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整菴存稿 > 整菴存稿 卷十一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整菴存稿巻十一    明 羅欽順 撰
  題跋四首/三首/十八首/二首/
   題宋元祐幸學詩巻後
宋元祐幸學詩作者皆當時宰執侍從文學之臣凡七
十二人人一首試國子祭酒豐清敏公豫焉遂屬袐書
李格非序之而以鐫諸石迄今正德辛未垂四百四十
年矣余始獲觀寫本于清敏十三世孫封春坊諭德西
[011-1b]
園君所蓋封君之先人方伯公初得板本於葉文莊公
襲藏惟謹封君因別為寫本圖刻梓以傳今其嗣子原
學以宫諭莅南京翰林院奉迎以至因出視余詩後有
文莊及諸名公題䟦二十餘首皆取諸葉氏封君所得
則自方石謝公始蓋因其時以稽其事而慨元祐之不
終因其時以求其人而幸君子之有後諸公健筆可謂
盡之然余攷之七十二人中講讀之員凡六而清敏亦
兼侍講先是程叔子嘗有言曰君德成就責經筵元祐
[011-2a]
未幾變為紹聖姦言之易入良由君德之未明耳豈其
時經筵講說徒應故事雖賢如清敏曾不得専且久以
致其功邪嗚呼其可爲永鑒矣封君梓行是詩固欲以
奉揚先烈然有子如宫諭將必於清敏有光余竊嘉之
敬書於其後
   書珠林劉氏遡源録後
珠林劉氏爲吾邑右族其先在後唐時來自金陵逮宋
而人才輩出衣冠宦業他族莫或先焉入國朝則有槎
[011-2b]
翁東原兩先生俱負重名槎翁受知高皇累官至權吏
部尚書終國子司業東原晩歳乃起爲豐城教諭竟卒
於官詩禮之傳至于今不乏也東原五世孫經美服膺
世德曰篤不忘嘗輯爲遡源錄一書六世孫栝繕寫成
帙而經美卒矣栝之父經助君以余嘗表章槎翁遺文
宜若爲知言者特來請序夫懿德之好人情之所同也
余何知敬受而閲之上下數百年間劉氏文獻之盛粲
然畢具前輝後映可敬可仰錄中有先德錄序數首余
[011-3a]
三復焉固此錄之所本乎經美賢哉其可謂善述也已
錄凡十有八巻字皆端楷首尾無一筆少縱非用心之
精專者不能經助隱居授徒學行淳篤寳藏此錄及東
原遺文比之天球河圖然非其人未嘗輕出劉氏子孫
之多賢於此亦可見矣夫爲人後嗣者誠篤念其先世
之美所以圖惟紹述必將無所不用其至傳曰公侯子
孫必復其始將不於劉氏見之乎余魯且病弗能序其
詳庸書此於末簡以俟
[011-3b]
   跋王宜右所藏蘭亭序刻本
右蘭亭序石刻一通元襄城楊伯謙先生以貽吾邑王
竹亭先生者竹亭自誌所得年月于巻首凡十九字其
字細如蠅頭㸃畫僅可分而一筆不茍前輩畜德之厚
於此見之二先生以文字道義交聞其當時徃還書尺
甚富今獨存此竹亭六世孫宜右好古嗜學服膺先德
奉藏惟謹蓋自至正甲申迄今已百六十餘年又可以
見君子之澤矣欽順竊喜獲寓目焉敬書于其後
[011-4a]
   題王改齋手翰
故翰林編修改齋王宜學平生磊落大節雖逺方俗子
莫不知之若夫庸言細行率求無愧於聖賢之學吾黨
或未必盡知也此巻乃其手筆凡十有三帖皆與其倩
張律景陽者所致朂者惟道義始終無一私昵語凡世
俗營營功利事未嘗輒汙簡牘非其志之素定養之素
密其能然乎夫願學聖賢者無隱顯無鉅細無久暫惟
誠惟一而後能有所致改齋其有見於此矣吾黨之士
