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明文衡 > 皇明文衡 93


[09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文衡巻

九十三
            明 程敏政 編
 墓表
  陳静誠先生墓表       楊士竒
士有效用於國深被簡知而不為爵禄所縻從容自得
不枉其道必其智識明正審内外之辨察事幾之㣲確
乎中而不奪此不謂之豪傑可乎我國家龍興之初有
[093-1b]
若金陵陳中行先生者殆其人歟先生諱遇中行其字
天資純粹自少篤學博究經史元至正中授江東明道
書院山長温州路教授逺近從者紛集講下元綱不振
兵亂四作遂棄官歸隱閒居一室安澹守約名其室曰
静誠鄉里遂以静誠號之先生憫世亂益甚每夙興焚
香叩天願早生仁聖以活創殘我太祖髙皇帝定鼎金
陵時南臺侍御史秦元之素知先生入言於上曰陳遇
有輔翼才宜寘左右使效禆益即日召見與語大悦禮
[093-2a]
待加厚稱先生而不名日侍帷幄賛幾務車駕幸其第
者三命之官輒辭臣民既推戴上登大寳所承諮問悉
保國安民大計先生竭心攄誠多所獻替命為學士翰
林者再皆固辭嘗奉宻命偕中官趙信徃視浙江還奏
稱㫖賜白金又命為禮部侍郎又固辭間遘疾賜藥命
中官挾太醫院官視療時微寒特賜錦被及上供米既
瘥入謝上嘉奨連稱君子者三又除禮部尚書又固辭
自是不復强之以職每召見錫勞必厚或坐久必賜宴
[093-2b]
間命廐馬送歸先生秉義懐忠非正道不陳羣臣以過
被譴者率為解釋上亮其識未嘗為忤數諭之曰卿老
不欲仕有子令帶刀侍衛叩首以子㓜辭蓋静澹恬退
始終一志前後所得賜問宸翰頗多眷待之厚亞於勲
戚蓋春秋七十有二而卒卒於洪武甲子九月十九日
訃聞遣中官賜祭加東園秘器及賻命葬鍾山長林之
原右春坊大學士董倫為誌其葬陳之先家于曹宋龍
圖閣侍制義甫從髙宗南渡累官金紫光録大夫沒諡
[093-3a]
文忠始家建康至理宗朝武功大夫淮南諸路兵馬都
統制執中先生曽祖也祖文徳元舉進士授溧陽州判
考辛之淮南鹽課提舉妣湯氏娶金華王氏繼維揚周
氏皆世族子男四長欽王出次敬次誠季㳟及三女皆
周出欽誠俱蚤卒女皆有歸孫男六綱紀純綬紹綜女
四㳟舉鄉貢進士累官今為通政司左通政有才名于
時朝廷以㳟貴累贈先生中議大夫賛治尹大理寺右
少卿周氏贈㳟人於是㳟奉事狀拜求表墓余聞先生
[093-3b]
志尚清逺興韻蕭散味道之餘游心繪事嘗寫髙皇帝
御容妙絶當時然未嘗自名世亦無能得之者先生有
弟中復洪武中嘗隨入侍永樂初授翰林待詔余數得
晤語其為人端重清雅不茍言笑間出論議娓娓近道
亦妙繪事為文皇帝所重時中復子孟顒以善書從余
翰林簡靜修潔絶口不道繪事余間與中復語及之曰
此兒頗有志操不屑意鄙事走也少年在先兄側戲弄
筆墨先兄叱曰吾豈他無一長汝乃習其下者今雖老
[093-4a]
每思前言未嘗不内愧然無及矣嗟夫先生履素操潔
識明義正革運之際躬荷知遇卒完其守以沒雖一藝
