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曝書亭集 > 曝書亭集 42

 跋一/
   李氏周易集解跋
唐著作郎資州李鼎祚集子夏以來易説三十二家又
引張氏倫朱氏仰之蔡氏景君三家注及乾鑿度合三
十六家題曰周易集解自序稱一十卷斯為完書晁氏
[042-1b]
志惜其失七巻蓋誤信新唐書藝文志目録也或以其
書宗康成排輔嗣然繹其序有云王氏略例得失相參
仍附經末是未嘗全排輔嗣論者未之察爾由唐以前
易義多軼不傳藉此猶存百一宜西亭宗正獲之亟以
開雕近則流播者多海鹽胡氏常熟毛氏皆有刋本矣
唐史論經學易有蔡廣成詩有施士丐禮有袁彞仲子
陵韋彤韋春秋有啖助趙匡陸淳論語有强蒙獨未
及鼎祚唯宋史禮志追贈贊皇子而元四明袁桷集謂
[042-2a]
資州有鼎祚讀書臺今未審故迹尚存焉否也
   書周易本義後
朱子易本義析為十二巻以存漢志篇目之舊較之程
子易傳依王輔嗣本原不相同惟因臨海董氏楷輯周
易傳義附録一書乃强合之移易本義次序以就程傳
明初兼用以取士故不復分其後習舉子業者專主本
義漸置程傳不講于是鄉貢進士吳人成矩叔度署奉
化儒學教諭削去程傳乃不從本義原本更正其義則
[042-2b]
朱子之辭其文則仍依程傳次序此何說哉沿至于今
科舉試題爻象並發其亦悖乎朱子之㫖矣予初求原
書不得今覩此本附東萊呂氏音訓末有朱子後序是
為完書宜亟開雕頒諸學官第恐下士見之翻大笑爾
   書林氏周易經傳集解後
福清林黄中金華唐與政兩人皆博通經學而一糾朱
子一為朱子所糾舉動不慎遂自絶于君子蘇平仲為
與政鄉曲後學雖盛稱其經術然與政之遺書無一存
[042-3a]
者黄中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巻淳熙十二年四月經
進付祕書省有勅襃美謂其備繹始終兼該表裏㑹稡
編圖之富包羅象數之全觀其書卷帙繁重傳抄者難
崑山徐尚書原一為其弟子納蘭容若彚刻經解黄中
是書業開雕矣客或語尚書曰黄中獲罪朱子若刋其
書是亦朱子之罪人矣乃斧以斯之當日朱子既有違
言門人多言黄中文字可毁然黄中逝後勉齋黄氏為
文祭之其略曰嗟哉吾公受天勁氣為時直臣玩羲經
[042-3b]
之爻象究筆削于獲麟至其立朝正色苟拂吾意雖當
世大儒或見排斥著書立言苟異吾趣雖前賢篤論亦
不樂于因循觀公之過而公之近仁者抑可見矣論者
固不可以一眚而掩其大醇也勉齋為文公髙弟而推
許黄中若是殆記所云憎而知其美者與
   龍氏易集傳跋
周易集傳十八卷元湖廣儒學提舉龍仁夫撰仁夫字
觀復廬陵人學者稱麟洲先生經文主朱子本義每卦
[042-4a]
爻下各分變象辭占謂雜卦為古筮辭春秋傳所引屯
固比入坤安震動皆以一字斷卦義此類是也孔子録
之以羽翼經初非剙觧今書止存八卷爾通志堂集經
解以闕書未開雕寫以藏諸笥
   王氏大易緝説跋
大易緝說十卷元武昌路南陽書院山長邛州王申子
㢲卿撰康熙庚申借無錫秦氏本録而藏之書其末曰
易十二篇為費氏所紊經傳之移易圖書之異同紛綸
[042-4b]
乖合王氏之說雪樓程氏草廬呉氏或賞其平正穩當
或以為確然粲然成一家之言者也易于秦火後獨完
似無可議而歐陽永叔王景山疑及繫辭張芸叟疑爻
辭竊以為非是若夫李邦直朱新仲疑序卦傳㢲卿亦
