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周禮訂義 > 周禮訂義 卷六十七
[067-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六十七   宋 王與之 撰
大行人中大夫二人
 唐氏曰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司儀行人之官必屬司
 寇此古者禮刑相表裏之意○陳及之曰大小行人/司儀掌客宜屬春官而
 乃屬秋官者以六服諸侯之朝貢王之/所以撫存覜省廵守亦邦禁所係也
 薛平仲曰五禮固不止於賔客而達於天下之相親
 者惟賔禮為至是以掌禮之官必命曰行人因其事
[067-1b]
 宜以致其小大之稱故大行人以中大夫二人專掌
 禮之綱小行人以下大夫四人專掌禮之籍威儀煩
 縟屬之司儀小事纎悉逹之行夫衛其行李以送逆
 之責之環人及夫五服之外若蕃國之入見雖不能
 盡同於中國之禮先王待之又特建夫象胥之官無
 所往而不接於禮天下亦何事於刑禁之防哉
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
 鄭鍔曰奉一人之命供行李之役以往來于諸侯之
[067-2a]
 邦者行人也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則以别乎其
 小者也六服羣辟謂之大賔則外近乎蕃夷者其君
 謂之小賔矣諸侯之孤卿謂之大客其大夫士來謂
 之小客矣大宗伯曰以賔禮親邦國蓋等降浸邈人
 情隔踈待以賔客且有禮儀使歡欣交通乃所以親
 之也於賔曰禮於客曰儀禮本也儀末也語其體則
 曰禮見於揖遜周旋則曰儀行禮未嘗不見於威儀
 威儀未嘗不本於禮大賔為尊故以禮言大客為卑
[067-2b]
 故以儀言耳大宗伯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典命
 掌諸侯之五儀則諸侯之尊何嘗不貴於有儀乎小
 行人言使適四方協九儀賔客之禮且言君之禮也
 臣之禮也諸侯之臣何嘗不貴於有禮乎其所以異
 言者别尊卑耳
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毗志/反邦國之功夏
宗以陳天下之謨冬遇以協諸侯之慮
 賈氏曰此有考績之事故以王見諸侯為文大宗伯
[067-3a]
 無事相見故以諸侯見王為文○鄭鍔曰王者之於
 諸侯當其朝覲宗遇之時凡天下之事無不與之圖
 非止春朝則圖之邦國之功無不比非止秋覲則比
 之天下之謨無不使之陳何止於夏宗諸侯之慮無
 不使之協何止於冬遇此蓋因四時之朝分四等之
 名因時以明義而已蓋一歳之計在於春春者始事
 之時也故春言圖事謂春為造事之始耳秋者物成
 之時人之立事自春而圗之積功至秋亦可以成矣
[067-3b]
 故秋言比功謂秋為萬物之成耳夏者文明之時謨
 欲其明顯然著於耳目故取文明之時以陳之冬者
 收藏之時慮欲其隐故取收藏之時以協之謨欲衆
 共知故言陳慮恐人人異志故言協王者因諸侯之
 來而屈禮以接之欲與之經營圖為者如此三時不
 言諸侯則省文於事與謨言天下則非一國之事一
 國之謀可知至於比功特言邦國協慮特言諸侯者
 校其功之髙下非合衆國比之何以見其優劣若夫
[067-4a]
 謀慮則恐諸侯之心不與天子協言諸侯者對天子
 之言也○易氏曰所謂春朝而圖事者若王制言諸/侯之朝而考禮正刑是也然事作于先者功
 必成于後又於秋覲而比之所以察其禮刑之成二/者見於春秋之時故因春朝秋覲之禮而行之所謂
 夏宗而陳謨者舜典言羣后之朝而曰敷奏以言是/也然謨之見于外者慮必定於内又於冬遇而協之
 所以核其敷奏之實二者見于冬夏/之時故因夏宗冬遇之禮而行之○王昭禹曰先
 事後功功以成事故也先謨後慮終則有始故也獨
 春朝不言以者春為朝禮之正非直為圖事也
  愚案朝於春而圖事以謹其事之肇端覲於秋以
[067-4b]
  比功以述其功之告成二禮特重故序朝覲於夏
  宗之先宗則名其禮之知所尊遇則名其禮之適
  相合非其所急故夏宗有謨則陳無則已也冬遇
  慮乖則協否則已也故二禮不為重王者将以順
  適諸侯之情不得不立為四時之禮
 黃氏曰諸侯平居無事之時王者於德意志慮則道
 之使知度量法則則諭之使同好惡已一於心用舍
 己一於事及其入王又㑹而圖之以四海為一家以
[067-5a]
 中國為一人蓋如此
時㑹以發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鄭鍔曰四時之朝常朝也時㑹者其㑹有時非一定
 之時蓋諸侯有不奉王命而王将有征討之事於是
 時則㑹諸侯於國門之外殷同者其同甚衆非一國
 之至蓋天子於十二歲或未行廵守之事於是時則
 六服羣辟同見於天子之朝○黄氏曰殷正也使天/下同歸於正故謂之廵
 守殷/國此二者非常朝也乃發四方之禁乃施天下之
[067-5b]
 政各視其事之冝士師有五禁之法用以左右刑罰
 耳非所以為四方之禁大司馬九伐之法以正邦國
 是謂四方之禁必以時㑹之時發之者蓋諸侯有馮
 弱犯寡賊賢害民等事不遵法禁王将有征討焉則
 㑹諸侯而發以示之使承命往伐兹其事之不常固
 有時而發矣地官有均齊天下之政然用以治内地
 爾非所以為天下之政大司馬以九畿之籍施邦國
 之政職是謂天下之政必於殷同之時施之者蓋諸
[067-6a]
 侯有當各朝之年雖示之以政職未必信其為均不
 均也於九畿並朝之年則合而為一施布以命之使
 同見其所貢之等示其政之無私故於同而施之也
 ○黄氏曰禁繋之四方禮俗人情有不同不可得而/一也政繋之天下四方内外不容其或異也政即協
 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是也
 易氏曰此六者即大宗伯所謂賔禮也大宗伯詳其