所耽昔人不免春苑池之屈先生浩然之存不為時屈
非一時之豪哉逮其後來如中復父子猶嗣承無忝又
可以觀先生之刑於家也惜其遭際對越之間必有禆
國及民之實既不自言其當時耆舊知先生者又物故
巳盡遂泯無傳故特書其大槩俾㳟刻石墓道
  沈學士墓表
[093-4b]
嗚呼此吾友翰林學士沈公之墓沈世家松江華亭大
考諱徳輝嘗為郡史平反寃獄百數十人鄉稱長者妣
宋氏考諱易仕為諮議叅軍無幾棄官飬親而授徒里
中惇行倫誼集五倫詩以教學者而甘貧樂義人號苦
節先生妣顧氏有善徳二子長即公諱度字民則次粲
字民望公天資温雅敦實自幼嗜學博涉經史洪武中
郡邑交舉文學弗就坐累謫雲南䟦涉萬里處患難其
中裕然時同謫者多名人率與公交達官重帥爭欲迎
[093-5a]
致公館下岷王具禮幣聘之既至屢進直言居無㡬辭
去都督瞿能知賢下士延於家塾為弟子師旦墓躬請
益焉其入京師也以公偕行時太宗皇帝初臨御命翰
林舉賢才今禮部尚書江陵楊公為編修以公名上擢
翰林典籍方時制勅填委既視草學士以下率分書之
上獨覽公書稱善一時翰林善書如解大紳之真行草
胡光大之行草滕用享之篆八分王汝玉梁用行之真
楊文遇之行皆知名當世而胡解及公之書獨為上所
[093-5b]
愛凡玉冊金簡用之宗廟朝廷藏祕府施四方刻之貞
石傳于後世一切大制作必命公書公之書婉麗飄逸
雍容矩度兼篆八分八分尤髙古渾然漢意而日侍清
宻無間賞賜二品金織衣新製象笏鏤公氏名塗金以
賜以其弟與子皆善書皆官之近侍父子兄弟竝榮於
朝古今以書遭承寵遇莫或加公書蓋公一藝耳為文
章尚興致平澹雅則不為浮靡事上必盡誠被顧問必
以正對由典籍陞檢討復陞修撰遂陞侍講學士奉直
[093-6a]
大夫仁宗皇帝賜誥命進協正庶引贈其考奉直大夫
協正庶尹翰林侍講學士其妣宜人予誥歸焚黄賜鈔
給驛傳宣宗皇帝臨御進翰林學士奉政大夫年踰七
十再上章乞致仕歸不聴公事親孝與弟粲友愛相篤
終身與人交久益敬為人貞靜不茍附初入翰林鄉人
有為大宗伯者得君有氣勢赫赫朝士希進者日奔走
其門公以故舊獨自守未嘗輕造間或邀公輒以禮辭
士論髙之間暇閉户焚香鳴琴賦詩以自樂人號自樂
[093-6b]
先生襟宇澄澹風韻蕭散所好惟載籍法書名畫古器
自題其齋居曰樂琴書處雜列花卉竒石髙人韻士至
必具觴酌或吟或奕意度翛然所作詩文有滇南藁隨
筆録西清餘暇自樂藁藏于家年七十有八一日微疾
猶作和王行儉詹事小洞天詞明日捐館宣徳甲寅十
月二十二日也訃聞上遣禮部郎中陳謨賜祭給驛舟歸
喪命有司營葬元配顧贈宜人繼陳子二芹先十五年
卒藻中書舍人陞大理右寺副孫男二潮秀敏好學先
[093-7a]
十年卒次源女三長歸俞珙餘在室曽孫男一士竒與
公同入翰林相交三十有三年最相得其沒也蓋哭之
慟於是粲及藻求余表墓余忍以衰朽而忘情老友哉
敬為之表
  興化知府李公墓表
李氏之先出唐宗室燉煌房五代時避地于越後之台
之寜海家焉見黄文獻公集中霽峰先生墓誌霽峰先
生當宋末元興之際以高文邃學重於時文獻蓋其考
[093-7b]
