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不繫舟漁集 > 不繫舟漁集 卷十二目錄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不繫舟漁集卷十二目錄
  記
   平陽州儒學増田記
   棲雲巢記
   碧山堂記
   水竹幽居記
   逺山軒記
[012-1b]
   林氏祭田記
   鍾秀樓記
   義田記
   三友軒記
   如愚齋記
   蒼翠軒記
   忠敬堂記
   清芬閣記
[012-2a]
   蒼雪軒記
   聴鶴樓記
   重建東禪報恩光孝寺記
   竹西樓記
   木石居記
   瑞榴記
   明逺樓記
   農樂堂記
[012-2b]
   蒙齋記
   積善堂記
   梅灣小隠記
   趙氏書塾記
   江東王廟碑記
   坦菴記
   重建靈山壽聖寺序
   遊羅源縣蓮花山記畧

[012-3a]
欽定四庫全書
 不繫舟漁集卷十二    元 陳髙 撰
  記
   平陽州儒學増田記
凡學校之經用師弟子有廩膳士之貧者有養春秋釋
奠有簠簋俎豆之實苟嵗之所入無以為出則庶事闕
遺師生曠業而學校廢矣平陽舊為縣贍學之田素寡
後陞州更設教授貟厥費倍昔而田弗加多嵗所收數
[012-3b]
以石計者不過三百二丁奉祭之贏教官禄且弗給是
故訓𨗳之師恒虚其席而絃誦之聲未之嘗聞前後之
職教及守土者雖或病之而其力不足以為至正十九
年天台陳鑑翁來為教授慨然以興起學校為己任越
明年春南臺監察御史易普刺金孔汭行郡閩廣取道
於温三月之吉適臨是州乃蒞學官虔謁於先聖先師
遂登講堂慰勞多士宣布徳意環列觀視罔不欣肅因
覩學師缺貟生徒稀鮮乃詢其故鑑翁具以膳廪空匱
[012-4a]
告二公惕然曰崇學尊教實我國家盛典而勉厲作興
之豈非吾職所當先乎乃言於副元帥周嗣徳曰自我
入兹境民若不知有干戈焉者子之保守撫綏兹土厥
功茂矣然當海内用武之日我民得以安居無事必須
庠序之教使之明人倫而知禮節匪為治之急務歟州
之有學蓋以教民而田弗充於贍士教奚由興盍圖之
元帥曰諾爰撥在官之田若干畝歸諸學且籍其入專
為師弟子廩膳費而俾來徵記於余余唯學校育才之
[012-4b]
地凡子弟來遊於是者將以漸摩乎理義之訓涵泳乎
道徳之源少則習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長則業夫脩
已治人之術始之為士終之為聖賢其所以為教而學
者閎大如此則其養而食之也庸可缺乎而凡師弟子
之食其食者得不思夫為教之本與夫為學之道乎異
時吾見禮樂之教行俊秀之才成居則有以孝親而悌長
出則有以化民而善俗是則増田之功有補於學者豈
小乎哉葢非御史之賢無以成其美非元帥之賢無以
[012-5a]
拓其規陳君之志由是而獲遂然則書之以昭示久逺
夫孰曰不宜至正二十年秋七月望記
   棲雲巢記
人有居於巢者乎上古之世其民葢嘗為巢而居矣自
上棟下宇之制興易營巢以宫室於是乎高堂邃宇重
屋廣厦而猶不足以居也詎庸處危巢以取顛躓哉予
來華亭乃聞有巢居者意其必遯世俗離人羣而與鸛
鶴並棲於叢木之上也及往窺其居則為屋數楹深廣
[012-5b]
丈餘而表其名曰棲雲巢怪而問之主人主人曰若豈
疑吾之名室乎夫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而人之寓
形宇内偃仰一室者亦若是而已百堵九埏千門萬户
窮雕巧而極壯麗其自處也不過容膝又有異乎鷦鷯
之巢者哉然則吾之兹室豈非吾巢乎且我之居是巢
也除風雨絶塵囂俗慮不至焉惟白雲往來其間與吾同
處同休我遊而嬉雲兮我隨我倦而息雲兮我即我臥
雲衾我坐雲蓆我依雲而棲而雲之與我未始相離也
[012-6a]
是故有棲雲之名若以我之巢為小乎大而觀之萬物
以天為巢天地一巢也寄吾巢於天地之内六合八荒
皆吾牖也我又泛觀乎天下之物苟可以玩目娯心者
非有力不能致彼造物者復靳於人惟雲也出入無常
變化無方不以吾貧而獨與吾親取之以自信而人莫
與爭吾將始終與雲栖於是巢之中澹泊乎相安逍遙
乎無為世有知我者必且以吾為有巢氏之民予於是
釋然而喜謂主人曰子之言似有道者吾為子筆之遂
[012-6b]
書以為記巢之主人楊君伯成也記之者永嘉陳高也
其時則至正甲午八月朔日也
   碧山堂記
自平陽州治西南行七十里其地為鳳嶴鳳嶴之野多
山其最高大而特起者為許峯許氏世居焉故山以許
姓許份景文所居之屋曰碧山堂環其屋皆山也故堂
以是名堂之前正靣許峯若屏障羅列去屋可三百步
左右之山翼附乎其旁若虎蹲鳥厲璧判圭峙其近可
[012-7a]
按而撫也卉木春榮松柏冬秀朝雲飛白夕陽凝紫竒
態殊狀旦暮萬變景物之勝咸萃於斯慿檻而觀隠几
而睨不待登高涉險而鳯嶴諸山舉在乎目中矣大抵