然斯先得吾心者矣
   跋魯齋王氏書疑
魯齋王氏書疑九卷宋史藝文志著于録按漢儒于經
文遇有錯簡斤斤守其師傳不敢更易次第至宋二程
[042-5a]
子始更定大學篇而朱子遂分為經傳又取孝經考定
繼是有更定雜卦傳者有更定武成洪範者餘亦不數
見也魯齋王氏于詩書皆疑之多有更易書則於舜典
舜讓于徳弗嗣下補入論語堯作/帝曰咨爾舜天之歴數
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禄永終二十四字于敬
敷五教在寛下補入孟子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
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徳之二十二字餘若臯陶謨益
稷武成洪範多方多士立政皆更易經文先後而次第
[042-5b]
之觀者歎其用心之巧然亦知者之過也
   尚書纂言跋
草廬先生今文尚書纂言四卷嘉靖中長興顧少保應
祥官雲南布政使鏤板以傳萬里遺書海鹽鄭端簡公
以草廬序文商𣙜端簡為疏其是非識之簡端其來書
猶置巻中未及報也公以尚書義名家然夙疑古文非
孔壁書與草廬意合特伏生所授二十八篇核其實二
十九篇此則公本諸司馬班氏之說爾草廬心非古文
[042-6a]
所云晉世晩出之書别見于後考四卷而外不聞别有
所撰殆出于權辭其後梅鷟鄭瑗郝敬羅敦仁諸家紛
綸辨駮學者終莫之信是則草廬之識髙矣
   書傳㑹選跋
書傳㑹選六巻明孝陵命儒臣考正九峰蔡氏集傳成
書稽今所存實録紀載不詳按其本末自洪武十年春
帝與翰林應奉傅藻典籍黄隣考功監丞郭傳論及天
體左旋日月五星右旋隣傳咸主蔡氏之說帝乃作七
[042-6b]
曜天體循環論喻之二十四年冬禮部右侍郎張智奉
命同學士劉三吾等會議改定蔡傳二十七年夏四月
詔徵致仕編修張美和國子監博士錢宰等二十七人
既至開局翰林院命三吾緫其事朝士偕入書局者國
子祭酒胡季安左右賛善門克新王俊華修撰許觀張
信編修馬京盧原質齊麟張顯宗景清戴徳彞國子助
教髙耀王英定公靜次年春正月書成以予所傳聞若
是實録書法凡著書開局必具書纂修官姓名以垂後
[042-7a]
世而明祖實録其初修自建文即位之初領其事者太
常少卿髙遜志僉都御史程本立等假是編在則開國
之政治必粲然可觀迨永樂中再修三修要不外楊士
竒一手所改削避禍益巧逢君愈工而是非之心無復
存焉矣迹其于考正書傳諸儒僅先期書徵召姓名若
朝士入選者槩從削去原其故則許盧景戴四公先後
咸死于難去之惟恐不盡遂并入局之朝士悉削之也
嗚呼為之君者革除建文四年之事置天下于無何有
[042-7b]
之鄉而其臣乃并洪武三十一年之治迹變易其白黒
撓亂其濁清實録既沒其實由是志詹事府太學者題
名多所闕遺文獻不足伊誰之咎與若夫胡廣等修五
經四書大全專攘宋元人成書以欺其主顧髙皇帝攷
正之書傳反不采擇以頒諸學官廣等不足責然洪武
君臣之用心固讀書論世者所深取也
   讀武成篇書後
召誥顧命皆今文也其書日之法同召誥三月丙午朏
[042-8a]
越三日戊申越三日庚戌越五日甲寅若翼日乙卯越
三日丁巳越翼日戊午越七日甲子顧命丁卯命作冊
度越七日癸酉其云越三日者中止間一日越五日者
止間三日越七日者止間五日若武成則不然丁未祀