試浙省時門生云霽峰於興化為高祖曽祖諱栗祖諱
炳考諱塾明書詩春秋洪武初分教華亭縣學因家焉
後為鄜州同知卒於官歸葬華亭娶華亭沈氏興化其
子也諱銅字至剛號敬齋以字行少穎敏不羣嘗從學
楊亷夫為詩文有清思洪武戊辰舉明經奉命侍懿文
太子初授祠部試郎中既實授坐累謫戍邊無幾召還
為虞部郎中尋陞河南布政司右叅議㑹河決汴隄居
民危懼公建議假王府積木作茷濟之人賴全活甚衆
[093-8a]
調湖廣布政司左叅議太宗文皇帝入正大統公來朝
大臣有言其才且洪武舊人遂以為通政司右通政方
修洪武實録公與焉旦暮在上左右道説洪武中事甚
親宻是冬陞禮部尚書時禮部之務叢挫公長於剸繁
條理井然益見寵遇實録成有白金文幣金織衣之賜
永樂二年春冊立皇太子命公以尚書兼左春坊大學
士東宫開經筵公與右春坊大學士解縉最先進講及
修永樂大典四方文儒皆集仍以公董之無幾為侍郎
[093-8b]
宋禮所間見疏嵗餘降儀制郎中然遇劇務必以屬公
解縉素厚公既遭讒出又以公言其怨望後召下獄而
并下公仁廟嗣位念公舊功臣復以為通政數月又念
其老不任朝叅改知興化府時朝廷方需仁澤於天下
公仰承德意勞心撫綏郡民徳之甫再嵗歿于官宣徳
丁未七月四日也享年七十娶孫克配君子子男二長
瀛次源永樂甲辰進士疏通明敏自驗封主事陞員外
郎方嚮用於時嘗得推恩追賜父誥命及贈母恭人女四
[093-9a]
長嫁盛衍次嫁太常少鄉鄭雍言次嫁王瑄次嫁考功
主事宋琰雍言琰皆進士發身孫男八女三曽孫男一
嗚呼公厯事四聖凡四十年入典邦禮輔儲君出佐藩
翰守名郡顯榮光大矣雖間厯夷嶮然回眎同儕輩覆
敗消亡何可勝計雖或存什一於千百而求如公之巋
然享髙壽都重爵從容考終何其少哉况又有後嗣之
卓然奮起而繼承之謂非所存之良所施之厚有以致
之乎余與公同朝乆源既請少保楊公銘公之墓又請
[093-9b]
余表於是乎言
  禮部儀制郎中史君墓表
宣徳二年春交阯之復叛也守帥奏請益兵朝廷命安
遠侯栁升等將七萬人往益之命兵部尚書李慶叅贊
軍事且勅慶凡六卿之屬才且賢者舉以自助慶所舉
十數人其最才且賢禮部儀制郎中史安祠祭主事陳
鏞師行慶與同卧起九月入交阯賊於官軍所經之處
悉列柵以守升既連破之直抵鎮夷關升有矜色升雖
[093-10a]
勇然不好謀安鏞言於慶曰總戎之意驕矣公宜力言
之且夷賊譎詐不可以其屢敗忽之安知其不示弱以
誘我况乎璽書數數戒飭謂賊專以設伏取勝不宜輕
率待之公宜速入言之時慶巳病强起與升力言升唯
唯而巳中實無戒慎意明日前進以數百騎獨先其副
及慶等皆在後升前度橋遽壞後軍阻不得前賊伏兵
四起升被創死明日慶病不起又明日副將崔聚整兵
以進聚固宿將然倉猝賊驅象赴鬭衆亂聚被執冦大
[093-10b]
呼官軍降即不殺安鏞皆曰吾輩見危授命耳皆死之
十月十八日也先是賊陷昌江等城城中如都指揮李
任指揮顧福知府劉子輔知州何志等皆守節死交阯
守帥知任等死事以聞皆得褒贈從升等死者守帥
隔逺不明知不及聞時與安鏞同行親見其事後得脱
歸者雖言之詳而有司以無官府上狀不可質故安等
