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升菴集 > 升菴集 卷二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升菴集巻二       明 楊慎 撰
  丁丑封事
奏為請駕還宫事近者車駕北出都門百里之外經日
未還臣等聞之躑躅驚惕皇皇無依先期一日道路相
傳有此消息莫究來歴不知虛實臣等竊料陛下聖明
必無此事道路所言或是虛傳故不敢輒以風聞上瀆
天聽今者百官不奉朝夕四門不納敷奏輔臣逺追於
[002-1b]
郊卿寺列次於門居而不知其忽行行而不知其所止
則是道路所傳者非虛而聖心之欲為此行者非一日
矣臣嘗聞之君人者無輕舉無妄動非無事之遊故設
兵而後出幄稱警而後踐墀張幄而後登輿清道而後
奉引遮迾而後轉轂静室而後息駕若輕舉妄動非事
而遊則必有意外之悔今皇天所付之中國在陛下祖
宗所傳之神器在陛下兩宫之孝養在陛下臣民之覆
庇在陛下奈之何其不重且慎也夫以匹夫之㣲適百
[002-2a]
里之外尚且囊衣裘以禦寒暑佩弓刀以防盗賊陛下
暴衣露蓋櫛風沐雨曾不顧惜此臣等之所未解也中
外意向陛下非不知臺諫章疏陛下非不覽然而必欲
堅為此行者豈謂邊境有山川之美物產之饒軍容之
盛田獵之樂乎臣等謂此逆旅之觀非崇高之所事也
又豈謂敵騎侵犯我疆埸冦掠我人畜宜耀我威武以
飭我防守乎臣等謂此將帥之責非警蹕之所親也今
舍崇高之極而為逆旅之觀去警蹕之嚴而身將帥之
[002-2b]
責偏聽生姦獨任成亂未之察乎古之聖人舉事必謀
於衆陛下試集臣民於前問之一人則一人以為不可
行矣問之百人則百人以為不可行矣問之千人億萬
人則千人億萬人以為不可行矣陛下初謀此行畿内
連月大雨濘道及車駕至止昌平京城盡日大風揚塵
此非偶然蓋天心仁愛陛下欲留止其行也人言縱不
足聽天意昭然不可信乎況水潦灾傷正在當年糧儲
軍器不如往日萬一偵騎乘虛惡氛卒至如去年白楊
[002-3a]
口之舉是以逸豫之衆臨不測之地以無名之出當强
冦之鋒其不可不預為之慮也審矣鑒之往古周穆王
窮海逺遊致有祁招之箴漢武帝深夜微行致有逆旅
之辱觀之昭代則土木之變近在巳巳未及百年也當
時尚賴中國之運荷宗社之靈用謀臣之策空府庫之
財竭邊廩之積僅克以濟然其所損亦不少矣稽之前
事既如彼驗之巳已又如此陛下聖明其不可不深為
之念也審矣臣等待罪史官直書時事以埀久逺其職
[002-3b]
分也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與其令後世觀之以為
今日之譏孰若今日止之以揚後世之休乎故不敢避
鈇鉞為陛下陳之伏望聖明俯從輿情早還宫闕保泰
山四維之安垂史册千年之譽實社稷無疆之慶也豈
惟臣等之幸哉
  古文參同契序
參同契為丹經之祖然考隋唐經籍志皆不載其目惟
神仙傳云魏伯陽上虞人通貫詩律文辭贍博修真養
[002-4a]
志約周易作參同契徐氏景休箋註桓帝時以授同郡
淳于叔通因行于世五代之時蜀永康道士彭曉分為
九十章以應火候之九轉餘鼎器歌一篇以應真鉛之
得一其説穿鑿且非魏公之本意也其書散亂衡決後
之讀者不知孰為經孰為註亦不知孰為魏孰為徐與
淳于自彭始矣朱子作考異及解亦據彭本元俞玉吾
所註又據朱本玉吾欲分三言四言五言各為一類而
未果蓋亦知其錯亂而非魏公之初文然均之未有定
[002-4b]
據爾余嘗觀張平叔悟真篇云叔通授學魏伯陽留為
萬古丹經王余意平叔猶及見古文訪求多年未之有
獲近晤洪雅楊卭崍憲副云南方有掘地得石函中有