 賔禮之名大行人又以詳其命諸侯之實然宗遇㑹
 同亦或緫以朝覲名者曲禮曰天子當依而立諸公
[067-6b]
 東面諸侯西面曰朝鄭氏謂夏宗依春此圖事陳謨
 皆所以責其始冬遇依秋此比功協慮皆所以攷其
 終故曲禮言朝覲而經亦多以朝覲為主至於㑹同
 之發禁施政又因朝覲之時而行其禮故經亦謂之
 大朝覲此朝覲宗遇之名雖異先王行禮之意一也
 王氏詳說曰大宗伯大司馬法與大行人載此各相
 為異同宗伯言朝覲之禮行人言朝覲之事至於司
 馬法謂春以禮朝諸侯圖同事夏以禮宗諸侯陳同
[067-7a]
 謨覲遇㑹同亦如其說言朝而必言禮言事而必言
 同事蓋同者有同與不同之義焉此所以為司馬法
 ○愚按餘說/見大宗伯
時聘以結諸侯之好呼報/反殷覜通弔/反以除邦國之慝
 鄭鍔曰諸侯之事天子則有時聘殷覜之文大宗伯
 所謂時聘曰問殷覜曰視是也天子之於諸侯亦有
 以報其禮故此行時聘殷覜之禮以答之但天子遣
 行人以徃則曰結好除慝此所以不同也諸侯比年
[067-7b]
 小聘三年大聘矣王又以時遣人聘之春秋書天王
 使凡伯來聘之等是也聘則有財以為禮所以結好
 於諸侯先儒謂天子有事諸侯使大夫來聘親以禮
 見之遣之所以結其恩好考其文意似非是也諸侯
 於一服朝之歳皆使卿以聘禮來覜是也覜省視也
 王者省視其所為慮其有相惡之慝慝者怨惡之匿
 乎心也積怨不除至於相吞滅者有之為之講解使
 消除焉合方氏所謂除其怨惡殆此類也先儒謂諸
[067-8a]
 侯使卿來覜天子命以政禁除其惡行亦非也
 黄氏曰鄭見宗伯序聘覜於朝覲宗遇㑹同之下故
 皆以為王見諸侯之臣然大行人間問歸脤賀慶致
 禬與殷覜聯文不知何以分之又鄭注典瑞琬琰圭
 則曰王使之瑞節至此乃以為王見諸侯之臣蓋自
 叛其說矣大抵存覜省聘問小行人所謂臣禮者存
 覜省王撫諸侯王臣行之聘問諸侯邦交諸侯之君
 行之諸侯固有當朝而偶有故不能朝者於經則有
[067-8b]
 世子攝君之文未見諸侯使卿大夫聘王之名或君
 有故未有世子則如之何曰寧賜毋朝不使臣代其
 君禮也
間問以諭諸侯之志歸脤以交諸侯之福賀慶以賛諸
侯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烖
 鄭康成曰此四者王使臣於諸侯之禮○鄭鍔曰諸
 侯之於天子有時聘之問天子間一歲亦一問之是
 謂間問蓋諸侯之衆未必皆能通曉吾志之所在者
[067-9a]
 間歲問之告之以言語書名使其心曉然知王朝之
 意下文所謂七歲諭言語九歲諭書名是也諸侯之
 於天子有致福之禮天子之祭亦歸之以胙是謂歸
 脤蓋諸侯以福致之王王祭畢亦取胙肉以歸之乃
 所以交其福凡此時聘殷覜間問歸脤固有一定之
 期若夫賀慶致禬遇時則舉初無常數之拘以物賀
 者曰賀與禮記賀娶妻之賀同以言慶者曰慶慶與
 左傳諸侯皆慶寡人之慶同所以賛其可喜也○鄭/康成
[067-9b]
 曰賛助也○王昭禹/曰所以與之同其樂若夫禬禮諸侯之國為灾害所
 困則㑹財以與之以補其闕與孟子所謂補不足之
 補同○鄭康成曰致禬凶禮之弔禮禬禮也補諸侯/烖者若春秋澶淵之㑹謀歸宋財○王昭禹曰
 所以與之/同其憂然大宗伯有禬禮以哀圍敗之言故學者
 專指圍敗為說余以為天災流行國家代有皆當賑
 恤之不特國為人所圍敗然後會財以補之也大宗
 伯分而言之大行人合而言之
 黃氏曰間問王自以日月闊踈恐情意隔絶則間遣
[067-10a]
 使而諭之漢中山靖王來朝天子置酒聞樂聲而泣
 問其故具以吏所侵聞上乃厚諸侯之禮宗伯無間
 問朝覲宗遇㑹同歸脤賀慶致禬皆已見大行人又
 見宗伯典籍之所存也大行人上下所由以交際也
 故宗伯緫其綱目大行人明其事義禮樂不興則刑
 罰不中矣大行人列於刑官之屬漢叔孫通所撰禮
 儀與録藏於理官固為略知此意而本末不相副專
 欲倚法而行卒之法家不傳而臣民莫有能言者
[067-10b]
   總論
 王氏詳說曰宗伯賔禮皆言諸侯於天子之事不言
 天子於諸侯之事至於饗燕之親四方脤膰之親兄
 弟慶賀之親異姓反見於嘉禮蓋賔禮為諸侯而設
 嘉禮為萬民而設以諸侯歸脤慶賀之事與萬民同
 其禮所以正君臣之分使諸侯不得與天子分庭抗
 禮也此周公制禮之深意然宗伯以歸脤慶賀分同
 姓異姓而大行人槩以為諸侯蓋宗伯言其定制行
[067-11a]
 人言其通用也不然齊為異姓宰孔何有加勞一級
 之語宋為二王後皇武子何以有天子有事膰焉之
 語乎況歸脤以交諸侯天子歸脤於諸侯諸侯亦歸
 脤於天子都宗人謂致福於國者此也然則凡言諸
 侯者不以同姓異姓為義例也若夫致禬以補諸侯
 之烖皆凶禮之五者是也凶禮之别曰喪禮荒禮弔
 禮禬禮恤禮皆以哀為文是同其事也可知鄭氏以
 致禬為凶禮之弔禮禬禮賈氏以致禬為凶禮之弔
[067-11b]
 禮鄭氏之意但謂弔禮哀禍烖禬禮哀圍敗而此曰
 致禬補諸侯之烖也賈氏之意謂禬禮用之於圍敗
 非用之於禍烖遂以此惟言弔禮餘四者非行人之
 事也從鄭氏之說則一句不容有二名從賈氏之說
 則二字不容合而為一句二說皆失之嗟乎春秋之
 時天子待諸侯之禮雖存諸侯待天子之禮已廢書
 諸侯之朝於魯者三十有四而魯之朝于天子也不
 過僖二十八年兩書公朝於王所而已初非來朝也
[067-12a]
 書天王之來聘於魯者有八來錫於魯者有三荘元/文元
 成/八來求於魯者有二桓十九/文九來歸脤於魯者有一定/十
 四/年初不聞魯之來聘來錫來求來歸脤於天王也魯
 之懿親能秉周禮者且如此他可知也
 王昭禹曰朝覲宗遇會同六者諸侯致勤於王也時
 聘殷見間問歸脤賀慶致禬六者王致愛於諸侯也
 諸侯以禮致其勤王以仁致其愛
以九儀辨諸侯之命等諸臣之爵以同邦國之禮而待
[067-12b]
其賔客
 鄭康成曰九儀謂命者五公侯伯子男爵者四孤卿
 大夫士
 鄭鍔曰有命本由有爵諸侯之命為尊不止於爵而
 已故以命言有爵未嘗無命諸臣之命為微命不足
 道也故以爵言典命言諸臣五等之命則諸臣未嘗
 不以命為别書言列爵惟五則諸侯未嘗不以爵為
