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不繫舟漁集 > 不繫舟漁集 卷十目錄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不繫舟漁集卷十目錄
  序
   族譜序
   易書二經通㫖序
   四書管窺序
   顧氏文録序
   王季脩字序
[010-1b]
   呉氏世譜序
   徐氏族譜序
   山中白雲詩序
   望雲圖詩序
   太史氏家譜序
   美陳國英脩堰詩序

[010-2a]
欽定四庫全書
 不繫舟漁集卷十     元 陳髙 撰
  序
   族譜序
族之有譜所以别宗支叙昭穆定長幼辨親疎也流派
雖分而其原同出乎一子孫雖衆而其祖未嘗有二以
吾祖之一身而為子孫之千百非譜曷以明之然觀今
世昌盛之家族之無譜者固多矣有譜而汎及乎逺者
[010-2b]
矣族而無譜則不知其本始之所自忘其祖也有譜而
泛及乎逺則指他人之先以為吾之先誣其祖也為子
孫而忘其祖非仁也為子孫而誣其祖非智也二者君
子之所不與也陳氏有虞帝以來不知其幾百世矣而
吾族則在五季時自閩之長溪赤岸避亂遷居平陽今
已四百餘年入宋為鄉之望族族舊有譜亡失於大徳
丁酉風潮之變髙生也後志在修輯而無所考見乃廣
詢諸族之故老及檢尋先世遺簡殘幅略得其宗派流
[010-3a]
傳之一二因次序之以為陳氏之族譜焉失其名者則
缺之而猶著其字傳疑也得其實者則謹而書之傳信
也斷自始遷以下而又及夫居閩之世葢不忘其祖而
亦不敢誣其祖也嗟夫先王之時人人親其親長其長
推而至睦其族在上者既立之宗以繼之又有不悌不
睦之刑以糾之故服雖有降而凡同族之人無有不相
親愛而未始相背棄也降及後世澆偽日滋而上失其
政富貴而驕勢利而争甚而手足同氣猶相視如途人
[010-3b]
而况於服之窮乎况於十數世之逺者乎為吾族之子
孫者盍亦思法古人之厚而戒今世之薄乎此為所為
作譜之意也
   易書二經通㫖序
予友趙君伯起著易書二經通㫖取經文意義之近似
者比類而條析之或㑹而同或别而異大而天文地理
細而制度名物微而為性命道徳隂陽鬼神以至於先
儒之訓詁凡有所疑靡不辨决嗚呼亦勤矣朝廷設科
[010-4a]
以明經取士而試以經義經義之文易用程氏朱氏書
用蔡氏之說二經及傳疏數十萬言學者諷誦尋繹或
自少至老不能究一經及就試場屋主司發難則握筆
瞠視不敢措辭者往往有焉趙君獨能研精探賾貫穿
融㑹解其肻綮剖其盤錯使習是經者得而觀之如獲
指南之車不待問途而越裳可至其於答主司之問也
何有然則是編之有益於學者固不少矣雖然士之明
經豈専為科舉計哉聖人之道非經不傳學者讀聖人
[010-4b]
之經則當求聖人之道是故明吉凶消長之理知進退
存亡之幾而動不違乎時則深於易者也觀二帝三王
之心考唐虞三代之治而以之脩已治人則深於書者
也若夫迷溺於文字之支離而徒以是為進取之媒者
亦豈趙君之所望於後學也哉
   四書管窺序
聖賢之言夫豈徒言而已哉道所存也故凡求道者不
可不得於其言不得其言而欲以明道譬之適國而不
[010-5a]
由其途未有能至焉者矣然聖賢之於言也或近而指
逺或約而義微大而無乎不周細而無乎不貫載諸方
册宏深簡奥而其理實具於吾心學者不可以其易而
觀之亦不可以僻而求之也夫以易而觀則鹵莽而疏