古文參同契魏伯陽所著上中下三篇叙一篇徐景休
箋註亦三篇後叙一篇淳于叔通補遺三相類上下二
篇後叙一篇合為十一篇蓋未經後人妄紊也亟借録
之未幾有人自吳中來則有刻本乃妄云苦思精索一
旦豁然若有神悟離章錯簡霧釋冰融其説既以自欺
[002-5a]
又以欺人甚矣及觀其書之別叙又云有人自㑹稽來
貽以善本古文一出諸偽盡正一葉半簡之間其情巳
見亦可謂掩耳盗鈴藏頭露足矣誠可笑也余既喜古
文之復出而得見朱子之所未見為千古之一快乃序
而藏之嗚呼東漢古文存于世者幾希此書如斷圭復
完缺璧再合誠可珍哉若夫形似之言譬況之説或流
而為房中或認以為爐火使人隕命亡身傾貲蕩產成
者萬無一二而陷者十之八九班固有言神仙者所以
[002-5b]
全性命之真而無求於外者也聊以盪意平心同大化
之域而無怵惕於胷中然而或者專以是為務則怪迂
之文彌以益多非聖人之所以教也㫖哉斯言輒併及

  周官音詁序
左傳浮誇誣誕之祖也大儒韓子乃服膺而刻心末學
後生皆心維而口誦以其文采之煒燿也周禮瀆亂不
經之書也前人論之詳矣其中多奇字古音蓋劉歆受
[002-6a]
學於揚雄其訓纂之遺有在於是者存而論之固可以
補天禄校文之缺為召陵公乗之裨矣其書不用於科
舉不列於學官幸未經學究金根之謬改麻沙俗字之訛
刊亦古典之巋然靈光也顧未有表出之者亦學山一
簣之虧吹劎一吷之缺乎余觀先鄭後鄭之同異相角
杜氏干氏之可否相將孔頴達則㑹粹四家陸德明又
並刻衆切如開武庫五兵隨所用之似張錦機百綵惟
其取者乃手録之為周官音詁一編以為鉤𤣥提要之
[002-6b]
助羣居終日為之賢乎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唶夫銀鉤
乍閲亥豕成羣璗櫛行披焉烏盈貫於戲矣庻有豸
乎青衿桐子錦帶先程或采下葑於朝聞副墨之子洛
誦之孫亦将取飛蟲於宵肄若夫逃儒叛聖者以六經
為註脚倦學願息者謂忘言為妙筌或以示伊寧不嗤
我然心面不同亦更笑也
  石鼓文序
石鼔今在太學其文為章十總六百五十七言可模索
[002-7a]
者僅三十餘字鼔旁刻宋潘迪氏音訓一碑二百年前
物也惜夫遺文墜字無慮近百載考唐人古文苑此文
特軋巻首裒録年歴逺在音訓之先然迪所遺墜者此
仍缺如也薛尚功鄭樵二家各有音釋與古文苑所載
大抵相出入文無補綴義鮮發明三家之外見其全文
者或寡矣好古者以為深慊又迪所訓釋君子員員邋
邋員斿二句牽合紕謬重堪嗤鄙原古人書字下句之
首承上句之末文同者但作二㸃更不複書此易見爾
[002-7b]
迪既誤讀君子員員邋邋員斿遂復臆釋云員員衆多
貌邋邋旌旗揺動貌此豈特文法大戾書例亦大昧矣
君子員員成何訓詁邋邋員斿成何語言不知妄作乃
所謂郢書燕説者也一隅若此餘奚取哉慎昔受業於
李文正先生暇日語慎曰爾為石鼓文矣乎則舉潘薛
鄭三家者對先生曰否我猶及見東坡之本也篆籀特
全音釋兼具諸家斯下矣然本隻存將恐久而遂失之
也當為繼絶表㣲手書上石又作歌一首蓋丹書未竟
[002-8a]
而先生棄後學矣去今又將六年追惟耳言未墜手跡
莫續天固愛寳奈斯文何敢以先生舊本屬善書者録
為一巻音釋一卷今文一卷韋應物退之蘇子瞻歌三
首唐愚士古詩一首先生歌一首附之卷尾藏之齋閣
以無忘先生之教云
  山海經後序
左傳曰昔夏氏之方有徳也逺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
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入山林不逢不若魑
[002-8b]