 主此各因其盛者言之命言辨爵言等命之尊者以
[067-13a]
 五以七以九為節數至於繁則易於亂以辨為言欲
 其數之有别也若夫爵則不然同為士也而有小大
 若次國之士同為大夫也而有小大若次國之大夫
 同為孤卿也而有小大若次國之孤卿此所以為難齊是故
 次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
 卿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各
 因其國之小大以齊之不然小大無等待之之禮無
 時而可同矣
[067-13b]
 易氏曰爵命不同如此而曰同邦國之禮者非謂舉
 其倍蓰不同者而同之也命同於上公皆以九為節
 命同於侯伯皆以七為節命同於子男皆以五為節
 以至爵同於孤則皆以四為節爵同於卿大夫而有
 大國次國小國之異命則亦各眡其命之數而為節
 以此待賔客則大行人之所掌有定籍而其爵命之
 上下隆殺各當以禮而舉不敢踰其分其為同也至
 矣○鄭鍔曰王朝之禮如此亦欲邦國知其如此苟/王朝用之邦國不同何以使賔客之禮歸乎一哉
[067-14a]
 惟辨其命等其爵斯可得而同矣九儀以辨其君之/命等其臣之爵命同者其禮以命而同爵同者其禮
 以爵而同如是則内/外其知禮之無二矣
上公之禮
 王氏曰三公八命出封加一等則謂之上公○鄭鍔
 曰周封魯以上公之地是同姓之為上公也建微子
 以為上公是異姓之為上公也公視侯伯固巳尊矣
 而曰上公尊而又尊之辭
執桓圭九寸繅藉九寸
[067-14b]
 賈氏曰執桓圭九寸者以桓楹為飾繅藉九寸者所
 以藉玉○鄭康成曰繅藉以五采/韋衣板若奠玉則以藉之○鄭鍔曰天之大
 數不過十二故王者法之陽之極數過於九而必亢
 以九而止故上公法之圭之寸服之章常之斿樊纓
 之就車之乗介之人皆以九為節所以法陽數之極
 以明人臣之位極於此矣
冕服九章建常九斿
 鄭康成曰冕服着冕所服之衣九章者自山龍以下
[067-15a]
 ○鄭鍔曰上公所建交龍之旂爾至於日月之常王
 所建也今曰建常者蓋别而言之指畫日月者為常
 總而言之凡爵命之尊所得而建之旗皆可謂之常
 謂其常得而用之也○王氏曰謂之建/常以象其道也非有取於日
 月為常之義此所以稱王之所建者為大常言大者
 以明於旗之中為最大○鄭康成曰斿其屬縿垂者
 ○賈氏曰爾雅云纁帛縿練旒九正幅為縿/謂旌旗之幅也其下屬旒故云屬縿垂者也鄭鍔曰
 凡此皆諸侯命數所當用
[067-15b]
音/盤纓九就貳車九乗繩證/反
 鄭康成曰樊纓馬飾以罽飾之每一處五采備為一
 就就成也貳副也○鄭鍔曰/後乗之車
介九人禮九牢
 鄭康成曰介輔巳行禮者○王昭禹曰以相禮曰介/以相賔曰儐介儐所以傳
 辭/○賈氏曰介九人者陳於大門外賔北面時介皆
 西北陳之○鄭鍔曰禮九牢以下則朝享之時王朝
 所以待之之禮也禮則掌客所言饔餼之大禮也三
[067-16a]
 牲備為一牢王朝禮賔之禮莫盛於此然其禮常致
 於既朝享之後○賈氏曰饔餼大禮/朝享後乃陳於館今乃敘於介九
 人之下為非其叙蓋述禮者因其數之用九故併列
 之耳○愚按餘說見/後擯者五人
其朝位賔主之閒九十歩
 鄭鍔曰凡諸侯之來朝春夏則受其贄於朝乃受其
 享於廟所以象陽氣之布散秋冬則受贄受享一於
 廟中而已所以象隂氣之收歛春夏之分也以明賔
[067-16b]
 主秋冬之合也以正君臣此言朝位賔主之閒歩數
 者指春夏之言也蓋春夏於朝受贄王不迎賔巳受
 贄訖乃受享於廟王於是有迎賔之法其朝見之位
 分為賔主相去九十歩者王與上公相逺之數○鄭/康成
 曰朝位謂大門外賔下/車及王車出迎所立處
 易氏曰於是王行四十五歩以近賔賔行四十五歩
 以朝王○陳君舉曰賔主立禮公九十歩主人便合/近前四十五歩方相揖以下便降殺此意思
 極佳記曰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此漢儒之陋今不取
[067-17a]
 之/
立當車軹
 鄭鍔曰惟其為賔主故諸侯得用上服乗所得乗之
 車而至及門下車當車軹而立軹車轂之末○賈氏/曰車轅
 北面向在西邉亦去大門九十/歩公於車東東西相望當轂末車有二軹一是轂末
 一在軓前此謂轂末之軹○鄭康成曰王始立大門
 内交擯三辭乃乗車而迎之齋僕為之節上公立當
 軹侯伯立當疾子男立當衡王立當軫與○賈氏曰/王立當軫
[067-17b]
 差約小向後/為尊故也
擯者五人
 賈氏曰擯五人者大宗伯為上擯小行人為承擯嗇
 夫為末擯其餘二人是士也○鄭鍔曰前言介此言
 擯者賔自用人以輔已行禮則名曰介王朝用以相
 禮賔而進之者則名曰擯大宗伯王命諸侯則擯論
 語謂君召使擯是也
廟中将幣三享
[067-18a]
 鄭康成曰廟受命祖之廟○鄭鍔曰既擯而入廟王
 受其享享必用幣上公将送幣以享王其享也必至
 於三則禮成於三矣
 鄭司農曰三享三獻也○鄭康成曰三享皆束帛加/璧庭實惟國所有朝士儀曰
 奉國地所出重物而獻之明臣職也朝/先享不言朝者朝正禮不嫌有等也
 薛氏曰多儀不及物為不成享此所以貴乎将幣恭
 敬者幣之未将君子不可以貨取此所以貴乎廟中
 也廟中者昭穆之所序祖考之所安諸侯於此以其
[067-18b]
 物陳其幣蓋以王者之所以事祖考者事其君也其
 将幣不敢以授王也治官之尊者授之大宰賛玊幣
 小宰凡授幣之事是也又以禮官之尊者受之小宗
 伯受其将幣之齎是也清廟曰駿奔走在廟則朝諸
 侯而受享也○鄭鍔曰公侯伯子男所以将幣享王
 者同以三而成禮故皆曰将幣三享為下之道不可
 以有二也
王禮再祼而酢
[067-19a]
 賈氏曰王禮者自是已下○鄭司農曰祼讀為灌再
 飲公也而酢報飲王也○鄭鍔曰賔主之道報施為
 先賔既致禮於主主當致禮於賔故受享已訖王乃
 禮賔其禮也再祼而酢祭祀之有祼酌鬱祼以求神
 也王之事賔如事神尊之之至故王既祼之后又祼
 之是為再祼再祼之後賔乃酢王所以報王尊己之
