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中州名賢文表 > 中州名賢文表 卷三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中州名賢文表卷三    明 劉昌 編
  許文正公
   雜著
    紀疑二事答李仲叔
     家語亡弓
聖人之道惟仁與義仁則物我兼該義則職業有分體
用參錯莫可相離故語仁而不及義非仁也其流必入
[003-1b]
於兼愛語義而不及仁非義也其弊必至於為我考西
銘理一分殊之説尤為著明四五年來執此以為是用
是心以揆昔者人亡人得之説故卒難領㑹近又推而
論之似終有不可行者且弓之為物細物耳雖曰人亡
人得而勿求其失未甚顯也使楚子亡其夫人亦曰人
亡人得而勿問則已不可矣况桀紂所失之天下即湯
武所得之天下使曰人亡人得而勿恤則滛暴之惡未
可非而天命之斷未足懼也其可乎哉竊謂楚子亡弓
[003-2a]
之初當趣令求之求之不得當自反曰我莅事不敬也
委任非人也徃者既不可追矣繼自今日兢兢焉業業
焉任賢使能俾無再失則庶乎古人改過不吝克勤小
物之義今乃舎此不務以能忘為貴則是既失於外而
遂遺其内職業不守而以溥博自居無亦近於兼愛之
流歟
     論語予所否者
聖人之心固天地之心然其處事接物必以巳義制之
[003-2b]
初不問彼之天命何如也若以孔子之不與者遽為天
之所厭則其説反似過髙而有難充其類者如不見趙
簡子而趙氏之世方興請討陳恒而陳氏之族方盛若
以趙氏田氏為不義則可也若遽以天厭言之則有礙
矣田横若不死而仕漢則酈商必無可友之義曽子出
妻所適之人曽晳必無受䞇之理應事接物恐止以巳
義制之不必要彼以天之厭不厭也今日所見若此未
知何如
[003-3a]
 衡再拜言來諭以反身而誠為顔子樂處意極精切
 衡雖未能悟厥㫖謹受教矣家語論語説猶未盡曉
 敢言所疑
    論子玉請復曹衛
論君子者必以德論小人者必以詐以德度徳則君子
之優劣見矣以詐較詐則小人之勝負分焉德也詐也
雖有善惡之殊然各就其中間論之則未始不以深造
者為得也為君子而不至於善之長為小人而不至於
[003-3b]
姦之雄則未見有以過人者蓋嘗於晉楚爭覇之際觀
之楚之得臣不自料其詐力之所造與文公君臣孰淺
孰深遽使伯棼請戰於楚子告於晉師請復衛侯而封
曹徒欲急間讒慝勇於立功而不知區區小數已墮文
公之譎矣以詐力之淺者角夫詐力之深者是猶以瑕
而攻堅以弱而制强吾未見其可也城濮之師其所以
潰亂而莫能支者是果誰之咎耶子玉請復曹衛愚請
數其失而論之自周衰以來世以詐力相髙然其詐力
[003-4a]
之所以髙者亦皆有過人之才焉識慮淺而不險者不
足以為詐故伯比之間隨也遺其禍於數年之後喜怒
輕而量不宏者不足以為詐故句踐之滅呉也忍其心
於屢請之時今得臣既昏且蔽又躁而急廼欲擁西廣
東宫與若敖六卒以挫堂堂之晉宜乎其敗也彼文公
君臣巧譎萬變自古為詐之人未有出其右者且明分
曹衛之田以賜宋者非厚於宋也激齊秦之怒也私許
曹衛之復使絶於楚者非愛曹衛也致楚師之戰也至
[003-4b]
於退三舎而言愈恭者用以驕敵用以報徳用以感諸
侯之心用以作三軍之忿而得臣於此豈惟不知多方
以誤彼又且甘投陷穽以致敵於人噫詐力之淺者見
挫於詐力之深者亦不足重煩吾儒之議然於楚子怒