魅魍魎莫能逢之此山海經之所由始也神禹既錫𤣥
圭以成水功遂受舜禪以家天下於是乎收九牧之金
以鑄鼎鼎之象則取逺方之圖山之奇水之奇草之奇
木之奇禽之奇獸之奇説其形著其生別其性分其類
其神奇殊彚駭世驚聽者或見或聞或恒有或時有或
不必有皆一一書焉蓋其經而可守者具在禹貢奇而
不法者則備在九鼎九鼎既成以觀萬國同彼象而魏
之日使耳而目之脱輶軒之使重譯之貢續有呈焉固
[002-9a]
以為恒而不怪矣此聖王明民牖俗之意也夏后氏之
世雖曰尚忠而文反過于成周太史終古藏古今之圖
至桀焚黄圖終古乃抱之以歸殷又史官孔甲于黄帝
姚姒盤盂之銘皆緝之以為書則九鼎之圖其傳固出
于終古孔甲之流也謂之曰山海圖其文則謂之山海
經至秦而九鼎亡獨圖與經存晉陶潛詩流觀山海圖
阮氏七録有張僧繇山海圖可證已今則經存而圖亡
後人因其義例而推廣之益以秦漢郡縣地名故讀者
[002-9b]
疑信相牉信者直以為禹益所著既迷其元而疑者遂
斥為後人贋作詭譔抑亦軋矣漢劉歆七畧所上其文
古矣晉郭璞注釋所序其説奇矣此書之傳二子之功
與但其著作之源後學或忽故著其説附之筴尾
  水經序
漢桑欽水經舊録凡三巻紀天下諸水首河終斥江凡
一百十有一曰出曰過曰逕曰合曰分曰屈曰注曰入
此其八例也而水道如指掌矣又紀禹貢山水澤地所
[002-10a]
在凡六十以為卷終限華夷判疆域利灌溉通輓運具
考是焉蓋不刊典也故以經名有宋陳振孫者獨評其
為未精審遂啓疑於後人謂河源一派漢使終不能窮
九河故道淤塞無稽欽所記徧域中豈必一一皆信也
余竊以其説為不然昔在陶唐水失其行神禹平之史
官紀其濬導之績於是乎禹貢作焉厥後好事者因禹
跡之廣旁及異域圻壤悉載淑詭畢陳於是乎山海經
作焉原欽此志蓋祖述禹貢而憲章山海者也職方王
[002-10b]
㑹之遺圖溝洫河渠之雜志輶車觀風之赴告謡俗聞
見之傳信其不為無稽之籍可知巳豈必地至方問而
後筆哉以余嘗所經歴驗之自吾西蜀至北都水浮荆
楚陸走秦趙經且萬餘里名川支川問津者無慮此書
之十二徵往所載與今所見無至泰忤用是例其未經
者雖天下可知也謂其為未精審者無乃厚誣與夫禹
貢者聖人作之聖人訂之然其間如東滙澤為彭蠡東
迤北㑹為滙傳者摘其為紀者之誤至於山海經之牴
[002-11a]
牾多有之而學者猶不廢也則此書顧不足為禹貢之
義疏山海之補逸乎乃獨久湮於肆篋者亦由知者鮮爾
余近得之惜其紙敝墨曚乃重為校輯止存欽之本文
若酈氏注衍為四十卷厭其枝蔓太緐頗無闗涉首注
河水二字汎用佛經怪誕之説幾數千言亦贅已今之
史傳類文引用例稱為道元水經遂使欽之用心與其
名姓俱泯焉誠可嘅夫亦猶習禮者汰儀禮而反任曲
禮之傳為經説春秋者不知據經以按傳而反因傳以
[002-11b]
疑經皆貴諷説而賤本始是末師而非往古可重嘅者
類此故特去之而詳著其説焉嗚呼得吾説而通之不
獨可以讀水經也已
  轉注古音略序
周官保氏六書終於轉注其訓曰一字數音必展轉注
釋而後可知虞典謂之和聲樂書謂之比音小學家曰
動静字音訓詁以定之曰讀作某若於戲讀作嗚呼也
曰引證以擬之曰某讀若云徐邈讀王肅讀是也毛詩
[002-12a]
楚辭悉謂之叶韻其實不越保氏轉注之義耳易注疏
云賁有七音實始發其例宋吳才老作韻補始有成編
旁通曲貫上下千載朱晦翁詩傳楚辭考訂盡從其説
魏鶴山論易經傳皆韻詳著于師友雅言學者雖稍知
崈誦而猶謂叶韻自叶韻轉注自轉注是猶知二五而
不知十也余自舞象之年究竟六書不敢貪古人之成
編為不肖之捷徑尤復根盤節解條分葉貫間亦有晦
於古而始發於今謬於昔乃有正於後故知思不厭精
[002-12b]
索不厭深也古人恒言音義得其音斯得其義矣以之