 誠然康成說王使宗伯攝酌圭瓉而祼王既拜送爵
 又攝酌璋瓉而祼后又拜送爵以為非王與后親為
[067-19b]
 之也嘗考小宰之職曰凡賔客賛祼謂賛王也若宗
 伯攝酌豈可以天官小宰賛之乎内宰之職曰凡賔
 客之祼獻瑶爵皆賛謂賛后也若宗伯攝酌何用内
 宰以賛之乎康成之說蓋因大宗伯言大賔客則攝
 而載裸遂失之耳大宗伯於王后不與之下而有是
 說此則王與上公分為賔主親自迎之其禮如是其
 恭何獨於祼為待賔之至乃使人攝行其禮乎康成
 誤矣
[067-20a]
饗禮九獻食禮九舉
 賈氏曰饗禮九獻謂後日王速賔賔來就廟中行享
 ○鄭鍔曰饗禮者設盛禮以飲賔也有房烝以成其
 禮有體薦以示其儉有備物以象其德設几而不倚
 立飲也爵盈而不飲肴乾而不食樂非雅聲則不奏
 物非正色則不列所以定禮儀其禮則九獻蓋王酌
 獻賔賔酢主人主人酬賔之後更八獻而禮畢猶宗
 廟之九獻見其禮之至也
[067-20b]
 鄭司農曰舉舉樂也○鄭康成曰九舉舉牲體九飯
 也○鄭鍔曰食禮者大牢以食賔設酒不飲以食為
 主也以樂侑食賔九舉牲體而九飯樂亦九奏也掌
 客云三饗三食三燕此言饗食而不及燕蓋饗食在
 廟燕在寝此方言朝享之禮賔主之儀在廟中之事
 故不及寝中之事蓋饗以酒為禮食以食為禮而燕
 則脫屨升堂坐飲至醉以示慈惠而已非朝享之正
 也
[067-21a]
出入五積
 鄭康成曰出入謂從來訖去也○鄭鍔曰出入從來
 有禾米芻薪以供其僕從車馬之費亦用牢禮以致
 之謂之積五十里有市市有積積言委積之多也賔
 自外而入謂始至也自内而出謂将歸也或來或去
 其積皆五以為僕從車馬之費不可一日闕焉以五
 為節天地之中數也○鄭康成曰每積有牢禮米禾
 芻薪○愚按賈氏/說見掌客文
[067-21b]
三問三勞
 鄭鍔曰問者問其不恙勞者勞其勤苦以三為節禮
 成於三也觀諸公之臣為國客之禮出及中門之外
 有問君之禮曰君不恙乎問大夫曰二三子不恙乎
 則上公之來其問之也可知然諸臣所問問於既見
 之後此三問在三勞之上則不俟面見然後問也蓋
 間闊之久聞其來則使卿大夫致其問之之禮既問
 矣及境則一勞至逺郊則一勞至近郊則又一勞勞
[067-22a]
 者勞其跋履山川行道之勞也○鄭康成曰問勞皆
 有禮以幣致之○賈氏曰三問者按司儀諸公相為/賔云主國五積三問皆三辭拜受皆
 旅擯注云間闊則問行道則勞其禮皆使卿大夫致/之若然天子于諸侯之禮亦當使卿大夫問之亦有
 禮以致之所行三處亦當與三勞同處也三勞者按/小行人逆勞於畿按覲禮云至於郊王使人皮弁用
 璧勞注云郊謂近郊其逺郊勞無文但近郊/與畿大小行人勞則逺郊勞亦使大行人也
   總論
 王氏詳說曰此一節皆言饗禮非朝禮也皆主在廟
 非主在朝也且朝禮皮弁此云冕服按覲禮云侯氏
[067-22b]
 禆冕在廟覲天子是知非在朝也明矣朝禮乗墨車
 此云樊纓按覲禮云偏駕不入王門是知非在朝也
 明矣朝禮無下堂見諸侯之禮雖覲於廟亦無下堂
 見諸侯之理此云朝位賔主之間九十歩七十歩五
 十歩按齊僕云朝覲宗遇饗食各以其等為車送逆
 之節是知非在朝也明矣且諸侯朝王始勞于畿使
 小行人往小行人之明文也三勞于近郊使王人往
 覲禮之明文也但勞于逺郊而禮無明文其亦使王
[067-23a]
 人歟至於國天子館之前朝皆受命於朝前朝者即
 庫門外之外朝也以其右九棘為五等諸侯之位耳
 惟朝禮則受贄於朝覲禮則受贄受享一皆於廟享
 之日次於朝覲之日也二鄭說此相為異同然後鄭
 之說皆約儀禮而為之說也按聘禮在大門外去門
 有立位陳介之所後鄭以朝位為在大門外是約儀
 禮之聘禮而為說也按聘禮受朝聘於先君之祧後
 鄭以廟中将幣為受命祖之廟是亦約儀禮之聘禮
[067-23b]
 而為說也按覲禮行享皆有庭實後鄭以三享為束
 帛加璧庭實是約儀禮之覲禮而為說也按覲禮王
 使人皮弁用璧勞是問勞皆有幣矣後鄭以問勞皆
 有禮以幣致之是約儀禮之覲禮而為說也然三享
 在祖廟饗食在禰廟燕在寝此言廟中是不及燕也
 雖不及燕左傳云饗終乃燕燕可知矣飱五牢則饔
 餼九牢飱四牢則饔餼七牢飱三牢則饔餼五牢此
 言禮九牢七牢五牢是不及飱也雖不及飱掌客云
[067-24a]
 積視飱牽曰問曰積飱可知矣○易氏曰皮弁日眡/朝而巳玊藻曰禆冕
 以朝註謂公衮侯伯鷩子男毳乃冕服之制知此則/知命圭五等以至繅藉冕服之三等皆朝禮也偏駕
 不入王門王門之外而已庭燎之詩曰君子至止鸞/聲将将註謂君子諸侯将将鸞鑣聲乃樊纓之制知
 此則知建常樊纓以至貳車之類凡三等皆朝禮也/經之齊僕曰朝覲宗遇享食皆乗金路其法儀各以
 其等為車送逆之節註謂迎賔及送相去逺近之類/知此則知朝位賔主之閒歩立之儀皆朝禮也上公
 之禮其位相去九十歩侯伯七十歩子男五十歩後/鄭雖不得其說止曰賔下車及王車出迎所立處若
 賈氏直以為在廟乃有此迎賔之法經既明言朝位/則是外朝之位有此迎賔之法矣朝禮既訖然後於
 祖廟行受享之禮故将幣三享以至王禮之祼諸侯/之酢又至於享禮食禮皆廟中之禮此廟與朝禮其
[067-24b]
 别如此豈可/強為之說
諸侯之禮執信音/伸圭七寸繅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
斿樊纓七就貳車七乗介七人禮七牢朝位賔主之間
七十歩
 鄭康成曰七章者自華蟲以下○鄭鍔曰信圭繅藉
 冕服建常樊纓貳車介及牢禮賔主之歩享食之禮
 在侯所當用者以七為節在王所以待之者亦以七
 為節其視上公降殺以兩而然也
[067-25a]
立當前疾
 鄭鍔曰其立則當前疾蓋又進而在軹之前也司農
 謂前疾為駟馬車轅前胡下垂拄地者蓋輈人之輈
 深四尺七寸其軾前之曲中者名曰前疾進而立前
 疾則比之車軹為稍近矣
擯者四人廟中将幣三享王禮壹祼而酢饗禮七獻食
禮七舉出入四積再問再勞
 鄭康成曰禮侯伯一祼而酢者祼賔賔酢王而已后
[067-25b]
 不祼也
 鄭鍔曰擯者四人出入四積再問再勞皆視上公而
 減殺也
諸伯執躬圭其他皆如諸侯之禮