因勝槩於邱壑者多在寥閴之境﨑嶇狹隘人迹所罕
至誅草茅墾荒穢然後築室而居焉自非遯世絶俗之
士未有久而不厭者也今斯堂在衆山之間而宅乎夷
曠許氏之族蕃衍父子昆季蘭輝玉映貴遊之士亦復
數有至焉者早晚㑹聚時節燕飲歌詩誦書奕棋鳴琴
[012-7b]
寢處㳺息衎衎如也與夫居岑寂而逃虚空者豈不相
去遼絶哉嗟夫碧山之幽與斯堂之美世之好竒喜異
豪貴有力者雖欲以千金致之而不能得今景文獨擅
而有之然則前人之來胥宇而貽孫謀者亦可謂宏逺
矣許氏其先由閩來居此已數百年代有聞人在宋時
有自進士至郡守太學生入仕者前後相望葢其清淑
之氣又有以鍾乎人非但所居之勝而已也景文有才
幹能保障其鄉里又數佐官討賊有功傳曰公侯之子
[012-8a]
孫必復其始將於是乎在
   水竹幽居記
福城東門之外一里為金鷄山山之陽為東禪報恩光
孝寺寺之左右其地多閑曠雖負城郭無異坰野逆川
順師來主是寺於兵燬之後重建梵宇不再期而成瓦
爍之墟煥然金碧衆屋既備舊規復完乃營寺西南隅
隙地為休憩之所其室三間中廣尋文旁闢兩閣踈櫺
宻牖凉燠咸宜又作小樓僅容臥榻及置几案靣其前
[012-8b]
有池方可三十餘步積水泓渟色黝以碧環其側植竹
數百竿玉幹翠葉亭亭猗猗復垣其四圍穴垣為小門
以出入内外逈隔市囂俗紛靡接於耳目因名之曰水
竹幽居云予嘗偕客過之俛池而翫則瑩㓗可鑑倚檻
而咏則清標可挹明月東出㣲風南來寒光隠映爽氣
交襲翛翛乎若脱塵堁而遊虚空不知日之夕身之寓
也客謂予曰吾聞為佛氏教者道存冲寂心與世㝠而
猶留意於物若是耶予未有以應也乃相與質之主人
[012-9a]
曰子以物觀物而物於物不若以非物觀物而不物於
物今夫湛然而澄徹者水也挺然而㳙净者竹也水猶
法性本空法身無相作如是觀則水非水而竹非竹雖
有是居實無所住非幻而幻我且忘我而況於水乎况
於竹乎又况於水竹之居乎於是賔主相視而咲釋然
𤣥契遂記於壁俾惑者祛焉
   逺山軒記
凡世之遷居而去其故土者其始也未嘗不思久則安
[012-9b]
厥居而忘其思矣是故君子於此必有以寓其思於耳
目之所接觸焉有感而情於是乎生則雖愈久而不能
忘也予友何君汝樵自將軍里遷某處去山甚逺而於
遷室之東偏為軒焉扁曰逺山夫其蒼翠之色朝夕在
望烟雲吐吞松栢森列瞭然於眉睫之間則山豈逺乎
哉葢以寓夫故土之思焉爾君舊居括山下列楹峙乎
崖石疎牖瞰乎深澗巖竹園卉茂樹清泉可憩可翫君
髫齓日嘗侍其大父后溪翁寢興於是絃誦娛遊於是
[012-10a]
時序移改陵谷變遷昔之棟宇今邱墟矣而君乃能卓
然有立艱勤締構以成室廬初欲從其祖居相厥遺址
榛莽蕪没四顧寥寂又無與為隣者乃舍其舊而宅於
兹爽塏堅宻不陋不華燕處奉賔爰有其所儒者之居
亦云美矣然君雖居此而心未嘗不在於括山之麓也
是則兹室去山雖近而視昔之負山而居者庸詎非逺
乎嗟夫敦仁篤行之士不忍輕鄉邑以忘其本忠厚之
至也而放曠者雖適千萬里之逺樂其處則終身㤀歸
[012-10b]
其鄉今君之去故居無十里遙而不能忘情若此信乎
敦仁篤行君子哉雖然故居之不忘葢不忘其祖也為
人子孫而可以忘其祖乎然則君之居於是軒不惟思
其故居之近乎山而已也將必思而先世有文章之懿
徳業之盛而求所以繼其美矣詩曰無念爾祖聿修厥
徳其是之謂歟君名岳隠居不仕以孝行為衆所宗之
故為之記
   林氏祭田記
[012-11a]
古制田以井授由士而上祭皆有田然其法之廢壞久
矣近代朱氏著家禮乃教人取附墓田以奉祭祀事葢
生者之於既死日忘子孫霜露之思勿保其久而不怠
使有田焉則不惟可籍其資於給用而嵗時常祀因田
以存所以竭虔致享豈不可繼於無窮哉福寧林君宗
璧孝其親親既没而哀慕不已時思之祭必恪恭如式
於是乎圖所以為久逺計也乃謀於兄之子某合出田
若干畝籍其入以為祖禰春秋之享薦忌日之獻祠且
[012-11b]
刻其數於石以示後人而求予文以志夫報本反始禮之
大者𤣥古既逺習俗寢渝而世人於奉祀之孝漫不以
為事者葢有之矣或孝子慈孫有能致其追逺之念者
則施田釋老氏而立祠焉曽不思吾祖考之靈非類不
享而况托於虚空怪誕之說也哉嗚呼道教之不明而
斯民之蔽惑亦大可哀也已然則林氏祭田之舉誠今
世之所當法者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其此之謂歟
是冝書之以示勸故為斯記
[012-12a]
   鍾秀樓記
天地之始闢也其氣絪緼鬱積盤錯糾紛則凝而為山
流而為水是故山水者所以鍾夫天地之秀者也凡天
下山水之美東南居多層巒叠嶂清湍飛瀑極變化竒
特之態有不可以名言而幽人逸士欲擅山水之樂則
必為樓觀亭榭以居其間然後所謂鍾夫天地之秀而
為變化竒特之態者不待窮搜逺舉可以安坐逰目而
得之矣信之貴溪山水之鄉也方外士呉季彬居焉作
[012-12b]
樓以為休息之所而名曰鍾秀葢以山水固鍾天地之
秀而兹樓又有以鍾夫山水之秀也季彬謁予淮南而