[011-4b]
得此巻而閲之則知其庸言細行一無所茍不但其大
節之磊落而已景仰當何如哉景陽學敏行端夙有佳
譽蓋誠知所取法以余為改齋知己特奉此巻請識一
言余初識改齋於文字間契闊久之始獲一㑹輒忻然
叩其所得因謂近時講學者其說不一只爲心性二字
難明改齋深以爲然顧行役匆匆未及究竟又兩年而
改齋逝矣使其尚在余得與之下上其議論未必不歸
於一也今其手筆亦有及余講學之說者開合數四感
[011-5a]
嘆無已景陽其亦有以識余意也夫
   劉文懿公享堂鐘銘并序/
正德十一年秋七月庚子詔贈故南京工部尚書安成
劉公宣資政大夫配淑人王氏爲夫人十三年二月甲
子復賜公諡文懿贈以公季子刑部署員外郎秉鑒考
績恩諡從公嗣子南京工部員外郎秉常請也命下中
外之論翕然公初繼其父補伍盧龍景泰庚午發解京
闈第一明年登進士第改庶吉士于翰林擢編修遂削
[011-5b]
戎籍累官至尚書以卒勅葬廬陵縣南塘之原今二十
八年矣墳前既循例建享堂至是始備鐘鼓罏缾以嚴
晨夕之奉範金有日秉常與其弟秉鑒謀曰贈諡重典
也鐘重器也宜有銘遂以幣來請欽順嘉其合禮敬諾
爲銘時則秉常已進郎中矣銘曰
天挺英姿孰艱其始自我軒騰於千萬里蔚著詞華深
含德美用罔不宜媚于天子勞殫若工望虛宅揆多士
如林永懐遺軌營葬南塘特廑勅㫖夫人來祔並從先
[011-6a]
妣霜栢霜松倐踰二紀恩典載頒公則有子惟子克孝
克感宸衷惟皇仁聖惟舊德是崇穹階以贈節惠惟公
光昭簡冊於穆清風享堂作矣式配其封惟數之備而
器始充冶金入範莫重非鐘對揚休命以震于無窮忠
惟世篤聲以實洪於戲文懿百世之宗
   思齋銘有小序/
友人張君主貴名其燕息之齋曰思余不敏蓋嘗從事
于斯而略知其說矣為之銘曰
[011-6b]
有貴於已人人所同物或能蔽思無不通茍惟勿思狥
欲忘返上智下愚於焉始逺嘉我良友忠信為基反觀
内省以類而推視聽貌言喜怒哀樂當幾必研有動斯
獲膏粱非㫖文繡非華寳兹天爵其貴曷加箕範軻書
訓詞炳若要匪徒聞斯為善學一心既立萬善畢陳敢
銘齋壁以贊日新
   畱福堂銘爲都御史張/公大經作
於惟令族累葉濳藏蓄久而發式宏以光大參挺出玉
[011-7a]
質金相學優則仕力敏才長及民有惠敷政有方存心
制行罔敢不臧豈伊身計求福皇皇冀留于後爰以名
堂賢孫繼起一鶚高翔三紀在服勤厲自强官長御史
望尊巖廊歸承優詔樂且無殃矧多才子克紹書香雲
霄健翮千里頡頏宣水瀰瀰宣山蒼蒼兹堂信美名以
實彰有蕃來裔惟德之行祗循祖訓永永其昌
   上模曾氏五世圖贊有序/
此上模曾氏新㕔一房五世圖也一世諱以浩號浩谿
[011-7b]
二世諱楚芳號芳林芳林實新㕔祖而圖始浩溪者本
其所自出也芳林三子季良季高季倫良號良心二子
士通士鑑高號高峰一子士斆倫號倫忩三子士賔士
舉士珍六士之行惟士斆甫最後餘如所書之次焉第
五世頗衆圖不能盡載載者僅三人首曰之儀良心孫
也次曰之相倫忩孫也又次曰之雅高峰孫也於戲可
謂盛矣蓋觀于此而其世德可徴焉欽順忝士舉翁孫
壻拜瞻有素景仰無已謹序其世而系以詞詞曰
[011-8a]
洵美芳林新㕔之祖允淑浩溪芳林之父新㕔之盛實
始二公三季六士益介昭融比于𤣥孫克承克似赫赫
家聲光延五世非仁曷守非義曷為雲仍千億爾祖爾