得臣之際愚獨有矜焉自楚之竊據東南也憑陵上國
號召諸侯其聲威氣熖懾動當世亦可謂甚强矣然楚
子既命無從晉師而得臣不忍私忿固請一戰楚子雖
怒其不可而竟不能止孰謂以䟦扈之君反不能下制
[003-5a]
一臣吁可怪也巳三綱倒置人倫不明國雖强大而君
子已為寒心城濮之戰萬不可勝政使偶而或勝則得
臣他日恃功専恣之禍必有甚於喪師之慘矣世之詆
覇者猶以尚功利為言殊不知覇者之所為横斜曲直
莫非禍端先儒謂王道之外無坦途舉皆荆棘仁義之
外無功利舉皆禍殃彼詆覇者以功利何其僭譽之深
耶斯言其至矣
    辨說
[003-5b]
辨欲其信也辨而後信未若不辨而信辨而不信尤未
若不辨之為愈也辨之要在於自克自克則喻喻則無
事於辨矣偶或未曉則盡其心善其說以懇導之猶或
未曉不强也二曉字一本/皆作喻字幸而開悟則歸美而加敬焉
晦其迹使人不知其出於已也此辨之善也雖然辨出
於不得已得已而不肯自已者是易言也易言則難信
難信則人亦不信病其不信也力辨之辨之愈力而愈
不信較勝不已至於忿争敵日益多力日益困至其敗
[003-6a]
也猶悔辨之不至此豈辨之不至辨之巳甚也吾竊歎
憫思有以告之未識其果信否也既而悔之以楔出楔
以酒投酒是亦得已而不肯自已五十歩百歩又奚辨
焉姑記其說時用自省
    王生名字說
王氏子昔嘗從予遊曽未閲歳乃遷居燕然於今蓋十
數年矣頃來復過吾門狀貌加偉而其禮節恭謹無異
平時予嘉其處心近厚也思有以教之因其求更前名
[003-6b]
遂為說以命之夫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君子有以終身
守之者誠以大中至正而不可去也薄俗昏愚鮮克由
禮昔為師友今為路人滔滔者皆是也之子從學未久
而獨能眷眷於相從之舊非本心之明有以自守其何
以能之謹訓其名曰遵禮字之曰安卿誠能因其所已
知而擴其所未知因其所已能而推其所未能則他日
修身事親之際將不止如今日之王生也
    呉氏傷寒辨疑論序
[003-7a]
先朝國醫呉敏修著傷寒辨疑論實得仲景傷寒之要
先生猶子墇亂後獨有其書頃嘗幸得而詳讀之概見
先生醫學所造之妙嘗謂醫方有仲景猶儒書有六經
也必有見於此然後可與議醫然其文古其義隱學者
讀之茫乎不可涯涘今是書辨析疑似類括藥證至發
先賢之未發悟後人之未悟雖以愚之不敏一讀且有
開益彼専門業醫者得是說而推之則所謂茫乎不可
涯涘者當了然矣目曰辨疑夫豈徒云已未冬十月戊
[003-7b]
戌河内許衡序
    髙凝字說
髙生講冠禮予忝預既字之且求所以命字之意因為
說以告曰世變以降波蕩風靡而天下日趨於薄昔者
聖人蓋憂之故其垂世立言莫非惇本抑末以謹厚篤
實為勸蓋天下之善必原於謹厚篤實天下之惡必始
於浮躁淺露此尊君命生之名取於鼎象之意歟尊君
以古自立而又以古教生其命生之名取易卦鼎象凝
[003-8a]
命之凝欲生之以厚自成也以正自守也猶鼎之峙焉
雖然此體也未適乎用欲生之博文約禮日篤於人道
之常猶鼎之享帝養人之用不為法器而已也夫父子
君臣者天之命也人之道也去古既逺天下之俗日趨
於薄風靡波蕩一徃而不可住其間能以古道自重卓
然不為流俗所移况又益資學問之力以進乎道則厚
也不徒為厚其正也不徒為正體具用行而於出處窮
達無施而不當其亦賢乎
[003-8b]
    留别譚彦清
譚君彦清辭氣温雅自始識竊有慕焉既又見讀吾聖
