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西河集 > 西河集 卷十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西河集巻十
          翰林院檢討毛奇齡撰
  揭子
   奉辭徴檄揭子
月日帖子稱本府上奉寧紹台分巡道憲照布政司來
文凜遵
上諭于康熙十七年月日吏部咨開徴取博學鴻儒以
[010-1b]
文詞卓越才藻瑰麗者
召試擢用備顧問著作之選謬註甡名徴名係原/名奇齡且令
所下縣具文敦請伏讀事理不勝惶汗夫天下不崇實
學于今三百年矣帖括一興士之厠身進造者率以此
為科第之階空疎揣摩習矣不察
今天子實心右學旁求天下博學能文之士以備顧問
以充著作倣古制科例隨所薦引
召試擢用此非聰明天亶首出羣物何以得此此雖異
[010-2a]
世相聞猶踴躍興起以為難得况身當其時將以親預
其盛事而猶趦趄不前自甘窮老必非人情顧事有未
可一概論者夫上以名求下以實應自然之理也奬引
過情抜十得五依違之識也夫既求博學則苟聰明不
如應奉博記不如張安世一覽能通不如楊愔陸倕邢
邵夏侯榮皆不可漫應是選而况文章才藻堪備著作
誰則如潘陸之榮茂鄒枚之敏麗揚雄司馬相如之閎
達賈誼晁錯董仲舒匡衡劉向之昌明博大而况其下
[010-2b]
之又下者夫無潘陸馬揚賈董陸倕邢邵應奉夏侯之
人而以應其選是罔上也若以為必無是人而任舉一
軰以當之則又過自菲薄非所以待天下士也夫堯舜
在上䕫卨不揚孝武之世難為徐樂今
聖主賢臣嘔喩滿朝弓旌所至吾必以為有超世特達
之資殊尤絶蹟之士可以當殿陛之諮諏臨軒之揆䇿
方不惜使者封軺郡縣勸駕而漫蔑及甡是使天下笑
無人也豈可也哉昔唐宋制科原有宏詞博學茂才㧞
[010-3a]
萃諸名而究其所以應之者非疎淺庸劣即荒昧寡學
夫是以重其名而未嘗不惜其實也豈有皇皇
大廷特詔選士而可仍蹈其轍者且夫孔融之論孝章
恐其憂疾韓康之薦隠之俟其毁忘甡貧困之久嘗得
心疾偶經勞瘁間日便發雖曰駑駘下賤苟足使伯樂
一顧可増價十倍然病馬棄野筋敝力耗終無所用甡
草野學究不知進退冒昧辭謝伏望詳察謹此具揭須
至揭者
[010-3b]
   再辭徴檄揭子
節奉院司道府諸臺憲檄徴取博學鴻儒以文詞卓越
才藻瑰麗者列名在按謬註及甡徴名/奇齡已經扶服辭過
具結復去今䝉駮照該縣原有博學鴻儒速行延請再
及甡名檄下之日紙牌木帖疊促經管頓首頓首甡本
無學幼時讀賈誼疏數過頗有記憶而旬日忘之家無
蔵書借讀于邑之有書者後且賣舊所貽書以給衣米
即易經左傳漢書楚詞戰國文諸書俱不留一巻間借
[010-4a]
讀他史及列代諸有名文集讀一過又不得再三讀其
胷中無學亦已可知若夫才之庸劣則見諸撰述不待
問也今諸臺謬奬及甡不過謂甡平日曾作詩數章雜
文數十首謂可以應
明詔當
昭代盛典夫文無妍醜惟世所好甡文不為世所好其
好甡文者則皆其暱甡者也夫暱甡者不足為據今諸
臺雖未嘗暱甡者而及甡則必有暱甡者為之道之夫
[010-4b]
愛憎之言可稽乎儻諸臺謂甡能為文而譏之者謂甡
不能何以解之且才藻則實不足也傳云上臣以人事
君而漢蓋勲傳謂選賢實所以報國今
聖天子聰明天亶曠覽古今而在廷諸臣則又皆陸澄
博覽王彪多識之選日者
明詔所及曾答一在京故人下訊中但及草野倨侮祗
堪曵尾已耳尚未嘗以空疎得罪為念近聞