徵文為記予未嘗至江以東則兹樓之勝固不可得知
然試以聞於季彬者言之則琵琶巋其前臺山擁其後
瓊林屹其左應天峙其右而沂溪之水天廻環乎四向
爭竒獻怪含輝呈媚隂晴異狀四時殊𧰼交乎目者皆
蒼翠之色入乎耳者皆清泠之聲燕閒無事而日延覽
其上有足絶塵堁遺世紛若徜徉於物之表而㤀其寢
[012-13a]
與食也季彬誦書之暇仰而眺逺俛而瞰近旁觀邪睨
應接不窮於以舒幽情發天趣倚几而吟詩則若有助
其思據席而揮絃則若有暢其音葢兹樓既鍾山水之
秀而季彬又有以鍾夫斯樓所鍾之秀也季彬為老氏
徒澹泊以無為寂寞以自守而招赤松王喬與娯或謂仙
人好樓居季彬之意無乃在於兹乎予不可得而知也

   義田記
[012-13b]
三代之世同黨相援同州相賙而在官又有不恤之刑
以糾其闕當是時凡民皆知分有餘補不足而急人之
急也逮乎世道下降王政不行人各私其冨錙計銖較
恡於施予甚者至於骨肉同氣雖極凍餒濱於死亡猶
邈焉不之恤而人亦恬不為怪於是而有推其財以恵
困乏者非有仁人之心不能也已桃源陳君思禮買田
其鄉為義田幾若干頃嵗籍其入以賙恤宗族鄰里之
貧者予有常數貸有常經喪𦵏嫁娶各有常給而又以
[012-14a]
贏即所居之旁建書塾招致經師教鄉之子弟嗚呼陳
君之用心亦仁矣哉昔先哲范文正公置義田於姑蘓
迨今數百年遺業猶在而鮮聞有繼而行之者陳君兹
舉葢聞文正公之風而興起與雖其規模有所不逮然
亦各隨其力之所至而用心之仁則一也若使世之富
者皆能如君之用心而人人賙其宗族恤其鄰里則施
之所流者廣逺而溥博豈不可以厚民俗而有補於王
政者哉君字義甫嘗以帥府辟教諭贛榆縣儒學秩未
[012-14b]
滿而隠去以善稱於鄉云
   三友軒記
至正甲午冬十月予過王伯尹氏伯氏以客燕於三友
之軒屬予而言曰斯軒也前郡守趙侯之所名也往嵗
趙侯來撫綏南海道經吾里先人舘焉一時遊從皆冠
葢知名士多先人之友於是趙侯嘉其取友之端也乃
以三友名其軒親為之大書俾揭諸楣今先人没而軒
未有記願得子言庶使我後人朝夕觀以無忘先人美
[012-15a]
而嗣志弗怠子其母辭予謂孔子稱益者三友而孟子
之論友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葢惟善人為
能取直諒多聞之友而直諒多聞之友庸非善士乎嗚
呼朋友道廢久矣冨貴者有所挾貧賤者有所冀上下
之交非謟則凟又人之常情喜諛而惡聞其過飾詐而
靡尚夫誠以已之不知而忌人之知故直諒多聞之士
每見擯於時而便辟善柔便佞者恒為人所狎然則能
取益友於今之世者可不謂之賢矣哉因軒以是名而
[012-15b]
伯尹先人之善得以不冺趙侯其知言者乎今伯尹處
斯軒而覩斯名思以繼志述事而益親益者之友通古
今論道理切磋刮劘以成其徳其先人蔚然有光使世
之取友者皆以君家父子為法顧不偉歟伯尹名埜其
先人名某字愛民趙侯名鳯儀字瑞卿
   如愚齋記
華亭彭伯玉扁其齋居之室曰如愚友人邵文伯為之
求文以記予謂顔氏在聖人之門終日不違如愚夫顔
[012-16a]
子亞聖之資聞一知十穎悟如賜猶曰不敢望况其下
者乎今伯玉以是名齋抑自處於顔子歟文伯曰否伯
玉之為人也外和而内專去華而務實故常自以為愚
焉人亦從而愚之其知伯玉者則曰吾伯玉豈真愚者
哉伯玉於世間事無不通曉其耳目心思皆出於人人
而乃以愚自守耳若伯玉者豈真愚哉予於是而得如
愚之說矣昔在太古羣氓蚩蚩敦龎倥侗以相生相長
相老相死於智巧乎何有世降愈下太樸散而為澆漓
[012-16b]
於是乎有愚智之辨公卿士庶靡然日趨於機變以相
詐相欺有不同於俗不合於世而淳質少文者則咸指
為愚焉甚矣世道之不古也然有機事者必有機心彼
為小智自私行險僥倖役於物而喪乎已謂之智可乎
老子有言大智若愚若甯武子邦無道則愚我夫子以
為不可及若二子之所謂愚其果愚也哉予未嘗知伯
玉而文伯稱之其為人亦可知矣然予乃世之真愚者
他日或過伯玉坐如愚齋中相與論鴻濛混沌之初必
[012-17a]
將有以語我乎
   蒼翠軒記
夫人之好尚不同而其於取物也必其類豪華之士娯
情乎花卉清修之士適意乎松竹是皆其趣有所合非
可强而予奪之也故君子觀人之所好亦可以知其人
矣浙之西土腴而民佚俗尚侈靡廓其居飾其宇者皆
是也蒔名木蓄竒石以奉燕遊資觀賞者十室而九惟
顧宗元獨能不移於俗而所好出乎庸衆宗元居嘉禾
[012-17b]
漢唐所處之地一閧之市也構一室不陋不華置書其
中而讀之室之前則甃小池累甓為垣於垣之外叢植
修竹碧幹離立緑葉茂敷隂映几席可愛可翫而其室
之幽夐恍若在深林邃谷中遂名曰蒼翠軒云夫植物
之幽者莫如竹而軒之幽也又假竹為幽宗元懷清秋
之志脫豪華之習偃仰於是咏歌於是待賓客朋友於
是無日不處乎蒼翠之間其神清以正其氣爽以豁其
發為詩也俊逸而深長夫然後知竹之於幽居為最宜
[012-18a]
而世之知此者葢鮮矣雖然竹之可愛獨蒼翠之色乎
哉今夫冬夏不變有貞介之節焉特立不撓有幽獨之