人書雖館傳暮夜手不暫釋益使人歎仰既又接其論
議則尚慕古人以敦本抑末實學為己任雍容樂易大
有以畏服人者方將鞭䇿駑蹇私擬竊效未能也將别
再三求言正所謂借聽於聾假道於盲其不可也又奚
疑雖然盛意不可虛辱將以私擬竊效者告焉可耶否
耶請之勤而後言其或可少恕耶夫人患不博古而博
[003-9a]
古或滯於形迹而不可用於時人患不知今而知今者
或徇於茍簡而有害乎道二者雖有皆未也惟學古適
用隨時中理其庶㡬乎君之尚慕古人雍容樂易既能
是矣能是而又言之不㡬於贅乎蓋將堅其所已至而
期其所未至故云又一本譚君彦清辭氣温雅自始識/有慕焉既又見讀吾聖人書雖館傳
暮夜手不暫釋益使人歎仰既又接其議論則尚慕古/人以有為於時為己任雍容樂易大有以畏服人者方
將鞭䇿駑蹇私以擬效未能也將别去再三求言正所/謂借聽於聾假道於盲其為不可也固矣然盛意不可
虛辱將以區區者告焉可耶否耶請之勤而後言其亦/庶乎可耶夫人之學貴於師古而師古者或滯於形迹
[003-9b]
而不適於用也貴於隨時而隨時者或徇之茍簡而不/中於理也二者其可謂善學乎惟師古適用隨時中禮
然後可以論學君之向慕/古人有志於時蓋能尚矣
    呈丞相乞致仕狀
許衡呈衡舊患脚氣復因憂戚變為水腫此等病候類
多難治三數年來止以忌慎之嚴茍延視息今乃叨居
要地陪列元臣乏德乏才既不足以辦事非勲非舊又
不足以服人虛負寵恩莫任憂畏以故耳増重聽心苦
多忘腰痛未已而手麻腹滿纔輕而溲澁有困危之勢
[003-10a]
無安養之期望加矜憐特賜聞奏使退循常分仍守舊
資豈惟免尸位之愆亦可効育才之助心獲無慊疾庶
有瘳仰干髙明伏幸裁處右謹具呈丞相閣下某年月
日許衡呈
    辭免京兆提學狀
後學儒人許衡先於輝州承奉令㫖遷來京兆教授人
家子弟欽依外今月初一日續奉令㫖遷來京兆該亷
宣撫保奏令衡充本府提學者衡自推非才不敢祗受
[003-10b]
即於宣撫相公及以次官貟處告覆至今未䝉允納竊
聞提學之官即師表之任也儀刑多士檢正學業實風
化人才之所自縁衡早年羇旅學無淵源於舉業功夫
未至成就若不量度叨冒寵榮取四方之譏辱王府之
命不止為罪於一身也事有所繫義在必辭伏乞宣撫
使司詳察擬為回奏施行取鈞㫖乙卯年三月日儒人
許衡狀
    對大小學問
[003-11a]
人禀天地之德五行之秀所以為人故人之德有五仁/義
禮智/信人之倫亦有五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以人之德行於五者
人倫之間各盡其分乃所謂奉天命立人道也然人生
氣質所禀不同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後
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凡上品下品之人分數常少而
中品之人分數常多聖人立教使民生八歳皆入小學
及其十有五嵗始與王公卿士之子同入大學小學教
人自下事上之道如子孝於父臣/忠於君之類大學教人自上臨下
[003-11b]
之道如敬天修德節/用愛民之類上知所以臨下則下順下知所以
事上則上安上安下順此古昔治平之興必本於小學
大學之教也
   韻語
    祭鄒國公文
惟公之生運適周衰正途壅底大道凌遲分承三聖力
破羣疑禽獸楊墨妾婦秦儀宜載祀典宜配先師敢修
庶品敬薦於時