于周廟之下乃云越三日庚戌律以召誥顧命書法則
當云越四日矣史臣繫日一代不應互異若此吾不能
不疑于武成也
   讀蔡仲之命篇書後
[042-8b]
成王之命蔡仲王若曰胡無若爾考之違王命也見于
春秋左氏傳而梅賾書増益其文云率乃祖文王之遺
訓異哉斯言也盤庚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又曰我
先后綏乃祖乃父此誥臣民之辭則然若武王命康叔
則曰惟乃丕顯考文王又曰乃穆考文王周公告成王
則曰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若是其莊
重也而成王命仲曰率乃祖文王乃祖者伊誰之祖與
吾不能不疑于蔡仲之命也
[042-9a]
   跋王氏詩疑詩疑二卷一作詩辨說亦魯齋王氏書按詩有南有風
有雅有頌用之鄉人邦國秩然一定而不可紊故一豳
也有豳詩有豳雅有豳頌鼓鐘之詩曰以雅以南論語
雅頌各得其所南之不可移于風猶風之不可雜于雅
頌也自朱子專主去序言詩而鄭衞之風皆指為淫奔
之作數傳而魯齋王氏遂刪去其三十二篇且于二南
刪去野有死麕一篇而退何彼穠矣甘棠于王風夫以
[042-9b]
孔子之所不敢刪者魯齋毅然削之孔子之所不敢變
易者魯齋毅然移之噫亦甚矣丗之儒者以其淵源出
于朱子而不敢議則亦無是非之心者也
   跋毛詩李氏句解
毛詩句解二十卷宜春李公凱仲容撰宋自淳熙而後
說詩者率遵朱子之傳去序言經仲容獨取呂氏之書
櫽括以淑後進其亦異乎勦說雷同者矣是編購之呉
興書賈舟中原序失去稽諸袁州府志竟沒而不書無
[042-10a]
從考其官閥門世惜也
   豐氏魯詩丗學跋
豐氏坊魯詩世學三十六卷列偽子貢詩傳于前而更
小雅為小正大雅為大正盡反子夏之序謂之世學者
以正音歸之逺祖稷以續音歸之慶以補音歸之耘以
正說歸之其父熙而已為之考補其實皆坊一手所製
也坊恃其能書以篆隸體偽為正始石經一時鉅公若
泰和郭子章京山李維楨軰皆信之而又為此書以欺
[042-10b]
世不知魯詩亡于西晉自晉以後孰得見之其僅存可
證者洪丞相适隸釋所載蔡邕殘碑數版如河水清且
漣漪作兮不稼不穡作嗇坎坎伐輪兮作欿欿三歲貫
女作宦女山有樞作蓲此外素衣朱薄作綃見儀禮注
傷如之何作陽見爾雅注豔妻煽方處作閻妻中冓之
言作中㝤見漢書注而豐氏本則仍同毛傳之文是未
覩魯詩之文也楚元王受詩于浮丘伯劉向元王之後
故新序說苑列女傳說詩皆依魯故其義與毛傳不同
[042-11a]
而豐氏本無與諸書合是未詳魯詩之義也至于定之
方中為楚宫移入魯頌又移逸詩唐棣之華四句于東
門之墠二章之前而更篇名為唐棣又増益漸漸之石
之辭曰馬鳴蕭蕭陟彼崖矣月麗于箕風揚沙矣武人
東征不遑家矣肆逞其臆見狎侮聖人之言且慮己之
作偽未能取信于人則又假託黄文裕佐作序中間欲
申魯說而改易毛鄭者皆託諸文裕之言排斥先儒不
遺餘力其如文裕自有詩傳通解行世其自序略云漢
[042-11b]
興魯齊韓三家列于學官史稱魯最為近之其後三家
廢而毛詩獨行世或泥于魯最為近一語必欲宗之然
魯詩今可攷者有曰佩玉晏鳴關雎歎之以為刺康王
而作固已異于孔子之言矣又曰騶虞掌鳥獸官古有
梁騶天子之田也文王事殷豈可以天子言哉其為周
南召南首尾已謬至此以是觀之則文裕言詩不主于