之節不得暴白於朝此世之所共深惜而痛悼者也一
時同死者如吏部主事李宗昉等蓋多而安鏞之事有
[093-11a]
聞者在慶左右也兩人皆進士發身最相得安字志静
元宰相鎮陽王天澤之後今家江西豐城為人謹重㢘
正雖職務填委好學不倦而疏達勤敏六卿争欲為其
屬尤見知於仁廟屢垂嘉奬死時年四十二鏞字叔振
錢塘人重厚清介所履端確未嘗一比匪人而勤於學
問三十年來余所識錢塘士人仕京師其所言所行表
裏一由於正者其惟叔振然知之者寡矣死年三十四
志静之子取其父衣冠葬之請余為表余數聞其死時
[093-11b]
事為表之曰禮部郎中史君以忠死葬於此其曽祖憲
中元河南行省都事其祖文質洪武初冨州吏目其父
伯允贈禮部郎中其母甘氏封太宜人配熊氏封宜人
其子男四人而附見主事陳君百史君之同寮友生同
志而死同節者也
  陳雅言先生墓表       鄒 緝
永豐陳雅言先生通今博古之儒也其徳行道義足以
為師乎後進其著書立言足以垂示乎乆遠啓迪乎將
[093-12a]
來蓋所謂篤學力行有徳有言之君子也年六十有八
以洪武十八年乙丑十一月二十七日卒卒後三十年
其孫中書舍人彞訓始以先生行狀既請翰林學士胡
公光大為追銘其墓而翰林侍講鄒緝復為之表曰先
生自幼讀書聰敏善記為其祖山長君所愛長受詩於
翠微傅志行受書於東江徐復與其兄至言善言兄弟
五人并習舉子業然累試有司不得意即舍去曰此蓋
有命也遂大肆力於古學閉戸不出窮研六經史傳百
[093-12b]
家之書乆之脱然有所得其文辭由是大進若雲蒸霧
滃不可禦遏鄉先達皆器重之值元季盜起先生避亂
潛遁山谷中作閔巳寒松二賦潛夫擬以見志大明肇
興削平諸㓂盜永豐縣治新復首起先生典教縣學先
生乃請建學舍收召子弟俾就學且經理租賦以為其
養由是人才復興郡守鐵公某莫公巳知相繼至皆以
學行薦先生時年五十餘慨然欲就徴以母病不果行
先生事母孝侍湯藥不違寒暑母年九十四而終哀毁
[093-13a]
幾喪明服闋乃愈嘗草便宜十五事欲詣京師上之又
以疾作而止自是遂不起矣先生長身玉立鬚髯過腹
而襟度洒然不為崖岸慷慨尚義急人之困如恐不及
嘗有負學田租三年不償者官徴之急將售其女以償
涕泣不忍舍先生聞為代輸而還其女有從内弟之子
貧不能自資先生收而教之卒以有成立既又葬里之
不能葬者凡九喪平居以禮讓教人多見化服其為學
篤實純正有以得夫聖賢之要領故其著述多所發明
[093-13b]
教門人登第者甚衆後進士名取則焉所著有四書一
覽大學管窺中庸類編書經卓躍今行于世嘗擬崔駧
遺㫖二千餘言及天對六篇記序碑銘賛誄賦頌凡若
干巻藏于家先生之考元興元路學正諱立本祖陽豐
書院山長諱可權曽祖宋信州司戸參軍諱應沐自叅
軍以上二世皆舉進士有官閥先生之配曰鄧氏慈孝
恭儉甚有婦徳先生卒之明年正月十日亦以疾終遂
以其月十九日與先生合葬于縣之龍雲鄉長源坑之
[093-14a]
原子二人威子儀女四人長適曾濟次適曾仲禮郫縣
學訓導次適曽用藏今為蜀王府教授即狀先生之行