[003-12a]
    祭李生文炳文
惟生總角從吾誦詩讀書善言日親惡言日疎二十安
學志向吾儒經史晝夜筆硯朝晡道則周孔治惟唐虞
究始與終論精及粗事我甚専敬我無渝不恤異議不
為俗拘較之後生鮮或能踰我年四十病稔微軀别汝
西歸待死鄉閭三年林下頗得安舒事既加少病亦尋
除念昔舊學日就荒蕪思欲講明共力誰歟我來自西
䟦渉﨑嶇省汝視汝操立何如身出門庭名聮士夫斐
[003-12b]
然成章不忘其初我竊慰喜有汝生徒遂意老日相與
鄰居益汝新聞卒我前圗舊縣之别中懐未敷擬再㑹
見叙此區區行舟催發水路縈紆十日之程復歸吾廬
昔者憂汝多病而癯此别安强謂必無虞訃音忽來告
汝身殂我初聞之恍如乗虛撫手痛悼放淚長呼三日
皇皇食無一盂束裝東行令婿與俱官事適丁引類連
茹悠悠逺思阻越旬餘今我來期弔汝城隅不復歡迎
但爾荒墟可勝哀哉可勝悲夫道之隳廢欲汝同扶天
[003-13a]
既奪汝天其喪予我年日衰我德日孤思之念之我心
如刳汝之父母平日勤劬汝之兄嫂竭力馳驅汝未一
報人世俄殊生非巳有死獨誰無惟汝之死家道淪胥
㡬成而敗欲榮而枯念之思之能不噫嗚魂兮魄兮知
乎否乎一盃薦生生其饗諸
    留呉行甫疏
竊以學務求師師明則正可就學賢期衛道道明則益
以為賢義有當從謙何過執行甫先生德堪模範學窮
[003-13b]
淵源巳煩善誘之勤先著小成之效逺圗可望幼志俱
親豈容中道之退歸深抑輿情之企慕智惟成物忠必
誨人忍令諸子之無依坐視前功之不繼萬願復垂絳
帳𢎞古人之舊風重受青衿起今日之新學謹修短疏
用表深衷切望髙明特賜允許
    寄張左丞
弔者在門慶者在閭一倚一伏孰知其初君子存誠克
己就義始合甚難終知甚易可委者命可憑者天人無
[003-14a]
率爾事有偶然舎苖不耘固為有害助而揠之其害愈
大既徴於色又發於聲天道無他庸玉汝成
    稽古千文
太極之前此道獨立道生太極函三為一一氣既分天
地定位萬物之靈惟人為貴太古結䋲民醇而愚茹毛
飲血穴處巢居伏羲畫卦始造書契神農黄帝三王繼
治五帝少昊髙陽髙辛堯舜揖讓傳中以心厯數在禹
夏承虞禪謳歌歸子啓與扈戰太康遊畋羿距於河仲
[003-14b]
康失權𦙍征羲和一成一旅少康中興桀虐百姓天道
禍滛應天順人殷湯革命咸有一德伊尹元聖太甲放
桐盤庚遷都武丁中興受終獨夫文王事殷明夷䝉難
武王開周首訪洪範成康持守周召夾輔穆王訓刑宣
王復古幽惑褒姒犬戎所喪平王東轍國風遂降虛器
尊周五伯馳騁孔聖春秋爰始魯隱七國争雄蘇張縱
横孟子仁義卒老於行孝公彊秦鞅變井田赧朝昭襄
周阼以遷併吞六國始皇詐狙罷侯置守焚書坑儒阿
[003-15a]
房長城賦役虐民二世子嬰陳呉亡秦項起泗楚劉興
沛中項弑義帝劉從董公轉戰五年資謀三傑進嬰垓
下始定漢業髙帝忘功誅醢械繫溺愛戚姬欲立如意
良招四皓幼惠遂定吕雉鳴晨房闥出政陸賈計行平
勃交驩祿産就誅劉氏乃安文帝恭儉詔半為農景帝
遵業醇厚民風武承富庶始建年號窮兵雪恥末年減
耗立昭繼武功歸霍光孝宣中興道雜覇王元成哀平
權移女黨張禹佞䛕乃生王莽十有五年亂生新室更
[003-15b]
始劉盆王尋王邑光武中興羣盜皆滅㓂鄧元勲耿賈
洪烈天下平定進尚文史退全功臣封縣數四禮優嚴
陵占動太史二百年間名節奮起明帝苛察章帝寛厚
和誅竇憲殤終襁幼安雖享御權歸外戚北鄉弗永順
淪嬖習冲幼質聰弑於䟦扈桓誅梁冀陳李黨錮靈委
宦孽黄巾嘯聚進召董卓獻終漢緒曹丕稱魏先主興