讀奥篇隠帙渙若冰釋炳若日燭又以所粹參之古人
成編褫其煩重補其遺漏庶無蹈於雷同兼有益於諷説
乃作轉注古音畧大抵詳於經典而略於文集詳于周
漢而略于晉以下也惟彼文人用韻或茍以流便其辭
而於義於古實無當如沈約之雌霓是巳又奚足以為
據邪今之所采必於經有裨必於古有考扶㣲學廣異
義是之取焉非徒以逞博累巻帙而巳方今古學大昭
[002-13a]
當有見而好之者不必求子雲於後世也
  檀弓叢訓序
楊慎曰醫有四術神聖工巧予欲借之以喻文矣易之
文神詩書春秋聖也檀弓三傳考工記工矣莊列九流
而下其巧有差復以檀弓斠諸明髙赤徳又羣工中都
料匠也予謂檀弓可孤行而每病訓之者未能犁然有
當于人之心也經猶招也訓有射也一人射招或中或
否未若衆人射之中之多也若鄭康成之簡奥或以三
[002-13b]
字而括經文之數十字蓋寡而不可益也亦傳注之神
已孔頴達之明備或即經之一言而衍為百十言蓋多
而不可省也亦疏義之聖巳賀陸黄吳補緝昈列亦各
殫述者之心工巳陳騤謝枋得二家批評亦稍窺作者
之天巧巳澔乎曷其没矣茲訓也於諸家擷其英華紀
載之䝉發焉於二家昭其甄藻修辭之階循焉叢之不
亦可乎雖其嘿傳妙筌恧乎子休與子𤣥至於旁搜幽
蕆累味集珍何遽不若咸陽之懸金淮南之鴻寳哉
[002-14a]
  六書索隠序
慎自志學之年巳嗜六書之藝枕籍説文以為折衷迨
今四十餘年矣其逺求近取旁搜曲證説文而上則有
大禹嶁之碑周宣岐陽之鼓吕氏考古圖宣和博古
圖郭忠恕汗簡薛尚功鼎韻古文也説文而下則吕忱
字林顧野王玉篇陸法言集韻唐𤣥度九經字様張參
五經文字徐鉉係傳林罕小説張有復古編黄公紹韻
㑹鄭樵周伯温楊桓戴侗趙古則于六書皆有論著悉
[002-14b]
繙討之又嘗受業西涯李文正公友太原喬公希大永
嘉林生應龍亦以斯藝相取文正公少愛周伯溫篆形
之茂美肆筆斆之晩乃覺其解詁多背説文有誤後學
欲犁正之而未暇也太原公嘗集諸家之篆以韻分之
而無所升汰林生亦著通雅逸古編博矣而無所裁定
謫居多暇乃取説文所遺諸家所長師友所聞心思所
得彚梓成編以古文籕為主若小篆則舊籍巳著予得
而略也若形之同解之複而不删者必有刋補也書成
[002-15a]
名之曰六書索隠以韻收者俾易繙耳遂申前説序而
系之曰伏羲觀圖畫卦文字生焉虞舜依律和聲音韻
出焉神皇聖帝君師萬禩垂此二教至周公出文則制
六書詩則訓六義郁乎備矣古之名儒大賢降而騷人
墨客未有不通此者也秦之吏人猶能誦爰歴滂喜漢
世童子無不通急就凢将至後漢許叔重著説文十四
篇五百四十部本蒼頡之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則秦
篆之全其所載古文三百九十六籕文一百四十五軒
[002-15b]
周之跡猶有存者重文或體六百二十二則上有孔子
説楚荘王説韓非説左氏説下有淮南王説司馬相如
説董仲舒説衛宏説揚雄説京房説劉歆説杜林説賈
逵説桑欽傅毅説官溥説譚長説王育説尹彤説張林
説黄顥説周盛說逮安説歐陽僑説甯嚴説爰禮説徐
廵説荘都説咸宗古人不雜臆見可謂有功小學矣自
程元岑之𨽻史㳺之章鍾繇之行楷出而字日訛梁大
同中顧野王著玉篇凢一萬二千七百七十九字以小
[002-16a]
楷書冩籕古十訛其九巳自可憾唐上元中南國一妄
處士孫强又増加俗字如竹尚少為笋昇髙山為杪此
乃童兒之見俳優之嬉何足以汚竹素也其間名為此
字學者若李陽氷則戾古誑俗陸徳明則從俗訛音吾
無取焉宋則郭忠恕之雅楊桓之博張有之精吳才老
通其音讀黄公紹泝其源委若鄭樵則師心妄駁戴侗
則肆手影撰又字學之不幸也元猶有熊朋来趙古則