畧以僻而求則穿鑿而牽附若是則日誦其言而不達
其意其於求道也不亦逺乎孔曽思孟之書載道之言
也自朱子為集註章句釋其義理要其指歸而其說大
明于世其辭詳以宻其趣悠以長天下學士所共尊信
[010-5b]
至於受業私淑之徒又為之發其緒餘演釋増廣紛然
間見而層出背而違者亦或有焉文日繁而辨日起岐
愈多而道愈幽使讀之者不舍源而尋流則棄同而即
異君子葢病之也吾鄉鄉先生史君文璣苦求於學篤
信堅守朱子之說反覆研究殆三十年遂取諸家纂輯
之編而去取焉乖戾者折而闕之隠昧者引而伸之旁
道曲暢著於簡牘名曰管窺抑可謂有功于朱子也已
嗚呼立異以為高好竒以為尚為學之大弊也管窺之
[010-6a]
作葢為是歟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學
者由是以明朱子之說然後自詳而反約以究聖賢之
言則其為道也庶㡬矣
   顧氏文録序
顧君仲明錄其先世雜文凡若干篇編次成帙題曰顧
氏文録而俾髙序其端序曰太上立徳其次立功其次
立言古之君子死而不死者有所立也立徳立功尚矣
而言之可傳於世夫豈易乎哉言之不文則其傳也不
[010-6b]
逺此君子所以貴乎文也文之載乎道者葢難言之矣
指事陳辭摛章摘句雖若異乎古之立言者然其稱述
議論往來唱酬藻思縱横才華發越有以誇美於人而
流傳於後固亦當世之所重也吾鄉望族葢非一姓而
顧氏尤為時所宗自他姓而觀其位固有顯焉者矣其
貲固有厚焉者矣其子姓支派亦有蕃衍衆多焉者矣
然而文人才士彬彬輩出未有盛於顧氏者也嘗聞之
長老言其在前朝時試藝場屋者比肩駢首䇿名進士
[010-7a]
前後不乏而通經博古馳騁詞翰為鄉人所推重者乃
至八九十人然則顧君之所錄特存一二於千百耳簮
纓世族務以爵位相髙一冄傳後冺沒無聞其有可稱
者鮮矣葢顯榮於一時者卒不免於草木同腐而垂殾
後世則在此而不在彼也觀文録者亦可以自勵矣是
編以錢唐主簿君上蕭侍郎書為首書中所論朋黨事
著明深切直氣凛凛足以亷頑立懦使讀之者千載而
下猶可以想見其為人此又顧君托始垂訓之深意也
[010-7b]
豈徒曰文詞云乎哉
   王季修字序
王君福慶其字曰季修翰林承㫖庫庫公為作大字書
而當代名公敷繹其義以為說言夫修徳致福之道詳
矣季修掲諸座右以朝夕觀省焉夫男子冠而字所以
尊其名而責其以成人之道則為之字也得不寓夫儆
戒之意乎於字而寓夫警戒之意則聞朋友之稱之也
其心豈不惻然思有以踐其實乎古人盤有銘几席刀
[010-8a]
劍户牖有銘葢所以自警也今也耳朋友稱已之字而
目諸公訓告之辭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比之銘盤几席
刀劍户牖以自警者奚以異若以朋友之稱字為尊乎
已而衒諸公之文以誇乎人夫豈季修之意哉
   呉氏世譜序
古之人尊祖而敬宗敬宗而睦族民俗之所以厚也夫
自一人之身支分派别而為千百及其乆也有富有貧
有貴有賤服與親盡於是始相視如途之人厯世愈逺
[010-8b]
疎者益疎甚至於富而役貧貴而奴賤遂令同宗共祖
之人而為傭奴役𨽻之屬其故何哉由圖譜之不明也
是故族必有譜然後知夫派之别也而其源同支之分
也而其本一貴而不敢遺賤富而不敢忘貧則民於是
乎不偷而俗且歸於厚矣然則族譜之作乃所以序昭
穆辨長幼别親疎而尊祖敬宗睦族之道舉在於是其
所繫顧不重歟嗚呼王政不行宗法廢乆世道下淪日