焉虚其中者抱道之器也直其外者卓行之表也故
竹有類乎君子比徳焉宗元壯而質美積學而懋行我
見其徳之成有日矣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
子如切如磋衞人美武公之徳也宗元尚思所以似之
至正十五年五月五日記
   忠敬堂記
[012-18b]
傳稱臣事君以忠又言為人臣止於敬樊遲問仁孔子
告之以執事敬與人忠忠敬之道大矣哉是故以之事
君則盡臣道焉以之自治則盡仁道焉君子於忠敬不
可斯須忘也斯須而不忠則邪慝之心生矣斯須而不
敬則怠傲之意起矣忠也敬也其為人之大端乎同知
元帥府事天台賈侯名其居室曰忠敬堂昭其志也侯
世家子好禮知學問沈毅有謀自汝穎扇孽海内用兵
侯散貲鳩義旅保鄉聚至正戊戍從軍來温每有征伐
[012-19a]
未嘗不在行距柟溪守安固入横陽皆躬擐甲胄率先
士行卒以成功他師有異謀者使來誘侯侯曰我惟知
忠於國者是與遂發其姦夙夜在公小心慎宻至於交
際朋友必盡其情處事不苟而兢兢畏謹然則侯於事
君與人之忠為臣執事之敬亦可謂能勉焉耳矣堂以
是名夫何忝乎哉君子曰忠徳之基也敬徳之輿也積
基而立輿載而行賈侯之徳也故記之以示其子孫使
夫居斯堂者必以忠敬而存心焉則侯之徳葢傳於永
[012-19b]
久矣若夫景概之勝廣厦之美泉石樹林之幽茂則固
不待述也侯名嵩字伯嵩至正二十四年七月八日記
   清芬閣記
温城環十八里居者一萬家甍連棟接簇簇若蜂房只
尺空隙地不易得故各為重屋以處層樓飛閣翼起相
望於湫溢喧閧之中而有閒静幽雅之趣吏胥呌囂隳
突稍逺於耳目可以舒懷抱集賓友游焉而藝文樂焉
而絃歌則非特凭髙眺逺而已婁鎬鼎周宅城之西南
[012-20a]
隅居臨巷道且近市為閣堂屋之上名曰清芬葢其先
祖所建而名則鼎周所命也閣之為間者五衡廣六尋
縱二尋有半中可坐數十人南北各列牖望見逺山壁
立其左右兩間設茵榻蓄圖籍鼎周之先子竹近處士
某性雅好士遇佳士友至則延而居之讀書鼓琴投壼
奕棋觴咏相樂以窮昕夕鄉之先達進士鄭君僖項君
仲升章君任堯彭君庭堅皆嘗游憩是閣者至正甲辰
之嵗黄巖商君復來正郡學鼎周舍焉予毎過商君必
[012-20b]
登閣而坐鼎周及其子觀輒欵留講論古今觀年弱冠
善執子弟禮且好文學鼎周能繼處士志而觀之志如
鼎周然則斯閣也所以致賢士來遊而相與誦先人之
清芬以見於斯文者其在兹乎吾聞婁氏之先世有諱
寅亮者登宋甲科髙宗時為御史論建儲事連疏請選
立太子天下稱其賢是其清芬之逺播愈久而不冺者
尤可誦也觀來請記故書之以示後人云
   蒼雪軒記
[012-21a]
蔣君文質舊居括之青田慕其先世開三徑故事於屋
傍蒔竹厥茂林如乃名讀書之室曰蒼雪軒其後僑居
永嘉窻户之外有竹數竿故名亦因其舊今年秋予至
三山訪君于郡庠之寓在奎文閣後齋室空曠四壁蕭
然而蒼雪之扁復署焉環視其旁則頽垣故址猗猗之
枝青青之葉無有也方深以為疑而君且徵予記之予
謂君曰名本無名因物而有有是物斯有是名未有無
其物而有其名者也故曰名者實之賓也今君之居未
[012-21b]
始有竹焉乃獨掲斯名以示不亦迂乎君笑曰子知吾
室之名未知吾之所以名也自吾去其鄉而居温居閩
今三十餘年矣吾毎念祖宗之邱壟與先人之敝廬閑
居燕坐其心常往來於青田山中凉隂碧色若在左右
至於瞑目而寐則其身忽處於故鄉之屋而竹尚無恙
蒼雪飛洒爽氣襲人哦詩誦書其下如舊時所習及其
覺也吾之身初未嘗徃而吾之居亦未嘗易也抑不知
蒼雪之在彼乎在此乎為是而名吾室惡可謂其無實
[012-22a]
哉予因悟曰吾以跡求故不見其有物君以心㑹故不
泥於無形然則宜書之以告疑者遂為記
   聴鶴樓記
予同年進士薛子顒氏名其樓聴鶴始予聞之意夫鶴
之為物羽毛潔白可愛異乎衆禽而其聲清厲故喜聴
之耳否則鶴鳴夜半審於知時子顒之出處葢以時進
退者或有取於是也既而徴予為記乃得以質其故焉
子顒曰易不云乎鳴鶴在隂其子和之吾夫子繫傳則
[012-22b]
以言行為君子之樞機出乎身而加乎民發乎邇而見
乎逺善與不善隨感而應可不慎哉故我毎聞鶴之鳴
而必以自警焉此樓之所以名也予曰善哉子之學易
乎因斯樓之名而知子之深有得於易者矣夫易之為
道至廣至大至精至深天覆地載天地吾易也盈天地
間唯萬物萬物皆吾易也君子以一身而體天地萬物
之易必觀其𧰼而省諸躬故天行之健也我則以自强
不息地勢之坤也我則以厚徳載物覩山澤之損而以
[012-23a]
之懲忿室欲覩風雷之益而以之遷善改過易之為𧰼
變化不窮而反之於身無非道之所在也然人之反身
修省求其至切而尤不可不謹者言與行而已故君子
觀鶴鳴子和之𧰼知夫至誠感通之理無有間於幽逺
也則必致察於言行之間焉言也者心之聲也行也者
徳之見於行事者也言行動於跬步之内而應於千里
之外是故庸言之信庸行之謹惟恐其有失口於人而
失足於人也寡尤寡悔其機豈在外哉非深於易者奚