魯明矣又四明楊文懿著詩私抄改編詩之定次文裕
罪其師心僣妄是豈肯盡棄其學而甘心助豐氏之邪
[042-12a]
說乎至于黨豐氏者不知石經為坊偽撰乃誣文裕得
之中祕今文淵閣之書目録具在使果有魏時石經目
中豈不登載洵無稽之言稍有知識者當不為所惑也
   讀豳詩書後吾讀豳詩于東山之四章見作者之深思焉詩以美周
公何難鋪揚其出師之盛奏凱之容顧慺慺及于室家
兒女子之思若是乎言之近于䙝者何與蓋師不以律
往往恣其淫掠而在行間者室家之思反緩室家之思
[042-12b]
旣緩則其婦子自分其身為夫之所棄置不復切于懐
思即歸矣而男女之相恱其情終未必摯若東山之歸
士當其勿士行枚可謂暇矣而獨宿甘在車下迨三年
之久初無子女動其心比及還而男女始有及時之樂
則師行之秋毫無犯可信已然則大夫之作是詩其思
深其情婉而至洵善于美周公者也
   呉氏周禮經傳跋
草廬吳氏諸經皆有纂言惟詩及周禮未就周禮則其
[042-13a]
孫當伯尚補之今世所傳三禮考注非公書蓋晏壁所
為也康熙丁丑五月西呉書賈以抄本周禮經傳十卷
求售紙墨甚舊題曰呉澄著中間多有改削又有黏簽
其議論序次均不同于考注疑是其孫伯尚之書然無
先公字樣但有聞之師曰之文不審為誰所撰也
   錢氏冬官補亡跋
冬官補亡三巻錢氏所撰按說周禮者言冬官不亡
散見五官中故自臨川俞氏而後多以意取五官之屬
[042-13b]
强補冬官獨錢氏据尚書大小戴記春秋内外傳補亡
凡二十有一曰司空曰后稷曰農正曰農師曰司商曰
甸人曰火師曰水師曰舌人曰工人曰舟虞曰匠師則
本諸國語曰寄曰象曰狄鞮曰譯則本諸王制曰野虞
曰工師曰舟牧則本諸月令曰工正曰圬人則本諸左
氏傳不襲前人之言可謂温故知新者矣初名士馨
字穉拙平湖人
   跋陸氏儀禮釋文
[042-14a]
陸氏釋文序録載注解傳述人于儀禮有鄭康成注此
外馬融王肅孔倫陳銓裴松之雷次宗蔡超田儁之劉
道拔周續之凡十家云自馬融以下並注喪服考隋經
籍志十家之中惟載王肅儀禮注十七巻其餘未嘗有
全書注也舊唐書經籍志于馬融喪服紀下云又一巻
鄭𤣥注又一巻袁準注又一卷陳銓注又二卷蔡超宗
注又二巻田僧紹注亦未載諸家有全書注至新唐書藝
文志始載袁準注儀禮一巻孔倫注一巻陳銓注一巻蔡
[042-14b]
超宗注二卷田僧紹注二卷並不著其注喪服則誤以
喪服注為儀禮全書注也下至鄭氏通志略既于儀禮
全書注載袁準孔倫陳銓蔡超宗田僧紹姓名而又
喪服傳注五家複出由是西亭王孫授經圖焦氏經籍
志皆沿其誤當以陸氏序録為正也
   儀禮逸經跋
臨川草廬呉氏所輯儀禮逸經八篇投壺也奔喪也公
冠也諸侯遷廟也諸侯釁廟也中霤也禘于太廟也王
[042-15a]
居明堂也傳十篇冠義昏義士相見義鄉飲酒義鄉射
義燕義大射義聘義公食大夫義朝士義元時太學雖
有刋本而流傳者少楊東里搜訪十餘年無所得後乃
得之傳聞沅州劉有年洪武中為監察御史忤㫖去官
建文初起知太平府事曽上儀禮逸經十八篇或云是
永樂間事成都楊用修上元焦弱侯惜當日廟堂諸公
未加表章旋就湮沒吾意有年所進即草廬本爾故八
經十傳適合其數彼時東里諸公知為草廬書無足表
[042-15b]
章者竊笑經生之少見多怪也
   讀聘禮書後
記曰久無事則聘焉蓋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為之賔