者次適張宗璉孫男五人彞訓今為中書舍人次資訓
大訓其訓是訓曽孫男幾人惟先生之學充碩宏冨深
於道徳性命之要微言奥㫖探索精至為文章豐衍有
法其為人明粹剛直言必有則而卓然有用世之志惜
其不得以大見於時而其善之所及僅止于一鄉然其
有以施於人傳諸天下後世而不遂泯沒則其所得固
[093-14b]
巳多矣乃列世次行實刻之墓隧以昭示于將來之君

  長史金君用誠墓表      楊 榮
衛府左長史三衢金君以正統己未夏五月二十日卒
于官子紞懼其才行聲實之懿乆或湮泯無以昭示後
人謁予文表諸墓辭不獲為之叙曰君諱實字用誠浙
之三衢開化人曽祖振之祖伯圖父徳厚三世俱不仕
母蘇氏君自幼穎悟書過目成誦始從叔祖戸科給事
[093-15a]
中玉衒學即知屏去浮靡專意經傳暨㳺邑庠甚為典
教者稱賞且以逺大期之嵗壬午太宗皇帝入正大統
詣闕獻書以君徳民政為之綱躬行仁義虚巳納諌明
察善斷審於用人恭儉節用為君徳之目厚風化尚亷
恥省刑罰薄賦税愛民力為民政之目太宗嘉納其言
復親䇿之對稱上㫖命入翰林與修太祖皇帝實録書
成賜以金幣永樂紀元擢翰林典籍修永樂大典未幾
特選為東宫講官時仁宗皇帝在儲位恩眷累加丁亥
[093-15b]
以外艱去服除陞左春坊左司直郎日侍經筵講説詳
明致有良佐之褒辛夘丁母憂哀毁成疾甫十年始起
任職仁宗登極妙簡宫僚之賢者輔導諸王乃授衛府
左長史階奉議大夫誥贈其考如厥官妣為宜人是嵗
復召入西掖纂述先正格言以備顧問宣徳丙午歸謁
先塋恩賜優厚拜奠既畢日召鄉黨宗戚相與燕樂以
榮上賜既還益以輔導為己任上深敬禮之今上皇帝
嗣大寳郊祀謁陵悉以命王左右之力居多戊午冬王
[093-16a]
薨哀感成疾己未春為禮部㑹試同考官事竣上疏乞
骸骨命下而卒享年六十有九君天性至孝少遊學宫以不得奉旦夕歡朔望歸謁必奉觴上壽以悦親心父
沒奉母宜人娱養備至友愛季弟老而弗衰處鄉黨以
誠信善則揚之過則從容規之子弟好學者激勵而誘
進之至於周貧恤難不吝所有故人林文節卒于京親
為殯斂歸其遺骸太學生江表死無所託君既為治喪
事閲其篋得白金數十兩封識以歸其家其以義從事
[093-16b]
類如此居家敦行節儉而甚孝友賔客過從輙命酒為
歡談論竟日亹亹忘倦閲經史日有程限或有事妨夜
必補之不以寒暑少廢故經史子書以及隂陽星厯醫
卜老釋諸書悉能探其賾而究其微嘗曰人不能無非
覺而改之斯善矣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
非孔子嘗以君子稱之因以覺非名齋賦詩以自警有
静存動察兢兢自持之語為文章舂容暢達理與氣俱
詩則和平沖淡無雕琢之病有文集若干巻藏于家配
[093-17a]
汪氏封宜人子男三人長曰纕次即紞己酉鄉貢士季
曰紘女二人曰綺適方濳曰纓奴庶出也孫男十二人
徒義養蒙俊童近思克己𢎞訓象賢鵬搏熈載允濟汝
霖某孫女二人其葬以某年某月某日其墓在某鄉某
山之原嗚呼君之學行自足以昭當時傳後世豈待表
而見哉然孝子之心目有所不能巳者也故為之述其