[012-23b]
足以知此若子顒可謂善學而深有得於易者矣雖然
子顒之於言行豈獨聞鶴之聲而後致其謹也哉葢將
無時而不謹雖閑居獨處寂然閴然之際而所以自警
者必常若鶴嗚之在乎耳矣子齒少長而言不知訒行
不加修方將從子於聴鶴之樓相與論羲文周孔之易
庶幾其有益乎
   重建東禪報恩光孝寺記
粤自佛法之入中土其教漫衍招提之宫徧乎海宇而
[012-24a]
閩越尤多東禪在福州城東三百步倚郭近市而左右
乃背負山林麓邃幽是宜仙佛之所宅梁大同三年郡
人鄭招勇者始捨其居立净土院唐中廢為白馬祠咸
通間辨才大師慧筏以禪定之力咸通避去復建焉屢
更賜額今之報恩光孝則宋紹興十七年所賜也舊有
大藏經刻流布真詮又有東野清隂之亭芙蓉之閣昔
賢名人往往於斯遊觀吟咏遂為閩之望刹云至正壬
寅平章燕赤不花公由江浙被命來鎮閩省島夷據城
[012-24b]
以拒火厥寺公召兵討平之異日言及寺之燬也喟曰
寺燎靡存以我之故其可勿圖乃遣使詣温起前歸元
寺住持法怯圓辨禪師智順為之主而屬以興作焉先
是禪師嘗造浮圖於净江山公道温見而嘉之故有是
舉至則拂穢草除燼土購財僦工於指□役而行宣政
院副使側寳世鑑復鳩貲以佐其費肇寺於癸夘之五
月越明年冬告成覺皇之殿演法之堂三門兩廡僧堂
鐘樓悉復其舊像設咸備庖湢有舍僝功之亟觀者咨
[012-25a]
駭既乃求文以記營構始末予惟釋氏之道以色相為
虚幻是故古之桑門卉衣木食林止巖棲唯究觀夫空
寂初奚有慕於外乎至於後世徒衆寢繁叢林日廣於
是乎崇屋大厦而不為侈施彰五彩而不以為華其或
庳狹簡陋則為之徒者且不能一日羣聚而處矣故有
廢必興而起廢之功不免於壯麗者豈獨以歆動流俗
而夸耀乎人哉亦欲輯學徒使之行住坐卧於中而修
焉證焉以廣夫教之傳焉耳然當四方用武之日嵗艱
[012-25b]
物匱而兹寺之精朞月以完炫金碧於瓦礫之墟而幻
寳刹於刼灰之後何其盛歟向非禪師願力𢎞深規猷
有素孰能成之若是之易而藩省大臣為之紀綱而相
其成者葢謂西方𧰼教威靈赫奕必能賛延丕祚而隂
隲黎元非但植福田利益於已而已也禪師嗣法鐵闗
樞得其宗要辨說無礙距辨才之世凡七十一傳方將
逺紹遺風以接來學締造經畫乃出緒餘其道葢不在
是也至正二十四年十一月甲子記
[012-26a]
   竹西樓記
温之平陽有地曰炎亭在大海之濱東臨海西南北三
靣皆山山環之若箕狀其地可三四里居者數百家多
以漁為業循山麓而入峯巒廻抱不復見海其中得平
地有田數百畝二十餘家居之耕焉以給食有潜光院
在焉潜光院者明教浮圖之宇也明教之始相傳以為
自蘇鄰國流入中土甌閩人多奉之其徒齋戒持律頗
嚴謹日一食晝夜七時詠膜拜潜光院東偏石心上人
[012-26b]
之所居也有樓焉曰竹西樓當山谷之間下臨溪澗林
樹環茂樓之東植竹其木多松櫧檜栢有泉石烟霞之
勝而獨以竹名焉者葢竹之髙標清節學道者類之故
取以自况云鄉之能文之士若章君慶何君岳林君齊
鄭君弼咸賦詩以歌詠之斯樓之美與竹之幽固不待
言而知矣石心修為之暇游息於是山雨初霽冷風微
來如挹琅玕之色聴環珮之音焉而又仰觀天宇之空
曠俛瞰林壑之幽深翛翛然若遊於造物之表而不知
[012-27a]
人世之為人世也石心素儒家子幼誦六蓺百氏之書
趨淡泊而習髙尚故能不汨於塵俗而逃夫虚空其學
明教之學者葢亦托其迹而隠焉者歟若其孤介之質
清脩之操真可以無媿於竹哉樓建於某年石心之師
曰徳山實經營之石心名道堅至正十一年七月望記
   木石居記
居必以羣羣必以類羣則相合類則相親故非其類者
不可與之羣而況與之居乎人之於人類也禽獸草木
[012-27b]
之於人非類也麟也鳯也龜龍也非不靈且瑞也然與
人羣而居則未始可者也㑹稽生予之同姓而氏曰胡
者乃號於衆曰吾之所與居者木石也衆矍然異之曰
胡子首圓足方耳目口鼻四肢人也心明乎理義智通
乎古今出言有章動作有儀又人中之秀也而胡為乎
與木石而居也予因是而思之胡子之意葢有所激歟
兩翼而飛四足而走毒齒利爪擊搏觸齧弱肉强食若
是者吾可與之居乎浮化澆漓樸變虚偽狙狡獪詐内
[012-28a]
藏坑穽貌人心禽若是者吾可與之居乎鳥獸非吾羣
類難與居也然而天地之間可與同居者莫若木與石
矣木石雖非吾類而有得於吾心者焉今夫木自生自
長自榮自植其材足以備器用充梁棟而其髙至於百
尋上千霄漢未嘗撓折然則物之直者有過於木者乎
今夫石屹然嶄然其大盤然徑尺之璧希世之寳或藴
於其中水之而不屑火之而不烈擊之而不缺然則物
之剛者有過於石者乎直也剛也君子之徳也胡子之
[012-28b]
性既直且剛固於木石有合焉耳與之居不亦宜乎且
木之直也而抱美材焉石之剛也而函至寳焉胡子負
材而懷寳方將出為世用又豈終於山林而已哉或者
以告胡子胡子以予為知言既名其室遂請予記之胡
子者温其名遵道其字也
   瑞榴記
至正二十一年林君伯恭所居之園榴生五實並蔕其
四在下四向相對大小如一其一居上而稍加大焉端
[012-29a]