介者亦得私面私覿于君卿大夫其于幣宰書之宰夫
具之史展之于玉賈人啓之宰執之使者受之張旜于
竟迎者士郊勞者大夫賈人拭圭有司展幣覿用束錦
賄用束紡無不以告諸人者近丗諱賂之名相問者惟
恐人知有聞則法吏必按以法豈今之禁令固有善于
[042-16a]
古者與夫無事而不相問此有事之所以載寶而求也
嗚呼聘禮之廢苞苴所由行乎
   跋大戴禮記
大戴禮記本無甚蹖駮自小戴之書單行而大戴記遂
束之髙閣丗儒明知月令為呂不韋作乃甘棄夏小正
篇不用殊不可解學齋史氏繩祖其論說亦不取大戴
然由其說推之則大戴記在宋日曽列之于經故有十
四經之目此亦學者所當知也
[042-16b]
   石經月令跋
諸經垂世禮記間雜秦漢之文然一入小戴記中羣儒
恪守其說雖以天子之尊大㑹講殿議有異同文無更
易月令自漢以來篇居第五本在王制之後唐明皇乃
命李林甫等刊定冠諸四十九篇之首既亂其篇次又
増益其文每月節分中氣當不韋作呂覽時懸之國門
人莫敢増損一字豈意數百年後有弄麞杖杜不識字
之李哥奴逢君之惡肆行改竄可謂無忌憚之尤者也
[042-17a]
至十月中氣分小雪後天氣上騰地氣下降為一候以
閉塞而成冬為一候更屬可笑沿及宋元說經者逞其
私智移易尚書離析大學筆削孝經變置周官出入風
雅皆唐之君臣為之作俑已
   呂氏春秋集解跋
春秋集解三十卷趙希弁讀書附志第云東萊先生所
著長沙陳邕和父為之序而不書其名蓋呂氏自右丞
好問徙金華成公述家傳稱為東萊公而居仁為右丞
[042-17b]
子學山谷為詩作西江宗派圖學者亦稱為東萊先生
然則呂氏三世皆以東萊為目成公特最著者耳陳氏
書録解題撮居仁集解大㫖謂自三傳而下集諸儒之
說不過陸氏兩孫氏兩劉氏蘇氏程氏許氏胡氏數家
合之今書良然而宋史藝文志于春秋集解三十卷直
書成公姓名世遂因之考成公年譜凡有著述必書獨
春秋集解不書疑世所傳三十卷即居仁所撰惟因陳
和父之序無存此學者之疑未能釋爾同里徐亭從予
[042-18a]
學春秋書以示之
   嚴氏春秋傳注跋
春秋傳注三十六卷烏程縣學生嚴啓隆爾泰撰爾泰
名注復社甲申後遁跡自稱巔軨子始為是書示生徒
以胡氏為非不敢盡糾其繆或勸其改作乃復㸃竄舊
稾成之繹其辭庶幾針膏肓而起廢疾矣康熙戊子二
月竹垞老人書時年八十
   六經奥論跋
[042-18b]
世傳六經奥論六卷成化中盱江危邦輔藏本黎温序
而行之云是鄭漁仲所著荆川唐氏輯稗編從之今觀
其書議論與通志略不合漁仲嘗上書曰十年為經㫖
之學以其所得者作書考作書辨譌作詩傳作詩辨妄
作春秋考作諸經序作刋謬正俗跋五六年為天文地
理蟲魚草木之學所得者作春秋列國圖作爾雅注作
詩名物志而奥論曽未之及則非漁仲所著審矣
   石藥爾雅跋
[042-19a]
唐元和中西蜀人梅彪撰石藥爾雅醫方以藥石並稱
爾雅止釋草木石不及焉宜彪取其隱名而顯著之也
自序言衆石異名象爾雅辭句凡六篇勒為一卷而白
雲霽道藏目録作二卷疑後人附益之唐代遺書傳世
者罕矣乃抄而入諸經部
 
 
 
[042-19b]
 
 
 
 
 
 
 
 曝書亭集巻四十二

[043-1a]
欽定四庫全書
 曝書亭集卷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