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夷白齋稿 > 夷白齋藁 26

  記
   思善堂記
勾吳張熙載氏力田事親於松陵同里有鄉黨縉紳之
譽當讀書至公父文伯之母所謂民勞則思思則善心
生而嘆曰美哉乎其言之也孔子使弟子志之其有以
[026-1b]
夫乃即所居扁曰思善堂且謂余曰願為之記夫人位
乎兩間所謂善者與生俱生也然中人以下或不能不
淪胥委靡而為其習所遷故心之善惡生于民之勞逸
民之勞佚原于土之沃瘠是以楚有桂林之饒江湖之
利其民侈靡而不務本趙有邯鄲之富四通之衢其
矜飾而多逐末唐獨以土瘠民窶其人皆勤儉而質朴
憂深而思逺故聖王之用民也有貴乎瘠土焉勾呉今
之楚趙也陸海之産夥于桂林貿遷之貸盛于邯鄲其
[026-2a]
土盖可知矣而褐衣皮冠含菽飲水之民若熙載者顧
諰諰焉日以孝弟力田為務若將自食其力如蟋蟀詩
人之所賦者噫豈聞陶唐氏之遺風而興起乎盖不淪
胥于其土而能蚤夜乎其思此中人之所難而君子之
所與也使勉焉勿替循之有序則近之事親逺之事君
無適而非善者周旋于洞洞屬屬之間而薦紳之譽將
不止於鄉黨矣易曰素履徃無咎熙載其尚念之至正
十二年冬十月甲子記
[026-2b]
   鍊雪軒記
人嗜五穀以生而世之嗜茶如五穀者豈以其能蠲昏
滯釋煩壅亦養生者之助乎昔陸羽既著茶經張又新
之徒復祖述羽論水之品第有二十而雪水則其殿也
吳郡因了堂上人少游四方學出世間法而嗜茶則不
啻如羽焉既歸老其鄉而其鄉之水宜茶且勝又新所
記者若虎丘松江殆與南陵惠山相伯仲上人顧舎之
不取而獨切切焉有事于品題之殿者以自名其軒曰
[026-3a]
鍊雪且上人嗜茶如五榖盖不可一日廢者也然而必
有雪而後鍊之豈命名之意乎盖嘗從上人而論茶矣
井焉而汲薪焉而火活始也爽朗乎若晴空之行浮雲
終也輕盈乎如白花之曜陽春或薄者為沫厚者為餑
紛綸汹與雪同物故茶之祛煩滌滯猶雪之凌弭毒
害也煩滯消而後五穀之功収猶毒害弭而後萬物之
天遂也故不必虎丘松江而水之品存斯善乎水者也
不待涸隂沍寒而雪之用足斯善乎雪者也而其所以
[026-3b]
疏霛源溉舌本浸淫乎禪悦之味策勲于養生之外斯
善助五穀者也使斯世復有如羽將㫖焉而心味之不
暇尚矣品第之殿云乎哉然此亦自有色香味者而言
之爾當其未始有色香味也真妄㝠合名實交䘮孰為
雪孰為非雪乎故即是軒而觀謂上人所煉為雪不可
謂之非雪亦不可噫顧安得六根互用舌頭具眼者與
上人言之至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記
   本源禪院記
[026-4a]
距黄巖州治之南五里有山曰龜山延祐間大比邱無
住禪師定公居之州人李心竹氏黄克仁氏許野夫氏
孟寂菴氏皆慕師之風徃來精蘭為方外游至順二年
辛未沙門契如知師雅有延待十方雲水之意爰即舊
圖新得地南隴之半而遷焉州之信女金周徐黄四氏
施錢刻木肖普門大士像莊巖崇奉蔚成寳坊今所謂
本源禪院世以甲乙守之者也師慮衆聚而食不繼則
事隳羣居而規不嚴則業隳于是置田若干畆擇其徒
[026-4b]
亷敏通練者主其出入又歲推一人為衆所服者居首
座凡禪誦動作威儀之律規一遵百丈貽法而九旬僧
憂修持惟謹盖師俗𨽻州之西橋高曾祖皆以貴胄起
家考亭朱子且姻也而師資稟靈淑㓜篤慈忍少長事
祖及父兄孝且恭既終養輒蟬蜕萬縁謁方山寳公于
杭之南屏願以初服而師事焉山器而度之時年二十
有八具戒首謁無涯際公于婺之智者院一言圎解頓
造𤣥關繼見鉄山璚公而歸老是山足不窺户者垂三
[026-5a]
十載以至正元年卒已八月二十四日委化闍維之日
珠圎玉潤名曰舎利者無筭遂建塔山之西麓春秋七
十有三夏臈四十五後八年已丑師之上首弟子一恒
不逺千里介其徒文煥以院之始末師之出處大概徵
文為記勒之貞珉以昭示方來按龜山即委羽山俗所