皇上召問精深奥博難于對揚甡生不見兩觀足不納
[010-5a]
階陛引首局步業已心慴又加之無學揣腹記憶展轉
潰亂萬一
天顔咫尺奏對失錯此非細故也夫有才不薦猶狐白
而反衣之也薦非其才是駑駘而題之以乘黄也二者
皆非所以報國昔者山濤薦士士無軼才然猶有陸亮
之誤為時所譏吕正獻薦多名士然猶以妄薦常秩為
終身引過何則薦鶚百不容薦鴞一也况乎茂才無行
張勃坐削方正槃辟何武受責其有累舉主匪淺也昔
[010-5b]
者韓退之譏博學宏詞試文謂偶一誦之即顔忸怩而
心不寧者累月宋楊龜山嘗云宏詞之試近乎以文字
自炫者則是昔有是科即有是弊其舉不必當當不必
舉已非一日然但論文字得失已耳夫文無可憑退之
之忸怩安知非取之者之色喜者也獨是博學極難即
歐陽永叔善為文章猶有同時劉攽日調笑其不讀書
者諺曰寧薦布棊勿薦盧醫蓋日者布棊休咎未分故
雖謬為薦引而譴無所施今之為試文者稍稍類是若
[010-6a]
學則如醫者之效疾苟薦一不當其譴立見甡少丁貧
困中經流離憂勞過度心嘗怔忡不特長大問學了無
可稽即少時記誦明在心凹每當疾發便暗䀜瞀貿浹
月累日展轉怳惚有似狂人今則病且日作矣周官稱
學古入官孫卿有云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且富夫儒
術之有禆于國有益于政事如是甡雖不肖豈真無志
于國家政事之大而遲暮錮疾上之不能如仲尼之對
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次之不能如邢邵讀書積經史
[010-6b]
在前限日讀竟而無所或遺下之不能如陳烈先生總
無記性猶能閉户静坐自觀其身心終不使疾痛稠襍
之足以漫攖其智慮乃徒以心悸魂擾愔愔翹首之餘
妄膺勸駕是辱國舉也夫既非博學何有鴻儒况鮮才
藻兼多疾病伏乞臺下俯鑒微衷轉文申覆使甡無冒
昧赴舉之嫌諸上臺無舉非其人之辠甡伏床把筆荒
亂無序息喘待命無任狼狽敢再具揭須至揭者
   三辭徴檄揭子
[010-7a]
日奉縣帖知諸臺檄徴不容病辭且不需府縣執結案
名㑹請遽行照知此非縣文轉覆所能達意因敢冒昧
頓首直揭臺下凡臺下之所以堅持絞急不肯甡辭者
必以甡之辭為謬漫不可信也夫世亦誠有欲得而故
為辭者且夫下士貢身不如避人躁進之有失反不若
退讓者之有得則辭者或即所以為得之之地故薛戎
為李衡所辟三返始應世每稱巧于用讓而甡則不然
甡本汚下依人乞食曾無介行之可以自見又此事雖
[010-7b]

明詔旁求若渴然究非山林聘召安車束帛之比即强
顔固辭無所明節且拔茅連茹薦引滿朝旬日之間動
累十百即四軰敦趨仍不過一大科赴試舉子其見擢
與否全未可定忺然就之不為多拂衣去之不為少曹
出曹入何闗進退若以為必辭而後得則與甡同辭者
皆業䝉見許萬一甡同在許中不㡬已失然則甡辭之
必無虚假亦可驗矣第甡辭如此轉文如彼然且臺下
[010-8a]
必持之如是其急者得毋以甡為果其人耶甡幼受書
義頗閑帖括其在前朝即能以垂髦之年與老師宿儒
爭長膠序然而通不過一經試不越七藝窮年矻矻無
暇他及又且稍為媮惰則其所為一經者茫然荒落往
徃臨比則第摘其文之可為題者口誦心記是亦苦矣
迄於今猶然漫無所成而荏苒逮老至若為文則偶效
八家間為序記徒以有類帖括便于勦襲初無博聞彊
記之能纘聖述明之技可以窺遺書于壁中效河汾之
[010-8b]