窺班得䏿擷英尋實何物周伯温者聞見既陋經術不
[002-16b]
通類撼樹之蜉蝣似篆沙之蝸蚓字學之重不幸又十
倍于戴與鄭矣今日此學景廢響絶談性命者不過剿
程朱之魄工文辭者止于拾史漢之贅牙示以形聲
孳乳質以蒼雅林統反不若秦時刀筆之吏漢代竒觚
之童而何以望古人之宫牆哉慎為此感欲以古文籕
書為祖許氏説文為宗而諸家之説之長分注其下以
衰老之年精力不逮且圖籍散失徧閲不能乃㧞其精
華存其要領以為此巻深于六書者試欽玩之知其㑹
[002-17a]
同發揮乎古人而非雷同剿説于諸家矣所收之字幸
勿厭其少可以成文定象砭俗復古矣所注之義幸勿
厭其繁可以詁經正史訂子滙集矣或覽之曰是則藝
矣其如道何答之曰藝即道也夫子之性道不離乎文
章子貢未之合一耳司馬子長愈益昧此作孔子世家
乃曰晩而嘉易韋編三絶其以孔子為揚子雲以易為
太𤣥而詩書春秋為甘泉四賦邪子雲若悟此則藏心美
根豈出于雕蟲篆刻何必悔其少作乎必以𤣥為極致
[002-17b]
而識字為非則吾夫子從心之年亦何嘗屏撤詩書焚
棄春秋而後為不踰矩哉書成并識此于巻首吾黨有
喜髙論而厭下學者聆余斯言其必喙咈而心俞矣夫
  宣和書譜序
宋宣和中君臣㝠盱于豫樂而文具粉飾乎太平故篆
鼎銘鍾法帖名畫坌集于汴京而麕載于御府其欵識
形式則有宣和博古圖贉躞摠目則有宣和書畫譜玩
物溺心固螙政之炯戒而考古資識又㳺藝之不廢也
[002-18a]
晉代宫閣名魏王花木記尚有傳焉而况是乎蚩尤之
兵也夏桀之瓦也祖龍之長城也煬帝之運河也當日
之梗階後代之利用矣博古圖南國監有刻本而此書
雖中秘亦缺余得之于亡友許吉士稚仁轉冩一帙冀
傳無絶云
  補名賓異號録序
史記云孔子數稱介山子而不著姓名豈隠而不彰乎
抑當世則彰而世逺則隠乎若論語所載長沮桀溺楚
[002-18b]
狂晨門荷蓧荷蕢皆不得其姓名而因事號之也戰國
䇿秦惠王時有寒泉子注云秦處士之號抑亦介山之
流乎若甘茂號樗里子范蠡自稱鴟夷子計然自號海
濱漁父此固後人别號之所昉乎别號之稱唐人猶未
數數然至宋則人人有之或人兼數號討尋實艱于時
有名賓録異號録臨文開巻亦便簡閲今其書不傳暇
日乃為補之比之圍棋握槊之譜稍有益焉曽記𢎞治
中泰陵乙夜觀經注以養心吳氏名字下問於館閣徧
[002-19a]
閲載籍竟不知也使異號名賓之書尚存則執之以對
不為愈乎
  分𨽻同構序
自蒼頡沮誦而下科斗鳥迹以還為八分為楷𨽻其變
夠矣説文訓纂字止九千玉篇龍龕至億萬異體别構
俗創訛音實繁其文焉暇日搜諸字書合于六書而又
叶于八法得什一於千百振體要於碎煩名曰分𨽻同
構嗚呼上谷之翮未覩鴻蹤曇之鵞空傳贗本𨽻古
[002-19b]
以定通今以行時乎㑹當有變薑芽之手元和之脚明
之存乎其人知貽笑大方之家庶用詒小子之造爾
  風雅逸篇序
風雅逸篇録中古先秦歌詩也楚鳯魯麟風之逸也堯
衢舜薰雅之逸也載在方冊矣曷以名之逸外三百篇
皆逸也粤稽魯論兩引逸詩侈止兩韵約僅五言後素
昭文何逺興仁聖咨賢焉賢啓聖焉于是乎取之以此
其存槩彼其餘豈必無主文譎諌之㫖民彞物理之訓
[002-20a]
哉唶夫世逺籍湮不能舉其全也然其餘句散見諸書
若大戴禮若春秋内外傳若汲冡沉文若諸子璅語網
羅放失綴合樷殘尚多有之吐珠於澤誰能不含聖喆
所遺而後人拾以為已寳兹類之謂乎孔子曰詩三百
又曰誦詩三百墨子曰誦詩三百絃詩三百歌詩三百
舞詩三百司馬遷曰古詩三千餘篇孔子刪之為三百
篇由前言之則太師所職數止此由後言之則今所存
十一千百耳自逸詩外若因事造歌異裁别體若貍首
[002-20b]
鷖誦蠶蠏龍蛇後代詞人刻意莫迨其宛轉附物怊悵
切情盖不啻驚心動魄一字千金而巳若是者雖多所