謂俱依山也道家流號為天下第二洞天云有真人嘗
輕舉于此者今師以世家舊族即有入空懷寳厥躬退
藏于宻始也將以滅跡韜光終也遂以順縁闡化于是
[026-5b]
崇塞易構宅勝靣陽慧燈照大有之天梵宇廓空明之
境凡挈缾錫負笈篋由天台雁宕而來至是如歸人謂
俱依之兆職此可徴嗟夫豈偶然而已哉為其後者服
師之服居師之居尚知培本濬源蹈䂓迪矩使無上福
田利益羣品則甲乙之傳其未艾乎爰因恒之請而為
之記若夫工之巨細費之多寡抑末也可以畧云是歲
七月既望書
   省委官河南杜君政蹟記
[026-6a]
至正十二年壬辰春海冦擾漕運汝寇陷湖襄蔓延江
東西浙行中書省出師捕禦簡才略素著者備瀕海要
地嘉興為郡負海控江左拱錢塘右連吳㑹而其地若
海鹽舊邑澉浦黄灣境接島夷商通卉服大艘巨舶與
醜類鯨鯢相出沒有司防禦雖不敢少懈尚慮勢迫事
緩思得勇果有器局者搃之而行省難其人河南杜君
由吉安路總管府知事寓杭慷慨論海事其言甚剴切
行省聞大悦遂檄君乗傳涖澉浦徃來黄灣等處以警
[026-6b]
非常凡以海為事者皆𨽻焉君入郡擇能吏自隨甫至
首誅兇殘無賴素為民患者海昌羣盗怙終稔惡已久
至是亦殄滅之逺近聞風莫不慴服平章定定公多其
功勞貽以名酒錫以束帛金帶君念沿海之民貧不安
業則易變今欲弭盗而不知恤民欲恤民而不知减鹽
筴之征薄商旅之税猶治疾而不察其端雖有善藥不
克奏效也乃條其事以聞行省從之未幾冦入杭湖嘗
二路相繼失守浙右騷動冦退生民塗炭者十有八九
[026-7a]
君所之地綿亘三百里獨晏然無恐民父兄相語曰
生我者父母衛我者杜君也君曾大父元帥公策勲先
朝開府河南大父嘉議公河南宣慰使司同知元帥府
事父儒林公河南行中書省左右司員外郎剖符授鉞
奕世誦徳君伯仲鳴玉曵紱後先輝映君于此以行省
之命折衝一時保釐一境而能恪恭給事興利除害使
民不忘若是有如執干戈以衛社稷俾克配其前人則
其大書特書屢書不一書者豈不卓然偉丈夫哉故既
[026-7b]
述民父兄之意又推本君先世大畧併勒之石庶後之
人欲知君者于此有徵焉君名某字某十三年癸已某
月某日記   天惠賢首教寺記
吳門天惠賢首教寺郡沙門如山定公之所建也公世
居松陵家本世族父吳伯熙甫隱居奉佛王氏母崇信
惟篤及公之生母感異夢爰在穉年性稟殊倫稍長出
則服膺世典入則留意真乗父母察其不羣聴其出家
[026-8a]
叅訪名師不憚寒暑徧探秘奥尤嗜華嚴理暢心融殆
若天授間讀大報恩等篇而嘆曰吾佛所說廣大悉偹
究竟其端實在孝敬于是食粗衣菲而心篤于色養錙
積寸累而志隆于報本既由勤儉得致豐饒則以其嬴
購地于郡城之東廣袤若干步度材庀工作菴以居日
益月增廓而為寺經始于某年某月某日門闥宏䴡殿
宇邃深講堂髙厰東西有序以至藏經之閣選佛之場
方丈之室與夫齋庖庫庾于法所宜者靡不完備公于
[026-8b]
此身精嚴戒律率衆簡藏經梵並宣雜華芬郁莊嚴殊
勝士民瞻仰前僉行省宣政院事張公嘉乃休績為請
于上寵賜今名俾為十方禮聘清凉疏主之嫡傳開山
演教既竣事尋以寺之顛末徵文以為記世言浮圖氏
善以小致大以難致易盖用力勤者其功博刻意專者
其效速矧其心懷顧復嗇己厚親肇開圓頓之門永表
追逺之地迓續華嚴之奥典紹隆賢首之正宗且從未
持簿册走民間資銖黍之助于人若安公者非用力勤
[026-9a]
而刻意專者乎為其徒而居其室者皆知以𢎞道報本
為務因其堂構而繕葺之培植福田仰以祝無疆之丕
祚俯以荅罔極之深㤙而吳門之有天惠天惠之宗賢
首將與東南列刹並傳不朽所謂功之博者日以綿效
之速者日以固此實公之志而余之所樂道也故為之
記使勒貞石云至正十二年某月某日記
 
 
[026-9b]
 
 
 
 
 
 
 
 夷白齋稿巻二十六
[027-1a]
欽定四庫全書
 夷白齋稿巻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