著作乃欲上陳堯禹下引龍卨隨五聚之班記三亡之
篋是欲驅失明者而使之觀䇿無足者而使之走也夫
幽蘭在谷人有佩蘅先施匿形里多飾色何則専見者
不察也今里中鉅儒未蒙見舉有同舉者反聽辭去時/同
邑來給事以/同舉聽辭區區一甡好醜誰辨且臺下奬譽喜于溢
實昔龎士元人倫海内每所稱許必令逺過其才而謝
朓推孔闓謂此人聲名未立不嫌過譽凡此皆昔賢愛
才好士勤于長養之意無所或怪第以甡自揣有萬萬
[010-9a]
不可應者昔者漢武之世文學濟濟其時之應賢良詔
者毎舉不下數百然而今所傳者一則江都再則平津
其在二人之外聞者漸罕今
朝廷方春趣舉既秋召試計所薦列合不下二三百人
乃其間擢用多至十一少不過十一之半則是進者之
數逺不及退者之衆然且退之之中其為才與學無一
不十倍于甡者况甡又鄙賤無階于
廷其在京邑足蹟所不到在上無布衣之交在下無迴
[010-9b]
車却扇之雅或夜光相投庶蒙物色以兹沙礫其誰顧
之昔劉穆之為丹陽尹有所薦達不納則不止今再三
之凟非所宜然而甡之孱弱又必有不足當丹陽之薦
者則其不必妄為連類也明甚又且貧無資用此地去
京師三千里一出一入欲如主父偃久留不能如買臣
之自將計車以匄口食則又老不可得展轉旁皇必至
流落夫以専見之賢當過情之奬求之退多進少萬不
必一得之遇而又泰山孤竹無所依恃褁衣褰裳難還
[010-10a]
本土恐臺下仁愛定不出此况達視其所舉臺下縱不
畏廣陵之罰然舉不得當有累賢達不可不察也夫學
不可以强求病不可以强去凡甡之所以兢兢致辭者
一則無學一則有病無學之人諮車所不臨多病之門
吉士所不顧然且必兢兢如是者誠恐一不見諒則他

徴書之下重多違復必有以言之不早為今日罪者倘
必不然則封軺四出㨗者先登
[010-10b]
朝廷縱愛賢豈真能載此支離偃蹇之物哉聞之漢代
方正之舉有以槃辟雅拜為罪者夫形模過度步武過
嚴尚以為罪豈有抱釁床蓐憧憧擾擾啓手足則拜履
為艱延視聽則聰明未辨體執冰炭心震霆電而可以
趣治行勸車駕吿無罪者也要之病于學病于身俱不
可舉縣文病結具在惟藉慈察
   公請何孝子崇祀鄉賢揭子
某等謹以公請鄉賢事具揭臺下竊見先朝𢎞治年間
[010-11a]
有蕭山何御史舜賔之子何競因恢復本邑湘湖水利
顯報父讐其孝著于一身其功則在闔邑見今郡縣志
書暨史館所存先朝實錄彰彰可驗不謂鄉賢一事尚
未舉行查先朝縣志嘉靖三十六年曾經祠祀尚有宗
師畢公知縣魏公先後批詳及諸生里老等執結存在
而其子孫衰微仍就湮沒思得邑有先賢而隠晦不彰
長吏之過也既以彰顯而仍就湮沒生其後者之責也
竊見先王教孝久著禮傳復讐大義已載春秋故齊襄
[010-11b]
復九世之讐宣聖不以為非梁恱張瑝為父報讐朱子
綱目特為表出今孝子遺蹟實存志傳先朝朝議原附
奬例即古今孝子集凡一百有六人孝子名氏已紀其
内而鄉賢一事至今未舉何以教孝且天下未有孝子
而不得當于賢名者也又况先王祀典舊有明文以死
勤事則祭于國能捍大患則享于社孝子力復水利父
子身殉在國為死勤之祀在民為捍患之祀竊見時俗
祀事孔増究其所由實無足紀徒以子孫通籍稍膺寵
[010-12a]
賚追功上徳力有可為或其家本無貴顯第贏金錢一
經請謁便蒙濫冒凡若此等猶且優優洋洋得以無何
有之人生無利于民死無益于國妄自侈大嵗時享獻
公然受之而不以為過豈有徳闗教化功在人民一邑
萬族日食其利而鄉人尺木反不得預其列者就使其
子孫未衰猶當比户比族共為請乞况子孫已亡也竊