 鄭鍔曰禮如諸侯所異執躬圭而已
諸子執穀璧五寸繅藉五寸冕服五章建常五斿樊纓
五就貳車五乗介五人禮五牢朝位賔主之閒五十歩
 鄭康成曰五章者自宗彞以下○鄭鍔曰穀璧繅藉
[067-26a]
 冕服建常樊纓貳車介及牢禮賔主之歩享食之禮
 在子所當用者皆以五為節在王所以待之者亦以
 五為節其視侯伯降殺以兩而然也
立當車衡
 王昭禹曰車衡謂在輈下軛兩服之領前是也○鄭
 鍔曰公侯伯子男以臣事主其禮一耳今其待主之
 迎或立乎軹有止意或立乎前疾有速意或立乎車
 衡有平意卑者前而尊者後小者近而大者逺何耶
[067-26b]
 蓋尊者大者其體隆故其文縟所以遲而後則其趨
 而進也舒而緩卑者小者其體卑故其文殺所以進
 而前則其趨而進也蹙以速
擯者三人廟中将幣三享王禮壹祼不酢饗禮五獻食
禮五舉出入三積壹問壹勞
 鄭康成曰禮子男一祼不酢者祼賔而已不酢王也
 不酢之禮聘禮禮賔是與
   總論
[067-27a]
 鄭鍔曰王於上公再祼而酢則王與后皆祼之於侯
 伯子男則皆一祼蓋后不祼待之之禮不敢同於上
 公矣均於一祼幾乎無等故侯伯受一祼則不酢酢
 雖一也猶有賔主之禮不酢則非賔也此所以别小
 國之君不敢純以賔道自居但王禮之以為賔而已
 王所以賔之者有大小國之異
諸男執蒲璧其他皆如諸子之禮
 鄭鍔曰諸男之禮皆與諸子同所以異者執蒲璧而
[067-27b]
 已○劉執中曰其地等者其禮必同其命殊者其數
 亦異分六服所以齊其逺邇當朝者不敢不至矣封
 五等所以齊其大小當朝者不敢不行矣至於圭玉
 繅藉冕服旂常纓就車乗介牢朝位歩立前後幣享
 等差祼酢獻舉積數問勞莫不為之降殺一其禮儀
 者所以辨上下定諸侯之志能使人之安於其位樂
 於其職不敢僭上以作其好不敢陵下以作其威遵
 主之道以建其極凡長民者舉皆如是用中之道行
[067-28a]
 乎四方矣
凡大國之孤執皮帛以繼小國之君
 鄭康成曰此以君命來聘也○賈氏曰若行正聘則
 執瑑圭璋八寸不得執皮帛也但侯伯以下臣無此
 更見法惟大國孤尊故天子别見之○易氏曰經言
 執皮帛者三大宗伯言孤執皮帛則天子之孤也典
 命言凡諸侯之適子未誓則以皮帛繼子男又言公
 之孤以皮帛眡小國之君此言大國之孤則為上公
[067-28b]
 之孤大國之孤執皮帛而上同乎天子之孤者天子
 六命之孤而執皮帛束帛而加之以虎皮也上公四
 命之孤而執皮帛束帛而加之以豹皮也若夫諸侯
 之適子未誓者以皮帛繼子男不純乎子男也以公
 之孤執皮帛繼小國之君亦不純乎小國之君也○
 鄭鍔曰此等諸臣小爵以同其禮也大國之孤公之
 孤也所執者皮帛若以君命來聘其位在子男之後
 子男行朝覲之禮畢乃繼其後而進也典命云公之
[067-29a]
 孤四命以皮帛眡小國之君言宫室車旗衣服禮儀
 也故言眡與此下文其他皆眡小國之君之意同此
 言進見天子之敘故言繼與典命言諸侯適子未誓
 則以皮帛繼子男之意同
出入三積不問壹勞朝位當車前不交擯廟中無相息/亮
反/以酒禮之其他皆眡小國之君
 鄭鍔曰出入之積問勞之禮視子男而降殺其朝位
 則當車前愈卑則進而近君也愈蹙以速也其傳辭
[067-29b]
 則不使介交于王之擯必親自對擯○王氏詳說曰/即聘禮所謂賔
 來在末介下東面上儐亦/至末擯下親相與言是也行聘享於廟之時亦不用
 相禮之人○王氏詳說曰即聘禮所謂儐者納賔入/門左介皆入門左北面西上是也以其介
 西上而不東上/故曰廟中無相王禮之一用酒而已不加鬱鬯其他
 如貳車及介牢禮賔主之間擯者祼酢享食之禮皆
 與子男同○易氏曰昭二十三年叔孫婼曰列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固周制也此所謂眡小國
 之君者也眡之為言輕重不同皆/傚其禮則不純乎小國之君明矣
凡諸侯之卿其禮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夫士皆
[067-30a]
如之
 黄氏曰鄭謂此以君命來聘者非引聘義諸侯邦交
 之禮也孤卿大夫士從其君來朝當見入貢獻功以
 事特來亦當見孤視小國之君卿下其君二等即小
 行人禮籍也臣工諸侯來朝遣于廟之詩而曰嗟嗟
 臣工敬爾在公遣其君而戒其臣古人之意深矣○
 鄭鍔曰凡諸侯之卿有公之卿有侯伯之卿有子男
 之卿或三命或再命之不同然王朝禮之也各視其
[067-30b]
 國之君而降二等謂介與朝位賔主之歩降二等也
 其餘各以其爵焉若夫其下之士大夫又降其君二
 等故曰皆如之公以九其卿則降而以七其大夫士
 則降而以五以侯伯言之侯伯以七其卿則降而以
 五其大夫士則降而以三以子男言之子男以五其
 卿則降而以三其大夫士則降而以一故聘義曰上
 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正謂是也士雖無介與
 歩數同降者牢禮之等也
[067-31a]
 王氏詳說曰臧宣叔有言曰次國之上卿當大國之
 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卿當大國之
 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王制皆如臧宣
 叔所言但加一位字然臧宣叔言卿大夫而不言士
 王制言卿大夫而又言士所謂其有中士下士者數
 各居其上之三分是二家之言皆以次國小國之卿
 大夫士視大國而降一等二等也此言諸侯之卿其
 禮各下其君二等及其大夫士者蓋以本國之卿大
[067-31b]
 夫士視本國之君而各降二等正與聘義上公七介
 侯伯五介子男三介同矣然大國之孤繼小國之君
 即子男是也子男以五為節故凡禮皆五今上公之
 卿七介是孤為降於卿矣曰此正周公制禮之深意
 也其曰孤執皮帛繼小國之君則小國之君受贄于
 朝而孤亦得受贄于朝卿雖七介但不過受享於廟
 則是天子待上國之孤其禮二而待上國之卿其禮