趨於偽簮纓胄𦙍降為皂𨽻故家舊族有譜存馬者寡
[010-9a]
矣而凡同姓之中或貴且富則以貧若賤者為非其族
而藐焉不之恤故吾每觀人之族譜未嘗不興感於斯
也呉氏之先自閩遷平陽今十有六世矣其顯名于世
則有太常博士白齋先生藴古及登仕籍者若干人世
譜所載支派非一而疎逺弗遺後世子孫於吉凶合族
之際考諸圖譜以明尊卑夫豈有富貴貧賤之相棄而
不相睦也哉此葢古者敦厚民俗之遺意固君子之所
尚也因為之序其端使覽吾文者或有警焉則孝悌之
[010-9b]
心豈不油然而生乎
   徐氏族譜序
譜所以紀世糸也氏所以辨宗族也族之則世逺世逺
則親疎非譜以記之則同宗相視為途人曷知所自之
本於一原哉晉宋以来遂分差次歐陽公用漢年表法
蘇老泉取禮大小宗為次自髙曽至孫五世而一遷葢
以上下雖或不可見而知之亦可以聞而知之庶不失
於虚無之誚也坊郭徐氏一十七世孫士琦明蔡氏書
[010-10a]
肄進士業出家譜屬予序之予惟故家舊族之子孫所
以厯年愈乆而愈繁者皆由祖先積慶累仁而致之也
徐氏自晉天福間於閩之秦川徙居平陽縣西其後散
居不一獨邑居蕃衍登名桂籍代不乏人故志稱昆山
下孔徐多青紫則其世族可知矣今士琦復能修葺舊
譜使根株枝葉燦然後人遡流求源可坐而致是亦孝
之大者也吁祖宗以孝義之積而致族繁子孫以孝義
之推而修典偹古今致重於斯詎不信乎若士琦者可
[010-10b]
謂賢矣於是乎書
   山中白雲詩序
天下之物凡可以適意娯情者苟非其所有則必將盡
心力以求求而且不能必得苟得矣又慮夫攘竊之患
重固扄鑰惟恐其有窺而伺之者而人方且因而肆為
爭奪使之不得以有其有是則物之可愛可玩者適足
以累夫人耳若夫不勞心而得不用力而有得之而人
不譽有之而人不争此山中白雲所以為可貴也然世
[010-11a]
之人鮮有知愛之者惟方外清幽之士時有取焉浮屠
宗㫖南居玉環之靈山遺塵垢絶世紛金璧珠璣之寳
錦綺罽翠之華象齒犀角琛貝外國之珍乃世之所愛
所玩者舉不足以易其性情汨其心意而獨扁所居室
曰山中白雲其好尚可謂異矣且夫雲之為物其來無
方其去無迹舒卷自如變化靡常或隠而藏或散而雨
千態萬狀若有若無可玩焉而不可執可望焉而不可
即㫖南閒居是室結跏而坐由禪定起觀白雲往來於
[010-11b]
山谷中漠漠乎與身同虚湛湛乎與世同寂浩浩乎與
之俱遊於鴻蒙之上悠然獨得其趣而豈世俗之所能
知哉㫖南既以之自樂又求能詩者歌咏之且徵言於
予故為之序引使知㫖南者觀於是詩而有以見其志
之所在其不知者亦可因是而得其為人矣
   望雲圖詩序
凡為人子之愛其親也在乎左右則敬養之禮備違乎
膝下則思慕之情深故雖顛沛流離之際耳目不及夫
[010-12a]
形聲之接而所以思其親者曷嘗頃刻㤀哉昔者詩人
於行役之勞而不得終養也則有陟岵之篇蓼莪之賦
發之於性情形之於歌詠使後世讀之者感慨之意猶
不能已又况於身處其地而親厯其事者乎常熟繆侃
叔正世居海虞山之陽至正丙申春二月江城陷叔正
避地荒野時父仲素君為掾江浙故父及弟皆寓居杭
秋七月冦犯杭城二弟相繼殁於兵若疾叔正携妻子
入杭省覲居無何三闗有警乃奉母渡浙江僑居㑹稽
[010-12b]
之柯山既而杭城克復母氏復返父所叔正方從事浙
東帥府縻於職守弗獲歸侍而仲素君於己亥嵗丁大
父憂自杭歸常熟之故里明年庚子叔正且自四明從
君來温去家千里道途阻兵父子相望各天一涯十餘