正美好置諸籩豆巧若人力之為者秋七月辛未伯恭
以客宴在坐者監察御史孔汭世川浙省左右司員外
郎季伏子庚江浙省都事林彬祖彦文江浙行樞宻院
都事翁仁徳元合□沙可學浙江行宣政院照磨崔仁
智道明江東憲史方源明與高八人既伯恭出榴示客
客傳觀之咸嗟歎稱賞曰此瑞榴也不可以無述伯恭
乃請客賦詩而屬髙為記予謂禎祥兆福妖孽兆禍氣
所感召有開必先吉凶善惡各以類應大抵嘉瑞之生
[012-29b]
未有無因而至者也維兹和氣薰蒸達於厚地發於植
物積善所致夫豈偶然也哉且榴之為物也内藴精華
其房多子非子孫衆多之𧰼乎且數五者五為五行人
得五行之秀者為賢非子孫賢哲之𧰼乎子孫既多而
又賢也福慶之甚孰過於此九莖之芝連理之木異畝
同穎之禾載於簡册世所罕見兹榴之瑞可與並紀曰
國曰家厥應則一林氏之大其在兹乎伯恭以丈魁江
浙登進士第授休寧尹辟南臺掾除福建省管勾令為
[012-30a]
江浙行樞宻院都事弟嘗為樂清主簿嘉誠各從仕樞
府二子本東皆清俊端確以茂才舉為文學官華萼相
輝喬梓並秀所謂禎祥之兆葢騐之人而已見之矣伯
恭學問才藝衆所共推其心甚坦夷於物無忤善與人
交樂道人之善吾知天所以報伯恭者殆方昌而未有
艾也永錫祚𦙍世濟其美他日符瑞之應豈不有徵而
可信者哉伯恭名温所居在永嘉郡城之南三里
   明逺樓記
[012-30b]
呉子中居平陽之夏口里作樓三間題其額曰明逺而
求予言記之予鄉日嘗過子中子中邀予登樓飲酒予
乃㳺目環視見夫川原平衍峯巒羅列南挹龍山霞嶺
之幽北瞻清華墨城之聳西覽雁蕩玉蒼之秀而東則
極溟海之廣大覩日月之所出與夫客帆漁艇之往來
上下焉凡四向山水之竒烟景之勝百里外所有之物
舉不能逃吾瞳睫間信乎其明之所及者不近而逺矣
雖然明逺名也必有義存焉吾試為子中言之子中當
[012-31a]
試為吾聴今夫人之有目所以視也視之有眀所以見
也而明所見之逺近實繫乎所處之高下焉故登髙而
望則雖千里見者逺身之所處者卑則目之所及者近
理固然也故君子自修之道必立身於崇髙之地使夫
私欲無以累其中則本然之明物莫能蔽而無逺勿照
矣是故君子之視也必用夫明焉君子之明也必燭夫
逺焉書曰視逺惟明其謂之是乎子中平居暇日俯仰
於斯樓之上而加修省於延覽舒眺之餘則其為益也
[012-31b]
大矣夫豈徒曰居髙明逺眺望而已哉子中曰子之言
甚善我請終身用之弗忘於是書之以為記
   農樂堂記
清河王文瑞名其所居之室曰農樂堂而為予言曰吾
家有田若干頃播種其中足以資伏臈近舍園數畝樹
桑以蠶植麻以績而衣有餘布嘉蔬異菓時食其新畜
雞豚以供膳羞吾春秋課耕藝督歛穫徜徉乎隴畝畦
圃間與與如也稼事既已租稅畢輸則為酒醴具甘㫖
[012-32a]
以朝夕奉吾長老而洽比鄰吾亦優游無事以卒嵗焉
意人世之樂無過此者故以吾居敢請子言記之夫當
天下治平之日而耕田鑿井以食以衣榮辱不得加其
身利害不能嬰其心凡所謂憂患者皆無與於已庸非
可樂之至者乎然世之人莫不樂千駟萬鍾之樂至决
性命而求必得之不汲汲焉則戚戚焉終夜以愁終日
以奔趨而於畎畝稼穡之事則以為大勞而莫之為也
夫乘人之車可加以鈇鉞之誅食人之禄可隨以鞭撲
[012-32b]
之辱較之二者之間果孰得而孰失耶今文瑞不樂於
此而樂乎彼此誠可謂得其樂者矣雖然農固可樂也
若夫奪其時而使之不暇於耕擾其居而使之不安其
業削剥其財而使之不得其生且養則雖欲樂其樂有
不可得已自非為政者能推是心以及人人又惡使天
下之農皆得其所樂哉吾故重有感焉於是乎書以為
之記
   蒙齋記
[012-33a]
予友李黼景章名其讀書之室曰蒙齋而來求言記之
予作而言曰嗚呼蒙之義大矣夫物生之初混沌未開
空侗顓愚昧昧蚩蚩而莫之其所為人之與物均若是
蒙也然人雖在於蒙而四端之徳五典之常萬物萬事
之理葢已無一不具於吾性是故君子之所貴者養蒙
而已當其未發之蒙純一無偽外物之未感情欲之未
動能養其正而無害自其固有之善而充之以至於盡
性踐形之極則必其睿智通達篤實而輝光故曰䝉以
[012-33b]
養正聖功也若夫蒙而不知養養而不以其正亦終於
蒙而已矣是之謂自棄雖然欲養蒙以入聖曷觀易之
𧰼而求之乎山下出泉泉出遇險未有所適蒙之𧰼也
夫水之為物流下而其勢必行及其行也則盈科而進
放乎四海夫孰能遏之是故君子觀泉之出未有所適
也則務學以敦其本觀水之勢必行而不可遏也則行
道以達其志故曰君子以果行育徳景章居是齋也讀
聖人之書求古聖賢之用心而誠身窮理以育其徳見
[012-34a]
善必遷聞義必徙不為通塞易操以果其行夫如是則
於作聖之功其庶幾乎景章曰善請書之吾將以自勉
焉於是書以為記
   積善堂記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夫人而長言之也然求其能行者
千萬人中不得一人焉間有為一事善則責報於天曰
胡其不吾福也又望之於人曰胡其不吾與也再而不
