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卷二十七
[059-1a]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巻二十七
  雜著
   講筵緒論計三十九則/
 經學在於切實通明折衷諸説史學在於始末淹貫論
 定是非二者皆確有証據難於支離其説故必由積累
 之功涵泳之久較之詞章之學其難易固不同也
 書云不役耳目百度惟貞孟子所謂耳目之官不思而
[059-1b]
 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正心思為耳目所役之意
 始為所引漸為所役勢有必然
 康誥一篇言修德保民之要極為詳備如明德新民如
 保赤子惟命不于常等語大學多引用之今繹觀其訓
 諭諄切文詞古奧具見三代聖賢咨儆之意
 書云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時古人又稱再斯可矣
 若斷獄而至于旬時不决固愼重之意又恐獄久淹則
 易滋弊古人之意惟求其眞知灼見而無疑獄之為難
[059-2a]
也酒誥中數節似寛而實嚴正古人治世之微權也
近日小民蓄積匱乏一遇水旱遂爾捐瘠莫支幾塡溝
壑此皆豐稔之年粒米狼戾不能儲備之故也
古人常云三年耕必有一年之積九年耕必有三年之
通此先事預防之至計所當講求於平日者
自古帝王崇信方士以求神仙者不可勝數如唐之憲
宗武宗宣宗皆餌金石之藥以求壽考而不知反以自
戕其生覆轍相尋而不知悔者昔人毎深歎其愚此皆
[059-2b]
未知無逸可以致壽聖賢原有切實可信之理也
朕自沖年臨御以來民間疾苦及貪吏弊竇留心體察
已久其中情獘知之素矣但念君德莫大於有容治道
莫尚於能寛故毎事務存矜恕其有自罹於法者尚不
忍置之重典誠恐近於苛刻有乖體恤臣工之至意也
朝廷設立科道原寄以耳目重任邇來民生困苦朝廷
之德澤不能下究科道各官於國計民生之大實心講
究確切敷陳者寥寥無幾但將六部現行之事指摘紛
[059-3a]
更希圖塞責冀免春秋年例處分其在朕前所奏皆若
至廉至公及考其行事狥私自利者不可勝數所謂耳
目之官風紀之任豈不大負厥職哉近日貪私之獘滿
漢皆然滿人聚處京城形迹尚為易見漢人散處外郡
往往有田宅彌連州縣挾其冨厚之勢侵凌小民有司
莫敢詰其非者科道官寧不知之而不聞有所糾叅舉
發此皆言官溺職民生失所之由也
天下國家事莫不有大小重輕之勢故凡事當權衡折
[059-3b]
衷必務從其大者重者今言官論事論人多指摘瑕疵
但見及一偏而於大局全體所關不能審度其輕重卽
如用兵之地督撫大吏職任至重至其製備鞍馬招募
技勇激賞將士以及供餽官兵之費勢與内地不同儻
復事事苛責恐隳其任事之心亦將何以展布其手足
若兵興時用之兵休時遽黜之亦非所以慰勸勞臣且
言官毎事惟知推諉獨不思身在㑹議㑹推之列何不
可直陳於事前而必待推過於事後乎若其始或知而
[059-4a]
不言或有所畏而不言皆非實心任事之道也
近日外吏可謂極難營私者固不免於糾叅卽有守正
者又多不為人所容若因一時之彈覈而遽置於重典
常恐有寃抑可矜故毎兢兢然愼之
近日民生貧困家給人足之樂遠不及於古而風俗之
奢靡日甚向嚴加禁止漸有規模自兵興以來稍弛其
禁誠恐奉行不善或至擾民毎思足民良法終無逾於