年間其得在侍側者僅留杭數月耳叔正每以不獲奉
温凊進脩㵦為恨對人言之則欷歔太息乃取唐狄梁
公望白雲思親舍故事俾洪元質畫其故鄉雲山之景
及所居之室曰猗猗堂者以為圖題曰望雲而士大夫
[010-13a]
之相知者又為賦詩以述其志并寫於上叔正朝夕掛
圖寓所想像白雲親舍之似而諷誦朋友所賦之詩儼
然若身處乎虞山之下而聆謦欬於父母之前可謂不
忘其親而切於思慕者矣嗚呼孝者百行之本而身者
父母之遺體也叔正之思親如是則孝敬之心常存而
所以奉父母之遺體者必將無所不至矣况虧其行以
辱其親乎予故為之題辭抑亦古人序詩之意云爾
   太史氏家譜序
[010-13b]
自因生賜姓之後生齒日繁而居族日衆由是以字為
氏遂以為族周末秦漢乃用氏族為姓或以國或以官
而姓氏之源流益難别矣故有同宗而異姓亦有本異
而末同若虞陳胡田之同出於姚商殷宋孔之同出於
子與夫周魯鄭衞同出於姬之類凡此皆同宗而異姓
者也王姓出周太子晉而魏信陵君之後亦為王馬始
出趙馬服君奢而馬矢氏之後亦為馬劉出劉累為堯
之後而項伯婁敬賜姓曰劉劉聰亦自姓為劉至元魏
[010-14a]
髙齊後周隋唐以迄於今或賜以國姓或改從華姓或
往隨母族凡此皆本異而末同者也是則族之廣者益
多混淆而莫考其實矣又况近世家乘族譜之作往往
夤縁攀附忘其先而冒其祖吾其敢盡信乎若太史者
其支派傳次譜雖弗完而族亦稀少然初未嘗有雜而
亂之者也按太史得姓自齊子餘始見載記其後顯者
戰國有齊大夫敫三國時有建昌言都尉慈呉郡太守
亨蕭梁時有揚州文學叔明都尉初從江南文學居呉
[010-14b]
興傳至承事府君基復還臨安承事之𤣥孫曰𤣥出其
所著家譜以示予且曰自吾先世得姓以來今已二千
餘年矣文學之後迄無聞人且世次之㣲乆將湮没而
後嗣無所考見此譜之所以作也嗚呼𤣥之用心亦可
謂逺也已夫盛衰消長理若循環太史氏之微也久矣
焉有微而弗著者異日蕃衍盛大其必在𤣥之子孫乎
   美陳國英脩堰詩序
温之平陽濵海為州州之南為長港港之南有田四萬
[010-15a]
餘頃皆膏腴也當山㫁處津渠通潮汐所往來並海之
鄉田不可稼宋嘉定中鄉人林君居雅始為堰八十丈
於津流入海之衝外障海潮内蓄清流數鄉之人咸賴
其利元至正三年堰壞屢修治弗克完農民失業嵗以
薦饑越五年岳侯伯仁來知是州將居民致其役州人
陳君國英素有孝義名聞之奮然以為已任乃率衆趨
事散財募工晨夜戮力勞之逾時堰成而尋復壞衆且
縮手君獨勞心殫慮百計作治至於不遑寢食不避風
[010-15b]
雨靡怠益勤竟獲僝功舊規克復於是鄉之父老咸曰
其自今嵗且有望我無患飢矣陳君之恵其可忘哉而
文士遂相率為詩以稱道之予既美陳君之勞而嘉吾
鄉之蒙其利澤也故為序之而係以歌曰悠悠巨海兮
漭漭洪波山斷水交兮潮汐奈何溢於川源兮甘泉為
鹺自古有田兮不可以禾昔人經始兮陻以沙土堰其
要衝兮以防以禦爰得清流兮溉吾禾黍食吾農兮實
吾庾嵗既逺兮决壞饑饉薦至兮為吾農害思昔人兮
[010-16a]
誰復繼惟兹有土兮為吾農恵沈土萬簣兮下石千艘
再毁再成兮其役孔勞隠以金椎兮既完且牢斷截黿
鼉兮捍遏鯨蛟誰實為此兮利我農畝前有林公兮陳
君在後自今以始兮嵗其大有吁嗟斯人兮恵我孔厚
 
 
 
 
[010-16b]
 
 
 
 
 
 
 
 不繫舟漁集卷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