   秀溪張氏五世圖贊
於惟華胄望我西昌百年五世世美重光翼翼徴君抱
才弗試比于曾𤣥多有名位一經啟後雙桂題坊儒師
宫教太守侍郎貴或以孫九卿是贈仕或以醫訓科是
[011-8b]
稱紆青曳紫騰茂蜚英近而益信死者猶生乃眷兹圖
孝孫所作凡十四人貌皆儼若徵君有子亦謝徴書孝
孫有父亦安隱居隱顯雖殊休明有自行誼藝能文章
政事隆隆家棟實實國楨惟善之積而慶以宏彼積弗
恒驟榮遄落曾是朽株可施丹雘休哉張氏源逺流長
遺容濟濟生氣洋洋張氏休哉其傳無已朂爾後賢式
遵前軌
   自贊有小序/
[011-9a]
  余近得良工爲寫家慶圖并寫此像日月逾邁不
  覺四十年矣傳稱四十君子道明德立之時竊有
  愧乎斯言因書數語以自勵時為南京國子司業
  已得請將奉老父還鄉期以晨昏之暇温習舊聞
  庶幾乎少有進爾𢎞治甲子十二月朔旦整菴識
入官一紀惟是隨羣行年四十爰始有聞厥聞伊何聖
人可學昔豈不聞汎焉靡覺今其覺矣洞矚聖心川流
山峙日照月臨人有古今心無彼此何以存之曰惟敬
[011-9b]
耳敬非有物要在不忘存久斯熟而外以方顔安屢空
曾事三省立志宜堅用工宜敏前途修短何慮何猜此
生難得尚勿虛哉
   再從叔父舉庭先生像贊
學足以爲童子師而持身亦謹才可以為百夫特而見
義必趨足跡江湖惟致勤父母之養襟懐風月曾不忘
詩酒之娛繼承有子克廣令圖方怡顔於松菊遽畢景
於桑榆噫彼其懸諸天者吾莫如之何已然考其平生
[011-10a]
之靡㥾豈不可以占其餘慶之有孚也耶
   族叔粹然先生遺像贊
氣質凝重德性沈潛君子之友後生所瞻孝友篤于家
庭而每懐靡及學問通乎今古而常若未厭其衿
及門者類若江皋之植其文章之得意者自比水中之
鹽器堪大受才亦旁兼謂千里其非逺曾一命之弗霑
然而華屋永存乎遺像架書靡墜於殘籖其子孫之有
立如此區區之窮通夀夭於先生豈足爲嫌
[011-10b]
   戸科都給事中張君經載遺像贊
雄姿山立雅度春融氣剛而志正學富而才充歌鹿鳴
而發迹標虎榜而登庸肅衣冠於青瑣司獻納於九重
侃侃乎匡時之論優優乎補過之功凜凜乎忘身之節
惓惓乎致主之恭萊綵姜衾素有聞乎至性黯肝徵膽
宜全具乎天衷然慮及千年而浮生爲已促官雖七品
而流聞則無窮其浩然之在天地間者茍非益江湖之
潤澤寧不助鼓舞於雷風也邪
[011-11a]
   南京刑部郎中鄧君廷器像贊
貌肅而氣和言徐而行篤聰明出流輩之先孝友集家
庭之福學之博尤致力於本原文之工早蜚聲於塲屋
甲第高登虎符分屬僉曰吉人允宜華轂夙興夜寐政
無怠於浚明植弱鋤強民以遂其生育既敭歴於兩州
屢光華於薦牘河有巨防畆蕃嘉穀秋曹遷秩凜直道
於祥刑錦誥推恩慰深悲於風木暫謁告以來歸胡遺
榮之太速偉諸子之克承奉遺書而肯讀
[011-11b]
   碭山司訓梅軒龍先生像贊
道孔門之問學而文不偶於主司挺漢相之風儀而官
僅止於司訓每致嚴於行之修初不計其屋之潤循循
善誘作人遂破乎天荒翼翼小心裕後式資於理順故
園虛窈窕之尋遺刻富清新之韻榮光之烜諒有在於
箕裘聲譽之流將何分於逺近也
   繁昌司訓松磵李先生像贊
其貌清癯其中則腴有才有識有詩有書篤家庭之孝
[011-12a]
友端後學之範模既守經而不妄亦變通而非迂三世
儒官允擅承傳之美八旬眉夀猶兼揮灑之娛兹所以
鄉評歸重清譽孔都而出入遊從之密蓋莫非君子之
徒也
   潛江大尹二休蕭先生像贊
德性端方天姿穎異文學夙成科名晩遂式膺一命之
榮昭受百里之寄時當多事政尤謹於廢興歳且薦飢
心克殫於撫字亶受直之無慚顧宜休之有二蓋明哲
[011-12b]
固足以保身矧賢郎復優於繼志仰令聞之猶新眷遺
容之孔晬爰槩述其平生用永垂於後嗣
   南平大尹本寛郭君像贊
和厚之氣望之可親篤實之光近而彌著夙窮家學之
源雅擅文塲之譽科名甲乙曾無怨於所司宦轍東西
乃一安於所遇妙甄陶於芹泮教以有成勤撫字於花
封政惟多恕年未及而遄歸身既閑而日豫廣庭危榭
栽培可意之芝蘭白石清泉時撰探竒之杖屨方夀域
[011-13a]
之高躋總塵襟而畢濾雖述贊之非工亦見聞之有據