槩俾勒石于墓上
  故國子司業吳君墓表
[093-17b]
君子寓形天地間徳足以師表于士類學有以兼通乎
古今脩諸巳者有餘而見於用者或有未盡故其既沒
而哀傷追慕猶不能巳於人者若予亡友國子司業吳
君是也君諱溥字徳潤别號古崖先世家臨川之種湖
曽大父景南號南牕博學工文草廬吴文正公嘗序其
南牕吟藁大父某號楚江隠徳弗耀父思清贅崇仁章
氏後遂為崇仁人君生元至正癸卯四月四日少遊於
鄉先生前渭南令鄧伯恭門伯恭見而奇之謂思清曰
[093-18a]
是子器宇不凡異日必能大公之門弱冠舉孝亷不就
洪武丙寅邑大夫知其才賢乃舉邑庠弟子員從前進
士李原成治春秋文藻甚為原成稱賞家雖貧窘而志
學不厭祁寒盛暑亦不少廢同輩有忌之而肆譏侮者
恒不與校而所志益堅嵗庚午領江西鄉薦以疾弗果
㑹試尋丁外艱哀毁骨立幾至不起服闋假館學舍敎
授以自給衆亦易視之獨永豐羅博士師程時分敎邑
庠折節與交乙亥上京師以試期不及遂入為太學生
[093-18b]
嘗奉詔宣諭武臣使雲南卻其元戎文綺之贈又以閲
士伍使福建一無毫髮之私人皆稱其廉介其所至遇
古跡名勝輒賦詠紀之累至數百篇比還太學時太常
丞張顯宗攝祭酒事嚴毅方正於諸生中罕與可獨以
君為賢而為延譽於公卿大夫間嵗庚辰試禮部第一
廷對賜進士出身擢翰林編脩永樂初與脩太祖髙皇
帝實録書成大沭恩賚陞脩撰既又纂脩永樂大典充
副總裁戊子用祭酒胡公若思薦陞國子司業居官以
[093-19a]
禮自持以師道自任以勤率諸生每五鼓升堂講授終
日危坐無怠容諸生皆敬畏而心服焉仁宗皇帝在東
宫監國南京眷遇殊厚洪熈紀元首膺勅命進階承徳
郎贈及考妣宣徳丙午通政使陳璉奉命掌國子監事
九月三日設宴公堂君從容言笑如平時酒闌忽得風
疾舁歸私第以是夕卒享年六十有四臨終無一語及身後事但屬治䘮不用浮屠所著述有古崖稿若干巻
配鄭氏封安人子男四人與弼與疇與年與性女二人
[093-19b]
長適應天府學敎授孫曰讓次適豐城徐士英孫男三
女七諸子奉匶歸𦵏崇仁邑治北二十里之左橋既葬
十有三年與性以明經領薦至京泣而告曰先君子務
學篤行以古人自期而官止司業弗究所施年未及古
稀不肖無似又不克致位通顯以光振先徳惟先生於
先君子同年登第又同日擢官翰林知之悉者莫先生
若也表諸墓道傳示永乆亦莫若先生宜也不肖敢
以請君之孝友篤行出自天性清脩苦節至老弗替
[093-20a]
其為詩文詞暢理明足追古作者第以不媚當道官太
學幾二十年而不獲叙遷卒之日身無以為殮家無以
為喪子孫無以為衣食資而縉紳之流持乎公論者莫
不為之悼歎也然君之志雖不獲大伸於當時而能使
天下之人信君之徳操者無間於貴賤傳誦君之文章
者無間於遐邇視彼之得志一時而泯沒於身後者豈
不相去逺矣哉况君之子若孫有志問學期乎顯榮昌
大以慰君於地下者又有可兾歟姑立表以俟云
[093-20b]
 
 
 
 
 
 
 
 明文衡巻九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