軼沒而謹其遺者稡之亦奚啻足為更僕之誦哉故録
首黄帝彈歌至伯夷薇歌為第一巻録琴操歌謡詞曲
三十一篇為第二巻録石鼔詩十章為第三巻録逸詩
篇名斷章存者十篇有句亡篇名者四十四條為第四
巻録經傳所載孔子歌辭及諸執事涉孔子者廿四篇
為五巻録魯衛齊晉鄭宋吳趙成徐秦楚君臣民庶婦
[002-21a]
女胥靡俳優雜歌謳操曲誦祝相曲為第六巻第七巻
録古諺古語古言鄙諺鄙語野語俗語故語民語不恭
之語百五十條為第八巻録荀卿成相雜辭三章佹詩
一章附蘇秦上秦王詩為九巻録葛天氏八闋訖于詩
延滌角有篇目逸其詞存其名義為風雅逸篇十巻終
焉録成有過而問者誦之曰子知富翁好古者乎
珍厥穿穴圖籍繪障貨彼罅裂罄已懐資受市魁
嗤子所為嗜古辭者将無類兹吹吷之吟則穿穴也糟
[002-21b]
粕之拾則罅裂也心力之玩則罄而資依託之售則受
若嗤請刋落之其尚有盈辭予投筆而起負序以謝曰
然業已成予不忍廢也子之言予不敢忘則書之以終

  五言律祖序
夫仰觀星階則兩兩相比頫玩卦畫則八八相聨盖太
極判而兩儀分六律出而四聲具豈伊人力實由天成
驗厥物情可識詩律矣五言肇于風雅儷律起于漢京
[002-22a]
逰女行露已見半章孺子滄浪亦有全曲是五言起于
成周也北風南枝方隅不惑紅粉素手彩色相宣是儷
律本于西漢也豈得云切響浮聲興于梁代平頭上尾
創自唐年乎近日雕龍名家凌雲鴻筆尋濫觴于景雲
垂拱之上著先鞭於延清必簡之前逺取宋齊梁陳徑
造陰何沈范顧於先律未有别編慎犀渠歲暇隃麋日
親乃取六朝儷篇題為五言律祖泝龍舟於落葉遵鳯
輅以椎輪華琱極摯本質叵踰矣今之論詞曲者曰套
[002-22b]
數小令各有體套數可以倣小令之嚴小令不可入套
數之諢論字學者曰分𨽻篆籀各有師分𨽻可以從篆
籀之古篆籀不可雜分𨽻之波例之詩律曷云異旃如
曰不然請俟來哲
  選詩外編序
予彚次選詩外編分為九巻凡二百若干首反復觀之
因有所興起遂序以發其義曰詩自黄初正始之後謝
客以排章偶句倡于永嘉隠侯以切響浮聲傳於永明
[002-23a]
操觚輇才靡然從之雖蕭綂所收齊梁之間固己有不
純於古法者是編起漢迄梁皆選之棄餘北朝陳隋則選
所未及詳其㫖趣究其體裁世代相沿風流日下填括音
節漸成律體盖縁情綺靡之說勝而温柔敦厚之意荒矣
大雅君子宜無所取然以藝論之杜陵詩宗也固已賞夫
人之清新俊逸而戒後生之指㸃流傳乃知六代之作其㫖
趣雖不足以影響大雅而其體裁實景雲垂拱之先驅
天寳開元之濫觴也獨可少此乎哉若夫考時風之淳
[002-23b]
漓分作者之高下則君子或有取焉是亦可以觀矣
  選詩拾遺序
漢代之音可以則魏代之音可以誦江左之音可以觀
雖則流例參差散偶昈分音節尺度粲如也有唐諸子
效法於斯取材於斯昧者顧或尊唐而卑六代是以枝
笑幹從潘非淵也而可乎哉余觀漢志蓺文隋志經籍
跡班班而目睽睽徒見其名未覩其書每一披臨輒三
太息此非有秦焚之厄漢挾之禁也直由好者亡幾致
[002-24a]
流傳靡餘惜哉方宋集文苑英華日篇籍自具也陋儒
不足論大雅乃謹唐人而畧先世遂使古調聲閴往體
景滅悲夫梁代築臺之選唐人梵龕之編操觚所珍懸
諸日月伐柯取則炳於丹雘矣二集所畧予得而收之
為選之外編又網羅放失綴合叢殘積以嵗月復盈巻
帙稍分時代别定詮次仍以選詩拾遺題其目嗚呼昔
之遺軼可重悲惜者業已莫可追及幸頗存者宜無諼
矣其諸君子亦有樂於此者歟
[002-24b]
  唐絶増竒序
予嘗品唐人之詩樂府本效古體而意反近絶句本自
近體而意實逺欲求風雅之㑂佛者莫如絶句唐人之
所偏長獨至而後人力追莫嗣者也擅塲則王江寧驂
乗則李彰明偏美則劉中山遺響則杜樊川少陵雖號