   潮州别駕咸表劉君像贊
貌魁梧而心則小文閎放而行則恭本自賢父兄涵濡
之素加之明師友切磋之功多見多聞顧高科之不偶
有民有社寧俗吏之爲同服勤茹潔行簡持公嘉績連
收于兩邑賢名遂達于九重監州是擢恩奬斯隆雅望
方諧於展驥遐心俄附於冥鴻松菊秋高已覺清風之
[011-13b]
可遡山林歳晩尚觀諸福之來崇
   劉咸彦行樂像贊
高樹凝丹秋江如練寄蕭散於扁舟挾童奴以為伴有
酒有魚有琴有劍或泝或沿從吾所便逺而望之疑若
晉宋間人即而觀之始知爲劉氏子咸彦也惟乃克家
之敏既經營以致其豐是宜幹蠱之餘暫遊衍以忘其
倦睇彼芳洲雲移物變幸清流之可枕復何有於他羨
   臨清翁像贊有小序/
[011-14a]
翁曾姓字民譽予妻兄也嘗瀕溪作堂以居扁曰臨清
鄉人因以號翁而予實爲之記今其子曰淳曰濟復以
翁像求贊于予追尋作記時忽忽十一二年而翁之夀
七十有六矣記中所述于翁性行已詳無庸復出直舉
其夀之美而推本以贊之其辭曰
猗人之夀惟德之徵翁德良茂夀宜愈増有汎愛之心
有兼容之量事有斷而不愆言有稽而不妄怡然睦五
世之宗卓矣爲一鄉之望此余所以嘗爲之記其堂又
[011-14b]
欣然樂題其像也
   鄉貢進士蕭君時堅像贊
貌不踰於中人而英風逺激學有見乎大意而細行亦
矜其論辨之雄殆瀾翻而海湧其文詞之健乃鳯起而
蛟騰茂天倫之篤叙靄和氣之薰蒸安葛廬之偃仰謝
偃室之趨承向令見用於當時得以發舒其素藴心志
既光明而不疚事功宜磊落而可稱豈意天年之早盡
空期甲第之高登載瞻遺像邈矣良朋贊揚惟允永世
[011-15a]
足徵
   恩例冠帶西磐曾公像贊
良璞未剖幽蘭自芳言有稽於古昔行無戾於綱常廣
㑹羣居春風和氣族規家範烈日秋霜出入邁兩京之
迹猷爲增奕葉之光古䫉巉巗心田則坦恩波浩蕩象
服斯皇既踰八而望九况子肖而孫良賔席每虛於鄉
飲旦評尤重於邑庠磐松挺翠籬菊滋黄天之所佑樂
且無殃宛儀刑之在望慚述贊之非長庶少申於頌禱
[011-15b]
詎能盡其鋪張也耶
   旌孝蓉江王先生像贊
貌偉氣昌而色惟康陋脫綺紈之習清含蘭桂之芳寤
寐前聞惟志之卓步趨周道惟行之莊既旁通乎載籍
爰大發於篇章諒逢時之有命肆懐寳而深藏孝感克
周於大變友恭仍萃夫多祥譽本家庭而鄉評允協榮
膺鞶帶而令德彌彰至若襟懐之灑落談吐之鏗鏘接
人之易置處事之周詳亦可謂兼有衆長矣兹怡怡於
[011-16a]
暮景惟懇懇於義方其收功而食報又豈淺近之可量