[059-4b]
嘗閲明宣宗實錄其奉事母后和敬有禮至今覽之猶
足令人感慕朕常思先王以孝治天下故夫子稱至德
要道莫加於此自唐宋以來人君往往疎於定省有經
年不一見者獨不思朝夕承懽乃家庭之常禮且天倫
至性何嘗以貴賤殊也
觀古廢興之際如夏商之桀紂周之幽厲所以墜失天
命皆其自取後世亦有無大失德而隕覆其家國者如
明之崇禎年間是也皆由其臣子背公狥私處言路者
[059-5a]
變易是非淆亂可否曾無實心體國之人故至此耳
嘗觀明仁宗宣宗時用法皆極寛平毎思人君承天子
民時育萬物自當以寛厚為根本始可成敦裕之治但
不可過於縱弛所貴乎寛而有制耳
國家財賦出於民民力有限當思撙節愛養則國家常
見其有餘毎見明季諸君奢侈無度宫中服食及創造
寺觀動至數十萬我朝崇尚樸質較之當時僅百之一
二耳
[059-5b]
嘗閲歴代史册見開創之初及守成之主政簡治約上
下臣民有所遵守末世君臣變亂成法朝夕紛更終無
補益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耳
讀古人書當審其大義之所在所謂一以貫之也若其
字句之間卽古人亦互有異同不必指摘辨駮以務求
伸一已之説
聖人立言必渾淪切實後人求其説而過之毎蹈虚寂
之獘如釋老之書朕向亦曾流覽深知其虚幻無益於
[059-6a]
政治易曰有君臣父子上下然後禮義有所措今釋道
之教棄絶五倫根本既失其餘言論更何著落易曰天
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人竝列而為三才今釋道之教生
生之理已絶是使三才且有時而窮此皆其大體錯謬
不待辨而自明者也
自十二年用兵以來嘗取前人韜略武備等書閲之亦
皆紙上談兵無益於事間有用符呪法術者尤屬不經
我朝用兵自有調度且號令嚴明人人具有勇敢之氣
[059-6b]
卽公卿士夫皆嫻戎馬故所向多能成功王者之師行
之以正豈藉詭譎之術哉
嘗聞明宫闈中食御浩繁糜費不貲掖庭宫人幾至數
千此皆可為深鑒朕思人主惟能自檢束恭謹則貴者
益貴易所謂謙尊而光也若惟知侈縱反不覺其可貴
矣我
祖宗相傳以此為訓朕恒用是凜凛
嘗聞明宫掖中人數甚多往往饑寒不恤鞭笞無度因
[059-7a]
而致斃者亦甚衆小有營建動費鉅萬以本朝各宫計
之尚不及當時妃嬪一宫所用之數本朝自入關定鼎
以來外廷軍國之費與明代略相髣髴至宫中服用則
三十六年之間尚不及當時一年所用之數蓋深念民
力艱難國儲至重鑒彼侈靡之失𢎞昭敦樸之風古人
云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常思此言而不敢
過也
祖宗以來累代相傳家法巡幸所至尤以勞費為慮我
[059-7b]
太宗皇帝時毎車駕所歴一切御用之物皆辦自宫中
凡扈從之人絲毫不以擾民朕偶有廵幸惟守成憲誠
恐駐蹕之地侵擾官民也
朕觀明世宗時廷臣爭執者莫如議禮一事然兹事折
衷最難總由世宗為興獻王長子而興獻王又别無子
嗣則世宗尊崇之議未為不當父子天性至恩恐難盡
以義屈情也
履霜堅氷之喻可謂切至司馬光作通鑑託始於周以
[059-8a]
三晉為諸侯而首發論斷極言防微杜漸之宜謹正闡
明此爻之義千古治亂不能出其範圍後世如莽操之
禍總皆由辨之不早耳
易理雖變化無窮而歴觀諸卦實有一貫之義大約審
爻位之陰陽辨剛柔之中正而吉凶悔吝之數卽不外
乎此矣
易卦中大象言簡義該獨扼一篇之要如乾之自强不
息坤之厚德載物䝉之果行育德師之容民畜衆全卦
[059-8b]
之義蘊不越乎此尤當尋繹
三代井田之法寓兵於農正易所謂容民畜衆也自兵
農旣分勢難復合後世有欲於曠閑之壤倣古行井田
之法者不惟無補於民正恐益滋煩擾天下事興一利
不如去一獘之為愈增一事不如省一事之為得也
古車戰之法其廢已久由今思之不獨山林原隰難於
馳驅卽平衍之地亦不易用蓋一車之中左主射右主
擊刺居中者主御或有一人不用命則勝負所關不小
[059-9a]
此後世所以難行也
古人紀一事當觀其要㫖所在如郭隗市駿之語見求
士不可以不誠甘茂投杼之言見任人不可以不信此
要領處尤不可不知也
久亂之民思治秦民日在湯火之中沛公入關首行寛
大之政與父老約法三章民心旣歸王業根本已定於

漢高帝之待韓信不能如漢光武宋太祖之待功臣者
[059-9b]
亦時勢不同也光武宋祖之時功臣歸於京師無握兵
之權無震主之勢故保全之尚易韓信居楚兵柄在握
天下初平人心未定高帝収之亦非得已總由所遇之
時不同故所行亦各異耳
上古人心淳樸故鄉舉里選之法尚可以得眞才後世
人心日漓奔競日多若行古法於後世恐益滋其偽勢
不得不以科舉為重耳
古有八議之法議賢議貴議功議能正以養大臣之廉
[059-10a]
恥而不輕加以戮辱古云刑不上大夫固所以敬大臣
亦所以尊重國體也
人臣之義以責難於君陳善閉邪為正叔孫通以為天
子無過舉因而成之是欲飾其君以無過之名而反䧟
其君於文過之實宜為後世所譏也
後人謂陳平周勃之對吕后若能與王陵同持正論未
必吕后之意不可回此蓋事後論人恒見其易耳吕后
以悍鷙之威當稱制之日欲王諸吕氣凌羣臣此豈平
[059-10b]
勃諸人口舌之所能爭乎是以君子論事又當觀其世

嘗觀文帝以斷獄錢穀之數問宰相固為未當而陳平
對以一切有主者亦為未善二者乃國家之大務宰相
自宜振舉其綱領豈可云專責於所主乎
古者田以井授人皆自耕其田故室家殷阜而鮮失業
遊食之民後世富室之田跨連阡陌貧民代為耕耨是
以素無蓋藏一遇水旱遂致遊食四方流亡載道亦勢
[059-11a]
 使然也
 朕自㓜讀通鑑於張釋之論犯蹕盜環二事深喜其用
 法平允不媿廷尉之職
 易之理雖無所不該下至士庶人皆可用而聖人立經
 垂訓之大義則為有天下國家者而發一辭一語皆可
 通於政治故繫辭有曰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此所
 以為萬世法程也
 
[059-11b]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巻二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