大家不能兼善一則拘乎對偶二則汩于典故拘則未
成之律詩而非絶體汩則儒生之書袋而乏性情故觀
其全集自錦城絲管之外咸無譏焉近世有愛而忘其
[002-25a]
醜者專取而効之惑矣昔賢彚編唐絶者洪邁混沌無
擇珉玉未彰章澗兩泉盛行今世既未發覆於荘語仍
復添足於謝箋其餘若伯弜伯謙柯氏髙氏得則有矣
失亦半之屏居多暇詮擇其尤諸家膾炙不復雷同前
人遺珠兹則綴拾以唐詩増竒為標題以神妙能雜分
巻帙逃虚町廬聊以自娛跪石之吟下車者誰與
  羣公四六序
滇雲僻在萬里其士夫皆江南播移楚蜀流寓其地髙
[002-25b]
燥無梅雨之潤絶蟫蠧之缺故藏書亦可乆焉慎執㦸
其地垂三十載壬辰之春於葉榆書肆以海貝二百索
購得羣公四六古刻乃宋人所集不知名氏自甲至癸
凡十巻其人則首王初寮至蔣子禮五十五人啟凡四
百六十五首嗚呼四六之文於文為末品也昌黎病其
衰䬃栁子以為駢拇然自唐初以逮宋季飛翰騰尺争
能競工觀此集所載若王梅溪胡邦衡王民瞻任元受
趙荘叔張安國胡仲仁陳止齋皆一時忠節道學之臣
[002-26a]
鴻藻景鑠之士其英聲直氣見于偶麗絺繪之中直可
與陸宣公奏議上下相映奚可以文章末品少之昔蘇
文忠公稱孔明出師二表與伊訓説命表裏豈屑屑於
聱牙詰屈哉大中丞百川張公腹笥既富手校尤勤乃
取弋於飛蟲下問於采菲因出舊藏装池新帙并序所
得之由以廣古賢之跡傳諸四方亦文獻之盛事乎
  清音競秀詩巻序
蟠峯李子子安銜使于蜀東阜劉子作詩贈之狷齋謝
[002-26b]
子繼之東谷敖子三之初亭程子四之耄予不敏五之
屬而和名又若柯首稡以成什乃孟冬廿日㑹于凌雲
之清音競秀兩亭臨睨久之且邀予篆題予即以二亭
名名巻蟠峯子曰義曷取乎噫山水之清音無幾耳巖
壑之競秀無幾耳與夫喙鳴之善也疇類之合也猶之
山水巖壑也亦無幾耳子行萬里閲人多矣所為詠歎
緘藏者僅是所為留連徙倚者僅是兹可曰無擇敹乎
率是道也於學術辨其真贗於朋從分其鳯鷙於尚友
[002-27a]
師其峻特於剸務審其義命可以禔身可以大畜可以
樂羣可以同人畜之大者徳之崇也人之同者業之廣
也推是説也雖終身行之可也奚翅為山水詩辭指哉
耄予不敏題以為清音競秀詩巻序
  書品序
書有以品名者鍾嶸詩品庾肩吾書品是也二子皆梁
人其稱名也同其遣辭也類旹代則然非相假㦻也詩
品以三品品詩書品以九品品書何區别之精而用志
[002-27b]
之勤乎或言書與詩均蓺而書又非詩比謬矣古者君
子之於物也無所茍而巳矣曲工小技罔不致其極焉
故曰傳兵論劍與道同符今人不及古人而髙談欺世
乃曰吾道在心六經猶贅也于此號于人曰作字欲好
即為放心趨簡安陋者靡然从之是蒼籀上世道巳䘮
矣不曰道器形神也離道語器棄形而存神也故曰齊
匠之斵輪綿駒之擫籥先王之道有在於是矧夫進於
六蓺流乎君子宜無茍也茍于物将茍于道吾所為感
[002-28a]
其感云其云也嗚呼又焉得真知其解者而竟吾云乎
  譚苑醍醐序
醍醐者鍊酥之綦晶佛氏借之以喻性也吾借之以名
吾譚苑也夫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
酥出醍醐猶之精義以入神非一蹴之力也學道其可
以忘言乎語理其可以遺物乎故儒之學有博有約佛
之教有頓有漸故曰多聞則守之以約多見則守之以
卓寡聞則無約也寡見則無卓也佛之説曰必有實際
[002-28b]
而後真空實則擾長河為酥酪空則納須彌于芥子以
吾道而瓦合外道一也以外道而印證吾道一也譚云
苑云徒説云乎哉醍云醐云徒味云乎哉
  丹鉛别録序
葛稚川云余抄掇衆書撮其精要用功少而所收多思