見臺下任持名教力挈綱紀凡讀書論世闡微發幽既
已見之行事竊以為孝子祀事實闗大典苟有籲請宜
[010-12b]
不使宏功鉅徳久抑地下敢獻孝子事蹟書冊并此執
揭倘得採取蒭蕘即賜施行澤及先進教行後起某等
幸甚通邑幸甚頃者
朝廷纂修明史伏見
聖諭煌煌首重孝行太常所載亦尚功徳竊聞史舘諸
賢已經備搜孝子實蹟題立傳惟此崇祀一事將與
國是鄉評共垂不腐為此鄉官士民等連名具揭須至
揭者
[010-13a]
   請毁私築湖堤揭子
蕭山本澤國而地墝易涸因築湘湖以溉九鄉之田其
間開閉有時蓄洩有候刻石則水有尺有寸奏之朝廷
著之律令勒之碑版赫赫如也無如湖豪孫姓者聚族
而居世為湖患在昔元明之間孫呉二氏佔湖為田而
永樂間清之隨有孫全者復行侵佔魏文靖公以尚書
致仕親為恢復越至𢎞治間孫全呉瓚兩家對湖為婚
姻共起填湖為陶窰之基文靖門人湖廣道御史何公
[010-13b]
挺身爭理致孫呉二姓以賄殺御史于路其孝子何競
為父復讎始奏聞朝廷置孫全于辟清出佔田若干坵
地若干畝瓦窰房屋無算敕知縣楊鐸為之勒石此事
載𢎞治十九年孝宗實録并府縣志書甚詳然猶怙惡
不悛又有孫肇五者于正徳年間復為築堤賴何御史
門人張尚書公再為擴清然後得復如初是一孫姓之
豪佔而歴成化𢎞治正徳三朝之訟經魏張吏工二尚
書暨御史父子以及門生三世死生報復之力始得稍
[010-14a]
清然猶御史父子飲恨至今其土豪之為害如此及嘉
靖年間孫姓有為中書者忽造跨湖橋于湖中以通孫
呉二姓往來彼時鄉官懲御史之禍不敢出言且以此
堤當上湖與下湖之中駕言上湖洩水在南下湖洩水
在北而橋為界限不甚為害一時聽之實則上湖以淘
土陶甓湖窪而浸下湖以葑草壅塞湖淺而碻而橋復
為之阻之故至今湫口之水不及石巖九鄉不均未嘗
不痛恨于孫氏為橋之為害也今孫氏以淘湖之利合
[010-14b]
族巨富而人丁又衆圏水築塘種荷蓄魚甚且為陶窯
為佛舎漸漸興佔向時令甲凡湖中之土以黄線為界
而今則為黄為靑不可復問此正當籲吿伸理大為清
復之際而土豪怙惡不吿官不謀衆公然築堤而横截
之則横甚矣所賴當事賢明嚴敕正法而奸詭百出以
二姓之族而駕為九鄉以孫氏所造之橋而詐稱先賢
以兩家相通之路而指為通衢以姻婭貨賂并墳墓風
水之豪黨而妄名公舉之衆仍不吿縣不謀族公然謀
[010-15a]
議以為可行可怪尤甚第九鄉百姓初無公詞祗澇湖
一鄉蔣陳二姓先為具控者以則水有寸大凡竹簿截
水則每一竹簿阻水三寸土坊截水則每一土坊阻水
九寸澇湖最磽去水九寸則此鄉絶水沾溉不及故切
膚之呼較衆獨先然而衆不繼至者非觀望也以為當
事賢明既能敕法則雖欲譊譊而可不必也乃不意屢
發公議而𨽻不散帖里不知㑹隂陽生不到門鄉官不
集議繆以已成不毁朦朧姑且之辭誖謾以覆無論此
[010-15b]
堤之成為禍不淺而即此行事詭祕神奸百出萬一稍
遂其意則前此跨湖之築祗屬孫姓猶且駕出多人東
支西餙况儼奉批行則自此以後公然官築矣將見種
荷蓄魚之外或圏或佃為房為畝誰得禁之至于勢成
則雖兩尚書之挽回御史父子之身殉寧有效耶國課
安出民命安救以此思之實為寒心况孫呉二姓外實
有不肖黨惡為風水貨賂起見者近聞石巖定山結黨
窺伺隂具畚鍤以㡬乘隟其存毁之際闗係匪淺倘能
[010-16a]
徹底澄清歴查舊志䂓仿制度一一開復剗其埂塞其
穴毁其所侵之窯與舍凡夫種菱者植芡者堆草者
魚者槩行禁絶赦其已往之罪而開以自新之途則去