 一而已然舜典以五玊三帛二生一死贄連文者直
[067-32a]
 謂從諸侯而見天子耳非因聘而自見也宗伯所謂
 以禽作六贄者又直謂作之以等諸臣爾非因聘而
 得受之於朝也且諸侯之臣從其君以見天子得執
 其贄從其君以見外國之君亦得執其贄如定八年
 公㑹晉師於瓦范獻子執羔趙簡子中行文子執鴈
 是也若夫初仕見已君亦得執其贄士相見禮云卿
 初仕見己君皆見以羔是也況大國之孤與次國之
 卿來聘其行享亦異其日如成三年臧宣叔之言以
[067-32b]
 丙午盟晉丁未盟衞是也
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謂之侯服歳壹見其貢祀
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二歳壹見其貢嬪物又
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男服三歲壹見其貢器物又其外
方五百里謂之采服四歲壹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
百里謂之衞服五歲壹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
謂之要服六歲壹見其貢貨物
 易氏曰邦畿言畿而六服言服内外大小之辨也周
[067-33a]
 之邦畿即禹貢之甸服周之侯服甸服即禹貢之侯
 服周之男服采服即禹貢之綏服周之衞服蠻服即
 禹貢之要服○胡伸曰謂之要服者則覉之而已政/不致其詳刑不致其嚴使無乖離散徙
 以為中國害又曰要則/約之而已非治之所及周之夷服鎮服即禹貢之荒
 服是禹貢之與周制其九州之地皆五千里無可疑
 者職方氏所載雖時有損益而皆不改乎禹貢之舊
 孰謂其廣地於禹貢九州之外耶然而夷服鎮服不
 列於六服者以其為禹貢之荒服非天子廵守之地
[067-33b]
 然在九州之内則其待之也實與要服同其禮惟此
 六服朝畢十二年王乃廵守則是王廵守之禮止及
 六服故也
 王昭禹曰書言五服一朝者以侯甸男采衞言之方
 是時限朝止於五服而已○陳君舉曰武成敘諸侯/之助祭洛誥稱諸侯之來
 㑹止言/五服又言六服承德者兼要服而言之蓋近中國
 之夷狄承德矣行人六服則要服非特承德又能入
 貢以來見焉則制禮以致太平此其極也
[067-34a]
 鄭鍔曰此言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衞服要服來見之
 歲與所貢之物康成謂六服隨服來朝六年一遍孔
 安國據左傳歲聘以志業間朝以講禮再朝而㑹以
 示威再㑹而盟以顯昭明之文以為諸侯三年一朝
 六年一㑹十二年一盟是周之正朝法其大行人依
 服數見者是諸侯遣使貢獻而見耳今考此文言歲
 一見二歲一見三歲一見則正言諸侯來朝之歲數
 大宗伯云春朝夏宗秋覲冬遇與夫時見殷見者皆
[067-34b]
 言諸侯見王之名知此所言非指遣使明矣諸儒所
 以紛紛者正以見而貢物疑之耳大宰以九貢致邦
 國之用司㑹以九貢之法致邦國之財用王朝所以
 仰給者諸侯之貢為多若一嵗來者始貢祀物二歲
 來者始貢嬪物以至六歲來者始貢貨物則王朝所
 須無時而可具又況小行人令諸侯春入貢為每嵗
 之常安有如此之希闊乎先儒謂九州諸侯依服數
 來朝因有貢物與大宰九貢及小行人春入貢别彼
[067-35a]
 二者是嵗之常貢也余以為先王制貢之法初無異
 也顧讀經者不深考耳竊謂此行人言見與貢自是
 二事非聨之也侯服歲一見也其所常貢則祀物甸
 服二歳一見也其所常貢則嬪物男服三歲一見也
 其所常貢則器物采服四歲一見也其所常貢則服
 物衞服五歲一見也其所常貢則材物朝見固有歲
 數之不同若貢物則是其服每歲之常安可以為來
 朝始有貢乎見者自其君之親來貢則每歲或遣使
[067-35b]
 而入耳說者合而為一兹所以紛紛也侯貢祀甸貢
 嬪男貢器采貢服衞貢材要貢貨者亦以内外逺近
 為之緩急輕重也内而近者冝貢其物之急而重者
 用物之尤急則欲其致之速凡重而大者取諸近則
 力所能致也故祀物嬪物器物使侯甸男貢之祀者
 奉祭祀之物包茅之屬是也○鄭康成曰/犧牲之屬嬪則嬪婦
 所化治之物絲枲是也器則祭祀之器宗廟樽彞之
 類是也○王氏詳說曰鄭氏於九貢以器物為銀鐵/石磬丹漆以此貢器物為尊彝之屬何一事
[067-36a]
 而兩說蓋天官九貢歲之常貢也行人六貢因朝而/貢也嵗之貢不容得貢成器所以與因朝而貢異也
 古者天子班彝器於諸侯所以鎮撫其社稷也諸侯/薦彞器於天子所以鎮撫其王室也昭十五年晉荀
 躒如周籍談為介以文伯宴樽以魯壺王曰伯氏諸/侯皆有以鎮撫王室晉獨無有是責其不能薦彞器
 也然則因朝而貢器物其彞/器歟此鄭氏所以兩立其說其用急其物重責於内
 而近者冝矣外而逺方宜貢之緩而輕者用物之尤
 緩則不欲其致之速凡輕而小者取諸逺亦量其力
 之所能致也故服物材物貨物則使采衞要貢之服
 則織纊纎縞之類材則珠象金玊之類○鄭康成曰/材物八材也
[067-36b]
 貨物則物之輕而可寳者龜貝之類其用緩其物輕
 責於外而逺者冝矣然九貢所致有幣貢有斿貢有
 物貢不見於此六服之外誰貢之哉蓋王所責於諸
 侯者惟服食器用之物而已若夫燕游之所須雜物
 之無名幣帛以将意皆不可立為定名以責之也諸
 侯自有享上之誠欲自致于王則可也大宰言致亦
 使之自致耳此言貢使以為歲事之常故所致之敘
 與此不同則知行人為一定之制而大宰非一定之
[067-37a]
 制矣○唐氏曰禹貢九州貢物各以其所有東西南
 北異處産物不同大行人言土貢四面如一先儒不
 能明也而信之不知六服諸侯貢物凡有九貢大行
 人姑整齊言之不復别某國貢某物也楚於周非侯
 服而包茅不入齊得以責之則祀貢不止於侯服行
 人之言蓋亦互見耳非以為限也○黄氏曰九服職
 方已見此又見朝節貢物著於此違禮則刑不王則
 誅六官所以合治也
[067-37b]