得報於天不見知於人則怠矣三而如是則弃其善而
[012-34b]
莫之為矣自非篤信之士惡乎行善而無倦哉淮水之
南有隠君子焉曰潘君思誠學岐黄俞扁之術君蓄藥
於家有疾告無貴賤輒與藥遇危篤則趨之貧乏者不
責其售至數十次無厭色嘗曰吾聞君子為善不惟善
其身而必有利益於人吾既不用於時無能利人以醫
愈人疾濟人之生亦仁者事也吾從事乎此以嵗月計
則亦庶幾其善之積乎於是名其所居之室曰積善堂
云嗚呼造物者之於人固未嘗屑屑於應感然亦未有
[012-35a]
久而不通者也福善禍淫皆非朝夕之所致必由積漸
而然譬之穴土不已則井必深而泉出矣覆簣不已則
山必髙而物生已今潘君之善惟能積之而不已也則
彼造物者豈無感應乎哉况天之報施善人不在其身
則在其子孫我知潘氏之後必大也使為君之子若孫
者皆思所以襲行君之善則為天之所祐助豈不益綿
逺而弗替乎哉予既美之而重勉之而又欲其後人之
知繼也故勉之
[012-35b]
   梅灣小隠記
梅灣在樂清縣治之東三十里其地旁際大海山環海
㟁若屏障然世俗謂水之支流而滙者為灣昔有居是
者植梅其處故以命名梅今無存者而名則因其舊云
梅灣之上凡山水可遊覽者曰鎮嶼曰明山曰龍門山
鎮嶼正當海口捍潮汐之衝或洶洶作聲則久晴必雨
旁居人以占候常騐山脊有龍井井畔小穴視不見底
投之石良久乃有聲鏗然龍井之北有立石髙可三丈
[012-36a]
許廣如之石紋理若窻櫺狀俗呼名石櫺窻明山上有
蕭相國祠莫知其所從始水有赤水一名白龍港中有
白龍天隂雨則見長老相傳云昔有婦人不夫而孕破
脇産龍子龍奔入海所經為凟數回顧其母故水勢多
曲折有松瀨泉泉甘冽以煮茗甚佳至正甲辰之嵗予
友趙新彦名來卜居焉僦屋數間日灑掃具圖畫琴書
畜小僮一人令其拾薪汲水彦名隠處其中教授子弟
暇徜徉泉石間以自娯取景之佳者俾詩人歌詠之好
[012-36b]
事者以彦名故率多來遊由是梅灣之名遂傳士大夫
間矣自有天地以來不知幾千百年居者葢非一姓而
景物之勝今始昭彰豈地之顯晦固有其時耶抑亦待
人而然耶彦名尚志節問學才器出於人逺甚沈㝠善
藏懷珍待用其所謂隠者豈真長往而不返哉子以鄉
邑淪陷義不受汚弃家遁逃來從彦名居數日盡得梅
灣小隠之趣葢非遯世而離俗者初未易以語此也彦
名求予記之遂為記
[012-37a]
   趙氏書塾記
古之為教也立學於國序於術庠於黨而家則有塾師
儒之職官之所選置田以井授又無甚富甚貧之民人
生於其世者無貴賤皆得以學而其敎人之法自灑掃
應對進退以至於修己治人本末精粗復無不備是故
賢才盛禮讓興而風俗美降及後世先王之治晦而不
明學校之政隳師儒之官廢井田之制壞於是乎惟富
有力者其子弟乃得從師學業而力或不贍雖有俊秀
[012-37b]
之質亦終於無成而已矣樂清趙君士正世居莆岐至
正甲午始遷於壼山之下而居焉乃謀諸從子闢塾於
家延致名師盡聚其族之子姪而教之幣帛饔膳之費
咸出於已趙氏故名族支庶蕃衍來就學者凡五十餘
人而趙君新實主之絃誦之聲揖遜之容問辨之習濟
濟如也君子謂兹塾之設一舉而三善備焉收其宗族
而不遺疎逺非尊祖敬宗之義乎訓以徳義而使之興
行非敦睦九族之要乎矜其匱乏而教之知學非作養
[012-38a]
人才之道乎没而不書則何以示勸若夫子弟之學於
是者循小大之序誦六藝之文講明乎理性之原審察
乎義利之辨而從容乎道徳之歸可不勉焉孜孜以毋
負爾父兄教迪之意哉至正二十四年春三月甲戌記
   江東王廟碑記
江東王本贛雷崗之神也在秦時有其祀神姓石氏名
固舊志載漢灌將軍嬰略地江南道出祠下捷還祭之
由漢以來昭晰丕闡寵錫之典代有褒嘉國朝屢加封
[012-38b]
為江東聖濟顯仁元慶忠烈感應靈恵王今所在有祠
而江東西尤盛勾呉孟君拭總制樂清之明年始立廟
花山上廟成於至正二十四年二月先是君陷於集慶
虜中義不屈計欲自拔遯去潜謁神卜之而吉遂脫身
間走姑蘇卒達於温因誓為立廟及蒞兹邑敷政布條
弊革奸屏民既順令乃致力於神暨尹李光相厥攸址
爰陟兹山尋清輝寺左廢亭故蹟得石筍之徵以定其
居葢贛之廟中故有石筍就刻神像至今在焉顯異示
[012-39a]
祥若有孚契於是鳩貲僦工締搆塗塈肖像其中率吏
若民而䖍事焉君又尋山麓見石罅流沫如縷命去穢
壤斧石而沼之甘泉溢出耉長咸曰此神恵也因請名
恵泉君曰諾兹殆清漲之埒歟清漲者自贛抵萬安灘
磧之險十有八舟遇旱則膠神每出水以濟轉輸及應
行客之禱者故名曰清漲云邑人以廟之始立厥有兹
祥咸曰休哉災沴必禳牲醴日至靈貺來下報以楨嘉
神恵昭孚民用益敬髙嘗經造祠下徘徊顧瞻見崗巒
[012-39b]
之勢蜿蜒南來奔走翔躍而止於此是其氣之盤鬱浮
圖所宫葢未足以盡當之而神之於兹爰宅其英靈肸
蠁必將御菑捍患福於我民者無有窮已矧石筍之應
恵泉之感已有以開其先者乎僉來徵辭以刻諸石乃
紀以詩其詩曰
維古有神於贛開績越嬴而劉明祀於赫施延千禩祠
宇相望封錫代加衮冕煌煌其在皇元褒寵崇極秩禋