蜀孫權號呉三國鼎足混於西晉都於洛陽武恵懐愍
劉聰所亡元帝南渡一馬化龍建康再振為晉之東明
[003-16a]
成康穆哀廢簡帝武安偽楚恭遜劉裕原晉之弊起於
浮誇清談之極禍成永嘉宋齊梁陳元魏東西南北𤓰
分後周併齊隋文混一始盛開皇煬帝窮奢恭帝禪唐
唐髙之興太宗之謀閨門慚德責以春秋田以租調兵
以府衛七百餘員首定官制貞觀仁義髣髴三代本根
不正隨亦闕壊再傳髙宗已罹女禍李勣一言唐業㡬
墮武后稱制欲立三思儻非仁傑孰引柬之中宗復辟
嗣興韋后睿遜𤣥宗以功授受開元太平天寳昏亂貴
[003-16b]
妃内惑禄山外叛肅宗即位大分安在中興有頌功不
贖罪代宗中材德宗猜忌奉天所倚陸贄仁義順在東
宫隂賜天下憲任裴度平淮有雅惜其晚年禍生不測
穆敬昏庸不能討賊文宗銳意太和清明僅殺宏志莫
正典刑輕用訓注禍成甘露武用德裕遂平澤潞宣宗
寡恩唐治以衰懿僖昭哀遂不可支唐患非一朋黨閹
寺藩鎮强大宣武簒弑朱梁李唐至於石晉劉漢郭周
是為五閏錢馬髙陽承襲割據李王孟劉各復僭偽兵
[003-17a]
變陳橋宋祖即位克平中夏以國傳弟九葉中衰訖於
元世四海㑹同本枝萬年稽古提綱維此千言
   墓銘
    南京轉運司支度判官楊公墓誌銘
公諱天德字君美其先耀之美原人徙同官至髙祖儀
徙髙陵世業農曽祖諱亨祖諱植始為縣吏父諱禮以
大定庚子嵗十二月庚子生公於北郭公之父雅好儒
而仲兄茂實克家厚資公使游學公亦勤篤能副所望
[003-17b]
既肄業太學登興定二年進士第釋褐補博州聊城丞
未及赴辟陜西行臺掾尋權大理寺丞繼擬主長安簿
未㡬正主慶陽安化簿尋辟德順之隆德令再辟安化
令補尚書都省掾遷轉運司支度判官京城不守流寓
宋魯間十年而歸長安公自讀書入仕至於晚嵗風節
矯矯始終不少變其為隆德也被圍於德順冒圍請援
以死期於復命及復立縣治撫養瘡痍誅鋤强梗民賴
以安慶陽之圍也復任安化主帥以公忠勤使兼録事
[003-18a]
并鎮撫軍民又牒令判府事晝夜不遑處盡智畢力拒
守踰年居民餓死殆盡卒逮救至圍解召公還京師公
歎曰既不能救民之死又暴其骸而去之吾不忍也擾
攘中竟留月餘悉收葬之其忠主愛民若此亂後士夫
或不能自守而公於勢利藐然如浮雲晚讀大學觧沿
及伊洛諸書大嗜愛之常語人曰吾少時精力奪於課
試殊不省有此今而後知吾道之傳為有在也埋没篆
刻中㡬不復見天日目昏不能視書猶使其子講誦而
[003-18b]
朝夕聽之以是自樂及有疾親友徃問之談笑歌詠不
衰曰吾晚年幸聞道死無恨矣以戊午嵗十月四日卒
於家春秋七十有九公娶宼氏早亡一女適三原郭孝
亷再娶太常少卿京兆孫通祥之女一子曰恭懿孫男
曰寅孫女二人皆㓜以是年十二月十日葬於髙陵閏
國鄉奉政原之先塋公子孝亷篤實克紹先志平居事
公已著信於朋友而執喪毁至五日不食寢苫枕塊居
廬啜粥又能行古道其治喪一從公之遺命用司馬氏
[003-19a]
朱氏考訂古禮民迷固乆而公獨得以禮葬有子如此
公為不朽矣河南許衡敬叙其事而為之誌且系銘曰
出也有為死生以之處也有守不變於時日臨桑榆學
喜有得其知益精其行益力吾道之公異端之私瞭然
胸中洞析毫釐外私内公息邪距詖俯仰古今可以無
愧受全於天復歸其全尚固幽藏無窮嵗年
 
 
[003-19b]
 
 
 
 
 
 
 
 中州名賢文表巻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