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壹見各以其所貴寳為摯
 易氏曰夷鎮二服實在九州之内蓋先王以其荒逺
 非廵守所至使不列於六服鄭氏徒見此二服不列
 於六服遂槩以為九州之外曰九州之外夷服鎮服
 蕃服也經止言蕃服鄭氏乃加之以夷鎮二服非也
 且弼成五服至於五千乃舜之十二州禹治水成功
 别為九州塗山之㑹執玉帛者萬國則亦九州内之
 五服在周則夷服蠻服以上是也若夫外薄四海咸
[067-38a]
 建五長即周之所謂蕃服者當時雖不言所貢之逺
 物而言五長則有職必有貢故也至周人始詳其制
 天子廵守止於六服而夷鎮二服在九州之内則其
 朝貢繼於要服之後九州外之蕃國雖列於九服之
 末然世一見則不責以中國之禮各以其所貴寳為
 贄則不同於中國之物如武王克殷而西旅貢獒肅
 慎氏貢其楛矢以其所貴寶為贄也故明堂位朝諸
 侯于明堂而四夷皆在四門之外以成王之嗣位也
[067-38b]
 世一見明矣○鄭康成曰九州之外其君皆子男也
 無朝貢之歲父死子立及嗣王即位乃一來耳各以
 其所貴寶為贄則蕃國之君無執玊瑞者是以謂其
 君為小賔臣為小客所貴寳見傳者若犬戎獻白狼
 白鹿是也其餘則周書王㑹備焉○鄭鍔曰贄與禽/作六贄之贄同非
 常貢/也○王昭禹曰自要服以上所貢有常物而蕃國
 則各以其所貴寳為贄者詳於治内而略於治外也
 ○唐氏曰夷服鎮服尚在九州之内行人不言者見
[067-39a]
 贄與蕃國同也言蕃雖以面言五百里為率通曰九
 州之外無道里之限矣
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
 鄭康成曰撫猶安也○鄭鍔曰諸侯事上既以盡其
 禮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凡以致其恩也故言撫
 撫必遣使自廵守之明歲為首間一歲則覜之又間
 一歲則省之又間一歲則屬其象胥又間一歲則遣
 行人逹瑞節同度量成牢禮同數器脩法則然後王
[067-39b]
 乃廵守不廵守則殷國皆所以撫之也○易氏曰撫/諸侯而言邦
 國諸侯者非獨厚其君也凡先王所以建君公后辟/上以蕃王國下以輯百姓而已使其於百姓而不能
 推其德意於王室而不能守其/政刑雖曰撫之非所以撫之也
歳徧存三歲徧覜五歲徧省
 鄭康成曰歲者廵守之明歲以為始也存覜省者王
 使臣於諸侯之禮所謂間問也○王昭禹曰存者問
 而存之也○劉執中曰/存問其安否覜者問而視之也○劉氏曰/覜視其治
 效/也省者廵而察之也○劉氏曰省/察其風俗覜則詳於存省則
[067-40a]
 詳於覜○鄭鍔曰愈久則愈致其勤此五歲間問其
 名各異○黄氏曰存覜省其為禮冝有不同時聘上
 已見此又出上舉其節此䟽其當行之事歲月詳焉
 存頫省皆間一歲侯國衆實二歲而徧也侯甸采衛
 皆然無降殺其惠均也存覜省五歲而周也
七歲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九歳屬瞽史諭書名聽聲

 鄭康成曰屬猶聚自五歲之後遂間歲徧省○鄭司
[067-40b]
 農曰象胥譯官也○鄭康成曰胥讀為諝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慾不同逹其
 志通其慾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此官正為象者周始有越裳重譯而來獻是因通
 言語之官為象胥云/諝謂象之有才知者○劉執中曰以其象胥屬王之
 象胥則言語可諭於其俗辭命可協於其民○鄭鍔
 曰諭言語曉之使知○鄭康成曰辭命六辭之命○
 鄭鍔曰為國之制必出辭命或以交鄰國慮其所作
 體制不同故協而合之○王昭禹曰賔主不交無辭/不相接欲民之無相䙝也協
 辭命所以/使之交也○易氏曰通五方之言語合九等之辭命
[067-41a]
 皆象胥之職○鄭康成曰瞽樂師○鄭鍔曰諸/侯掌樂之官史大
 史小史○鄭鍔曰諸/侯掌書之官○劉執中曰以其瞽史屬王之瞽
 史則六書可諭也而書名為先六樂可聽而聲音為
 本○鄭康成曰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聘禮曰百名
 以上○易氏曰逹六書之文察五音之和皆瞽史之
 職
 鄭鍔曰自七歳而下皆可謂之省者不止於視之察
 之而已又有以教之焉患其言語辭命之異也則㑹
[067-41b]
 象胥以教告之患其書名聲音之異也則㑹其瞽史
 以教告之患其法度之廢壞而或變革也則遣行人
 往焉其省之也如是各有事焉不徒省爾○李嘉㑹
 曰必召象胥以諭言語協辭令聚瞽史而諭書名聽
 聲音者無非通内外上下之情而知其好惡嗜慾也
十有一歳逹瑞節同度量成牢禮同數器脩灋則
 鄭康成曰逹同成脩皆齎其法式行至則齊等之也
 ○王昭禹曰瑞六瑞也節六節也逹瑞節所以逹四
[067-42a]
 方而交之○鄭鍔曰瑞者所執之玊有璧有圭節/者所用之節有金有竹逹之使無不通
 鄭康成曰度丈尺也量豆區釜也○鄭鍔曰量有小
 大度有長短同之使無或異○鄭康成曰成平也平
 其僭踰者也○鄭鍔曰享禮之用牢或九或七或五
 恐其或異成之使彼此所用各適於平無有僭踰之
 過數器者○鄭康成/曰銓衡也禮制之所寓名分之所等合方
 氏之所同者也恐其多寡小大之不齊於是一之法
 則八法八則也法則者王朝所施於邦國都鄙而匡
[067-42b]
 人之所逹者也恐其久而或廢脩者治之也使數器
 之法復歸乎正無有廢壞之時
 易氏曰至十有一歲然後為之察諸侯之政刑瑞節
 見於小行人之官從而逹之牢禮見於掌客之官從
 而成之法則正於匡人之官從而脩之度量數器一
 於合方氏之官從而同之凡此皆所以待王之廵守也
 ○李嘉㑹曰王将廵守必告戒之於先苟或不然則
 幾於不戒視成謂之暴矣
[067-43a]
十有二歲王廵守殷國