勿替昭垂令式樂成有祀始自孟君君來總治百廢以
[012-40a]
新昔君在昇矢死靡屈隂隲爾忠忱禱無拂履虎勿咥
伊誰之庥立祠報祝正直是求幽幽花山風氣磅礴妥
靈有嚴厥廟基作石筍之址神則定之清漲之流泉復
應之嵗祓我瘥秋祈我穡耄走稚趨來薦醪食父老有
言俾牖我氓俾神我福我氓以寧神恵於民神祐於國
天子萬年景祝無斁
   坦菴記
人心其天地乎至坦易而勿險巇也至坦明而靡幽昩
[012-40b]
也苟有險巇幽昩之心則非君子之心矣今夫髙而在
上者天也日月星辰風霆雨露天之所有也卑而在下
者地也山水土石草木百物地之所載也有目者舉得
而見之愚夫愚媍皆得而知之君子之心亦若是己彼
莊周氏之書有曰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噫此豈君
子之心哉自聖賢之道不明於天下士大夫不知自治
其心而習於詐謀功利之末於是乎游心於至險至幽
之域若將使鬼神不能闢其奥者然厚貌深情雖曰難
[012-41a]
知而誠中形外卒莫能掩不足欺人而適以勞己究其
所由葢非人之本心平易明白而已矣易曰履道坦坦
傳曰君子坦蕩蕩非知道者孰能與於斯天台某君祥
卿名其居室曰坦菴葢有慕於聖人之言而取以自為
者予聞而深美之祥卿出仕於時厯宰樂清永嘉二邑
其為政也不煩苛徼倖故能獲乎上而近乎民抑亦自
坦而推乎太子賛善陳君穎達為作飛白書俾掲諸楣
予故為之記既以廣祥卿亦以告夫世之學者焉
[012-41b]
   重建靈山壽聖寺記
温之樂清東南為巨海有山曰玉環在鉅海中島嶼縈
紆袤亘八九十里山隈多平地居其隈者凡數千家有
佛氏宫八所而靈山壽聖寺為之冠其寺背負大山若
展屏障左右之峰隆起翼兩旁對峙翔伏而迴抱其前
處乎内者不見其外自外望之隠莫知中有寺也故地
之勝為最寺始建於唐咸通間初柔門爽公者芟屏菑
翳結茒居崦西日課妙法華經朝夕鳴鐘磬聲殷嵌谷
[012-42a]
里人異焉迹聲所殷地創蘭若迎爽居之聞於朝廷以
爽能宣布靈山㑹上大秉之典故錫今額其徒曰誠公
曰竟公隄海為田衆由是乃聚而處業用世嗣以甲乙
傳次主之更唐及宋以迄於今或盛或㣲若巨公之匡
復真公之振發皆有功於事者也至治壬戌燬於灾金
碧之區悉化灰燼僧一濓恵宜咨詢其衆曰事不為無
成成不成在為之力與不力耳吾屬勉夫力之所至而
相繼以復舊規奚患無成哉僉以為然而善來者遂以
[012-42b]
營搆為己任銖累其衣鉢之資得千七百餘緡倡立佛
殿及嚴像設又粥地伯五十畝有竒為寺之經用至順
庚午一濓成兩廡三門元統癸酉恵宜善來成大殿演
法之堂及觀音大士殿則一淮成於至正乙未藏經之
室則可興成於至正庚子而多寳法藏乃甲辰嵗明釋
所成也若智康一沂徳昌壽賢恵超或賛之貲或翊之
力以竟厥事鐘樓僧廬庖湢衆屋次第完美室庭雄敞
甍宇綿聨丹艧炫燿輝映林壑舊觀復還而加壯麗昕
[012-43a]
鏞昏鼓法音梵唄寒暑勿替隠若大方殊勝叢林嗚呼
近年以來象教陵夷加以南北用兵江東西浙閩招提
巨刹隳十九興者百無一二焉而兹寺乃能恢廓墜緒
非獨其地之斗絶幽敻塵坌所隔葢亦有人以維持之
也向非得人以相承繼孰能兢惕負荷而究心以圖永
久哉雖然得人以興不得人以廢天下之事莫不皆然
後之繼今者顧前人經畫之艱勤益思增廣而𢎞大之
則庶乎愈久愈盛而凡其徒之逸居於是安食於是亦
[012-43b]
勤修梵行音竟夫滅寂無生之學以毋忝爾大雄氏之
教乎明釋請記顛末以示來者故為之書寺僧思寧能
奉正宗恵然永亭祖璘文琛如岳皆將以次嗣主是寺
尚能紹續厥志云
   遊羅源縣蓮花山記畧
羅源負山而邑縣治在有蓮花山不甚髙大而多清泉
怪石予道經邑閩省左司郎中葛君理問王君要與同
遊始上山百步至聖水寺中有鑑池泉自池中出石龍
[012-44a]
噴注地内其聲泠泠然佛殿旁夾室有白玉蟾題詩壁
上書大草字頗雄偉出寺旁石徑行三十步至眠鶴亭
望連山重叠若屏障市㕓居室厯厯在目中自亭轉行
至寺後有石室室之中有金鐘潭其前有方池池之畔
為壼春亭行稍倦坐憩亭上仰望補陀峯因上至峯所
大石巋然下瞷空洞有觀音大士閣自石壁而上可三
十步至龍虎巖髙廣四五丈許勢如虎蹲龍蟠之狀泉
水自巖罅涓涓流出如縷名曰仙源大旱未嘗竭鑑池
[012-44b]
金鐘方池其源皆出於此龍虎之山有筆硯峯二石相
並其一立色白其一偃色黒而上平筆硯之間有仙跡
路險塞莫能窮大抵山水之可游者多在遼逺幽僻好
事者必裹糧以往又多深窈峻拔雖有心目之適然其
為勞也亦大矣兹山去縣治不過一里無躋攀登陟之
疲而泉石幽雅賞翫不厭亦可謂竒絶也時同來者六
人彭城葛良仲温永嘉陳高子上靈武王翰用文沛郡
朱希文仲絅東萊太史𤣥子𤣥安鍾元子初至正二十
[012-45a]
六年二月十八日記
 
 
 
 
 
 
 
[012-45b]
 
 
 
 
 
 
 
 不繫舟漁集卷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