   貞節楊母梁孺人像贊
盛年寡處執志惟堅令有旌門曾弗少延持其完節以
報所天相從地下無愧生前乃若勤以代終載廣其家
之業慈而能教夙成其子之賢奉尊章而誠心曲盡遇
婣族而禮節無愆凡鄉評之未冺皆懿行之可傳者也
竊取春秋之義式昭風化之先
[011-16b]
   大卿徐公傳
公名貢字廣賢姓徐氏泰和水南大原里人也其先自
萬安皁口來遷曾祖諱應麟祖諱以忠父諱孟朗先兩
世繼爲區賦長至其父始得代乃別築車谿之上篤教
諸子公與伯兄川季弟威俱有異質相與共學交相切
磨學成相次領鄉書成化甲辰公遂登進士第明年例
與告寧親俄遭内艱𢎞治戊申服闋還朝授南京兵部
職方司主事甲寅署車駕員外郎丁已陞郎中還莅職
[011-17a]
方㑹詔舉賢才南大司馬張公恱少司馬張公敷華同
以公名上遂陞福建布政司左參議公為人端厚謙約
而嚴於自守遇事務參酌情法之中弗苛弗縱在兵部
時嘗建言職掌五事俱得㫖報可其處置公差船隻撫
存犯罪夫役人尤便之初至福建有豪民冒種海田招
致徒黨以數千計鎮巡疑所處檄三司集議莫敢堅決
公曰吾嘗察之稼事十六七成矣急之必致變宜俟其
穫懲其人而申嚴其禁自可無虞衆遂以其事屬公事
[011-17b]
卒賴公而定閩之鄉士累建請鬻僧田部符下藩司查
處公時兼管四道既考見其都數察諸議者意皆主於
奉行公獨以爲田之在僧糧差無幸免者今欲變賣則
其間虛糧萬數無所於征且賣入勢家則優免者必多
差將誰任况諸大寺僧徒佃客各不下千人一旦奪其
所資以生者其能安坐以待斃乎此其不可明甚以報
戸部雖駁令再處竟亦不果行也建寧大水壊及城門
公董工修築城中舊有流泉一道久堙弗通屬頻歳火
[011-18a]
災且科目乏繼談者皆謂泉堙致然求通屢矣而泉之
入出干涉城垣用此率難其事至是公慨然曰事機之
㑹其在今日乎遂疏導之以其方已而士果興災頓息
建人皆曰徐公之賜也漳浦之南韶地鄰廣東流賊嘗
入犯公嘗建議展築其城置一守禦千戸所實以漳州
衛官軍四百於䇿為長議未行而賊復入至以巡捕官
去公即時督厲兵士擒獲其首惡及黨與二百餘人遂
舉行其初議城既展公廨營房以次就緒居人始有寧
[011-18b]
宇其地嘗封閉銀坑一所即令守禦官軍以時巡邏而
罷遣其客兵歳省口粮幾二百石福清縣庫被刦盜不
時獲邏者計誘二人許以自首免罪乃妄引平民八十
餘人公廉知非真緩其獄而竟得真盜八十人者皆賴
以免惠安丙洲兩鹽塲鹽苦而黒商中殊少例許折納
銀米塲丁仍晒鹽貨賣時泉州一衛以犯禁當戍邊逺
者二十人公不謂然一日以問臬司犯鹽禁者何處或
答曰有例二千斤以上邊逺充軍公曰例首不有越境
[011-19a]
二字乎在坐皆黙然有慙色自此問逺戍者鮮矣福清
舊額魚粮七千石此年所入纔及四千公究知魚戸舊
則船八百料者納糧八石六百料者六石其餘以是為
差歴年多舊戸日消而新戸日長弗登于籍乃一一覈
實新戸止各徴其半以補舊額舊額頓復而其民一無
怨言佐閩藩垂十年政績甚懋屢爲巡按御史所旌正
德己巳春陞河南右參政事有干藩府者據理平處人
皆愜服其年冬陞遼東苑馬寺卿㑹公久病未痊先已
[011-19b]
馳疏乞休致辭甚懇遂得請而歸公平生謹於事親居
喪有禮既仕獲再贈其父南京兵部員外郎母歐陽氏
由安人進宜人及休老于家歳時輒躬詣先塋展省増
壤屏翳祠堂敝則重建之待子姪及宗族婣黨皆有恩
意然隨事警飭亦不以姑息爲愛也去縣城止隔一水
非公事未嘗入士君子尤高仰之公生正統戊辰卒嘉
靖丙戌年七十有九矣深惟始終常理乃相地於天柱
岡尖峰之下築夀藏焉既成以銘見屬余嘗執筆史館
[011-20a]
粗聞書法有如公爲人爲政皆卓然有可稱述謂宜立
傳以傳久逺乃據曾桂陽所錄事狀參以平日所知爲
次第書之如此蓋善善之公也公元配劉氏繼周氏贈
封皆宜人四子郜援例冠帶邰郡郈俱邑庠生而邰前