惡務本極為長便即不然而毁其新築加之以應得之
罪則小創大懲亦足補救如故為輕縱茅靡波委養癰
釀禍邑雖乏賢哲焉可謂魏何之後必無其人因于補
議之餘并為此詞至于應得罪名則前朝天順間早有
邊遠充軍之例且限日勒令修復如踰限不復罪且加
[010-16b]
詳見湘湖/水利志某揭如右
   申請覃封俞太孺人旌表事狀揭子
某年月日紹興府屬鄉官某等敬以山隂縣
覃恩敕封駱母俞太孺人事狀申請題旌具揭臺下竊
惟坤儀效順經授黄裳隂教匡貞史迴霜簡故閨闈足
法西京詳子政之書工徳可師東海習茂先之訓况緯
婺不恤而髦特是求在明廷金帛之賜自昔有之即髙
門表敕之條於今為烈伏見山隂縣
[010-17a]
覃恩敕封駱母俞太孺人者生員駱元裕之配原任三/原縣知縣駱復旦之母
生於華胄克秉淵心長自名門夙嫺禮範少稱博士嘗
賡柳絮之吟譽起尚書不藉葛覃之解是以伏生口授
罔媿朱脣左妹髫年遂彰彤管然而鳳凰既協孔雀是
十八于歸以舅姑/宦游依之自出髙堂逺宦無容珮帨承歡入廟新
嘉那見羮湯伺色倚渭陽之乘馬偃南園以讀書隴頭
臼冀敬至攜鉏廡下梁鴻親為舉案洎乎鮑宣起挽車
之思樂羊成斷機之學孺人曰大人在/京寧忘侍養乎辭雍歸省勸過
[010-17b]
陽城捨養入京戒來歐子於是脫簪就道決意從親歛
袵趨庭始稱有婦雖間闗萬里朱顔黦馬足之塵窈窕
三河綠絮藉烏啼之月顧其志存定省望斷長安心念
尊章强投京洛即其婦道之昭豈非君子所罕以單傳/寡嗣預
為内妾正側竝/孕各舉一子爾廼徴蘭燕市燕姞初來饋鯉桑乾桑
弧纔設東方憐三日之生塗山啓四辰之泣先生遘疾/剔臂罔效
痛柏舟之鼓棹褰繐帷以垂絲縱復刲股和雷子之糜
解體效貞妃之木猶且晨星自墮於幕中白日不揮於
[010-18a]
戈下况翁遭璫難外補沛中夫倚殯宫獨留京邸力請/于翁
扶櫬/還葬營逺櫝之歸鄉使靈芻之赴壠鬻紃解珥難以言
傳苦志窮神豈可名狀廼先隨徐郡繼返長蘆誓撫孤
兒毅還鄉井收先人之遺業僦石池之數椽潛閉家園/課兒力學
紅燈夜半書聲與織韻齊鳴紫燕春回曉夢共朝雲俱
盡控著簪於椎髻繼晷為膏紐葛襁於斬裾衣嬰作飾
及兒就外傅/漸博交友孟氏截流黄之錦陶公剉薦席於床以故
過江子弟願識王恬北地賔朋雅知庾信歸月旦於許
[010-18b]
子之評定聲名於伯騫之語苟非朔婦之遺孤那得西
平之有子時先生有弟爭産/孺人付于不較矧其推財行孝曲合荆花
束緼調爭細全𤓰蔓凡居家之謹心皆為人所難受故
義方内著士博五經筆落中書賦成三禮三原君獻賦/初授司刑尋
改邑/令騁金臺之駿馬授仙苑之飛鳬節推新授改例攜

陛見初辭
特恩賜宴池陽道逺王陽猶叱馭來前原上花繁潘岳
[010-19a]
喜板輿同載華池之清水可飲太白之孤標是方潯陽
嚴閫教不作封魚京兆有慈親自多平讞不意科臣與/撫臣互訐間
有詿誤終/致昭雪即或時隣錯節范母起行路之哀究且事至
完珠王孫副倚閭之望是則二十四嵗未亡之艱以迄
三十八年育孤之力雖共姜再出遜此畸徽鍾婦在前
讓兹茂範矣伏見臺下士徳儀刑人倫坊表俯念此賢
名久著早被榮封苦節堪憐宜旌華閥某等人各有母
不匱是懐友曰顯親登堂均感倘得采輿情於中閫申
[010-19b]
茂舉於外臺俾知大節之琬琰無私至徳之碑銘可恃
則髙旌所被日月同光榮奬攸垂士民皆慶也為此具
揭須至揭者
 
 
 
 
 西河集巻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