 鄭鍔曰至十二歳王乃廵其所守變禮易樂者可以
 知其畔革制度者可以知其逆或討或流於是行焉
 若或有故而不廵守則合天下諸侯皆來朝王於京
 師考其制度焉是謂殷國殷者衆也言命衆國而皆
 至也○吕氏曰廵守之禮此乃維持政治攝提人心
 聖人運量天下妙處大抵人心久則易散政治久則
 必有缺一次廵守又提攝整頓一次此所以新新不
[067-43b]
 已之意
 王氏詳說曰書曰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此虞舜
 廵守之制也王制曰命大師陳詩命市納賈命典禮
 考時月定日同律此夏商廵守之制也書與王制所
 載亦與此屬象胥瞽史逹瑞節同度量等事無以異
 也但虞夏商待廵守而後行之周則已行而後廵守
 此所以十二歲而一廵守亦不為踈也況周禮所言
 廵守必及殷國殷國者衆見曰同之謂也謂王不廵
[067-44a]
 守耳按襄十三年鄭石㚟言於子囊曰先王卜征五
 年而歳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増脩德而改卜是
 知王不廵守者亦為卜征五年之不習其祥爾然則
 聖人以順動其可輕乎○楊氏曰虞舜之世其事簡
 其人寡其於廵守也兵衞少征求輕故行之五歲不
 為數成周之世其事繁其人衆其於廵守也兵衞多
 征求重故行之十二歲不為踈○吕氏曰唐虞五歳/一巡守周却十二年
 蓋周時文治已成禮文漸備所以十二年/方舉廵守之事此是成王知時變識㑹通
[067-44b]
凡諸侯之王事辨其位正其等協其禮賔而見之
 賈氏曰王事謂諸侯朝王之事○鄭鍔曰左氏云宋
 公不王謂不朝王也朝王無非事者行人則辨其位
 如朝士所謂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之位○賈氏/曰謂九
 十七十五/十歩之位正其等如司儀所謂公於上等侯伯於中
 等子男於下等之等○賈氏曰謂冕服旌旗/貳車之類皆有等級所立之
 位則辨之所次之等則正之又恐其拱揖不齊進退
 失節則協其禮使相合如一○賈氏曰謂牢禮/享燕積膳之禮然後
[067-45a]
 賔而見之使得以進見乎天子
若有大喪則詔相諸侯之禮
 鄭康成曰詔相左右教告之也○賈氏曰諸侯為天
 子斬其哭位周旋擗踊進退皆有禮也
若有四方之大事則受其幣聽其辭
 鄭康成曰四方大事謂國有兵寇諸侯來告急者禮
 動不虛皆有贄幣以崇敬受之以其事入告王也聘
 禮曰若有言則以束帛如享禮○易氏曰文二年秦
[067-45b]
 伯使西乞術聘魯且言將伐晉㐮仲辭玉客曰不腆幣
 器致諸執事以為瑞節此用幣以告用兵之證諸侯
 相告如此而況告於天子乎然行人之官乃以此待
 小客蓋小客不交擯受其幣而聽其辭冝也此言大
 事則非小客不交擯之比鄭氏乃引聘禮曰若有言
 則束帛如享禮所謂有言者蓋因聘而有所請於王
 言則天子聽之束帛則天子受之非大行人所得而
 與若援此以證必如享禮則緩不及事大行人受其
[067-46a]
 幣而聽其辭為諸侯之告急者設也
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王昭禹曰邦交謂鄰國之徃來○賈氏曰聘禮云小
 聘曰問大聘使卿小聘使大夫也○鄭鍔曰問則問
 其不恙以言為禮○王昭禹曰聘義云天子制諸侯
 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歳相問則比年之小聘也
 殷相聘則三年之大聘也大聘施於小聘之中歳故
 曰殷殷中也○黄氏曰/殷亦為衆○鄭鍔曰殷在二年五年之
[067-46b]
 中聘則遺之以物以財為禮也左氏昭九年僖子如
 齊殷聘禮也杜預曰自叔老聘齊至今二十年禮意
 久曠今脩盛禮也○鄭康成曰父死子立曰世凡君
 即位大國朝焉小國聘焉此皆所以習禮考義正刑
 一德以尊天子也必擇有道之國而就脩之○鄭鍔/曰嗣君
 新即位則相朝所以繼好息民也文元年公孫敖如/齊聘左氏以為凡君即位卿出並聘踐脩舊好忠信
 卑遜之道也成十八年公如晉朝嗣君也襄三年公/如晉始朝也襄九年衛子叔晉知武子來聘左氏云
 凡諸侯即位小國朝之大國聘焉/以繼好結信講事補缺禮之大也
[067-47a]
 胡氏曰謂之殷則得中而不過謂之世則終諸侯之
 世而一相朝其為禮亦節矣周衰典制大壞或來朝
 而不報其禮或屢征而不納以歸無合於殷聘世朝
 之制矣
 程伊川曰先儒有王臣無外交之說非也若天下有
 道諸侯順軌豈有内外之限其相交好乃常理也然
 不安官守而逺相朝無是道也周禮所謂世相朝謂
 鄰國耳
[067-47b]
 王氏詳說曰春秋之時晉叔向以為明王之制間朝
 以講禮是三歲一朝也鄭子太叔又以為五歲一朝
 然比之世相朝則與子太叔之言異與叔向之言大
 異叔向為晉地則欲諸侯朝數之數故以三歲為言
 子太叔為鄭地則欲諸侯朝數之踈故以五歲為言
 其去周禮遠矣若夫禮記王制與聘義戴記一家又
 自為異同之說聘禮曰天子制諸侯比年一小聘三
 年一大聘是以諸侯之自為聘為文也王制曰諸侯
[067-48a]
 之於天子比年小聘三年大聘五年一朝是以諸侯
 之朝聘天子為文也聘禮之言比年小聘合於周禮
 之歲相問言三年大聘異於周禮之殷相聘蓋殷聘
 者謂久無事則行盛禮初無年歲之限如孟僖子如
 齊殷聘服氏以為殷中也自襄之二十年叔老聘於
 齊至今二十一年故中行盛禮是知殷聘雖為大聘
 然即非所謂三年也此聘義之所以與周禮異王制
 言小聘大聘其年數雖與聘義同然其意則與聘義
[067-48b]
 異抑以聘義謂諸侯之相聘而王制謂諸侯之聘天
 子耳聘天子猶可也以五年而後一朝天子可乎使
 居衞服而五年一朝為得禮矣若侯甸男采謂之得
 禮乎知此則知王制之言雖紀夫四代亦雜於春秋
 之制鄭氏以王制所言五年一朝為晉文公霸時制
 雖未必然亦有所近似
 
 周禮訂義卷六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