論曰先吏侍公方嚴少許可徃官南雍最與公厚善余
以此獲從公遊公嘗與余談經理致精確粲然如指諸
掌余心服焉其學之所得者深宜乎施諸政理類非俗
[011-20b]
吏所能及也然則君子其可以不學乎
   太常典簿楊伯川傳
伯川諱增常州武進人其先相傳出漢太尉震居武進
者六世矣由錢垜再徙前黄至今同居其諸父宗範宗
謙宗源諸兄伯和相繼登科為仕族父浦號蒲軒母胡
氏太保忠安公姪女伯川自幼機警言動皆有畛域稍
長治毛詩補郡庠生俄以例升太學累試鄉科不偶久
之始拜龍虎衛經歴三載考最賜勅有幹濟操持之褒
[011-21a]
而贈其父以其官贈其母爲孺人妻陸氏封亦孺人無
何擢南京太常典簿伯川累世豐富其居官毫髮無所
取事無大小一裁之以法以故其同事及其下人多嚴
憚之初逆瑾嘗併龍虎衛衙以廣其居及伯川得官龍
虎遂能節縮俸資創造如式太常之擢蓋與能也在太
常河東張公芮爲卿余爲少卿皆才伯川事常倚之以
集伯川亦欲伸其志於知已持論常侃侃一日爭事過
激忤張公余力解之退復與伯川言所以處之之宜伯
[011-21b]
川亦悟事良已然頗藉藉外傳㑹考察例行言者因以
此疵伯川吏部擬從外調時伯川滿考去過家聞而嘆
曰吾不能復仕矣即上疏乞休詔許以本官致仕知者
皆惜其用之未竟也伯川性孝友待其異母弟伯温素
有恩意凡先世遺産及身所充拓者皆與之均已而弱
不自持扶持之尤力待賔親有禮于鄉人及徃來道路
間者亦能有所利濟雅嗜音樂然絶不飲酒其用度有
制雖富而不奢也家居僅四年年五十有一正德戊寅
[011-22a]
七月三十日疾卒前卒之數日以家事付其子鑨纎息
無遺其配封孺人者贈禮部侍郎龍皋陸先生之女男
子惟鑨一人太學生淳篤知向學女子五人長適陳大
尹之子太學生道生次適徐符卿之子坦次許嫁成國
公叔子鳯餘尚幼伯川既卒其表兄周時鳴嘗過余道
其平生而悲之且曰先生知伯川者忍不爲之一言俾
克有聞於身後乎已而復具事狀以鑨來見拜請益堅
余不忍辭也乃摭其實爲之傳授其子俾傳焉
[011-22b]
論曰凡人性稟不出剛柔兩端隨其所長而有以濟之
固君子之道也是故剛以濟柔則不至於失已柔以濟
剛則不至於失人伯川起諸生更二官皆能卓然有以
自立良由天資剛果其氣壯其志銳然爾長途方騁而
忽焉中躓豈於所以濟之之道講之有未詳邪然視夫
世之便辟側媚脂韋淟涊甘於汙穢之處以求尺寸之
伸懵不知亷恥二字爲何物者其爲賢不肖要不可同
年而語矣余是以有取於伯川云
[011-23a]
 
 
 
 
 
 
 
 
[011-23b]
 
 
 
 
 
 
 
 整菴存稿巻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