不煩而所見博或謂予曰流無源則乾條離株則悴吾恐
玉屑盈車不如全璧洪答曰泳圖流者採珠而捐蚌登
荆山者拾玉而棄石余之抄略譬猶摘孔翠之藻羽脱
[002-29a]
犀象之角牙矣王融云余少好抄書老而彌篤雖遇見
瞥觀皆即疏記後重覽省歡情益深習與性成不覺筆
倦慎執鞭古昔頗合軌葛王自束髮以来手所抄集帙
成踰百巻計越千其有意見偶所發明聊擇其菁華百
分以為丹鉛别録享敝帚以千金緘燕石以什襲雖取
大方之笑且為小道之觀知不可乎
  滇候記序
逺逰子曰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雷日月之隂徑寸而
[002-29b]
移雨暘之地隔壟而分兹其細也太明太䝉之野戴斗
戴日之域或日中而無影或深暝而見旭或銜燭龍以
為照或煑羊脾而巳曙山川之隔閡氣候之不齊其極
也是以有測景之圭有書雲之臺有相風之有候風
之津海有星占河有括象以此知其不齊矣故曰不出
戸知天下天下誠難以不出户知也非躬閲之其載籍
夫九丘之書志九州之異也失而不傳周處作九州風
土記宗懍作荆楚嵗時記至於巴蜀異志嶺表異録皆
[002-30a]
是物也余流放滇越温暑毒草之地尠過從晤言之適
幽憂而屏居流離而閲時感其異候有殊中土輒籍而
記之豈欲妄意古人乎他日冀萬一釋其棘矜歸于氓
甽焚枯酌醴班荆坐茅與撃壤之老聚沙之童晨夕話
之亦可以代博奕矣
  四川總誌序
予嘗讀左太冲賦蜀都云江漢炳靈世載其英蔚若相
如皭若君平王褒韡韡而秀發揚雄含章而挺生自漢
[002-30b]
而下文章之盛無出于四子矣然豈徒四海考儁㳺談
為譽哉文之傳事之傳也去今千七百年而談漢事如
昨日繄四子之文也文乎文乎其可諼乎若夫陳子昂
懸文宗之正鵠李太白曜風雅之絶麟東坡雄辨則孟
氏之鋒距邵菴詩律比漢廷之老吏繼炳靈而躡蹤感
掞藻而騁轡與為多矣况子安少陵薄逰徧乎三巴石
湖放翁篇詠洎于百濮其原本山川極命草木亦楚材
晉用秦渠韓利矣先君子在館閣日嘗取袁説友所著
[002-31a]
成都文類李光所編固陵文類及成都丙丁兩記輿地
紀勝一書上下旁搜左右采獲欲纂為蜀文獻志而未
果也悼手澤之如新悵往志之未紹罪謫南裔十有八
年辛丑之春值捧戎檄蹔過故都大中丞東阜劉公禮
聘舊史氏玉壘王君舜卿方洲楊君實卿編録全志而
謬以秇文一局委之慎乃檢故簏探行箧參之近志復
采諸家擇其菁華禠其煩重拾其遺逸翦彼稂稗支郡
列邑各以乗上又得漢太守樊敏碑于蘆山漢孝㢘栁
[002-31b]
荘敏碑于黔江文無銷訛刻猶古剞東阜公喜曰漢碑
之傳于今中原亦掃跡矣乃今得兹于逺邦不謂斯舉
之獲乎唐宋以下遺文墜翰駢出横陳實緐有昈乃博
選而約載之為巻尚盈七十中間凡名宦逰士篇詠闗
于蜀者載之若蜀人作僅一篇傳者非闗于蜀亦得載
焉用程篁墩新安之文獻志例也諸家全集如杜與蘇
盛行於世者祇載百一從吕成公文鑑例也同時年近
諸大老之作皆不敢録以避去取之嫌循海虞吳敏徳
[002-32a]
文章辨體例也開局于静居寺宋方二公祠始事以八
月乙夘日竣事以九月甲申自角匝軫廿八日以畢食
時而成既愧劉安之捷懸金以市又乏吕覽之精乃屬
鄉進士劉大昌周遜校正而付之梓人昔漢代文治興
之者文翁禮殿之圖後世建學倣焉七十子之名馬遷
之立傳徴焉當時號為西南齊魯岷峨洙泗文之有闗
于道若此文翁之功不可誣也繼文翁而作者今之阜
翁歟獨愧慎華顛白紛舊植荒落不足以揚四子之芬
[002-32b]
而成一邦之史也恕其不敏補其未備尚有冀吾黨之
助焉
 
 
 
 
 
 升菴集巻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