哺民而荐荒相仍莫有以輸倉由是虗廢有
司因撤而畦之倉之弗復盖四十年于兹矣侯至首閱
[010-45a]
廩庾考盈縮而豐年適登陳陳相襲所謂羨餘之粟或
塞正厫而不得發乃上稽文襄之制覽故倉之基慨然
以為天子仁聖惻憫黎元以屬之邑吏今倉名濟農而
漫不加省将非職且俾儲無别而校無徙斯粟之所以
敝也盍取而復之乎詢謀既同請諸執政並許得給度
支勸從事乃鳩材召工惟賢若能而以屬吏沈經與義
民之謹者龎鏞等司其市買而督工程焉凡為厫八十
間計其所貯可容八萬而制作堅宻匡直如矢凡官程
[010-45b]
之茍簡者盖一一皆侯心思目力之所至也其經始在
十一年春二月工已垂就而侯以守制去任先期具倉
事支費聨為記簿程約一毫絲皆明析有條且督勵主
者以速竣事盖侯之律巳嚴潔而國爾忘家如此至是
儒學教諭髙公來屬予記昔文襄之為是倉也盖遍于
六縣而吏部尚書王公寔記之予讀其文而知當時建
立之不易以為後世良法之蔑以加也然昔之畦之者
必曰一水次足矣奚濟農為遂使君子澤人之道不旋
[010-46a]
踵而沮是豈知益國而惠下者㦲今侯乃克重恤民隐
舉墜典而復之可謂得為政之大體矣其邑之人将洋
洋而歌永永而思乎侯名郛字于蕃肥鄉人髙君名志
曲阜人用敢詳書以記于兹石
 濟農倉在北門内侍郎周忱建厫屋五連共七十二
 間後廢𢎞治十一年知縣郭郛重建
   崇明州常平倉記      姜漸
崇明本唐海漲之地有東西三沙州治東沙之中視兩
[010-46b]
沙為最貧其地不宜五穀居民恒逐魚鱉之利仰商賈
貿遷以為食或風濤寇警縣皆懸釜以待爨其西沙稍
出粟米不足以給税賦故三沙米粟之價常倍于他處
不待飢歳而已困矣今同知州事孟侯集既眎政之三
月乃攷其利弊而閱其官有儲粟因慨然曰此獨非為
民父母之所當究心者乎欲拯其困非常平不可按此
州舊有二倉久已湮廢遂具文于州轉以達于大府設
常平故事大府從其請命以所儲粟二千石令施行之
[010-47a]
乃與同僚之士判官賀君庸相州治之南建屋凡三楹
為常平倉與永豐倉對立其出納仍命永豐倉官屬兼
掌之功甫就適春夏之交隂雨鮮霽二麥不登居民嗷
嗷米價騰湧遂開倉依舊制損時值十三以糶而米價
為之頓平侯喜其政之成而懼其久或廢也走書東吳
屬予記其事余以為古者倉廩府庫所以為民豐斂歉
散而民無飢之憂後世民之入于官者既不可復冀而
凶年飢歳有司坐視而莫敢發則所以周其民者惟常
[010-47b]
平為近古其法起于西漢而近世講之尤詳豐年則斂
飢歳則散可以平物價抑兼并人有接食官無折闕法
至良也然法雖存而行之非其人則徒法而已傳曰其
人存則其政舉可不務乎侯之于此盖知所本矣侯故
宋外戚大家其先世皆以儒術致位通顯而侯尤讀書
績文嘗佐大藩為諸侯賔客選受是職則其為民之政
盖舉而措之耳噫侯之于民如此民其有不服侯之教
者乎此雖非侯所以屬記之意并書以告來者庶㡬承
[010-48a]
侯之志奉侯之法有以推上之徳惠斯民于永久也至
正二十二年冬十月甲子日御史行樞宻院都事姜漸

 常平倉在州治前捕鹽司之東
 
 
 
 
[010-48b]
 
 
 
 
 
 
 
 吳都文粹續集巻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